行为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8 12:49:15

点击下载

作者:姜巍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试读:

序PREFACE

1878年1月9日,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降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平凡的家庭。身为小农场主的父亲平日性情暴躁,而母亲又是一个虔诚的信徒,生长于这种家庭氛围中的华生,或许是因为母亲的严苛而终生对任何宗教无感。

在他13岁的时候,父亲抛弃了这对母子,母亲卖掉农场,带着他搬到格林维尔镇居住。然而在那里他因为出身于偏远的山村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让经历过父母离异和家教不当的华生越发变得敏感脆弱,情绪和学业都长期陷于低谷状态。但是谁也没想到,约翰·华生竟然在后来建立了心理学的一个新学派,成为行为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华生的行为心理学对于当时的传统心理学可谓是一个巨大的颠覆,虽然他的个人生活颇受争议,但是这无损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开拓性成就。不同于之前的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将目光转向人类的行为,从而弥补了前者单纯依靠内省而不切实际的缺陷,将心理学从主观世界引入客观世界,强调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以及人类的许多习惯都是后天习得的这一事实。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推动心理学向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转变,并在心理学界产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影响,属于当时心理学最前沿的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许多主张具有颠覆性,包括由此衍生出来的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一些观点。虽然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刺激—反应”理论也具有片面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心理学对意识的研究受阻。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行为心理学也同样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但是我们依然要肯定它为心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而且其依然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之处。

这本书整合了华生行为心理学的论著,力求将完整的思想体系呈现给读者,提取了华生论述中的几个关键点,并以生活实践来验证它的合理性。每节后面都讲了通过行为来洞悉心理的小诀窍,具有贴近生活的实用性。

为避免过于严肃的语言让读者感觉索然无味,本书力求以浅显平易的语言论述,希望其在知识“高大上”的同时,也做到语言“接地气”,从而给读者以轻松的阅读享受。而读者如若能从中获得对自己生活有益的启迪与指导,这本书也就可谓适得其所了。

鉴于笔者才疏学浅,本书不免有疏漏之处,也敬请诸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第一章 行为心理学:从行为探索心理的源头

将心理学研究的目光转向人类的行为,华生做的这件事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之前的心理学一直沉浸在“意识”“灵魂”等范畴里,而且长期以来神学的影子都笼罩着心理学。应该说,是华生将心理学真正转变为一门自然科学,因为他不再关心那些玄乎其玄的名词,而从肉眼可见的行为入手,破解人类心理的密码。刺激与反应:翻出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反射弧的掌控

每个人的行为,其实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控制,这就是人们身体的“刺激—反应”机制。它仿佛是如来神掌,没有任何行动的发生可以逃出它的掌控。《西游记》第七回,齐天大圣遭遇一劫:他凭借自己一个筋斗云便是十万八千里的功夫,跟如来佛袓打赌,若赢了便要玉帝将灵霄宝殿让给他。正当他志得意满要如来兑现诺言时,却发现这十万八千里硬是没有翻出如来佛祖的掌心,倒是如来佛祖将手掌化作五行山,压住了孙悟空。

其实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孙悟空”,跳不出那宿命般的“如来神掌”。纵是翻出十万八千里,人们的行动也都在“刺激—反应”的反射弧掌控之中。

仅举一例就可以知道了。夜间行车,前方迎面而来的远光灯可谓马路杀手。其原因在于人眼瞳孔会随着光线的刺激而自动伸缩,正常光线下可以如绿豆大,可一遇强烈的远光灯刺激,就会自动收缩到只有小米粒大小,此时人眼的进光量直线下降到原本的1/30,两车相会时瞳孔有一瞬间的伸缩失灵,这一瞬间,人的眼睛出现了“夜盲”,于是,惨剧就此发生了。

还有很多,如天冷加衣、酷暑纳凉、饥欲得餐、渴欲求饮,无论是来自身体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刺激,无一不在召唤着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人的眼、耳、鼻、舌等器官与整个肌肉系统,更是负有双重职责,它们不仅要对各种刺激做出灵敏的反应,还要负责接收刺激发出的信号,即便是人们夜深睡去,也依然有它们做巡逻的哨兵。

也许有人要反驳了:“倘若你把一幅凡·高的名画或者一份贝多芬的交响乐乐谱放到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面前,就不要指望他会有什么反应,‘刺激—反应’的规律在这里也不适用啊?”且慢,这点在后面将会援引行为心理学的理论来加以解释,包括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无动于衷的刺激,还有可以引起人们反应的刺激——条件反射。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内在或外来的刺激,并且人们的身体感知到它们的召唤后会做出反应进行运动。但这运动可以是高调到一眼便知的,比如手舞足蹈,也可以是低调到只有借助仪器才能探测到的,比如血压升降,以及人们常说的“眼神中不易察觉的淡淡忧伤”“目光瞬间黯淡了下来”,这些都是较为隐性的反应。

当然还会遇到另一种反应。比如一个植物人已经丧失认知能力和自主活动的能力,但是他的心跳、呼吸、血压等依然如常,而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也一如常人。这些反应看来是天生就有不需要学习的,也就是不学而能的先天反应。还有一些反应却不是,比如说话、动手操作等,不然孩子出生后为什么要牙牙学语,这些反应不是出生就有的,而是要在后期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的刺激和反复练习才能成为一种习惯,这些可以认为是需要习得的后天反应。

从刺激到反应,这个反射弧的终结点在哪里呢,会不会如同核反应那样一直反应下去?不是,反应在这里是为了刺激的终结。比如人饥肠辘辘的时候,胃会自动收缩,唾液腺会分泌唾液,接下来会有种心理失衡感,这就是所谓“饿得发慌”,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甚至是饥不择食。而当他饱餐之后,胃的抗议已经结束,此时走在大街上,即便有各种食物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他也会视若无睹。再比如寒风刺骨的时候,人在街上会下意识地加快脚步,也许是想要寻找一个地方躲避寒风。

最后举个喝酒的例子,酒喝多了酒精对身体也是有刺激的,此时脾胃会自动开启保护模式,强迫人将喝下去的酒再吐出来,虽然滋味让人不堪回忆,但这也是身体面对刺激而做出的自我保护反应。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刺激—反应”模式,人恐怕难以存活下来。

如此讲来,人们始终在反射弧的掌控之中,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它的掌控。一切行为,都是对它的解读。见微知著

对镜顾影自怜是否有自恋倾向?

我们有时会见到一些人,对着地铁车厢玻璃、汽车的后视镜,甚至是商店的橱窗打量自己的仪容是否得体,整理一下凌乱的头发或者不服帖的衣服。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

不过也有较为夸张的,长时间在镜子面前停留,犹如占领地盘一般,有的可能是整理头发或者补妆,但有的则仅仅是为了欣赏自己的倩影,甚至是摆出各种姿势。这种人往往给后面等待的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注意自己的仪表当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但是如果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就不免会变得自恋起来。自恋者往往对自己的形象格外在意,别人的评价在他们心中会引起不同寻常的反响,这恰恰显示出他们内心隐秘的自卑感。而沉溺于镜中的自己,也反映了他们逃避现实的心理。灵魂OR身体: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大转变

心理学得以走下神坛,应该说华生功不可没,因为在此之前灵魂的影子一直在这个领域徘徊不去。当人们终于从人的身体找到心理学的答案,心理学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也许没有人想得到,今天人们所说的心理学,在最初的时候被神学的影子所笼罩。

那时,如果有谁说心理学不是研究人的意识,那他多半会被嘲讽。换句话来讲,类似于今天说的“心灵体验”一类,受制于宣称灵魂与超自然概念的宗教哲学。

然而,心理学诞生之前又是什么样子?这种传统心理学萌生的土壤在哪里?

可惜灵魂和超自然的观念久远到让人们几乎无法考证,但是这不妨碍人们做一个猜想。

在最初的时候,大地上的猿猴还过着群居的生活,那时它们为生计奔波,并不比今天的人类容易多少,它们忙着打磨石头,忙着捕鱼打猎,忙着采摘果实……但是偏有这么一群猿猴比较另类,它们拒绝出去劳动,其他活动也一概拒绝。于是,整日无所事事的它们正好可以观察同类的一举一动,时间长了,它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可以透过皮囊看穿本质。

当然,其他猿猴的窘态也在它们面前暴露无遗。比如说雷声震响、电火熊熊、洪水滔天等的时候,雌性会花容失色,雄性会汗毛倒立,恐惧使得它们发抖、大叫、奔走躲避,甚至把手里的工作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种条件反射被这群猿猴看在眼里,于是它们便设计出一些恐吓的手段来控制其他猿猴。比如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扬言说有魔鬼要来吃猿猴等,其实如今也能从一些父母让孩子安静的方法中看到这种手段的影子。

于是,在原始人中,智力相对较高的人就会利用“符号”“象征”“仪式”等手段,来对智力较低的人进行管理,于是占卜、预言、解梦之类的事情就兴起了,这些会给他们带来不菲的酬劳,同时让他们免去了很多辛苦的劳作。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得倒是比较客观的。

心理学的独立可谓长路漫漫。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心理学期待在科学中有自己专属的一个席位。在相关人士多年的呼吁与尝试之后,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公认的实验心理学之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转变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学科。

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的主张提出了质疑,认为心理学应该向其他自然科学靠拢,将研究转变为客观的东西,比如行为。直到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建了行为心理学这个流派。见微知著

为何靠边的座位大受欢迎?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在乘客不多的时候,地铁上的长条座椅靠边的位置总是大受欢迎,而中间的位置则相对冷冷清清。这是什么原因呢?

许多人有一种领地意识,所以更愿意在自己身体周围留出一定的空间,这和动物有时候会用气味圈定自己的地盘是一样的道理。而每个人私人空间的范围都不同,如果是性格中具有很强排他性的人,私人空间的范围就会相对较大。

虽然靠边的位置不能保证身边没有人,但是至少单侧是无人的,这样的位置一般会让人比较安心,选择坐在这里也能最大限度地确保私人空间不被侵入。

此外,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私人空间的范围。如果是恋人之间,0.8米以内为爱情空间;假如是面对客户或者同事,1.2米内为商务空间;至于陌生人之间,一般要保持3米的公共空间。主观VS客观:谁说“闭眼花寂,睁眼花开”

古往今来,哲人的话总是令人捉摸不透,如坠云雾之中。主观的世界总是带着朦胧的面纱,神秘的色彩已经统治了千年。而当人们睁眼看世界时,客观存在却是如此清晰可触。

哲学家王阳明有天兴起和好友游玩,好友有意难为他一下,便说:“如果说这个世界上除人心之外没有其他东西,那么这南山里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又跟人心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说:“你没有看花的时候,花跟你的心一同沉寂,你来看花的时候,花的颜色顿时艳丽起来,你就知道这花并不在你心之外的地方。”

很简单地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闭眼花寂,睁眼花开”。

不过,放在心理学上,究竟对不对?

按照王阳明先生的说法,客观存在不重要,我们要时时注意的还是主观的世界。

这正中传统心理学的下怀。

传统心理学看重的是对心理意识的研究,自然科学则徘徊在门外。而行为心理学家要展开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就是将那些传统心理学遗留下来的概念一扫而空,比如对“感觉”“知觉”“情绪”“愿望”“意念”“意象”“思维”等从主观角度出发的词语,他们要一一进行辨识。

接下来他们要站在科学、客观的立场上,建立起一套新的心理学公式。它们将从实验室中诞生,医学、化学、生物学为它们提供理论与实验的沃土。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既然胰岛素、甲状腺素、镭等都相继被发现,那么行为为什么不可以作为一个新要素在实验室里被分离出来呢?

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行为心理学家主张研究的,是其在实际生活中观摩到的客观的行为,他们试图发现、解释其中的规律。

研究人的心理,在对意识的捕捉这一点上总是会力不从心,毕竟它是那样飘忽不定而又瞬息万变,而研究者又无法变成对方肚子里的蛔虫,想要探究人的心思难上加难,而实验的结果又无法被检验,你如何知道是真理还是谬误?转而从人的行为入手,行为心理学家主张一切行为都可以套入这个“刺激—反应”的公式。比如,我们指责一些人游手好闲,或者对有些人妨害他人的行为进行惩罚,这些都是刺激。而对方的一切行为都会作为反应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比如读书、写字、倾听,逃跑、避难等,一言以蔽之:行为即反应。

战国时候有位法家人士,他从没听说过西方的行为心理学,可是他却运用了它,而且可谓得心应手。他就是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商鞅想在秦国施行变法,怕百姓不听,于是先树立威信。他在城南门立了木杆,贴出告示:能把木杆搬到北门的,赏金十两。起初众人心里犯疑,他把赏金加到五十两,果然有一位年轻人站出来将木杆一口气搬到北门。商鞅马上兑现承诺,并且大加赞赏。后来新法颁布,果然令行禁止。在商鞅的辅佐下,秦国逐渐富强起来。赏金是刺激,民众对新法的推行坚信不疑才是他想要的反应。我们可以说,假如商鞅不是政治家,从他游说秦孝公以及立木为信这些事情来看,若在现代,他说不定是一个优秀的行为心理学家。见微知著

把发票揉成一团是在发泄情绪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接过购物票据的时候会直接将其揉成一团或者“刺啦”一声撕碎。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这样的人一般精神压力较大,急需一个发泄的出口,来平复自己的情绪,因为一旦压力累积到达极限,就很容易造成“火山爆发”。他们不愿直面精神压力的问题,而是选择了用其他方式来纾解内心的焦虑,这在心理学上叫作“转移行为”。内省与外观:面对内心最深处的角落,还是旁观者清

或许大家听说过类似的故事:一个心理医生治好了他人的病,却对自己的心理痼疾束手无策。倒是旁人洞若观火,于是当头棒喝,心理医生恍然惊醒,心结顿开。于是人们始怀疑内省是否真的有效,确实很多时候,依旧是“旁观者清”。“内省”这个词听来陌生,但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曾参说过,他每天要自省很多遍:替别人出谋划策的时候有没有尽心尽力,跟朋友来往有没有言而无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温故知新。

当然,今天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年少无知时受罚:“给我面壁思过去!”甚至光思过还不够,必须白纸黑字落实下来,洋洋洒洒写一篇检讨。

然而,具体的效果有没有呢?这就很难说得清了。

一个人在内省的那一刻,他所反省的内容就已经成为记忆,然而记忆也依然会被选择性地遗忘或者更改,那么内省是否能够获取最可靠的信息显然还未成定论。有人也会以此作为理由,来强调感觉、知觉的存在,而不愿相信人所做出的行为来自生理上的一些化学反应,试图维系他们长久以来相信的一切,包括人类社会的记忆与信仰,因为一朝发现这些全部崩塌,他们便会处于飘忽的失重状态,在虚无之乡游弋。

可是内省心理学恰恰是建立在这些疑惑和恐慌之上的。而人们如果不肯抛弃感觉、意象、记忆、感情、信仰等主观色彩浓厚的词语,那么他们就始终在绕一个极大的圈子,而无法抵达心理的本质。旧瓶装新酒也有年久易碎之虞,倒不如新瓶来得坚固耐用。传统心理学在人们心中留下的观念根深蒂固,于是行为心理学家只好将其打碎来一次除旧迎新,而避免它成为接受新知的障碍,这样人们将会逐渐接纳行为心理学的观点,并尝试使用它来解答曾经无法破解的疑问。

内省法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人们往往在自我认知上过于自信了。你是不是有很多时候总以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然而在纠结不已之时,却是别人的一句话点醒了你,有如当头棒喝,让你猛然间看清了自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仅仅是因为我们身在此山中,才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样,很多人可能在为别人排忧解难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可若逢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反而茫然不知所措了。因为身处迷局之中,很难跳出来用超然清醒的态度去分析解决问题。所以,对于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那个角落,他们也未必有完全的控制权。而难以忍受独处的人,他与自己本来就没有成为好友,于是,即便面对内心的真实,他也同样无法去正视。

顺理成章,我们可以获得的最直观可信的证据,便是作为反应外显形式的行为,可以让我们循着蛛丝马迹,按图索骥。

行为心理学与生理学可谓密不可分的姻亲,这源于它们都是自然科学。生理学对动物身上的各个部分必须了如指掌,比如人体九大系统如何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运行,通过人的身体发射出的信号解读心理,这是一套不可或缺的密码。而行为心理学在借力生理学的同时,更加关注人和动物的各种行动,不但要观察分析,还要掌握其中的规律,以便适当控制人与动物的行为。

脱离实验进行主观臆断显然不是行为心理学家的风格,数据整合之后无论是曲线还是表格,都足以让他们更进一步由刺激推测出人与动物可能出现的反应,而反过来根据反应也可以还原当时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境让其深受刺激,只不过这里并非福尔摩斯的探案,而是对日常行为的潜心研究。见微知著

为何好脾气的人会染上“路怒症”?

有车一族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堵车、被人强行超车、被迫急刹车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平时性情温厚的人,也会一股火直冲头顶,忍不住破口大骂。

是什么让一个好脾气的人犯“路怒症”呢?原因在于开车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人车合一”的错觉,原本自己身体周围的私人空间现在放大到车子周围的话,空间领域会直接成比例地扩大。而当有人侵入私人空间时,在肾上腺素的刺激下,人会变得富有攻击性。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自己的理智进一步丧失,让自己面临更大的危险。  第二章 生理反应:刺激面前,你的身体很诚实

人体在刺激的召唤下,会有各种各样的生理反应,所以说“你的身体很诚实”这句话绝非虚言。正因如此,人们很多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天经地义,而往往是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习惯。人们了解这个过程之后,也可以尝试从反应的源头来对自己加以调控。有效的刺激唤起反应:“隔靴搔痒”只能徒劳无功

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有效唤起机体的反应,就像针灸,没有正中穴位,自然很难见到效果。而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让刺激切实有效地引起反应,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而不至于做了半天的无用功。

有时候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会觉得对方的观点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或者说并未契合自己的想法,而更期待那种一针见血的话语能够惊醒梦中人,给人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其实这就是对有效刺激的一种期望。

对于那种不痛不痒的表达,可以说有一个词形容得十分到位,即“隔靴搔痒”。正当你的脚在鞋里因为潮湿、闷热抑或蚊虫叮咬等,产生强烈的瘙痒感时,而你却只是隔着靴子去搔,可想而知当然搔不到痒处。此时这种动作的刺激无法带来酣畅爽快的感觉,作为刺激它是无效的。

行为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既然是“刺激—反应”,那么他们一定会注意到刺激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会给生物体带来怎样不同的反应,比如是单独呈现,还是复合呈现,两者的效果一定大有不同。当然,还包括刺激的强度,以及刺激的时间,这些都是实验观察的对象。

为了探寻有效的刺激,华生设置了“如何最有效地唤醒一位沉睡的母亲”这样一个课题,然后安排一位母亲参与了实验。下面描述一下实验的场景。

午后在自家的小院里,这位母亲正在躺椅上闭目小憩。

人们以正常的声音和她说话,可是她没有丝毫反应。

院中的狗此时朝她叫起来,母亲依然沉睡不醒。

屋里的婴儿被狗叫惊醒,不安地啼哭起来,母亲一下子睁开了眼睛,直奔婴儿的卧室。

在这个实验中,华生他们可以研究能够唤醒母亲的婴儿哭声的强度与时间,再在其他母亲身上做相同的实验,在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严密的逻辑分析之下,得出能够唤起母亲反应的婴儿哭声的强度与时间。

虽然在此之前人们并未以科学的方法将行为如此放在实验中去研究,但是好在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朴素的经验之谈,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婴儿最轻微的哭声也足以唤醒一位沉睡的母亲。”

可能你会说像上面这种情境实在过于琐碎,而现实情况要更为复杂,人们也无法恰到好处地控制各种实验变量的变化。那么,倘若把情境设置在一家企业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可能会制定各种各样的激励制度,比如提供住房补贴、员工奖励,以及改善工作环境,扩大休息空间,等等。这些刺激最终要唤起的反应,就是员工为企业积极效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而行为心理学家所做的工作,也无非是有着这样的出发点:希望有某个好的反应在社会上普遍出现时,不妨将这种反应先在实验室里复制,然后经过反复研究得出结论,即找到什么样的刺激会引起如此的反应。反过来为了消除某种反应,他们同样需要如此。否则,在没有经过实验的前提下,人们直接想当然地实行措施,那样就难保不会如同美国当年为了保护妇女权益而实行禁酒令一样,反而使得酒的走私成为一项牟取暴利的业务,而社会治安却江河日下。

如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场景:台上讲话者滔滔不绝,台下的听众早已经梦会周公。有人会说因为这是一场无趣的讲座,有人会认真地分析说这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导致人们哈欠连天。但是行为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引起瞌睡的罪魁祸首并非二氧化碳的浓度,而是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人的皮肤正在不断升温。倘若放上两三台电风扇,相信听众一定会睡意全无。见微知著

自动扶梯上还要自己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如果有一个人并没有急事,在自动扶梯上却还要自己走的话,那你多半可以判断这个人的竞争意识很强,同时也能判断出他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

一般来讲,这样的人属于急性子,并且缺乏良好的协作性。如果左侧的通道被堵,他们就会因为自己的步调被打乱而焦躁不安。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于站在扶梯的右侧,而且自动扶梯上不宜随意走动,那样做很危险,但是这类人还是会因左侧通道不畅而心中倍感不快。

这类人在超越右侧人的同时,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我更快”的优越感,实际上也是对“不能输给任何人”的竞争意识的一种满足。他们坚持自己的步调,同时也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因而是自我中心主义者。刺激替代带来无限可能:铃声之于巴甫洛夫的那条狗

巴甫洛夫的那条狗,本来可以活得很简单,它在每天进餐的时候应该最开心。可是巴甫洛夫偏偏开发出了更多的可能,从此铃声和灯光也能让它垂涎三尺。

本来看到食物流口水对狗来说再正常不过了,而铃声、灯光只会让它不屑一顾。可是这狗偏偏被巴甫洛夫“玩坏了”,训练到后来听见铃声、看见灯光也会垂涎三尺。巴甫洛夫给狗灌了什么迷魂汤吗?没有,其实他只是每次给狗送饭之前就摇铃、打开红灯,于是久而久之,狗听到铃声和见到红灯就跟见到食物一样了。

时间长了,狗也发现了人的条件反射:“你看,我一流口水,巴甫洛夫就开始低头写字……”

其实这类似于刺激替代,也称刺激的条件化。本来铃声、红灯都是不足以让狗产生反应的,但是它却可以替代食物给狗的刺激,让狗产生流口水的反应。就像看到一束光,人不会产生什么特殊反应,可是如果每次看到光的时候,他的手都会被轻微地电击,那再看到这束光他就会产生缩手的反应。当然,如果之前这个人已经对光产生条件反射,这就不算数。

与条件反射相对的是无条件反射。比如,强光照射人的眼睛,人会不由自主地闭眼;跷起一条腿,快速敲打膝盖下方的韧带,人的腿会不自觉地向上踢起;嘴里含一颗梅子,便会满口生津。这些都是生来便有的不需要特定条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不过与条件反射相比,无条件反射在行为心理学家看来还是少之又少。人如果写一篇文章,那么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每一个反应都是条件反射的结果。所以说,人们也要感谢条件反射让世界上有了如此多的杰作。

华生等行为心理学家承认,正是这种刺激的替代,将有机体对此做出反应的领地大大拓宽了。也许起初只有一对一建立的反射,简单直接,在此情况下显然无条件反射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在刺激替代中,机体响应一种刺激的同时,人们可以让另一种刺激一起产生。如此一来,条件反射的数量或许以几何级速度增长,于是心理学家在探讨“刺激—反应”的时候,首先要分清究竟是会引起先天反应的无条件刺激,还是发生了刺激替代之后产生的条件刺激。

举个例子,一些父母用给予报酬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是做家务。在这里,报酬是令孩子愉悦的刺激,而学习或者家务则不一定。但是当报酬和学习或家务一同出现的时候,不妨将其看成一种刺激替代。一旦把报酬取消,孩子会不会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呢?那样的话证明孩子依然没有在心理上接受学习或者家务。见微知著

等车时用雨伞模拟打高尔夫球的动作背后

在地铁或者公交车站台,我们有时会见到一些大叔,在候车时拿着手中的雨伞模拟挥杆击打高尔夫球的动作。不知情的大概会以为他们是高尔夫球迷,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行为的背后往往是逃避现实的心理。在不想接受现实的时候,人会无意中借助无关的行为来转移注意力,通过逃避现实来找到自我的心理平衡。

如果是在上班的路上,那么大叔们心里想的应该是“真不想去上班”。如果是在下班的路上,那么大叔们心里想的应该是“不想回家”。总之,他们对工作或家庭抱有不满情绪,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反应替代解释童年创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孩子长大之后,有些记忆中的阴影会久久伴随着他,成为难以治愈的童年创伤。然而,孩子最初应当是无忧无虑的,创伤的形成必然有其过程。寻根溯源,我们发现了人体也存在反应替代的机制。

既然刺激可以替代,那么反应是否也可以替代呢?

答案是肯定的。

平日大家一起闲聊,提到老虎没有谁表现得大惊小怪,但唯独有一位农夫,他每次听见大家谈论老虎的事情,都会惊恐得脸色苍白。原来他之前不幸被老虎咬伤过,因此心有余悸。对他来说,别人在他面前提到“老虎”就意味着那一场噩梦再次浮现。

在被老虎咬伤之前,他和大家的反应是一样的,还可以坦然自若地一起谈论关于老虎的传闻。但是被咬伤之后,他对有关“老虎”的信息的反应替换成了惊恐万状。前后对比,可谓天壤之别啊!所以,“谈虎色变”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反应替代的例子。

今天也会有一些孩子对猫狗有种挥之不去的恐惧,那么他的亲友也许需要了解一下他们是否小时候被狗追逐或咬伤过,抑或是被发怒的猫抓伤过,而在此之前他们可能对猫狗表现得十分淡定,甚至可能亲昵地去抚摸它们。这种被替代的反应可能会伴随着他们成长,至于是否会消除以及何时消除,那就要看个体的差异了。

虽然对于反应替代人们可能不甚熟悉,但是研究反应替代对于解决人们的社会心理问题却具有重要的意义。毕竟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刺激,而这些刺激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是持久的,比如家庭环境、人际关系,还有工作环境,他们想要将这些刺激替换的代价可能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过于固定的生活圈,仿佛是一潭死水,让人们日渐麻木,这些反应无疑是失败的,并在一点一点将人们生活的快乐与热情蚕食而尽,也无情地戕残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而寻找改变的关键,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刺激无法替换,那么何不从反应入手?也许反而能够豁然开朗。

山不转水转,同样的刺激,能产生不一样的反应。人们在可以自己的生活圈里,用良性的反应来替代不良的反应。比如某位老师平日要求严格、声色俱厉,学生们见到她都战战兢兢,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家发现了她隐藏起来的温情的那一面,从此对她不再心怀抵触,而是对她多了一些理解,主动完成她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本来师生对峙冷战,甚至是学生破罐子破摔的结局也会成功反转为师生握手言和,最终学生金榜题名的戏剧性结局。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从反应替代引起人们对童年创伤的重视。有许多孩子,他们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不是真的怕“井绳”,而是害怕那些和“蛇”相像的事物,会以假乱真,让噩梦再一次出现。须知,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因此如果发现他长大后异于常人,家长就要进行反思,是什么剥夺了孩子原本的快乐和勇敢?见微知著

通话时信手涂鸦代表着什么?

有时候可以见到一些人一边打着电话,一边顺手抓起笔在纸上涂鸦,或者摆弄桌上的物品。

这种举动一般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比如电话那头的人正在愤怒咆哮的时候,自己又不能轻易挂断电话,此时精神上会因为紧张而产生压力,这时手就会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动作来给大脑以刺激。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代偿行为”。

与此相似,假如在约会时发现对方的手一直在做着无意识的动作,那有可能就说明对方很无聊,对约会不感兴趣。此时应该想办法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比如换个话题,如果无效,可以换个地方约会。习惯是全新的条件反应:不过是再关联一个小程序

从小到大,人们养成的习惯可谓数不胜数,自己也早已习以为常。但是人们可能不会想到,每一个习惯,都是一个条件反应,正如眼下大家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地在关联新的小程序。

如今科技发展可谓以看不见的速度在更新换代,连微信也已经推出了小程序,公众号还可以关联小程序。

而长久以来人们所说的习惯究竟是什么呢?

它们并非生来就有。自出生后,每个人都会拥有一套最简洁的“程序”,也就是那些天生不用习得的反应。但不排除它们有在一定的刺激之下进行重组的能力,从而诞生无数精密复杂的“程序”,它们被命名为“习惯”。比如,平时我们的手指、手臂、腿、脚趾、眼睛等部位,在条件反射的影响下,有了一系列有组织的反应,不同的是它们需要在生活中习得,养成一个习惯,犹如微信又关联了一个小程序,而且这“小程序”还可能与人相伴一生。

为了探寻习惯的建立过程,华生先让一只小白鼠禁食了一天,然后将食物装到一个铁丝笼里,放到它的面前。说明一下,笼门上装了小闩,小白鼠此前没碰过此类装置。下面我们可以看看饿了一天的小白鼠做出了怎样的反应。(此处模拟一下它的心理活动。)“肚子空空如也,怎能这样对我?”“食物终于来了,等等,不是给我的?”“哦,是放进了不远处的笼子里,这样吊我胃口太残忍了吧?”“以前觅食没有这么艰难啊,现在真是堪比唐僧取经。我该怎么办?”“除非我能钻进笼子……”“急得我围着笼子转圈。”“还好我有锋利的牙齿,可惜它并不是铁丝的克星。”“把脸贴在笼子上的我是那么无助,虽然鼻子可以伸进去闻闻味。”“我还有尖利的爪子,可是这动作并不比猫挠墙强多少。”“等我抬头看看四周,我只能寄希望于灵敏的鼻子能在笼子周围嗅出一点线索……”

在上面白鼠这一系列的动作里,其实取到食物的必需要素已经有了:走到门口,抬头寻找,用爪子拉开铁闩,爬进笼子进餐。

而上面这些杂乱无章的行为,实质上都是白鼠的无条件反应。白鼠在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尝试中,渐渐就会找到打开笼门的办法,把必需的要素进行组合,把无关的要素剔除,于是一个新的反应就产生了:当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它会直接用爪子去开启笼门,而不是在笼门外不断徘徊甚至抓耳挠腮。

这个过程,恰恰如同人们从一堆纷繁冗杂的代码里选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重新编写成一个新的程序。对于人体来说,说得专业一些,叫作新的反应或者条件化反应,而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习惯”。

可想而知,人们在漫长却又短暂的一生里,需要“关联”起的“小程序”显然是不计其数的。只不过这创建“小程序”的奥秘虽然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在研究,还收获了丰富的数据资料,但是想要弄清习惯养成的公理,还有待后人慢慢努力。

当人们谈论一种习惯的时候,无论承认与否,刺激就在那里,而习惯的产生,不过是新的条件反应的建立。就如同人们在路上见到红灯而选择将车停下,早晨听见闹钟的音乐响起会选择离开那让人眷恋的舒适床铺,闻到燃气的刺鼻气味时会选择迅速打开门窗一样,如此种种,都是出于对固有的刺激有着既定的反应,而人们的身体就在遵循着这样的一套程序,从而有条不紊地进行运转。

其实,习惯的养成之于人类,不过就是再关联一个小程序罢了。关于更加具体的内容,在下一章会有专门的介绍。见微知著

一身名牌的背后原来是缺乏自信

现在有很多人恨不得将自己从头到脚用名牌包装起来,而且希望别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名牌。大家一般会觉得这种人富有而且自信,其实并非如此。

名牌商品的购买又叫“显示性消费”,很多人无非是想向别人炫耀:“看看,我拥有的都是昂贵的东西!”为了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人们往往需要付出努力,然而穿戴名牌却让人能轻松获得一种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向他人炫耀。

喜欢追求名牌的人,实际上往往是缺少自信,却又有强烈的获得他人认可的需求的人。虽然自己没有多少实力,但是用名牌包装自己后,就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他们怀着这种心理,希望能够弥补自己的自卑感,来获得他人认可,这在心理学上叫作“间接性自我展示”。腺体反应的微妙:从“垂涎三尺”到“望梅止渴”

大家熟谙“望梅止渴”的道理,可以说,在这里曹操聪明地利用了人体的腺体反应为自己服务,虽然那时他还不知道有行为心理学这个概念。

有机体在面对刺激的时候,它所做出的反应来自身体的两类组织,一类是腺体,一类是肌肉。肌肉很好理解,它包括横纹肌和内脏,前者比如说手碰到火或者蒸汽的时候会自动产生缩回的反应,后者比如说人在饥饿的时候胃会有抽搐收缩的痛感。而腺体大家平时可能关注得并不多,最常说的是甲状腺,但是忽略了一个最能启发思考的成语——垂涎三尺。不错,唾液腺因为是人体中的独立器官,所以研究起来要更为清晰方便,虽然三尺长的口水确实有点夸张。

能够使唾液腺开始工作的刺激,最初一般就是把食物送进人的嘴里。但是行为心理学家要研究的是,唾液腺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是否也会完成分泌呢?比如,图形、声音、肌肤的接触等。说白了,就是在研究腺体反应中刺激替代的方式。

话题还是先回到巴甫洛夫的那条狗身上。

这条狗可谓做出了不小的牺牲。首先它的腮腺管被做了个手术,开口后连上一根管子,这样它分泌的唾液就不会沿着口腔进入食道,而是直接从管子里流出来方便观测,管子的另一头就是观测仪器,可以测出狗流了多少滴口水。而狗和观测者被隔离开了,以避免其他的刺激扰乱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人只是在狗所待的房间外面操控刺激。

那么现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摆在面前,前者比如灯光、铃声、触觉等,后者即狗食。无论是两种一起出现还是前者先于后者出现,都可以产生刺激替代作用,让狗流出口水,并且开始建立条件反射。但如果后者先于前者出现,那么条件反射就无从建立。当然这需要反复地进行实验,经过20~30次之后,狗熟悉了这种刺激,条件反射就会自然建立起来。

假如实验者想通过触觉使狗流口水,那么就在它进食之前在它腿部施加触觉,过一会儿再给它喂食。不需要太久的时间,触觉就会成为牵动狗分泌唾液的那根敏感神经。

以此类推,测试狗或其他动物对各种感官刺激能够做出反应的范围有多大,都可以按照这个程序进行。比如,不断缩短对狗进行刺激的光线波长直到它不再做出反应,从而确定能够引起狗的反应的较短波长光线的范围,较长波长的光线也一样。

当然,借助这项研究,行为心理学家还发现狗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范围远超出人类,这不能不说是刺激替代的发现给予了科学研究以助力。

说到这里,还要提到另外一个概念:腺体反应的分化。也就是说,在同一种感官的刺激下,不同范围的刺激会使腺体做出不同的反应。就好比同样是听觉刺激,或许狗听到音调A会原地转圈撒欢,而听到音调B却会瑟瑟发抖蜷在角落。

当然,华生等行为心理学家要澄清几点:

第一,条件反射并非永久性的,倘若把无条件刺激去掉,很快条件反射就会消失。当然人们也可以重新建立。

第二,如果替代的刺激足够稳定,那么其他同类刺激将不会再形成条件反射,就像宠物只认主人身上的气味一样。

第三,人们可以通过调整刺激的程度来使反应的程度发生变化,基本上成正比。

第四,刺激还可以收到对反应的累加效果。比如狗对声音和气味都有条件反射,那么两种刺激同时施加会使得狗的唾液量增加。

第五,如果不再施加条件刺激的话,条件反射可以消失。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过度施加刺激,也能达到效果,这类似于人们平日说的看多了会视觉疲劳,再比如某种美食吃多了之后会对它不再感兴趣。

有一次曹操带兵行军,天热口渴,大家又找不到水。曹操灵机一动说:“前面路边有一片梅林,结了很多梅子,正好可以解渴。”士兵们正是干渴难耐、恹恹欲睡的时候,听见有梅子,顿时口水直流,正好解了一时的干渴。这里曹操运用的恰恰就是刺激替代的原理。见微知著

经常查看手机,警惕手机依赖症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些人会格外留意自己的手机是否有来电或者短信,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可能会经常查看手机。

假如出门忘带手机或者手机不幸丢失,他们就会陷入难以克制的焦躁与不安之中。有的人严重到手机不在身边就会坐立不安,有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这种情况就属于超出正常范畴了。

这种人一般不善于和别人当面交往,所以就对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产生了依赖。这里就要提到在人际关系中把握距离的重要性,犹如冬天里的刺猬,挨得太近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会难耐寒冷,所以要保持适宜的距离。手的分工不过是习惯:左撇子是天才吗

总有人会举出许多例子来说,左撇子是天才。其实如果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大家会发现,原来左右手的分工不过是在生存中慢慢形成的习惯。

这种习惯如果在后期强行改变,很容易弄巧成拙,上演现代版的“邯郸学步”。

日常生活中有时会接触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习惯使用左手吃饭、写字、运动等,在惯用右手的大多数人中间显得特立独行。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毕竟左撇子在人群中只占有大约10%的比例,而且确实有许多天才是左撇子,比如说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尼采、比尔·盖茨等,于是人们似乎习惯了将左撇子与天才画上等号。

行为心理学家也对人们用手习惯的问题做过详细深入的研究,他们更相信,在受到大量的后天刺激影响以前,人们的左右手实际上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分工。

而当人们还处在天真懵懂的孩童时期时,来自社会的训练相对较少,他们的左右手可以运用自如,那时甚至不会有什么不顺手的感觉。但当他们渐渐长大,大人们可能会告诉他们“右手拿笔”“和别人握手时伸出你的右手”等,而很多时候他们在不自觉地给右手留出使用的空间,比如抱起孩子的时候腾出右手好和别人挥手再见。这些来自社会的刺激,不断地影响人们,使他们在左右手的使用上日趋分化,渐渐形成了强大的条件反射。

而用右手的习惯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要追溯到人类最初的阶段。

那时野兽遍地,人类的祖先还在依靠狩猎为生。他们显然在体力上总有输给其他动物的地方,于是不得不设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才不致被野兽吞食。为了避免轻易被野兽攻击要害之处——心脏,他们需要用左手举着盾牌来护住左边心脏的位置,而右手则承担了勇猛进攻的任务,无论是投掷还是枪刺,这些远比左手的任务更复杂。

有了这样的历史渊源,大家似乎可以明白为何人类的右手总是被用来处理复杂繁难的事务。而文字和书稿问世的时候,人类尚未完全告别狩猎的血腥,盾牌和武器依然是他们亲密的伙伴,于是文字的书写甚至衣服的剪裁、武器的锻造等,都交给了右手来完成。

这种传统延续至今,但是这并不妨碍有很多惯用左手的人在后来获得了声名显赫的成就。

当左撇子渐渐被人们接纳后,自带了名人们遗留的光环,于是左撇子又被捧上了神坛,成为天才的代名词。

有多少人因艳羡他们的成就甚至想改变自己使用右手的习惯,然而这对于一个已经迈入成年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伤害。倘若他们在孩童时期尝试改变,也许还有希望,但需要身边的成人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他们完成过渡。

若在成长的后期强硬地纠正,将会给他们带来不胜其烦的苦恼,甚至伤害到他们的心智。人类外在的表达方式,其实无非是用肢体将语言翻译成行动,以及将行动翻译成语言。无论是惯用左手的人被强迫使用右手,还是惯用右手的人被强迫使用左手,心智都可能会受到伤害,使他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感到不知所措,他们尽管有自己本来的样子,却要被扭曲。

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干扰着他们的表达能力,因为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习惯早已建立起条件反射,此时他们的肢体不能运用自如,语言表达同样会受到影响。建立用手的习惯,这本来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完成的事情,而现在要求他们重新开始,无疑是一种不恰当的矫正。

战国时期,燕国有个人听说赵国邯郸的人走路姿态优美,于是就来到邯郸模仿那儿的人走路。谁知模仿不成,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最后不得不手脚并用爬回了燕国。

其实用这个例子来解释很恰当。长期以来,他早已形成了自己走路时的条件反射,而向赵国人学习走姿,无异于重新建立另一套条件反射,然而他毕竟没有从小在赵国接受环境刺激,很难学成,此时他的心智在某种程度上回到了婴儿时期(婴儿是习惯爬行的)。倘若他那时懂一点行为心理学,或许就不会弄巧成拙了。见微知著

为什么有人总喜欢做“事后诸葛亮”?

平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在大家对某个问题争执不休的情况下,最终听从了某些人的意见,但是结果并不理想。于是有人说:“所以我就说嘛,当初就不应该……”但是当时他也同意了大家的决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后诸葛亮”呢?

这样的人一般会确信自己永远正确并且争强好胜,不能容忍自己失败。因为强烈的虚荣心,他们格外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但是又缺乏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说服别人的勇气,因为他们不敢面对万一失败的后果。

等到结果出来,他们才敢说出口。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他们并非甘于沉默,更不喜欢被别人忽略的感觉,所以就想说几句话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这实际上也是内心怯懦的一种表现。  第三章 习惯性行为:透过动作读出本真

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谓至关重要。毕竟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而坏习惯的养成却轻而易举。人们希望自己或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不妨先了解一下习惯的本质,以及习惯的形成机制。然而无论是哪种行为习惯,最终都是刺激的结果,从中透出的依旧是人类的本真。习惯的意义:教你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习惯的形成,源于人们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这还不同于某些心理学家所说的顺应,原因在于前者是主动地设法适应,而后者则是被动地接受。

人类从出生开始,就在接受冷暖、明暗、软硬、色彩、声音等各种刺激。这些还只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而来自内部环境的刺激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身体里悄然发生,比如内分泌的多少,血压的升高与降低,食物在肠道里到处走动,包括内脏同样也会感受到刺激,只不过人们常常在研究中忽略了这些来自内部的刺激,而它们其实同样重要。

人与动物都有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而在这两种刺激的影响下,有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其实是不会存在挑食现象的。比如说胃饿得发出收缩的信号时,人会主动寻找食物;接待尊贵的客人,他们会检查一下自己的装扮是否得体;假如手里的储蓄不多,他们可能会延后购置某样奢侈品。

总而言之,人的行为是在内外部环境刺激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因此人身体的各个部分经常处于活跃状态,而各个器官也得以一刻不停地运转。当然,在婴儿时期这些活动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有条不紊却又自由不受干扰。随着年龄渐长,人们不希望这些活动被其他的刺激引起,这时自由度就相对减弱了。时间长了,这些活动会对刺激直接做出反应,而且仿佛在隐形的轨道上行走,极有秩序。它们在人们清醒时反应,在人们睡眠时也依然会运行,就比如在酷热的夏日,或许人们会半夜热醒或者被蚊子咬醒。

那么有机体在刺激面前是顺应的状态吗?行为心理学家与其他心理学家的看法有所不同。其他人认为人是不断顺应的,但在行为心理学家看来,只知道顺应的人,和一个死人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他对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从事实来看,人们在受到刺激A时做出反应,然而紧接着必须对刺激B做出反应,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样做会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刺激B引起的反应清除掉刺激A引起的反应,另一种是在对刺激B的反应中忽略了刺激A。换句话说,一种是消除,一种是停止。

打个比方,一个人饥肠辘辘的时候,感受到饥饿对胃的刺激(刺激A),然后迅速活动,走进餐厅吃饭(出现刺激B)。这时刺激B的产生使刺激A停止,这看起来似乎是“顺应”的作用,实际上在饱餐之后虽然不再受饥饿的刺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可以免于其他刺激,而其他的刺激也会马上对机体产生影响,使它做出其他反应。所以机体无法也不可能顺应。

再举个例子,当你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时,有一束灯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照在你的脸上,使你无法入睡。于是你翻个身,却还是躲不开灯光的干扰,索性用被子蒙住头,但是不一会儿就觉得气闷。于是你起身找来夹子将窗帘夹紧,然后安心上床睡觉。此时,将窗帘夹紧形成的摆脱灯光干扰的环境对你的刺激,你并不称其为刺激。所以说,个体虽然摆脱刺激,可是其他的刺激继而对他发生作用,他只不过是摆脱了其中之一而已。

其他心理学家所说的“顺应不良”,其实指的是两种对立倾向的刺激,换言之,个体通过活动,想要努力摆脱作用在他身上的刺激,让刺激失效,或者挣脱出这一刺激的范围。

综上所述,每一个个体都需要有一个组织来应对所遭遇的刺激。这样他必须形成一种习惯,能够让刺激A在他身上失去效力,或者以某种方式挣脱出这种刺激的范围。孩童面对刺眼的光线只能哭着要妈妈关灯,而成年人就会自己起身将灯关掉。饿了的时候,孩子只会哭,而成年人懂得做饭或是去餐厅吃东西。这些都是希望自己生活得更顺心所养成的一些习惯。

为了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人们形成了习惯。换言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规律化的条件反射,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刺激的影响回到原先的环境里,可以让他们快速复原并做自己想做的事,从而达成既定的目标,这应该是习惯之于人类的意义。见微知著

人们为什么喜欢购买电影中出现的商品?

美国一位市场研究员做了一个实验。他在观众观看电影的过程中,用投影仪将“喝可口可乐”和“吃爆米花”的信息投放到屏幕上,时间仅为1/3000秒。结果,可口可乐和爆米花的销量竟然分别增加了18%和58%。该实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不敢相信,难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的如此容易被操控吗?

销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顾客的消费行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接受外界刺激,引出购买动机,做出购买决策,实现购买行为,产生购买评价。心理学家表示,顾客自己的心理才是引发消费行为的内因,而销售人员不过是刺激了这个内因,同时强化顾客对商品的认知和情感。习惯的形成:为何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其实也可以借用来说明习惯的养成。没有人生来便有非凡的本领,每个人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日常习惯,一步一步抵达梦想的终点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其实并非原文,原文其实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清朝有个人叫刘蓉,他少年时在书房里低头苦读诗书,仰头神游万仞,有时冥思苦想不得答案,便起来在屋子里踱步。不过屋子里有个一尺宽的低洼之处,每次他想问题出神了走到这里都要绊一跤。

一天父亲来看儿子,看他这般用功,笑了:“一间屋子你都打理不好,拿什么去治国平天下呢?”于是让几个人来把坑填平了。刘蓉再在屋子里踱步的时候,走到这里,反而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有一座小丘,低头看时发现地面是平的,过了很久才慢慢习惯了这没有坑的地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虽然是杜撰语句,但同样说明了习惯的层层递进。从打扫屋子到治理天下,中间不知隔了多少个习惯的台阶。这个过程就好比从搬一块砖到建造摩天大楼,同样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基本习惯的养成正是为大厦奠基。

那么,人类的基本习惯到底是如何养成的呢?华生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还要从幼儿入手,因此他安排了以下的实验。一个3个月大的婴儿,实验员把奶瓶放在离他很近的地方,几乎是触手可及。他看着奶瓶开始不老实了,手舞足蹈,瞪着奶瓶小嘴不停地一张一合,肯定是想说“给我,我要喝”。但是这时候他还没有朝奶瓶伸出手。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人们重复前一天的过程,结果孩子活动的幅度更大了,而以手臂最为明显。相比身体的其他部分,手和手臂碰到奶瓶的概率是最大的。而人类为什么习惯用手操作,而不是用腿、脚或躯干,就成了一个很好解释的问题。

奶瓶的诱惑不是唯一的,实验中人们也会放一块他够得到的糖,这时他会伸手抓住糖并送入嘴里。一个月之后,每天进行10~12次这样的实验初见成效:孩子已经知道接近一个物体并拿到它,然后送进嘴里。当然这个实验是有条件限制的,就是必须一直采用奶瓶喂养的方式,否则他也不会买账。而且对没有经过多次训练的婴儿,这个实验也很难奏效。假如人们得寸进尺,希望他拿起与食物无关的东西,那就需要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建立起他对这一刺激的条件反射。

不过颇有收获的一点是,通过奶瓶的刺激,婴儿更多样也更复杂的活动反应被成功激发出来,从身体的挪动到后来各个部分,尤其是手、手指和手臂的活跃,都是清晰可见的。

等到婴儿的手、手指和手臂已经可以完美地配合时,与手无关的活动比如腿、脚、躯干等的运动就渐渐减少并消失了。因为当他的手可以自如地活动、完美地取物的时候,其他无关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废止了。伸手取物是最基本的动作习惯,而这个习惯以后还可以变得更为复杂:除了抓取还可以扔掉,从面前到身体两侧的物体他都可以抓取,除此之外他还学会了将物体翻转以及推动物体前行。如果没有抓取物体这一最基本的动作习惯,这些更为复杂的活动就无从谈起。假如有人认为操作习惯可以成为本能,那么在这里他可以重新认真思考一下了。那真的是人类的本能吗?

除了会操控物体之外,婴儿也会操控自己的身体。当然身体各个部分需要配合得很好,才能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谐运转,这是毋庸置疑的。

拿取和操控物体这一习惯的建立,甚至意味着人类把握世界的开始。从这一刻起,整个世界都在他小小的手心开始转动,无论是从最初的石器打磨到现在用钢材制造机械,还是从最初的伐木为桥到如今可以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跨海大桥,如果没有最初的“扫一屋”,又怎么会有后来的“扫天下”?最简单的习惯衍生出无限精彩的未来,而大厦的构筑,还需从打好第一块地基开始。见微知著

为什么别人排队自己也要加入?

走在街上,常看到这样一幕场景:某家拉面店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且还会不断有人加入。如果只是为了吃一碗拉面,为什么一定要花一两个小时去排队呢?

其实这是心理学上称为“同调行为”的一种现象,当看到许多人都在排队时,自己也不甘落后,希望能够和多数人保持步调一致,否则就会不安心。怀有这种心理的,包括不知道为什么而来排队的人。而队伍越长越能够激发人们排队的积极性,仿佛前面有惊喜一样。

当看到许多人在排队的时候,人们的大脑就开始分泌多巴胺,这种激素足以让人兴奋,使其开始不自觉地加入队伍。好习惯的养成: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

好习惯不会从天而降,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量经历,它自然不会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试错,那么好习惯终究是遥不可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大家可谓耳熟能详。然而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里,却蕴含着行为心理学的道理。

前面谈到了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也有好有坏,而养成一个好习惯,这中间有着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还是以前面那个拿取奶瓶的孩子为例,这一次华生给他设置了更大的难题:获取箱子里的糖果。当把一个百宝箱放在已经学会用手操作的孩子面前,并且告诉他里面有很多糖果时,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要打开箱子,但是这个百宝箱有一个小小的机关,孩子需要学会打开这个机关才能拿到里面的糖果。那么他之前习得的习惯此时等于无效,无论是习得反应还是非习得反应,都很难借力。

以他平日玩玩具的反应来对待这个箱子,他会做出如下的动作:把箱子抱起来,把箱子往地面上砸,拖着箱子来回转圈,用自己的小拳头使劲敲打箱子,等等。他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其实做出的都是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