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政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9 02:11:14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宫廷政治

宫廷政治试读:

编写说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中国文化史》叙述中国从史前到现在的国土开辟、民族形成、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不平凡的历程。

为了全面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用了近1200万字、8卷68分册的洋洋篇幅来记述。

政治卷:分为历代帝王、王朝更替、历代名臣、权臣末路、宫廷政治、后宫政治、政治事件、千古奇案等8分册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军事卷:分为军事统帅、兵书通览、著名战役、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军事谋略、军事工程、军事间谍等8分册来演绎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和军事斗争的残酷。

文学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等8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

艺术卷:分为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10分册来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科技卷:分为古代生物与医学、古代数学与物理学、古代天文历法、古代地理与农学、古代化学、古代发明与发现、历代科技、科学名家等8分册来展示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巨大成就。

民俗卷:分为传统节日、婚育习俗、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诞辰与丧葬习俗、民居民俗、游艺文化、中华武术、风水与巫术等10分册来表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社会卷:分为商业贸易、社会经济、农业制度、古代教育、古代民族史、思想文化、千秋教化、典章制度等8分册来解读古代社会生活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

历史卷:分为历史典籍、中外关系、历代律令、历代官制、历代宦官、历代状元、历史掌故、历史之谜等8分册来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为了摒弃传统历史教科书条条框框式的说教,增加直观性、可读性、趣味性,本丛书分门别类采用辞条的形式,并辅之以大量丰富、精美的插图,以立体的方式再现中国文化的宏伟历史画卷。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悉心指正。本书编委会

一、秦汉宫廷政治

嬴政称帝

秦朝以前,中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那时候,全国各地同时存在着许多诸侯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秦、齐、燕、楚、韩、赵、魏等,号称“战国七雄”。秦王朝就是秦国的最后一个国王嬴政建立的。

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他即位的时候,只有13岁,还是一个小孩儿,秦国的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他母亲赵太后和丞相吕不韦的手里。吕不韦不仅在朝廷上专权,而且还和赵太后勾勾搭搭的,名声很不好。嬴政一天一天地长大了,自然对吕不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他暗暗下了决心,到自己亲自执掌朝政的时候,一定除掉吕不韦,把秦国的朝政大权夺回来。

公元前238年,嬴政已经22岁了。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他在这一年的春天里,到旧都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南)举行了加冕典礼。从此,他就算正式做了国王,可以亲自处理政务了。这对吕不韦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知道,嬴政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国王,并不甘心做傀儡。从前,嬴政年龄小,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由自己做决定;如今,嬴政亲自掌握了朝政大权,可就由不得自己了。他想来想去,总觉得已经陷入了绝境,难以再继续保持以往的地位和权势了。于是,吕不韦便怂恿一个叫做嫪毐的宦官发动武装叛乱,让他除掉嬴政,再另立一个公子做国王。

嬴政得到情报,马上出兵反击。双方的军队在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大战了一场。结果,国王的军队打败了叛军,缪毐和他的死党吓得仓皇出逃。嬴政立即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命令:“生擒缪毐者,赏钱100万,杀死缪毐者,赏钱五十万!”没过几天的功夫,嫪毐和他的20多个死党,就被逮住押解到咸阳来了。嬴政下令“车裂”了嫪毐,灭了他的宗族。同时,还杀了他那二十多个死党,把他们的人头悬挂在大街上示众。

事后,嬴政派人进行调查,发现吕不韦跟嫪毐的叛乱有牵连。本来,嬴政想杀掉吕不韦,但觉得他过去对秦国还有一些功劳,就只罢免了他的相职,打发他回自己的封地洛阳去。可是,吕不韦并不想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他到了洛阳,不断派人去拉拢六国的诸侯,企图借助外国的力量东山再起。嬴政听说各国的使者和宾客不断到洛阳去和吕不韦打交道,恐怕他再闹什么乱子,马上下了一道命令,强迫他带着家小迁到蜀郡(今四川成都)去居住。吕不韦眼看着自己大势已去,即便是到了蜀郡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便喝了一杯毒酒,自杀了。

在嬴政除掉嫪毐、吕不韦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最进步的国家。秦国统治的地方,占据了西半部的大半个中国,包括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四川和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等广大地区。象韩、魏两国,实际上已经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嬴政决心凭借秦国的有利条件,消灭东方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嬴政调集千军万马,向东方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首先,他派内史腾率领一支军队灭了韩国,俘虏了韩王安。公元前228年,又派老将王翦率领三路大军会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俘虏了赵王迁。公元前227年,再命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军队占领了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俘虏了魏王假。公元前223年,复令王翦灭楚,俘虏了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又令王贲灭燕,俘虏了燕王喜。公元前221年,王贲又挥师南下,攻破齐国的都城临淄,俘虏了齐王建。就这样,嬴政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等东方六国,结束了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王朝。

嬴政统一了天下,马上提出了更改名号的事。所谓名号,就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早先,不论是夏、商、周三代的“天子”.还是战国后期的诸侯,一般都称做“王”,如夏桀王、商纣王、周武王、齐威王、魏惠王、赵武灵王等等。秦国的最后几代国君,亦概莫例外。如今,赢政统一了全国,总觉得自己干出了一番空前绝后的大事业,因而在称谓上就应该同原来的国王有所区别。于是,他便召集文武百官上朝,对他们说:“寡人如今翦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也应该更换一个名号了。若不更换名号,同原先六国的诸侯没有区别,这怎么能显示成功、传之后世啊?请众大臣议论一下,寡人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号才好啊?”

王绾、冯劫、李斯等大臣听说赢政要更改名号,先召集博士(秦汉宫名,掌管图籍,通晓古今史事,充当皇帝的顾问)商议了一番,然后便一块儿提议说:“从前五帝在位的时候,地方不过一千里,各地的诸侯,有的都不来上朝,作为天子也难统辖。如今陛下兴义兵,除暴乱,平定了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这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即便是五帝也比不上陛下的功德。臣下跟众博士商议:‘古时候的三皇,有天皇、地皇、人皇,其中人皇最为尊贵’。陛下要是想更换名号的话,请改称‘人皇’好了。另外,凡是陛下作的批示可以称作‘制’,命令可以称作‘诏’,陛下的自称可以称作‘朕’。臣等不揣冒昧,谨请陛下裁择而行。”

赢政听了,不由得心中大喜,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人皇”虽说是贵称,但毕竟是因袭旧名,也并不怎么稀奇;我既然功德无量,远远超过了三皇五帝,为什么不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合成名号,岂不比单称“人皇”更美呢?于是,他便对众大臣说:“可以去掉‘人’字,留下‘皇’字,再采用‘五帝’中的‘帝’字,把‘皇’字和‘帝’字合起来,就称作‘皇帝’好了。其他各项,可以按照众大臣说的办。”他还说:“朕是第一个皇帝,就称作‘始皇帝’。今后,朕的子孙做皇帝,可以按照世数排下去,叫做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千世万世,传之无穷。”从此,嬴政就取消了国王的称号,改称为始皇帝,人们都叫他秦始皇。

在更改名号的同时,秦始皇还确定了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主要有廷尉、治粟内史、郎中令、少府等等。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纠察百官和掌管国家的重要文书;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财政;郎中令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和传达皇帝的命令;少府掌管皇帝和整个皇室的财务。这些官员,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全部由皇帝任命,一律不能世袭。这样,皇帝也就成了文武百官的总头目,一手独揽了全国的最高统治权。

但是,对于实行什么样的地方行政制度,朝臣之间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的人说,应该继续实行分封制;有的人说,应该实行新兴的郡县制。秦始皇一时拿不定主意,便专门召集宫廷会议,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

丞相王绾是保守派,主张实行分封制。他说:“依我看,还是实行分封制好。如今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原先齐国、楚国、燕国的许多地方,离都城太远,若不分封诸侯,恐怕很难镇压住那里的老百姓。要是分封几个皇子到那里去做诸侯,事情就好办多了。”廷尉李斯不同意王绾的看法,他说:“依臣下之见,实行分封制不如实行郡县制好。周朝初年,周天子曾经分封了一大批子弟、功臣做诸侯,指望依靠他们来辅助王室,统治天下。可到后来,各国诸侯彼此之间视若仇敌,互相残杀,即便是周天子也禁止不住。如今统一了天下,正应该普遍设立郡县。对于那些皇子和功臣,多赏赐一些钱财也就可以了。如果再分封他们做诸侯,将来恐怕就不容易控制啦!”秦始皇仔细一琢磨,感到还是李斯说得有道理,不由得点了点头,说:“从前天下为什么苦战不休,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缘故。如今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再分封诸侯,就会重新引起战乱。到那个时候,再想天下安定,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李廷尉的意见是对的。”大臣们见秦始皇也主张实行郡县制,也就不再发表什么意见了。

于是,秦始皇便委派李斯等人制定规划,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郡设郡守一人,负责全郡的政务。另外,还设有郡尉和郡监,辅助郡守,分管全郡的军事、治安和司法工作。一郡之内,又划分为若干个县。大县设县令,小县设县长,负责全县的政务。另外还设有县尉和县丞,辅助县令或县长分管全县的军事和司法工作。一县之内,又划分若干个乡。乡官设三老,掌管一乡的事务。另外,还设有亭长,负责乡村的治安。从郡守到亭长,全部由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任免,也不能世袭。

针对原先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的种种差异,秦始皇还采取了许多统一措施。第一,是统一文字,规定以一种叫做小篆的文字作为标准,通行全国。第二,是统一货币,规定全国只能使用两种货币,一种以黄金作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重20两;另一种以铜钱作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第三,是规定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要求全国实行同一的尺寸、斤两、斗升等等,并且还颁发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另外,秦始皇还下令拆除了战国时代遍布各地的堡垒和关塞,统一了“车轨”,兴修了驰道。原先,各国的车辆有大有小,道路也有宽有窄。秦始皇规定,车轨一律为6尺,驰道一律宽50步。路旁,每隔3丈种1棵青松。这样的驰道有两条,一条由咸阳往东,直达燕齐地区,另一条由咸阳往南,直达吴楚地区。后来,又兴修了直道、新道和五尺道,分别由咸阳通向北方、西南和岭南等广大边远地区。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文化往来,也就大大地密切和便利了。

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还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打败了匈奴,收复了战国末期被匈奴侵占的河套地区。与此同时,又调集大军征服了百越(我国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在那里增设了桂林(今广西桂平西南)、南海(今广东广州)、象郡(今广西崇左境内)三个郡。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御,秦始皇还下令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几十万民工,让蒙恬指挥着修筑了一道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今辽宁辽阳)的长达五千多里的长城,号称万里长城。修筑长城,虽然耗费了无数的钱财,加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起到了阻挡匈奴人南侵的作用。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结晶。一直到今天,万里长城仍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以及修筑万里长城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和加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是秦始皇的巨大历史贡献。

秦始皇之死

在“焚书坑儒”的同时,秦始皇还为自己生前死后的享乐而大兴土木,修建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和宏大的骊山墓。

本来,早在秦始皇即位以前,咸阳就已经布满了豪华壮丽的宫殿。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时候,又仿照六国宫殿的式样,在咸阳周围兴建了许多更好的宫殿。当时,他还命令把从六国抢来的成千上万的美女安排在这些宫殿里,供自己寻欢作乐。

可是,秦始皇并不因此而满足。焚书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他又决定在渭河南岸的上林苑中再建造一座更加宏大壮丽的朝宫。这座朝宫的前殿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50丈,上面能够坐1万人,下面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因为这座宫殿离咸阳很近,所以人们就叫它“阿房宫”。“阿”,就是近的意思。本来,秦始皇打算在全部工程完成以后,给这座宫殿起一个美名,但不久他就得病死了,也没有来得及给它取名。这样,“阿房宫”就变成这座宫殿的定名了。

在这座朝宫的后面,秦始皇还兴建了一大批宫殿,称为后宫。后宫的规模也十分庞大,据说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座宫殿连着一座宫殿,就像蜂窝一样的稠密。每一座宫殿,都具有不同的特点。甚至在同一天之中,各座宫殿里的冷暖也不一样。这样的宫殿一共兴建了七百多座,即便是秦始皇一天换一个地方住,到他临死也不可能住遍所有的宫殿。

如果说秦始皇建造阿房宫是为了自己生前享乐的话,那么,修建骊山墓可就完全是为了他死后的享乐了。

秦始皇找不到长生不老的仙药,知道自己总有一天要死去。但是,他幻想在死后继续享受人间的富贵荣华,所以就派人在骊山北麓为自己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墓坑挖到深深的泉水之下,里面修建了各式各样的宫殿,装进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同时,还用明珠做成日月星辰,用水银制成江河湖海,用来象征天文地理。为了防备盗墓,墓道里还装置了许多弓弩。只要有人进入墓道,这些弓弩就会自动地放出利箭,把人射死。陵墓的封土高达五十多丈,沿陵根走一圈约有五里路。因为这座巨大的坟墓修建在骊山北麓,所以就叫做骊山墓。

在骊山墓的周围,还筑有内城和外城。内城为方形,周长2500多米,在东西北三面建置城门。外城为长方形,在东面建置城门。当时,秦始皇还派人专门烧制了成千上万的兵马俑,组成一排排严整雄伟的方阵,埋在外城东门外的北侧。武士俑身穿铠甲,手执各种各样制作精良的武器。陶马四匹一组,后拖战车一辆。人马相间,显得非常整齐威武。秦始皇把这些兵马俑埋在骊山墓的附近,一来为的是象征自己征战南北,统一六国的功绩,二来也为的是在死后让它们替自己保卫陵园。

为了兴建阿房宫和骊山墓,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共征发了70多万民工,耗费了无数的钱财物资,因而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到公元前211年,在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就发生了一起咒骂秦始皇的严重事件。那一年,有颗陨石落到了东郡。有人因为痛恨秦始皇,就在上面偷偷地刻了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件事传到京城,可把秦始皇气坏了。他马上指派御史大夫到东郡去,追查是谁在陨石上刻的字。御史大夫在那里追查了许多天,始终没有查到一点线索。秦始皇非常生气,索性下令把陨石附近的老百姓全都抓起来杀了。

秦始皇本来就迷信,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就更加疑神疑鬼的,整天价坐卧不安。后来,他找来一个算卦先生,给自己算了一卦。算卦先生对他说:“陛下这一年犯了灾星,很不吉利,只有搬家或者到外边去巡游才能消灾免祸。”秦始皇听了算卦先生的话,就决定到东方去巡游。秦始皇大规模的巡游一共有五次,这一次是最后一次。陪同他一块儿去的,有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还有他平时特别宠爱的小儿子胡亥。

公元前210年初,秦始皇巡游的车骑浩浩荡荡地开出咸阳,通过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首先到达长江北岸的南郡(今湖北江陵)。然后,又从南郡改乘大船,沿着长江东下,到江浙一带去巡游。不久,他们渡过钱塘江,来到东南海边上的会稽山(今浙江嵊县西北)。秦始皇登上山顶,在那里举行了祭祀大禹的仪式。接着又下令在大海里乘船北上,打算再一次到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南)去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

原来,早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经来过琅琊。当时,有个叫徐福的方士对他说:在琅琊东面的大海里有三座神山,叫做蓬莱、方丈、瀛洲。许多神仙就住在那三座神山上,在那里炼制仙药。谁能吃上他们的一粒仙药,就可以长生不老。秦始皇信以为真,就让徐福带着几千名童男童女,乘坐着大船到大海里去寻找神山和仙药。徐福知道这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事,就带着从秦始皇那儿骗取的大量钱财,从大海上远远地逃走了。在这次巡游的路上,秦始皇仍然惦记着这件事,所以又决定到琅琊去碰碰运气。

当秦始皇再次来到琅琊的时候,徐福恰巧正在那儿住着。他花了秦始皇那么多的钱,也没有找到那三座神山和长生不死之药,心里非常害怕,只好主动地去求见秦始皇。他蒙骗秦始皇说:“那一年,我们为陛下到大海里去讨仙药,眼看着到了三神山,可就是有许多大鲛鱼在那儿兴风作浪,阻挡着我们的大船不让通过。如果陛下多派一些弓箭手,跟我们一块儿去,把那些大鲛鱼都射死,就能够登上三神山,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了。”这完全是骗人的谎话。可是,秦始皇鬼迷心窍,竟对徐福的谎话深信不疑。他马上配备了几百名弓箭手,亲自乘船到大海里去寻找大鲛鱼,要同它们见个高低。秦始皇带人从琅琊出发,一直航行到芝罘(今山东烟台半岛)附近的海面上,的确碰到了几条大鱼,朝它们猛射了一阵箭雨。秦始皇指挥着船队在大海里逛来逛去,仍然找不到三神山。由于长途跋涉,劳累过度,他感到实在支持不住了,只好下令从芝罘登陆,踏上返回咸阳的道路。

这一年六月,秦始皇率领众人来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西南),忽然得了重病。随行的医官想尽办法为他调治,就是不见好转。李斯等人真是又着急又担心:要是皇帝在半道上突然死了,后事可怎么料理呢?皇位又应该由谁来继承呢?这些事本来应该及时向秦始皇请示,可秦始皇平时最忌讳说自己死的事,大臣们谁也不敢去找他。

七月里,到了沙丘(今河北广宗北),秦始皇就病倒了。他料想自己凶多吉少,不由得想起了远在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的大儿子扶苏。他觉得,还是应该由扶苏来继承皇位。于是,秦始皇便召来李斯、赵高,有气无力地对他们两个说:“快给公子扶苏下诏书,要他把兵权交给蒙恬,马上动身回咸阳。寡人万一好不了,就由扶苏主办丧事,继承皇位。”李斯马上遵照秦始皇的旨意,给扶苏起草了一份诏书。秦始皇挣扎着看了看,吩咐他们盖上玺印,尽快给扶苏送去。赵高等人刚把诏书封好,秦始皇就闭上了眼睛,结束了他既大有作为又残酷暴虐的一生。

秦始皇一死,李斯害怕引起天下大乱,急忙召集赵高、胡亥和留在秦始皇身边的几个宦官,同他们商议如何料理后事。当时,决定把秦始皇的遗体放在一辆能够通风遮阴的“辒辌车”中,对外面的人暂时保密。每天的饭菜,照常由那几个宦官按时送去;百官奏事,也由他们几个负责在中间转达批示。经过这一番精密的布置,李斯才稍微松了一口气。他一面吩咐赵高尽快派人把秦始皇的遗诏给扶苏送去,一面催促车队加紧赶路,好早日返回咸阳为秦始皇发丧。

但是,赵高却不想让扶苏做皇帝。原来,赵高是一个宦官,只是因为善于察颜观色,才讨得秦始皇的欢喜,当了中车府令。扶苏为人正派,根本瞧不起赵高这号人,见了他总是不爱搭理。因此,赵高就千方百计地跟公子胡亥拉关系,一味地怂恿他为非作歹。胡亥也是一个昏庸的家伙,同赵高正好臭味相投。这么一来,他们两个就勾搭在一起,成了一伙。所以,秦始皇一死,赵高就想趁机杀了扶苏,立胡亥做皇帝。

于是,赵高就背着李斯,把秦始皇的遗诏藏起来,悄悄地去见胡亥,对他说:“先帝临终的时候,只给公子扶苏立了诏书。扶苏一到咸阳,马上就是新皇帝了。而公子却什么也得不到,这该如何是好啊?”胡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我听说,最了解臣下的莫如君主,最了解儿子的莫如父亲。先帝既然这么安排,有什么可说的呢?”赵高又露出一副十分狡诈的样子,劝告胡亥说:“不然。如今天下的权力,就掌握在公子、丞相和我的手里。只要咱们想个办法,还愁公子你继承不了皇位吗?在这个时候,公子千万要拿定主意啊!”胡亥有点儿害怕,又说:“废兄立弟,恐怕会遭到天下人的反对。何况现在还没有给先帝发丧,丞相能同意吗?”赵高诡秘地冷笑道:“这件事由我来办,请公子放心好了。”胡亥也不是不想当皇帝,就不再说什么了。

赵高又去找李斯,对他说:“先帝临终前立诏书的事,别人都不知道。如今诏书和玺印都藏在公子胡亥那儿,到底由谁来继位,全凭我们两个的一句话,丞相你看应该怎么办好啊?”李斯听了这话,大吃一惊,不由得板起面孔训斥道:“由谁来继位,先帝临终前已经做了安排。你怎么能说出这种罪孽的话来?这难道是做臣下的应该议论的事吗?”赵高不但不害怕,反而陪着笑脸质问李斯说:“请问丞相,你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你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你同扶苏的交情比得上蒙恬吗?”李斯不知道这话暗藏着什么意思,随声回答说:“我哪儿能跟蒙将军比?不过,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赵高见李斯人了圈套,就接着说:“要是扶苏做了皇帝,必然要拜蒙恬做丞相。到那个时候,丞相你只好让位回老家了。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我在宫里供事二十多年,知道公子胡亥为人厚道,先帝所有的公子,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如果丞相立公子胡亥做皇帝,他必然要报答丞相的恩情,那么,丞相这一辈子就不愁保不住自己的地位了。”这时候,李斯仍然不肯答应。他说:“我本来只不过是上蔡(今河南上蔡)的一个普通老百姓,只是依靠先帝提拔才做了丞相,子孙也都做了大官。事到如今,我怎么能做出对不起先帝的事来呢?”赵高一听,不由得翻了脸,威胁李斯说:“如今先帝的诏书和玺印全掌握在公子胡亥手里,丞相要是不同意这么办,一定要惹下大祸的。丞相这么大年纪了,难道就不替自己的子孙着想吗?否则的话,到那个时候,恐怕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于是,赵高就拉着灰溜溜的李斯去见胡亥。他们三个一商量,就伪造了一份秦始皇的诏书,决定立胡亥做太子,由他来继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给扶苏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朕巡游天下,祷祠名山大川以延长寿命。可是,扶苏和蒙恬率领几十万大军屯守边疆,不但不好好地为国家效劳,反而数次上书诽谤朕的作为。扶苏为子不孝,特赐剑令其自杀;蒙恬为臣不忠,也责令自杀。所率军队,可转交将军王离指挥。”这封信写好以后,赵高就盖上秦始皇的玺印,马上交给一个心腹去给扶苏和蒙恬送去。他们做贼心虚,不敢直接回咸阳,就向北绕了一个大弯,好拖延一些时间,等待扶苏、蒙恬那儿的消息。那时候,正是大热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发臭了。为了保住“辒辌车”的秘密,李斯、赵高就派人在沿途购买了大量的鲍鱼,放在秦始皇所有的乘舆里面。这么一来,整个车队前后都是鱼腥味儿,人们也就闻不到“辒辌车”里死尸的臭味了。

不久,赵高派去的使者到了上郡,把那封假信交给扶苏和蒙恬。扶苏看了看,不由得痛哭了一场,拔出宝剑就要自杀。蒙恬一把拉住扶苏,劝告他说:“皇帝交给我三十万军队驻守边疆,委派公子来监督。公子身肩国家的重任,哪能随随便便地自杀呢?今日仅仅来了这么一个使者,公子就自杀,谁敢相信这真是皇帝的命令呢?我看,不如派人去向皇帝请示一下,如果确实是真的,再死也不晚。”扶苏摇了摇头,流着眼泪说:“父亲叫儿子死,儿子就得服从,用不着向他老人家请示了。”说完,他就抹脖子自杀了。蒙恬不肯这么胡里糊涂地自杀,就先让使者把自己关押在阳周(今陕西安定北)的监狱里,等候处理。

胡亥、赵高、李斯听说扶苏已经自杀了,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地回到咸阳。他们马上公布了秦始皇死亡的消息,由胡亥主持为他发丧出殡。事后,胡亥便即位做了皇帝,号称秦二世皇帝。这样,赵高和胡亥的阴谋终于成功了。

汉高祖兔死狗烹

汉高祖迁都的时候,楚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也给带到长安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楚霸王项羽手下有个叫钟离昧的将军,跟韩信是好朋友。自从项羽死后,他一直躲藏在韩信那儿。汉高祖听说了,就给韩信下了一道诏书,要他把钟离昧交出来。韩信不肯出卖朋友,硬顶着没有交。这么一来,汉高祖就同韩信结下了冤仇。

到公元前201年秋天,有人给汉高祖写了一封匿名信,诬告韩信跟钟离昧合伙谋反。汉高祖信以为真,急忙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众将领都主张派人马去讨伐,只有户牖侯陈平不同意。陈平问汉高祖:“陛下的人马有韩信的人马精壮吗了”汉高祖摇了摇头说:“不如。”陈平又问:“陛下带兵的将领有一个能敌得住韩信的吗?”汉高祖说:“也没有。”陈平说:“陛下的兵将既然比不过韩信,却要去讨伐他,这恐怕就太危险了。”汉高祖急忙问陈平:“那么,你说应该怎么办呢?”陈平说:“古时候,天子到外地去巡游,临近的诸侯都要去朝见。因此,陛下不如假装去巡游云梦(即云梦泽,在今湖北监利北),让诸侯到陈城来朝见。陈城离下邳不远,韩信不能不来。到那个时候,陛下派武士把他抓起来,就很容易对付了。”于是,汉高祖就采用陈平的计策,假装到云梦去巡游,让附近的诸侯到陈县去会合。

韩信接到诏书,有心到陈县去朝见汉高祖,却又害怕汉高祖对自己不怀好意。有人给韩信出主意说:“把钟离昧杀了献给皇上,准能讨得皇上喜欢.就不会有什么祸患了。”韩信拿不定主意,只好去跟钟离昧商量。钟离昧说:“汉帝为什么不敢派军队来进攻楚地,就是因为有我在你这儿。你要是把我逮住去向汉帝讨好,你随后也必定要被害的。”韩信想来想去,也不知怎么办才好。钟离昧猜疑韩信想加害自己,骂了一声“你这个人绝不是忠厚长者”,拔剑自杀了。

韩信见钟离昧反正已经死了,就割下他的首级,带着去朝见汉高祖。韩信一到陈县,就被汉高祖手下的武士捆绑起来,扔进了囚车。韩信非常生气,不由得大声喊叫着说:“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啊!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我当然也就应该给你烹死了!”汉高祖把韩信带到洛阳,实在找不到韩信谋反的证据,只好赦免了韩信,把他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后来,汉高祖迁都长安,也就把韩信带来了。

汉高祖畏忌韩信的才能,韩信也打心眼儿里瞧不起汉高祖。有一天,汉高祖趁韩信来上朝,同他在一块儿闲聊天,说起众将领的才能。韩信按照自己的看法,谈到谁有什么长处,谁有什么短处,谁能打仗,谁能带多少兵。汉高祖问韩信:“像我这样,最多能带多少兵?”韩信脱口而出,说:“陛下最多也不过能带十万人。”汉高祖又问:“你能带多少人呢?”韩信说:“对于臣下来说,是‘多多益善’。”汉高祖听了很不痛快,可还是笑了笑,又向韩信问道:“你既然带兵‘多多益善’,那为什么被我逮住了?”韩信自知失言,急忙改口说:“陛下虽然不善于带兵,却善于带将,所以我才被陛下逮住了。再说,陛下的才能是上天授予的,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汉高祖听了这两句奉承的话,才高兴起来。

不久,阳夏侯陈稀奉命到代他去防守匈奴,亲自来向韩信告别。韩信因为忍受不了汉高祖的猜疑,打算日后有机会起兵谋反,就斥退身边的侍从,拉着陈稀的手说:“我能跟你谈一谈吗?我心里有话要对你说。”陈豨说:“请将军尽管说吧!”韩信说:“你要去的代地,是出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信得过的大臣。如果有人说你谋反,陛下肯定不相信,再有人来报信,陛下才有可能犯疑;第三次有人来告发,陛下一定会大发雷霆,亲自率领军队去镇压。这样的话,你在代地起兵,我在京城里做内应,完全能把天下夺过来。”陈豨知道韩信是一个有本领的人,马上答应道:“我一定听将军的话!”

到公元前197年,陈豨果然在代地起兵造反了。汉高祖勃然大怒,亲自率领军队去镇压。韩信借口有病,躲在家里也没有跟着去。可是,他在暗地里却派人去跟陈豨联络,打算把长安各座监狱里关押的囚犯放出来,组成一支军队,先把吕后和太子刘盈杀了。韩信做好了准备,专等着给陈豨送信的人回来。

正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却有人给吕后告了密。原来,韩信有一个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就把他抓起来,打算杀了他。那个门客的弟弟知道了韩信联合陈豨谋反的事,为了搭救哥哥,就偷偷给吕后写了一封信,揭发了韩信谋反的密谋。吕后大吃一惊,急忙请丞相萧何来商量。于是,他们就谎称汉高祖派人送来情报,说陈豨已经被杀死了,让韩信和大臣们到皇宫里来祝贺。同时,他们预先埋伏了几名武士,准备等韩信一到,就把他抓起来杀了。

文武百官听说汉高祖打败了陈豨,纷纷到皇宫里来向吕后贺喜。韩信得到这个消息,不知是真是假,又害怕吕后抢先下毒手,就躲在家里没有去上朝。吕后见韩信没有来,只好派萧何去请他。韩信推辞说:“我身上有病,不能去上朝。”萧何欺骗韩信说:“将军虽说是有病,也应该强打着精神去道个喜,免得让群臣议论。”韩信无法再推辞,只好跟着萧何去见吕后。他刚走进皇宫的大门,就被暗藏的武士捆绑起来。吕后连审问也没有审问,就下令斩了韩信,并且还灭了他的宗族。当初,极力推荐韩信做大将的,是萧何;如今,帮助吕后杀了韩信的,也是萧何。人们俗话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从这儿来的。

到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杀了陈豨,从代地回到长安。他听说韩信被杀死了,真是又高兴又怜悯,就问吕后:“韩信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话?”吕后告诉汉高祖:“韩信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蒯通的劝告,今日反倒受了一个女人的欺骗,这难道是命该如此吗?”’汉高祖知道蒯通是齐地人,曾经在韩信手下做过谋士,马上派人把他押到长安来,问他从前有没有劝说过韩信谋反。

蒯通见了汉高祖,一点儿也不慌张。他说:“从前,我确实劝说过韩信谋反,可惜这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假如他当初能听我的话,今天又哪能让陛下灭了门呢?”汉高祖听到这儿,不由得火冒三丈,马上吩咐左右把蒯通推出去杀了。蒯通拼命地挣扎着,一个劲地直喊冤枉。汉高祖质问蒯通:“你教唆韩信谋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说:“当初,我只知道有韩信,不知道有陛下。在那个时候,秦朝失了皇位,就好比有人丢了一只鹿,天下的人都争着去追逐,谁跑得快,谁就能逮住。当时,象陛下那样起来争夺天下的也不是一个人,他们虽然没有取得成功,可也并不是不想当皇帝。如今陛下君临天下,难道能把他们全都杀光了吗?”汉高祖想了想,认为蒯通说得也有道理,就把他赦免了。

在韩信被害的前前后后,汉高祖和吕后还千方百计剪除了另几个异姓王。燕王臧荼最先谋反,做了阶下囚;韩王信和后来分封的燕王卢绾,先后被逼得投降了匈奴;梁王彭越因被人诬告谋反,被灭了宗族;淮南王英布被迫谋反,被杀了头;赵王张敖最后也借故取消了王位,降为宣平侯。这么一来,在汉初分封的八个异姓王中,只剩下一个长沙王吴芮相安无事,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子孙。

尽管如此,汉高祖还是不放心,生怕有人夺了刘家的天下。后来,他不仅把他的几个儿子都封了王,而且还专门订立了一条盟约,让大臣们跟他在一块儿起誓:“从今以后,非刘氏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谁违背了这个盟约,普天下的臣民要共同讨伐他!”

吕后称制

吕后见汉惠帝老是不上朝,对他也起了疑心。为了控制汉惠帝,吕后就把宣平侯张敖跟鲁元公主生的女儿许配给他做皇后。汉惠帝作为舅父娶自己的外甥女,心里虽然觉得挺别扭,可也不敢不听吕后的话。吕后的目的,是想让张皇后早点生个儿子,以便将来好让他继承皇位。可是,张皇后因为年龄小,就是不怀孕。吕后心里着急,只好先让张皇后填高肚子,假装怀了孕,然后再偷偷地把另一个后宫生的婴儿交给张皇后,充当她亲生的儿子。当时,吕后担心婴儿的生母将来泄露了秘密,派人把她偷偷地暗杀了。这个小孩儿,取名叫刘恭,就成了汉惠帝的太子。

到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只活到24岁,年纪轻轻地死了。在为汉惠帝发丧的时候,吕后看上去哭得挺伤心,可就是干哭不落泪。大臣们都觉得很奇怪,不知吕后又要耍什么鬼花招。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因为经常伺候吕后,了解她的心思,就把左丞相陈平拉到一边,悄悄地对他说:“太后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可就是干哭不落泪,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陈平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张辟强说:“如今皇上晏驾了,太后因为皇上没有成年的儿子,害怕大臣们另有打算。如果丞相请求太后任命她大哥的儿子吕台、吕产做将军,让他们两个统领南、北军(南军为守卫皇宫的禁卫兵,北军为守卫京师的屯卫兵),再推荐其他吕家的人,能任职的都叫他们任职,只有这样太后才安心,你们也就可以免去灾祸了。”陈平知道吕后心狠手毒,什么事也干得出来,只好按照张辟强说的去向吕后请示。吕后听了放了心,这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起来。

给汉惠帝出了殡,吕后马上立太子刘恭为皇帝,就是少帝。因为少帝年幼无知,吕后便亲自临朝称制,代替他行使皇帝的权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吕后在朝廷上又提出要分封她吕家的子弟做诸侯王。她先问右丞相王陵同意不同意。王陵是个直性子,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说:“高帝生前曾经跟大臣们订立过盟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如今要分封诸吕为王,这是违背盟约的事。”吕后对王陵的回答很不满意,又转过身来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他们两个却说:“从前高皇帝平定了天下,曾经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如今太后临朝称制,想分封自家的人为王,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听他们这么一说,吕后才高兴起来。

散朝以后,王陵在半路上拦住陈平、周勃,责备他们说:“当初跟高皇帝在一起起誓的时候,你们难道不在场吗?如今太后临朝,想分封诸吕为王,你们竟然违背高皇帝订立的盟约,一味地顺从太后的心意,那么,你们百年之后还有脸面到地下去见高皇帝吗?”陈平、周勃虽然有自己的打算,却不敢向王陵说明,只好对他说:“在朝廷上同太后面对面的论争,我们比不上你;日后安定刘家的天下,恐怕你就比不上我们了。”

没过多久,吕后就免除了王陵右丞相的职务,让他改任辅导少帝的太傅。太傅名义上比丞相的地位还高,但实际上却有职无权。王陵很生气,干脆连太傅的职务也辞掉,躲在家里养老去了。

吕后免了王陵,就拜陈平为右丞相,提拔她的心腹审食其为左丞相。陈平害怕遣到吕后的猜忌,就把朝政交给审食其,自己对什么事也不过问。樊哙的妻子,也就是吕后的妹妹吕须,因为跟陈平有私仇,就在吕后跟前进谗言说:“陈平做丞相不理朝政,老是跟大臣们在一块儿吃喝玩乐,真不像样子!”吕后听了,知道陈平不跟自己争夺权力,暗地里感到很高兴。有一次,她还当着吕须的面,把吕须说的话告诉陈平,向他讨好说:“你看我对你怎么样啊?人们都说‘女人的话不可信’,你也不必害怕吕须进谗言。”

吕后想分封诸吕,就先封刘家的人,好堵住大臣们的嘴。她把汉惠帝跟其他后宫生的儿子刘强封为淮阳王、刘不疑为常山土、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同时,还封齐王刘肥的儿子刘章为朱虚侯,封刘章的弟弟刘兴居为东牟侯。接着,吕后就追封她早已死去的父亲吕公为吕宣王,追封她死去的大哥吕泽为悼武王。又封吕泽的儿子吕台为吕王、吕台的弟弟吕产为梁王。还封她二哥吕释之的儿子吕禄为赵王、吕台的儿子吕通为燕王。其他吕家的子弟也都被封为列侯。就连她的妹妹吕须,也被封为临光侯。吕后封的刘家那几个王,都是小孩儿;而她封的吕家的这些王,却大都是带兵的成年人,手中握有军政实权。这么一来,吕家的势力自然就强大起来了。

在吕后临朝称制的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84年,少帝刘恭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有人偷偷地向他泄露了吕后杀死他生母的秘密。少帝发誓要为她母亲报仇,挺天真地说:“太后凭什么杀死我母亲?别看我现在年龄小,等我长大了,非把她吕家的人都杀光不可!”吕后听说了,大为震怒,马上把少帝囚禁在永巷里,不准他同大臣们见面。不久,她派人暗杀了少帝,就假说他是病死的,又改立常山王刘义为皇帝。

眼瞧着吕家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刘家的那些王侯自然都不服气。朱虚侯刘章,竟敢当面反对吕后。有一次,吕后在皇宫里举行宴会,指派刘章做酒官。刘章请求吕后,说:“我是将门之子,请允许我按照军法监酒。”吕后说:“可以。”酒过数巡,刘章又提出要给大家唱一支耕田歌。吕后笑了笑,说:“要是你父亲,在老家种过地,多少还懂得一点种田的事;你生来就做王子,哪里知道怎么种田呢!”刘章说:“我知道。”吕后说:“那你就唱吧!”于是,刘章就当着大臣们的面,放开嗓子唱起来: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刘章表面上唱的是耕田,实际上却完全是对着吕家来的。特别后面那两句,分明是影射吕家的人不能封王,对吕家的人应该象种地时锄去杂草那样把他们都除掉。刘家的王侯和大臣们都觉得刘章替他们出了一口气。吕后和吕家的人心里却很恼恨,可对他也不好怎么着。

不大一会儿,有个吕家子弟恰巧喝醉了酒,忘了酒宴的规矩。东倒西歪地要逃走。刘章紧紧地追过去,一剑结果了他的性命。刘章回来向吕后报告:“有一个逃酒的,我按照军法行事,把他给杀了。”大臣们吓得象什么似的,都替刘章捏了一把汗。吕后虽然很生气,但因为事先已经答应了刘章,也无法治他的罪。

从此以后,吕家的子弟见了刘章就害怕。

武帝求仙

元朔元年(前128)春天,卫子夫终于生了个儿子。汉武帝给小孩儿取名叫刘据,马上立卫子夫为皇后。卫皇后的弟弟卫青因为跟匈奴打仗立了功,升任大司马大将军,被封为长平侯。卫皇后她二姐卫少儿早先的私生子霍去病,也因为跟随卫青立了战功,做了大司马骠骑将军,被封为冠军侯。刘据长到七岁时,又被汉武帝立为皇太子。这么一来,卫皇后的地位就更加牢固了。

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分明是替自己身后做准备。但是,同秦始皇一样,汉武帝也特别迷信鬼神。为了求神拜仙,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他也上过不少方士的当,干了许多荒唐可笑的蠢事。

那还是在元光元年(前134),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到了长安。他自称活了几百岁,有返老还童的仙方。为了骗取人们的信任,他还真有一套迷惑人的方法。有一次,他在田蚡家里喝酒,看到酒席上坐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翁,煞有介事地对他说:“我曾经和你祖父在某某地方打过猎呢!”李少君因为事先打听好了,才敢这么说。那个昏头昏脑的老翁仿佛记得年幼时跟随祖父打过猎,附和着李少君说:“对,对!八十多年前,我祖父确实在那个地方打过猎!”他这么一说,满堂客人都惊异万分,简直把李少君当成了“活神仙”。

汉武帝听说了,就把李少君请到皇宫里,问他有什么长生不老的方法。李少君向汉武帝乱吹起来,说:“陛下只要虔诚地祭祀灶神(俗称“灶神爷”、“灶王爷”),就可以请来鬼神;请来了鬼神,就可以将丹砂炼成黄金。用这种黄金制作的器物饮酒吃饭,就可以延年益寿,见到蓬莱山上的神仙。这样,陛下就能够长生不老了。”他还说:“我曾经到东海上游玩,见过仙人安期生。他送给我一颗仙枣,那枣竟和瓜一样大。他同蓬莱山上的神仙有来往。陛下要想去蓬莱山,最好先找到安期生。可惜,安期生的脾气有点儿古怪。他高兴了就见你,不高兴了就藏起来。只要陛下有诚意,最后一定能找到他。”汉武帝因为想成仙想得入了迷,竟然对李少君的谎言深信不疑。他一面亲自祭祀灶神,一面派李少君等人在皇宫里炼制丹砂,到东海里去寻找那个根本不存在的安期生。可是,丹砂还没有炼成黄金,李少君就害病死了。汉武帝却硬说李少君羽化成仙了,对他非常羡慕。

李少君死后,又来了一个齐少翁。那时候,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刚死了。李夫人是当时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能歌善舞,妙丽动人。李夫人病重的时候,汉武帝亲自去伺候她,希望跟她再见一面。李夫人却拿被子盖住自己的脸,对汉武帝说:“贱妾久病不愈,容貌尽毁,真不好意思再见皇上。我死了也没有什么,只盼望皇上能好好地照顾儿子刘髆和我的兄弟。”汉武帝仍然想看看她的相貌,劝告她说:“夫人病得这么厉害,还不知道能不能好。你跟我见个面,再嘱托刘髆和你兄弟的事,岂不是更好吗?只要夫人能再跟我见一面,我一定加封你兄弟的官职。”李夫人说:“加不加官职在于皇上,不在于见不见面。”汉武帝只好作罢。及至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更是追念不已。他听说齐少翁能够役使鬼神、起死回生,就把齐少翁请到皇宫里,让他为李夫人“招魂。”

齐少翁要来李夫人生前穿的衣服,布置了一间很清静的屋子,中间设置了帷帐,还在帷帐里摆设上酒肉,点燃了蜡烛。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齐少翁钻进帷帐里施展“法术”,让汉武帝远远地坐在另一个帷帐里等着瞧。过了一会儿,汉武帝果然瞧见那个帷帐里有个美人儿在走动着。他两只眼睛直盯着那个美人儿,越瞧越象是李夫人。可是,那个美人儿总是侧着半个脸,恍恍惚惚的令人看不清。那个美人儿,不用说是齐少翁让别人穿上李夫人的衣服伪装的。可是,汉武帝却认为真是齐少翁的法术显灵。他马上拜齐少翁为文成将军,还赏给他许多钱。

事后,汉武帝就把齐少翁留下来,让他为自己请神仙。齐少翁又欺骗汉武帝说:“陛下要是想跟神仙交往,就不能住在这样的宫室里。如今陛下的皇室跟神仙住的地方不一样,神仙怎么能来呢?”汉武帝立即按照齐少翁说的,派人在宫殿的梁柱、墙壁和屋顶上都画上云气、仙车和各种神像,摆上各种祭祀的用品。可是,齐少翁他们这样胡乱折腾了一年多,还是请不来神仙。

汉武帝眼看着齐少翁的“法术”并不像他所说的那么灵验,不免对他起了疑心。齐少翁害怕自己的“法术”露了馅儿,又想出一个花招欺骗汉武帝。他偷偷地在一块布帛上写了一篇谁也看不懂的文字,再把这块布帛掺人草料中喂进牛肚里,然后就牵着这头牛去见汉武帝,装模作样地说:“这头牛肚里有天书。”汉武帝马上派人杀了这头牛,剖开牛肚子一看,果然有一卷帛书。齐少翁把“天书”交给汉武帝,不用说有多么得意了。可是,汉武帝仔细一瞧,却突然发现“天书”的文字很象齐少翁的笔迹。于是,汉武帝派左右把齐少翁捆绑起来,狠狠地拷打了顿。齐少翁忍受不了疼痛,只好招认“天书”是自己写的。汉武帝异常愤怒,马上把齐少翁杀了。

汉武帝再三上当受骗,仍然执迷不悟。他杀了齐少翁,又根据方士们的建议,派人在建章宫用柏木梁修建了一座高台,叫做“柏梁台”;台上铸造了一个二十丈高的铜柱子,柱顶上又铸造了个手托铜盘的铜仙人。那个铜盘叫“承露盘”,用来承接上天降下的“仙露”。方士们欺骗汉武帝说,用这种“仙露”伴着玉石粉末喝下去,就能够长生不老。汉武帝毫不怀疑,一有露水就喝。他这样喝了一年多,不但没有成了仙,反而得了一场病。他一面请医生看病吃药,一面请巫师祈祷鬼神。医生好不容易把他的病治好了,他却把功劳记在巫师身上,认为这又是神仙显了灵。

就在这个时候,乐成侯丁义迎合汉武帝的心意,又给他推荐了一个叫做栾大的方士。栾大跟齐少翁是师兄弟,但比齐少翁还善于说大话。他一见汉武帝,就胡乱吹嘘了一通。他说:“我经常在海上来往,跟仙人安期生、羡门生打过不少交道。他们嫌我地位卑贱,总不肯把长生不老的“仙方”拿出来。我的老师已经成了仙。他曾经对我说过:丹砂可以炼成黄金,海上的神仙能够请来,长生不老的仙药也一定能得到。我倒是想把我的老师给陛下请来,就是害怕落一个文成将军那样的下场,所以也就不敢同陛下谈论求神拜仙的事了。”汉武帝害怕栾大不肯替自己卖力气,连忙欺骗他说:“文成将军是吃马肝中毒死的,我从来也没有加害于他。你只要能给我求来长生不老的仙方,我什么东西也舍得送给你。”

栾大见汉武帝上了圈套,又进一步引诱他说:“我的老师从来也没有求过别人,只能让别人去求他。陛下要是真想把我的老师请来,必须挑选一个尊贵的人做使者,并且还要给他加封官职,让他做陛下的亲属。只有这样,我的老师才肯接见陛下的使者,交出长生不老的仙方。”

汉武帝被栾大说得动了心,就让他当面施展一下法术。栾大马上从衣袖里掏出两颗棋子,送到汉武帝眼前说:“请陛下仔细瞧着,我能让这两颗棋子互相打架,拉也拉不开。”他说完,一手捏着一颗棋子,把它们放在棋盘上。只见他一松手,那两颗棋子果然吧嗒吧嗒地直往一处碰。他用手拉开,再一松手,那两颗棋子又马上碰在一起。其实,这两颗棋子是栾大用磁石精心磨制的。汉武帝却认为栾大真有两下子,马上拜他为五利将军。

栾大在长安住了一个月,仍然不见有什么动静。汉武帝以为他嫌官儿小,地位还不尊贵,又加封他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同时,还封他为乐通侯,食邑二千户,赏给他一处上等住宅,奴仆、车马、帷帐和其他金银器物,也一应俱全。不仅如此,汉武帝还把卫皇后生的一个公主许配给栾大做妻子。不久,汉武帝又加封栾大为“天道将军”。这样,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栾大竟然骗取了六颗金印,并且还成了皇帝的女婿。他平日连想也不敢想的东西,一下子全都得到了。

栾大得了这么多头衔,又娶了皇帝的女儿,一时尊贵极了。他找不到推辞的理由,只好硬着头皮去给汉武帝请神仙。汉武帝亡过几次当,也变得聪明起来。栾大刚离开长安,汉武帝就挑选了几个心腹在暗地里紧紧地跟随着他,看他究竟干些什么。栾大带着不少金钱直奔东方,但只是爬上泰山顶逛了逛就回来了。可是,他见了汉武帝,照样又胡乱编造了一套谎话。汉武帝等他的心腹一回来,才知道栾大根本没有到东海里去,更没有见到什么神仙。汉武帝想不到最后还是上了当,不由得恼羞成怒,马上派人把栾大抓起来砍了。

就这样,汉武帝费了许多年的功夫,花了无数的金钱,甚至还赔了自己的女儿,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什么神仙。

王莽篡汉

黄龙元年(前49),汉宣帝只活到43岁就害病死了。大臣们拥立太子刘奭即位,这就是汉元帝。那还是在做太子的时候,他已经娶了廷尉史王禁的女儿王政君做妃子,生了个儿子叫刘骜。他做了皇帝,马上立刘骜为太子,立王政君为皇后。汉元帝死后,太子刘骜继位,就是汉成帝。他马上尊王皇后为皇太后,拜他的大舅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请他执掌朝政。到河平二年(前27),汉成帝又封他的舅父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这么一来,朝廷上又都换成王家的人了。

王太后的二弟王曼死得早,没有能赶上封侯。王曼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刚结婚就死了。小儿子就是王莽。当王莽长大后,他的叔伯弟兄因为都是将军列侯的儿子,一个比一个骄横,一个比一个腐化。王莽没了父亲和哥哥,天天伺侯着寡母、寡嫂过日子。他喜欢读书,很有学问,对他的伯父、叔父也很孝顺。阳朔三年(前22),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害病的时候,王莽亲自替伯父煎药,不分白日黑夜地伺候了一个多月。王凤很受感动,临死前把王莽托付给王太后和汉成帝,让他做了一名郎官。他的叔父成都侯王商,还向汉成帝上书,情愿把自己的一部分封地分给他。少府戴崇、中郎陈汤等大臣,也纷纷向汉成帝推荐王莽。永始元年(前16),汉成帝便提拔王莽为光禄大夫,并封他为新都侯。到绥和元年(前8),也就是王莽38岁的那一年,汉成帝又拜王莽为大司马,让他主持朝政。

王莽做了大司马,更加注意谦恭下士、收买人心。他经常把自己的俸禄和皇帝赏赐的财物分给他的宾客。凡是找上门来游说的人,都跟他们亲亲热热地交谈。有的人,他还给安排了官职。有一次,他母亲病了,大臣们都打发自己的夫人来探望。这些贵妇穿的是绫罗绸缎,戴的是翡翠珍珠,一个比一个打扮得漂亮。而王莽的妻子出来迎接时,穿的却是普普通通的布衣服,裙子的下摆也不拖到地上。大家瞧她的打扮,还以为她是大司马府上的奴仆呢。这么一来,大臣们都说王莽谦虚朴素,就更加尊重他了。

汉成帝因为酒色过度,只活到45岁就死了。他没有儿子,王莽和大臣们就拥立他的侄子刘欣即位。这就是汉哀帝。汉哀帝只做了六年皇帝也害病死了。同汉成帝一样,汉哀帝也没有儿子。王莽跟姑母太皇太后一商量,就派人把汉成帝的另一个侄子中山王刘衎接到长安来,立为皇帝。这就是汉平帝。那时候,汉平帝刚刚九岁,还是一个小孩子,只好由太皇太后代替他临朝。可是,太皇太后已经七十多岁了,也管不了多少事。这么一来,朝政大权就完全落在王莽手里了。

为了篡夺西汉政权,王莽极力培植亲信、排除异己。他首先废黜了汉成帝的赵皇后和汉哀帝的傅皇后,逼迫她们自杀。然后,他又罢免了汉哀帝的庞臣大司马董贤和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等大臣的职务。他的叔父红阳侯王立因为跟他合不来,也被轰出了京城。他的同党孔光、王舜、王邑、甄邯、甄丰、刘歆,还有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菜,全都在朝廷上担任了重要职务。王莽有什么要求,总是先让他的同党向太皇太后提出来。每当太皇太后批准了,他总是装模作样地推辞一番,然后再接受。这样一来,不但太皇太后对他非常满意,就是别的大臣也都说他办事公道,甘愿听从他的命令。

汉平帝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始元年(公元元年)。这年正月里,南方的越裳氏派使者来朝贡,献上了一只白野鸡和两只黑野鸡。白野鸡是当地独有的特产,格外珍贵。据说,一千多年前周公辅助周成王的时候,越裳氏也曾经向周朝送过一只白野鸡。这会儿越裳氏又送来白野鸡,岂不是说王莽是汉朝的周公吗?于是,王莽就暗中指派他的同党向太皇太后上书,要求加封他为“安汉公”。太皇太后同意了,王莽又再三推让,说:“臣下和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人共同安定了天下,这会儿要是加封的话,请先加封他们几个吧!”太皇太后不答应,王莽就装病不上朝。太皇太后没有办法,只好先封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甄邯为承安侯,然后再下诏封王莽为太傅,尊他为“安汉公”,并给他加封了二万八千户。王莽又假惺惺地推让了一番,只接受了封号,把加封的封户退还了。

元始二年(2),全国人口已经增加到五千九百多万人。那一年,中原各地普遍发生了旱灾和蝗灾,老百姓纷纷流亡,死了不少人。为了骗取老百姓的信任,王莽向太皇太后上书,一下子献出自己的三十顷土地和一百万钱,让朝廷救济贫民。在王莽的带动下,二百三十多个官员和贵族,也纷纷拿自己的钱财救灾。王莽还派了许多使者,到各地去督促老百姓捕捉蝗虫。老百姓把捕得的蝗虫交给官府,官府就按数量发放赏钱。他还让汉平帝下诏书,免除贫民和灾民的租税。凡是死了人的灾民都发给安葬费,死亡六人以上的,每家发给五千钱;死亡四人以上的,每家发给四千钱;死亡二人以上的,每家发给二千钱。这么一来,王莽的声望就更大了。

第二年,汉平帝才长到12岁,王莽就决定为他立皇后。有关官员推荐了王莽的女儿和许多贵族的女儿,请太皇太后挑选。王莽本来想立自己的女儿,却假惺惺地拒绝说:“我没有什么德行,我女儿也没有什么才貌,不应该选她入宫。”太皇太后认为王莽出于真心,便下诏书说:“安汉公的女儿是我娘家的人,不必再选她入宫了。”那些公卿大臣见王莽这么谦虚,反而更认准了他的女儿,一定要立她做皇后。王莽越推让,上书的就越多。太皇太后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大臣们的要求,让王莽的女儿跟汉平帝定了亲。

元始四年(4)春天,太皇太后正式下了诏书,立王莽的女儿为皇后。因此,王莽又被加封为宰衡,位在诸侯王之上。他的两个儿子,王安被封为褒新侯,王临被封为赏都侯。为了笼络人心,王莽又花钱修整太学,给老师和太学生新建了一万间房子。他还向各郡国发布命令,把通晓某一种专门学问的人都推荐到长安来。没过多少日子,就有几千名学者来投奔他。王莽安排他们在京城里住下来,让他们分别研习经学、礼学、音乐、天文、历法、兵法、古文字等。这些人得到王莽的好处,都打心眼儿里感激他。

第二年五月,以富平侯张纯为代表的九百零二个公卿大夫、博士、列侯、议郎等又联名向太皇太后上书,吹捧王莽的功德跟古代的伊尹和周公差不多,请求给他加“九锡”。所谓“九锡”,是古代的帝王赏赐给有大功或有权势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包括车马、衣服、朱门、弓矢、斧钺等。太皇太后心里虽然不乐意,但也不好再劝阻,只好把这九种最贵重的物品赏赐给他。

王莽为了替他篡夺朝政制造舆论,还分派王恽等八个大臣到各地去观察民情,收集民间的意见。他们回来后,编写了各种各样称颂王莽功德的歌谣,并说这些都是从民间采集的。他们还说,从王莽主持朝政以来,市无二价,邑无盗贼,野无饥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到处都是一片升平景象。皇室中有个贵族叫刘庆的,为了向王莽讨好,又向太皇太后上书说:“周成王年幼的时候,称为孺子,由周公替他摄政。如今皇上的年龄也不大,应该请安汉公代行天子的职权,跟从前的周公那样。”那些惯于看风使舵的大臣也顺水推舟,纷纷向太皇太后给王莽求情。

在这一年的腊月里,王莽感到准备得差不多了,就找机会让汉平帝喝了一杯毒酒,把他害死了。那些刘家的皇亲贵族明明知道王莽害了汉平帝,也不敢说什么。有个大臣叫谢嚣的,趁机会向太皇太后上书说:武功(今陕西郿县东)有人在打井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白石,上面刻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于是,王莽就唆使他的同党向太皇太后上书,要求让他象从前的周公那样代替天子临朝。太皇太后没有办法,只好顺从大臣们的要求,叫王莽摄政,称他为“摄皇帝”。

第二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元年(6)。到三月里,王莽又从汉宣帝的玄孙中挑选了一个只有三岁的小孩儿叫刘婴的,立他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婴”。那些刘家的后代和刘家的大臣,眼看着王莽要夺去汉朝的天下,纷纷起兵反抗。当年四月里,皇族里面有个安众侯叫刘崇的,首先在南阳起兵;第二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自称“大司马柱天大将军”,立皇族中的严乡侯刘信为天子,发动了十几万人马讨伐王莽,声势十分浩大;与此同时,槐里人赵明、霍鸿也发动了十几万人马,攻占了京师附近的许多县城。但是,没有多少日子,他们先后都被王莽镇压下去了。

这时候,王莽再也不谦让了。他决定改汉朝为新朝,自己做新朝的皇帝,就派他的叔伯兄弟安阳侯王舜去向太皇太后索取传国玉玺。太皇太后又生气又悲伤,不由得指着王舜的鼻子破口大骂道:“你们王家依靠朝廷的恩赐,才得到儿代人的荣华富贵。你们不但不报恩,反而趁刘家孤儿寡母没有依靠篡夺皇位。象你们这种忘恩负义的人,连猪狗也不如。你们既然要做新皇帝,就应该自个儿做一个玉玺,何必要我这一个不吉祥的亡国玉玺呢?我这个刘家的老寡妇眼看就要死了,打算把这个玉玺带到棺材里去,你们休想从我手里拿过去!”说完,太皇太后就放声痛哭起来。王舜瞧着老姑母那种悲恸欲绝的样子,也不由得流了眼泪说:“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们做臣下的还有什么办法呢?王莽一定要这颗传国玺,你难道能老守着不给他吗?太皇太后知道也守不住了,只好把那颗传国玉玺拿出来,狠狠地扔到地上,“啪”的一下,这颗玉玺摔坏了一个角儿。

公元9年正月,王莽正式即位做了皇帝,取消了汉朝的称号,改称为新朝。他废孺子婴为“定安公”,改称太皇太后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改称他的女儿、也就是汉平帝的皇后为“定安太后”。西汉政权就这样被王莽篡夺了。

刘秀登基

王莽建立新朝后,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玩弄了一套“托古改制”的把戏。他首先宣布恢复古代的井田制,把全国的土地改名叫“王田”,把奴婢改名叫“私属”,一律不准买卖。他规定煮盐、冶铁、酿酒、铸钱和市场价格全部由官府掌握,老百姓就是到山川河泽地区打柴、打渔和采集野果、野菜等活动也要向官府交纳十分之一的租税。他前后还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货币改革,而每一次改革都是以新铸的劣质货币兑换质量较高的货币,然后再以更劣的货币代替原来的劣币。这样,王莽改制的结果,不但没能缓和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反而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引起了一场空前的社会大混乱。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纷纷拿起武器反抗王莽的黑暗统治。其中,规模最大的有湖北地区的绿林起义和山东地区的赤眉起义。王莽地皇三年(22),当绿林军打到南阳一带的时候,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南阳春陵县(今湖北枣阳南)的大地主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缤,还有他同族的哥哥刘玄,也打出反对王莽的旗号,同绿林军联合作战。刘秀、刘縯很有才能。他们指挥绿林军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很快占领了南阳一带地区。但是,绿林军的领袖们却嫉贤妒能,拥立昏聩怯懦的刘玄为天子,号称更始帝。刘玄即位不久,又找借口杀了刘缤。那时候,刘秀刚在昆阳(今河南叶县)打败了王莽军的主力,立了大功。他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强大,只好委屈求全,亲自到南阳去向刘玄谢罪。他对哥哥被杀的事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不但在别人面前谈笑如常,就是在背地里也不发一句牢骚。刘秀得到了刘玄的信任,就被拜为破虏大将军,封为武信侯。

地皇四年(23)九月,更始帝刘玄派部将攻进关中,长安的老百姓纷纷起来响应,把王莽杀死了。有个校尉叫公宾就的,割了王莽的首级,带着它去向更始帝报功。更始帝派人把王莽的首级悬挂在南阳的大街上示众。不久,更始帝从南阳进驻洛阳。他打算到长安去痛痛快快地做皇帝,拜刘秀为代理大司马,让他去平定河北。

刘秀渡河北上的时候,更始帝也没有拨给他人马,只让他带走了手下的冯异、王霸、铫期、朱祐等几个大将和少数随员。有一天,刘秀来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他的同乡、又跟他在长安同过学的邓禹追上了他,说:“更始帝虽然占领了关中,但山东地区还没有安定下来,象赤眉军那样的起义军还多得很。更始帝昏聩怯懦,根本拿不出象样的主张。他手下的那些人,也只知道贪图财物,成不了大事。如今,最要紧的就是招揽英雄,争取民心,重建高祖的帝业。”冯异也找机会对刘秀说:“天下的老百姓遭受王莽的折磨,思念汉朝已经很久了。更始帝和他手下的那些将军,光知道抢掠财物,弄得老百姓对他们很失望。你应该赶快派人安抚郡县,平反冤狱,稳定人心,宣扬汉朝的恩德。”刘秀听了邓禹和冯异的话,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先考察官吏,遣返囚徒,废除王莽的苛政。这么一来,沿途的老百姓都非常欢迎他。

不久,刘秀到了邯郸。西汉皇族中有个王子叫刘林的,给刘秀出主意说:“赤眉军现正驻扎在河东,只要挖开河堤,把河水灌过去,就能让一百万赤眉军变成鱼虾。”刘秀为了收买人心打天下,哪里肯干这种缺德的事呢?他没有理睬刘林,带着手下的人到真定去了。刘林很生气,就找了一个叫王郎的人,让他冒称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拥立他做天子,以邯郸为都城。老百姓信以为真,都归顺了王郎。没过多少日子,河北地区就变成了王郎的天下。

刘秀知道还打不过王郎,只好到北方的蓟城(今北京西南)去联络已故广阳王刘嘉的儿子刘接。可是,刘秀来到后,听说刘接已经归顺了王郎,吓得没敢进城。刘秀打算再到南边去想办法。他手下有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叫耿弇的,给他出主意说:“王郎的人马正从南边打过来,我们不能到南边去。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太守彭宠是南阳人,跟大司马是同乡。上谷太守耿况,是我的父亲。把这两个郡的兵力集中起来,可以得到一万多精兵,就用不着害怕王郎了。”可是,当时正赶上蓟城发生了骚乱,刘秀还没有跟耿弇商量好就失散了。

刘秀带着冯异、邓禹等人逃到饶阳(今河北饶阳),因为没有吃上饭,都饿得走不动了。碰巧半路上遇到一处驿站,刘秀便冒称是邯郸王郎派来的使者,到驿站里给大家讨饭吃。驿站的官员刚摆上饭菜,那些人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驿站的官员起了疑心,拿起鼓棰子敲了几遍鼓,欺骗他们说:“邯郸的将军到了!”大家一听,吓得都变了脸色。刘秀急忙跳上车,准备快点逃走。他忽然又想到,如果真是邯郸的人马来了,想逃也逃不脱。于是,他又回到驿站,不慌不忙地坐下来,对那个官员说:“请让邯郸的将军进来吧!”那个官员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只好让他们吃饱饭,放他们走了。

刘秀带领众人象逃难似的,好不容易来到了信都(今河北冀县东北)。信都太守任光也是南阳人,曾跟随刘秀参加过昆阳之战。更始帝进驻洛阳后,派任光做了信都太守。这会儿任光听说刘秀来了,急忙打开城门,把他们迎进城。刘秀在信都站稳了脚跟,就以大司马的名义征发附近各县的人马,得到四千精兵。他拜任光为左大将军,接连攻占了好几座县城。王莽的和成(即巨鹿,王莽改称和成)太守邳彤得到这个消息,也带领人马来归顺,刘秀就拜他为后大将军。还有昌城(今河北冀县西北)人刘植和宋子(今河北赵县北)人耿纯,也带着他们的家兵来投奔。这样,刘秀总算有了几万人马。

不久,刘秀攻占了广阿(今河北隆尧东)。他登上城楼打开地图,指着各郡国的位置,对邓禹说:“你看,天下的郡国有这么多,我到现在才得到一个郡的地方。你上次说我一定能够平定天下,这是为什么呢?”邓禹鼓励他说:“如今天下大乱,人人都盼望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就象小孩子盼望着慈母一样。能不能平定天下,在于恩德的薄厚,不在于地方的大小。”刘秀听了邓禹的话,才坚定了统一天下的信心。

刘秀和邓禹交谈着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告,说王郎的军队攻打过来了。刘秀正要出兵迎战,却发现是耿弇弇带着上谷、渔阳的骑兵来投奔他。原来,耿弇在蓟城跟刘秀失散后,便回去说服了他父亲耿况和渔阳太守彭宠,调集了三千精兵来支援刘秀。耿况本人,还有上谷、渔阳两郡的吴汉、寇恂、盖延、王梁、景丹等五个将领,也跟着耿弇一块儿来了。他们一路上势如破竹,平定了二十多个县的地方,歼灭了王郎的三万多人马。刘秀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拜耿况为大将军,拜耿弇、吴汉、寇恂等六人为偏将军,带着他们一块儿去讨伐王郎。

公元24年五月,刘秀终于占领了邯郸。王郎连夜逃跑,被追兵追上,砍了脑袋。刘林也逃得不知去向。刘秀进入邯郸城,有人翻检到王郎收阅过的几千份公文,都是各郡县的官员写来的,其中,有不少是奉承王郎、诽谤刘秀的。刘秀连看也没看,当着众将士的面,把这些公文都烧了。众将疑惑不解地问他这是为什么。他笑了笑说:“烧了这些公文,让那些晚上睡不着觉的人(指反对过他的人)就可以放心了。”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刘秀待人宽宏大量。

这时候,早已迁到长安去的更始帝刘玄,害怕刘秀越来越强大,连忙派使者来封刘秀为萧王,请他到长安去商议国家大事。刘秀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地盘,当然不肯再受刘玄的摆布。他向使者推辞说:“河北还没有全部平定下来,我不能到长安去。”从此以后,刘秀就跟更始帝分裂了。

刘秀留在河北,继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那时候,在河北地区除了更始帝的势力和其他地主武装以外,还有铜马,高湖、重连、青犊、获索等部农民起义军。刘秀对他们,能招抚的就招抚,不能招抚的就镇压,力量越来越强大,当年秋天,他带着耿弇,吴汉、岑彭、王霸、马武等十几员大将,在馆陶(今河北馆陶)打败了铜马起义军,收降了几十万人马。他亲自召见农民军的首领,把他们封为列侯。可是,农民军的将士仍然不服气。刘秀猜透了他们的心思,就让他们各归各营,再进行一次决战。农民军将士深受感动,全都死心塌地地归顺了刘秀。这样,刘秀的人马一下子增加到几十万人。因为刘秀是依靠铜马军起家的,人们都叫他“铜马帝”。

公元25年春,刘秀差不多统一了整个河北地区。他整饬军队,严禁虏掠,很得老百姓的拥护。于是,他手下的那些将领,纷纷劝他即位做皇帝。他们说:“大王跨州连郡,拥有雄兵百万,已经夺取了三分之二的天下。请大王早些即位,然后再商议讨伐大事。不然的话,叫人们分不清谁是帝王,谁是臣民,那怎么行呢?”耿纯直截了当地对他说:“天下的士大夫抛弃骨肉,跟随大王在枪林箭雨中打天下,还不是为了攀龙附凤,获取功名富贵吗?如果大王不肯即位,大家没了指望,谁还肯再跟着大王讨苦吃呢?要是大家都散了伙,再想集合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刘秀推让一番,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

这一年六月里,刘秀带领人马来到鄙邑(今河北高邑),在那里正式登基做了皇帝,就是汉光武帝。他改年号为建武元年(25),拜邓禹为大司徒、王梁为大司空、吴汉为大司马。耿弇、冯异、王霸、马武、盖延、景丹等人,也一一安排了重要官职。后来,汉光武帝陆续消灭了更始政权和赤眉政权,以及遍布各地的地主武装和农民起义军,终于重新统一了天下,恢复了被王莽篡夺了的汉朝。因为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在长安的东边,历史上就把他建立的这个汉朝叫做东汉。

窦氏乱朝

马太后在世的时候,已经给汉章帝娶了许多妃子。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窦氏、宋贵人和梁贵人。窦氏是汉光武帝时期的大司空窦融的曾孙女,宋贵人是马太后外祖母的内侄孙女,梁贵人是褒亲愍侯梁竦的女儿。在这些妃子里面,汉章帝最喜欢窦氏。她刚入宫的第二年,就被册立为皇后。

窦皇后虽然做了正宫,却一直没有生孩子。而宋贵人和梁贵人,却偏偏每人生了一个儿子。宋贵人生的叫刘庆,刚满一岁就被立为皇太子。梁贵人生的叫刘肇,比刘庆小一岁。窦皇后跟汉章帝商量好了,就把刘肇从梁贵人手里要过来,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窦皇后特别嫉妒宋贵人和梁贵人,不断在汉章帝面前说她们的坏话。马太后去世不久,窦皇后就跟她娘家的兄弟窦宪、窦笃等合伙谋害了宋贵人。到建初七年(82),她又向汉章帝进谗言,废太子刘庆为清河王,改立刘肇为太子。第二年,她又叫她娘家的人写了一封匿名信,捏造了种种罪名,让汉章帝把梁贵人的父亲梁竦关进了监狱。没过多少日子,梁竦和梁贵人都死去了。

从此以后,窦家的人得了势。窦皇后的哥哥窦宪做了虎贲中郎将。窦宪的弟弟窦笃、窦景、窦环,也都在朝廷上担任了重要官职。那时候,贵族大臣没有不害怕窦家的。有一次,窦宪听说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家里有一块好园田,就派手下的人去购买。这名义上是购买,实际上是掠夺。沁水公主胆小怕事,只好白白地送给他。

章和二年(88)春天,汉章帝只活到三十三岁,年轻轻地害病死了。太子刘肇即位,就是汉和帝。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那一年汉和帝只有十岁,大臣们只好请窦太后临朝执政。根据汉章帝的遗诏,窦太后让窦宪兼任侍中,拜窦笃为虎贲中郎将,提拔窦景、窦环为中常侍。这么一来,窦家的势力就更加强大了。凡是得罪窦家的人,全都要倒霉。

在为汉章帝办丧事的时候,汉光武帝他大哥刘縯的孙子都乡侯刘畅,来京城吊孝。论辈份刘畅是汉章帝的哥哥、汉和帝的伯父。窦太后跟她这个大伯哥倒很亲近,多次请他到皇宫来喝酒。窦宪害怕刘畅分享了自己的权力,派手下的人把他暗杀了。事后,窦宪还嫁祸于人,说是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干的。窦太后派人一调查,发现杀人的主谋恰恰是哥哥窦宪。窦太后非常生气,就拜窦宪为车骑将军,叫他带领人马去讨伐匈奴,让他立功赎罪。

在出师前夕,窦宪派门客给尚书仆射郅寿送去一封信,请他替自己办几件私事。郅寿是一个鲠直的大臣。他不但没答应窦宪的请求,反而把窦宪的私信拿到朝堂上公布出来,还把那个送信的人关进了监狱。窦宪恼羞成怒,硬说郅寿私买公田,诽谤朝廷,应该杀头。窦太后向着她哥哥,果然把郅寿交给廷尉,给判了死刑。有个叫何敞的大臣据理力争,才将郅寿的死罪改判为充军。郅寿无可奈何,自个儿自杀了。

这时候,匈奴已经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汉朝,居住在五原、云中一带;北匈奴仍然同汉朝对立,居住在漠北。窦宪率领汉军渡过黄河,联合南匈奴的力量,很快就打败了北匈奴,获牛、羊、马、骆驼一百余万头,收降北匈奴八十一部共二十余万人。他乘胜北进,一直追击到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才班师回朝。北匈奴在漠北站不住脚,逃到遥远的西北方去了。

窦宪回来后,马上晋升为大将军。他的弟弟窦笃升任卫尉,窦景做了执金吾(负责京畿地区治安的长官),窦环当上了光禄勋。第二年(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窦太后又让汉和帝下诏书,封窦宪为冠平侯、窦笃为郾侯、窦景为汝阳侯、窦环为夏阳侯。窦宪的叔父窦霸做了城门校尉,窦霸的弟弟窦褒、窦嘉分别做了将作大匠(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和其他土木营建的官员)、少府。窦家的其他子弟和窦家的女婿、心腹、爪牙等等,差不多都做了大官。这么一来,朝廷上几乎都换成窦家的人了。

司徒袁安和司空任槐对此极为不满,就联名向汉和帝上书,揭发了四十多个依靠贿赂窦家升官的人,罢免了他们的职务。窦家虽然痛恨这两个人,但因为他们两个有名望,也不敢对他们怎么着。新任尚书仆射乐恢,也乘机向汉和帝上书,建议继续实行汉光武帝时期不准外戚干预朝政的政策。窦太后看了乐恢的奏章,心里非常气恼。乐恢害怕遭受窦家报复,请求免职退休。窦太后批准后,窦宪仍然不肯罢休,暗中又派人去威胁乐恢,强迫他喝毒药自杀了。

从此以后,窦家的人越发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起来。他们经常带着一群打手在洛阳的街市上闲逛。如果看上了哪家店铺里的什么东西,就伸手拿过来,从来不付钱;要是相中谁家的妇女,就一哄而上,把人家抢走。因此,洛阳城里的居民和商人,只要碰到窦家的人,都吓得关门的关门、逃跑的逃跑。

永元四年(92),也就是汉和帝十四岁的那一年,司徒袁安终于在忧郁中去世了。汉和帝知道太常丁鸿是袁安一派的大臣,马上拜他为司徒,打算把朝政大权从窦家夺回来。当时,窦宪正驻防在凉州(今甘肃张家川),听说袁安已经死了,便决定带领人马回洛阳,准备同他的女婿郭举及其父郭璜,还有他的副手邓叠及其父邓磊,一块儿谋反,杀了汉和帝,由自己做皇帝。

汉和帝听到一些风声,想召见丁鸿、任槐等大臣,跟他们商议对策。可是,宫廷内外都是窦家的耳目,连找一个送信的人也没有。于是,汉和帝就以请清河王刘庆讲解经书为名,宣召入宫。刘庆是早先被窦太后废黜的太子,当然也痛恨窦家。他们见宦官郑众老实可靠,派他跟丁鸿、任槐取得了联系。后来,汉和帝、清河王刘庆和丁鸿、任槐等人经过周密的策划,决定先撤换窦笃的职务,由丁鸿兼任卫尉,统领南北军;然后,再宣召窦宪回洛阳,趁他不防备,把窦家和郭家、邓家的人一网打尽。

窦宪接到汉和帝调他回都城的诏书,正好符合心愿,马上带领人马回到了洛阳。汉和帝和丁鸿等人命大臣们到城外去迎接,犒劳窦宪、邓叠和他们手下的将士。窦宪、邓叠各自回到家里,准备第二天去朝见皇帝。就在当天夜里,丁鸿等人派人关闭了城门,把邓叠、邓磊和郭举、郭璜抓起来杀了。与此同时,他们还带领禁卫军包围了窦宪的将军府和窦笃、窦景、窦环的住宅。第二天,汉和帝命使者收缴了窦宪兄弟四人的官印,强迫他们回到自己的封邑去。不久,除窦环以外,窦宪和作恶多端的窦笃、窦景,都被迫自杀了。

这样,汉和帝终于平息了窦家的祸乱,掌握了朝政大权。窦太后在皇宫里度过几年孤苦伶仃的生活,也离开了人间。

外戚专权

汉顺帝即位后,改年号为永建元年(126)。孙程等十九个宦官虽然都封了侯,因为没有才能,执掌不了朝政。于是,汉顺帝罢免了阎太后任命的三公,提拔大鸿胪朱宠为太尉、少府朱伥为司徒、廷尉张皓为司空,拜来历为车骑将军,让他们共同辅助朝政。

阳嘉元年(132),汉顺帝刚满18岁,便册立一个姓梁的妃子为皇后,拜梁皇后的父亲梁商为执金吾。后来,又任命梁商为大将军,让他主持朝政。梁商是一个老好人。他既重用李固、周举等正直的大臣,又不敢得罪宦官,甚至还特意让他的儿子梁冀、梁不疑去跟中常侍曹节、曹腾他们交朋友。因此,在梁商掌权的时候,朝廷上虽然没有闹什么大乱子,但也看不到有什么新的起色。

永和六年(141)梁商死后,梁冀接替他父亲做了大将军。跟他父亲不一样,梁冀却是一个纨绔子弟,象斗鸡、走狗、跑马、赌博、酗酒之类的事,样样都能干。他早先做河南尹(东汉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的时候,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谁也不敢惹。这会儿他做了大将军,更加专横跋扈、无法五天了。

那时候,因为官府腐败,赋税繁重,全国各地到处爆发农民的反抗斗争。汉顺帝只好分派张纲、杜乔、周举等八个大臣到各地去查办贪官污吏。张纲带着随从刚走到洛阳都亭,故意把车轮子埋在地下,不走了。左右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说:“如今豺狼当道,又何必去查问狐狸呢?”在这里,豺狼指的是象梁冀那样手握重权的朝廷官员,狐狸指的是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张纲认为,只要除掉占据朝廷的豺狼,那些地方上的小狐狸也就不敢为非作歹了。于是,张纲又回到洛阳给汉顺帝上书,告发了梁冀横行不法的十五条大罪。汉顺帝明明知道张纲说得对,也不敢对梁冀治罪。

建康元年(144),汉顺帝只活到30岁,害病去世了。大臣们只好拥立年仅二岁的太子刘炳即位,就是汉冲帝。梁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由她代替汉冲帝临朝,谁知还不到半年,汉冲帝又夭亡了。汉顺帝再没有别的儿子,大臣们只好再挑选其他诸侯王做皇帝。当时,大臣们提出了两个人,一个是清河王刘蒜,一个是勃海王刘鸿的儿子刘缵。他们都是汉章帝的曾孙,一个14岁,一个只有8岁。太尉李固和多数大臣都主张立年长的刘蒜,而梁冀却主张立刘缵。于是,梁冀就请梁太后下诏书,先封刘缵为延平侯,然后再立他做皇帝,这就是汉质帝。

汉质帝毕竟是小孩子,说话不知道忌讳。大概他听了别人的议论,知道梁冀专横跋扈,有一次,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指着梁冀说:“你真是一个跋扈将军!”没过多久,梁冀指使他的亲信把毒药放在面饼里,拿给汉质帝吃,把汉质帝毒死了。

汉质帝一死,又该立谁做皇帝呢?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还有大鸿胪杜乔,一致主张立清河王刘蒜。而梁太后和梁冀,却看中了平原王刘冀的儿子蠡吾侯刘志。原来,在为汉顺帝发丧的时候,刘志才13岁,也赶到京城里吊孝来了。当时,梁太后打算把她的小妹妹嫁给刘志,但因为在办丧事期间不便成亲,便把刘志留在京城里。梁太后跟梁冀商量好,不顾李固等大臣反对,便拥立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即位,就是汉桓帝。

第二年(147),胡广因病退职,杜乔又升任太尉。梁冀继承他父亲的爵位,早已做了忠侯。这会儿又因拥立汉桓帝有功,加封一万三千户。他的弟弟梁不疑和梁蒙,一个被封为颍阳侯,一个被封为西平侯。他的儿子梁胤,则被封为襄邑侯。中常侍曹腾、刘广等七个宦官,也都被封了侯。

这一年八月里,梁太后和梁冀又把小妹妹嫁给汉桓帝,并立她做了皇后。从此姐妹俩就分成了两辈,一个是皇太后,一个是皇后。为了给妹妹成婚,梁冀打算让汉桓帝动用国库的黄金,举行最隆重的迎聘仪式。太尉杜乔没有同意。时隔不久,梁冀要安排他的亲信汜宫做尚书,也遭到了杜乔拒绝。于是,梁冀便找了一个借口,让汉桓帝把杜乔的太尉罢免了。

到了冬天,清河地方有刘文、刘鲔等人聚众闹事,杀了清河相谢暠,扬言清河王刘蒜是真命天子,要立他做皇帝。刘蒜杀了刘文、刘鲔,赶紧派人向朝廷报告。可是,汉桓帝听信梁冀等人的谗言,不但不给刘蒜评功,反而取消了他的王位,改封他为尉氏侯。刘蒜自知不会有好下场,不久自杀了。

梁冀借题发挥,又诬告李固、杜乔与刘文、刘鲔私通,要把他们关进监狱。梁太后批示下来,只让梁冀逮捕了李固一个人。李固的门生王调、赵承听到这个消息,急忙集合了几十人,自己戴上刑具,一块儿到皇宫门前去喊冤,要求释放李固。梁太后害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拾,只好下令释放李固。李固一出监狱,京城里的官民纷纷上街庆贺,都兴高采烈地高呼“万岁”。梁冀大吃一惊,料想留下李固终究是祸害,又捏造了罪名,把李固关进监狱里杀害了。

害死李固以后,梁冀又想害死杜乔,就派心腹去威胁他说:“你趁早自杀,还可以保全家小的性命。”第二天,梁冀派人去杜家探望,没有听到哭声。于是,梁冀给梁太后通报了一下,就派人把杜乔关进监狱里,偷偷地暗杀了。

河平元年(150),梁太后去世了。临死前,她把朝政交给了汉桓帝。可是,汉桓帝当时刚满十九岁,仍然不能主事。这样,朝政大权就完全落在了梁冀手里。梁冀的妻子孙寿,还被封为襄城君,每年的租税收入高达五千万钱。

为了满足奢侈糜烂生活的需要,梁冀和孙寿各自兴建了一座豪华的住宅。同时,他们还在城外圈占了方圆几十里的土地,为自己修建花园。在花园里面,有假山,有河流,有亭台楼阁、深林绝涧,有珍花秀草、奇禽异兽,简直跟皇帝的林苑差不多。梁冀喜欢养兔子,专门开辟了一处宽阔的大兔苑。他命令各地上交兔子,并在兔子身上做了记号。谁要是伤害了他的兔子,就被判处死刑。有一个西域的商人到洛阳来做买卖,不知道禁忌,偶然打死了一只兔子。为了这件事,梁冀竟然杀死了十几个人。

梁冀这个有名的“跋扈将军”,在朝廷上简直独断专行到了极点。那时候,凡是升官的人,都必须先到梁冀那儿谢恩,然后才敢到尚书台去备案。有一个叫吴树的人,调任荆州刺史,也按照惯例向梁冀去辞行。梁冀从前让吴树替自己办私事,吴树没有答应。这会儿他便在酒杯里放进毒药,把吴树毒死。还有一个叫侯猛的人去做辽东太守,因为没有来拜谒,梁冀就捏造罪名,对他处以腰斩。

梁冀还听信孙寿的话,罢免了不少梁家的人,提拔孙家的人做官。他的弟弟梁不疑、梁蒙,都吓得让还官职,把自己关在家里。梁冀不想让他们结交宾客,就在他们家门口派了几个便衣,先记下那些跟他们来往的人,然后再找机会打击报复。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在上任前曾经看望过梁不疑。梁冀听说了,就让荆州刺史罗织罪名,把他们两个都剃光了头,一块儿充军到边疆去。

汉桓帝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对梁冀这个“跋扈将军”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到延熹二年(159)梁皇后一死,汉桓帝就琢磨着除掉梁冀。他见宦官唐衡挺可靠的,借去厕所的工夫,偷偷地问他:“你知道宫里的人谁跟梁家有冤仇?”唐衡想了想,给汉桓帝推荐了单超、徐璜、具瑗、左怕等四个宦官。于是,汉桓帝就把单超、左馆等人召人内室,对他们说:“梁冀专横跋扈,危害朝廷,我想把他除掉,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单超等人说:“象梁冀这样的奸臣,早就该除掉了,只是臣下没有力量,又害怕陛下狐疑。”汉桓帝连忙说:“奸臣乱政理应治罪,这还有什么疑问呢?”于是,汉桓帝就跟这五个宦官一块儿歃血为盟,悄悄地做着准备。

这时候,梁冀对单超等人的行动也起了疑心,不断派人到皇宫里去探听虚实。汉桓帝当机立断,马上派单超、具瑗等人带着一千多名禁卫军,包围了梁冀的住宅,收缴了他大将军的印绶。梁冀知道自己是活不成了,只好跟他的妻子一块儿服毒自杀了。

汉桓帝命令把梁家和孙家的人全部抓起来,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拉到大街上斩首示众。梁冀的家产被没收,价值三十多万万钱。汉桓帝有了这一大笔钱,就下了一道诏书,减去天下租税的一半。老百姓听说汉桓帝除掉了梁冀又减了租税,没有不拍手称快的。

党锢之祸

汉桓帝灭了梁冀,马上封单超、徐璜、具瑷、左悺、唐衡等人为列侯,号称“宦官五侯”。有一个叫侯览的宦官,虽然没有参与诛灭梁冀的事,但因为给汉桓帝献了五千匹绢,也被封为高乡侯。还有赵忠、刘普等七个宦官,因为平常跟汉桓帝亲近,一块儿被封了侯。这些宦官,差不多都做了中常侍。汉桓帝不信任大臣,就让他们负责传达诏令和各种公文,处理朝廷上的日常事务。这么一来,很快又形成了宦官独霸朝政的局面。

白马县(今河南滑县)的县令李云,对宦官专权极为不满,给汉桓帝上书说:“梁冀专横跋扈,陛下办了他死罪。可是,陛下却把单超他们都封做万户侯,假如高祖地下有知,难道就不怪罪你吗?西北边塞上的将士听说了,难道能不人心离散吗?孔子说过,帝王所以称作‘帝’,是因为能谛听别人的意见。如今官位错乱,吏治腐败,贿赂公行,小人得宠,难道皇上就不能听听别人的意见吗?”汉桓帝看了李云的书信,气得说不出话来,马上下令把李云抓来,关进廷尉府的监狱。有个叫杜众的小官,这会儿也给汉桓帝上书,情愿跟白马令李云一块儿死。汉桓帝毫不客气,把杜众也关进了监狱。陈蕃、杨秉等大臣联名上书,要求释放李云、杜众。汉桓帝不但不听,还当场把他们大骂了一顿。没过多久,李云、杜众就被活活地拷打死了。

单超等宦官见汉桓帝给他们撑腰,就更加无法无天了。他们也学习梁冀、孙寿的榜样,动用国库的钱财为自己兴建豪华的住宅。本来他们都受过腐刑,已经丧失了生殖能力,却偏偏搜罗天下的美女,把她们打扮得象皇宫里的嫔妃一样,让她们日日夜夜在身边伺候。他们没有儿子,就收养义子,让他们继承爵位。为了扩大势力,他们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安插兄弟姻亲到各地去做地方官。这些人既无才又无德,只知道搜刮和欺压老百姓,简直跟强盗没有什么区别。

兖州(今山东兖州)刺史第五种派卫羽去调查贪污案,发现单超的侄子、济明太守单匡贪污了五、六千万钱。他非常气愤,就上书弹劾单匡、单超。单匡不但不低头认罪,反而收买了一个叫任方的刺客去暗杀卫羽。卫羽逮捕了任方,把他送进洛阳的监狱。可是,单匡却通过单超买通门路,把任方释放了。后来,单超便捏造别的罪名,撤掉第五种的官职,把他充军到朔方。第五种知道朔方太守董援是单超的外甥,去朔方肯定没有自己的活路,只好在半路上找机会逃跑了。

徐璜的侄子、下邳令徐宣,也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家伙。当地有个叫李暠的人,生前曾经做过汝南太守。徐宣看中了李家的女儿,便派人去说亲。李家不同意,徐宣就带着一帮打手闯进李家,把人家的女儿抢回县衙里。李家的女儿说什么也不依,徐宣就命人把她捆绑起来用乱箭射死。李家的人到处去告状,最后告到东海(今山东枣庄、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相黄浮那儿。当时,下邳正属东海管辖。黄浮是一个鲠直的官员,马上派人把徐宣捉来问罪。他手下的官吏惧怕徐璜的势力,纷纷出来劝阻他。黄浮对手下的人说:“今天我把徐宣这个奸贼杀了,即便是明天去死,也可以闭上眼睛了。”说完,黄浮就派人把徐宣拉到大街上砍了头。徐璜听说他侄子被黄浮杀了,急忙跑到汉桓帝那儿去哭诉。汉桓帝不问青红皂白,竟然罢免了黄浮的官职,罚他去做苦役。

宦官集团如此横行不法,激起了士大夫和读书人的强烈不满。特别是洛阳城里的太学,简直成了抨击宦官、指点朝政、品评人物的场所。那里有三万多名太学生,多数都是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他们以郭泰、贾彪为领袖,跟反对宦官集团的外戚、宗室、士大夫联合起来,互相标榜,互相赞誉,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统一斗争目标的党派。当时,他们还给35个最有名的大官僚、大名士加了称号。窦武、陈蕃、刘淑三人称“三君”,李膺、杜密等八人称“八俊”,郭泰、范滂等八人称“八顾”,张俭、刘表等八人称“八及”,度尚、张邈等八人称“八厨”。他们还编了许多像“天下楷模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忠举(陈蕃)”这样的歌谣,号召人们跟宦官集团作斗争。

汉桓帝延熹八年(165),李膺做了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陈蕃升任太尉,窦武也因为他女儿被立为皇后做了城门校尉。这么一来,朝廷上又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在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做县令,干过许多坏事。如今听说李膺做了司隶校尉,吓得连夜逃回他哥哥张让家里。张让也知道李膺严厉,只好把张朔藏在夹壁墙里面。李膺派人探听到这一情况,便亲自带领卫兵闯进张家,打开夹壁墙,把张朔捉拿归案。他审完案子,马上把张朔杀了。张让没有办法,只好去向汉桓帝告状。但是,因为张朔在被处死前已经招了供,汉桓帝也不便对李膺处罚。从此以后,那些宦官更加痛恨李膺了。

时隔不久,又发生了一起杀人案。原来,有个叫张成的卜者,跟宦官来往很密切。他从宦官那儿获悉汉桓帝要实行大赦,让他儿子杀了一个仇人。李膺刚派人捉住凶手,汉桓帝果然颁发了大赦令。李膺听说张成故意让儿子杀人,不顾有皇帝的赦令,硬是把张成的儿子杀了。那些宦官听到这个信儿,便挑唆张成和他的弟子牢修一块儿给汉桓帝上书,诬告李膺等人收买太学生和进京游学的人,并串通各地的学生互相标榜、树立私党,到处诽谤朝廷、败坏风俗,请求对李膺和他的同党严加制裁。汉桓帝看了张成、牢修的奏章,跟那些宦官一商量,果然让太尉陈蕃签发命令,逮捕李膺和所有的“党人”。

陈蕃接到逮捕党人的公文,却不肯在上面签字。他连忙去见汉桓帝,劝解说:“陛下要逮捕的这些党人,都是天下有名的人才。他们忧国忧民,并没有犯什么过失,怎么能随便逮捕呢?”汉桓帝见陈蕃站在党人一边,索性罢免了他的官职,改任光禄勋周景为太尉。事后,汉桓帝便亲自签发了命令,把李膺、杜密、陈寔、范滂等二百余名党人全都关进了监狱。

自从陈蕃被撤了职,大臣们都吓得心惊肉跳,谁也不敢替党人说话。正在新息县(今河南息县)做县令的贾彪听说了,急忙赶到洛阳去找窦皇后的父亲窦武,请他设法搭救李膺等人。当时窦武还没有什么势力。他想利用党人把宦官压下去,便亲自去向汉桓帝上书,请求赦免党人。他还交还了印绶,向汉桓帝表示,如果不释放党人,他自己就不再做官。汉桓帝听了他岳父的话,才改变了态度。偏巧李膺等人在监狱里,还故意供出许多宦官子弟,说他们也是党人。那些宦官害怕受牵连,也纷纷去劝说汉桓帝。这样,汉桓帝才颁发了诏书,释放了李膺等二百多名党人。但是,却把这二百多个党人的名单通报给各地官府,明确宣布对他们“禁锢终身”,一辈子不允许再做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在这一年的冬天,汉桓帝突然害病死了。他活了36岁,前后立过三个皇后,但没有生一个儿子。窦皇后急忙请她父亲窦武入宫,跟他商量妥当,让汉章帝的玄孙、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刘宏做了皇帝,就是汉灵帝。汉灵帝只有12岁,又是一个小皇帝。于是,大臣们便尊窦皇后为皇太后,请她临朝摄政。窦太后马上拜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傅,让他们辅助朝政。那时候,“宦官五侯”虽然差不多都死光了,可中常侍曹节、王甫、侯览、管霸、苏康等宦官仍然在朝廷上拥有相当大的势力。窦武、陈蕃上台后,决心除掉宦官集团,把朝政大权全部夺回来。

有一天上朝的时候,陈蕃把窦武拉到一边,悄悄地对他说:“从前先帝在位的时候,曹节、王甫他们就把持朝政,把国家弄得乱七八糟,老百姓纷纷起来闹事,都是他们的罪过。现在若不趁早把他们除掉,将来必留后患。”于是,他们不顾汉桓帝早先颁发的禁令,重新起用被废黜的李膺、刘猛、杜密、朱等党人做大臣,跟他们商议对策,共同做诛灭宦官的准备。

汉灵帝即位的这一年(168)的五月间,发生了一次日食。陈蕃又去找窦武,对他说:“我陈蕃已经快八十岁了,除了愿意帮助将军除害,还贪图什么呢?趁现在发生了日食,将军正可以归罪于宦官,把他们都除掉!”窦武听了陈蕃的话,马上去见窦太后,对她说:“从前的宦官,不过是为皇宫里看守门户、听从使唤的奴才罢了。可是现在却启用宦官执掌朝政,让他们的子弟布列朝廷、出任州郡,这真是是非颠倒。老百姓纷纷起来闹事,都是宦官专政的罪过。最近的日食,正是上天发出的警告。因此,只有诛灭所有的宦官,才能振兴朝廷,安定人心。”窦太后却说:“汉朝以来历代都有宦官,要诛杀也只能诛杀有罪的,怎么能全都杀了呢?”窦武只好听从窦太后的意见,先把罪恶昭著的管霸、苏康杀了。后来,窦武和陈蕃还想杀死曹节、王甫等人,但因为窦太后犹豫不决,这件事就拖下来了。

一直到八月里,窦武、陈蕃才开始行动。他们先找借口罢免了看守宫门的宦官魏彪,让一个叫山冰的宦官代替他。然后,他们又让山冰告发尚书郑飒,把他关进监狱。郑飒忍受不了严刑拷打,供出了曹节、王甫等宦官的许多罪行。于是,窦武、陈蕃便给窦太后上书,准备把宦官一网打尽。

转眼到了九月。有一天,有一个叫朱瑀的宦官,趁窦武没有上朝,偷盗了窦武、陈蕃的奏章。他看到窦武、陈蕃开列的名单里面还有自己的名字,不由得破口大骂道:“那些横行不法的宦官,自然可杀。像我们这样的人,并没有犯什么过失,难道也应该灭门吗?”于是,他马上召集张亮等宦官一块儿商议对策。曹节、王甫听说了,急忙先把窦太后和汉灵帝抢过来,然后再以汉灵帝的名义下诏书,带领人马去捉拿陈蕃、窦武。

陈蕃见事情紧急,连忙召集手下的几十名官员和门生,手执兵器闯进皇宫。他振臂高呼道:“窦大将军忠心卫国,并没有造反,真正造反的是宦官!”王甫带领人马冲杀过来,捉住了陈蕃,把他关进了监狱。那些宦官看见被捆绑起来的陈蕃,一边用脚踢,一边破口大骂道:“死老鬼!你现在还能裁减我们的员额、褫夺我们的俸禄吗?”还没有过一天,陈蕃就被他们活活地折磨死了。

与此同时,曹节、王甫还派人杀了山冰,救出郑飒,让郑飒带着皇帝的符节去逮捕窦武。窦武急忙跑到北军的军营里,集合了几千人马,向宦官反击。那时候,中郎将张奂刚从西北边塞回来,还不知道其中的底细。曹节、王甫他们知道自己没有把握,便假传诏书,调集张奂的人马攻打窦武。双方的军队在洛阳城里混战了一场。结果,窦武兵败自杀。曹节等人就把他的首级割下来,挂在大街上示众。窦太后被迫交出玉玺,搬出了皇宫。窦家的宗族、宾客、姻亲,全部杀了头。李膺、杜密等人,再一次被革了职。而曹节、王甫等十几个宦官,却全被封了侯。从此以后,他们拿汉灵帝做傀儡,就更加为所欲为了。

第二年,宦官侯览又指使他的心腹朱显诬告山阳(今山东金乡西北)的秀才张俭,说他跟同郡的24个人结党谋反。趁这个机会,曹节又给汉灵帝上书,要求把李膺、杜密、朱富、范滂这些“党人”一律逮捕入狱。当时,汉灵帝只有十四岁,忙问:“党人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杀他们?”曹节说:“因为他们互相标榜,图谋不轨。”汉灵帝仍然不明白,又问:“图谋不轨是什么意思?”曹节没好气地说:“图谋不轨就是要篡夺朝政,危害国家。”于是,汉灵帝只好按照曹节的吩咐,命令全国各地的官员一块儿起来逮捕党人。

这一次,各地像李膺、杜密、范滂这样著名的党人,被杀、自杀的有一百多人。那些宦官乘机把跟党人不沾边的读书人也算作党人。这样,前后被监禁、杀害的竟多达六、七百人。在太学生里面,跟党人有牵连的,也被关押了一千多人。当时,曹节、王甫等宦官还让汉灵帝下诏书,宣布凡是党人和党人的父子、兄弟、门生,以及他们以前推荐的官吏,一律“禁锢终身”,永远不能做官。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党锢之祸”是经统治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但是,以陈蕃、李膺、范滂为代表的党人和太学生,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当时统治阶级中最腐朽最黑暗的宦官势力,也多少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起到了激浊扬清的进步作用。他们那种忧国忧民、自我献身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宫廷政治

悍后贾南风

永平元年(291)三月里的一天,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好天气,晋都洛阳金墉城里却一片凄惨景象。戒备森严的卫士封锁了城门,城中一个宽大的院落,权且被当作刑场。院子当中,绑着一个白发女人,已经不省人事,瘫软在地。一个中年妇女,呼天喊地,一会儿跪在行刑官面前,苦苦哀告开恩,一会儿双臂伸向四周的卫士,嘶喊着恳求他们援救。行刑官和卫士早已泪流满面,但都无可奈何。这个妇女突然抢过一个卫士的宝剑,解开满头乌丝,一剑斩断,然后用剑割下一块衣襟,又割破右手中指,写了几个大大的血字:“臣妾杨芷百拜,愿以己身代母受刑,恳请皇后天恩。”她用血书包了断发,跪行到行刑官脚前,双手奉上。行刑官看了一眼,挥泪交给传令者。这时,满院的人都舒了一口气,等待着转机的到来。但最后传来的,却是“依原令执行”的命令。听到这几个字,那位疲惫不堪的妇女如雷轰顶,在一声“天哪”的哀嚎中昏了过去。

这位中年妇女就是刚被废为庶人的皇太后、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杨芷。那被处死的老太太是她的母亲——当朝皇帝的外祖母。而不肯开恩的正是她的儿媳——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是晋惠帝的皇后,又黑又矮,面目丑陋,而且心术阴险,性情凶恶。这样一个又丑又凶的女人为何作了皇后,又为何敢于公开杀死皇帝的外祖母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晋武帝司马炎年轻时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中年之后却开始怠于政事,宠用外戚,制度废弛,尤其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犯了很大错误。

晋武帝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不乏聪明能干的,而立为皇太子的偏偏是最不中用的司马衷。司马衷是个白痴,是前皇后杨艳的长子,在封建社会中,是第一继承人。因为司马衷白痴,司马炎曾想另立太子,却遭到杨皇后的坚决反对。后来杨皇后生病,怕司马炎立胡夫人为皇后,对太子不利,临终前一再嘱咐司马炎娶她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为继后,司马炎流着眼泪答应了。这样,这位傻太子的继承人地位才算保住。

杨艳在世时,曾为傻太子选妃。当时司马炎和杨艳的意见不一致,司马炎想选名门世族卫瓘的女儿,而杨艳想选勋臣贾充的女儿,在这个问题上引起了争论。司马炎说:“卫家妇女有贤淑的传统,长得苗条美丽,皮肤洁白,而且多生儿子;贾家的妇女却历来妒忌,长得又矮又丑,皮肤又糙又黑,而且生子不多。”但杨艳因为得了贾充妻子郭槐的许多礼物,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其他几个受过贿赂的大臣也竭力宣扬贾充女儿美丽贤淑,于是最后决定娶贾充的女儿为太子妃。开始时,选的是贾充的次女贾午,长得还算顺眼。后来,因为贾午年龄太小,个子太矮,穿礼服都撑不起来,才换了贾充的长女贾南风。贾南风继承了父母的所有短处,又矮又丑,脸色黑中透青,如同鬼怪一般。她出奇的妒忌,又多权诈,能驾驭震慑太子,所以太子非常怕她。

说起贾南风的妒忌来,主要是受她母亲郭槐的影响。郭槐是贾充的次妻。贾充前妻李氏,是个贤淑美丽的女子,因为父亲犯罪被诛,李氏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后来,贾充又娶了郭槐。司马炎篡魏后,李氏被大赦回来,司马炎下特诏允许贾充置左右夫人,意思是让他迎回李氏,与郭氏并为夫人。贾充的母亲怀念儿媳,也让他迎回李氏。郭槐知道后大怒,又哭又闹,声称贾充的功业是她帮助建立的,罪妇李氏哪能和她并列?闹得贾充没有办法,只好找借口答复司马炎,说自己无德无能,不敢当设两个夫人的盛礼。贾充与李氏曾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嫁给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为王妃。她听说母亲不能回家。三天两头在贾充面前哭号,责备贾充没有良心。贾充心里惭愧,于是偷偷在城里给李氏盖了房子居住,但自己始终没敢去看过一回。

郭槐的妒忌甚至达到神经质的地步。她生过两个男孩,第一个男孩三岁时,乳母抱着在窗前玩耍,正好贾充进屋,孩子高兴得伸出两手要求父亲来抱,贾充走过去从乳母手中接过来。不料被郭槐看见了,以为贾充与乳母关系暧昧,马上气势汹汹地拉出乳母,活活打死。孩子因为失去了乳母,啼哭不止,不久生病死去。第二个男孩生下后刚刚一年,也是因为乳母抱着,贾充走过去用手摸了摸孩子的头,被郭槐看见,以为乳母勾引贾充,又把乳母活活打死。这个孩子失去乳母,不吃不喝,终日啼哭,不久也死去了。就这样,贾充没有养大一个男孩。

贾南风的妒忌酷虐,更甚于其母。在宫里,稍不如意,就杀死宫人。一次,她听说一个宫人为傻太子怀了个孩子,已经快生产了,登时大怒,立命将宫人带到面前,随手抄起一支短戟,向宫人的大肚子刺去。宫人大叫一声,向后倒去,随着血花飞溅,一个正在蠕动的孩子掉在地上。情景之惨,令人目不忍睹。这件事传到司马炎耳中,司马炎大怒,悔恨自己听了杨艳的话,娶了这样一个母夜叉。当时正好金墉城修成,司马炎决定废掉贾南风,打人金墉城冷宫,为太子另选贤淑女子。当时杨艳的妹妹杨芷已入宫当了皇后,杨芷是个知书识礼、非常贤惠的女子。她认为贾南风年纪还小,还可以教育,而且贾充是晋王朝第一号功臣,不能因为贾南风就忘掉贾家的大德。皇后不同意废掉贾南风,再加上其他人的劝阻,司马炎渐渐消了怒气,没有再提废太子妃的事。

事后,杨芷把贾南风叫来,狠狠训斥了一顿,严厉地告诉她一个妇人应该具有怎样的美德。杨芷全是一片好意,但贾南风以为她在司马炎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才差点儿没被废掉。杨芷仅比贾南风大几岁,在名分上,贾南风是儿媳,杨芷是婆婆。贾南风不敢当面顶撞婆婆,心里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盼望有朝一日当了皇后,一定要置杨芷于死地。

司马炎去世后,傻太子司马衷作了皇帝,贾南风作了皇后,杨芷被尊为皇太后。当时握有实权的是杨芷的父亲太傅杨骏。贾南风为了夺权,设下计谋,诬陷杨骏谋反,指使楚王司马玮、东安王司马繇以皇帝的命令收捕杨骏。当时宫城内外隔绝,杨芷听到消息焦急万分,急忙写了一封信,射出城外,声称“救太傅者有赏”。没想到,信射出后被二王部下拾到,交给了贾南风。贾南风马上把书信内容公布于众,宣称太后与杨骏共同谋反,派人把杨芷送到永宁宫幽禁。当时杨骏已死,贾南风假惺惺地赦免杨芷母亲庞氏,让她与杨芷住在一起,然后,暗暗指使爪牙上表请求废掉皇太后。经过朝臣们辩论之后,贾氏一派占了上风,杨芷被废为庶人。随后,贾南风的爪牙又上表说:“杨骏作逆,家属本应杀死。之所以留下杨骏妻庞氏的性命,是为了安慰太后。今太后已废为庶人,特请按规矩行事,将庞氏正法。”这样,就演出了本文开头的悲惨一幕。

杨芷断发血书,自称臣妾,也没能使贾南风产生出半点恻隐之心来。庞氏死后,杨芷因受刺激太深,被抬回冷宫后,已奄奄一息,全凭侍御喂水喂饭延续生命。不久,贾南风把侍御全部调走,杨芷终因无人送饭,饥饿而死。

贾南风听说杨芷死了喜出望外,可又怕死讯不实,便亲自带人前去验尸。她看到杨芷的尸体嘴张着,双目不闭,好像在控诉自己,吓得失魂落魄。贾南风是个很迷信的人,怕杨芷到阴间告状,于是命令宫人把杨芷的嘴里塞上糠,眼睛缠上布,脸朝下放在棺材里。棺材里还放上了符书和药物,防止她作祟报仇。

害死太后之后,贾南风把大权抢到自己手中。司马衷是个白痴,什么事都做不了主,朝廷里一切内事外事都决定于贾南风。贾南风肆无忌惮,更加为所欲为。她的堂兄和姨舅,都身居显位,执掌朝政。贾南风如此恣意逞威,但她仍有一件心病,那就是自己没有亲生儿子。

白痴皇帝司马衷有个极聪明的儿子,名叫司马遹。司马遹的母亲是谢夫人。因为贾南风太凶虐,所以,谢夫人刚有孕时,便被司马炎保护、隔离起来。司马遹出生后,非常聪明可爱,司马炎把他留在自己身边,连司马衷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儿子。一次,司马衷去见司马炎,和正在那里玩耍的弟弟们一一拱手,轮到司马遹时,司马炎说:“这是你的儿子。”司马衷这才知道自己有了儿子。

司马炎在世时,担心司马衷会送掉自己的江山,曾打算另立贤明的儿子当太子,只是因为孙子司马遹聪慧过人,尚有一线希望,才没有废掉太子。想不到司马遹长大立为太子后不好好读书,变得虚华起来。贾南风正忌恨司马遹,看到有机可乘,就密令宦官教坏,引逗太子斗鸡走马,及时行乐。司马遹的母亲谢夫人出身屠家,带有商人习气,司马遹也喜欢做买卖。他在宫里设市场开店铺,他能用手掂肉,斤两不差;又在西园里卖菜、卖鸡、卖面,收取盈利。这样,司马遹的名声一天天坏下去,为贾南风废太子打下了基础。

贾南风的母亲郭槐见贾南风没有儿子,就劝她抚爱太子,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郭槐重病时,司马遹亲自伺侯,郭槐深受感动。临死前,她拉着贾南风的手说:“你要记住我的话,好好爱护太子。”

郭槐死后,贾南风自己生了个儿子,于是,对司马遹更加视如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即刻拔掉。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贾南风诈称司马衷不舒服,召太子入朝。她让一个心腹宫女陈舞把司马遹领到殿内,赐他酒和枣,硬把他灌醉,然后趁醉让他抄写一封信,信中说:“陛下应该自己裁决,不然,我就要去结果他;中宫(皇后)也应该自己裁决,不然,我也要亲手去结果她。请谢妃同时行动,切勿犹豫,以防后患。”司马遹昏醉之中,不辨内容,写得乱七八糟,不清楚的地方,贾南风又补充好,然后令人呈给司马衷。司马衷看后大惊,召公卿商议,打算把太子赐死,经过两个老臣的辩解力争,才决定废太子为庶人,与太子妃王氏、三个皇孙迁到金墉城内幽禁。对这种处置结果,贾南风大为不满,她授意黄门自首,说太子鼓动他们一起造反,于是,又把太子迁到许昌宫里幽禁。

司马遹的岳父是当时有名的清谈家王衍。王衍虽然口谈黄老,却是个无耻小人。以前,他依仗自己是太子岳父而作威作福,听说太子被废后,怕牵连自己,马上宣布女儿与太子离婚。他的女儿却是个有情义的人,不愿离开太子,但终究拗不过父亲,只得恸哭着回到娘家。

司马遹被押送到许昌后,写信给离婚的妻子,诉说自己的冤枉,请求岳父大人帮助申冤。信中说:“我虽然愚顽,但心是好的,我虽然不是中宫所生,但侍奉中宫如同亲生母亲。这次入宫去见父皇,被带到殿内后,宫人陈舞让我坐在空屋子里。中宫远远呼喊陈舞,拿来三升酒给我喝,又拿来一大盘枣给我吃,还命令我必须喝完。我从来不惯喝酒,声明喝不了三升,但陈舞传来中宫的话,说我不孝,问我是不是怀疑酒中有毒。不得已,我喝了二升,请求将剩下的一升带回去喝,陈舞不许,立逼我喝完。喝过酒后,我头脑昏乱。一个宫人拿来一个小箱,说父皇命我抄信,她逼我快抄,不容分辨。因为是父母命令作的事,我没有疑心,实在不知道自己抄了些什么。现在受到如此诬陷,真是有口难辩。望贤妻能以旧情为重,托岳父大人代为申明。”

王衍看到信后,虽然明白贾南风在陷害太子,但事关自己前途,竟然不肯为女婿申明。

贾南风的暴虐,太子的受诬,引起朝臣与百姓的愤怒,有人声称要废掉贾后,迎回太子。贾南风听说后,又惊又怕,马上与情夫太医令程据商量,由程据合成巴豆杏子丸,让爪牙拿到许昌去毒害太子。司马遹早就防备有人毒害他,每天都自己煮饭。后来,爪牙又把司马遹关到一个小房里,不给饭吃。宫人惦记司马遹,从墙上送饭给他吃。爪牙没有办法,最后用药杵打死了司马遹。司马遹死时,才23岁。

贾南风害死婆婆、婆婆的父母及太子,引起天下人的愤恨。赵王司马伦、孙秀趁势起兵。齐王司马冏的母亲是贾充前妻李氏的女儿,与贾南风势不两立,司马冏亲自入殿废除皇后。贾南风看到司马冏闯进殿来,大吃一惊,问道:“你来干什么?”司马冏回答:“有诏命收捕皇后。”贾南风问:“诏命都从我这里发出,你受谁的诏命?”她急匆匆地跑到院子里,看见自己的爪牙死的死,逃的逃,已经没有一个助手了,只得束手就擒。

这个黑丑矮小、凶恶无比的贾南风,终于因为恶贯满盈,被司马伦矫诏用金屑酒赐死了。但是,因为收捕贾南风而起的八王之乱,以后继续扰乱着晋朝宫廷。

石氏父子兄弟全无人性

晋末八王混乱时,居住在北方诸州郡的少数民族贵族乘乱而起,推翻了西晋政权,先后建立起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六国时期。因为十六国主要是匈奴、羯、氐、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又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中的后赵是羯人石勒建立的政权。

石勒出身于羯族的一个小头目家中。西晋政权对少数民族的剥削、压迫是很残酷的,石勒年轻时曾给人作过田客,逃过荒乱,还被人绑去卖过耕奴。他受尽苦难,养成了强烈的破坏心理和报复心理。拥戴石勒起事的一批人,多数做过强盗,是些山野亡命之徒,凶狠残暴成性。以这些人为核心建立的后赵政权,其宫廷生活中自然也充满了凶残的气氛,尤其是后赵第三代君主石虎父子的相互残杀,几乎达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石虎字季龙,按辈份论,石虎是石勒的侄子,但他从小被石勒父亲抚养为子,受到石勒母亲的宠爱,所以,也有人说石虎应该是石勒的弟弟。石虎十七岁时,与石勒母亲一起被送到石勒军队中随军。

石虎从小受娇宠,喜欢骑马射箭、四处闲逛。随军后,倚仗养母的权势,天不怕地不怕,胡作非为。他喜欢玩弹弓,有时弹鸟,有时弹树,后来竟然弹起人来。一次,为了炫耀自己百发百中,弹瞎了一个士兵的眼睛。营中士兵早就不满石虎暴虐,于是闹起事来,纷纷到自己将官处告状,要求解甲归田。石勒听说后大惊,马上去请示母亲,要求杀掉石虎,以安军心。可石勒母亲对他说:“常毁车的牛犊子长大了往往是好牛。虎儿虽然可气,但以后会有大用,杀了就可惜了。你教训教训他,让他不敢胡作非为就行了,长大后他会帮助你打天下的。”石勒一听有理,就没有把他杀掉,只是把他狠狠打了一顿,看管起来。

一年之后,石虎稍能约束自己了。在石勒的严厉管教下,武艺也大有长进。他身高七尺五寸,善于弓马,矫健得像豹子,轻捷得像燕子,勇猛冠于天下,为石勒立了不少战功。石勒非常赏识他,拜他为征虏将军,并替他聘娶当时有名望又有地位的将军郭荣的妹妹作妻子。

然而,石虎虽比从前有所改进,还是凶残无比。他有一个优僮,叫郑樱桃,长得很漂亮,又能说会道,惯会迷惑男人。她觉得有了郭氏,自己行动很不方便,就编造了郭氏许多坏话,激怒石虎,杀了郭氏。郭氏死后,石虎又娶了名门望族崔家的女儿为妻,不久,又被郑樱桃用老办法害死。后来,石虎又陆续娶了名门望族的女儿郑氏、杜氏为妻,郑氏给他生了儿子石邃、石遵,杜氏给他生了儿子石宣、石韬。可能因为有了儿子,也可能后来郑樱桃死了,他才没有再杀郑氏、杜氏。

在石虎的帮助下,石勒灭前赵,建立了后赵,自称大赵皇帝。

石勒称帝之前,位居大单于。大单于是胡人的最高称谓,仅次于汉人的皇帝。石虎认为,除石勒外,自己的功劳最大,石勒当了皇帝,大单于的称号必然落在自己头上。想不到石勒称帝后,没有封石虎,而是封自己的儿子石弘作了大单于。石虎心里怨气冲天,对他的儿子石邃说:“主上不过坐在那里指挥,全靠我舍生忘死、亲冒矢石,才打下江山,大单于的位子只有我才有资格坐。石弘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凭什么让他当大单于!这件事想起来就让我生气。别急,等主上哪天一死,我就让他断子绝孙!”果然,石勒死后不久,石虎就篡夺了后赵政权,杀死了石勒所有子孙。石虎自称大赵天王,立石邃为天王皇太子,石邃母郑氏为天王皇后。

太子石邃的荒淫凶悖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喜欢过问政事,每天只知喝酒玩女人,胡作非为。有时外出打猎,几天不归,回来宫门关了,就爬墙进去;有时半夜闯进宫官家里,奸淫人家妻妾;有时竟然兽性大发,酒席筵上盛饰宫中美女,砍下头来,洗去脖上血痕,盛在漆盘里,遍席传阅,观赏评论。他还曾经挑选美貌尼姑拉入宫中,玩够了杀死,与牛羊肉煮在一起吃,或者盛在盘里遍赐随从,让他们分辨哪是人肉,哪是牛羊肉。

石邃贵为太子,是石虎的法定继承人,但石虎对他不及对杜氏所生的石宣、石韬那么宠爱。石虎常常夸赞这两个兄弟而训斥石邃。有一次,石邃认为有几件事应该处理,去请示石虎,石虎因为不喜欢石邃,就瞪起眼睛说:“这么点小事,也来麻烦我!”狠狠地把石邃骂了一顿,石邃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羞恼异常。此后,石邃遇到类似的事就不去请示,自己处理了事。日子久了,石虎又大怒说:“这种事为什么不来请示!”他一边冷嘲热讽,一边用棍子追打石邃。石邃不敢还口、还手,但心里却充满了仇恨。一天,石邃对随从李颜说:“主上这么难伺候,让人不能容忍,我想杀死他,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么?”随从们知道这是大逆不道的事,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吭声。石邃看无人响应,也不敢贸然行事,他假装生病,不去上朝。

石虎听说石邃病了,心里十分怀疑,便派了一个最信任的女尚书,以慰问为借口前去观察真伪。石邃心中正没好气,他假装把女尚书叫到面前说话,乘她不防备,一剑砍下头来,石虎正在宫中饮酒作乐,等候回音,结果,等来的不是花枝招展的女尚书,而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石虎勃然大怒,马上派人把石邃监禁起来。

不久,石虎又回心转意,打算赦免石邃,父子重归于好。他下了一道赦令,并召石邃到太武东堂进见。但石邃心中仍充满怨气,气狠狠地来见石虎,一句话也没说,照了一下面,扭头就走。石虎还想缓和局面,派人追上去问:“还没朝见皇后,怎么就匆忙走了?”石邃理也不理,扬长而去。石虎登时大怒,马上下旨把石邃废为庶人。石虎恨犹未消,当天晚上,派人杀了石邃及其妻妾子女二十六人,把他们埋在了一个大棺材里。然后,他又杀掉了东宫宫臣党羽二百多人,废掉郑氏,另立儿子石宣为天王皇太子,石宣母亲杜氏为天王皇后。

石宣也是个暴虐不道的人。有一次,侍中崔豹嘲笑他的属官孙珍眼窝深,说可以存尿,想不到犯了石宣的大讳,他马上派人杀了崔豹父子。原来,石宣遗传有胡人相貌特征:鼻子高,眼窝深,连鬓大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