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29 22:03:55

点击下载

作者:冯平刘东岳牛江涛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试读:

前言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为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的世界文学研究成果和文学发展概况,编撰了“世界文学百科”丛书。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本套书系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版本。本书编委会壹 德国作品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是歌德用他在1777~1785年间写的一部小说稿《维廉·麦斯特的戏剧使命》为基础,加以改编和扩充写成的。

德国资产阶级建立民族剧院,企图通过戏剧教育群众,以求得在精神上统一德国,莱辛、席勒以及当时一些民族剧院的创办者,都对此作过很大的努力。《维廉·麦斯特的戏剧使命》也反映了这种资产阶级的愿望和企图。出身于商人家庭的维廉·麦斯特不满意他身边的狭隘庸俗的环境,投身于他认为具有广阔天地的戏剧事业,想建立一所民族剧院。他幼年就爱好傀儡戏,到了青年时期,他经常到剧院看戏,爱上了女演员马利亚娜,不久由于误会和她分开了,随后加入了一个流动剧团。这个剧团到处流浪,有时也受雇到贵族府邸去表演。但剧团的实际情况和他对戏剧的理想有很大距离,他感到非常失望,最后发现了莎士比亚,在莎士比亚的著作中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亲自串演哈姆莱特,想成为德国的莎士比亚。《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把一部原来主要是描述戏剧生活的小说发展成“教育小说”,作者在其中树立了“古典”主义的人生理想,即不断地克制自己,培养自己的个性,成为一个所谓完整的人投入现实生活。所以他在《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里,维廉的戏剧事业只是他成长中的一个阶段,在这阶段里他接触到各阶层的人物,经历了许多迷津和错误,最后被接纳加入一个秘密团体,为改造社会而努力。《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描绘了德国18世纪80年代前后的社会情况。小说前半部通过演员和贵族这两种人的活动,反映出德国社会的鄙陋而可怜的状态,小说最后两篇写到的秘密团体,使人想起当时欧洲盛极一时的“共济会”一类的组织。但小说里秘密团体的首脑罗塔利奥以及他周围的人物都是些理想化的贵族。罗塔利奥解放农奴,实际上是迫于时势,同时也是为了个人利益。歌德希望在肯定现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贵族的道德改善,来改变现实。全书对于贵族所具有的优越条件经常加以歌颂和赞叹。维廉厌弃商人家庭追求利益的庸俗环境,同处于下层地位的演员们生活在一起,这些人物描绘得很生动,有血有肉;等到他脱离剧团,加入秘密团体,发展到一个所谓较高的生活阶段,这时人物的活动却使人感到空虚了。这说明秘密团体所追求的不过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

在描述个人发展和成长的教育小说中,《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在德国文学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对于19世纪不少作家的长篇小说如凯勒的《绿衣亨利》等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破瓮记《破瓮记》是德国作家克莱斯特于1811年完成的喜剧作品。

故事发生在尼德兰(即荷兰)的某个村庄。村法官亚当是个仗势欺人、为非作歹的坏家伙。他看上了漂亮、淳朴的姑娘夏娃,起了歹心,诈称她的未婚夫鲁普雷希特倘若得不到他为之提供的一张假的疾病证明书,就必定会被抓去荷属东印度服兵役,而且一定会在那里染上热病死去。夏娃为了拯救情人,便假意与亚当周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亚当以送疾病证明书为借口,溜到夏娃家里,图谋不轨。不料这时鲁普雷希特闯了进来,亚当吓得仓皇跳窗逃跑。他在逃奔时无意中碰翻并打碎了夏娃母亲玛尔特·鲁尔太太珍爱的酒罐,假发也给挂在了窗外的葡萄架上,脑袋被鲁普雷希特用门把手打破了,脚受了伤。亏他在黑暗中向追赶自己的鲁普雷希特撒了一把沙子,才得以逃走。夏娃母亲认定酒罐是鲁普雷希特打碎的,要他赔偿,而鲁普雷希特又认定夏娃对他不忠实,要解除婚约。于是第二天大家都到村法院起诉。

这一天,碰巧城里的司法检察官瓦尔特突然赶来视察工作,也要出庭陪审,弄得亚当狼狈不堪。但是亚当善于弄虚作假,巧舌如簧,因此真相一时没有败露。对他头部和腿上的创伤,他巧妙地加以解释。当找不到假发时,他马上推托说:“今天早晨猫在我的假发里生了小猫,这畜生!”在审判过程中,亚当见机行事,随时变换策略。他时而威胁利诱,时而顺水推舟,把祸水泼向他人。当夏娃母亲对鲁普雷希特提出起诉时,亚当毫不迟疑地为她帮腔,而当鲁普雷希特在答辩时认定案犯是一个老早就觊觎着夏娃的皮匠时,村法官当即表示赞同:“除了他以外还有谁!”尽管亚当诡计多端,但局面对他愈来愈不利。

当鲁普雷希特的姑妈拿着亚当丢失的假发赶来出庭作证,人证物证足以使亚当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的时候,司法检察官从维护法院的尊严出发,公然站到亚当一边,为他辩护,并为他出谋划策。亚当有了检察官撑腰,更是狐假虎威,当即宣判无辜的鲁普雷希特为罪犯。夏娃原先害怕亚当报复,不肯说出真情,这时眼看情人面临危险,终于忍无可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亚当吓得狼狈不堪地逃出法庭。这一对发生了误解的情侣重新言归于好。旅行札记《旅行札记》是德国著名小说家海涅于1826~1831年创作的著名作品。

他的散文作品《旅行札记》分为4部。

第1部《哈尔茨山游记》写于1826,是19世纪20年代德国社会现实面貌的一幅速写。作者辛辣地讽刺了特权阶级,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市侩的庸俗和市民阶层的浅薄和褊狭。另一方面,他也抒发了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艺术手法上,海涅把抒情和政论自由地结合在一起,把作者主观的印象、思想情感和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融汇在一起。他以讽刺、幽默、活泼的笔调,写出了令人窒息的德国现状。这部作品标志着海涅已开始走上反映现实的创作道路。

第2部《观念——勒格朗特文集》写于1827年,用回忆的方式颂扬了拿破仑在德国推翻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海涅把统一的法国和分裂的德国作了鲜明的对照。这本书一出版就遭到普鲁士反动政府的查禁。

第3部包括写于1828年的《从慕尼黑到热内亚的旅行》和写于1829年的《璐珈浴场》等篇,描绘了意大利的风景和社会政治生活,揭露了贵族、天主教的反动性,并对当时贵族作家一味模仿古典文学的形式、脱离现实的倾向进行了批判。

游记的第4部是《英国片段》,写于1831年。1827年,海涅曾到英国旅行。他以尖锐的目光,观察了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他从繁华的大都市的背后,看到一贫如洗的劳苦大众的生活。《伦敦》一章深刻地描绘了他在伦敦街头目睹的下层人民的悲惨景象,指出在大多数人挨饿的同时,却有少数人沉湎在宴乐中,他们就是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这些人给下层人民制造了贫困,他们是剥削者和压迫者。海涅痛骂他们是“趾高气扬的盗贼”。作品结束时,海涅预言了爆发革命的必然性。丹东之死《丹东之死》是德国著名小说家格奥尔格·毕希纳尔于1835年创作的作品。

作者肯定罗伯斯庇尔的革命坚定性,虽然对丹东之死抱有一定同情,但还是谴责了丹东放弃革命,沉湎于个人的生活享受。在丹东要求罗伯斯庇尔放弃革命政策的一段对白中,罗伯斯庇尔回答丹东说:“社会革命没有结束;谁要是半途停止革命,那就是给自己掘坟墓。”但作者又认为罗伯斯庇尔的革命政策并不能解决广大劳苦人民的生活问题,正如丹东在煽动群众时所说的:“你们要面包,他们把头颅扔给你们!你们渴,他们叫你们喝断头台上的血!”

剧本表达了作者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德国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但是他仅仅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反对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对于怎样才能解决人民的“胃”的问题,消除贫富不均,毕希纳尔自己也是模糊不清的。《沃伊采克》是一部未完成的社会悲剧,取材于当时在来比锡发生的一起大案件。戏剧的矛盾建筑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主人公来自穷苦的下层人民,他为生计所迫,给一个医生充当试验品,过着动物般的生活。因为他所爱的女子被有权势的人利诱、勾引,他就杀死了她。这部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劳苦人民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所受的苦难和剥削的同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著名小说家海涅于1843年10月回汉堡看望母亲时写的知名作品。

海涅回到日夜眷念的祖国,而祖国依然处于昏睡与停滞状态,到处弥漫着中世纪、天主教和封建制度的霉烂气味。但德国的反动政府还企图利用假象、伪善与诡辩来掩盖自己的腐朽,企图将德国的封建制度长期保存下去。这正如诗篇中的红胡子大帝一样,他早已被历史所抛弃,对现实一无所知,竟然还幻想重新醒来利用君主的威权来统一与解放德国。这是违反历史规律的,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只能是童话故事中一个幽灵的梦幻,而梦幻是一定要破灭的。这就是长诗题目的寓意所在。

对德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海涅怀有深深的憎恶与仇恨。在长诗中,他以深刻的敌意,无情的揶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在戏谑与调侃中暴露普鲁士军队、宪兵的愚蠢和顽固;普鲁士国徽上的鹰是反动普鲁士的象征,诗人发誓,这鸟一旦落入他的手中,他就揪去它的羽毛,切断它的利爪,并号召受到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的莱茵人民对准它射击。

海涅深刻认识到宗教和教会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与有力工具,在长诗中一再出现对宗教教会的尖锐批判。第一章中女孩弹唱的古老的宗教歌曲,就是要人们忍受尘世上的苦难与牺牲以企求天国的幸福,与之相对立,诗人唱出一支宣传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歌”。这支歌号召人们实现现实的幸福以打破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第四章中,诗人抨击科隆大教堂是禁锢人民精神的牢狱;回顾教会摧残理性、焚人烧书的罪恶,揭露僧侣的伪善;对宗教与教会表示极度的轻蔑。

红胡子大帝——中世纪封建帝王的幽灵的传说,在当时的德国广为流传。封建统治者利用它来美化封建君主制,并借以表达出他们妄想通过普鲁士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反动企图。民族主义者希望古代日耳曼精神再现,把红胡子大帝的觉醒作为祖国复兴的象征,他们企图以“中古的妄想与现代的骗局”的混合物来欺骗人民。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激进派也梦想德国人民可以通过一个君主来得到统一和解放。在长诗中,海涅以极其尖锐刻薄的讽刺形式,戳破这个浪漫主义梦幻的童话传说,使它露出君主复辟的反动内容,狠狠地抨击德国社会中的倒退逆流。诗人宣告:“我们根本用不着皇帝”,“没有你我们也将解放自己。”

汉堡是个自由城,资本主义发达,但它的资产阶级并没有进行革命的勇气和毅力。长诗通过汉堡守护女神汉莫尼亚的形象,讽刺德国资产阶级的怯懦、平庸以及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汉莫尼亚美化德国的过去,对现状感到满足,这正是德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是社会停滞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反映德国资产阶级的特征。“德国的资产者知道,德国只不过是一个粪堆。但他们处在这个粪堆中却很舒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粪,周围的粪使他们感到很温暖。”按女神的指引,在女神祖传的椅子下,诗人看到德国可怕的将来,嗅到从36个粪坑——德意志的36个邦散发出来的令人窒息的臭气。诗人指出治疗德国的“重病沉疴”,“不能用玫瑰油和麝香”,只能运用革命的手段才能彻底变革腐朽的现实,才能彻底清除36个粪坑。长诗抒发了诗人盼望德国革命早日到来的迫切心情。

在第六七两章中,诗人讽刺德国人只满足于在思想领域中要求自由,而不能将思想化为行动。通过“黑衣乔装的伴侣”,深刻地表达了思想必须见诸行动以及通过暴力推翻反动统治者的革命思想。在最后一章,诗人锐敏地指出旧时代正在消逝,新时代已露端倪。但在某些章节中,透过阴沉的色调,也流露出诗人思想中的矛盾与忧伤。

和长诗的题目相呼应,海涅在诗中采用了许多来自民间传说、童话乃至圣经故事中的形象。比如弹着竖琴唱着古老宗教歌曲的女孩子,圣经传说中的三个圣者,黑衣乔装的神秘伴侣,红胡子大帝的幽灵,汉堡守护女神的幻影,老保姆的形象……诗人从德国社会现实生活出发,赋予这些形象以新的色彩与政治意义,这样,诗人通过浪漫主义的幻想与象征的形式表现出异常深刻的现实主义内容。在长诗中,诗人在描写现实时,突然飞腾到幻想的高空去描绘虚幻的形象;在描绘虚幻的境界时,又迅速降落到世俗的生活中来。在诗人所描绘的虚幻形象中包含着他对现实极端清醒的认识和巨大的批判力,也包含着他深情的内心感受。另外,在抒发柔情时,会突然出现尖酸刻薄的讽刺,在庄严的场景中又插进喜剧性的狂放。从温柔转向讽刺调侃;又从讽刺转入感伤忧郁。不管是场景还是情调,不论是情绪还是色彩,时时都在变幻闪烁,五彩斑斓而又完整精妙,充分显示出海涅的诗才。

长诗是海涅讽刺诗的顶峰。由于讽刺的对象不同,倾注的内涵不同,诗人表现出来的色彩与情调也不相同。但不论表现为幽默诙谐也好,戏谑调侃也好,挖苦嘲弄也好,目的都是要把这些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腐朽反动本质揭露出来并加以嘲讽鞭挞。由于他成功地运用不同色调的讽刺,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欠与贷《欠与贷》是德国著名作家弗赖塔格于1855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其故事梗概如下:

安通·沃尔法特出身于德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是一位很有才智,并且非常勤勉的会计师。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病故了。父亲死后,他离开家乡出发去当时比较繁荣的德国东部的一个大城市寻找工作。途中,他认识了冯·罗沙特尔男爵和他的女儿莱娜。他还遇上了也去这个城市谋生的费伊蒂尔。费伊蒂尔是他中学里的同学,一个年轻的野心勃勃的犹太人。

到达大城市后,沃尔法特在一家很大的贸易公司当上了职员。这家公司的老板是特·奥·施罗特尔,一位当地很有名望的大企业家。由于他的才干,沃尔法特很快就被施罗特尔赏识,并被提拔为公司的高级职员。在同事中,有一位科员弗里特茨·冯·芬克与他最谈得来。芬克是一个美国化的德国人,他曾在纽约住过很长时间,他的叔父在纽约经营着一个很大的工厂。尽管芬克常常做出些大胆而冒险的行动,有时也给他带来窘困和麻烦,但他们俩还是成了亲密的朋友。

罗沙特尔男爵刚愎自用,很不善于管理财产和企业。犹太人黑尔施是一个诡计多端的高利贷者。他早就对男爵的财产垂涎三尺。他设下了一个阴谋,企图侵吞男爵的财产。他明知男爵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但他却鼓动男爵用地产抵押的办法去买下波兰境内的一块土地,开办糖厂和甜菜种植园。只要男爵生意失败,他就可以达到吞没男爵财产的目的。但黑尔施没有料到费伊蒂尔也窥视着男爵的财产,因为他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掌握着男爵财产的全部文件,对于男爵的事务也了如指掌。他的一切阴谋是靠一个酒鬼律师给他出谋划策的。

再说,冯·芬克在美国的叔父病故了,来信催他去纽约接管叔父的工厂事务。在芬克离开前,要求施罗特尔的妹妹萨宾娜嫁给他,但她拒绝了芬克的求婚。芬克走后不久,波兰境内发生了叛乱。施罗特尔在波兰设有分公司,为了不使财产受到损失,施罗特尔带了沃尔法特冒险去了波兰。在那里,沃尔法特曾奋不顾身在一次危险的事件中救了老板的性命,所以老板兄妹十分感激他,也越来越信任他。施罗特尔把分公司的业务全部托付给他,自己先回了德国。沃尔法特以公司代理人的身份留在波兰好几个月,把分公司经营得十分出色,买卖蒸蒸日上。当他完成任务回到德国时,施罗特尔兄妹为他摆了庆功宴,并委任他为总公司的经理。他在波兰的时候,曾碰上男爵的儿子埃根纳,这是一个缺少社会经验、只知道追求女人的花花公子。沃尔法特出于对男爵的尊敬和对男爵小姐莱娜的爱慕,慷慨地借给埃很纳一笔为数不算小的钱。

随着时间的流逝,男爵经营的工厂越来越糟糕,欠下的债务越滚越多,男爵的亲笔字据和抵押单据源源不断地流入黑尔施和其他高利贷者(他的同谋)的手中。男爵意识到自己已到了破产的边缘。他抱着一线希望去恳求黑尔施的儿子,一个正直的、心地善良的犹太青年,帮助他渡过难关。青年答应代他向父亲求情。黑尔施的儿子不断劝说父亲放弃不正当的手段,不要去吞没男爵的财产。可是,还没有等他说服父亲,他自己突然患上了重病,不久就死了。就在黑尔施的儿子死去的那天晚上,全家人正忙于丧事的情况下,费伊蒂尔的同谋从他家里偷出了一个装满重要文件和字据的小箱子。男爵完全绝望了,开枪自杀,但没有死成,却双目失明。莱娜小姐看到父亲遭此不幸,心痛如绞。她以父亲的名义前去找沃尔法特帮忙。他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才下决心答应莱娜的请求。他明白离开施罗特尔公司会使老板很生气,并伤害自己与施罗特尔兄妹之间的感情。但他为了莱娜也顾不了许多,断然决定再一次去波兰。当他到达男爵在波兰开设的糖厂和甜菜农场时,他发现那些波兰工人根本不好好干活,态度也极不友好。难怪业务搞得毫无起色。他着手整顿工厂和农场,在当地的一些德国移民的帮助下,终于把岌岌可危的工厂整顿得有条有理,生产也上去了。然而他的努力和辛苦都白费了,因为男爵对他并不欣赏,不肯重用他。要不是出于对莱娜的爱慕,他简直忍受不了男爵对他的不公正待遇。

1848年革命爆发了,波及到波兰各省,包括男爵工厂所在地。幸好冯·芬克此时出现,在他的帮助下,使工厂免受起义者的破坏。但也就在这期间,冯·芬克与莱娜小姐互相爱上了。当危险过去,男爵对沃尔法特的不满也完全表面化。他被解雇了。莱娜完全明白他为了男爵一家作出了多大的牺牲,所以她力劝父亲不要作出这种忘恩负义的决定,但男爵一意孤行,不听女儿的劝告。尽管莱娜一再向沃尔法特表示感激和歉意,希望他留下,但他还是辞别了她,回到了德国。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萨宾娜非常热情地欢迎他的归来。但当他被带去见施罗特尔时,他发现施罗特尔态度十分冷淡,施罗特尔仍然记恨着他随便离开公司。

沃尔法特通过一位私家侦探的帮助,查清楚了要搞垮男爵的阴谋的根源。原来坏蛋还不止黑尔施一个。费伊蒂尔才是真正的主谋,律师是他的同谋,也是从黑尔施家里偷出文件的人。费伊蒂尔发现阴谋败露,淹死了律师。正当他要与黑尔施的美丽的女儿结婚时,警察来逮捕他了。他企图逃走,却淹死在海中。文件找回来了,男爵的财产保住了,名誉也恢复了。沃尔法特克制了自己对莱娜的爱情,他决定离开这个城市。但就在他去向施罗特尔兄妹告别时,萨宾娜向他表示了爱情,沃尔法特也承认他早就爱上了她。施罗特尔温和地向他宣布,如果他愿意的话,等他与萨宾娜结婚后,他将成为贸易公司的董事之一。骑白马的人《骑白马的人》是德国著名作家史托姆于188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作品的故事梗概如下:

在德国北部北海边上的一个村庄里,自18世纪以来,流传着骑白马的幽灵:堤长霍克·海因的故事,一个声称亲眼见过白马骑士的年老的小学校长讲述了堤长的事迹。

霍克·海因生在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但因家贫不能上学。他靠自学学会了计算、测量等本领。他常常整天坐在海边观察海堤,幻想征服大海,为人民造福。他看到现有的海堤仍有缺点,立志将来当堤长改造海堤。他在堤长家当小工,帮助堤长管理堤坝和水闸。由于他技术高超,热情,不知疲倦地劳动,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所以受到大家的重视,被看作堤长的接班人。然而他的才能和在堤长家的地位引起了工头奥勒·彼得斯的嫉妒。不久,奥勒辞去职务,和一个地主的女儿结了婚,成了富有的专员。霍克接替了奥勒的职位,堤长死后,他和堤长的女儿爱尔凯结了婚。

霍克被任命为新堤长,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工作,不论炎夏寒冬,他天天在堤上巡逻。但是,他的对头奥勒散布流言诽谤他,说他能当上堤长完全是靠老婆。他十分恼怒,更加努力工作,并且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和安宁,提出了修筑一道新堤以围海造田的宏伟计划。计划遭到许多保守愚昧的地主和专员们的反对,居民中的落后迷信思想也造成很大阻力。附近荒岛上有一堆死马的骷髅,两个工人常常看见月光下有匹白马在荒岛上吃草。正巧这时霍克从市场上买回一匹瘦弱的白马,从此荒岛上的白马不见了。于是又传开了霍克的白马就是鬼马的化身的流言。他骑马到处巡视,总是受到人们的嘲笑。他忍受着人们的耻笑和轻视,以极大的毅力坚持工作。尽管不少人反对,工程还是开始了。霍克不分昼夜地工作。严冬,他亲自跳到冰水中测量,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和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两年后,新堤终于筑成,在围垦的沃土上长出了肥壮的燕麦。

霍克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天,他发现新旧堤衔接处有一个洞,就提出改变水道,加固旧堤的方案。但是吝啬的奥勒和其他地主们都不肯多花钱,只草草修补一下了事。有一天,海上起了狂风恶浪,洪水冲毁了堤坝,堤内的村庄立即被洪水吞没,霍克的妻女乘车逃命,也被洪水卷走。霍克眼看多少人的生命财产被这头野兽吞噬,他策马冲向洪水,高喊:“上帝,把我带去,宽恕其他人吧!”奋不顾身跳进水中。日出之前《日出之前》是德国作家盖尔哈特·霍普特曼第一部成功的剧本,它发表于1889年。

作品里的青年洛特是个空想者,他抱着改良社会的意图,到一个矿区去了解生活,在矿区,他爱上了矿主克劳塞的女儿海伦娜,但当他知道海伦娜的家庭几代都是酒徒以后,便离开了她。剧本以海伦娜自杀告终。这是一部自然主义作品,作者认为是酒精中毒的遗传导致了洛特和海伦娜的爱情悲剧。

当时德国舞台上演出的多半是外国戏或历史剧,《日出之前》反映了德国的现实生活,在初次上演后,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应,震撼了沉闷的社会空气,轰动一时。特别是在第二幕中,作者通过洛特和海伦娜的谈话,对社会作了大胆的批评:“比如这样的事就是荒谬绝伦的,汗流满面的劳动者在挨饿,而懒汉倒可以生活得很富足。在和平时期,杀人要受惩罚,而在战争的时候,杀人却受到赞扬。刽子手遭人轻视,而那些士兵身边挂着佩刀和宝剑这种杀人的工具,却趾高气扬地走来走去。”这里,作者不仅批评了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象,还对德意志帝国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进行了谴责。织工《织工》是德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盖尔哈特·霍普特曼于1892年发表的作品。

这部作品描写了织工和资本家的斗争,梅林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剧本以1844年西里西亚织布工人起义的著名事件为背景,作者在1891年亲赴该地收集材料,并参考马克思的战友沃尔夫的一个关于织工起义的报告,写成这个五幕剧。剧本写工场主德莱西格企图用压低工资的办法来加强对织工的剥削。织工们无法生活,自动集合起来,高唱革命民歌向工场主示威,要求增加工资。当工场主指使警察蛮横地逮捕织工时,织工们愤怒地殴打警察,并捣毁工场主的住宅。在附近织工群众响应下,数千人的起义队伍涌向邻村,同政府调来的军队搏斗。剧本以一个不愿参加斗争的老织工希尔塞被流弹打死和织工们击退敌人后的欢呼告终。《织工》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描写工人反抗资本家剥削的第一部德国文学作品。剧中没有突出的主人公,只有受苦的、战斗的织工群众场面,反映了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织工们的性格通过同工场主德莱西格及警察所进行的斗争,得到充分的表现。作者在全剧中贯串了织工起义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必然结果这一思想。

1844年的起义最后是失败了,但是《织工》却以波澜壮阔的斗争作为收场,这说明作者对工人阶级的斗争前途具有必胜的信念。最后一幕中,霍普特曼对希尔塞的刻画和处理是引人深思的。希尔塞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老织工,他不愿参加斗争,并劝别人也放弃斗争,而敌人的枪弹却正好击中了他。工场主德莱西格这个人物刻画得也很成功。他残酷无情,掠夺成性,而且善于敷衍搪塞,狡猾多变,常常以各种各样的面貌来掩盖自己剥削阶级的本质,结果只能是欲盖弥彰。艾菲·卜利斯特《艾菲·卜利斯特》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于1895年发表的代表作品。

该作品描写了贵族小姐艾菲·卜利斯特的婚姻悲剧。她母亲婚前曾和男爵殷士台顿相爱,艾菲长大后,母亲做主把她嫁给殷士台顿。殷士台顿在海滨小城凯辛当行政长官,只顾往上爬,不关心妻子。艾菲在年龄和感情上同丈夫有很大距离,感到生活空虚。不久,她认识了丈夫的朋友克兰巴斯少校,克兰巴斯是个玩弄女性的花花公子,他引诱了艾菲。后来殷士台顿调职柏林,艾菲就此摆脱了克兰巴斯。

6年后,殷士台顿偶然发现克兰巴斯和艾菲过去的通信,知道了他们间的关系。他为了贵族的名誉,就和克兰巴斯决斗,把对方打死,又和艾菲离婚。最后艾菲病死在娘家。布登勃洛克一家《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于1901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副标题是《一个家庭的没落》,它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大家族由盛至衰的历史,揭示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颓败和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向垄断资本的过渡,以及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所显现的资本主义没落。

小说写了布登勃洛克一家4代人,由他们的鼎盛时代落笔,逐层揭开其一代不如一代的没落趋势与结果。小说一开头写老约翰·布登勃洛克率儿孙搬进宽敞、华丽的大房子,显出一派红火景象。这位靠拿破仑战争中向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而发大财的资本家,是吕贝克城的一代天骄。他的“约翰·布登勃洛克公司”有地产、车船、粮栈,资产雄厚、生意兴隆。他一家三代,人丁兴旺,宾客如云,气势不凡。

老约翰死后,他儿子小约翰继承父业,为人严谨、办事精干。虽不能进取以成更大事业,但守住已得家业,也还维持得可以。但此时德国已由自由资本主义开始步入垄断资本时代,吕贝克城出现另一位大资本家哈根施特罗姆。这位暴发户比狐狸还狡猾,他在竞争中略高一筹,常常挖走布登勃洛克公司的生意而自肥。在这位不顾死活排挤他人的强敌面前,小约翰显得一筹莫展。别人在蒸蒸日上,而布登勃洛克家的事业却停滞不前。也由于他女婿破产,他受不来梅案件牵连,再加时局动荡、战乱困扰,于是他家江河日下。小约翰只好乞求上帝保佑,陷于宗教迷信之中。

小说重点写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第三代。小约翰有两儿一女。小儿子克利斯蒂安好逸恶劳,放荡不羁,他精神空虚,思想颓废,既不能读书上进,又对事业毫无兴趣。只是饱食终日,向女演员献花,把金钱挥霍在妓女身上。这位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败家子,到头来成为阴谋的牺牲品,在精神病院中度过余年。女儿安冬妮爱慕虚荣,总回顾祖父时代的显赫。她又傲慢之极,对哈根施特罗姆家不屑一顾,她哥哥托马斯当了市议员,她更是趾高气扬。她幻想同富贵人家结亲,但却命运多舛,在家庭包办下,嫁给了市侩商人格仑利希。丈夫买空卖空,彻底破产,安冬妮离开他回到娘家长期寄住。嫁了第二个丈夫是个卑劣家伙,又回到娘家,本寄希望于女儿,但女婿又因商业欺骗下狱。连连打击使安冬妮在空虚绝望中了此残生。

第三代托马斯是布登勃洛克家中兴的台柱。他自幼聪明伶俐,是个商人材料。父亲死后,他挑起大梁。强力振兴家业,积极参加议政活动。他爱上花店姑娘安娜,但为门第而断绝感情,同富家女盖达尔结婚以增加资本。这位强人也难脱厄运,他受到竞争者排挤,政治失败,事业不振,家庭分崩离析,陷于绝境。他的儿子汉诺,自小无能,体弱怯懦,沉于幻想。全家寄希望于他,他却怕上学,怕约束,厌恶商业,只陶醉于音乐之中,不久也夭折。

小说以一个家庭的兴衰为线索,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又以哈根施特罗姆的上升对比着揭示垄断资本的得势。作者学习托尔斯泰手法,刻画了诸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衰落,内中含有作者自己家族的影子,行文之中不免对资产阶级家庭的没落流露出惋惜之情。作者既然看不到工人阶级力量,在小说中表现出悲观主义情绪,也是自然的。但从展示真实社会生活图画讲,它确是德国的一部杰出批判现实主义力作。垃圾教授《垃圾教授》是德国作家亨利希·曼的著名长篇小说,发表于1905年。

亨利希·曼生于德国北部名城卢卑克的一个富商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在德累斯顿书店当学徒,后去柏林菲舍尔出版社任职,不久即转入柏林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学习。1925年定居柏林,1931年他当选为普鲁士艺术科学院主席。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被开除出普鲁士作家协会,作品也被付之一炬,他被迫流亡法国,后与其他德国进步作家组织反法西斯文化统一战线。1935年他和著名作家贝希尔率领德国流亡作家代表团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1938年他在巴黎任德国人民阵线委员会主席。1940年他前往美国,定居加利福尼亚的圣莫尔卡城。战后,1947年他任德国作家保护协会名誉主席。1949年他当选为前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院长,并获国家一等奖。1950年他准备启程返回德国,不幸于3月12日去世。

亨利希·曼生活的时代,正值德国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他一生主张和平、民主及改革,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用文学作武器,反对军国主义,反对垄断资本,揭露帝国主义时期文化和道德的堕落。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时,他表示热烈欢呼。战后他希望魏玛共和国能够用和平改良的方式进行革新,为此他写了大量政论文章,宣传自己的民主观点。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他一直关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在法国流亡期间,他同作家高尔基、罗曼·罗兰及巴比塞等一起,积极从事反法西斯斗争,一时成为流亡国外进步作家的领袖。他深信法西斯必然灭亡,即使在希特勒气焰最盛的时候,也相信苏联必将打败希特勒,世界会有光明的未来。他堪称最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亨利希·曼的创作成就以长篇小说最为突出。他一生写有19部长篇小说,55篇中、短篇小说,11部剧本以及为数众多的政治论著。在艺术上他深受法国作家司汤达、福楼拜和左拉等的影响,对资产阶级社会持批判态度,创作具有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他的主要作品有早期的《在懒人的乐园里》、《小城》。1911~1925年创作的长篇巨著《帝国三部曲》最为著名。国外流亡时期在1935年~193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亨利四世》,对反法西斯斗争具有积极影响。他还创作了四部共和国小说,从不同角度揭露资产阶级的腐朽没落。亨利希·曼这些伟大作品的贡献在于把德国长篇小说推上了新的高度,具备了世界水平。

长篇小说《垃圾教授》主要内容是:

德国某城文科中学的教师垃堤已执教25年。他表面道貌岸然,内心却卑鄙无耻。学生按照他名字的谐音给他起了“垃圾教授”的绰号。全校师生乃至分布在全城的历届毕业生都在明里和暗里叫他垃圾教授。垃堤把学生当敌人,更把班上的洛曼、封·埃尔楚姆和基泽拉克三个学生视为眼中钉,经常借故关他们禁闭。一次,垃堤在洛曼的作文本里发现了一首赞美歌女罗莎·弗蕾利希的诗,他认定这是道德败坏。为了抓到惩罚洛曼的把柄,他四处奔走,在全城寻找歌女罗莎·弗蕾利希。他终于在一家名叫“蓝天使”的下等娱乐场找到了罗莎,自己立刻为她的风流美貌所倾倒。以后他每日必去蓝天使,与自己的学生争风吃醋,极尽向罗莎献媚之能事,服侍她更换服装,给她化妆。罗莎随洛曼等去郊游,砸烂了一座巨人墓,引起诉讼案。垃堤也由于罗莎牵涉进去,搞得声名狼藉,因而被迫提前退休。垃堤干脆与罗莎结婚,搬到城外一所住房居住。垃堤自此完全受罗莎的控制。他的住房成了她勾引本城男性公民的幽会场所。垃堤的积蓄花光后,只得依靠聚赌和罗莎卖淫为生。这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导致了许多人家破产,一些有身份的富裕市民也陷了进去不能自拔,把全城搞得乌烟瘴气,民怨鼎沸。一天,罗莎在城里偶然与刚从国外归来衣冠楚楚的洛曼相遇,约他趁垃堤不在家时去相会。正当罗莎与洛曼在家约会时,垃堤突然闯入,妒火中烧,竟下手要把罗莎捏死,还抢了洛曼的钱包。洛曼报告了警察,警察赶来逮捕了垃堤,同时带走了祸害市民的罗莎·弗蕾利希。全城人民为之松了一口气,欢呼“终于运走了一车垃圾”!

这部小说以漫画手法,多方面地暴露和讽刺了德皇威廉二世统治下摧残人性的法西斯奴化教育制度和丑恶的社会现实。小说有一个副标题:《一个暴君的末日》。由于小说的背景正是德国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因而作者笔下的垃圾教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他的整个阶级,以此反映19世纪末德国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和堕落:他们自己虚伪堕落,却指责别人道德败坏;他们为了巩固军国主义统治,采用专制高压手段,对青年一代进行奴化教育,稍有越轨,就关禁闭惩罚,或是利用权势,断送年轻人的前程。垃圾教授对待学生犹如一个“暴君”。可是,疯狂一时的垃圾教授是短命的。垃堤这个暴君的末日也象征了德国帝国主义的末日。

小说《垃圾教授》旨在讽刺和暴露德皇威廉二世时期的丑恶社会,因而全书找不到一个正面人物,无论是垃堤这个形象,或是代表年轻一代的人物,都是应该予以否定的。我们不妨在此对几个主要人物稍作一些分析。

首先是垃堤这个人。他是一个已有25年教龄的老教师,照理应该为人师表,但他却是满脑子的封建专制思想,一个活生生的垄断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忠实于军国主义的教育制度;他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培养奴隶主义,要求绝对服从,为军国主义的内外政策服务;他立场十分鲜明,把学生看作是敌人。他的手段就是出偏题,整学生,关禁闭,不让毕业。

正如小说中说的:惩罚人、毁灭人是他的目的。作为德国军国主义专制制度和统治阶级的卫道士,他的对立面就是他的学生;他的任务是惩治人,镇压反抗,把教室作墓地,葬送年轻人的前程。他对洛曼、埃尔楚姆和基泽拉克三个学生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一定要“抓住”他们,要把他们置于死地而后快。其态度和手段表明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到头来暴君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垃堤原本出身贫寒,只是依靠一个寡妇的资助才完成了学业。后来他和那个寡妇结了婚,生下一个儿子。封建专制的奴化教育在他身上取得了效果。他摇身一变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和代表。他视全城5万市民都是他的学生,都是他镇压和毁灭的对象。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内心却十分肮脏。他的儿子长大后也不务正业,专好调戏和玩弄妇女,成了堕落的一代。他发现洛曼作文本上几句打油诗,为了抓到整人的证据,竟然在全城寻找罗莎,自己也一头栽了进去。他迷恋罗莎的美色,以阻止学生堕落为名,每天都到蓝天使娱乐场去,以求得歌女罗莎的青睐,他在更衣室,帮助她化妆,与自己的学生争风吃醋,直到在巨人墓的诉讼案中搞得声名狼藉,被迫提前退休。

这时的垃堤就从镇压不成转而实施疯狂的报复,毁灭他憎恨的社会。他干脆与下等歌女罗莎·弗蕾利希结合在一起,狼狈为奸,设赌场,引诱城里的商人和有钱人输光了财产,输光了生计。城里一些有名望和有身份的人,包括牧师、警察局官员、贵族和参议员在内也被罗莎所勾引。他明知妻子卖淫也心安理得,从而使伤风败俗的事充斥全城。这是垃堤所希望的,他要使所有的人都完蛋,成为他的牺牲品。在小说末尾,垃堤的罪恶目的即将达到,只是还有一个洛曼没有“抓到”,他耿耿于怀。最后洛曼出现了,垃堤凶相毕露,可惜他没有来得及圆满实现自己的罪恶计划就完蛋了。全城居民为之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作者在这里把这个暴君拉到了阳光下,让人们看清他的本质,看清这个教训人的“正人君子”原来是社会的败类和渣滓,是虚伪而堕落的资产阶级的代表,由此也揭露了奴隶主义的愚蠢,否定了盲目服从精神。

垃圾教授的下场清楚地告诉我们,暴君可以猖狂一时,但阻挡不了历史的前进,他们的罪恶目的永远不会得逞。

作者笔下的第二个人物是下等歌女罗莎·弗蕾利希。她是一个病人护理员的女儿,原本是一位天真少女,但因家境贫寒,很早就到珍宝陈列馆工作和参加剧团演出。她遇到一位老先生,他想让她“接受教育”,但却使她在还有两个半星期才满16岁时失身。她从此逐渐堕落,有了一个“偏爱年长先生”的嗜好。她虽为歌女,但并无特殊歌唱才能,只是凭着美色和低级表演勾引男人。她把私生女寄养给他人,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捕猎对象。她在蓝天使娱乐场先是和垃堤的三个学生鬼混,直到垃堤出现。她经过多方观察,觉得年长的垃堤非常符合自己的要求。她对垃堤说:“你的学生都是挺风流的小伙子,因为你本人就是挺风流的教师嘛!”他俩终于臭味相投地结合在一起,催化剂似的为垃堤的复仇行动推波助澜。她以美色勾引男人,破坏他人的婚姻,她那低级庸俗和败坏风俗的行为传染了全城,她情绪反复无常,戏弄和侮辱受他勾引的男子,把全城搞得人心不安。她像垃堤一样,连最后一个洛曼也不放过。“得不到就毁灭他。”但是,最后她也和垃堤一同被警察带走了,和垃圾一起被扫掉了。

罗莎在社会上并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她的祸害极大,这个“下等歌女和上等暗娼”充当了一个暴君的工具、帮凶和同谋的角色。垃堤正是有了她,才得以实施疯狂的复仇。可见,罗莎是代表社会的渣滓和破坏因素,一旦和代表反对社会潮流的势力相结合,就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垃堤的三个学生虽是年轻的一代,在班上与其他唯命是从的学生不同,他们敢于进行反抗,敢于和垃堤斗争,但他们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不是社会的进步力量,不是小说的正面人物,只是专制社会的受害者。

洛曼和埃尔楚姆都出身于上层社会家庭。洛曼的父亲是本城的参议,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当地颇有势力;埃尔楚姆是封建贵族少年,拥有伯爵头衔,家庭富有;只有基泽拉克出身下层,父亲是上夜班的码头工人,他没有钱,但是“脸皮厚”,性格活跃,是三人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他们三个人学习都不好。埃尔楚姆和基泽拉克头脑很笨,常受到垃堤的惩罚;洛曼也不肯认真学习,且颇有江湖义气,不写作文,心甘情愿地与他的难兄难弟埃尔楚姆和基泽拉克领受在储藏室关禁闭的惩罚。洛曼的特点是从不公开喊叫“垃圾”绰号,只是对垃堤冷眼旁观,表现出一种毫不在乎和蔑视的神情,使垃堤感到他更为“狡猾、阴险和卑鄙”,非要“抓住他”不可。他们三人在班里学习不好,且专门和垃堤明争暗斗,成了垃圾教授的眼中钉,在校外又十分活跃,是蓝天使娱乐场女演员更衣室的常客。

正如罗莎说的,他们“都是挺风流的小伙子”。洛曼曾在布雷特普特参议30岁的太太处学过舞蹈,单方面地爱上了她,经常暗地里去接近她;埃尔楚姆伯爵迷上了歌女罗莎,向她正式求过婚;基泽拉克也不甘示弱,一有机会就同杂耍演员胖女人调情取乐。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德国进步的一代,只是一伙纨绔子弟。

巨人墓诉讼案后,他们都离开了学校,由于各人的社会背景不同,遭遇也不相同。洛曼凭借父亲的权势,先是出国去布鲁塞尔习商,后去英国在父亲朋友的公司里从商;埃尔楚姆则进入军队,当了候补士官生;只有基泽拉克因出身低微,仍然浪荡社会,最后也沉没在垃圾教授的赌窟里。

三个年轻人的结局,象征着德国社会发展的曲折。虽然扫除了垃圾教授这样的社会垃圾,可是,暴君没落后并没有产生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反而使封建贵族和垄断资产阶级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为德国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温床和基础。《垃圾教授》情节生动,层次分明,语言精炼而朴实,讽刺尖刻而辛辣,深刻揭露了德国军国主义的专制,充分表现了世纪之交德国小市民的心理状态,坚决反对奴化教育,启发人们的省悟。车轮下《车轮下》是德国著名作家海赛于19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汉斯·吉贝拉得是个天资聪颖的少年,他的父母、老师都对他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进入了神学院学习后被迫放弃了自己的业余娱乐,这使他万分苦恼。

汉斯在学校期间与具有反抗精神的赫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汉斯在赫曼退学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精神压力也增大了,不久辍学回家,他爱上了一位少女但却没有结果,后来在散步时跌入河中溺死,没人知道他是自杀还是不小心失足。

一次大战前的德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危机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就连平静的校园也不例外。要求变革的新思想在校园里广为传播。小说就是以此为背景,采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了具有反叛精神的赫曼和模范少年汉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小说结尾处意味深长地让汉斯溺水死亡,含蓄地表达了渴望打破旧的制度,建立新的世界梦想而无法实现后的苦闷、消沉、茫然的心情。小说风格明净朴实,用笔细腻,心理描写刻画入微,语言清新。从清晨到午夜《从清晨到午夜》是德国表现主义最优秀作家之一格奥尔格·凯泽的代表作品,它发表于1906年。

剧中人是一位银行出纳,无数金钱在他手上像水一样流过,他始终无动于衷,只当例行公事,好像一架不会动感情的机器。直到有一天,面对一位急等用钱的美丽女性,他的人性冲动被唤起,于是一厢情愿为了她携带巨款潜逃。一路逃去,无论在哪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金钱的力量就足以激起疯狂。其间的例外,只是一个始终默默跟着他,却一直不为金钱所动的女孩。

出纳以为毕竟有人重人性胜过金钱,可惜最终恰恰是这个女孩叫来了警察,原来,她只是想要合法的收入。至此出纳明白过来,把人性冲动置于金钱秩序之上的,或许只有他一人。人性的空间就是孤独。终其一生,他只有一次听从了人性的呼唤,从清晨到午夜,“一直脚步不停地兜圈子”,结果导致自己在人世间走投无路。最后,他用手枪把答案射进了自己的胸膛,离开了这个只认金钱,排斥人性的世界。凯泽主张面对戏剧,观众需要的是“思考”而非“观看”。他的剧作体现对新人的渴望,然而新人不得不经历种种罪恶、暴力和心灵的苦难才能诞生,但他们最终会给世界带来安宁。臣仆《臣仆》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希·曼于1911~1914创作的代表作品。《臣仆》主要写一个纸厂老板的儿子赫斯林在帝国主义时期通过无耻的投机和出卖别人而飞黄腾达的故事。赫斯林从小胆小而又残忍,欺弱怕硬,在强者面前是奴才,在弱者面前是暴君。

父亲死后他当了厂主,进入社会。他见自由党人在城里势力强大,便去依附自由党领袖老布克。但不久发现保皇党得势,就去和保皇党人勾结,为此不惜出卖和密告老布克的女儿和女婿,因为他们在私下说了一句对皇帝不敬的话。在审讯中赫斯林由于投靠和疏通了市政府主席伍尔科而取胜,使自由党受到挫折。从此赫斯林风云直上,变成了他原来献媚攀附的老布克的死敌。后来,他看到工人和社会民主党势力渐大,便又去和社会民主党内的工人贵族菲色尔勾结。他与伍尔科、菲色尔互相利用,狼狈为奸,通过一笔笔政治交易当上了参议员和德皇威廉一世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主席。

赫斯林是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政客的典型,是忠顺的帝国主义臣仆。他向帝国君主和贵族摇尾乞怜,而帝国主义制度又为他提供了活动的广阔场所。他害怕权力,又崇拜权力;是羊,又是狼。他的格言是:“凡是要践踏别人的,就得忍受别人的践踏,这是权力的铁的规律。”

亨利希·曼在作品中还通过赫斯林这个形象反映了德国当时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小说艺术描写上的主要特点是辛辣的讽刺和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同时在描述反面人物时,把他们的外形特征与内心世界进行对比,从而使揭露更加深刻。魔山《魔山》是德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曼于1924出版的一部极受文坛重视的长篇小说。

这部作品描写发生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达沃斯村一所肺结核病疗养院里的故事,这所疗养院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魔山”。主人公汉斯·卡斯托普刚刚大学毕业,从汉堡到疗养院来探望他的表兄约阿希姆·齐姆森。他打算只在山上逗留三星期,但医生诊断他有肺结核病,于是就在山上住了下来,从1907年呆到1914年,一住就是7年。

小说通过汉斯的所见所闻,揭露了住在疗养院的国际资产阶级分子空虚腐朽的寄生生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职业,没有婚姻,没有孩子,没有任何政治、经济活动,只靠股息和年金度日,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托马斯·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疗养院的病态环境,以及住在这里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醉生梦死的病态心理,谁要是落进这个世界,就会被病魔所侵袭,很难摆脱。这是一部德国传统的教育小说,主人公汉斯后来领悟到“人为了善和爱就不应该让死亡统治自己”。终于抛弃了等待死亡的思想,离开了疗养院。但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声已经打响,汉斯和其他青年一起,被驱赶上硝烟弥漫的战场。在这部作品中,那些养病的人在茶余饭后进行的范围广泛的辩论,反映了托马斯·曼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时代的分析,因此它也是一部“时代小说”。

1929年,欧美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法西斯党徒开始嚣张起来。就在这一年,托马斯·曼完成了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描写意大利某海滨浴场来了个名叫奇波拉的魔术师,他利用催眠术来愚弄和取悦观众。奇波拉只要一施展魔术,就能使观众随着他鞭子的呼啸跳起舞来,或与他接吻,或跟他出走,不少人成了他任意摆弄的工具。但最后还是被一个受其侮辱的青年马里奥开枪打死。托马斯·曼通过这个故事,隐喻人民可能暂时被法西斯势力迷惑、欺骗,但一旦觉醒,就要致敌人于死命,法西斯的精神统治终究是要崩溃的。荒原狼《荒原狼》是德国著名作家海尔曼·黑塞于1927年创作的、一部深受西方青年喜爱的作品。

小说主人公是一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作家,他终日沉湎于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自我无意识王国中,被社会视为不正常的人,所以被取名为“荒原狼”。有人将他比作卡夫卡笔下的变形人,资本主义的受害者。但是,“荒原狼”哈里·哈勒尔并不等于《变形记》中的葛利高尔,他在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表示了一种无声的反抗,他到处转悠,有时甚至是能吃人的“狼”,而不是只会忧闷、毫无反抗能力的“甲虫”。

小说的结尾写哈勒尔在一个幻想的境界中“变成任意一种动物”,他在那里一会儿谋杀,一会儿开枪打翻仇人的汽车,甚至还可以感觉到自杀的乐趣……通过哈勒尔身上“狼性”和“人性”的对立,曲折地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通知识分子的孤独、彷徨和苦闷。

黑塞的作品侧重从精神和心理领域来描写和分析他所处的社会。在他看来,现实世界虽然黑暗、腐朽,人与世界的关系虽然对立,但人并不畏惧这个世界,人完全可以在经过痛苦的探索和磨炼后寻找到自己的精神乐园。对现实世界的这种主观感受与认识,决定了黑塞的作品大都以抨击现实和追求理想为侧重点。黑塞的作品也常用象征等现代派作家惯用的手法,所以也有人称黑塞为新浪漫主义作家。黑塞曾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七个十字架《第七个十字架》是德国女作家西格斯的长篇小说,这部著作写于1937~1939年,并于1942年在英国出版。

小说描写了法西斯统治时期一个集中营7个囚犯越狱逃跑的故事。法西斯在营内竖起7个十字架,发誓要在7天内把全部逃犯缉拿归案,并在7棵梧桐树上当众处死。其中6人先后遇难,只有格奥尔格·海斯勒得以在反法西斯战士们掩护下,成功地逃出国境,使第7个十字架永远空竖着。

作品广泛生动地反映了处于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人民生活,表现了德国无产阶级战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揭示了纳粹残酷统治的虚弱和不可避免的灭亡。作品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尽善尽美的语言素养和别具匠心的情节结构,作家还恰当运用了叙述、回忆、倒叙、独白、梦幻等意识流手法,使现实和历史交融在一起,过去和现在交错有序地出现。半个世纪以来,小说已译成世界各国文字,成为反法西斯文学中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人质《人质》是德国著名作家海姆于194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其主内容如下:

1941年冬,在德国纳粹的铁蹄下,恐怖笼罩着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在曼涅斯咖啡馆里,几个德寇军官正寻欢作乐,喝得烂醉。以“打杂工”作掩护的地下工作者杨诺锡克趁敌人不注意,机敏地从另一位地下工作者白雷达手里接过一份秘密地址,准备放进急救箱里传递给接头人。白雷达刚走,咖啡馆里就传来一阵骚动声。纳粹军官乱作一团,宣布他们的葛莱斯奈柏中尉“失踪”了。顿时,在场的20名捷克人,包括杨诺锡克在内,统统被押送到盖世太保司令部去了。

原来,葛莱斯奈柏死了。从他身上发现一封给捷克姑娘米兰黛的未写完的信。葛莱斯奈柏明明是跳河自杀,但老奸巨猾的盖世太保头子雷因哈脱却借刀杀人,企图把捷克人民的反抗浪潮镇压下去。他签发布告,贴满大街小巷,宣称葛莱斯奈柏中尉遭人暗杀,如一周内未将凶手缉拿归案,或凶手不来投案自首,就要将20名人质全部枪决。为了隐瞒自杀内幕,这个警察头子还千方百计地刺探所有可能知道自杀真相的人,打算杀人灭口。

与此同时,在牢房内外,以杨诺锡克和白雷达为首的地下工作者以及在他们影响下的人民群众,为粉碎德寇侵略,揭露纳粹的毒辣阴谋,同敌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在科尔本卡兵工厂门口,女工米兰黛看到那份布告后,思潮翻腾,心乱如麻。她清楚地记得,在大学念书时,为反对纳粹封闭布拉格大学,她和许多青年学生同纳粹军队搏斗,被打昏在地,经葛莱斯奈柏中尉救起,他们因此而相互认识。从葛莱斯奈柏的谈话中,她了解到他对人生厌倦,曾流露过要自杀的念头。现在,因葛莱斯奈柏的死,有这么多人质要抵命。她觉得应该说明事实真相。这时,机械工具制造匠、地下工作者白雷达把她从布满密探的人群中拉出来,带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米兰黛叙述了葛莱斯奈柏的情况后,白雷达分析了敌人的阴谋,叮嘱她千万不要向敌人吐露真情,以免上当。米兰黛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鼓舞。一次,盖世太保雷因哈脱亲自闯进米兰黛家。米兰黛面对纳粹的利诱和威胁,只字不提实情。雷因哈脱一无所获,派密探克拉托契维尔监视米兰黛的活动。这个密探被白雷达干掉,雷因哈脱暴跳如雷,抓走了米兰黛。警察头子想从米兰黛身上打开缺口,但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在牢房里,地下工作者杨诺锡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所想到的就是那件未完成的使命。根据指示,他必须把那个秘密地址通过秃头工人限期传递给码头工人小组,否则他们就无法及时炸毁德寇的军火仓库,阻止敌人把军火运到东线。情况紧急,事不宜迟,他必须设法逃出去,完成这项任务。恰巧在这时,雷因哈脱提审杨诺锡克。扬诺锡克装疯卖傻,故意说出葛莱斯奈柏曾在咖啡馆里要他代寄一封信。雷因哈脱听到有一封信,如获至宝,急切地追问信的下落,杨诺锡克佯装记不清,但又含糊其辞地说信藏在曼涅斯他干活的地方。敌人信以为真。杨诺锡克在卫兵的押解下连夜到了曼涅斯咖啡馆。他一面故作认真地寻找那封“信”,一面伺机行事。刹那间,他趁卫兵不备,顺手把那份秘密地址塞进急救箱里。当他离开咖啡馆时,一个黑影迅速地走出街对过一幢房子的大门,那就是秃头工人。杨诺锡克以他非凡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关在牢房里的人质中,除杨诺锡克外,还有记者洛柏考维兹、演员帕罗考许和医生华勒史丹等无辜者。他们职业不同,性格各异,但在刽子手面前都挺起胸膛。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敌人的反抗。大资本家潘利辛格为了活命,竟向纳粹出卖了扬诺锡克。然而,他的背叛行径遭到狱友的一致唾弃,人们对杨诺锡克更加敬佩。

白雷达根据米兰黛提供的情况,与他的小组成员商议,决定通过广播揭穿敌人的阴谋,援救杨诺锡克等人。准备就绪后,他和电台技师弗兰蒂克及药剂师波蒂勃莱特斯基,打扮成水暖工进入布拉格电台的纳粹广播员西米克住所,用老虎钳把他击倒在地。白雷达的面貌和身材同西米克十分相像,白雷达就装成西米克,走进广播室,放上预先灌制好的唱片。正当雷因哈脱得意忘形地审讯米兰黛时,收音机里传出了洪亮的声音:“明天,将有20个人质被枪毙,据说是因为一个纳粹强盗给谋杀了。其实这个人根本不是被谋杀的,而是自杀的。他们为了要杀人,把怒火发泄在你们每个人身上。我们一定要跟他们作斗争,一直斗争到把杀人凶手永远赶出我们的国土。”

法西斯的阴谋破产了。盖世太保头子雷因哈脱狗急跳墙,对杨诺锡克使用了最惨无人道的酷刑。这位捷克人民忠诚的儿子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坚贞不屈,最后高呼“真理必胜”的口号英勇就义,其他人质也被德国纳粹枪杀了。

刽子手的枪声未停,远处就传来一阵阵的爆炸声,其势如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凯旋门《凯旋门》是德国作家雷马克于194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在纳粹统治下一个外科医生的不幸遭遇。

德国外科医生拉维克由于不堪忍受纳粹的迫害、折磨,千方百计逃出了俘虏营到了巴黎,因为属无护照入境的非法移民,终日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他曾经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和生存的欲望,但为了复仇,坚强地和多舛的命运做着斗争。有一天,他救了投河自尽的女演员乔安,两人很快成为恋人。正当热恋时,拉维克为了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而泄露出自己的身份,当局终于知道他是非法入境者,将他驱逐出境。

小说语言生动,情节曲折紧张,扣人心弦,人物性格、形象刻画得饱满、鲜明。作品视角独特,并未直接写二次大战纳粹德国在战场上犯下的累累罪行,而是借助于流亡巴黎的德国知识分子的经历和遭遇,将知识分子在二次大战中的恐慌、疑惧、迷惘及对德国法西斯的痛恨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控诉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同时也歌颂了在丑恶中愈加难能可贵的真、善、美。这部小说使作者在《西线无战事》后再度引起世界文坛轰动。浮士德博士《浮士德博士》是20世纪前德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曼于19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这部作品有一个很长的副标题:《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它通过哲学博士塞雷努斯·察特布洛姆撰写的回忆录,描述了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经历。

阿德里安有音乐天赋,中学毕业后,先在哈勒大学读了两年神学,后来转到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在学生时代,他就创作了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同时也染上了缠绵终生的疾病。旅行意大利归国后,阿德里安定居在慕尼黑乡间,埋头创作,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写出了一部又一部音乐作品。

最后一部大型清唱剧《浮士德博士的哀歌》完成后,阿德里安邀集30多个相识与不相识的人到他居住的乡间,准备介绍这部音乐的片断。但是在演奏前,他作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自白。他诉说自己曾经与魔鬼订了24年的契约,只是在魔鬼的帮助下,他才写出许多作品来。最后当阿德里安坐在钢琴前准备演奏时,忽然晕倒在地,从此一直没有恢复清醒的理智,变成了痴呆。这时人们才了解到,原来是阿德里安因不满于当代音乐的墨守成规,试图创新,才与魔鬼订约,以弃绝人类爱为条件,换取魔鬼不断供给他创作灵感,到第25年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现在他虽然觉悟到,艺术不能单纯追求形式,应该有益于人类,但为时已晚。

在作品中,作曲家阿德里安的悲剧和德意志民族悲剧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托马斯·曼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艺术家,而且描绘了20世纪德国人民的前进和失误,同时也清算了资产阶级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作家自己的影响,象征性地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德意志民族的命运和灾难。所以作者称这部小说为“痛苦之书”,它不单是“一部音乐小说”,首先“是一部文化和时代小说”。至于作品主人公的形象,托马斯·曼曾经说过,阿德里安·莱弗金的思想、气质、经历以及他变成痴呆等细节均取材于尼采的真人实事。锡鼓《锡鼓》又译《铁皮鼓》,是德国著名作家格拉斯于195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用荒诞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矮个子男人的传奇遭遇。

维斯卡·马拉特出生二次大战前夕,3岁时就已经长到快1米高了,可是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却再也未升高。虽然是个矮子,但他却有一副大得出奇的嗓门,说话能够震破玻璃。他还有一面能够回忆过去的锡鼓,这只鼓的神奇之处还在于谁要敲响锡鼓,别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服从他的意志。马拉特在二次大战爆发期间利用锡鼓和自己的大嗓门破坏了纳粹军队的战斗力。

小说以近乎荒诞的手法再现了二次大战前后德国的社会风貌,揭示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经济、阶级矛盾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对德国人民在二次大战前后盲从、狂热的劣根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小说情节离奇曲折,语言锋利,运用隐喻和暗示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对于马拉特这个人物所代表的象征意义,评论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反纳粹斗士和影射希特勒两种观点。小说获第47届格尔贝第奖。九点半钟的台球《九点半钟的台球》是德国著名作家伯尔在1959年发表的。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1907年9月6日,出身贫寒的亨利希·菲默尔来到莱茵河畔某城市参加建造该城最大的教堂——圣安东修道院的设计竞选。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建筑师击败了所有著名的设计师,赢得了建造修道院的委托。圣安东修道院建成了,亨利希·菲默尔也一举成名,和出身名门的约翰娜结了婚。约翰娜的两个哥哥在普法战争中战死,继而父母去世。战争摧毁了她的家庭,因此她痛恨战争,反对军国主义,称德皇为“白痴”。

1914年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遭到失败。战后,饥饿笼罩着德国。菲默尔一家将得到的馈赠食品全部送给了穷人,自己一家仅靠配给的少量食物生活,菲默尔夫妇的长子亨利希和女儿约翰娜被饥饿和疾病夺去生命。

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夺取了政权。菲默尔的儿子罗伯特在中学念书,学校里法西斯势力迅速蔓延,体育教员瓦基拉当了秘密警察局长,同学奈特林格也成了盖世太保。罗伯特和他的同学施列拉由于对法西斯不满,遭到瓦基拉和奈特林格等人的迫害。施列拉参加了秘密的反法西斯宗教组织“羔羊的圣餐”,罗伯特也在该组织的一次秘密集会上发表了反法西斯演说。“羔羊的圣餐”的成员、青年工人斐迪南暗杀瓦基拉未遂,被纳粹处死,施列拉和罗伯特也遭到追捕,不得不流亡国外。施列拉的父母、替罗伯特传递消息的不知名青年和饭店堂倌格罗尔相继被纳粹杀害。法西斯恐怖笼罩着德国。3年后,罗伯特以不再参加政治活动为条件,获准回国上大学学建筑。老菲默尔的小儿子奥托参加了纳粹党和法西斯军队,在侵苏战争中阵亡,罗伯特也被征入伍当了工兵。家庭的分裂,儿女的死亡,使菲默尔夫妇更加痛恨法西斯。约翰娜为抗议迫害犹太人,要和犹太人一起进集中营,被当作疯子关进了精神病院。

1945年法西斯德国覆灭,罗伯特出于对教会和法西斯同流合污的愤怒,炸毁了圣安东修道院。

战后,当年的盖世太保奈特林格成了波恩政府官员。他一再找罗伯特,要与他和好,但罗伯特始终避而不见。重建圣安东修道院的任务落在菲默尔家第三代——约瑟夫身上。在清除圣安东修道院的废墟时,他发现炸毁教堂的就是他父亲,便辞去了重建修道院的工作。

1958年9月6日是老菲默尔的80岁生日。这一天,流亡国外20多年的施列拉回国。他拒绝了奈特林格的拉拢,和妹夫罗伯特重逢。约翰娜被送进精神病院后对往事不能忘怀,一直想要复仇,但未找到机会。当她得知这一天城里要举行焰火游行晚会为老军国主义分子某元帅庆祝生日时,便在家人接她去参加老菲默尔生日庆祝之前,偷了精神病院管理人员的手枪。当晚7点庆祝游行开始,约翰娜在阳台上开枪重伤了亲临观看的波恩政府某部长。严酷的现实摧毁了老菲默尔一生的梦想和家庭幸福,施列拉也决定重新流亡国外。惊马奔逃《惊马奔逃》是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发表于1978年春的中篇小说。该作品一举跻入当年十大畅销书之列,赢得了评论界众口一词的赞扬。

马丁·瓦尔泽在西方文坛和另一位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齐名。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小说和戏剧方面,作品曾获黑塞奖、毕希纳奖、席勒促进奖等多种重要文学奖项。比起外部世界来,作者更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作品中人物的不断自我内省,表明了作者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惊马奔逃》是一部反映“人到中年的人生危机”的作品。中学和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赫尔穆特和克劳斯分别与妻子在博登湖畔度假。昔日的优等生赫尔穆特如今成绩平平,而当年的调皮鬼克劳斯今天则已功成名就。克劳斯向赫尔穆特倾吐了苦闷遁世的心态,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感到忧虑,更担心失去年轻漂亮的妻子。后来,克劳斯掉入了波涛汹涌的博登湖、赫尔穆特死里逃生,向克劳斯的妻子报丧。谁知克劳斯的妻子在悲痛之余又向赫尔穆特夫妇叙述了心中的苦闷,并庆幸自己终于摆脱了克劳斯的羁绊……这部小说注意人的内在精神的表达,而且通过散文化的语言把那种生活的危机和失落展示得细腻而又微妙。

马丁·瓦尔泽创造了一种马丁·瓦尔泽式的“角色散文”。他以刻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为主,像他的前辈托马斯·曼一样,笔底汇集了哲学、诗学、批评等不同门类的思想精髓,有时也流露出沉静的嘲讽和悲伤。《惊马奔逃》似乎特别适宜于这样的一种笔调,对死亡始终有着浓厚的嫌疑。他不愿去描摹常态,而是让角色保持对生活的辨味。他的格言是:“对于小说家来说,观点犹如短路。”或许,他的写作正是由此而得以避熟就生。贰 波兰作品先人祭《先人祭》是波兰最伟大的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的著名作品。他用这同一题目于1823年和1832年分别写了两个互不相同、只有表面联系的作品。

1823年,诗人发表了他诗剧的第2部和第4部。在其中的前一部里,诗人似乎是力求在诗剧中体现人民对生活的见解,他利用民间创作的幻想形象,再现了民间的招魂仪式。一个残忍的老爷在生前折磨过自己的农奴,现在他得不到人民的宽恕,这个情节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第四部是诗人根据亲身体验过的悲剧写成的一个令人激动的故事,叙述青年人古斯塔夫的悲剧性的爱情,同时也包含了对社会不平以及对有钱有势的人胡作非为的抗议。

差不多过了10年,密茨凯维支发表了《先人祭》的第3部,这部包含着新问题的作品乃是波兰起义的反响。为了极力描写波兰爱国志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苦难,诗人利用了1823~1824年沙皇当局迫害青年组织“菲拉列特”的史实。诗剧成了对沙皇暴政的愤怒的、讥刺的揭发和对波兰青年们的爱国功勋的赞扬。在《先人祭》的一个场面中还出现了几位俄国军官——反对专制制度的斗士。

在诗剧中,关于各个事件的现实主义的、符合历史真相的叙述跟浪漫主义的幻想形象结合在一起;善和恶两种力量充满激情的斗争跟本族救世论者的神秘理论的宣传交相穿插。曾经出现在《维尔诺—考夫诺的先人祭》中的自传性主人公现在改名为康拉德,以爱国诗人的身份与读者见面。在密茨凯维支这个具有宗教卫道性质的“即兴作品”中,充满了诗人和他的人民血肉相连的感情和反对充斥于人间的邪恶与不义的抗议。在诗剧的各个场面之后,密茨凯维文添上了所谓《断章》——一首关于专制俄国的长诗,这是声讨俄国专制制度的愤怒的檄文,同时也是对俄国先进人士怀着友好感情的表示。康拉德·华伦洛德《康拉德·华伦洛德》是波兰诗人、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密茨凯维支1828年的又一部名著。

密茨凯维支这首浪漫主义长诗的中心是一个自我牺牲的爱国英雄的形象,他为了和祖国的敌人进行斗争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主人公有着悲剧性的命运。他小时候做了十字军的俘虏,后来他逃到立陶宛,成了公爵的亲信,并且和公爵的女儿结了婚。但是他看到立陶宛无力和敌人进行强弱悬殊的斗争,因此他离开了祖国,化名康拉德·华伦洛德,混进了十字军的队伍,以便从内部破坏强大的条顿骑士团。康拉德实现了自己的计划,但是他被发觉了,而且牺牲了性命。

在长诗中颂扬了主人公的功绩,诗人在他的事迹中看到了他为后代子孙做下的成仁取义的榜样,但是诗人也指出了他孤身奋斗的悲剧性、他的动摇和怀疑,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和密茨凯维支同代的贵族革命者们的一些特色。诗人的同胞们把这首诗看作是对民族起义的号召。《康拉德·华伦洛德》以它在艺术上的优点、形象和诗格的丰富多样、情节的浪漫主义的魅力博得了读者的好评。柯尔迪安《柯尔迪安》是波兰作家斯沃瓦茨基于1833年创作的诗剧。作品的故事梗概如下:

柯尔迪安是个郁郁寡欢的少年,他像19世纪初期许多害“世纪病”的青年那样,对社会充满了怀疑和失望。他虽然住在风光优美的庄园里,但他感到苦闷空虚,百无聊赖,老仆人格里哥什给他讲战斗故事不能使他精神振奋,年纪较大的拉乌娜小姐带他去骑马散心,也不能使他摆脱烦恼。最后他一人留在外面,到11点钟还没有回来,使拉乌娜很是担心,她找到了柯尔迪安写的一首充满感伤情调的诗。当她还没有读完这首诗,就听得外面一声枪响,柯尔迪安自杀了。

但柯尔迪安并没有死,他后来像个纨绔子弟那样漫游西欧。他先到了英国。一天晚上,他坐在伦敦詹姆斯公园一棵大树下的椅子上,引起了守园人的怀疑,以为他是个白天躲债、晚上才敢出来散散心的人,但他付椅子费的慷慨大方又像个爵士。接着柯尔迪安又出现在意大利的豪华富丽的别墅里,身旁有一位年轻貌美的意大利姑娘维奥列塔。这位姑娘拒绝了权贵富豪的追求而甘愿委身于柯尔迪安,可是柯尔迪安却把她的全部首饰输光了,使她陷入了贫困,只好忍痛把他赶走。然后,柯尔迪安到罗马去晋见教皇,教皇接见了他,并谕示“波兰人要祈祷,要尊敬和信任沙皇”。柯尔迪安大失所望,只好离开了罗马教廷。后来他登上了瑞士的白头峰,他立志要为苦难的祖国而战斗,于是云彩轻轻地托起了他,并把他送回了波兰。

1828年的波兰华沙,宪警密布,戒备森严,绞架竖立在广场上。而皇宫和华沙大教堂张灯结彩,金碧辉煌,这是俄国沙皇前来华沙举行他兼任波兰国王的加冕典礼。群众只能从远处观看加冕盛典,不时有人加以讥讽和挖苦,而波兰的豪门贵族则趋炎附势,阿谀献媚,丑态百出。

在一个教堂的地下墓室里,华沙秘密组织的成员在举行会议,部分人主张杀死沙皇,而以主席为首的大部分成员则反对暴力手段,主张宽恕。表决结果后者占绝对优势,赞成暴力的只有五人,其中最坚决的是柯尔迪安。他已是华沙士官学校的学员,准备乘晚上在皇宫站岗之机去暗杀沙皇。当柯尔迪安来到沙皇的卧房门前,由于胆怯而昏倒在地,沙皇被响声惊醒,一看是刺客便召来卫士,把柯尔迪安押走,关进了疯人院。但柯尔迪安并非精神失常,沙皇便决定处以绞刑。次日,沙皇和康斯坦丁亲王都来到了广场上,康斯坦丁亲王虽是沙皇的兄弟,但与沙皇有矛盾。柯尔迪安是他的士官生,亲王有意要成全他,让他骑马跳越由刺刀竖起的高墙,如果跳过了就免他一死,柯尔迪安后来一跃而过,康斯坦丁亲王还拥抱了他,派人把他带走了。

但沙皇一定要把他处死。老仆人格里哥什来到牢房,为小主人的不幸而悲痛欲绝。不久柯尔迪安被俄国军官带出牢房,押赴刑场。与此同时,康斯坦丁亲王也来到沙皇处替柯尔迪安求情赦免,但沙皇拒绝了他的要求。康斯坦丁亲王十分不满,指责沙皇薄情寡义,同时还揭露了沙皇弑父篡位之罪。沙皇暴跳如雷,指责康斯坦丁亲王之母毫无仁义以及他自己暗害英国女人的罪行。两人互相责骂,剑拔弩张。最后,康斯坦丁亲王先软了下来,沙皇也签署了赦令。等到副官拿着赦令赶到刑场时,俄国军官正在举手下令开枪。塔杜施先生《塔杜施先生》是波兰伟大的诗人密茨凯维支于1834年创作的一部长诗。它对波兰小贵族的生活作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描绘,同时也充满了解放斗争的浪漫主义的激情。

长诗的事件发生在1811~1812年。小贵族们因为一座古老城堡的崩塌而发生争吵,穿插在这一事件当中,诗人叙述了主人公之间的私人关系,叙述了爱国密使洛巴克教士自我牺牲的活动。长诗以加入拿破仑军队的波兰士兵来到立陶宛作结。

密茨凯维支在描写波兰小贵族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时,或者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意味,或者采取悲悯的宽容态度,或者对小贵族阶级的古风旧习怀着几分留恋之情,但他总是把那些习俗描绘成正在一去不返的东西。密茨凯维支同情波兰生活中的各种新思想,例如: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解放农奴这个情节就是他同情民主思想的证明。这部被果戈理称为“绝妙好诗”的长诗具有许多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诗的音节悦耳和形容尽致,叙述的史诗性质和现实意义,热情洋溢的抒情风格和含蓄隽永的幽默感。复仇《复仇》是波兰现实主义剧作家亚历山大·弗列德罗于1834年发表的。

弗列德罗在这个剧本中描写偏僻地方的小贵族社会,它在很多方面保存着18世纪的风俗习惯。喜剧的情节梗概是:剧中的主人公——“公证人”米里切克和“酒库看守人”拉普士谢维奇每人都继承到同一个城堡的一半,于是彼此间开始了不断的争吵。

开头是因为一堵墙引起了纠纷,这墙在两家地产的交界处,是公证人建筑的;可是被酒库看守人毁坏了,这就使两个主人公和他们的家属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错综复杂的纠纷最后是这样解决的:酒库看守人力求向他的仇人报复,设法使公证人的儿子瓦茨拉夫跟自己的女儿克拉拉结婚,而这恰好实现了两个年轻人的心愿。剧中包括许多可笑的情节和描写得淋漓尽致的人物,把过去的小贵族社会表现成一个正在衰亡的、骄傲的和陈腐顽固到荒谬可笑的世界。例如:吹牛家、无赖汉和懦夫帕普金穷得不名一文,靠别人的施舍过活,可是他仍然想摆出小贵族的臭架子,这个形象就其滑稽性来说是十分出色的。涅曼河上《涅曼河上》是波兰著名作家艾丽查·奥吉什科娃于1887年创作的、被公认为是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

它的情节是在1864年农民改革以后的波兰小贵族阶层中展开的,女作家怀着巨大的热情回忆1863年的波兰起义,那时候在地主柯尔钦斯基和小自耕农包加狄罗维奇之间开始建立了友谊。他们两人在起义中牺牲了,现在安息在共同的墓穴里。

奥若什科娃在探索柯尔钦斯基和包加狄罗维奇两家主人公的命运时,表达了小贵族必须与人民结合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出身于小贵族家庭的姑娘尤斯青娜·奥若里斯卡这一形象中,她拒绝了一个贵族的求婚,嫁给了农民扬·包加狄罗维奇。奥若什科娃对阶级调和的可能性抱有幻想,但同时她也创作出真正的劳动赞歌、有血有肉的现实主义作品,书中对于自然景色和农事劳动所作的描绘就艺术表现力来说,是十分出色的。玩偶《玩偶》是波兰作家普鲁斯于1890年完成的长篇小说。

故事是以19世纪70年代已资本主义化的华沙城市生活为背景,围绕主人公沃库里斯基与贵妇人伊莎蓓拉的不幸爱情而展开的。书中叙述了主人公沃库里斯基如何从一个艰苦的劳动者变成一个大学生,又因参加波兰起义而被捕并流放到西伯利亚。后来由于他和伊莎蓓拉的爱情使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志向,他梦寐以求能变成富翁。但当他真正成为资本家以后,仍然同情劳动人民,深知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和贵族生活的寄生性。终因自身思想的矛盾和混乱看不到出路而自杀。

小说还不断插入许多从1848年匈牙利革命到1863年波兰起义之间发生的许多事件,使故事的历史背景更鲜明。显示了作者的非凡创作技巧。没有信仰《没有信仰》是波兰卓越的散文大师显克微支于189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正在没落中的贵族的代表。他觉得,正在兴起的、小贵族注定要倒霉的资本主义世界乃是人类文化的末日。但是在显克微支身上,艺术家到底战胜了思想家,他把自己的主人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这个主人公是受过欧洲文化熏陶的人,有着对美好事物敏感的心灵和精明而善于观察的头脑,然而他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他一心沉湎在自己的感受之中,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没有信仰的人”是厌倦了生活的怀疑论者,他没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对未来缺乏信心,不爱祖国,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或者用他的话说,“无所作为的人”——鲜明的典型。主人公和他的表妹安涅里卡的复杂的爱情、她丈夫的自杀、在幸福之神似乎对主人公微笑的时候安涅里卡的突然死去,使他感到精神上的彻底空虚,于是他决定以自裁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个性格被显克微支描写得那样丰满、深刻和细腻,高尔基认为他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最突出的一个年轻人的典型。巴尔采先生在巴西《巴尔采尔先生在巴西》是波兰天才女诗人和散文作家玛丽亚·柯诺普尼茨卡于1892~1910年创作的。

这部史诗式的作品柯诺普尼茨卡写了将近20年,长诗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以后女诗人在创作中的转变。原先的构思扩大成了巨大的现实主义的概括,诗中表现了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解放运动不断增长的力量。

长诗的高潮是描写美洲一个港口城市的工人们举行示威游行,参加这次示威游行的也有侨居在那里的波兰农民。在题为《我们走吧!》的第6章里流露了胜利的、乐观的情绪——这是对于意识到自己不可摧毁的力量、起来反对压迫者的人民大众的颂歌。

柯诺普尼茨卡在长诗中创造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形象。首先巴尔采尔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农村里的铁匠,一群侨居国外的农民的首领。巴尔采尔在生活中历尽艰辛以后,逐渐意识到必须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劳动人民的团结而斗争。

在长诗的风格中,作者把密茨凯维支、斯洛伐茨基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和对于柯诺普尼茨卡说来是那样独特的民间创作的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你往何处去《你往何处去》又译《君往何方》,是波兰作家显克维奇写于1896年的长篇历史小说。

作品以主要描写尼禄统治时期古罗马帝国的盛衰和基督教徒早期受迫害为背景。尼禄是罗马帝国的一个暴君,当政初期还能纠正前朝遗留的一些弊端。后来由于与元老之间矛盾加深,残酷多疑的尼禄杀死了母亲、妻子、兄弟和老师,并下令焚毁罗马城。高卢和西班牙反抗,元老院废黜尼禄。他逃出罗马最后自杀。小说还穿插描写了皇族维尼裘斯与蛮族人质黎吉亚的爱情纠葛,在此过程中,维尼裘斯改变了信仰,站到基督教一边。

作品揭露和抨击了古罗马统治者的专制残暴,反映了信仰基督教的广大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情节跌宕,语言生动,作者因此书而获得19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十字军《十字军》又译《十字军骑士》,是波兰卓越的散文大师显克微支1897年发表的作品。《十字军》是显克微支最好的一部历史小说,也是波兰历史叙事作品发展方面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作品全景似地展示了波兰人和德国侵略者进行正义斗争的壮观场面。小说的情节以波兰和条顿骑士团的冲突为基础,在著名的1410年格吕沃尔德大战中,条顿骑士团的军队被斯拉夫人的联军击溃了。艺术家把许多虚构的和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引进长篇小说,综合起来,丰富多彩地表现了他们那个时代。

从长篇小说里我们不仅知道了年轻的兹贝什柯对丹努莎的爱情,波格丹涅茨人马茨柯和斯培霍夫人尤兰的侠义事迹,波兰人与十字军的战斗,而且还知道人们是怎样和靠什么生活的,他们怎样管理自己的产业,他们的风俗、习惯和信仰如何,农业、贸易和城市是个什么样子,条顿骑士团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波兰国王雅格洛的宫廷中存在过哪些制度等等。《十字军》在培养波兰人民的民族自觉和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灰烬《灰烬》是波兰作家热罗姆斯基于1902~190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1807年华沙公国建立前后。拉法尔出身于基埃茨省散多梅希县农村里一个贵族地主家庭,他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终日游玩作乐,无所事事。他的叔父拉尔哲夫斯基过去参加过反普鲁士的民族解放斗争,是巴尔同盟的盟员。一次,他和拉法尔出外打猎,遇见了一个德国人,要求他们向新驻克拉科夫的普鲁士军队献礼,他拒绝了;这个德国人又说,普鲁士政府要宣布限制地主对农奴的剥削,减少农奴服封建劳役的天数,拉尔哲夫斯基说:“我是地主,我有权利,地是我的,人也是我的。”

拉法尔的哥哥彼得年轻时就有激进思想,他认为他的父亲是个老顽固,他站在他父亲所痛恨的人一边。彼得和家庭决裂后,参加了1894年科希秋什科领导的民族起义,在战斗中负了伤,亏得一个农奴出身的战士密赫奇克的救护,才幸免于难。起义失败后,他父亲不许他回家,于是他便和密赫奇克住在一起,靠种地放牧为生。

密赫奇克过去是拉法尔和彼得都认识的朋友金杜尔特公爵领地里的农奴,彼得要求金杜尔特恢复密赫奇克和领地里所有农奴的人身自由,可是金杜尔特拒绝彼得的要求,讽刺彼得的行动和立场是“令人作呕的感伤主义”。彼得后来病死,由于他的激进思想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贫苦农民为他送葬的很多。他死后,密赫奇克拒服封建劳役,鼓动农民造反,因而遭到一顿毒打,后被送去服兵役。

1895年,波兰被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瓜分后,许多爱国志士在国内外为波兰民族独立奔走奋斗,他们都把祖国独立的希望寄托在拿破仑身上。拉法尔和他的表兄车得罗也决定去寻求出路,参加战争。一次,他们在斯托克沃索夫遇见了车得罗的朋友特列普卡,特列普卡过去是一个政治活动家,是波兰爱国将领东布罗夫斯基1897年在意大利建立的“波兰志愿兵团”的战士,在意大利参加过法、奥战争。现在他认为政治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不如在家种田,发展农业经济,拉法尔和车得罗没有听他的一套鼓吹。

1807年初,波兰各地爱国将领带领军队来到沃维奇,又成立了“兵团”,东布罗夫斯基任“兵团”首领。他对由拿破仑直接任命的指挥部的全体将领说,1807年是我们新生活开始的一年,今天,我们分别了12年后又汇聚一堂了。他要求将士们保持波兰人的勇敢精神。拉法尔直接跟着东布罗夫斯基,在革坦斯克比得哥煦同普鲁士、奥地利军打过几仗,取得了胜利。后来东布罗夫斯基的部队想渡过维斯瓦河去萨克森州找拿破仑皇帝。拉法尔在战斗中也负了伤,并且还遇见了密赫奇克,他原来是从奥国军队里逃出来的。拉法尔的叔父纳尔哲夫斯基为了护卫自己的庄园,也和奥地利人打过仗,后来战死了。1809年底,国内战争结束,纳尔哲夫斯基的一个庄园,根据遗嘱由拉法尔继承,密赫奇克也在他那里做工,但他已不是农奴,而成了一个雇佣劳动者。

车得罗所在的“兵团”所属部队后来跟随拿破仑去了西班牙。拿破仑在西班牙进行的是一场侵略战争,激起了西班牙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几乎全民皆兵,斗争十分英勇,尽管侵略者在萨拉戈萨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但也未能使他们屈服。车得罗忠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