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冰岛大学校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5 04:30:48

点击下载

作者:姚玉芹,杨晓璇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克里斯汀——冰岛大学校长

克里斯汀——冰岛大学校长试读:

前言

在中国传媒大学工作近五十年,其中有三十多年在学校领导我岗位上任职。这些经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体悟、思考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女性走向领导岗位的不易。

早在1996年,我即萌生组织世界各国为数不多的大学女校长进行交流合作的想法,但当时忙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转型,这一想法被搁置下来。直到2001年,在诸多同事的帮助下,我才将这一构想变成现实,召开了大学女校长“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此后论坛每隔两至三年举办一次。2006年,论坛挂靠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建了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负责论坛的筹划、组织工作;2009年,在江苏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为论坛筹集资金。迄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已在中国北京、南京、厦门举办五届,并在新西兰、日本、美国、土耳其、津巴布韦和墨西哥等地召开六次分论坛,吸引了79个国家的800余人次大学女校长。

十年来,在与各国大学女校长的交流互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作为决策者和领军者可谓凤毛麟角,其人生历练和办学实践值得浓墨重书。翻阅每位女校长的简历、细读她们给论坛提交的论文,总能激起我发自内心的共鸣,赞佩她们的治校理念、管理智慧和人格魅力。每一位女校长都拥有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卓尔不凡的领导能力与永载史册的辉煌业绩。

我的一位好友、著名女性传记作家赵凤翔教授曾说:“女人要写女人。”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女校长要研究女校长。追溯大学女校长成长、成才、成功的道路,总结女性领导力的形成规律和独特优势,开展大学女校长及女性领导力研究,出版相关研究成果,就成为“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活动的自然延伸。

2010年,我们筹划设立了“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课题,组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约80余人的研究团队,选定34个国家80余位大学女校长,进行个案研究和群像描绘;对23个国家的女子大学进行历史梳理与全面考察。2011年,这一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立项;2013年,由该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结集而成的“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这套丛书由四个系列组成,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四个系列:女子高等教育系列、中外大学女校长个案研究系列、女校长群体研究系列和“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图文集锦系列。三个特点:一是全景式描述。丛书对世界范围内大学女校长及女子高等教育,首次进行比较全面的观照和挖掘。女校长研究既有共性的揭示与比较,又有个性的剖析与呈现;女子高等教育研究既有全球视野的巡礼,又有具体国别的探究。二是人物传记式的写作方法。丛书以访谈当事人、发掘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力求再现传主的人生轨迹、突出其办学理念和治校业绩。三是可读性强。传主的真知和作者的匠心历历可见,读者能够在图文并茂中感受到智慧和灵感的融会。

这套丛书是对女性通过教育追求真善美、通过自身努力彰显智仁勇的真实颂扬。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女人,就会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不仅是真善美的化身,也应是智仁勇的写照。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女性如何通过交流互鉴,凝聚智慧、取得共识;体认困境,直面现实、自立自强;付诸行动,同心同力、坚持不懈。

这套丛书是对“女性是改造世界的温柔力量”的生动诠释。置身于男性居主导地位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女性要取得成功,需要充分展现女性特质,发挥女性优势,要以女性特有的视角观察、思考、解决问题。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看到女校长们如何在战略决策上,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引领未来;在具体工作中,体贴入微、心系师生,用愿景激励师生,用行动示范师生,用厚德包容之心协理校务;在领导风格上,追求完美和精致,重视以人为本,在管理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事业发展的契合。

这套丛书是对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社会价值的全面展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形塑社会结构及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大学校长是具有社会象征、示范和引导意义的特殊群体。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女性担任大学校长,在改变高等教育生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结构变迁、家庭角色分工、社会责任担当、时代价值导向。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看到女子高等教育和大学女校长的发展历程,正是社会不断进步、两性趋于平等的见证,而她们成长的艰辛和不易,也呼吁现代社会迈向更加平等、公正、和谐的完善之路。

丛书已然油墨飘香,感激的话语也充溢心头。感谢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为项目提供启动经费,感谢教育部将此课题列为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感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供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特别感谢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女士担任项目和丛书的总顾问,并欣然作序。

感谢这套丛书的传主、作者和编审们。他们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千方百计,保证了任务圆满完成。传主们倾力支持、积极配合;作者们夜以继日,数易其稿;编审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令人感叹。课题跨越四载,屡遭挫折,历尽艰辛,常常使我们困扰于“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殚精竭虑之后的新意迭出,我们则惊喜于“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作者之中定会有著名的传记作家、女性研究专家脱颖而出。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出版社,为项目的完成和丛书的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丛书煌煌五十本,从策划、组织、申报、撰写到编辑、装帧,学校教师及出版社职工都是主力军,都是可靠、堪用、高效的突击队。如今项目和丛书按期完成、保质保量出版,我要向他们衷心致谢!

任何一项事业,都是“一人启其端,百人扬其华”。我只是一个组织者、牵线者,项目得以完结、丛书得以问世,应归功于各位热心的支持者、参与者。让每一位年轻的女性都能自由地筑梦、勇敢地追梦、幸福地圆梦,是我最乐意为之奔忙的事业。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参与到这一有意义的工作中来。刘继南2014年7月于北京克里斯汀·英格尔芙斯多蒂尔

1954年生于冰岛雷克雅未克。1975年至1978年在冰岛大学药学系读本科。1983年获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药学博士学位。1983年回冰岛大学任教。2005年7月任冰岛大学校长、校理事会主席,为该校首任女校长。2010年7月连任。2007年被冰岛总统授予猎鹰爵士荣誉,2013年被芬兰总统授予芬兰白玫瑰骑士荣誉。

Professor Kristín Ingólfsdóttir was born in Reykjavik in 1954.She received her first degree in pharmacy at the University of Iceland in 1978 and her Ph.D.degree from King’s College of London University in 1983 in pharmaceutical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She taught in University of Iceland starting from 1983;She became Rector and President of the Governing Council of the University of Iceland in 2005,and was reinstated for a second term in 2010.She is the first woman to hold the positions of Rector and President of Governing Council in Iceland.She was honored with the Mykolas Romeris Award, granted by the Mykolas Romeris University, Vilnius, Lithuania in 2006;she was made Knight of the Order of the Falcon by the President of Iceland in 2007 and granted Knight of the Order of the White Rose of Finland by the President of Finland in 2013.引子

自从接手冰岛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克里斯汀·英格尔芙斯多蒂尔(Kristín Ingólfsdóttir)传记的写作任务之后,我们就开始着手搜集有关克里斯汀校长的一切资料,并在脑海里不断地想象勾画真实生活中克里斯汀校长的形象。无论我们掌握的资料有多丰富,如果不走近她,与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谈,亲自感受她,细细品味她,就不足以刻画出这位气质高贵、举止优雅、学识渊博的学者型校长的独特风采。为了揭开克里斯汀校长的神秘面纱,展示她独特的治校理念和卓越的领导艺术,以及她丰富人生经历中的重要横断面,我们决定飞向大西洋,奔赴冰火两重天的神秘岛屿—冰岛。

冰岛十日,了解克里斯汀六十年。一 踏上旅途

2013年8月30日上午十点,怀着对于冰岛这个神秘国度的想象和憧憬,我们登上从北京飞往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国际航班,踏上飞往冰岛的旅途。从北京到北欧的芬兰,再到地处北大西洋、被冰川和火山覆盖的岛屿——冰岛,路途有八千多公里。八千里路云和月,只为一睹克里斯汀(Kristín Ingólfsdóttir)校长的风采,展现她独特的魅力。

实际上,从登机那一刻起,我们就像装备着武器的战士,蓄势待发,做好向访谈对象发起进攻的准备。就着几十页中英文的访谈提纲,我们像过筛子一样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再次细细斟酌,希望尽量把问题问得到位、具体,让对方有充分的叙述空间,而不是我们一大段的陈述之后,得到对方只是一个“是”或者“不是”的回答。关于每天满满的日程安排,基本上是克里斯汀校长的秘书根据我们的要求做出的,在确保每天和校长本人有两至四个小时的沟通之外,我们还提出了采访秘书本人、校长在药学系的同事、学生、朋友,以及校长的父母、丈夫、两个女儿。计划采访的部门是冰岛大学的营销宣传部,计划参观的地方是冰岛国家博物馆,然后逛逛冰岛的书店,等等。

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由于芬兰航班有所延误,以及欧洲人不慌不忙的工作态度,过海关安检时耗时较长,如果要赶上飞往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航班,我们必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狂奔十分钟。当我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到达登机口时,果然,我们是最后登机的两个乘客。

搭乘冰岛航空的航班,我们从赫尔辛基起飞,飞机沿着大西洋飞往雷克雅未克。一路的晴空从大西洋开始变得浓云密布,雷克雅未克正在下雨的天气也正好验证了出发前天气预报的预测。打开座位前方的电视,我们迫不及待地寻找英文版的冰岛节目,想在见到克里斯汀校长前更可能多地了解一下冰岛的风土人情。在冰岛航空给乘客提供的餐巾纸上,用黑字印着这样的一句话:In the year 1000 Leifur Eiriksson the Lucky sailed from Iceland to America. He named it Vineland.On his journey coffee, tea and soda were not complimentary.(公元1000年,莱夫·埃里克森(好运莱夫)乘船从冰岛到美国。他把它命名为葡萄园。在他的旅程中,咖啡、茶和苏打水不是免费的。)

冰岛航空的幽默给我们留下了对冰岛的第一印象。莱夫·埃里克森是著名的北欧维京探险家,在公元1000年时,发现了北美洲,从而成为第一个发现北美洲的欧洲探险家。想必1000年前,莱夫·埃里克森的旅途一定充满着无数的艰难险阻。相比之下,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赴冰岛“探密”克里斯汀,不但有“翅膀”飞着过去,旅途中还一直有免费的咖啡和茶水。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感觉有些疲惫。但迫不及待想看到冰岛这片遥远而又神秘的土地的渴望,又让我们倍感兴奋。虽然大西洋上空依然是阴云和浓雾,俯瞰不到任何景物,但随着航班的逐渐下降,我们知道,冰岛,这个一度被认为非常遥远的地方,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飞机在凯夫拉维克机场降落时,舱外飘着雨滴。雨中的雷克雅未克,从天空到地面,一片灰色。没有树木,没有花草,除了机场建筑外,周围没有任何别的房屋,一片空旷。那一刻的感觉,简直就是双脚踏上了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国家。

提取行李时,我们有些担心。等到最后,直到传送带已经停止,我们感觉不妙,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行李是直挂托运,转机时无需提取。赫尔辛基机场为了赶航班,人可以狂奔,但行李自己不会加速,欧洲人不紧不慢的办事效率,导致我们的行李最终没有被送到航班上。经询问,赫尔辛基飞往雷克雅未克的航班每天只有一趟,我们的行李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也要等到第二天的同一时间。这时,我们的心情有些沮丧。因为没有人能够确切地告诉我们,第二天行李一定能到。除了采访提纲随身带着之外,录音笔、照相机和电脑等工具全部在行李中。我们最担心的,是影响工作。

冰岛大学安排了接机。从等行李到和机场人员交涉,拖延很长时间,我们才出现在机场出口处。一位头发和胡子都有些花白的中年人拿着写着我们名字的纸走到我们面前,微笑着和我们确认身份。我细看一下才发现,接机人把我们的名字拿倒了。福字倒着拿表示福到了,我们的名字倒着拿表示我们到了,这也是一种以中国的方式作出的欢迎仪式。一想到这些,我们忘记了没取上行李的烦恼,高高兴兴地坐上车。我们向接机人表达让他久等的歉意,他淡淡一笑,表示不介意,随后便兴致勃勃地和我们介绍沿途的风景,他的友善给我们的冰岛之行拉开了愉快的序幕。

从凯夫拉维克机场到雷克雅未克,大约50公里。40分钟后,我们到达酒店。我们入住的酒店房间不大,但很温暖,与室外的冷风和阴雨形成强烈对比。虽然是冰岛时间晚上7点,由于8个小时的时差,北京已经是第二日凌晨3点。将近1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也深感疲惫。

根据地图上的图标,我们大概知道了冰岛大学的方向。

离克里斯汀校长越来越近了,我们充满期待。二 冰岛:一个国家的形成

雷克雅未克的夜晚非常宁静。由于时差原因,我们并没有睡多久。天还没亮,便起来看窗外的街景。点点路灯,照亮了条条街道,只是空空的街道上没有任何行人。由于是地震多发区域,雷克雅未克的建筑并不高,房屋主体和屋顶有不同颜色的搭配,既清新淡雅,又不失活力。

街灯暗去,黎明来临,冰岛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天是周日,我们虽然没有采访任务,但还是想提前到冰岛大学附近踩踩点,熟悉一下环境。仍就是一个雨天,雷克雅未克像一位纯洁恬淡的少女那般宁静,想碰上一个人问路,都要四处寻找。终于遇到一位穿着羽绒服的老人,他告诉了我们去冰岛大学的大致路线,如果步行,大概需要二十多分钟。如果乘坐的士,要一千元左右冰岛克朗,相当于八十多元人民币。于是,我们决定步行。

在去冰岛大学的途中,我们经过雷克雅未克市的“心肺”——休宁湖(Tjornin Pond)。休宁湖位于雷克雅未克市中心,周围是留姆斯卡拉加多林公园,市内最大的一片绿地。市政厅在湖的西侧,总统办公室和总理办公室都在湖的北侧。在湖中心的小岛和湖边的地上,有数百只鸭子等水鸟在嬉戏,很是惬意。我们经过它们身边,这些小动物似乎丝毫没有察觉。据路人介绍,夏天,这里是人们晒太阳的地方。在寒冷的冬季,湖中会排放温度适宜的热水,供这些美丽的水鸟过冬。

冰岛大学是开放式校园。周日,校园周边静悄悄。我们来到大学的主楼,确定了克里斯汀校长办公室的位置。整个大楼空空如也,我们决定去参观主楼旁边的冰岛国家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Iceland)。周日博物馆开放,还有不同时段的英文讲解。有人说,如果你的冰岛之旅从参观国家博物馆开始的,那就最理想了。而我们的冰岛之行,恰恰是从参观冰岛国家博物馆开始。我们认为,了解克里斯汀校长,必须先从了解冰岛国家的形成、冰岛的历史文化和冰岛社会的风土人情开始,这对于我们了解这位未曾谋面、拥有迷人笑容的大学女校长的诸多传奇会有很大帮助。冰岛国家博物馆(作者摄)

博物馆内温暖安静。被冻得不停流鼻涕,甚至有些发抖的我们,决定把一天的时间都消磨在这里。

冰岛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863年,既是冰岛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中心,还是负责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推广的机构。此外,还负责考古挖掘和研究、民俗民风的收集和保护。冰岛国家博物馆的设计很舒适,地下一层是衣帽间和存包处。展览从二层开始,主题是《一个国家的形成:冰岛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这个展览是常设展览,讲述的是冰岛这个国家从何处来,冰岛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过去,他们的传统。

在英文讲解的带领下,我们从冰岛人的劳作和生活方式、定居方式、艺术和工艺、社会文化和语言几个方面了解了冰岛社会从最初的人类定居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展览中陈列的两千多件实物和大量的历史照片,为每一个参观者构建了冰岛发展的历史轨迹。

冰岛,这个地处北大西洋裂缝,即北美和欧亚板块接合处,在地理上连接了东方和西方的神秘岛国,在其10.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竟有11%被冰川所覆盖。由于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至今,冰岛还有200多座活火山。这冰火两重天的独特景观,恰恰是冰岛的魅力所在。在1100多年前,冰岛还是一片处女地。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冰岛无人定居的历史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要久远。图中裂缝为北美和欧亚板块接合处(作者摄)

在维京(Viking)时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定居者掌握了比较先进的造船技术,使得他们能够从挪威航行到冰岛。冰岛最初有人定居大约开始于公元874年,最早的定居者被认为是挪威海盗英格尔夫·阿纳尔松(Ingolfur Arnarsson)。身为海盗的英格尔夫·阿纳尔松和他的弟弟在一次探险中发现,冰岛是一个富饶的地方,于是决定从挪威迁往冰岛定居。在卖掉了家中不能带上船的东西后,一艘载着英格尔夫·阿纳尔松的家人、自由人、奴隶、家畜、食物和各种供给品的船便驶向了冰岛。在他们到达冰岛后的第二年,英格尔夫·阿纳尔松的弟弟因为虐待奴隶,被反叛的奴隶杀死。英格尔夫·阿纳尔松为弟弟报了仇,解救了被奴隶俘虏的女人。

据说,海盗们有个习惯,那就是把绑在船上座位两旁的木头扔进海里,这两根木头随波逐流,最后在哪里靠岸,海盗们就在哪里定居。他们认为是上帝用这种方式替他们选择了定居的地方。到达冰岛之初,英格尔夫·阿纳尔松就把从挪威的家里带来的座椅旁的圆木丢到大海中,希望得到神的指点。三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派人寻找丢在大海中的圆木座椅。在第四年的夏天,奴隶发现了圆木。英格尔夫·阿纳尔松终于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神谕,于是大赦奴隶,给了他们自由和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发现圆木的地方,英格尔夫·阿纳尔松开始建立他永久的家。而且,他还发现了很多温泉。英格尔夫·阿纳尔松将定居之地命名为雷克雅未克,意思是“冒烟的海湾”,这也是现今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所在地。古冰岛人的服饰、居住的房屋和使用的工具(作者摄)

从公元890年到930年,冰岛被称为定居时期,逐步建立了一个没有君主制度,由地方部落酋长统治的社会。公元930年,冰岛各部族首领携随从百余人召开了称为“阿尔庭(Althing)”的公民大会,共有36个部落国参加了这次会议,每个部落首领都拥有投票的权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共和体制的政府,这也标志着一个独立的冰岛联邦国的建立和最古老的的议会的成立。位于冰岛辛格维尔国家公园内的古议会旧址(作者摄)

公元1000年,冰岛人雷夫·埃里克松发现了北美洲,是第一个登上美洲土地的欧洲人。稍晚一些时候,冰岛的巾帼英雄索比亚娜多蒂尔7次跨海到美洲,她的儿子斯诺里是第一个出生在美洲的欧洲人。到了13世纪,冰岛经历了一段充满斗争的阶段。冰岛内部,最强大的部落酋长间兵戎相见,开始了内战。与此同时,挪威国王为了赢得更多的土地,开始对内乱中的冰岛虎视眈眈。公元1262年,冰岛“阿尔庭”的议会作用被削弱,挪威将冰岛纳入统治范畴,冰岛开始效忠于挪威。冰岛臣服挪威,意味着古老的冰岛联邦国时期的结束,内战也就此结束。14世纪时,挪威和丹麦的皇室联合,丹麦国王统治了挪威。作为挪威国王殖民地的冰岛,此后成为丹麦的附属国。1262年是冰岛历史上的转折点,冰岛从此开始了六百多年被外国势力统治的黑暗时期。

自19世纪初叶始,冰岛人民不再甘于被外族专制统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民族独立的战争。1845年,“新阿尔庭”议会(the New Althing)在雷克雅未克成立。1874年,丹麦政府给予冰岛有限的自治,议会有了立法权,一半的男性国民获得了选举权。1918年,冰岛成为在丹麦王国统治下的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外交和国防方面仍然由丹麦王国掌控。直到1944年冰岛共和国建立,丹麦王国对冰岛法律上的统治才彻底结束。由于6月17日是冰岛国父约恩·西古尔德松(Jon Sigurdsson,1811年6月17日-1879年12月7日)的诞辰日,冰岛将这一天定为国庆日。

纵观冰岛的历史,可以发现,探险、隐忍、斗争、独立贯穿了时代变迁的长河。不难看出,冰岛的历史是一部冰岛人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以及外国统治者斗争的历史。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条件,冰岛的经济一度发展缓慢。直到18世纪50年代,丹麦的公司在雷克雅未克修建加工羊毛的厂房,继而又开了硫磺矿,并开始经营渔业、农业和造船业,冰岛的经济才渐渐有所发展。二战期间,由于英军和美军在冰岛修建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冰岛经济的发展。大萧条时期的失业不见了,英军修建了雷克雅未克机场,这个机场如今作为国内机场仍在使用。美军修建了凯夫拉维克机场,也就是今天的国际机场。二战之后,冰岛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国家开始走向繁荣富强,突出表现在私人汽车增加很快,郊区不断得到扩展,现代公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由于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渔业成为冰岛的支柱产业,其出口的70%是渔产品。但是,冰岛从事渔业的人员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0%。除此之外,冰岛比较发达的是软件业和服务业。

由于一度沦为挪威和丹麦王国的殖民地,冰岛人将独立视为高于一切的头等大事。每个冰岛人的血液中都流淌着对于被奴役的抵触,充满着对于独立的向往。关于我们早有耳闻的冰岛的独立精神和女权运动,探究根源,不难从历史的发展中看出成因。冰岛人对于独立精神的追求,从冰岛的文学中也可充分体现出来。被誉为当今世界文学经典的长篇故事萨迦(sagas),很大一部分讲述的是中世纪冰岛人的冒险经历和英勇反抗殖民统治的故事。而且,冰岛的国家英雄,于195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冰岛大学教授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1902-1998),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总称为《冰岛钟声》的3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的都是17世纪居住在茅草房屋的冰岛人在丹麦的统治下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反抗丹麦人统治所进行的激烈斗争。拉克斯内斯十分准确地捕捉到了冰岛人的灵魂,并通过文学作品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冰岛人对于独立的诉求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体现出来,最明显的要数一些冰岛人对于加入欧盟的恐惧,尤其是对丹麦统治仍有记忆的老一辈冰岛人。另一个冰岛人的特点也可以反映出冰岛人对于独立的诉求,那就是对于拥有房产的痴迷。拥有自己的房屋的观念深深地植入冰岛人的意识中,因此房屋租赁市场在冰岛并没有很大的空间,租房子被很多人看作是一种过渡的解决方法,拥有自己的房产等同于拥有安全感。

冰岛,这个只有32万人口的岛国,在1100多年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面临着挥之不去的火山爆发的威胁,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饱受磨难和清贫,甚至外国殖民国家的压榨专制,冰岛人始终守护希望,坚忍不拔。也正是这种精神,冰岛拥有了多项世界第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议会民主制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消除文盲的国家;冰岛人均著书、出版(包括翻译出版)及购书排世界第一。

作为大自然的恩赐,冰岛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和淡水资源,有一万多个瀑布分布在各处,热喷泉不计其数。就淡水资源而言,冰岛人均拥有量排名世界第一,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也占世界第一。全国32万人口中,一半冰岛人都居住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及周围地区,除首都外,其主要城市还有阿克雷利、哈夫纳夫约杜尔等。

我们大约用了一天的时间,了解了冰岛一千多年的历史。傍晚时分,雨还在下个不停,我们便在博物馆一角的咖啡区靠窗的位置坐下来,用免费的开水在随身带的杯子里沏了一杯热茶,开始阅读冰岛历史方面的英文资料。在国内的时候,便听说冰岛人最爱去的两个地方是酒吧和书店。虽然是雨天,来博物馆一楼书店看书的人始终络绎不绝。有些年轻的父母甚至带着孩子。他们在挑选图书时,有的孩子便冒着雨到馆外玩水嬉闹,不会走路的婴儿则在室内的地上到处乱爬。冰岛家长们好像并不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实际上,他们也无需担心。因为冰岛的社会治安非常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三 百年冰岛大学

冰岛第二日。

我们到达冰岛的时候,是克里斯汀校长比以往更加忙碌的时候。一是刚开学,各项工作正在启动。再就是冰岛政府正在讨论2014年的财政投入,其中包括给冰岛大学的资金投入。一直资金吃紧的冰岛大学,好像还看不到曙光,还要做好迎接更加艰难的准备。即便如此,克里斯汀校长还是在下午与我们正式见面了,并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安排给了我们。

自从在冰岛落地,我们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料,只要有可能,我们都不放弃尝试。上午,我们和校长办公室的秘书玛格丽特(Magret)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希望她能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冰岛的教育体制和冰岛大学的发展历史,二是请她安排我们到冰岛大学的营销宣传中心,我们想获取克里斯汀校长就任以来相关活动的记录和形象宣传方面的资料。

让我们兴奋难抑的是,玛格丽特正在梳理冰岛大学的百年历史,她已经把散落各处的片段性的资料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其中部分资料有英文版本。这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即在一瞬间的收获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好事成双,在营销宣传中心,我们也收获不小。这个部门刚刚制作完成了一部六集的专题片,分别从教学、科研、学校运营、对外交流等方面介绍了冰岛大学近年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由于是冰岛语解说,我们向部门负责人朱恩(Jon)提出帮忙,希望他把每一集内容的大标题翻译成英文后传给我们。这些第一手资料的获取,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冰岛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克里斯汀校长就任以来实施的治校方略以及冰岛大学在新时期发生的诸多变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教育体制

冰岛虽然地处大西洋腹地,远离欧洲大陆,但作为北欧五国的成员国,与北欧其他国家有着相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关系密切。就高等教育体系而言,冰岛和北欧国家基本相似,其国家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与欧盟制定的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框架相呼应。而说起北欧五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得提到“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博洛尼亚进程”是一项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目的是打通欧盟国家的教育体制,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实现欧洲高教和科技一体化。这一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由29个欧洲国家提出的改革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容易理解以及可以比较的学位体系、建立本科和硕士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欧洲学分转换体系(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简称ECTS)、促进师生和学术人员流动、保证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合作。在时间进程上,“博洛尼亚进程”指出希望在未来十年间,即2010年,签约国中任何一国的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和成绩,都将获得其他签约国家的承认。大学毕业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其他欧洲国家申请硕士阶段的学习,或者寻找就业机会。

加入“博洛尼亚进程”需要签约国履行基本的义务,即能够根据《里斯本公约》和《博洛尼亚宣言》的内容,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国内教育体制和完善教育设施,建立必要机构以保证落实公约和宣言条款。“虽然冰岛不是欧盟成员国,但我们是欧洲经济区的成员,80%的欧盟的条例对我们都适用。在科学和教育方面,我们和欧盟的关系非常紧密,甚至我们的立法也来源于此。例如博洛尼亚进程,我们也积极参与了。”冰岛大学主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乔恩·阿特利·本尼迪克特松博士(Dr.Jón Atli Benediktsson)说,地理位置割不断冰岛与欧洲大陆的紧密联系。后来,冰岛政府积极签署了《里斯本公约》和《博洛尼亚宣言》。

其实,冰岛高度重视教育与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冰岛是一个阴阳兼具的国度,既不断生发着建设性的力量,同时也不停地激发出毁灭性的自然力量。其致命的地理位置所孕育的活跃的火山活动,是笼罩在冰岛人民头上的一块阴云。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价值是冰岛人民一贯所为,而教育,自然也就被视为头等重要的大事。

正如前面所言,冰岛拥有的多项世界第一中,有两项体现在教育方面,即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消除文盲的国家和冰岛人均著书、出版(包括翻译出版)及购书排世界第一。冰岛重视教育的历史最早始于18世纪末期,那时的冰岛人受教育率就很高。从1907年开始,还在丹麦统治下的冰岛,10-14岁的孩子就开始被强制入学。

目前,冰岛的教育体制分为四个阶段,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根据学前教育法案,学前教育是教育体制的第一个阶段,是义务教育的起点,教育对象是1-6周岁的儿童。大多数的冰岛儿童都参加学前教育,费用的绝大部分由地方议会资助。完成学前教育之后,根据法律规定,6-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则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冰岛的义务教育有单独的结构系统,也就是说,小学和高级中等教育构成了同一阶段的学校教育。通常情况下,义务教育是在同一所学校完成的,而且是免费的。

高级中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完成义务教育的16-20岁的学生都有资格进入高级中等学校学习相关科目课程。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作大学预科,由四年的大学课程构成,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可以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同样不收学费。

冰岛现代高等教育体制要追溯到1911年冰岛大学的成立。高等教育机构2006年第63号法案涵盖了冰岛高等教育的法律框架。这一法案适用于提供由教育科技文化部颁发学位的高等级教育的教育机构。2007年第80号国家资格框架,系统地描述了教育体系,阐述了高等教育文凭是基于学习成果而给发。冰岛所有颁发高等教育文凭的学校都必须遵守这一框架。冰岛任何完成高级中等教育的学生都可以申请上大学。除了一些像是医学、牙科等课程,冰岛大学有义务接受所有获得高等中级教育文凭的学生。在冰岛,不论性别、经济地位、居住地、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或残疾与否,每个人都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目前,全冰岛有7所经过教育科技文化部认证的高等教育学府,分别是冰岛大学、冰岛农业大学、彩虹桥大学、侯拉尔大学、冰岛艺术研究院、雷克雅未克大学和阿克雷里大学。对于32万人口而言,其人均占有大学资源在全球名列前茅。其中,建于1911年的冰岛大学是规模最大的,也是冰岛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是冰岛唯一能够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除了一些高度专业化的课程,冰岛的大学开设的专业大多数是传统的专业。在冰岛读大学,公立大学没有学费,只需交纳一定的注册费用,助学贷款能够满足学生生活和学习之用。

在教学质量方面,冰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质量基本与欧洲大陆保持一致。而且,冰岛政府向来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明确规定所有高校必须经过冰岛教科文部的认证,还必须定期向教科文部汇报内部质量监控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科文部加大力度,专门指定一个由国外专家组成的“质量委员会”,对冰岛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进行监控。

冰岛的高等教育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作为北欧国家,尽管冰岛与欧洲、北美洲在文化上培育了密切的关系,但她却以自己的方式形成了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其卓越的冰岛语言和文学、冰川学和地质学等学科全球著称。

冰岛政府在鼓励各个高校保持其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希望相互之间加强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满足所有公民的不同需求。

而且,冰岛在重视自决的同时,更加主张开放。冰岛政府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很多冰岛人也选择至少一年到国外学习,完成大学学业,了解世界前沿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开阔视野,形成更为宽广的创新思维,以便日后在国家的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关于这一点,冰岛前任教科文部部长斯万蒂斯曾经坦陈政府的长远考虑:冰岛自身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某些学科领域较为薄弱或尚属空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年轻人出国求学,对国家而言是一种财富,他们不仅学到了世界前沿知识和技术,而且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华,这对于岛国的居民而言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更宽广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多数学生结束学业后都会返回冰岛,成为建设冰岛的中坚力量。

因此,冰岛政府从许多配套政策上支持学生出国。例如,冰岛现行的学生贷款体系,即使是出国留学,也可以和国内求学一样申请贷款,不像大多数国家的学生贷款基金对于出国留学的学生是有很大限制的。在鼓励留学的同时,冰岛还特别重视吸引外国学生到冰岛求学,很多课程都是英语教授。近年来,随着冰岛高等教育质量的逐步上升,到冰岛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呈增长趋势,已占学生总数的5%。

冰岛教育体制最鲜明的特征是鼓励创新,这与北欧国家鼓励全民创新的传统密不可分。在北欧诸国,从诺贝尔奖的诞生到现代著名的企业都能看到创新的体现,如萨博汽车、宜家家居、伊莱克斯电器、Skype网络电话等。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EIU)2009年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北欧诸国名列前茅,其中芬兰创新力高居全球第三。北欧五国的创新投入及研发队伍规模均处于较高水平,企业始终是创新的主体,其次是高校等科研机构。而政府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着指挥者、支持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统筹公共研发资金,架构创新系统,配置创新资源,最终构建起一个执行力强的全民创新机制。

冰岛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从中小学开始的。为了将创新意识贯穿于教育体系之中,冰岛在国家中小学课程中增加了名为“创新教育和知识运用”的选修课程,引导鼓励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发明创造,乃至开发产品。冰岛政府鼓励各类各级学校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让那些充满创新激情的老师担任孩子探索创新的领路人。

根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报告,2010年和2011年,冰岛在“全球创新指数”中分别居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经济体首位和第十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强国。这与冰岛在金融危机中果断采取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合作,推动教育、创新和创业紧密结合,追求创新体系效率的最大化分不开。近年来,冰岛政府依据其高等教育的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发展能够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尖端科技领域,如地热技术、生命科学、创意产业等。冰岛教科文部下属的科研中心设立了不同类型的科研基金资助创新和创业行为,特别是专门设立了针对高等教育的“冰岛研究生研究基金”、“冰岛大学生创新基金”等,鼓励企业和大学以及大学之间的合作,让冰岛的高等学府处处充满了创新的气息和氛围。2010年,冰岛向欧洲专利办公室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比10年前增长了40%,达到每10万居民就有22项专利申请。

2008年冰岛经济危机爆发后,高等教育经费逐年锐减,但是冰岛高等教育的质量并没有因此下降,因为冰岛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从未动摇。值得全球教育界人士关注的是,冰岛高等教育不仅成功应对了自身的困境,而且发挥自身优势,为帮助冰岛经济走出阴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冰岛总统格里姆松2011年夏天会见美国华盛顿大学代表团时感慨地说:“高等教育是冰岛社会最伟大的变革推动者。”他的话为冰岛“危难之处显身手”的高等教育作出了最好的评价百年冰大

冰岛大学历史悠久。早在冰岛共和国建立之前的1911年,“阿尔庭”议会为纪念冰岛民族英雄,即后来的国父约恩·西古尔得松(Jon Sigurdsson 1811年6月17日-1879年12月7日)诞辰100周年,决定在1847年开办的国立神学堂、1876年开办的医士学校和1908年开办的法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冰岛大学。1911年6月17日,冰岛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比约恩·奥尔森(Björn M.Oˊlsen),冰岛语法和文化历史教授,做了意义深远的就职演讲。他说,冰岛大学虽然是世界上最小、最不完备的大学,只有40多个学生,服务对象为公务员,开设的专业也为数不多,仅限于神学、医学、法学、古挪威语和古冰岛语,但是,坚守希望的冰岛人相信,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所建成于世纪之初的大学,一定会成为集科研、教学、冰岛语言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一流学府,肩负起整个冰岛国民的教育职责,成为20世纪独立国家的重要基石。

建校之初,冰岛大学没有校舍,暂时在“阿尔庭”议会的建筑内开展教学活动。不甘于现状的冰岛大学,开始积极不懈地为自身的发展向丹麦政府争取权益。直到1933年,冰岛大学彩票法案通过后,冰岛大学校舍的建设才真正提上议事日程。学校的第一座建筑于1934年开放,1936年大学主楼(The University Building)开始动工。至此,冰岛大学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1940年6月15日,冰岛大学主楼建成,这座冰岛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在当时被视为冰岛最为宏伟的建筑之一,它的建成,开启了冰岛大学历史的新篇章。此后,冰岛大学专业扩展很快,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到1950年秋天,已经有630名注册学生。并且,女性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冰岛共和国的建立,尤其是二战之后,冰岛大学教职员工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由此,冰岛大学从一所面向为公务员的大学向为公众提供基础大学教育的大学迈出了第一步。

20世纪50年代,冰岛大学的发展速度放缓。原因是从中学毕业的学生数量有所减少,冰岛大学入学学生的数量也相应下降。但是,一直努力向前的冰岛大学并没有就此停止脚步。1958年,随着放射性实验室的建立,以及工程学院物理系教授职位的设置,冰岛大学拉开了向一所研究型大学迈进的序幕。1961年,冰岛大学庆祝了她50岁的生日。50年校庆之后,冰岛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学科建设方面,1962年,冰岛大学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原来的法律和工商管理学院一分为二。1969年,工程学院更名为工程和自然科学院,将自然科学的教学研究纳入旗下。1970年,开设社会学学科。1976年成立社会科学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冰岛大学已经开设了许多公共基础课程。从1971年开始,冰岛大学的性质也开始发生转变,基础公共课程占据所开设课程的相当一部分比重。首先,人文学院在多个社会科学领域开设了文学学士课程,工程与自然科学院开设了理学学士的课程。与此同时,护理学和物理疗法的特殊课程也相继开设。1940年,经过4年时间建成的冰岛大学主楼,当时被视为冰岛最为宏伟的建筑之一,它的建成,开启了冰岛大学发展的新篇章(冰岛大学院办提供)

在生源方面,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冰岛大学在校的注册学生增长了一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冰岛大学注册的学生已经将近4500名,是冰岛大学校舍委员于1936年预测的学生数量的10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冰岛出现了生育高峰;另一方面,60年代末,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受大西洋两岸学生大规模示威的影响,冰岛社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原本给特权阶层服务的高等教育不再被视为是少数人的特权,尤其是那些身居要职的人物的特权。而且,大学教育也不再是男性的特权。虽然法律规定男女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冰岛大学最初几十年的运营中,男性还是享有极大的特权。直到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冰岛大学入学和毕业的女学生的数量超过了男学生。1986年,冰岛大学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冰岛人口增长的速度。随着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多,学生对于学校董事会和理事会的参与权限也在不断扩大。最初,学生参与学校理事会的权限是有限的,后来,学生开始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所有层面,从课程委员会到学校理事会,都异常活跃。而且,学生中激进主义势头增长迅速。学生数目的增长和激进主义情绪的扩张,给学校的运营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任何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学和科研都密不可分。从建校之初,冰岛大学就设定了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冰岛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比约恩·奥尔森(Björn M.Oˊlsen)曾经在他的就职演讲中道出他的这一梦想,那就是冰岛大学终将在科学的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sciences)中充当主要参与者,不断发现科学领域的新大陆,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建校之初,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冰岛大学的研究水平比较落后。冰岛大学决定改变这一状况。这一段漫长的发展之路,冰岛大学走了将近80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冰岛大学研究课程才逐渐形成。此后,科研发展较为迅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便出现了四面开花的可喜成就。原来只有少数学院少数科目有能力开设研究生课程,一跃发展到所有的学院都开设硕士和博士生课程。学生也由最开始两个学院的16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发展到了90年代末的500人。对于有卓越研究成果的教师,也开始实施特殊的奖励政策。

20世纪90年代,冰岛大学也更加注重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冰岛大学在建校之初就是一所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频繁的学府,相当一部分教师曾经走出冰岛,到北美和欧洲的一些高等院校接受教育和训练,这使学校受益匪浅。在北欧部长会议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帮助下,冰岛大学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热情更加高涨,冰岛大学接受的外国留学生要比所派出的留学生多,而且这些留学生都享有北欧和欧洲教育计划的奖学金。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冰岛大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课程也在不断地丰富。

进入21世纪之后,冰岛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这所被第一任校长评价为世界上最年轻、规模最小、最不完善的大学,在新世纪实现了华丽转身,发展成为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学府。我们不得不感叹冰岛大学第一任校长的远见,更是为他深感欣慰,因为他当年的愿望终于在一百年后得以实现。如今的冰岛大学,拥有本科专业160余个,研究生水平的文凭和学位200多个,约有400个本科和研究生项目。学校设有社会科学学院、健康科学学院、人类学学院、教育学院、理工学院等5大学院,设有25个学部。地质科学领域处于世界前列,特色学科有地球科学、地质学、火山研究、地震学、地热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优势学科还有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技术以及冰岛文学(包括萨迦文学和埃达文学),医学、工程学、遗传学等学科也是冰岛大学的强项。就学生规模而言,冰岛大学共有约15000名学生就读于本科和研究生各个专业,国际学生约1100人。2006年,冰岛大学将跻身世界公认的前100所最好的大学设为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根据2011-201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冰岛大学首次被列入世界大学排名前300位。

冰岛大学在百年之际成为第一任校长所预见和期望的大学,是因为冰岛大学百年发展历程中有幸拥有了一位女校长。这位拥有贵族精神和优雅气质,一颦一笑都流露出智慧光芒,极具人格魅力的女校长,就是于2005年由民选胜出、并连任两届的克里斯汀·英格尔芙斯多蒂尔(Kristín Ingólfsdóttir)四 克里斯汀的游学经历

上午在资料获取方面的收获,让我们对下午的访谈更加自信。为了补充访谈提纲,我们决定中午在冰岛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就餐。刚刚投入使用的学生活动中心,是克里斯汀校长在近几年大学财政非常艰难的情况下筹资建立的,我们很想体验一下在那里就餐的感觉。而且,活动中心就在主楼的旁侧,距克里斯汀校长的办公室非常近。

这个期盼已久的与克里斯汀校长的访谈,当时间渐渐接近预定时间的时候,我竟然发觉自己有点紧张和担心。按照印象管理的策略,与陌生者之间的交往一定要让“首因效应”发挥作用,这直接关系到后继采访活动的成败。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克里斯汀校长的性格展开想象,最大限度地预测访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为化解问题而想到的各种应变措施。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激起访谈对象谈话的欲望,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将我们的话题进行下去。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了解克里斯汀校长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然而,就在克里斯汀校长开门迎接我们的那一刹那,直觉告诉我,刚才的种种担心有些多余。从克里斯汀校长那双湛蓝色的眼睛里,我们看到的是真诚与热情,从她灿烂的笑容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欢迎与温暖。由于不了解我们的喜好,克里斯汀校长让秘书准备了咖啡、矿泉水和茶叶,其中茶叶有四五种口味,供我们选择。她很关切地询问我们住的是否舒适,提醒我们冰岛天气多变,注意增减衣物。

由于克里斯汀校长公务繁忙,我们不忍心让过多的寒暄占据时间。看到我们厚厚的访谈提纲,克里斯汀校长玩笑着说,她此时是个学生,一定认真配合我们的工作。她还准备好了纸和笔,如果有些问题当时不能圆满地回答出来,她要课下查找资料,争取第二天给我们回复。她说她一定好好完成我们给她留的作业。

访谈中,我们感受到了克里斯汀校长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凝视与倾听,是她给我们的最深印象。访谈中,克里斯汀校长一直保持着优雅的坐姿。她那双眼角带着笑意的湛蓝色大眼睛,始终专注地看着我们,没有丝毫的游离和躲闪。即使涉及她的隐私,她也会坦诚地解释。有时,为了将问题解释得全面而透彻,她会陷入短暂的思考,或者是整理思路,或者是想着如何更好地进行语言转换。对于绝大多数问题,她都能做出诚恳的回答。对于某些有点棘手的问题,我们也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淡定,体会到她身上所蕴藏的化干戈为玉帛的力量。作为一位温柔与力量并存的校长,克里斯汀还具有一种自嘲的精神。甚至能感受到她在协理校务之余的童心,是那么的亲切可爱。如果用成功女人的典范形容克里斯汀,并不为过,但却不足以表现出她的迷人魅力。如果要在她身上加一个形容词,只有“独一无二”最恰如其分。第一次访谈克里斯汀校长,她给人的感觉温暖亲切(作者摄)

在第一次访谈的三个小时中,克里斯汀校长向我们讲述了她30年的求学经历。在听她叙述往事时,我们也仿佛坐着时空机倒转着回到了克里斯汀校长的从前,感受着一个冰岛小女孩不同寻常的童年,并和她一起体验远赴美国、法国、英国独特的求学经历和难忘的异国生活。冰岛出生

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在这一天,情侣们都会互相赠送礼物,表达对对方的浓情爱意。1954年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年轻的索尔维格也送给丈夫一件特殊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不是领带、手表之类的物品,而是一个金发碧眼、粉若莲花、呱呱啼哭、代表他们爱情结晶的小生命。这个在情人节诞生的新生儿,就是克里斯汀。

克里斯汀的出生,使初为人母的索尔维格激动兴奋。她抱着金黄头发、湛蓝色眼睛的克里斯汀,在她稚嫩的小脸上不停地亲吻,几乎忘记了刚才几个小时奋力挣扎后的疲惫和虚脱。对于克里斯汀的父亲而言,尽管有过一次婚姻,有过两个孩子,当在情人节里接受妻子这份特殊礼物,迎接克里斯汀这个小生命时,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他把克里斯汀捧在手心里,久久地注视着她,让她享受父亲掌心里的温暖和幸福。

60年前的冰岛,建国仅十年之久,经济并不发达,人们的生活也比较清苦。住在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克里斯汀一家,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精神生活却很饱满。克里斯汀的父亲性格开朗,脾气温和,语言风趣幽默,总是能给家里带来一片笑声。克里斯汀的母亲虽然眼界很开阔,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一度专注儿童心理的研究,很想成为儿童心理学家。但她的骨子里还保留着浓重的传统思想:我觉得作为母亲,最好自己亲自照顾孩子。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离开家。克里斯汀小的时候,我有机会去上班,贴补家用,毕竟那个阶段家里经济还很困难。也许是学过儿童心理专业,也许是我很传统,我就是不希望别人照顾自己的孩子,即便是送到幼儿园。现在的人通常都会这样做,但我是亲自守候着孩子,陪着他们长大。不到一岁的克里斯汀(克里斯汀

由于家庭氛围很好,儿童心理专业的母亲提供)的母亲亲自陪在身边,克里斯汀的童年过得非常快乐:克里斯汀总是一个很快乐的孩子,情绪很少有大的波动。她在四岁半之前一直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很受长辈们的喜爱。当时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家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很紧密。特别是我的妹妹,总是把克里斯汀当成小公主。直到她弟弟出生以后,她独享的爱才被分享。小时候的克里斯汀是一个比其他同龄人都要成熟的孩子,她总是很好奇,不停地问问题,这是什么字母、那是什么单词。那时还没有人教她,是她自己主动地问。而且,她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总是很忙碌。上学以后,她在班里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童年的克里斯汀(右一)总是那么快乐(克里斯汀的母亲提供)

谈起小时候的克里斯汀,84岁的索尔维格一脸笑容,虽然生病刚好,身体还有些虚弱,但情绪却很高涨。童年赴美

哥伦布发现美洲,这是写在历史和地理教科书中的人人皆知的记载。但是,近年来这种看法却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指出早在哥伦布之前,北欧海盗,即维京人就曾经到达过美洲。因此,最先发现美洲的不是哥伦布,而是冰岛的维京人。而且,关于这段历史,在冰岛古代传说《格陵兰人故事》和《埃里克的英勇事迹》两本书中都有清晰的记载。学术上的争论,暂且不说。作为维京人的后裔,克里斯汀的身上继承着祖先不甘居一隅,崇尚四处游历的特性。又由于地处北美和欧亚板块的接合处,冰岛与欧洲和北美洲在文化上培养了密切的关系。因此,克里斯汀的游学经历,也是循着祖先发现美洲大陆的足迹,先到了美国:对于一个冰岛的孩子来说,我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童年。当我7岁的时候,我们全家搬到了美国,在美国一住就是7年。因此,我7到14岁接受的都是美国教育。我们去美国的原因是我的父亲和母亲那时都还年轻,都得到了去美国的机会。克里斯汀国际化的视野,正是从童年开始培养的。

克里斯汀的父亲学的是印刷技术,曾经在印刷行业里就职,后来,他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terey Fund)工作,在平面图像设计部门做设计。这一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组织,激起他对美国生活的向往。而克里斯汀的母亲20岁时曾经在美国读书,后来由于母亲生病,应父亲要求回到冰岛而中途辍学,由于当时冰岛没有儿童心理学专业,她的学业也到此结束。尽管中断了学业,婚后一直在家照顾孩子的索尔维格却一直坚持学习。当丈夫提出到美国生活的想法时,她极为赞同。她很喜欢美国的氛围,也想让两个孩子接受美国的教育。索尔维格甚至还打算在美国继续学业,并申请到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

克里斯汀一家最初搬去美国的时候,先是居住在位于美国东南部大西洋海岸的南卡罗莱纳州。这个经历过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风景优美的“扇棕之州”,不仅是美国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发源地,也是拥有雄厚工业、科技实力和高效劳动力资源,以及众多国际企业、在美国本土各州中国际公司雇员占州总劳动力人数比例最大的州。从冰岛来到南卡罗莱纳,克里斯汀的父母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生活。但对于一句英语都不会讲的克里斯汀,面对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语言,她却有着不小的压力。毕竟,她仅有7岁。

克里斯汀的母亲说:我们是在夏天搬到美国的,那时克里斯汀刚刚7岁。我要带她去上学,但是她一句英语都不会讲。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和她坐在一起上课,我想不能让她依靠我,我相信她能行,就把她一个人留在了教室里。我从来都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当时就那样决定了。后来老师找我谈话,告诉我克里斯汀很聪明,能理解很多内容,也完成了作业,但是她不肯讲话,甚至也不愿意去尝试。当她上了5个星期左右,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很担心克里斯汀,她每天都很努力地让克里斯汀说话,但是克里斯汀就是一句话都不说。我说我给你个建议吧,也许你太努力让她说话了,给她造成了太大的压力。从现在起,你不要注意她,忽略她,她就会觉得轻松些。结果是,又过了一个星期,老师突然打电话来,说她太惊讶了,因为克里斯汀今天终于说话了。实际上,老师在参考了我的意见后,就没有过度地关注她。有一天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一些孩子举手要回答,克里斯汀也是其中之一。老师看到克里斯汀举手了,就先让她回答。出乎老师意料的是,克里斯汀用完美的英语做了一个完美的回答,老师高兴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之前她不说话,一是因为大家都在期待她讲话,使她感到了压力。最重要的是她不想让老师和同学失望,她要等到能够讲流利的英语后再开口。

克里斯汀从来不抱怨,遇到事情总是能想出办法解决。不但是对于母亲把她一个人扔到教室里不管这件事,对于其他的事情,她也很少抱怨。自从圆满回答问题以后,克里斯汀开始喜欢美国的学校和美国的教育方式。每天,她都有着新鲜快乐的感受。她尤其喜欢写作业,因为每次作业都充满了新奇的知识,使她总能从一个新的窗口看到更多新奇的事物。由于老师总是设法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课本之外的知识海洋,并力图使学生能够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注重鼓励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解赴美之后的克里斯汀(克里斯汀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与一向爱思考、的母亲提供)善于提问,并独立解决问题的克里斯汀的个性极为吻合。在美国读书期间,克里斯汀的成绩总是遥遥领先。除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受美国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克里斯汀还逐渐形成了独立、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的品格,以及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也许是亲身经历了融入陌生国度和异国文化的艰难,也许是善于帮助他人的性格使然,克里斯汀萌生了一个想法,她要成立一个互助小组,帮助新来的学生很快地融入环境、适应学校。最初是她和两个最好的朋友开展了互助小组的行动,后来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互助行动为刚来美国的外国同学提供了很大帮助,缓解了他们因为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压力。而且,克里斯汀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帮助了她自己。

克里斯汀为他人着想的性格从小就显示出来,她说:当我在美国第一年上小学的时候,那个年代,孩子们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来自别的国家的人,那是很不寻常的。他们都对我很好,但是因为语言的不通不知道怎么具体帮助我。我有一个女老师叫布朗(Ms.Brown),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她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并经常给我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在学校的情况。作为班级里第一个来自外国的学生,我受到欢迎的同时也得到很好的关照。但是因为语言障碍所承受的压力是要自己面对的。后来我看到有些外国同学很长时间还没适应新环境,他们承受的压力一定很大,我就想帮助他们。而且,我知道怎么帮助他们,他们最需要什么。

后来,克里斯汀的父亲到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德里亚工作,他们全家也从南卡罗莱纳州搬到首都华盛顿特区的附近。按原计划,克里斯汀的父母打算只在美国居住四年,但是到了美国之后发现四年的时间有点短,于是决定继续留居一段时间。在美国期间,父母非常支持两个孩子的学习,支持他们融入美国社会,接受美国核心价值观,确保他们完成了课业。但是,他们也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共识,那就是让孩子们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母语——冰岛语。克里斯汀说:我们开始在美国上学的时候,在学校说英语,和朋友们讲英语,回到家也想继续说英语。但我的父母坚决不同意,要求我们在家讲冰岛语,他们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忘记母语。只是在最后的几年里稍微有点放松要求,父母用冰岛语问我们问题,我和弟弟可以用英语回答。我觉得父母那样要求我们非常重要,作为父母,这是非常重要的强化,确保孩子不忘记自己的母语。否则,我们就把冰岛语忘干净了,那样的话,回到冰岛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事实上确实如此,克里斯汀的父母,尤其是克里斯汀的母亲,尽管非常喜欢美国的生活,还是在7年之后带着克里斯汀回到冰岛。她坚持让孩子说冰岛语的行为也许正是出自这个原因:当时,冰岛和美国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可比拟的,我们全家也都很适应美国的生活。克里斯汀更是如此,非常受欢迎,总是有一大群朋友,经常到家里找她玩儿。但是,我总是有一个想法,美国再好,不是我们的根,我不想让他们变成美国人,我希望在冰岛养育孩子们长大成人。尤其是克里斯汀已经14岁,到了关键时期,如果想让她回到冰岛念书,那么已经是时候了。就这样,在我的坚持下,克里斯汀的爸爸暂时还留在美国,我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冰岛。

克里斯汀的母亲不但很会教育孩子,还非常爱国。正是这种爱国情结,使她放弃美国优越舒适的生活,带着孩子回到条件艰苦的冰岛。她的这一举动,也为她日后的家庭生活埋下隐患。虽然两情长久不在朝朝暮暮,但距离和空间也会让浓情淡化,让暂时的别离变成永久的分开。回归冰岛

在美国居住7年后,14岁的克里斯汀于1968年跟随母亲回到冰岛。尽管是自己的国家,毕竟已经离开多年,况且那时候很小,这让已经习惯美国生活的克里斯汀又要重新适应冰岛的风土人情。

谈起当初不想离开美国,克里斯汀哈哈笑了起来。她说自己爱冰岛,但为适应新生活所承受的煎熬也让她有所畏惧:从美国回到冰岛后的克里斯汀(左)遇见好友约尼娜(右)(约尼娜提供)说实话,我当时并不想回来。7年前为适应美国生活所承受的压力还没完全淡忘,现在又要回到冰岛,我觉得还是挺难适应的。从语言方面来说,我的冰岛语并不怎么流畅,只是能听懂而已。由于我没在冰岛上过学,冰岛的教育方式我也不熟悉。我刚回来的那段时间真是挺艰难的,不适应冰岛语教学,所有的朋友都在美国,要交新的朋友需要时间。

克里斯汀就读的学校离家很近,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克里斯汀的母亲发现她没有伙伴,不带任何朋友回家,一个人独来独往。问及原因,克里斯汀说没有人和她说话,那些冰岛孩子很害羞,面对一个从美国来的小女孩儿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母亲就告诉克里斯汀要主动去了解这些孩子,和他们成为朋友。听从母亲的建议,克里斯汀开始主动和同学们接触。没过多久,她就和同学们成了好朋友。当时的冰岛社会还很保守,男女有别的思想即便在学生当中也还很严重,经常和克里斯汀聚在一起的,也都是女孩子。后来,她遇到了约妮娜,她们互相欣赏,无话不谈,很快就成了知心朋友。

克里斯汀的坚韧,让母亲深感欣慰:孤独的时候,克里斯汀会默不作声,从来不发脾气。从美国回到冰岛,各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克里斯汀要面对的很多,适应新的环境,习惯用冰岛语学习,没有朋友,家庭不再圆满,父亲不能陪着孩子们成长。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坚持。即便这样,克里斯汀仍旧从来不抱怨。

克里斯汀是一个在同龄人当中表现得非常成熟的女孩儿。在她看来,母亲已经很辛苦。从美国回到冰岛后,为了生活得更宽裕些,她已经开始去上班。而且,在克里斯汀的认知中,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很可能会使生活变得更糟糕。与其抱怨,不如努力地改变,她觉得自己应该有解决问题的行动力。任何事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如果你的眼里是鲜花,那你的世界将会一片灿烂:如果你的眼中充满垃圾,那你的世界就会只有腐臭。

与当初适应美国生活相比,克里斯汀在适应冰岛生活方面要相对困难一些。直到一年多以后,她才完全适应冰岛语教学,学习开始顺畅起来。是锥子,总会冒尖。克里斯汀出色的领悟能力以及好学上进的精神使她在同学中很快脱颖而出。

如今已经是冰岛知名作家的约尼娜,说起克里斯汀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克里斯汀在语言和理科方面的领悟力,实在是钦佩不已:在冰岛,大家都要学习丹麦语,丹麦语是我们首先学的语言。克里斯汀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她不曾接触任何丹麦语方面的知识,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最初,她感觉有点难。但是她太聪明了,学得非常快,很快,她的丹麦语就和我们达到同样的水平了。后来,她居然超过了我们。

按照冰岛的教育体制,学生中学毕业后要进入大学预科或者初级学院。1970年,16岁的克里斯汀进入雷克雅未克初级学院,这个学院位于冰岛大学东侧市中心休宁湖旁边,学制四年。在初级学院学习期间,克里斯汀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她不但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天赋,而且对学习语言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此,选择了科学部主修物理专业的克里斯汀,当在英语和丹麦语之外再选修一种语言时,她选择了法语。当时的克里斯汀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三种语言,但她对法语情有独钟:“我非常喜欢法语,因为热爱,学起来也就更加努力。当我的法语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就萌生了到法国学习的念头。”

按照克里斯汀个人计划,她打算在大学预科或大学期间,去法国学习一年,然后回国完成本科学业。

为了积攒赴法学习的学费,从18岁开始,克里斯汀利用假期去冰岛航空公司当空姐:当空姐是我儿时的梦想。还在美国的时候,我就萌发了这个愿望,当时我最好的朋友苏珊(Susan)和我有相同的梦想。我们向往更广阔的世界,当空姐等于我们自己长了翅膀,能飞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听人们讲不同的语言,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冰岛航空公司空姐的工作既圆了克里斯汀的空姐梦,又让她攒下一笔学费,真是一举两得。同时,她也申请到政府提供的助学贷款,家里也提供了一些经济支持。但这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学费都是她自己打工积攒出来的。青年赴法

1974年夏天,2 0岁的克里斯汀结束了冰岛初级学院的学习独自赴法,到著名的高等学府尼斯大学精细化学系学习。当时,尼斯大学还是一所比较年轻的院校,成立不到十年,位于法国东南部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尼斯。尼斯介于蒙特卡罗和戛纳之间,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是“蓝色海岸”一带最重要的城市。地中海温暖的阳光、蔚蓝色的大海、金黄色的海滩、高耸的棕榈树,曾吸引并造就了众多的文化及艺术界人士,如著名画家图鲁斯—劳特累克、莫迪里阿尼、杜飞、雷诺阿、毕加索、夏加尔、马蒂斯等都曾长时间从这里吸取灵感。托尔斯泰、尼采、莫泊桑、阿拉贡等文学家,以及比才、柏辽兹、马斯内等作曲家对尼斯同样情有独钟。对于克里斯汀而言,真正吸引她的并不是尼斯迷人的风光,而是尼斯大学在自然科学领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完备的实验设备。

尼斯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教学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健康、文学、艺术、人文科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等学科。在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方面成绩斐然,数学与基础物理、信息科技、生物及健康医学堪称尼斯大学最著名的三大研究领域,拥有直属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或与之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多家享誉世界的科研机构。而克里斯汀选择的精细化学专业,也是尼斯大学当空姐时期的克里斯汀(克里斯研究实力较强的学科,实验设备相当先汀的母亲提供)进、完善。克里斯汀是一个在学习上非常认真的人,语言方面没有任何障碍,化学又是她非常喜欢的专业,借助完善的实验设备,她在尼斯大学轻松愉快地学习着:作为一个年轻人,有机会去别的国家学习在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它能拓宽你的视野,让你了解到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思维方式,以及另一种人的行为方式。总体来讲,对于强化自身的能力非常有帮助,能让你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人生。

克里斯汀在尼斯大学学习期间,孝顺体贴的她经常通过书信和母亲交流。当时母亲已经是冰岛广播电视机构CEO的秘书。书信中,克里斯汀表达了对法国文化的热爱与认可,这引起了远在冰岛的母亲的担忧:克里斯汀对法语和化学都很感兴趣,她在法国继续学习喜爱的法语和化学我很支持。而且,那时候她已经流露出对药学的兴趣,几乎是没有疑问地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成为一名研究者,化学这个专业能为她日后学药学打下很好的基础。但是,我总会有些担心。我有两个好朋友,她们各自有女儿在法国学习,后来这两个女孩子都和法国男人订婚了。我不希望克里斯汀和法国男人订婚,为此,我给她写了很多信,多次重复我的想法:千万不要让法国男人捕获你的芳心。克里斯汀在回信时说:“别担心,这是没有任何可能的。”

克里斯汀母亲的担忧是有道理的。20岁左右的克里斯汀,身材高挑,气质高雅,一双湛蓝色的大眼睛,蓝得像冰岛蓝湖的湖水。这样一位有着出色外表和善于为人着想性格的少女,怎么可能不是浪漫法国男人的追求对象呢?面对众多年轻男孩的追求,克里斯汀更加坚定自己的追求,她要在结束学习后回到冰岛,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开展科学研究。英国读博

1975年,克里斯汀回到冰岛,进入冰岛大学药学系学习。她在尼斯大学学的化学是一个很好的背景,对于最初学习药学有很大的帮助。克里斯汀选择药学专业完全是兴趣使然,因为热爱,所以投入。读书期间,克里斯汀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她先是在雷克雅未克做了6个月的药品零售,然后在药学系给Vilhjálmur G.Skúlason教授做了9个月的助理研究员。无论做什么,她都力求精益求精,尽量做到完美。沉稳、务实、善于思考的克里斯汀天生具备搞科研的特质:我当时很普通,没有什么浪漫故事,因为我并不是很爱出风头。我有好朋友,和同学的关系都很好,但是我从来都不是居于领导者的位置。在学习方面,我想我很认真,很努力,是一个地道的好学生。

克里斯汀在冰岛大学读药学本科期间,对药物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天然产品方面,她决定在研究生期间专攻这个领域。但当时的冰岛大学只有本科,没有开设研究生课程,不能为她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机会。为了将研究进行下去,她必须要再次离开冰岛,选择国外进行深造。

获得冰岛大学药学系学士学位之后,克里斯汀决定先工作一年。工作期间,她开始慎重地思考未来要深造的国家和大学。这时候她的母亲已经不再担任广播电视机构CEO的秘书,而是转到冰岛大学的附属医院工作,担任精神病科的办公室负责人。在选择学校方面,母亲也给了克里斯汀一些建议。由于克里斯汀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语言的优势让她在申请学校时没有任何障碍。早年曾经在美国生活多年,克里斯汀决定研究生深造还是选定欧洲。再三衡量之后,她决定去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实际上,克里斯汀选择赴伦敦学习还有一个理由,当时她已经结婚,在媒体工作的丈夫被派往伦敦,她在伦敦大学学习既可以完成学业,又可以和丈夫在一起。

1979年,克里斯汀来到伦敦大学国王学院(The Kings College),她要在这里度过四年的时间,以完成药学博士的研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是伦敦大学最古老、最大的学院之一,于1829年由英王乔治四世和首相威灵顿公爵在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创立,属于英国金三角名校集团和罗素集团,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该学院悠久的历史也只有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可以与之比肩,是英国最负盛名的多学科、以研究见长的大学之一。国王学院的校友及教员中共诞生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如文豪托马斯·哈代、诗人约翰·济慈,以及理论物理学巨擘彼得·希格斯。国王学院在研究领域的领导地位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的极高声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求知者来此进修生物、医学、法律、工程、商科和人文等近200个专业的课程。在国王学院的下属院系中,医学院的实力雄踞全英前三,拥有全英国一流的合作医院。克里斯汀就读的医学院药学系,又是医学院非常好的专业之一:在伦敦大学读博士是一段特殊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第一次去英国,又是去伦敦这个大都市,这对于来自这么小的一个国家的我来说,还真是有点不知所措。虽然冰岛与英国同属于欧洲,但位于北欧的冰岛从各个方面都无法与底蕴深厚的大英国相比,文化方面的差异很明显。我不知道如何向你解释当初的感觉,那种感觉用语言难以形容。另外,我在国王学院做博士的时候,我不只是和英国人接触,要了解英国文化,由于那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我还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同人的性格特征,学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确切地说,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一扇窗口,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克里斯汀的博士导师彼得·海兰斯(Peter Hylands)是医学院著名的教授,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克里斯汀本身就是一个无需扬鞭自奋蹄的学生,彼得·海兰斯教授的高要求与追求完美的克里斯汀的性格正好相吻合。为了拓宽知识面,克里斯汀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横向阅读,纵向思维。作为一所享有盛名的高等教育学府,国王学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的图书馆和实验室。Maughan图书馆是国王学院的主图书馆,馆内藏书涵盖的领域极其广泛,任何国家,任何领域,想要的资料都可以在那里查询到。而且,国王学院的每一个教学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图书馆藏书多达几十万册,还收藏有定期刊物、重要的专题著作、电子信息和音像资料等。那时候,图书馆的书目已经全部计算机化,在校园各处对书目进行检索十分便利,也能查询到重要的网上书目资源和文献目录信息资源。

除了图书馆,另一个让克里斯汀非常喜欢的地方就是实验室。齐全先进的设备,为各种实验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研究人员来自世界各地,置身于实验室,就好像置身于联合国。克里斯汀很喜欢这种国际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做研究的氛围,她认为那是一种享受。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展工作,枯燥的研究也变得格外有趣:读博士期间,我的生活并不是很丰富多彩,基本上还是三点一线。我不想把获取博士学位的时间拉长,我想在完成这里的研究后尽快回到冰岛开辟自己的领域。而且,我丈夫提前一年来到伦敦,我想在他结束这里的工作之前拿到学位,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回到冰岛。

在专注研究的同时,克里斯汀也在学院里教书,在生药学实验室兼任实践课程。后来,她还到医院的药房里做药剂师。那时候,国王学院还没有为外国学生设置的奖学金,克里斯汀的学费一部分来自于冰岛政府提供的助学贷款,然后就是导师从科研课题基金方面给予的资助。另外,克里斯汀兼职的工作有收入,作为冰岛电台评论员的克里斯汀的丈夫也有收入。

在博士论文选题方面,克里斯汀着实进行了一番思考。一直想开拓自己领域的克里斯汀不愿意步别人的研究后尘,她并不满足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她要的是完全创新。既要前瞻,又要可操作,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反复试验,最终,克里斯汀确定研究的框架是冰岛植物。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细化,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下生长的非常小的地衣类:非常有趣的是,这种植物在中国有很多种类。我的导师彼得·海兰斯(Peter Hylands)对中国的中医药很感兴趣,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他还经常去中国,参与一些合作项目。我对这方面也非常感兴趣,做博士论文的时候,研究了很多中国中草药的应用。特别是这些地衣类,是真菌和藻类(fungus and algae)共生组成的,有非常有趣的机制原理。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去中国学习,研究考察人们是怎样将这些植物进行药用的。在中国的上海,有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我一定先去那里。

克里斯汀说,中国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她的博士论文从中受益匪浅。

具体而言,克里斯汀的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的是,那些在冰岛非常极端的环境下生长的不同种类的地衣类植物和苔藓,因为它们生长的环境非常特殊,为了适应环境,它们要产生出自我保护的物质,避免细菌、病毒、动物的破坏。因此,这些植物中都蕴含着抗病毒的活性化合物。一般来说,这些复合物都有非常有趣的生命活动,具有抗菌性、抗病毒性、抗炎性(anti-inf lammatory)的功能,有些甚至有抗癌性。克里斯汀要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各种测试,将这些抗病毒和抗真菌的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然后再进行提取:我觉得这项研究非常有意义。当我做实验的时候,把这些提取物和癌细胞一起放在试管中,癌细胞就会慢慢死亡。这项非常有趣的工作,引发了我对于用人体来治愈癌细胞的思考。当然,第一步先要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做这项研究,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和挑战,需要一项一项地克服。一方面,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涉及很多不同的植物。植物在活动的时候,需要分离这些化学化合物,提取非常纯的形态。这就是说,当你拿着有很多种化合物的植物的时候,你只需要从中提取出其中的一种,绝对的纯粹白色晶体。把化合物从植物中提纯在很多方面非常复杂,有一个条件不充分,提纯都会面临失败,这个过程非常艰巨。另外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是确定提取化合物中的化学结构,这项工作更加不容易。当时采用的是通过MMR这种技术编码的方法来确定,但一般会很复杂,很难确定植物中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究竟是什么样。而且,即便是确定了所有的结果以后,还要考虑是否能找到做动物实验模型的机会,最终来测试我们所认为能够用来治疗人类疾病所需药物中的物质。就操作方面来说,我想,我做了很多艰难的工作。

克里斯汀的研究,在于她第一次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完成了对冰岛植物的化学和生物性的分析,这是她博士论文的价值所在。

克里斯汀是一位非常淡定、谦虚的学者,她很少提及自己在科研方面的业绩,面对别人的赞誉,也仅仅是以微笑示意。对于在博士论文中所做的开拓性研究,她认为最大的成果是,第一次使那些在冰岛很严峻的环境下生长的很小的植物得到了证实和认可,而且在这些研究中提取了很多有趣的化合物,展开了很多有趣的活动。

在国王学院完成博士论文期间,克里斯汀说她收获颇丰。除了之前曾经说过的个人的收获,即通过国王学院这扇窗口,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群,在博士期间的学习实践中,很多事情至今都非常有意义。其中之一是来自于他的导师彼得·海兰斯(Peter Hylands)。彼得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教风为她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在科研方面力求精确,彼得教授希望一切都非常完美,对于语言表达也有极高的要求,必须用完美的表达将精确的结果呈现出来,将图片展示出来。这在还没有电脑可以使用,所有的文字、图表、图片都是用拉突激光印字传输系统(Letraset)操作的时代,这些工作做起来非常痛苦。尽管艰难,但导师追求完美的性格使得克里斯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彼得教授追求的完美表达不仅仅是写作中的严格精确,也包括对研究内容的陈述和日常讲演。虽然克里斯汀是用英语接受的训练,当她日后用冰岛语写作的时候,这种训练也非常有帮助。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训练。还有就是,那段时期,我锻炼了批判的思维和逆向思维,从结果推断出假设。虽然这些都是科学方面的训练,但是在管理大学时也很有用。一想到当年的艰苦训练在日后的很多方面都帮助了我,我就对导师更加充满感激。彼得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不允许学生出现瑕疵,但在生活中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我和我导师夫妇二人的关系都非常好,他和他的妻子人很好,对我们这些外国学生更是关照有加,让我觉得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到今日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我们不经常见面,但我们保持着联系,双方过生日时互相祝福。我大女儿结婚的时候,我的导师和夫人来冰岛了,这让我非常激动。目前,他还在国王学院任教。平时,我们会相互问候对方孩子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美好的关系。当年我在冰岛大学学习的时候,我们没有博士项目,现在我们有了,我也在积极倡导学生和导师加强密切关系,我认为这很棒,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讲都很有好处。

越是忙碌,越感觉时光匆匆。在克里斯汀博士学习进行到最后一年,就在她全力以赴为完成论文做准备之际,她意外怀孕了。虽然是计划之外,克里斯汀还是非常高兴。在确定事实的当天,她早早地回到家,亲自下厨准备饭菜。克里斯汀最拿手的厨艺是烘焙各种糕点,当年在美国的时候她的糕点烘焙技术就受到朋友的称赞。烛光晚宴上,克里斯汀深情地对丈夫说:“亲爱的,谢谢你这几年的陪伴与支持,有你在身边,我轻松地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们家即将双喜临门。除了我在学业上的收获,我们的身份也即将发生变化,我们要当父母了。”五 克里斯汀的教育情结

冰岛第三日。

冰岛的风好大。夜间,我们被呼呼的风声惊醒。透过窗户,竟看到乌云被吹散,夜空中闪烁着点点繁星。一直想看雷克雅未克的夜幕如何褪去,一轮红日如何从大西洋中跃然升起,于是我们决定披衣起身,打算一边工作,一边静候黎明。也许是在真诚期盼,我们看到了冰岛的日出。与我们想象大不相同的是,红日不是从大西洋中升起,是从我们居住房间一侧的高山背后慢慢出现的。看到了露脸的太阳,我们也分清了雷克雅未克的方向。这几天一直都是晕头转向,唯一的路标是酒店旁边的大教堂。

早饭后,迎着朝阳,我们一路西行走向冰岛大学。灿烂阳光下,我们的心情也格外敞亮。我们期盼和克里斯汀见面,听她讲述往事不但是一种学习,也一定是一种享受。人们常说,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很重要。我们觉得,能分享优秀的人的精彩人生阅历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让我们有所期待的是,今天,我们除了和克里斯汀聊她的学术生涯,还要拜访她的一位学生——冰岛大学药学院药物和天然产品化学专业副教授、药学院副院长赛西亚·西古尔伯格·奥马斯多蒂尔(Sesselja Sigurborg Ómarsdóttir),聆听她眼里的博士生导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独创领域

回到冰岛后的克里斯汀,在如何开启事业方面着实做了一番认真思考。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冰岛,经济并不发达,社会也不开放。按照克里斯汀的实力,她完全可以去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但是,她没有那样的念头:“我脑海中总是会想,冰岛是我们的家,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不但有能力在这片冰与火的世界发展得更好,我们更有义务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国外不好,我对旅行很感兴趣,我会去世界各地考察学习,但我不想长久在国外居住。”

作为医学博士,本身又是药剂师,曾经在雷克雅未克和伦敦的医院药房工作过的克里斯汀,如果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选择去医院或者卫生部门更合适。但是,她偏偏对研究和教学感兴趣,她想在这个领域大显身手:“我决定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与我专注科研有关。但是,当我在伦敦国王学院读博士期间,我的兴趣又发生了变化,我发现我对教学也非常感兴趣。为了既能搞教学,还能做科研,同时满足这两个兴趣的工作只有高校。于是我申请了冰岛大学的工作。”

由此看来,克里斯汀走进冰岛大学,完全是个人爱好和兴趣使然。

1983年,克里斯汀进入冰岛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即现在的药学部),担任高级讲师和研究员,继续就她的博士论文《冰岛地衣和苔藓的化学性和抗菌性调查》展开后续研究。当时就冰岛大学整个药学系而言,还没有任何人作关于冰岛极端条件下生长的地衣和苔藓的化学性和抗菌性的研究调查,这片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克里斯汀所做的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也使得她成为开辟这个研究领域的第一人。

在冰岛丰富的地衣类植物中,克里斯汀开始有选择地展开针对性很强的研究实验,以期从大自然中寻找能够作为新药品的材料。不愧是伦敦国王大学的高材生,虽然是第一次独自开展科研工作,她就不断有研究成果问世:《珊瑚枝茅中b-苔色酸甲酯的分离和珊瑚枝种4,6-二羟-2-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隔离的评论》、《作为潜在防腐剂的地衣代谢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评价》、《珊瑚枝种中的火山石酸的结构》、《味觉化合物》、《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毒性》等文章先后发表在冰岛以及国外著名专业期刊上,《植物化学》、《冰岛药学杂志》、《抗菌药物和化疗》等专业期刊经常刊登克里斯汀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克里斯汀还担任着《冰岛药学期刊》的编辑,兼任《冰岛药学杂志》社论的写作任务。

作为第一个在冰岛本土搞这项研究的科研人员,克里斯汀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科研面临很多难题。虽然冰岛大学从建校之初就把成为研究型大学作为奋斗目标。但直到克里斯汀进校时的上世纪80年代,冰岛大学还完全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研究水平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况,只有极少数的科目设有研究课程。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要进行科学研究,必须从教学之外挤时间。另外,在研究设备方面,药学系的条件也远远不如伦敦国王学院。而研究冰岛地衣和苔藓的化学性和抗菌性,又对实验室设备的要求很高,只有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才能证实某些结论。硬件设施条件不具备,即使克里斯汀有再大胆超前的假设,也没办法得到实际的验证。硬件设施的不过硬严重限制了克里斯汀的研究进程。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克里斯汀既没有办法借鉴前人研究的经验,也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指导。同时,她还要承受一定的孤独,因为她没有研究群体,无法和别人就研究项目展开任何形式的讨论。

由于科研成果丰硕,1987年,克里斯汀被评为副教授。成为副教授以后,她每年都有学术公休假。为了将所研究的项目进一步深入下去,克里斯汀开始借助公休假去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1987年,受博士导师的邀请,她先是去了英国母校伦敦国王学院,此后相继两次去德国的慕尼黑大学药学系的药物研究中心以及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和雷恩第一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到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是去那里的实验室工作,每次可以去几个月。因为冰岛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各方面条件有限。很多情况下研究者可能会有点孤独,他们不属于一个很大的群体。也许你有一个专业的领域,但是没有那么多的人可以和你讨论。为此,学校制定了鼓励研究者出国交流的政策,去别的国家工作学习几个月。出国期间,工资还由冰岛大学发放,同时也会得到出行的费用补贴。我们认为有机会出国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冰岛大学在研究领域形象的提升也大有益处。就我个人而言,我在做实验研究,冰岛大学没有我所需要的设备器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资助我出国到国外院校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完成我的工作,对我非常有帮助。国外的大学也愿意接收我们,与我们在研究上合作。

由于克里斯汀所做的研究项目工程浩大而艰巨,会涉及冰岛很多不同的地衣类植物。在将每一种植物进行化合物分离,提取某一具体的纯态物质时的实验非常复杂,对实验会的条件要求很高。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充分,提纯都会面临失败。于是,克里斯汀将个人思维和硬件设施解决不了的一些难题,统统都带到国外。她的导师彼得·海兰斯(Peter J Hylands)、慕尼黑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中心的海尔戴博·瓦格纳博士(Dr.Hildebert Wagner),以及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药物化学与药学系的约翰·皮鲁特(John M.Pezzuto)教授,都成了她的良师益友,对于困扰她的一些难题,提出很好的解决思路和完美建议。每次去一个国家,每到一所研究团队庞大和实验设备优良的高校,克里斯汀就像茶叶在水里慢慢展开一样,如饥似渴地吸纳。把积攒的问题吐出来消化殆尽,同时吸纳新的营养成分。

个人的行为总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就在克里斯汀在自己独创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时候,冰岛大学也开始积极致力于由本科教学为主向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方向迈进。20世纪90年代初期,冰岛大学的研究课程逐渐形成。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到了90年代末,冰岛大学所有的学院都开设了硕士和博士生项目,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由最开始的两个学院的16名发展到了500多人,分布在所有的学院。科研实力的增强,教师们功不可没,为了鼓励研究者们进一步提高对科研的兴趣,冰岛大学对于有卓越研究成果的教师开始实施特殊的奖励。在科研方面,冰岛大学开始走向良性循环。

一直致力于天然产品药物研究的克里斯汀,如果说她在1988年被评为副教授之前的5年在研究成果方面属于破土萌芽小有成就的话,那么她在此后的10年所取得的成果简直就是四面开花硕果累累。这一阶段,克里斯汀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了冰岛地衣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植物王国的抗癌药物、蜜腺和其他冰岛通常附子组织中的生物碱、冰岛地衣中的免疫活性多糖、冰岛地衣中原苔甾酸在体外对5-脂氧合酶的抑制、植物来源新的化合物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分析、地衣代谢物萝巴地衣酸对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在体外抑制作用等方面研究成果卓越之外,克里斯汀的研究还涉猎到地衣类之外的食用植物,如大蒜是否能治愈一切、测定人参制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马铃薯中的糖苷生物碱等。尤其是1997年,克里斯汀的科研成果异常丰富。那一年,她连续在冰岛非常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色谱分析法杂志》、《抗菌药物和化疗》、《药理学与实验治疗杂志》、《植物药》,以及《冰岛医学杂志》发表近10篇文章,分别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冰岛地衣中原苔甾酸和富马原冰岛衣酸》、《冰岛地衣中幽门螺杆菌和原苔甾酸的体外敏感性》、《萝巴地衣酸对豚鼠结肠带白三烯的形成和收缩活动的影响》、《雪地茶中羊角衣酸对花生四烯酸代谢的抑制作用》、《地衣珊瑚支茅的生物活性》、《落叶松属-药用性能和化学成分》、《桦属-药用性能和化学成分》等。这些研究成果除了个别是与人合作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克里斯汀个人心血的结晶。实力是硬道理,那一年,克里斯汀被评为正教授。

作为冰岛大学药学系的教授,克里斯汀并不满足于研究现状,她希望在新世纪有更好的成果问世。于是,她将目标瞄准国际,希望她多年的本土研究能够在国际范围产生影响,个人在更高的层面有所建树。让克里斯汀感到欣慰的是,由于大学整体研究实力的增强,她也不再是孤军奋战,她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研究队伍的壮大也使克里斯汀对攻克项目中的难题与挑战更有信心。一直对中草药感兴趣的她,在这一时间拓宽了研究领域,将中草药纳入研究范围,在中草药和食品补充剂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同时,她也在动物王国中寻找药物新来源,在冰岛衣酸的核磁共振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1998年之后,克里斯汀的研究成果除了发表在冰岛权威刊物上之外,还在相同领域的国际刊物上陆续发表。她的《地衣代谢物体外抗分支杆菌活性》和《难溶的地衣代谢产物在细胞系生物学试验中的增溶作用》都发表在极具权威的《欧洲药物科学》杂志上,《传统植被的提取物和冰岛地衣纯化化合物在体外和体内的免疫调节作用》发表在《国际免疫药理学》上,《从冰岛地衣提取的水溶性提取物和纯化的多糖和次生代谢产物在体外和体内的免疫调节作用》发表在《斯堪的纳维亚免疫学》期刊上。同时,在柏林和伦敦的某些杂志上,克里斯汀也有成果呈现。

鉴于药学研究在本质上是跨学科的专业,并经常随着知识的增加和制药科学的发展不断进步。身为药物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克里斯汀并没有把自己封锁在科研的王国里。她非常注重与卫生部门、制药和生物技术产业部门进行良好的合作,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使其充分发挥健康服务的功能。同时,克里斯汀也非常热衷于参与专业领域的各项组织活动。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克里斯汀就开始在医药学领域部门中承担社会职务。她先是在冰岛药学期刊担任编辑,然后是在冰岛药学协会任专家和顾问委员会成员,在雷克雅未克药学大学担任董事会成员。晋升副教授以后,克里斯汀开始在更高的部门承担社会职务,先后任冰岛大学医学部研究委员会成员和理事会成员;冰岛卫生部、国家药品委员会董事;冰岛卫生部草本药物产品编纂营销授权行政命令委员会成员;冰岛科学委员会癌症协会理事。1998成为正教授以后,克里斯汀先是在药学系(2000年成为药学部)担任理事会主席,然后在冰岛大学理事会担任副委员。同一时期任职的部门还包括冰岛科学委员会、冰岛药品监督局,以及冰岛卫生、环境与食品安全部。

2000年之后,随着科研成果在国际领域影响力的上升,克里斯汀开始在国际机构担任社会职务,先后是北欧高级研究学院(即现在的北欧应用研究合作组织)的董事,并于2003至2004年担任副主席,以及欧洲药品评估局(EMEA)草本药物产品特别工作组冰岛代表委员等。对于克里斯汀来说,兼任国内外各种机构社会职务并不完全是社会身份的象征,最重要的是她能从中不断地感知和获取新的知识,能够对其研究的内容和结构不断进行审查调整。肩挑重任

2000年,一直隶属于冰岛大学医学院旗下的药学系被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院。作为冰岛大学最小的一个单元院系,1957年才有正规教学的药学院却在后来发展中成为一所被业内给予高度评价、充满活力的科研和教学单位,成为冰岛大学最多产、高效、具有创造力的学院,甚至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药学院在新千年之后的快速崛起,与它拥有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密切相关,这位管理者就是克里斯汀。她除了继续在药物与天然产品化学领域不断开创新的研究课题之外,还承担起药学院以至于后来的药学部的管理工作。

赛西亚说起已经身为校长的博士导师,脸上始终洋溢着微微的笑意:从教学与研究的角度评价克里斯汀,她真是成就卓著。同时,她又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导,她对管理很在行,这一点太重要了。一般情况下,有些人会在一个方面表现出色,克里斯汀却不是这样。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并不是靠后天的培养能够获得的。她具备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所有条件,并且,她还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既和善又直接,从不绕弯子浪费时间,有事情需要沟通时,她只说实际的意思。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她也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坚持她的想法。为此,大家都很喜欢她,愿意和她一起做事。

最让赛西亚自豪的是,克里斯汀当选校长之前,她刚刚开始做海洋天然产品的研究。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非常有价值。克里斯汀把这个接力棒交给了赛西亚,一则她的研究后继有人,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同时,赛西亚也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导师已经为她铺垫好了一切,她是站在导师的肩膀上继续开展工作的。身为学生,赛西亚是极其幸运的,发展之路也是无量的。

克里斯汀从担任药学院的管理工作以后,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上。在研究方面,因为药学院规模较小,每个研究项目都是一至两个人在承担。为了壮大规模,药学院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大家一起申请设备,确保每个研究小组都会因此获得便利。科研设备的跟进,大大促进了研究能力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高又带动了研究生课程的扩展。除了能授予研究生学位,还提供了一个120学分的制药科学硕士学位项目,以及一个为期三年的药学和制药科学博士项目。虽然是用冰岛语授课,但大多数都是英语教材。同时,药学院更加注重开展与国外大学的研究合作,鼓励教师们到国外的院校接受一些教育和训练,加强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在接收国际生源方面,药学院要求很高,如果是读本科,必须首先通过其在国内的大学申请。让药学院引以为自豪的是,作为最小的院系,冰岛大学国际交换生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药学院学习,并且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成绩卓越。而且,由于加强了与国际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药学院的教师们视野也更加开阔,国际基金项目越来越多。

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克里斯汀还带头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赛西亚说:克里斯汀希望能够改变教学的方式,她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她认为,药学领域的研究是基于实际的训练、项目的实施和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工作有着很大的创造潜力。为此,她希望药学院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由学院教师和他们的同事领导的国内和国际的研究项目。学生参与其中,一来和我们的教学同步了;同时也鼓励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后来的事实证明,在教学方面我们做得很好。

如今,身为副院长的赛西亚,不但继续了克里斯汀的学术研究,也在践行着克里斯汀的管理理念。由于药学与产业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药学院采用注重实验室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冰岛医药制造企业的增长与发展,带给这些企业非常广阔的发展前途。克里斯汀的博士生、药学院副院长赛西亚接受采访(作者摄)

药学院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冰岛医药制造企业的发展。作为教师,克里斯汀个人的教学方式一直很独特,总是能不断地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和科研的兴趣,并使他们将正确的事情进行下去。在药学院,克里斯汀一个人开设了三门课程,分别是药物学、天然产品化学和草药学。课堂上,克里斯汀很善于启发学生,鼓励他们独立学习,主动学习。赛西亚是克里斯汀博士生的开门弟子,除了博士生之外,克里斯汀还有很多硕士学生和本科学生。尤其是克里斯汀的那些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在天然产品化学领域各自都成绩斐然。

赛西亚说她成为克里斯汀的学生是1999年,15年过去了,她还清晰地记得克里斯汀讲课时的一举一动,甚至记得她在课上写了什么内容:作为老师,克里斯汀是非常热情有感染力的。她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按时完成功课,阅读所有的要求材料,准时交论文,并且要很精确。但她也总是很好很温柔,不是那么的厉害。实际上,她不需要特别的严厉。她从不会说你应该这样或者那样之类的话,但是她有这种能力,让学生们觉得自己想要或者应该成为一个好学生。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研究生,和她在一起都不会感到有多大的压力,都是自己主动想要做好,求知若渴。作为老师,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的确是一种才能。

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克里斯汀很讲究策略,是讲义和讨论的结合。作为老师,她总是提前备课,准备很多的资料,经常有很多的讲义,为学生提供研究和探讨的话题。课堂上,她会让学生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提出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解答。由于是实证研究,实验课程会很多。每次实验,她都会要求学生提前写出理论报告,实验后,再精确地写出实验报告或者短的论文:克里斯汀一直想培养非常杰出的药学家,她鼓励学生独立开展研究,激发他们对于学科的兴趣。如果要写一个报告,她会建议说你可以写这个,或者说也许你对这个感兴趣,她会为学生提供很多的思路,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主题中挑选一个。克里斯汀很了解学生,对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优缺点都把握得很准,所以能为学生们提出非常切合实际的建议,准确指出大家感兴趣的领域。她从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学生,她始终认为如果学生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做得更好。由于她自己非常敬业勤奋,总是能够给学生提供可靠的信息,因此我们都很爱她。但是在她的课上拿高分可不容易。

赛西亚说到拿高分不容易时哈哈大笑起来,因为她在克里斯汀所有的课上都得了10分制中的9.5分。但说到她是否是克里斯汀最得意的学生时,赛西亚则谦虚地说她并不清楚,她只是对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因为克里斯汀从不对学生进行分类,她对每一个学生都以激发鼓励为主。而且,她关心每一个人,从不厚此薄彼。

赛西亚认为自己非常幸运,在冰岛大学读书时有幸成为克里斯汀的学生。从激发研究兴趣、到踏上研究之路以至于职业规划,克里斯汀都给了她良好的指引:她总是给我很多帮助,给我很多好的评价,不断激发我的学习热忱和工作热情。当我还是本科生的时候,她就鼓励我说我们的专业不但能促进国家制药产业的大发展,还能为当代知识社会作出非常有价值的贡献。在她的鼓励下,我开始向研究领域迈进。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后,克里斯汀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发现自己对冰岛地衣与免疫力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因为冰岛地衣对于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我们就从冰岛地衣中提取一部分成分,测试其免疫功效,检测其是否对于免疫系统的细胞起作用。于是,我就决定继续克里斯汀的研究。作为克里斯汀的学生,很多人都想要和她一起做项目,她也选择她满意的人一起合作,我成为其中之一。那期间,她给了我很多帮助,比如,经常带着我一起参加国际会议,开阔我的视野。她还亲自教我如何申请国际基金的研究项目,在这方面不仅给我很多好的建议,还把她之前申请研究经费的材料给我看。作为研究助理,我还要承担教学任务,把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我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没有经验,不会写教案,我们对教案要求很高,克里斯汀非常慷慨,就把她以前的教案给我,让我知道她是怎么教学的,这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新教师来说是很大的帮助。做博士论文时,我研究的是《冰岛地衣多糖及其免疫效应》,这其中会有很多的困难,有很多复杂的化合物,从中进行一种提纯并不容易。我想我总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但当没有合适的设备来完成我的工作时也很令人沮丧。作为导师,克里斯汀始终鼓励我,给我帮助。当我完成博士论文写作后,她通读了我的论文,并告诉我怎样能够写得更好。在我们这里,如果要想拿到博士学位,必须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大多数的成果要得到同行的认可。由于克里斯汀的精心指点,我顺利地完成该项工作。论文答辩的时候,她是我论文评审委员会的主席。她担心我紧张,答辩之前鼓励我说让我做我自己,不要让别人的评论扰乱我的思维。

赛西亚博士毕业以后,计划去丹麦做博士后,因为她在读硕士和博士的假期间,曾经在丹麦和挪威生活过。但是,让她非常悲伤的是她的父亲得了癌症,病得很重,赛西亚决定留在父亲身边,和家人一起在冰岛生活。于是,她做了一年药剂师,但觉得不是很有趣:克里斯汀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我工作一年后她就鼓励我说你应该继续你的研究生涯,因为你有一定的优势。她的话给了我很大鼓舞,于是我就申请了这个职位。要不然,我可能没有机会在这里获得一个与学术相关的职位,可能要等我50岁以后了。在这里工作以后,学院为我提供了很多机会,我已经有了两个学术公休假,去了美国的一些大学。去年我在一个国际会议上遇到了两个中国学生,他们当时都在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就读博士。我开始和他们交谈,其中的一个学生告诉我他的朋友在找博士后的机会。后来我收到了他的简历,看起来非常的好,所以我正好也有一个职位,我给这个学生打了电话,他很感兴趣。他来这里以后,我发现他很有才华,这也是我的幸运。

在药学院,克里斯汀很有名气,经常接受报纸和电视采访,冰岛著名的报纸《晨报》对她做过多次报道,将她的研究介绍给冰岛大众。“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关于她的研究生涯以及所做研究的电视节目,我们都参与了,非常的激动。”赛西亚说她非常钦佩克里斯汀对于科研的执着,她率先开创了冰岛地衣类植物与癌症治疗研究的先河。这项领域的研究不但对冰岛,乃至对全人类都有积极的贡献。作为曾经的学生,今天的同事,赛西亚说克里斯汀潜移默化影响了她很多,她们的思想越来越接近,经常能彼此达成共识。尤其是作为克里斯汀科研领域的继承人,她不能满足于继承,她要将这个领域发扬光大。

一整天,我们都沉浸在克里斯汀因为教育情结而发生的精彩往事中。赛西亚送我们走出药学院的时候已经是日暮时分。药学院远离冰岛大学行政和教学中心,独处一隅。因为是第一次来,又是被主校区的人送过来,我们提出让赛西亚送我们一段。赛西亚谦虚随和,始终微笑着说话,让人感觉轻松自如。对于我们的这个小要求,她欣然应许。赛西亚开车走了一段海边大道。

傍晚的冰岛更像一位羞涩的少女,恬淡静谧。透过车窗放眼望去,大西洋风平浪静,波光粼粼。如果认识路,我们真想下车步行,吹着海风,看看大西洋的落日。

一路上,我们又禁不住向赛西亚提出克里斯汀的话题,赛西亚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