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中医特色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2 17:38:42

点击下载

作者:李顺民,彭立生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泌尿系统疾病中医特色疗法

泌尿系统疾病中医特色疗法试读:

前言

肾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肾活检病理的蓬勃发展,许多肾脏病的诊断得以明确,层出不穷的新药、新疗法不断拓展肾脏病的治疗领域。伴随新的发展,也涌现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药品的不良反应及高昂的治疗费等,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而生的中医药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突出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广大的肾病患者认同与接受。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和个体化诊疗的优势,采用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肾脏病得到了众多中医工作者的认可。相比西医疗法对仪器、设备的依赖,中医治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行之有效且费用低廉,同时不增加患者痛苦,易于被患者接受,因而广受欢迎。近年来,广大的中医工作者在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中药内服到灌肠、外敷,从草药、成药到注射剂使用,从药物到针灸、穴位电疗,均取得了诸多成就。但这些资料散在分布,尚未系统发掘、梳理和总结。鉴于此,我们组织全国知名学术权威和专家编写此书,希望能为肾脏病的中医药治疗贡献绵薄之力。

本书的编写以突出中医特色为原则,共介绍了19种常见肾病的中医药特色疗法,略于病因病机和诊断鉴别,详于治疗方法,充分体现综合性,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力求全面反映常见肾病的中医治疗。本书以西医肾脏病病名为纲,中西医均有兼顾,但以中医药治疗为重点,将其细分为辨证论治、并发症的治疗、特色专方、常用中药成药、单味中药、专家经验、其他疗法等几个部分来进行系统整理及详尽叙述,并对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可供临床医师查阅参考。在医案赏析部分,采用的多为编写者在临床诊疗中的成功案例,真实可信,可为广大读者带来启发。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邓铁涛教授、张琪教授的大力支持,并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在此向两位国医大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书的所有编写人员均为全国三甲医院的肾病科主任、副主任,体现了本书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虽然大家临床工作繁忙,但仍兢兢业业,查阅了大量资料,一丝不苟地完成所担任的编写任务,充分展示了众编委严谨求实的作风,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参编人员较多,加之学识、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提高。2015年10月26日于深圳市中医院第一章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肾功能逐渐减退,从而出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等一系列全身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发病率高,预后差。据统计,我国每1万人口中,每年有1~1.5人发生此综合征,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中医对慢性肾衰的论述散见于“关格”、“癃闭”、“水肿”、“肾痨”、“溺毒”等篇中。其中,有水肿表现者多辨为“水肿”病;以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者可辨为“癃闭”、“关格”;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患者有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抽搐、神昏者辨为“溺毒”。

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慢性肾衰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积累,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衰早、中期患者疗效明显,治疗包括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并根据病情加用中药静脉滴注及中药保留灌肠等。【病因病机】一、中医

慢性肾衰的中医病因病机复杂,其特点是正虚邪实,正虚以脾肾虚损为本,同时包括心、肺、肝及气血阴阳的亏虚;邪实指瘀血、浊毒、湿浊。本病病位涉及肾、脾、肺、心、肝、三焦,病程中“虚、湿、瘀、毒”互相交织、互相关联、相互为害,贯穿疾病始终。

1.正虚

患者多由各种慢性疾患失治、误治,或过服苦寒药物或病后调理不当,久病未顾护脾肾之气致脾肾气虚;或由风邪外袭、肺失通调,水湿溢于肌肤;水肿日久不愈,困遏阳气,伤及脾肾;或久居湿地,涉水冒雨致水湿内侵,湿滞中焦,湿困脾阳。以上诸多原因使脾肾功能失常,水液代谢紊乱,水湿内停而见水肿;脾失健运,饮食不能化为水谷精微而为湿为浊;肾虚开阖气化失常,固摄失司,而见尿少、尿闭、尿多、蛋白尿;浊邪水湿不能排出体外,溺毒内停、肌酐、尿素氮升高。

2.血瘀

血瘀既是慢性肾衰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又作为病因可进一步导致病情加重,致脏腑功能失调。慢性肾衰普遍存在血瘀的原因有:①因虚致瘀:慢性肾衰患者脏腑气血虚损,阴阳失调,或因气虚无力推动血运,血滞于脏腑经脉而成瘀;或阳气虚,阳虚不能运血,或阳虚阴寒内生,血遇寒涩于脉络之中;或久病阴虚生内热,热灼阴血而黏滞成瘀。②因“水病及血”:在生理上血水同源,相互为用,慢性肾衰易出现水湿内停,水停气阻,血行涩滞而成瘀,即所谓“水不行则病血”,“孙络有水则经有留血”。③因湿毒致瘀:慢性肾衰患者脏腑虚损,水液代谢异常,湿毒不能循常道排泄于体外,湿毒内壅损伤脉络,血运异常成瘀;或浊毒郁而化热煎熬营血而成瘀。

3.湿浊、湿毒

慢性肾衰邪实的另一标实证为“湿浊、湿毒”。“湿浊”即水湿,可由外来湿邪侵扰机体或由体内津液化生障碍而产生;“湿毒”指慢性肾衰中的尿毒,为体内水液代谢障碍产生的内生之毒。慢性肾衰患者脾肾衰败,脾不能运化水湿,肾不能气化行水,水湿内停,清者不升而漏泄,浊者不降而内聚,蕴积而成毒。湿浊、湿毒常相互为患。水湿犯于上焦凌心犯肺,则胸闷气憋、心悸、咳喘;湿滞中焦脾胃则恶心呕吐、纳呆口腻;浊毒停于下焦,则小便不利,尿少或尿闭;水湿溢于肌肤则发为水肿。湿浊内停,三焦气化不利,尿毒不能循其道外泄,积而成毒,除上述症状外,常常上蒙清窍,或肝风内动,或煎灼营血出现神昏、错乱等症状。二、西医

慢性肾衰发病机制复杂,现在尚不完全明了,目前比较公认的学说有:

1.慢性肾衰不断进展的机制

许多慢性肾脏疾病,即使在基本病因已经去除的情况下,仍然持续进展,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导致肾功能持续恶化的原因与多因素相关,包括细胞外基质堆积,高滤过、高灌注、高代谢,高磷,脂代谢紊乱等。

2.氮质代谢产物毒性作用

可能为慢性肾衰,特别是尿毒症时部分症状的基础,并被认为可能与尿毒症时脑、肝、肾等组织氧耗异常,葡萄糖代谢障碍等有关。此外,此类物质还与尿毒症时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3.矫枉失衡学说

1992年Bricker提出,肾功能衰竭时机体呈现不正常状态,为矫正这种不平衡,导致某些代偿性变化过程,特别是引起某些物质增加,这些代偿性改变却又导致新的不平衡,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表现】

在慢性肾衰早期,仅有原发病的症状,只在检查中发现肾功能储备下降,尿浓缩、稀释功能减退,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至不能适应人体最低要求时,尿毒症症状就会逐渐表现出来,且症状复杂,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

1.泌尿系统

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腰酸困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夜尿增多,尿量减少甚则尿闭等症状。

2.消化系统

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口中有尿味,口舌糜烂,严重时可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消化道出血等。

3.精神神经系统

早期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晚期出现嗜睡、烦躁、谵语,甚至抽搐、昏迷。

4.心血管系统

常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不齐,严重的可出现心包积液,甚至发生心包填塞。

5.造血系统

贫血为首发症状,晚期多有皮下瘀斑、鼻衄、齿衄甚或发生呕血、便血、血尿等出血倾向。

6.呼吸系统

呼出的气体有尿味,易患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

7.皮肤表现

皮肤干燥、脱屑,部分患者皮肤较黑,呈现弥漫性黑色素沉着,也可因白色“尿素霜”刺激皮肤而引起尿毒症皮肤瘙痒。

8.其他

出现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骨痛、并发感染等。【辅助检查】

1.肾功能

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尿素氮上升。

2.血常规

血红蛋白降低,为正常色素细胞性贫血,血小板降低,在感染和酸中毒时可有白细胞升高。

3.尿液

①尿渗透压降低,甚至为等渗尿,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②尿蛋白(+)~(+++)之间(与原发病和尿量有关),晚期由于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滤过率显著下降,尿蛋白反而减少。③尿沉渣检查可有红细胞、上皮细胞、颗粒管型和蜡样管型。

4.血生化

血浆总蛋白、白蛋白降低;同时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多表现为血钙降低,血磷升高;血钾、血钠随病情而异。

5.其他

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CT、MRI、腹平片、超声等检查有利于发现原发病,如双侧肾脏明显萎缩而外形光滑者,多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或其他弥漫性病变;如一侧肾脏明显萎缩而另侧大小正常者,可能为先天发育异常、慢性肾盂肾炎或单侧血管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标准

以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80ml/min),结合临床贫血、恶心、夜尿增多等表现即可诊断。按照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不同,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代偿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133~177μmol/L,临床上无症状。

失代偿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20~50ml/min,血肌酐达178~442μmol/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并可出现多尿、夜尿。

肾衰竭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10~20ml/min,血肌酐升至443~707μmol/L,患者出现贫血,可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水电解质紊乱等。

尿毒症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血肌酐大于707μmol/L,患者酸中毒症状明显,出现严重的各系统症状,尤其胃肠道、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更加突出。二、鉴别诊断

1.西医

本病应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鉴别:糖尿病易并发肾功能衰竭,当发生酮症酸中毒时,患者亦有呕吐、嗜睡、酸中毒和蛋白尿,甚至昏迷等表现,但尿中有酮体和葡萄糖,血糖升高等可资鉴别。

对于诊断为本病的患者应明确以下问题:①明确原发病的诊断:对估计预后、设计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如由梗阻所致肾功能衰竭,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可部分好转,预后良好。②了解肾脏病变的活动性:许多患者在进入尿毒症期时,其肾脏病变仍在活动,若能采用适当治疗措施常可使肾功能改善。③找出肾功能恶化的可逆因素:慢性肾衰病情恶化大都有诱发因素存在,如感染、高蛋白饮食、血容量不足、药物等,祛除诱因后部分患者肾功能可得以改善。

2.中医

本病主要与“肾着”、“痹证”、“淋病”、“走哺”、“嗌膈”、“虚痨”等类证相鉴别。【治疗】一、一般措施

1.保持心情舒畅,树立信心,病轻者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病重者可考虑休息,严重者应卧床休息。注意避免加剧因素,适寒温,避风寒,避免外感、感染,积极纠正水电解质、脂质代谢紊乱,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等;处理加重因素,如大量蛋白尿、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纠正可逆因素,如感染、脱水、高蛋白饮食等。

3.饮食宜清淡,保证足够的热量,可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酸碱平衡失调。根据病情,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d),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及钙剂。

4.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

慢性肾衰的中医辨证以正虚为纲,邪实为目。本病病机虚实夹杂、阴阳交损。慢性肾衰的发生发展始终存在着“虚、湿、瘀、毒”等四大病理机制,其中虚损是根本,且以肾虚为中心,并累及心、脾、肺、肝。

1.正虚(1)脾肾气(阳)虚

主症:

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口淡不渴,腰膝酸软,大便溏薄或不实,腰酸腿软,夜尿清长,畏寒肢冷,腰部发冷,舌质淡红,脉细或沉弱。

治法:

益气健脾补肾。

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木香、砂仁、陈皮、半夏、白术、仙茅、淫羊藿各10g,党参、黄芪、茯苓、山药各15g,炙甘草6g。脾阳不足,大便稀频加炮姜、补骨脂各10g;肾阳虚弱,畏寒肢冷加杜仲10g;元气大亏,加人参(另煎兑入)、紫河车粉各10g。(2)脾肾气阴两虚

主症:

面色少华,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皮肤干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燥或尿少色黄,或夜尿清长,大便稀,或手足不温,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

益气养阴。

方药:

参芪地黄汤加味。太子参、黄芪、麦门冬各30g,牡丹皮、山萸肉、陈皮、砂仁、当归各10g,熟地黄、山药、茯苓、枸杞子各15g。如恶心呕吐加半夏、茯苓、佩兰各10g;便溏者加炮姜、补骨脂各10g。(3)肝肾阴虚

主症:

头晕头痛,耳鸣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苔少,脉弦细。

治法:

滋补肝肾。

方药:

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山茱萸、泽泻、牡丹皮各10g,丹参、茯苓、山药、何首乌、地黄、女贞子、旱莲草各12g,大黄、甘草各6g。头晕明显可加天麻、钩藤、白蒺藜各10g;便干者加肉苁蓉、火麻仁、玉竹各10g。(4)阴阳两虚

主症:

精神萎靡,极度乏力,头晕眼花,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口干欲饮,小便黄赤,手足心热,腰酸肢冷,舌淡白胖润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

阴阳双补。

方药:

桂附八味丸加减。制附子(先煎)、山萸肉、牡丹皮、山药、泽泻、茯苓10g,地黄、淫羊藿、黄芪、龟甲(先煎)各15g,肉桂(后下)、甘草各5g。如肤糙失润、腰膝酸痛明显可加补骨脂、骨碎补各12g;畏寒肢冷甚者制附子可加至20g。

治疗慢性肾衰早期要慎用温燥,有学者认为即使患者有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较明显的阳虚症状,也应慎用温燥。大补肾阳之治,虽可使阳虚症状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但继之却可能是血压升高,氮质血症加重,肾功能减退,故在临床上本型多在滋阴壮水的同时,兼顾肾阳,慎用肉桂、制附子、人参等温燥之品,代之以淫羊藿、肉苁蓉、锁阳等温润之品,以期阴中求阳、阴平阳秘。

2.标实(1)湿浊、浊毒

主症:

畏寒倦卧,恶心呕吐,口中尿臭,口淡口黏,胸脘痞满,大便秘结,舌淡体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或口中秽臭,口苦口黏,胸脘痞闷,腹胀纳呆,舌质红,边尖有齿痕,苔黄厚腻或干燥,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

祛湿降浊。

方药:

偏寒用温脾汤合二陈汤加减。大黄(后入)、人参(另煎)、枳实、厚朴、制附子(先煎)、陈皮各10g,干姜、甘草各6g。偏热宜黄连温胆汤合苏叶黄连汤加味。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苏叶、砂仁、竹茹、大黄各10g,薏苡仁30g,生姜、甘草各6g。

中医认为西医所检测到高于正常值的肌酐、尿素氮、血脂、血糖等都为浊邪,不少学者在临床上总结出了“微观辨证”方法,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如在血肌酐高时加用大黄、六月雪、土茯苓;低蛋白血症者加用黄芪、当归、党参、鳖甲等;高脂血症者加用绞股蓝、山楂、枳实;高黏血症者加用丹参、赤芍、益母草、桃仁;蛋白尿量多者,加用柿叶、芡实、蝉蜕;血尿者加小蓟、槐花、马鞭草;尿中有白细胞者加紫花地丁、忍冬藤。(2)瘀血内停

主症:

面色晦黯,唇色发紫,腰痛,肌肤甲错,女子月经延迟或闭经,舌质紫黯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

治法:

行气活血化瘀。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黄芪30g,柴胡、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枳壳、桔梗、郁金各10g,牛膝、益母草各15g,甘草6g。

血瘀是慢性肾衰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现普遍认为血瘀贯穿于慢性肾衰的整个病程,故大多数学者在治疗慢性肾衰时多在辨证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之品,经临床验证,确可提高疗效。有学者提出“活血化瘀治疗三法”:①益气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肾衰患者,以气虚表现明显而水肿不甚者,症见: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纳呆,面色白无华,眼睑浮肿,舌质黯苔白,脉沉,尺脉弱。辨证为肾气虚,推动乏力而致瘀血内停,治以益肾活血化瘀。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利水之品,药如黄芪30g,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各10g,益母草15g。②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法:适用于肾衰患者,以肾阳虚、水肿表现明显者,症见:全身水肿,腰以下为重,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四肢不温,小便量少,舌质黯紫,苔白腻,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脉沉涩。辨证为肾阳虚,水液泛滥兼有瘀血,治之以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方以真武汤合五苓散加活血化瘀之品,药如:茯苓、白术、白芍、制附子,生姜、泽泻、猪苓、桂枝、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10g,益母草15g,甘草6g。③滋肾活血法:适用于肾衰以肾阴虚表现明显者,症见:腰膝酸软,潮热,心烦口干,两颊潮红,舌质黯,边有瘀斑,脉细。辨证为肾阴虚兼有瘀血证。治以滋阴活血,方以六味地黄汤加活血之品。药如:山药、地黄、茯苓、丹参各15g,泽泻、牡丹皮、山萸肉、赤芍、桃仁、知母各10g,牛膝15g。(3)水气不化

主症:

水肿,腰以下尤甚,胸腹胀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淡苔腻,脉沉迟或沉细。

治法:

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

济生肾气汤合实脾饮化裁。地黄、山药、山萸肉、牡丹皮、泽泻、白术、大腹皮、木瓜、制附子各10g,牛膝15g,车前子(包煎)、茯苓皮各30g,肉桂、干姜各6g。

有学者总结,利湿应以清利二便为要,一方面以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石菖蒲等芳香化湿,土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草、石韦、败酱草、萹蓄、瞿麦等清热利湿,使湿热浊毒从小便而出;另一方面以大黄解毒化瘀,通腑泄浊,使浊毒从大便而解。我们的临床用药经验是,熟大黄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15g,若大便不超过每日2次则改为生大黄,以大便稀烂不成形、每日2次为度。

3.治疗并发症

慢性肾衰常见营养不良、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多种并发症,中医药通过调补阴阳气血,祛除浊毒瘀血等方法可用于慢性肾衰多种并发症的治疗。(1)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

慢性肾衰患者长期低蛋白饮食,酸中毒时出现恶心、呕吐,摄食减少,腹透患者每天丢失5~15g蛋白,血透患者每次透析丢失10~30g肽和氨基酸,导致低蛋白血症。中医辨证多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治法:

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方药:

人参养荣汤加减。黄芪30g,茯苓、山药、白术、谷芽、麦芽、地黄各15g,白芍、当归、陈皮、鸡内金、人参(另煎)各10g,肉桂3g。(2)皮肤瘙痒症:

慢性肾衰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皮肤干燥奇痒,脱屑,鱼鳞癣样,遍及躯干及四肢,常搔抓而见皮肤破损,影响睡眠,中医辨证多为血虚燥热生风。

治法:

养血润燥祛风。

方药:

四物汤加味。当归、知母、白芍、川芎、荆芥、防风、蝉蜕、徐长卿各10g,地黄、鸡血藤、丹参、白鲜皮、乌梢蛇各15g。(3)肾性骨病:

慢性肾衰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均不同程度出现钙磷代谢失调等骨、矿物质代谢异常,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软化症等。中医辨证多属肝肾不足,瘀血阻滞。

治法:

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

处方:

杜仲、桑寄生、川续断、枸杞子、牛膝、龟甲(先煎)各15g,没药、五灵脂各12g,牡蛎30g。(4)肾性贫血:

慢性肾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肾性贫血疗效良好,若配合中药治疗,可减少EPO的用量,并提高疗效。中医辨证多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治法:

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方药:

归芍四君子汤加味。黄芪、鹿角胶各30g,人参、茯苓、白术、当归、白芍各10g,甘草6g。(5)腹痛腹胀:

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因透析液质量不佳,入液量过大,入液或引流过速,透析液过冷均可引起腹痛;入液时不慎输入空气,也会引起腹胀。中医辨证多为脾胃虚弱,寒凝气滞。

治法:

健脾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党参15g,茯苓、白术、乌药、厚朴、木香、延胡索、丁香、小茴香各12g,甘草6g。(6)腹膜炎:

是腹膜透析患者中较严重的并发症,常有发热,腹痛拒按,腹肌紧张,透出液浑浊,可培养出致病菌。辨证为湿邪化毒,侵及少阳,气滞血瘀。

治法:

和解少阳,行气活血,清热解毒。

方药:

大柴胡汤加味。柴胡、黄芩、枳实、半夏、白芍、延胡索各10g,大黄10g,金银花、蒲公英各30g。(7)腹泻:

腹透患者脾胃素虚,肾阳衰微,若受寒饮冷,则出现水样便,每日5~10次,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者多。

治则:

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方药:

脾虚湿盛者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党参、茯苓、白术、苍术各10g,山药、芡实、薏苡仁各30g,车前子(包煎)、石榴皮各15g,砂仁6g。若久泻不止,完谷不化,属脾肾阳虚者,方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党参、白术、茯苓各15g,炮姜、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罂粟壳各12g,山药30g,五味子6g。(8)高脂血症:

长期腹透患者,可出现高脂血症。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痰湿凝滞,气滞血瘀。

治法:

补肝肾,涤痰化浊,活血化瘀。

方药:

山楂、丹参各30g,玉竹、黄精、决明子、茵陈、金银花各15g,泽泻、大黄各10g。(9)透析失衡综合征:

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在行初次血液透析时,由于透析后血液内代谢产物迅速清除,而脑实质和脑脊液中代谢产物受血脑屏障限制浓度下降缓慢,因此形成血浆与脑脊液间渗透浓度差,使水分进入脑组织,导致脑水肿和脑脊液压力增加,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焦虑不安,目矇,嗜睡,纳差,舌苔黄腻。中医辨证属脾虚胃逆,湿浊上扰。

治法:

健脾和胃,利湿泻浊。

方药:

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陈皮、半夏、茯苓、枳实、大黄、苏叶、竹茹各10g,六月雪30g,车前子(包煎)15g,生姜3片。(10)低血压症: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原因很多,如血容量不足,超滤脱水过快,长期使用碳酸钠或醋酸钠透析可使周围血管扩张,阻力下降,血容量降低等,表现为四肢欠温、心慌、气短、出冷汗、口干欲饮,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阴,立即用生脉注射液30~60ml加入5%葡萄糖150~200ml中静脉点滴。(二)特色专方

1.升清泄浊汤

丹参、黄芪、崩大碗各30g,土茯苓、虎杖各20g,陈皮、竹茹、枳壳、大黄各10g,蚕砂、法夏、杜仲各15g。用法: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此为当代名医洪钦国治疗尿毒症经验方,具有益气升清、通腑泄浊之功,临床使用可随症加减。

2.温肾解毒汤

党参、白术各15g,苏叶、六月雪、绿豆、丹参各30g,半夏、制附子(先煎)各9g,大黄9~15g,黄连、砂仁(后下)各3g,生姜6g。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此为当代名医徐嵩年治疗尿毒症经验方,具有温补脾肾、活血解毒之功,临床使用可随症加减。

3.清肾汤

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g,茵陈、益母草各20g,薏苡仁15g,黄连、蔻仁、白术、扁豆、茯苓、猪苓、泽泻、车前草各10g,生大黄(后下)8g。水煎,日1剂,分早晚服。本方具有解毒利湿、祛瘀泻浊功效,临床使用可随症加减。

4.益肾解毒汤

黄芪、紫丹参、鹿衔草、六月雪各30g,生地、山茱萸、川黄柏各10g,山药15g,茯苓12g,大黄10g。水煎,日1剂,分早晚服。本方具有阴阳双补、清热化浊、活血化瘀功效,临床使用可随症加减。

5.养肾汤

人参、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制附子各10g,地黄、茯苓、淫羊藿各15g,丹参、黄芪、益母草各30g。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本方具有益气温肾、活血利水功效,临床使用可随症加减。

6.肾毒清

崩大碗、土茯苓、牡蛎各30g,黄芪、槐花、丹参各20g,苏叶、竹茹各15g,半夏12g,大黄(后下)10g,冬虫夏草(冲服)3g。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本方具有益气、活血、降浊功效,临床使用可随症加减。

7.肾愈汤

大黄、丹参、黄芪、续断、牛膝各15g,槐花、地榆、黄连、苏叶、槟榔、竹茹、白茅根各10g,积雪草40g,藿香6g。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本方具有健脾补肾、祛瘀泻浊功效,临床使用可随症加减。

8.补肾益元方

山茱萸、何首乌、黄精、枸杞子、黄芪、党参、地黄、山药、川芎、丹参、墨旱莲、女贞子各15g,制附子、肉桂各7g。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本方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功效,临床使用可随症加减。(三)中药成药

1.尿毒清颗粒冲剂

口服,每次5g,每日4次。尿毒清颗粒冲剂由大黄、黄芪、甘草、茯苓、白术、何首乌、川芎、菊花、丹参等组成。尿毒清具有以下功效:①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稳定肾功能,延长透析间隔时间;②改善肾性贫血;③纠正脂代谢紊乱;④减少蛋白尿;⑤纠正钙磷代谢异常。

2.海昆肾喜胶囊

口服,每次2~3粒,每日3次。海昆肾喜胶囊是由海洋植物提取的纯天然海洋药,主要成分为褐藻多糖硫酸酯(FPS),是一种水溶性杂聚糖,含有强极性的活性基因硫酸酯,是一种强吸附剂,可充分吸附体内的一些毒性物质,如肌酐、尿毒氮等,使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褐藻多糖硫酸酯同时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增加肾脏血流量,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保护肾脏功能,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

3.金水宝胶囊

口服,每次6粒,每日3次。为人工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制剂,适用于慢性肾衰肺肾气虚者。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减轻肾毒性药物对肾小管间质的损害,提高肾小球的灌注率,减轻肾小球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耐缺氧抗疲劳,抗肾缺血;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蛋白代谢及肾功能状态,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4.康肾颗粒

口服,每次12g,每日3次。康肾颗粒由金钱草、忍冬藤、石韦、白茅根、石菖蒲、葛根、茜草、艾叶、生姜、陈皮、水蜈蚣、老鹳草等组成。具有补脾益肾,化湿降浊作用。用于慢性肾衰证属脾肾两虚所致的水肿,头痛而晕,恶心呕吐,畏寒肢倦。

5.肾衰复颗粒(深圳市中医院院内制剂)

口服,每次20g,每日2次。肾衰复颗粒主要由黄芪、丹参、枸杞子、岗梅根、大黄、泽泻、茯苓等组成,具有健脾、益肾、泄浊等作用,可用于各期慢性肾衰患者。

6.肾康注射液

静脉滴注,肾康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一个疗程。肾康注射液由大黄、黄芪、丹参、红花等成分,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通腑利湿的功效,其中大黄可改善健存肾组织的高代谢状态,减轻残存肾单位的代偿肥大;黄芪补气益肾,可抑制肾小球系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减少肾耗氧量;丹参、红花活血化瘀,可改善肾内微循环,抗肾纤维化。

7.疏血通注射液

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6ml或遵医嘱,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缓慢滴入,每日1次,10天一个疗程。疏血通注射液含有水蛭、地龙,具有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血脂以及细胞保护作用。(四)单味中药

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大黄、丹参、川芎等单味中药在治疗慢性肾衰方面有肯定的疗效。

1.冬虫夏草

适用于慢性肾衰肺肾气虚者。冬虫夏草促进3H-TdR向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渗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减轻庆大霉素等肾毒性药物对肾小管间质的损害;通过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和TIMP-2)的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减轻肾小球的损伤,减少蛋白尿;同时可纠正氨基酸蛋白质和脂代谢紊乱,抑制残余肾组织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发展,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常用剂量3~5g,炖服或研粉水冲服。

2.大黄

适用于慢性肾衰邪实为主或虚实夹杂者,以大便干结为主要证候特征。大黄加强肠道毒素特别是氮质的排泄,抑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使尿素产生减少,也可降低甲基胍水平,纠正高磷血症;另外大黄酸还具有利尿作用,增加肠道毒素排出延缓肾衰的作用;大黄炭有止血作用,改善慢性肾衰患者出血倾向。用法:大黄胶囊每天0.75~3g,分3~4次口服,生大黄后下每天5~15g、制大黄每天10~30g,视大便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保持每日1~2次糊状大便为宜。

3.丹参

适用于慢性肾衰伴有高凝状态者。丹参能提高血管舒缓素活性,促进前列腺素E产生,从而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同时有降低血压作用,可消除或减轻肾小球内高压的状态,具有促进受损肾小球修复的作用,常用剂量为每天15~30g,入中药汤剂煎服。

4.水蛭

水蛭内含水蛭素、抗血栓素、类肝素等多种与抗凝血相关的活性物质,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通过活血化瘀,抗凝、抗血栓作用,可缓解炎症对肾脏的损伤,减少蛋白尿;同时具有抗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改善肾内前列腺素的代谢而实现对肾脏缺血的保护作用。水蛭常规用量:入散剂,每日3~5g;入中药汤剂煎服,每日5~10g。

5.三七

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三七总苷具有抗炎、降脂、扩血管、消除氧自由基作用,可改变血液流变及肾脏微循环,促进人肾间质细胞凋亡,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常规用量每天5~10g,入中药汤剂煎服。

6.淫羊藿

适用于慢性肾衰脾肾阳虚患者。淫羊藿中的有效成分为总黄酮,可显著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同时具有降血脂,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肾小球内的高灌注、高压力,提高机体组织耐受缺氧能力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免疫状况,延缓病变进展。常规用量10~15g,入中药汤剂煎服。(五)专家经验

1.邹云翔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的基本病理是肾元虚损,而水湿、浊毒、瘀血等病理因素是慢性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强调治疗慢性肾衰应以保肾气、护肾元、治病求本为原则,分清虚实标本的主次缓急。临床多采用“保肾甲丸”(组成:黄芪、党参、巴戟天、鹿角片、地黄、枸杞子、紫丹参、六月雪等)、“保肾乙丸”(组成:太子参、生黄芪、地黄、山茱萸、何首乌、枸杞子、杜仲、怀牛膝、桃仁、红花、泽泻等),每次5g,每日3次,同时注意调理脾胃、升清降浊、活血化瘀。

2.张琪教授强调“分期”论治慢性肾衰,早期拟“脾肾双补方”:黄芪、党参、何首乌、熟地黄、菟丝子、女贞子、山茱萸、淫羊藿、仙茅、丹参、山楂各15g,白术、当归各10g,枸杞子、山药各20g,益母草30g。慢性肾衰中期拟“扶正化浊活血汤”:红参、白术、淫羊藿、黄连、草果仁、半夏、桃仁、红花、赤芍、茯苓、甘草各15g,菟丝子、熟地黄、丹参各20g,大黄7g。慢性肾衰晚期拟“化浊汤”:大黄、黄芩、黄连、苍术、紫苏叶、陈皮、甘草各10g,草果仁、藿香、半夏、生姜、茵陈各15g。“活血解毒汤”:连翘、生地黄、丹参、柴胡、葛根各20g,桃仁、红花、当归、枳壳、赤芍、牡丹皮、甘草各15g,大黄7g。

3.骆继杰教授认为慢性肾衰患者80%~90%的病机为先伤于气,后损于阴,气阴两虚夹浊邪内停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创立“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黄芪、熟地黄、肉苁蓉、川牛膝各30g,枳实20g,熟大黄15~30g,山萸肉、牡丹皮、茯苓10g,大腹皮、女贞子各15g。用法:水煎服,日1剂。“骆氏肾衰汤”取六味地黄汤中的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茯苓(骆老认为熟地黄是补阴首选药,肾阴不足,影响肾气虚),加黄芪、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川牛膝等,其中茯苓配黄芪益气健脾、渗利水湿;牡丹皮配川牛膝活血化瘀;肉苁蓉配女贞子阴阳并补、精血同调;熟大黄、大腹皮、枳实共起通腑泻浊之效。该方立法是以滋养肾阴为主,并辅以益气健脾、活血利湿、通腑泻浊,其寓意在于“阴中求阳”。骆老临床使用该方治疗慢性肾衰,疗效昭彰。

4.聂莉芳教授强调慢性衰竭的治疗需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并将慢性肾衰分为虚损期及关格期。虚损期病机以正虚为主,注意益气养阴;关格期,突出调理脾胃、通腑降浊。常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便溏者加车前子利小便实大便,湿浊中阻者合黄连温胆汤、半夏泻心汤、苏叶黄连汤等,特别是对于频繁呕吐、药难受纳者,少量苏叶黄连汤浓煎频服常显奇功,方中黄连3~10g,紫苏叶、紫苏梗各10g。

5.李顺民教授倡导“肾病从脾论治”,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肾衰患者多表现为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食少纳呆、头晕乏力等脾肾虚损之症,故从“五脏相关”理论出发,倡导“肾病从脾论治”,并创立“健脾益肾方(法)”治疗慢性肾衰脾肾两虚患者疗效显著。方药组成:黄芪、丹参、山药、各30g,白术20g,肉苁蓉、白豆蔻各10g,生大黄、甘草各5g。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方中以黄芪为君,益气健脾、升阳固表;山药、白术健脾补肾;肉苁蓉、白豆蔻益肾扶阳、温中化浊;丹参、大黄活血祛瘀、化毒生新。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寓补于泻,共奏健脾益肾、泻浊化毒之功。(六)其他特色疗法

1.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结肠透析)

主要用于慢性肾衰患者。

禁忌证:

肛门、直肠、结肠等术后患者;排便失禁、人造肛门、肠道肿瘤或有活动性出血者;孕妇、严重高血压、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急性肠炎及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

注意事项:

①灌肠前嘱患者排便,以增大药液与肠黏膜的接触面,有利于药液吸收且避免肛管阻塞。②中药灌肠药液尽量保持1小时以上。灌肠后取舒适卧位,可垫高臀部。③保留灌肠时,应选择稍细的肛管,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的药液保留较长时间。

操作步骤:

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臀下垫一小枕以抬高臀部,润滑肛管前段,轻轻插入直肠15~20cm,固定肛管,缓慢输入药液。拔出肛管,转平卧位,稍垫高臀部,并尽量保持1小时以上再排便。

中药处方:

①灌肠方(深圳市中医院):平方:大黄30g,煅牡蛎30g,苦参30g,红花10g;寒方:加入制附子30g;热方:加入蒲公英30g。②灌肠方(陕西省中医院肾内科):大黄、生牡蛎各30g,红花,红藤各20g。③“三花汤”:红花30g,金银花30g,野菊花30g,煅牡蛎60g。浓煎成100~150ml,每晚1次,高位保留灌肠,15~20天为一个疗程。

2.皮肤透析(中药药浴疗法)

适用于尿毒症引起的皮肤瘙痒,急、慢性肾衰。

禁忌证:

心脏病、心肺功能衰竭,高血压,中风,急性感染期,开放性伤口、重度水肿者,各种传染性皮肤病、高热,孕妇及月经期妇女、婴幼儿、醉酒及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

注意事项:

①治疗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虚脱。②治疗后应及时擦干皮肤,勿吹风,避免着凉。③患者在进入汽疗舱前,操作者应用手背感应蒸汽舱内温度,如其中某点区的温度较其他部位偏差较大或呈现脉冲式蒸汽(忽高忽低)需停止治疗,进行检修。

中药处方(药浴疗法用):

麻黄、桂枝、苏叶、浮萍、羌活、独活、防风、川芎、当归、红花、益母草、杜仲各30g,制川乌20g,细辛10g。

3.耳穴压豆

具有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定志安眠等功效,用于治疗肾虚不寐。

禁忌证:

耳廓上有湿疹、溃疡不宜;孕妇尤其是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注意事项:

①耳穴压豆敷贴应该注意防水,以防脱落。②坚持用手指按压贴好的王不留行籽,一日3~4次,每次3~5分钟,以感觉酸麻胀痛为度,睡前加强按压,2~3天更换1次,两耳交替施治,7天为一疗程。饥饿、疲劳、年老体弱者按压宜轻。

取穴:

耳穴神门、内分泌、肾、心、肝、脾(主穴);交感、肺、三焦(配穴)等穴位上,并用手指按压和刺激贴好的王不留行籽,以耳部发红并感觉酸麻胀痛为宜。

4.肾病穴位低频治疗

具有全面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可有效地改善肾功能,缓解肾病临床症状,用于治疗慢性肾衰。

禁忌证:

①严重心脏病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孕妇慎用。②局部皮肤破损、感染、皮下内出血部位不宜使用。

注意事项:

①保持治疗处皮肤清洁干燥,以免红外波、毫米波被水分吸收而影响治疗效果。②治疗中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前提,一般来说治疗强度越大,治疗效果越理想。③红外灯对准治疗部位后再调节输出,照射距离以患者感觉温热为佳,照射治疗中不要随意移动体位,以免触碰灯具烫伤。

取穴:

涌泉、曲池、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等穴位(将穴位号依次连接电脉冲导连线,穴位局部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毫米波探头取合谷穴。

5.隔药灸疗法

具有温肾健脾、温经通络,祛风解表、温中散寒,回阳固脱、益气升阳,消瘀散结、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等作用,可促使肾脏功能恢复,延缓肾脏衰老。(1)温脾补肾饼灸方:

制附子、肉桂、黄芪、当归、补骨脂、仙茅、大黄、地龙等药加工成粉,每只药饼含药粉2.5g,用摇饼模具按压成直径2.5cm,厚度0.5cm大小。取穴:大椎,命门,肾俞,脾俞,中脘,中极,足三里,三阴交。疗法:上述穴位分两组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每穴灸2壮,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灸6个疗程。(2)补中益气隔药饼灸养生方:

黄芪18g,炙甘草9g,当归3g,人参、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各6g。共研细粉,贮于瓶中,备用。取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等。操作:取药粉适量,用醋和黄酒等量,调成稠糊状,做成药饼置于穴位上,将艾炷置于药饼正中点燃,以局部有温热感,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灸3~6壮,每日1次,7日为1疗程。(3)五脏俱补隔药饼灸养生方:

人参、肉桂、川芎、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白芍各等分,共研细粉,贮于瓶中备用。取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章门等。操作同前。

6.中药外敷脐部

用于治疗慢性肾衰。(1)温阳泻浊敷脐法:

药物组成,大黄、酒黄柏、制附子、肉桂、冰片、按3∶2∶2∶1∶0.5比例配药,碾成米粒状备用。用法:治疗时先用乙醇常规消毒脐部及脐周皮肤,湿毒内蓄型取上药散6~8g,湿浊瘀阻型取上药6g加水蛭1g,红花1g,调黄酒(50度纯米酒1000ml浸大黄50g即成)外敷脐部并加贴麝香风湿膏固定药散,2天敷药1次,6周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体质及反应情况,适当调整大黄比例,以患者每日排出1~2次软便为宜。(2)肾疏通丸敷脐法:

药物组成:制附子、大黄、黄芪、益母草、车前草、牡蛎各30g,枳实10g,制成丸剂,每丸3g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3~4天换1次,8周为一个疗程。三、西医药常规治疗

西医药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治疗原发病、治疗并发症、饮食疗法、纠正可逆因素等。如患者并发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病、代谢性酸中毒,可给予降压、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碳酸氢钠等治疗。凡属晚期尿毒症,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尿毒症心包炎、尿病毒症脑病、尿毒症肺炎、高血容量心力衰竭、难以纠正的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重度贫血者,均应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特色疗法述评】

慢性肾衰是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晚期的终末归宿,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治疗原发疾病、纠正可逆因素及处理并发症等治疗措施,但大多数患者肾功能仍然呈进行性减退,最终走向肾脏替代治疗。近20年来,广大学者发现中医药在延缓慢性肾衰进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在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等方面尤为突出。

1.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多采用本虚证、标实证的分层辨证方法,以脾肾气(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为本,以瘀血、水湿、浊毒为标,临床治疗强调护肾气(阴)、保肾元(阳),同时注意健脾胃,并酌以利水渗湿、降浊解毒、活血化瘀。近年来,分期论治慢性肾衰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认可,最具代表性的有国医大师张琪将慢性肾衰分为早、中、晚三期,聂莉芳教授则将慢性肾衰分为虚损期及关格期,并根据慢性肾衰的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种分期论治使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

2.慢性肾衰病程长,并发症、合并症均较多,许多患者常因为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感染等致慢性肾衰病情逐渐加重,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最终进入终末期阶段。当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时,可以看到,中医综合疗法不但可以起到治疗慢性肾衰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减轻临床症状,特别在减少感染、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这对延缓慢性肾衰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中药成药在慢性肾衰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弥补了中药汤剂煎煮麻烦、服用不便的缺点。临床使用发现肾康注射液、肾衰复冲剂、海昆肾喜、尿毒清颗粒等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切,患者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得到明显下降,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肾小球硬化及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 Ⅳ)合成有关;并可通过降低自然杀伤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肾间质中的表达,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起到延缓慢性肾衰的作用。

4.对于部分消化道症状明显及并发高钾血症的患者,恰当的中医外治疗法可起到延缓患者肾衰进展、延长患者存活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如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皮肤透析、肾病穴位低频治疗等特色疗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围绕这些特色疗法的科学研究频繁见于核心期刊,为它们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5.中医特色疗法的病例均集中在慢性肾衰的早、中期,一方面中医中药在治疗晚期慢性肾衰时疗效欠佳,另一方面西医在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虽然医疗费用昂贵,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但是明显延长了尿毒症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对于已经进入替代治疗的患者,中医药治疗切入点为改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如对于腹透出现腹痛、腹泻、便秘及蛋白质营养代谢障碍等,中医药治疗可获得明显疗效;对于透析患者出现的皮肤瘙痒、骨病、睡眠障碍等,中医外治法如皮肤透析、中药外贴外敷、耳穴压豆等疗效显著。

6.面对慢性肾衰这一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治疗,是广大中医肾病工作者研究的方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慢性肾衰纳入“十一·五”重点研究范围,并初步形成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今后如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及各研究单位的学科优势对确有疗效的复方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同时对筛选出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优势方案进行设计严谨的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肾衰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附:医案赏析一、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

刘某,男,80岁,2008年9月3日初诊。

主诉:腰痛、乏力、尿频1年3个月。

现病史:2007年6月开始腰痛腰酸,神疲乏力,纳差,餐后腹胀,尿频,活动后双下肢踝部轻度水肿,大便干结,2~3日一解,夜尿2~3次,睡眠可。在所在市保健办体检,血压、血脂、血糖均正常,双肾B超显示大小正常。心肺无异常发现。血清肌酐232μmol/L,尿素氮12.11mmol/L。尿常规检查尿蛋白±~+。西医诊断慢性肾衰失代偿期。口服百令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缬沙坦胶囊80mg,每次1粒,每天1次,连续治疗2个月后复查,自觉症状和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无明显好转。经人介绍前来就诊。舌淡紫、薄浊苔,脉弦细尺弱。

中医诊断:腰痛,证属脾肾气虚。

西医诊断:慢性肾衰。

治法:健脾益肾。

方药:健脾益肾方加减。黄芪、熟地黄、山药、丹参、芡实各30g,白术、白豆蔻、肉苁蓉、熟大黄各10g,炙甘草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

二诊:2008年9月10日。

自诉腰酸痛减轻,乏力神疲好转,仍纳差,夜尿,偶有踝部水肿,舌淡紫,薄白苔,脉弦细弱。拟原方调整。

黄芪、熟地黄、山药、丹参、冬瓜皮、牛膝各30g,白术、肉苁蓉各20g,熟大黄15g,白豆蔻、桃仁各10g,炙甘草5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

三诊:2008年9月24日。

自诉诸症明显好转,已无水肿,腰疼痛消失,仍略感乏力,夜尿1~2次,淡红舌,薄白苔,脉弦细。嘱续上方去冬瓜皮加益智仁15g,再服14剂后复查肾功能。

四诊:2008年10月20日。

自诉除时有头晕,余无特殊不适。10月11日复查尿常规正常,血尿素氮7.03mmol/L,血肌酐128μmol/L,全部恢复正常。处方肾衰康颗粒冲剂(院内制剂)5包,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停药后持续随访1年半未见复发。

按语:健脾益肾方是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方,经大量的临床与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