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小故事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4:43:21

点击下载

作者:胡杰卿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的教育.小故事版

爱的教育.小故事版试读:

第一辑 引导求知

人与猴

一天,汉森正在与邦德就孩子爱提问题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邦德说:“小孩子有时真的很烦。他那张嘴整天都没有停过,叽叽喳喳不停地问这问那,我的头都快要被他吵炸了。”

就在此时,汉森的儿子走了过来。他手里拿了一本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少儿读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调描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并且配有极为有趣的插图。“爸爸,进化论中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是对的吗?”儿子问道。“我不知道是否完全对,但达尔文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可是既然人是由猴子变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人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儿子问。“你没有看见书是这样写的吗?猴子之中的一群进化成了人类,而另一群却没有得到进化,所以它们仍然是猴子。”汉森说道。“这恐怕有问题。”儿子怀疑地说。“什么问题?”“既然是进化论,那么猴子们都应该进化,而不光是只有一群进化。”“为什么这样说?”“我觉得另一群猴子也应该得到进化,变成一群能够上树的人。”

这时,坐在一旁的朋友脸上流露出极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的眼光似乎是在说:“看你有多大的耐心。”“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是猴子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得到进化……”汉森说。“为什么?”儿子仍然不放过这个问题。

于是,汉森只能尽自己所知向他讲明其中的原因:“据我所知,一群猴子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地面上生存,它们的攀缘能力逐渐退化,而又学会了直立行走,经过漫长的进化变成了人类;另一群猴子仍然生活在树上,所以没有得到进化。”“我明白了。可是为什么要进化呢?如果人能够像猴子那样灵活不是更好吗?”儿子又开始了另一个问题。“虽然在身体和四肢上猴子比人灵活,但人的大脑是最灵活的。”汉森说道。“大脑灵活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样可以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儿子说道。“身体灵活固然好,但只有身体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大脑的灵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文明。”“为什么要创造文明?”儿子问道。“因为文明代表着人类的进步。”汉森说道。

……

就这样,儿子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地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很多问题在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并且毫无根据,但即使这样,汉森也尽力不让他失望。“我真佩服你的耐心。”邦德笑着说道。

汉森说:“其实也并非我的耐心比其他人好,只不过我认识到认真回答孩子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他的究理精神,而不是将这宝贵的品质抹杀掉。”

教育哲理: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应该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神奇的音乐

有一天,母亲正在教小塞德兹学习一些形容词,当她讲到“快乐、兴奋、幸福”这些词时,小塞德兹流露出了不理解的表情。他觉得这几个词都差不多,在多次讲解之后仍然不能领会它们之间的区别。

这时,母亲拿起了那把可爱的吉他。

她轻松地弹奏了一连串音符,并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E)上演奏的。“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快乐的感觉。快乐是一个形容词,快乐就像在一弦上弹奏出来的音符。”母亲演奏完后对小塞德兹说道。“哇,原来是这样。”小塞德兹似乎明白了一些,“那么兴奋和幸福又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母亲又以极快的速度演奏了几段和弦,又在吉他的二弦(B)和三弦(G)上演奏了一小段乐曲。“这个和声就是兴奋的感觉,而二弦和三弦上的这几个音就是幸福。”母亲一边演奏一边对小塞德兹说道。

这时,小塞德兹的眼中充满兴奋的目光。“妈妈,我明白这几个词的意思了。”说着,他从母亲的手中抢过了吉他并有力地弹奏了几个和声,“我现在很兴奋。”

教育哲理:通常,人们总认为让孩子学习音乐仅仅是为了使他们多一种爱好,或者陶冶性情,或者消磨时光。而事实上,学习音乐正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有效手段。

参照物

在一次旅行中,刘淘毫不费力地掌握了一个物理学原理。

坐在火车车厢里的刘淘指着窗外说道:“那些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面跑,爸爸。”“不,那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跑。”父亲笑着对儿子说。“不,我认为我们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而是窗外的树动。”儿子天真地说,“因为我在这儿坐了很久了,但并没有发现火车有什么变化,反而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这不是说明窗外的东西在动还能说明什么?”“那么,假如现在你不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的话,你会怎么想呢?”“这个嘛……”刘淘想了想说,“一定是我也在向后跑,就像那些树木一样。”“你能够跑那么快吗?”“是呀,我能跑那么快吗?这可有些奇怪了。”刘淘充满疑问地说。“虽然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向你表示祝贺。”“什么?祝贺我什么?”“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应该祝贺啦。”“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儿子不解。“你刚才发现的,正是一个参照物的问题。”于是,父亲耐心给他讲解,“你之所以说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成了参照物,也就是说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的确是向后移动了。反过来,如果把树木当成参照物,火车就是向前跑了。”“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我会认为火车没有动呢!这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参照物。火车带着我向前行驶,我们一起在运动,当然就不会感到它也在动!”刘淘说道。“那么,把你放在窗外会有什么效果呢?”父亲问道。“嗯,假如我站在窗外的地面上并以我自己作为参照物的话,火车就是运动的了。”刘淘回答道,“假如仍然以火车作为参照物的话,我就是和树木一样在向后飞跑了。”“那么,你能跑那么快吗?”父亲又一次问道。“当然能,因为这是相对的,火车能跑多快我就会有多快。”

教育哲理:要善于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启发孩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

长短线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锦标赛,自以为稳操胜券,一定可以夺得冠军。

出人意料的是,在最后的决赛中,他遇到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竭尽全力出招攻击。当对打到了中途,搏击高手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数中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够找到自己的防守漏洞。

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搏击高手惨败在对方手下,也失去了冠军。

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师父,将对方和他搏击的过程演练给师父看,并请求师父帮他找出对方招数中的破绽。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苦练出足以攻克对方的新招,并决心在下次比赛时打倒对方,夺回冠军。

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像师父所说的办法,能使地上的线变短呢?最后,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思考,转向师父请教。

师父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较,原先的那道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师父开口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就如原先的那条线一样,在相比之下变得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

教育哲理: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找出原因,让他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生命的价值

一个孤独的孩子,常常悲观地问年长的智者:“像我这样没人看得起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有一天,智者将男孩叫到眼前,递了块色彩斑斓的石头给男孩,并对他说:“明早,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男孩满腹狐疑,心想:这块石头虽然不错,但怎么会有人肯花钱买呢?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院子内,男孩兴奋地向智者报告:“想不到一块石头值那么多钱。”

智者笑笑说:“明天你拿到黄金市场去,记住,不论人家出多少钱都不能卖。”

在黄金市场中,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这令男孩大为惊讶。

第三天,智者叫男孩拿石头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也不卖的缘故,石头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大惑不解,智者说:“人的生命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你明白吗?”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热爱自己,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教育哲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去珍惜它。

可怕的经验

有一位母亲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功。

一天,她带着5岁的孩子找到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功之路的。知道来意后,化学家没有向他们历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功经验,而是要求他们随他一起去实验室。来到实验室,化学家将一瓶黄色的溶液放在孩子面前。

孩子好奇地看着它,显得既兴奋又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他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教育哲理:不要扼杀孩子探索知识的天性,因为生存的技巧就在于你敢不敢去探索知识,去探索未来。

磁铁的奥秘

约翰今年8岁了,一次,他独自一人在院子里玩耍。他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就是把一些木块连成一串,充当车厢,他在前面拉着“车厢”冒充火车头。他做这个游戏非常认真,不光要像火车那样发出“呜呜”和“哐啷哐啷”的声音,还要负责在到站时报站名,招呼想象中的“旅客”上下车。

这天约翰突然想到要增加几节车厢,使这个“火车头”能带动更长的火车。可是带钩子的小方木块都用完了,怎么办呢?约翰想到了刚刚买回来的磁铁块,用绳子拴在最后面,刚刚合适。

他拴好一块磁铁,又拿来另一块。可是,好像突然着了魔一样,那块磁铁怎么也不肯乖乖地跟在第一块的后面。他一把它放到第一块磁铁的后面,就有一股力量将他的手弹开。约翰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可是那两块磁铁怎么也不肯吸在一起。

约翰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磁铁,好一会儿,他忽然大叫起来:“爸爸,爸爸,快来看呀,这两块磁铁里住着两个小精灵!它们不愿意在一起。它们闹别扭了,谁也不理谁。”

父亲忍住笑说:“傻儿子,这可不是什么精灵,这是磁力的一个重要原理,磁铁分为正极和负极,而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你手上这两块磁铁都是正极,当然会因为相斥而弹开啦。”“真的吗?”约翰怀疑地说。“不信?你拿那块磁铁过来,对,就是缺了角的那块。这块磁铁是负极的,你再试试看,它们会吸到一起的。”“真的!”约翰觉得有趣极了,他的问题立即成串地出来了,“正极和负极是什么东西?磁铁为什么要分成正极和负极?为什么正极和负极就要吸在一起呢?”

父亲趁机教了他很多地质学上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与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约翰学习起来毫不费劲。

教育哲理: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多少知识、发挥出什么样的能力,是怎么想象都不过分的。在游戏中,孩子的各种潜藏的能力会一一被激发出来。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达·芬奇与父亲

达·芬奇9岁那年进入学校读书,他的第一个老师是神父。所学的课程,除了拉丁文,就是经书之类,教学模式呆板,孩子们每天除了读就是背,毫无生机可言。对此,达·芬奇一点兴趣也没有。

有一次,神父训斥他说:“你这小东西,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每天只知道瞎涂乱画,成天幻想着当一个艺术家,这不是做梦吗?”当时,达·芬奇正在全神贯注地思考一道数学题,根本就没听见他在说什么。神父的话音还没落,他便问起那道题应当如何做。神父非常恼怒,抡起手打了他一巴掌,之后又到他的父亲面前去告状。父亲并没有为此而训斥儿子,他知道儿子并没有错。

达·芬奇的父亲皮耶罗一向善于逻辑推理,是位很有名气的公证人。在案卷和诉讼方面,他能够以无懈可击的论述击倒对方。在儿子的择业问题上,他也想了好一阵子。按他的意愿,他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最好成为一个法学家。但是,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就事业的好帮手。

依据他的兴趣发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事半功倍。根据儿子的一贯表现,他喜欢数学,但数学家通常只是待在家里想问题,很少与外界联系,儿子朝这方面发展可能不太适合。他喜欢音乐,但在自家的社交圈中,并没有非常优秀的人可以充当他的老师;而绘画与雕刻,正是他的长处,而且在自己现有的好友中,有一个叫维罗奇奥的著名画家、雕塑家,正好可以当他的老师。如果让儿子拜在他的门下,说不定以后会有一番大作为!想到此,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征求他的意见,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他把儿子带到维罗奇奥那里,拜他为师。从此,达·芬奇专心致志地学起画画来。

教育哲理: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父母教育孩子也应该投其所好,因势利导,这样孩子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业。

从画蛋开始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画家,从小爱好绘画。他14岁的时候进入著名画师和雕塑家维罗奇奥主持的艺术工场学习绘画。

维罗奇奥对学生要求很严,训练的方法也非同一般。他在开始指导达·芬奇画画时,说:“我先不给你讲绘画理论,也不让你临摹古人名画,而是给你一个鸡蛋,先照着它画,你看如何?”“我一定按老师的指导,好好画。”达·芬奇望着老师点着头说道。

达·芬奇开始很有兴趣,照着鸡蛋非常认真地画着。但是一段时间过后,老师仍然叫他画鸡蛋,达·芬奇有些厌倦,不耐烦了。他边画边想:“鸡蛋这么容易画,为什么老让我画它呢?这样怎么能够提高?”

一天,达·芬奇感到实在没意思,便鼓足了勇气去向老师请教,说:“绘画的对象是复杂的,技巧是多样的,老师为什么只是叫我画一个简单的鸡蛋?”

维罗奇奥耐心地对他说:“我早就料到你会有这种情绪和想法。孩子,你知道吗,鸡蛋虽然简单,但在1000个蛋中,却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将它变换一下位置,它的形状也会有所不同。”

达·芬奇听了之后,仍不解地问道:“老师,即使把这些不同的蛋画得再好,把这些蛋从不同角度画得再准再形象,不就是只会画一个蛋吗?”

维罗奇奥笑了笑说:“要知道你能在画纸上准确地把它表现出来,得具有怎样的基本功啊!我之所以叫你反反复复地画蛋,首先是训练你细心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形象的能力,再就是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眼手一致,能够随心所欲地表现事物。有了这种基本功,那么无论画什么东西,不就都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了吗?”

达·芬奇听了,点了点头,说:“老师,我明白了,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后来,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

教育哲理:教育孩子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给孩子打好基础,这样经过不断努力,孩子一定会有大的进步。

歌德的文学之路

歌德是德国和欧洲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是法兰克福地区一位有名的律师,母亲是一位市长的女儿,修养很高。父亲既清高又自负,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他总认为当时德国的初等教育水平不高,不能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才。因此他请来了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给歌德当家庭教师。就这样,歌德被束缚在家里,应付着父亲为他准备的所有学习计划。父亲给他开了一张全能的课程表,囊括了文学、艺术、理工等各方面的内容,并且从早到晚规定了严格的时间表,歌德必须在家庭教师的监督下一步步严格执行。

尽管歌德非常聪明,但自懂事以来,这种类繁多的学习项目和紧密的时间表,对他而言简直是一种奴役,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母亲看了有些心痛。她并不反对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教育,但她反对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尤其对儿童,她认为应该根据他的特点和兴趣,进行启发和引导,不能一味求多,而应循序渐进,时间也不应该安排得太死,否则会压制孩子的成长。然而她知道自己是无法说服丈夫改变他的教育方式的,于是,她就暗暗用慈母的温柔体贴和火一样的爱,去温暖、安慰儿子那颗幼小的心灵,减轻他的精神负担,她经常给歌德讲故事,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父亲的威严,使歌德时时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让他难以入眠,这时妈妈就会悄悄地来到他的身边陪伴他,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安慰他。母亲的话很有深意,她的语言是那样富有感染力,像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歌德的心,每当同妈妈在一起,小歌德的心里就充满了幸福,充满了希望和勇气。所以他后来曾说道:“从父亲那里我得到一副强壮的体魄和做一个正直的人的世界观。从母亲那儿,我继承了她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够温暖我的心,给我前进的动力。”

母亲发现歌德对语言文字非常感兴趣,而且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天赋,于是就更加留心培养他这方面的特长。

法军曾一度占领了歌德的家乡法兰克福。一些法国剧团经常前来慰问法军,上演了一些世界名剧,歌德的眼界开阔了,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大量接触法国的文学作品,看到儿子的举动,母亲感到很高兴。歌德十三岁那年的圣诞节,母亲送给他的圣诞礼物是一些小木偶。他如获至宝,马上在全家和邻居的一些孩子面前,亲自导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木偶戏。从那以后,他常常自己编戏和小伙伴们一起演出,并且开始动手写剧本了!

歌德的这种做法可违背了父亲的意愿。他严厉地斥责了儿子,并禁止歌德看戏,也不许他再研究文学,尤其是他讨厌的一些作品,更不许儿子接触,甚至连这些作家的名字都不能够提到!而母亲却恰恰相反,她理解文学,爱好文学。她虽然没有公开反对丈夫固执的做法,却继续主动地培养儿子对戏剧和文学的兴趣,经常和儿子一起研究文学问题,并介绍儿子看一些世界名著。有时两人还私下里热烈地讨论读书心得。这样,歌德的文学天赋不仅没有被扼杀,而且暗中得到妈妈的浇灌和培育。

教育哲理: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因素,同时也离不开关爱、理解。

慈母苦心育良才

雨果是法国著名诗人,他出生在一个职业军人家庭,从小就喜爱演戏和创作。在母亲的支持和培育下,他不断致力于文学创作,终于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雨果在校读书时就爱写诗,他的老师心胸特别狭窄,不让他写,并经常给他布置大量的习题,想用这种方式压他。

一天,雨果放学回家,坐在书桌前面对着作业本发愣。母亲看到孩子的神情,问道:“怎么啦,是作业不会做了吗?要多动脑筋嘛!”

雨果显得很不耐烦,将作业本推到一边,然后说:“不是被难住了,是老师不让我写诗,特意给我布置这一大堆习题。这么多题,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做完呀!”

母亲一时没有答话,沉思了片刻说:“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我认为你爱读诗写诗没有错,正当兴趣爱好,做父母的应当支持。那些习题如果是老师故意留给你的,你可以不予理会,继续去从事你喜爱的诗歌创作。”

雨果欣喜地望着妈妈说:“好妈妈,您最理解我!”

此后,母亲还经常帮助儿子寻找诗题,提出建议。同时为了让儿子集中精力,发展他的才能,母亲对他各方面要求都很严,即使是节日、生日,没有得到母亲的同意,他也决不能出门,把时间都用在学业上。

有一次,雨果看到别的同学穿漂亮的衣服,心里很羡慕。母亲看出了雨果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学,而不在于他的衣饰。”

这件小事深深地教育了雨果,使他进一步把兴趣、爱好、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写作上。

雨果十七岁那年,法兰西学院举行诗歌创作比赛。母亲认为这是锻炼儿子的一个好机会,就鼓励他参加。正当他准备提笔创作时,母亲突然患了肺炎。雨果日夜看护照料她,耽误了写作。当母亲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雨果的诗写完了没有。雨果红着脸告诉母亲说没有写。

母亲知道后,为自己耽误了儿子的时间而感到难过。雨果理解母亲此刻的心情,当她睡着了以后,他便在母亲的病床边写起诗来。清晨,母亲醒来以后,看到诗稿已放在床头上,便心满意足地笑了。

没过多久,这篇在母亲病床边写的诗稿,得到法兰西学院的褒奖。至此,雨果的名字就在巴黎传开了。

雨果成名以后,时刻不忘母亲对他的苦心培育。每逢节假日,或是母亲的生日,雨果都要给母亲献上几行诗。

后来,母亲因患肺炎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时,雨果刚满十九岁,他心里十分悲痛。

他牢记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勤奋耐劳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经过不断努力,他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教育哲理:勤奋是一所成功之人必须进入学习的高贵的学校。在这里你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培养独立的精神,养成坚韧不拔的习惯。

牛顿与祖母

牛顿是英国的著名科学家,是近代力学、光谱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前两个月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时改嫁,祖母承担起抚养教育他的责任。

童年时代的牛顿学习成绩不太好,性格孤僻。但他爱动脑筋,总喜欢提出一些十分古怪的问题,祖母总是倾其所能地给予答复。她想:“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什么东西都是陌生的、新奇的,喜欢发问是正常的。”

一天,小牛顿问祖母:“那风车没人推,为什么会转动呢?”“孩子,风吹动风车,是风力推着它转动的。”祖母笑着回答。

小牛顿又问:“那风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祖母耐心地对他说:“你注意过没有,天气是变幻莫测的,有时是晴天,有时是阴天。晴天,人往往觉得呼吸畅快,那是因为气压高;阴天,人往往感到沉闷,那是由于气压低。气压高的地方空气浓重,气压低的地方空气稀薄,空气浓重的地方的气流就向空气稀薄的地方流动,这一流动,就形成了风!”

牛顿听了祖母的回答,不住地点着头,表示已经领悟了,他高兴地对祖母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童年时期的牛顿,不仅喜欢问,而且还喜欢制作各种机械玩具。他制作的玩具很有创造性,看起来与众不同。

一次,祖母发现他连续几天放学后很晚才回来,手里总是拿着一些小木片、小铁钉,细铁丝。吃过晚饭后,一个人独自在灯下认真地刻呀,削呀,有时在屋里到处搜寻,有时又用铁锤不停敲打,弄得人不得安宁。祖母从没责备他,心想:“这孩子又在搞什么小发明了!”

果然,没过几天,他便做成了一架小水车。

祖母一看,满脸皱纹展开了,夸赞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第二天放学后,牛顿拿着自制的小水车,后边跟着一些同学,他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一条小溪边,准备试验他的小水车。一试,小水车居然转动起来,而且非常灵巧。牛顿望着那转动的小水车,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突然,他的小水车被一个顽皮的同学踢坏了。牛顿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他的小水车,心里难过极了。他悻悻地回到家中,把这件事告诉了祖母。祖母满怀深情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不要难过,奶奶和你一起再做一个。”

在祖母的教育和关怀下,牛顿对科学越来越感兴趣。后来,他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

教育哲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不要老是埋头做笔记”

巴甫洛夫正在给学生上课。他的讲演精彩动人,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着,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他们的思路被老师带到了一个神秘的科学王国。他从动物神经讲述到人的大脑,从医学解剖又引发到条件反射学说。教室里,不时地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师的讲演,使学生们漫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从而对新兴的科学学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巴甫洛夫尽心尽责地向学生们传播知识,同时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避免他们走进误区。巴甫洛夫一边进行着精彩的讲演,一边在黑板上不停地写着。课讲到一半的时候,偌大的一块黑板上已经写满了字。学生们端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着教授说的每一句话。

忽然间,巴甫洛夫像觉察到了什么,他放下手中的粉笔,停止了讲演,从讲台上下来,一直向后面走去。学生们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巴甫洛夫走到教室的最后面停住了脚步,他注视着一位正在埋头做笔记的学生。这位学生的精力非常集中,根本没有注意老师就站在他跟前,等到他抬起头来,见老师站在自己身旁时,禁不住大吃一惊,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能把你做的笔记给我看一下吗?”巴甫洛夫问道。

学生点了点头,双手奉上自己的笔记本。他立刻变得不安起来,也许老师是在抽查学生的笔记。可是,又一想,自己写得一手漂亮流利的俄文,笔记也做得十分详细,老师看了笔记后,一定会赞扬自己的。

巴甫洛夫翻阅了一下笔记本,然后对这位学生说:“你的笔记记得非常详细,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也几乎全都记下了,让人一目了然,字也写得不错。”

这位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神情。

巴甫洛夫继续说:“但是,在我讲课的过程中,你似乎总是在埋头做笔记,不知我讲的内容你听懂了没有。”接着,巴甫洛夫向他提了一些课上讲到的问题,果然,这位学生有许多答不上来。见此情景,巴甫洛夫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在上课的时候,主要在于听,其次才是记。你把老师讲的内容都记在笔记本上,并不能说明你已经理解了。而你只有认真听讲,将内容理解以后才能够更好地记住它。所以,你可不能老是埋头做笔记啊。”

老师语气诚恳,面容和蔼,使这位学生深受感动,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惭愧之余,他深深地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全班同学听了老师的教诲,也都深受启发,他们对如何听好一堂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教育哲理:在求学的过程中,只有理解了知识的内容,才能够将它掌握、吸收。

“要挣扎,要探出头来”

彼得·塞曼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物理学家。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他母亲的教育分不开的。

塞曼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将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尽管家境贫寒,但她节衣缩食,辛勤操劳,供儿子读书求学,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塞曼非常聪明,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让他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后来,塞曼离开家乡到莱顿大学读书。当时,学校里许多富家子弟沉迷于玩乐,虚度光阴,他们只想将大学的时光混过去,拿到一张文凭。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塞曼也时常进出舞场、酒吧,迷恋玩乐,荒废了学业,期末考试,物理竟然不及格。

假期,塞曼回到了家乡。母亲看着儿子的成绩单,真是又气又恨,她呜咽着说:“孩子啊,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当初,我们这里发大水时,是我在惊涛骇浪中拼着性命生下了你,盼望你能够早日成才,如果早知道你这样没有出息,还不如那时一起葬身海底!”

母亲流着眼泪给儿子讲述当年的情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格言:“要挣扎,要探出头来!”教导他不可虚度光阴,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塞曼惭愧地低下了头,他为自己的不争气感到深深自责,同时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就像一片汪洋,如果不奋力挣扎,就会被波涛吞没。他跪倒在母亲面前,举手发誓:一定会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努力拼搏,决不再让母亲失望!

塞曼回到学校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他好像变了一个人,舞场上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不管别人如何诱惑,甚至嘲笑挖苦,他都不去理会。他埋头苦读,成绩进步很快,同时他的才华也进一步显露出来。

塞曼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日夜兼程赶回家乡,他想把这份快乐带给母亲。可是,当他迈进家门时,母亲重病在床,已奄奄一息。

原来,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业,母亲一直没有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儿子。这时,母亲紧紧握着儿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儿呀!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希望!”

母亲去了另一个世界,塞曼的心情十分沉痛,他把母亲的遗像镶嵌在一个精致的镜框里,贴身挂在胸前。每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他就取出母亲的遗像,久久地注视着母亲慈祥而又坚毅的脸庞,这时耳边就又回响着母亲的嘱咐,他顿时便感到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塞曼以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从事科学研究,在他三十一岁时,他发现了在物理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塞曼效应”,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育哲理:没有艰苦努力的付出,就没有甜美的收获,虚度年少时光无疑是在自掘坟墓。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观察生活

1915年6月15日,韦勒出生于美国中北部美丽的密歇根州阿博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在一所大学的医学系搞病理学研究,喜欢观赏、收集、喂养、解剖各种动植物,在他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许多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书籍杂志,他的朋友大多也是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这一切,一直影响着韦勒,使他从小就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美丽的密歇根州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阿博镇风景秀丽,四周有树林,有河流,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随处跑动,成群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韦勒和小伙伴们经常跑到草地上,时而扑住几只蝴蝶制成标本当做书签,时而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有时候兴致来了,就会到河边去捉鱼。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韦勒与小伙伴们到河边玩耍,捉到了几条小鱼。韦勒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把鱼带回家,拿来一个鱼缸,将鱼小心翼翼地放到里面。几条小鱼在自己的乐土里欢快地游着,还不时向水面吐出一串串的水泡,实在惹人喜爱。韦勒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去看看小鱼,给它们喂剩肉和面包渣。为了让小鱼能够健康成长,他每隔两天会为小鱼换一次水。但没过多久,还是有一条鱼不幸死去了。韦勒看到它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心里十分难过。小鱼怎么会死呢?韦勒想弄个明白,于是他决定将小鱼解剖,在它肚子里找原因。他将小鱼放在一块木板上,拿来一把小刀,然后将小鱼的肚子小心剖开。由于平日经常观看父亲解剖各种动物,也看过父亲解剖鱼类,韦勒解剖小鱼的动作颇得要领。当他剖开小鱼的肚子后,他惊奇地发现一撮乳白色的小虫子在小鱼的肚子里不停蠕动。“啊!这是什么呢?是小鱼的后代吗?”韦勒天真地猜想着。等父亲下班回来,他急忙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父亲,并指着鱼肚子里的白色小虫问父亲:“爸爸,那是不是小鱼的后代呀?”

父亲听完这一切后,仔细观察了小鱼肚子里的东西,然后对韦勒说:“那是鱼体内的寄生虫,并不是小鱼的后代。”“小鱼是被它们害死的吗?它们是怎样钻进鱼肚子里去的呢……”韦勒晃着小脑袋向父亲提出了许多问题。“寄生虫是难以消灭的致病源,不仅鱼体内有,其他动物和人体内也有,它们危害健康,是应该消灭的大敌。孩子!你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去研究消灭寄生虫的方法,为人类造福。”父亲微笑着对韦勒说。

父亲的话深深地激励着韦勒。从此以后,他学习更加刻苦了,对生物课也更加喜爱了。经过不懈努力,韦勒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生物学家。

教育哲理:将对孩子的教育渗透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生活的细节当中去,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他们对学习就会更主动更积极。

科学之路无捷径

阿基米得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很出色的老师。他一生培养了很多学生,其中包括希腊国王多禄米。

多禄米为了治理好国家,想多学一点儿东西,于是他把阿基米得请来,拜阿基米得为师,学习几何知识。

刚开始,国王对几何有很大的兴趣,学得很认真,很努力,可是时间一长,随着难度的增加,多禄米国王学习的兴趣开始明显下降了。他越来越觉得上课是一种煎熬,越来越不耐烦。

聪明的阿基米得虽然察觉到国王情绪的变化,但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讲课。他细心而又耐心地向多禄米讲解着各种几何图形、原理以及计算方法。而多禄米面对着眼前的一个个三角形、正方形,丝毫提不起兴趣。有一次,多禄米国王在阿基米得讲课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阿基米得来到了多禄米的身边,轻轻把国王推醒。国王睁开眼睛,眼前看到的又是一个个三角形、正方形。他实在受不了了,对阿基米得说:“伟大的科学家,这样的学习实在太难了。你有那么大的学问,你也是这么学成的吗?你就没有简单一点儿方法吗?”

阿基米得想了想,在地上画了两个点,在两个点之间画了几条线。阿基米得指着那些线对国王说:“陛下,您看,这里有两个点。一个点代表您现在的位置,一个点代表学问的位置。现在通向学问有那么多的路,您会选择哪一条呢?”

多禄米看了看图,说:“当然走直的这条啦。您不是讲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吗?”

阿基米得点点头:“对啊,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讲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要想达到学问的位置,最短的是一条线段。可是越短的路越不平坦,这条最短的路更是充满了各种障碍。您尽可以走其他的舒适的曲线,可是那样离学问的距离会非常遥远”

阿基米得继续说:“不论您是国王还是平民百姓,在求学的路上都是一名学生,走的都是同一条路。走向科学的路是没有捷径的。”

教育哲理:阿基米得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简单的数学常识告诉国王,也告诉了我们,只有认真和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通往科学的道路是没有捷径的,最短的路,同时也是最难走的路。只有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

好问的爱迪生

爱迪生是美国大发明家,他奉献给人类一千多种发明创造,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然而他并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是他妈妈南希独具慧眼,培育引导他走上了科学发明之路。

爱迪生幼年家贫,父亲是个木匠。他妈妈南希,当过教师,后因孩子多不得不回来当家庭主妇。她辛勤操持一家人的生活,并以大量心血教育了儿女。

爱迪生是她的小儿子,幼年身体瘦弱,沉默寡言,但他的头脑却像上足发条的钟表,总是不断地思考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花草树木为什么在春天发芽生长,到了秋冬就枯败衰亡?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妈妈理解孩子的心理,非常珍惜爱迪生的这一特点。她总是尽可能地给出科学的回答,使孩子满意,并进一步加以引导,启发孩子多思考问题,开发智力。

爱迪生五岁那年春天,家里的老母鸡趴在窝里孵蛋,一天到晚不出来,也不吃不喝。爱迪生感到非常奇怪,蹲在窝外看得出神,伸手去摸那些热乎乎的蛋,老母鸡突然竖起颈上的羽毛,咯咯地叫着并愤怒地啄他。“老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什么呀?”他好奇地去问妈妈。“它要用自己的体温,使那些蛋暖和暖和。”南希说。

爱迪生还是不明白,又问道:“为什么要暖和呀?”“孵小鸡呀,就是使蛋变成小鸡。”

爱迪生听了,脸上现出惊异的神情,他想:“为什么老母鸡把蛋坐在屁股下面就能孵出小鸡来?那么人把蛋放在屁股下面是否也能孵出小鸡来呢?”他决心要试试,弄个明白。

于是他从家里拿了一些鸡蛋,找来一个筐,放上一些草,把蛋放在里面,他小心翼翼地提着筐,钻进邻居家的一个仓库里,然后蹲在上面,专心致志地孵起鸡来。

爱迪生突然不见了,一家人到处寻找,他从早晨出去,整整一天没有回家,爸爸妈妈及哥哥姐姐到处找他,直到睡觉前才找到他。当弄清是怎么回事时,爸爸哭笑不得,十分生气,哥哥姐姐们嘲笑他是只傻母鸡。妈妈认为孩子的求知欲应当爱护,并要正确引导,所以没有责怪取笑他,而是耐心地给他讲清人不能孵出小鸡的道理。

七岁那年,爱迪生上了小学。他仍然保持那种好问的性格。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他的老师是个不学无术而又心胸狭窄的人,他对爱迪生寻根问底的提问非常反感,认为他是故意让老师为难,骂他是笨蛋。有一次,上数字课,当老师讲到2+2=4时,爱迪生举起手来很郑重地问道:“老师,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啊?”这个问题使老师无从回答,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弄得老师很尴尬,他怒斥爱迪生是故意使老师难堪,有心捣乱,骂他是“低能儿”,最后竟把他从教室里轰了出去。

爱迪生感到受了莫大的委屈,哭着回家告诉了妈妈。南希到学校了解了情况后,明确地向老师指出,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是老师缺乏做教师起码应有的耐心和热情,并诚恳地建议老师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改变一下方法。

不料,老师竟大动肝火,冲着她大声喊道:“我的职责是教书,不知道什么性格不性格!”

南希一听也很恼火,便不客气地说:“对不起,从您的言语中,我看出了您的无知,所以您根本就没有资格教我的儿子!我要自己来教他,我会用事实告诉您,我的儿子不是一个笨蛋!”就这样,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小学,就告别了学校,从此由南希在家里教他读书。

为了开阔儿子的眼界,南希给爱迪生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讲英国的历史,教他读《鲁宾孙漂流记》、《悲惨世界》等世界名著,从他十一岁起,又教他读科学百科全书和科学家牛顿的著作,接着又读了电学家法拉第的著作。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尽情地享受着科学给他带来的快乐。

南希发现爱迪生特别喜欢物理和化学,就又特为他买了一本《派克科学读本》。这本书是当时有名的著作,里边介绍了许多物理和化学试验,有简要的说明和详细的插图。爱迪生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凡是能做的试验,他都要想方设法地亲自做一做,不成功决不罢休。由于爱迪生喜欢做实验,于是母亲帮他在地窖里建成了一个小实验室,他自己动手制作了简单的实验工具。自从有了这个小小的实验室,爱迪生除了跟妈妈上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里做试验。

一天,爱迪生望着天空飞翔的小鸟,忽然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如果往人体内输入大量气体,人会不会像气球那样升向天空呢?爱迪生找出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他的小伙伴米吉利吃了下去。这下可闯了大祸,米吉利的肚子胀痛不已,不停呕吐,幸而医生治得及时,才使米吉利转危为安。爸爸严厉地训斥了爱迪生,地窖实验室从此也被封闭了。

由于生活所迫,爱迪生十二岁开始到火车上去卖报。十五岁那年,他在火车上做化学试验,不慎把装满黄磷的瓶子打翻了,引起了一场大火,差一点将整个车厢烧掉。列车长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将他的一个耳朵打聋了。但是,生活再困难,工作再忙,他也不忘拼命读书。南希也总是千方百计地支持和鼓励他做试验。为了试验用云母薄片代替耳膜医治自己的耳聋,他后来发明了留声机。从二十多岁起,他开始研究电灯,前后历时十几年,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丝毫没有动摇过,仍然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教育哲理:爱迪生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有天才的大脑。这首先得益于他母亲的支持与帮助,是她将爱迪生培养成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其次是他的不懈努力,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只要肯拼搏,同样会有所成就。

一次有益的谈话

有一天,爱迪生在台脱罗市最大的图书馆里专心读书。这时,有一位教师模样的人,戴着金丝边眼镜,正坐在爱迪生的旁边看书。他时不时地放下书本,抬起头来仔细端详着爱迪生。

终于,他站起身来,走到爱迪生身边,亲切地问道:“我在这儿经常看到你,我想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吧?”“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厚的书了。”爱迪生回答。“能够告诉我你是怎么读的吗?”来人问道。“我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全部读完,所以我是按照书架的次序来读书的。”爱迪生十分认真地答道。

那人惊叹着点点头说:“你这种刻苦读书的劲头值得人敬佩。可是,你要知道,书海浩瀚,学海无涯,你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就说这个图书馆吧,藏书就有几百万册,你就是天天读,一生也读不完啊!我建议你还是选择一两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籍读,如果你能够这样做,我相信你将来一定前途无量,会有一番作为的。”

说完,他拍拍爱迪生的肩膀,深情地注视了他一会儿便转身走了。爱迪生望着那人离去的背影,呆呆地站在那儿,他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短短的一席话,竟使爱迪生获益终身。

至此以后,爱迪生改变了以往读书的方式,他主要选读机械、物理这类的书,有空再看些政论、文学著作。

后来,爱迪生成了伟大的发明家,但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位同自己只谈过一次话的“终身教师”。

教育哲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主要的科目上,才会取得最大的成功。

决定的因素是教育

卡尔·威特是法国的著名教育家,他认为天赋是人成才的一个方面,而起决定因素的却是教育。

有一次,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举行了一个会议,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天赋起决定作用,教育只是辅助性的。”卡尔·威特马上反驳说;“对孩子来说,天赋是次要的,教育是主要的。”接着,他又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孩子能否成才,不是决定于天赋,而是决定于孩子幼年时期所受的教育,一般是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好好进行启蒙教育,也能成为一个成就非凡的人。”

他的话音一落,引起了在场许多人的不满,不断有人起来反对他。

但是谁都没有办法驳倒他。“如果上帝给我一个孩子,即使是一个白痴,我也能够将他培养成才。”卡尔·威特还进一步说道。

没过多久,他果然有了一个儿子,也取名为卡尔·威特。小威特是个先天不足的孩子。邻居们纷纷议论说:“你看小威特那笨头笨脑的样,简直是个白痴。”小威特的母亲也不否认,她说:“这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教育也没用。”

可老威特不这样想。他对小威特充满了信心。

老威特很注意引发孩子的兴趣。他决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是想方设法地唤起孩子的求知欲。他买来了许多画报和小人书,翻开书页一字一句地讲给孩子听。小威特被书上有趣的故事吸引住了,老缠着爸爸继续给他讲。老威特乘机对他说:“你要是识字的话,不就可以自己看了吗?”有时,他故意停下来,对小威特说:“我比较忙,没时间再讲了,书里面的故事可有意思了,你自己先试着看看吧。”小威特不认识字,只是看着画发呆,他并不知道书里面讲的是什么。有时,竟急得要哭。这时,老威特才说:“这样吧,孩子,我来教你识字!”

在父亲的耐心讲解下,小威特认识了很多字!

到八九岁时,小威特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六国语言,通晓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九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莱比锡大学。这个大学的校长通过考核,向社会宣布:“九岁的小威特具有非凡的才能,他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十八九岁的青年。

后来,小威特荣获了哲学博士的学位,那时他还未满十四岁。两年之后,他又取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教育哲理:光拥有非凡的天赋,而不好好接受教育,不努力,是不能成才的。相反,天赋不足,但接受了好的教育,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同样是可以成为有用之才的。

“要像透镜一样聚焦”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一天,他正在花园里认真寻找着一些昆虫。他时而拿着一块透镜,在树丛、草叶之间仔细搜寻,时而拿起铁锹,挖坑松土。他捉到了一只只小昆虫,就像发现了珍贵的宝贝一样,把它们装在一个个小玻璃瓶里,准备带回实验室里去研究。

法布尔感到有些累了,便站起身来,准备回去。正在这时,有一位青年来找法布尔,他在实验室里没找到他,就径直寻到花园里来了。“您是法布尔先生吗?”青年问道。“我就是。”法布尔一边回答,一边抬起头来。他发现自己并不认识这位青年,便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并问他找自己有什么事。

青年急冲冲地来找法布尔,可是见了面,却不知道怎么开口,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心里一定有苦衷。“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的,请尽管说,不必客气。”法布尔热情地说道。

青年终于鼓足了勇气说道:“法布尔先生,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一直想向您请教,我想立志成才,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何不见成效呢?”“你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法布尔说。“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法布尔赞许地点点头说:“看来你是一位有志献身科学的青年。”“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部用上了,可是仍然没有取得成就。现在,我整天都在为此事感到苦恼,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今天我特地来找您,就是想要请您指导我,如何走上一条能够更快成才的道路。”

法布尔明白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放大镜递给青年,并从玻璃瓶里捉出一个小虫。青年从这块放大镜下面看到小虫变大了,连肉眼观察不到的一些微小器官也看得一清二楚。但青年仍然感到迷惑不解。“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方面,就像这块透镜一样。”法布尔进一步开导他说。

青年低头沉思了一番,终于明白了法布尔这句话的含义。

教育哲理:由于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当你在一生或一段时间内选择一两个目标时,就应该着重在此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不应该让自己的精力太过于分散。

圆舞曲之父的童年

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童年十分不幸。7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在第二次结婚后不久,也死在了多瑙河中。约翰只好在小酒店里和继母一起度日。后来,继母再嫁。幸好继父戈尔德是一个和蔼的人。

那时,常有一些走街串巷卖艺的乐师被招进酒店来演奏。音乐为约翰开启了一个精神上的乐园。戈尔德留意到孩子对音乐的迷恋,于是在约翰生日的那天,送给孩子一把小提琴作为礼物。这把提琴比玩具好不了多少,可是不久,约翰发现在提琴的两个“f”形孔里灌些啤酒进去,多少可以改善一下它那干涩的音色。在学校里,他总是把这把提琴放在课桌底下,短短的课间休息时间,他也要拿起琴拉上一阵子。由于那把提琴时时让他分心,他的学习成绩很糟糕。

13岁那年,继父认为孩子应当学点手艺,就把约翰交给了一个书籍装订匠。但约翰不愿干这种活,他又哭又闹,师傅把他关进了贮藏室。装订匠的妻子有点可怜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趁她丈夫不在的时候,把约翰放了出来。约翰抓起他的提琴就逃跑了。他朝维也纳森林奔去。那里有不少的酒店客栈,他相信靠自己的小提琴是可以挣一口饭吃的。整日的奔波和过度的兴奋,约翰感到非常疲乏。怀抱着心爱的提琴,他竟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睡着了。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一个名叫赫尔·波利扬斯基的音乐家暮出散步,在这儿发现了酣睡的约翰。音乐家对那把玩具似的提琴颇有兴趣,他摇醒了孩子。不一会儿,两人就兴致勃勃地畅谈起音乐来了。约翰算是头一回遇上了一位知音。波利扬斯基对这孩子的天分很有信心,他答应免费为约翰授课。音乐家说服了约翰,要他回家去,并答应去向他的继父说情,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职业。

从此,小约翰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教育哲理: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在他所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有所成就。当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时,家长应该给予支持。

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魏尔斯特拉斯是德国的著名数学家,在数学领域里,他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写的每一篇论文和每一本专著,都深深地影响着整个数学界。在繁忙紧张的研究工作之余,他还始终不忘培养世界上出类拔萃的数学人才。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索菲·柯瓦列夫斯卡娅就是在他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1870年,魏尔斯特拉斯在柏林大学担任数学教授。

一天,他上完课后,回到办公室,马上从皮包里拿出—叠厚厚的数学论文稿,将它们放在办公桌上。他时而埋头书写,时而冥思苦想。论文稿上写满了复杂的数学符号与公式。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阵风吹进来,桌上的文稿随风飘到地上。教授抬头一看,进门的是一位未曾谋面的女青年。

这位女青年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感到很不安,她脸色通红,连声说:“真对不起,教授,我帮您把稿子拾起来吧。”

可是,教授的脸上丝毫没有流露出生气的神态,还问:“您来这里找我,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

女青年面带羞涩地说道:“我从俄国来到这里,想拜您为师,因为我对数学很痴迷,可一直苦于没有名师指导。但不知您是否愿意?”

教授想了一下,便毫不犹豫地回答:“将学生培养成才是我的责任,我很高兴收下您这个学生。我太高兴了。”拜师与收徒的过程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

可是,要当教授的学生并非易事。教授一连出了几十道具有较高难度的题目让她做,想考一下她的数学水平。

教授猜想她肯定有好多题不会做,但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柯瓦列夫斯卡娅不仅答对了,而且许多解法都很有创意。

教授见这位普通的女青年竟有如此深厚的数学功底,也惊讶得很。他马上带她去学校注册。可是,当时的柏林大学与俄国的大学一样,一概不收女生。教授将她的情况跟学校反复说了几遍,但还是不起作用。

回到办公室里,教授把情况告诉了柯瓦列夫斯卡娅。她听后难过得哭了,然后对教授说:“我已不可能成为您的学生了,我将为此遗憾终生。我失去了这次机会,我的数学梦将破灭,生活对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不!尽管学校不收您,但我可以在私下里教您,因为培养数学人才是我终生的目标。您就作为我的一名不注册的学生吧!”教授十分动情地说道。

此后,教授承担起了培养这个数学新秀的重任。每星期天的下午,他会把柯瓦列夫斯卡娅叫到一个地方,单独给她讲课,并抽出大量业余时间为她批改作业,指导她写作论文。

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恶疾缠身,他从未停止过。

柯瓦列夫斯卡娅瞧着教授额头上悄悄布满的皱纹和亲切慈祥的面容,经常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柏林四年,她不仅学完了大学所有的数学课程,而且完成了三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在教授的大力帮助下,经德国数学中心哥廷根大学的严格评审,柯瓦列夫斯卡娅终于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教育哲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使你不断进步,直至获得成功。

兴趣培养法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的教师斯特娜夫人是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她曾经用很巧妙的方法来教自己的女儿学习数学。在她的教导下,女儿很快就学会了数数,并在做买卖的游戏中学会了数钱。但是当母亲要教她乘法口诀时,女儿第一次表现出厌倦,尽管妈妈把口诀编成歌唱,也还是没有效果。

这可是一个难题,怎么办呢?她没有逼迫女儿去背口诀,而是去请教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教授。那位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你不能有趣地教数学,所以她学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你喜好文学、音乐和历史,所以能够发掘其中的乐趣,并把这种乐趣带给她,由于你不是很喜欢数学,因而也就不能发掘其中的乐趣,不能给她带去快乐,女儿也就厌恶它。”然后,教授又亲切地教给她一些教数学的方法。

于是,按照教授的指点,她首先让女儿对数学产生兴趣。她把豆子和纽扣装入纸盒里,然后,母女俩各抓出一把,数数看谁的多;在吃葡萄等水果时,不忘让女儿数数它们的种子……

女儿最喜欢玩掷骰子的游戏。最开始是用两个骰子,掷出后如果出现四和五,就把四和五加起来得九分,加对了就能够再玩一次,并把这些结果记在纸上,玩三次以后计算一下,定胜负。每次玩这种游戏不超过一刻钟。玩两三周后就增加骰子的数量,改为三个、四个,最后达到六个。接着,母亲又和女儿做这样的游戏:她们把豆和纽扣分成多组,然后将它们排列起来,数数各是多少,并写在纸上,然后把这些做成乘法口诀表挂在墙上。这样一来,女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乘法口诀,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

为了巩固女儿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斯特娜夫人经常和女儿做模仿商店的游戏。卖的东西有用数量计算的,有用分量计算的,也有用长短计算的。价格是按照实际的价格,钱也是真正的货币。母亲扮顾客,到女儿的“商店”去用货币买各种商品。女儿扮售货员,她应该根据顾客所买的东西,按价格表进行运算,并找对方零钱。

通过不断训练,女儿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教育哲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子女,就要使他们对某方面产生兴趣,有了兴趣,那么学起来也就会轻松自如。

镜片与望远镜

一天,塞德兹给儿子带回了几块眼镜片,有近视镜片,也有老花镜片。小塞德兹对新奇的事物一向感兴趣,他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没过一会儿就大叫眼花,只好把镜片举到离眼睛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的东西。塞德兹任他淘气,不去管他。当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时,他看到了什么呢?远处教堂的尖塔突然来到了他眼前。

他高兴地大叫:“快来看啊,爸爸,礼拜堂的尖塔就在这里!”

从此,他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

教育哲理: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增长了知识。那种把孩子关在家里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好动的孩子

吉姆是个生活刻板严谨的人,极有规律,无论发生什么事,作息时间从不改变。但这么一个讲究纪律的人,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彼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