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8:37:00

点击下载

作者:周小其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试读:

前言

在我们编写的《探索与发展新论》出版后,应广大读者要求和出版社之约,我们新编写的《探索与研究》现在与大家见面了。本书更注重选题的新颖性与实用性,所选论文更贴近工作实际,突出了对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强调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实效性,相信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再次欢迎与肯定。《探索与研究》的选编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反映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于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对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来稿有的从一个具体课题展开,对一些新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更新的见解;有的从一个局部入手,围绕某专题深入剖析,拓展了认知与创新空间;有的立足于某个领域或体系,独辟蹊径,以更新的角度,阐释了课题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方向;有的选择具体行业或系统,抓住研究课题的多元性要素,对某些概念、观点、特征等进行了有创意的阐述。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全书反映的创新性课题较多,覆盖面较广,对提高读者论文写作水平与提高论文创新价值有极大的帮助。同时,本书稿件统一按论文编排格式进行编排,主题鲜明、构架得当、表达完整、思路清晰,突出了理论阐述的深入浅出,注重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效果,明显地增加了本书的实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学习与借鉴的作用十分明显。

本书可供各机关、各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教育、营销、工会等人员学习使用,还可以作为论文范本,为相应的论文评审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其资料、学习、参考、借鉴、交流等综合作用比较突出。

本书由主编周小其全面负责,提出全书总纲,具体确定编发版式框架,制定编审要目,同时对全书进行修订与总纂。在本书编审过程中,我们谨向相关参考文献和相关参考资料的原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向支持本书出版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同仁、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编发的人士以及参编人员表示衷心的谢意!

本书编写时间紧迫,尚有不妥之处,恳请有关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使本书更为完善。周小其2013年1月

新闻心理学概念、特点等要素的多维理解

周小其 (四川工人日报社)

[摘要]增强对认知新闻心理学相关概念及延伸的理解,注重新闻心理学的特点及解析,准确把握新闻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原则和创意,对进一步推动新闻心理学的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闻心理学 概念 特点 任务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G2013—531030—01

新闻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新闻学和心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是新闻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互动所形成的一门比较独特的交叉学科。新闻心理学兼有新闻学与心理学的相关元素,学科新颖,出现不久,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新闻领域后,一直是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工作者应用的重要对象。认知新闻心理学原理,把握表达特征,使之在新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提高新闻理论研究质量、丰富新闻工作内涵、扩大新闻报道影响,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一、新闻心理学相关概念及延伸

新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一直贯穿于整个新闻工作之中,对新闻工作理论与实践过程具有极大的影响。其中,新闻心理学的概念与特点对具体新闻采写与报道的导向作用明显,应用、研究、发展、创新的价值极大,成效显著。

新闻心理学的概念与新闻的基本概念不同。它主要利用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中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反应,通过运用(新闻媒体)、接受(报道对象)、传播(新闻受众)三个关联体的密切互动,以不同的心理对象、不同的心理层面以及不同的心理反应来展示新闻心理的相关表达。

1. 新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新闻心理学又称传播心理学,属于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它主要涉及新闻学与心理学两方面,它以研究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主,是研究新闻传播者、采访对象和新闻受众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2. 基本概念内涵的延伸

依据目前新闻心理学基本概念的范畴界定、相关指向、新闻心理和受众形态,以及概念所蕴含的相关特质,将概念视为“基本概念”,是因为这样的概念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创意空间,在新闻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更多的明显的意义延伸,概念的要素会有新的增加或配置,概念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扩大,延伸性将更为突出。从概念的构架演绎,可以对相关专家提出的新闻心理学基本构架说进行更深入的创新,即新闻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分支,是新闻学的边缘学科,可以视为是由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公关心理学等的相关原理形成的五层构架;反之,被视为新闻学的边缘学科的时候,可以用新闻学的相关结构的五层次,即传播者—信息流—传媒体—受众群—实效果,视为新闻学的构架。从概念的属性演绎,新闻心理学既有新闻学的相关内容,又有心理学的内容,边缘学科的特征非常明显。如果现在将新闻学和心理学二者内容在新闻心理学中进行等分或属性的硬性划定,显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新闻心理学尚处于边缘学科的范畴之际,在认知新闻学和心理学交融互动而成,既是新闻学也是心理学,带有分支特征的新兴学科的基础上,应该以“新闻”作为导向或内容主线,依据新闻心理学的自我发展规律,尽快确立新闻心理学在新闻学范畴内的体系或功能归属。从概念涉及的对象演绎,新闻心理学涉及的对象为新闻、采访和受众三个基本对象,存在三个意义上的心理活动认识主体(意义载体)。按照新闻活动过程的实践,概念对三个认识主体的涵盖显然不够。依照新闻传播者—信息流—传媒体—受众群—实效果结构,考虑到新闻心理学概念将面临更多创意性演化,实际上概念的延伸,将会容纳更多的意义对象,包括新闻信息、新闻过程、新闻传播、新闻效果、新闻创新、新闻比较等相关的新闻心理学对象。从概念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特点和规律演绎,新闻心理学必然会具体涉及不同的心理学原理,会在不同的心理学派的学说上取长补短,形成自我的新闻心理学产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说或理论体系。事实上,新闻心理学的感觉、知觉、想象会涉及心理学的结构主义学派;表现人的心理功能,会涉及心理学的功能学派;揭示新闻行为,会涉及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研究人的行动内驱力即心理潜意识,会涉及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派。从目前新闻受众和社会发展对新闻的更多需求看,新闻心理学的相关心理内容将更多涉及心理学的人本心理学派的理论阐释,即以人为本,将人的需求视为第一需求,以需求来决定人格等的心理内容。

二、新闻心理学的基本特点及解析

毋庸置疑,新闻心理学具有新闻的众多特点。新闻特点的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形象性、丰富性、指导性、生动性、专业性、完整性和客观性等,必然会在新闻心理学中有所反映。新闻心理学边缘交叉学科的性质,使它不同于一般新闻学,内含着相当多的心理学原理或心理学定义,其特点与一般的新闻学特点有所不同,不能按一般理解,或偏移,或扭曲,或派生,或涵盖,将新闻心理学的基本特点以一般新闻学的特点取而代之。

1. 新闻心理学的基本特点

新闻心理学的特点既有新闻学的相关特点,又有心理学的相关特点,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以新闻相关特点为本,以对心理层面、心理原理、心理反应、心理角度等的不同反映来表达新闻心理学特点的层面。新闻心理学的学科集纳特征和研究的丰富内容,决定了新闻心理学特点表达的数量和质量优势。新闻心理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等多个方面。(1)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受新闻基本要求和新闻原则的影响,真实性要求同样是新闻心理学的第一要素和一项根本原则。新闻心理学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新闻心理学的相关新闻事实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真实地反映出新闻学与心理学的学科交叉的互动、融合、特征、发展等状况。保证真实性,就是保证新闻中人和事的真实、相关材料和内容的真实和心理揭示的真实。(2)时效性

时效性即及时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新闻心理学所反映出的及时性存在两个不同的要素体现。从新闻时效性看,它的时效要求高于任何文体,尤其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传播必须争分夺秒。报道主动,赢得受众,注重效率,可以提高媒体自身的知名度,体现出记者素质和知识经济时代对新闻的客观要求。从心理学及时性看,信息飞速传播,网络四通八达,沟通与交流随时涌流,内容不断扩大,传播不断提速,社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更多强调人本精神的前提下,人们的心理反应、心理节奏、心理意念、心理思维、心理疑难等,同样越来越快,所涉及的宽度与广度日趋复杂,都要求心理学必须反映及时、预测及时、分析及时、应对及时、解决及时,必须要在及时性中反映出心理学的介入力、作用力和创新力。(3)典型性

新闻心理学的新闻事由、新闻表达、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等,以及所涉及的心理学观念、功能、原理、规律、实例、层面、心理反应、心理类别等,都具有相当强的代表性和形象感,多来自实际生活、实际体验与对实际的研究,经概括、集中、提炼,有极大的感召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响应。正是这种新闻学与心理学的独特定向性和典型性,才使新闻心理学日新月异,具有新型学科的独特作用和独特魅力。(4)形象性

形象性即文学性、具体性。新闻心理学要用事实说话,用原理阐述,有鲜明的事例,有完备的论证,有丰富的实践性,有学科的互动性,且常有案例、人和事等的叙述性、描写性和情节性表现,极容易使用一些创作手法,塑造出新闻学与心理学的形象。这种新闻和心理形象建立在真实与论述的基础上,具体可感,真实可信,使新闻心理学相关形象的塑造特点非常明显。(5)丰富性

具有学科交叉特征的新闻心理学同新闻学和心理学一样,十分强调实用性。它不仅包括新闻原理、新闻规律、新闻事件、新闻报道、新闻表达等诸多论述,还包括了心理学的心理特点、心理表现、心理状况、心理反应、心理层面、心理极端、心理供求、心理认知、心理创新、心理消费、心理发展等诸多阐释。这些丰富生动的内容、信息、传播等,可信度、可选率与科学性内涵明显,极大地提高了新闻心理学的综合利用率和绩效率。(6)指导性

把握新闻心理学中新闻学与心理学的相关内容,理解它们的相关原理,是深化理解二者共同指导性的一把钥匙。新闻心理学的指导性既有针对性,又有主动性和代表性,所反映或要表达的具体新闻与心理事实、新闻与心理人物、新闻与心理内容、新闻与心理技能、新闻与心理核心等,都要突出新闻心理学的主旨或目的,体现出新闻心理学的实质、意义、意志、分析、判断、模型、精神和风貌等,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因而,新闻心理学具有明确的指导性。(7)生动性

新闻和心理事例鲜明生动,讲究新意,长于形象描写,富有形象感、吸引力和感召力,使新闻心理学的生动性特点非常突出。此外,新闻心理学一直追求写法灵活多样,标题创意新颖,篇幅大而不空,小而不涩,内容生动活泼,议论独特、论据不俗、论证精辟,等等,常常可以引人入胜,让人收获颇丰。新闻心理学还十分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突出务实求新,张扬观点鲜明,体式精巧,表现新颖,其多样化的生动性往往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8)专业性

新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专门学科,它的专业性不是单一学科的专业体现,所体现的新闻学与心理学专业性特性极强。尤其表现在对一些带有深度的理念、专题、原理、规律、阐述、论证等的运用或表达之上,都蕴含着相当的新闻学和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若经具体化,包括新闻专业系列知识;心理学专业系列知识;学科与学科交叉型的融合性知识;议论、说明、记叙、应用的表达知识;相关的政策和法理知识;学科的课题、探索、研究和创新的知识;理论与实践如何并举的知识等。由此可见,新闻心理学的专业性特点的内涵更为宽泛,既体现了相关学科的理论性、严谨性和学术性,又必然会体现出学习的专一性、循序渐进性,使之成为了难学又易学、难懂又易懂的创意性学科。(9)完整性

完整性,也称整体性。反映新闻与心理人物、事件、过程、理论、功能、观念等的完整性,是新闻心理学的重要指标。反映新闻学相关内容或反映心理学相关内容,都强调议论、叙述、说明、应用的完整性;反映新闻与心理层面、阶段、特质、风格等,同样讲究完整性;反映新闻或心理人物、事件、形象、经历、成因、发展、结果等,依然要突出其完整性;反映新闻心理学范围、重点、进程、实绩等,也要求有相应的完整的交代……凡此种种,都表现出了新闻心理学学科或学习的完整性要求。完整性可以极大地提升新闻心理学的实用价值、学习价值、运用价值、研究价值,已经在新闻心理学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10)客观性

新闻学和心理学的反映或表达具有一致的客观性,二者交叉互动、相互呼应而成为一门边缘学科新秀。这样的客观性包含着相当的真实性和共通性,使新闻心理学不被随意拔高或贬低,不被随意夸大或缩小。作为新思维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客观性保证了学科内容、见解、理念、内涵、指向、发展等的客观与公正、公开与透明。让新闻和心理存在的事实说话,不走形,不变样,不随意加入个人的见解或议论,不强迫接受相关的观点、意念、思想、概念、说教,使新闻心理学的客观性更具有了客观的公正、公平、公开和透明的学科与学术的价值。(11)交叉性

新闻学和心理学都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文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属性兼而有之,各自涉及的相关内容、类别、体系、特征等非常突出,研究方向清楚,发展空间广阔。二者经密切结合构成的新闻心理学,已成为新兴交叉性边缘学科的一个代表。新闻心理学融合了两个学科的原有研究与学习的范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一体,学科互补,各自的原理、规律、定式等交相辉映,交叉与融合内涵基础厚实,使得新闻心理学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焕然一新。经紧密交叉,它要素创新、结构优化、表达明晰、功能独特、文本不凡、模式丰富、学科新颖等的综合表现,使之独树一帜,为其他学科所不及,在综合性、基础性、交叉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上体现得非常突出。(12)实践性

坚持真实、强调时效、突出功能、优化理论、重在实效等,使新闻心理学具有极大的实践性。新闻的根本属性、基本要求、表达手段、创新力度、实践强度等与心理学不谋而合。它们都要紧紧依靠丰富的实践性来展示自己的应用价值、理论学说、学科质量、研究绩效和成果运用等。在共同构成新闻心理学的这种新兴学科之后,必然要更加注重实践,加大链接自身的研究对象和运用功效的力度和密度,积极吸纳众多素材,充分贴近社会实际,密切关注人们生活,注重扩大研究对象,密切把握学科动向,使新闻心理学的充分实践、充分运用、充分研究、充分反馈表现十足,其实践性的广度和深度正是新闻心理学的一大亮点,构成了新闻心理学的自我特色。(13)社会性

没有社会这个广阔的探索和研究舞台,新闻心理学则难以生存,不可能履行自身的研究使命,从而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积极壮大自我。同样,没有社会背景下人们丰富的生活场景,以及新闻心理学涉及的广阔的学科与学术的社会背景,它同样没有实际的运用价值。新闻心理学的社会学涉及众多相关的新闻理论、新闻原理、新闻采访、新闻技能等,以及心理学涉及众多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都必然要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会深刻体现出新闻心理学厚重的社会性,并且在干预和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与社会的发展质量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因而,新闻心理学的社会性非常明显,也成了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必要要素。(14)独特性

新闻心理学的独特性源于它的学科交叉性、真实性、专业性、生动性、实践性和生动性等特质的具体而丰富的体现;源于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成为了现代边缘学科的积极范本和参考对象;源于它独特的思维与视角的创意性发挥,体现了新兴学科的创新度、先进性和科学性;源于它体现了高效、实用、新颖、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前景;源于它具有广大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创新力;源于它植根于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特有附着力、衍生力和特有的社会功效……所有这些,都深刻地表现出了新闻心理学自身的独特性。

2. 新闻心理学特点的相关解析

新闻心理学的基本特点说明了它的独特之处。新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它以新闻的体式形式介入心理学理念和内容,进入新闻领域运作的时间并不久远,还没有真正进入新闻心理学自我发展的成熟期。鉴于此,对新闻心理学特点所具有的特殊或突出之处进行必要的解析就十分必要,这对于新闻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1)特点蕴含丰富

从新闻心理学特点的蕴含量看,它的特点蕴含量集合了新闻学与心理学的各自特点,不仅量大并且质优。这些特点相互映衬,密切互动,紧密连接,表现多样,覆盖面大,延伸有力,极富表现力和概括力。它们拥有的数量和质量优势,明显超过了其他的学科文本,在边缘学科的领域内,亦独具特色,对新闻心理学的文体范式、内容表达、功能发挥等,都做了很清晰的相关阐释与提示。且这些特点的蕴含量随着新闻心理学的发展,还会进一步扩大自身特点的表现空间。(2)特点表达强劲

新闻心理学的特点表达强劲表现在两个基点上。一个是现有的特点多样化,丰富多彩。依据新闻学心理内容、内涵等的表现状况,初步概括其特点表达可以多达20个,且这些特点鲜明突出,表达颇有个性,包含的内容度与概括力也十分清晰明确。另一个是根据新闻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前景,它的内容还会逐步扩大,特点同样不会一成不变,必然会随着自身的发展与不断演绎和创新,会有更多的特点体现出来。这些特点会更具有创意,内涵会更加丰富,提示会更加准确,表达会更加精致,标识会更加鲜明。(3)特点功能突出

新闻心理学有比较个性化的表现色彩,突出地表现在这些特点的表现质量好、提示内涵深,每一个特点都具备了一种功能的本质和潜能,每一个功能的表达就是新闻心理学一个相关内容的提要。这些特点功能性十足,效能化含量丰富,表达指向明确,意义实在,空间不小,很容易使读者对新闻心理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判读、理解、吸收,并积极发挥,在学习、探索、研究等多样性环节上,达到互动链接、功能链接、运用链接、意义链接和价值链接的实效。(4)特点交叉优良

新闻心理学特点的互动紧密性与和谐度非常融洽,实现了新闻学与心理学特点的共同表达、共同呼应、共同发挥与共同发展,在新闻学与心理学特点“合二为一”的构架上有了创新性的尝试,新闻心理学据此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契机。这些特点的交叉性常常以“一对一”或“一连二”的形式进行积极“缝合”,以表达特点意义的关联性,达到特点内涵的共通性,在实效性和适用性上实现了新闻学与心理学特点个性与共性的高度融汇,而专一性和整体性被系统化或体系化即大融合的情况还不多见。(5)特点发展良好

新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构架、作用、表达、内涵等还会在现代新闻学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发挥兼收并蓄、汲取营养、嫁接要素、链接优势的作用。不断优化的交叉性还会与其他学科之长进行互动和兼容,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由此对新闻心理学的主旨、目的、内容、特征、施教、受教、学习、提高、运用、评价等的助动力会更加明显,其标志之一,便是特点的发展更加精致,更加丰富,前景更加宽阔。

当今新思维、新视角、新概念、新知识的极大发展,已奠定了新闻心理学更多的多元应用模式,创新性地汲取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美学等学科之长,突出新闻心理学发展的兼容性、超前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已经更加明显。从新闻心理学的特点可以看出,新闻心理学文本新、专业新、结构新、知识新、理论新、模式新、实践新、传播新、应用新、表达新和交叉新等,已非常形象地展示了新闻心理学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新闻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原则和创意

新闻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人与事实、人与新闻、人与人三个系统对象的界面。人与事实,指新闻工作者、受众与新闻事实;人与新闻,指新闻工作者、受众与新闻;人与人,指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和受众。(一)新闻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依据新闻心理学的对象,新闻心理学的主要任务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和受众的心理活动

按照相关新闻心理学理论或相关教材的界定,新闻工作者,即新闻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等,是进行新闻活动运作的主体。采访对象,即被报道对象,如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等,是新闻活动中新闻工作者索取的对象,是新闻素材的主要来源。受众,是包括读者,听众、电视观众等,是新闻活动从认知到接受的对象,也是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新闻心理活动同样是人们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包括新闻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三个方面。三者联系紧密,既独立又并列,是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

在新闻范畴的前置下,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和受众三方作为不同的认识主体,心理活动的表现依托的是种种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凭借这些现象或活动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主观的能动性的反映,从理论上探讨在新闻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就是新闻心理学研究和学习的首要任务之一。它包含着阐述、理解及准确地预测和有效地控制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及新闻受众的心理活动。这种任务在探讨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形成明晰的阐述—理解—预测—控制新闻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并以过程为本,反映出三方不同的心理活动的成因、态势、表现、发展、结果的活动全程。简而言之,它就是运用影响三方心理活动不同的认识水平、生活经验和性格特征所受到的心理强度不同的态势,对心理活动进行的探索与表述。这些心理活动包括心理感知、心理定势、心理形态、心理发展、心理反应、心理界定等,根据三方的不同心理起点与心理归属,对心理活动的不同特点、不同规律进行阐述、理解、预测和控制,构成了新闻心理学研究与学习的一大基本任务。

2. 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指导新闻活动

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指导新闻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心理学理论探索与新闻活动实践的密切结合,从而探索、扩大指导新闻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是新闻心理学的又一重要任务。它存在着两个基本目的。对新闻心理学自身而言,在于依据理论与实践的实际效果,丰富新闻心理要素,扩大新闻宣传功能,优化新闻载体,突出新闻人本意义,推动和深化新闻改革,利用人们的“心理源”提升新闻表达和新闻的自身价值。对新闻心理学的客观效果而言,可以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或研究成果指导新闻活动,以新闻心理学的概念、特征、功能、类型、主旨、表达等的综合性能动绩效来干预和影响社会发展,凸显新闻的社会效益,使新闻工作更好地承担党和国家的“喉舌”的重任,更好地为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好地以人为本,为人民大众服务;更好地为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服务。

3. 促进新闻心理学的自身发展

新闻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心理学在新闻载体上的扩展与能动反映。它结合新闻体式,以新闻的特殊的媒介属性、特质、含义、概念、功能等为介质或依托,将其纳入现代心理学的探索与研究范围,运用学科交叉优势,以心理学特有的角度,既推动了新闻学的发展,深化了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创意程度与质量,又创新出了新的学科文本和体系,促进了新闻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多面性。从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形态看,它有效地扩大了心理学的心理研究层面,增加了心理学的“角色”或“心理主体”,加大了与新闻学互换互动的契机状态,吸收了更多心理学的研究要素,丰富了心理学的内容,创新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求看,它以学科交叉密切了与新闻学的关系,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既增加了心理学的文种,又配置了心理学的能量,优化了心理学的发展动力。心理学自身的可选性、可行性空间经放大,心理学的选项性与容置率会更具有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优势,使得心理学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创新度和前瞻性,推动了心理学系统化、系列化与现代化的更大发展。(二)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根据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新闻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两个大类。方法论又分为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是一般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专门方法论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扬弃性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从客观性原则审视,客观性即真实性,指新闻心理学客观存在的根本属性,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性体现。它强调新闻心理学的客观性,既综合了新闻学和心理学的共同客观性,又突出了新闻心理学实际性的发展状态,真实地反映出符合新闻心理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相关规律,保证了新闻心理学的真实可靠和内容的真实完整。

2. 系统性原则

从系统性原则审视,系统性原则即整体原则。同现代心理学一样,新闻心理学系统性特别明显,内涵也特别清晰,它传承了心理学学科的领域优势、研究优势和容量优势,独树一帜,为其他学科所不及。新闻心理学把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的各种心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研究,运用相关心理学原理、模型、规律等予以积极表达,揭示新闻心理学发展的总体规律,并对新闻存在的各种心理现象或状态进行系统性阐释与研究,先进性特别突出,科学性尤其明显。

3. 发展性原则

从发展性原则审视,新闻心理学更多地以人们的心理流程、心理趋向、心理动态等的动态性心理表现进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依据人们心理活动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独特性和为我性,新闻心理学必然会发挥心理研究受众面的极大优势,对新闻学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个性心理、群体心理、社会心理、发展心理、独特心理进行研究与说明,作出学术与科学的积极回答,进而发展新闻心理学研究的连续性、演绎性和创新性。对于稳定性强的个性心理,新闻心理学同样会利用它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特征,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发展出更多新的研究课题,进一步丰富心理学的内容。

4. 扬弃性原则

从扬弃性原则审视,新闻心理学的扬弃性原则是同时具有否定和肯定双重意义的辩证概念,但多是否定意义的表达。扬弃是黑格尔解释发展过程的基本概念之一。他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对于前一阶段来说都是一种否定,但又不是单纯的否定或完全抛弃,而是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从而使发展过程体现出对旧事物既有抛弃又有保存的性质。这种具有递进性、承袭性和改进性的表达,因体现了辩证概念的唯物主义特征而在新闻学和心理学中广泛使用。新闻心理学强调这样的扬弃原则,目的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择优选择、保存、吸收等而为我所用。扬弃原则也是一种心理活动的优化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选择性和发挥性要素,对新闻心理学的自我发展具有相当客观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三)新闻心理学任务和原则的创意

新闻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不仅体现了新闻心理学的现实态势,而且显示了新闻心理学在基本任务和相关原则上的特质和优势。对以上内容进行必要的创意性探索,加深理解,促进学习,完善内容,在任务与原则上再辟蹊径,或锦上添花,无疑会丰富新闻心理学研究与学习的任务与原则的范畴,深化新闻心理学研究和运用的实际质量,优化出更多具有综合性优势的深度和广度。

1. 对三个任务的补充

目前,新闻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和受众的心理活动;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指导新闻活动;促进新闻心理学的自身发展”三个基本任务。依据新闻心理学发展思路,按照三个任务属性或表达归属,仍然可以从任务的内外两个基点进行必要的创意性的思考。从基本任务的内在看,三个任务范畴显然存在着涵盖不足的情况。如“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的对象即认识主体,还应包含“受众”之外的“社会人”,即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和受众之外的人群。现有的三个对象的心理活动及其心理反应,通过现有各种传播形式,必然要向“社会人”这个对象延伸,并且会逐步集中,最终出现“社会人”带有社会性的心理活动及其心理反应。这样的“社会人”不能仅仅凭借经各种传播最终还是新闻的接受者而将其划入“受众”范畴来予以认定。原因很简单,因为新闻存在着严格而鲜明的时效性,如一些人认为“新闻早晨是金,中午是铜,晚上则成了垃圾”这个形象说法一样,“社会人”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第一受众”,而是在新闻经多次传播后,甚至在新闻已经变形的情况下的“道听途说者”。经过这样的过程,才可能会最终形成“社会舆论”和“社会反应”。由于忽略了新闻传播的扩展性、社会性和潜质性,“受众”的概念仅限于得知新闻的人,而忽略了更多当时没有接受新闻传播的“社会人”可能受到的传播影响和心理反应,因而新闻心理活动对象的含义是不全面的,没有考虑到更多的潜在受众,以及潜在受众具有的更大更多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2. 双向指向欠明晰

此外,新闻心理学三大任务中的“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指导新闻活动”一项,存在单向性的侧重情况。新闻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更多强调“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了积极的人本意义的创意,带有比较明显的定论式或总结式的原理或理论的主观阐述,对下不对上、对己不对人,一味“我说教,你接受”、“你反映,我不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新闻心理学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和依靠对象——大众之中的相关群体、阶层或相关的集体和个人。没有研究者和大众的积极互动、反馈,没有突出大众的主体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心理学更多的研究与服务功能。这些强调新闻心理学的导向功能,忽视大众新闻心理学的“主人翁”主旨,没有从研究的对象上找准自己的依靠对象,犹如有水无鱼,使得任何的“指导性”作用都会大打折扣。这如同应试教育的某些表现一样,突出教师的绝对作用而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弱化了学生的自我人本性的表现需求,肯定不可能得到教育预期的结果。

3. 对促进自身发展的思考

新闻心理学自我发展关系重大,却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促进新闻心理学的自身发展”的任务中,笼统而言多,具体指向少;空泛理论多,实用效果少,是目前不少统编教材的一大弊端。可能一些研究者、作者长期没有接触新闻学与心理学的具体社会性实践,或根本就没有从事新闻工作与心理学工作的经历,故而更多地属于纯理论式的探索与探讨,加上更多没有上述经历的学习者,如高校学习的学生,他们则更难以理解新闻心理学的相关定义、原理、规律,等等,新闻心理学促进自身发展则极易被架空。

其次,由于新闻心理学的学科交叉性和新兴文种的缘故,其自我发展依然还缺乏一些具体化的研究方向、发展思路、价值取向、未来预测等的思考与设计。特别是对于新闻心理学出现的观念、功能、理念、创意、观点、词汇、模式等,依旧沿用了不少旧有方法、概念、定论与提法,创新性的新闻学与心理学体式还没有真正形成,显然会阻碍新闻心理学的更大发展。

最后,无论从新闻学属性或心理学属性出发,还是从新闻心理学实际发展需求考虑,是否应该积极扩大新闻心理学现有的“任务领域”,依然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价值,应该成为相关新闻心理学研究者、学者的重要思考。在学科交叉已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科学研究方向的情况下,将新闻心理学的学科交叉与复合性的研究与发展作为新的研究任务,充分利用新型交叉学科的学科优势、科研体系与学术地位,积极扩大新闻心理学的任务领域,应该成为重要的课题研究项目并予以积极扶持。

4. 新闻心理学相关原则的推论

原则,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或指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以及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原生规则。新闻心理学的特点丰富,各呈特色,各显其长,几乎每个特点都可以从功能上直接演绎出新闻心理学的更多原则。按此进行推论,演绎出与新闻心理学相应的适用原则,将极大地优化新闻心理学的相关准则,构架出相当优良的研究和学习的定势。目前,新闻心理学现有的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扬弃性原则,显然已经不能比较全面地说明新闻心理学更多的原则类型和原则功效。现仅根据“原则”一词的三种简单解释,就可以看到新闻心理学的现有四个原则范围不大、涵盖狭小、准则不多、规则欠佳,难以满足新闻心理学的原则“定性”需求,即必要的和充分的原则对于新闻心理学相关问题、相关研究等的积极的准则性支持。如进行积极推论,创新出新闻心理学的独特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社会性原则,等等。总而言之,新闻心理学的原则创新关系到新闻心理学的学科的整体性、表达的完美性、内容的丰富性等诸多方面,值得相关的新闻心理学研究者、学者们去积极切磋与互动商榷,推出更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下,信息化转向知识化,知识化推动智能化,智能化走向网络化,网络化演绎绩效化,社会由简单物本化变革到新经济发展的人本化趋势已更加明显。新思维、新视角、新概念、新知识已揭示出了新闻心理学在相关概念延伸、特点解析、基本任务、原则和创意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和发展空间。因此,只有对以上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才会使新闻心理学更具有学习、运用、发展的优势和动力,在创新或创建更多新兴学科的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1. 丹尼尔·里夫,斯蒂文·赖斯,弗雷德里克·G.菲克.内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M]. 2版.嵇美云,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 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 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 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杨立能,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5. 威廉·哈切登.世界新闻面面观[M].译者不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6. 彭增军.媒介内容分析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 虞达文.新闻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9. 汪新源.新闻心理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10. 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12. 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3. 荆其诚.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 张影.新闻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相关要素的表达与阐释

周媛媛 (四川音乐学院)

[摘要]深化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新概念与创意性演绎的认识,注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作用,更加明确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对象和主体,对进一步推进和创新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 概念 内容 作用 对象 主体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2013—840117—02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高校教育智力、体力和物力交融于教育的一种基本体现。美育是高校普及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音乐素质教育则在其中担当着重要的教育使命,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构成了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展示素质教育内涵、突出音乐美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使其得到美的愉悦和熏陶、丰富自我的情感世界、获得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新概念与创意性演绎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教育属性和表达方式,成为了高校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具有明显的施教目的,带有相当强的综合性。音乐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性知识与复合性技能的促进作用更为积极,更富有美育的直接性、形象性和感召力,能极大地引导学生潜能的发挥,扩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还可以固化学生现代意识,创新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形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情感、人格、审美、行为、志趣等的综合提高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新概念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依据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培育,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健全的个性特征的教育。(二)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概念的创意性演绎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概念显示了音乐是教育的重要内涵。与应试教育相对应,这种音乐素质教育的概念具有明显的意义延伸和创意性的推演特征:

第一,音乐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必然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应该蕴含社会与学生双向指向,不能单一地将音乐素质教育仅仅局限于学生这个范畴。

第二,音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具有素质教育的多样性和系列化发展趋势,可以关联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一切要素,反映素质教育的一些特定要素、特征、优势、施教、内容、空间等形态。

第三,更加突出了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人本精神,强调学生主动性和主导精神的充分发挥,主张积极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内含了学生的智商、情商、智力形态、聪慧信度、反应能力等的潜质要素和潜在动能,明显扩大了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想象空间和未来发展空间。

第四,通过音乐素质教育,力求提高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培养质量,以此表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准和目标,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和标的性,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创意性延伸。

第五,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要求形成学生健全的个性特征,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具有标志意义的形象性转变。它对高校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有力助推,不仅带来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刻变革,而且积极壮大了高校美育施教范畴,深化了音乐素质教育以美育为导向,以音乐素质教育为基准的表达形式与内容,丰富了音乐素质教育的指向性、创意性、可选性、规律性、绩效性、艺术性以及施教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第六,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新概念表达了高校全面教育、素质教育和音乐素质教育的一致性。高校全面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智力和体力以及品格充分自由、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要促进学生道德、才能、审美、兴趣、特长、志向、理想、情操等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与教育的和谐和统一。素质教育作为对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完善,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而音乐素质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积极配置,则以更多的形象感、美感和心理感知来实现上述教育。这三种教育目的和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本质上的一致,表现了三者教育目标和教育绩效高度的整体性,以及教育要素关联密切互动、呼应紧密、缺一不可的一致性。

第七,无论广义的高校素质教育还是比较狭义的专一的音乐素质教育,都共同地表现出了与应试教育的明显不同。音乐素质教育的概念更充分地揭示了与应试教育的显著差别:教育理念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评价不同、教育结果不同。素质教育的内在素质,即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对待人、事、物的看法。外在素质,即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形象、成就等。高校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已经自不待言,乃大势所趋,大功迟早告成已是一种必然。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整体素质等为目标,已大见成效。

第八,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概念空间的积极推移,对素质教育的思维、思想、观念、特征、功能、运作、效果、评价、循环等,具有现实和未来的多重性意义。从音乐素质教育上溯到素质教育本身,仅从教育的人格培养模型看,就有可以将人格分为道、德、知行、时间、契约、行为、结果、情感、抉择九个部分,并可以填补国内外人文教育空白的大成模型;循环成螺旋状平衡的成长模型;经创新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模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著名的“冰山模型”;等等。

二、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对象和主体

高校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品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以高校学生为施教对象,以音乐教育的主体性、活动性、实践性、参与性、愉悦性为主,引导学生在综合品质的基础上参与、欣赏与体验音乐,使他们在音乐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分析、比较、鉴别和感受音乐。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意在增强学生的音乐素质、综合素质、审美意识。这种以感知愉悦为基础触发学生感受,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基本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乐艺术的熏陶、审美情趣的提升,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此,“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一)音乐素质教育对象分析

对象,即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从音乐素质教育对象看,它包括广义的一切接受音乐素质教育的受教育者,即各类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职业类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阶层等的个人和群体。这里,狭义的受教育者,则是专指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现有的全体学生。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象明确,受到同时代、同社会或大环境趋同性的影响,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比较接近,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度、吸收力和音乐素质的提高率亦比较同一。高校全体学生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直接对象,成为音乐素质教育的吸收与反馈者,必然会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产生相应的音乐熏陶、欣赏、享受、美感等效果,以审美和素质的提高反映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对象具有的趋同性,并不能与音乐素质教育的同一性和实效性等同,二者主要存在着主动性与被动性、个性和共性、施教性与实效性的差异。

1. 音乐素质教育对象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主动性,即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

主动性必然存在被主动的对象,会在主动行为之前有还未发生的特殊机会或问题;主动性更多的是一种超出工作要求的业绩表现,必须把握面对的特殊机会或问题的契机;面对任何障碍与困难也不放弃。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象的主动性源头主要是学生。从学生意识和需求看,作为音乐素质教育对象的学生,一直存在着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音乐意识与需求。按照音乐意识的快慢缓急,需求的大小强弱,学生从对音乐的感知到认知,再到把握、吸收、欣赏、运用、固化,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受到音乐内在魅力的影响和自我的音乐需求,在音乐的感召与渲染下,学生的主动性很快会转变为一种行为品质。这样的结果是,希望自己面对更多的音乐熏陶的机会,希望自己有独特的音乐感受,并且会去积极争取而不轻易放弃。从学生接受到固化看,学生通过音乐素质教育的施教过程,不仅把握了更多音乐内涵,认知了更多音乐作品,还会在自我的欣赏和自我选择中,消化、吸收音乐精华,最终形成自己的音乐素质,增加了审美情趣,提升了综合素质的质量。从教师施教与学生接受效果看,教师的施教质量、音乐素质教育的音乐范本、特定的音乐作品等教学要素等表达的主动性,极容易深化学生的主动性质量和数量,对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具有相当大的引导作用。每个学生从小受到的音乐教育、音乐大众化和社会化的多样化表现与长期影响等所形成的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反应、固有的音乐感知的基础以及教师施教能力与质量,都会深刻影响到学生的主动性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学生受教主动性的开发、引导、优化、发展极为重要,是音乐素质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就没有音乐素质教育施教的普遍意义,必然会弱化美育的吸引力、向心力和想象力,并对素质教育形成明显反弹,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引导或开发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必须要抓住四个基本的引导教育环节或施教过程,即对学生现有的基本音乐素质、心理素质、情感倾向、审美意识等的认知和评估;必要的音乐意识、音乐思维、音乐感知、音乐心理、音乐行为等的积极引导;施教的丰富性、感染力发挥,突出音乐的内涵与魅力,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形成学生的主动性的延伸与回馈;不断优化和创新现有的音乐素质教育形式和内容。

被动性,即迫于某种需求或需要,需要外力推动来予以实现或被迫接受的非主动性的行为。它与主动性相反,不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需要;存在相当大的依赖性;因被动接受而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结果。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象的被动性源头仍然主要是学生。学生的被动性源于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性差异。如:学生生活的客观环境、地域、家庭等的不同,学生受教育程度、学习差异、素质培养、反应能力等的不同,学生音乐感知、心理层面、审美意识、情感表达、基本素质、个性特点等的不同,音乐素质教育教师施教能力与自我素质高低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认知和把握程度,会表现出必然的被动性。此外,在积极诱发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主动性的时候,几乎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对音乐素质教育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即存在开始的被动性极快地转化为积极的主动性的情况。同样,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也存在自身与学生认知或熟悉的过程,教师亦多多少少有施教的被动性表现。被动性作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必然形态和施教过程中的一种要素性反映,如何将被动性转换为教育的主动性,已成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变革环节。具体来看,就是要借音乐外力的推动和教师的主动施教行为,让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纳,形成学生的主动意识、主动审美、主动情感和主动行为,将被动性转变为积极的主动性。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更多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施教的主动性固然非常重要,但要看到,由此可能出现的厚此薄彼、忽视被动性的转化,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一大痼疾。在优化主动性、弱化被动性的教学过程中其实大有可为:可以具体分析被动性的客观成因、要素形态、表现规律等,施以音乐审美、内质优化、分析评估等手段,对被动性进行规律性研究,有的放矢,形成一对一式的对应模型;可以运用主动性整体优势进行积极的全面性介入,形成一对一式的对应模型,牵引与制约被动性,将被动性的消极因素变为主动性形态;可以运用相关教学理念、模式或具体教学行为有针对性地改造被动性的相关要素,取长补短,以融合、互动、交汇手段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实现音乐素质教育的主动性优化,进而取得绩效的最大化。如利用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初始认知过程,以充满魅力或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进行定向式引导,焕发学生感知激情,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

2. 音乐素质教育对象的个性与共性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个性指学生在音乐上表现出的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些特质表现的外在形式,就是学生个体的音乐感知方式、认知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有个别性、个人性,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方式。高校学生的音乐个性会表达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作为一个人共性中所凸显出的一部分,个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和运用价值。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个性表达非常丰富,多样化、多样性表现尤为突出。它涉及学生的具体性格、态度、活力、风格、理想、审美、人格、才能、智能、性情、品德、修养、气质、心灵、情趣、情感等各个方面。个性表达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以素质教育为本,积极开发、引导、扶持和保护学生的个性,突出表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积极提高其音乐素质、审美、气质、修养等,最终形成综合性的优良素质和综合性的实际能力,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个性突出表现在三个基本方面:学生个性、施教个性和音乐素质教育的个性。从学生个性看,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感受、态度、情趣、行为、表现等存在差异,总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的喜爱某些国外或国内的著名音乐作品,有的欣赏音乐的某些表现形式,有的陶醉于打击乐、交响曲、独奏曲,有的追求抒情的独唱、合唱,有的满足于某种心理感受,有的偏重于自我情绪的表达,等等。这些不同的感受在音乐形象的影响下,都会逐渐形成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积极反馈,并由这样的反馈演绎出学生的音乐个性。从施教个性看,不同的教师所形成的不同的施教风格、不同的施教表达、不同的音乐倾向、不同的音乐修养等,都会以“个别性”的施教手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音乐素质教育的个性看,不同的高校属性、不同的施教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流派风格等,也会有不同的个性表现,展示出不同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个性色彩。在力求表现学生音乐个性的前提下,坚持学生的音乐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学生的音乐个性,则难以真正形成全体学生有质量的音乐共性。每个学生个性的鲜明性、独特性,必然会丰富共性的内容,提升共性的表达档次。个性的能动性、主动性、特殊性,可以从整体上优化音乐素质教育共性的普遍性,已被大量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实践所证明。

事物表现出的一般、普遍、概括的性质或状态,就是共性。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共性表现在音乐教育的共同性质、共同结构与共同的对象之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应用性,也蕴含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是音乐教育的特殊性的互动性表达。音乐共性是音乐个性的兼收并蓄的融合形态,是个性的一种聚合性表现。鉴于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普遍性和施教对象的群体性的基本态势,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必然要突出音乐教育的共同要求,实现学生音乐共性的相对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按施教而言,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共性会按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既定目标、教育主旨等来体现,主要表现出教学大纲的一致、施教手段的基本一致、教学配置的基本一致、教学绩效的基本一致。所有这些共性表达,是为了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感受、审美认知、素质优化和美育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学生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主体,共性表达比较集中在学生对音乐教育相关原理、知识、表现形式、音乐内在的基本认知之上,带有相当的普及性和基础性,是一种音乐素质教育面的共同提高;强调共性的整体性,有利于学生在普遍获得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助推学生音乐个性的形成,以个性的表现作用于共性,以个性的融汇优化学生音乐共性的整体质量;等等。

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个性与共性表现,是音乐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没有共性就没有个性,反之亦然。对学生音乐个性与共性的理念、尺度、互动性、紧密性和共生性等的认知、分析、界定和创新,可以有效地丰富二者的存在形式,扩大二者的双向互动内容,增加二者既关联又独创的表达力和融合度。这正是当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绩效成效的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二)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主体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主体源于两个主体,即施教的教师主体和受教的主体。两个主体,尤其是学生主体,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举足轻重。强调学生主体既是音乐教育的一种共性表现,也是音乐教育施教的最后归宿或节点。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对主体的施教面、受教程度和施教绩效,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学生的主体代表性强、整体性突出,把握学生主体性进行的音乐教育,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音乐素质教育过程的基本态势、运行方式、施教特点及教育成果。认知学生主体形态、展示学生主体特征等,无疑会极大地推进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进程与质量,可以极大地优化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构架与运作效果。学生主体形态包括学生的主体构架、群体基本特征、整体基本意识、个性与共性表现、共同性和差异性表现等多个方面。体现学生主体,首先要树立人本精神,突出学生教育应有的主体地位,以育人为本,具体围绕学生施教这个中心,将施教与服务充分结合起来,对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尽心尽力;要进一步端正教学思想,切实改变观念,体现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个性特长,并依靠学生自己成长的主动性优化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主体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人格到尊重学生的自我为音乐素质教育的起始点,由音乐素质教育推进到美育教育,再由美育教育扩大到全面的素质教育;在体现出学生在音乐素质教育中的自尊、自重、自主、自律精神的同时,要积极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音乐素质到全面素质的过程,由此形成学生自我的素质优势;要依据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态,创新性地认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确立为学生主体施教与服务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实现音乐素质教育与美育及高校全面素质教育施教的联动体系或长效机制,延伸学生主体施教优势,将以学生为本的音乐素质教育真正变革为积极的人本教育、富有风格和个性的素质教育,以真正体现出学生综合性素质教育的实际成果。

2. 教育主体的相关施教形态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施教主体指高校为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所进行的音乐教育目标、教学要求、教育内容、施教形态、师资配备、设备配置、实施方式等的设计与运作。在教学大纲的引导下,施教的主体表现主要在施教方案或教学计划的设计与运行;相关教学设备配置;相关的师资安排;施教内容、形式、过程;教学结果评估等环节上。这些施教的相关形态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这种资源性的施教形态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构成了为学生主体施教和服务的体系,配置性和系统性强,功能明确,意向清晰,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施教形态的丰富性、配属性、功能性、指向性、可选性和审美性,完善了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配给,满足了学生主体成长的需求,以极大的物化结果,成为了学生主体的紧密关联。这在具体的教学设备配置;相关的师资安排;施教内容、形式、过程三大施教过程或环节中表现得特别突出,最富有施教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3. 强调学生主体受教的全面性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以普及性为基础,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学生作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主体,特别注重学生受教的全面性成了学校施教和衡量学生受教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全面性不仅有教育资源的方向性和全体性,必然要凸显资源的最基本的功能,即显示出学生人人受教和个个受益的施教主旨,还要为此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使有限的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使每个学生都享有一定的资源,能够得到较好的音乐素质教育。这是每个学生享有受教权益的具体体现,也体现了学校施教和教学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普通高校进行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并不是强调或突出音乐专业的精英教育。按照目前相关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进程、举措、现状与实效,特别要防止学生主体受教的全面性出现偏移的状况。事实上,一些相关高校背离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宗旨、目标和方向,将音乐资源侧重、移植,出现了音乐教育对象精英化和专门化倾向,扭曲了音乐素质教育的初衷,改变了学生受教的全面性。相关调查发现,一些高校特别注重招收音乐特长生,热衷于组建各种音乐团队,常常以开展音乐素质教育为名,举办各种音乐演出、参加各种音乐大赛,以所谓的奖项来彰显学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实绩”,树立学校音乐素质教育“形象”,抬高音乐素质教育的门槛,甚至在某些高校已颇有泛滥之势。这种音乐资源被随意占用的结果是,音乐素质教育环境被人为改变,使更多的学生成为了音乐素质教育的旁观者,学生施教和受教的全面性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和伤害。

三、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音乐是一种专门的艺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架,内容丰富,功能独特,作用独树一帜,为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音乐的独特性决定了音乐内容的专一性,音乐内容的专一性决定了音乐作用的独特性。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内容及作用直接影响着高校美育的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意义重大。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一)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音乐的特质在音乐内容上的展现,决定了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和定向性。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审美培养三部分。

1. 巩固和延伸音乐的基础知识

巩固和延伸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音乐基础知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可以使学生学会领悟音乐语言、理解音乐内涵、把握音乐形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另一个是有利于巩固与延伸音乐基础知识。巩固,是对学生已有的相关音乐知识进行系统的提升和固化,以系统性丰富学生的音乐认知,形成学生自我的有新知的音乐层面;延伸,可以使学生运用所把握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创新性或创意性地固化自己的音乐素质,优化审美意识,提升综合素质。音乐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发展史两个部分。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施教内容看,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基础乐理、识谱、和声与曲式、乐器与乐团、音乐体裁等。它的具体施教主要有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带有普及性的基础乐理、包括简谱和五线谱在内的一般性识谱方法等,其普及性明显、选择性突出、针对性极强。从音乐发展史知识的施教内容看,主要包括中国音乐简史和西方音乐简史两个部分,内容主要以介绍国内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及代表性音乐大师为主,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知识进行介绍。

2. 突出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

音乐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音乐任务的动作系统。由于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的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因而,学生在音乐素质教育中必然会涉及对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音乐技能包含对音乐的感知辨别能力、对音乐关系的理解能力、对音乐技能的表现和运用能力。音乐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音乐初级技能和音乐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并懂得”音乐的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音乐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音乐技巧性技能阶段。音乐基本技能是学生获得音乐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而获得感知、理解、表现和创编音乐的能力,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即通常说的歌唱和演奏。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专业老师的授课,针对演唱和乐器演奏的方法、技巧等基本内容设置课程,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和表现来不断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

3. 注重音乐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高校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构成了音乐审美的基本准则和原则。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内容所反映的审美一直贯穿于高校的美育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根本原因在于音乐能直接地、迅速地通过高低有致、抑扬有度、具有起伏快慢轻重变化的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和声美等,唤起学生美感,引发心灵共鸣,形成审美意识。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逐步掌握音乐的语言等相关内容后,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还要靠学生对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把握与运用,这便是音乐学习的又一基本内容。音乐的审美教育包括音乐形象、经典韵律、著名乐曲心理感知、意识体验、情趣萌发等多样性审美体式或感染模本,由此而引发学生审美感觉、审美认知、审美体验、审美情趣,以音乐特别的艺术魅力,促进学生思想、品行、行为、气质、形象、情感、鉴赏、运用等各方面的积极优化,使之富有音乐的敏感度、鉴赏力、审美观,从而形成高尚的审美意识和优秀的人格情操,成为富有激情、内在、魅力、能力的时代新人。(二)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作用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围绕音乐教育的设计和施教过程,它必然要以自身客观的、直接的音乐表达,凸显音乐的现实与潜在的作用,包括审美情趣、陶冶个性、促进智力、发展情商、锻炼性灵、扩大视野、提升素质等多样性作用,以独有的丰富性和感召力展示音乐的魅力。

1. 发展个性,陶冶性情

音乐是非常典型的情感艺术,是富有个性的多维度表达。发展个性是高校音乐教育显著的作用之一。它包括音乐兴趣、乐观情绪、人格魅力、健全心理、智力形态、审美意识、提升情感、激发兴趣、优化习惯、增强自信、互助合作、行为举止、性格趋向、磨炼意志等不同的音乐效果,包含着学生个性特性、个性表现与个性形成的重要指向,承载着培养学生个性的强大功能。它可以健康营造宽松的教育和情感氛围,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应负担,对发展个性、修炼性情都具有重要作用。音乐以深厚的涵盖作为形成和发展其他各类素质的思想基础,可以优化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在学习、生活和事业上不断陶冶性情、丰富情致、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情美、韵美、质美、形美、音美,受到音乐世界的强烈感染和熏陶,在音乐表达的美好理想和崇高境界中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化对真、善、美的理解,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音乐还以情感的丰富性、美感的具体性巩固或提升学生对生活、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美化向往,积极追求,极容易在音乐的熏陶中增加个性魅力和情感素质,是音乐律动作用在个性培养与情感培养上的一种积极表达。

2. 扩大视野,提高素质

音乐独特的感染力和美感度,极容易引发和感染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追求。在音乐文化素养的影响下,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把握音乐的基本技能,可以尽快萌发冲动,产生渴望,引发追求,形成欣赏音乐、爱好音乐、学习音乐、从事音乐活动的愿望、理想和行为。正是这样的冲动、渴望、享受、爱好与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到音乐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体验到音乐内在的张力与美度对自身产生的积极影响,而且可以更多地理解音乐的社会美誉度和生活的吸引力,在音乐文化的修养和熏陶中扩大了视野。这种由音乐的认知到美育的升华,由美育的升华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进而去感知社会与生活的丰富内涵和联系,体验音乐动能性发挥所带来的自我综合性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过程,鲜明地反映音乐教育对开拓学生视野的积极意义。同样,音乐的独特内涵、独特指向、独特引力和独特作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行为素质、学习素质、能力素质、情感素质、智力素质、生活素质、社会素质、健康素质,等等,无疑具有现实与潜在的能动力和导向力,可以深刻影响学生的素质优化与素质形成,会明显助推学生综合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

3. 丰富鉴赏,促进创造

音乐素质教育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提升学生鉴赏和创造能力的作用非常明显。在音乐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记忆能力极为重要。音乐复合型的审美与感知效果会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特征、内涵等的感悟、理解和把握。这些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心灵的震撼,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和评价能力。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锻炼表现音乐的能力,将音乐欣赏变为学生更加积极的音乐鉴赏。学生在自由、即兴、轻松的艺术氛围中,可以运用情感体验、心理冲动、音乐欲望等不同的音乐方式来抒发感受,充分发挥音乐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来表达创作的意愿和情感,锻炼音乐创作的常识与技能。学生由音乐学习到音乐鉴赏,再到一定的音乐创作过程,其丰富鉴赏与促进创造是最具有美学价值和审美结果的展现。

4. 改善学习,提高效率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常常借助于音乐的形象思维、创新音乐鉴赏的联想度和想象力,并且不受时空、地域等限制,促进学生的激情化和创造欲,形成多样性的形象思维的方式,增加多样化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想象抑或幻想,旁及更多学科领域,影响或互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音乐的专注、敏捷、协调、启迪等特质,完全可以通过旁敲侧击,触类旁通,推动和优化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利用音乐的形象思维介入抽象思维;利用音乐的想象力扩展创造力;利用音乐的丰富性互动科学研究的专一性;利用音乐的感召力培植学习的综合力,等等,都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习状态和质量,提高学习的支配、协调、记忆、感觉等诸多能力。音乐对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亦非常明显。美籍华人化学家李卓浩博士是首次合成人类生长激素的生物学家,音乐对提高效率的重要作用在他的科研中得到了印证。他发现的“脑肽”物质就是大脑情绪和记忆的关键动力。经研究,音乐可以激发“脑肽”的大量释放,可以比较明显地改善注意、记忆等智力活动。在经过选择的音乐的伴奏下,拉扎诺夫创造的“暗示学习法”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达50%以上。种种研究证明,在音乐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得到普遍性提高。

5. 培养能力,多项跃升

音乐素质教育在教会学生认识音乐、感受生活、体验情感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并明显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看,学生受到音乐教育的深刻影响,必然会与其他学科形成意念性的有机链接,往往会取长补短地以音乐的感受、愉悦来调整心态,介入其他学科的学习状态,或明或暗地以音乐影响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如音乐的激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超越感和自信心,引发学生的潜质能量,在音乐的激奋状态下,转化了音乐要素的延迟力度,极容易诱发学生超常的能力突破,达到学习的新境界。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成长的能力看,音乐可以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途径,发展个性与特长,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即将面临由信息社会转化到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大社会。这个大环境更强调人本精神下的相互认知、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相互交往,同样存在着社会物本向社会人本形态的巨大变革。尊重个人创造,大力促进自我发展,必然会增加人与人、人与物、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密切程度,也会导致上述关系的日趋复杂。音乐素质教育可以凭借独有的音乐感染力、共鸣度和普遍性优势,成为学生、社会与自然三者的积极沟通者,促进学生面对群体、面对社会、面对未来,增强自我应变与处置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和应对性、学生多项跃升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具有本质性和标志性的深刻意义。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就要深化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新概念与创意性演绎的认识,注重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作用,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明确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才能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推进和创新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变革进程,使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1. 洛林·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 麦克利兰.渴求成就[M].孙耀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6.3. 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妙语箴言、教育佳篇、系列教诲[M].译者不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 乔治.自然的圣物[M].译者不详.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5. B. 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7. 程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8. 程民生,等.音乐美纵横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9. 蔡经华.艺术丛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10. 王璇.浅谈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 (1).11. 刘瑞江.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弊端和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9).12. 王文.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 (6).13. 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简述保险业人才资源的部分构架要素

李森林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

[摘要]深化对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含义、特征及分类的认识,把握保险业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相关标准,对进一步促进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保险业人才资源 含义 特征 分类 数量 质量 标准

中图分类号F06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F2013—640216—03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如何真正认知保险业人才资源的深刻含义,把握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事业信息化、知识化、系统化、科学化作用,就面临着不少新的课题。保险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深层次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探索,要在不断的思考与研究中推出新的对策,以进一步完善与丰富保险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内涵,促进人才队伍的更大发展。

一、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含义、特征及分类

保险业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重要的形象化载体,也是人力资源极为重要的组成体系之一。保险业人才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人力资产,增强对其含义及特征的认识,对于深化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无疑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一)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含义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保险业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胜任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保险业的人才资源包括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经营人才指保险单位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是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技能人才是在具体的保险岗位工作,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或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

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含义具有自身的延伸意义。它是人力资源中杰出的、优秀的部分,是人力资源质量的一个标识;是保险业中所有那些体现在员工身上的才能,包括员工的专业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还包括员工比较广义的体力、智力、知识、心理、情商等具体能力;也是体现人本综合能力和人本精神的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相当的人格、人品、人德、人情、个性、毅力、认知等综合性表现;是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融合形态,存在着不断开发和利用的创造性价值;可以在交流、互动与融合中密切与人力资源的关系,提升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水平,在互动互补、选择优化中加大质变与量变总量,提高开发与利用档次。(二)保险业人才资源的特征

保险业的人才资源与人力资源具有等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能动性、再生性、多重性和时效性之上,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优越性、创造性、超常性、稀缺性、时代性、群体性和不可替代性。

1. 优异的能动性

能动性也就是意志的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和自觉能动性,是指一个人摆脱生物本能的控制与约束的能力,也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层次性。所谓意志的行为价值的层次性是指人的活动能够相对独立地脱离生物本能的约束,而受主观意志的自由支配。它可以凭借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实现类四个层次来体现能动性的价值目标,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做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人的能动性与无机物、有机生命体、高等动物的能动性有别。保险业人才资源的能动性,就是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以自觉的行动以自己的意志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更多地表现在保险业从业人员中的人才个体身上的能动性,是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根本的特点。

2. 优秀的再生性

再生,是指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它具有多种延伸意义。保险业的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相似,指人才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情况。有形磨损是指人身体的疲劳和衰老,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无法抗拒的损耗。无形磨损是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与科学技术发展相比的相对老化,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减少这种损耗。它表现出保险业人才资源存在着一个可持续开发、丰富和再生的、独特的开发和使用过程。这种过程以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契机,强调人才的终生教育,加强后期培训与开发,不断提高其德才水平。再生性利用使用过程实现了人才的自我补偿、自我更新,自我丰富和持续开发的特征非常明显,是人才资源发展动力的一种特别要素。

3. 明显的多重性

多重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互相矛盾、相互演化等的多种属性,即一种事物同时具有多种互相对立、相互作用等的性质。它反映出来的多面性如同商品,它有使用价值,也有自我价值,还有多样化的保存价值、增值价值、推广价值等。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多重性表达非常明确。它是一种保险业投资与创造、生产与消费的密切结合,投资的资本主体可以是国家、个人、社会组织、家庭及其他社会成员;用于保险业人才的人才资源迁移、教育、健康将直接构成保险业人才资源的直接成本的一部分,存在着创造的动能,可以转化为保险业“投入和产出”的各种形态;人力与人才资本投资是一种必需的消费行为,是先于人力资本收益的,没有这种先前的投资,就不可能有后期的收益;人力与人才资源与一般资本资源一样遵从投入与产出的规律,并具有高增值性。保险业人才资源的这种投资,对社会、保险业或对个人所带来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对其他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保险业人才资源的二重性特征具有一定的职业典型性和比较明显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性。

4. 突出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行情最新动态和进展。保险业人才资源强调时效性,即突出在相对时间段内资源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它的客观需求和客观效果。它能充分发挥时效性的功能,及时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并相应调整决策以有利于人才的开发、利用与发展。时效性影响着保险业人才具体利用和发挥的时段要求和质量,决定了人才使用的时间有效状态。而且,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要受到时间的限制。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人才的培养也有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退化期的过程,相应的,其使用则经历培训期、试用期、最佳使用期和淘汰期的过程。这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将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将不断发展,从而使得保险业必须重视人的知识和技能在相应时间段内的高效发挥,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也必须尊重时效并注重时效质量。

5. 鲜明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是指人的社会属性中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社会性是人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也是人的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表现。由于保险业人才资源中的每个人受自身文化和社会影响的不同,个人的价值观也不同,他们在经营活动、人与人交往等社会性活动中,行为可能与团体文化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发生矛盾,可能与他人的行为准则发生矛盾,这就要求人才资源管理注重团队的建设,注重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利益的协调与整合,倡导团队精神和民族精神。

6. 明确的优越性

优越性指人或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特质或特性。保险业人才资源表现为资源和具体人才个体的特质的高质量水平。这样的水平表明人才都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具备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优越素质。优越性所含的内在素质的优越是人才的本质特征之一。这里的素质包含许多方面,范围较广,超出人们一般所指的德、智、体、美等范畴。如高学历、品德高尚、智力超群、谋略过人等。这些都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保险业人才资源的优越性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人才的经营、管理、运作等能力的综合性高;人才素质与质量各项指标的综合优化率比较可靠,选择性比较宽泛,信度价值比较明显;优越性的后继性较好,人才资源链条清晰,机制运作绩效比较快捷。

7. 丰富的创造性

创造性一般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造力。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创造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发明,二是发现。发明是制造新事物,发现是找出本来就存在但尚未被人了解的事物和规律。创造性由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过程和创造性活动三部分组成。在创造性的组成部分中,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创造性思维又包含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为密切。发散性思维表现在行为上,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创造性作用极为重要,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创造性是一种有别于智力的能力,包含着保险业相当高的创新度与创新个性,可以在保险业的各种活动中极快地显示出最佳的能力;创造性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经营创造活动、技术创造活动、保险能力创造活动、保险公关活动,等等;受保险业行业的特质深刻影响,创造性比较新颖独特,或前所未有,与众不同,创造的产品(险种)有社会或个人的多重价值;创造性可以显示出保险业创新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使保险人才具备的创造性就决定了他能够取得比前人、比一般人更大的成就。这也是人才的本质特征之一,为很多行业所不及。

8. 人才资源的超常性

超常性指事物或人超过预料或相关标准所显示的特征。它是对常态或常规的一种反弹形态,是对某些事物或人的特征的演绎或延伸。保险业人才资源的超常性是指人才资源发展中的超常的延续性、创新性、特殊性等,包括经营、管理等在内的延续与超常、人才技能的综合延伸、不同于一般的人才活动,等等,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特征表达。

9. 独特的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即在特定时空里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总体需求的表现形态。保险业人才资源的稀缺性具有专门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具体包括保险经营与管理人才的稀缺、人才资源配置的不足、人才资源受到的客观限制,等等。在保险业经营过程中,稀缺性会导致激烈竞争,良性的竞争会引起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弥补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必然要通过各种举措,包括经济待遇、政治待遇等,吸纳人才,保证人才链与人才价值机制的健康运作;必然要促使保险业加快人才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以更多优化的人才资源满足保险业的持续发展需要。

10. 多样的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具有代表时代特征和优秀内涵的一种维度表现。时代性具有特殊性和异质性,同时也体现出它的普世性和同质性。基础性、发展性和选择性,是保险业人才资源时代性的相应体现,突出应用性等是其显著的特点。保险业人才资源还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特点。它比较强调人才资源的综合观念、人本精神、人才理念、运用特征、环境功能、系统概念、信息开发等的要素利用。更多地表现在人才交流的开放性、个人培养的必要性、人才素质的可感性等,实现人才的时代性特色,凸显人本的经典性原则。因而,保险业的人才资源更强调人才的综合效果,重视对人才的具体运用。同时,它也力求创新人才的新结构、新思维、新理念、新技能和新智能表达,以此突出时代性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及人才的可选性、可行性和可信性。

11. 优化的群体性

群体性是指有多人参与,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具有多种诉求或表达手段的某些人群。它与个体性相对。群体性有明确的主体,有明确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愿望的表达形态。保险业人才资源的群体性包括单位、部门、各分支机构、经营网点所构成的相关人群。没有群体性就没有保险业的整体性、形象性和可感性。优化的群体性,则主要指经优化而形成的优秀团队的群体性、构成优秀综合能力的群体性、群体和个人表达独特的群体性、人才培养整体绩效的群体性,以及群体未来优化发展的群体性等。保险业是特别强调群体和个人能力综合发挥的行业,尤其看重通过群体性集合、组织、构架等手段,来优化和进步的人才群体建设。

12. 良好的不可替代性

保险业人才资源要素的综合性、组合性等特征,决定了它综合优势的不可替代性。它的意义内涵与表述所突出的综合与潜能作用,深刻地揭示出了这种人才资源所融汇的不可代替的特征。它表现在保险人才的独特性特别专一,具有很大的创新功能,不仅能深刻反映出保险行业人才的相关特质,增加了表达功能,还对保险业的整体性运作绩效做了积极铺垫,在保险业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这些特征,深化保险业的理念,推动保险业的自我完善、自我优化的创新过程。它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在个人身上,其特殊的作用发挥难以为他人替代;表现在群体身上,则会造就更多优秀的保险业团队,形成保险业的独特新颖的行业优势。(二)保险业人才资源特质的意义

现代保险业的特征既表现了保险业的综合性的特征要素,又比较深刻地揭示了保险业的功能效用,丰富了保险业的要素吸纳几率,扩展了保险内容,增加了保险手段,优化了保险产品,助推了保险业的运行,拓展了保险业的发展空间。这些直接作用或间接的潜能表达,有比较独特的延伸性创新意义。

1. 创造性特质的积极延伸

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创造性极为丰富,是其他人才资源难以比拟的。它的创造性独具优势,表现极为丰富,在意义的表达上大大超过了特征的一般性表达。通过人才自身的行为、思维、观念、智力、体力、知识等的能动发挥,可以比较深刻地直接改变社会保险机制的相关形态,增加全民保险的普及率,促进整体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进行资源创新,进行资本转换,积极介入多种领域,发挥出保险的保障与服务潜在能量;通过创新可以极大地扩大物质与精神财富产能,丰富社会表现层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此构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2. 多重性特质的多样化优势

保险业的人才资源的多重性意义比多重性的一般特征更为深刻:它具有自然的属性与社会的属性,有物质的需求,也有高效益的需求,有人本的层面,也不乏精神的层面。多重意义的内涵、多样化的开发形态、多样性的人才发挥,等等,极大地增加了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可选性和可信性;人才资源独特的人力优化在客观上扩大了保险业多向性开发利用和发展的空间;存在变异性和融合性,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时段、组合等条件下,积极优化人才—选择—整合—发挥—利用的过程,并以这样的过程带动整个保险业的现代化进程;多重属性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形成不同的人本要素、人本功能和人本绩效,对整个人力资源的创新意义非常明显,特别是多重性的不同选择空间,为人力资源的多向性与定向性择优、多项性与单向性并举、典型性与创新性共存提供了相应的标识,客观上增加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创新力和指导意义,对于促进人力资源优化极具利用价值。

3. 延续性特质的动态绩效

延伸性即发展性。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延伸性表现在:具有潜能行为,可以不断刺激和开发自身和自然的能力,并可以不断丰富相关内容,提升质量与数量档次;在一定基础上,人才资源可以在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和运用的同时,积极对人才要素进行延伸性开发,在人才开发的前期、中期和末端形成不同的衍生阶段,并利用这些衍生阶段进行螺旋形推进,使人才素质不断被综合吸纳,被总体优化,使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性延伸中,进而不断提高和创新人才的现有素质和未来素质,增强了人才资源的生命力。

4. 易变性特质的空间成效

保险业人才资源具有的易变性优势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影响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利用形态,可改变人才行为、意识、理念、状态等运行方式,引发人才创新的更大变革。易变性与多重性不同,后者重在提供选择范围、选择机会和选择模型,前者重在影响人才的发挥状态与走向,立足于以“易变”的特质对多重性选择进行补充、说明、修正和变革,目的在于人才优化以提高数量与质量,创新人才利用的进程。易变性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即具体可感,富有相当强的形象性和想象力。如人的情感发挥、行为的形态、思维的状况、理念的走向等。这样的易变性极容易发挥出临界性的动态效果,引发保险业人才资源的选项、立项、设计、组合、创意、作用和市场等的多维性界面,立体地表现出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发展优势。

5. 不可替代性特质的积极表达

保险业人才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在意义上存在着更深的内涵。不可替代表现了这种人才资源的独特性,即作为保险行业(领域)的人才资源一旦与保险行业进行结合,就会形成合二为一的表达形态,由人才动能推演出保险行业经营、管理、市场、产品等的特殊性,形成保险行业特有的人才格局和发展态势;同样,不可替代也表现了保险业人才资源特征的特有性。依据保险业特征的丰富性、指向的明晰性可以看出,保险业的综合性特征独树一帜,为其他行业的特征所难以替代;不可替代性还表现在人才选项的专业技能、复合能力、综合素质、市场介入、公关档次、心理承受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发挥。特别是保险业人才在自我专业学识基础上进行的交叉性学识应用,已涉及市场营销学、现代经济学,现代管理学、市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才学、哲学、美学等不少学科的相关知识。因此,这些人才学历单科与双科相结合、边缘与综合相结合、单科与多科相结合、单项与多项相结合等特征,跨度较大,涉猎较广,也为其他行业(领域)的人才所难以替代。

6. 保险业人才资源特质的综合意义

保险业人才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有自身发展的综合性,它包含着人才的智商资源、情商资源、体力资源、知识资源、素质资源、自然与社会资源等多样性分类资源,是一个极大的资源系统。它的开发与利用、重复与再生、成效与延续等分类性,标志着它的规划、整合、组织、调控、激励、发展、配置、协调、补充、提高的条件非常充分,带来的绩效会非常明显。同时,这些人才资源特质的综合性、决定着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综合性,决定着人才管理的综合性、决定着人才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决定着保险业效益的综合性,会极为深刻地影响人力资源现有的综合性。(三)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分类

保险业人才资源可以按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国际上普遍的分法和人才学原理,保险业的人才资源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四类。其中并不包括复合型人才。

1. 保险业人才资源的一般分类

保险业人才资源是指通常具有大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准及具有工程师或相当于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这些人才可以依据称谓、专业、学业、工作等进行划分。依照保险业财险、寿险等经营范围与对象的不同,保险业人才资源分类比较灵活,一般在对应套入相关国家专业与职称标准后,人才细分的情况比较明显,相对形成了保险业自身的人才分类标准。(1)按社会称谓分,有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专业研究员等。(2)按所学专业分,有经济学专门人才、管理学专门人才、社会学专门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专门人才等。(3)按工作性质分,有保险业策划人才、保险产品设计人才、营销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人才、党政管理人才、其他技能人才等。(4)按工作范围分,有宏观(微观)市场研究人才、宏观(微观)营销人才、宏观(微观)分析人才、宏观(微观)设计人才、宏观(微观)管理人才、宏观(微观)项目人才、宏观(微观)理赔人才等。(5)按行业分,有财险(寿险)研究人才、财险(寿险)管理人才、财险(寿险)市场分析人才、财险(寿险)经济师、财险(寿险)企业经营人才等。

2. 复合型人才的认定

复合型人才指具备两个及以上的职业所具备的素质及能力,多才多艺,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深度,知识面又有一定的宽度的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在相关领域具备较高的技能,也在某个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由多方面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积累而成。复合型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特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人才的思维复合、理念复合、知识复合、能力复合、行为复合等多个方面。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保险业重点发展的人才分类项目,成为了不少保险单位引进或培养人才的核心工作。

二、保险业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相关标准

协调发展保险业人才资源,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是促进保险业人才资源协调发展的根本。它对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运作非常重要。(一)保险业人才资源的数量

保险业人才资源的数量是指保险业目前存在的现实的人才总量,包含着某些地区、某些保险单位的实际人才数量。

1. 保险业人才资源数量的基本特性

保险业人才数量是保险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指标,构成了保险业人才资源的最终数量形态,反映出资源数量的两个基本面,即数量的绝对量和数量的相对量。绝对量是不以一定的参照对象来分析的定量,这里指人才中实际可以进行能力发挥的人才数量;相对量是指以一定的参照对象来分析的定量,即人才资源在现实全部人力资源中的比重,即通常讲的人力资源率。绝对量表明人才资源越丰富,潜能越大,创造的财富就越多;相对量表明,人力资源率越高,创造的具体效益就越多,且具有多样化、多项目、多元性、多绩效的发展优势,是反映保险业人才资源创造力的重要指标。

2. 保险业人才资源数量的基本构架

保险业资源数量不仅仅是数据的反映或量大量小的界定,还具有内在的构架形态,揭示出相当明显的变化规律。从保险业资源数量的基本构架形态看,人才总量决定着保险业整个人力资源的数量,二者具有一种因果关系;人才自身的年龄、性别、能力、结构等,影响着保险业整个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转化。数量的综合性构架影响着质量的综合性构架,存在着量变影响质变的驱动关系;人才的迁徙、教育、经济、政治状况等客观性指标的现状与变动,会引起数量的外在变化,带来数量要素的重新整合;劳动参与率影响着保险业人才资源数量的转变,显示出数量的实质利用率,会反映出数量自我特性的变化状况;保险业人才资源的数量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整个保险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变化,数量的转化或置换,提高了人才资源数量的自我改造能力;通过数量的规划、整合与调控,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数量的人为利用与控制,实现数量的动态监控,做到保险业人才资源发展的相对平衡与协调;人才资源数量的多与少,常常决定着效能的大与小,极易受到社会发展状况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制约,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延伸性。(二)保险业人才资源的质量构架

保险业人才资源的质量指某些地区、某些保险单位人才资源目前存在的现实人才发挥的质量,即具有人才的创造力,可以从事保险业工作的实际人才提升经济效益价值或意义的实际形态。

1. 保险业人才资源质量的综合量与可控量

保险业人才资源的质量是人力资源中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质量状况常常受到数量状况的影响,质量能动于数量的作用亦非常明显。二者纵横交叉性突出,但又互动性极强,关联极为紧密,缺一不可。人力资源质量同样存在两个基本层面,即质量的综合量和质量的可控量。质量的综合量,指人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等的具体不同含量。受到数量干预和自身衍生性影响,保险业人才资源综合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人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等,总称综合性匹配状态,从而构成质量优势,并且各构成要素可能因人力实际利用需求变化,有时此强彼弱,有时互动交融,但综合量总会保证其综合形态并产生作用。质量的可控量,指保险业人才资源的质量可以不断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调控,是劳动能力的科学性反映。通过可控手段,人力资源质量经科学化、集约化提升,实现了质量的不同选择,提升了某些质量标准,细化了质量利用对象等,更具有操控性、目的性和持久性。

2. 保险业人才资源质量的构架形态

保险业人才资源综合构架极为清晰,要素体现更为明显。人才资源质量可以进行指标性预测和运用。如人的健康状况、技术能力、教育状况、能力发挥、敬业态度等,可以凭借预测和运用扩大质量的容量,通过选择、竞争整体提高质量水平。影响保险业人才资源质量水平的因素较多,质量指标的参考系数较大,构架的内容比较丰富。内在的,如人自身的遗传、营养、教育、性格、态度、心理等参考系数。外在的,如社会状况、经济状况、社会投入、经济投入、教育投入等质量指标。保险业人才资源的质量在不断的提升与不断的平衡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质量资源体系,构成了自身的研发与运行机制,对数量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如对人的身体、心理、技术、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等的考核与测定,会提高对数量的择用要求,更强调人才资源数量中的个体或某些群体的潜在优势的开发与利用。同时,构架形态特别注重人才资源质量中某些个体或群体的体质与智力状况,重视知识与技能对体质与智力的重要延伸和导向价值,注重质量的后续开发与创新运用。(三)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互动

保险业人才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辨证的统一,互动性极强。数量可以影响质量,质量反作用于数量。前者是人力资源存在的前提,后者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引力。二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相互发展、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呈递进形态发展,又有螺旋交叉特征,任何一方的变化必将引起另外一方的变化。变化的程度决定着变化的结果,动态与平衡会产生众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数量呈物质性和概括性,是量的概念;质量呈本质性和根本性,是质的概念。对质量的要求越高,对数量的要求就会降低,反之亦然;社会发展与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质量重于数量的主导性及决定性要求愈加明显。从发展看,质量指标已是保险业人才资源开发的主旋律,质量比重会进一步增加,形成质量主体与质量优势。(四)保险业人才的基本标准

关于保险业人才资源的质量状况,人才的基本标准是重要的判断要素之一,对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影响极大,其作用非同小可。

1. 人才的基本标准

保险业人才的基本标准主要体现在德、才、能、绩几个基本方面。德,即人才具有良好的道德、人品、人格、精神、情操等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本特质或人本要素优势。才,即人才具有良好的学识水平,有相当的专业技能,比较博学广识,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些领域有所专长,技能突出,具备一定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潜能。能,即人才的技术与能力的具体表现状况。它通常表现在人才的业务操作能力、实际能力的发挥、综合性反应能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力等多个方面。它直接反映出人才的智商、情商、学识等的具体运用效果,包括具体的操作方法、处置手段、思维力、洞察力、自信力、创新力、耐劳力,等等。绩,即绩效,指人才创造的实际效益。它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其他效益,如人本绩效、公关绩效等。其中,经济效益作为绩效的重要指标,包含着两个指向,即经济绩效的实际数量与质量;绩效的潜能所在,以及发挥或获得的途径。

保险业作为当今知识经济社会较为顶端的职业,属于有较高智力和情商要求的职业集团。职业结构的不断变革,对保险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保险业人才复合型的培养走向已经成为保险业人才研究的新课题。

2. 人才的能力优化

能力优于知识,实践验证理论,是保险业人才培养的一大追求。它所强调的人才是务实型而不是应试型的人才,特别看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发挥与使用效果。保险业的人才培养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已经越发实际。这些能力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强调想象能力,积极拓展思维模式,扩大观察视野,有利于收集并获得广泛、大量的信息与知识,推动人才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突出技术与业务能力,它包括创新计算机开发与应用、保险产品营销、相关保险项目、保险工程设计、现代管理人才、团队组合能力、保险市场预测等方面的人才;显示组织与规划能力,因为保险业人才的能动性发挥,更多的在于打破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模式,在实际运作中更强调人才的组织与规划能力的充分运用。在设计市场营销策略、保险工作流程、组合人力财力、管理目标设置、保险产品推广、协调机构与部门关系等时,非常看重高标准的组织与规划能力。保险业人才必须懂得如何表达和驾驭信息、理念和思想。能够积极利用信息传播,提升信息价值;能够坚持理念,完善综合能力,在彼此的思想交流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人才具有雄辩的口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交流,并且随和达理,平易近人。保险业人才强化数字与计算能力,是适应快节奏工作和高强度磨砺的要求之一。强化数字观念,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纷繁的工作程序,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通过强化计算机技能,可以及时进行高质量的工作交流和信息传播。保险业可以文理兼收,注重文理贯通能力是一项明确的要求。文理贯通要求人才利用个人能力、经验来提高工作效率,运用各种已有的技能进行衔接、贯通与交叉,实现文科和理科各自的特长融汇,以此调整能力构架,向复合型人才积极转移。

3. 人才的能力超越

人才能力一旦获得相应的条件支持就可以实现超越。这样的超越可以体现在各种经验成就上,可以体现在实际的业绩中,表现可以多种多样,一个面、一个环节、一个中心点等,都是实现超越的物质性基础。超越有具体的指标显示,包括通常的销售成绩、各种数据证明、工作实绩评价、能力状态发挥、潜能开发等具体明细的指标记录。人才的能力超越,更多地看重在特定学科拥有的成功记录;能在极富挑战性的环境和条件下顺利完成任务;能将从其他较成熟市场获得的专业技能用于新领域;优秀的人际管理技巧;拥有成功建立最优秀的组织模式的经历;能从基层培训和发展新人。同时,保险业的人才超越要实现大人才理念的确立,既要看重人才的学历与职称,更要看重人才的真正能力和工作水平。有针对性的超越,人才可以在自己所从事的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单位内表现出自我的能力改变状况,显示出人才的超越质量。

保险企业人才资源对于促进保险业队伍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要积极认知保险业人才资源的含义、特征及分类,把握保险业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基本标准的内涵,就完全可以提高对保险业人才的科学发展观认识,促进保险业人才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1. 戴维·沃尔里奇.人力资源教程[M].刘磊,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2.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曾湘泉,刘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普费弗.人力资源方程式[M].黄长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戴夫·乌克里克.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新主张[M].吴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 克纳尔.人力资源管理[M].译者不详.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8.6. 吴江.第一资源[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7. 周小其.探索与发展新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8. 廖泉文.人力资源发展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9. 李和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新闻导语的基本概念、分类、提炼和运用

邓小兵 (国防时报社)

[摘要]新闻导语的概念决定了新闻导语的重要性,由此提示了导语与新闻要素的互动作用,明晰了新闻导语的基本分类,突出了新闻导语的提炼,强调了新闻导语的正确运用。

[关键词]新闻导语 概念 分类 提炼 运用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G2013—690207—04

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有方式。新闻导语写法多样,形式活泼,内容精巧简短,表现灵活机动,常常以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概括或提示新闻的相关内容、背景或结果,特别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快节奏的要求。新闻导语分类较多,表现手法各不相同,具有相当大的运作空间和新闻的价值取向,一直受到新闻从业者与读者的关注,是新闻领域课题探索与研究的重要对象。

一、新闻导语的概念

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表现着特定的新闻内容,具有比较固定的含义和独特的概念特征。(一)新闻导语的概念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概括消息基本内容、背景等的简短文字。新闻导语就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并以特有的形式概括或提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背景、结果等的简短文字。(二)新闻导语的概念特征

新闻导语作为对新闻报道内容、背景等的一种提示或概括,是新闻特有的形式,是区别于其他文种的一个标志,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它具有特定的含义,多以一句话或一段话揭示主题,展示重要内容,以新颖、简明、生动的语言和灵活、精巧的形式吸引读者,是新闻报道中的精华部分;它利用新闻时间、地点、何人、何事等要素,对新闻内容、背景等做必要的交代和概述,可以推出新闻结果,读者用不着再读全文,便知内容梗概和新闻始末,非常适合人们的快节奏生活;新闻导语形式独特,对新闻文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潜在影响。

二、新闻导语的重要性

新闻导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开头,独特的作用决定了导语的重要地位,从而也显示了它的重要性。(一)新闻导语的独特性

新闻导语是展示记者能力与杰作的窗口。它体式独特、形式新颖、表现多样、灵活精巧等优势特征非常明显。这些优势特征显示了新闻导语的独特性并印证了新闻导语的重要性。

1. 新闻导语的作用具有独特性

新闻导语置于新闻的开头,首先要告诉读者报道的基本内容,引发读者兴趣,还要以恰当的表现手段在真实的基础上制造气氛,营造阅读范围,使读者愿意进行阅读。新闻导语是能否抓住读者的关键。新闻导语可以凭借一段话、几行字甚至一句话就可以做出交代,让读者知晓新闻的基本内容、背景、结果等概况,是其他新闻形式难以表达的。所谓独特性,新闻导语还体现在多面性表现之上:新闻导语言简意赅,用语精炼,寥寥数语就可以引发导语与读者的互动;可以灵活运用新闻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构成比较清晰的内容,做出明确交代,在独特的位置、独特的空间上展示独特的内容是其他文体中所没有的;可以举一反三,读者阅读了导语之后,已经心中有数,可以不必再去阅读全文,特别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的快节奏,满足了不少读者的需求;在相当大程度上,导语可以影响或替代一些简明新闻,甚至会影响到“标题新闻”,即“一句话新闻”的制作与表现形态;新闻导语承上启下,即上承新闻标题,下接新闻主体,不是一种简单的过渡,而是有目的、有对象的“概括性报道”,有相对的独立性,作用十分明显。

2. 导语增加了有效阅读

著名学者弗雷奇1949年提出了阅读易读性公式和人情味公式。这个公式沿用至今,由此形成的易读性测量被广泛用于教科书评估、广播、新闻、广告、大众传播内容分析、政府公文、经济读物、新识字者读物、各类说明书等行业或系统。如果对新闻导语进行阅读的测量,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导语的阅读量大大超过了对新闻主体的阅读,并且阅读的得分也非常高。依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导语来提高读者的兴趣以增强阅读性,导语的可读性、吸引力还会不断增强。调查显示:在读者群中,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缘故,通过阅读新闻标题来了解新闻事实的占被调查对象的26%;通过阅读新闻导语来了解新闻事实的达到52%;通过阅读整个新闻报道来了解新闻事实的只有22%。这之中,阅读新闻导语就可以满足个人需求的达到了76%。此外,新闻导语有效增加阅读量还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阅读了导语就可以大致知道新闻的基本事实和报道的目的所在,就可以实现导语与读者的互动;二是导语本来具有的新闻先行与导入作用使读者极容易产生阅读兴趣与阅读引力,也最容易吸引和扩大自身的读者群;三是导语所体现的新闻相关要素,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表现方式,对新闻主体的替代性特别强,常常被读者视为喜闻乐见的“小新闻”。

3. 导语的表现力极为丰富

新闻导语的表现方式可以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形成导语类别,如叙述式导语、引语式导语、评论式导语等,从而增加了导语的表现种类和式样;可以运用导语自身的结构来创新导语,如利用“倒金字塔”的形式来突出导语最重要的内容,高度展示相关主题;可以独立于新闻主体,单独编制成为简明新闻或者一句话新闻,支持了新闻文体的创新式样;可以体现记者的采编水平,显示记者的个人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事实上,如果导语使读者产生了非读不可的欲望,那就是成功的导语,就是对记者优秀能力的认可;导语可以在不断增加自身表现力度的同时,促进新闻其他要素的互动,实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导语的活力、空间、表现、效果等种种表现力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内涵,且其丰富性无可替代。(二)新闻导语的重要地位

新闻导语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导语的特点、承担的角色、新闻价值等取向上。它们的综合运用与互动,为导语的作用发挥、继后的整体性新闻报道奠定了基础。在新闻范畴内,导语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导语的特点具有独特作用

新闻导语的特点与导语的分类式样、表现形式等一脉相承,同样具有极强的丰富性。导语的特点相互支撑运作,以积极的互动支撑着新闻报道的主体。著名的学者霍德华·海恩在参与编写美联社写作手册时列举了新闻导语的10个特点,即提供消息、简短、明晰、准确、简单、直截了当、生动、客观、富于色彩、格调高尚。这10个特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新闻导语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特点几乎全部表现出了新闻的所有特征,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新闻导语的重要地位。因此,现在不少的专业记者、新闻单位、新闻研究机构、高校新闻专业的教材等,都仍然沿用和延伸了这些特点,如及时性、简明性、生动性、准确性等,并在这些特点中对原有特点进行了一定的分离,引出了新闻导语的一些新的职能要素。毋庸置疑,新闻导语的特点展示导语的重要地位是多面的、立体的,犹如一个可以放射的中心。我们只要深入分析其中任何一个特点,就可以引发出更多的新闻关联,链接出相关的新闻内容。同时,依据新闻发展规律、基本原理和现代社会需求,以上新闻导语的特点必然会在职能上有所创新,其独特地位、独特功能、独特表现、独特作用的承载率还会进一步凸显出来。

2. 导语承担着重要角色

新闻导语的多类型、多表现、多特点等要素决定了它的多角色地位。从主要角色看,导语有对新闻报道的导向角色、对标题与新闻主体的承上启下角色和统领全文的基本角色。新闻导语居于新闻报道之首,且对整个报道的主旨、内容等有简明清晰的交代,决定着新闻主体的走向,即有怎样的导语,必然就有怎样的新闻主体。从标题与新闻主体的承上启下来看,没有导语的有力支撑,标题与新闻主体必然出现脱节、文义不通、词不达意,会严重影响新闻主题的发挥,使读者坠入雾里云中,不知新闻报道的意义或目的所在。新闻导语不是仅仅在于连接过渡,其自身就是一个新闻单元,可以独立推出新闻内容要点,比较清楚地告诉读者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新闻导语还承担着重要的新闻结构的构架作用。它处于新闻“金字塔”的中上部,支撑着顶部的新闻标题,又紧密衔接着下面的新闻主体,构成了自己的独立式样,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过渡。它还影响着简明新闻或标题新闻的制作与运用,可以和简明新闻等进行更多互动,创造出新的新闻文体。新闻导语存在角色的可变性,即在比较长的新闻报道中作为导语,一旦稍加改变,就独立成为一种简明新闻。

3. 新闻导语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

新闻导语存在着巨大的价值取向:其一,它可以通过自身的表现,承上启下,整合着报道的整体新闻价值,影响着新闻价值的实效;其二,具有多角色的创新价值,它通过不断对角色进行组合、分离,有效地加强了角色职能和价值;其三,它积极影响报道的篇幅,为简明新闻的发展提供参考范本,客观上迎合了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具有自身的发展和范本参考价值;其四,它的特点和独特作用等,具有明显的利用价值,丰富了新闻的表达形态,推动了新闻的自身发展,对打造新闻的“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具有积极意义;其五,它为除新闻之外的其他媒体提供了资源科学配置与合理利用的参考,如导语要素在多媒体、互联网等的创新性运用等。(三)新闻导语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新闻导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发展空间。它的资源质量优势、要素互动性优势、结构整合优势等就是最好的说明。

1. 导语的互动性拓展了新闻空间

新闻导语可以依靠传播与读者互动来反映新闻报道走向和新闻事实状况。导语以大量的有效信息影响、指导着读者,依靠的就是互动手段。在这样的前提下,读者可以凭借对新闻导语的体验,根据传播的信息进行筛选、控制、利用,自主并且积极地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自主性信息内容,得到导语的传播效果,形成自己的见解。进一步看,导语与新闻报道一样,不分内容大小,关键看其是否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性的价值就在于,导语与读者的互动不再是新闻说什么读者就应该相信什么,读者没有自己的思考与信息享用的空间的情况。事实上,新闻貌似“客观”或“中立”,没有注意赋予读者自主性筛选、控制、利用的空间,没有读者主动获得的愉悦,正是所谓新旧媒体在概念与作用上的最大区别。有质量的导语可以给读者这样的收获:知道了原来不知道的事情和应该如何对待的积极联动。没有互动性,新闻与导语就没有自己的期望值,读者更没有自己的自主性取向。而导语依靠大量的互动来拓展新闻空间,走近读者,贴近生活,正是它互动拓展性的形象体现。

2. 导语促进报道质量

新闻导语可以体现记者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更决定着报道的质量。我们讲质量,就是说导语可以用自己的表现形式来体现新闻报道的实际功效并反映出报道的实际质量。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最早提出媒介的“把关”概念。把关,即对媒介选用的素材等进行必要的审视与筛选。新闻导语同样会“把关”。除了新闻的真实性之外,它的把关还存在着:导语的阅读效果可以反映整个报道的目的所在;导语的形式与内容可以全面反映新闻报道的存在价值,即新闻是否存在可读性、真实性与影响力;导语可以左右与读者的互动效果,决定着读者的兴趣与是否阅读的倾向;导语可以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有效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导向度,从而提升新闻的公信度。

3. 导语对新闻素材的多重影响

新闻导语对新闻素材利用的功能也深深影响着新闻的存在价值。麦奎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指出了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治研究出的9种对外国新闻选择和加工的影响要素:一是时间跨度;二是事件强度;三是明晰性;四是文化接近性;五是预期性;六是出乎意料性;七是连续性;八是组合性;九是社会文化价值性。新闻导语与此如出一辙,反映的内容是新闻素材经选择与加工后的内容;导语采用的类型,也是导语之后要报道的新闻主体所采用的类型。导语可以利用这些要素组合,确定自己的表现形式,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与有效使用。导语对新闻素材的多重影响主要有:其一,导语本身就被视为一种要素完备,是可以独立发挥新闻报道作用的“小新闻”,因此对新闻的素材选择、加工与类型的优化比一般的新闻选择要求更高,参考、指导作用非常明显;其二,导语所使用的素材必须要按新闻报道的主旨来选用与之有关的素材,这样就在客观上影响并优化了新闻素材的整体选择,为素材的选择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方式、方法;其三,导语所使用的素材要经过严格加工,即对选用的素材进行剪裁,取其精华,对最有报道价值的素材进行提炼和结构安排,客观上提高了对整个新闻素材的加工质量,增加了素材的表达手段;其四,导语可以凭借自身的类型来影响新闻的各种类型,如导语的特点、类型等适合于任何新闻体的特点或类型导语,等等。只要新闻存在,导语就会不断优化新闻素材的选择、加工与类型,并力图使其系统化或系列化,对整个新闻的素材综合运用与类型选择等的影响会一直存在下去。

4. 导语不断创新新闻传播模式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任何创新都要靠传播来实现。美国学者罗杰斯在其《创新与普及》一书中提了“多级”和“N级”传播模式。20世纪60年代,创新扩散的世界性研究成果就有405项,已经扩散到政治学、军事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公关学、营销学等多个领域。21世纪初,创新扩散必需的四个关键性要素在最新的调查与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证明:创新要素、渠道要素、时间要素、社会系统要素缺一不可,是任何创新能否成立的关键。而新闻导语的形式创新、表现手段的创新等,不仅体现了上述四个关键性要素的内涵,并抓住了它们的典型性、代表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强调了新闻报道应该具有的新颖性、启发性、指导性、借鉴性等作用。导语会通过不断创新来崭露头角,会扩大新闻渠道影响大众,更会充分抓住新闻的时间要素,以崭新的形态满足新闻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社会各个系统的需要。按照传播的“N级”原理,新闻导语不断创新着新闻传播的模式,既是自己生存的需要,更是新闻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大众的需要。同样,导语以创新性促进新闻传播模式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即我们看到的对新闻式样的促进、对新闻功能的综合性促进、对新闻与读者双向互动的促进等的不同表现。

三、导语与新闻要素的互动作用

新闻要素最早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即著名的5W宣传模式,亦称“拉斯韦尔公式”。新闻五要素与新闻导语的互动关系一直非常紧密。没有新闻五要素,导语不能成立。反之,五要素没有导语对其的有机利用与发挥,也会影响到新闻的报道,其作用则大打折扣。(一)导语对“五W+H”要素的能动性表达

在叙述新闻事实时,需要直接或间接说明构成新闻事实的五个重要因素就是新闻五要素。它是新闻报道和新闻导语必不可缺的常用要素。新闻五要素是新闻文体不同于其他文种的显著标志。五要素是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五要素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W”,于是人们便称其为“五个W”。新闻事实的结果是读者非常关心的,于是又用英文单词“HOW”来表示“怎样、结果”,便又出现了“五个W”加上一个“H”的形式,即“五个W+H”,又称“五W+H”要素。(二)导语与“五W+H”要素的互动“五W+H”要素是导语必用的要素。但新闻导语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存在几个互动关系:任何导语都离不开“五W+H”要素。没有它们,导语不可能成立;“五W+H”要素可以影响到导语的结构形式,干预着导语的形态和导语的效果;导语可以充分运用“五W+H”要素,在运用中组合选择,并按导语的要求使用某些要素以突出某些作用;导语和“五W+H”要素是一种比较有特点的互动关系,导语依靠它进行要素优选,组合结构,提高导语质量;反之,会干预导语的实际形成,促进导语表现或形式的“升级换代”,对导语形式、内容等产生极大影响。

四、新闻导语的基本分类

新闻导语形式多样,表现活泼,实用性特别强,存在不同的分类法。有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设问式导语,等等。(一)叙述式导语

叙述式导语又称概述式导语、陈述性导语,是最常见的导语形式。它直接概述最重要、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揭示实质,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读者容易把握概况,了解新闻事实的基本过程。例如《华西都市报》刊登的《盖茨畅想未来社会》一文的导语:“英国《独立报》20日刊登了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纽约独家专访。问答中,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对未来某些生活场景和全新方式进行了大胆设想。”这一段导语文字简练、概括,意思清楚明白。(二)描写式导语

描写式导语又称见闻式、描述式导语。它是作者以自己目击到的情况为基础,写出主要新闻的事实或有价值、特色、意义的侧面(场景、细节)等,通过简洁、生动的描写以渲染气氛,增加其表现力和生动性。霍唤民主编的《应用写作》经济新闻部分有这样一段导语:“初秋的合肥街头,每天清晨可以看到手持竹竿的农民,赶着千百只鸭子穿过闹市。鸭群一来,满街一片‘嘎嘎’声,大小车辆纷纷让路。人们看到这种多年不见的‘鸭群过街,车辆让路’的合肥风光,无不喜形于色。”这一段导语的动态描写精彩感人,充满生活气息。(三)设问式导语

设问式又称疑问式导语,是把要说的事实、问题用设问句提出来以引起读者注意或兴趣,或关注或深思,然后再对事实或问题做出解答。它可在导语中一问一答,以示醒目,也可只问不答,放在主体部分解答以造成悬念。如《半数创业者起家不到10万》一文的导语:“普通百姓如何创业?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昨日,中央电视台、清华大学、中国农大和国家发改委联合推出的《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揭示了我国百姓创业的秘诀。”这一段导语连用两个设问句,意在吸引读者注意,使其产生阅读下文的欲望。(四)论述式导语

论述式导语又称结论式、评论式导语。它是对经济的某个观点、某个问题、某项工作进行评论或论述,表明立场,再下结论。这种方法有事实的叙述,有精到的评论,既体现了新闻的价值,又便于探究评论、结论背后的深层意义。结论式导语比评论式导语更肯定,观点更鲜明。一位记者在准备编发一篇经济新闻时,联想到农村致富的发展过程,拟写了这样的导语:“想致富,必修路,是20世纪80年代农村致富的标志;要致富,必须发展农工副,是20世纪90年代致富的写照;真要富,如今抓住‘十一五’,新农村的建设是基础。”这一段导语针对农村致富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国家“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为新的起点,道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是真正致富的必由之路的真谛。(五)对比式导语

对比式导语又称比较式导语,即把两个不同的事实或不同的观点等拿来进行比较,突出其中有个性的特征,来增加吸引力以引起读者兴趣。对比的方式很多,正反、大小、新旧等都可以构成对比。例如新华社2006年“两会”特别报道推出的《大学收费20年疯涨25倍》一文的导语:“要问20年什么价格上涨最快,上学费用自然位列其中。20年前,大学学费一年只有200元,现在已冲上5 000元大关,涨幅达25倍。这个惊人的数字,让代表们十分忧虑。”(六)引语式导语

引语式导语又称引用式导语。它就是引用权威人士、文件、名人语言,科学原理、诗词、典故等来增强导语效果,别开生面,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文的导语:“‘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唐知县审诰命》中知县唐成的这一题款,现在变成了许多人的口头语。担任领导工作的干部,把它作为勉励自己坚持真理的格言;人民群众则把它作为向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这一段导语引用尖锐而有深意的语言,强调干部廉政、一心为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新闻导语的提炼

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精华和灵魂。导语部分要用最重要、最精粹的事实以吸引读者,明晰主体,留下清晰印象,因此,对新闻导语的提炼尤为重要。(一)选好角度,注重创新

任何新闻或导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倾向性。所谓完全客观的描述与非常中立的报道,其实也隐含着撰稿者的潜在立场。所以,精心选择导语表现式样,注重利用恰当角度,一语既出,便先声夺人,引起读者重视,进而感召读者就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制作导语时,要在读者兴趣、重视程度、阅读效果上充分考虑导语的实际效果。选择一般人不用或少用的角度,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可以抓住导语的新颖与个性精心构筑导语。所谓新颖,就是要使读者阅读了导语后,感觉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耳目一新;所谓创新,不仅是导语式样、角度选择的创新,也包括立意、构思等的创新。(二)简练不冗长,实在不空泛

新闻导语最忌千篇一律,空泛冗长。简洁而精致的导语既可以显出导语的灵巧,又富有感染力,是吸引读者的最佳方式之一。简洁,就是要非常注意长话短说,可以不说的绝不说。担心读者不知道、不清楚而去着意使用语句进行交代,效果常常适得其反。精致,就是导语结构紧凑、体态小巧玲珑,犹如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新闻导语是否吸引读者,是否能显示撰稿者或记者驾驭新闻与文字的能力,关键就在于此。(三)避免导语公式化、概念化

新闻导语为新闻体裁所限定,容易使人照本宣科,依照模式进行导语的写作,一直存在着模式化、定义化倾向。进入导语构思,就应非常注意,对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产生了什么结果等的清晰交代。要避免导语公式化、概念化,就要注意:一要选择性地使用“五W+H”要素;二要时常变换角度,避免平铺直叙;三要注意适当加以描写,点活导语,以增加表现力;四要充分考虑导语脱颖而出,取得“一览众山小”的效果。(四)注重主体新闻要旨与导语的整体效果

新闻导语是一个新闻报道的开头,是整个新闻报道的一个部分,二者共同发挥作用,展示效果,关系不能割裂。导语在于引导和吸引读者,告诉读者报道的基本概况和目的,不可能完全替代新闻主体。注重新闻报道整体效果的关键在于,导语要“点到为止”,为新闻主体铺路搭桥,不能喧宾夺主;导语表现的主题必须要与新闻主体所要表现的主旨统一。导语的主题必须要服从于主旨;充分考虑导语结构与新闻主体结构的一致性、整体性;新闻主体对导语的扩展、细化、充实等不是新闻主体对导语的等量放大,具体表现时一定要有所区别,以显示报道的主次、配置、作用之分。(五)导语要线条清晰,层次分明

新闻导语的线条是指导语的主线一定要清楚,即整个导语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要告诉读者什么事情、要达到什么效果等,一经确定,就贯穿主线,一线到底。层次分明是指导语要交代的内容等要清楚明白,读者一看就懂、一读就明,可以留下清晰的印象,有读者回味、体会和把握的余地,从中领悟导语的用意所在。(六)注重导语与“倒金字塔”结构的互动“倒金字塔”结构类似倒置的三角形,又称“倒三角形”结构,是一种主次结构方法。这种结构形式极为常见,就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到最前面、最上面,次要的放次要位置,最次的放在末尾,形似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倒金字塔”结构符合新闻求快、求新、求短、求精和适应社会快节奏发展的要求,核心内容放在前面,开门见山,高潮在前,一看便知,易于读者把握,又有利于编者处理以便尽快发出,最容易提炼出新闻的价值。与“倒金字塔”结构形成对照的是“金字塔”结构。它刚好与“倒金字塔”结构相反,是时序式、因果式、并列式等结构形式,把新闻事实的结果放在报道最后,意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种结构写成的经济新闻节奏平缓,一般用于较大篇幅的报道,在突出现代生活快节奏、信息快传播的要求上不及前者。

新闻导语可以和“倒金字塔”结构形成有效互动的主要形式有:第一,整个导语部分相对于新闻主体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即导语已经把新闻最重要的内容或结果做了明晰的交代。在这个意义上,导语就是“倒金字塔”,通常被视为与“倒金字塔”的一种同一性表现,或互动方式;第二,导语注重运用“倒金字塔”结构并常常以此为依托,进行结构调整,进行最佳的导语布局;第三,导语还要经常性借鉴“倒金字塔”结构对新闻报道的倒置特征,即注重导语的开门见山、高潮在前的效果,从而提升导语的质量效率;第四,“倒金字塔”结构也要利用导语的各种要素优势来丰富自己的结构形式,填充结构空间,塑造自己的最佳结构,还要利用导语的特殊安排或调整新闻内容的主、次、末的位置,依据不同的新闻内容进行最佳的内容配置。

六、注重新闻导语的正确运用

新闻导语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大众对新闻报道的公信度、真实度的真正信任与依赖程度。仅从新闻导语的技术层面上来看,错误使用导语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况,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事实过多使导语乏味

新闻导语通常限制在新闻报道的第一段。导语职责明确,特别要注意可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容量。试看这样的导语:“11月18日,曾经充斥着重庆城区的出租车难觅踪迹——重庆的两万多辆出租车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在排队加气。即便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地,也无法对车辆加气实行敞开供应。而在武汉、杭州、合肥等多个南方城市,这一幕都在发生着。这个冬天如此寒冷,人们正在尝试重新适应‘排队等待’。”这样的导语显然过长,内容的设置太多,可以凭一个或两个例子说明问题并点出导语主体意思的,却挤满了可以不用的例子。(二)导语一般化而无新意

这样的导语惯用一些常用表现形式,从而使导语过于平铺直叙,官腔味与公式味十足。如:“科技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知道,被使用过的水重返自然环境后,再渗入地下岩层,不断过滤,不断净化,这样反复循环,要经过14年才可能被重新饮用。而现代科技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水的再利用问题。如生产一瓶矿泉水,过滤只要7分钟,就可以迅速检验、包装并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的导语用语拉杂,表意平常,非常枯燥。如果用“一瓶瓶装水过滤仅7分钟,大自然要过滤14年”形象地点出导语主题则更好。(三)导语出现数字游戏

新闻导语经常用“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多少多少”、“达到某某数以上”、“提高了50%”、“初步估计会增加三成”等包含数据的语句来提示导语内容,极容易误导读者。导语大量使用模糊性数据,叫人昏昏欲睡,使读者感到非常厌烦。有这样一个导语:“据统计:某企业截至2009年10月底,产值近2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了34%;经营总收入达到1. 43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了32%;实现利税1 300万元,占年利税的93%;产品的成本费用节约开支2 000多万元,是去年全年的1. 3倍。”这样的数据罗列读来如同嚼蜡,读者自然不会接受。(四)导语倒置,主次不明

导语倒置即把不太重要的成分放在最前面,延缓了重要内容的出现。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记者或撰稿人没有估量出自己掌握的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或是没有注意导语对内容主次安排的要求。在W要素中,显然“什么事”比“什么人”说了这件事更为重要,如:“× ×市市长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 ×市明年三月初将举办全国春季糖酒会”,读来非常令人厌烦。如果将其改为“× ×市明年三月初将举办全国春季糖酒会”则更为妥当。(五)误用提问式导语

新闻报道采用提问式导语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把要说的事实、问题用设问句提出来,以引起读者注意或兴趣或关注或深思。读者对于问题难以回避,会不由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误用提问式导语,大多是不该用的时候使用了,或是答案已经清楚没有必要提问。如这样的导语就比较好:“普通百姓如何创业?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昨日,中央电视台、清华大学、中国农大和国家发改委联合推出的《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揭示了我国百姓创业的秘诀。”这样的导语连用两个设问句,并立即做出了回答,使读者很快产生了阅读下文的强烈欲望。(六)随意使用否定式导语

否定式导语就是对已知道没有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事情进行了报道。这样的导语的毛病比较隐晦,不容易被读者察觉。如:“明天西城区部分街区不会停气,市民大可不必担心。市燃气公司负责人今天宣布说,城市目前供气正常,气源没有问题。”这里,“明天西城区部分街区不会停气”是否定的,但事实上不存在停气的问题。如果这样一改就比较好了:“明天西城区部分街区将照常供气,市民大可不必担心。市燃气公司负责人今天宣布说,城市目前供气正常,气源没有问题。”(七)引语式导语引用不当

引语式导语就是引用权威人士、文件、名人语言、科学原理、诗词、典故等来增强导语效果,别开生面,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引用不当是引用的东西与要说明的内容毫无意义上的关联,二者风马牛不相及;或引用断章取义,误用了原意。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了今天× ×地区经济大发展的形象写照”,这里显然存在引用不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专指文化艺术领域发展的盛况,没有与经济发展的必然关联。(八)导语的短语太短

导语的短语太短表现在用语力图简短而影响了导语意思的表达,造成导语生硬,读者阅读后难以理解其中意思。如:“全票通过,城市地铁建设工程即将动工,这是记者今天得到的最新信息。”对通过的对象是谁、何时真正动工等没有做必要的交代,导语出现歧义与意思表达的漏洞。

人类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和数字传播几个阶段。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新闻导语的综合性作用越来越大,走向大众、走向真实、走向创新、走向成熟的表现尤为充分。导语表现方式增多,系统化发展趋向明确,也加快了我们对新闻导语的探索与研究进程,导语也会以其独特的个性与生命力,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 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M].译者不详.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2. 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M].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 徐宝璜.新闻学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许静.传播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6. 周小其.经济应用文写作[M]. 5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7. 熊澄宇.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 周小其.现代应用文写作[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企业文化精神及价值观的创新体现

唐华建 (成都市邮政局)

[摘要]体现企业文化精神主要特征和基本特性创新,促进对文化精神价值观的创意和利用丰富的文化形态提升精神质量,以及用动态性促进对精神创新的认知与把握,对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精神建设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 创新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G2013—700711—05

企业文化,即企业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精神、使命、环境、理念、价值观、文化仪式、相关符号、文化网络、处事方式等关联性极强的要素所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延伸性。

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三大基本元素构成了企业最基本的发展基础,不仅是现代企业资本的基本形态,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中,企业文化精神及价值观的建设与创新,被视为上述三个基本构成的“第一元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灵魂。

作为现代企业智力、体力和物力总和的一种基本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及价值观的创新,对企业文化建设事业的持续性开发、综合利用,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企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亦日趋明显。

一、企业文化精神的创新体现

企业文化精神,即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经营和管理活动等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会集中体现出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文化,以及经营和管理的实质,展示企业的鲜明色彩和个性风格,反映出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以及企业群体意识、企业生存质量、企业未来发展等具体内涵,是企业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企业文化精神包含着企业哲学与精神体现、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作风、企业伦理准则等不同内容,也是企业精神在意识形态总和表象下的一种形象化浓缩。企业文化精神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文化精神的特征创新、企业文化的特点创意等几个方面。(一)企业文化精神的主要特征创新

企业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内涵与个性,决定了它的形态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企业文化精神的特征创新,对于完善企业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和内涵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1. 突出企业文化精神的独特性

企业经营理念、人文和谐、管理手段、群体意识、文化质量、组织构架、凝聚力特性等,无不显示着企业文化精神内涵及关联极强的综合性和企业文化精神的独特性。在文化精神独特性的作用下,不同的企业具有个性各异的特征表现,形成自身文化精神的精髓,驱动企业文化精神不断创新。依据独特性创新,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实现新的超越,继而达到精神形态的独特与新颖。

当前,突出企业文化精神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文化精神的独特性会加深对文化中人本精神的理解,促进人本文化的繁衍,运用深刻的人本精神作用于整个文化建设过程,使人本效应深深植根于企业文化精神,达到文化精神的高度人性化、理念化与科学化,以高度自觉的凝聚力实现企业全面和谐。二是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会进一步得到更为广泛的创新、理解和认同,会加大在精神层面的探索与改革,使之更加丰富多彩,且动力十足。三是在价值观指导下,精神独特性的空间表现可以更为宽泛,理论与实践的验证性互动会更加直观。企业可以在这样的运作之中,获得更多的新思维、新理念,以更新的企业思想和企业行为来壮大自身文化精神的独特性,使之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四是促使企业不辱使命,敢于创新,产生持续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先人一步,以不断领先的独特性优化企业文化,使之步入强势企业之列。五是注重开拓企业文化的经济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必须要突出自身的经济绩效。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宝贵资源,必须充分组织,认真开发,务实求真地进行文化的生产、制造、经营和服务。对这种文化的投入和产出,应特别注意文化精神推动企业经济效应的潜能作用,以企业文化的不断建设来加强积累,壮大规模,用整体效益促进企业强势发展。六是以企业文化的集体文化优势提升企业与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立体系,搞好氛围,协调行动,抓好模式,规划远景,以文化精神作用于企业各项综合指标,使企业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建树。七是突出独特性的价值特征,面对企业自身和社会两个环境,善于吸收企业文化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思想、新行为,形成新的企业文化体式,不断改变文化建设互动关系和突出文化个性,使企业文化精神的优势更为个性化、动态化、体系化、经典化,进而构建出新的企业文化,实现文化的更新换代。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精神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在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差异上,其未来的表现将更为明显。凭借贯穿企业文化精神的独特性创新,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作用、引力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才有可能形成特色十足的整体的文化效应,在企业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目标中实现一流精神、一流人本、一流思维、一流创新,达到一流经营、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

2. 彰显企业文化精神的普遍性

企业文化源于社会与民族文化两个普遍环境,是两个文化体系的再现形式。在两个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企业文化精神必然要受到社会与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刻影响、渲染、约束和规范。企业文化精神的层次、结构都会表现出一种特定性,即主动去影响企业自身成员的思想与行为,这是文化精神普遍性的基本表现。来自我国邮政行业的企业文化研究表明,突出精神的普遍性以彰显文化精神的丰富性,对于文化精神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会紧紧依靠普遍性原理来体现企业文化精神实质与质量水准。

彰显企业文化精神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企业文化必须要强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铺垫与社会文化的熏染来丰富企业文化精神。通过企业文化的精神来反映民族与社会的普遍道德意识、价值观念、思想修养和行为趋向,从中吸取精华,丰富企业文化精神库藏,酝酿更多精神的延伸产品。其二,企业文化精神必须要充分利用文化精神的普遍性来树立形象,影响大众,利用社会舞台来演绎蕴藏在企业文化中的思想、观念、行为等优势要素,突出企业文化的精神所在、形象所在、先进所在,对社会文化施加积极影响,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其三,利用企业文化精神的普遍性扩大文化精神的辐射。这样的辐射对企业自身或社会都极具创新意义,作用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精神的几个层面之上:通过辐射企业与员工意识状况、思想境界、一致利益、共同取向等,可以反映引发更多积极的精神元素,开发更多的精神产品;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辐射出企业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人与人、人与物的多种关系,形成优质的自我意识形态,进一步完善企业哲学,巩固和深化企业蕴含的道德与哲学水准;可以扩大企业在追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所推崇的普遍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深刻反映企业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极大地表现企业和员工的普遍价值,优化出更好的价值观体系;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精神始终要体现的社会期望、公平竞争、形象塑造、公共关系、社会责任、自我优化等多方面的行为准则,固化企业的自我伦理和自我行为规范,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可以表现企业的生存价值、社会责任、生产进程、发展方针、管理战略、经营思想和营销手段等,以及企业特有的自我经营理念和经营宗旨。同样,文化精神的普遍性会更多地辐射到普通企业员工的状态、情绪、信心、责任,以及员工群体习惯、特征、处事、行为等各种形态表现,由此优化精神风貌,展现企业的整体形象。凡此种种,企业文化精神的普遍性客观上铸造了企业文化的精神,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内涵,使企业文化可以尽快成为社会文化的精华或典范,在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之中更有作为。(二)创新文化精神的三大基本特性

既定性、可塑性和再造性是企业文化的三个基本特性。同样,它也是企业文化精神创新体现的三个依托所在。企业文化精神一旦形成,三个基本特性的互动将更加紧密,关联更为深厚,作用则更为明显。

1. 注重更新企业文化精神的既定性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文化精神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的连续性,就是企业文化精神的既定性。既定性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延续企业文化精神传统,演绎精神的创新,展示精神最新成果,为不断创新奠定新的基础。源于企业文化的代代积累和不断提炼,既定性稳定持久,传承性极强,这种既定的、成型的文化体式总会集中反映在文化精神的构架与内涵上,形成企业文化精神的特有氛围、范畴和环境。企业文化精神的既定性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稳定发展,但也比较平面单一,注重求稳,因固定而拒绝超越,因传统而忽视创新,自身的“既定特性”常常会影响企业文化的不断深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单一和平面的判断比较明显,成了当今不少企业文化发展实现自我超越的一大瓶颈。

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注重更新企业文化精神的既定性,就要十分重视精神既定性的相对性属性,看到企业文化在基本信念和基本价值观相对稳定条件下必然存在的创造性变革,对企业文化精神予以及时修正、补充和完善。在保持既定性前提下,当前企业文化精神的更新主要存在三个层面:一要注意更新既定性观念,深化理解既定性的基本属性及功能,防止对既定性选择进行简单的二元判断,即以非此即彼做出简单取舍,割裂其相对性而固守既定的精神宗旨或行为,使既定性模式化、公式化,成为僵化的信条,极不利于企业文化精神的进一步发扬光大;二要注意克服既定性带来的照搬照抄,简单移植,一切按既有模式、规矩进行文化精神提炼、继承或弘扬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这样,精神实质与内涵易被虚化或架空,成为口号和标语的代名词;三要在既定性中注意增加可选要素,随时接纳吸收,积极引进新模式、新概念、新设计和新举措,对文化精神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新的创造,在稳定和传承中积极推进精神体系的“更新换代”以适应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及时用新理论、新实践来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优化精神核心,扩大外延,真正提升企业文化的整体质量与综合绩效。

2. 注重扩展企业文化精神的可塑性

企业文化精神的既定性可以延续企业文化精神,不断推进文化历史,那么,企业文化精神的可塑性则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可塑性针对企业文化精神的相对稳定性而言。任何企业文化一旦形成,总是要依靠相对的稳定性来保证延续性,在一定时期内以相对稳定的形态,为员工提供执行的对象与遵循的依据。企业文化精神存在着极大的既定性,但它也是可塑造、可改变、可创新的。企业文化精神要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到企业的传统,即企业文化的既定性,更要考虑到企业文化精神的可塑性,即顺应时代潮流,注意迎合变迁,与时俱进。

依据不少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扩展企业文化的可塑性应当在四个方面进行创新:首先,要充分利用可塑性原理对企业文化精神进行不断的补充与提高,围绕精神内涵,增加创新元素,对文化精神的范畴进行必要的调整与配置,及时利用文化精神的可塑性创造来增加精神建设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创意性,联系实际展示企业文化精神的个性,反映企业文化的崭新面貌,突出企业文化特色。如运用阐述法,依据现实要求与改革发展前景,可以从自我实际出发,增加一些文化精神的人本内涵、价值转换、观念替补等元素,丰富精神现有的内涵或定义,增加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创新力。其次,充分利用可塑性特征对企业文化结构、层次、运作等进行干预,以不断创新的模式为文化精神的提炼与普及提供更多的舞台。充分利用对比、列举、借代手段,培养企业自身文化精神的个性、特色和形象,增加文化精神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再次,尤其看重文化精神建设的体系化构建工作,以符合时代特色、反映企业实质、体现社会文化内涵等元素不断充实文化精神,以能适应变化、做出积极反应的开放与动态的文化体系来提高文化的整体质量。最后,要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精神的扩张力、动态性推动可塑性的进步,在既定性和可塑性之上确立创新性的“互动点”,以持续的可塑性创新来克服一切按部就班,或按上级相关文化建设的条款、指示来全面统领企业文化建设的倾向,防止千人一面的文化形态,杜绝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对企业文化精神的不良影响。

3. 注重企业文化精神的再造性

企业文化的再造性是文化精神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指企业价值观上的革命形态与发展方式。它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麻省剑桥顾问公司经理迈克尔·海默和执行官杰姆斯·钱皮共同倡导。随着企业文化再造性的推进与深化,以文化缔结情感和行为,反映企业员工思想、意志、观念、愿望等的文化精神核心,即增加人本概念,突出人本精神的新精神体系开始出现。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精神的再造性。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文化的存在首先要体现它的价值所在,需要用价值的观念来判定文化的先进性、可行性和科学性。通过再造性的判定来分析企业文化的形态或质量,特别是文化的精神质量,从中审视出文化的整体性优势或不足,通过精神的“再造”,以相应完美和充实的文化精神统领整个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第二,一旦企业文化的既定性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可能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阻力时,可以利用再造性的原理对文化精神进行重构或相应的置换。在确定员工们行为、思考、意愿等的判断上,积极运用文化的再造性,围绕企业文化精神进行创意,在精神中重新确定一些原理、定律或模式,积极引导精神层面建设,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如文化精神的“现代人本原理”,“精神的同属与异化定律”,人、财、物“三同主次运作模式”,“精神演绎、置换或回馈”型的S螺旋系列模式,等等。第三,利用再造性质换而不是简单的量换关系,可以引发企业文化从形式到内容的一些质变,由此成就新的精神内核,完成企业文化的更新换代,实现文化精神的自我完善。这样的文化变化有一个重要前提,它不是思想政治的裂变,不是对已有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职业状态等的全面否定,而是对已有企业文化思想等的延续与创新。如我们提倡文化精神的人本化,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对人的理解与尊重,就可以在员工的彼此信任和自我关注中增加新的精神价值,取得再造性的新成果: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倡导继续学习,提高其综合能力,以文化精神的再造工程来凝聚员工的团队精神;加强民主建设,吸纳与融合员工愿望,就可以在变革中聚合员工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创造业绩,突出人的文化精神新的价值观;分清业绩与核心价值所体现的个性与共性关系,可以树立精神新标杆,演变为企业文化的行动准则,就可以为企业文化推波助澜,将精神植根于企业文化,才可能取信于人,尊重于人,以最强的竞争力适应变革,敢于引导,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敢作敢为,取得更大的文化创新成果。

二、企业文化精神价值观的创新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以及构成的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常常通过企业文化精神的既定、可塑与再造原理来进行自我变更、自我完善、自我创新与自我发展。(一)企业文化精神价值观的主要创意

企业文化精神价值观创意,包括企业文化精神特点、现状、性质表现等的再思考或探索,也包括精神体系的内外创意,是衡量企业文化精神创新的一个重要尺度。企业文化精神的价值观的创意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 突出企业文化精神的科学性

科学性指运用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手段来阐述相关客观事物等的内容是否清楚、确切,是否符合其发展规律等一种客观与真实的表现。它包含着相关的事实、任务、图表、数据、公式、符号、单位、术语和文献等的叙述是否准确,或者前后是否一致等的具体运作手段和评价原理。

企业文化的精神表现,就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原理、定义等进行运作的过程。从普遍意义看,任何企业文化精神都具有明显的科学性、持久性和可行性,都具有特定的思想、道德、情操等范畴指向。科学性包含着相当的先进性,但它一旦形成规律、定理之后,固守稳定的特征突出,必须要进一步提升文化精神的对比性和可选性来强化文化精神的理论和实践以保持其科学性。这说明,文化精神仅仅有形态、意义和指导上的科学性显然不够,必须优化文化精神自身的质地,以先进性和创新力刺激和促进其科学性的不断演绎,才能适应于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运用可行原理结合创新事物,突出企业文化精神的科学性,要在关键的创意性要素运用上进行新的探索,即通过企业文化精神的创意,完善精神的科学性。突出企业文化精神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意性必须要着意于文化精神的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性特征与增强动力,才不会囿于成见,墨守成规,不断吸收精神营养,激活科学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科学性存在的差异、距离、层次与结构,及时对科学性进行互动互补,对新事物、新认知、新规律、新理论等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二是依靠新理论、新观点、新思维和新行为突出企业文化精神的形式与内容,要有突出典型论点、论据,杜绝空泛,改变套路,用充分的事实论证过程来突出科学性鲜明的时代特色。科学性还必须要依靠实践验证文化精神的科学性创意质量,才可能保持文化精神价值持续旺盛的生命力。三是特别要注意为突出科学性而进行的相关素材、观点、事实、原理等的选择、过滤与择优取用。

2. 强化文化精神的时代性再造

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现代社会特有的科学精神、思想领域、哲学演变等,进而指出当今科学与精神的互动特点,揭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取向,就是时代再造的特征,也是科学与时代互动的积极延续。时代性再造最直接要回答的就是“文化精神的时代性怎么样、文化精神的再造应该怎么样”的命题。

企业文化精神具有时代性的再造,就是对文化精神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价值与未来走向等重要问题做出有创新性、前瞻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进取,创新精神的“轴心运动绩效”,用特有的企业文化精神的向心力来不断创造文化精神的时代感,增强使命感。事实上,当前不少企业文化发展模式化、程式化和形式化趋向明显,集中反映的文化精神实质大同小异,概念、意识、思维、原则、行为和绩效等的趋同性非常明显。在作用于文化精神的提炼时,常常亦步亦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非常突出。企业文化的自我能动性、原生态性被更多的标语、口号和一成不变的政治、思想、职业规范及道德要求等所覆盖。因此,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和企业文化的意志表现,常常难以一脉相承,互动不足,文化精神缺乏鲜明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企业文化精神的再造要立足于两个基本点:第一,要充分结合企业和员工实际,通过文化精神的再造,使文化精神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生活,在大力开发企业资源的同时,突出人本资源的第一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文化精神视为再现的“人本精神”,用生动活泼的再造元素来增添精神活力,展示企业文化自我的人本特色。第二,突出文化精神的时代性再造,要充分表现文化精神价值观的新颖、鲜明,注重与时代发展的融合与紧密联系。它更多地反映企业和员工实际的精神状态和实际需求,源于生活,结合现实,善于扬长避短,融合时代风貌,不虚不空,不泛不滥,务实求真,真正做到在时代感之上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文化精神面对社会、面对企业、面对员工,可以比较深刻地反映当今社会形态,塑造时代形象,用文化精神对时代性进行更为积极的互动,使企业文化精神既是时代精神的再现,又是社会发展形象性的折射或浓缩。

3. 注重组合文化精神的新系统

构建文化精神的新系统主要缘于三个需求:精神蕴含新理论积极引导文化实践的需求;形式变异以适应发展的需求;文化精神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需求。

组合企业文化精神新系统非常有必要。在三个需求的基础上,企业文化精神的系统应该实现八个新的组合:一是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等的新组合。具体看,就是要在继承发扬之上,积极引进先进思想和观念等,对现有的精神系统进行调整、置换或补充,以新理论、新观念、新思维来构建文化精神的新系统。二是突破现有表现形式,以多样性、多维度的新形式表现企业文化形象,特别注意以企业文化的综合性形象的塑造,如企业的现代营销、管理、生产与发展等的形象来塑造企业的整体形象。三是丰富精神的蕴含内容,改变内容枯燥、形式呆板、因循守旧的精神宣传模式,以企业和员工两个实际需求来精心组合自我文化的精神系统,有层次、有阶段、有主次、有区分和有创意地进行文化精神的宣传。四是积极采用文化精神的各种构件和要素,不断扩大文化精神的体系范围,形成文化精神的运行机制,在制度、规程上确立精神的发展目标及绩效考核的评价系统,不断进行文化的自我完善,以企业文化的先进形态与科学的链接方式,提升文化精神的系统档次与运行质量。五是利用新系统表现力度,突出文化精神的人本实质,运用这种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力求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第一效力作用,强调对人的关怀与爱护,扩大人与人的和谐程度,将人本精神始终贯穿于文化精神之中。六是充分结合企业党委、行政、工会、共青团工作进行互动,以实实在在的聚合力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事业。七是精神系统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具体生产、营销、管理、市场拓展等重要工作,提高参考指数,发掘企业文化蕴含的经济能量,特别注意要联系实际,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将文化精神与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紧密结合,密切互动,力争达到文化精神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平衡。八是组合新的文化精神系统,要注意积极引进本行业、本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企业构建文化精神建设的先进经验,创新模式或系统优势,加大自身企业文化精神的构架、设计、组合、调配等工作,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规划,以既定的精神核心来引导各项企业文化的建设项目,尤其是企业文化发展中的各项经济事业,突出企业文化经济基础和物质生产对精神再造的基础作用,真正取得企业文化精神的新突破、新质量、新效率,构建出文化精神更新的价值观。(二)以丰富的文化形态突出精神价值

丰富企业文化的精神价值,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形态作为必要的保证。没有丰富的、充满生机的文化形态,企业文化精神则成为空架子,成为僵化的套路,不可能对企业产生积极的预期或实效。

1. 必须突出企业经营哲学内涵

企业的经营哲学,即指导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的基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特有的方法论原则,也是企业行为的必要基础。企业文化面临多样性或多元性的哲学理念选择,要形成自身的科学的逻辑思维程序,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意志,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然要鲜明开放地提出自我的经营哲学理念。这样的理念具有“自我性”和“唯一性”,不是一些社会公众或企业员工简单认可的,被不少企业反复借鉴、移植来为我所用的经营哲学理念。如不少企业惯用的“诚信为本”、“务实、高效、创新”等一般化、程式化的经营理念。突出企业经营哲学理念,关键在于从自身实际出发,使这一理念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不是简单的对现有企业经营理念的一味模仿或断章取义,做毫无新意的延伸,而是要到达经营哲学的“非我莫属”的境地。

2. 必须突出企业整体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就是人们(包括个人或组织)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价值观念是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没有价值观念,则不可能形成员工的价值目标和追求行为。企业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及其观念体系,表现在员工对企业发展存在的意义认知、经营目的、管理手段等多维性的价值评价,表现在员工追求整体化、差异化的群体意识之上,通过组合、聚集、融合与创意等,产生全体员工的价值准则,固化价值目标,明确价值走向,取得价值实效。突出价值观念的新态势,就是要敢于吸收新观念,敢于对文化体系进行不断改造,敢于积极体现员工的价值走向,而不是上传下行,以既定的观念来涵盖员工的观念,简单地用既定程序来覆盖企业文化精神。

3. 注重以文化形态丰富文化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用丰富的文化形态的新举措突出文化精神,可有效克服不少企业文化存在“大精神小文化”的状态。在高标准、高起点强调企业文化精神的政治要素、理论要求的情况下,企业文化精神显然需要更多的文化形态来丰富和提炼精神。如通过积极倡导和提供相应的物质保证来促进员工的继续学习,有效提高员工的现代认知水平,以现代情商、智商、学识、包容与责任夯实文化精神的“素质基础”;通过营销培训和具体指标来培养企业现代经营人才,扩充文化精神的“含金量”;等等。这些颇具新意的体现企业大文化、高风尚的具体做法,可以升华企业文化的精神,使精神不空不虚,表现更加丰富多彩,价值绩效更深入人心。

4. 必须突出企业道德质量

从伦理关系的角度调整企业与企业之间、本企业内员工之间关系和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企业道德。企业道德以相关的道德范畴和标准来对企业进行评价和规范,其中公私、善恶、荣辱、诚实、虚伪、真善美、假恶丑等的道德评价与规范最为明显。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硬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一旦被员工认可和接受,就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意志力,形成广泛的适应性和延续性,正是企业文化和员工的重要道德体现。企业道德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常常表现在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等对企业的各种道德评价上。如通常的“精神文明单位”、“× ×优秀企业”等。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真正突出企业自我形成的道德形态和道德活动的标准,包括企业的职业道德、行业道德、管理道德、经营道德等,表现出企业道德的规范特色。这样的道德特色和形态必须更多地表现在企业的具体的员工素质、领导能力、经营业绩、管理风范、产品质量、公众信誉等方面,可观可见,形象具体,才可能显现富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范本与精神风貌。

5. 突出团队意识以展示文化精神力量

团队是组织的一种表现形态。企业团队意识是企业内部形成凝聚力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的再现。在团队意识作用下,每个企业员工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融入企业发展目标,通过努力进取,推动企业发展,获得企业和自己的荣誉感,增强自我的归属感。要创新企业的共同效益,获取企业的共同荣誉,才可能凝聚员工力量,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基于此,企业文化精神就要体现出团队精神,就必然要注重团队的组织创新和观念创新,必须要充分尊重每个成员的自我创新力和自我需求感,用各种团队活动或各种团队形态作为企业文化精神建设的“物质力量”,进一步影响和作用于提升精神力量,扩大精神引力,才可能异彩纷呈地彰显出精神价值。

6. 突出制度建设以保障文化精神的影响力

企业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带有强制性以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物质文化的实现过程,处于文化建设的中间层次,地位极为重要。依据企业文化精神的实质需求,企业制度作为企业的根本行为准则或模式,作为企业内部或外部人际关系的协调模本,其基本目的在于体现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规范、共同取向,共同利益和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所以,企业制度建设质量对企业文化精神的构建质量具有特别的意义。制度建设保证文化精神影响力要注重三个关键点:制度必须与时俱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要高度反映文化精神内涵,使文化精神新颖别致,极富影响力;必须要高度重视制度所蕴含的人本精神,突出其普遍意义和人力资源特征,可以演变为文化精神的强大动力;必须考虑制度建设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克服制度对下不对上和利用制度管束使人“零件化”、“模块化”的倾向,以制度实现真正的全方位的有效监督,保障文化精神的广泛影响。

7. 以企业形象延续文化精神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企业文化精神建设同企业形象建设一脉相承,关系密切。企业形象的塑造来自两个方面,即内部的形象塑造,如员工素质、生产进度、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外部的形象塑造,如品牌宣传、广告手段、商标展示、徽记特征、服饰影响和销售环境等。利用企业形象延续文化精神,就要注意企业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塑造的基点,突出形象塑造与企业文化精神的紧密关系,在形象中进行创新与融合,有效地延续文化精神。

以企业形象塑造延续文化精神要注意形象的表层形象与深层形象的主次之分、组合构架和运作层次,克服急于求成,重招牌、看门面、谋关系、增服务等表层形象的塑造,必须重视企业要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表层形象塑造的根本,即运用深层形象主导企业形象塑造,以深层形象奠定表层形象,注重两个形象的互动,用两个形象塑造的综合优势来烘托企业整体形象,在形象中贯穿企业宝贵的文化精神。此外,还要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与文化精神塑造的平衡与交融性发展,克服重形象轻内在的形式主义做法,更要防止厚此薄彼,企业形象与文化精神被割裂、置换或随意填充的功利主义倾向。(三)用优质的动态性保证文化精神创新

动态性原则的创新是提升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企业文化及其精神塑造总在不断地运行发展,需要用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检验文化及精神的质量与绩效。这样的动态性始终贯穿于整个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在实施文化精神建设的过程性和控制性基础上,强调动态性作用,可以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环境、精神建设主体和客体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观念、思维和方法,随机应变,利用反馈、调节原理,保持文化精神弹性,深化对文化精神的动态管理。动态性创新主要有三个基本形态,即权变原则、弹性原则和创新原则。

1. 权变原则的创新

权宜应变就是权变原则。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并盛行的权变管理学派正反映了这一管理实践的哲学思想。权变原则能充分体现动态管理的原理,反映在企业文化的层面上,就是要求企业文化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根据不同的文化管理的客观条件,选择符合实际的管理行为和方法,特别强调了对文化精神的任何管理行为都必须从具体实际出发,而不能凭主观臆断行事。依据这一原则特性,任何一种管理行为都只适应特定的管理条件,不存在能够同时解决各种管理条件的管理行为。它作用于文化精神的动态性创新有三个主要创新点。首先,要根据企业文化发展所处的内外条件进行随机应变,在应变中选择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创新文化精神,以新的模式对文化精神进行创新管理。其次,要充分发挥这一原则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扩展文化精神的创新路径、实施方法和绩效考核的体系建设,运用权变原理的动态优势增加创新形式与内容,使精神建设在创新运动中具有更多的新空间和新动力,推出更多的精神创新性行为和创新绩效。

2. 弹性原则的创新

弹性原则是保持企业文化精神创新富有弹性和运作空间的一种方法。利用弹性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除去作用力就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原理,弹性原则要求文化精神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在进行决策和处理问题时,尽可能地考虑到多种精神因素的客观作用,注重文化精神的管理和通常的运作中富有弹性地进行选择,为自身的发展留有余地。企业文化精神的活动纷繁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管理者和实施者在处理特定的精神要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都会考虑到所有的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变化情况。因此,对文化精神利用弹性原则进行创新的时候,就要考虑从实际出发,对精神要素的构建与组合都要按照实际需求,分清主次,注意取舍,以主要的带动次要的,以核心的影响外围的,构成文化精神的多样性表现,并进行多元性管理;要运用弹性原则,随时对现有的精神内容进行调配,加大精神层面的设计以适应精神建设多元性的组织或环境变化。通过弹性选择,及时去除滞后的精神模式、精神风貌和精神内涵,在结构、层次、片段、内容等之上进行择优选用,对文化精神进行富有弹性的创意,能够对企业风貌的要素进行诠释、组合,进一步增强文化精神的活力和生命力。这里特别要注重加大弹性自由度,突出弹性原则选择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可选性,突出创新,敢于创新,善于标新立异,善于为我所用。

3. 创新原则的创新

创新原则,就是使组织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都不断地革新、变化以适应新的变化的原则。企业文化精神的创新原则贯穿于企业文化的全部活动中,多指思想认知、精神产品、精神表现、精神管理等的创新。这样的创新与权变和弹性原则不同。它可以打破文化精神及其建设的墨守成规,促进文化精神建设的竞争态势,改变精神建设和管理的组织与环境,避免例行的、缓慢的和重复的决策、选择、运作和管理,对文化精神常常进行一定规模的质换,往往引发文化精神的新面貌,促进精神的更新性量换。如利用文化精神建设的预测原理,可以增加精神构建的预见性和容置率,并利用人本管理,结合不同时期或阶段的精神要求,推进文化精神的创新结构和创新内容。考虑到企业文化精神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文化精神的创新要从容面对不同的精神建设环境和不同的新热点、新课题进行原则性创新,还必须要注意文化精神创新所依靠的企业人、财、物等潜质的充分发掘和利用,通过对文化精神建设的创新性开拓与管理,实现企业文化精神的日新月异,长盛不衰。

企业文化精神及价值观的创新体现源于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精神需求的日益扩大。它必须要在社会大的发展环境中来不断深化自我文化精神建设的内在要求,突出精神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显示精神的优越性、可信性、可选性和包容性。对整个企业文化进行积极引导和创新性开发,是企业文化精神实质与价值的最好体现,也是时代对企业的根本要求。因此,对企业文化精神及价值观课题的探索与研究,将关系到企业文化形态演绎和精神创新的方方面面,势必会深刻影响企业的文化建设,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1. 彼得斯,沃特曼.追求卓越[M].胡玮珊,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2. 特伦斯·E.迪尔,艾伦·A.肯尼迪.新企业文化[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托马斯·彼得斯,小罗伯特·沃特曼.寻求优势[M].管维立,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4. 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李晓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5. 威廉·大内. Z理论[M].孙耀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 埃德加·沙因.组织文化和领导[M].马红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鲍健生.追求卓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8. 刘光明.企业文化世界名著导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9. 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再论构建和谐企业的相关要素

王启虎 (四川西南铁路国际旅行总社)

[摘要]充分认识企业和谐发展的资源与建设要素,坚持企业和谐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的主题,才可能真正把握和谐建设的利益原则和利益决策,进一步深化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企业和谐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2013—570713—20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巩固社会和谐构架,大力促进社会全面和谐非常有必要。企业作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同样,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企业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保证,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现代管理和现代营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优化企业和谐。二者的紧密联动,提高了企业和谐建设的档次,提升了企业和谐的综合价值,对企业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创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和谐企业涉及面广,内容繁复,对此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价值十分明显。

一、企业和谐发展的资源与建设

构建和谐企业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它一旦确定了和谐建设的目标、构架、模式、内容和层次后,必然要紧紧依靠企业的相关资源,积极提供和谐建设的精神与物质作为强力支撑,保证和谐建设的全面实现。(一)对构建和谐企业相关资源的认知

企业资源主要有人本资源、物本资源两大类。具体包括人力资源、文化建设资源、管理资源、经营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生产资源、市场资源,等等,既是企业发展的必需资源,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要资源。

1. 人力资源对和谐建设的积极保障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是人本资源的形象化形态,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和第一动力。

受到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以及信息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变革的引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等几经变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对构建企业和谐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必要性、可选性大大增加,已经深植于企业和谐的建设中。人力资源的精神性和物本性等,在构建和谐的过程中创新性更加明显,综合绩效更为突出。人力资源的积极创新对构建企业和谐的深度与广度、信度与效度已经大大提升了和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从企业人力资源的精神层面分析,在人本效应积极的催化作用下,人力资源已经不是简单的物性化资源,包含着相当多的精神要素,构成了这种资源潜在的精神层面。这些潜能性的精神要素,反映在企业员工群体上,即人的个性、意志、愿望、诉求、情感、精神等,必然会有诸多显现。围绕企业和谐建设所进行的必要的人力资源配置,也必然会包括资源中的精神部分,势必会改变原有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和利用方法。这样,围绕企业和谐建设所进行的人力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了人的智力、情商、个性、学识、能力等要素的能动发挥。重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人本效应所表达的人力精神层面,在支撑企业和谐建设中的现实表现和潜在作用,已经构成了和谐建设新的内容。从企业人力资源的物本性审视,人力资源的物本绩效的创新已在和谐建设中有了新的创意。经物本属性的扩容、转变、补充等,企业和谐的目标、构架、状态、进程、质量、评价等可视性更为透明,引发的和谐形式更为丰富。这样的物本性变化,把人力资源对和谐建设的干预和支持提到了新的高度。利用物本的要素创新做出的人力资源保障性表达,以鲜明的创意介入和谐建设,使和谐建设的保障能力、发展效率、和谐力度、管控能力、资源互动、和谐数量、和谐质量、绩效评价等,有了质的改变。这些物本化的运作,可视可想、可信可行,可以直接与企业构建的和谐体系或机制进行对接,充实和谐建设中的企业文化、管理、经营等相关的和谐内容,达到和谐企业的高效优质。至于企业员工队伍的和谐建设、员工主人翁地位的突出、企业人本精神的和谐发挥等,必然会对企业的整体性和谐建设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起到更大的作用。

2. 企业文化资源对和谐建设的联动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企业文化在综合性表现企业精神、展示企业形象、强调员工主体地位等方面,其积极作用不可替代。

企业文化建设纵横关联,集合现代管理、现代经营之长,与企业发展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最能产生整体性绩效,是企业优势发展的显著标志。

企业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企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属性和特征上非常相近,并且可以相互运作,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更具有要素优势和建设基础。企业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企业的联动,由此具有了更多的创意空间。这些新的联动更加直接,表现更加突出。在构建企业和谐的目标上,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可以直接进行嫁接,借此充实和谐建设的主旨;在和谐建设的内容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可以转换成和谐建设的内容。由此推开,企业文化资源中的相关模型、相关结构、运作手段、相关表达,等等,都可以被和谐建设积极借鉴和吸收。这种通用性、可行性非常明显。由于两者的积极互动、相互作用,企业文化资源演绎为企业和谐建设的资源,企业文化的成果可以丰富和谐建设的成果,使得和谐建设的绩效最容易形成特色。有了这样互动与融通的综合性联动,企业文化所奠定的基础性的综合性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

3. 企业管理资源对和谐建设的互动

企业管理资源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保证作用也非常明显。企业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有效管理。构建和谐企业亦然,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来保证构建和谐企业,实现既定目标,取得实际成效。构建和谐企业的综合管理与企业的管理大同小异,趋同性、一致性的执行前提比较稳固。发挥企业管理资源优势促进构建和谐的管理效果突出。

从总体看,管理资源利用互动互补手段,将管理资源植根于和谐建设的管理,可以极大地纯化与提升和谐建设的管理质量,使得构建和谐企业的管理内容丰富,理念更为先进,创新更为明显。从局部看,企业管理资源的互动性支持,可以完善和谐企业的管理,使和谐建设的管理或促创新或填空白,见效快、效果好。反之,构建和谐企业的固有管理也可以作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二者互动、交流、融汇的极好形式。企业管理资源以互动促进和谐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对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管理、人力管理、环节管理、执行管理、内容管理、过程管理、模式管理、监控管理、考核管理等,促进和谐建设管理具体推出分门别类的管理文本、规则、条例和范本,使之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 企业经营资源对和谐建设的助推

企业经营资源包括营销资源、信息资源、产品资源、供应资源、市场资源等。受经营动态性影响,这种资源的变化速度快,手段比较繁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经营资源的动态形式也影响着经营的内容和经营绩效。动态性特征反映了经营资源的价值具有多元的质性,可以积极助推和谐建设的进程。利用经营资源的动态目标和手段,可以增加和谐建设的价值活力,丰富和谐建设的运作层次;利用经营资源的市场价值,可以加大和谐建设的容置量,扩展和谐视野,增加和谐的生存空间;利用经营的人力配置结构和经营架构,可以促进和谐建设的张力与结构形态;可以利用经营动态性的积极要素增强构建和谐企业的运行的基本态势,增加和谐建设的表现力和先进式样;可以借鉴经营的影响力和公关力来丰富企业和谐建设表现力度和塑造和谐形象;可以发挥经营的效益循环,提供构建和谐企业的绩效模式和绩效运用;等等。提高构建和谐企业质量,重在恰当地、科学地利用企业经营的模式、经验、手段等的不断运行优化来保证构建和谐企业的执行,并以执行的绩效来提高构建和谐企业的质量。(二)构建和谐企业的建设演绎

企业建设是指促进发展的各种建设,包括物质和精神建设两个方面。企业建设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能动作用,更多也更具有价值的,是物质性的能动作用的发挥。相对而言,企业建设的物质层面更多,物本作用更强。构建和谐企业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工作、企业工会工作更为贴近。在企业建设主导下,二者事实上构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双向建设与双向互动,企业建设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会直接影响到和谐建设的发展。这就更加固了和谐企业的构建基础。如何以企业建设演绎出更新的和谐建设,将更多物质的力量转变为构建和谐企业的积极要素,是演绎的一个关键所在。

1. 关注两个建设的资源配置

企业的建设与和谐建设的资源配置,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所谓同一性,指二者在物质性建设的相同点,即通过资金、物资的投入来搞好建设,具有物本的同一性。如二者共同需要的办公投入、人员投入、资金投入、设施的投入,等等。所谓差异性,是指投入存在不同的区别性。前者可以有生产性的投入、经营性的投入、产品材料投入、生产设备的投入等,而后者投入的范围、涉及项目等都不如前者,但前者的覆盖面不如后者。虽然二者都是一种具有属性关联的建设,但在相当大程度上,包括了精神与物质两个建设,使和谐建设与企业建设在意义上并不等同,资源的配置方式、运用指向都有相当大的区别。反映在资源配置上,二者还会出现彼此都需要的共同配置和其中一方可以不需要的差异配置。利用这一种配置关系,当企业建设的资源与和谐建设资源具有共同取向值的时候,企业建设资源可与和谐建设充分融合,实现企业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即共同以投入的数量来提高质量水平。当建设出现差异性配置的时候,就特别要注意差异性带来的投入数量的变化,和谐建设就可以利用这一变化,在差异的空间内用建设的质量来反映投入的效益质量。关于两个建设的资源配置,要注意两个节点,一个是企业建设与和谐建设的物质投入的共通性,以及两个建设获得共同的物质性效益的相对平衡度。并且,两个建设从物本资源的占有、利用到获得建设成果常常具有合二为一的现象,即企业建设成果与和谐建设成果在相当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共同的成果。如二者都需要的办公设施、企业环境建设等。另一个节点,是要注意差异性的资源配置。即注意资源投入的大小多少快慢,二者是否具有平衡、协作与互动效果,差异性带来的不同成效,以及成效表达的不同价值取向。

2. 重视企业建设对和谐建设的能动支持

重视企业建设的能动性是多样化的。从构建和谐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建设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能动支持主要体现在几个关键要素上:企业建设的要素保证作用和优质配置的质量状态对构建和谐企业的支撑状况;构建和谐企业对企业建设的愿望与要求以及满足程度;二者的配置互动状况及运行的实效表现;企业建设对和谐建设是否有长期性与稳定性延伸;企业建设对丰富和谐建设是否具有广度与深度的积极支撑状况;物质性的能动支持可以激发和谐建设中的物质与精神的双向发展活力;等等。从两个建设出发,利用企业建设可以对构建和谐企业形成强力支持,以积极的能动力量和多元性建设来保证构建和谐企业的绩效率。基于这样的前提,企业建设对和谐建设担负着更多的支撑责任,其能动性支持必然具有科学性、可信性和可选性,支持的形态也就必然多样而富有特色。实效明显,才可能促进和谐建设的实际成效。这样的成效更多地表现在企业党建、文化建设、管理建设、经营建设、员工队伍建设等多项工作上,形成强大的互动力、执行力和内聚力,使企业和谐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又一个核心内容。

二、企业和谐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企业和谐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积极的人本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本主义,是达成企业和谐的基本的立足点。和谐也是一种积极的稳定,在企业有三个基本体现。这就是企业具有现代企业的基本素质,具有稳定、健康发展的形态与前景;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具有稳固的当家做主的法定地位,主人翁意识深入人心,已经真正成为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基础力量;企业内外两个客观的发展环境比较优异,包括人本环境、资源环境、资本环境和效益环境。其中,企业员工所体现出的人本形态和人本精神是企业的首要资源和第一发展要素。构建和谐企业必须紧紧依靠企业员工,凸显人本精神,搞好民生工程、民主建设,才可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全面和谐。(一)人本和谐是企业和谐的核心

人本的和谐才有企业的和谐。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前提下,企业的人力资源已经有了更多的内涵,成为了企业人本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本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利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证,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根本前提。企业和谐与企业文化、现代管理、现代经营等密切关联,它所表达出的和谐主体及其状态,更多地与企业文化、现代管理等企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联系起来。从人的和谐到人本的和谐,从人本的和谐到企业的全面和谐,既有因果关联,又有递进的内涵,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共同构成企业和谐并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动力系统。视人本和谐为企业和谐的核心与企业发展不仅并行不悖,还会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等产生积极的互动与共生,由人本和谐转化出更多的动力,反作用于企业各个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具体理解企业人本和谐是企业和谐建设的核心,要在三个基本立足点进行审视:从人本资源催化出人本和谐,在根本上保证了和谐的质量。它可以充分利用员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从构建员工和谐开始,抓住员工的价值体现、取向所在、愿望表达、能力发挥、利益保证、行为指向、继续教育等,积极创造条件,扩大途径,激活员工两个能力,即员工主观能动性等潜能的积极发挥,以及员工凝聚力、自信力能量的积极转变,由此形成企业强大的发展力;从人本资源到人本和谐,才有可能构成企业发展的综合性动力,即物质性动力、精神性动力和延续性发展的动力。人本和谐带动和助推的综合性动力,包括企业的资本动力、生产动力、市场动力、营销动力、管理动力,等等。由此,人本和谐作为构建和谐企业核心的又一重要表现。从人本和谐的意义分析,人本和谐成为企业和谐的核心意义非常重大。这样的核心可以获得企业发展的三个基本优势,即员工和谐具有的触类旁通的优势、企业和谐具有的举一反三的优势以及企业和员工和谐具有的锦上添花的优势。这些优势促进了员工和企业的双向和谐、同步进取、共享利益,共同进步的多样和谐绩效。因此,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良性发展,企业的既定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才可能真正实现。

以人本和谐支撑企业和谐,并将其作为和谐核心,在本质上清晰了人本命题,揭示了和谐的关键所在,明确了和谐的主题要求,保证了和谐企业建设的质量,体现了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二)以人本动力促进和谐建设的基本法则

以人本动力促进企业和谐必须要有科学的构建方法,并且要有不断的创新来作为构建的持续推动力。没有方法就没有和谐,没有创新就没有高效。和谐建设的方法与创新构成了企业和谐建设的基本法则。

1. 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方法

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方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方法论的理念与观点分析,另一个是实践与创新具体分析。从方法论的理念与观点分析,首先,要以和谐建设的方法论来体验和谐建设的理念与观点。理念就是看法和思想,是思维活动的成果,就是理性化的想法、理性化思维的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它可以对客观事实做出本质性反映,是事物内在属性的外在表征。观点,即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或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从理念和观点可以看出,企业和谐建设离不开正确的理念和观点。它们可以反映出对和谐建设的理性化看法,体现和谐建设的本质,可以反映出和谐的客观性表达,是人本和谐保证和谐建设进行的必需的认知性铺垫,由此形成和谐建设的正确观念。其次,构建和谐要创新企业人本观,即企业员工的群众观。它包括在认识上创新对企业员工的信任度、尊重度、理解度和关心度。在联系员工、团结员工、引导员工、依靠员工的具体工作中,真正倾听员工呼声,反映员工意愿,集中员工智慧,代表员工利益,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和谐建设中真正发挥员工的积极作用。再次,要深化正确的群众观,要发扬民主作风,以推进企业民主建设为契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共谋新理念、新观点、新思维,创新和谐建设的方法。最后,要在和谐建设的方法上积极拓展。除一般的建设方法外,特别要注重创新和构建方法系统。在这些系统中,要积极创新员工和谐的诉求、表达与维权的方法;员工成长的职业设计、利益需求和愿望实现的方法;提高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等的方法;企业和谐发展的设计、实施、绩效的方法;不断创新和谐的模式的思考与方法;等等。从实践与创新具体分析看,企业和谐建设既是一种积极的实践性建设,又是一种极具创新色彩的思维、观念、思想等的积极变革。和谐建设绝不能仅仅在口头或文字上做空头承诺,或搞一些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式的标榜。和谐建设的实践在于通过实践检验和创新手段,可以及时对和谐目标、内容、举措等进行补充与完善,提高和谐运作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运用实践绩效来评价、审视和谐的实际效果,把握和谐建设的建设原理和规律,进一步发展和谐,提高企业和谐整体质量;可以凭借企业相关的“热点解答”、“共建和谐”等活动方式增加实践效果;可以依据责任、职责、目标要求,通过实践和创新,保证和谐建设的顺畅、高效推进;可以通过组建专门的班子,保证日常工作效率,以处理员工反映或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和谐建设的积极创新,推出更多和谐建设的模型,丰富企业和谐文化的内容,加大和谐绩效的综合性利用,保证和谐运行健康发展;等等。

2. 积极探索和谐建设的创新模式

企业和谐建设离不开相关运作方法和创新模式。其中,创新和谐建设形态的表达模式,对提高和谐企业形象具有独特的作用。构建和谐企业的模式多种多样,有体现企业人本和谐的“情景多向模式”、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双向回归和谐模式”、和谐建设的“空间选项模式”、表达员工能动作用的“人力A—B—C……选项模型”、体现和谐程度的“S回归法则”、“绩效终归反映模型”,等等。这些模式可以在和谐建设过程中交叉、互动、单列,形成单向、双向和多向模式系统,通过模式功能、结构、绩效等的对比、选择、应用、分析、评价,实现模式的功能最大化、表达的形象化、绩效的鲜明化。此外,参照人本和谐要求,可以运行“人际关系群体互动模式”,即利用企业板块上不同模块的组合,突出人本作用,发挥关联优势,体现和谐建设的人本原则;可以运用“和谐议程设置模式”,即运用“0/1效果”,或称“知觉模式”,影响人们对整体绩效的认知;运用“0/2效果”,或称“显著性模式”,强调某些和谐具有代表性的绩效;利用“0/1/2……N效果”,或称“优先顺序模式”,对一系列绩效按优先顺序排列进行不同程度的评价,由此影响员工对这些绩效的关注或判断……凡此种种,充分应用和谐建设的相关模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和谐建设的创新潮流之一,应该进行更积极的探索与研究。

管理手段,依据企业不同群体或不同机构的不同工作特征,以网状辐射与聚敛回收方式通过群体互动与比对,对不同群体的和谐状态进行绩效分析,实现单元和谐,并以单元和谐组合企业整体和谐。如利用企业文化建设模块、管理模块、经营模块、企业员工地位和利益模块、企业领导者能力模块等进行单个考核评价,再由此进行组合、比对,利用与撒网、收网一般的过程,在动态中构建和谐。

三、和谐建设的利益原则和利益决策

企业和谐建设存在明显的利益倾向,体现了和谐建设的驱动价值。构建和谐企业涉及不少利益关系和利益实体,必然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出和谐建设的利益原则和利益决策。巩固和谐企业的利益原则和利益决策,兼顾各方利益,进一步协调好利益关系,对于企业和谐建设及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创新和谐建设的利益原则

企业和谐建设的利益原则是促进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谐建设的本质内容是要求企业员工必须具有既定相关利益。如果员工不具有相关的利益目的,和谐建设便没有真正的应用价值,和谐企业的构建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和谐建设的利益原则是形成和谐企业的必然依据和必然的条件之一。只有在利益原则的作用下,才可能形成和谐建设的既定目标,享有和谐建设的相对成效。利益原则界定了和谐利益的形态式样和绩效大小,可以实现利益目标要求,实施不同的利益分配,以此体现出利益的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不论企业和谐建设或已构成的和谐企业有怎样的形态,都必须在利益反映上相对满足参与各方的相关利益需求。依据企业和谐建设所包含的企业相关利益、员工相关利益、精神利益、经济利益等具体内容,和谐建设的利益原则必须要达到利益优化和利益分配的总体和谐。在这样的总体原则引导下,利益原则的功能就会集中反映在多个层面上。它们是:以共享原则审视绩效数量和质量的最终结果,兼顾参与各方利益进行绩效分配;以利益双赢原则顾及分配中的平衡与信度,实现利益的公正和公平,提高利益的透明度;以利益延伸原则促进和谐绩效的利用率和绩效率,即对和谐绩效不断进行调整、补充与应用;以利益的人本原则创新人本价值纯度和人本创新取向,表达和谐建设的核心绩效,突出和谐建设中的人本绩效的利益评价和分配;等等。(二)突出和谐建设的利益决策

构建和谐企业必然要反映各方参与者的利益趋向以及利益的取舍,突出在利益权限与利益资源共享上所形成的决策作用尤为重要。

1. 利益决策的基本要素

管理就是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简而言之,决策就是对某些事物或问题进行决断的过程,是执行的最直接依据。和谐建设的利益决策可以提高利益原则的质量,有利于创新和谐利益的表达模式。利益决策的基本要素有: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下,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保证其利益所得;在维护基本利益前提下,突出企业和谐主体,即员工群体的利益的保证、落实和维护;在利益分配中充分考虑各利益主体的诉求时,要依据和谐能力与绩效能力,并依据能力的运用和能力潜质进行创新,重在能力绩效和潜在能力上创新利益分配模式;创新和谐绩效的效果评价模式,增加评价要素,使评价更充分完备;创新监督机制,强化监督要素,提高要素的能动发挥,保证利益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有效增加协调要素,充实利益协调机制的执行要素,对利益可能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进行协调和干预。如企业员工岗位与职业区别可能出现的收入差距问题、员工收入未能充分体现岗位特点和贡献大小的问题、强势群体使分配过分倾斜的问题、权利导致利益裂变出现利益悬殊的问题,等等。

2. 提高利益决策的和谐度

和谐度即和谐的程度。利益因其特殊性,它所构建的利益体系的和谐程度最能反映构建和谐企业的绩效利益质量。无论利益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它必然要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利益者或利益体获得的实际和谐状况。在决策中,利益分配的平均主义结果是人人获利,它不是和谐。反之,以所谓“奖勤罚懒”去拉大利益分配距离,人为造成利益公平的信任危机,则更不是和谐。提高利益决策和谐度是决策效果的一种体现。决策效果怎么样,和谐度就会怎么样。它是实现决策过程中的一个创新型要素,当和谐贯穿于整个过程的时候,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保证和谐建设的整体绩效;它是优化决策的可靠形式,并具有极大的运作空间。抓好决策的和谐度,有八个基本点:必须保证和谐度的真实性;注重和谐度的主导性;搞好和谐度的基础性;强调和谐度的严谨性;突出和谐度的科学性;创新和谐度的操作性;推进和谐度的互动性;实现和谐度的全面性。

四、深化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企业和谐的基础。它指企业与企业、不同的企业员工群体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也指人与人具体的和谐关系的具体状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元素。(一)优化亲情化质量

人际关系的亲情化是人际关系中人性化的体现形式之一,是构建人际关系重要的动力基础。强调人际关系的亲情化,体现了人本原则的基本内涵,丰富了人性要素的基本特质。企业和谐建设比较集中地揭示出了人本内在的深刻含义,表达了人本—人性—人际关系—亲情化的不同过程,从中也显示了通过和谐建设达到和谐企业的人本思想、人本结构、人际关系中的亲情化形态。亲情化以动态变化演示人本的情感趋向,展示出人本各种情感状态,同时也构成了和谐企业相关内容,成了和谐建设中人力资源系统和运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打造亲情化质量,不仅可以切实丰富和谐的人本内容,而且可以创新情感表达方式,扩大亲情化的渲染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其特殊的作用无可替代。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随着人本精神与构架的变革,亲情化的表现更加繁复多变,要打造出它的质量优势必然要充分利用情感要素创新亲情化表现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提高和谐建设的人本目标要求,利用亲情化极大地改善现有的企业人际关系,包括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与企业领导者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等,并将这些关系建设纳入和谐建设的内容中,在亲情化的倡导中达到新的突破。如以创新的人际关系形式扩大亲情化的形式,以亲情化的多样化体现企业和谐的多样化,进而突出和谐的人性化;必须要转变思维方式,更新亲情化理念,特别要看重企业领导者亲情化的源头作用。企业领导者必须要学会以亲情化认知事物,用亲情化对待问题,以亲情化处理矛盾,用亲情化为员工服务。要注意将亲情化转变为对员工的真情实意,诚心诚意办好事,长期不懈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题,必须在创新亲情化的内涵上有所作为;亲情化还必须要在企业上下形成办实事、办大事、办好事、敢办事、敢讲真话、敢行动的生动局面,做到有决心、有能力、有举措、有成效。只有将目前的和谐建设提到新的高度,吸纳新的模式,走出新的路子,创出新的和谐,才能真正打造出和谐的现代企业。(二)注重人际关系的表达

从意识看,人际关系是人本精神或人本形态的中间要素;从结构看,它又是人本精神或人本形态的中间结构;从表达看,它承上启下,上连人本主题或人本目标,下接亲情化的表达过程,存在着人本精神或内容由静态到动态的环节演绎。因而,注重人际关系的表达,对企业的和谐表达影响深远。依照人际关系的表达的属性特征,一般有观念表达、思想表达、情感表达、意志表达、心理表达、精神表达、物质表达、行为表达,等等,不仅表达方式繁复多样,表达的内容也形形色色。结合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要求,人际关系表达比较集中在精神和谐表达、物质和谐表达和人本情感和谐表达上。这三个表达面又聚合了很多不同的指向性表达,如精神表达中的意志表达、人本表达中的情感关爱表达,等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精神的和谐表达看,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意志、观念等的表达上;从物质的和谐表达看,更多集中在利益、经济、获取、享有、使用、分配等的表达上;从人本情感的和谐表达看,多样表达比较集中在人本、人性、人情、人格等的表达上。以上不同的表达,一般存在着人的感知、认知、表象、实质、感性、理性等认识过程,常常以心理、思维、思考、对比、行为、发泄等形式表达出来。三个基本表达还必须要注意配置好内容、形态和实效。内容表达极为宽泛,有思想、道德、褒奖、利益、情操、心态等的不同表达;形态表达有语言、文字、行为、网络、信息、交流、座谈、会议等不同的表达形态;实效表达有评价、判断、总结、分析等不同的表达。这些表达要紧扣主旨,特别要注意声情并茂、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友好协商、包容谅解等不同的表达手段,更要注意杜绝空洞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文件照本宣科、办事得过且过、说大话做架子的敷衍塞责等表达方式。尤其在培育和谐道德情感、创新人际关系、处理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时,要在具体的表达上,积极吸收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公关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创新模式和表现技巧,看重构建人际关系的长期性、新颖性和先进性。

构建和谐企业,进行和谐建设,一直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只要不断认识和创新和谐建设的资源和建设要素,树立新观点、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坚持以人为本主题,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新举措、新模式,善于分析,勇于判断,敢于决断,真正坚持好和谐建设的利益原则和提高利益决策质量,就可以全面促进企业和谐建设,进一步深化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企业发展更有创造力、创新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1.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4. 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3.5. 周小其.改革与创新[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6. 王少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 冯虹.市场化进程与建设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8. 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创新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初探

李代林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创新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层面表现,注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新视点,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质量,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企业文化 创新建设 初探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G2013—62020—07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体现着企业理想、基本价值观、企业作风等最基本的发展要素,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源头。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在当前企业实施的“市场化、低成本”战略、EVA考核新政等建设中,对自身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和企业自身文化发展,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层面表现和注重文化建设的几个新视点,发挥企业文化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石油企业文化更大发展,已是当今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成为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层面表现

企业文化,指企业在自我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企业作风和行为规范等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表达的企业理想、价值、人本、目标、作风、道德、行为等具体的建设举措,无不体现在企业价值观、最高目标、人本意志、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形式和内容之中,对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具有极为明显的作用。(一)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指向

对理论研究对象或结论做出评价,就是意义指向。意义指向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因素。意义指向是文化建设诸多元素的复合共生体,包含有文化建设的形式指向、内容指向、人文指向,等等,其中体现文化建设精神或目标内涵的人本意义指向最为重要。创新的文化建设意义指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突出文化建设中的人本精神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要更深刻表达生产、经营、建设、管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方式、理论、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运作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形态,必然要突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的人本精神,并将其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提高了企业的人本竞争力。创新性地突出人本精神的意义指向,除了传统意义上发展的企业文化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之外,原有的“以物为本”转向“以知识为本”再到“以人为本”的变革,必然会引发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更新和价值更新,也必然会带来企业文化建设的自我创新与自我完善。人本精神的意义指向将更具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激励性,人的能动性发挥,人本绩效会更加纯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旨,演绎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也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性地看待人本意义指向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完善和丰富了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内涵,以企业文化先进的内核配置,促进企业深化改革、创新现代管理、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企业与员工全面发展,更有效更鲜明地提升了企业和员工形象,保持了企业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人本精神也会极大地创新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档次,优化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文化精神的质量。

2. 聚合文化建设的新动力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由来已久,具有相当丰富的优良传统。无论文化建设的主旨、目标、内涵、层面、实效等,都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表现出了很强的创新性和延伸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化,在改变观念、更新意识的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进程日益加快,更为鲜明。在信息社会到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型中,企业文化建设所表现出的信息化、网络化、人本化和科学化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新主流。新理论、新思维、新模式、新绩效的意义指向所涉及的人本动力已和原有的文化建设的物化性动力大相径庭。在新文化和新视角影响下,文化建设的“视觉效果”、“多维取向”、“形象塑造”、“精神扩张”等要求越加突出。出于宣传企业文化、规范企业标识、打造工作场景、培育文化理念、提炼建设特色、研究发展文化定位等的客观需求,聚合文化建设的新动力已日趋明显:一是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集合宣传特色技术、拳头产品和企业形象等,着力树立企业品牌,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开发可持续发展、可控性强、利用率高的优势动力资源,在人本资源、知识资源和物化资源的选择与综合利用上,更注重了对人本资源原始动力的研究与开发,以“人本动力”为先导的动力结构,带来了文化建设的动力变革;三是积极进行企业文化的三个动力创新,即企业文化与本企业的综合动力组合、企业与企业之间文化动力的互动交流、国内石油企业与国外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互助;四是企业文化的新理念、新原理、新模式、新规律的探索与研究,使文化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创新建设系统,丰富运作体系,壮大运行机制的建设动力亦越发壮大,助推企业积极参与竞争,使“做强做大、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更为清晰。

3. 丰富文化建设的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内在精神状态的集中反映形式。它常常以具体可感的精神来集中反映企业的形象所在。体现石油企业精神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对整个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丰富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精神的可塑性和延伸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文化精神,以弘扬价值观念,使企业文化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正是可塑性和延伸性的表现所在。它可以增加文化精神的选择和运行方式,实现精神的不断纳新,对文化精神的既定性进行补充、完善与配套,又可以扩大文化精神体系的创新范围,改善文化精神的活动环境,有效增加企业文化精神的创新性、持续性和生命力。二是充分把握企业精神的内涵及外延的不断演化作用,注意突出企业精神的创新空间、多维层面、热点变化、疑难所在,不断创新意识,焕发激情,弘扬精神,使之更富有生命力、凝聚力与感召力。三是充分利用企业精神的形象转换要素,以新颖美感的形象塑造来不断更新或提炼企业精神,充分利用更鲜明贴切的企业宗旨、更言简意赅的企业训条、更感人肺腑的企业之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