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演义(一本书读懂《长安十二时辰》背后的唐朝大历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17:42:01

点击下载

作者:蔡东藩著,刘子儒校订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史演义(一本书读懂《长安十二时辰》背后的唐朝大历史)

唐史演义(一本书读懂《长安十二时辰》背后的唐朝大历史)试读:

版权信息唐史演义/蔡东藩著;刘子儒校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9ISBN 978-7-201-15137-3Ι.①唐…Ⅱ.①蔡…②刘…Ⅲ.①章回小说-中国-现代Ⅳ.①I246.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76591号唐史演义TANG SHI YAN YI蔡东藩著 刘子儒校订出  版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 版 人 刘庆地  址 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康岳大厦邮政编码 300051邮购电话 (022)23332469网  址 http://www.tjrmcbs.com电子信箱 tjrmcbs@126.com责任编辑 郭晓雪特约编辑 丁兴装帧设计 张文艺责任校对 余艳艳制版印刷 天津旭非印刷有限公司经  销 新华书店开  本 710mm×1000mm 1/16印  张 33.5字  数 769千字版次印次 2019年9月第1版 2019年9月第1次印刷定  价 76.00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图书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致电联系调换(022-23332469)序言 被过分演义的一代

先有石晋、刘昫和史官张昭远等几人,一起合力编纂了两百卷本的《唐史》,也就是我们后来的《旧唐书》,详细记录了大唐一朝二百九十年的史事。后人对这套书有些评价,说这部唐史记录不得章法,很多史实也没有依据。

于是,宋朝庆历年间,朝廷开始组织人力重新撰写唐史。《新唐书》共二百二十五卷,前后花费了十七年才成书。这套书的主编是欧阳修和宋祁。话说这欧阳修和宋祁,都是北宋有名的大儒,对比刘昫和张昭远这些人,他们俩的名气可就大多了。此外,重修唐史的团队又前后花了十几年,搜集资料参考文献。那些在五代时期还未曾为人所知的史料,到北宋时也大多被人考据流传开来了,这些都被作为参考,《新唐书》应该算是很详细严谨的了。而且对于编史来说,最开始撰写的那批确实比较难做到尽善尽美,后世重修的人有了基础依据更容易成功。虽然《新唐书》已经做得很好了,依然有人给差评。说用字选词太过生涩,不便阅读;对诏令文书的删节,也不太让人满意。哎,足可见著史确实太难了。

写史难,读史也难。泱泱《旧唐书》就有两百卷,《新唐书》更是到了二百二十五卷,有多少人能一一看完,阅览无遗?此外,后世还有诸多其他版本的唐史,比如孙甫的《唐史记》,赵瞻的《唐春秋》,陈彭年的《唐纪》,袁枢的《唐史纪事本末》等等。这些多的上百卷,少的数十卷不等,即使没日没夜地阅读考究,恐怕也不能尽皆了然。

我学识有限,想把这相关的所有唐史都看完,实在难以尽阅,再加上那一阵身患疾病,力不从心,就放弃了,转而去搜寻民间流传的相关小说、演义来读。像《隋唐演义》《说唐全传》《薛家将》《征东》《征西》《罗通扫北》等作品,以及《西游记》《长生殿》《镜花缘》《绿牡丹》等小说,每天潜心研读。当然心里也有一个标杆,这些作品里也有很多荒唐无稽的描述和编造的故事,这些内容不但不能增加世人的学识,反而会扰乱人心。

我资质一般,曾搜列宋、元、明、清等几朝的史事,编撰为系列通俗演义。这一系列作品陆续在国内出版发行,承蒙大家不嫌弃我的学识浅薄,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算为当时通俗历史的普及做了点儿贡献。

这回我再次不自量力,着手编撰唐史通俗演义,成书一百回。这部作品以正史记载为基础框架,但求真实可信;辅以民间传闻修饰润色,但绝不虚构杜撰。

在这部作品里,我还力求能够破除一些关于唐史的缪传。比如徐懋功从未做过军师,李靖(李药师)也根本没有仙术;罗艺叛乱被杀,并没有子孙;秦琼扬名天下,却并没有荫蔽儿女;唐玄奘去西竺取经,也没有招惹什么妖魔。薛仁贵在天山立下丰功伟绩而扬名,并不是因为儿媳妇樊梨花。至于都说武则天淫乱,却从来没听说过她生过一男半女这事儿,以及杨贵妃被诛杀,后来又说她皈依佛门了等事,显然都是荒腔走板胡编乱造的。对于这些子虚乌有和以讹传讹的说话,我在书中都有辟谣。作为一个著史人,力求破除世俗迷信,还原、补充真实历史,是应有的操守。《唐史通俗演义》修成,这部作品成书仓促,难免有些细小错漏,各位读者看官,请见谅勿怪。我能力有限,希望诸位史学家批评指正。中华民国十一年夏蔡东藩自序于临江书舍第一回 隋末天下大乱

李渊,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七世孙。东晋时,李暠率军占据西凉一地,自称为王,传位于儿子李歆,后来被北凉灭掉。李歆生个儿子叫李重耳,李重耳生个儿子叫李熙,李熙生个儿子叫李天锡,李天锡又生个儿子叫李虎。李虎在西魏立了大功,被魏王赐姓大野,封为太尉。

因为辅佐北周伐魏有功,李虎和李弼等八人号称“八柱国”,死后被封为唐国公。北周灭亡后,隋朝建立。李虎的儿子李闼效力于隋朝,袭封唐国公。

李闼的妻子独孤氏,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同胞姊妹,因此文帝与李闼,名为君臣,实为姻亲。李闼的儿子李渊,身体强健,器宇不凡,隋文帝觉得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对他十分喜爱。李闼过世后,隋文帝命李渊世袭爵位,继任谯、陇二州刺史。

隋炀帝继位后,封表兄李渊为太守,后又升为殿前少监卫尉少卿。隋炀帝率军出征辽东时,派李渊督运兵粮,接济大军。这时,隋朝故相杨素的儿子,楚国公杨玄感起兵叛乱,围攻东都洛阳。李渊飞书禀明隋炀帝,隋炀帝慌忙率军归来,任命李渊为弘化(甘肃省合水一带)留守,抵御杨玄感。后来,杨玄感兵败身亡,李渊就一直留守在弘化。李渊平时对身边人很宽和,深得人心。

此时,隋朝政治荒暴,已经让百姓怨言四起。最开始,隋朝将亡的谣言只是在坊间流传,后来竟传入宫廷,就连隋炀帝也经常听到这些谣言。

有些什么谣言呢?一则谣言说:“桃李子,有天下。”还有一则说:“杨氏将灭,李氏将兴。”

蒲山公李宽的儿子李密,就是李弼的曾孙。他因祖宗余荫入朝为官,被隋炀帝授官左亲侍。隋炀帝见李密额头棱角分明,眼睛白多黑少,就说他非常狡猾,随即就罢免了李密的官职。杨玄感叛变的时候,李密与他密谋,后来,杨玄感兵败,李密就逃入瓦岗山投奔翟让。李密一心想利用谣言,自己称帝,哪知真命天子是另外一个姓李的,不是他。

隋炀帝把李密赶走后,又怀疑郕公李浑不安分。他一边诬陷李浑谋反,杀了李浑并诛灭其亲属;一边大造龙舟,到处游山玩水。

后来,隋炀帝又听说李渊很得将士之心,于是又开始猜忌李渊,派使臣到弘化传召李渊。

因为李浑被诛灭亲族,李渊正在兔死狐悲,隋炀帝突然召他觐见,李渊就猜到对方不怀好意,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于是,李渊装作生病的样子,接见使臣,说自己病重,等病好了,就马上去觐见皇上,并拿出许多金银珠宝送给使臣。

使臣得了许多钱财,很乐意做个人情,于是满口答应着告辞了。回去后,使臣在隋炀帝面前回禀,说李渊病重,并为李渊说了很多好话。当时,隋炀帝正在恣意淫乐,也没有心思顾及李渊,于是,李渊这件事就被搁置了好几个月。

一天,隋炀帝在后宫遇见了在此当差的王氏,王氏是李渊外甥,这让隋炀帝重新记起李渊的事情。

隋炀帝突然问王氏,说:“你的舅舅为什么好几个月不来见朕?”王氏连忙答道:“恐怕是病还没痊愈,所以一直没来。”隋炀帝微笑着说:“干脆病死了,倒也好了。”说完这话,隋炀帝就走了。

王氏担心舅舅的安危,偷偷写信告知李渊。李渊看了密信后,惊魂不定,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避祸,最后,李渊只好再次用钱财贿赂隋炀帝的宠臣,请他们从中斡旋。李渊还故意纵情酒色,收敛锋芒,躲开旁人的侦查和监视。

钱财果然可以通神,正在李渊忧心忡忡的时候,隋炀帝突然又下旨,加封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命他围捕盗贼。

李渊奉命来到龙门(今山西运城)。这时,贼寇母端儿在龙门一带起义,率数千部众逼近城下。李渊带领数十骑兵,射杀盗贼,连发连中,盗贼的前军纷纷倒地,后军被李渊吓得一哄而散。李渊乘胜搜剿,连续击破贼寇敬盘陀,柴保昌等人,收降了数万人,威声大震。

捷书快马传到行宫,隋炀帝非常高兴,于是准备北巡。不料,隋炀帝车驾刚出雁门关,就来了一大队突厥兵,头目叫作始毕可汗,意欲在路上袭击隋炀帝,劫夺车马。

隋炀帝听闻消息,连忙驰回雁门关,据关自守。始毕可汗竟然调集几十万番兵,把雁门关团团围住,夜以继日地疯狂攻打。隋炀帝非常恐慌,急忙传檄天下,召集天下臣民救援。

屯卫将军云定兴应诏,招兵买马,准备前去救援。这时,有一位将门之子,到云定兴军营报名入伍,这人就是抚慰大使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

李世民的母亲窦氏是一个女中豪杰。窦氏的父亲名叫窦毅,曾是北周的上柱国,北周武帝把妹妹襄阳长公主嫁给了窦毅。窦氏出生时,头发很长,垂过脖子,三岁时,她的头发就和身体一样长了。窦毅教她读《女诫》《列女传》等书,窦氏能过目不忘。隋高祖杨坚篡位时,窦氏非常愤慨,说:“恨我不是男儿身,不能救舅舅家。”窦毅连忙捂住女儿的嘴,命令她不要随便乱说话,暗地里却很是惊异。他对襄阳公主说:“这个女儿有奇相,而且智识不凡,要为她小心择婿。”

于是,到了窦氏出嫁的年纪,窦府命人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对外宣称,向窦氏求婚的人,须用箭射中孔雀的眼睛,才能娶得窦氏。当时的王公贵族都争来竞技射箭,连门槛都被踏破了,但是都不能射中。只有李渊一人后来居上,连发两箭,一箭中孔雀左目,一箭中孔雀右目,于是,李渊成功地娶到了窦氏。

窦氏嫁给李渊后,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名叫李建成,二儿子就是李世民,三儿子名叫李玄霸,小儿子名叫李元吉,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临汾人柴绍。

李世民出生时,李府门外有两条龙嬉戏跳跃,一直逗留了三天才离去。路人都觉得很惊奇,窦氏也认为是个吉兆,于是对李世民格外怜爱。

过了四年,有一个书生前来进见李渊,自称会看相算命。一见到李渊,这个书生就说:“大人将来富贵逼人,而且会有个人中之龙的儿子。”

于是,李渊把四个儿子叫了出来,这书生唯独指着李世民说:“这孩子龙凤呈姿,天日露表,将来必然大富大贵。这孩子不到二十岁就能济世安民,大人一定要好好重视他啊!”李渊听了这话非常高兴。

书生走后,李渊转念一想,担心他把这话泄露给他人,反而不好,当即派人去追书生。谁知,仆人四处找了好半天都没找到书生,李渊感到很惊讶,心想书生可能是神仙下凡。于是,他采用“济世安民”的意思,为二儿子取名“李世民”。

李世民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理解古今兵法,并背得纯熟。而且他又有胆识和魄力,轻财仗义,交游广阔,真是天生英姿,不同凡响。隋炀帝被围雁门关时,他已经十六岁了。

云定兴见了李世民,问了他的履历,知道他是名门之子,又见他相貌不凡,于是对他十分器重。李世民向云定兴献计,说:“始毕可汗倾全国大军之力围攻天子,肯定是料定我军时间太仓促,不能及时前去救援,所以才敢如此嚣张。为今之计,我军应该大造声势,在数十里之内插满旌旗,即使到了晚上也鸣钲击鼓,做出人多声杂的样子。始毕可汗听到我军这么大的声势,肯定会觉得是援兵来了,一定会望风逃去。”云定兴点头说:“这是一条疑兵计,现在正用得着哩。”

随即,云定兴依计行事,命令军兵逐队行动。始毕可汗果然中计,很快解除围攻,撤兵离去。隋炀帝这才平安返回东都。

李世民在云定兴营中待了一年多,一直没有什么封赏,后来又听到消息,说隋炀帝又南巡江都,并杀死了好多谏官,不禁叹息,说道:“皇帝这么昏庸,我在这里有什么用啊?”于是,李世民向云定兴辞别,回到家乡。

那时,乘着隋炀帝南巡,中原各地的草莽英雄开始四处起兵。李渊被隋炀帝封为太原留守,李世民也跟着父亲前去上任。

当时,有个草寇名叫甄翟儿,自号历山飞,率领很多强盗来攻太原。李渊率军出击,深入贼阵,却被贼众围住。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李世民提弓跃马,只领着几十个骑兵突围而入。贼兵一拥而上,前来拦阻,但都被李世民用箭射退,渐渐地贼兵阵势大乱,李渊乘机杀出,又召集步兵,和李世民夹击贼人,把贼众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甄翟儿仓皇逃跑,太原又恢复了安定。

转眼又过了一年,隋炀帝还留驻江都,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四面八方的草寇陆续揭竿起事,把浩荡中原撕扯得四分五裂。

从隋炀帝七年开始,到十三年止,各路草寇揭竿起义的差不多有数十起。而这数十起的草寇起义之事,在历史史册上均有所记录,可以查考,他们分别是:

刘武周起马邑。林士弘起豫章。刘元进起晋安。以上均自称帝。朱粲起南陽。自号楚帝。李子通起海陵。自号楚王。邵江海起岐州。自号新平王。薛举起金城。自号西秦霸王。郭子和起榆林。自号永乐王。窦建德起河间。自号长乐王。王须拔起恒定。自号漫天王。汪华起新安。杜伏威起淮南。以上均自号吴王。李密起巩。自号魏公。王德仁起邺。自号太公。左才相起齐郡。自号博山公。罗艺起幽州。左难当起泾。冯盎起高罗。以上均自号总管。师都起朔方。自号大丞相。孟海公起曹州。自号录事。周文举起淮阳。自号柳叶军。高开道起北平。张长凭起五原。周洮起上洛。杨士林起山南。徐圆朗起豫州。张善相起伊汝。王要汉起汴州。时德叡起尉氏。

李义满起平陵。綦公顺起青莱。淳于难起文登。徐师顺起任城。蒋弘度起东海。王薄起齐郡。蒋善合起郓州。田留安起章邱。张青持起济北。臧君相起海州。殷恭邃起舒州。周法明起永安。苗海潮起永嘉。梅知岩起宣城。邓文进起广州。杨世略起循潮。冉安昌起巴东。宁长真起郁林。李轨起河西。自号凉王。萧铣起巴陵。自号梁王。

此外,还有许多不出名的小丑东劫西掠,骚扰民间,记不胜记。而那一直驻留在江都的隋炀帝,还日坐迷楼,采集吴娃,沉醉在女色中,整日里花天酒地,醉死梦生。一群阿谀奉承的杨家奴又把各处的警报匿不上报,眼见杨氏基业危在旦夕了。

太原留守李渊看到时事艰难,经常愁眉苦脸,独自叹息,只有李世民信心满满,礼贤下士,结交了很多英雄豪杰,一起密谋,准备举事。晋阳令刘文静和宫监裴寂都和李世民有所往来。刘文静非常器重世民,因此两人交情深厚,然而裴寂对李世民不以为然。

一天,裴寂与刘文静一同来到城楼,远远地看到太原城外烽火连天,裴寂不禁长叹道:“我穷官一个,又遭逢乱世,要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啊!”刘文静反而微笑着说:“时事可知,只要我们两人同心协力,怕什么贫穷呢?”

裴寂连忙问刘文静:“刘大令(对县官的尊称)有什么高见?请多多指教!”刘文静说:“乱世出英雄,你觉得李公子世民怎么样?”裴寂摇头说:“他虽然有些才识,但终究只是个孩子,能成得什么大事?”刘文静说:“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尚小,却是个济世奇才,你不要小看呀!”裴寂仍然半信半疑。

过了一晚,江都使臣持诏前来,向李渊宣旨,道:“李密叛乱,刘文静跟李密联姻,应该连坐,着立即将刘文静革职入狱。”李渊不敢违慢,随即把刘文静拘入狱中。

李世民听说刘文静被抓到狱中,急忙前去探望。狱吏一看是李公子,就连忙让他进去。两人一见面,李世民不禁替刘文静叹惜。

刘文静说:“如今天下大乱,还有什么公正的赏罚呢?除非汉高祖,光武帝等人在世,拨乱反正,或许还能善恶分明,不冤死好人。”李世民生气地说:“你这话我不认同,难道当今世上就没有奇才异士了?只怕是你肉眼不识真人吧!我来这里探望大人,就是想和你共图大事。我不是那种看着亲友下狱,束手无策,只知哭泣的妇孺之辈。”

刘文静鼓掌称赞,说:“好!好!我没看走眼,公子果真是济世奇才,我一定会尽心尽力为你出谋划策。如今天下大乱,盗贼遍地都是,公子既然有雄才伟略,正好把他们收为己用,然后号令天下。就是进城避难的太原百姓,如果把他们收集起来,就可得十万人了。公子父亲手下也有数万人马,如果我们现在乘虚入关,传檄四方,我可以肯定,不出半年,公子就可以成就帝业了。”

李世民听了这话,沉默了半天,缓缓地说:“您说的确实是好计策,但就怕家父不同意啊,该怎么办呢?”刘文静说:“这也不难。”说到这里,刘文静就在李世民耳旁悄悄说了几句话,李世民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辞别了李文静。

李世民从狱中出来之后,马上设宴,邀请裴寂喝酒、吃饭。裴寂喝完酒之后,很喜欢赌博,于是,李世民拿出数万贯私房钱来,和裴寂赌博游戏,故意输钱给裴寂。裴寂很高兴,于是经常和李世民往来,渐渐地,俩人交情变得很深厚。

李世民见时机成熟,就把与刘文静密谋大举的事告诉了裴寂。裴寂犹豫着说:“你的父亲和我本是老友,如果我跟他明说,恐怕他会拒绝,看来只好暗度陈仓了。”李世民说:“全丈大人出力。”裴寂答道:“现在还不必明说,他日我自然会尽心效力。”李世民很高兴,连声向裴寂道谢,裴寂随即告辞离去了。

过了两天,裴寂在晋阳宫设宴,请李渊吃饭。原来,隋高祖最初将都城设在长安,又在长安城东修建了一座新城,称作“大兴”。后来,隋炀帝建都洛阳,称为东都。隋炀帝喜欢玩乐,四处游玩,到处设置行宫。这晋阳宫就是行宫之一,宫中设有外监,正副监官各一人。李渊留守太原,兼领晋阳宫监,为正监管,裴寂为副监官。

这次,裴寂在晋阳宫设宴招待李渊,李渊认为自己身为晋阳宫正宫监,去晋阳宫赴席也并无不妥。于是,在裴寂的殷勤招待下,两人入席坐定,喝着美酒吃着佳肴,追忆往昔,一切都很祥和。

李渊开怀畅饮,接连喝了很多酒,很快就有了五六分醉意。这时,忽然听到门帘一动,走进两个美人儿。这两美人都生得十分俏丽,如姊妹花一般。两美人婷婷嬝嬝,来到席前,参见李渊。李渊慌忙答礼,裴寂让两美人在李渊左右分坐,劝酒布菜。

俗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此时,李渊被酒色冲昏了头脑,也不问明两个美人的来历,就左拥右抱,喝到酩酊大醉。两美人随即搀扶着他,前去就寝。虽然三人没有颠鸾倒凤,但李渊也偎玉倚香,搂着美人一起睡了。第二回 李渊起兵晋阳

酣睡了好长时间,李渊才朦朦胧胧地清醒过来,突然鼻中闻到一股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不由得很好奇。李渊揉开双眼,左右一看,猛然发现床上竟躺着两位美人,李渊很是吃惊,心想:“这是怎么回事?”

正在李渊胡乱猜想的时候,一位美人开口说话了:“唐公不要生气,这是裴副监的主意。”李渊又问她们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老家是哪里的。两位美人,一个说自己姓尹,另一个说自己姓张,两人都说是宫女。

李渊大惊失色,赶紧披上衣服,一跃而起,说道:“你们原来是宫中的贵人啊!我怎敢跟你们同床共枕,我这是犯了死罪啊!”两位美人听李渊这样说,连忙劝慰李渊:“皇上失德,荒淫无道,而且自从南巡后,一直都不回来。现在各处都兵荒马乱,我们如果没有大人的保护,想必也会遭他人侮辱。所以,裴副监特地嘱咐臣妾等人,早日托身大人,才能保住性命啊!”李渊频频摇头,说:“这可怎么得了啊!”边说边慌慌张张地往外走。

刚出门没几步,就遇着裴寂,李渊将裴寂一把扯住,一连数声,呼喊裴寂的表字,说道:“玄真啊玄真!你这是要我命啊!”裴寂笑道:“唐公!你为什么这么胆小啊?收纳一两个宫人是件小事,就是那大隋的江山,只要你想要也是唾手可得。”

李渊听了这话,吓得半死,连忙说:“你我都是杨氏臣子,怎么能口出叛言,自己惹上灭门大祸啊?”裴寂又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皇帝昏庸无能,百姓穷困,中原大地已经群雄逐鹿,就连晋阳城外,也快成为战场了。唐公手握重兵,令郎广交英雄,为什么不趁机起义,安抚百姓,讨伐暴君,趁此机会经营帝业呢?”李渊小声嘀咕,道:“我李家世代承蒙国恩,不敢叛变啊!”

裴寂还想劝李渊,突然,有一士卒前来禀报,说道:“突厥兵到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了,请留守大人快点回署发兵,抵抗外寇!”

李渊听了这话,连忙往回赶。这时,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等人早就已经等着了,李渊连忙与他们两人商议对策。最后,李渊决定派高君雅率领一万兵马,前去马邑救援,高君雅领命而去。

李渊回想起晋阳宫的事,担心得好几天寝食不安。随即,李渊又接到马邑军报,说马邑太守王仁恭,出战不利,高君雅也战败了。李渊急得没办法,退到内室,独自呆坐着。

突然,一个少年进入内室,开口就对李渊说:“大人现在不想想计策应对,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李渊听了这话,抬头一看,发现来人是二儿子李世民,于是问道:“你有什么计策?”

李世民趁机低声劝父亲,说道:“如今天下大乱,朝廷朝不保夕。大人如果再守小节,还这样迟迟不动,到时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很快就会大祸临头了。大人只有顺应民心,兴兵起义,才能转祸为福呢。”

李渊听了这话,非常生气,对李世民说:“你别胡说八道!小心我把你抓去报官,免得牵累我。”李世民说:“儿子观看天时人事,现在形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才敢说这些话。如果大人想把儿子送去官府,儿子也不敢不死。”李渊叹息道:“你是我的儿子,我怎么忍心去告发你,置你于死地,但是你以后说话不要再这么轻率了!”话虽这样说,但此时李渊已经心动了。李世民听见父亲这样说,就从父亲房中快步退了出去。

过了几天,贼寇入侵的警报越来越紧急,李世民又进入内室劝父亲,说道:“现在盗贼日益猖獗,遍布天下,父亲受命讨伐贼寇,可是您想想,这些贼寇怎么可能全部灭掉呢?如果贼寇不能扫除,父亲您就难免获罪。况且,民间盛传李氏当兴,皇上现在对姓李的人非常忌惮,郕公李浑即使没有罪,但是皇帝还是把他杀死,并诛灭了他的族人。父亲如果真把盗贼都灭了,恐怕也会功高盖主,李家更加危在旦夕。儿子想了好久,还是觉得只有昨天的计议才可以免祸,请大人不要再犹豫了!”

这时,李渊镇定下来,说道:“我昨晚也细细想了一宿,你说的话也有道理。是福是祸由你来决定吧,我也做不了主了。但是,现在我们的家人还在河东,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不能太急,我们还要慢慢筹划。”

李世民说:“父亲既然这样说,我立刻派妥当人去接家人。”李渊点头应允。李世民从内室出来,连忙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河东去接家人。

正在悄悄安排的时候,江都又传来消息,吓得李渊魂不附体。原来,隋炀帝因为李渊不能抵御贼寇,特派使臣来到太原,要捉拿李渊问罪。李渊心急如焚,连忙招来副宫监裴寂和二儿子李世民,一起商议对策。

裴寂进言,说:“明公(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我前几天一直劝您,就是担心这个祸事,眼下情况紧急,不能再犹豫了。古人有言:‘先发制人,后发被人所制’。请明公三思!”裴寂说到这里,李世民接过话茬,说:“当今皇上昏庸无能,我们不能无谓地尽愚忠。偏将出师不利,就要加罪于主帅,这种国法太荒谬!既然主上不守法,臣下也不需要再去守法了。”

李渊叹了叹气,说:“如果我们弄巧成拙,没有成功,那该怎么办啊?”裴寂应声说道:“大可不必忧虑!晋阳兵强马壮,主公又蓄积巨万资财,起义之事还担心不成吗?如今代王杨侑留守关中,他是隋炀帝的孙子,年龄太小,关陇豪杰正想着选其他的明主跟随。如果主公现在发动起义,率领大军向西进发,招抚各路群豪,拿下关中如拾草芥一般容易,为何要甘心被人囚禁,白白送死呢?”

李渊还是迟疑不决,裴寂又逼近一层,说道:“前几天,我让两位宫人服侍大人,已经是死罪了。二公子担心事情暴露,因此时常戒备,如今朝廷又因为剿寇的事拿大人问罪,如果两罪并罚,我裴寂是死不足惜,但是大人是要被诛灭九族的啊!”这一席话终于说得李渊死心塌地,决定起义。

不久,有人来报钦使已到,李渊推说病重不能起床,让钦使到官署暂时住下,说等病好点就来接旨。钦使因为李渊手握兵权,不敢抗议,只好忍气吞声,在官署等待。

李渊和李世民等人暗地里部署,想杀掉钦使祭旗,然后马上率兵出发。这时,江都又传来赦免的圣旨,说是让李渊照旧供职,戴罪立功。李渊这才出来接了诏书,并且盛情款待了前后两位使臣,临行前又馈赠了使臣许多财物。这下李渊稍稍放心,把起义之事又拖了好几天。

裴寂和李世民总是催促李渊,李渊这才重新提起起义之事。李世民保举刘文静,说他足智多谋,可以请他作参赞谋士,于是,李渊秘密地召刘文静出狱。刘文静见了李渊,立即献上一计,让李渊假传圣旨,召令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等地的百姓,凡是年满二十的都要参军,东征高丽。这道假圣旨发下去,百姓怨声载道,都恨不得那隋朝皇帝快点死去,才能解心头之恨。

不久,贼寇刘武周占据了汾阳宫。李世民又来劝李渊,说道:“父亲身为留守,却让盗贼刘武周占据了离宫,恐怕我们还没起事,大祸就要临头了。”李渊说:“这我也知道,只是家人还没到,所以才不敢行动。”李世民道:“父亲不用担心,家人已经启程了,想必这几天就要到了。眼下事情迫在眉睫,父亲要赶紧部署才好啊!”李渊皱眉道:“我担心兵力不足,一时不能起事。”李世民听了这话,连忙走近一步,对李渊耳语几句,李渊连声说好。

计划已定,李渊立即召集将佐议事。王威等人得到命令,全都过来了。

李渊升起军帐,说道:“现在刘武周占据了汾阳宫,我军还没去讨伐他们,这是灭族之罪,如何是好?”王威等人一起说道:“我们一切听从留守大人的命令。”

李渊又说:“朝廷用兵,按例必须要禀报节度使,现在贼寇就在几百里之内,而江都在三千里之外,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进退两难,所以我也不知如何是好。”王威等人齐声道:“大人位兼亲贤,应该与国家共存亡。如果禀报朝廷之后再用兵,恐怕会误了事机。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讨伐贼寇,所以一切举措,大人不妨自己决定。只要能把贼寇灭掉,那么皇上肯定不会怪罪大人的。”

李渊假装想了想,过了一会儿说:“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只能自作主张了。但是,现在突厥还没退兵,刘武周又来侵袭,眼下我们兵力不足,应当立即招募新兵。”王威等人都说:“这确实是第一紧要之策。”李渊又道:“刘文静在这里当了多年的县令,很了解本地民情,我想这招兵买马的事非他不可。我想暂时把他放出来,负责这件事,你们觉得如何?”大家都非常赞同。于是,李渊让人把刘文静从监狱里放出来,命他招兵买马,并让王威等人暂时退下,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王威等人退去后,李渊命池阳人刘弘基、洛阳人长孙顺德两人协助刘文静募兵。王威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不免起了疑心。

原来,这刘弘基曾做过右勋侍,长孙顺德也做过右勋卫,他们二人本来是在隋炀帝左右,只是因为隋炀帝出征辽东,二人不愿意随行,于是逃亡到了晋阳,暂时在此居住。还有一个让人心生怀疑的原因是,李世民的妻子是已故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而长孙顺德就是长孙晟的族弟。此次让刘弘基、长孙顺德二人协助募兵,显得形迹可疑。而且,此次陆续招募的新兵都归他们二人统领,并没有派给其他将领,这让王威更加怀疑,于是,王威就去问行军司铠武士彟是怎么回事。

武士彟是文水人,此人是李渊的心腹,曾经劝李渊兴兵起义。王威偏要去问他,士彟当然为李渊辩解了。王威又说:“其他的事也就罢了,只是这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二人是朝廷的逃犯,为什么要他们统兵呢?我还想把他们依法处置了。”

武士彟说:“这两人都是唐公的门客,你如果把他们处置了,唐公肯定不同意的,你这不是自寻烦恼吗?”王威听了这话,感到很沮丧,也不敢有什么异议了。这时,高君雅回城求援,与王威相见,王威悄悄地跟高君雅说出自己的疑惑。高君雅也觉得事情可疑,于是他们打算找机会诛讨李渊。

这时,晋阳正遇上干旱,李渊打算到晋祠求雨,提前几天就下令斋戒。王威认为时机到了,于是和高君雅设计除掉李渊。但士兵大多被李渊统领,王威无法调遣,没办法,王威只好让晋阳乡长刘世龙,召集乡兵,埋伏在晋祠中,准备刺杀李渊。刘世龙假装同意,但却暗中告知了李渊。

李渊连忙召李世民商议。李世民说:“王、高两人死期就到了,儿子正要把这两人除掉,他们却自己前来寻死,真正凑巧。”于是,李世民和李渊秘密定下计策。

第二天一早,李渊来到议事堂,邀王威,高君雅二人一起议事。忽然,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前来告密,李渊向王威使了个眼色,让他接密信审读。王威立即命刘政会把密信呈上来,但是刘政会抗议,说道:“我所告的人就是副留守王威,因此,只有唐公才可以取阅。”李渊假装很惊讶:“有这样的事?”

于是,李渊亲自取过密信。只见信上写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暗地里引突厥来攻城”等话。李渊立即把信递给王威,很是不高兴。王威没等看完,就捋起袖子,大声骂道:“哪里来的叛徒,竟敢来诬陷我们二人?”李渊冷笑,说道:“叛徒不叛徒,问你们两人就知道了。”

王威和高君雅感到事情不妙,一起赶紧往外跑,刚一出门,就被军兵包围了。李世民指挥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三人,抓住王威、高君雅二人,将二人送入大牢。

过了两天,果然有数万突厥兵来攻打晋阳。李渊命裴寂等人分头埋伏,大开四面城门,让城内城外畅通无阻。突厥兵冲进外城,看到内城大开着城门,都感到很惊讶,面面相觑,不由得起了疑,喧闹了一段时间,突厥兵竟出城离去了。

于是,李渊将王威,高君雅二人绑到闹市,对军兵和百姓们说:“就是这二人把突厥兵招来的,你们觉得他们该杀吗?”百姓信以为真,都说该杀。于是,李渊一声令下,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就落了地。

没过多久,突厥兵又来攻城,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等人,率领一千多名骑兵出战,没想到被突厥兵杀得全军覆没,城中百姓都很恐惧。李世民想了一个计策,派将士晚上偷偷地出城,等到天一亮,让他们张旗鸣鼓,喊呐着奔城而来。突厥兵以为是援兵来了,连忙退走。有些城外居民被突厥兵掠夺,而城内却不损分毫。军兵百姓都满是欢喜,李氏父子也松了一口气。

更让李氏父子高兴的是,李氏家眷已经全都从河东到达晋阳。这时,窦夫人已经过世了,李渊的妾室万氏等人、儿子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和女婿柴绍全都来了,一同入堂拜见。全家人都相聚了,大家都很高兴。只有三儿子李玄霸在老家病死了,还有李渊的小妾万氏的儿子李智云,在路上失散了,现在生死未卜,所以,欢聚中还是有点悲伤。

李渊问柴绍怎么一起来了?柴绍答道:“小婿本寄居长安,在东宫任千牛卫,侍卫太子。二舅哥写密信让小婿来这里,我就来了。路上刚好遇到岳父的家人,就一起过来了。”李渊不等他说完,连忙问道:“我女儿一起来了吗?”柴绍说没有来。李渊责备李世民,说:“你既然召你姐夫来,为什么不叫你姐姐一起来?”柴绍连忙替李世民辩解,说:“令爱说自己不方便同行,自有妙计可以避祸。”李渊又道:“只要她平安无事,我就安心了。只是我的儿子李智云,只有十几岁,这次失散了,现在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啊!”柴绍劝慰道:“吉人自有天相,岳父不用太担心。”

家人都来了,李世民随即劝李渊赶紧准备出兵,说道:“我们现在必须趁人不备,快点商议出兵的事,以免夜长梦多。”李渊听了这话,立即召集刘文静,裴寂等人一同商议出兵对策。

刘文静说:“出兵不难,就是担心突厥时来侵袭,对我们造成牵掣。为今之计,倒不如先跟突厥通好,然后举兵不迟。”李世民接着说:“暂时只能这样了。”于是,刘文静写信给突厥,大致说了“我眼下准备起兵,远迎主上,并且准备和贵国和亲通好,就像文帝时候那样。如果大汗肯发兵,助我南行,那请大汗不要侵犯我朝百姓,如果大汗愿意和亲,坐收财物,也唯可汗之命是从”之类的话。草稿写完,李渊亲自录写了,派刘文静为使臣赶赴突厥。

刘文静去突厥还没回来,李渊不便仓促发兵,只能整军以待。闲暇时,李渊屡屡想起了失散的儿子李智云,便多次派人到河东打听儿子的下落。后来,被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报告,说智云被官吏押送到了长安,被留守阴世师杀害了。李渊十分伤痛,裴寂等人都来劝解。李渊含泪说道:“玄霸自小就很聪慧,活了十六岁,谁知病死了,这也是命中注定,人力无可挽回的事。但是,智云非常善于骑射,书法也写得不错,还比玄霸小两岁,没想到被官军抓到,惨遭杀害。我的宏图大业还没实现,我的儿子就先死了,这真是人生一大痛事啊!”说完,李渊泪流不止,裴寂等人也连连叹息。

忽然,有人来报,称刘文静从突厥回来了,李渊当即召他见面,询问情况。刘文静说:“突厥主始毕可汗说一定要请唐公自己当皇帝,他才肯兵马相助。”裴寂一跃而起道:“突厥都同意唐公当皇帝,大事成了。”李渊听了这话,立即转悲为喜,但是嘴上还是再三推托,不敢称帝。

裴寂站起身,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必须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刘文静也说:“如今军兵虽然招齐了,但我们的战马还是不足。我们现在急需突厥的战马,若一直拖着不答复突厥,突厥一旦反悔,便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援助了。”李渊还是推脱,又问:“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裴寂答道:“如果大人实在不想称帝,那就尊称当今皇上为太上皇,另立代王为皇帝,暂时安定一下隋室。另一边,我们传檄天下,改旗易帜。这样,表面上向突厥表明您有称帝的意思,免得引起突厥的怀疑。”李渊说道:“这也是掩耳盗铃,但事已至此,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于是,李渊又让刘文静前去告知突厥,并与突厥约定,共同攻打京师,事成后一同分享利益,土地归唐公,财物和美女归突厥。

始毕可汗非常高兴,立即先派使臣到晋阳,赠送给李渊一千匹马。李渊很欣慰,再写信给突厥时,竟然卑躬屈膝地以外臣自称。

李渊和突厥通好后,马上到处传布檄文,宣布起义的消息,自号义军。谁知,西河郡丞高德儒坚决不买账,于是,李渊派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兵攻打西河。

李世民不仅跟军兵同甘共苦,而且,李世民要求义军对沿途的百姓秋毫无犯,百姓的蔬菜和水果,不出钱买下绝对不吃,百姓对义军大加称颂。义军来到西河城下,高德儒闭门坚守。李世民带军猛攻,而且自己身先士卒,冒险登城。李建成紧跟他的后面,很快就把城池攻下了,并抓住了高德儒。高德儒被斩首示众,除他之外,义军没有杀任何其他人,并且让百姓各安旧业,远近的百姓都对义军交口称颂。随后,建成和世民两人带兵返回晋阳,这一来一去只花了九天。李渊非常高兴,说:“如果这么顺利,那么征服天下也不是件难事。”

李渊决定入关,于是再次招兵。李渊命人打开粮仓,赈济贫民,一时间,老弱病残领粮,壮丁入伍,很是壮观。裴寂等人为李渊上尊号,称为大将军,于是,李渊建公府,选官员,按照各人的才干分别封了官职。

其中,裴寂被任命为长史,刘文静任司马,唐俭、温大雅任记室,并且让温大雅和弟弟温大有两人共掌机密。武士彟任铠曹,刘政会、崔善和张道源任户曹,姜謩任司功参军,殷开山任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和王长谐、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其他的人也按照各自的才干,授予了职务。

另外,世子李建成被封为陇西公,兼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兼右领军大都督,二人都被允许自建官署。柴绍被封为右领军府长史咨议,刘瞻被封为西河守。部署完毕后,人人各司其职。长史裴寂把晋阳宫内储藏的九百万斛粮草,全部移送大将军府,还把五百匹各色布帛,四十万副铠甲也一并移交过来,并把尹、张两美人以外的所有宫女全都送到军府内服役,从此,唐公李渊真正得到了尹、张两位美人。

这一年是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初秋,秋风送暑,天气转凉。李渊亲自率三万军兵从太原出发,让小儿子李元吉留守晋阳宫。李建成和李世民等人一同跟随出征。义军誓师后,向各地传发檄文,只说要尊代王为帝,所以出兵。

义军走到半路,前队探兵突然来报,说隋将宋老生、将军屈突通,奉代王杨侑的命令,分兵抗拒义军。屈突通率军留驻河东,宋老生已经领兵到霍邑了。李渊道:“我们先向霍邑进兵,其他的事等到了再说!”于是,各军奉李渊命令,继续驱马前行。第三回 义军攻破长安

晋阳义军奉命前行,来到贾胡堡,距霍邑还有五十多里。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不便行军,义军只好就在贾胡堡驻扎。偏偏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老是不停,大军只好坐等,无法前进。李渊担心军粮吃完了,派府佐沈叔安赶赴太原,让他再运一个月军粮救济义军,沈叔安领命前去。

李渊日夜盼天晴,天气却迟迟不见好转,心中非常焦虑烦躁。忽然,军校呈上一篇檄文,李渊急忙打开看,只见开头两句写着:“魏公李密,谨以大义布告天下。”李渊不由得失声说道:“李密也起义了?”再往后看,就是历数隋炀帝十宗罪状,后面写着“隋炀帝的罪多到罄竹难书,愿选有德的人来当这天下的君主,仗义讨贼,共安天下”之类的话。

再看文末所属日期,写着永平元年五月。李渊非常气恼,说道:“好大的胆量!”话还没说完,李世民正好进来,于是,李渊把檄文递给他看。李世民看完后,把檄文放在案上,对李渊说:“儿子听说李密攻取河洛,瓦岗寨盗贼翟让等人奉他为主,李密自称魏公,现在有数十万兵马,声势浩大。为今之计,不如暂时跟他联合,免得东边受到李密的牵制。”李渊点头同意,让温大雅写信给李密,约定与他结为同盟。信写好后,李渊就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去给李密。

很快,李密的回信就到了,李渊立即阅览,上面写着:“我和兄长虽然派系不一样,但是都姓李。现在,我已经被天下英雄推选为盟主,希望兄长和我一起,共同夺取隋王室的天下。”李渊看到这里,不禁微笑说道:“真是太狂妄了!”信上还写着:“兄长如果不嫌弃,就和我各自率几千军兵到河内,当面结盟,一起征讨隋王室,那我真是感到很荣幸啊!”李渊看完后,召李世民前来商议。

李渊对李世民说:“李密很是狂妄自大,只靠写信的方式定约还不行。现在,我军征战关中,如果不跟他结盟,就会树敌。我们不如摆出谦卑的姿态,假装同意,让他志骄气盈,帮我们挡住河洛的隋兵,那么我们就可以专心西征。等把关中平定了,我们再借助天险,养精蓄锐,看他们鹬蚌相争,我们就坐收渔翁之利。你觉得呢?”

李世民很高兴,答道:“父亲的计策太好了,就按照你说的回信吧!”于是,李渊再让令温大雅回信,写道:

渊虽庸劣,幸承余绪,出为八使,入典六屯,颠而不扶,通贤所责。所以大会义兵,和亲北狄,共匡天下,志在尊隋,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矣。殪商辛于牧野,所不忍言。执子婴于咸阳,未敢闻命。汾晋左右,尚须安辑,盟津之会,未暇卜期。谨此致覆!

温大雅把信写好后,李渊和李世民都看了一下,都说写得很好,让人快速给李密送去。李世民说:“这封信送去后,李密肯定会专心攻打隋军,那我们就没有东顾之忧了。”信使回来说,李密看了回信后很得意,拿着信左右炫耀。李渊听后更加放心了。

一天,探兵突然来报,说刘武周和突厥勾结,准备乘虚袭击晋阳。李渊忍不住长叹,说道:“看来是时机还没到啊,我们赶紧回去吧!”于是,李渊跟裴寂等人商议回晋阳的事,大家都很赞同。而且,裴寂也认为隋兵实力还比较强,不容易攻下,而且李密比较狡猾,难以预料,刘武周又唯利是图,所以还不如回去把本营守住,以后再图大事。李渊听了这话,立即决定第二天就还军。

当时,李世民正在外面巡逻,忽然听到还军的消息,立即返回询问事情的真假,谁知还是真事。世民连忙进入内室,对李渊说道:“大人为什么要撤军呀?”李渊把大概的原因跟他说了一下,还说:“粮食快吃完了,再继续前行也很难。”李世民劝阻,说道:“这时候到处都是谷物和大豆,怎么担心没有粮食呢?隋将宋老生性格浮躁,我们一战就可以把他擒住。李密顾恋洛口,根本无暇顾及远处。刘武周表面跟突厥勾结,其实他们内部都是互相猜忌的。况且,突厥的可汗刚跟我们通好,也不见得这么快就毁约。因此,这样的传闻,父亲不要轻信。父亲举兵起义为的就是拯救黎民百姓,因此我们应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现在遇到小小的敌人就想班师回去,这对我们大军的士气很不利啊!跟随我们的义军,一旦灰心丧气,大事就不可能成功了。”李渊摆头,说道:“如果晋阳失守,那我们不就无家可归了。我已经决定回去了!”说完,李渊命令大军赶紧整装返回。

李世民没有办法,只得出来见李建成,打算邀他一同劝阻父亲。李建成道:“我也不想马上回去,但父亲已经决定要返回,看来是不能阻止了。”李世民见李建成说话支支吾吾,猜到他无心去劝谏,于是又找裴寂等人商议,谁知他们也说要归去,惹得李世民很懊恼,连饭也吃不下。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再去向李渊进谏,谁知,世民刚踏入后营,就被李渊的亲兵拦住,说大将军已经就寝了。

李世民悲愤填胸,忍不住痛哭起来。李渊听到哭声,这才召李世民进来问明缘由。李世民哭着说道:“我们举兵起义,有进无退,前进就生,后退就死。现在您要退兵,我怎得不哭啊!”李渊又问退兵怎么就会死呢?李世民说道:“父亲想一想!行军打仗靠的就是军兵的锐气,一旦撤兵,锐气尽失,人心必定涣散。敌军如果趁机抄我们后路,我军肯定会土崩瓦解,哪里还有士气去战场砍杀?这样不就只能束手就擒了吗?”听了这话,李渊恍然大悟,可是又叹息道:“左军已经撤回了,怎么办呢?”李世民道:“左军虽然已经离去,料想也走得不远,儿子愿意前去把他们追回。”李渊笑了笑,道:“成败都由你决定了,你快去把他们追回吧。”李世民欣然退出,立即与李建成带领轻骑,连夜追回了左军。

过了两天,沈叔安把粮食运来了,老天也成人之美,渐渐雾散云消,展开了一道日光。李渊命令军士把铠甲晒晒,整理军械,绕行山脚,避开泥泞,来到霍邑城。宋老生一直固守城门,不肯出来迎战,李建成,李世民两人带着几十骑精兵来到城下,扬鞭指挥后军,假装要围城,并且让军士辱骂宋老生。

宋老生很生气,实在忍耐不住,率三万军兵开城出战。李渊率领几百骑精兵赶到,见宋老生出来对仗,命令殷开山催促后军赶快增援。大军很快赶到,李渊打算让军兵先吃点东西再迎战。李世民却说:“敌军已经出城,我们应该立即杀过去。先把他们消灭了再吃吧!”

于是,李渊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在城南列阵,城内的隋兵从东门驰出。李渊和李建成率兵迎头拦杀,隋兵也不弱,一拥而上,反将李渊的大军逼退了几步。这时,柴绍冲到阵中,指挥军兵奋力抗击,义军这才勉强得以支撑。宋老生又率兵从南门出来,径直向城东冲去,夹击李渊的大军。这时,李世民正在南边观战,看到此情景,世民连忙和军头段志玄从高处冲下来,直击宋老生背后,宋老生只好回马与世民交锋。

李世民手握两把大刀,争先杀敌,左砍右劈,一连杀死了几十人,身上溅满了血,两把大刀都砍卷了,再换刀继续杀敌。段志玄等人紧随马后,拼命格杀,一当十,十当百,杀得隋军四处逃窜,人仰马翻。李世民让士兵大喊:“宋老生已经被擒住了!隋军快点投降吧!”此时,城东的隋军正和李渊的大军绞杀在一起,没有分出胜负。猛然听到主将宋老生被抓了,隋兵连忙退兵回城。

李渊趁势紧逼,可隋兵不一会儿就退到城中,还把城门紧闭,只剩下宋老生一支孤军进退无路,想要退回南门,被李世民截住,想要退回东门,又被李渊和李建成截住。两路义军向宋老生围拢而来,宋老生自知大势已去,下马想要投水寻死,这时,刘弘基驰马来到,大刀一挥,将老生砍成两段。宋老生的部下也都作了刀下之鬼,尸体绵延数里。李渊命令军兵赶紧吃饭,吃完饭继续攻城。

这时,天快黑了,大家一鼓作气,攻进城中,随即,李渊下令投降者免死,城中兵吏全部投降。李渊贴出安民榜文,引见以前的官吏,要去要留听从他们自己的意愿;已经投降的军兵,愿意回关中的,李渊命令一律授五品散官,当天就可以遣返回去。裴寂等人认为这样授官太过随意。李渊笑着说:“隋主很吝惜,不舍得封赏他人,所以失了人心,我怎么能像他一样呢?”

过了两天,李渊率军来到临汾,守城官吏投降,开门迎接义军,李渊对他们好生安抚,和对待霍邑的降军一样。然后,李渊率军进攻绛郡。绛郡郡守陈叔达是陈高宗的儿子,很有才学,一直闭门拒守。李渊一面攻城,一面招降。陈叔达先是跟李渊对抗,后来也归降了李渊。陈叔达迎李渊入城,李渊也对他以礼相待,将他招为幕宾。

然后,李渊出兵攻打龙门。这时,刘文静带着五百名突厥兵和两千匹马,来到军营。李渊对他慰劳有加,并说:“突厥兵少马多,正合我意,你可是不辱使命啊!”刘文静连忙称谢。

李渊正打算率军往河东攻打,去袭击屈突通。忽然,河东户曹任瓖求见,李渊立即召他进来。任瓖行过了礼,向李渊进言,说道:“关中豪杰都翘首瞻望义兵,我任瓖在冯翊(今陕西韩城一带)多年,这里的英雄豪杰我大多认识,如果唐公派我前去游说,他们肯定会望风投诚。而且,唐公可从梁山出发越过济河,攻打韩城,逼近郃阳。冯翊太守萧造是一个胆小的文官,肯定会归降您,就是关中盗贼孙华等人,也会远迎义师。这样,义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占据永丰仓(京师附近重要粮仓),然后占据长安,关中就可以坐定了。”李渊听了这话,非常高兴,立即封任瓖为银青光禄大夫,让他写信招抚孙华等人,自己则督率大军转赴壶口。

黄河沿岸的百姓献上舟伐,李渊的大军准备渡河。这时,孙华过河来见李渊,李渊跟他握手交谈,让他就座,并当面封他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兼任冯翊太守。孙华的门徒,李渊也依次封了官,并且对他们大加赏赐。孙华愿意做先锋,引军渡河。李渊派偏师先渡河,又封任瓖为招慰大使,让他去劝抚河西的郡县和城池归降。任瓖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很快拿下韩城和冯翊两座城池,冯翊太守萧造恭顺地呈上了归顺文书。将士们都推举李渊任太尉,让李渊增设官署,李渊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随后,李渊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大军的去向。裴寂道:“屈突通手握重兵,坚守河东,我们如果舍他西去,进攻长安,万一长安没有攻下来,又不能回退到河东,到那时我们腹背受敌,那不是很危险吗?我们不妨先攻下河东,再去攻打长安。长安以河东为支撑,如果河东这边被攻下,那么长安就会闻风丧胆,有什么难破的呢?”

这话还没说完,李世民驳斥说道:“裴公说错了!兵贵神速,我今日乘胜西行,正是出人意料的上策。长安人士有智无谋,有勇无断,我军对长安唾手可得。如果我们围攻河东,长期滞留在河东城下,那么长安就可以趁机修缮城池,加固防御,养精蓄锐以逸待劳,而我们久攻河东不下,军心溃散,这是很危险的啊!况且,关中豪杰蜂拥而起,群龙无首,如果我们不及时加以招抚,就会有失众望,将来我们四面都是敌人,后悔莫及啊!”

李渊捻着胡子,说:“两种说法都有些道理,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兵分两路,偏军攻河东,正军向长安进攻。”

于是,李渊留下部分兵力围攻河东,自己率领大军渡河西进。路上,朝邑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中錍二城来归降。华阴县令李孝常,以永丰仓来归降。

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的郡县,也有很多派人前来归降。李渊命令长子李建成和司马刘文静,率领王长谐等人,在永丰仓屯兵,驻守潼关,控制河东。慰抚使窦轨以下的官员都归李建成管辖。二儿子李世民率领刘弘基等人攻打渭北,慰抚使殷开山以下的官员,都归李世民管辖。两军分头各事,各挡一面。

李渊自己住在长春宫(隋王室行宫),隋冠氏县长于志宁、安养县尉颜师古以及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都来求见。李渊一一接待了他们,封于志宁为记室,颜师古为朝散大夫,长孙无忌为渭北行军典签。

这时,鄠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下属县市)派人来见李渊,还呈上文书。李渊刚看了一眼,就把柴绍召入宫,笑着说道:“我的女儿真是智勇双全啊!”说着,就把文书递给柴绍看。柴绍看完文书也非常高兴。李渊接着说:“你可带领骑士前去迎接她了。”柴绍连忙把文书还给李渊,自己三步并作两地跑了出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柴绍奔赴太原时,曾对妻子李氏说:“岳父举兵起义,招我过去,我如果和你一起去,路上诸多不便,但是如果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又担心你有危险。这要怎么做才好啊?”李氏从容说道:“夫君一个人快去吧!我一妇人,很好避祸。而且,我自有妙计脱身,请夫君不用挂念!”

所以,柴绍一个人去了太原。柴绍走后,李氏就躲进鄠县的深山。她把家财散尽,聚集了一批人马。这时,恰好李渊的堂弟李神通也躲进了鄠县山中,并和长安大侠史万宝等人,起兵响应李渊。李氏随即与李神通合兵,攻下了鄠县,又派家奴马三宝,联络关中盗贼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等人,攻下了盩厔、武功、始平等县,聚集了七万多兵马。左亲卫段纶娶了李渊的妾生女儿,也在蓝田起兵,聚集了一万多人,和李氏结为援军。李氏等人听说李渊已经渡河,就由李氏写信报知李渊,信中说明了和李神通合兵,以及盗贼们归降等事情。

李渊喜出望外,连忙让柴绍前去迎接。柴绍很想念妻子,突然得到这样的好消息,不由得眉飞色舞,当下一跃而出,带着几百名骑兵前去欢迎佳偶了。

柴绍走后,李神通和段纶等人都派来使者,接迎李渊,就连那些投降的盗贼也都写信表达诚心。李渊封李神通为光禄大夫,段纶为金紫光禄大夫,又写信慰劳那些盗贼们,并且各封了官职,命令他们依旧待在原地,听从敦煌公李世民调遣。

李世民率大军向西进发,沿路的盗贼们全都来归附,数不胜数。义军来到泾阳时,扎营相连数里,大约有九万人马了。隰城(今山西省汾阳市)县尉房玄龄也来归附义军,和李世民一见如故,李世民封房玄龄为记室参军,让他做主要的谋士。两人正互谈军事,滔滔不绝,相见恨晚,这时,柴绍夫妻也带兵赶到,李世民高兴地出门迎接。只见姐姐李氏头戴雉尾,身披兽甲,腰上佩着七星宝剑,脚上穿着三寸战靴,一副将门女子,巾帼英雄的样子。李世民大大夸奖了姐姐一番。后面,柴绍的军兵有一万多人,一眼望去,也全都精神抖擞,没有羸弱之辈。李世民看到此景,不禁惊喜交加,满面春风,向姐姐行礼道:“姐姐辛苦了!”李氏笑着答道:“特来帮助兄弟!”李世民听了这话,连忙道谢。随后,世民又与柴绍说了几句,就命令来兵左右驻扎,然后带着姐姐、姐夫二人入帐,聊了好长时间,才从帐中出来。柴绍居左,李氏居右,各自设置军帐,带军驻扎。当时,李氏所带的兵马被称为娘子军。

李世民又向阿城进兵,一路上军律严明,队伍整齐。他派人禀告李渊,请求与其会师,一同赶赴长安。这时,李渊已经率军从长春宫出发,来到永丰仓,给将士分发军粮、军饷。随后,义军进驻冯翊。李渊命令刘弘基,殷开山等人,分兵向西攻打扶风。扶风城中出兵来迎战,被刘弘基击败,捷报传来,李渊非常高兴。这时,李世民的军报传来,李渊于是起兵西行。

一路上,义军经过隋朝的行宫时,李渊下令把宫殿全部撤销;把宫女也遣散回家。大军到达长安时,李世民早就已经驻军多时,两下会师,共有兵马二十多万。李渊命令大军各自原地驻扎,不能侵掠百姓,并派人来到长安城下,告知守城将士,义军愿意拥立代王为帝。

代王杨侑是隋炀帝的孙子,已故太子杨昭的第三个儿子。太子杨昭死得早,他留下三个儿子,大儿子杨倓被封为燕王,二儿子杨侗被封为越王,三儿子杨侑被封为代王。

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代王杨侑留守西京长安,京兆内史卫文升等人辅佐守城。卫文升年事已高,听说李渊的大军来到城下,吓得要死,竟然一病不起了。城中只有左翊卫将军阴世师和郡丞骨仪在调兵坚守。

李渊派人前去招降,被斥回,于是李渊率军开始攻城,并且下令所有将士入城后,不能侵犯隋氏宗庙和代王宗室,有敢违抗命令的,诛灭三族!

军兵奉命开始攻城,城上弓箭、石块像雨点般落下,孙华冒险越过战濠,摇晃旗帜准备登城,却被流箭射中要害,竟然一命呜呼。

看到此景,义军非常愤慨,全都努力进攻,前仆后继,连日不退。大将雷永吉左手执刀,右手持盾,最先登上城,其他军兵随即涌上,把城头守兵杀散了,打开城门,义军随即一拥而入。

阴世师、骨仪等人率领部众与义军巷战,先后被义军抓住。卫文升听说城池被攻陷,立即吓死了。代王杨侑在东宫吓成一团,左右宫人只顾着逃命,四处奔散。只有代王的伴读姚思廉保护代王,陪在代王身边。

李渊大军喧闹着闯进大殿,姚思廉厉声呵止,说道:“唐公举兵起义来到这里,为的是匡辅帝室,你们现在怎么这么放肆无礼?”姚思廉临危不惧,很有胆气。众人听了他的话,都感到很惊讶,退回大殿台阶之下,不敢轻举妄动。

李渊下马进入大殿,仍然按照臣礼拜见代王,并请代王迁居到大兴殿后厅。代王当时只有十三岁,能有什么主意,看到满屋子手拿兵器的军兵,吓得抖个不停。姚思廉没有办法,扶着代王到后厅后,哭着拜别后走了。

李渊退居长乐宫,和百姓约法十二条,把隋炀帝制定的所有的苛捐劳役全都废除,然后拉出阴世师和骨仪等十几个人,以贪婪苛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