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精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19:14:16

点击下载

作者:王金锋,林风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楼阁精品

楼阁精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楼阁精品作者:王金锋,林风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4-04-01ISBN:9787546349176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登高胜地永济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始建于北周,为军事建筑,原名“云栖楼”。后因有一种名为“鹳雀”的鸟类经常群居栖息于高楼之上,“云栖楼”又被称为“鹳雀楼”。

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风景秀丽,后来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在此因楼作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

楼因诗名,鹳雀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和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北周因驻防建楼而盛于唐

永济古称“蒲坂”,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80万年前,西侯度人就在这里开始用火,使用打制的石器。后来,华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娲和黄帝,都曾在这一带留下历史痕迹。

有史记载,尧舜二帝曾先后在蒲坂建都。那时候,古人所称“华夏”一词中的“夏”,就是指历史上所说的大夏民族。

而它的繁荣正是以尧舜禹为象征,活动的核心就在河东一带,即黄河以东的山西。而“华”则指“华山一带”,就是黄河西岸这块地方。

因此,古时有“西为‘华’,东为‘夏’”之说,而后来所建的鹳雀楼恰好就坐落在了华夏先祖历史坐标的中点之上,也正是因这一巧合,令后来的鹳雀楼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550年,东魏大臣高洋建立北齐,定都邺城,就是后来的安阳北郊。当时,北齐的属地在平阳以东,就是后来的山西临汾一带。

557年,西魏大臣宇文觉创立北周,定都长安。后由于北周帝年幼,其朝政由宰相宇文护掌管。北周的属地在河外,就是后来的黄河以西的地区。

当时,北周与北齐连年对峙,互夺属地,形成拉锯之势,山西大部分地区均被北齐占领,只有蒲坂,时称“蒲州”,它是北周在河外占据的唯一一块地盘,也是北周屯兵伐齐的前哨阵地。为镇守蒲州,北周宰相宇文护下令,在蒲州城西门外筑一座高楼,以作军事瞭望之用。

传说高楼当时处的位置比较高,而那时的黄河则相对较低。因其气势宏伟,高大辽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所以高楼最早名叫“云栖楼”,也称“云仙阁”。

由于云栖楼紧靠黄河,于是就有一种食鱼鸟类时而翱翔在河面上,时而又栖息在云栖楼上。此水鸟似白鹤,嘴尖与腿长而直,毛灰白色。它们常在江、河、湖、泽近旁,专捕鱼虾为食。

据说,当地老百姓刚开始,见到这水鸟栖息高楼顶上时,不知道它们就是“鹳雀”,只是时间久了,大家发现,这种鸟很懒,老在水边上等着,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直到鱼撞上来后它们才吃上一口,所以人称“老等”。

云栖楼刚落成时,“老等”只是偶尔在楼上聚聚,但后来就越聚越多,甚至当它们栖息停落于云栖楼上时,整座云栖楼都变成了一片灰白,因而当地百姓又称它为“白楼”。

后来,传说有位学者到云栖楼游玩,他对花鸟都颇有爱好,见到群居于云栖楼的“老等”,他禁不住地惊呼“鹳雀,鹳雀”。从此,老百姓不再叫“老等”,而是改叫“鹳雀”了,而云栖楼也因此而改成为“鹳雀楼”了。

据史料记载,唐代时,在山西永济蒲州古城的西南城上,扩建有一座美丽的楼阁“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楼分为3层,高约10余米,又因其筑设在城垣之上,共计高达28米。此楼设计精妙,结构奇巧,雅致壮观。

在当时,人们登至3楼上,就可以既鸟瞰波涛滚滚、浩瀚无涯的黄河之水,又可以眺望阡陌交织、坦荡无垠的大地,也可以南望起伏连绵的中条山,还可以隐约西览雄伟壮观的西岳山。

正由于鹳雀楼地处秦晋分界处,位置适当,风景秀丽,因此,在唐代时,鹳雀楼就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去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了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鹳雀楼也因此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有“河东胜概”之称。

拥河东之胜的鹳雀楼,在唐代时几乎成了当时大诗人们赛诗的舞台,仅以《登鹳雀楼》为题的名作就有很多,其中尤以盛唐时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李益和畅当三人的同名作品最为著名,“能壮其观”。

但后来一直留传,妇孺皆知的诗冠,当属太原才子、唐代著名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为王之涣在704年前后游蒲州、登鹳雀楼时所作。王之涣生性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他名动一时,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和《凉州词》等。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一开口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据说,王之涣在鹳雀楼壁题诗不久,他的《登鹳雀楼》就在大江南北广为传颂。当时,耸立在蒲州城西门外的鹳雀楼,则更是因为王之涣的这首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登鹳雀楼》不仅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而且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真理。后来,有著名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诗因楼作,楼因诗名。从此,永济鹳雀楼与江夏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和洪州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其中,鹳雀楼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为四大名楼中最高。

继王之涣以后,唐代诗人李益和畅当先后慕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去永济鹳雀楼登高赋诗。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李益以七言绝句见长,边塞诗颇盛名,在当时已广为传诵。这首七律写登鹳雀楼远望,由怀古之情转而生出思乡之意。

又如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河流入断山。天势围平野,高出尘世间。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此诗诗歌意境非常壮阔,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古人说,唐代时的鹳雀楼是“山河萦此地,哲理蕴斯楼”,而当年王之涣登楼之后因作了那首诗《登鹳雀楼》即被朝廷重用,踏上了仕途,后两位诗人李益和畅当也是登楼之后,人随心愿,好运连连。

如此一来,鹳雀楼佳话频传。到了中、晚唐时期,更是有当时锋头极盛的唐代著名诗人耿湋、马戴、司马札、张乔和吴融等相继登楼赋诗,并都留下了佳句。如耿湋的《登鹳雀楼》: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黄河行海内,华岳镇关西。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终身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这首五律气势很大,同时感慨自己的抱负不成,壮志难酬,读来令人扼腕!

唐代诗人马戴的五律最见功力。《鹳雀楼晴望》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尧女西楼望,人怀太古时。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

这首诗想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

司马扎作《登河中鹳雀楼》: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这首诗前4句写登鹳雀楼所见的景色,后4句抒发今古兴亡的感慨。

张乔作《题河中鹳雀楼》: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这首诗情绪低沉,一派悲凉,反映了晚唐的时代风貌。

吴融作《登鹳雀楼》: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祖鞭掉折徒为尔,嬴得云溪负钓竿。

这首诗景色苍凉,是唐朝末年混乱形势的反映,再也看不到王之涣诗中显示的盛唐气象。在唐末时,翰林学士李瀚也曾随人去鹳雀楼游玩,并著有《河中鹳雀楼集序》。

[旁注]

西侯度人 西侯度遗址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址之一。180万年前,西侯度人就在此采集、渔猎。他们打制的刮削器、砍斫器等已具备了人类制造石器的成分,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显露出“万灵之灵”的神韵。

河外 古地域名。春秋至战国,皆以黄河之西为河外。《史记·晋世家》:“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晋在河西拥五城。《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穆公)以河外城五。”即说的是晋惠公以河西五城贿秦穆公。后来,河西指黄河西岸之地,包括陕西韩城和大荔等地。

宰相 我国古代官名。宰相之称,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中州 又名“中土”、“中原”、“中国”,是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意为国之中,华夏之中,古代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由于重要的“国之中、天地之中”的地理位置,中州地区数千年来一直都是历代群雄逐鹿中原、鼎立天下的兵家必争之地。

河东 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所以这块地方古称“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在后来的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唐代以后泛指山西。

四大名楼 我国历史上公认的只有三大名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各地第四大名楼说法不一,有说是山西永济的鹳雀楼,也有说是山东烟台蓬莱阁,还有说是四川绵阳的越王楼。

李益(746年~829年),唐代诗人,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著有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及《李尚书诗集》1卷。

马戴 (799年~86年9),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尤以五律见长,深得五言律之三昧。他善于抒写羁旅之思和失意之慨,蕴藉深婉,秀朗自然。他的边塞诗慷慨激壮,为晚唐较好的佳作,历来广为传诵。《全唐诗》录存其诗172首,编为2卷。他著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和《补遗》1卷。

三晋 是后来的山西的美称,山西简称“晋”。古称唐国,为后来所处山西省南部的翼城县,自古为晋南承东启西的咽喉要地。西周周成王封叔虞在此地,后曾改称为“晋”。

翰林学士 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阅读链接]

相传,唐代时人们登云栖楼鸟瞰风景的盛况,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于是玉皇大帝传诏,让一位神仙下凡去窥探虚实。于是。

神仙就驾鹳雀飞至云栖楼上,凭栏四顾,细目端详。

望着滔滔黄河和山川大地,神仙不禁赞叹:“美哉!美哉!真乃人间天堂也”。看后,又驾鹳雀而去。

此后,天上的诸位神仙便竞相前去观赏,并且每次都是驾鹳雀而来又驾鹳雀而去。后来,云栖楼一带,就逐渐成了鹳雀的世界。于是,人们就改名”云栖楼”为”鹳雀楼”了。重建后的鹳雀楼再度辉煌

在北宋中期时,鹳雀楼仍然为当时的“登高胜地”。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沈括及北宋著名词人晁元礼就曾于这一时期里先后登临鹳雀楼并赋诗。

著名科学家、改革家沈括在登临鹳雀楼后赋诗《开元乐·三台》:鹳雀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草绿烟迷步辇,天高日近龙床。

同时,沈括还在他所著的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在后来的近千年间,正是沈括对鹳雀楼的这八字总摡,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激励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词人晁元礼在登临鹳雀楼后写下名词《一落索》:

正向侯堂欢笑,忽惊传新诏。马蹄准似乐郊行,又却近、长安道。

鹳雀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崔徽歌舞有余风,应忘了,东平好。

到金章宗明昌年间,鹳雀楼还如从前那样雄伟地屹立在那里,而且唐代河中府录事李逵曾经所书的“鹳雀楼”匾额也仍然还悬挂于楼上。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朝廷迟迟不能收复中原而愤愤不平,并在鹳雀楼上题写了一首耐人询味的《杂感》:一樽易致葡萄酒,万里难逢鹳雀楼。何日群胡遗种尽,关河形胜得重游。

1222年,鹳雀楼被大火烧毁,只剩下了旧址故基。

1272年,元代著名学者、诗人王恽游蒲州、登鹳雀楼旧址故基时,写下篇《登鹳雀楼记》记述了鹳雀楼当时的景况:

1272年3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10月戊寅,按事此州,遂获登故基,徒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

这些记述,清楚地表明了鹳雀楼在元初时就已被毁。此外,元代著名诗人段克己也在他登临鹳雀楼故址后,写了一首叫《满江红·登河中鹳雀楼》的词,对被毁后的鹳雀楼的情形也做了细致的描写:

古堞凭空,烟霏外、危楼高矗。人道是、宇文遗址,至今相续。梦断繁华无觅处,朱甍碧甃空陈迹。问长河、都不管兴亡,东流急。

侬本是,乘槎客。因一念,仙凡隔。向人间俯仰,已成今昔。条华横陈供望眼,水天上下涵空碧。对西风、舞袖障飞尘,沧溟窄。

在元代中后期,由于黄河河床不断升高,又多次泛滥,鹳雀楼故址也因而数次被水淹没。后来,水虽然退却,但侵入蒲州城郭的泥沙却沉积了下来,而且地面日渐抬升。从此,鹳雀楼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和兴盛。

鹳雀楼自打它被毁后,数百年来,就不断有文人雅士争相前去寻找鹳雀楼的故址,领略当年王之涣穷目千里的壮志豪情。

明代初年时,鹳雀楼的遗址还明确可辨,但到明末清初,因黄河水频繁泛滥与河道摇摆频繁,就完全湮灭,无迹可寻了。蒲州人对湮灭了的鹳雀楼,是十分怀念的。鹳雀楼是蒲州的文化象征,没有了鹳雀楼,就没有了蒲州的文化之魂。

为了一种心理的补偿和安慰,蒲州人除根据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来想象鹳雀楼的雄伟神奇外,还把蒲州城西城楼寄名为“鹳雀楼”,以表达一点对往日鹳雀楼盛况的追忆。

在清代时,登临作赋者不绝,但西城楼毕竟是“盛名难却,其实难副”,数百年来,给人留下了对先前鹳雀楼的无限怀念。清初著名诗人尚登岸就曾赋诗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

后来,人们认为鹳雀楼是黄河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于是就大兴土木重建鹳雀楼。鹳雀楼的再度辉煌,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又一次伟大与繁荣。

新建的鹳雀楼外观四檐三层,内设6楼,楼体高73.9米,是我国最大的仿唐建筑,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因鹳雀楼建于北周而盛于唐代,所以后来重建时,在其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貌。

鹳雀楼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利用唐代彩绘恢复起来的仿唐代建筑。楼的外侧上都有许多彩绘,全楼的彩绘面积近40000平方米,而且所有的彩绘都是手工绘制。其外表雕梁画栋、流光溢彩。

在鹳雀园大门前,是一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平面呈鹳雀飞翔之型,故名“鹳影湖”。湖面正中由三孔石拱桥连接,桥面宽约5米,两边是汉白玉石雕栏杆。

站在桥上,尽收眼底的是宽广平整、造型独特的广场。广场通过绿化树木和茵茵草坪将其布局为棋盘式的几何图案,在广场的尽头就矗立着高耸云端、气势恢弘的鹳雀楼。

登百余台阶,就到了鹳雀楼的楼门前,楼门上方横陈着“文萃李唐”4个金色大字,左右立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

这与巍峨的高楼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楼门内,为一楼大厅。其中,有一幅以硬木彩塑制作的“中都蒲坂繁盛图”,色彩艳丽,制作精美,气势宏伟,真实再现了盛唐时期蒲州城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对鹳雀楼当时地理位置的描摹,生动有致,精美逼真。

在二楼四周,是一组组河东名人蜡像:女娲补天,嫘祖缫丝,大禹治水,杨贵妃出浴,崔莺莺听琴,司马光砸缸,关羽傲然肃立,柳宗元淡然挥毫……形象传神,惟妙惟肖。这些都充分再现了悠久的华夏文明。

三楼内,设有古代蒲州的四大产业:制盐、冶铁、养蚕和酿酒,通过四组形神兼备的塑像,以及剪纸、年画、社火等,生动地反映了河东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四楼四周的墙壁上,展示着与鹳雀楼有关的一系列名人字画,图文并茂,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还有宇文护《筑楼戍边》及王之涣《旗亭画壁》的故事,采用了欧塑形式表现,高贵典雅。

五楼陈列着古鹳雀楼的仿制品,纯木结构,古朴典雅,气势不凡,确有震古烁今之势。

六楼长廊的西面,立有一尊王之涣的铜像,与真人大小相仿。据说唐代著名大诗人王之涣当年就是在这里登高望远,感慨万千,写出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登鹳雀楼》。

铜像工艺极其精美。王之涣髯须飘扬,左手持纸,右手握笔,意气风发,激昂壮怀。他极目眺望,神似凝聚,宛如中条山历历在其目,黄河如一条白练,闪闪发光,一种磅礴的气韵油然而生。

[旁注]

晁元礼 (1046年~1113年),北宋词人,1073年进士,后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他擅长写词,一类为宫廷应制之作,一类为抒情写意或咏物之作,一类为代言体。晁元礼与当时另一大词人万俟咏齐名。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绿头鸭”、“望海潮”、“水龙吟”、“上林春”、“满庭芳”和“沁园春”等。《梦溪笔谈》 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至1093年,包括《笔谈》、《补笔谈》和《续笔谈》三部分,书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被国外誉为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匾额 是我国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是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一般指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横牌。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匾额大致可分为石刻匾额、木刻匾额和灰制匾额。

彩绘 又称“丹青”,最早出现于我国春秋时代,是我国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绘主要绘于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和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

雕梁 指刻绘文采和装饰华美饰有浮雕、彩绘的屋梁。宋王安石《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后来,“雕梁“也借指豪华的建筑物。

楹联 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一般不需要押韵,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也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条山 位于山西西南部,因居太行山及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山”。它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阅读链接]

相传,元初文学家王恽小时候读书的老师是蒲州人,因此他很早就知道蒲州的鹳雀楼“观雄天下”,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高楼了。后来,读了王之涣、畅当等人的诗后,他像许许多多读书人一样,更是殷切的向往能去登楼。

1272年10月,王恽由中央监察御史调山西任平阳路总管府判官后,他终于在当年10月满心欢喜地去了永济,但他没有看到鹳雀楼,只看到了已经是楼体坍塌,堆堆瓦砾的鹳雀楼遗址,为此,他痛感遗憾,于是在游览之余写了一篇《登鹳雀楼记》以作留念。诗文第一楼绵阳越王楼

越王楼位于四川绵阳龟山之巅,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因时任绵州刺史的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而闻名于世,其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楼高百尺,居唐代四大名楼之首。

越王楼自建成起,就先后有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和陆游等历代名人登越王楼,并留下著名诗篇数百首,被世人誉为“诗文第一楼”,它与黄鹤楼和岳阳楼及滕王阁并称为“唐代四大名楼”。筑城安邦扬天威越王建楼

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八个儿子出世,此子出生之年,正当其父登基做皇帝之岁。

关于他的起名,有人说是他给父亲带来了好运,也有人说是因为李世民刚登基不久,就添了龙子,非常开心,所以给他取名李贞。而他父皇的年号“贞观”之“贞”正好与其姓名里的“贞”字完全相同。

李贞从小就备受其父皇李世民喜爱,他刚5岁就被封为“汉王”,才7岁上就授予了他徐州都督的官衔,不久又改封他为“原王”。

636年正月,李世民又改封他做“越王”,并于二月正式任命他为扬州都督,赏赐实封八百户。从此扬州百姓之中,就有8百户人家上交的赋税,不归朝廷而归这个十来岁的小王子享用。

在638年时,吐蕃松赞干布要迎娶了大唐公主,与大唐王朝和亲。李世民在641年选了一位品貌俱佳的宗室女,册封为“文成公主“,由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持节护送至吐蕃完婚,从此唐蕃关系修好。

649年,李世民在去世之前,他给越王李贞加实封为一千户。但也就是这年,松赞干布病逝了。后来,继位吐蕃国王的莽伦莽赞不再与唐朝和平共处,而李贞的王弟、唐高宗李治继承父皇帝位没几年,就受到了来自西南边陲的巨大威胁,吐蕃军又开始向东方的武力扩张。

在这种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唐高宗李治决定选派一位资望深重、文武兼备的重臣去镇守绵州,就是后来的绵阳东。

因绵州地处剑门蜀道和阴平古道的交汇点,又有涪江水路可通楚吴,有“剑门锁钥、蜀道咽喉“之称。吐蕃东进必经绵州。所以只要绵州稳固,大唐的西南地区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

唐高宗李治苦苦思索了好久,想到了比他年长1岁的八王兄、越王李贞。他们兄弟俩自小感情就比较好,如果派他前去剑南道任绵州刺史,在李治看来,那就如同他自己亲去了,而且,越王以唐室亲王的威望,雄视西南,或许就能使吐蕃有所顾忌。

越王李贞除了喜欢读书,多涉文史、知识广博之外,他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武艺,可谓文武兼备,而且又很能干,会办事,颇有几分父皇遗风。加之,他从不参与宫廷内部的权力倾轧,很安分,也很明智,素有“材王”之称。

在显庆年间,唐高宗升任李贞为绵州刺史。当时的绵州位于剑南道北部,与之相邻的龙州、茂州就是大唐与吐蕃的接壤处,而更远一点的松州则数度落入吐蕃手中,成了唐朝与吐蕃争夺的中间地带。

绵州距龙州、茂州,均不足300里行程。若吐蕃一旦越过汶江而据有涪江上游,则只需三五日即可直扑绵州城下。

越王李贞刚到绵州上任时,便处处感受到种种来自西部边陲的威胁,那时候,无论从京城下来的,成都北上的,更有从南诏、百越和身毒来的客商,都把绵州作为中转站,陆路货畅其流,尤其丝绸营销量大,因南北丝绸之路都可于此相连接。只有水路东通西阻,故紧张中仍显现一番繁荣景象。

绵州当时状况最为脆弱的是州城城防。自唐代定鼎长安以来,削平内乱,天下一统,自此海宴河清,中经贞观之治,承平几近40余年。国富民殷,地方官早把武备一事抛诸脑后了。

绵州州城的城垣几乎无存,周围大缺小口,无处不在。州城之外,东有芙蓉溪,西有涪江,更西有安昌江,北有绵山,似此外有汤池而内无金城,城虽险要而武备废驰,如何能够御寇?如何能够安民?

于是,越王李贞命人请来绵州城中几位绅耆长者,向他们垂询治绵方略。其中,有一位长者就建议说,越王是大唐室帝王之胄,至尊至贵,来刺绵州,似不宜在这州衙中理事,当另卜龙脉宝地,建一王府,大王居中理事,让百姓如睹天颜,则吐蕃自不敢觊觎我绵州。

随后,越王李贞告示说:绵州城垣颓败,武备废弛,若吐蕃铁骑来犯,我等均将为其

所虏。故从今日起,尔等速去召集城中丁壮,鸠工集材,荷土运

石,将城垣增高加固,增设城垒。限令半载之内,务要克期竣工。此乃合城官绅士庶性命安危

所系,尔等均得不辞辛苦。敢有怠工者、废事者、误期者,本州

决不宽贷。

就这样,越王一声令下,全城动员,赶修城垣。李贞本人亦不时亲临工地巡视,工程进展倒也顺利。半载之内,果然告竣。一座高大的绵州城,重新在涪江东岸、芙蓉溪西岸矗立起来。

越王李贞见城垣告竣,就责令绵州司马,令其加紧演练士卒,增派城守,完善城防,以确保绵州城万无一失。此后,李贞心想作为地方官,保境安民,自是分内之责。

然而,越王李贞认为,他既为亲王,唐室贵胄,奉高宗皇帝之命来守是邦,便不能只做一点州县吏所做的事。于是,他就考虑“何以壮大唐之山河,宣帝德于华阳,扬天威于域外,报皇恩于剑南”。因而,他决定一定要建王府,居中理事,让百姓如睹天颜。

当下,他向唐高宗李治拟了一道奏章,讲明自己要在绵州肇建王府的打算,恳请唐高宗李治下拨一笔库银相助。末了,他还特别强调这是为了“扬天威、布帝德,让绵州百姓可以朝夕望阙叩拜,倍沾唐天子隆恩”。

唐高宗御览完毕李贞的这道奏章,深为八王兄的赤诚所感动,当即在奏章上朱批“准奏”两字,命人发往度支部去办理。李贞收到高宗批来的这笔库银,便命人一边在州城内外各处选址,一边购置砖瓦木材,准备及早动工。

越王府的地址最后定在绵州城外西北方向约一里远的龟山之巅。此山形如元宝,背靠绵山,西临涪江,东南方向紧靠绵州城,实乃剑南绵州山川形胜所在。据说,在此地修王府,建高楼,是可以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的最佳位置。

越王楼由李贞本人亲自督建,他参考了长安、洛阳诸多王府的营造规制,再根据龟山的地形地貌,依山取势,因势建楼。

该楼的修建先后历时3年,耗银50万两,建成之后,李贞将其命名“汉王宫”。因为他早年封的王号,就是“汉王”。只是因为绵州人都知道他是越王,久而久之,称呼惯了,“汉王宫”就叫成“越王楼”了。

绵州越王楼位于百级石阶之上的赭色高墙内,是绵州当时的州衙,也是越王李贞处理公务的地方。在越王府内,有一座大花园,两边建有花台,中间是一条卵石甬道,直通越王楼下。

楼高10丈,楼顶压着红色的屋脊,脊上装饰着龙、虎以及各种神兽,脊下覆盖着上了绿色彩釉的屋瓦。越王楼大楼四周的栏杆、立柱、板壁都涂成红色,绘着各种体现皇家气派的图案。

[旁注]

百户 古代封制。唐朝亲王实封只有八百户至一千二百左右,是汉朝万户侯所拥财力的十分之一。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是汉代侯爵最高的一层。

礼部尚书 我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名清时期为从一品。礼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侍郎一人,从二品。郎中四人,员外郎四人,主事若干人。

阴平古道 起于阴平都,就是后来的甘肃文县的鹄衣坝,途径文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全长265千米。

刺史 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13部,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

剑南道 唐代前,四川地区为梁、益二州建制。唐初时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道”,治所为成都府。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所以命名“剑南道”,后置剑南节度使。所辖地域相当于后来的四川大部,云南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北端和甘肃文县一带。

贞观之治 是指我国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使得唐朝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由于当时年号为“贞观”,所以史称“贞观之治”,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它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度支部 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三国至唐称“度支”、“左民”、“右民”等,唐代永徽年初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称“户部”,五代至清光绪末年,改“户部”为“度支部”,管田赋,关税,厘金,公债和货币及银行等。

神兽 就是神异之兽。据说,神兽的出现能给世人招来幸福,化解戾气,因此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出现于我国古代房屋建筑中。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是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

[阅读链接]

传说,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建造越王楼时,就是想与他的六叔、唐太宗李世民的六弟、任洪州刺史的滕王李元樱在南昌建造的滕王阁一比高低。在当时、滕王阁为最高名楼,高达9丈。

越王李贞到任绵州后,先建府后建楼,想到自己曾赐封汉王、原王和越王三顶王冠,觉得“吾建之楼应高10丈,比滕王阁高1丈,以显赫皇家气派、威武”。

于是,越王李贞就建造了占地面积数“邱”,相当于300余亩的越王楼,这就是危楼高百尺”的来历。越王楼为唐代时绵州胜景

越王楼竣工之后,越王李贞又命人清理余下材料,移到城西南涪江边,将就剩余的款项,在那里建造了一座望江楼,专供游人观景。

这样一来,绵州城里的百姓,只要出了西门、南门,就可以绕道到达越王楼下。若站在龟山下,抬头仰望天空,就觉得这楼之高,简直和天宫连在一起了。传说当夜间出现满天星斗的时候,这大楼也就耸入星空之中,楼上的灯光照射出来,比天上的星星还亮。

有唐代诗文描写说,如果踏上越王楼的楼梯,一层一层往上攀登,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感觉。人在楼上,手扶栏杆,临空站立,随时都可以听到呼呼的风声,令人产生一种腾云驾雾,冉冉升空的幻觉。

攀楼至顶层后,可北望剑门,隐约可见72峰直刺蓝天。西望岷山和雪山,有如片片鱼鳞,在云团中忽隐忽现。转向东南,极目远眺,又可将绵州形胜,尽收眼底。

纵览涪江、安昌江和芙蓉溪三江胜景。尤其在三江交汇处,水面宽约百丈,江水清澈见底,船只往来如梭,船帆如朵朵白云飘逸,常有大群沙鸥和白鹭不时翻飞于江边,是最吸引游人的一处景观,为唐代时绵州胜景。

那时候,与绵州城仅芙蓉溪一水之隔的东山,素称“绵州第一山”。李贞在越王楼上,每当困倦之时,便推开东边窗户,欣赏东山美景,见山上林木葱茏,山色如黛,延绵数里,势若长龙,煞是可观。

尤其是清晨,当太阳从东山冉冉升起之时,云蒸霞蔚,变幻多端,一团团薄雾在山脚飘逸,将涪江和东山连成一片,一时间烟笼江水,云掩青山,云雾翻飞,如万顷波涛,最为壮观,更让他心驰神往,想去登临一番。

有一天,李贞等人趁闲暇前去芙蓉溪,沿石梯而下,就到了东津渡口,那里早已是一片热闹景象,摆渡的,候船的,人声嘈杂。大批百姓要进绵州城赶早场,挑着新鲜蔬菜和时鲜瓜果往岸上挤,李贞让老百姓过去后,自己才慢慢上船。

船到东岸,李贞等人上岸后,沿溪边上行,芙蓉成林,芦苇连片。不到一里,拐右东行,沿雷溪上山。在密林中穿行约两个时辰,就到了东山之巅。

在东山上远观越王楼,李贞发现越王楼正好建在了绵州城的西北角上,背靠绵山,西临涪江,山水辉映,风水极佳。因而,他更加确信自己当初选定的王府府址,确实是建一处风水宝地。

随后,李贞等人在附近转悠发现,这绵州古城所处位置,确实气势非凡,城东有芙蓉溪,城西有涪江,再往西又是安昌江,城的东南西北,各有一座山,形似如斗的四只角,正好从4个方向拱卫绵州城。

涪江从西北流向东南而去,在州城西边绕了几个弯,形状很像一个篆写的“巴”字。绵州城正好被三水四山环绕,实乃剑南形胜所在,该地曾有“水陆四通,唯急是应”之称。

经打听,李贞知道,早在三国时期,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及他的远房兄弟刘璋就来过该地了,当时刘备看到西蜀一带繁荣富饶,心中非常高兴,就对刘璋说“富哉,今日之乐也”,所以后来的人们,便将东山称作“富乐山”。

当时,李贞暗想,自己不知不觉,站到了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站过的地方,当年昭烈皇帝为兴复汉室,终生不懈,虽然卒未成功,但已使汉祚延长了几十年。如果有朝一日,大唐王室将倾,我李贞一定要学昭烈皇帝,为兴复唐室,不惜赴汤蹈火。

李贞认为,富乐山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应该修个什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才不愧于大汉皇叔。想来想去,他觉得这富乐山高、广、雅、秀,视野极佳,不如修一个高坛,每年来此祭告天地山川神灵,不仅名正言顺,而且祀典崇隆,万众瞩目,亦可使富乐山生辉。

当晚回到州衙,李贞就伏案疾书,向高宗皇帝草拟一道奏章。大意是说:绵州城外东山,曾是汉建安年间昭烈皇帝刘备驻骅之所,如今已是蒿草丛生,林莽遮天,臣意欲在此建高坛一坐,代皇上祭告天地之用,以壮大唐声威,而宣天子盛德云云。

高宗览毕,朱笔加批“准奏”。

李贞接到圣旨,择日动工,很快在那里建起高坛一座,勒石其上,曰“敕修富乐坛”。坛高二九一十八尺,上圆下方,上法天,下法地,取天圆地方、天覆地载之意。

从此,越王李贞每年春天都去富乐山祭拜天地山川、风雷云雨,以祈祷绵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民乐业。

祭拜仪式非常隆重,李贞命人在高坛四周遍竖彩旗,迎风飘扬。仪式开始,礼炮齐鸣,鼓乐喧天。李贞焚香在手,健步登坛,拜天、拜地,拜四方神祗,表情严肃,一一如仪。

绵州经过越王李贞几年的治理,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边患减少,窃贼敛形,商旅通畅,市井繁华,文气大增,民风向善。州人安其居,乐其业,一派太平景象。

在绵州任内,越王李贞因为绵州所做的一些实事,得到绵州州人的大力拥护,心中自然是非常高兴,于是,他不时请来州内的一些名士,或上越王楼,或去望江楼,一起饮酒赋诗,相互唱和,尽欢而散。

在我国历史上,它与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和湖南岳阳楼齐名,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唐代时期的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堪称唐代四大名楼之首,其他名楼如:滕王阁高9丈、黄鹤楼高6丈、岳阳楼高4丈。

李贞“刺绵有政声,惠政迭出,气象一新,州人莫不怀德畏威”,后虽被武周皇帝武则天所害,但仍被历代文人名士所怀念,因此越王楼久负盛名,吸引了大批著名的文人骚客登临,并留下了名作诗篇数百件,为天下名楼之罕见,它由此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

在唐代时期,唐代著名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神李商隐和弘文馆学士卢栯都曾登过越王楼并赋过诗。

诗仙李白在少年时,就对越王楼很熟悉:他每次从彰明清莲乘船下梓州长平山安昌岩拜纵横家赵蕤为师,求学多年,他往返乘船或步行都必经绵州,其间数次弃舟登楼;而李白所作的《上楼诗》说的就是他登越王楼时的感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62年秋,诗圣杜甫在流寓绵州时,游历了越王楼。当他见到历时百余年后的越王楼依然壮观而气势不凡时,他万分感慨,便赋诗《越王楼歌》。后来,此诗被赞为名人歌咏越王楼的诗词中,最有名气的千古绝唱: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诗神李商隐在登临越王楼后,曾写下《霜月》一诗赞叹道: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弘文馆学士卢栯也游览了越王楼,并赋诗《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图画越王楼,开缄慰别愁。山光涵雪冷,水色带江秋。云岛孤征雁,烟帆一叶舟。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

[旁注]

涪江 是嘉陵江的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流域宽广。其名字与县名有关。在汉高祖时,绵阳称涪县。古代巴蜀以嘉陵江为界,蜀为内,巴为外,所以涪江又称“内水”或“内江”。自汉、晋以来,涪县就是涪江流域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中心,涪江也因此得名。

风水 本为相地之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和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昭烈皇帝 (161年~223年),即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他是汉代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221年时称帝于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后来的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在223年时,他病逝于白帝城。谥号“昭烈皇帝”。

武周 是唐朝皇帝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建立的王朝。690年,武则天废黜唐睿宗李旦称帝,袭用周朝国号,改国号为周,定都神都洛阳,改元天授,史称武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掌权40多年。武周仍然袭用唐制,武则天是武周朝唯一的皇帝。

杜甫 (712年~770年),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著有《杜工部集》传世。他流传下来的诗篇多为传颂千古的名篇,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弘文馆 官署名。唐代武德年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将其改名为“弘文馆”,藏书20余万卷,并安排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

[阅读链接]

在越王楼题诗方面,唐代诗仙李白与唐代诗圣杜甫所题各有不同。据说,李白之所以不题为“上越王楼诗”,是为了避讳。因越王李贞父子被武周皇帝武则天诛杀,到714年李白写诗时尚未平反。所以他就采用了避实就虚的夸张手法,题作《上楼诗》。

而杜甫则不同,他的《越王楼歌》写于762年,那时越王李贞父子已被昭雪并被陪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因此他直抒胸臆“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宋代以后越王楼几经重建

据说,唐末宋初时,绵州越王楼被一场大火烧毁大半。经维修改建,到南宋时,越王楼依然风光。南宋著名大诗人陆游于1172年调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参议官,“细雨骑驴入剑门”后,路经绵州,就登临越王楼,写了两首登楼绝句: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未甘便作衰翁在,两脚犹堪踏九州。葡萄酒绿似江流,夜宴唐家帝子楼。约住筦弦呼羯鼓,要渠打散醉中愁。

此诗极为巧合有趣中的是,诗中的“上尽江边百尺楼”,与诗仙李白的“危楼高百尺”如出一辙,似可互为印证,说明南宋时越王楼的高度仍为100尺。

此外,陆游在他后来所作的《寄答绵州杨齐伯左司》一诗,又一次盛赞了越王楼:磊落人为磊落州,滕王阁望越王楼。欲凭梦去直虚语,赖有诗来宽旅愁。我老一官书纸尾,君行千骑试遨头。遥知小寄平生快,春酒如川炙万牛。

南宋著名画家赵伯驹所作的越王楼图轴,对当时的越王楼美景也做了生动、细致地描绘。到了元代,元朝对越王楼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元代界画高手李荣瑾的画曾对越王楼进行过描述,元代著名诗人吕诚也曾写诗《越王楼观灯》颂:午昼水轮烂不收,又看春色满绵州。

在明代初年,越王楼也重修过一次,明代进士徐楠还写了《越王台》诗:山上高楼百斗齐,一州名胜冠川西。越王已去风流在,赢得诗人细品题。

后来,明代万历年间的一场大火又将其彻底烧毁。据后来考证,其建筑遗址的平面呈12米长、14米宽的矩形,遗存有青花瓷100余片。其中,在有一块青花瓷片上清晰刻有“越台常在”4字。

此外,遗址比较重要和完整的器物就有30余件,其中以青铜箭头、彩色釉面砖瓦、白釉陶器、青花瓷器、青瓷器、大尺寸的瓦当和镇山兽和圆形为主要特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在明末时,明朝对越王楼又进行了几度修复,但不久便毁于明末清初战火。清初时,清朝曾在越王楼废址筑北坛。清代果亲王曾写诗赞叹:唐家弟子爱楼居,碧瓦朱甍半新故。

另外,我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也曾写诗说:当时唐弟子,锡土守此邱。美人捲珠帘,笙歌夜未休。

清代著名画家张延彦所作越王楼图轴更是使历史上的越王楼名播四方。

后来,千年前曾盛极一时的大唐王府越王楼经历重建、续建后,终于重新耸立在涪江之滨,龟山之巅。

新楼为错层式结构,外八层内七层,高99米,坐落在南北长88米,东西宽66米的台基之上,由164根立柱,牢牢固定在龟山越王台上。

重建后的越王楼,气势特别宏伟。99米的高度仍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如滕王阁高57.2米,黄鹤楼高52.6米,鹳雀楼高72米,岳阳楼高32米。它的建筑风格为仿唐出檐斗拱歇山式。

越王楼在形态上有它的“奇”特之处。楼的形体融汇了历代古建筑的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的建造法式,形成了奇观、壮丽之态。例如楼的一层至五层有高斜墙、楼的底座有高八米九十公分的平台,这是阁的特征;

十层至十三层显示吊脚楼、外走廊和双扇门、窗,这是楼的特征。十五层是亭的特征;顶端宝顶高九米八十公分,形状似塔的特征;楼的二层南北两方向是殿宇特征;

各层有外廓;而楼的整体外观造型恰似一个古代威武将军,背南向北而立,八至十层缩小,像将军颈部,顶部的宝顶、脊、吻似将军的头盔,而南面各层屋面似将军的披风。

每一层的内部建筑设计,各不相同,外部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风格的建筑和竹子式的琉璃瓦让人仿如“梦回大唐”。

新建的越王楼主要由“从唐代走来”、“追禹王雅韵”、“碧水摇活千载景”、“向绵阳望去”、“觅李白仙踪”和“涪江泛起万船诗”等主要景观组成。“从唐代走来”采用拟人的艺术的手法,让越王楼穿过时间的隧道,带着厚重大的历史文化底蕴从遥远的唐代走来,点明了越王楼诞生的年代。“追禹王雅韵”表明了越王楼的重建是“大禹治水,造福于民”的精神延续和发扬。在远古时代绵阳出生的大禹就谱写了一篇“兴修水利,万民景仰”的壮丽史诗,那高雅和谐的韵律焕发了新时代科技兴城的恢弘气势。“碧水摇活千载景”既说明了毁于明末战火的越王楼“复活”了,又折射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景”字,让人联想到美丽壮观的万般景象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更加多姿多彩。“向绵阳望去”将越王楼赋予了人的神情和动作,后来的绵阳让越王楼露出了惊喜的眼神和惬意的微笑。“觅李白仙踪”在绵阳的历史天空中,回荡着诗仙李白的豪迈与飘逸,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涪江泛起万船诗”描写涪江中千帆竞过,渔舟唱晚,游人如织、如诗如画的繁荣景象;重建的越王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亭阁星罗,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古代名楼中,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的为越王楼,共收录自唐至清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的名篇多达154篇,而黄鹤楼为112篇,滕王阁为86篇,岳阳楼、鹳雀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

据考证,对这座宏大富丽的越王楼及它的遗址的描述,历代诗文中仅收入全唐诗的就有20多篇,绵阳县志专门记载了15位诗人名宦讴歌越王楼的诗词。因此有“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的美誉。

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还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诗坛泰斗,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在历代名人歌咏越王楼的诗词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杜甫、陆游和李调元等的诗作。

同时,因其卓越风姿及规模,名声之盛,历代画界精英竞相描绘。宋代赵伯驹、元代李荣瑾、清代张延彦所作越王楼图轴更是使历史上的越王楼名播四方。

[旁注]

安抚使 又称“安抚司”,是我国古代官名,为由中央派遣处理地方事务的官员。唐宋时为诸路灾伤及用兵的特遣专使,称“安抚使”。元、明、清时置安抚使司于四川、湖广少数民族地区,为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

陆游 (1125年~1210年),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他创作诗歌很多,存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

界画 是我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因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起源于晋代,就是将一片一头削成半圆磨光的竹片,另一头按笔杆粗细刻一个凹槽,作为辅助工具作画时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将竹片凹槽抵住笔管,使竹片紧贴尺沿,按界尺方向运笔,就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

青花瓷 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我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于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和豆青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斗拱 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艺术构件。

吊脚楼 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和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和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属于半干栏式建筑。

飞檐 我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之一,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常被称为飞檐翘角,是我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

滕王阁 位于江西省南昌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代,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我国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

[阅读链接]

传说,越王楼除外形寓意着一个文武全才的将军,胸怀大志、时刻听从召唤,兴邦为民,祈福国泰鼎盛、一方平安,它在数字运用含意上也称“奇”。

越王楼主楼基底东西宽66米,祈福绵阳人做任何事都顺利;南北长88米,祈愿绵阳大发展,百姓大发财;楼高99米,恭祝绵阳至尊向上、百姓九九长寿!宝顶高9.8米,预示长久发展.

此外,各层楼室外挂的宫灯总数199盏;主楼正南面的石梯步共139步,分别宽18米和3.9米。而这些“三、六、八、九”都是吉祥数字,真是无不称奇。太白酒楼济宁太白楼

济宁太白楼即“太白酒楼”,坐落在任城东门里城墙上,就是后来的济宁小闸口附近,原名“贺兰氏酒楼”,为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并非唐代大诗人李白旧居,只因李白当年常在此宴饮,后人敬重他称之为“太白楼”。

太白楼在我国共四处,济宁太白楼肃穆沉静,马鞍山太白楼庄严辉煌,歙县太白楼古朴素雅,青莲镇太白楼墨迹浓厚。

其中,李白与济宁太白楼最为密切。他在济宁生活20余年,在太白楼上饮酒赋诗,并得到皇帝的征召,后归于此。唐代时贺兰氏经营的酒楼

自两汉至隋代运河开通之前,长江便成为我国商业史的承载之地,而南京则成为商业中心城市。齐鲁之邦便因之式微,直到隋朝大运河开通。而此后,齐鲁商业中心便西移至运河流域。

至唐代时,自古有“东鲁之大郡,水陵之要冲”的称谓的任城,就是后来的山东济宁,由于其所处位置正好在京杭大运河航线上,商业日益繁荣。

当时,有个贺兰氏便在任城东门里依运河之利开了个大酒楼,名叫“贺兰氏酒楼”,是当时任城中人气最旺、最有名气的一座酒楼,各界名流雅士多聚于对酒吟唱。后来,贺兰氏酒楼接待了一个有名的客人,他就是盛唐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736年,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从此,济宁成了诗人的第二故乡。李白祖居天府之国,至于为何到遥远的山东济宁居住,他曾在《对雪奉钱任城六父秩满归西京》诗中说,“季父有英风”。

另据史料记载,李白来济宁时正是他事业的最低谷,而他的家族成员,除叔父在济宁为官外,他有一个哥哥和4个叔兄弟都在济宁做事,由此可知,李白来济宁极有可能就是投奔亲友而来。

此外,李白自幼酷爱剑术,据传当时的击剑名人裴昊居住在济宁,李白早有崇慕之心,他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一诗中说: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此诗说明,李白当时可能就是慕名去山东学习剑术。当然,济宁一带出产的美酒吸引了“诗仙”,这也成为李白寓居济宁的一个原因。因为李白一生酷爱饮酒,而济宁盛产白酒,且在当时还比较有名,李白从736年起,寓居在济宁,长达24年之久,其足迹遍及周边的泰山、徂徕山、汶水和泗水等名山大川。在后来的济宁所辖各地也都有李白到过的记载或传说,传说济宁的“太白楼”和“浣笔泉”都和李白有关。

相传,李白寓居任城的家,就在后来的济宁市中区阜桥口的东北隅,“其居在酒楼前”,离太白楼不远。院内有几眼泉水,该泉水原本清澈碧透,因李白常在此浣笔,染黑了泉水,因而被称为“浣笔泉”。此后,“浣笔泉”就因李白的诗篇而千载飘香。

李白在济宁安顿好后,除了在家用“浣笔泉”的水写诗吟唱外,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贺兰氏酒楼,每至“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必挥洒文字,写下许多佳篇。据北宋文臣李肪的《太平广汜》记载:

李白自幼好酒,于兖州习业,平居多饮,又于任城县购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客至少有醒时,邑人皆以白为重,望其里,而加敬焉。

文中所提的任城县酒楼即贺兰氏酒楼。在李白传世的980余首诗文中,作于齐鲁或涉及齐鲁自然人文的诗文近180首,而这些诗篇又大都与济宁有关,丰富了齐鲁文化。

李白在济宁生儿育女,丧妻续弦,而且他还曾在此被唐玄宗李隆基召见,有诏供奉翰林,后人称“李供奉”。所以他对此地感情极深,在他的许多诗作中也均有反映。

738年,李白在任城东门泛舟而行,留下了《鲁东门泛舟二首》,其中一首为:日落沙明天到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这首诗想象奇特,信笔挥洒,落日与沙洲交相辉映于水中,微风轻拂,桃花夹岸,波摇石动,舟随溪转。月的温柔恬淡,加之夜的朦胧幽远,给人以空灵迷蒙之感。末句的一个“疑”字,把读者带入物我两忘之境,余韵悠然,令人手不释卷。

748年秋,李白离家外出游览金陵,就是后来的南京时,因思念东鲁兖州任城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而创作了一首《寄东鲁二稚子》,诗中忆及到贺兰氏白楼: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此诗形同一封家书,语言朴素,笔触细腻,由眼前景,遥及寄居东鲁的儿女,感情真挚,充满关爱,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儿女亲情。

同时,诗人对所寓居的济宁之地的思念之情,也跃然纸上。而且,诗中也表明诗人的家不但确在东鲁,而且还是以酒楼为特殊标记的。

唐代时的贺兰氏酒楼因诗仙李白经常光顾,而名声大噪,生意更火爆。传说后来由于李白在贺兰氏酒楼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征召,之后他又被皇帝恩准再次回到这里饮酒赋诗,贺兰氏酒楼的生意火爆到酒楼的门槛都被踏破了好几次。

李白去世后,任城人为了纪念他,凡李白到过的地方,几乎都有为纪念他而建的“太白楼”。当时,仅任城区域,据说就建有数十座。但到后来保存较完整的太白楼却因为诸多因素的侵扰,而只剩下了两座:兖州青莲阁和济宁太白楼。

青莲阁位于兖州城东泗河西岸金口坝,据说就是李白诗云的“鲁东门”。阁为砖木结构,三间二层楼阁式,硬山顶,前面设廊,内设木质楼梯地板。

后济宁知县李知茂曾重修过,但后来倾圮了。再后来,邑令冯云宛又一次重建了青莲阁,阁内奉祀李白,还配祀有李白的儿子伯禽和女儿平阳。

到861年时,李白已去世99年。就在当年,唐代著名诗人沈光因敬慕诗仙李白,而特意在途经任城时光临了“贺兰氏酒楼”。他这次光临酒楼,不仅挥笔题写了“太白酒楼”4字篆书匾额,还作了《李翰林酒楼记》以悼李白,文中说:

至于齐、鲁结构凌云者有限,独斯楼也,广不逾数席,瓦缺椽益,虽樵儿牧竖,过亦指之曰:李白常醉于此矣。

从这段文字中明显看出,济宁当时不但有李白酒楼,而且还是齐、鲁间唯一的一座李白酒楼。而沈光所记的济宁的这座李白酒楼,其实就是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中的酒楼,位于后来的济宁的小闸口青莲胡同附近。从此,“贺兰氏酒楼”因改名为“太白酒楼”而成名并成为传世经典。

历史上的济宁太白楼,曾经是“任城古八景”之一。当时,济宁城墙由厚砖砌成,高约11米,异常坚固,而太白楼就建在高4.5米的台基上,两层飞檐,通高20多米,占地4000余平方米,在两层飞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