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申如:诗人徐志摩之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20:24:19

点击下载

作者:刘培良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徐申如:诗人徐志摩之父

徐申如:诗人徐志摩之父试读:

序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贤,是区域文明的传承者,又是传统价值观的守护者。他们是贤达之人,德高望重,维系着一方经济、社会、文化、风俗、教化等方面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他们又是饱学之士,知书识礼,以传统道德力量教化乡民、泽被乡里。作为乡贤,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热心公共事务,有效地组织协调地方的经济发展、公共工程、福利机构和教育设施等有关公益项目和慈善活动的实施,造福一方百姓。

到了19世纪末,在海宁大地上涌现了一大批能人志士、社会贤达,为海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本书中所述:“他们紧跟世界发展之潮流,洞悉西方思想和科技发展之变化,洋为中用、求真务实;他们创办实体,积极引进西方的科技和产业;他们办教育、兴学校,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他们创建发电厂、电话公司等民生公用设施,积极助推海宁现代化的进程。”徐申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记述和介绍好这位海宁的乡贤,也就成了家乡文史研究的任务之一。

刘培良先生作为市政协委员、市文史研究会的副会长,他以满腔的热情和诚恳的态度,积极承接了市政协文教卫体与文史专委会的文史研究课题,为海宁名人文化与乡贤文化的研究做着细致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真实地反映史实,他认真地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相关人士,咨询交流、精益求精,经过数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写作完成了《徐申如——诗人徐志摩之父》一书。此书以比较翔实的史料,切中肯綮的分析,从“父亲”“商人”“社会活动者”“乡贤”等多个维度,展示了徐申如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特别是为我们展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大背景下,作为乡贤,徐申如在海宁并以海宁为基点向江浙沪等地做产业拓展和社会服务延伸的事业雄心和善事善举,为我们了解那段历史中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对徐申如功过是非的评价,打开了一个窗口,提供了一个平台。

斯人远去,风范尚存。在当下,我们重温乡贤的历史、宣传乡贤的文化,这对于进一步弘扬乡贤精神,大力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自尊,倡导见贤思齐,敦厚民心民风,激发社会正能量,树立社会新风尚,应该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的。当然,我们更期待在海宁这方传统与现代相融、传承与创新互动的热土上,涌现出更多新时代的“新乡贤”。

历史留下了众“乡贤”的功绩,时代呼唤新“乡贤”的辈出。我们相信,海宁人仍将与时俱进、踏浪前行,以大潮的气魄、以潮人的风范,领跑于时代的前沿,展现多姿的风采。

斯为序。2016年6月

序二

几乎每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读者,都对我的祖父徐志摩十分熟悉。20世纪初期,他带领中国诗歌进入现代阶段。事实上,我的祖父,经常被视为现代中国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他抨击令人窒息的传统和意识形态,为自己的人生与文学,开创一条新的道路。影响所及,他做下的每一个决定,都为这个国家的追随者们所细细品察。

但是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徐申如,一个成功的实业家,却鲜为人知。正因如此,徐家十分感谢刘培良先生的努力,他让世人了解我曾祖父一生的功绩。

在曾祖父71年的生命之中,他于丝绸生产、电气照明、发电、电话通信、银行和国家的铁路发展,都有所建树。刘先生深刻地注意到,我曾祖父是在硖石这个小地方开创事业、壮大家族的。虽然在上海或北京经营上述这些行业会容易得多,但他并没有以这类大都市为根据地,相反地,他在硖石这个浙江省的农村地区指挥调度他麾下的事业。这里环境平静安宁,一派田园风光,对我的祖父徐志摩日后的创作影响甚深。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曾祖父,他在我出生前两年就过世了。他过世的时候,我的大姐徐琪也只有四岁。所以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从没有亲近他的机会。我们所知道的曾祖父,并不只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商人。他具有少有的人品、同情心和超前的视野。我们的亲戚常常告诉我们,曾祖父悲天悯人,他不只关怀他的家族成员以及生意伙伴,他还关心每个生命跟他有交集的人,从当地村民到农民皆然。当害虫成群降临在本地农场,以及干旱摧毁庄稼时,曾祖父提供给农民财政援助。在硖石经过大火灾肆虐之后,他资助消防设备,以防患未然。他也是上海南洋中学的重要赞助人之一。刘先生的书提供了许多这样的例子,突出强调了曾祖父高贵的人品。

他远大的眼光,除了让他在武昌起义时,成为支持推翻清朝的一方,也让他明白,新兴的铁路系统将在现代化和连接中国发挥显著作用,并孜孜不倦地游说,使海宁成为杭州和上海之间的主要转运站。可以说,他为他的家乡带来繁荣、稳定与未来展望。刘先生仔细探究我的曾祖父的工作和决策,以及它们对这个国家的影响。

根据这本传记,除了商业上的灵活敏锐,与他对家乡地区的无私奉献之外,我的曾祖父还透过他所做的决定,展现了他的价值观和性格。当他唯一的孩子徐志摩透露出想学文学,而不是经济或政治之时,曾祖父强忍自己的失望,并选择完全支持他的儿子,让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绽放光芒。当他为儿子寻找一个合适的妻子时,曾祖父很高兴遇到张幼仪,她的家族并非因为巨富而出名,而是因为聪明才智。我的祖母张幼仪曾就读一所寄宿学校,恳求父母让她接受教育。她以坚强的性格与荣誉感,坚定支持祖父徐志摩与曾祖父母,即使在她与祖父徐志摩离婚之后,仍旧如此。

一直到现在,我曾祖父在历史上总是扮演配角——他是大诗人徐志摩那位负责认真的商人父亲。刘培良先生精心研究与撰写的新传记《徐申如——诗人徐志摩之父》,将非凡诗人背后的非凡力量展现于世人眼前,替曾祖父为新兴中国所做出的富有远见的贡献,投射一道辉煌的光芒。

我的姐姐们:徐琪、徐放、徐行,加上我,对于我们曾祖父能因为这本书的出版,而跃上历史舞台,感到非常兴奋。这是一本充实而有意义,并且深具洞见的传记,我和我的家人对刘先生献上最诚挚的感谢与祝福。徐善曾美国加州,2016

June 20,2016,

Almost every person of literature-reading age in China,Hong Kong and Taiwan would likely be familiar with Xu Zhimo,the earlyt wentieth-century writer who helped lead Chinese poetry into the modern era.Indeed,Xu Zhimo,who is my grandfather,is often looked upon as an icon of modern China,a man who railed agains tthe country’s sti-fling traditions and ideologies to forge a new path for him-self,for literature,and by extension,a nation of followers who scrutinized his every decision.

But few would know of his father(and my great gandfa-ther),Xu Shenru,an industrialist who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duringhis 71 years of life.For this reason,the Hsu familyt ruly appreciates Mr.Liu Peiliang’sefforts to communicate Xu Shenru’s achievements to the world.Xu Shenru developed such businesses as silk manufactur-ing,electric lighting,power generation,telephone com-munications,banking and the developing of the country’s railway lines.Mr.Liu insightfully points out that Xu Shenru established his family and business base in Xiashi,a rural area in Zhejiang province.He was not situated in such metropolises as Shanghai or Beijing,where the oper-ating of such industry might have been easier.Instead,hecommanded his businesses from a undeveloped area and a place of relative peace that offered an almost idyllic land-scape — an environment that would prove formative his son,Zhimo.

I never met my great grandfather. Xu Shenru passed away four years before I was born. My eldest sister,Xu Qi,was only four when he passed away,so none of my siblings or I knew him in a meaningful way. What we did know about our great grandfather was that beyond his impressive suc-cess as a businessman,he was also a man of rare charac-ter,compassion and forward vision. We were often told by our relatives that Xu Shenru was a person who cared great-ly about humanity in general,not only his clan members and his business associates,but everyone whose path he crossed,from the local villagers to the farmers in the fields. When swarms of insects descended upon local farms and drought destroyed crops,Xu Shenru provided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the farmers. After a major fire ravaged Xi-ashi,he funded firefighting equipment to prevent future devastation. Xu Shenru was also a significant sponsor of Nanyang Middle School in Shanghai. Mr. Liu’s book highlights many meaningful examples of Xu Shenru’s no-ble qualities.

In terms of vision,he was a key supporter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officers and soldiers who fought to topple the Qing Dynasty. He also understood the significant role the emerging railroad system would play in modernizing and connecting China and lobbied tirelessly to make Haining a major transit point between Hangzhou and Shanghai,thus bringing prosperity,stability and the future,so to speak,to his home region. Mr. Liu carefully explores my great-grandfather’s work and decisions and the effect they had on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is biography,beyond his acumen for busi-ness and his altruism toward his home region,Xu Shenru demonstrated his values and character in the decisions he made. When his only child,Zhimo,had the revelation that he wanted to study literature instead of economics or poli-tics,Xu Shenru masked his disappointment and chose to support his son fully,allowing him to blossom as an art-ist. When it came time to search for a suitable wife for his son,Xu Shenru was delighted to come across Zhang Youyi,who came from a family known not for their vast wealth but for their intellectual merit. Youyi had been ed-ucated in a boarding school,having pleaded with her par-ents for an education,and she showed her own strong character and honor in her steadfast support of Xu Zhimo and Xu Shenru and his wife,even after she and Zhimo di-vorced.

Until now,history has offered Xu Shenru a supporting role — that of the dutiful and caring businessman father of the great poet Xu Zhimo. What Liu Peiliang meticulously researched and reported new biography,XuShenru——the FatherofPoetXuZhimo,brings to light is the extraordi-nary man behind the extraordinary poet,casting a glorious beam on Shenru’s own visionary contributions to an emer-ging China.

My sisters Xu Qi,Xu Fang,Xu Xing,and I were all very excited that our great grandfather could step forward to the front stage of history through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iog-raphy. My family and I offer Mr. Liu the deepest of thanks and congratulations for a biography that is not only substantial and significant but truly insightful as well.Tony S. HsuCalifornia,201 6

小引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这是诗人徐志摩作于1923年10月30日的诗作,发表于1923年《小说月报》第14卷第11号,原名《沪杭道中》。

1923年秋,胡适在杭州西湖烟霞洞疗养肺病。其间,文化界许多名流因为胡适,纷至沓来,在人间天堂杭州享受着友情和湖光山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人雅士总是能把自然界的情趣演绎到极致。已在诗坛崭露头角的徐志摩此间更是在杭州、海宁、上海几地间往返穿梭。同年10月20日,徐志摩偕同堂弟徐永和(章墡,又字绎莪),一早便从老家硖石出门,坐火车去杭州看望好友胡适。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在硖石车站上车出门远行了,志摩自己也记忆不清了。但每次在此坐上火车,志摩的内心总会有些涟漪荡起:沪杭铁路、硖石站,这些都印记着父亲徐申如的付出和心血。每每念及,他心中都会涌起温暖和自豪。

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蒸汽列车缓缓启动。志摩和堂弟相对而坐,两兄弟如今也是难得相聚,起初话题不断。斜桥、周王庙、长安,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一晃而过,兄弟俩的视线渐渐移向窗外。江南十月是色彩最为艳丽和丰富的季节。

哐当,哐当,富有节奏感的车轮声铿锵有力。透过车窗,电影一般的画面迎面而来,这一下子触发了诗人的兴致。于是便有了这首广为流传的佳作。“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天若有情天亦老。

随着诗人的感叹,一个季节过去了,一个时代过去了,一个世纪也快过去了!但是,有些名字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模糊,更不会也不应该被遗忘。徐志摩  第一章 家族兴起迁至海宁创业

纵观历史长河,总有一些人物因其所作所为、因其业绩成就,或是气节精神而留下名声,成为后人崇拜、敬仰、动容的对象。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他们又心系桑梓,造福一方水土,给乡里乡亲带来福祉与实惠,随后又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这就是乡贤。

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产生乡贤数量的多少以及品位的高下,会直接推动及影响到该地的发展、名望和影响力。值得我们海宁人自豪的是,历代以来,特别是近代,我们海宁乡贤具有三大特点:数量多、品位高、影响大。虽然只是弹丸之地的县级市,我们海宁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值得深刻研究和总结。

若是单从现代化进程这一历史来观察,乡贤在其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与作用。他们尝试、带动及影响着一地的进步和革新。由于现代化的创新历程,前所未有地改变着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促进并加速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富有地域特色工商业建设等方面,使这些地方迅速优越于周边地区,直至脱颖而出。

海宁,自清末至民国初期开始的现代化进程及历史,既与国家的命运和时代的特征接轨,又极具地方特色,成为一个区域内的弄潮儿。

在这近一个世纪现代化发展的轨迹中,在海宁这方热土上,涌现了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们紧跟世界发展之潮流,洞悉西方思想和科技发展之脉搏,洋为中用、求真务实;他们创办实体,积极引进西方的科技和产业;他们办教育、兴学校,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他们创建发电厂、电话公司等民生公用设施,积极助推海宁现代化的进程。

剑桥大学对其学生徐志摩有个综合评价:“持智守礼,放眼世界。”若是借用这八个字把它放在这些乡贤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是对特定时代内几代人画龙点睛的概括。

海宁地处杭嘉湖平原,气温和降水等自然因素,非常适宜农业的发展,经过历代先民的精耕细作,自然成为鱼米之乡。历史上虽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但受到时代和封建传统的制约,基本仍停留在小规模的手工作坊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中。

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经济的侵略及渗透,使得一些具有现代化元素的设施和技术率先在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呈现、蔓延,对当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与影响。于是,便有了各地小心翼翼的试探和尝试。

关于现代工业及先进设施不断被引入海宁,引入硖石,在此可以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清同治四年(1865年),位于博儒桥的孙万茂油厂建成。这是海宁境内有记载的最早使用具有现代机械设施的榨油厂。

光绪八年(1882年),泰润北碾米厂建成并首次使用柴油引擎作为动力。这是对传统碾米技术和设施的一次革命。

榨油和碾米,是最具江南地域特点与历史的传统产业。虽经历代能工巧匠对设施和技术进行改良或改革,使之达到手工化程度最高的境界,但与工业化效率相比,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首先从这两个产品加工入手进行现代设施的改造,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由手工向工业机器发展,实现质和量的飞跃,既是符合江南最主要农产品粮油加工的需要,也是进行现代化尝试最直观的教育与突破。

同年,上海招商局旗下的“骅利号”开辟申硖客运专线,首次实现了海宁与上海两地间的无缝对接。以上海作为核心点,通过客轮的方式向四周辐射,波及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更广大的区域,开通航线,互通客源,使得许多像海宁这样的小城镇与大都市上海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是洋务运动带来的红利,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通过客轮,从大都市给硖石古镇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商品和信息,这极大地拓展了海宁商人和市民的眼界和胸襟。由此,上海真正成为海宁现代化“启蒙”和积极助推发展的大本营、大靠山和大导师。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海宁第一个邮政分局在硖石镇区干河街设立。

当然,在海宁现代化进程中最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是宣统元年(1909年)沪杭铁路的通车。沪杭铁路在海宁境内设有许村、长安、周王庙、斜桥、硖石五个车站。于此,海宁成为浙江省乃至中国最早有火车通车的小县之一。作为现代交通业的标志,火车与铁路,进一步拉近了海宁特别是硖石和杭州与上海的距离,给海宁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与影响。随之,催生及助长了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根本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格局与模式。

1909年,郭幼川在硖石沙泗浜创办振兴袜厂,采用手摇机生产纱袜。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了为期六个月的“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四月二十八日开幕,十月二十八日闭幕。22个省份设馆参展,南洋群岛的一些国家也组织前来参展。会议还组织700余名专家对展品的质量进行了鉴定,在近百万件展品中评出奖项5269个,其中,奏奖(一等)66个、超等奖(二等)214个、优等奖(三等)426个、金牌奖(四等)1218个、银牌奖3345个。振兴袜厂生产的“双山牌”国货袜子,获得优等奖。

荣获如此大的奖项,大大激发了郭幼川等人办实业的热情。得奖回来后,郭幼川想方设法筹划资金,以求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在这过程中,曾得到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和浙江省立医校(浙江医学院前身)创办人、校长钱崇润先生等的大力资助。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振兴袜厂的广告在《申报》刊登,这是海宁商品在上海最大报纸上第一次刊登广告,也是海宁现代广告的开端。

随后,硖石的工商业更是如雨后春笋,无论是规模,还是行业,都呈现繁荣的态势,势不可挡。

1912年,光华皂厂在南寺街创办。

1913年,徐申如等创办硖石电灯有限公司。

1917年,徐申如等创办硖石捷利电话公司。

电力与通信业的起步和发展,加快了硖石工商业发展的步伐。▲硖石旧貌

据《海宁文史资料》记载,经过1917—1927年这十年黄金期的发展,到抗战前,海宁工业达到鼎盛期。仅织袜一个行业就有工厂60多家、袜机7000余台,所生产的产品还走出国门,首次远销欧美市场。

今天,我们在念及这些历史事件以及相关人名时,也许会感觉陌生与遥远,但在当时,他们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正是他们前无古人的创新和敏锐独到的眼光,以及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努力,才打造及铺就了海宁现代化之路。

在这众多的历史人物中间,乡贤徐申如就是杰出的代表,值得后人铭记与缅怀。

让我们先来看看《浙江通志》对徐申如是怎样记载与评述的:

徐申如(1872—1944),名光溥,字曾荫,海宁硖石人。诗人徐志摩之父。交游甚广,与南通张謇尤为友善,深受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光绪三十三年至1935年间,先后任硖石商会总理、会长、主席近30年。曾因兴办实业,蜚声浙江。20世纪初,江、浙人士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力争自筑沪杭铁路。申如积极参与其事,任浙路公司董事,协助汤寿潜奔走规划,筹集资金。又与海宁地方人士徐骝良、许行彬、吴小鲁等协力促成沪杭铁路行经硖石,横贯海宁。铁路通车后,1913年与沈佐宸、沈叔英等集资创办硖石电灯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后屡加扩充,以供应当地工业能源及照明需要。1917年创办捷利电话公司。1924年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今中丝三厂)。热心地方公益,与吴小鲁办硖石商团,与吴欣木等兴办消防事业,1919年与兄徐蓉初创办贫民习艺所。1911年徐申如曾递补为浙江省咨议局议员,又当选为硖石镇董事会总董。1927年初,北伐军入浙,一度避居上海。1934年,海宁大旱,任县旱灾赈济委员会首席常务委员兼上海分会主任,积极奔走募款赈灾。抗战期间隐居上海,直至病逝。

徐申如,在他70多年的生涯中,留下了一系列辉煌的业绩和名声。最著名的当然是因为他生养了一个诗人儿子。同时,他又是20世纪初期海宁硖石首富,最成功的商人,人称“浙江的张謇”,胡适在日记中干脆称他为“硖石皇帝”。他在担任硖石商会总理、会长、主席近30年间,可圈可点的事迹颇多,可以娓娓道来。单就“首创”就有好几项内容,譬如他创办了海宁第一家银行、海宁第一家电厂、海宁第一家电灯公司等。尤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为沪杭铁路经过海宁而做的种种努力,可谓筚路蓝缕、呕心沥血。沪杭铁路横贯海宁东西,对海宁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极其深远。他继承并经营的裕丰酱园更是名闻遐迩,成为杭嘉湖地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裕丰酱园创办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为裕丰酿造公司前身,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徐申如身上,充分体现出我们海宁人的品性:勤劳智慧、踏实做事,敢为人先、创新创业。

正是因为徐申如以及其同龄人的追求和努力,海宁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全面开启了现代化的历程。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奋斗,便名声鹊起,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硖石就有“小上海”的美誉,现代工商业呈现初步繁荣,成为连接上海和杭州两个大都市之间的卫星城。

徐申如,出生于1872年4月13日,病逝于1944年3月21日(阴历二月二十七),名光溥,谱名义烒,字申如,号曾荫。

在此,先插叙一小段话。

关于徐申如的生平,很多文献中只是非常笼统地介绍他生卒的年份,连月份也没有明确,更不用说日期了。出生日比较久远,后人难于明确似乎还情有可原。但,作为对一方乡土做出杰出贡献的乡贤,蜚声江浙的人物,其忌日值得花点时间和精力去查证或是考证一下,然后予以明确(也有人把阳历与阴历混淆,误为阳历2月27日)。这也是最早触发我写作这本书的缘由之一。若是连先贤的忌日都没有搞清楚,在我看来,这是我们后人的懈怠和失职,是对先人的辜负和不公。忌日之不知,何来祭奠与缅怀?何来追思与激励?

要比较全面而客观地了解一个人,就有必要对其整个家族的繁衍发展做一个链接。所谓门风家风,是一个家族在比较久远历史下核心文化之结晶,势必会在代表人物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传承和体现。在此,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徐申如徐家繁衍生息、发展繁荣的线索和脉络。

徐氏祖籍浙江海盐,聚族而居,代有名士。陈从周先生在《徐志摩年谱》中,沿用了徐氏宗谱中的传承关系,其中有一段文字是如此表述的:“徐氏自周朝直到现在,代有名人。汉讳穉,晋讳广,唐讳陵,五代讳崇嗣,南唐讳铉、讳锴,均世居于汴。宋南渡时迁江南。至六世孙讳彦明为嘉禾令,由姚江迁海盐丰山里,是为武原徐氏。彦明弟彦英,迁平湖的大易乡,是为当湖徐氏。彦明六世孙讳显迁黄道湖,是谓黄道湖徐氏,花巷里徐是其中一支,再分衍出来而为硖石的徐氏。”◀徐氏家谱

由此可见,花巷里徐氏属黄道湖徐氏的一个分支。我们先来看黄道湖的地理位置。

据地方志记载,黄道湖位于海盐县百步镇的农丰村,现有黄道湖遗址。百步镇是海盐境内最靠西边的一个镇,也是靠海宁最近的一个镇。

清朝初年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浙江二)有对黄道湖的记载:“硖石南湖在硖石山下。稍西南为茶湖,其上流接麻泾港、吴姚塘港诸水,迤西南流入于洛塘河,东达海盐县界黄道湖。”

但是,旧时“花巷里”具体对应的现代地名还不清楚,其沿革与变迁的历史需要考证。

根据徐氏宗谱所载,从海盐迁至海宁硖石一支的徐氏,奉松亭公为世祖。明正德年间,先祖松亭公到海宁硖石经商,逐定居硖石。按支谱载,始迁祖至三世祖生卒年缺,已无从考证。从四世祖爱松公起,谱系中始有生卒年月。若上溯至正德初年(1505年),徐氏迁硖已500余年,徐氏居硖石的花巷里支已传十六世。

其谱系简要罗列如下:松亭→仰松→见松(弟兄三,居长)→相垚(升玄)→学相(景澄。弟兄二,行二)→登鳌(驾山。弟兄二,居长)→文焕(纯斋。弟兄二,居长)→世堂(凤九。弟兄四,居四)→开锦(絅怀)→宗泉(廉墅)→明枢(星匏。弟兄六,居五)→义烒(申如。弟兄二,居次。长兄义煃,蓉初)→章垿(志摩)→积锴(如孙)→善曾(兼)。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与重视:徐家为何会从海盐迁徙到海宁来?

大而言之,中华民族是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除非因战乱或是自然灾害等迫不得已的因素,一般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故土。

因为,离开故土意味着离开祖居,离开祖坟,离开乡里乡亲。那是一种最不能割舍的情感和纽带。

排除战乱与灾害等外来因素,做出举家搬迁的决定,必然会有一个无可置疑的前提,只有它才具有压倒一切杂音的功效:为了家族的命运,或是前途和未来。

一个明智而恰当的抉择,往往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一个家族前行的轨迹。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查找到任何与徐家迁徙有关的文字记载,甚至连蛛丝马迹也没有发现。

除了自己的孤陋寡闻以外,这仿佛也是暗合了历史的脾性:要么是遗忘得干干净净,要么是掩盖得密不透风。基于此,试图还原历史真相,也许是一件劳而无功的事。好在揣摩历史,基于人性和人情这大前提下的合理推理及联想,以还原基本的历史轨迹,也是一件不至于南辕北辙或是大相径庭的快事。

在此,不妨作一个说法:徐家来海宁硖石经商,源于当时硖石商业的发展与繁荣,源于江南市镇化效应。

关于江南市镇化进程,这里可以作一个背景性材料介绍。

据史料记载,江南市镇化始于宋代,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传统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市”,最初的意思就是商贾贸易的地方,而“镇”的名称原指戍兵置将的军镇。到了明清江南地方志(府志、县志)中一般是这样诠释的: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商贾所集谓之“镇”,贸易之所曰“市”。

起初的市镇,就是附近乡民出售农副产品以及购买日常用品的农村经济集散中心。

到了明中期至清前期,江南具有一定规模的市镇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是商店种类比较齐全,镇区格局相似。市镇都会有米店或米行,兼及谷子的收购和代碾、布店(绸缎店)、百货店、竹木店、面食点心店、酒酱店、水果店、茶叶店、杂货烟店、南北货店、豆腐店、水鲜行、肉铺、药店、茶馆以及各类摊贩。同时,还有手工业性质的榨油坊、铁匠铺,以及剃头店、浴堂、成衣铺等服务业。

其二,商店服务和消费的对象主要是附近的农民及本镇的居民。如果附近乡村农民收入比较稳定,其消费和购买力相对也高。反之,这些商店就很难生存。市镇的消费方式也带有乡村特点,农民一早就带着自己的农副产品,包括鸡鸭禽蛋等来到街市,变卖以换取现金后,再买回所需的生活物品。所以,市镇最热闹的就在农民早晨四五点上街后(“出市”)的三四个小时内,延至上午八九点,随着农民们陆续回家,市面便逐渐冷清下来,俗称“落市”,市镇遂变成居民的零星购买。

其三,市镇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江南因河网稠密,四通八达,作为商业中心的市镇,往往是依河而建,取水运之便,于是河道走向决定了江南市镇主要街道的走向,或东西向,或南北向。

其四,市镇经济有鲜明的社会特点。自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由于人地矛盾,农业经济结构产生变迁,棉花与蚕桑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由于劳动收益明显高于传统的粮食作物,于是,棉桑种植的面积和比重日渐加大,并出现了专业化的趋势。随着农业经济专业化,江南农村商品交换的需求扩大,作为农村交换中心的市镇“应运而生”,并具有专业化特性。有史料统计,明清时江南地区蚕桑与丝织的专业市镇就有二十五个,海宁硖石就是其中之一。

再来看看硖石历史延续的脉络、节点及工商业发展的轨迹。

唐永徽六年(655年)硖石设镇,开元十一年(723年)设市。“天宝中,吴郡太守赵居贞以海盐多盗,置海宁镇节束之”。会昌中,又“置硖石镇,设镇遏使”。这里的“镇”,明显带有军事作用和意义。南宋建都临安后,海宁便成为京畿要县,硖石的设防有所加强,《咸淳临安志》卷之五十七记载:“硖石巡检司寨在盐官县界,额管一百人。”单从经济和商贸方面而言,由于都城行政的辐射、丰富的物品、便捷的交通、旺盛的人气等因素,使比邻都城临安的硖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逐渐由原先侧重军事功能向经济重镇转变。到了元朝至正年间,硖石首“设税务,隶巡检司”,开始课税,这标志着经济管理趋向成熟与完善。明朝时先设硖石巡检司,后设硖石河泊所,管理水上交通。明代著名史学家谈迁在《海昌外志》中赞曰:“宁虽偏僻,介在杭嘉间,襟带江河,舟航马足,固五父之逵也。”

城市的兴起与所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史学界有一个共识:“历史上的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城市,大都经历过由单纯的军事防御职能向行政兼工商业中心双重功能的转化,在水运条件便利的地方更为显著。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发展,使该区域的城市更具特色。”

硖石虽位居海宁东北之一隅,但众多的河道与湖泊,为硖石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硖石的历史就是一部直观的水利史。自秦时开凿市河,将长水河与洛塘河沟通,使北面百顷鹃湖与南边千顷硖石湖相连,由此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水系,这里有长水塘、长山河与横塘河分别与嘉兴、桐乡和海盐相连。洛塘河,与海宁的中部和西部相通,并可远达沪、杭、苏等地。河长2800余米,这为沿河街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关键是河床很深,15吨以下的船舶可畅通。太平天国时期长安米市遭遇兵燹,市场一落千丈。由此,硖石自然承接了长安米市的功能,并很快步入发展的高峰。皖、苏水稻区所产的大米,经水路抵达硖石后,形成名满江南的米市。再经盐官过塘后,使上塘河水系和钱塘江水系自然承接,大米便可运往钱塘江南岸的宁波、绍兴一带甚至更远的地区销售,其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由此可知,徐家举家迁徙到海宁硖石,自然得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综合之便利,犹如股票市场的一匹黑马,势如破竹地打通了上升通道,逐步走向辉煌。

最初,徐家迁徙到海宁,是在哪里落脚并居住,开始以何为生或是经营什么,这些已经不得而知。所谓历史,就大部分而言,都会被时间湮灭。所有的故事,到最后都演变成光阴的故事。那些侥幸挣脱的,最初鲜活的成分,也会被时间和岁月风干,继而浓缩以至固化,苟延残喘在诸如古籍或石刻等的几行字句里。

据传,在清中下叶时,徐家定居在硖石南湖之滨,“据水口之地”。所谓水口之地,就是得河道水路运输之便利。旧时,水运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临水而居,便于货源来往,显现着徐家先人的商业眼光。

到20世纪90年代初,徐家祖居还保留在硖石西南河街,这个祖居也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经历了百年风风雨雨的徐家祖居在城市大拆大建的年代也难逃一劫。

徐家在海宁主要有两处住宅。现在绝大多数人知晓的是徐志摩和陆小曼新婚时的住所,位于干河街,是民国时期的建筑。而另一处则是祖居,位于硖石西南河街17号。大门临街市,有门厅堂楼,为四进。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诞生于此宅第四进的北厢楼。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至青春初期的22个春秋。▲徐家老宅后门河埠

因为西南河属于老城区,所有房子及周边环境都显得陈旧与破败,年久失修的徐家祖居也是如此。有关部门认为没有必要保存两处“徐志摩故居”,于是,决定拆迁徐家祖居。

而海宁本土文化学者认为,徐志摩自诞生到1918年赴美留学,几乎都生活在这座老宅里,这占据了其生命的三分之二。其大量作品、书信日记所记述的人事变迁,无不以老宅环境为背景,一旦失去了老宅,相关的诗文也就失去了事实空间的依托,游人也无从寻踪觅迹了。所以,竭力建议保留,进行维修保护。

拆,还是不拆,这成了一个问题。但,老宅最终还是在2001年被拆掉。

几乎在海宁方面拆迁徐家祖居的同时,民间有识之士黄修志却做着一件不仅令他自己感到最骄傲的收藏,更是一件抢救性的弥补:黄修志几乎是第一时间来到海宁,出手100万元买下了徐家老宅及周边9套房子的材料。据说,徐家祖居拆了近4个月。黄修志派出能工巧匠,有条不紊地进行。“拆下来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会先编号,运到自己的工场,让老师傅进行检修和整理,然后再按照编号有序地放在仓库里。”话语中,黄先生不知道为何特意省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后怎样还原徐家老宅?

也许在若干年后,徐家老宅会在经过创造性的修复后,在上海或是江苏等地江南水乡的某个小镇再次登台亮相。

作为热爱诗人徐志摩的一员,我急切而又抱着最低限度的热情,希冀着徐家祖居尽最大可能地保持着历史的风貌,早日以精美的姿态重现。尽管离开了海宁,被迁徙到了外地。但其一砖一瓦毕竟还是保留着徐家祖居的原样。但我无法想象,海宁徐家老宅,在不久的将来会以怎样的模样和姿态出现在远离海宁上百公里外的他乡,我们海宁人又会以怎样的心态前去参观?也许是狭隘的乡土情结在作祟,我的内心反正是预感到强烈的尴尬与汗颜。

情绪化的话语还是及时打住。因为,任何情绪化的言行都是于事无补,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添乱或加剧矛盾。

让我们还是回到追溯徐家初到海宁时的情景中吧。小心翼翼地还原历史,或是演绎历史。

从黄道湖一支分离出来的花巷里徐氏,一踏上海宁的热土,便以崭新的理念,聪慧的谋划,务实的作风,苦心经营着家族和产业,同时赢得当地人的认可和口碑。在原始积累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后辈的教育和培养。因为,徐家明白及坚守着一个看似简单但又深刻的道理:人才是家族兴旺的根基或源泉,是家族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人才辈出,家族才会有发展的不竭动力。

徐志摩在其诗集《猛虎集·序》中写道:“我查过我的家谱,自永乐以来,没有一首可供传诵的诗。”

这里非常明确地表明,徐家修有家谱。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永乐年间发生了很多影响后世的重大历史事件,譬如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等。

朱棣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制定了“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即便是在如此良好的社会大背景下,徐家似乎也没冒出足以影响家族进程的大人物。难怪英国人有句名言:唯有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没有一首可供传诵的诗”“徐氏固商贾之家,没有读书人”,这可能是徐志摩的自谦之词,或是单就诗歌影响力与知名度的角度发出的感慨。读书,在旧时,不单是谋生的必需,更是升官发财的第一要务。传统的商贾之家,在读书与经商之间不会厚此薄彼。徐家自松亭公以来,花巷里徐氏一族,虽没有出现叱咤风云的名人,但也是文脉不绝,在诸多领域里更是人才济济。

徐申如的祖父叫徐宗泉(廉墅),他是个太学生。明清朝时太学即为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内设博士、典簿、典籍等厅;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以供生徒听课、自修及习所。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学生多由省、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亦有由捐纳而得者。光绪三十年(1904),清廷下诏,于次年永停科举,各级学校皆改办新式学堂,国子监亦停止招生。1912年,清帝退位,国子监亦寿终正寝。

民间一直有个说法,叫作富不过三代。养尊处优,不劳而获,往往会诞生败家子。徐家在富裕发展的历史中,与许许多多富家一样,也上演过一出荒诞剧。唯一出乎怪圈的是,这一幕荒诞剧因主人公的及时觉醒而提前谢幕,戛然而止,从而终止了一个家族的败落。而这一幕荒诞剧的主角就是徐申如的祖父宗泉公。

徐申如的曾祖父名开锦,字絅怀。曾祖父絅怀公与祖父宗泉公的故事被乡贤张宗祥记载在其文选中,题为《纪徐翁开锦》:

清嘉道间,硖有富者曰徐絅怀,名开锦,家世业商。至翁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自奉俭啬,致赀累巨万。有子某,不肖,淫于赌。无赖子知其富也,日益诱之博,博辄负,年耗巨金,不可计数。翁禁之,不听,或反唇焉。翁既不能约其子,又不忍坐视财产耗散,愤曰:“财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可耳,安可作牛马以汗血供子孙挥霍?”时广善堂经费不继,将停办施衣、施棺、施食、施药诸事。翁闻之曰,“是可以用吾财矣。”立券良田百亩助之。然翁故啬,人或疑田不善,以租抵税且不足,故移助善堂也。翁则至堂中,出券百余,请众择其善者,而翁田果无善于所助者,因大叹服。而其子博如故,翁亦任之。其年除夕,无赖子群登翁门,责博进,子避匿屋隅不敢出。翁问之曰:“负几何?”曰:“五百贯。”翁曰:“是安可以不偿?今为若偿,然钱存后宅柜中,诸无赖不许入,亦不许仆助汝取,汝当自取以偿之。”子甚喜,因取钱以偿。翁宅深邃,往来穷日,力债始毕,疲仆地上。翁乃曰:“汝劳乎?积钱畀汝,汝取携之,尚以为劳。积此钱者,劳何如矣?”子以是大悔悟,痛哭告于祖而誓之。卒改行,且商。商之术工过父,俭亦过父,不数年,积钱倍蓰昔所失者,数世均以富闻。

上述文字中除了“浪子回头金不换”主题的鲜明与情节的跌宕以外,还透露出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徐家先人厉行节俭的品行,以至于近乎吝啬的嫌疑,“自奉俭啬”;其二是先人经商的天赋一脉相承,且大有后浪推前浪之势,“商之术工过父”,于是,“数世均以富闻”的局面似乎也是顺理成章。▲徐廉墅像

宗泉公先后娶有四房,分别是朱、吴、张、王四氏,共生有六男四女。殷实的大户人家自然会在子女的数量上超越一般人家。因为有相当数量的保证,出现几个出挑人才的概率当然会提高。

徐申如的父亲叫徐星匏,是宗泉公的第五子,名元衡,谱名明枢。

据《徐志摩年谱》记载,“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七祖父星匏公卒。享寿七十二岁”。若以此作时间上倒推的话,星匏公应出生于1830年(道光十年)前后。

星匏公是一位副贡生。所谓贡生,在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副贡生,大概就是“后备人才”吧。

徐星匏的人生经历也是丰富多彩。尤为时人称道的是“工书法,娴习掌故”。关于他的生平,乡贤朱昌燕有专门的记载:“先生讳元衡,居南湖之滨,家故饶。幼守庭训,以勤俭自励,敝衣粗粝晏如也。少长,从张筠阁、许龙华诸名宿游。学有师承,弱冠以府试第一人入州庠,文誉日噪。旋丁寇难,虽流离奔走,未尝释卷。……闻先生夙工楷法,日可万余字,曾为别下斋蒋氏缮写不易得之书,约五六十种,此特其一鳞片甲耳。任意挥洒无一笔苟老辈,风流于斯可见燕少。先生二十岁,乱平,初踏省闱,犹见先生提篮挟策,逐队于矮屋中也。既贡成,均遂淡进取,一意治家,开源节流,条理秩然。不数年,业遂隆起。晚年力行善事,平道路,修桥梁,凡乡邦有益之举,无不躬先倡率。盖先生抱经世才,不得志于时,退而惠及一乡,泽延一家。古人云:‘人生于世,不能为一世不可少之人,当为一乡不可少之人,一家不可少之人。’先生非一乡一家不可少之人耶?……”

那朱昌燕又是何许人也?据《浙江历代藏书家名录》记载,朱昌燕,清光绪贡生,居硖石沙泗浜,所藏善本版刻固多,而旧抄中乡邦掌故文献占大半。藏书处名朝经暮史、昼子夜集楼、沙滨草堂、学易斋等。著有《峡川朱氏收藏书目》。

修身、崇文、治家、行善,这就是旧时知识分子品行和追求之所在,也是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培育及延续了良好的家风门风。成为“一家不可少之人”,乃至“一乡不可少之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徐星匏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成功。虽没在科举及官宦方面卓有成效,但致力乡土,造福一方,也是功德圆满的境界。父亲星匏公的为人处世和人格魅力对徐申如影响深远。善有善报,若是按照传统因果报应的说法,力行善事,就是为子孙后代积德积福。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徐星匏初娶同邑伊桥太学生孙二酉之女,继娶嘉兴王店国学生何松岩之女,共生有二子一女。长子取名蓉初,次子取名申如。女儿后嫁同邑望族沈氏。

徐申如之兄长徐蓉初(1866—1935),名光济,谱名义煃,字蓉初。他在徐家堂兄辈中排行第五,故又号徐五。为清末藏书家,其藏书室名为“紫来阁”。

徐家历来喜爱藏书。星匏公时已藏有相当数量的藏书,光济先生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充,可谓殚精竭虑,遂积书至二三千册,藏书中尤多海宁乡邦文献。由于兄弟徐申如在治家和商场的能干,徐蓉初自中年起便从商场逐渐淡出,放手让兄弟经营,自己热衷于琴棋书画,尤其喜爱海宁地方文献。

据说,光济先生每日早起,洗漱诸事完毕后便端坐于紫来阁,以校勘乡贤手稿及图书为己任,以至废寝忘食,而乐此不疲。最终编撰成《汲修斋丛书》,可惜未曾刊印,其手稿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光济先生曾请来嘉兴画家杨伯润,请他绘制自己在书斋校书的情境,取名为《紫来阁勘书图》,以此作为纪念。

前面已经作了时间上的推算,星匏公大约生于1830年(道光十年)。徐申如生于1872年,比1866年出生的兄长徐蓉初小了整整6岁。简单换算后,大致可以推知,作为小儿子的徐申如是星匏公于不惑之年以后所得。在得长子又间隔6年之久后,再得一公子,星匏公其喜悦之情不言自明,可想而知。加之,这位小儿子从小表现出灵活好学,颇有壮志,自然深得父亲星匏公的青睐与器重。

在徐申如5岁时,其父便请来私塾先生,为儿子发蒙。在徐申如从小的记忆中,有两件事可谓刻骨铭心,以致影响了他的一生。

其一是父亲的书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徐申如在入私塾前,便按照父亲的要求进行着描红,开始了传统的书法训练。在乡贤朱昌燕的回忆里记载道“星匏公工楷书,日可万余字”。这简直就是一台小型复印件了。父亲娴熟又公正的楷书,以及做事的认真投入,孜孜不倦的情形,对年幼的徐申如不仅是书法时所产生的直观教育,一笔一画,工工整整、一丝不苟。书如其人,所以,这也是为人处世的启发:品行要像楷书那样正直、端庄、大气。

虽说徐申如开始接受比较系统的私塾教育,但是徐家毕竟是商贾世家,对于以科举博取功名的兴趣不是过于期望、热衷,一意孤行。就像父亲星匏公当年“弱冠以府试第一人入州庠”,取得了秀才的身份,而且是“文誉日噪”,照理说应该是更上层楼,再接再厉,以博取举人或更高级的身份。因为在科举社会,唯有取得举人及以上的功名才有条件和机会做官。现在没有资料表明星匏公是否作了进一步的赶考,或是赶考后的名落孙山,但结果只有一个,星匏公的最高学历只是“副贡生”。这里可能是因为社会大背景所致,“旋丁寇难,流离奔走”。但最大的缘由可能是家风所致,即“淡进取,一意治家”是也。

同样,我们也没法知晓徐申如是否参加了府试等科举考试。从《徐志摩年谱》中我们得之,表明徐申如作为读书人身份的标签是“后选中书科中书”。但这既不是最后或最高的学历学位证明,也非官衔任职称谓。

据载,“中书科中书”,宋初就设有此官名,但实际并不任职。明洪武七年(1374年),设直省舍人,属中书省。九年,改中书舍人。次年,与给事中同属承敕监。建文帝时,改中书舍人为侍书,入文翰馆,属翰林院。成祖复旧制,置中书科官署,定额中书舍人为二十人,从七品,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与此前各代中书舍人之代皇帝起草诏令者不同,地位亦低。清沿置,随科举废除终止。

所以,徐申如所获的所谓“中书科中书”,而且还是个“后选”,明显是一个用钱财捐得的虚名,姑且视为一个准官衔吧。旧时读书人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