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00:11:27

点击下载

作者:张文良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金光明经/张文良 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9(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ISBN 978-7-5060-8582-3

Ⅰ.①金… Ⅱ.①张… Ⅲ.①大藏经②《金光明经》-译文③《金光明经》-注释 Ⅳ.①B9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67711号本书中文简体字版权由上海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授权出版中文简体字版专有权属东方出版社

金光明经(JINGUANGMINGJING)

释 译 者:张文良

责任编辑:查长莲

出  版:东方出版社

发  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113号

邮政编码:100007

印  刷:三河市中晟雅豪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2016年12月第1版

印  次:2016年12月第1次印刷

开  本: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  张:8.875

字  数:200千字

书  号:ISBN 978-7-5060-8582-3

定  价:39.00元

发行电话:(010)85924663 85924644 85924641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观点并不代表本社立场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电话:(010)85924602 85924603《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大陆简体字版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赖永海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月清 王邦维 王志远 王雷泉

     业露华 许剑秋 陈永革 吴根友

     徐小跃 龚 隽 葛兆光 温金玉

     彭明哲 程恭让 鲁彼德 董 群

     潘少平 潘桂明 魏道儒总序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

诚然,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古德这首诗偈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顶戴感恩的心情!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浩瀚、古文艰涩,常使忙碌的现代人有义理远隔、望而生畏之憾,因此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编纂一套白话佛典,以使法雨均沾,普利十方。

一九九一年,这个心愿总算有了眉目。是年,佛光山在中国大陆广州市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将该套丛书定名为《中国佛教经典宝藏》[1]。后来几经集思广益,大家决定其所呈现的风格应该具备下列四项要点:

一、启发思想:全套《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共计百余册,依大乘、小乘、禅、净、密等性质编号排序,所选经典均具三点特色:

1.历史意义的深远性

2.中国文化的影响性

3.人间佛教的理念性

二、通顺易懂:每册书均设有原典、注释、译文等单元,其中文句铺排力求流畅通顺,遣词用字力求深入浅出,期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契入妙谛。

三、文简意赅:以专章解析每部经的全貌,并且搜罗重要的章句,介绍该经的精神所在,俾使读者对每部经义都能透彻了解,并且免于以偏概全之谬误。

四、雅俗共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是白话佛典,但亦兼具通俗文艺与学术价值,以达到雅俗共赏、三根普被的效果,所以每册书均以题解、源流、解说等章节,阐述经文的时代背景、影响价值及在佛教历史和思想演变上的地位角色。

兹值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诸方贤圣齐来庆祝,历经五载、集二百余人心血结晶的百余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也于此时隆重推出,可谓意义非凡,论其成就,则有四点可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佛教史上的开创之举:民国以来的白话佛经翻译虽然很多,但都是法师或居士个人的开示讲稿或零星的研究心得,由于缺乏整体性的计划,读者也不易窥探佛法之堂奥。有鉴于此,《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突破窠臼,将古来经律论中之重要著作,做有系统的整理,为佛典翻译史写下新页!

二、杰出学者的集体创作:《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结合中国大陆北京、南京各地名校的百位教授、学者通力撰稿,其中博士学位者占百分之八十,其他均拥有硕士学位,在当今出版界各种读物中难得一见。

三、两岸佛学的交流互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撰述大部分由大陆饱学能文之教授负责,并搜录台湾教界大德和居士们的论著,借此衔接两岸佛学,使有互动的因缘。编审部分则由台湾和大陆学有专精之学者从事,不仅对中国大陆研究佛学风气具有带动启发之作用,对于台海两岸佛学交流更是帮助良多。

四、白话佛典的精华集萃:《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典里具有思想性、启发性、教育性、人间性的章节做重点式的集萃整理,有别于坊间一般“照本翻译”的白话佛典,使读者能充分享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法喜。

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付梓在即,吾欣然为之作序,并借此感谢慈惠、依空等人百忙之中,指导编修;吉广舆等人奔走两岸,穿针引线;以及王志远、赖永海等大陆教授的辛勤撰述;刘国香、陈慧剑等台湾学者的周详审核;满济、永应等“宝藏小组”人员的汇编印行。由于他们的同心协力,使得这项伟大的事业得以不负众望,功竟圆成!《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说是大家精心擘划、全力以赴的巨作,但经义深邈,实难尽备;法海浩瀚,亦恐有遗珠之憾;加以时代之动乱,文化之激荡,学者教授于契合佛心,或有差距之处。凡此失漏必然甚多,星云谨以愚诚,祈求诸方大德不吝指正,是所至祷。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于佛光山[1].编者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大陆出版时改为《中国佛学经典宝藏》丛书。原版序 敲门处处有人应《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佛光山继《佛光大藏经》之后,推展人间佛教的百册丛书,以将传统《大藏经》精华化、白话化、现代化为宗旨,力求佛经宝藏再现今世,以通俗亲切的面貌,温渥现代人的心灵。

佛光山开山三十年以来,家师星云上人致力推展人间佛教,不遗余力,各种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创办,全世界弘法度化之道场应机兴建,蔚为中国现代佛教之新气象。这一套白话精华大藏经,亦是大师弘教传法的深心悲愿之一。从开始构想、擘划到广州会议落实,无不出自大师高瞻远瞩之眼光,从逐年组稿到编辑出版,幸赖大师无限关注支持,乃有这一套现代白话之大藏经问世。

这是一套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传统佛教文化的丛书,取其精华,舍其艰涩,希望既能将《大藏经》深睿的奥义妙法再现今世,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学佛求法的方便舟筏。我们祈望《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具有四种功用:

一、是传统佛典的精华书

中国佛教典籍汗牛充栋,一套《大藏经》就有九千余卷,穷年皓首都研读不完,无从赈济现代人的枯槁心灵。《宝藏》希望是一滴浓缩的法水,既不失《大藏经》的法味,又能有稍浸即润的方便,所以选择了取精用弘的摘引方式,以舍弃庞杂的枝节。由于执笔学者各有不同的取舍角度,其间难免有所缺失,谨请十方仁者鉴谅。

二、是深入浅出的工具书

现代人离古愈远,愈缺乏解读古籍的能力,往往视《大藏经》为艰涩难懂之天书,明知其中有汪洋浩瀚之生命智慧,亦只能望洋兴叹,欲渡无舟。《宝藏》希望是一艘现代化的舟筏,以通俗浅显的白话文字,提供读者遨游佛法义海的工具。应邀执笔的学者虽然多具佛学素养,但大陆对白话写作之领会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与台湾有相当差距,造成编写过程中对深厚佛学素养与流畅白话语言不易兼顾的困扰,两全为难。

三、是学佛入门的指引书

佛教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深入,门门是无限宽广的证悟途径,可惜缺乏大众化的入门导览,不易寻觅捷径。《宝藏》希望是一支指引方向的路标,协助十方大众深入经藏,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成就无上的人生福泽。

四、是解深入密的参考书

佛陀遗教不仅是亚洲人民的精神归依,也是世界众生的心灵宝藏。可惜经文古奥,缺乏现代化传播,一旦庞大经藏沦为学术研究之训诂工具,佛教如何能扎根于民间?如何普济僧俗两众?我们希望《宝藏》是百粒芥子,稍稍显现一些须弥山的法相,使读者由浅入深,略窥三昧法要。各书对经藏之解读诠释角度或有不足,我们开拓白话经藏的心意却是虔诚的,若能引领读者进一步深研三藏教理,则是我们的衷心微愿。大陆版序一《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一套对主要佛教经典进行精选、注译、经义阐释、源流梳理、学术价值分析,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的大型佛学丛书,成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星云大师担任总监修,由大陆的杜继文、方立天以及台湾的星云大师、圣严法师等两岸百余位知名学者、法师共同编撰完成。十几年来,这套丛书在两岸的学术界和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研究、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推动两岸的文化学术交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则是《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的简体字修订版。之所以要出版这套丛书,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

首先,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穷其一生之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因此之故,有“精选”之举。

其次,佛教源于印度,汉传佛教的经论多译自梵语;加之,代有译人,版本众多,或随音,或意译,同一经文,往往表述各异。究竟哪一种版本更契合读者根机?哪一个注疏对读者理解经论大意更有助益?编撰者除了标明所依据版本外,对各部经论之版本和注疏源流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再次,佛典名相繁复,义理艰深,即便识得其文其字,文字背后的义理,诚非一望便知。为此,注译者特地对诸多冷僻文字和艰涩名相,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注解和阐析,并把所选经文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希望这些注译,能成为修习者得月之手指、渡河之舟楫。

最后,研习经论,旨在借教悟宗、识义得意。为了将其思想义理和现当代价值揭示出来,编撰者对各部经论的篇章品目、思想脉络、义理蕴涵、学术价值等所做的发掘和剖析,真可谓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当然,佛理幽深,欲入其堂奥、得其真义,诚非易事!我们不敢奢求对于各部经论的解读都能鞭辟入里,字字珠玑,但希望能对读者的理解经义有所启迪!

习近平主席最近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如何去研究、传承和弘扬优秀佛教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拟对繁体字版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进行修订,并出版简体字版的《中国佛学经典宝藏》,随喜赞叹,寥寄数语,以叙因缘,是为序。二○一六年春于南京大学大陆版序二

身材高大、肤色白皙、擅长军事的亚利安人,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多年从中亚攻入西北印度,把当地土著征服之后,为了彻底统治这里的人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种姓制度,创造了无数的神祇,主要有创造神梵天、破坏神湿婆、保护神毗婆奴,人们的祸福由梵天决定,为了取悦梵天大神,需要透过婆罗门来沟通,因为他们是从梵天的口舌之中生出,懂得梵天的语言——繁复深奥的梵文,婆罗门阶级是宗教祭祀师,负责教育,更掌控了神与人之间往来的话语权。四种姓中最重要的是刹帝利,举凡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都由他们实际操作,属贵族阶级,由梵天的胸部生出。吠舍则是士农工商的平民百姓,由梵天的膝盖以上生出。首陀罗则是被踩在梵天脚下的土著。前三者可以轮回,纵然几世轮转都无法脱离原来种姓,称为再生族;首陀罗则连轮回的因缘都没有,为不生族,生生世世为首陀罗,子孙也倒霉跟着宿命,无法改变身份。相对于此,贱民比首陀罗更为卑微、低贱,连四种姓都无法跻身其中,只能从事挑粪、焚化尸体等最卑贱、龌龊的工作。

出身于高贵种姓释迦族的悉达多太子,为了打破种姓制度的桎梏,舍弃既有的优越族姓,主张一切众生皆平等,成正等觉,创立了佛教僧团。为了贯彻佛教的平等思想,佛陀不仅先度首陀罗身份的优婆离出家,后度释迦族的七王子,先入山门为师兄,树立僧团伦理制度。佛陀更严禁弟子们用贵族的语言——梵文宣讲佛法,而以人民容易理解的地方口语来演说法义,这就是巴利文经典的滥觞。佛陀认为真理不应该是属于少数贵族、知识分子的专利或装饰,而应该更贴近普罗大众,属于平民百姓共有共知。原来佛陀早就在推动佛法的普遍化、大众化、白话化的伟大工作。

佛教从西汉哀帝末年传入中国,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漫长艰巨的译经过程,加上历代各宗派祖师的著作,积累了庞博浩瀚的汉传佛教典籍。这些经论义理深奥隐晦,加以书写的语言文字为千年以前的古汉文,增加现代人阅读的困难,只能望着汗牛充栋的三藏十二部扼腕慨叹,裹足不前。

如何让大众轻松深入佛法大海,直探佛陀本怀?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乃发起编纂《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一九九一年,先在大陆广州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订定一百本的经论种类、编写体例、字数等事项,礼聘中国社科院的王志远教授、南京大学的赖永海教授分别为中国大陆北方与南方的总联络人,邀请大陆各大学的佛教学者撰文,后来增加台湾部分的三十二本,是为一百三十二册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于一九九七年,作为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的献礼,隆重出版。

六七年间我个人参与最初的筹划,多次奔波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小心谨慎带回作者原稿,印刷出版、营销推广。看到它成为佛教徒家中的传家宝藏,有心了解佛学的莘莘学子的入门指南书,为星云大师监修此部宝藏的愿心深感赞叹,既上契佛陀“佛法不舍一众”的慈悲本怀,更下启人间佛教“普世益人”的平等精神,尤其可喜者,欣闻现大陆出版方东方出版社潘少平总裁、彭明哲副总编亲自担纲筹划,组织资深编辑精校精勘;更有旅美企业家鲁彼德先生事业有成之际,秉“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之襟怀,促成简体字版《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的刊行。今付梓在即,是为序,以表随喜祝贺之忱!二○一六年元月题解《金光明经》全称《金光明最胜王经》。译本前后有五种:

1.《金光明经》四卷,十八品,北凉昙无谶于玄始年间(公元四一八—四二八年)译出。

2.《金光明帝王经》七卷,二十二品,梁真谛于承圣元年(公元五五二年)译出。

3.《金光明更广大辩才陀罗尼经》五卷,二十品,北周耶舍崛多于北周武帝时(公元五六〇—五七八年)译出。

4.《合部金光明经》八卷,二十四品,隋释宝贵于开皇十七年(公元五九七年)糅编各家异本而成。

5.《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三十一品,唐义净于武周长安三年(公元七〇三年)译出。

此外还有法成、胜友等所译藏文本,及西夏文本、蒙文本、满文本等。本经的完整梵本现存尼泊尔,二十一品,大同凉译,日本南条文雄、泉芳璟曾于一九三一年校印一本。《金光明经》(依据义净本,下同)三十一品,依义区分,初序品为序分,次九品属于正宗分,其余二十一品是流通分。重点在《寿量品》以下之九品。此九品中,初二品阐释佛果地之功德,后七品解说佛国地之相状。

初《寿量品》,因妙幢对如来寿命仅有八十岁而发生疑问,四方四佛即现身说明,如来寿量无限,但为令众生生稀有心及恭敬心,示现短促。又说种种十法,以大乘义理诠释大般涅槃。《分别三身品》,因虚空藏请问,详说佛有法身、应身及化身,佛一身具足三身,以三身显其无量功德。因地之相状即成就佛果之行法。《梦见忏悔品》,以妙幢菩萨之梦境,说忏悔法。《灭业障品》,因帝释问,说灭过去曾造业障之忏悔法。以上是地前菩萨之行法。《最净地陀罗尼品》,说菩萨之十地行。依次说十地之初因(发菩提心)、十地相状、十地名义、障碍、十地所行各度、所生三摩地,最后说各地所得护持陀罗尼。《莲华喻赞品》,说忏悔法因缘,即过去金龙主王常以莲华为喻,颂赞诸佛,并说有赞文。《金胜陀罗尼品》,说受持此陀罗尼即是供养诸佛,得其授记,随其所求,无不圆满。《重显空性品》,略说无我性空之理,令闻者生信起修。《依空满愿品》,说依空性行菩提法修平等行。

从正宗分以下《四天王观察人天品》至最后《付嘱品》,共二十一品,广说天王护国及增财、益辨、除灾等持诵此经之现世利益,并说释尊前生苦因,末后众菩萨同赞以及如来付嘱等。

这些品中所说诸天护国思想、流水长者放生故事及萨埵王子舍身饲虎故事等,后来都成为佛教中流行的传说,有些还发展演变成为重要的佛教信仰行仪,如护国法会、放生会等等,从而使本经流行更为广泛。

此经在整部经译出以前,西晋竺法护早就有《菩萨十地经》的翻译,此经与本经《最净地陀罗尼品》内容相同。故知此经出现很早,当属初期大乘经典,与《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等约略同时。

从内容上看,此经《分别三身品》和《法华经·寿量品》所说相通,反映出大乘佛教对佛如来观念的变化。《依空满愿品》里,天女闻法开悟,即转女身作梵天身,得佛授记,和《法华经》里龙女转身成佛相似。而《最净地陀罗尼品》所阐释的十地行足以和《华严经·十地品》相互发明。

在教义理论上,此经基本上同于《般若经》的说空与《法华经》的法身常在思想。原始佛教也有空观,即诸法缘起故诸法皆空,而大乘的空观则更彻底,不仅诸法皆空,而且诸法皆空思想的自体也必须是空的。如果以“诸法皆空”为存在,则“诸法皆空”作为“我物”又成一种执着。只有体悟毕竟空,才能证等正觉。

以这种空观为基调的宗教实践,就是行菩萨道的菩萨来济度无量无边众生。然而如果自己思量这是济度众生,则不是真实的济度。如果空观贯彻到底,则救度者空,被救度的众生亦空,行救度所达到的境地也是空。同样的道理,以身相见佛的认识亦非究竟见地。一切诸相皆是虚妄,能作如是观即是见佛。

依空观,亦不住于佛的言教。佛的一切教法皆救度众生的宝筏,等达到救度众生的目的,即行舍去。能如此认识,则得般若波罗蜜。站在智慧的立场去行布施等,才是真正的六度。

大乘佛教的首要之点,它是一种生活之道,伴之以一种非常清晰的观念,这即是精神的解脱境界,和使人达致这种精神解脱的步骤。精神解脱的途径即是六种波罗蜜,那些步骤即是十地。

原始的十地说,出现于部派佛教时代,最初是专就释尊于菩萨时代的修行阶位而言的。如《修行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集经》等所出现的十地说,即专指释尊修行而言。不过,这些经只笼统地举出了十地之名,而未揭示十地的具体名称及说明。直到说出世律部的《大事书》,才不仅举出十地的一一名称,而且还叙说了十地菩萨的愿行,以及菩萨之所以退失其地的因缘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大事书》的十地,已不是单指释尊在菩萨时代修行阶位的十地,而是泛指一切志求佛果的菩萨都须经历的修行阶位。这种十地说,成为后来诸大乘经典十地说的滥觞。

大乘经典中论及菩萨十地的很多,如般若三经、《菩萨本业经》《菩萨十住经》《大方等总持宝光明经》《十住断结经》《菩萨璎珞经》等,但最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华严经》与本经的十地说。《华严经》十地与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联系在一起,菩萨先须经十住、十行、十回向才进入初地,初地以前的菩萨称地前菩萨。本经则不谈十住等菩萨阶位,而是专论十地的相状、名称,以及进入每一地的因缘与障碍等等。十地本为菩萨修行阶位,标示菩萨在智慧与济度众生方面所达到的境界,但主体的境界与客观的世界又相互说明,相互规定,所以十地又与诸菩萨所居国土的清净庄严相对应。

如初地菩萨所见国土,无量珍宝充满;而十地菩萨则见其国土光明遍照,正法流行。本经的十地说可以说是前此十地说的概括和进一步发挥。

关于涅槃思想,本经的论述有着融通大小乘的特征。涅槃的最初意义是寂灭,即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不再转生。小乘佛教所说的阿罗汉境界,就是这种解脱境界。

本经《如来寿量品》在解释何为究竟大般涅槃时说:“一切烦恼以乐欲为本,从乐欲生。诸佛世尊,断乐欲故,名为涅槃。”通于小乘佛教对涅槃的解释。

不过本经更多的是从大乘空观的立场阐释涅槃的。依空观,涅槃和世间的本性是一致的,无差别的,两者都是“空”,也都是不可言说的“妙有”。经云:“诸佛如来善能解了有情无性及法无性故,名为涅槃。”又云:“证得真实无差别相平等法身故,名为涅槃。”此法身体性亦空,法身亦假名。

小乘佛教将涅槃与生死对称,视人生为大苦难。涅槃即断生死因,不再受生,或者也灭尽生死的果,灰身灭智,肉体与精神皆归于寂灭。但大乘则认为,生死、涅槃皆以空为实相,两者都是空。所以涅槃不在生死之外,如果真正能够体会一切事物本来和人们的主观执着无关,即体会生生死死本身即空,也就达到了涅槃境界。此即经中所云:“了知生死及以涅槃无二性故,名为涅槃。”

大乘的涅槃思想渗透着大乘佛法两大根本精神,即智慧与慈悲。体会万法本空,证得世间实相,即获得般若智慧,这是进入究竟涅槃的基础。但虽获得般若智,得到个人精神的解脱,还不能说是究竟解脱。

因为大乘的慈悲精神要求修行者不能停留于自己的解脱生死,还必须去教化众生,救度众生。没有众生的解脱,也就没有个体的究竟解脱。由于发愿要普度众生,即使自身的觉悟已达到佛的境地,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了,也决不进入。这就是所谓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此即经云:“于诸有情,任运休息化因缘故,名为涅槃。”

值得注意的是,本经亦有以“转依”释解脱的思想。转依是大乘瑜伽行派提出的范畴。“转”,转变、转化;“依”,所依,指与生俱有而相续不断的意识状态。转依,即于心、意识方面着力,通过转变认识,以影响行为,进而改变客观环境。

人们在修持过程中,如果能使清净的概念、认识逐渐代替染污的概念、认识,从而带来整个认识和行为的改变,人生也就从染趋净,逐渐改变,终至染尽净满,身心面貌完全改观,也就实现了转依,达到了涅槃境界。

而人类最普遍、最顽固的染污概念或认识即身见和法见,或说身依和法依,所以能转变此身依、法依,即得涅槃。经云:“能转身依及法依故,名为涅槃。”由此也见出本经在思想上会通大乘空宗与有宗的倾向。

本经在内容上另一显著特点是,出现大批婆罗门教传统的天神和天女与佛陀接谈。如《四天王护国品》中,佛陀对四大天王详细讲解地上君王的职责,包括在他们的疆界之内传扬这部特殊的经典。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经中出现的三个著名天女形象:辩才天女、吉祥天女和地母神。

辩才天女帮助所有学习这部经的人提高悟性和记忆力,并嘱咐这部经的奉持者,如果遇到星宿不利,遇见病痛,可以拿三十二种草药煎汤,并举行沐浴仪式,念诵巫术咒语。这反映出贵霜王朝流行习俗对佛教思想的影响。

另外,本经中所有咒语均称陀罗尼而不称真言。在《诸天药叉护持品》中,青颈的名号还只用于天神,而非千手观音,旷野鬼仍只是一个药叉王而非大元帅明王,苫跋罗仍只是一个阿修罗王而非胜乐金刚。这些都可以看出原始禁咒藏还未发展到后来流行的真言乘、金刚乘的地步。

本经作为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对后世佛教,尤其是中国佛教影响甚巨。节选的标准是视其宗教价值和学术价值及是否对后世佛教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

涅槃说、三身说、十地说以及如来行思想均集中于前十品,故重点选录了其中的《如来寿量品》《分别三身品》《灭业障品》《最净地陀罗尼品》和《依空满愿品》。《四天王护国品》中的天王护国思想和《长者子流水品》中的护生思想对后世佛教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过相当影响。《舍身品》所述王子饲虎故事,情节完整,形象生动,其所张扬的慈悲救世的理想对后世信众有着巨大的感召力。

整部经还有大量陀罗尼内容,在西藏文大藏经中,甚至将它列入秘密部,为较全面反映全经面貌选录了《无染着陀罗尼品》。

本经有多种异本,译者中昙无谶、真谛、耶舍崛多、义净等皆为翻译大家。义净的译本品目义理最为完备,译文华质得中,成为通行的本子,本节选亦从此本出。

义净(公元六三五—七一三年),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济南)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二十岁,受具足戒。

师年十五即慕法显、玄奘之西游,并于咸亨二年(公元六七一年)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弗逝(苏门答腊巴邻旁,Pale mbang)至印度,一一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到苏门答腊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后,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佛授记寺。

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与戒律、唯识、密教等典籍的汉译工作。自圣历二年(公元六九九年)迄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〇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经典1 如来寿量品第二

原典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妙幢。已于过去无量俱①②胝那庾多百千佛所,承事供养,殖诸善根。是时妙幢菩萨独于静处作是思维:以何因缘,释迦牟尼如来寿命短促,唯八十年?复作是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得寿命长。云何为二?一者不害生命;二者③施他饮食。然释迦牟尼如来,曾于无量百千万亿无数大劫,不害生④命,行十善道。常以饮食惠施一切饥饿众生,乃至己身血肉骨髓,亦持施与,令得饱满,况余饮食?

时,彼菩萨于世尊所作是念时,以佛威力,其室忽然广博严净,帝青琉璃种种众宝,杂彩间饰,如佛净土。有妙香气,过诸天香,芳馥充满。于其四面各有上妙师子之座,四宝所成,以天宝衣而敷其上。复于此座有妙莲花,种种珍宝以为严饰,量等如来,自然显现。于莲花上有四如来:东方不动、南方宝相、西方无量寿、北方天鼓音。是四如来各于其座跏趺而坐,放大光明,周遍照耀王舍大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雨诸天花,奏诸天乐。

尔时,于此赡部洲中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以佛威力,受胜妙乐,无有乏少。若身不具,皆蒙具足,盲者能视,聋者得闻,哑者能言,愚者得智,若心乱者得本心,若无衣者得衣服,被恶贱者人所敬,有垢秽者身清洁。于此世间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皆显现。

注释

①俱胝:梵语Koti,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玄应音义》卷五载,俱致,或称俱胝,即中土所称之“千万”或“亿”。

②那庾多:梵名Nayuta,或译那由他、那由多等,意译为姟,相当于千亿。

③劫:梵语Kalpa,又译劫波等,意译长时、大时。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用来表示极大时限的时间单位。佛教沿用之,表示不可计算的长远岁月。

④十善道:又称十善业、十善根本业道、十白业道。具体言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十善具有止恶行善之意义,故亦称十善戒。

译文

那时,在王舍大城,有一位菩萨名叫妙幢。妙幢菩萨已在过去世无量无数佛处,恭敬地侍奉供养,培植各种善根。此时妙幢菩萨独自在一寂静处这样想:为什么释迦牟尼如来寿命短促,只活了八十岁?又想到:正如佛所开示的,有两种因缘可得长寿,一是不加害于一切生命;二是布施他人饮食,解除其饥渴。然而释迦牟尼如来,曾经在百千万亿无量无数大劫,不害生命,修各种善行,经常以种种饮食布施一切饥饿众生,乃至将自己的血肉骨髓,也毫不吝惜地献出来布施,以解除众生的饥苦。其悲心不能说不大,但释迦牟尼如来为什么寿命亦有限呢?

当妙幢菩萨对世尊的寿量产生这样的想法时,诸佛显现出威神力,菩萨所居住处忽然变得宽敞宏大庄严清净,帝青琉璃等种种色彩斑斓的宝物将其装饰一新,如佛国净土一般。有美妙的香气弥满,其芳馥超过各种天界名香。室内四面各有华贵的狮子法座,法座由金、银、琉璃、玛瑙等四种珍宝做成,上面盖着天神的宝衣。宝座上有妙莲花随如来出现而自然显现,莲花四周装饰着种种珍宝。莲花上分别坐着四位如来:东方不动如来、南方宝相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北方天鼓音如来。四位如来各自在其法座结跏趺坐,放出的无量光明,照耀着王舍大城,也照耀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如恒河沙数的诸佛国土,也无不光明充满。在此光明世界,天花缤纷,天乐齐奏。

此时,在赡部洲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由于佛威神力的加持,都平等享受各种胜妙的快乐,没有人有所匮乏。如果是身体有残缺者,皆得健全;如果是盲聋痖愚者,五根变得灵敏,大脑变得聪慧;如果是心散乱不定者,能识得本心;如果是缺少衣食者,能够衣食丰足;如果是被污辱被损害者,能得尊敬爱戴;如果是肮脏不洁者,能得清洁无垢。在此世间一切未曾出现过的胜妙之事,皆得显现。

原典

尔时,妙幢菩萨,见四如来及希有事,欢喜踊跃,合掌一心,瞻仰诸佛殊胜之相。亦复思维:释迦牟尼如来无量功德,惟于寿命,生疑惑心,云何如来功德无量,寿命短促,唯八十年?尔时四佛,告妙幢菩萨言:善男子!汝今不应思忖如来寿命长短。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见诸天世间梵、魔、沙门、婆罗门等人及非人,有能算知佛之①寿量,知其齐限,惟除无上正遍知者。

时,四如来欲说释迦牟尼佛所有寿量。以佛威力,欲、色界天、诸龙、鬼、神、健闼婆、阿苏罗、揭路荼、紧那罗、莫呼洛伽及无量百千亿那庾多菩萨摩诃萨,悉来集会,入妙幢菩萨净妙室中。尔时四佛于大众中,欲显释迦牟尼如来所有寿量,而说颂曰:

一切诸海水,可知其滴数,无有能数知,释迦之寿量。

析诸妙高山,如芥可知数,无有能数知,释迦之寿量。

一切大地土,可知其尘数,无有能数知,释迦之寿量。

假使量虚空,可得尽边际,无有能数知,释迦之寿量。

若人住亿劫,尽力常算数,亦复不能知,世尊之寿量。

不害众生命,及施于饮食,由斯二种因,得寿命长远。

是故大觉尊,寿命难知数,如劫无边际,寿量亦如是。

妙幢汝当知,不应起疑惑,最胜寿无量,莫能知数者。

尔时,妙幢菩萨闻四如来说释迦牟尼佛寿量无限,白言:世尊!云何如来示现如是短促寿量?时四世尊告妙幢菩萨言:善男子!彼释②迦牟尼佛于五浊世出现之时,人寿百年,禀性下劣,善根微薄,复无信解。此诸众生,多有我见、人见、众生、寿者,养育邪见,我我③所见、断常见等。为欲利益此诸异生及诸外道,如是等类,令生正解,速得成就无上菩提,是故释迦牟尼如来,示现如是短促寿命。

善男子!然彼如来欲令众生见涅槃已,生难遭想、忧苦等想,于佛世尊所说经教,速当受持,读诵通利,为人解说,不生谤毁,是故如来现斯短寿。何以故?彼诸众生若见如来不般涅槃,不生恭敬难遭之想,如来所说甚深经典,亦不受持读诵通利,为人宣说。所以者何?以常见佛,不尊重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见其父母,多有财产,珍宝丰盈,便于财物不生希有难遭之想。所以者何?于父财物生常想故。善男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若见如来不入涅槃,不生希有难遭之想。所以者何?由常见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贫穷,资财乏少,然彼贫人或诣王家,或大臣舍,见其仓库种种珍宝,悉皆盈满,生希有心难遭之想。时彼贫人为欲求财,广设方便,策勤无怠。所以者何?为舍贫穷,受安乐故。

善男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若见如来入于涅槃,生难遭想乃至忧苦等想。复作是念,于无量劫诸佛如来出现于世,如乌昙跋花,时乃一现。彼诸众生发希有心,起难遭想,若遇如来,心生敬信;闻说正法,生实语想;所有经典,悉皆受持,不生毁谤。

善男子!以是因缘,彼佛世尊,不久住世,速入涅槃。善男子!是诸如来,以如是等善巧方便,成就众生。尔时四佛,说是语已,忽然不现。

注释

①正遍知:又称正觉,指真正的觉悟,以其遍知一切诸法之实相,称正遍知。

②五浊世:又称五浊恶世、浊恶世、浊世。五浊:指劫浊,当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见浊,像法时代,邪见增盛,邪法盛行,众生不修善道;烦恼浊,众生多诸贪欲,心神恼乱;众生浊,众生不畏恶业果报,不持禁戒,不作功德;命浊,因恶业增加,寿命短促,百岁者稀。《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减至二万岁时,五浊生起,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

③异生:音译必栗托仡那。全称婆罗必栗托仡那,意译愚异生。旧译为凡夫,新译为异生。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起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称异生。

译文

此时,妙幢菩萨见四如来显现,又见一切稀有胜妙的事,非常欢喜,双手合掌,满怀至诚地瞻仰诸佛如来庄严之相。妙幢此时又对释迦牟尼如来的寿命产生疑惑:如来既然具无量功德,为什么寿命短促,只活八十岁?此时四佛已知妙幢菩萨的疑惑,对他开示道:善男子!你现在不应该以凡情思忖如来寿命的长短。为什么这样说呢?善男子!我们还从没见到过诸天界诸世间众生,包括梵天、魔众、沙门、婆罗门等一切人及非人,有能算出佛的寿量,知道其寿命极限的,只有获得觉悟、洞彻万法实相者除外。

当四如来要为妙幢菩萨解说释迦牟尼佛真实寿量时,由于佛神奇的感召力,欲界、色界、诸龙、鬼、神、健闼婆、阿苏罗、揭路荼、紧那罗、莫呼洛伽以及百千万亿无量无数菩萨,皆入妙幢菩萨清净庄严的宫中,前来听如来说法。此时四佛即向大众解说释迦牟尼如来的真实寿命,说道:

即使世间一切大海水能数得清其水滴数,也没有人能数得出释迦牟尼的寿数。

即使世间一切高山能数得清其微粒数,也没有人能数得出释迦牟尼的寿数。

即使世间一切大地能数得清其微尘数,也没有人能数得出释迦牟尼的寿数。

假使丈量虚空能测出其边际,也没有人能测得出释迦牟尼的寿量。

如果有人住世亿劫一直不停地计数,也不能数得出释迦牟尼的寿量。

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及布施众生饮食,由于这两种因缘能得寿命长久。

所以释迦牟尼如来的寿量难以数知,如世间劫数无穷尽,世尊寿量亦无穷尽。

妙幢应当明白此理,不应心生疑惑,最尊最胜的佛世尊寿数无量,无人能数得出。

此时,妙幢菩萨闻听四如来宣说释迦牟尼佛寿命无限,即不解地问:世尊!为什么释迦牟尼如来示现如此短促的寿命?四如来解释道:善男子!释迦牟尼如来在此五浊恶世出现的时候,众生寿数以百年为限,且禀性卑下恶劣,少有善根,对正法缺乏信念与解悟。所以此世众生执着于我、人、众生、寿者,逐渐形成各种偏邪的见解,如我见、我所见、断见、常见等。为了使所有这些凡夫及执持邪见的众生,皆能获得正知正见,迅速成就无上菩提,所以释迦牟尼如来示现如此短促的寿命。

善男子!释迦牟尼如来还想让众生见到自己入涅槃,从而想到世尊难遇,失去世尊则有大忧苦。众生能够这样想,则对佛世尊所说经教,定会读诵悟解,信受奉持,为人解说,不生怠慢,不生谤毁,因此如来示现如此短促的寿数。为什么这样说呢?世间众生如果看到如来不入涅槃,则会少有恭敬心,不生难值难遇想。对如来所讲述的深奥的经典,也不会急迫地去读诵悟解、信受奉持、为他人解说。因为佛常住世,长生不老,众生就难以产生尊重的感情。

善男子!譬如有人看到父母有很多财产、珍宝,就不会对这些财物感到稀奇难遇,因为在他眼里,这些财宝坚固不坏且永远不会丧失。善男子!世间众生也是如此,如果看到如来不入涅槃,便不会感到稀有难遇,其原因也是由于能常见佛。

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贫穷,缺少资财,如果偶然到一富贵之家如国王或大臣,看到人家仓库里装满种种珍宝,便会自然感到稀有难遇。贫家之子为求得财宝,消除贫穷,享受安乐,便会殚精竭虑,想尽种种办法。

善男子!世间众生也是这样,如果见到如来入于涅槃,便会感到忧愁悲苦,更感到佛世尊难逢难遇。众生还会想到:经亿万斯年,才会有诸佛如来出现在世间,而一旦出世很快又会入于涅槃,如昙花一现。众生既产生这种世尊稀有难逢的想法,如果遇到如来出世,一定会恭敬崇信;听到佛讲说正法,一定会奉为真言;对佛所说一切经典,皆信受奉持,不生毁谤。

善男子!正因为以上原因,释迦牟尼佛并不久住世间,而是很快即入涅槃。善男子!诸佛如来就是以这样的善巧方便,来使众生获得正知正见。四如来为妙幢及诸天人讲完佛入涅槃的因缘,忽然就消失了。

原典

尔时,妙幢菩萨亲于佛前及四如来并二大士诸天子所,闻说释迦牟尼如来寿量事已,复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若实如是,①②诸佛如来,不般涅槃,无舍利者,云何经中说有涅槃及佛舍利,令诸人天恭敬供养?过去诸佛,现有身骨,流布于世,人天供养,得福无边,今复言无,致生疑惑,惟愿世尊,哀愍我等,广为分别。

注释

①涅槃:又作般泥洹,般,为梵语Pari的音译,意为完全。涅槃,为梵语Nirvāna的音译,原指吹灭或吹灭4后的状态,后转指人心烦恼之火灭尽,达到清净无垢的境地。

②舍利:梵语Śarīra的音译,意为死尸、遗骨。在佛教中,通常指佛陀的遗骨,故称佛骨或佛舍利,后世亦指高僧死后焚烧所遗骨灰。

译文

当妙幢菩萨在佛、四如来及二位菩萨诸天众前,亲闻释迦牟尼佛真实寿量后,又从座位上站起,双手合十,恭敬地问佛:世尊!如果诸佛如来真的不入涅槃,没有舍利,为什么经中常说佛有涅槃及舍利,并让诸人天恭敬供养?过去世诸佛留有遗骨,流布于世间,若有人天供养,会得无量无边的福报,而今四如来又说佛无涅槃无舍利,使我们疑惑不解,希望世尊发慈悯心,为我们详细解说。

原典

尔时,佛告妙幢菩萨及诸大众:汝等当知,云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说,如是之义,当一心听。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应知,①有其十法,能解如来应正等觉真实理趣,说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②③为十?一者诸佛如来究竟断尽诸烦恼障、所知障故,名为涅槃;④⑤二者诸佛如来善能解了有情无性及法无性故,名为涅槃;三者能⑥⑦转身依及法依故,名为涅槃;四者于诸有情任运休息化因缘故,⑧名为涅槃;五者证得真实无差别相平等法身故,名为涅槃;六者了知生死及以涅槃无二性故,名为涅槃;七者于一切法,了其根本,证清净故,名为涅槃;八者于一切法,无生无灭,善修行故,名为涅槃;⑨⑩九者真如法界,实际平等,得正智故,名为涅槃;十者于诸法性及涅槃性,得无差别故,名为涅槃。是谓十法,说有涅槃。

注释

①正等觉:又作等觉,意谓与正觉相等。菩萨修行圆满,其所遍悟的道理,与诸佛所悟菩提内容相等。是就菩萨位对佛所作界定,故为佛的十名号之一。

②烦恼障:由我执而生贪、嗔、痴,烦扰身心,使众生不能获究竟解脱,故称烦恼障。

③所知障:由法执,使众生不能了知诸法的实相,生贪、嗔、痴,障菩提妙智,故称所知障。

④有情无性:有情,指人类、畜生等一切有情识的生物;无性,指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有情无性即一切有情体性本空。

⑤法无性:指一切诸法无自性,体性空。

⑥身依:指对于我的执着。

⑦法依:指对于法的执着。

⑧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即法性身。

⑨真如法界:真如,一切现象的实性;法界,泛指一切诸法。真如法界指一切现象的真实理性。

⑩正智:指与真实理性相契合的智慧。

译文

听了妙幢菩萨的请求,佛即对大众说:你们应当知道,说佛有涅槃有舍利,是有深奥隐密意蕴的,其间的密意你们要听仔细。善男子!诸大菩萨,可以从十个方面解说如来所证正觉的真实理趣,由此真实理趣,诸经说佛有究竟涅槃。这十种内涵分别为:一、诸佛如来彻底断除贪、嗔、痴等一切阻碍众生证得妙智、获得解脱的障碍,称为涅槃;二、诸佛如来了知一切有情众生及一切万法皆无自性、体性本空,称为涅槃;三、能破除对自身之“我”与万法之“自性”的执着,称为涅槃;四、对一切有情众生能以种种善巧方便随缘化度,称为涅槃;五、证得真实不虚、平等无差别的法性身,称为涅槃;六、了知生死即涅槃,二者体性一如,无二无别,称为涅槃;七、了知一切万法的根本,证得万法清净本性,称为涅槃;八、于不断生灭的万法中,善于体证其无生无灭的本性,称为涅槃;九、一切现象的真实理性,皆平等无差别,能获得与此真实理性相契合的智慧,称为涅槃;十、万法之实际体性如不生不灭、清净无染、平等一如等,即涅槃之本性,识得法性与涅槃性无差别,称为涅槃。由此十种内涵,所以经说佛有涅槃。

原典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应知,复有十法,能解如来应正等觉真实理趣,说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为十?一者一切烦恼以乐欲为本,从乐欲生。诸佛世尊断乐欲故,名为涅槃。二者以诸如来断诸乐欲,不取一法。以不取故,无去无来,无所取故,名为涅槃。三者以无去来及无所取,是则法身不生不灭。无生灭故,名为涅槃。四者此无生灭,非言所宣,言语断故,名为涅槃。五者无有我人,惟法①②③生灭,得转依故,名为涅槃。六者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佛了知故,名为涅槃。七者真如是实,余皆虚妄。实性体者即是真如,真如性者,即是如来,名为涅槃。八者实际之性,④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九者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善男子!是谓十法,说有涅槃。

注释

①转依:转,转舍、转得;依,指使染净、迷悟等诸法得以成立的“依他起性”。转舍依于“依他起性”的虚妄分别,转得出世间胜净妙果,称转依。

②随惑:又称随烦恼,指随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如放逸、懈怠、不信、惛沉等。

③客尘:又作客尘烦恼,即烦恼义。烦恼非心性本有,乃因迷失正理而起,故称客;又因烦恼能污染众生清净本性,犹如尘埃染污万物,故称为尘。

④戏论:指不合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的言论。

译文

其次,善男子!诸大菩萨,还可以从十个方面解说如来所证正觉的真实理趣,由此真实理趣,诸经说佛有究竟涅槃。这十种内涵分别为:一、众生的一切烦恼皆以欲求为根本,从追求欲望的满足而来。诸佛世尊已断除各种世俗的欲求,故称涅槃。二、诸佛如来因为断除了各种世俗的欲求,所以不执取任何外物。因为不执取外界的一切,所以外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无去无来、无得无失。不执取外物,故称涅槃。三、无所执取及无去无来,即法身之不生不灭。证得此无生灭性故称涅槃。四、万法这一无生无灭的本性,非言语所能表达,此言语道断的境界称涅槃。五、不再有人我的虚妄分别,唯有万法的生起与还灭,能完成这种心识的转变,称为涅槃。六、一切烦恼皆非人本性所有,来去无踪,万法真实本性则坚固不动,无来无去。佛如来了知此理,故称涅槃。七、唯有真如才是实在的,其他一切皆虚妄不实。所谓真如即万法之实际理性或本体,此真如之性即如来,或称涅槃。八、对于真如之性,不可以语言文字把捉,唯有如来能断诸戏论,实际体证此真如性,称为涅槃。九、万法的生灭变化是虚妄不实的,唯有无生无灭才是万法的真实理体。那些没有智慧的人,不明此理,累世累劫在生死海中漂泊,而如来体证无生之理,不随物流转,称为涅槃。善男子!由此十种(实为九种,译者注)内涵,经说佛有涅槃。

原典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应知,复有十法,能解如来应①正等觉真实理趣,说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为十?一者如来善知施②③④⑤及施果,无我我所。此施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⑥⑦槃。二者如来善知戒及戒果,无我我所。此戒及果,不正分别,⑧⑨永除灭故,名为涅槃。三者如来善知忍及忍果,无我我所。此忍⑩⑾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四者如来善知勤及勤果,无我我所。此勤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五者如来善⑿⒀知定及定果,无我我所。此定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⒁⒂涅槃。六者如来善知慧及慧果,无我我所;此慧及果,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七者诸佛如来,善能了知一切有情非有情一切诸法皆无性,不正分别。永除灭故,名为涅槃。八者若自爱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众苦恼。诸佛如来,除自爱故,永绝追求。无追⒃⒄求故,名为涅槃。九者有为之法,皆有数量,无为法者,数量皆除。佛离有为,证无为法,无数量故,名为涅槃。十者如来了知有情及法,体性皆空。离空非有,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为涅槃。善男子!是谓十法,说有涅槃。

注释

①施:即布施,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为大乘六度之一。

②施果:即布施之果报,谓行布施能消除贫穷,感得富足等等善果。

③我:指自身。

④我所: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

⑤正分别:又称正思维,指纯真智慧的思索,八正道之一。

⑥戒:即持戒,六度之一。

⑦戒果:谓持戒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

⑧忍:即忍辱,忍受痛苦和迫害,六度之一。

⑨忍果:谓忍辱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

⑩勤:即精进,于修行正法,上进不懈,不屈不挠;六度之一。

⑾勤果:谓精进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⑿定:即禅定,六度之一。

⒀定果:谓修习禅定,能对治心意恼乱,使心安定。

⒁慧:即智慧或般若,六度之一。

⒂慧果:谓修慧能对治愚痴,获真实究竟之智慧。

⒃有为之法:因缘造作义,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有为法,泛指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的现象。

⒄无为法:“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

译文

再次,善男子!诸大菩萨,仍可以从十个方面解说如来所证正觉的真实理趣,由此真实理趣,诸经说佛有究竟涅槃。这十种内涵分别是:一、一切佛如来都能正确认识布施及布施的果报,虽行布施而不作布施想。关于布施及其果报的一切不正确的想法,全都消除净尽,称为涅槃。二、一切佛如来都能正确认识持戒及持戒的果报,虽严持戒律而不作持戒想。关于持戒及其果报的一切不正确的想法,全都消除净尽,称为涅槃。三、一切佛如来都能正确认识忍辱及忍辱的果报,虽能忍辱而不作忍辱想。关于忍辱及其果报的一切不正确的想法,全都消除净尽,称为涅槃。四、一切佛如来都能正确认识精进及精进的果报,虽能精进而不作精进想。关于精进及其果报的一切不正确的想法,全都消除净尽,称为涅槃。五、一切佛如来都能正确认识禅定及禅定的果报,虽修禅定而不作禅定想。关于修禅定及其果报的一切不正确的想法,全都消除净尽,称为涅槃。六、一切佛如来都能正确认识修习般若及般若的果报,虽得般若而不作般若想。关于此修慧及其果报的一切不正确的想法,全都消除净尽,称为涅槃。七、一切佛如来都能认识到一切有情众生、草木虫鱼乃至山河大地,全都没有自性。关于“我”“法”的一切不正确的想法,全都消除净尽,称为涅槃。八、如果自身有各种贪爱,便会向外追求不止,这种追求必然会带来种种苦恼。诸佛如来断除了自身的贪爱,不再有自私的追求。这种无所求的状态称为涅槃。九、一切因缘所成有为法皆有数量,而非因缘所成的无为法则无数量。佛如来离有为法而证不可计数的无为法,称为涅槃。十、一切佛如来了知一切有情众生及山河大地,体性皆空。离开空性,就没有森罗万象的事物。此空性即是真实存在的法身,称为涅槃。善男子!由此十种内涵,经说佛有涅槃。

原典

复次,善男子!岂惟如来不般涅槃,是为希有,复有十种希有之①法,是如来行。云何为十?一者生死过失,涅槃寂静,由于生死及②以涅槃证平等故,不处流转,不住涅槃,于诸有情,不生厌背,是③如来行。二者佛于众生,不作是念:此诸愚夫行颠倒见,为诸烦恼之所缠迫,我今开悟令得解脱。然由往昔慈善根力,于彼有情,随其④根性意乐胜解,不起分别,任运济度,示教利喜,尽未来际,无有⑤穷尽,是如来行。三者佛无是念:我今演说十二分教,利益有情。然由往昔慈善根力,为彼有情广说,乃至尽未来际,无有穷尽,是如来行。四者佛无是念:我今往彼城邑聚落,王及大臣、婆罗门、刹帝利、薜舍戍达罗等舍,从其乞食。然由往昔身、语、意行惯习力故,任运诣彼,为利益事而行乞食,是如来行。五者如来之身,无有饥渴,亦无便利羸惫之相。虽行乞取而无所食,亦无分别。然为任运利益有情,示有食相,是如来行。六者佛无是念:此诸众生,有上、中、下,随彼机性而为说法。然彼世尊无有分别,随其器量,善应机缘,为彼说法,是如来行。七者佛无是念:此类有情,不恭敬我,常于我所,出呵骂言,不能与彼共为言论。彼类有情,恭敬于我,常于我所,共相赞叹,我当与彼共为言说。然而如来起慈悲心,平等无二,是如来行。八者诸佛如来,无有爱憎、憍慢、贪惜及诸烦恼。然而如来常乐寂静,赞叹少欲,离诸喧闹,是如来行。九者如来无有一法不知、不善通达,于一切处镜智现前,无有分别。然而如来见彼有情所作事业,随彼意转,方便诱引,令得出离,是如来行。十者如来若见一分有情得富盛时,不生欢喜,见其衰损,不起忧戚。然而如来见彼有情修习⑥⑦正行,无碍大慈,自然救摄。若见有情修习邪行,无碍大悲,自然救摄,是如来行。⑧

善男子!如是当知,如来应正等觉,说有如是无边正行。汝等当知,是谓涅槃真实之相。或时见有般涅槃者,是权方便。及留舍利,令诸有情恭敬供养,皆是如来慈善根力。若供养者,于未来世,远离

⑨八难,逢值诸佛,遇善知识。不失善心,福报无边,速当出离,不为生死之所缠缚。如是妙行,汝等勤修,勿为放逸。

注释

①如来行:如来,佛十号之一,谓佛陀乘真如之道而成正觉,又由真如而现身。如来行,即与真如相契之正行。

②流转:漂流、辗转之意,即由迷于正法故,生死相续不断,而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

③颠倒见:指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不合本真实理之妄见。

④示教利喜:示,指明当行不当行;教,教导其行;利,得法味大利益;喜,随众生所成而赞叹。

⑤十二分教:又作十二部经、十二分经、十二分圣教等。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契经、譬喻、本生、方广等十二种类。泛指大小乘一切经典。

⑥无碍大慈:无碍,谓无障碍、无罣碍;无碍大慈,即佛之慈心平等遍及一切有情众生。

⑦无碍大悲:谓佛陀以无碍悲心,自在救度一切众生。

⑧正行:指符合佛教教义的正当行为,如原始佛教的八正道等即属正行。

⑨八难:又作八种难处、八不闻时节等。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的八种障难,包括在地狱难、在饿鬼难、在畜生难、在长寿天难、在边地胜处难、盲聋喑痖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后难等。

译文

最后,善男子!并不只是如来不入涅槃是稀有事,还有十种胜妙稀有之事,称为如来行。它们分别为:一、了知生死的过失,亦知涅槃的寂静,但由于证悟生死与涅槃平等无二,所以不处生死,也不住涅槃。虽证正觉,但不舍众生,此为如来行。二、佛对众生不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些愚夫愚妇悖离正见,身心被种种烦恼所缠缚,我今天使他们悟解正法,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而是以往昔修习善行所得威神力,随顺众生不同的根性,以种种善巧方便,平等济度一切有情。未来没有边际,此宏大行愿也没有穷尽,此为如来行。三、佛也不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为众生解说大小乘一切经典,为众生带来法味大利益。而是以往昔修习善行所得威神力,为一切有情众生自在演说,不存利益想。未来没有边际,为众生说法也没有休止,此为如来行。四、佛不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现在到那些城市、村落,国王、大臣、婆罗门、刹帝利、薜舍戍达罗等的住处去行乞。这是由于往昔身、语、意自然习惯的缘故,随缘到那里,为做众生福田利益事,而不分种性阶级,平等乞食,是谓如来行。五、如来身没有饥渴,也没有排泄羸弱、疲惫等凡夫众生的形相,即便到处行乞也无所食。但为随缘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佛也有食睡等凡夫相。佛随缘而现凡夫相称如来行。六、佛没有这样的想法:这些众生的根性有上、中、下,我要随其机性不同而说不同的法。佛世尊对一切众生皆平等对待,随顺其器量,以种种善巧方便而为其说法,此为如来行。七、佛没有这样的想法:这些众生不恭敬我,甚至对我攻击漫骂,我不能与他们交谈。而那些众生则对我恭敬有加,常对我颂扬赞叹,我应当多与他们交谈。佛如来于一切众生皆行慈悲,怨亲平等,无二无别,此为如来行。八、诸佛如来没有爱憎、憍慢、贪惜等烦恼,以享受寂静为乐,少欲知足,远离喧闹之地,此为如来行。九、如来没有一法不知晓、不通达,以无分别智遍照一切。然而如来见众生从事各种各样的事业,同样能够随其所宜,以种种方便智慧巧妙地加以开导,使其解脱烦恼,此为如来行。十、如来若见一部分众生富足繁盛而不会感到欢喜,见其衰损也不一定感到忧戚。但是如来如果见众生修习正行,必会以遍及众生的慈心去加以褒扬鼓励。如果见众生修习邪行,也定会以遍及众生的悲心去加以制止导引,此为如来行。

善男子!现在你应该明白,诸佛如来以上所说种种善法即是无边正行,此无边正行亦即涅槃的真实内涵。你所见到的佛世尊入涅槃,其实只是佛所示现的方便;遗留舍利,让众生恭敬供养,也是如此。此舍利由如来善业熏染而成,后世众生若恭敬供养,即能消除种种障碍,逢值诸佛,遇善知识。可保任善心,获无量福报,解脱烦恼系缚,出离生死苦海。你们应当勇猛、精进,勤修这些胜妙的行法,不要懈怠放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