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02:01:16

点击下载

作者:戈丹,千舒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试读:

前言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人类的历史,更像一部恢弘的巨著,是由无数千姿百态的人物呕心谱就的。那一段段精彩的篇章,便是历史天书中闪光的风云与浪花,它浩瀚如烟,启迪着我们。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充分展现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创造了难以计数的灿烂文明,为今天的我们遗留下了博大精深的精粹学说、文化典籍、伟大发明;遗留下了对世界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开创性的成就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遗留下了福泽后人的宝贵遗产与物质财富。即使到了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高度集中的今天,我们仍然叹服前人的贡献,仍然感恩祖先的施惠,仍然震惊先哲的警示。

往事越千年。虽然几经沧海桑田,但不变的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人类沿着历史的足迹再创辉煌的奋斗。当无数充满致命诱惑的新浪潮涌来时,人们更需要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正确抉择;当现代文明在疯狂地毁灭人类生存的家园时,我们更需要一种对人类历史的责任。于温故中知新,在汲古中鉴今,理应成为现代青年理性地认识历史、冷静地思考未来的当然选择。

本书对世界上下数千年重大历史事件做了全景式的扫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经济的改良与变革,进步与保守的争斗与冲突,新旧体制的毁灭与诞生,理论学说的创立发展,科学发明的艰难突破等等。几乎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所有重大事件。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畅想、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叙述生动,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的缩影。全书一扫传统历史读物的陈旧与沉闷,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知识的乐趣,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同时,其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剖析,也给读者以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与想像空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1世纪的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明天的世界将是崭新的,未来的历史将更加辉煌。当代青年,正处在一个渴望求知、极具探索和勇敢追求的伟大时代。我们应当沿着历史凝结的历程,沿着前人留下的辉煌轨迹,从历史的精彩篇章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获得真理,走向成功的圣殿;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1.《论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之作

〔中国〕孔丘 著【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其祖先原为宋国贵族,因政乱逃到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较贫困,青年时曾做管理牛羊及仓库的小吏,中年后聚徒讲学。孔子一生73个春秋,常常带着几个学生周游列国,寻求施展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做过几次官而且政绩卓著,但为期很短,更多的往往是四处碰壁,有时还会被围攻,甚至有一次差点饿死,形同“丧家之犬”,在孤独、落寞中完结一生;与他有关的重要经典他从未主动操刀动笔,往往由后学结集完成,《论语》也是这样,它是记载孔子的生平讲学和弟子们言行的一部书,共计20篇,它最大程度地保留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但《论语》的确又不是孔丘生前写定的。

孔子在教学之余,删诗书,定礼乐,他对中国当时的文化遗产,作了大量编辑工作。以诗为例,他从上下几百年,地区广而杂的诗篇中精选出代表作品305篇结集为书,就是流传至今的《诗经》,同时又对它作了恰当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又整理了《周易》等经典,亲自编写了鲁国编年史《春秋》,在中国古代文史管的源头引出了泽被万世的甘泉,今天的人们能沐浴先贤经典的光辉,不能不感谢孔子。【内容精要】《论语》共20篇,篇名取篇首的前两三个字为题,无意义,一段话为一章,共492章,13000余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历史等各方面,《论语》记载了孔子关于“天”、“命”的一些言论,反映了孔子的世界观。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其伦理思想核心是“仁”,常指人的主观的自觉精神,其政治哲学主要是德治主义,强调道德教化,而贬低行政命令和刑罚的作用。《论语》中有关教育和学习的论述非常丰富。其中讲述了许多学习心得。如“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同时,还记载了孔子对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论述。

贯穿在孔子一生的是他与时代极不协调的追求与理想。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转型期,礼崩乐坏,伦理、道德、品格、价值都在大幅度地滑坡,这时孔子挺身而出,要讲仁、义、礼、智、信,要讲温、良、恭、俭、让,要恢复周礼,施行仁政,这一切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孔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嘲笑、冷遇、颠簸、困厄中坚守和宣传着自己的理想与主张。他的学说里,有对理想君主与仁政的美好设计,有对社会结构与伦理关系的合理规划,有对个人修养与人生境界的理想评估,有对平民生活与痛疾苦恼的热情关怀。他的理想的主体与他为之奋斗不懈的精神,在更深的层次上其实是人类人性与基本道德、政治、文化内涵的一种表现。那种悲天悯人与自我牺牲都闪亮着人性、人心的光辉,经过时间的磨洗,人们从思想、心灵、灵魂上一步步与之认同,所以孔子不仅成为儒家的代表,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当孔子在现实政治的运作中无法实施自己的理想时,他找到了有着更深远意义的文化和教育领域。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具备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则兴办私学,将教育从官府引向民间,那个时代中国人口只有几百万人,而其中有3000人就是孔子的学生,他们来自各个国家,堪称各国的精英,其中最优秀的有72位,在今天看来,这仍然是一股了不得的力量,可见当时孔子兴办教育的无量功德了。他在教学中积累的许多原则和方法至今仍被教育家们奉为圭臬。【学术评价】《论语》其文体是纯粹的语录体,章节简短一言一事,各自起讫,前后不相属,也无长篇议论,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堪称语录的典范之作。《论语》的语言明快、生动、典雅、含蓄,其中有很多总结社会生活经验的精辟言论,后来发展为格言和成语,成了文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丘的哲学思想倾向于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许多合理因素,如提出“两端”概念,概括矛盾的两方面,提倡学思并重,言行一致,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等等,都包含了不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论语》这部篇幅不大的教科书,是历代学子的必读教材,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在海外也广为流传,其影响之大,当不让西方的《圣经》,虽然两者的性质并不相同。

2.《老子》: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

〔中国〕老子 著【作者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名聃,一说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者。曾任东周王朝守藏室史,是管理图书文献的史官。中年时一度到鲁国避难,与孔子相交。后来周王朝发生内讧,老子因而离开东周王朝,西出函谷关,归隐而去,不知所终。

老子以史官所特有的博学多识和深切的历史意识,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著书言道德之意,即后世所传之《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现在通行的《老子》共5000余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字和下篇的“德”字,又将《老子》称为《道德经》。

因为《道德经》,老子便成了道家的开山之祖,被列为中国古代圣人之一。他的地位崇高,大唐帝国的太宗李世民都自认是他的后代。【内容精要】《老子》一书成就及影响如此之大,我们在为这宝贵遗产自豪之余,有必要了解其基本的内容。首先,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而“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是宇宙惟一的,绝对的物质存在,不会随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外在的力量而改变;而其本身不断运动变化,从而产生出天地万物。其次,“道”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之母”。其产生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万物后,寓于万物,使万物得到营养生长。第三,“道”是具有规律性的,“道”虽然恍恍惚惚,但它作用于天地万物时,又表现出某种规律。这是人们可以认识和遵循的。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相反相成的恒常的规律性的道,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第四,“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以其自身的矛盾运动,不靠外在其他的原因,永恒的运动变化着,以其自然而然的状态为依据,不对万物干预,让万物顺应自然。按道办事的人,只是依照万物自然的状态去发展,是辅助,而不是约束和强制,这就是“无为”。西汉初年的无为政治的指导思想,就是从这里推衍出来的。第五,主张致虚守静,柔弱不争。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这“虚”状的东西,呈现为“静”态,它的作用是无尽的。“弱者道之用”,它希望避开世间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回到虚静状态中。所以道家隐居山川,与世无争。《老子》一书注书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等。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抄写本。目前较好的版本有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修订版),张松如《老子说解》(齐鲁书社1987年版),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学术评价】《老子》书仅五千言,却是一部深刻的哲理诗,包容着极大的智慧。《老子》的道是脱离物质世界的绝对观念,是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核心;但道这一概念的提出,却标志着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它表明《老子》已经不满于对有形的具体事物的感性直观,力求寻找隐藏在现象背后,并决定事物的最一般的东西。其次,它不像元素论那样用物质的特殊形态,而用超出一切具体事物的道来解释万物的本原,所有这些都说明,《老子》的作者的哲学抽象能力比他以前的哲学家都高。《老子》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特别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更为人们所乐道。在这之前也有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接触到过一些对立统一的思想,但多半是就事论事,从没有像《老子》这样把它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在艺术上,全书旨意微深,而文辞简约优美,善于取譬设喻,且颇多民间谚语,时见用韵,在先秦哲理散文中独具一格。《老子》作者的不足之处,也为人们留下有益的教训。《老子》一书不仅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均发生过重大影响,而且远涉重洋传播于世界。一位美国学者预言说,中国的《老子》将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美国《纽约时报》又把《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10大名作之首。这部诞生于遥远的春秋时期的哲学著作,迄今仍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重视,博得东西方学界的一致青睐。

由于《老子》一书瑕瑜并见,一些不同倾向的思想家都把它当作自己哲学的思想宝库。

3.《孙子兵法》:影响世界的“兵学圣典”

〔中国〕孙武 著【作者简介】

孙武是春秋末年吴国名将,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今在山东省博兴北)。孙武在世时适逢齐乱,遂奔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孙子兵法》。公元前512年,吴王伐楚,孙武向吴王献《孙子兵法》一书,吴王读后大悦,起用孙武,任命为将军。其后孙武率兵“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然而,由于孙武成名于春秋、战国之交,故诸史并未对其加以记载,故其生平事迹已无从考证,只有其所作《孙子兵法》流传世间。《孙子兵法》,亦称《孙子》,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兵书,其影响遍及世界,在世界军事史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人们誉为“兵学圣典”,而孙武本人也被尊为“兵圣”。【内容精要】《孙子兵法》全书共13章,分别论证了“计”、“作战”、“谋攻”、“军形”等问题,对当时的战争经验作了充分的总结,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

首先,《孙子兵法》首次对战争的致胜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总结出“道、天、地、将、法”五大致胜因素。其中“道”指的是政治策略;“天”指的是天气条件;“地”指的是环境,地形;“将”指的是将帅的才能;“法”指的是部队的纪律与训练。在这五大因素中,孙武特别强调“道”的作用,主张军事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而完善的政治是军队获胜的根本。他认为,只有“令民与上同意”,亦即在政治上能使人民与国君同仇敌忾,战争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因此他明确地提出,“厚爱其民”才能守成,反之必致“先亡”。他的这些朴素的民本思想表明了他对战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无独有偶,在西方著名的军事著作《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也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主张,恰与千载以前的孙子的见解不谋而合。

其次,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还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其中许多如今已成为成语,广泛流传。例如著名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和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其三,在大战略上,孙子主张“必于全争于天下”,他所谓的“全”,包括谋略、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孙武并不推崇盲目地炫耀武力,他认为这样会过早地暴露己方实力,他更赞赏以韬光养晦的方式,凭气势战胜敌手。因此他称赞不经过战斗便能使敌手屈服的谋略,才是真正的“善之善”。他的这些战略学思想直到今天,仍颇具参考价值,带有典型的“以柔克刚”的思想特色。

其四,在具体的战术学角度,孙子主张速战速决,这与其在战略学方面不主张轻举妄动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孙子认为,战争是危险的,因此轻易不可以使用,但一旦箭在弦上,便必须一一发中。孙子清醒地看到,持久的战争必然会对社会生产力造成破坏,而虚耗兵力本身便是败亡之道,故用兵贵在神速,惟如此,才能使其不与其政治目的相冲突,并在最大程度上免除战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孙子还详细探讨了战术的灵活性,主张用兵应像流水一样,富于变化和机动。他提出的“因敌致胜”精辟地概括了战场机变艺术的灵魂,他的许多精彩的论点,后来成为我国历代军事学家所推崇备至的经典语言。

除此之外,《孙子兵法》许多章节可称是最为详尽的作战手册,其中透彻地分析了两军对垒的战争形势和战术问题,对后来人们的军事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

毫无疑问,《孙子兵法》对我国军事思想以及智谋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其理论总结与开创之功不可磨灭。【学术评价】

在历史上,齐国人好言兵颇具传统,齐国系周王朝的诸侯国,殷、周政权交替之时,因太公姜子牙谋战有功,被封在齐国,其后代世享封地。在春秋战国时,齐国名将辈出,多有深通谋略者,这恐怕与被人们传说得神乎其神的姜子牙有关,而《孙子兵法》的成书,多少也会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

除此之外,《孙子兵法》作为一本兵书,在世界各国也受到了高度重视。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甚至将其列为必读书之一。而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正是采用了《孙子兵法》中“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计谋,陈兵数十万于海上,却从陆路发动突然袭击,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在短短的100个小时内便彻底击垮了伊拉克的防线,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不仅如此,随着近几年来人们对《孙子兵法》的不断解读,人们越来越重视将《孙子兵法》中的思想方法与策略原则运用到商业、体育等领域中。在日本的一些大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熟读《孙子兵法》,他们认为,这是一本“商战圣典”,是任何人都应深入学习的一本书。

同样,在新兴的“智慧学”等学科中,人们也普遍将《孙子兵法》作为纲领性的著作加以研究,并以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孙子热”。

4.《理想国》: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乌托邦方案

〔古希腊〕柏拉图 著【作者简介】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27),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出身于雅典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雅典王的子孙。他的家系可以上推到雅典古老的帝系,其母是改革家梭伦之后,其舅是当时希腊三十僭主之一的克里底亚。柏拉图早年受良好教育,青年时对哲学产生兴趣,遂从学百家,博采众长:他曾就学于赫拉克利特之门徒克拉底鲁,又研习过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和爱利亚学派的学说。柏拉图从20岁起追随苏格拉底学习哲学,不期8年后苏氏被判死刑,柏拉图为了逃避迫害而来到麦加。后来他又出游列岛列国,到过埃及、南意大利、西西里等地。其间,他详细地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教育、宗教等制度,进一步研究和掌握了当时的数学、天文学、力学、音乐等理论和各种哲学学派的学说。正是在这样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柏拉图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以及对改革希腊的社会、政治、法律、教育、宗教等制度的见解。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办起了阿卡德米学园,讲学授业,著书立说。柏拉图的学园不仅成为雅典的最高学府,而且成为全希腊的学术中心,亚里士多德也曾就学于此学园。柏拉图的晚年,不仅在雅典,而且在整个希腊世界,都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传说,他在80岁的高龄时,平安地死于一次婚礼的宴席上。

柏拉图是西方古代著作丰富且作品完整齐全留传下来的惟一著作家,他为后人留下了30多篇对话集。其中《理想国》和《法律篇》包含着丰富的法哲学思想。【内容精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运用对话体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在理想国中,除奴隶外,公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这三个等级是神用不同的金属创造出来的:统治者是金子制的,是少数受过哲学训练的智慧超人,他们天赋的职能就是管理国家;武士是银子做的,他们也是少数人,天赋的职能是保卫国家,为统治者效力;劳动者包括农工商人,他们是铜、铁制成的。因而要受奴役,要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等级划分有森严的界线和不变的本性,是世代相传的,柏拉图还指出,在理想国中,各等级之人应该恪守本位,各尽其职。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和谐一致,否则就将动乱毁灭。为了维护这个理想国家,他又提出“四德”的思想,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他认为统治者的美德是智慧,武士的美德是勇敢,农工商人的美德是节制,这三个等级和三种美德的和谐就是“正义”,它是建立国家的普遍原则。

在他看来,统治者和武士的责任在于保卫国家,因而应把国家的利益看成是自己的利益。为了消除他们的私有观念,铲除争端、倾轧和接受贿赂,在这两个上等阶级中,要实行共财产、共妻儿、同吃住,不得接触金银。他主张优生,遗弃弱婴;主张男女平等,为他们实施同样的教育和训练。他还提出,国王应该集权力与智慧于一身,必须是哲学王。因为只有哲学王才是公民中最有智慧、最具美德的人,只有他们统治的国家,才是安定、正义的国家。

作为奴隶主思想家,柏拉图根本没把奴隶放在眼里,在他的理想国家中,奴隶根本不属于任何阶层,他们被排斥于社会生活之外。至于工商业者,柏拉图也把他们视为卑贱之人,他要求这些人满足现状,坚决反对他们僭越等级。他还激烈抨击当时希腊实行的各种政体,反对民主政治,认为社会的一切弊病都是民主政治造成的。【学术评价】

柏拉图哲学对以后的欧洲哲学发展有很大影响。无论是影响整个中世纪的柏拉图主义,还是西方现代哲学中的唯心论、唯理论哲学都直接源于柏拉图哲学。而他的辩证法及认识论阶段的划分,经后代哲学家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理想国》大约写于公元前386年,副题是《国家或正义论》,是柏拉图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成于柏拉图壮年时期,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领,可谓影响深远,震古烁今。《理想国》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也是后人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主要依据。《理想国》一书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凡是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这部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对他以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作了最为完整系统的表述,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构成了以后各种作为社会政治理想而提出的乌托邦方案的开端。

该书中文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5.《法律篇》:西方政治理论的思想源泉

〔古希腊〕柏拉图 著【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为: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有关他的生平,本书前面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再作一些补充。

柏拉图从20岁起,跟随苏格拉底学习了8年。苏格拉底的学识、品格和哲学思想都深深感染了柏拉图,他曾不止一次地称苏格拉底为“人类中最智慧的人”。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悲痛地离开雅典,开始了漫长的旅行生活,这一时期他学习、研究了爱利亚派和毕达哥拉斯派的哲学与数学。公元前395年,他回到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即著名的“柏拉图学园”,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固定学校。柏拉图主持学园40多年,培养了大批人才,包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一边广收门徒,培养人才;一边著书立说,宣传其哲学和政治主张。此后40多年,除了两次短暂的叙拉古之行外,柏拉图一直在雅典主持学园工作。其大部分著作均在这个时期完成。【内容精要】(1)法的概念及作用

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正义与公道的象征,是人们协议的结果。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既不得利,也不受害的目标,必须有一个行为标准,这个行为标准就是法律。凡法律规定的就是公道的、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公道的、不合理的。法律是公民的行为准则。

法律还是理性的体现。因为人们在行动中“都要服从我们内心那种永恒的素质,它就是理性的命令,我们称之为法律”。

如果国民人心皆善,只须通过教育人们就会和谐相处,法律也成为多余。但人性是自私的,人的心灵充满了邪恶,因而人的所作所为就不会符合正义。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是必要的。(2)法律的制定、修改和监督

不同的政体需要不同的法律,因此统治者必须根据国情制定法律,否则法律便不会生效。法律应不断地修改和补充,使之不断完善。必须由专门的委员会制定法律,委员会不受法律的限制。

为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要做到:(1)国家应设立“法律监护官”;(2)应挑选好的法官和审判人员。(3)刑法思想

刑法的目的是要消除犯罪者心中的恶,恢复善和正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应处以不同的刑罚。不同身份的罪犯也应处以不同的刑罚。如果出于正当防卫而杀死了人,应免于刑罚。刑罚种类应分为:死刑、监禁、不荣誉、剥夺权利、鞭打、流放、罚款等。【学术评价】

柏拉图不但是优秀的哲学家,还是颇有造诣的法学家。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又含有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他提出的一系列法律思想,成为西方法律思想的渊源,奠定了西方法律思想的基础。《法律篇》是柏拉图晚年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其最长的一部对话体著作,共12卷,195章。

书中包含了柏拉图对法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最成熟的看法。这篇著作的风格迥异于柏拉图的其他作品,其早期作品人物栩栩如生,到处了充满了隐喻、明喻、神话、讽刺甚至插科打诨,这部书却将“戏剧成分缩减到最低程度”,并“严格地注重实际”,“更直接涉及写成它的时代的政治生活”。这种转变体现了柏拉图晚年思想的飞跃。

总之,《法律篇》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它不仅在柏拉图的思想发展中,就是在整个希腊政治法律思想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其次,《法律篇》对后世的立法,特别是对罗马法有重大影响。最后,在某种意义上说,《法律篇》是西方法治理论的思想源泉,其学生——古代西方法治论的系统倡导者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的《法律篇》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中国〕司马迁 著【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90),字子长,西汉中期夏阳人(今陕西省韩城南)人,他既有少小时躬耕陇亩的农村生活经历,又有长大后纵横天下的壮游生涯,既师从大儒孔安国、董仲舒等,又在太史令任上翻阅到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一切材料,既有随帝封禅、太历新政的众人注目的经历,又有因替李陵辩解而入狱乃至受宫刑的折磨,但司马迁接受了一切。

司马迁经历了莫大的苦痛与心灵的拷问,终于超越了自己,实现了终极意义上的升华,《史记》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恢弘、更深沉、更澄澈、更庄严的层次与境界,它已成为人的历史、事的历史、心的历史的复合体,有人说《史记》是太史公司马迁之哭泣,毫不过分,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一切的生命、激情浇铸在《史记》中了。在二十五史中,这样的作品,惟此一部。所以鲁迅先生又将《史记》称为“无韵之离骚”。【内容精要】

司马迁以自己厚重、睿智而又深情的笔触开拓了一个更广大的天地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最光彩夺目的是一批充满豪气的悲剧英雄。他们是英雄,但往往带有悲怆、苍凉、壮烈、激昂的悲剧色彩,当然正是这种悲剧命运使英雄们更加可歌可泣,令人景仰。同为帝王,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因晚年的错误招致悲剧下场;项羽24岁起事,在7年的时间里睥睨天下,纵横万里,以狂飙巨澜的气魄号令诸侯推翻强秦,自封西楚霸王,真正旷古未有,但就在第7年却演出了一幕垓下悲歌乌江自刎的人生结局;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看起来功成名就达到了人生顶峰,但心境的惶恐不安、寂寞孤独,同样是“无处话凄凉”。同为将相,伍子胥辅佐两代吴王称雄东南,最后竟死于吴王赐剑之下;信陵君为战国四君子中最贤者,当时公子无忌威震天下,秦兵不敢出攻魏国,但最终因他人谗毁魏王疑忌,忧郁而死;屈原正道直行,滋兰树蕙,追求美政,致力改革以振兴楚国,但同列的贵族诋毁他,两代楚王疏远他,踽踽独行的屈子只能怀沙自沉汨罗;韩信一生破敌立功无数,为汉高祖打下江山,但天下大定后见疑于刘邦,被杀于吕后之手;李广将军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最终自刎而死……他们的成功、荣耀与悲惨命运成为永恒的对照。有的悲剧英雄为了坚守节操或某种信念而从容赴死,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终于饿死;为关于赵氏孤儿的郑重承诺,程婴自杀了。有的悲剧英雄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为解救国家和朋友的危难而奋不顾身,荆轲感燕太子丹知遇之恩,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写下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永恒的颂歌;为了魏信陵夺军救赵的成功,侯赢北向而自刭;为了继续朋友未竟的事业,乐师高渐离不顾安危将灌了铅的筑投向了秦始皇。更有一生困顿壮志难酬的孔子、孟轲,更有推动历史终遭不测的商鞅、晁错,这一系列的悲剧英雄在《史记》中相遇、交织、碰撞,散射出最眩目最撼人的锋芒。

在司马迁营造的这个世界中,有着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最令人低回的场景。远古的五帝幽涉的行迹,最近的楚汉相争的过程在这个世界中展开,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吴越相覆、汤武革命,连横合纵、百家争鸣,侠客之游、刺客之行,刀光剑影、明争密计,宫廷的政变、内闱的厮斗、市井的传奇、朝廷的发迹、边塞的掌故、西域的远行,都在这个世界中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击节称快。

那些穿插于这一系列故事中的场面则更令人惊心动魄、心折骨惊了。项羽长歌的悲壮潇洒、伯夷叔齐首阳山下临终作歌的激越悲切、飞将军李广自刎兴叹的无奈苍凉、汉高祖刘邦还沛作《大风歌》的落寞悲怆、刘邦面对太子已得商山四皓自己已无力更易继承人的境况与戚夫人作楚歌伴舞时的惆怅隐痛,都使这一部历史变得缠绵深沉充满情味,涌动着无限的感染力。

然而天才的司马迁纵横千里的笔触并未到此为止,他将目光投向更深邃更广远的天地之中了。正如他自己以《史记》向汉武帝这样一位政治史上的英雄发起挑战并在文化的层面上突出了“文化复仇”一样,在《史记》中,他记录和盛赞了一大批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他们立传,为他们高唱,俨然以他们为中国历史上隐形的君王或教主,从文化的角度与政治相抗衡,这就使《史记》具有一种深沉的厚重的质感,将历史推向了文化。

司马迁知道,社会不仅仅是天朝大国、帝王将相,流氓刺客、求签问卜,同样是社会的大事件,而贪官污吏、奸臣酷吏、富商大贾、宦官戏子、后妃妻妾也同样是在人类活动中发生着作用的分子,那四方的少数民族,那异域的奇特情调,那远方的葡萄、苜蓿、天马,那市井的熙熙攘攘,那经济状况的起起伏伏,都是这个世界的有机成分。所以司马迁笔下的历史,又走向了社会,是全面的社会,骨子里的社会。【学术评价】《史记》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历史的叙述最艰难的是形式的选择,在《史记》之前,有人以年代编写历史,但易流于琐屑的记账簿子,有人以国别分述历史,但难以处理复杂的事件与关系,《史记》则以纪传体的形式,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构成的主体以及书8篇、表18篇形式的合理补充,纵横交错,经纬相缀,全面、详细、真实、形象地向我们讲述历史,此其一。

第二个原因在于《史记》之前的史书时间跨度多为断代,而《史记》则将笔触向上延伸到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时代,向下截流在作者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以3千年的大时间跨度向后人讲述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故称“通史”。《史记》体例一出,后世官修史志都以此为准则,所以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7.《上帝之城》:基督教思想的系统化之作

〔古罗马〕奥古斯丁 著【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354~430)是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神学家,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父亲是异教徒,母亲是基督徒。早年的奥古斯丁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信奉摩尼教。384年,他前往米兰任修辞学教师,在此接受洗礼,皈依了基督教。两年后回到北非不久获得教会中的高级职位。396年,他被提升为非洲希波城主教。此后他一直从事于教会事务。430年,他死于战争。著作主要有《上帝之城》、《忏悔录》、《三位一体》等。【内容精要】

自从人类背叛上帝以来,就出现了两座城池: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由于上帝创造的天使有的服从上帝,有的对抗上帝,而人又受了恶天使的诱惑违背了上帝,犯了原罪,于是形成了这两个城池。上帝之城爱上帝,向往善,蔑视自己,追求永生,而尘世之城则犯罪作恶,蔑视上帝,爱自己,只注重现世的享乐。这两座城池处在不断斗争之中。人类的历史就是上帝之城战胜尘世之城的历史。这两座城在最后的审判之前混合在一起,审判后就完全分开了。上帝选择出应得救的人构成上帝之城,上帝确定要灭亡的人组成尘世之城。

尘世之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我们现实居住的世界;一是指在最后的审判之后,恶人将被打入的世界。上帝之城也有两个:一个是作为上帝精神体现的教会,一个是来世永恒的幸福。教会及教会成员都是基督的肉体所化,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教会中得救,但没有人可在教会外得救。

教会的权威在宗教全会,而不在罗马主教本人。只要在教会会议上绝大多数人赞同的教义,就是必须接受的真理。前后期教会的决议要一致,但后期的教义可以修正前期教会的教义。

基督教及其教会是“上帝之城”的象征及其在尘世的体现,它是在上帝之子耶稣的领导下出于对上帝的爱而建立的,它教导人民追求善,故能引导人们走向“上帝之城”。人想要得救必须入教信仰上帝,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教会内得救,但没有人可以不入教而得救。在末日来临之日,基督将降临人世进行审判,基督将宣布“上帝之城”的彻底胜利,而“尘世之城”中所有不信奉教义的人将与魔鬼一起被打入地狱受到永恒的惩罚。

由于基督教会是上帝之城在人间的体现,所以在本质上高于尘世政权和尘世国家,国家应服从教会,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完成其神圣使命,最后成为上帝之城的一部分。基督教应掌握国家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但同时,人也应接受国家和统治者的领导。人的肉体本身并不坏,它所以坏是因受到了罪恶意志的引诱,社会生活本身也不坏,由于亚当的堕落,它才成为使人烦恼的根源。因此,在亚当堕落之后,人就变坏了,所以需要法律和权威来进行严厉的约束。所以人应该接受现有统治者和法律的统治。正常情况下,统治者应以他的臣民的幸福为最高目的,但是人类是如此堕落以至于统治者也经常变得极端败坏,对人民实行严酷的苛政。即使如此,人也必须服从这些统治者。因为,第一,内战和斗争比他们的暴政更坏;第二,暴君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上帝的意旨,也是成为某个神圣的目标,因为肉体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罪恶的统治者也是对人类的惩罚。反抗他们就反抗上帝。因此,不管统治者是多么自私,不人道,人类都应服从。“尘世之城”是一个苦难的世界,事实上没有什么比人的处境更加悲惨了,到处都充满了疾疫、饥饿、屠杀和流血。人所以要遭受这些苦难,是因为人类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原罪。

人类祖先亚当在堕落前曾有过意志自由,并可以避免犯罪,也可以避开苦难。后来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之果,违犯了上帝的禁令,于是道德的败坏就侵入他们体内。他们犯罪的本性能及由此而来的惩罚便遗传给他们的子孙后裔。由此,人必然会犯罪,必然会遭到惩罚。人类不可能用自己的力量避免惩罚。由于人类继承了祖先的原罪,理应受到无穷无尽的惩罚。所有未能洗礼面逝去的人,都要禁受无穷尽的折磨。但由于人是有罪的,所以人无权对受折磨有所不满。

一个人能否得救,全取决于上帝。人并非做了善事就可以得救,因为本身有罪的人不可能做出任何善事。只有上帝所选择的人才有权做善事。上帝使他所选的人的灵魂发生变化,恢复行善人才有权做善事。上帝使他所选的人的灵魂发生变化,恢复行善的本性和能力后才可行善,并趋向于上帝。所以,一切都取决于上帝。上帝让某人有行善的愿望他便有该愿望,上帝使其得救他才得救。【学术评价】

奥古斯丁是早期最杰出的思想家,他将基督教早期的教义信条进行了系统化、理论化,奠定了基督教以后的理论基础。在被托马斯·阿奎那的理论代替前,他的理论一直是基督教会的经典理论。即使在中世纪,他仍被教会尊奉为“真理的台柱”。《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的代表作之一。今天读来,其中不乏迷信和愚昧。但在当时,它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结束了基督教教义混乱、粗糙的状况,建立起了系统的基督教理论,使基督教禁受住了当时“异端”们对基督教发动的理论攻势。

8.《资治通鉴》: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

〔中国〕司马光 著【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今山西夏县人,宋仁宗宝元年间进士,为官清廉正直。在当时,前人编写的史书已浩如烟海,人们即使花费一生的精力也难以掌握大概,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给君主提供历史借鉴,司马光以“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为宗旨,立志写一部简明通史。因“鉴于微,有资于治道”而被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上第一部编年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全书共294卷,记载了长达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史学史上涵盖时间最长的编年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编写是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首先由司马光写出提纲,包括总纲与每章的细纲,助手们根据大纲选择素材,按年月日列目,遵循“宁失于繁,勿失于略”的原则,然后逐条考辨整理之后写成长编,最后由司马光本人亲自删削、定稿并写出结论。《资治通鉴》前后共耗时19年,作者花费一生的主要精力才完成这部史学名著。【内容精要】

司马光以“资治”为宗旨,通鉴便“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续,恶可为戒者”,其内容主要是政治通史,书中尤其重视为君之道,用大量篇幅记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贤明政治,详细描述乱国之君丧权辱国、涂炭生灵的经过,其史论也都是在论述“国之治乱,尽在人君”的观点。

在第17卷《汉武帝宝元元年》中,他说:“由是观之,继治世君其道同,继救世君其谴变”,其大意是:总而言之,如果继承统一管理不错的国家,君主心里只需消化借鉴前人治国之道,如果继承统治一个民不聊生的国家,君主必须改弦更张,才能扭转乾坤,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

这里道出了作者关于君主必须因时制宜地来治理国家的雄才伟略和朴素的辨证施治的观点。

关于知人善任的问题,作者在第138卷《齐武帝永明十一年》中写道:“人君之于其国,譬如一身,视远如视迩,在境如在廷,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则封域之内无不能其所矣!”告诫君主:贤人和国家的关系,如同躯体的各个部分,看远处犹如看近处,在边疆犹如在朝廷,只有推荐有贤能的人充任各种官职,修明政治为百姓谋求福利,那么自己的疆界内的百姓各得其所,社会变得稳定有序。

关于军事问题,在《资治通鉴》中这是作者格外关注的一项内容,不仅生动地描述了重大战役的经过,而且还论述战争的因果和兵法,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顾炎武曾评道:“《资治通鉴》承左氏而作,其中所载兵法甚详,凡一国之臣,盗贱之佐,苟有一策,亦具录之……”在第70卷《魏文帝黄初六年》中,作者借鉴蜀国的参军马谡向诸葛亮的谏言,说明了用兵之道:“夫用兵者,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强调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三军统帅所追求的目标。

关于经济问题,作者详述有关田制、赋税的内容,以大量篇幅记载商鞅变法,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重大经济事件,并随时借历史事实来论证现实问题。在第15卷《汉文帝前十三年》中,作者写道:“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强调在我国这样的社会,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否则必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学术评价】《资治通鉴》成书900余年来,始终为世人赞扬推崇,与司马迁的《史记》并为华夏文化遗产之双璧,海内外蜚声扬名。该书共刊刻70余版,实为我国历代各类史书刊刻出版之罕见,足见其影响之深远。为研究这部体大精深的著作,自宋神宗以来,历代出现不少专著,形成专门的通鉴学。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评论道:“……内容思想之博大精深,录事之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缺,而成为学史、研史者不可不读之书,又以其考评前世之兴衰得失,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而成为领导国家者不可不读之书,普通大众不可不读之书……”《资治通鉴》略古详今,重点着眼于探讨君主执政过程中的得失与国家兴衰的道理,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记载有关的政治事件,但对于军事、经济等其他方面也多有涉及,仅就其选择、收录我国古代政治史料来看,通过作者的剪裁消化、归纳运用,终成一部完整的政治通史体系,流传至今,对于警戒后世,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资治通鉴》几乎相伴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他非常迷这部史学名著,前后共读了17余遍,直至某些章节的书页变得残破不堪,仍爱不释手,且经常告诉周围的人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屡次向各级领导大力推荐这部史学名著。

9.《伦理学》:近代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荷兰〕巴鲁赫·斯宾诺莎 著【作者简介】

斯宾诺莎(1632~1677),是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是理性主义的先驱。他出身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年在犹太教会读书。后转而专心研究笛卡尔和布鲁诺的学说。他拒绝了父亲要他经商的意愿,放弃了应继承的遗产,进入无神论学校,专门从事哲学研究。他公开反对宗教教义、怀疑上帝的存在,宣扬无神论思想,因而不断遭到教会的迫害。1656年,教会开除了他的教籍,但他没有屈服,也没有皈依任何宗教。他以教书和磨镜片勉强维持生计,并继续坚持科学研究和哲学著述活动,坚持反宗教的斗争。1677年,他死于肺结核。斯宾诺莎一生写了不少著作,主要哲学著作有:《知性改进论》、《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等。《伦理学》是斯宾诺莎一生哲学思想的结晶。书中阐述的实体、属性和样式的学说,是17世纪西欧先进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总结,它肯定了惟一独立存在的自然物质实体是物体相互联系的整体,坚持了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唯物主义观点。《伦理学》还包含着很多辩证法思想,特别是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等命题,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它还突出地阐述了唯理论的认识论思想。这本书把理论道德思想作为主要内容,并强调人的理性的力量,相信用理性的力量能在世界上建立起人的幸福生活,这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内容精要】《伦理学》共分五个部分,构成了斯宾诺莎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第一部分:论神。斯宾诺莎在这一部分提出了自己的实体学说,这是他哲学思想的基础。他直截了当地给自因、实体、神等8个概念作了界说,又直接提出了7个公理,36个命题和一些绎理,并根据定义和公理加以详细的证明。他还反驳了相反的观点,提出一系列全新的观点。神即自然:他反对把神置于自然之上的有神论观点。实体学说是他的哲学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他认为实体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原因,是属性的总体。对神学目的论的批判,阐发了他的因果决定论思想。

第二部分: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斯宾诺莎对心与身的关系、认识的各种途径以及真理标准等作了论述。心与身的关系:人是实体的一种样式,是心灵与身体的统一体,心灵是身体的观念,身体是心灵的对象。认知的方式或知识的种类:人们的认识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斯宾诺莎把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分为“意见”或“想像”、“推论”、“直观”三种知识,并认为感性知识是没有确定性的,不可靠的,只有“推论”知识和“直观”知识才是可靠的。检验观念真理性的标准:斯宾诺莎提出了真观念的两个标准:内在的标志和外在的标志。

第三部分: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这一部分讨论各种情感是怎样惑乱我们的心灵,蒙住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理智认识的问题。斯宾诺莎提出了心身同一论,批评了心灵决定身体的唯心主义观点和“意志自由论”。他还提出了“自我保存”说。自我保存是人的自然本性,心灵的首要的、基本努力就是肯定自我的存在,人的意志、情感和理性都是这种保存自我的努力的不同心理反应形式。

第四部分: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这一部分作者讨论道德的基础、善恶的标准、人的奴役状态和理性指导下的符合人性的道德生活。斯宾诺莎关于道德的几个主要观点是:保存自我的努力是德性的惟一的基础,由于人的本性决定,每个人都是趋善避恶的,而善恶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保持自我存在。人们若受情感的控制的,则不能与自己的本性相符合。只有在理性指导下的生活才是最合乎道德的生活。他认为理性的命令首先是爱自己,在理性指导下,起于理性的欲望,决不过度。

第五部分: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这一部分论述了至善就是人对自然的认识,道德的修养过程就是认识真理的过程。提出几个观点:心灵克制情感的力量在于理解情感。求善的过程也就是求真的过程。自由是按必然性行事。

总的来说,《伦理学》一书包含了斯宾诺莎的自然观、认识论和伦理学三个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他从自然的必然性出发,通过人的认识这一途径,最后达到人的自由。必然性——认识——自由,这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三个环节。【学术评价】《伦理学》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在近现代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鼓舞着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和德国启蒙思想家,许多思想家通过他指出的神即自然的道路走向了无神论。歌德等许多文学家和诗人也认真研读并赞美过《伦理学》一书。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斯宾诺莎所提出的实体论、自因论以及一些肯定的同时是否定、自由是认识的必然性等观点,称他的哲学为“当时哲学的最高荣誉”,而把他赞为近代思想史上的“辩证法的卓越代表”。

10.《政府论》: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英国〕约翰·洛克 著【作者简介】

约翰·洛克(1632~1704年)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做过律师,是清教徒,在英国革命期间,站在议会一边,曾以骑兵大尉身份参加克伦威尔的军队。1652年,洛克进牛津大学基督教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对传统课程不感兴趣,开始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当时的牛津校长是欧文,对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很有影响。1666年结识艾希利勋爵(后来成为沙夫茨伯里伯爵),1667年起,做他的秘书,之后又跟随他做政府中的其他工作。沙夫茨伯里任辉格党领袖时,他们时常交换对于政治问题的意见,这对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1675—1679年,他旅居法国,考察当地的政治、经济状况。1683年流亡荷兰,成为英国要求荷兰引渡的24名政治犯之一。1689年2月,同玛丽女王同返英国。此后便成为英国政界和学术界的重要人物。【内容精要】

洛克的两篇政府论包括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方面。破坏性集中在上篇,主要是借罗伯特·菲尔麦的观点来批驳君权神授和王位继承。建设性集中在下篇,主要讲述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主权理论。在这两个部分中,又可以分为许多小的细节。

洛克认为,菲尔麦的理论是保皇派理论的代表,其核心观点是君权神授和王位应该世袭。洛克对这种维护封建制度的反动论点的批判作了这样的概括:《政府论》上篇已阐明,第一,亚当并不基于父亲身份的自然权利或上帝的明白赐予,享有对于他的儿女的那种权威或对于世界的统辖权;第二,即使他享有这种权力,他的继承人也无权利享有这种权力;第三,由于没有自然法,也没有上帝的明文法来确定在任何场合谁是合法继承人,就无从确定继承权,因而也无从确定应该由谁来掌握统治权。因此,现在世界上的统治者要想从以亚当的个人统辖权和父权为一切权力的根源的说法中找到什么权威的根据,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寻求另一种关于政府的产生、关于权力的起源和用以安排和明确谁享有这种权力的说法。《政府论》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他著作一样,也提出了“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这些问题,目的在于对政治权力进行追根溯源的考察并阐明建立政府的必要性和建立政府的目的。这里要着重提出的是,从历史来看,洛克所说的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是从来就没有过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说也是臆造的假说。其目的在于说明君主专制制度比自然状态更坏,从反面抨击了封建制度;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在这方面,自然状态有许多缺陷。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们进入社会组成一个国家,置于一个有最高统治权的政府之下。这样,他们就授权社会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们制定法律。执行法律的裁判者有权裁判一切争端和救助国家任何成员可能受到的损害。由于这种裁判的设置,人们便脱离自然状态进入一个有国家的状态。从《政府论》问世的历史情况来看,洛克所说的“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财产”这句话中的“政府”是指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关,“财产”是指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它集中体现了英国革命后新兴资产阶级关于政府作用的要求。

政府的目的既然是这样,那么什么形式的政府最合适呢?《政府论》的回答是民造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的政府。在当时的英国,洛克赞成的是由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君主立宪制。为了防止身处国家领导地位的人独揽大权并在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时牟取私利,他提出国家实行分权,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或称外交权)。立法权是制定和公布法律的权力,行政权是执行法律的权力,联盟权是与外交有关的宣战、媾和和订约的权力。每一种权力都应该由一个特殊机构来掌握。但是,这3种权力并不平等: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受立法权的约束。在君主立宪制或议会主权的国家中,立法权由民选的议会掌握,它是站在整个国家的上面支配其他权力的。不过,洛克强调,任何权力都是有限制的,必须以保证人的生存、自由和财产权利为目标,受人民协议、同意的限制。立法机关应以正式公布的既定法律进行统治,惟一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否则人民可以收回对它的委托,建立新的立法机关。行政权拥有国家的实力,如果它滥用职权,人民有权用强力加以扫除。洛克在该书提出的分权主张同当时英国的阶级力量对比有密切关系。当时英国资产阶级虽然掌握了政权,然而封建势力仍然不小,1688年的阶级妥协,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把国王变成“虚君”。他的分权学说,一方面同削减和限制王权的这种措施是完全一致的;另一方面,也是为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辩护。正因为议会里还有封建地主参加,他的议会主权说,带有抵御封建权力对资产阶级利益的侵害作用。但就当时的英国革命形势而言,他的议会主权说,也有排斥人民主权的含义。【学术评价】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到1688年告终。这几十年间斗争激烈,反反复复,理论上的争辩也很复杂激烈。1688年两个阶级的妥协后奠定的资产阶级议会统治的君主立宪制,需要在政治思想的论战方面进行清理和总结,打击一切保皇理论和专制主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洛克的《政府论》就是在这种政治社会背景中问世的,它集中体现了洛克在政治学说上的成就。

1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力学和数学界的基础作之一

〔英国〕牛顿 著【作者简介】

牛顿(1642~1727)出生于英格兰沃尔斯索普的一个小村庄。这位被后人称赞为“天才的超人”,从小并没表现出特别的聪明与智慧。

牛顿在大学时期,就已学习和研究开普勒的三定律、伽利略的落体实验和笛卡尔的漩涡理论等方面的著作。1665年回乡下躲避瘟疫时便开始探索关于重力的问题,试图依靠地球上的力学原理来说明行星的运动。1672年,牛顿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后成为皇家学会会长直到去世。【内容精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于1687年出版发行,1713年发行第二版,1725年,牛顿去世的前两年,又修订发行了第三版。

牛顿在《原理》的序言中说:“我们的研究不在技术而在科学,不在人手之力而在自然之力”,“我们的研究是自然理论的数学原理”,“于物理学的范围中尽量以数学推出”,“把自然现象都归宿到数学定理上去。”可见,牛顿的立意是非常远大的。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物理学的内容和数学的方法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哲学(自然理论)体系,为所有自然现象确立一个新的力学解释的框架。《原理》正文共有三编。正文之前有两节导论,其篇幅虽仅占全书的百分之四左右,但其内容却十分重要。

导论一为“说明和附说”。在这里,牛顿先为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质量、动量和力下了定义,对向心力的性质、作用以及量度作了描述。然后,牛顿引入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新概念,建立起他的绝对时空观。牛顿的时空观在今天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对牛顿力学的规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导论二为“运动之基本定理和定律”。在这里,牛顿阐述了著名的运动三大定律。第一定律亦即惯性定律:“每个物体若非有外力影响使其改变状态,则该物体仍保持其原来静止的或等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第二定律亦即运动定律:“运动的变化与所施的力成正比,并沿力的作用方向发生。”这两个定律都是伽利略已经发现或已经接触到的,牛顿则给以它们更加明确、更加概括的表述形式。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这是牛顿首先明确提出的。有了这三个基本定律,经典力学关于运动的描述就完备化了。三大定律之后,还附有6个推论。有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运动迭加以及相对性原理,还有重要的动量守恒原理等。

正文第一编的总标题是“论物体之运动”,下分14章。主要是研究在引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的轨道与力的关系。重点之一是提出了微积分学要点,用以确定无限小量之比。重点之二是用极限方法、且运用无穷小量来解释了开普勒三定律的真正含义。例如,证明了引力的作用与开普勒面积定律的关系,推导出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牛顿在这一编里,还提出了光学的力学本性,但却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光在光密介质中的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的速度大一些。”

第二编的总标题也是“论物体之运动”,但主要是讨论在有阻力介质中物体之运动。共分9章。首先讨论的是物体运动时受到与速度或速度平方成正比的阻力的情形,接着讨论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的一些定理与推测。最后一章研究了液体中的漩涡运动,指出漩涡运动不可能使行星遵循开普勒三定律,从而否定了笛卡尔对行星运动的以太漩涡假说。

第三编的标题是“论宇宙系统”,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定律来解说宇宙间的各种现象。最重要的部分是牛顿准确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运用这一定律成功地解释了行星及其卫星的运动、彗星的运动、潮汐现象和地球两极略扁的椭圆形问题。

牛顿在第三编里还郑重地提出了至今意义仍十分重大的“自然哲学之推理法则”。法则一:“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不爱用多余的原因夸耀自己。”法则二:“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法则三:“物体的属性,凡既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法则四:“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法而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虽然可以想像出任何与之相反的假说,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更为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以前,仍然应当给以如此的对待。”

牛顿的法则一实质上就是简单性原则;法则二即是统一性原则。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简单性原则是合理又符合科技美学的,它始终是人们对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标准之一。统一性法则看到了自然界中的相似性与统一性,它有效地鼓舞和帮助人们去探求更多的自然规律。法则三与法则四也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科学研究做出了正确的指导。法则三强调经验与理性相结合;法则四肯定归纳法的科学性又不认为“归纳万能”,从而避免了怀疑主义的不可知论,也避免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实论。这两个法则实际上已暗含了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以及真理的检验和发展的规律。【学术评价】

牛顿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科学家,他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范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宏伟体系;他又发明了微积分,将新的数学分析工具引入力学的证明与推导,把整个力学都建立在严密的演绎基础之上,使力学成为了真正的科学。这些辉煌成就记载在牛顿亲自写成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中。

在牛顿时代,科学与哲学没有分家,“哲学”一词,其含意就是科学与哲学。《原理》一书,主要建功于自然科学方面,而在哲学思想上也有出类拔萃的洞见,它不仅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科学研究上的指明灯。

12.《国富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者

〔英国〕亚当·斯密 著【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出身于苏格兰科柯迪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海关官吏兼律师。曾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毕业后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任教。任教期间,以自己的伦理学讲义为基础,整理出版了《道德情操论》一书,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出发,论述了道德、等级、社会秩序和金钱之间关系问题。1764年,辞去教职前往欧洲大陆游学,结识法国启蒙学派代表人物伏尔泰、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和杜尔阁等人,对其后来形成政治经济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内容精要】

全书共分为五大篇,第一篇题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首先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分工,接着分析了交换、货币和交换价值,论述了产品的分配,即工资、利润和地租。斯密认为这些问题都是作为分工的前提和结果而存在的。斯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入手,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接着从人类的利己主义本性出发,论证了交换是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人类从交换中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这种趋利心理促使了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在出现分工和交换之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对交换媒介的需求,因而就产生了货币。有了货币这个衡量工具之后,斯密探讨了价值问题。在价值问题方面,斯密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价值究竟是什么,价值由那些部分组成,价格为什么会产生波动。他进一步提出,一旦有了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以后,商品价值便不再由劳动决定,而由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

第二篇题为“财富的性质及其用途”,着重探讨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本因素。他首先从资本家的储备资金中划分出资本,指出资本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构成。接着又分析了资本的作用和资本积累的条件,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了区分。最后分析定义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并比较了相互之间的异同。在本篇中,斯密提出了两种资本理论,一是资本是提供收入的积累,二是资本是用于继续生产的过去劳动的积累。同时,斯密还对重农学派的“资本只有投入农业领域才会产生剩余价值”的论断进行了批驳,认为资本在任何行业中都能产生剩余价值。

第三篇题为“论不同国家财富的不同发展”,主要研究经济史。斯密提出了社会财富发展的原理,指出贸易自由能促进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加强分工、增加资本数量和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进一步增加国民财富的三个必要手段。斯密回顾了自罗马帝国及中世纪以来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对封建的生产关系进行抨击,要求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第四篇题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主要是理论体系问题。在本篇中,斯密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批判。重商主义的贸易统治理论是他批判的重点,他认为自由贸易才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资本的积累,自由放任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贸易统制会窒息资本与财富的发展。斯密还用他的交换理论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由贸易、互通有无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第五篇题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主要讨论政府的财政问题。斯密将政府的财政支出划分为国防、司法、商业活动、教育和自身支出几个部分。认为能够由人民自己办的事,政府应不加干涉;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一些公共事业,则应该由政府负责。斯密提出将政府的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和公债两部分,税负应依个人能力而定,兼顾公平。斯密主张对地租、利润和工资征税,并提倡“廉价政府”,要求政府减少开支。【学术评价】

亚当·斯密斯是18世纪下半期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在那时英国正处于逐渐由一个大资本主义农业国向资本主义工业国转化的阶段。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于他们来说,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扫除封建残余,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确定。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协调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自由,取消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斯密的《国富论》一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国富论》是亚当·斯密的代表作。该书不仅奠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走向,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一大批概念名词均来源于该书。该书一直被奉为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是经济学方面研究人士的必读书目,亚当·斯密本人也因该书而被认为是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同时,当代各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中或多或少可以在该书中找到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也承认从该书中受益不少。

13.《社会契约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

〔法国〕卢梭 著【作者简介】

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才思文藻风靡了当时的整个欧洲,并为后人留下了一系列划时代的巨著。他的《艺术与科学谈》获法国第戎奖,使他荣获欧洲哲学大师称号。他的文学名著《新爱洛漪丝》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很高地位,使他跻身于启蒙时期著名文学家的行列。《社会契约论》又译作《民约论》,是他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第一个煽动者”。

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家道中落的钟表匠家庭,自幼丧母,16岁离家外出流浪。在法国巴黎,他受一位教士“没有女人相助什么都办不成”的点拨,一生事业都得异性帮助。这些法国上流社会的贵妇人,爱慕他的才华,供应他舒适的生活,给他介绍所需要认识的人。卢梭最喜爱的女人却是一个不识字的女仆,他们断断续续一起生活直到女仆去世。他们生下5个孩子,卢梭把他们全部遗弃在孤儿院。官方的迫害和严重的疾病导致他脾气暴躁和高度神经质。他和与他齐名的作家伏尔泰各走极端。终于从两个人的私争发展为公开的抨击。伏尔泰在一本不具名的小册子里攻击卢梭是伪君子,对子女没有亲情。卢梭花费了5年时间写出揭露自己内心世界、“坦白得惊人”的杰作《忏悔录》。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卢梭这位了不起的尘世槛外人的长眠之地,正对着伏尔泰的坟墓。【内容精要】《社会契约论》全书共分4卷,第1卷主要论述了人类是怎样由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的,契约的根本条件是什么。第2卷主要讨论国家的立法问题。第3卷论述的是政治法即政府的形成。第4卷在继续讨论政治法的同时阐述了巩固国家体制的方法。“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这是天赋予的权利”,国家则是自由的人民自由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的共同力量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应该“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社会契约论》表达了卢梭学说的核心内容。它认为,既然国家是人们协商的结果。人民就有权利掌握国家政权,法律应是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人民的主权是不能出卖、转让和分割的。该书根据自由行为是由行为意志和行为能力两种原因促成的原理,引申出国家必须把立法、行政两种权利分开的学说。提出人民意志是主权者,政府是共同意志的执行者。为了防止行政权以私人的意志篡改人民的意志,人民必须定期召开大会进行监督。如果人民的自由被暴力所剥夺,人民便有起来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它主张,人类得救的惟一希望,在于民众的共同意志永远是对的,并建立民主政治来表达推行这个意志。《社会契约论》还指出,在判别一个体制是否健全有力的时候,“应该更加重视一个良好的政府所产生的活力,而不只是看到一个广阔的领土所提供的富源。”书中指出:“我们也曾见过有这样体制的国家,其体制本身就包含着征服的必要性;这些国家为了能够维持下去,便不得不进行无休止的扩张。也许他们会暗自庆幸这种幸运的必要性,然而随着它的鼎盛之极,那也就向他们显示了无可避免的衰亡时刻。”【学术评价】

卢梭的法律思想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部分。它集中表达了激进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广大人民彻底反抗专制的愿望;鼓舞了当时推翻封建专制的斗争,而且被各国革命领袖奉若圣典。它简述的民主原则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之中,还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卢梭彻底的民主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社会契约论》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它刚一问世就遭到了禁止。卢梭本人也被迫流亡到英国。但《社会契约论》所提倡的民主理论却很快风靡全世界。它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便来自《社会契约论》。1789年法国国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中“社会的目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统治权属于人民”等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还对美国的《独立宣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罗伯斯庇尔到列宁都曾用《社会契约论》为自己的政权作解释。1978年,在纪念卢梭逝世200周年的活动中,专门召开了国际研讨会,研究卢梭的思想,出版他的新传,推出以他为题材的电视剧。他的遗骸被安放在法国的伟人祠内。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预见的“消费者的各种陷阱,大城市的骚乱以及毁灭性的军费负担”等等,都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目前,单在法国就有150多位学者在专门研究卢梭的思想。

14.《纯粹理性批判》:欧洲哲学史上的划时代名著

〔德国〕康德 著【作者简介】

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一个皮匠家庭。16岁时,他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毕业前夕,他的第一部著作《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问世,该书用理性评判了笛卡尔、牛顿等人的观点,显露出这个22岁的青年探索真理的勇气。1755年,康德到母校任教,1786年,被推选为校长,1792年起任柏林科学院哲学部主席。康德一生从事教育40年,先后担任了278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并撰写专著、论文70多部(篇)。他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在治学上从不因循守旧,这与他终生未娶、严谨刻板的私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康德哲学思想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批判期,他提出了一种发展的、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主要著作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后批判期从1770年开始,他提出了完整的先验唯心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观点,相继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真、善、美”的哲学体系。

康德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他之后哲学沿两条路线分化:一条是德国古典主义,其终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条则演化成为实证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流派,如现象学、结构主义也都是在康德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他的思想及其哲学的现实意义,仍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内容精要】“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该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该书分为篇幅很不相称的两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其中“先验原理论”为全书的关键和主体,同时也是最难于阅读的部分。

18世纪的欧洲哲学界,认识论问题占据突出的地位,并形成了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和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两大认识论派别。康德认为认识论问题如不解决,哲学只能在歧路上徘徊,他首先批判了当时欧洲流行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唯理论,指出莱布尼茨认为不需要感知经验,仅凭人类的理性思维便可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可以达到真理,是“独断”和荒谬的。康德坚决认为人的心灵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莱布尼茨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是虚伪的。康德同意休谟的看法,认为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但他也批评了休谟否认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这实际上是否定科学知识。康德意识到了争论双方都有片面性,在批判双方错误的同时,也指出双方的说法都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康德的观点是,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知识来自于理性。依康德的这一观点,人类知识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知经验,这些经验是混乱零散的东西;另一个是人类头脑中先天固有的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官提供的后天经验进行整理,才能形成科学知识,因此人们头脑中任何一个科学知识都是这两方面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人类是如何具有先天的认识能力呢?康德指出,人类的理性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直观形式”,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并且是经验形成的前提条件。康德认为,即使人的感官没有任何实际对象,“时间”和“空间”也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当人们进行认识活动时,我们体验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一连串处于“时间”和“空间”形式中的过程,人们运用“先天的”思维形式对这一过程混乱零散的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人们才能获得感性认识。所以只有从人类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与时间,它们不可能离开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属于人类的条件,是人类感知的先天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康德进一步指出,人们通过“时间”与“空间”形式获得的感性认识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性只能认识直观材料,不能算科学,还必须经过更高一级被称为“知性”的人类思维活动。而“知性”则是运用范畴、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康德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所以必须将两者联合起来,才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他把“知性”自身规定为包括统一性、多数性、必然性、偶然性等12个概念或范畴,“知性”活动把这12个概念或范畴运用到直观形式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中去,使这些材料具有必然联系和因果关系,才能形成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科学知识。与“时间”和“空间”相同的是,“知性”也不从自然界中得出它的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加于自然界,所以正如康德所说:“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

最后,康德指出,人类通过“知性”获得的科学知识,仅仅是对“现象界”的认识。而“现象界”中的东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要超出“现象界”的认识,进一步把“知性”的各种知识再加以“综合”、“统一”,把它们整理成无条件的,绝对完整的知识,这是人最高级的认识活动能力,叫“理性”。康德认为“理性”企图达到最完整、最高的统一体:灵魂、世界和上帝。康德把这三个统一体称为“理性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现象界”之外的,康德把它们称为“自在之物。”康德断言说,“自在之物”是超经验的,不属于人的认识范围,因而不能用“知性的概念”去认识。然而,当“理性”去追求“理念”时,却又必须运用“概念”、“范畴”去认识他们,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康德把这一矛盾称为“二律背反”。康德利用形式逻辑的归谬法来论证“二律背反”,即事先肯定命题的反面,然后论断它不可能,以此推翻对立的反命题,来证明正命题是正确的,从而证明理性要求超出“现象界”范畴,去达到最完整、无条件的“自在之物”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至此,康德完成了他的认识论学说体系,并骄傲地声称,他在哲学界中完成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理性是无能的,“自在之物”是人的认识根本达不到的,是不可知的。在人的认识所达不到的领域,应当留给宗教信仰。正如康德所说:“我发现必须否定知识,才能给信仰保留地盘。”【学术评价】《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经过近12年的冥想,用4~5个月时间写成的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很有创造性的哲学巨著。这是欧洲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开始了欧洲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也给宗教神学以有力的冲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最大的成就在于论述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这是近代哲学史的一个转折点。他认为,认识的全过程都是主体思维能动地对认识材料进行综合、改造,也是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过程,并认为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虽然康德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但是,他所提出的这一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在哲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力图将经验论与唯理论、现象界知识与本体界知识结合起来,但他并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因此,时至今日,有的哲学家仍在发挥康德有关本体论方面的理论,有的则在发展其关于现象界的理论。这充分说明了康德哲学的影响之深远。

15.《论宗教与宽容》:关于信仰自由的著作

〔英国〕约翰·洛克 著【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思想界的重要人物,有关他的生平,前文已经作了介绍,这里从略。【内容精要】

宗教狂热分子打着“保卫真正的宗教”的旗帜,以关心其他教派信徒的灵魂为借口,把信仰不同的教徒打成异端,进行迫害,但对泛滥于本派信徒之中的真正的罪恶活动却视若无睹,这证明他们所说“保卫真正宗教”的言论不过是党同伐异的伪善之辞。

真正的教会最基本的标志是有宗教宽容精神,真正的基督徒应具有宽容精神。任何人,如果缺乏仁爱,就谈不上对人类、对非基督徒的友善和理解,就不配被称作真正的基督徒。只有在宗教问题上对那些持有异议的人实行宽容,才与基督教教旨和人类理想的本质相一致。对不同信仰者实行迫害并非真正的基督徒所为。

为了保证信仰自由和宗教宽容,必须实行政教分离,以剥夺教会和政府对执不同信仰者进行迫害的权力。政府和教会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政府皆外,即保护公民对财物的所有权,教会皆内,即拯救信仰的灵魂。政府可采取强制性手段干涉公民行为,而宗教只是内在的信仰,无法强制干涉,教会也无权强制干涉。因而,政府无权插手宗教信仰,教会也无权使用法律和武力来处理信仰问题。

政府是公民根据契约组织起来的民主机构,它只有保护公民的职责,无权与某派宗教和教会联系,以行政权力强制公民信仰某种宗教。教会是信教者的自发团体,公民有参加的自由,也有退出的自由。信徒在信仰问题上只听从自己的意愿,而不受任何外在的压力和约束。教会无权插手公民的私人事务,更无权使用暴力和强制手段。对于不同信仰者,宗教无权干预其信仰自由。即使在你看来,他已步入歧途,但那是他个人的不幸;作为平等的另一宗教信仰者,你无权劝说或强迫他放弃信仰。

所以,任何人都有权按自己的理解来信仰宗教,没有人有权把自己的信仰当作惟一的信仰强加于他人。对异教徒实行暴力,固然可以达到某种外在的顺从,但却不能真正赢得内在的信仰。【学术评价】

洛克的时代,各宗教之间的互相谩骂和残酷斗争达到了极点,甚至军队和世俗政权也卷入了这场斗争中,经过数十年的宗教斗争后,各宗派都认识到,酷刑、流放、屠杀都不能把对方消灭,互相宽容、和平共处是惟一的选择。洛克的《论宗教宽容》一书便是这一背景的产物。

16.《人权论》:阐明法国大革命原则的名著

〔英国〕托马斯·潘恩 著【作者简介】

托马斯·潘恩(1737~1809年)生于英国诺福克郡塞特福德一个基督教教友会信徒的家庭。年轻时做过裁缝、教师和税务官。1774年到北美后投入独立革命运动,历时13年。在此期间,他担任过报刊编辑、格林将军的副官、大陆会议外交委员会秘书、宾夕法尼亚议会秘书等职务。

美国独立后,潘恩于1787年回到欧洲,往返于英法两国,积极参加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斗争。1802年以前,主要在法国,曾参加法国大革命,获得法国公民资格,做过国民议会议员。在法国议会,潘恩站在吉伦特派一边,反对处死国王路易十六。雅各宾党专政时,取缔外籍议员,潘恩被囚禁于巴黎卢森堡监狱(1793年12月);在当时美国驻法大使门罗的营救下,潘恩于1794年获释,出狱后仍居住在法国。1802年,再度去美国。这时他对美国国内政策的观点遭到联邦党人的攻击。1809年,潘恩病死于纽约。【内容精要】

第一部分:人权论,回答柏克先生对法国革命的攻击

在任何国家里,从来不曾有,从来不会有也从来不能有一个议会,或任何一类人,或任何一代人,拥有权利或权力来永远约束和控制子孙后代,或永远规定世界应如何统治,或由谁来统治。每一个时代和世代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像它以前所有的时代和世代的人那样自己采取行动。死后统治的狂妄设想是一切暴政中最荒谬而又蛮横的。人不能以他人为私产,任何世代也不能以后代为私产。每一代人都符合而且必须符合那个时代所要求的一切目的。而适应的是生者,不是死者。人一旦去世,他的权力与需求也随之而消失,既然不再参与世事,他也就不再有权指挥由谁来统治世界到如何组织、管理政府了。

关于人的权利,我们将回到人从造物主手中诞生的时刻。他当时是什么?是人。人是他最高的和惟一的称号,没有再高的称号可以给他了。

所有的人都处于同一地位,因此,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并具有平等的天赋权利。不论把摩西的创世说视为神圣的权威抑或只是历史的权威,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的一致性或平等。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就其关系到人类而言,都是建立在人类的一致性之上的,即大家都处于同一地位。

人的天赋权利是一切公民权利的基础。天赋权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其中包括所有智能上的权利,或是思想上的权利,还包括的有那些不妨害别人的天赋权利而为个人自己谋求安乐的权利。公民权利就是人作为社会一分子所具有的权利。每一种公民权利都以个人原有的天赋权利为基础,但要享受这种权利光靠个人的能力无论如何是不够的。所有这一类权利都是与安全和保护有关的权利。

从这些前提出发,可以得出三点结论:(1)每种公民权利都来自一种天赋权利,换句话说,是由一种天赋权利换取的。(2)恰当地称为公民权利的那种权力是由人的各种天赋权利集合而成的,这种天赋权利就能力观点而言,在个人身上是不充分的,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但若汇集到一点,就可以满足每个人的要求。(3)由种种天赋权利集合而成的权力(从个人的权力来说是不充分的)不能用以侵犯由个人保留的那些天赋权利,个人既充分具有这些天赋权利,又有充分行使这种权利的权力。

各种政府由此产生并据以建立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三大类。第一,迷信。第二,权力。第三,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类的共同权利。第一种是受僧侣控制的政府。第二种是征服者的政府。第三种是理性的政府。许多个个人以他自己的自主权利互相订立一种契约以产生政府;这是政府有权利由此产生的惟一方式,也是政府有权利赖以存在的惟一原则。

第二部分:把原则与实践结合起来探讨

美国的独立如果不曾伴随一场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而单从它脱离英国这一点来考虑,那就微不足道。美国不仅为自己而且也为全世界赢得了立足点,并且将目光射向自己所能获得的利益的范围以外。所有君主制政府的历史就是一幅人类悲惨生活的可憎图画。以道德学说、普遍和平体制和不能取消的固有人权为基础的政府,正借助于一股比依靠暴力由东方绕向西方的政府更加强劲的冲力,从西方绕向东方。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两次革命,即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在前一次革命中,斗争的时间长、冲突激烈;在后一次革命中,国民团结一致,在没有外敌对抗的情况下,革命一开始就掌握了政权。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能够注入革命领域的最大力量就是理性和共同利益。凡是这两者能有活动机会的地方,反对势力就在恐惧中死去,或因定罪而灭亡。它们现在已普遍获得主要的地位;我们今后有希望看到一些革命或政府的更迭以同样安详的方式产生,任何可由理性和协商决定的措施都赖以贯彻。想用暴力去完成应当用理智去完成的事,这种做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恶劣的。

在研究革命时,很容易看出它们可由两种不同的原则引起:一种是为了逃避或摆脱某种巨大的灾难;另一种是要取得巨大的实际利益。这两种革命可以用积极的革命和消极的革命的名称加以区别。在由前一种原因所引起的革命中,情绪慷慨激昂;冒险取得的补偿往往被报复行为付诸东流。但是,在由后一种原因所引起的革命中,心情与其说是激动不如说是活跃,可以冷静地对待问题。讲道理与协商、劝导与说服,成为斗争的武器,只有对那些要加以镇压的人才使用暴力。一件事,只要人们一致同意它是好的,是可以办到的,例如减轻赋税负担和消灭贪污行为,那么,目的就已经一半达到了。他们赞成了一个目标,就会努力促使其实现。

改革也好,革命也好,不论你叫它们什么都可以,一旦在各国扩大,那些国家就会友好往来,相互协调,而当少数几个国家结成联盟之后,将迅速发展,直至把专制主义和腐败政府彻底铲除,至少是从世界上的两个地区即欧洲和美洲铲除。【学术评价】

潘恩的著作主要有:《常识》、《林中居民的信札》、《人权论》和《理性时代》等。其中,《人权论》是潘恩从美国返回欧洲后,于1791至1792年间为驳斥埃德蒙·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攻击和诬蔑,阐明法国大革命的原则而写的一本论著。

17.《战争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德国〕克劳塞维茨 著【作者简介】

该书的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将军,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少年时即进入军队,并历经沙场,积累了深厚的实践功底。在普鲁士军官学校受训期间撰写了一些军事文章,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25岁即以军事理论天才而扬名普鲁士军界。

克劳塞维茨积累知识并不局限在书本上,他还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主宰国家命运的那一群“上层”人物的生活和活动。他倾听国王和显贵们的谈话,其中有些话给他以极大震动,使他明确了一些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正是这些亲身经历使他很早就意识到,战争既非上帝的惩罚,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是为一种完全确定了的目的服务的;战争和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9世纪初期普法战争中拿破仑的胜利给克劳塞维茨以极大震动,为了从最大的广度和深度来阐明战争的本质,他开始系统地研究以往各个时代的战争,特别是他本人所经历过的各次战争。他详细地研究了130多个战例,写下了许多重要战争著作和评论,他把自己研究的成果作进一步加工整理,并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理论。他的名著《战争论》就是这样产生的,由于客观原因,克劳塞维茨没能完成《战争论》最后的定稿工作,1831年11月,他死于霍乱,无声无息地被埋入了古老的军人公墓。

克劳塞维茨在世时从未被委以重任。然而他的精神遗产,他的著作却在他死后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名垂不朽。他的妻子玛丽用全部身心整理和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前3卷即为《战争论》。【内容精要】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以令人信服的逻辑和生动的论述向人们揭示了战争的本质。他认为战争属于社会生活领域,它决不是独立的行为,而是从属于政治的。不仅如此,政治还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轮廓在政治中就已经隐隐形成,就好像生物的属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样。克劳塞维茨在战争的政治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即“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因此战争必须服从政治的需要。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把人的因素提到了一个突出地位,他指出:“军事活动绝对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同时还涉及人应保持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因此,把两者分开是不可能的。”所谓精神力量,即人的能力和内在的力量,包括勇气和坚忍精神,理智和活动力,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等。他认为精神力量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在双方的物质损失相等时)起决定性的作用。克劳塞维茨提醒战斗指挥员说:“使敌人精神力量遭受损失也是摧毁敌人物质力量从而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克劳塞维茨还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直接参战的作用。他认为,战争发展到拿破仑时代已由过去的皇室战争(即由各国皇室雇佣军队打仗)转变为民众战争(即由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战争)。战争发展的这种变化使其本身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性质,“战争要素从一切因循守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爆发出全部自然的力量”,带来了使所有人惊叹的成就,因而善于运用民众战争这一手段的国家,必然会比那些轻视民众战争的国家占有相对的优势。

克劳塞维茨十分重视实践对军事理论的检验作用。在《战争论》中,他把战争理论看成是一种“经验科学”。他说:“理论上的真理总是更多地通过批判,而不是通过条文对现实生活发生作用的。批判就是把理论上的真理应用于实际事件,因此,它不仅使理论上的真理更加接近实际,而且通过经常反复的应用,会使人们更习惯于真理。”克劳塞维茨在其著作中一再警告人们不要陷于任何教条。他强调,任何军事上的决定,任何决心都不应以一种“体系”,一种成见为标准,而必须永远按照现实情况来决定方向;行动者应该不断适应“时代和一般情况的性质”和“自己处境的特点”。【学术评价】

非军事界的人可能没有系统地读过《战争论》,但相信对“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大都耳熟能详,这一名言即出自《战争论》。《战争论》一经出版即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受到各国军事界的高度重视,被推崇为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成为研究军事理论人员的必读书。《战争论》探讨了战术和战略,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克劳塞维茨明确指出,战术是在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战略是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最好的战略是首先在总兵力方面,其次是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始终保持十分强大的力量;而战略上最简单而又最主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克劳塞维茨认为防御和进攻即互相渗透,又互相转化,两者都不是绝对的东西,战争中即没有不带防御因素的进攻,而防御也照样包括进攻的因素。他指出,防御是比进攻更具效果的一种作战形式,进攻虽然带有突然性的因素,但这种因素仅是在短时期内起作用。但他同时又指出,人们进行防御只是“想利用这种形式赢得胜利,以便在取得优势后转入进攻,也就是转向战争的积极目的”。克劳塞维茨还认为: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是相辅相成和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目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但是他强调:“用流血方式解决危机,即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是战争的长子。”也就是说,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军队。

18.《法哲学原理》: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名著

〔德国〕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著【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古典哲学大师,西方法哲学的主要代表。黑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斯图加特城的一个官僚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成绩优秀;1788年进入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前两年学神学,后三年攻哲学,1793年毕业。大学毕业且取得学士学位后,黑格尔先后在瑞士和德国任家庭教师多年;在此期间,他系统研究谢林·费尔特的著作。1801年,黑格尔取得了耶拿大学编外讲师资格,1805年靠歌德的帮助升为副教授。这时,他开始撰写《精神现象学》,并于1806年在普法耶拿大战前夕匆匆完稿,携稿外出逃避战祸。由于战争,大学停课,1807年,他只好去班堡当了一段时间的报纸编辑。

从1806年到1816年,黑格尔当纽伦贝格一所文科中学的校长,在这期间写成了《逻辑学》这一主要著作。1816年秋,黑格尔去海岱大学任哲学教授。在那里著写并出版了他那部著名的《哲学全书纲要》。这部书使他名声大震,1818年应普鲁士政府的聘请,担任柏林大学教授,成为官方哲学家。在柏林大学期间,他的研究进一步从宗教哲学、伦理学拓展到历史哲学、美学、法学等领域。并于1821年出版了他的那本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法哲学原理》,这也是他法律思想的代表作。黑格尔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庞大的理论体系,使自己的学术影响远远地超出了德国。他还担任大学评议会委员,并于1830年,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11月14日,黑格尔因患霍乱在柏林去世。

他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内容精要】

法律是理性的产物。法的出发点是意志,而意志是自由的,因而,法的领域是精神的领域,是自由的领域,自由意志是法的核心和本质。作为意志自由的法,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后经过三个阶段,即抽象法、道德与伦理。

抽象法是人人具有的意志、自由和人格,不具有外在形式,因而仅仅是抽象的。它作为自由的直接体现,它要求对物的占有和所有权。它有三个环节:对物的占有,即所有权;所有权的转移,即契约;不法和犯罪,即通过对侵害的处罚而恢复的人格权利。

道德是扬弃抽象法而得来的,它是较高阶段的法,是存在于人内心的法,是主观意志的法。道德也包含三个环节:故意和责任、意图和福利、善和良心。

伦理是客观抽象的法与主观的道德的统一,是客观精神的体现。伦理是现实的存在,而自由法和道德则是无现实性的,它们必须通过伦理体现出来。伦理有两个特点:首先,它是具体的存在,有固定的内容;其次,它包含法律和权利,有现实的权威和力量。伦理包含三个环节: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学术评价】

与黑格尔其他著作一样,《法哲学原理》也同样深奥晦涩,博大精深。他的法哲学是一个包括法律、道德、政治、经济等内容的庞大的体系。在黑格尔看来,整个世界是“绝对精神”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而法哲学则属于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二阶段。理解这一点,是鉴赏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关键。《法哲学原理》出版后引起了十分不同的反响,也引起了人们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相互矛盾的评价。《法哲学原理》一书逃过了近视的普鲁士政府,得到了普鲁士官方的赞赏。同时它又受到同样近视的激进派的指责,尤其是该书序言中“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这一命题,被他们用来指责黑格尔是普鲁士君主的辩护士。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法哲学原理》一书给予了正确的评价。他们认为,在该书中,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这表明了该书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突出地位。近代资产阶级的基本政治原则——自由原则在该书中得到系统阐述,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立宪君主制等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它关于法律具有客观性,法律应有为人知晓的实在表现形式的理论,它关于法律制定既要详明又不能过细,既要依法律程序办事又不能机械地看待法律程序这些充满辩证法的论述,特别是它关于编纂成文法典、司法上人人平等、公开审判的主张,对于封建神学法律观和专制主义法律制度都具有革命的意义。

19.《论法的精神》:独具风格的法学百科全书

〔法国〕孟德斯鸠 著【作者简介】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年)是法国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温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法学理论和“三权分立”学说的奠基人。

1089年,孟德斯鸠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祖父是波尔多议会的议长,父亲曾担任军职。孟德斯鸠早年丧母。就读于尤里学院和波尔多大学,19岁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并担任讲师。1715年,他和一位有钱的军官之女茵·德·拉特丽格结婚。次年,他继承伯父职位担任波尔多议会议长(即波尔多法院院长)。但之后他将这一世袭的职位出卖,获得巨额资财,1928年进入法兰西学院后,开始长途学术旅行。他周游奥、匈、意、德、荷、英等国,广交名人学者,他博学多才,除专攻法律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自然科学,曾先后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波斯人信札》一书。他在书中假托两个波斯贵族旅行欧洲时的通信,对当时法国的封建统治进行无情的抨击。该书出版后,风行一时,孟德斯鸠因此一跃成为全国注目的人物。1931年回国后,闭门从事著述。1734年,他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1748年,孟德斯鸠经过长期的研究,花了20年时间才完成的巨著《论法的精神》问世。《论法的精神》发表后轰动全国,同时也遭到教会等封建势力的猛烈抨击。他还著有《为〈论法的精神〉辩护与解释》、《论一般的君主政体》等。1755年2月19日,孟德斯鸠病死于巴黎,终年66岁。【内容精要】

孟德斯鸠认为,每个单独的社会的存在,都要求把单独的一些力量联合成为一种共同力量的国家。这种共同的力量可以掌握在一个人手中,或者掌握在很多人的手中。从这个观点出发,他把政体分为3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权;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制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共和国的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时,就是民主政治。在民主政治里,人民在某些方面是君主,在某些方面是臣民,只有通过选举,人民才能当君主,因为选举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在民主政治下,确立人民投票权利的法律、关于选举方式的规定、选举应当公开,这些都应看作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律。民主政治还有一条基本法律,就是人民可以制定法律。《论法的精神》是把贵族政治看作共和政体的一部分,认为共和国的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时,就是贵族政治。这些人制定并执行法律,其余的人和这些人的关系,就像君主政体中君主与臣民的关系。贵族政治越是接近于民主政治,便越是完善;越是接近于君主政治,便越是不完善。

在君主政体里,君主就是一切政治与民事权力的源泉。由于这种政体是靠法律治理的,就需要有“中间的”途径去行使权力。因为一个国家只凭一个人一时的意志行事,这个国家也就没有法律可言了。所谓的“中间的”途径,自然就是贵族的权力。君主政体的基本原则是:君主与贵族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贵族的君主国,君主将成为暴君。一个君主国只有中间阶级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政治团体充当法律的保卫机构。这种团体在法律制定时便颁布法律,在法律被忘掉时,则唤起人民的记忆。

专制政体的国家没有任何法律,也没有法律的保卫机构。因此,在这些国家里,宗教通常是很有力量的,它形成了一种保卫机构,并且是永久性的。如果没有宗教,在专制国家中尊重的是习惯,而不是法律。

在分析3种政体的性质以后,还应当说明这些政体的原则的区别。政体的原则就是使政体行动的东西,是从政体的性质推衍出来的。孟德斯鸠提出,在民主制国家里,需要的动力是品德。一旦品德消逝,野心和贪婪主宰人心,共和国就会成为巧取豪夺的对象。贵族制的原则是以品德为基础的节制。在君主国里,它的原则是荣誉,荣誉就是它的动力,它代替了政治品德,并且处处做品德的代表。它鼓舞最优美的行动,它和法律的力量结合,能够和品德本身一样,实现政府的目的。在专制国家里,它的原则是恐怖,因为君主的意志一旦发出,便应确实发生效力,绝对没有调节、和解、商谈这些东西。人的命运就和牲畜一样。

分权学说是《论法的精神》的重要论题,主旨在于反对全部国家权力集中于专制君主一人手中,是根据约翰·洛克的分权论并加以发展而提出的。它认为每一个国家有3种权力:第一种分为:①立法权力;②有关国际法事项的权力;③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第二种称为司法权力。第三种称为国家的行政权力。这3种权力应当属于不同的国家机关。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种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关行使这3种权力,则一切都完了。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必须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监督它所制定的法律的执行。贵族应组成团体和平民团体同时享有立法权,二者有各自的议会。但是贵族的团体是世袭的,在立法上只有反对权,不应有创制权。立法、司法和行政这3种权力既要分立,又要互相制约。行政权应掌握在国王手中,因为政府各部门时时需要采取急速的行动,一个人管理比由几个人管理要好。行政机关有权制止立法机关的越权行为,否则立法机关就要变成专制。行政也应通过它的“反对权”来参与立法。司法权应由选自人民阶层中的人员组成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行使,它不为某一特定阶级或某一特定职业所专有。孟德斯鸠当时提出的分权与制衡的模式,就是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孟德斯鸠关于三权分立的学说在当时是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反对把全部权力集中在君主手里。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就成为资产阶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分工、相互制约和保持权力平衡的理论根据。最初实行分析原则是北美殖民地的一些宪法,如弗吉尼亚、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