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疾病一本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09:12:5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志新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儿疾病一本通

小儿疾病一本通试读:

前言

一个婴儿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从孩子哇哇啼哭,学会微笑、迈出人生第一步……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能带给父母极大的幸福和快乐。孩子就是让父母感动一辈子的礼物!

看着日渐成长的孩子,孩子的健康牵动着每一位父母的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成了全家人最关心的问题。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无疾病、健康地成长。事实上,孩子偶尔生病,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很快康复,关键在于父母能否识别发生疾病的征象,根据情况及早就诊和治疗,并且让孩子在康复过程中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护理。这就要求父母既要有排除不必要担心的识别能力,又要有不忽略问题关键的判断能力。《小儿疾病一本通》就可以使你具备这样的能力!全书共分三部分:疾病防治篇、意外事故急救篇和儿童用药问答篇。

疾病防治篇分病症识别、查找病因、注意护养、加强预防和特别提醒五方面内容,侧重介绍了家长如何认识这些常见病的早期表现,如何加强护理,帮助孩子早日康复以及如何预防。

意外事故急救篇主要介绍了发生了意外事故的表现及急救措施,侧重介绍了家长针对具体意外事故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以便争取抢救时间。

儿童用药问答篇,主要介绍了儿童用药的方法、用药禁忌等内容。但具体用药及治疗方案还需要遵循医嘱。

全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一方面让家长了解一些医学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为家长提供了具体的护理、预防方法。

一点点的医学常识让你成为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智慧父母,孩子的健康就掌握在你手中!

你想让孩子多健康,孩子就多健康!

第一篇 疾病防治篇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肺炎

病症识别: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疾病,它与婴幼儿肺炎有很大不同,主要是指临床症状不典型。婴幼儿肺炎以发热、咳嗽、喘憋、呼吸急促、缺氧征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而新生儿肺炎以全身症状为主,因新生儿咳嗽反射尚未完全,所以咳嗽多不明显,体温可正常、升高或偏低,伴有反应差、不哭、吃奶减少、拒乳、呻吟、呕吐、呛奶、吐沫、呼吸浅促等症状,还有呼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早产儿多见)。肺部呼吸音粗或减低,可以听不到干湿?音。拍胸片是确诊的主要手段,胸片可有小片状阴影、肺不张(肺泡萎缩塌陷,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肺气肿等改变。宫内感染性肺炎在生后不久即出现青紫和呼吸困难,一般感染中毒症状较重,易发生心力衰竭。生后感染性肺炎多有上感症状,如鼻塞、流涕、吐沫或偶咳,很快出现呼吸急促、青紫和不规则呼吸。

查找病因:

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两种。吸入因素包括羊水、胎粪和乳汁吸入;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或弓形体等病原微生物。按感染时间可分为宫内、产时和产后感染。前两种称宫内感染性肺炎,后者称为生后感染性肺炎。孕妇患感染性疾病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分娩过程早期破水、产程延长、吸入羊水或阴道分泌物,以及生后接触感染病人都可引起新生儿肺炎。

注意护养: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每日通风,避免对流风,室温保持在26℃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轻拍患儿背部,促使痰液排出。

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必要时采用鼻饲法。

观察患儿体温、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新生儿体温在36.5℃~37.5℃,呼吸40~44次/分,脉搏120~140次/分。

加强预防:

孕妇在孕期和产前一定要定期检查,若孕妇患过感染性疾病或胎儿发生过宫内窘迫,要警惕新生儿患肺炎的可能。

新生儿居住的房间应清洁、干净、通风和日照良好,新生儿要尽量避免与外人接触,防止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生后4~6小时即可喂奶,每天喂奶7~8次,每次40~50ml,奶量不要太多,以防吐奶和误吸。

母亲患感冒或服药时应暂停哺乳,因为病毒或药物代谢产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

特别提醒:

新生儿肺炎要与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心脏病鉴别。

◆肺透明膜病: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困难发生在生后12小时,逐渐加重,多见于早产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由窒息引起,但早产儿不一定有缺氧史。临床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其表现有兴奋、嗜睡、易激惹、呼吸不规则、肌张力改变、反射活跃或消失、瞳孔改变、惊厥等。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或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增快和青紫。

新生儿溶血病

病症识别: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子血型不合,母亲血型抗体与胎儿红细胞(抗原)发生同族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溶解破坏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最多见,Rh血型不合性溶血病较少见。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型溶血多见于ABO溶血病,生后数天内出现轻微黄疸,近似生理性黄疸,无贫血或轻度贫血。重型溶血主要见于Rh溶血病,除重度黄疸外,新生儿多有全身苍白浮肿、肝脾肿大、重度贫血、胸水、腹水、呼吸窘迫、精神反应差、不吃奶等危重症候,如不及时治疗,常在生后不久死亡,有的则死于宫内。若早期新生儿(生后7天内),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至342μmol/L,伴有眼神发直、尖叫或角弓反张表现者,则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可能性很大,核黄疸预后不好,生后不久即可死亡,侥幸存活者也会留有智力迟钝、运动障碍或听力下降等后遗症。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Rh溶血病多发生在第二胎,患儿母亲多有流产、死胎或输血史。

查找病因: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而发生同族免疫反应引起的。现已发现人类有26种血型系统,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是ABO和Rh血型系统,其中以ABO溶血病多见。当胎儿红细胞抗原经胎盘进入母亲体内时,而母亲体内缺乏这种抗原,由此产生对抗这种抗原的抗体,此抗体又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发生溶血,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造成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引起脑神经核细胞被黄染而发生核黄疸。红细胞破坏后出现贫血,由于髓外造血机制,肝脾代偿性增大。

注意护养:

轻症溶血病可用蓝光照射,口服利湿退黄的中药,静点人血白蛋白。重症溶血病需及时换血,静点丙种球蛋白等。

在蓝光箱内照射治疗时,要给新生儿戴上遮光眼罩以保护眼睛,箱内温度高于室温,注意及时喂水。

监测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如神志、呼吸、心率、黄疸等。

病室保持安静,接触新生儿之前注意手部消毒,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加强预防: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可减少本病发生率。

若孕妇曾经有死胎史,本胎Rh抗体效价明显升高,出现胎心杂音、孕末期腹围体重过度增大、羊水胆红素升高或影像学发现胎儿水肿、腹水、肝脾肿大等情况,要考虑提早终止妊娠。

特别提醒:

ABO溶血病多见于母血型“O”型,子血型“A”型、“B”型或“AB”型的情况下,若子血型为“O”型,则可除外ABO溶血病。Rh溶血病常见于母血型Rh阴性,子血型Rh阳性的情况下,但母子均为Rh阳性者也可发生Rh溶血。

新生儿出血症

病症识别: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显著缺乏引起的一种自限性出血性疾病,按发病时间可分为三种,即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型。

早发型于生后24小时内发生出血,轻重不一,有的仅脐部少量渗血,重者胃肠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经典型临床最多见,多在生后2~6天发病,早产儿可晚至2周。表现脐部残端渗血、皮肤出血、胃肠道出血或针刺处渗血,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

晚发型常在生后一个月发病,患儿发育良好,突然起病,以颅内出血多见。凝血时间延长是确诊的主要方法。血小板数和出血时间正常。头颅CT对诊断颅内出血很有帮助。本病的预后一般良好,出血过多,治疗不及时可致死。颅内出血预后差。

查找病因:

本病的病因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维生素K依赖因子是指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其合成需维生素K参与,体内的维生素K来源有:①肝内自身合成;②从牛奶摄取;③肠内细菌合成。影响维生素K吸收或来源减少的因素有:①早产儿肝内维生素K贮存不足;②单纯母乳喂养;③长期腹泻、肝胆疾病或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导致肠内菌群失调;④孕妇产前服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雷米封、利福平等。单纯母乳喂养、早产、长期腹泻、肝胆疾病或孕后期用药不当等都是本病的诱因。维生素K缺乏导致凝血因子减少,从而造成不同部位的出血。

注意护养:

脐部出血,局部可用云南白药或凝血酶止血。维生素K15mg/次,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连用3天。

有消化道出血表现者,应短暂禁食,待出血控制后及早喂奶。贫血明显者,可输新鲜全血。

有颅内出血表现者,应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以减少刺激。

病室保持安静,接触新生儿之前注意手部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监测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如神志、呼吸、心率等。

加强预防:

新生儿出生时常规肌注维生素K11mg,预防用药。

哺乳的母亲应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猪肝、菠菜、卷心菜等。

若母亲需长期服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妊娠后期应肌注维生素K110mg,临产时再重复1次。

长期腹泻或有肝胆疾病的患儿要注意补充维生素K1。

特别提醒:

◆胃肠道出血要与咽下综合征或应激性溃疡鉴别。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出生时咽下母亲产道内血液或带血羊水所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产程中窒息缺氧有关,二者均无凝血机制障碍。

◆脐部出血要与脐带结扎不紧、脐部感染或肉芽肿所致出血鉴别。

新生儿脐炎

病症识别:

新生儿脐炎是一种急性蜂窝组织炎。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娩出后,接生人员经消毒断脐后,处理好断头处,再用消毒方纱包扎,脐带残端无血流通过,开始闭合变硬,约3~7天后干瘪、脱落。若脐带残端消毒不严格,则可引起细菌感染,表现为脐部周围红肿,分泌物增多,并有臭味,可深及皮下组织形成脓肿,随病情进展进一步引起腹膜炎、肝脓肿和脓毒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因此,脐炎虽是小病,但处理不好,也会成为大患,不可轻视。

查找病因:

常见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若处理及时,细菌可在局部被杀灭。若病程较长且感染较重,可形成脐部脓肿,细菌则可通过脐血管播散入血,繁殖并释放毒素,造成全身感染。

注意护养:

轻者可将脐窝内脓性分泌物擦净,先用2%的碘酒局部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然后敷上干净纱布即可。

重者局部感染严重,伴有发热、拒奶、精神弱等感染中毒症状的,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有脓肿形成则应切开引流。

当形成慢性肉芽肿时,可用1%的硝酸银棒烧灼,然后敷上抗生素软膏。

每天多做脐部护理,清除脓性分泌物、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大小便污染。

加强预防:

断脐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新生儿衣物要保持柔软、清洁、舒适。

脐部保持干燥,及时更换尿湿的尿布及尿裤。

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脐部。

特别提醒:

提倡去医院分娩。脐炎虽是小病,但也不能忽视,若孩子出现脐部流脓、发热、反应差、不吃奶等表现,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

病症识别: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有时在体内产生迁移病灶,是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发病率更高。其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如精神弱、烦躁不安、拒奶、发热等,早产儿可有体温不升、拒奶、不哭、面色苍白、体重不增等表现。继之出现口周发青、呼吸增快、腹胀、黄疸、肝脾肿大、皮肤发花、出现瘀点瘀斑等感染中毒表现。本病最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其次可合并肺炎、肺脓肿、骨髓炎等。

查找病因:

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是败血症发生的内在因素,致病菌感染是败血症发生的外在因素。致病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感染途径分三种:①宫内感染:主要由于母亲患感染性疾病经胎盘传给胎儿,或羊膜早破、羊水污染所致。②产时感染:主要因为胎儿娩出时吸入或吞咽了产道中被污染的羊水所致。③产后感染:出生后因脐部、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感染而发展成败血症。

注意护养:

保持皮肤清洁。皮肤脓疱可先用无菌针头挑破,再用75%的酒精擦拭。脐炎可用75%的酒精局部擦拭并保持干燥。

体温不升者可入暖箱中保暖,重症患儿可放在开放暖台上保暖,发热者予物理方法降温,即用32℃~36℃的温水擦治,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达到传导散热的目的。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呛奶较重,可改喂糕干奶,必要时可用鼻饲法。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精神状态、体温、呼吸、脉搏等。

加强预防:

患妇科炎症的母亲分娩前应尽早治疗,以免传染给新生儿。

新生儿的房间应整洁卫生,通风良好,日照充足,周围环境安静。

接触新生儿之前注意洗手,感染病人一定不要接触新生儿。

新生儿的各种物品,如奶瓶、奶嘴、尿布、被单等要注意消毒,选用婴儿专用护肤品。

特别提醒:

新生儿败血症本身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有时感染灶并不明显。若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体温升高或下降、拒奶、黄疸退后复现、呕吐、腹胀、皮肤瘀点、肝脾肿大等表现时,要警惕本病的可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病症识别: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预后良好,中、重度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智力低下或脑瘫等,甚至死亡。

轻度:一般在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如兴奋、易激惹、对刺激反应过强、肢体震颤、肌张力正常或稍高、新生儿反射稍活跃,呼吸规则等,一般无惊厥,预后良好。

中度:嗜睡、反应差、肌张力降低、新生儿反射减弱、呼吸不规则,常伴有惊厥,症状在一周内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遗症。

重度:神志不清、肌张力低下、新生儿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则、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射消失等,多在3周内死亡,存活者都留有严重后遗症。

查找病因:

缺氧窒息是造成本病最重要的原因,发生在宫内和产程中的窒息约占全部的90%,生后各种因素(如脐部疾患、呼吸暂停等)约占10%。

注意护养:

新生儿的病室要保持安静,减少干扰,抬高头位。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等。

病初患儿食欲一般不好,适当减少奶量,待好转后再增加奶量。

当脑病合并颅内出血时,应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0~2岁的小儿大脑处于快速发育的灵敏期,可塑性极强,及早进行感知刺激和动作训练可减轻后遗症。

加强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高危妊娠孕妇更应注意,定期产前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如有宫内窘迫,要积极采取措施,做好一切复苏准备。

孕妇要学会自我监护,如测数胎动,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20次,或1小时内胎动少于3次,表明胎儿有缺氧的可能;胎动频率减少或停止,表明胎儿在子宫内处于慢性胎儿窘迫的状态。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避免产程过长,分娩过程尽量少用麻醉剂和镇静药。

特别提醒:

中、重度足月窒息新生儿的死亡率为7%~50%,惊厥发生率为30%~69%,有7%~57%发生脑瘫或智力低下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附生理性黄疸

病症识别:

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皮肤、眼球黄染,4~6天达高峰,足月新生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在3~4周内消退。轻者黄疸可局限在面部、颈部和躯干,颜色呈浅黄色,重者可波及全身,除黄疸外,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睡觉、大小便均正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51.3μmol/L(3mg/dl)时,肉眼才见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应超过220.5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应超过256.5μmol/L(15mg/dl),若超过以上两项数值则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查找病因: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是由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所致。新生儿出生后,开始自主呼吸,肺循环建立,有充分的氧气供应后,体内过多的红细胞开始破坏,血红蛋白被分解后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因新生儿的肝酶尚未成熟,未结合胆红素不能经肝脏代谢而排出体外,在体内越积越多,从而使皮肤、黏膜等组织黄染。随着红细胞破坏的减少和肝酶的成熟,未结合胆红素逐渐被代谢并通过肠道和泌尿道排出体外,黄疸也逐渐减轻并消失。

注意护养:

生理性黄疸不需特殊处理。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消退较慢,感染和缺氧也可使黄疸延迟消退,必要时可照蓝光。

加强预防:

母乳性黄疸病因尚未明确,可能是母乳中含有未识别的因子,增加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所致。母乳性黄疸通常在第一周后出现,至2周达高峰(342~427.5μmol/L,即20~25mg/dl),持续数周至数月,不伴有其他症状,一般停母乳观察3天后黄疸可明显减轻,可继续母乳喂养。

呼吸系统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病症识别: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俗称感冒,是指上部呼吸道的鼻、咽和喉部以上的急性感染。临床诊断的“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均统称为上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稍多。以幼儿多见,每年常有数次,以后随年龄增大而发病减少。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低热、鼻塞、流涕、打喷嚏、轻咳、轻度呕吐或腹泻等,精神状态良好,咽部稍红,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颌下或颈部淋巴结可轻度肿大,自然病程在3~7天左右。重者体温高热,常在39.0℃以上,数次给退热药效果也不好,有精神弱、阵咳、头痛、呕吐、咽痛、畏寒、乏力、食欲下降等表现,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红肿,可见斑点状白色或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有淋巴滤泡,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还可波及鼻窦、中耳和气管,造成鼻窦炎、中耳炎和气管炎。有时小儿常诉腹痛,脐周部位,轻压痛,腹痛多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若腹痛剧烈无缓解,要及时到外科就诊。少数患儿在起病1~2天内可合并高热惊厥。

查找病因:

上感大部分为病毒感染所致,少数为细菌或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常见病毒有鼻病毒、腺病毒、柯萨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嗜血流感杆菌等,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但也有病毒细菌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染。本病有多种诱因,如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疾病和环境影响等。有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慢性腹泻、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均易发病。当气候突然变化、沙尘天气或大气污染时,感冒患儿都会明显增多。居住环境拥挤、潮湿闷热、通风不良、被动吸烟等,也容易引起小儿感冒。

注意护养:

注意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适当活动。

发热时要多饮温水以利退热,发热时不要“捂汗”。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面条、米粥等。

居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度。

患病期间应避免去公共场所。

加强预防: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沙尘天气不要外出。

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感冒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避免与感冒患儿一起玩耍,防止交叉感染。

特别提醒:

上感加重可引起以下疾病:

◆颈淋巴结炎,表现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

◆中耳炎,表现有发烧、耳朵痛、听力下降,外耳道分泌物增多,呈浆液性或脓性。小婴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搔抓耳朵和摇头。

◆鼻窦炎,可见于2岁以上患儿,病史稍长,表现有前额痛、流脓涕、嗅觉下降和鼻塞。

◆肺炎,典型表现有咳嗽加重、喘息、痰多、发热不退、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小婴儿多表现为咳嗽、喘息、喉间痰鸣、呛奶、吐沫、拒奶等症状。

◆脑膜炎,表现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僵硬、持续高烧和意识障碍,但临床也有许多症状不典型者。

急性喉炎

病症识别: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黏膜的急性炎症,好发于1~3岁的婴幼儿,冬春季节发病较多。起病急,常在夜间突然起病,主要表现为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其咳嗽特点是“空、空”的声音,像狗叫一样,称为犬吠样咳嗽,患儿常有发热、烦躁不安、出汗、口周发青和呼吸困难等表现。由于小儿喉腔狭小,黏膜血管和淋巴管丰富,炎症可引起喉头水肿,受刺激后还可出现喉痉挛并发喉梗阻,如不及时救治,可引起死亡。喉梗阻也称喉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时有喉鸣音,甚至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三个部位凹陷。临床上将喉梗阻分为四度:

一度安静时如常人,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

二度在安静状态下也有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喉鸣传导或管状呼吸音,听不清音。心率稍快,约120~140次/分。

三度在二度喉梗阻的基础上,患儿因缺氧而出现口唇、指趾发绀,烦躁不安,恐惧,出汗等症状。心率达140~160次/分。

四度由于呼吸困难及体力耗竭,患儿呈昏睡状。由于无力呼吸,表现暂时安静,三凹征反而不明显,但面色发灰,呼吸音几乎全部消失,心率或慢或快,心律不齐,心音微弱。

因此,急性喉炎必须尽早诊断和治疗。若发现孩子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气促或紫绀时,说明已有了明显的喉梗阻,应及时诊治,这样可避免因气管切开,带来的痛苦。

查找病因:

急性喉炎的病因有感染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

感染因素:本病大多由上感加重而来,临床以病毒、细菌混合感染较多见。病原体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

自身因素:小儿喉腔狭小,软骨软弱,黏膜下组织松弛,黏膜内血管及淋巴管丰富,发炎后易引起喉头水肿。小儿咳嗽反射弱,夜间入睡后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容易停留在喉部,刺激喉部发生喉鸣。

注意护养:

出现呼吸困难应马上吸氧,烦躁不安应予药物镇静处理,发热时要多喝温开水。

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特别注意口周发青、吸气性喉鸣、精神状态等有无改善。

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如面条汤、米粥等,进食要缓慢以免呛咳。

室温保持在22℃~26℃即可,相对湿度保持60%为宜。

加强预防: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多做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婴幼儿患有上感要及早治疗,以免炎症加重。

特别提醒:

小儿急性喉炎虽然起病快,但处理及时症状多能迅速改善,预后良好,有些患儿的喉炎可反复发作。一度喉梗阻仅需抗感染治疗,二度以上喉梗阻需加激素治疗,激素分雾化吸入、肌肉注射、静脉点滴及口服四种,用药时间短,不会影响患儿健康。

急性支气管炎

病症识别:

急性支气管炎多继发于上感,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先为频繁且较深的干咳,以后咯出白痰或黄痰,伴有发热、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婴幼儿因不会咯痰,常咽下到胃里或听到喉间痰鸣。肺部常可听到中等湿音,咯出分泌物后,音可暂时减少。咳嗽迁延不愈,可发展成支气管肺炎。

查找病因:

病因为病毒、细菌或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以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飞沫传染。本病的诱因是营养不良、佝偻病、变态反应或慢性鼻炎等。

注意护养:

注意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适当活动。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室温保持在22℃~26℃即可,相对湿度保持60%为宜,有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和分泌物的排除。

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如面条汤、米粥等。

加强预防: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多做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小儿感冒要及时合理用药,以免发展成支气管炎。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饮食,防止出现营养不良。

特别提醒:

急性支气管炎久治不愈可发展成支气管肺炎,还可引起中耳炎、喉炎或鼻窦炎等疾病。

支气管肺炎

病症识别: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不同年龄的小儿肺炎特点也不尽相同,婴幼儿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喉间痰鸣、呛奶、吐沫、呼吸困难等特点,偏大儿童表现为阵咳明显、咯痰、喘息、胸痛、发热等特点。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可有呕吐、腹泻或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患肺炎时小儿体温高热,多为39℃~40℃,小婴儿呼吸增快更明显,可达80次/分,甚至更多。

小儿肺炎起病可急可缓,短至2~3天,稍长可达1~2周。发病前体温和咳嗽可不太严重,很快体温迅速升高,出现阵发性咳嗽、喘息、鼻翼扇动和口周发青等表现,重症肺炎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呻吟、憋气、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等表现,极易合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肺部可闻及中小水泡音或捻发音,胸片有单侧或两侧斑片状浸润阴影。

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发病率居首位,因此,孩子得了肺炎均需静脉输液治疗,并配合超雾吸入、吸氧等治疗措施。

查找病因:

病因是病毒或细菌感染。病毒主要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麻疹病毒,细菌主要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病变部位主要在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炎症造成肺泡内水肿和渗出,并向周围组织蔓延,融合形成较大范围的病灶。若细小管腔被黏液、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细胞堵塞,则会发生肺气肿或肺不张(即肺泡萎缩塌陷,不能进行气体交换,“X”光影像表明“肺不张”)。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和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临床出现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

注意护养:

注意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适当活动。

发热时及时予以退热处理;痰多时要超雾后吸痰;口周发青、鼻翼扇动时要吸氧;喘息时可抬高床头,使患儿呈半卧位,减轻心脏负担。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体温、血压的变化,注意肝脏短期内有无增大。

注意口腔清洁,婴幼儿喂奶后喂水,学龄儿童早晚漱口,重症患儿要做口腔护理。

在饮食方面,大一点的婴儿可给予易消化、有营养的半流食,婴儿应减少奶量,呛奶时改用糕干奶喂养并缓慢喂奶。

加强预防: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多做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避免与周围感冒病人接触,感冒后要及时治疗。

特别提醒:

小儿肺炎的合并症很多,最常见有心衰、呼衰和酸中毒,还有肺气肿、肺不张、脓胸、中毒性脑病或败血症等疾病,因此,治疗一定要彻底,否则会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注意复查血常规和胸片,一般片状阴影会在3~4周内消失。

支原体肺炎

病症识别: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婴幼儿及学龄儿童均可发病,本病一年四季散发,冬季发病较多,每隔3~7年可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表现有发热、干咳、少痰、厌食、头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体温多在39℃以上。咳嗽较重,呈阵发性,初期干咳,后期分泌物增多,甚至可带血丝,偶见恶心、呕吐和皮疹,皮疹呈斑丘疹或荨麻疹,可伴有心肌、肝脏、神经或血液系统等损害。呼吸困难表现不明显,年长儿肺部往往听不到湿音,但胸片表现较重,多为单侧病变,可合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血胸。血清支原体抗体阳性是本病的确诊依据,此抗体多在病程的1~2周出现。体征轻微而胸片表现较重是其主要特点。

查找病因:

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它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直径为125~150nm,无细胞壁,呈球状、杆状或丝状等多种形态,革兰染色阴性。传播方式为呼吸道飞沫传染。

注意护养:

抗感染治疗,医生通常使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疗程2~3周,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注意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适当活动。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室温保持在22℃~26℃即可,相对湿度保持在60%为宜,有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和分泌物的排除。

饮食方面,宜易消化、有营养的半流食。

加强预防: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冬春季节是传染病和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外出时注意防护。

避免与患病儿童玩耍,防止交叉感染。

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

特别提醒:

本病预后良好,自然病程2~4周不等。若出现胸腔积液、心肌损害等合并症时,则恢复较慢,部分病例可复发。国内尚无疫苗免疫接种。

毛细支气管炎

病症识别: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肺炎,以干咳、喘憋、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因而又称为喘憋性肺炎。多在冬春季发病,发病年龄2岁以下,1~6月的婴儿最多见。初起为上感表现,2~3天后迅速加重,以喘息、呼吸困难、缺氧为主要表现,伴咳嗽、喉间痰鸣、发热、烦躁、纳少等症状。呼吸急促,可达60~100次/分,缺氧表现为指鼻翼扇动、口鼻周围发绀和三凹征阳性。喘憋时双肺可闻及大量喘鸣音或呼吸音下降,缓解后双肺可闻及较多湿音。由于小儿心肺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容易合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多在正常范围,胸片显示肺气肿特点,若肺泡受累可见小的点片状阴影。病程一般在5~15天。

查找病因:

病因是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约占分离出病毒的58%,还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肠病毒等病毒。病变主要侵及毛细支气管,黏液、坏死细胞及炎性产物造成毛细支气管腔堵塞,并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肺不张、肺气肿较明显。

注意护养:

抗感染治疗,本病系病毒引起,一般不用抗生素。若小儿能服汤药,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常规吸氧,当分泌物较多时,要及时超雾吸痰,防止发生窒息。

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

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室温在22℃~26℃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60%为宜,可用加湿器。

喂养方面,呛奶时应改喂糕干奶,即普通奶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糕干粉,喂奶时要慢。

加强预防: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注意防寒保暖。

特别提醒:

主要合并症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酸中毒和心肌损害。鉴别诊断要与婴幼儿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炎等疾病鉴别。本病配合中药(如麻杏石甘汤)治疗效果较好。

支气管哮喘

病症识别: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与变态反应有关的慢性气道炎症。换句话说,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的反应性明显增强,呈高反应状态,气道变狭窄,气道阻力增加。据国内外资料统计,在全球儿童哮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首次发作多在5岁以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哮喘起病或急或缓,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常见诱因有上感、过敏原刺激、灰尘、油漆、气候变化、运动、遗传或精神因素等。初起仅轻微干咳,很快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口唇指趾发绀、汗出等症状,患儿因不能平卧而呈端坐位,喘息声可传至室外。哮喘一般不发热,但因感染诱发者可发热。因吸入过敏原诱发者,喘息前多有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哮喘和喉炎都有呼吸困难,喉炎的呼吸困难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而哮喘为呼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时胸骨上凹和肋间隙向外凸出,颈静脉显著突起,呼气相延长。此时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继发感染时可闻及水泡音,咳出的痰液呈白色泡沫样。支气管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表现如上所述,缓解期一如常人。临床上将哮喘分为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三种,将哮喘持续发作,连续三次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效,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哮喘相关检查包括末梢血嗜酸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E、皮肤变应原检测和肺功能检查等。

哮喘反复发作对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活学习影响较大,应尽早进行预防。

查找病因:

小儿哮喘的发作与变态反应有关。诱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①过敏原,包括呼吸道病毒、尘螨、花粉、霉菌、屋尘、牛奶、鸡蛋、鱼虾等。②刺激性物质,如灰尘、烟雾、油漆、冷空气等。③情绪波动,如大哭、大笑、生气等。④遗传因素,有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家族史的患病率高。⑤剧烈运动时过度通气可诱发哮喘。⑥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心得安等药物。

注意护养:

哮喘发作时要快速缓解症状,吸入疗法是最佳用药途径,吸入药物指β2受体兴奋剂和糖皮质激素。

哮喘发作时,让患儿采取半卧位,马上吸氧,并配合吸入疗法。

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空气新鲜,不要放置花草等易引起过敏的物品。

消除患儿紧张心理,避免因精神紧张而诱发哮喘,必要时予镇静处理。

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忌油腻和辛辣之物。若对鱼虾、鸡蛋、牛奶等过敏,应避免食用。

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烦躁不安、气喘加重、心率加快、肝脏增大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加强预防:

找出诱发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预防哮喘的有效措施。

加强身体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可以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对环境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预防呼吸道感染,包括不要接触感冒患儿、避免受凉等。

天气突然变凉或空气质量下降时尽量不要外出。

居室空气要新鲜,室内尽量不要养花草,家长不要吸烟。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淋雨或精神情绪方面的刺激。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药物。

中医中药调理,发作间期宜扶正固本,健脾益气固肾。中药咳喘药膏外敷,“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法已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特别提醒:

支气管哮喘的转归(疾病未来发展趋势)一般较好,其预后往往与发病年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家族遗传史有关。据国外资料报道,大多数哮喘患儿在青春期前后可终止发作。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病症识别: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常反复发作,以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于肺泡为特征。从婴儿到学龄儿童均可发病。临床分为急性出血期、慢性反复发作期和后遗症期。

急性出血期突然起病,咳嗽、喘息、低热,咳嗽时痰中带血丝或带血块,伴见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症状,肺部呼吸音减弱,胸片可见边缘不清、浓淡不一的云絮状阴影。

慢性反复发作期反复咳嗽、喘息、低热、乏力、气短和贫血等,咯出物中常有新鲜血丝或陈旧血块,胸片可见细网状、网粒状或粟粒状阴影。此期一般在6~12个月。

静止期肺出血停止,无明显临床症状。反复肺出血造成肺功能不全,可见肝脾肿大、杵状指趾。胸片示纹理增多粗糙或纤维化改变,可有肺不张、肺气肿或支气管扩张等。

胃液或痰液中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但需要反复检查。

查找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临床报道有少数患儿有牛奶过敏有关,还有研究认为与自身免疫或遗传因素有关。

注意护养: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吸氧。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发生窒息。

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消除患儿紧张心理,使之能配合治疗,必要时予镇静处理。

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

病情稳定后要做适量的肺功能锻炼,如适当做上肢扩胸等锻炼。

加强预防: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治疗期间要避免呼吸道感染,否则会加重病情。

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特别提醒:

本病容易反复发作,需长期服激素治疗,因此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患儿也要配合服药,定期复查。决定预后的关键是尽早控制发作,减少复发次数。

消化系统疾病

厌食症

病症识别:

厌食症是小儿常见症状,以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为主要特征。厌食症多见于1~6岁的儿童,轻者仅表现为精神弱、疲乏无力;重者表现为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如面色欠佳、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毛发干枯、贫血和容易感染等。小儿厌食有两种病理生理因素:一种是因消化道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另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

查找病因:

引起厌食的原因很多。①不良饮食习惯是主要原因,如吃零食太多、偏食、挑食、吃饭不定时、吃饭时看书或看电视等。②饮食因素,如常吃高蛋白和高糖食品,夏季贪凉饮冷,长期低盐饮食。③消化道或全身性疾病影响,如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肝炎、慢性腹泻、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肠道寄生虫等疾病。④微量元素锌缺乏时,可使舌乳头萎缩,造成味觉敏感度下降,引起厌食。⑤药物不良反应,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磺胺药或氨茶碱等药物。⑥心理因素,如吃饭时受到家长训斥、课业负担重、精神心理压力大等。

注意护养:

首先应明确厌食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有针对性地治疗。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平时少吃零食,不要偏食挑食,少吃高糖、高蛋白食品以及吃饭定时等。

补锌治疗,每天(按元素锌计)0.5mg/kg~1mg/kg,疗程3个月。可选葡萄糖酸锌口服液、铁锌氨基酸合剂、复合蛋白锌等。

中医中药治疗,如中药调理、捏积、推拿和针灸治疗等。中医称厌食为纳呆,主因脾胃失调,治疗采用运脾、养胃和健脾的法则。捏积、推拿疗法对小儿厌食疗效也很好。小儿对针灸疗法多有抵触心理。

加强预防:

膳食营养要搭配合理,如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及维生素摄入等。

纠正偏食挑食、边吃边玩的坏习惯,正餐前不要吃零食,也不要暴饮暴食。

平时少吃柿子、粟子、粽子或年糕等难消化的食物,夏季少喝冰镇饮料。

特别提醒:

小儿厌食症发病率高,长期营养素摄入不足,可造成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给病邪以可乘之机,因此应及早治疗。下面介绍症候和常用中药:

◆实证:多伴有口臭、恶心、呕吐、手足心热、腹胀、大便不调、睡眠不安等表现,舌苔黄白厚腻,脉滑数。治以消食导滞法,常用中药有小儿消食片、健儿消食口服液、化积口服液、一捻金等。

◆虚证:多伴有面黄肌瘦、倦怠乏力、大便稀溏等表现,舌质较淡,舌无苔或少苔,脉细弱无力。治以健脾益胃法,常用中药有儿康宁糖浆、小儿胃宝丸、儿宝膏等。

呕吐

病症识别:

呕吐也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指食物或胃内容物自口中涌出。小儿上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胃和十二指肠一部分,而胃又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幽门等几部分。呕吐是由位于延髓的呕吐中枢介导的对传入刺激的反应,包括幽门关闭、幽门和十二指肠收缩、食管和贲门松弛、胃肠逆蠕动和腹肌强力收缩等一系列运动。

呕吐为消化道症状,还可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喂养不当、情绪紧张、各种中毒和药物反应也能引起呕吐,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的呕吐特点各不相同。小婴儿胃容量小,呈水平位,哺乳过多或吞入空气,吃奶后自口角溢出奶汁称为溢乳,不影响健康;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时,呕吐多在生后半个月出现,喂奶后不久即吐奶,但无胆汁,右上腹可扪及栗子大小包块;胃扭转也是喂奶后不久吐奶,右侧卧时可缓解;胃食管反流的呕吐特点是伴有反酸和胸骨后烧灼感;急性胃肠炎多有饮食不洁史,呕吐伴有腹痛、腹泻;小儿腹泻病以腹泻为主,呕吐可轻可重;溃疡病表现为呕吐咖啡样物或呕血,伴上腹痛或黑便;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胰腺炎或肠穿孔等外科急腹症,除呕吐外,腹部常有压痛、反跳痛、包块和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颅内感染或颅内肿物的呕吐多呈喷射性,表现为吐前多不恶心,大量胃内容物经口鼻喷出;再发性呕吐呈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有感染、剧烈运动、疲劳或情绪波动等诱因,呕吐频繁且剧烈,可达10~20次,呕吐物混有血丝或胆汁,经补液对症处理后症状迅速缓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呕吐常伴有精神萎靡、脱水、血糖明显升高和尿酮体阳性等特点;胃肠型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则有呕吐、咳嗽、发热、咽痛和扁桃体充血等表现。急性肾炎合并肾衰时,因内环境发生变化(尿素氮升高、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刺激胃肠道,可造成呕吐。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呕吐物有大蒜味。红霉素、阿奇霉素、世福素等药物均有呕吐等不良反应。

通过分析呕吐和呕吐物的特点可初步定位,如进食则吐提示病变在食管或贲门;呕吐物为酸性凝结块提示病变在胃或幽门;呕吐物含胆汁提示病变在十二指肠。

急性呕吐会使体内水和电解质丢失,导致脱水和酸中毒,长期反复呕吐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和免疫力下降。

注意护养:

应明确呕吐的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注意观察呕吐和呕吐物的特点,如呕吐与进食的关系,呕吐物有无胆汁、血丝、咖啡样物或血块等,并留取标本送检。

护理方面,若为喂养不当,要采取正确的婴儿体位,喂奶后将患儿抱起伏在大人肩上,轻拍其背以使胃中气体排出。呕吐时,要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发生窒息。呕吐后要清洗口腔,更换被污染的衣物。

饮食方面,若呕吐较轻,食欲尚好,宜喂稀牛奶、米汤、藕粉、面条等流食、半流食;若呕吐较重,应予禁食处理,一般为4~6小时,并予静脉补液,病情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对于无脱水或轻度脱水的患儿,可试喂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丢失的液体和电解质。

加强预防:

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哺乳时不宜过急,以防婴儿吞进空气。

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饭前注意洗手,吃饭宜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等。

不要吃太多冷硬辛辣等刺激胃肠的食物,不要喝冷饮的同时吃油炸食物。

特别提醒:

呕吐是小儿的常见症状,家长需掌握一些医疗常识和护理知识,若小儿出现前囟凹陷,唇干尿少,啼哭无泪,皮肤松弛、弹性下降等情况,则说明已经脱水,应及时就诊补液。

便秘

病症识别:

便秘是指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久,致大便硬结,排便次数减少,渐出现排便困难的一种病症。当直肠内存积的粪便过多,刺激肠壁末梢神经,产生冲动传入神经中枢,再由大脑发出信号,由传出神经支配相关肌肉而形成排便动作。正常小儿每天排便次数有很大差异,有的婴儿每天1~3次,而有的可二三天不解大便,母乳喂养儿可每天四五次排便,其实只要大便干稀适中,又无不适表现,就属正常现象。如果平时排便很规则,突然两天以上不解大便,即应视为便秘。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就诊。患儿发生便秘以后,大便又干又硬,刺激患儿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久之患儿对解大便产生恐惧感,不敢用力排便,因而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查找病因:

小儿便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饮食因素人工喂养儿较母乳喂养儿更容易出现便秘,其大便中不能溶解的钙皂较多,所以易发生便秘;大量进食,粪便增多,引发便秘;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较少,容易发生便秘;饮水量少,尤其是天气炎热时容易引发便秘;进食太少,消化吸收后残渣少,引发大便减少变稠。

疾病因素先天性巨结肠因肠管失去神经支配而痉挛,可出现便秘;肠闭锁、肠狭窄等先天肠道畸形可引起便秘;长期卧床的患儿肠壁肌肉松弛,蠕动减慢,可导致便秘;患有肛门狭窄、肛裂等疾病,患儿因惧怕排便时疼痛而推迟排便,可引起便秘;某些药物致使肠蠕动减慢而引发便秘,如阿托品、鲁米那或铁剂等。

生活不规律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缺少身体锻炼,致使肠壁肌肉乏力、蠕动减慢而引发便秘;学龄儿童没养成清晨大便的习惯,上课时不能随时排便也可导致便秘;

精神因素小儿突然受到精神刺激、生活环境和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的便秘。

注意护养:

因进食少而引发便秘的,要鼓励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多饮水。

因人工喂养引发便秘时,可将牛奶中的糖浓度增加到8%,原来100ml牛奶中加5克糖,现改为加8克糖(食用糖),并加喂果汁(番茄汁、橘汁、菠萝汁等),以刺激肠蠕动。较大婴儿可喂菜泥、菜末、水果或玉米面粥等辅食。

训练排便习惯,一般3个月以上婴儿就可以开始训练。

适当使用开塞露和缓泻药,但不要经常使用,小婴儿便秘可用泡软的小肥皂条插入肛门,刺激直肠排便。

加强身体锻炼,多做些户外活动,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

加强预防: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3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

科学喂养,添加辅食要遵循由单一到多种且由少到多的原则。从4个月开始,可适当喂菜泥、果泥等含纤维素的食物。

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并调整饮食结构,要多吃粗纤维蔬菜,如芹菜、蒜苗、韭菜、油菜、黄瓜、竹笋等。

及时治疗结肠肛门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肛裂、肛周脓肿等。

特别提醒:

长期便秘给孩子带来很大痛苦,还会导致肛裂或外痔,影响消化功能,食欲不振。时间一长,孩子会出现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这里介绍几个食疗小配方治疗便秘。

◆方法一:鲜菠菜250g,香油15g,菠菜洗净在沸水中氽3分钟取出,用香油拌食,每天2次,连服数天即可起效。

◆方法二:苹果1~2个,每天早晚空腹时吃,连吃数天。

◆方法三:香蕉250g,冰糖30g,同煮汤吃,每天1~2次,连服数天。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病症识别: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小婴儿常见的外科疾病,男女发病率约为4~5:1。呕吐是本病的首发症状,出生后吃奶和大小便均正常,一般在生后2~3周时开始呕吐,且逐渐加重,每次吃奶后必吐,呈喷射状,由鼻孔和口腔喷出,呕吐物为乳汁或乳凝块,不含胆汁。小儿食欲不减,饥饿感强烈。查体时上腹部可见胃蠕动波,右上腹可扪及枣核或橄榄大小的肿物,表面光滑且可被推动。由于反复呕吐及摄入不足,可有脱水、酸碱紊乱、营养不良、尿少、便秘等表现。本病确诊需作腹部B超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B超较钡餐造影安全些。

查找病因:

本病是由于幽门环形肌增生肥厚,导致幽门管腔狭窄所致。食物不易通过幽门到达十二指肠,积留在胃内而引起呕吐。

注意护养:

诊断明确后,应积极手术治疗,即幽门环形肌切开术。

术后禁食,次日开始喂奶,每次30ml,每3小时1次,以后几天如能耐受,可逐渐增加奶量。

术后抬高床头,采取右侧卧位,有利于胃的排空,减少呕吐的发生。

加强预防:

喂奶后不要让患儿立即躺下,应轻拍背部促使胃内气体排出。

呕吐时应立即抱起,清除口鼻中的残留物,注意不要让奶流进耳内。

每次喂奶量要少一些,奶液稠厚一些,这样不易呕吐。

特别提醒:

经早期诊断,正确矫正代谢紊乱和及时手术治疗,本病预后良好,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注意与幽门痉挛、胃扭转、喂奶不当吞入气体和食道裂孔疝鉴别。

◆幽门痉挛呕吐在生后几天就可出现,呈间歇性,呕吐量少,右上腹摸不到肿物,胃蠕动波较少见,用解痉剂、镇静剂效果好。

◆胃扭转发病也较早,喂奶后即吐,以大口非喷射性吐奶为主,腹部无阳性体征,将上半身抬高呈右侧卧位可使呕吐缓解。

◆喂奶时吞入气体喂奶前哭闹或吃奶过快,吞入较多空气,拍背促使气体排出,呕吐很快好转。

◆食道裂孔疝多在新生儿期发病,呕吐为非喷射性,量不大,严重时呕吐物中可带血丝。无胃蠕动波。钡餐可见钡剂从胃向食管反流,有时可见疝囊。

婴儿肝炎综合征

病症识别:

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乳肝)是指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一组临床症候群,多见于2~6个月的婴儿。黄疸的原因是由于血清胆红素升高,使皮肤黏膜等组织染成黄色的一种征象。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初起黄染较轻,浅黄色,逐渐加重,呈鲜亮的橘皮色,伴呕吐、腹胀和肝脏肿大,大便颜色逐渐变浅或黄白相间,尿色偏黄。随病情进展,黄染逐渐呈暗黄色甚至黄中带绿,皮肤瘙痒,腹大明显,腹部静脉曲张、肝脾肿大且质硬,并有腹水和出血倾向,大便呈白陶土样。少数患儿眼角膜干燥,可见毕脱氏斑。血清直、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阳性。辅助检查有腹部B超、肝胆核磁、胆道核素扫描、尿筛查、血培养等。

查找病因:

病因主要有:①细菌病毒感染,如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等。②先天性胆道疾患,如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不良症等。③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先天性α1?抗胰蛋白缺乏症。④其他,如胆汁黏稠综合征等。

注意护养:

针对病因予抗感染、保肝、对症、中药或手术等治疗措施。

因维生素A吸收障碍,黄疸患儿的角膜边缘可出现毕脱氏斑,严重者可造成失明,可予维生素A肌肉注射,眼睛局部用维生素A点眼。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感染,如经常洗澡,要使用婴儿专用护肤品,衣被也需经常洗换等。若出现皮肤脓疱疮应及早诊治。

居室光线要明亮,以利观察黄疸变化。

加强预防:

怀孕期间和产前要定期体检,发现宫内感染及早采取措施。

孕妇要少吃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

要避免新生儿跟感染病人接触。

特别提醒:

◆巨细胞病毒(CMV)是乳肝的主要病因之一,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母亲感染CMV后可通过胎盘、产道、哺乳或密切接触传染给小儿,有的临床症状很轻,有的表现则很重,可造成乳肝、肺炎、先天畸形、神经系统损害等,危害很大。怀孕前三个月是胚胎发育的重要时期,要避免各种感染,因此定期体检很重要。

◆乙肝病毒(HBV)可通过胎盘、分娩中和产后哺乳三种渠道传染胎儿。母亲患乙型肝炎应治疗痊愈后再怀孕。若母亲表面抗原滴度高,同时e抗原阳性,则婴儿感染HBV的几率为90%~100%。母亲表面抗原阳性,母婴垂直传播的几率是40%~50%。生后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此方案保护率达90%~95%。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由于胆管闭锁,胆汁瘀积引起弥漫性肝损害,纤维组织增生,肝功能下降,肝脏质地变硬,最后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腹水,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手术时月龄宜在2个月以内。

再发性呕吐

病症识别:

再发性呕吐也称周期性呕吐,常见于3~11岁的儿童,青春期后多自然停止。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呕吐,每年发作数次。发作时呕吐频繁且剧烈,每天数次至十余次,进食或饮水时也吐,呕吐物先为胃内容物,可混有血丝,后吐胃内黏液甚至胆汁,伴见精神萎靡、乏力、口渴、头痛或腹痛。因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常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经静脉补液、对症处理后症状迅速缓解,自然病程约3~7天。

查找病因:

再发性呕吐的诱因有多种,如上呼吸道感染、饥饿、过度疲劳、剧烈运动、精神受刺激等,特别是青春期前女孩常因焦急或情绪波动而发病。

注意护养:

患儿应卧床休息,家长安慰患儿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必要时镇静处理。

若呕吐频繁,可短暂禁食,待症状缓解时,试喂米汤、藕粉或凉糖水等流食,再逐渐过渡到到正常饮食。

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呕吐、脱水征及尿量等情况。

加强预防:

避免各种诱因刺激,如预防感冒、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剧烈波动等。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特别提醒:

本病要注意与脑炎、脑肿瘤、急腹症和腹型癫痫鉴别。

◆脑炎患儿多有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及精神改变等症状,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肿瘤根据压迫的部位、大小和性质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很大不同,头部CT和MRI扫描可协助诊断。

◆急腹症多有腹部异常体征,如腹膜刺激征、腹部包块、肠鸣音改变。医生通常结合化验、腹部B超、腹平片等加以鉴别。

◆腹型癫痫可有癫痫家族史,表现为突然腹部绞痛,多在脐周部,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反复发作较少,普通脑电图和24小时脑电图可发现癫痫波形。

肠痉挛

病症识别:

肠痉挛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属小儿功能性腹痛,而无器质性疾病。本病可见于小婴儿至学龄儿童,以5~6岁儿童最多见。其特点是腹痛突然发作,有时在夜间睡眠时突然哭醒,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长,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时发时止,反复发作,个别患儿可延长至数日。

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数分钟后自行缓解,重者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哭闹不安、翻滚出汗。肠痉挛多发生在小肠,腹痛以脐周为主,多伴见呕吐。压痛部位以脐周多见,剑突下、季肋部也可见。有时可摸到索条状的肠管。发作间歇时腹部无异常体征。小婴儿则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可突然大哭持续数小时。本病可时发时止,迁延数年,但预后良好,随年龄增长而自愈。

查找病因: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比较公认的是部分患儿对牛奶过敏。常见有上感、腹部受凉、贪凉饮冷、进食过多或食物含糖量高等诱因,在上述因素影响下肠壁肌肉出现痉挛,阻断肠内容物通过,随肠蠕动增强,腹痛阵发性加剧,可引起呕吐。在痉挛一定时间后,肌肉自然松弛,腹痛缓解,但以后又可复发。

注意护养:

肠痉挛发作时,腹部喜温喜按,家长可用温手揉按患儿腹部或将温水袋放在患儿腹部,数分钟后症状可缓解。

在发作期间,应予面条或粥等易消化的饮食,不要吃冷饮或喝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

对消化不良患儿,应适当减少奶量或糖量,喂奶后排出胃内空气。

对牛奶过敏者,可改喂豆浆、豆乳粉等代乳品。

疼痛剧烈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颠茄、654-2等解痉药。

中药治疗,采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法。

加强预防: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进食前要稍事休息,不要仓促就餐;不要暴饮暴食;要节制冷饮,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饭后不要剧烈运动;临睡前不要吃得过饱。

避免腹部受凉,及时添加衣被。

特别提醒:

若孩子腹痛剧烈,经揉按温敷后仍腹痛不止,甚至发热者,应马上去医院就诊。

小儿腹泻病

病症识别:

小儿腹泻病过去称为小儿肠炎,与肺炎、佝偻病和营养不良,为儿科四大常见病之一。目前发病率仍较高,农村发病率要高于城市,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食少、发热、烦躁、尿少等症,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日久则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和生长发育迟缓。如出现下列症状,可考虑为腹泻:①每天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②大便性状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母乳喂养儿每天排便可达4~6次。

临床上把脱水征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脱水:体液丢失占体重的5%以下,精神较好,皮肤稍干但弹性尚好,眼窝稍凹,小便略少。中度脱水:体液丢失占体重的5%~10%,精神萎靡或烦躁,前囟眼窝凹陷,唇舌少津,啼哭少泪,皮肤干燥松弛、弹性下降,捏起后不易展平,小便明显减少。重度脱水:体液丢失占体重的10%~15%,精神淡漠,反应差,皮肤苍灰,弹性极差,捏起后不易平复,前囟眼窝深陷,眼睑闭不全,啼哭无泪,舌苔干厚,血压偏低,四肢发凉,尿极少或无尿。

按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迁延性和慢性腹泻三种,病程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2个月以上为慢性腹泻。小儿多为急性腹泻,但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可使病程延长,而发展成迁延性或慢性腹泻。

查找病因:

根据病因可将腹泻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因素有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几种,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和霍乱弧菌。病毒主要是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多见,原虫是指阿米巴原虫。

若腹泻发生在夏季,大便呈黏液便或脓血便,要考虑到细菌性痢疾;若大便呈水样或米汤样改变,伴严重脱水,则要注意霍乱。若小儿表现为上吐下泻,大便呈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且周围小儿同时或先后起病,则可能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若小儿在秋末冬初发生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则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若患儿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合并鹅口疮,要注意真菌性肠炎。若发生在南方,缓慢起病,大便呈少量血便、混有黏液,要考虑阿米巴痢疾。以上均为肠道内感染,还有肠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临床称为症状性腹泻,可见于上感、中耳炎、肺炎或败血症等疾病。

非感染性因素有喂养不当(指喂奶过多或成分不合理)、改换奶粉、哭闹过度、腹部受凉、牛奶过敏和双糖酶缺乏等。

注意护养: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预防脱水通常予口服补液盐(ORS),适用于一般情况尚好的患儿,ORS是由一定比例的无机盐和葡萄糖组成,每袋用500ml温水化开后用小勺一点一点喂服,轻度脱水按50~60ml/kg口服,中度脱水按70~100ml/kg口服,4~6小时内服完,目的是补充人体丢失的电解质和液体以防止脱水。

纠正脱水若患儿已有脱水表现,应及时静脉输液纠正脱水,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继续饮食对于母乳喂养儿,可以继续喂养。对于人工喂养儿,应把奶粉冲稀一些,总量不变。要暂时停服辅食和鱼肝油。幼儿可喂面片、米粥等半流食。

合理用药主要是指合理使用抗生素。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肠炎应加抗生素治疗;而秋季腹泻、食饵性腹泻或症状性腹泻一般不须用抗生素,可服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和中药治疗。

对牛奶过敏或对某些营养成分(如乳糖)不耐受时 可改豆浆、豆奶粉或去乳糖奶粉喂养。

加强皮肤护理每次排便后要用温水洗净肛周和臀部,并涂以鞣酸软膏以防出现臀红。男婴大腿根及阴囊皱褶等部位注意保持干燥。若臀部已糜烂,先用温水清洗臀部,晾干后涂以紫草油或龙胆紫。护理女婴时要防止粪便污染阴道口。

加强预防:

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具有温度适宜、经济方便、没有外来污染、易于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密切母子关系,促进精神神经发育等优点。母亲患感染性疾病或服特殊药物时应停止哺乳,哺乳期间忌烟酒,哺乳前注意洗净手及乳头。

合理喂养。小儿胃容量有限,不要一次喂奶过多,以免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奶量可按奶方计算。新生儿每天喂奶7~8次,婴儿可每天5~6次。哺乳后注意拍背,注意观察婴儿的大便,如有不消化的食物或大便酸臭现象,就要减少辅食量,以免造成腹泻。

遵循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原则。(见表2)

婴儿的奶瓶、奶嘴要定期煮沸消毒。

表2婴儿辅食添加顺序

若腹泻婴儿突然哭闹不安、呕吐、大便呈果酱样,腹部扪及包块者,为合并肠套叠,需及时就医。家长还需了解生理性腹泻的有关知识,生理性腹泻是指生后不久即开始排稀便,每天几次至十几次,每次量不一定多,含少量水分,无腥臭味,且不伴呕吐,精神食欲好,体重也正常增长,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这样的婴儿常有湿疹,因大便次数多易发生臀红和尿布疹,需加强护理。其发生与母乳内营养成分超过婴儿实际需要有关,不宜停母乳而换奶。

小儿胃炎

病症识别:

小儿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导致的胃黏膜炎症,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炎起病迅速,以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和食欲下降为主要特点,呕吐剧烈时可吐出黄色胆汁或呕吐物带血丝,还可伴有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等表现。查体上腹部或脐周有压痛。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病程较短,给予对症、补液等治疗后数天内症状缓解。慢性胃炎以反复发作的腹痛为主要特点,部位不定,多位于剑下、脐周或右上腹部。疼痛多呈隐痛或钝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厌食、腹胀等症状,呕吐没有急性胃炎明显,很少伴呕血和黑便。胃镜下胃窦部炎症最多见,有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及糜烂等表现。病程较长,一般在数月至数年左右。小儿胃炎绝大部分是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较少见。慢性胃炎又以浅表性胃炎多见。

查找病因:

急性胃炎多与饮食有关,如饮食无节制,大量吃零食,冷热不均、过饱过杂等均可诱发胃炎,还有细菌感染、药物作用、应激状态等因素。由细菌和毒素引起的急性胃炎常伴有肠炎表现,即我们常说的“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的病因至今不明,有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肠液反流、药物作用、饮食习惯等因素。

注意护养:

祛除病因,卧床休息。

停服对胃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宜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如面条、面片或米粥等。

呕吐剧烈不能进食者,应予对症、补液处理。

注意口腔卫生,呕吐后漱口。

加强预防:

饮食要有规律,应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忌食生冷、硬、辛辣之物。

慎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要加热,夏天不要吃路边小摊上的不洁食物。

特别提醒:

现代医学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菌体轻度弯曲呈“S”形,1983年由两位澳大利亚学者在人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发现并培养成功,HP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人群中HP感染率较高,有报道说,家庭成员HP感染率高,儿童HP感染率也明显偏高。随小儿年龄增长,HP感染率也增加。

消化性溃疡病

病症识别:

消化性溃疡病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在小儿各个时期均可发生,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多。本病以男孩多见,是女孩的4倍。症状多不典型,腹痛反复发作且无规律,以上腹部或脐周为主,疼痛在饥饿时、进食后或夜间发作,伴呕吐、呕血、排黑色柏油样大便、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反酸、嗳气不多见。病久见消瘦、营养不良或食欲下降。小儿溃疡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胃溃疡相对较少,二者之比大约为5~6:1。小儿胃镜检查是最直观的确诊手段,阳性率高于钡餐检查,并取黏膜标本做病理以明确病因。小儿溃疡多为单发、较深,溃疡面较小,多在1cm以内,周围黏膜水肿、充血、走行紊乱。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

查找病因:

在正常情况下,胃肠黏膜具有生物、黏膜和黏液屏障功能,防止胃酸、胃蛋白酶或有害因子对黏膜的损伤,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溃疡病的发生与这种平衡被打破有关,具体有饮食不当、遗传、精神紧张、应激状况、药物等因素,上述因素可造成屏障功能(防御因子)下降,胃酸、胃蛋白酶或毒素(攻击因子)等进一步加重损伤,胃肠黏膜糜烂、出血,病变深达肌层,最终形成溃疡。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溃疡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其感染方式是从人到人传播的,有家庭中数人同时感染的特点。

注意护养:

出血期应卧床休息,严禁走动。保证睡眠充足,休息好。

呕吐较重或出血时应短暂禁食,待病情稳定后,再试喂牛奶、米汤等流食。

应安慰患儿,缓解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避免服用损伤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强的松等。

居室要安静、整洁,为患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强预防:

平时要注意饮食,提倡少食多餐,饮食应富有营养且易消化;不要吃对胃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饥饱要适宜,不要暴饮暴食。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青少年要远离烟酒。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如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特别提醒:

有报道儿童消化性溃疡病有家族史的占25%~60%。O型血的患儿易患溃疡病。溃疡病三大并发症是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临床最常见为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呕吐咖啡样物提示出血较少,呕吐暗红色血液提示出血较多。黑便多呈柏油样,是由于血液与肠道中硫化物作用的结果,出血量达全身血容量的20%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约10%的新生儿或婴幼儿可出现穿孔。幽门梗阻较少见。

肠道寄生虫病

蛔虫病

病症识别:

蛔虫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以5~14岁儿童多见,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患儿一般无明显的症状,或有轻微腹痛、食欲下降,疼痛多位于脐周部,疼痛无规律,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等,伴随食欲下降,患儿可有偏食或异食癖,如喜食炉渣、墙皮、生米等。由于蛔虫寄生在肠道内,影响小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患儿常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甚至生长发育迟缓。成虫的代谢产物被人体吸收后可出现低热、精神萎靡、夜间磨牙、易惊等症状。其幼虫生长过程中移行到肺部可引起发热、咳嗽、荨麻疹,血中嗜酸细胞增高,肺部出现移动不定的片影,称为“蛔蚴性肺炎”。蛔虫有游走钻空的习性,在肠道内乱窜,可致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或蛔虫性肝脓肿等并发症。化验大便一般找不到虫卵,其诊断主要根据症状、排蛔或吐蛔史,腹部B超有时可发现肠内扭结成团的蛔虫影。蛔虫病出现合并症时,多表现为急腹症,需马上去医院。

查找病因:

蛔虫病发病与环境、饮食、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蛔虫是寄生在人体内最大的线虫之一,体长15~25cm,形似蚯蚓。当小儿食入混有感染性虫卵的食物后,虫卵先在小肠内孵化出幼虫,约2小时内幼虫就钻入肠壁,数日内经微小静脉到达肝脏,再经数天后移行至肺脏,幼虫在肺内继续发育,经气管到上达咽喉,然后被咽下到胃,部分幼虫被胃酸及肠液杀死,其余部分进入小肠,迅速发育为成虫并交配产卵,整个过程约2个半月。成虫寿命为1~2年。

注意护养:

驱虫治疗,常用药有阿苯哒唑(肠虫清)、甲苯哒唑(安乐士)、枸橼酸哌哔嗪(驱蛔灵)等,建议空腹或半空腹服药,服药后注意观察大便。若出现外科急腹症表现,应马上手术。

对症治疗,腹痛时可口服颠茄止痉。

加强预防: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定期剪指甲,瓜果要洗净削皮,不要喝生水,不要吸吮手指,不要口含玩具,不要在地上爬着玩,不要随地大小便等。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蝇类。妥善处理患儿的粪便,将粪便用消毒水浸泡处理后再倒掉。

家长要了解蛔虫的传染方式,减少感染机会。

特别提醒:

民间传说小儿面部的“虫斑”或指甲上的白点,经证明并非蛔虫病所特有。

胆道蛔虫症

病症识别:

胆道蛔虫症是蛔虫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属中医“蛔厥”证。表现为右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很剧烈,患儿弯腰屈体、翻滚哭叫、面色苍白,常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胆汁,有时可吐蛔虫。疼痛缓解后,患儿如正常人一样。其发作无规律,每天可发作数次,持续时间不等。尽管疼痛剧烈,但医生检查腹部时,除去上腹部有压痛外,没有其他发现。腹部B超是一项无创安全的检查手段,医生多采用协助诊断。

查找病因:

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受到刺激后可钻进胆道,胆道平滑肌痉挛引起剧烈腹痛。以下几种情况可诱发胆道蛔虫症:①发热、腹泻时肠功能紊乱,使蛔虫活动增强。②驱虫药剂量不足,激惹蛔虫增强活动。③肠内酸碱度发生改变,蛔虫厌酸喜碱,酸性下降时蛔虫逆行向上。蛔虫进入胆道有三种方式:①部分虫体在胆道内,尾部在肠管内,自行退出胆道,此种情况最多见。②虫体全部进入胆道,后又钻出。③虫体死亡,部分腐烂。

注意护养:

驱虫治疗,如肠虫清、安乐士、驱蛔灵等药,配合解痉、止痛、针灸、抗感染治疗。

蛔虫遇酸则静,可让患儿口服酸性药物或食物,如维生素C、食醋、酸梅等。

中药治疗,如乌梅丸具有温脏安蛔的功效。

加强预防:

请参阅蛔虫病章节。

特别提醒:

胆道蛔虫症可继发胆道感染、胆道穿孔、肝脓肿等疾病,虫体残骸还可成为胆管结石的成因之一。若患儿经内科治疗后无效,出现发热、寒战、疼痛加重、腹部明显压痛、腹肌紧张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蛲虫病

病症识别:

蛲虫病也属小儿常见病,多见于1~5岁的儿童。大多数患儿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消化道症状,夜间常有肛周和会阴部瘙痒、睡眠不安等表现,用手搔抓后可引起皮肤感染,雌虫可侵入阴道、尿道、阑尾等器官而引发炎症。夜间待患儿熟睡后观察肛门,若发现白色蠕动小细虫子则可明确诊断。

查找病因:

蛲虫为乳白色,体长约0.5~1cm,细且短,状若线头,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下段、结肠和直肠中。当感染性虫卵被吞入腹后,即在胃和十二指肠内开始孵化,并在小肠下段和大肠内发育为成虫。小儿夜间睡眠时肛门松弛,雌虫爬出体外后在肛门周围产卵,刺激皮肤产生瘙痒,小儿搔抓后虫卵即藏于指甲缝中,经口食入再次引起感染,这种经肛门?手?口的感染方式称为自家重复感染。自感染至发育为成虫需1个月左右,成虫寿命为20~30天。

本病在托幼机构中感染率较高,病因主要是由于吃入含有虫卵的食物,也有的是通过被虫卵污染的衣物间接感染。

注意护养:

驱虫治疗,常用药有肠虫清、安乐士或扑蛲灵。

局部治疗,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和臀部,用氧化锌软膏涂于肛周。

搞好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搔抓肛门,换下的内裤要煮沸消毒等。

加强预防:

注意环境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室内用具、玩具、桌椅、地板要用消毒水擦拭。要用湿抹、湿扫的方法打扫卫生,防止虫卵随尘土飞扬。玩具等也可通过曝晒、用紫外线消毒或用0.05%碘液擦洗。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注意洗手,定期剪指甲,纠正咬指甲、吮手指的不良习惯,临睡前用温水清洗肛门,勤换内裤,提倡穿封裆裤等。

集体机构儿童应定期普查。

特别提醒:

蛲虫的寿命为20~30天,如不加治疗也能自行痊愈,因此,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重复感染很重要。

营养性疾病

营养不良

病症识别:

营养不良是指缺乏蛋白质和热能的一种营养性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初表现为体重不增或略有下降,皮下脂肪变薄,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消瘦、皮肤干燥、弹性下降、肌肉松弛等表现,精神萎靡或烦躁,运动发育落后,生长停滞,最后皮下脂肪完全消失,患儿呈皮包骨状,体重下降明显,体温偏低,心跳缓慢,反应迟钝,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食欲差,不思饮食等。临床上将营养不良(指初生儿至3岁)分为三度:

Ⅰ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平均体重的15%~25%,腹部脂肪厚度0.8~0.4cm,肌肉轻微松弛,皮肤颜色正常,体温、身长和一般状态尚可。

Ⅱ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平均体重的25%~40%,腹部脂肪厚度小于0.4cm,消瘦明显,皮肤苍白松弛而失去弹性,精神反应下降,烦躁或呆滞,运动发育迟缓,睡眠不安等。

Ⅲ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平均体重的40%,身长也低于正常均值,腹部、臀部和面部皮下脂肪接近或完全消失,呈皮包骨状,体温低于正常或不稳定,精神萎靡或易激动,对食物耐受性差,进食后呕吐或腹泻等,预后很差。

营养不良的患儿因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明显下降,很容易合并感染及其他营养缺乏性疾病,如上感、鹅口疮、腹泻、肺炎、缺铁性贫血、低蛋白水肿、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症等,进一步加重病情。

查找病因:

临床所见的营养不良多因疾病所致,还有一部分为喂养不当引起,单纯因食物供给不足的很少见,极少数与过度减肥有关。此外,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某些先天遗传代谢病也可发生营养不良。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如肥厚性幽门狭窄、食道裂孔疝、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病,因反复呕吐、腹泻、腹痛,使得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不良。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反复发作的肺炎、结核病、脓胸、婴儿肝炎综合征等疾病,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加,导致营养不良。

喂养不当的因素,如母乳不足又未及时添加辅食,小儿有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等,都可导致长期营养和热量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

注意护养:

祛除病因,否则营养不良很难治疗。与饮食喂养有关的,应改善喂养方法,合理按步骤地添加辅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因疾病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调整和补充营养,营养不良的小儿消化能力较弱,补充营养时切忌过多过快,以免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应遵照“循序渐进、逐步充实”的原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液量以及总热量的补充需要科学计算后给予,具体实施时还应根据患儿食欲和一般状况酌情调整。

Ⅰ度营养不良,可喂半脱脂奶、豆浆、鱼、蛋、肉末、肝末、植物油、米汤、粥、糕等。Ⅱ度、Ⅲ度营养不良多不耐受全脂奶,可先喂脱脂奶、粉糊、鱼泥,待消化功能渐恢复后,逐步添加全脂奶、蛋羹、肉末、肝末等,后期巩固阶段注意添加菜汁、果汁、蔬菜、鱼肝油等。食欲差,不思饮食的患儿,可遵医嘱口服促消化药,血锌偏低者,食欲会下降,可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中医称营养不良为疳积,可配合中药治疗,治疗原则多为健脾补气、理中化积,常用药物有山药、茯苓、白术、莲肉、建曲、焦山楂、生麦芽、草豆蔻、木香、木瓜、陈皮、砂仁等。

避免呼吸道感染,家中或外界有感染病人时,要注意将患儿隔离。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并做按摩以减少褥疮和皮肤感染的发生。

病情好转后,可适当抱起活动,促进智力、体力的恢复。

加强预防:

营养不良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家长应了解小儿营养、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营养指导 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佳食物,若母乳充足,辅食添加合理,则婴儿很少发生营养不良。

健康保健 合理调整小儿饮食,饮食定时,营养素搭配合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重视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疾病防治 按时作预防接种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对患有各类影响营养摄入的疾病及早治疗。

特别提醒:

经及时合理的治疗,Ⅰ度和Ⅱ度营养不良患儿的症状多能得到改善,各项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增加,食欲好转,但Ⅲ度营养不良较难治疗,需针对病因,综合治疗。

肥胖症

病症识别:

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近年来,肥胖症儿童逐年增多,已成为儿童健康的一大杀手。这里所讲的肥胖症是指单纯性肥胖症,不包括内分泌代谢疾病引起的脂肪增多。这种肥胖症是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的,但最常见于婴儿期、学龄前期和青春前期。肥胖儿童一般食欲旺盛,喜吃零食,偏爱甜食和油脂类食品,常有不良饮食习惯,形体肥胖,脂肪多堆积在面部、双乳、肩部、腹部、大腿等处,四肢肥大,手背厚,男孩外生殖器被会阴部脂肪掩盖,看起来很小,实际属正常范围。腹部或大腿皮肤可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线状条纹。肥胖儿童骨龄大多正常,智力良好,活动量小,稍运动后则出现多汗、气喘。肥胖症的合并症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脂肪肝等,到成年还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常用判定标准有两种,肥胖度和体重指数: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超出正常标准体重20%即为肥胖。具体来说,超出20%~29%为轻度肥胖,超出30%~49%为中度肥胖,超出50%为重度肥胖。2~12岁儿童的体重计算公式为:体重(kg)=年龄(岁)×2+7(或8)。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超过20为肥胖。2~12岁儿童的身高计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5+75。

查找病因:

肥胖症的发病主要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摄入过多、营养过剩和缺乏运动是主要原因。肥胖儿童多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食易饥,喜食甜食和油腻性食物,这些食物热量高,致摄入热能过多,而他们又缺乏运动,消耗的热量减少,体内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如果父母都明显肥胖,那么子女约有2/3的可能性出现肥胖,说明肥胖症有一定遗传倾向。有情感创伤和心理异常的儿童也可能发生肥胖,如父母的离异、亲人的死亡、学业上的挫折等都属于情感创伤;心理异常包括因家长溺爱造成的胆小、依赖、孤独等;如果家庭氛围不好,孩子生长在吵闹的家庭环境中,往往会采用埋头吃东西的方式来逃避现实,满足其自身安全的需要。

注意护养:

饮食管理首先应控制进食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既要满足小儿生长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又要避免摄入的热量过多而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刚开始时要限制体重增长过快,既而使之下降,当其接近正常体重时即可不再控制进食量。一般给予低糖、低脂和清淡的饮食,避免吃高糖和油炸食品,蛋白质为生长发育所必需,每天要保证不少于2g/kg。蔬菜、水果含热量较少,同时提供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避免孩子产生饥饿感,因而是理想的减肥辅助食品。其次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要吃高糖、高脂的零食,也不要喝过甜的饮料;吃饭时不要狼吞虎咽,应细嚼慢咽;饭后要适量活动,不要坐卧不动,限制看电视时间。

增加运动量应提高患儿对运动的兴趣,其形式要多样化,如慢跑、爬楼梯、做健身操、武术、游泳、打乒乓球等,使运动深入到患儿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日常爱好。如果肥胖的父母和孩子一起锻炼,更易见效。运动量不要过大,每天运动1小时左右,可逐渐增加,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刺激食欲。

心理疗法较大患儿因肥胖自尊心受到伤害后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如精神焦虑、情绪抑郁、不喜欢与人交往等,家长对患儿进食习惯的多方指责和过分干预也会加重其思想负担或使其产生对抗心理,因此,心理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应关心和体贴孩子,避免焦躁情绪。每个孩子都是有优点的,要善于抓住孩子生活中的亮点并加以鼓励,使孩子正确认识肥胖的危害性,解除思想顾虑,改变多食少动的习惯,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信心。

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不主张用药,需遵医嘱。

加强预防:

肥胖症的发生与出生体重有关。因为在胎儿发育后期,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增加最快,并且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就不会消失,因此,预防肥胖症要从孕期开始,防止妊娠晚期孕妇营养过剩,减少巨大儿出生的几率。

婴幼儿期定期到保健门诊做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发现过重或肥胖倾向,应及时加以矫正。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儿不易发生肥胖。

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少吃快餐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晚饭后看电视、玩电脑时间不要过长。不要熬夜,就寝前不要再吃夜宵。平时多做一些家务劳动等。

特别提醒:

◆不提倡使用手术去脂、药物减肥、饥饿疗法、禁食减肥等方法减肥。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理构造和器官功能不断成熟和完善,因此,在治疗上应有别于成人。不恰当的减肥方法,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不提倡短期、快速减肥。短期快速减肥减去的多是体内的水分,而不是脂肪。人体体液快速丢失,会对心、肺、肾等重要器官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这种减肥方式很难长久保持效果,一旦减肥措施停止,体重会迅速反弹到原有水平,而且很容易挫伤患儿治疗的信心。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病症识别: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病,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特点,一般症状有多汗、易兴奋、夜间睡眠不安、夜间哭闹,因后枕部常与枕头摩擦,出现半圈脱发,医学上称为枕秃,以上不是佝偻病的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是骨骼畸形,在不同年龄段发生畸形的部位有所不同,在2~3个月时表现为前囟大和颅骨软化,后者是指用手指轻按顶骨枕骨有凹陷,好像按在乒乓球上似的。在7~8个月时患儿可出现方颅,即以额骨、顶骨为中心向外隆起,手腕、脚踝周围出现膨大,称为“手镯”、“脚镯”。在婴儿期可出现胸廓畸形,如肋串珠、肋缘外翻、郝氏沟、鸡胸或漏斗胸。1岁左右开始走路时,由于下肢骨质较软,在重力作用下,可出现“O”型腿或“X”型腿,脊柱、骨盆也会发生侧弯或变形。此外,还可有肌张力低、运动发育迟缓、贫血、肝脾肿大等表现,这些症状和体征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临床上将佝偻病分为四期,即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化验血钙和血磷下降,碱性磷酸酶升高。X线片也有异常改变。

查找病因:

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异常,导致钙、磷不能正常沉积在骨骼的生长部位而发生骨骼畸形。维生素D缺乏可见于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生长过速或肝胆疾病影响等几种情况。

我们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有两个途径,其一是自我合成,皮肤中含有一种称之为7-脱氢胆固醇的物质,它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3。正常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可满足维生素D的需要,如果婴幼儿日照时间少,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减少,就可能患佝偻病。其二是从食物或药物中摄取,如海鱼、动物肝脏、瘦肉。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生后半个月就应添加鱼肝油,按预防量(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日)给予。若体内维生素D储备不足及婴儿生长过快,需要量增加,也会发生佝偻病。一些胃肠道、肝胆疾病,如慢性腹泻、乳肝都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注意护养: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若发现婴儿有多汗、夜啼、枕秃等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为佝偻病后,维生素D按每天1000~2000国际单位口服。若出现骨骼畸形等中重度表现时,要加大维生素D剂量,按每天3000~6000国际单位治疗,均需同时补充钙剂。若因某些原因不能每天服药时,可予大剂量维生素D突击疗法,即一次性肌肉注射维生素D10万~15万国际单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多到户外晒太阳,不要让太阳直射眼睛,可用手帕或眼罩遮住眼睛。切忌太阳暴晒,以防紫外线引起皮炎。在室内晒太阳时,注意不要隔着玻璃,玻璃会遮挡紫外线。

患佝偻病的孩子一般免疫力低,易感冒,患肺炎或腹泻,因此平时注意预防各种感染。

加强皮肤护理,出汗多要及时擦汗,注意洗澡,使用婴儿专用护肤品。

有严重骨骼畸形的,可在3岁以后手术矫正。

加强预防:

佝偻病是容易预防又是容易忽略的疾病,家长应多了解小儿营养卫生保健知识。

孕妇在怀孕后期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同时多晒太阳。

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最有效、方便和经济的方法。我国北方日照不足,紫外线含量少,应辅以维生素D。冬春季节出生的早产儿,更要注意补充鱼肝油和钙剂。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优点多,其中钙、磷比例(2:1)更适合小儿吸收,但维生素D含量低,建议生后两周至一个月时开始添加鱼肝油和钙剂,可坚持到2~3岁。

多做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

特别提醒:

鱼肝油不能长期过量服用,否则会发生维生素D中毒。确需加药治疗时,应遵医嘱服药。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病症识别: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又称低钙惊厥,主要见于婴儿时期,冬春季节多发。主要表现为惊厥、手足搐搦和喉痉挛。惊厥特点为体温正常,突然四肢抽动、双目上翻、面肌痉挛、神志不清,持续时间不等,数秒至数分钟,发作频繁。手足搐搦表现为腕部弯曲、手指伸直、大拇指紧贴掌心、足趾伸直、脚掌部略弯呈弓状。喉痉挛最为急重,患儿常有喉鸣、呼吸困难、青紫等表现,由于窒息可导致死亡。此外,还可伴有多汗、易惊等佝偻病症状。

查找病因:

发病原因与佝偻病相同。维生素D缺乏时,自小肠黏膜吸收的钙、磷减少,而小儿甲状旁腺功能尚不完善,血钙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而下降,血钙降低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发生惊厥和手足搐搦症。血清离子钙降低是本症的主要原因。血清总钙低于1.75mmol/L(7mg/dl),或离子钙低于1mmol/L(4mg/dl)时,就可发生抽搐。

注意护养:

发生低钙惊厥时,可按压人中穴、合谷穴,并送至医院急救。严重喉痉挛时需气管插管。

及时补充钙剂,惊厥停止后,可口服补钙。若惊厥反复发作,应先静脉补钙,再改口服补钙。

维生素D治疗,惊厥停止后,口服维生素D1000~2000国际单位/日,3~4周后,改为预防量。

居室内要保持安静,经常通风换气。

加强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喂养,奶汁弃足,营养丰富,宝宝又经常晒太阳,可不服鱼肝油。如宝宝吃牛奶,一般在出生后两周开始喂鱼肝油。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经常晒太阳,要注意保护眼睛。

特别提醒:

经及时补钙治疗,多数患儿在1~2天内症状均能控制,故本症预后良好。

维生素A缺乏症

病症识别:

维生素A缺乏症是因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全身性疾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婴幼儿或营养不良的患儿。家长可通过眼部、皮肤等变化判断孩子是否患有维生素A缺乏症。

眼部维生素A具有维持眼睛正常视觉功能的作用。若缺乏维生素A,眼睛在暗光线下的视力就会减退甚至消失,称为夜盲症。眼干不适、疼痛也是较常见的症状,结膜和角膜失去光泽,稍在空气中暴露,就干燥异常,这是由于泪腺细胞变性以及泪管阻塞使得泪液分泌减少所致,称为干眼症。仔细观察小儿的眼睛,可发现在贴近角膜的结膜边缘出现形似泡沫的白斑,称为结膜干燥斑,又称毕脱氏斑,它是由角质上皮堆积而成的,出现时间早。随着病变的加重,角膜逐渐软化并出现溃疡、坏死甚至穿孔,严重的还可致失明。

皮肤维生素A具有维持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完整性的作用。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也会发生改变,但多见于4岁以上的儿童,其特点为皮肤粗糙、干燥、脱屑。皮肤粗糙是由于增生的角化物充塞于毛囊腔内并突出于表皮所致,抚摩时有“鸡皮”样感觉,主要见于四肢伸侧及肩部,此外,还有指甲多纹易折裂、毛发干枯易脱落等表现。

其他维生素A具有促进骨骼发育的作用。缺乏维生素A时,婴幼儿可出现体格发育迟缓和牙釉质发育不良。此外,还可有反复感冒、食欲下降、贫血等表现。

查找病因:

摄入不足:宝宝出生时肝内储存的维生素A很少,很快被消耗尽。如果喂养不合理,如长期喂淀粉类食物或脱脂乳、奶量不足、未按时添加辅食等情况,造成维生素A摄入不足而发病。

吸收障碍: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长期腹泻、慢性痢疾、肠结核、乳肝或胆道闭锁等疾病,维生素A吸收减少,从而造成维生素A缺乏。

消耗增加:患有麻疹、迁延性肺炎等慢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维生素A的消耗量增加,患有恶性肿瘤、泌尿系统疾病时维生素A的排泄增加,这两种情况同样可引起维生素A缺乏。

代谢障碍:缺乏蛋白质影响视黄醇转运蛋白的合成,致使维生素A在血浆中的浓度降低;缺乏锌使维生素A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维生素A还原酶都降低,维生素A不能被利用而排出体外;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糖尿病,使β胡萝卜素转变成视黄醇的过程发生障碍。

注意护养:

改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蛋黄、牛奶、胡萝卜、红薯、橘子、柿子等。

合理喂养,改变单一饮食的喂养方式,喂全脂奶,生后3~4个月添加蛋黄、菜泥等辅食。

眼部治疗,治疗前注意洗手,动作要轻柔,局部可用金霉素眼膏或氯霉素眼药水,用拇指置于眼眶上缘,轻轻上提眼睑,千万不要压迫眼球,以免会造成角膜穿孔。

维生素A治疗,服用浓缩鱼肝油制剂,维生素A每天约25000国际单位,眼部症状好转后要减量。若患有严重腹泻或肝胆疾病而影响维生素A吸收的,可遵医嘱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0.5~1.0ml,注射2~3次后症状可明显好转。

积极治疗腹泻、菌痢、乳肝、胆道闭锁等原发病。

加强预防:

孕妇怀孕期间注意多食用含维生素A的食物。

合理喂养。尽量母乳喂养,宝宝吃牛奶,可在出生后2周加鱼肝油。婴儿每天约需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儿童每天约需2000~4500国际单位。

特别提醒:

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引起维生素A中毒。一般维生素A注射30万国际单位,可于数天内产生中毒症状,为急性中毒。如维生素A用量达每天数万单位,可于数月后产生中毒症状,为慢性中毒。维生素A中毒的表现很多,如前囟膨隆、精神烦躁、食欲下降、呕吐等,骨骼X线片对本病诊断很有帮助。发生维生素A中毒症后应立即停服,症状可在1~2周内迅速消失。若孕妇服维生素A过多,会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维生素A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5000国际单位。

营养性锌缺乏症

病症识别: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尽管它在体内含量很低,却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基因表达、稳定细胞膜、改善食欲、维持免疫功能、调节激素代谢等。因此,如果缺锌,人体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如食欲下降或厌食,这是由于味蕾功能减退、味觉下降所致。如生长发育迟缓,锌缺乏会导致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减少,加之食欲下降,从而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智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理解能力、记忆力下降等,补锌后症状可明显改善。缺锌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据多数发展中国家病例资料统计,缺锌儿童补充锌可降低腹泻和肺炎的发病率。缺锌的小儿喜欢吃墙皮、泥土、纸张等异物,临床称之为异食癖,补锌后会消失。此外,还可造成皮疹、口腔溃疡、白内障、性发育迟缓等问题,孕妇缺锌后,胎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如低出生体重、早产、流产和各种畸形等。本病多发生在6岁以下的儿童。

查找病因:

摄入或吸收减少。肉、蛋、奶等动物蛋白食物含锌量较植物性食物高,长期素食者易缺锌。营养不良恢复期对锌的需求量增多,此时要注意补锌。长期呕吐、腹泻会影响锌的吸收。

丢失过多。发生外伤、烧伤、溶血时,组织细胞被破坏,储存在肌肉细胞、红细胞内的大量锌可随体液丢失。

其他因素。铅中毒时会影响锌的吸收。

注意护养:

驱除引起缺锌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补锌治疗,常用硫酸锌或葡萄糖酸锌等制剂,口服锌剂(按元素锌计)0.5~1.5mg/kg,最大量每天20mg,饭前1~2小时服用,疗程3个月。

加强护理,有口腔溃疡者,可涂金霉素鱼肝油或中药锡类散,每天3次。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半小时刷牙。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食欲不好的患儿可先给予易消化、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鸡蛋羹、加肉松的米粥、面条等,待食欲好转后,逐步添加鱼、肉、蛋、蔬菜、水果等,要循序渐进,不要贪多过量。

避免呼吸道感染,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染的场所,也不要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

一个月后到医院复查血锌。

加强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人初乳中含锌量较高,锌利用率也较高,因此,母乳喂养对预防缺锌有利。人工喂养儿可给予强化了适量锌的配方奶。按阶段添加蛋黄、菜泥、瘦肉、鱼泥、猪肝等辅食。坚果类食品含锌量也比较高,可作为补充。

膳食营养素搭配合理,保证肉、蛋、鱼等占一定比例。

特别提醒:

补锌不能过量,也不能过快,若长期大剂量口服锌制剂而不去医院检查,有可能造成锌中毒,如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补锌后一般2~4周厌食、异食癖见效,1~3个月生长落后见效。

传染性疾病

水痘

病症识别:

水痘是小儿最常见的急性病毒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儿童普遍易感,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学校等集体中流行,半岁至6岁的儿童最容易被传染,冬季、春季多见。水痘的潜伏期约为两周左右,起病急,大部分患儿先见皮疹,或伴有发热、食欲下降或全身不适等症状,热度一般在39℃以下,持续1~5天。皮疹先出现在头皮、颜面和躯干等部,且以上述部位为主,逐渐蔓延到四肢,手掌和脚心也可有皮疹。皮疹初为红色小斑疹或丘疹,零散分布,不到一天就可变成椭圆形、表浅的疱疹,疱疹大小不一,囊壁薄,内含透明液体,疱疹周围呈淡红色,可有轻微痒感。皮疹成批出现,逐渐增多,数天后疱疹逐渐变干,形成痂盖,往往有的皮疹刚出现,而有的已开始结痂,所以水痘的皮疹特点是丘疹、疱疹、痂皮同时存在。痂盖脱落后,一般不留疤痕,但搔抓后可留有浅疤。患儿的口腔、咽部、眼结膜也可出现疱疹,很快破裂形成溃疡,容易愈合。水痘病后获终身免疫,极少出现第二次感染。

查找病因:

引起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其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染或飞沫传染,即通过日常用品、玩具的接触或经口鼻吸入传染给其他孩子。带状疱疹的病原体也是该病毒,成人感染带状疱疹后接触小儿,小儿也可发生水痘。

注意护养:

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抗病毒治疗。如发热较高,可予物理方法或药物退热。局部用紫药水涂抹。如皮肤瘙痒明显,可外用炉呋洗剂,继发感染可用百多邦涂抹。口服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伐昔洛韦抗病毒药,如皮疹严重,高热不退,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水痘全部结痂后,提示已无传染性,此前不要接触其他孩子。

出疹期间可剪短指甲,勤换内衣。若无皮肤感染则可以洗澡。

饮食宜易消化,忌油腻及辛辣之物,多喝温开水。

加强预防:

注意隔离,有接触史者,可予维生素B500ug一次或分数次肌肉12注射,可起到预防效果。

特别提醒:

水痘预后良好,并发症很少,偶见脑炎、肺炎等合并症。水痘患儿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口服药或外用药,否则会使病情迅速加重。

风疹

病症识别:

风疹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较轻的病毒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1~5岁的小儿较多见。风疹的传染性没有麻疹强,但在幼儿园或小学校内可引起流行。因疹子细小如沙,故又被称为“风痧”,临床表现分为四期,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平均16~18天。

前驱期:此期较短,约1/2~1天,表现为感冒症状,如头痛、咽痛、咳嗽、流涕、呕吐或结膜炎等,体温通常在38℃~39℃,持续1~2天者最多。

出疹期: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先出现在面部、颈部,一天内迅速波及躯干和四肢,而手心、脚心大都无皮疹,有轻微瘙痒,常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其疹形细小,大小为2mm左右,分布均匀,疹色淡红,稍微突起,类似麻疹或猩红热的皮疹特点,有人将风疹描述为“一日似麻疹,二日似猩红热,三日即退疹”,故风疹又称“三日疹”。

恢复期:皮疹多在4~5天消退,可见麸糠样脱屑,无色素沉着。体温正常,肿大淋巴结迅速消退。

早期血清风疹病毒抗体阳性,血常规白细胞减少,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风疹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查找病因:

病原体是风疹病毒,患儿和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出疹前一周至出疹后五天患儿鼻咽分泌物中都可分离出病毒。其传播途径为经口、眼或鼻分泌物直接传染,或经呼吸道飞沫传染。

注意护养:

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加强护理,也可加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复方蓝芩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发热者可予物理方法或药物降温,结膜炎可予0.2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

宜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如小米粥、豆浆、挂面汤等,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多饮温开水。

注意休息,保持皮肤和口腔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可予炉呋洗剂外用;咽痛者,可予淡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开窗通风,保持居室空气新鲜。患儿的被褥、衣服、玩具等要在户外曝晒消毒。

至出疹后5天即不用再隔离,因此时已无传染性。

加强预防:

主要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目前其接种尚未列入儿童计划免疫中。可单独接种或与麻疹、腮腺炎疫苗联合接种。有免疫缺陷病、长期激素、抗代谢治疗、长期发热等情况者,不应进行疫苗接种。

若未患过风疹的小儿与风疹患儿有过接触,最好3周内不要去公共场所。

特别提醒:

风疹预后良好,并发症很少见,偶见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肾炎或脑炎。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畸形,如白内障、耳聋、先天性心脏病或生长发育障碍等,临床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麻疹

病症识别: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孩子,冬春季发病率比较高,并且传染性很强,未患过麻疹的孩子普遍易感,感染麻疹后获得终生免疫。典型麻疹临床分为四期:

潜伏期:一般为10~12天。

前驱期:多为3~4天,主要症状为高热,体温多在39℃以上,伴有咳嗽、喷嚏、畏光、流泪等症状。发热2~3天后,口腔颊黏膜第一臼齿处可出现麻疹黏膜斑(柯氏斑),特点为灰白色斑点、直径0.5~1mm、数目可多可少、周围有红晕环绕,有人形象地将其描述为“胡椒面撒在红布上”。柯氏斑为麻疹所特有的体征,对早期诊断起决定性作用,出疹后2~3天此斑消失。

出疹期:皮疹一般在发热的第四天出现,典型的顺序为:先见于耳后和发际,自上而下波及颜面、颈部、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脚心,2~5天疹子出齐。皮疹初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此后部分融合而呈暗红色,压之褪色,疹间皮肤颜色正常。出疹后体温不退甚至更高,可达40℃,呼吸道症状加重,此期最易发生肺炎。

恢复期:皮疹出齐后,病情逐渐减轻,体温常在1~2天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出现糠屑样细小脱屑,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

不典型麻疹有以下几型:

轻型麻疹:常见于接种过疫苗的患儿。其表现为体温不高、上呼吸道症状轻、柯氏斑不明显、皮疹稀疏、色淡、无色素沉着、并发症少。

重型麻疹:多见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或本身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不退、神志障碍、抽搐、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出血性皮疹或休克等。

查找病因:

病原体是麻疹病毒,麻疹病毒为RNA病毒,存在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血液和尿液中。麻疹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染,因此,同室居住且接触密切者很容易感染。

注意护养:

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和加强护理。出现合并症者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高热护理:体温若不超过39℃,一般不予退热药,这样有利于麻疹的透发,可多饮温开水或用温水擦浴,不要用酒精擦浴或大剂量药物退热。若体温持续超过39℃,可予小剂量退热药。

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卫生。在室温适宜的情况下,可用温水为患儿洗脸、擦身。眼口鼻黏膜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要及时清除。可用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鼻腔分泌物容易结痂,可用湿润的棉棒擦除后涂以石蜡油或食用油;眼分泌物增多时常把眼封住,可先用温湿毛巾温敷,再轻轻擦净,结膜充血可予0.2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或金霉素眼药膏涂抹。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通风换气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避免直接吹风。室温不宜过高,避免忽高忽低。

卧床休息,直至皮疹消退。保持室内安静,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饮食宜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热汤,有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和退热,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容易发透。

患儿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晒1~2小时,即可达到消毒目的。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和痰液含有病毒,用一般消毒剂就可杀灭。

呼吸道隔离,隔离时间通常为5天,有并发症的需延长至10天。

加强预防:

控制传染源:对麻疹患儿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在流行季节,幼儿园或学校等地方应加强晨间检查。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3周。若接种过麻疹疫苗,则应延长到4周。

切断传播途径:室内要经常通风,有条件的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流行期间减少外出机会,避免与麻疹患儿接触。

保护易感人群:婴儿8个月时接种麻疹疫苗。若5天以内接触过麻疹患儿,可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

特别提醒: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发病率低。麻疹的预后与年龄有关,婴幼儿时期最易合并肺炎,原有营养不良或佝偻病的婴儿发生麻疹肺炎,往往病情危重。而轻症肺结核患儿感染麻疹,可引起严重的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有免疫缺陷的患儿感染麻疹时更危险。肾病综合征、哮喘或湿疹的患儿发生麻疹,原有症状往往暂时减轻。主要合并症有肺炎、喉炎、脑炎、中耳炎等。

幼儿急疹

病症识别: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多于冬春季发病,6~18个月的小儿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可获得永久性免疫。主要特点是发热3~4天,热退后全身出现皮疹,并很快消退。简言之即热退疹出。潜伏期为1~2周,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无前驱症状,突发高热,大多数体温达到39℃~41℃,患儿体温虽然高,但一般情况良好,这与其他高热患儿表现不同。持续3~4天后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出现不规则的玫瑰色斑丘疹,直径2~5mm,周有浅色红晕,压之褪色。最初见于颈部和躯干,很快波及全身,以腰、臀部较多,头、额、颈、上臂等处次之,面部、肘、膝以下极少。皮疹于1~3天内全部消退,无脱屑和色素沉着。耳后和枕后淋巴结轻度肿大。本病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偶见中耳炎。

查找病因:

病原体是人类疱疹病毒-6,是一种疱疹病毒。本病多为散发,偶可流行,传染性不强。

注意护养:

若体温≥38.5℃,应予退热处理,同时多喝温开水。

注意休息,宜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可服一些中成药,如小儿感冒口服液、金银花口服液等。

皮疹不需特殊处理,2~3天后自行消退。

加强预防:

与患儿有过接触的婴儿应观察10天,如有高热应暂时隔离。

特别提醒:

根据本病典型表现,幼儿急疹不难与麻疹、猩红热等出疹性疾病鉴别。幼儿急疹是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

病症识别: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4岁以下的小儿,夏季发病居多。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和手足皮疹。潜伏期为4~7天,先有低热、流口水、食欲下降等表现,随后在舌、颊黏膜、硬腭或齿龈等部位出现小米粒大小的小水疱,水疱马上破裂形成溃疡。手足皮疹可同时或先后出现,手脚居多,掌背均有,也可见于臂、腿。皮疹呈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数目少的几个,多则几十个,皮疹消退后无斑痕或色素沉着。本病病程较短,一般在1周内痊愈。

查找病因:

在患儿的水疱液、咽部分泌物或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主要是柯萨基A型病毒。传播途径是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尤其可通过污染的玩具和生活用品传播。

注意护养:

应采取隔离措施,至皮疹完全消退,口服抗病毒药。

对日常用品,如玩具、餐具等严格消毒,用84消毒液等进行擦拭。

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用淡盐水漱口。口腔溃疡者可征求医生意见后外用金因肽,促进溃疡愈合。

保持皮肤清洁,可外用炉呋洗剂止痒。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油腻之物。

加强预防:

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要专人专用。

在流行季节,托儿所或小学校等要注意防范本病。

特别提醒:

本病预后良好。

流行性感冒

病症识别: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和迅速传播,常引起地方性流行、暴发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人类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有时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单位中可多人同时发病,儿童以5~14岁年龄段为多,流行季节主要为冬春季。主要表现为起病急,突发高热,伴见畏寒、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咽痛、咳嗽、流涕等症状,有的患儿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可有皮疹、鼻出血等症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降低,分类淋巴明显升高。

查找病因:

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属于黏液病毒,分甲、乙、丙三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因此,患过一次流感后仍可再次感染。流感的传染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染,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起病前三天内传染性最强,热退或1周后则不再排毒。

注意护养:

抗病毒治疗,常用药有利巴韦林颗粒,中草药有板蓝根、紫草、金银花、连翘等有抗病毒作用。

应卧床休息,室内开窗通风,可用食醋加温进行室内消毒。

给予易消化的半流食,发热时多喝温开水。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等情况,若有异常,则及时采取措施。

最好让患儿单独居住,隔离至呼吸道症状消失。

加强预防:

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外出时注意戴口罩。

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证阳光充足。可用食醋熏蒸法消毒室内空气。

疫苗预防接种,现已有甲、乙两型病毒的疫苗,维持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小,适用于婴幼儿、老人和孕妇。

特别提醒:

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若患儿有呼吸急促、咳喘加重、口鼻周围发青或胸痛等表现,则可能已合并肺炎。此外还有心肌炎、脑炎、肠炎、消化道出血等合并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症识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儿童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但传染性不强,临床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发热、皮疹、咽峡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末梢血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为主要特征。有的孩子没有临床症状而呈隐性感染。起病多较急,年龄越小则症状越不典型,患儿均有发热,体温多为高热,年长儿常会诉咽痛,查体可见咽部和扁桃体充血,扁桃体肿大,且覆有脓性分泌物。皮疹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症状,形态多样,多呈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持续3~7天。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的特征之一,以颈淋巴结肿大最常见,腋窝、肘、腹股沟部亦可触及,淋巴结消退慢。在病初可触及脾脏1~3厘米,质软。肝脏正常或轻度增大,很少出现黄疸。起病后一周,末梢血中可找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若超过10%则有诊断价值,但它并不是本病所特有,还可见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风疹等疾病。确诊需血清学检查。本病合并症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损害、转氨酶升高、肺炎、血尿或蛋白尿等。本病如无并发症,自然病程为2~3周。

查找病因:

本病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1964年,由Epstein和Barr等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培养中首先发现,故命名为EB病毒,EB病毒属疱疹病毒,为双链DNA病毒。传染方式大多为直接接触,病毒经口咽侵入人体后,在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复制,并入血形成病毒血症,进一步侵犯肝、脾、肾、淋巴结、心肌、肺、中枢神经等多器官系统。

注意护养:

抗病毒治疗,临床多用更昔洛韦静点,疗程2~3周。

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活动。

发热时体温≥38.5℃,应予药物退热处理,多饮温开水。

加强口腔护理,可用淡盐水漱口。

饮食方面,应给予易消化、有营养的半流食。

可加中药治疗,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注意与其他小儿隔离。

加强预防: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证阳光充足。

避免接触各种感染病患者。

特别提醒:

本病治疗一定要彻底,出院后还要服用2~3周的抗病毒药,需门诊复查。慢性EB病毒感染可造成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贫血、黄疸等症状,甚至发展成淋巴瘤,因此后期巩固治疗也很重要。

流行性腮腺炎

病症识别: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一种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痛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多见于3~6岁的儿童,在儿童集体机构中可引起流行。潜伏期为14~21天,平均为18天,起病急,腮肿前1~2天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咽痛、呕吐等症状,随后腮腺开始肿大疼痛,一般先见于一侧,1~2天后对侧也肿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漫肿,边界不清,局部灼热,按之有弹性和明显压痛,但局部皮肤不红,口腔颊黏膜上腮腺管开口处红肿,患儿张口或吃饭时疼痛加重。舌下腺和颌下腺也可肿大,腮腺肿胀多在3~5天达高峰,此后逐渐消退,整个过程为6~10天,最长达2周。发热持续3~7天,长者达2周,20%患儿体温可正常。

本病主要合并症有腮腺炎脑炎、感音性耳聋、胰腺炎、睾丸炎等。腮腺炎、脑炎通常在腮肿1周后出现,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嗜睡、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感音性耳聋多为一侧性,大孩子多见,常发生于病后2~4天。胰腺炎的表现有发热、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有时局部可触及肿大的胰腺,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睾丸炎表现为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局部见单侧睾丸肿痛,阴囊肿胀,皮肤发红等征象。

查找病因:

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侵入口鼻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侵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腺体,也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从腮腺肿前7天至腮肿消失,均有传染性。人类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在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的孩子得过两三次腮腺炎,则可能是其他病毒、细菌所致。

注意护养:

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多喝温开水。

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粥、烂面片等,忌辛辣油腻之物。

保持口腔清洁,多用淡盐水漱口。发热体温≥38.5℃,应予物理方法或药物退热。

腮肿局部可用凉毛巾冷敷,减轻疼痛,或用如意金黄散,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若出现头痛、呕吐、精神萎靡时,可能合并腮腺炎脑炎。腹痛剧烈,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要注意胰腺炎的可能。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诊。

中药治疗,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消肿功效的中成药。

患儿要减少外出活动,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

加强预防:

有接触史的儿童可服中成药,如板蓝根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预防发病。

麻风腮三联疫苗现已推广使用,初种年龄为1岁。

儿童集体机构要注意本病的传染和流行。

特别提醒:

本病预后良好,家长要注意并发症的表现,及早诊治。

狂犬病

病症识别: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此病一年四季散发,随着宠物热的升温,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因儿童自卫能力差,故被狗咬伤机会更多。当人被狗咬伤后,不一定发病,发病率为10%~70%。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伤口位于头、面、颈或上肢。②伤口较多、较深。③咬伤后措施不利,如未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口处理不及时或不彻底。本病主要表现为高度兴奋、痉挛、瘫痪,临床分为五期: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至4天,长可19年,通常为20~90天。

前驱期:持续2~10天,症状多不典型,可有低热、头痛、乏力、咽痛、易发怒等表现,已愈合的伤口有异样感觉,如疼痛、灼热、发凉或麻木感。若出现流口水、流眼泪、多汗、对高声或强光敏感,要高度警惕本病。

急性期:持续2~7天,此期标志中枢神经受累,患儿常有怕水、怕风、流涎、烦躁不安、抓人咬人、幻觉、痉挛等表现。当患儿看见水、听到水声、甚至面部受风吹时,都有可能诱发咽、喉和膈肌的痉挛,出现哽噎、恐惧。一部分患者表现为肢体瘫痪,以患侧最明显。神志可由躁动不安转变为意识丧失,进入昏迷状态。

昏迷期:患儿从发病到昏迷进展非常快,大多在此期因呼吸循环衰竭、休克等死亡。

恢复期:只有极少数患儿逐渐恢复。

查找病因: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形似子弹,广泛存在于狗、猫、牛、羊、蝙蝠、兔子等哺乳动物体内,唾液中含量最高。病狗是主要传染源。当人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病毒经破损的伤口侵入人体,主要侵犯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可向各个器官播散,突出表现为唾液腺受累。

注意护养:

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首先在咬伤的近端缚一止血带,然后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不少于半小时,再用清水冲净,用75%的酒精和2%的碘酒擦洗,不要缝合或包扎伤口。随后要立即前往医院。

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肌内注射抗狂犬病马血清。

单间隔离患儿,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强光、水声或光线刺激。

对症处理,如退热、镇静、止痉、吸氧等。

注意护理,严防患儿伤害自己或他人。

加强预防:

加强看护,远离来历不明的猫犬。

加强宠物管理,定期给宠物注射狂犬病疫苗。

特别提醒:

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很重要。患儿唾液中也含有病毒,但数量很少,所以患儿不是传染源。破伤风与本病的症状有些类似,但前者有外伤史,有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表现,而无恐水、怕风等症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症识别:

流行性乙性脑炎(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由于该病最早在日本发现,故又称日本脑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随着乙脑疫苗接种的普及,发病率逐年下降,现多为散发,部分地区有流行,本病主要发生在夏季的7、8、9三个月,10岁以下的儿童多见,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四种,按病程分为五期,即潜伏期、前驱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潜伏期:一般为6~16天。

前驱期:一般为3天左右,起病急,患儿多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或精神萎靡等表现。

极期:此期持续一周左右,病情最重。患儿往往高热不退,伴有寒战,头痛加重、出现喷射性呕吐,颈部僵硬,提示颅内压升高,神志障碍症状加重,出现谵妄、躁动、昏睡或昏迷,大部分患儿都有抽搐,但抽搐的频率、次数、幅度有很大的不同,反复强烈的抽搐会进一步加重脑缺氧、脑水肿。若有瞳孔改变(如双侧不等大或先缩小后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节律不规则,则提示脑疝形成。重症患儿可出现呼吸节律异常、血压下降、脉快无力或肢端发凉等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表现。

恢复期:持续1个月以上,体温降至正常,精神、神经症状逐渐恢复,但重症病例会出现肢体瘫痪、失语、精神或思维异常等症状,恢复时间为1~3个月甚至更长。

后遗症期:少数重症病例会留有痴呆、失语、瘫痪、意识障碍等后遗症。

查找病因:

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此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乙脑病毒感染率为100%,但多为不显性感染。库蚊和按蚊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蚊虫叮咬猪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繁殖,当蚊虫再次叮咬儿童时,病毒进入儿童的血液循环,是否发病取决于病毒的数量、毒力,更取决于机体的免疫机能。如果孩子抵抗力强,只会有短暂的病毒血症,病毒很快被杀灭,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孩子的抵抗力低,感染病毒的量很大,毒力强,病毒就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而引起脑炎。

注意护养:

乙脑的治疗主要为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针对惊厥、呼吸衰竭、颅高压、休克等危重症候,采取相应抢救治疗措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监护患儿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神志、精神状态等生命体征,及时予降温、吸痰、止惊等处理。

保持室内安静,降低室温,定时通风,使患儿得到充分的休息。

对昏迷患儿要勤翻身,可用气圈、棉花垫置于身下易受压的部位,以防褥疮的发生。每次大便后要认真清洗会阴部。

在饮食方面,急性期能进食者,可予米汤、豆浆、藕粉等流食。不能进食者,可予鼻饲。

有意识障碍者,可作口腔护理,至少2次/天,可选用生理盐水擦涂口腔。眼睛不能闭合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凡士林纱布遮盖眼部。

患儿呕吐时,要将肩部垫起,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入气管,呕吐后要及时清除残余物。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要加强营养和功能锻炼,配合中药、针灸、按摩等治疗。

加强预防:

按计划接种乙脑疫苗,对象是1岁以上的儿童。接种时间一般在流行季节前的1~2个月。

防蚊、灭蚊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要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个人卫生。在蚊子多的地方,应安装好纱门、纱窗,睡觉应尽量使用蚊帐。

特别提醒:

在7~9月,如果孩子起病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精神差、颈部僵硬、抽搐等症状时,要考虑到患乙脑的可能性,应及时去医院确诊。

病毒性肝炎

病症识别:

病毒性肝炎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肝炎病毒传染性较强,在我国流行面广,儿童发病率较成人高,各年龄均可发病,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临床分为七型,即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己肝和庚肝。各型肝炎起病可急可缓,症状也轻重不一,有的出现黄疸,而有的则无黄疸,但各型肝炎均应有肝脏肿大表现,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右上腹不适等症状。具体来说,甲型和戊型肝炎起病较急,病前有饮食方面的因素,临床以黄疸型肝炎多见,初期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数天后皮肤和巩膜开始出现黄染,颜色逐渐加深,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呈灰白色。查体可见肝脏增大,有压痛,部分患儿脾脏轻度增大。黄疸达高峰后,消化道症状逐渐减轻,食欲好转。进入恢复期后,黄染逐渐消退,增大的肝脏开始回缩,尿色恢复正常。黄疸型肝炎的预后大部分是好的,极少数呈暴发性肝炎的症状,可见于甲肝和乙肝。暴发性肝炎是指急性黄疸性肝炎起病10天后病情急剧恶化,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性格改变、过度烦躁、食欲亢进或嗜睡,以至昏睡、谵妄、昏迷、抽搐等,还可合并内脏出血、脑疝、休克、肝衰、肾衰等危重症候。乙肝、丙肝、丁肝多呈慢性肝炎的经过,慢性肝炎的病史均在半年以上,慢性肝炎分为两种,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但从临床上常不易区分,可有反复出现的黄疸、肝大或肝脾大、食欲不振、腹胀、营养欠佳、面色发黄等表现,因体内雌激素灭活减少,还可有肝掌、蜘蛛痣等体征。慢性活动性肝炎后期可导致肝硬化,表现为肝脏缩小、质地变硬、脾脏增大、腹壁静脉曲张和腹水。己型肝炎临床报道不多,可能与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手段有关。庚型肝炎可单一感染,也可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临床多无黄疸,可表现为肝功转氨酶的升高,呈慢性肝炎的经过。

查找病因:

病因包括肝炎病毒和其他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本节主要讨论肝炎病毒感染,已发现肝炎病毒分为7种,分别为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己型肝炎病毒(HFV)和庚型肝炎病毒(HGV),其中HFV尚未分离成功。HBV属DNA病毒,其余四种病毒均属RNA病毒。传染源均是各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也有所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日常生活接触、水源污染和食物传播。乙型肝炎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注射、生活中密切接触、母婴传播以及性接触等多种方式传播,其中以生活中密切接触为最重要的方式。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器官移植、注射吸毒等方式传播。丁型肝炎则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与乙肝相似。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换句话说,患一种肝炎后还可能再患另一种肝炎。

注意护养:

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可予保肝降酶和中药等治疗,乙型肝炎可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利胆、支持疗法和中药等治疗。丙肝和丁肝的治疗可参照乙肝,戊肝的治疗可参照甲肝。

急性肝炎应保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待黄疸消退且症状减轻后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如出现黄疸,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给予“三高一低”饮食,即高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脂肪。可选瘦肉、鸡蛋、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进食量要平衡,切忌过量摄入。进食少或呕吐明显者应予补液处理。

患儿个人生活用品要自己使用,并定期消毒。

加强预防:

管理传染源,急性期患儿可住院或家中隔离观察,甲肝的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共3周,戊肝暂定与甲肝同。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意个人卫生,个人用品要与健康儿童分开,不宜入托儿所。丙肝、丁肝与乙肝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