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套装全10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21:39:11

点击下载

作者:龚书铎

出版社:巴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套装全10册)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套装全10册)试读:

前言

史记

返回总目录前言史记

鲁迅先生曾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的未来。”中国的历史,无疑是我们国家和整个华夏民族的灵魂所在。从有文字以来,中国人就对历史的记述有着浓厚的兴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滥觞于前,孕育了中国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历史记述制度,不仅“世有史官”,而且设立专门的著史机构;除了国家专门组织的著史工作之外,大量的私人著史活动也是风起云涌,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观念并在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从而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文化思潮,影响深远。

在这样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几千年来,中国产生的历史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为了有所区别,于是产生了“正史”和“野史”之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就正史而言,“二十四史”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作为正史总集的“二十四史”是中国史学主干,由清乾隆帝钦定后,正史遂成为“二十四史”的专有名称。它从《史记》(司马迁著)至《明史》(张廷玉等著)共计24部、3243卷,约4000万字。“二十四史”的著作年代前后相差计1800年,是世界图书史上独有的巨著。“二十四史”全部按照纪传体的形式,采取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的方式记事,完整、系统地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朝末年四千多年间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融合、兴旺的历史轨迹,全面展示了历代王朝的兴亡盛衰规律,翔实而细致地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疆域、民族、外交等多方面内容以及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

为了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这一皇皇巨著,我们编撰出版了这部《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保持原书风貌,浓缩原著精华。为了适应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本书打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史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陈绍棣《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在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他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和编撰历史的方法,取材于宏博的典籍、国家档案文书和实地调查来的材料,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成书。《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记述了3000多年的历史,详于战国、秦、汉。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共计130篇,52.65万字。《本纪》是全书的纲要,依朝代记帝王之事。《表》以表格的形式,按世系、年、月,写成简明的大事记。《书》叙述各种典章制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礼乐、天文历算等领域。《世家》按年系事,记载世袭的王侯封国的历史变迁,兼及个别与王侯相当的名人。《列传》主要是社会各阶层代表人物的传记,少数篇章记录了周边少数民族及与中国来往的一些国家、地区的相关事迹。《本纪》和《列传》是主体,与《表》、《书》、《世家》互相配合和补充,构成一个整体,实现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之宗旨。《史记》是科学历史著作和优美传记文学的巧妙结合,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和历史传记文学,对民族文化贡献巨大,对后世正史、散文和传记文学影响深远。卷一五帝本纪《五帝本纪》为《史记》的开篇之作,记载了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以及战争、禅让、治洪水、战猛兽、开良田、推算历法、观测天文、谱制音乐舞蹈等众多先民生活的情况,可谓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开端。黄帝像【轩辕黄帝】

黄帝,是少典氏的后代,姓公孙名叫轩辕,一生下来就很有灵异之气,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懂礼,长大后诚实勤劳,成年后见闻广博,明辨是非。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势力已经开始衰败,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却没有能力去征讨他们。于是轩辕整治军队,去征讨那些不来朝拜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难降伏,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顺轩辕。于是轩辕便实行德政,整顿军队,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像熊、罴、貔、貅、䝙、虎等猛兽一样的勇士,与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三战后征服了炎帝,取得了胜利。而后,蚩尤发动叛乱,不听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与蚩尤在涿鹿郊野开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众诸侯都尊奉轩辕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哪里有不归顺者,黄帝就前去征讨,所向披靡,开山通路,几乎从来没有在哪个地方安宁居住过。

黄帝东到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西到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南到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部族,与诸侯核验了符契,在涿鹿山的脚下广平之地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居所,以兵营围绕来防卫。其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同时,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让他们来监察各诸侯国。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观测太阳的运行,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时日。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缘由,论说国家存与亡的道理,按照四时节气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观象授时,身心耳目饱受辛劳。

他做天子,有土这种祥瑞的征兆,因为土为黄色,所以号称黄帝。【颛顼征四方】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十四人。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氏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居住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居住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昌仆,生下了高阳,高阳很有贤德。黄帝死后被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帝颛顼。颛顼沉静稳重又有智谋,通情而知事理。他种植各种庄稼,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规律,依顺鬼神,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教化万民,洁净身心祭祀鬼神。他北到幽陵,南到交阯,西到流沙,东到蟠木,天下平定,太阳所照之处皆归顺。【贤德帝喾】

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他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侄子。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广施恩泽于众人而不顾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洞察事理的细微之处;顺应上天的意旨,解民之所急,仁德威严,温和守信,修养德业而使天下归服;他俭节地使用大地所产之物,抚爱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季节节气,尊显鬼神并且慎重地加以侍奉。帝喾恩德不偏不倚,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遍及天下,日之所照,风之所至,没有人不顺从归服于他。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子,生下放勋;娶娵訾氏的女子,生下挚。帝喾死后,挚即帝位。帝挚登位后,并没有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帝尧仁德、聪慧,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能发扬善德,使各部族和睦融合,各诸侯邦国都能和谐相处。他命令羲氏与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把春夏秋冬四季调整准确。整顿百官,各项事业都兴旺发达。【尧舜禅让】

天下大治后,尧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他问属下们,谁可以继承他的事业?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明理通事的人,不错。”尧哼了一声:“这人凶顽愚笨,难堪大用,还有别的人选吗?”讙兜说:“共工手下有一批人,他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尧说:“你不知道,共工这人对上帝与君主外貌恭敬,但实际却极为轻慢,喜欢夸夸其谈,实际行动却违北正道。不可重用。”尧又问四岳:“哎呀,如今洪水滔天,百姓万分愁苦,大地一片沼泽,谁能来治理呢?”大家都推荐鲧。尧说:“鲧这个人,曾经违背天命,危害同族,怕不能用。”四岳说:“现在紧急关头就任用他试试吧,不行再撤掉。”尧因此让鲧来治洪水。鲧前前后后治了九年水却没有成功。

尧说:“唉!四岳啊,我治理天下已经七十年,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呢?”四岳谦虚地推辞,推荐舜。舜是盲人的儿子。他的生父愚昧,后母奸诈,弟弟傲慢,但舜却能对父母尽孝,和兄弟友爱,使家庭和睦。尧说:“我亲自试试他。”他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以便观察他的德行。一段时间下来,尧认为舜做得很好,就让舜任司徒之职,教导百姓遵循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种种伦理道德,效果很好。尧又让舜参与朝政,朝政因此变得有条不紊。让舜在国都四门接待宾客,远来的诸侯都相敬如宾。舜到丛林草泽里遇上暴风雨,却没有迷路误事。经过三年的种种考验,尧认为舜既聪明又品德高洁,就对他说:“三年来,你做事周密,有大功。现在我把帝位让给你。”舜认为自己德行不够,不愿接受帝位,推让再三才答应。正月初一,尧在文祖庙禅让帝位给舜。黄帝陵

尧说:“我不能使天下人全都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尧的儿子丹朱无德无能,不配传他帝位,因此禅让帝位给舜。尧逝世了,舜服丧三年后,想把帝位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南岸。但前来朝见的四方诸侯不找丹朱,都到舜这里来;有纷争的也不去找丹朱,都来找舜调解;歌颂功德的不歌颂丹朱,都歌颂舜,这真是天意难违啊。舜就又回到京都,登上天子之位。

尧逝世后,舜服丧三年,想让位给丹朱,可是天下人都来归服舜而不归服丹朱。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夔、益、彭祖等人,一直被尧任用,却一直没有相应的官职。于是舜就与四岳商计,他们都说,要想行大德的事,就要疏远巧言令色的小人,这样,远方的外族就自然而然会来归服。舜说:“有谁能努力奋发,光大尧的事业,我就唯才是举授给他官职。禹,你来负责治水大事,一定要努力办好啊!弃,百姓正在挨饿受饥,你掌管农业教他们播种百谷吧!契,现在百姓不亲,纲常有乱,你担任司徒,小心宽厚地施行五伦教育。皋陶,蛮夷正在侵扰中原,抢劫杀人,无恶不作,你来担任司法官,执法要公正严明,才能使人信服。”舜又任命倕为共工,统领各种工匠;任命益为朕虞,管理山川草泽中的草木鸟兽;任命伯夷主管祭祀,任命夔掌管音乐,任命龙做纳言,传达舜的旨命,报告下情。分工完毕后,每三年考核一次功绩,经过三次考核,按照成绩升迁或贬黜。这些人个个功成名就:皋陶掌管刑法,断案公正;伯夷主持礼仪,上下都谦恭礼让;倕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主管山泽,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利用;弃负责农业,百谷丰盛;契掌管教化,百官亲善和睦。这样,各司其职,上下齐心,天下大治。

从黄帝到舜、禹,虽都是同姓却立了不同的国号,目的是彰显他们各自光辉的德业。因此,黄帝号为有熊,帝颛顼号为高阳,帝喾号为高辛,帝尧号为陶唐,帝舜号为有虞。帝禹号为夏后,用不同的氏来区别,姓姒氏。契为商的始祖,姓子氏。弃为周的始祖,姓姬氏。论赞

太史公曰:学者们都称述五帝,然而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尚书》只记载着尧以来的史实;而各家叙说黄帝的文字并不规范,众多读书人也很难说得清楚。孔子传下来的《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有的儒生也不传习。我曾经往西到过空桐,往北路过涿鹿,往东到过大海,往南到过长江、淮水,所到过的地方的老前辈们都往往谈到他们各自所听说的黄帝、尧、舜的事迹,风俗教化都有不同,总而言之,大体与古文经籍记载的说法相符合的较为可信。我研读了《春秋》《国语》,它们对《五帝德》《帝系姓》的阐释都很明确,只是人们都没有进行过深入考究,其实那些记述都不是虚妄之说。《尚书》已经残缺很长时间了,但很多散失的记载却常常可以从其他典籍中找到。如果不是好学深思,真正理解了它们的意思,那么想要向那些学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说明白,肯定不是容易的事。我把这些材料进行评议编次,选择了那些很正确通畅的言辞记录下来,写成这篇本纪,列于全书的开头。卷三殷本纪

殷本来叫做商。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自成汤兴起,至商纣灭亡,共五百五十余年,历经十七代三十一王,几经兴衰,贤暴更迭,形成一幅宏伟的王朝兴衰史。【成汤兴起】

殷的始祖是契,他的母亲是简狄,帝喾的次妃。简狄与两个妹妹到河里去洗澡,看见燕子生下一只蛋,就捡起来吃了,因此怀孕而生下了契。契长大成人后,帮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在商地,赐姓子氏,功业昭著而使百姓们安居乐业。从契到成汤这一代,共迁都八次,最后定居于亳。成汤很贤德,能听善言,治理国家有方。一天成汤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祷告说:“愿天下四方而来之物皆进入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唉,这样就把禽兽全都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祷告说:“想往左走的就往左走,想向右逃的就向右逃。不听我命令的,就到我的罗网里来吧。”诸侯听说后都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也得到了他的眷顾。”

而此时的夏桀却十分暴虐,荒淫无道,成汤于是率领诸侯,举兵去讨伐夏桀,号称武王。夏桀在有娀氏旧地被打败,仓皇逃到鸣条,夏军全军崩溃。成汤乘胜追击,缴获了他们的宝器珠玉,自此,诸侯全都听命归服了,成汤登上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

成汤班师回朝,途经泰卷时,大臣仲虺作了朝廷的诰命。汤废除了夏的政令,回到国都亳,作《汤诰》号令诸侯。《汤诰》这样记载:“三月,王亲自到了东郊,向各诸侯国君宣布:‘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又说:‘你们当中如果有谁干出违背道义的事,那就不允许他回国再当诸侯,那时你们也不要怨恨我。’”汤用这些话告诫了诸侯。这时,伊尹又作了《咸有一德》,说明君臣应该同德;咎单作了《明居》,讲的是安排民众居处的法则。

商汤临政之后,修改了历法,把夏历的建寅月为岁首改为建丑月为岁首,又改变了器物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在白天举行朝会。【盘庚迁都】

商汤逝世之后,殷历经几代,几经兴衰。到帝阳甲逝世后,他的弟弟即位,这就是帝盘庚。盘庚即位时,殷已经在黄河以北定都,盘庚渡过黄河,在黄河以南定都,又回到成汤的故居。因为自汤到盘庚,这已是第五次迁移了,一直都没有固定的国都,所以殷朝的民众怨声载道,不愿再受迁移之苦。于是,盘庚就告谕诸侯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与你们的祖辈们一起平定天下,他传下来的法度和准则我们应该遵循。如果我们舍弃而不努力推行,那怎么能成就德业呢?”这样,于是渡过黄河,南迁到亳,遵行成汤的政令,此后百姓们渐渐安定,殷朝的国势又一次兴盛起来。因为盘庚遵循了成汤的德政,诸侯也纷纷前来朝拜了。【武丁中兴】

帝盘庚逝世,他的弟弟小辛即位,这就是帝小辛。小辛在位时,殷又衰弱了。帝小辛逝世以后,他的弟弟小乙即位,这就是帝小乙。

帝小乙逝世,他的儿子武丁即位。帝武丁即位后,一心想复兴殷朝,但一直没有找到称职的辅佐大臣。于是武丁三年不发表政见,政事全由冢宰决定,自己审慎地观察国家的风气。有一天夜里,他梦见得到一位圣人,名叫说。于是派遣百官到民间去四处寻找,终于在傅险找到正服刑役的说。武丁同他交谈,发现他果然是位贤圣之人,就任用他担任国相,殷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于是武丁用傅险这个地名来做说的姓,叫他傅说。

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忽然有一只野鸡飞过来,站在鼎耳上鸣叫不止,武丁看到后惊惧不安。祖己开导武丁说:“大王您继承王位,努力为民众办事,没有什么不符合天的意旨的,您要做的就是继续按常规祭祀,不要根据那些应该摒弃的邪道而举行各种礼仪!”武丁听了祖己的劝谏,修行德政,百姓都很欢欣,殷朝又兴盛起来了。简狄像

简狄,是古代传说中帝喾的妃子,为商祖契的母亲。【囊血射天】

帝武丁逝世,他的儿子帝祖庚即位。祖己赞赏武丁因为象征吉凶的野鸡出现而行德政,给他立庙,称为高宗。帝祖庚逝世,他的弟弟祖甲即位,这就是帝甲。帝甲淫乱,殷朝再度衰落。帝甲逝世,他的儿子廪辛即位。廪辛逝世,他的弟弟帝庚丁即位。庚丁逝世,他的儿子武乙即位,这时,殷都又从亳迁到了黄河以北。

武乙十分暴虐,他叫人制作了一个皮革做的囊袋,在里面装满鲜血,高高挂起仰天射它,说这是“射天”。有一次武乙到黄河和渭河之间去打猎,天空中突然打雷,武乙被雷击死。他的儿子文丁即位。帝文丁逝世,他的儿子乙即位,帝乙即位时,殷朝更加衰落了。

帝乙的长子叫微子启。启的母亲地位低贱,因而启不能继承帝位。帝乙的小儿子叫辛,因为辛的母亲是正王后,因此,帝乙逝世后,辛即位,这就是帝辛,天下都叫他“纣”。商汤像【纣王暴虐】

纣天资聪颖,很善辩,行动迅捷,接受能力也很强;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他凭着过人的才能常常在大臣面前夸耀,处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淫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妲己,对妲己的话唯命是从。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都是一些靡靡之音。他加重赋税,把鹿台的钱库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也装得满满的。他四处搜集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了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美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嬉戏,寻欢作乐,通宵达旦,不知疲倦。

百姓对纣的荒淫十分愤恨,怨声载道。渐渐的,一些诸侯也开始反叛。于是纣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格的酷刑,就是让有罪的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铜柱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的人就掉进炭火里,妲己看见就哈哈大笑。纣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她不喜欢淫荡,纣大怒,不但杀了她,还把九侯也施以醢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进谏,争辩非常激烈,结果鄂侯也遭到脯刑,被制成肉干。西伯昌听说此事后,暗自叹息。崇侯虎就向纣告发西伯昌,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西伯的僚臣闳夭等人,弄来美女奇物和好马献给纣,纣才释放了西伯。

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德行善,诸侯大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他。西伯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纣的权威也就渐渐被削弱。王子比干多次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贤德的人,百姓们很爱戴他,纣却黜免了他。纣的大臣祖伊去劝说纣,而纣说:“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吗?”祖伊回国后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武王伐纣】

西伯昌死后,纣更加淫乱,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微子曾多次劝谏,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后,逃出了殷国。而比干却说:“为人臣子的,不能不拼死争谏。”纣听后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于是命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箕子见此很害怕,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纣知道后又把箕子囚禁起来。殷国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和乐器,匆忙地逃到周国去了。周武王见伐纣的时机已到,就率领诸侯前去讨伐。纣也派出军队在牧野与武王开战,进行抵抗。周历二月初五甲子那一天,纣的军队被打败,纣仓皇逃进内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跳到火堆里自焚而死。周武王于是砍下他的头,挂在太白旗竿上示众。周武王又处死了妲己,释放了箕子,修葺了比干的坟墓,表彰了商容的里巷。封纣的儿子武庚为禄父,让他承续殷的祭祀,并责令他施行盘庚的德政,殷的民众都十分高兴。于是,周武王做了天子,封殷的后代为诸侯,隶属于周。

周武王逝世后,武庚和管叔、蔡叔联合叛乱,周成王命周公旦诛杀他们,而把微子封在宋国,来延续殷的后代。论赞

太史公曰:我是根据《商颂》来编定契的事迹的,自成汤以来,很多历史史实都采自《尚书》和《诗经》。契为子姓,而他的后代们的分封都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孔子曾说,殷人的车子很好,他们崇尚白色。卷四周本纪

周之初,天下朝宗、幅员辽阔,显示着强大的奴隶制王朝的面貌。文、武二王图治,成康盛世,厚民爱民,君臣协力,共成大业。而到厉王国人暴动的吼声,烽火台上美人放肆的笑声,生生震摇了周王朝的江山。【周的先祖】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姜原是有邰氏的女儿,也是帝喾的正妃。姜原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喜悦,就试着踩上去,一踩就觉得身子振动像怀了孕似的。十个月后就生下一个儿子,姜原认为这孩子不吉利,就把他扔到了一个狭窄的小巷里,但牛马从他身边经过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把他扔到树林里,正赶上树林里人多,所以又挪了个地方;把他扔在渠沟的冰上,有飞鸟飞来用翅膀盖在他身上,垫在他身下。姜原觉得这很神奇,就抱回来把他养大成人。由于开始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给他取名为弃。

弃小的时候,就很有远大志向。他游戏的时候,喜欢种植豆、麻之类的庄稼,且都长得很茂盛。到他成人之后,就喜欢耕田种谷,经常仔细察看什么样的土地适宜种什么,适宜种庄稼的地方就在那里种植收获,民众都来向他效法学习。尧帝听说后,就举任弃担任掌管农事的官,天下都得到他的好处,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舜帝就把弃封在邰,号称后稷,并以姬为姓。

历经几代,古公亶父继位。古公亶父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积累德行,普施仁义,国人都爱戴他。古公去世后,季历继位,这就是公季。公季学习古公的德业,努力施行仁义,诸侯都来归顺他。【文王图治】

公季去世,儿子昌继位,这就是西伯。西伯也就是文王,他继承后稷、公刘的遗业,效法古公、公刘的法则,一心一意施行仁义,尊敬老人,对晚辈慈爱。对有才能的人谦下有礼,有时接待贤士而到了中午都顾不上吃饭,士人因此都归附他。伯夷、叔齐住在孤竹国,听说西伯非常敬重老人,就一起归顺了他。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都一起归顺了西伯。

崇侯虎向殷纣说西伯的坏话,他说:“西伯积累善德,诸侯都归向他,这将对您大大不利呀!”于是帝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闳夭等人千方百计地找来有莘氏的美女,骊戎地区出产的彩色骏马,有熊出产的三十六匹好马,还有其他一些珍奇宝物,通过殷的宠臣费仲献给纣王。纣见了十分高兴,于是赦免了西伯,还赐给他弓箭斧钺,让他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后西伯营建了丰邑,从岐下迁都到丰。西伯在位大约五十年。他被囚禁在羑里的时候,据说曾经增演《易》的八卦为六十四卦,并改变了殷的律法制度,制定了新的历法。周武王像【牧野之战】

武王登位,太公望任太师,周公旦做辅相,另有召公、毕公等人辅佐,承继文王的事业。

武王受命第九年,往东方去检阅部队,到达盟津。武王自称太子发,宣称是奉文王之命前去讨伐纣,自己不敢擅自做主。又过了两年,武王听说纣昏庸暴虐愈来愈严重,杀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于是武王向全体诸侯宣告说:“殷王罪恶深重,此时不伐更待何时?”于是率领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披甲战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十一年十二月,军队全部渡过盟津,诸侯都来会合。二月甲子日的黎明,武王一早就来到商郊牧野,举行誓师。誓师完毕,前来会合的诸侯军队,共有战车四千辆,在牧野拉开了战势。

纣听说武王攻来了,也发兵七十万来抵抗武王。武王派师尚父和百夫长前去挑战,然后率领拥有战车三百五十辆、士卒两万六千二百五十人、勇士三千人的大部队长驱直入冲进殷纣的军队。纣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心里盼着武王赶快攻进来。他们都掉转兵器攻击殷纣的军队,给武王做了先导。武王急驱战车冲进来,纣的士兵全部崩溃,背叛了殷纣。殷纣败逃,投火自焚而死。武王进入商都朝歌,商都的百姓都在郊外等待着武王。武王进入城中,斩下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牧野之战大胜。之后武王正式建立了西周王朝,并在洛邑修建周城,然后离去。把马放养在华山南面,把牛放养在桃林区域;让军队把武器放倒,进行整顿然后解散: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烽火戏诸侯

此画描绘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丧国的故事。【成康盛世】

武王逝世后,太子诵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成王。当时成王年纪小,周又刚刚平定天下,周公担心诸侯会叛周朝,就代理成王管理国家政务,主持国事。起初,管叔、蔡叔与武庚联合背叛了周朝,周公前去讨伐,经过三年时间才彻底平定。周公代理国政七年,成王长大成人,周公把政权交还给成王,自己又回到群臣的行列中去。

成王住在丰邑,后把殷朝遗民迁徙到洛邑,往东征伐淮夷,灭了奄国,消灭了殷朝的残余势力,袭击了淮夷,设定了周朝设官分职及用人之法,重新规定了礼仪,谱制了新的音乐,又将法令、制度进行了修改,百姓和睦,颂歌四起。

成王临终,命令召公、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钊登位。召公、毕公率领诸侯,带着太子钊去拜谒先王的宗庙,用文王、武王开创周朝王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太子钊于是登位,这就是康王。康王即位,通告天下诸侯,向他们宣告文王、武王的业绩,所以在成王、康王之际,天下安宁,一切刑罚都搁置一边,四十年不曾使用。【平民逐厉王】

康王死,历经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胡即位。厉王在位三十年,贪财好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规谏厉王不要重用只喜好钱财而不懂得避祸的荣夷公。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夷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

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傲,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人民都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是少了,可是诸侯也不来朝觐了。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暴,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的,如果在路上遇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厉王见此很高兴,就对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谁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你只是把他们的话给堵回去了。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厉害。水蓄积的多了,一旦决口,伤害的人一定会很多,不让民众说话,其道理也是一样的。”厉王不听劝谏。从此,国人更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攻击、驱逐厉王。厉王逃到彘,太子静藏在召公家才免遭杀害。【烽火戏诸侯】

召公、周公二相共同执政,号称“共和”(前841)。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在了彘。太子静已在召公家长大成人,二相就共同扶立他为王,这就是宣王。宣王登位之后,修明政事,传承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诸侯又都来尊奉周王室了。但是,宣王中兴是很短暂的。

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宣王逝世,他的儿子幽王宫湦继位。三年(前779),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的儿子叫伯服,幽王就想废掉申后,并把太子宜臼也一块儿废掉,让褒姒当王后,让伯服做太子。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但褒姒就是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如果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来救。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人来犯,而褒姒看着诸侯受骗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周幽王任用虢石父做卿,掌管国事,国人都愤愤不平。石父为人奸诈滑巧,善于阿谀奉承,且很贪图财利。后幽王又废掉了申后和太子。申后的父亲申侯很气愤,联合缯国、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的救兵,但没有一个诸侯前来相救。他们就把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虏获了褒姒,拿走了周的很多珠宝。之后,西周灭亡。论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