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23:21:36

点击下载

作者:蒋光宇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

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试读:

序言

蒋光宇,《读者》签约作者,发表文章5000余篇,其中有500多篇被收入各种选本。至今已出版《一沙一世界》《一滴一海洋》《一事一机缘》《灵犀顿悟》《走出人生的低谷期》等27本文集。

蒋光宇的作品多表现人生智慧与生存智慧,在千变万化的情境中,透视着心灵的崇高与渺小,体验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的语言精致、雄辩,蕴含着丰富的哲思,令人信服。他的作品频频出现在《读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海外文摘》等畅销期刊上,更被频繁选用为全国高考、各省市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有的甚至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如作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被选入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作品《希望与失望》被选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委托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为海外华裔青少年编写的《中文》(初中版)教材第三册;作品《把木梳卖给和尚》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的教师教学用书,还被长江文艺出版社选入《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1901-2000)。他的作品处处体现出哲人的思索与智者的感悟,是根植于现在中国的文化土壤而深入到生命深处的对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探索。

本书收录了蒋光宇最优秀的作品。为了青少年阅读更加方便,领悟更加深刻,我们在每篇作品前都添加了导读,或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或分析作品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文字不多,却足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作品。希望本书能丰富青少年的内心,成为青少年朋友学习的好伙伴。作者自序心愿与期盼

这本从几千篇发表作品中精心挑选的文集,是送给读者朋友的礼物。

它难免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与缺憾,但一定有呕心沥血的求索与锤炼。

它不能代替你成熟,但能激励你成长。

它不能代替你食鱼,但能激励你捕鱼。

它不能代替你得到尊重,但能激励你善待他人。

它不能代替你选择朋友,但能激励你爱惜友谊。

它不能代替你多谋善断,但能激励你能方善圆。

它不能代替你肩挑道义,但能激励你一身正气。

它不能代替你达到目的,但能激励你脚踏实地。

它不能代替你赢得荣誉,但能激励你竭尽全力。

它不能代替你功成名就,但能激励你奋发进取。

它不能代替你出类拔萃,但能激励你超越自己。

它不能代替你爱不释手地阅读,但能激励你发掘善良、正直与智慧的珍宝。

它不能代替你深谋远虑地思考,但能激励你寻找做人、处事与成功的向导。

它不能代替你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能激励你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这就是我的心愿,这就是我的期盼。2014年3月5日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

当上帝把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放在我们心中的时候,就已经是对我们的莫大关爱了。

 

 

 第一辑

 人格是命运的保护神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成功之路。纵观历史风云人物,虽各有千秋,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成功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具有高尚的人格。

高尚的人格能够成就高尚的命运。命运总是不可抗拒地降临,不要以为跪在地上,就会因为矮了一截而躲开命运的狂风。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会站得更直,会毫不惧怕地迎接命运的挑战。高尚的人格能够成就高尚的事业。也许我们现在处在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工作岗位上,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最终一定会成就一番高尚的事业。高尚的人格就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永远闪耀着炽热的光辉,照亮人生的航程。

叔本华说:“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其实,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会得到更多好运的青睐,从而也更容易成功。人格是命运的保护神导读: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高尚的人格,不仅会为自己赢来尊重,而且还会给人带来幸运。本文描写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勃兰特、一代伟人周恩来等人的事例,叙写了高尚人格的魅力。

1970年12月6日,波兰的首都华沙寒气逼人。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华沙无名烈士墓献完花圈之后,来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的广场。突然,他双膝着地,跪在了纪念碑前!他是向二战中被德国纳粹屠杀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为纳粹时代德国所犯下的罪孽深感负疚,虔诚地认罪赎罪。勃兰特此举震惊了世界,尤其震撼了德国人的灵魂。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有80%的德国人非常赞赏此举,认为这种出乎意料的方式更充分地表达了德国人悔罪的诚意。此举也赢得了波兰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认为它为“结束一段充满痛楚与牺牲的罪恶历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7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勃兰特。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9日凌晨5点,联合国总部大厅的联合国大旗降了半旗,所有联合国会员国的国旗,都不升起。这在联合国从无先例。因此,有的国家大使提出质问: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依然升得那么高,中国的第二首脑去世,联合国降半旗还不算,还把其他国家的国旗收起来,这是为什么?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在国际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中国有10亿人口,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一个国家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去世时,总部也可以为他降半旗。”全场人默然。

阿根廷政府最近作出一项特别决定,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辛德勒遗孀埃米莉·辛德勒夫人每月提供1000美元的生活补贴,以使这位老人安度晚年。埃米莉·辛德勒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与丈夫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从德国法西斯集中营里救出1200名犹太难民。他们的这段传奇经历,后来被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搬上银幕。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真实、成功地录下了这段历史,荣获奥斯卡大奖,辛德勒夫妇的事迹也因此被世人广泛传颂。二战结束后,辛德勒夫妇于1949年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圣维森特区定居。1974年丈夫去世后,独居此地的埃米莉因缺少收入来源,经济开始拮据,生活困难。阿根廷的内政部长科拉奇在总统府接见了埃米莉·辛德勒夫人,并向她宣布了这项由梅内姆总统特批的决定。

在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在尖锐的意见分歧面前,在衰老的生存困难面前,是什么有如神助的力量保护了人的命运?甚至保护了民族、保护了国家的命运?是什么有如神助的力量能够使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消除隔阂、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是善良的力量,是正义的力量,是进步的力量,是推动历史车轮向前发展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人格的力量,就是这些力量的集中体现。人格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不可否认,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可能遭遇厄运和不幸。但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宁可遭遇厄运和不幸,也绝不会放弃高尚的人格,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才保持高尚的人格。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失误,不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不足以存。从历史的观点看,从发展的观点看,从全局的观点看,高尚的人格无疑是命运的保护神。

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事业。

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命运。人命关天的礼貌导读:应当自小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对此,人人皆知。然而“谢谢你”“对不起”“请”这些礼貌用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恰当地使用。礼貌又不仅仅局限于礼貌用语这么简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在生活细节中处处可以体现。作者在本文中举了关于礼貌的正反两方面事例,来阐明礼貌的重要性。忽略礼貌,让人寒心;注重礼貌,挽救生命。

一艘载有数百人的大型游船在湖中失火沉没,许多人遭到厄运,只有九十人幸运生还。

游客中有一位游泳健将,他竭尽全力来回游了数趟,连续救起二十个人。

他终因过度劳累,双脚严重抽筋而导致溺水昏迷。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我尽力了吗?”

非常不幸,他因伤势严重而残废,不得不终身坐在轮椅上。

几十年后,在庆祝他生日的那天,有人问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他感伤地说:“是那被我救起来的二十个人中,竟没有一个人来向我道谢!”

感恩是不是小德暂且不论,但使人泯灭良心的忘恩却应视为大恶。这件憾事不能不让人深思:被救的二十个人为什么对救命恩人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说?如果当时来不及感谢,事后为什么一直不补上?假如还是这些人又遇到了同样的不幸,游泳健将还会不会再次救起这二十个忘恩负义的生命?……

从没人道谢的这件小事,自然地联想起另一件道早安的小事。

1930年,传教士西蒙·史佩拉,每日清晨都在乡村的田野中漫步。无论是谁,只要相遇,他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和问好。

其中有个叫米勒的农夫,是他每天打招呼的对象之一。米勒住在小镇的边缘,史佩拉每天漫步时都看到他在田里勤奋地劳动。这位传教士总是对他说:“早安,米勒先生!”

当传教士第一次向米勒道早安时,这个农夫只是转过身,像一块石头般地又臭又硬,无动于衷。在这个小乡镇里,犹太人和当地居民相处得并不太好,成为朋友的更是寥寥无几。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或打消史佩拉传教士的勇气和决心。日复一日,他坚持以温暖的微笑和热情的声音向米勒打招呼。终于有一天,米勒向传教士举举帽子示意,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年复一年,每天早上史佩拉都会高声地说:“早安,米勒先生!”米勒也会举举帽子,高声地回道:“早安,西蒙先生!”这种友好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纳粹党上台为止。

史佩拉全家与村中所有犹太人的命运一样,都被纳粹党关进了集中营。史佩拉被关进的最后一个集中营,是奥许维滋的集中营。

从火车上被赶下来之后,史佩拉就在长长的行列之中等待发落。在行列的尾端,史佩拉远远看见营区的指挥官拿着指挥棒一会儿向左指,一会儿向右指。他知道发配到左边的就是死路一条,发配到右边的则还有生还的机会,指挥官有权将犹太人轻而易举地送入焚化炉。他的心怦、怦、怦地跳着,越接近指挥官,跳得就越快。快要轮到他了,什么样的判决会轮到他?是左边还是右边?指挥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能在一天之中将千百人送入地狱?

他听到指挥官叫自己的名字,突然之间血液冲上他的脸庞,恐惧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两个人熟悉的目光相遇了。

史佩拉平静地朝指挥官说:“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听到招呼时,面部突然抽动了几秒钟,然后也平静地回答:“早安,西蒙先生!”接着举起指挥棒,向右一指说:“右!”他一边喊一边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右!”——不是死亡,而是生还。“道早安”或“不道谢”,也许都是有无礼貌的区区小事,但是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有无礼貌又确实是生死予夺、人命关天的大事。才智需用谦虚镶嵌导读:泰戈尔说:“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谦虚使一个人的才智更具魅力,自负使一个人的才智产生斥力。本文分别列举了左宗棠与乾隆帝的事例,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段趣闻所隐含的哲理不言自明,谦虚为才智锦上添花。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很少碰到对手。

左宗棠在西征新疆途中,有一次微服出巡,在兰州街上看到一个摆棋阵的老人,其招牌上醒目地写着几个大字:“天下第一棋手”。他觉得老人实在是过于狂妄,于是立刻上前挑战。没有想到,老人不堪一击,连连败北,原来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

左宗棠春风得意,命老人赶紧把那块招牌砸了,不得再夜郎自大、丢人现眼了!

光阴似箭。当左宗棠从新疆平乱回来的时候,看到老人依然如故,“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照旧悬在那里,心里很不高兴,决心狠狠地教训教训不自量力的老头子!

左宗棠又跑去和老人下棋,但是出乎意料,这次自己竟被杀得落花流水,三战三败,难有招架之力。他不服,第二天又去再战,然而败得更惨。

他很无奈,惊讶地问老人:“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的棋艺竟能进步如此地快?”

老人微笑着回答:“大人虽是微服出巡,但我已得知你是左公,而且即将出征,所以存心让你赢,让你信心百倍地去建立大功。如今你已凯旋归来,我便无所顾忌,也就不必过于谦让了。”

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能人后面有能人。左宗棠听后,心服口服,深感惭愧。

无独有偶,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清朝乾隆皇帝酷爱下棋。一天,他率大军出征边关,路过聚贤镇,见一宅院门楣上高悬“棋界大王”的金匾,心中不悦,遂令停辇传宅主回话。

一位七旬老翁到辇前跪下启奏:“因喜对弈,村镇未逢敌手,故村民以匾相赠,望万岁海涵。”

乾隆听罢,对老翁说:“愿同朕对弈吗?”“小老儿岂敢同万岁对弈。”

乾隆说:“下棋本是益智之事,朕不怪就是。”于是,乾隆入宅同老者对弈起来。只十几步,乾隆就占了上风,不一会儿,便把老者杀得片甲不留。乾隆冷笑责道:“朕念你寿高,摘掉匾牌,不许再称‘棋王’。”

老者伏地叩头请罪。

乾隆剿灭入侵之敌,班师回朝,又路经聚贤镇。见老者的牌匾重新油漆、书写,金光闪闪,气得七窍生烟,便传旨缚老者来问罪。老者坦然跪在辇前。

乾隆道:“大胆刁民,牌匾为何重新油漆、书写!”

老者说:“启禀万岁,小老儿自知欺君之罪,当灭九族。只是上次与万岁对弈输棋,是因为没有施展出真实本事,所以专候万岁凯旋回朝,小老儿冒死相请,再赌输赢。”

乾隆虽心中不高兴,但想到老者不服,也许真有绝技,不如再对弈。如果他输了,那时再治罪也不迟。于是,乾隆又与老者入宅对弈。

不过,这次是老者12岁的孙子与乾隆对弈。乾隆本想施绝技,速战速决,置小孩子于死地。没想到小孩出手不凡,只十几步就把乾隆杀的捉襟见肘。老者一边观看,一边担心孙子把皇帝“将”成死棋,不好下台。恰好此时一阵风把几片落花吹到棋盘上,老者乘拾花之机偷掉孙儿的一个棋子。聪明的孙子领悟爷爷的用心,故意走出破绽,让皇帝吃了二子,最后走成和棋。

乾隆连连称赞小孩的棋艺。当他得知小孩师从其爷之时,便道:“前次对弈,为何输棋呢?”

老者回答:“因万岁亲自出征,应每战必捷。小老儿宁可败棋,也要祝万岁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呵!”

乾隆暗叹:“聚贤镇果然名不虚传!山野之民,竟如此通晓大义。”于是令人取来文房四宝,御笔亲书“棋界圣手”四个大字,以示奖赏。

老者的一番策划,既让乾隆暗悟“棋界大王”的厉害,又不伤及皇帝的体面。世事如棋,可知其功力之深。

一个人的才智,其实是个变数。谦虚使一个人的才智增值,自负使一个人的才智贬值;谦虚使一个人的才智增色,自负使一个人的才智逊色;谦虚使一个人的才智更具魅力,自负使一个人的才智产生斥力。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下下智。才智就像是宝石,如果用谦虚来镶嵌,就会更加灿烂夺目。林肯驾驭愤怒导读:真正的强者是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自我修养有效地驾驭自己的情绪,而这也正是人比许多灵长类动物聪明和高贵的地方。文中林肯以写信的方式抑制愤怒为例,讲明林肯的高妙之处。或许,控制住了情绪,你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是情绪爆发后的恶果是难以想象的。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总统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

林肯总统建议斯坦顿写一封信,无情地回敬那个家伙:“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尖刻的信,然后拿给林肯总统看。“对了,对了。”林肯总统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是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总统却叫住他,问道:“你要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不要胡闹。”林肯总统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很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林肯认为,人总是有憋气窝火的时候,这种不满情绪堆在心中是有害的,反击回去或发泄给别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都不是上策。持续的愤怒会变成仇恨,持续的仇恨会变成愚蠢。愤怒一旦与愚蠢携手并肩,后悔莫及就会接踵而来。

林肯总统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南北战争接近尾声时,南部的李将军节节败退。林肯总统眼看胜利即将来到,要求部队指挥官米德将军马上乘胜追击;然而,米德将军一直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动作,反而花了许多时间和部属召开军事会议,议而不决。等到他终于要出兵时,敌军早已逃之夭夭,不知去向了。

林肯总统对这种后果极其愤怒,给米德将军写了一封措辞十分严厉的信,表达其心中的强烈不满。信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将军:

我相信你不会对南方将领罗伯特·李平安逃遁这一严重事件无动于衷。他原已在我军铁腕之中,作为我军最近一系列军事努力的结果,这次擒住他本可结束战争,严酷的事实是这场战争还将无可预测地继续下去。因为如果你在上星期一那样的大好时机都未能成功击溃李,又如何能在河南以三分之二的兵力达到这一目的呢?寄此希望是不现实的,我预料你不会有重大战果。大好战机的白白失去,我实在为此痛心疾首。

米德读了这封信的反应如何?不知道。因为他并没有收到这封信!林肯总统写完信,把它收了起来,没有寄出去。直到他遇刺身亡,人们才在他的档案中发现了这封信。

林肯总统虽因一时气愤,写了这封信,但是他冷静考虑了寄出这封信的后果,最后还是决定把它束之高阁。愤怒就像一把双刃剑,有时候是勇敢和美德的武器,有时候则是吹灭理智之灯的狂风。勇者愤怒时,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时,抽刃向更弱者。智者愤怒时,讲究斗争艺术;愚者愤怒时,只会一味发泄,甚至伤害无辜。人,应该支配愤怒,做愤怒的主人,而不能被愤怒所支配,做愤怒的奴隶。守时就是信誉导读:康德被认为是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他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没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文中所述事例,只是康德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却足以证明这位思想家的人格信誉。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些必须恪守的信条,守时便是其中一项。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彼特斯。康德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自己将于3月2日上午11点钟之前到达。

康德3月1日就赶到了珀芬小镇,第二天早上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的家。老朋友的家住在离小镇12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中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细心的车夫说:“先生,实在对不起,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桥坏了,很危险。”

康德下了马车,看了看桥,中间的确已经断裂了。河面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附近还有别的桥吗?”康德焦虑地问。

车夫回答说:“有,先生。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

康德看了一眼怀表,已经9点半了。“如果赶那座桥,我们以平常速度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农场?”“我想大概得12点钟。”

康德又问:“如果我们经过面前这座桥,以最快速度什么时间能到达?”

车夫回答说:“最快也得用40分钟。”

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很破旧的农舍里,客气地向主人打听道:“请问你的这间房子要多少钱才肯出售?”

农妇大吃一惊:“您想买如此简陋的破房子,这究竟是为什么?”“不要问为什么,您愿意还是不愿意?”“那就给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钱,说:“如果您能马上从破房上拆下几根长木头,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把房子还给您。”

农妇把两个儿子叫来,让他们按时修好了桥。

马车平安地过了桥,飞奔在乡间公路上,10点50分康德赶到了老朋友的家。

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可真守时啊!”

康德在与老朋友相会的日子里,根本没有对其提起为了守时而买房子、拆木头过河的经过。

后来,彼特斯在无意中听到那个农妇讲了此事,便很有感慨地给康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您太客气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守时。其实,老朋友之间的约会,晚一些时间到是可以原谅的,何况您还遇到了意外。”

一向一丝不苟的康德,在给老朋友的回信中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无论是对老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守时就是信誉。”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导读:爱与合作,常常给人温暖,还会在特殊的情境下,迸发出奇迹的力量。这篇关于爱、关于合作、关于奇迹的文章,感染了很多人,也震撼了很多人。文章多次被中小学读本选入,不仅仅是让人通过阅读去理解,更重要的是传达。只有大爱、互助被广泛传播,陌生人之间才会存在温暖,每一个身处逆境的人才会少一分遗憾。

人类既是最大的互相残杀之源,也是最大的互相帮助之源。瓜无滚圆,人无十全。红花还得绿叶扶,天底下哪能有不需要帮助的人。

1983年春天,玛格丽特·帕崔克走进“东南老人疗养中心”,开始了她的物理治疗的疗养生活。

米莉·麦格修是一位细心的中心员工,当她向玛格丽特介绍疗养中心基本情况的时候,注意到玛格丽特盯着钢琴看的那一霎时,流露出异常痛苦的神情。“怎么了?”米莉关切地问。“没什么,”玛格丽特柔声说,“只是看到钢琴,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米莉一边默默聆听眼前这位黑人钢琴演奏家谈起她音乐生涯的辉煌过去,一边不禁为玛格丽特残废的右手深感惋惜。“你在这里稍等一下,我马上就回来。”米莉突然有所醒悟地说。

过了一会儿,她回来了,身后紧跟着一位娇小、白发、带着厚重眼镜的白人妇女。“这位是玛格丽特·帕崔克。”米莉帮她们互相介绍,“这位是露丝·艾因柏格,也曾是优秀的钢琴演奏家,但现在跟你一样,自从中风后,就没办法弹了。艾因柏格太太有健全的右手,而玛格丽特太太有健全的左手,我有种预感,只要你们默契合作,一定可以弹奏出极其优美的作品。”“你熟悉肖邦降D调的华尔兹吗?”露丝客气地问。

玛格丽特点点头:“非常高兴能认识您,我们的确可以试一试。”

于是,两人并肩坐在钢琴前的长椅上。键盘出现两只健全的手:一只是黑色的手指,另一只是白色的手指。这黑白左右两只手,流畅、协调且很有节奏感地在键盘上跳动。

从那天起,她们经常一起坐在钢琴前——玛格丽特残废的右手搂住露丝背部,露丝残废的左手搁在玛格丽特膝上。露丝用健全的右手弹主弦律,玛格丽特用灵活的左手弹伴奏曲。

她们同坐在钢琴长椅前,共享的东西不只是音乐,除肖邦、贝多芬和施特劳斯的音乐外,她们发现彼此的共通点比想象的要多得多——两人在丈夫去世后都过着单身的生活,两人都是很好的祖母,两人都失去了儿子,两人都有颗奉献的心。但若失去了对方,她们独自演奏钢琴是根本不可能的。

露丝听见玛格丽特自言自语地说:“我被剥夺了演奏钢琴的能力,但上帝给了我露丝。”

露丝诚恳地对玛格丽特说:“这5年来,你也深深地影响、温暖了我,是上帝的奇迹将我们结合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的演奏越来越完美,在电视上,在教堂里、在学校中,在老人之家,在康复中心,频频露面,备受欢迎,甚至可以说是超过了辉煌的过去。因为她们不仅使听众、观众感受到音乐的快乐,更使听众、观众感受到爱的力量。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如此的渺小,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学学玛格丽特和露丝吧,她们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爱能使我们相互扶持,爱能使得我们创造奇迹!选择宽容导读: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戏剧《威尼斯商人》中曾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本文分别列举了唐代宗和宋太宗宽以待人的两件小事,对后人有很深的借鉴作用。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忍让,但也不能一味地刻薄,我们还需权衡这其中的“度”。

唐代宗大历二年的一天,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开平公主吵架。冲动的郭暧口出狂言:“你倚仗你父亲是皇帝,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气头上的开平公主听后如火上浇油,立刻乘车赶回皇宫向父皇告状。

唐代宗听了开平公主的哭诉,不但没有为女儿撑腰,反而替郭暧说话:“孩子,你有所不知,你公爹确实是不愿做皇帝。要不是这样的话,李氏的天下早就姓郭了。”

郭子仪听说这件事后,气得浑身发抖,立刻命人将郭暧五花大绑,亲自带他到皇帝面前去请罪。

代宗皇帝见后,赶忙将郭子仪请到内宫,安慰道:“俗话说,不痴不聋,难做大家庭的老翁。小夫妻俩在闺房里说的气话,你作为国家的重臣怎么能去追究呢?”一场犯上大祸,就这样无声无息了。

同唐代宗不计较郭暧的冒犯一样,宋太宗也巧妙地宽容了两位重臣的冒犯。

有一天,殿前都虞侯孔守正和另一位大臣王荣,同在北陪园侍奉宋太宗饮酒。当孔守正喝得酩酊大醉之时,便和王荣在皇帝面前争论起守边的功劳来。二人越争越激动,越争越气愤,竟然将宋太宗晾在一边,理也不理,完全失去了为臣者应有的礼节。

侍臣实在看不下去,就奏请宋太宗,将两人抓起来,送到吏部去治罪。宋太宗平静地笑了笑,不但没有同意,而且吩咐人把他们照顾好,分别送回家去。

第二天,二人酒醒之后,深为昨天的鲁莽行为而懊悔,不禁后怕。于是,他们一起赶到金銮殿向皇上请罪。

出乎意料,宋太宗对昨天两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副全然不知的样子,说道:“朕也喝醉了,实在记不得发生过这些事情。”

他们走后,侍臣不解地问宋太宗:“您明明没喝醉,为什么说自己也喝醉了呢?”

宋太宗说:“编个喝醉了的理由,对他们的冒犯不加追究,既没有丢失朝廷的面子,又能让两位大臣警觉自己的言行,能达到惩前毖后的作用也就够了。”

唐代宗与宋太宗这两件宽以待人的小事,之所以能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大概是因为确有其难能可贵的借鉴作用吧。

不错,人不能一味地宽容,因为那将失去原则,失去自己的尊严,但更不能一味地刻薄,因为那将失去善良,失去别人的尊严。宽容不仅表现为一种胸怀,而且表现为一种睿智;刻薄不仅表现为一种狭隘,而且表现为一种短视。宽容往往产生宽容,刻薄往往产生刻薄。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宽容者像充满生气的春风,令人亲近;刻薄者像充满杀气的秋风,令人躲避。一般地说,与其选择刻薄,不如选择宽容。爱的力量导读:爱是生命的火焰,失去了爱,世界将充满黑暗和严寒,有了爱的世界,才会充满光明和温暖。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感人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领悟到爱具有多么大的感染力,它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的身上,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希望,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就是爱。

巴鲁卡是英国考文垂市的一位房地产商。1979年,他的妻子玛莎生了个男孩,取名霍金斯。

2000年3月6日,21岁的霍金斯在驾车去田野写生时不幸遭遇了车祸。临去世之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霍金斯已说不出话来,但在父亲递给自己的纸条上写下了这样的遗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请帮我捐献眼角膜,让我的眼睛能再次看到这个世界的阳光!”遵照儿子的遗愿,巴鲁卡和玛莎夫妇将霍金斯的眼角膜捐献给了一家器官移植机构。

2000年12月17日的深夜,一个蒙面歹徒闯进了考文垂市郊的一座加油站,不仅用匕首刺伤了两个工作人员,而且残忍地用枪重伤了一个巡逻至此的警察,同时还抢走了许多现金。警方破案有方,很快就将年仅20岁的凶手齐瓦特逮捕归案。

让人很难想到,善良人捐献的眼角膜竟然用到了罪犯的眼睛上。凶手齐瓦特于2000年3月做了眼角膜移植手术,而那眼角膜恰恰是霍金斯捐献的。

对此,霍金斯的父亲感到非常愤怒,立即给报社写信,强烈谴责那家器官移植机构。而器官移植机构的负责人则十分委屈地辩解说,医院没有义务去调查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的个人品德,只能是按着患者的登记先后顺序来决定谁来接受移植。

蹲在临时羁押所里的齐瓦特,从看守递给他的报纸上得知,捐献眼角膜的霍金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他被霍金斯的出众才华和热心帮助别人的种种事迹所感动。尽管他受到了良心的强烈谴责,但国法无情,2001年4月11日,齐瓦特被判终身监禁。

有一天,巴鲁卡夫妇来到监狱探望齐瓦特。玛莎太太哽咽着说:“我们是来看儿子的!因为,你的生命中有我儿子的一部分。如果你能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们可以原谅你。”巴鲁卡先生将霍金斯临死前写的那张纸条递给齐瓦特看。当齐瓦特读到“让我的眼睛能再次看到这个世界的阳光”时,他泪如泉涌,并立下誓言:“如果我死了,我愿意无偿捐献自己身上一切有用的器官,给那些需要它们的人,以此来偿还我欠下的血债。”但是,人们很难相信齐瓦特的誓言。

2001年8月5日,警方用一辆警车将齐瓦特和几名重犯转移到另一所监狱,途中意外地发生了车祸。当齐瓦特爬出车厢时,看到3个重犯已控制了两名受重伤的警察,并用抢来的钥匙解开了手脚上的镣铐。齐瓦特知道,自己无力强行制止他们继续犯罪的行为。于是,他急中生智,假意附和他们,用钥匙解开镣铐,然后出其不意地将警察掉在地上的自动步枪抢到手中,突然用枪口逼迫企图逃跑的重犯放弃罪恶的企图。在与3个重犯的拼死搏斗中,他击毙了其中的1个,却被另外两个刺伤了腹部。由于巡警的意外出现,才制服了罪犯,将受重伤的警察和齐瓦特送进医院抢救。

事后,许多媒体记者都要采访齐瓦特,但都被医院和警方拒绝了,因为他还没有脱离危险。记者几乎都想知道这样一个问题:“齐瓦特为何不顾生命安危而与3个重犯进行拼死的搏斗?”

医院和警方决定将这个问题写在纸上,由护士转告齐瓦特。他看完之后,吃力地写下了下面的话:“我在车祸现场见到了遍地的鲜血,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将眼角膜捐献给我的霍金斯。我不能让霍金斯失望,不能让他看到的只是罪恶和黑暗。”

巴鲁卡夫妇从新闻中得知了齐瓦特的情况后,急匆匆地赶到医院探望。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齐瓦特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们。警方向他们详细地介绍了齐瓦特牺牲前后的表现,并转交了齐瓦特留给他们的信。那信中写道:“我是一个孤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亲人。是爱的力量,是霍金斯的爱,是你们的爱,挽救了我这个罪犯的灵魂,改变了我这个罪犯的生命。我向你们提出一个请求:如果我死了,帮助我把自己身上的一切有用器官,无偿地献给那些需要它们的人……”“我要用中文”导读: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丁肇中,作为一名华人科学家,他深切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虽然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丁观海是丁肇中的父亲,1934年毕业于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王隽英是丁肇中的母亲,当年也在美国留学。他们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一心想把丁肇中生在中国,但是因为早产这个意外,丁肇中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物质的最小结构是由3种夸克组成,但是丁肇中却不相信只有三种。他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组成物质的第4种最小结构。因为中文的“丁”与英文的“J”很相像,所以丁肇中便把这个新发现的粒子命名为“J粒子”。

1976年10月18日,丁肇中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只有40岁。

美国总统福特在发给丁肇中的贺电中说:“基本知识的重大进展,能够导致科学上的更进一步的突破,进而造福人类。”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丁肇中是位科学家,更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人。在这非常激动和幸福的时刻,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庄重而神圣的决定,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我要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发言。”

瑞典皇家科学院做出了积极、友好的表示:“欢迎。”

同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又不无担心地问:“谁做翻译?”

丁肇中答:“我自己做翻译。”“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公民丁肇中,决定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致词。”这一消息见报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深深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叹:“丁肇中是要将荣誉献给自己的祖国。”

可是,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非常不满地说:“我们美国和中国的关系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对的。”

丁肇中十分珍惜美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也期盼美中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但对这位既不友好又不识时务大使的指责,却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文字就用什么文字。”

就这样,这位美国驻瑞典大使碰了一鼻子灰。他大概永远也不会理解:丁肇中这个出生在美国的公民,为什么会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有人说,祖国是父亲的土地,语言是母亲的舌头。也有人说,语言是历史的档案。在那次颁奖典礼上,丁肇中在致词时又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他使这个金色大厅里回荡起有史以来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语言——中文。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问道:“那您当时选择中文的目的是什么?”

丁肇中答:“就是因为在颁奖典礼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中文。中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主持人问:“但是您在用中文做演讲的时候应该说绝大多数的人,现场的人,都是听不懂的?”

丁肇中答:“那与我没关系。因为它是全球广播。”

主持人为了进一步验证和确认自己崇敬的判断,又问:“您希望更多的中国人,或者说中文的人能够听得懂?”

丁肇中只答了一个字:“对。”

……“我要用中文”,这使人感到,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我要用中文”,这使人感到,履行热爱祖国的天职是一种最纯洁、最温柔、最敏锐、最强烈、最高尚和最值得敬重的行为。谎言与诚实掰腕子导读: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精神领袖。他发起和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带领印度人民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被国人尊称为圣雄甘地。作为一个伟大的精神领袖,他对自身的道德完善、心灵宁静以及人格完美不断地追求着,为世人惊叹并永远铭记。本文讲述了甘地年轻时候的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窥见这位“圣人”在年轻时代就已经具有的美好品格。

在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生活的那个年代,印度的童婚盛行。当时,绝大多数到英国留学的印度学生已经结婚了,但却装成单身汉,羞于承认自己已婚。他们不愿吐露实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旦别人知道了事实,就无法与自己所寄宿家庭的年轻女孩尽情交往或嬉闹了。一些印度青年经受不起诱惑,为了保持和英国女孩的亲密交往,过着一种隐瞒婚事的不诚实生活。

当时还年轻的甘地,也难免不受影响。尽管他已经结婚,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却仍然假冒为单身汉。不过,这种虚伪并没有让他感到一星半点的快乐。好在他的拘谨和沉默,使他免于泥足深陷。他太呆板了,如果他不主动开口说话,是没有什么女孩子愿意和他搭腔或者一起出游、戏嬉的。

甘地在英国留学期间,有一位热心、善良的英国老太太很欣赏他,邀请他每个星期天到自己家里吃饭。为帮助他克服自身的羞涩,还经常给他介绍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单独在一起娱乐、交流。

最初甘地感到很烦恼,既不会轻松地交谈,又不会风趣地开玩笑。但老太太总是耐心地引导他,教他慢慢地学会了一些相处之道。没过多久,他变了,竟然开始盼望星期天早日到来,开始渴望与年轻漂亮的姑娘谈天了。

甘地与女孩子越来越亲密地会面,老太太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决心加快促成他们的婚姻。

但甘地的良知使自己感到后悔,感到进退两难:“真希望当初就告诉这位好心的夫人,我已经结过婚了。这样她就不会有让我和那位姑娘订婚的念头了。不管怎样,现在补救还不算太晚。只要我说出实情,就可以免去不少麻烦。”怀着这样的想法,他给关心自己的老太太写了封信,内容大致如下:

自从我们在布莱顿相识以来,承蒙您的关爱和照顾,待我如同儿子一般。您大概觉得我该成家了,所以把我介绍给年轻漂亮的姑娘们。为了不让事态发展下去,我必须向您坦承,我不配接受您的关爱。在我刚开始拜访您时,就应当告诉您我已经结婚的事实。我知道,在英国的印度学生往往隐瞒已婚的实情,我也学了他们的样子。现在,我明白自己不该这么做。我还得补充说明,我不仅结了婚,而且还有一个儿子,已经是个父亲了。这件事瞒了你这么久,我很过意不去。您能原谅我吗?我向您保证,我绝没有冒犯您好心为我介绍的那位姑娘,我有自己的分寸。如果您不是误以为我未婚的话,定然不会撮合我们。为了不让事情继续发展,超越现有的阶段,我必须说出实情。

收到这封信后,如果您认为我不配享有您的盛情厚意,我也绝无怨言,依然会始终铭记您给予的热诚与关心。如果从此以后,您并不排斥我,仍然把我当作值得关心的人,我就毫无遗憾,自然会非常开心,并把这看作是对我进一步关爱的象征。

……

这封信,甘地修改了好多遍才成稿。信发出了,他感到自己卸下了压在心上的一块大石头。不久,他收到了老太太的回信:

我收到你那封坦白的来信了,我们两个都很高兴,开心地大笑了一番。你所说的不诚实之过是可以原谅的,向我们说明实情也做得非常对。我还会继续邀请你,特别希望你下个星期六能来,给我们说说你的童婚,让我们开心地大笑一场。我想,我们的友谊不会因这件事受到任何影响。

就这样,甘地用诚实战胜了虚伪,消除了谎言酝酿的祸害。此后,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么热心的帮助和多么漂亮的姑娘,他都毫不迟疑地郑重说明:自己是一个已婚的人。

原来,在每个人的心田里,真善美与假恶丑都是并存的。甘地之所以被誉为圣雄,主要并不在于他的心灵深处根本没有萌生过假恶丑的杂念,而在于他能用真善美不断地净化和战胜各种假恶丑的杂念。让世界知道我的祖国导读:只有美好的梦想,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从这点上来说,黑人安东尼·内斯蒂做到了,他以自己的成功夺冠,让人们知道了他的国家——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苏里南。安东尼·内斯蒂是苏里南的一名著名游泳运动员,自1968年开始参加奥运会以来,苏里南至今只收获了1金1铜,两枚奖牌都是安东尼·内斯蒂夺得的,而他夺金后说的那句“我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苏里南”更是成为百年奥运史上永恒的经典之一。

1988年汉城奥运会,在男子100米蝶泳决赛前夕,有两位运动员格外引人注目。一位是美国泳坛名将马特·比昂迪,号称“飞鱼”;另一位是身材高大、双臂特长的联邦德国名将米哈尔·格罗斯,号称“信天翁”。媒体不遗余力地介绍这两名运动员,似乎夺冠只是美国“飞鱼”与德国“信天翁”的较量。

清脆的发令枪响了,“飞鱼”比昂迪一路领先,果然不负众望。50米折返之后,欢呼声中的观众似乎还没有发现,在被忽视的另一条泳道上,有一个黑皮肤的运动员动作协调而有力,与领先的美国“飞鱼”越来越近。他每一次提臂越前、摆腰排水,都使并不大的差距越来越小。在距离终点不到15米的时候,一白一黑,两条飞鱼已经并驾齐驱。在最后触壁的时刻,白飞鱼借助惯性滑行;黑飞鱼则跃出水面,加速冲刺,险些撞在池壁上。两个人、四只手几乎同时触壁,肉眼已经分辨不出来哪一双手最先触壁!

白飞鱼比昂迪自信地举起双手,为自己的胜利而兴奋不已。因为他看到德国的“信天翁”已经落后,并确信自己赢得了这块金牌。

然而,记分牌公布了成绩,第一名运动员的名字不是马特·比昂迪,而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安东尼·内斯蒂。此时,一个黑人运动员在泳池中举起双手,露出洁白的牙齿,高兴地笑着。

马特·比昂迪惊呆了,金牌与银牌的成绩仅仅相差0.01秒!这让各国媒体的许多记者也感到意外,感到措手不及。许多记者不知道安东尼·内斯蒂的运动背景,甚至不知道苏里南这个国家在哪个大洲。因为,他确实是泳池里杀出的一匹真正的黑马!

神通广大的记者终于搞明白了安东尼·内斯蒂的身世:他出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多巴哥,后来迁居到苏里南,这是一个仅有40多万人口的加勒比岛国。后来他到美国求学,经过大学的严格训练,蝶泳成绩越来越好。敏感的媒体还发现,尽管获得奥运金牌的黑人运动员不胜枚举,但没有一个黑人运动员夺得过游泳项目的金牌。在奥运泳池中,安东尼·内斯蒂是第一个获得金牌的黑人运动员!

对于重在参与没有奢望拿到金牌的苏里南来说,安东尼·内斯蒂的这枚游泳金牌的价值难以估量。苏里南举国庆祝,全国为此放假一天,国际机场也被命名为安东尼·内斯蒂。

在众多的记者面前,获得冠军的安东尼·内斯蒂自豪地说:“现在所有关于我夺冠的报道里,几乎都加上了一个小框,告诉人们苏里南的地理位置。我很高兴,因为我实现了自己参赛的梦想:让世界知道我的祖国——苏里南。”不死的理想导读:爱因斯坦,德裔犹太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因解释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1999年,爱因斯坦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这样的一位伟人,一位大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呢?是理想,一份“不死的理想”。

1955年4月13日,在家里工作的爱因斯坦感到右腹阵阵剧痛,同时还出现了别的不祥之兆。医生们迅速赶到,会诊结果是主动脉瘤,并建议他立刻动手术。

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在1945年和1948年,他接连做了两次手术之后,已经发现主动脉上有一个瘤。他有预感,这个致命的定时炸弹即将爆炸了,自己也应该走了。

第二天,心脏外科专家格兰医生从纽约赶来。尽管他知道爱因斯坦很虚弱,开刀会有危险,但还是建议开刀,因为这是唯一的抢救方法,别无选择。

爱因斯坦苍老的脸上浮现出疲倦的微笑,摇摇头说:“不用了。”

格兰医生又一次警告他:“那个主动脉瘤随时都可能破裂。”

爱因斯坦镇静地说:“那就让它破裂吧!”

4月16日,爱因斯坦病情恶化,住进了普林斯顿那家小小的医院。一到医院,他就让人把他的老花眼镜、钢笔、一封没写完的信和一篇没有做完的计算题送过来。他在病床上欠了欠身子,戴上老花镜,从床头柜上艰难地抓起了笔。还没开始工作,他就倒了下去。宽大的布满皱纹的额头上冒出一片汗珠,那支用了几十年的钢笔从手里滑落到地上,他实是没有一点力气了。

4月17日,星期五,爱因斯坦的感觉似乎稍微好一些。儿子汉斯坐飞机从加利福尼亚赶来看父亲;女儿玛戈尔因病与父亲住在同一个医院,坐着轮椅也来看父亲;还有许多朋友、同事都来看望他。他平静地对儿女、朋友和同事说:“这里的事情,我已经做完了。”“没什么,别难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爱因斯坦因腹腔主动脉溢血而与世长辞。

巨星陨落了!电讯传遍地球每一个角落:“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终年76岁。”

全球为之悲痛,到处都是悼词和颂词:“世界失去了最伟大的科学家。”“人类失去了最伟大的儿子。”“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爱因斯坦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

唁电和唁函从世界的各个角落飞往普林斯顿,有的来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的来自著名的科学家,有的来自学术团体,有的来自普通的男男女女。人们怀念他,因为他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开拓出科学造福于人类的无限广阔的前景。人们怀念他,因为他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各种媒体重新刊登了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在1931年对爱因斯坦作出的评价:“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很难说,他究竟是同牛顿一样伟大,还是比牛顿更伟大。不过,可以肯定地说,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按照我的见解,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爱因斯坦在遗嘱中说,我死后,除护送遗体去火葬场的少数几位最亲近的朋友之外,一概不要打扰。不要墓地,不立碑,不举行宗教仪式,也不举行任何官方仪式。骨灰撒在空中,和宇宙、和人类融为一体。切切不可把我居住的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我在高等研究院里的办公室,要让给别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死之外,我的一切都将随我一起死去。

那么究竟什么是爱因斯坦不死的理想呢?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作出了这样的明确阐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说的多好啊,贪图安逸和享乐,只是猪栏的理想,而对善、美和真的不懈追求,才是不死的理想。比金牌更宝贵的孝心导读: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要想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孝心有时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文中的弗兰克·海文斯,为了弥补父亲当年痛失奥运金牌的遗憾而努力奋斗着,终于在28岁的时候,取得了奥运金牌,相信支撑他成为奥运冠军的信念便是他对父亲的孝心。

比尔从孩提时代起,就比一般的孩子更健康,更强壮有力,并表现出非凡的运动天赋。上中学之后,他心里就种下了一个梦想:站到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看着星条旗高高升起。随着不断的成长,他渴望实现梦想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

1924年,比尔考入耶鲁大学之后,成为学校八人赛艇队的主力队员,并被选为队长。他率领的这支队伍顺利地通过了国内的选拔赛,并将作为美国国家代表队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第八届奥运会。他似乎预感到,在不久的将来,多年以来站到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的梦想就要变成现实。

然而,就在与队友一起抓紧训练的时候,就在他们准备踏上前往法国奥运会赛场的前夕,比尔听到了妻子产前检查的准确结果:他就要当爸爸了!但是,预产期恰恰碰在他将参赛奥运会期间。医生还说,他妻子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生产时母子的生命都将面临危险。

比尔不得不做出抉择:或者是继续训练,前往法国参加奥运会,赢得那枚向往已久的奥运会金牌;或者是留在阿灵顿市的家里,照顾妻子,目睹第一个孩子的出世。这对他来说,是一件有些左右为难的事情。

最后,比尔果断地作出了选择:留下来陪伴妻子,迎接小生命的诞生。因为在他看来,母子的平安比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更加重要。

1924年7月17日,比尔所在的耶鲁大学赛艇队果然不负众望,在巴黎奥运会上战胜了众多的对手,赢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两周以后,8月1日,即巴黎奥运会闭幕后的第4天,比尔的孩子出世了,是一个儿子。他为儿子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弗兰克·海文斯。

由于当时的交通还不够发达,如果比尔去巴黎参赛,那么儿子出生的时候,他就正在返程的轮船上,在大西洋中的某一块水域里。

看着儿子一天天地健康成长,比尔很是开心。特别让他感动的是,儿子特别懂事。儿子上高中和上大学的时候,都参加了学校的八人赛艇队,都是主力队员,都被选为队长。儿子安慰父亲说:“妈妈告诉过我,你有时在梦里还和伙伴们一起坐在狭窄的赛艇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的桨,但当你伸手去触摸闪光的金牌时,却总会从梦中醒来。请爸爸相信我,将来我一定给你赢得一枚奥运金牌……”

1952年7月27日,住在阿灵顿市的比尔收到了一封电报,电报发自遥远的欧洲——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年过半百的比尔拿着这封电报走到妻子的面前,一边用微微颤抖的手撕开电报,一边抑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然后,他轻轻地读出了声:“亲爱的爸爸,感谢你当年在我出生的时候守候在妈妈和我的身边。我已经替你圆了28年前的梦想,站到了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看到了星条旗高高升起。很快,我就会带着一枚奥运会的金牌回家。这枚金牌,应该属于你。爱你的儿子,弗兰克·海文斯。”

此时,泪水静静地流淌在比尔和妻子已经有了皱纹的脸上。比尔对妻子说:“比这枚金牌更宝贵的,是儿子的孝心。”

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沉浸在无比的自豪、满足与幸福之中。他们在泪水中会心地笑了。爱是温暖人心的太阳导读:爱,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它为人类创造了五彩斑斓的生活。爱的世界是充满阳光和色彩的世界,我们很难想象失去了爱的世界会是多么的可怕。当人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时,冷漠会化为亲切,仇恨也会化为宽容。生活中,我们确实需要一颗爱人之心,需要一种由爱而滋生的宽容情怀。爱更是温暖人心的太阳,它会让每一个遭受苦难的人感受到希望。

1921年,伊迪丝·梅斯菲尔德出生在美国的阿勒冈州。她45岁的时候,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她搬进了西雅图市巴拉德地区西北46街一座两层楼的小房子。

随着汽车的增加、交通的繁忙和城市的发展,梅斯菲尔德的居住环境变得大不如以前了。比如频繁过往的垃圾车总是发出轰隆隆的噪音,比如该地段已经是一个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因此,她周围的邻居都已陆续地搬走了。尽管孤身一人,没有一个邻居,也没有一个亲人,但她却依然不愿意离去。她说:“我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噪音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我在这里习惯了,很开心,哪也不想去。”

2006年,梅斯菲尔德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此时,有个房地产开发商想建一个5层的商用大厦,选址就定在她家所在的这块土地上。

梅斯菲尔德破旧不堪的房子建于1900年,共90多平方米。根据政府评估机构的测算,这座超过百年的老房子最多只值8000美元;其所占的地皮最多也只值10万美元。合起来算,最多共值11万美元。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达到让梅斯菲尔德搬走的目的,几次主动提高了动迁的报价,最后竟然报出100万美元的高价。然而,老太太就是执意不肯搬走。她说:“我不关心钱,再说,那么多的钱对我有什么用呢?睹物思人,我住在母亲的百年老房,感到特别亲切。”因为她坚持拒绝搬走,这座房子就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钉子”户。

最后,由于房地产开发商无权强拆梅斯菲尔德的房子,开发商只好修改了图纸,三面围绕着她的小房子,建起了一座凹字形的5层商业大楼。

不过,房地产开发商的工程项目主管、52岁的巴里·马丁,对梅斯菲尔德的拒绝不但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而且还经常关心她的生活。他帮助老人买日用品,带老人去看医生,陪老人换上了新的假牙,为老人洗衣服,给老人做她最爱吃的比目鱼、土豆以及青豆……他像晚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老人,老人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巴里·马丁还常嘱咐和要求工人:“你们要像对待自己外婆一样地对待老人家。”

有的工人好奇地问巴里·马丁:“她与你是什么关系?”

他说:“就算是忘年交吧。老人家没有亲人了,她唯一的儿子13岁时就因患脑膜炎死了。她这样一个孤单的老人,非常需要帮助,我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2008年春天,梅斯菲尔德感到身体每况愈下,便到医院做了身体检查,结果发现已经是胰腺癌的晚期。6月,87岁的梅斯菲尔德在自己的家里去世了。

梅斯菲尔德的老朋友查理·派克说:“她希望在自己家里告别人世,就在她母亲当年离世的同一个房间、同一个沙发上。现在,她如愿以偿了。我很敬佩她,因为她是一个按照自己所确信的想法、观点和原则生活的人,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

谁也不会想到,梅斯菲尔德在遗嘱中特别交代:把房子无条件地送给巴里·马丁,以感谢他在自己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陪伴和照顾。

不久前,巴里·马丁已经以31万美元的价格,把房子卖给了另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格雷格·皮诺,并希望他将这座房子继续保存下去。格雷格·皮诺欣然同意。

巴里·马丁激动地说:“非常感谢您让这座房子继续保存下去。我任何时候开车经过那里都能看到它,这让我很开心。”

格雷格·皮诺买下这座房子之后,准备将其加高,改造成与凹字形的商业大楼一样高。然后,将最下面的两层向市民开放。参观者可以花钱买下房子上一块砖的刻字权,可以在砖上刻下自己的信念和名字。他认为,这座房子非常有保存价值,因为它可以让每一个美国人思考自己的人生信念。他为自己策划的这个参观项目,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信念广场”,还将出卖刻字权的每一块砖,称之为“信念之砖”。

真是无巧不成书。2009年5月26日,迪士尼公司的推销人员让梅斯菲尔德的老房和“信念广场”的名声大振。因为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飞屋环游记》,5月底将在北美上映,其内容和梅斯菲尔德的经历颇为相似。于是,他们在老屋的房顶上系上了五颜六色的气球。这既起到了影片海报的作用,又表达了对有坚定信念老太太的由衷敬意。

美国的各大媒体都争相集中发布了梅斯菲尔德老房和“信念广场”的新闻。有位网友看后颇有感触,第一个买下了一块砖的刻字权。这位网友打算在自己买下的“信念之砖”上刻下这样的人生信念:“爱是温暖人心的太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