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7:11:35

点击下载

作者:曾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明易

明易试读:

序言

但凡撰写序言,述说读学心得,对文辞总要大为斟酌一番,以抒发文思,为书稿添彩着美。当我初读《 明易》之后,这一心思当即不在。如同面对宝山,只想尽力读取记识,从而无暇文饰。这样的书稿现在已经很少了!

相信万事万物于天地间自有安排,同道聚会也必有机缘。那是2008年8月的一天,我应邀主持了一次特殊的祭礼。在仪式之前的简短交流中,我已初感到作者温文谦朴外表内的睿智与圆融。沿用古老的仪式,作者大礼叩拜,畅达诚敬。礼成之际取出一叠字迹非常浓重的手稿在焚香炉中烧送。青烟升起,观礼者纷纷投来敬慕的目光,我确信这是一位真正的中华文化学者。

随后的交流中,午餐成了一次小型学术会。作者侃侃而谈,热情讲述了自己研究《易经》的大致进程与惊人发现,并讲解了几处奥妙的卦理。我被深深吸引,并得知他是宗圣曾子的后人,诚挚的氛围使我始终深信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满心期待早日拜读大作。

能够选择隆重的“释奠礼”来告慰先哲非常难能可贵。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可以沟通天人,接续古人慧光,使心愿上达。相信圣贤已接受了作者的厚礼,正欣慰地佑护着这脉智慧的薪火。

与礼乐相比《, 易经》在当代的开发可谓如火如荼,然而热的只是数理预测的“实用”部分,至于像学易理,真正的源头活水却被冷落。失去天人智慧的正源“, 实用”的繁荣肯定难以长久,甚至越是快速发展越会误人深重。《 易》是天人之学,是中华文化的慧命。先圣伏羲一画开天,从此天心见于人心,天道著于人道,人伦不失其正而中华文化之源始开。太昊伏羲是东夷之人,地数应卯木之初成,沉润蕴藉于洙泗之间。东方柔韧通达智慧至于圆满,由是儒学得以孕育。圆融中正、沉和健进的儒文化支撑起中华人文传统历久不衰。《 易》为人文之始,天文之极,聚会天地灵秀。古圣先贤把握阴阳升降之机,揣摩四时寒暑之变,默然有得,故志之于阴阳,示之以图画,以成大易之道。

至圣孔子对于《 易》的传承贡献至伟。“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 、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赞叹曰:“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孔子创作《 易传》阐发易理,并将具体事项的占断升华为人生哲理,视之为思想的最高体现。《 十翼》成,易理卦象之精微才得以彰显流传于后世。

遗憾的是,精微灵动而超出文字,一直依赖师生口授心传的“ 易理”,终因先师嫡学的英年早逝而坠落尘埃。《易传》和经文一道从此沦落为无根的枯文。任凭天才还是凡俗,千百年来易理智慧再也无人知晓,中华文化也因此成为无源之水。距离祖先的时光越远,才智就越发枯竭,直到近代的全面衰落。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宇宙生成的新锐学说却一再重温中国古人的阴阳智慧。我始终认为,宇宙能量场与空间场相互转化就是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的过程。暴胀的宇宙是动而生阳,膨胀到极点时的凝缩便是静而生阴。阴阳转化之一刹那,能量与空间交织而形成了最细微的粒子,进而组成元素,生成星体,孕育生命,这就是阴阳冲和而万物生。现代科技能够极大地助益人的智能,物理研究使人的知识无限接近自然,也无限地接近天人智慧的源头,借助科技的羽翼,古老的易理能否再次焕发光彩?

距离圣贤的时代渐行渐远,有谁能够想象,遗失千年的易理幸于今日重现于世。作者通过极限的努力,默然接通了古人的智慧余波,在心灵深处产生共振,先哲绝学得以重光。作者曾说为体会先贤话语而使自己的身心尽可能接近古人的生活,以揣摩体会其意境。灵感如电光石火,无法复制,我们只需庆幸,今天已经可以重新读懂《 易经》了!

作者选择在八月八日来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用古人留存下的仪程告慰先师在天之灵。很有幸,作为仪式的主持人,我协助作者将书稿送达先哲,同时也成为《 明易》的第一位读者。我的看法也正像祭文中所述“: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文武周公,生华新章……浮木无根,难生繁叶。治易明源,为重为先。先师勿忧,尚必光大……信以发志,吉自天佑……”曲阜儒者联合会秘书长段炎平

引子:

易理金钥匙

一部亘古常新的经典

从外太空遥看,地球是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在这颗孕育了人类的母亲星体上,诞生了无数的美丽神话和智慧之果……

数百万年前,人类诞生了,然后逐渐主宰了这个星球。但是,在这漫长的几百万年中,绝大部分时间,人类都生活在原始和蒙昧之中,进行着生物进化所必需的量变积累。直到大约一万年前……

在大约一万年前,漫长的量变积累终于导致了质变,人类进化开始突飞猛进。在这个时期,人类大脑逐渐“ 开窍”了,抽象思维导致了文明的诞生。尤其随着文字的出现,智慧得到了新的升华,从而大大推动了文明的进程。并且,有了文字的记载,人类的智慧成果得以代代流传。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人类活动特别活跃,逐渐催生了灿若图绣的中华文化。出现于三千年前的《 易经》,则是该文化的结晶之作,是华夏文明历久常青的标志与源泉。

在《 易经》诞生后的三千年中,它一直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面旗帜,极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 易经》和佛经、圣经、古兰经被并称为对人类文化最具影响力的四大经典,是全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易经》并非宗教经典,而是一部以阴阳之变易为基点,深刻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典籍,是古人的一部“科学”宝典和百科全书。《 易经》中刻画的所谓“ 天之道”,正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即远古的“科学”。

世间万事万物的运动与变化,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变幻无常,但若抽象到本质,则都可以用阴阳的变易来描述。这正是《易经》刻画客观世界的方法。

透过变幻无常的外表,归纳本质的规律,这是《 易经》的方法论。值得一提的是,这和现代数学重要分支“群论”的精神是相通的。“群论”理论的诞生不足两百年,而同样的思维方法,我们的老祖先几千年前已经在广泛使用!“群论”这个被数学家誉为“ 美妙”的理论,属于“抽象代数学”的范畴。所以用“抽象”两字,是因为群论透过多变的外表,把不同的研究对象“ 群元”的性质“,抽象”成表象加以研究。这种弃表就里的表象方法,正是《 易经》以阴阳八卦表象事物的方法!所以《, 易经》可被称为“八卦群论”或“抽象宇宙代数学”。

现代物理学的最前沿在于“夸克”理论的研究,它对探索宇宙的本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夸克”是组成粒子的物质,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目前已知的最微小组成单位。已经发现的“夸克”共有6种,它们性质各异、组合形式繁多,最适合以群论表象的方法来研究。事实证明,这种与《 易经》同源的表象方法,正是研究“ 夸克”理论最有效的方法。今年(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3名日本物理学家,他们在上世纪60~70年代通过群论表象的模型,预言了量子世界自发性对称破缺现象的存在机制和根源。近年来这些预言得到了高能粒子物理实验的证实。这些发现表明《,易经》所使用的表象方法,不仅不过时,还会是未来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

难怪瑞士哲学家荣格说“:谈到世界人类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 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 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失落的文明

《 易经》被公认为伟大的经典,其方法论又是如此“ 科学”,按理说其内容应该是家喻户晓,为大众所耳熟能详。然而,实际情况却刚好相反《,易经》是以“读不懂”著称的!

不要说一般民众读不懂,连绝大部分研究生、博士生、甚或教授,都坦然承认读不懂《 易经》。少数专业学者对《 易经》经文的意思和义理是了解的,但是又有几个人能明白它的深层道理呢?更加无法解释经文中许许多多怪诞字眼的神秘来源。于是这部古经便成为一部神圣而又难以解读的天书。

其实《 易经》无法读懂,并不是因为读者的水平不够,而是解读它的钥匙早已丢失于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了这把至关重要的钥匙,便无法打开《 易经》的内核,而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望文解义。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读《 易经》会产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感受。

这把解读《 易经》的钥匙到底是什么呢?《 易经》是阴阳之学,阴阳重叠而成八卦,八卦重叠而成六十四卦,而《 易经》的经文,正是对这六十四卦的评判之辞。如果要理解这些评判之辞,当然首先需要理解评判的方法和标准。这套评判的方法和标准,包括阴阳的互动规律,以及卦的结构来源等等,是天下间的阴阳变易之理,通称为“易理”。“ 易理”是六十四卦的评判标准,是《 易经》经文产生的源头,也是正确解读《 易经》的钥匙!《 易经》与生俱来就是和“ 易理”配套的,没有了“ 易理”这把钥匙《, 易经》当然就成了读不懂的天书。

那么“, 易理”这把钥匙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而丢失的呢?

几千年前没有纸张,如何保存文字是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古人先是把文字刻在龟壳、牛骨、石头上,后来又刻在竹简上。但无论怎样,文字的记录都是一项极其烦琐而困难的任务。所以,古书都使用超简洁的文风《, 易经》原文仅三千多字,却已论述了六十四卦,名状了世间万事的成败兴亡,可见它何等简洁!

在这种情况下“,易理”并没有写在《 易经》的经文中,经文只记载了“ 易理”系统对于六十四卦的评判之辞。至于“ 易理”本身,则是采用口述的方式代代相传。这就是古代学易最重师传的原因。

这种经文书传“,易理”口传的流传方式,一直很好地保存着易学文化,直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那场浩劫来临。在这次空前绝后的文化灾难中,绝大部分古籍丧身火海,造成了中国文化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虽然《 易经》躲过了这一劫,得以继续流传,但“易理”的传承却随着古籍的被焚和儒生的被坑,迅速走向没落。随着孔子第十一代嫡传弟子京房的意外英年早逝“, 易理”的“正版”流传宣告终结。

在“ 正版”失传后,民间还存在一些关于“ 易理”的片言只字。然而这些支离破碎的“盗版水货”过于错漏百出,显然无法自圆其说。各个版本之间还互相矛盾、毫不兼容,这导致了当时《易经》解读的一片混乱。

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状况,东汉才俊王弼提出“得意忘象”的革命性观点,认为解读《 易经》应集中于经文的意思,得悟其意就可以了,不必管经文因何而来。王弼所说的“象”指卦象,即卦的表象,是“ 易理”的一个重要载体。“忘象”就是忘却卦象。

王弼的观点得到皇帝的赏识,其只解经文之义,不问“ 易理”的解读方法,从此成为官方的正式版本。“ 王弼扫象”是易学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经历了焚书坑儒、正版失传、王弼扫象后“,易理”这把钥匙终于彻底埋入了尘土。从此,中华易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凝聚着华夏先祖们无数心血的灿烂文明,就这样令人痛心疾首地失落了《, 易经》亦渐渐成为读不懂的天书。

重见光明之易

“易理”还可能被重新发现吗?失落千载的钥匙还能被找到吗?这个问题曾经是千古之谜,如今却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答案。是的“,易理”可以被重新发现。事实上,本书作者已经成功发现了“ 易理”,从而找到了开启《 易经》智慧宝藏的钥匙!

殷墟甲骨文的发掘,以及长沙马王堆帛书《 易经》的出土等考古的重大发现,给易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前所未知的新线索。本书作者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料,站在易学前辈不懈努力的成就之上,通过长时间的系统研究,终于找到了迷失千年的钥匙——“易理”!

当重拾“易理”这把钥匙去解读《 易经》时,我们欣喜若狂地发现《, 易经》的宝盒被豁然打开了,整部经文好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变得如此亲切易读,每字每段多么顺理成章,吉凶恶善那样清晰分明,阴阳之变如同行云流水 …… 那些莫名其妙的怪异词句,原来是古人妙至毫巅的表象描写。读到佳处,每每与圣贤心灵交融,情难自禁,那份感觉实在难以言传……

天啊,这就是真正的《 易经》。只有真正读懂,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什么叫做伟大。中国古文明的精妙程度,真的超出了我们最狂野的想象!

我们立刻意识到,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正肩负着历史的重托。既然华夏祖先的在天之灵,将这把尘封千年的金钥匙交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就应该义不容辞,好好地珍惜、保护、发扬它,通过它打开通往《 易经》与世界之门,大力弘扬中国文化。所以,作者倾注全部心血写下了《 明易》这本书,期待通过这本书溯本清源,还复《 易经》的真貌,让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能够读懂《易经》并获得其智慧,使这部亘古常新的宝典,能够在中华民族重新振兴的新时代,发挥新的光和热。

有了金钥匙,通往古老宝藏的铜墙铁壁不再是无法跨越的障碍。有了“易理”的指引《, 易经》不再苦涩难读。阅读本书,您会惊奇地发现,学习《易经》的过程,居然会是如此的轻松美妙和趣味十足。在不知不觉间,您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跨山越海,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层次。您看问题的角度和做事的方法,将变得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易经》的秘密在历史的迷雾中深埋尘埃,在黑暗中经历了漫漫两千年长夜。今天,它终于得以重见光明!所以本书取名《 明易》。同时,作者想借“明易”两字,表达衷心之愿,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真正“ 明”白“易”经。

好!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手握“ 易理”这把金钥匙,乘着时光的翅膀,翱翔于中华智慧的天空,一起去见证《 易经》的伟大吧!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易经》基础知识

这一章介绍《易经》的入门知识,包括阴阳、四象、八卦、八卦的取象《、易经》六十四

卦的卦名 和基本卦义、易卦的构成和卦理知识等内容。如果您已有相当的《 易经》基础,可以跳过本章,直接进入第二章:易理钥匙。第一节 阴阳、四象、八卦阴阳

早在远古,我们的祖先就在对物质世界的观察中发现,许多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刚柔、大小、上下、冷热、强弱、凹凸等等。为了描述这些正反两个方面的事物,古人创造了“ 阴阳”的概念。“阴阳”两字的原始含义是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阴阳”被用作描述上述种种正反两个方面的事物。

古人进一步发现,事物不仅存在“ 阴阳”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作用和不断转化。于是一种朴实的阴阳哲学观诞生了,它认为阴阳的并存、对立、消长和转化,是天地间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内在规律。《素问》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周易系辞》则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的“道”是指客观规律,一阴一阳的变化之道涵盖了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

中国的古人用阴阳来作抽象概念,以研究万物的客观规律,这是非常聪明和独特的做法。欧 洲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在1672~1676年间发现二进制,并意识到二进制和中国的阴阳哲学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1703年 4月,莱布尼兹给法国科学院递交了一篇论文,题目是《关于仅用0与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附其应用以及据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 1716年又发表了《论中国的哲学》一文,专门讨论八卦与二二进制的共同之处。

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懂得运用二进制,这让莱布尼兹这位“二进制之父”惊讶万分。他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信给康熙皇帝,要求加入中国国籍。后来,他在德国法兰克福创立中国学院,以表达对中国易学文化的敬仰。

众所周知,作为现代文明重要标志的电子计算机,正是基于二进制运算而来。计算机的基本运算原理,实际上和易学系统非常相似。若令阳为1,阴为0,则八卦和六十四卦是二进制的演变和运算,而易学系统其实就是部“宇宙计算机”。阴阳之变易

阴阳的概念构成了易学系统最基本的元素,而易学系统研究的就是阴阳的变易。古人认为,这个世界的变化规律归根结底,就是阴阳的并存、对立、消长和转化,即阴阳的变易。易学系统通过研究宇宙阴阳的变易,就可以掌握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

阴阳之学,谓之易学。何为易?其义有三:一是“变易”,即通过阴阳的变易,了解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这是“ 易”字最重要的意思。二是“ 简易”,一阴一阳,即明万事之理。世界虽然错综复杂,但被抽象成阴阳后,其理简明易懂。三是“ 不易”,世事如棋局局新,但其规律始终不变。 日中则昃(zè,太阳西斜),月盈则食,天地盈虚,阴阳之数,万世不易之理。

易学系统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这也是它几千年来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难怪创造了辩证逻辑的西方大哲学家黑格尔就在他的自传中说过,他的思想受到《易经》的很大启发。黑格尔还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赞叹地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

阴阳的变易和辩证统一,可以用一个形象优美的图案来象征,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太极图。太极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之道,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曰“: 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周易系辞》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 两仪”,指的是阴和阳。太极生两仪,正是万物之理存于阴阳的意思。

太极图以一条曲线将圆形分为两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像阳,黑者像阴,白中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太极图分开的两半,酷似两条鱼,所以俗称阴阳鱼。太极图是阴阳哲学的徽章。

即使在现代社会,太极图仍在频繁使用着。韩国的国旗赫然绘有太极图,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使用太极图作为会徽,美国举世闻名的贝尔实验室研究所采用太极图作为所徽,而新加坡航空公司则使用太极图作为机徽……

就连原子物理学之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大科学家玻尔,也选择太极图作为他的爵位徽章。这里面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近代物理学故事。在经典力学中,研究对象总是被明确区分为两类:波和粒子。前者的典型例子是电磁波、声波、水波等,后者则组成了我们常说的“物质”。波和粒子这两个类别一般 互斥,一样东西只能属于一个类别,要不就是波,要不就是粒子,而不会同时是两者。

然而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惊奇地发现,光居然同时具有波和粒子这两种属性,并称之为“ 波粒二象性”。

其实从易学的角度看“, 波粒二象性”是不难理解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是必然之理,就像太极图所显示的那样。

但是,当时的物理学界还没有这种思维能力,人们觉得光的“波粒二象性”不可思议,并认定光是一种物质世界的例外,其他物质不可能具有“波粒二象 性”。

当时原子物理学还是一片空白。最简单的原子是氢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和一个电子,但是连氢这么简单的原子,经典物理学都无法解释其光谱。这时候玻尔作出了一个超乎所有人意料的革命性行动,他大胆地假设,电子并非一个机械的粒子,而是存在“ 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说,电子也满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规律。

玻尔由此成功地算出了氢原子的光谱,开创了原子物理学的新时代,并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

后来玻尔接触到中国的古文化并惊奇地发现,易学系统和现代物理学之间存在着思维上的平行关系。所以当被授予爵位的荣誉时,这位大科学家选择了太极图作为他的爵位徽章,以表达他对中国易学文化的由衷敬仰。

这个故事还没有完。阴阳的并存对立和消长转化,实质上等同于物理学的“波粒二象性”。中国古人早就认定,这是世间万物的规律。现在物理学已发现“光”如此“电子”如此,那么其他物质也会如此吗?这真的是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吗?

当青年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设想,认为所有的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并以此作出波长计算时,人们都认为他过于疯狂,失去了物理学家应有的理性。但是后来的精确实验证明,原子、分子、中子等物质确实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物质波”的疯狂设想得到了完全的证实,德布罗意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奖。

物理学的发展再次验证了阴阳易学的正确性。事实上,近代和现代物理学在本质层次上和中国古老的易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共通之处不可胜数。

让我们以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的话来作一总结。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 1972年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中说“: 牛顿力学已被量子力学代替了,在量子力学中有条很基本很重要的测不准定律……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近代物理学有些看法,与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学说有相似的地方。”两仪生四象

阴阳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四象,即老阳、少阴、少阳、老阴。是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易学中阴阳的状态用两个基本符号“—”和“ --”表示。连线“ —”称作阳爻,断线“ - -”称作阴爻。 爻(yáo)是易学中组成卦的符号,用以表示阴阳。将两爻重叠表示四象,其原理见图1-1。图1-1 四象生成原理图

从图1-1可见,阳中生出少阴,阴中生出少阳。这种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道理,是易学的基本思想,也是太极图所揭示的原理。

自然界许多事物,可以用四象来作抽象,例如东南西北、春夏秋冬等。甚至连组成DNA的4种碱基,也可以用四象来代表(图1-2)。早在1973年,德国学者M. Schonberger就指出了这种对应关系。

DNA在化学上叫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基因。DNA由鸟嘌呤(G)、腺嘌呤(A)、胞嘧(啶  C )、胸腺嘧啶(T)这4种碱基排列组成。DNA发生作用时首先被转录为RNA,组成RNA的碱基以尿嘧啶(U)代替了胸腺嘧啶(T)

嘧啶是体积较小的单环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移动灵活,所以它的化学活性较高。相比之下,嘌呤是体积较大的双环结构,化学活性较低。根据阳主阴随,阳较阴为活跃的易学原则,我们以嘧啶为阳,嘌呤为阴。进一步比较化学活性知道,对嘧啶而言C比U活跃,所以定义C为老阳U为少阳。对嘌呤而言G比A的阴态活性为大,所以定义G为老阴、A为少阴。于是确定图1-2的对应关系。图1-2 四碱基生成原理图四象生八卦

将太极一分为二,生成阴阳。将阴阳一分为二,生成四象。将四象再一分为二,则生成八卦。“ 卦”是什么意思呢?观“ 卦”字的构造,由横爻竖爻、长爻短爻整齐排列而成,是欲以阴阳爻的变化组合表象万事万物。“卦”字八 划,喻示卦有八个,是谓“八卦”。这八个卦取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基本象征意义。八卦的易学符号(卦形)由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的次序重叠三次而成,详见图1-3。图1-3 八卦的卦名及卦形图

记忆八卦的名字,古代歌诀曰“: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可分为四组,分别是乾天与坤地,震雷和巽风,坎水和离火,艮山和兑泽。它们的卦象三爻全部阴阳互补,象征意义亦互补。

阳爻为男,乾三爻皆阳是老男,故为父之象。坤三爻皆阴,为母之象。其他六卦或一阴二阳,或一阳二阴,一阳二阴者定义为阳卦,阳爻为其主爻,一阳领二阴。反之,一阴二阳者定义为阴卦,阴爻为其主爻,一阴领二阳。

震、坎、艮是一阳领二阴的阳卦。由于爻序是由下往上,所以震卦阳爻居下,代表长男。坎卦阳爻居中代表中男,艮卦阳爻居上代表少男。

巽、离、兑是一阴领二阳的阴卦。巽阴爻居下代表长女,离阴爻居中代表中女,兑阴爻居上代表少女。

八卦的名称和基本象征意义是学习《易经》的基础,必须牢记。至于四象生成八卦的原理,可以参考图1-4。图1-4 八卦生成原理图图1-4中的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八卦对应数字的关系,称为“先天之数”。它在《易经》中运用甚多,必须牢记。八卦的基本意义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是八卦的卦名 ,代表的基本取象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它们的家庭排行是: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

八卦代表的意义,已经由卦名清晰表达。“乾”字从乙,象征植物屈曲生长之顽强,“乾”字之义为勤恳强健。阳爻刚健,故三爻皆阳之卦取名为乾卦。《说卦》曰“:乾,健也。”乾之健,代表天之道。“坤”字从土,象征大地。阴爻从属于阳爻,所谓“阳主阴从”。坤卦三阴爻象征顺从《, 说卦》曰“:坤,顺也。”“震”为震动,故其基本取象为雷。震卦一阳爻为主爻,居代表初始的下位,是刚健启动之象,所以象征“动”。《说卦》曰“:震,动也。”

艮卦反之,阳爻居代表终止的上位,是终止之象。《说卦》曰“:艮,止也。”艮卦的基本取象为山,因为山有止义,风、飞鸟、路人等百物,皆遇山而止。“巽”字古同于“逊”,是谦让恭顺之义。一阴爻为主爻,居下位而顺承于上二阳,所以取卦名“巽”。巽卦是长女,而风是天地间柔物之至大,故巽卦的基本取象为风。《说卦》曰“:巽,入也。”这是就风的性质而言,与《易经》取象关系不大,经文中“巽”的性质取象多用“ 巽”字本身,代表逊顺。“兑”字和“悦”“、说”古通,喜悦之义。少女之卦象征喜悦,故取卦名“兑”。《说卦》曰“:兑,说也”。兑卦和艮卦相对,艮为山,故兑为泽(河流)。“离”字不是“分离”,而是古通“丽”字,附丽、依附之义。卦的主爻是阴爻,而居两阳爻之中,根据阳主阴从的原则,只能依附于阳爻,故取卦名“ 离”。《 说卦》曰“: 离,丽也。”离卦的基本取象为火,因为火之为物,不能自见,必丽于物而后有形。“坎”字本义指低陷不平的地方,泛指坎坷、险阻之处。坎卦主爻是中间的阳爻,身陷代表阴暗的阴爻包围中,是险陷之象,故取卦名“ 坎”。《 说卦》曰“ 坎,陷也”,就是指险陷。《易经》中则多用“险”字及其义。

古人眼中的大险大阻,莫过于大川急流的水险,所以坎卦的基本取象为水。与兑卦比较,一个为泽一个为水,两者的基本取象有相似之处,然而并不相同。兑泽指水的成泽成河,坎水则着重于水的险。泽与山相对,水则与火相对。当然,兑和坎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卦,泽和水只是它们的一个取象而已。八卦的取象

除上面所述之外,八卦还可以代表许多事物。事实上,我们的祖先伏羲氏创造八卦符号,就是为了表象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易经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伏羲画八卦,就是为了用八卦来表象自然界的事物,以触类旁通的方式,把生存的经验法则传授给广大先民,从而教化天下。

八卦的取象,是对事物本质特性的抽象。取象虽多,但大部分都是显而易见和形象生动,并不需要死记硬背。掌握这些取象,是理解《易经》的基础,因为经文是由卦象而生的。下面介绍八卦的意义和常见取象:

乾为健,为天,为父,为君,为首,为日,为龙,为虎……

乾卦三爻皆阳,代表天下间至尊至大者,上述取象容易理解。《易经》中乾的取象例子很多。

例1乾卦(乾上乾下)曰“君子终日乾乾”。阳爻为君子。乾为日,居乾卦之终为“ 终日”。“ 乾乾”是勤恳强健之貌。

例2乾卦曰“ 潜龙勿用”“、 见龙在田”“、 飞龙在天”“、 亢龙有悔”。乾取“ 龙”象。

例3履卦(乾上兑下)曰“履虎尾”。革卦曰“大人虎变”。乾取“虎”象。

例4:大过卦(兑上巽下)曰“ 过涉灭顶,凶”。乾取首象,居兑泽之下,是头被泽所淹灭之象。

坤为顺,为地,为母,为国,为邑,为众,为师,为躬……

坤为地,故为国为邑。“邑”指邑国,是古代侯国、都城之称。阳先阴后,阳为君,阴为民。坤三阴爻,民多之象,故为众为师。“师”指军队。乾上坤下,故乾为首(头)而坤为躬(身)。

例1谦卦(坤上艮下)曰“利用行师,征邑国”。坤先取“师”象,再取“邑国”之象。

例2晋卦(离上坤下)曰“于其王母”。坤为母。

例3:蒙卦(艮上坎下)曰“不有躬”。坤为躬。

震为动,为雷,为长男,为子,为行,为足,为征伐,为武人……

震为长男,故为子。震为动,故为行。行靠足,故震为足。震为雷为动代表凌厉的行动,故为征伐,亦为武人( 武力之人)。

例1蒙卦(艮上坎下)曰“子克家”。震为子,艮为家。

例2无妄卦(乾上震下)曰“行人之得”。震为行,故曰“行人”。

例 3:谦卦( 坤上艮下)曰“ 利用侵伐”。震取“ 征伐”象。

巽为逊,为风,为长女,为入,为草木,为钱财……

风吹草木动,草木巽顺于风而动,是风存在的最直观体现,故巽为草木。巽为风为流通,故为钱财。

例1:蒙卦(艮上坎下《)象》曰“顺以巽也”。坤为顺,巽为巽(逊)。此例见本章后面的卦例解说。

例2家人卦( 巽上离下)曰“ 富家大吉”。巽为钱财,故“ 富”。

坎为险,为水,为中男,为陷,为酒水,为血,为毒,为寇,为刑法……

坎为水是液体,故亦为酒水,为血。坎险,故为毒,为寇,亦为刑,为法。

例1蒙卦(艮上坎下)“ 曰利用刑人”“、利御寇”。坎为刑,为寇。

例2师卦(坤上坎下)曰“师出以律”。坎为刑法,为律。

例3:需卦(坎上乾下)曰“需于血”“、需于酒食”。坎为血,为酒水。兑为口故“食”。

例4:噬嗑卦( 离上震下)曰“ 遇毒”。坎为毒。

离为丽,为火,为中女,为明,为目,为日,为星……

离为火,故为明。眼睛感光以明,故离为目。太阳为天上之火,故离为日。星星为夜空之火星,故离为星。

例1离卦(离上离下)曰“焚如”。离为火,故“焚”。

例2小畜卦(巽上乾下)曰“夫妻反目”。离为目。

例3丰卦(震上离下)曰“日中见斗”。离为日,为星“,斗”是北斗星。

离为日,乾亦为日,可见不同的卦可能会有相同的取象。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究其原因,是被取象之物体具有两种或以上的明显特征。离为日,取其明。乾为日,则是取其大。

同人卦乾上离下《,象》辞曰“类族辨物”。乾、离皆日象,是同族之物,故曰“类族”。乾、离皆光明,最利于分辨物的细节,故曰“ 辨物”。

不同的卦有相同的取象《,易经》中其他例子包括:兑与震皆为口为食为言,兑为口是取其穴状,震为口则是取其动。巽与坤皆为命,坎、震、坤皆为马,坎、乾、坤皆为车舆……

艮为止,为山,为少男,为家,为邦,为屋宅,为石,为果,为手……“家”有“止”义,止人于内,止风雨于外,故艮为家。家邦、国邦之义与家类似,故艮为邦。屋、宅之义亦与家类似,故艮为屋宅。艮为山,故为石。果子生于山上,故艮为果。最后,上面已提到震为足,以其阳爻在下,艮则反之而阳爻在上,故艮为手。

例1豫卦(震上坤下)曰“介于石”。艮为石。蒋介石之取名源于此。

例2剥(卦 艮上坤下)曰“ 硕果”。艮为果。卦形像个大大的艮,故曰“ 硕果”。

例3蒙卦(艮上坎下)曰“击蒙”“、子克家”。艮为手,故“击”。艮为家。

兑为悦,为泽,为少女,为雨,为穴,为口,为言,为食,为歌……

雨是雨泽,故兑为雨。少女如花一般,故兑为花。兑卦柔爻在上似穴口,卦形似洞穴,故兑为穴。兑为口,取其穴形。 口所以言与食,故兑为言、为食。兑为口为悦,故为歌。

例1咸卦(兑上艮下《)象》曰“滕口说也”。兑为口为悦“,说”通“悦”。

例2需卦(坎上乾下)曰“出自穴”。兑为穴。

例3困卦(兑上坎下)曰“:有言不信”。兑为言。

例4离卦九三曰“ 不鼓缶而歌”。兑为歌。

例5:鼎卦(离上巽下)曰“方雨”。刚刚下雨。兑为雨,巽为覆反的兑,雨从上而下之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