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07:09:52

点击下载

作者:华鸣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网融合理论与实践

三网融合理论与实践试读:

前言

三网融合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是丰富文化传播渠道、拓展宣传舆论阵地的迫切需求,也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内外对于三网融合这一课题的各种观点、建议、论证层出不穷,研究可谓方兴未艾,那么三网融合对广电意味着什么?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书就此探讨了广电在三网融合中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模式,以及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科技与文化协同发展的策略和路径;三网融合相关产业链发展;三网融合的重点、难点与前景;要充分发挥广电优势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本书还重点探讨了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学科的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广电在三网融合推进中的机遇与挑战。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三网融合理论的探讨,重点探讨了三网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国际三网融合进程评价;三网融合下广电如何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广播电视推进三网融合的模式;广播电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业务发展。下篇主要阐述了三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基本模型框架;给出了南广学院三网融合综合实验室原理与系统实现;三网融合——VOD服务器培训指导;三网融合——终端设备软硬件培训指南。全书力求从广电现有的体制机制、业务层面、技术架构等方面探索广电如何突破三网融合发展瓶颈,旨在为广电推进三网融合发展,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参考。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资金资助和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资金资助,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系列杂志共同创始人与总编辑、深圳广播电视技术研究会会长谭民望,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江苏省安播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朱磊,江苏有线新媒体中心副总经理李震宁,南京广电网络公司运营中心副经理王永军,江苏集群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田浩总经理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编 者2014年6月于南京

上篇 三网融合理论研究

第1章 三网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1.1 三网融合内涵及研究意义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即广电网)、互联网在分别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包含技术、业务、市场、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多层次融合,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三网融合”又称为“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中互联网是其核心部分。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1.1.1 三网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

三网融合的发展背景首先要从互联网的现状说起。从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到,根据最新发布的《2014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人,60.2%的用户为男性,用户年龄区间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中青年成为主力用户。

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也显示,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3000元收入以下的用户占比高达54.4%,蓝领用户最多,用户年龄为25~40岁,显然,中青年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力用户。学历方面,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占67%,其中,高中学历网民占33.2%,初中学历网民占29.4%,再加上小学及以下的网民3.5%,三者占比达到了66.1%。

颇为有趣的是,移动互联网用户呈现出男多女少的局面,60.2%的用户为男性。应用渗透率方面,女性更热衷移动IM、视频、购物,男性则偏重游戏和阅读。90后更爱QQ,24岁以下最热门的应用是QQ,25岁以上最热门的应用是微信。《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在试点基础上于2013年下半年逐步向全国推广。推进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模数转换进程。鼓励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等融合性业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完善三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加快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支持研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产品,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支持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大力推进数字家庭示范应用和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鼓励整机企业与芯片、器件、软件企业协作,研发各类新型信息消费电子产品。支持电信、广电运营单位和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带动智能终端产品竞争力提升,夯实信息消费的产业基础。“宽带中国战略”中也提出,要健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需要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宽带网络监管制度,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监管队伍向地市延伸,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在此大背景下,广电、电信合作步伐加快,合作共赢已成共识,“三网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1.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三网融合服从国家利益,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大背景下,广电网络服从全局利益,发挥广电在三网融合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广电网在三网融合中的主要任务是三个转变和三个创新。三个转变分别是:发展方式要转变,加快升级改造,推动传播方式从过去的模拟的单向传输向数字双向互动转变;运营模式要转变,完善体制机制,要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服务方式要转变,要从过去的单一的服务方式,向市场化、多样化的综合服务转变。三个创新是指: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广电网在三网融合中的服务业态共有6类:全媒体的互动电视;直播交互融合的数字电视;互联网跟数字电视的融合;通信网和数字电视的融合;新业态的数字电视;物联网和数字电视的融合。

三网融合是广电技术系统的重大转型,是广电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是使广电网络从层级分散的运作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实现网络跨地域、跨城市的互连互通、资源共享;是使服务方式从单一形态向全媒体、全业务、全功能转变。

就像工业社会人类科技的努力造成大量机械产品取代体力耕作、做工和交通,通信社会人类的努力是通过科技力量增强大脑功能,帮助处理视频、语音以及数据信息。信息社会里所有政府、机关、学习、社会机构的管理和运作、企业的日常运营、企业间的业务操作、家庭生活等都需要利用宽带联网传送和处理信息,人类社会的大量活动和交易都会被搬到虚拟社会中去。现代通信网络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方便,给予人们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信息,让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带来更高境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未来满足人们通信需求的核心是承载大数据量的视频内容。宽带IP网和光通信技术突破使得视频通信得以实现。因此,世界各国现存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分别向着宽带信息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都能为用户提供语音传输、数据传输和广播电视等多种业务,丰富人民信息和文化生活。

三网融合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将信息服务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语音、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提升网络性能,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将业务进行整合,拓展业务的范围,而且有利于极大地减少基础建设投入,降低维护成本,其本质正是对现有的电信、广播、互联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资源利用率。那么,如何合理地对现有的3种资源进行整合,将是三网融合所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需求的增加,包括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通信网和互联网、广电网的融合,以及下一代网的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三网融合促进新的业务形态不断涌现,同时也正在重构传统的广电和电信产业链,进而将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化。但是,不可否认,三网融合仍然受到实践制约。推进三网融合需要在完善监管体制、实施双向进入以及其他相适应的监管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广电如何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在业务上开拓进取、技术上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上做好转型做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为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1.2 三网融合的主要驱动因素

为了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三网融合是世界信息产业的大势所趋。三网融合的最大推力来自业务和市场的融合,最大的诱惑点在视频传输业务。根据国际三网融合的发展经验,对三网融合发展构成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来自准入政策、行业技术、市场参与者推动和用户需求等方面(见图1-1)。图1-1 对三网融合发展构成重要影响的因素1.2.1 政策引导是三网融合的驱动力引擎

从2006年3月发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09年3月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再到2009年5月发布《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一系列文件表明了中央政府对推进三网融合的迫切要求。但是,政策的指导性能量常常被操作性问题所耗散,这种自上而下的宏观政策由于受管理体制、市场化程度、业务发展方向等问题影响,往往成为空中楼阁。2008年1月国务院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从国家政策层面打破了业务融合的坚冰,文件明确了发展目标:(1)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用户服务相关产业协调发展。(2)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由模拟向数字化整体转换。预计到2015年,基本停止播出模拟信号电视节目。(3)实现我国电视工业由模拟向数字的战略转变。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向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加速演进,成为国内国外相结合,无线有线互联网多种手段并用,监管等日益完善的传输覆盖体系。到2013年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79%和98.42%,广播影视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2.29亿户,入户率达到54.14%。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应用,广电科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5年,力争使我国数字电视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和关键件开发和生产基地,实现由电视生产大国向数字电视产业强国的转变。文件从数字电视具体业务入手,在市场准入、行业监管、技术创新、网络融通、资金投入等方面做出规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仍然需要大量可操作性政策出台,以保证三网融合的真正实施。《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国发[2010]5号)文件指出:“符合条件的广电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可从事除时政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以及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广电部门负责建议、管理和运营IPTV和手机电视的集成播控平台,同时进行内容生产,宣传部门指导。电信企业仅负责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服务,其传输、分发网络应与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对接,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并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进入试点。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1.2.2 市场的需求是三网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据市场研究机构(Multimedia Research Group,MRG)最新研究报告称,全球IPTV用户总数将在2014年增至1.02亿,混合年增长率为25%,欧洲市场在全球IPTV市场中所占比例将达到45%,亚洲市场占31%,北美洲市场占19%,世界其他地区市场占5%。1.三网融合业务市场

市场需求对三网融合的迫切要求给信息产业发展带来希望。巨大的市场对三网融合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据业内权威研究公司格兰研究统计:截至2014年2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6426.3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约为73.33%(有线电视用户基数为2.24亿户,数据来源于国家广电总局),我国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已步入中后期。如此巨大的市场蕴藏着世界各国都不具备的潜力,也是全球投资者、技术和产品提供者紧盯的目标。而广电领域仍然存在的巨大上升空间,给三网融合带来了未来利润的巨大想象力。

对于充分竞争的市场而言,收入模式决定企业的存亡。无论电信企业还是网络从业者都面临严峻的问题:除了移动业务,收入从哪里来?从网络业务中获得收入并不足以支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电子商务方面,除了阿里巴巴,其他企业只是做平台,而盈利非常难;广告,尽管是块蛋糕,但也“僧多粥少”;游戏,也只能维持自身业务的发展而已,其利润根本不足以支撑其他业务发展;搜索引擎,只有Google、百度、Yahoo和微软有话语权,而且今后的趋势也是与其他业务的融合;而其他收费信息服务模式始终没有成型,下一代网络除了技术,还看不到任何“杀手级”的应用。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广电行业的发展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三网融合作为融合型业务,如果将音频、视频、广播式、互动式等各类业务与广播电视业务结合,可能创造出新的业务应用。

市场将同样对理性投资和非理性投资做出选择。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不断地投入巨资用于宽带网络的建设;另一方面目前占宽带业务流量中80%以上的P2P业务根本没有任何收益,广电领域巨大的台网建设投入同样也面临问题。而电信和广电的携手将开辟新的天空。

长期以来广电行业,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网络“条块分割”,有线电视行业“各省割据”,在区域内实行垄断,市场意识、运营能力很有限,提供全程全网的电信业务困难重重。因此三网融合必将加速有线电视网络省内和省际间整合,重组不可避免。

对电信行业而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规模最大的全国全程全网的电信网络,用户数超过十亿,且更早政企分开、引入竞争、对外开放,主要电信公司均在海外上市,具有良好的运营素质和竞争力。这个网络能够和中国最优质的图像资源融合,不但会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加快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

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新兴文化产业作用凸显。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三网融合为固定宽带、IPTV、手机视频以及捆绑/融合业务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图1-2所示为三网融合业务市场表现。图1-2 三网融合业务市场表现① CAGR是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的缩写,意思是复合年均增长率。② 双重捆绑:宽带+语音、宽带+视频。③ 三重捆绑:语音+宽带+视频。

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不仅要求传统文化产业尽快革新自身模式,互联网、新兴媒体以及三网融合等极具潜力的领域,也需要模式的创新。以网游业为例,2013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831.7亿元,同比增长38.0%;二是客户端游戏营收稳中有升,实际销售收入536.6亿元,同比增长18.9%;三是网页游戏营收增长强劲,实际销售收入在127.7亿元,同比增长57.4%;四是移动游戏异军突起,实际销售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246.9%,成为网络游戏市场增长的新亮点;五是走出去步伐持续加快,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19.3%。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伴随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投融资活动的日益活跃,中国移动游戏乃至整个游戏产业的投资与创业积极性继续得到高速释放。

广电重点工作是互联网接入、国际互联网出口、VoIP、网元出租;而电信的重点工作是节目制作、IPTV业务。随着技术的发展,频道、播控的概念日益模糊,“传输”的概念很难清晰界定。2.国内外三网融合业务的商用情况

根据市场情报与咨询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Consulting Institute,MIC)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4月全球IPTV用户数达到9270万户,年底将有望突破1亿大关。

2014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7%,在中国的带动下,整个亚太地区的用户数快速增长,亚太地区IPTV总用户数达到4560万户,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9.2%。而之前的IPTV重地西欧,用户达到2730万户,而其全球市场份额萎缩至29.4%。在北美,AT&T和Verizon的交锋带动了IPTV业务的发展,北美的IPTV用户数量为1170万户,占全球市场的12.7%。

在拉丁美洲和东欧,由于卫星电视和广播电视当道,其IPTV用户分别只达到120万户和6.6万户,在全球市场上所占份额分别为1.3%和7.1%。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由于宽带的可用性程度极低,IPTV总用户只能达到20万,占全球订阅的0.2%。总体来说,全球的三网融合市场呈现出地区化的特征,受到各国政策环境、文化背景、竞争环境的影响而发展各异,不存在政策壁垒和隔阂的地区发展较快,电信和电视业务互相融合、互有交叉。以加拿大电信为例,成立了专业监管机构,通过立法规范了市场,并为三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以保障行业发展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力争把握融合带来的机遇,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和节省资源留下空间。各国通过形式各样的业务设计、灵活的资费套餐以及种类繁多的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其独特的交互性和新鲜的体验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1.2.3 技术演进是网络融合的现实动力

电信网、计算机网、视频网能否实现三网合一,从而减少建网成本,提高经济社会效益——这是全球电信界和IT界几十年来苦苦求解的一道难题。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Uninet)”获得了我国电信行业第1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表明Uninet这项三网融合技术经过多年试运行已经成熟,我国的网络融合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1.技术演进路线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目前广电和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地进行网络的升级与改造,为三网融合的发展,尽快做好准备。

电信运营商在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实施的技术发展路线:建设宽带IP网络→宽带提速→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达成三网融合,其中,FTTH接入网的建设是电信发展三网融合的工作重点。将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安装在家庭用户或企业用户处,FTTH的特点有无源网络架设、容量大且带宽充足、抗干扰且业务承载力强、点对点与FTTH接入功能完善、可支持协议灵活等,是电信运营商实现高清内容传输、多业务承载等服务的有力保障,是符合电信运营商发展且利于大规模应用的模式。

广电运营商在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实施的技术发展路线: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数字电视双向改造→NGB→达成三网融合。其中,广电实施三网融合的关键点是NGB(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而构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具有适合我国国情、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等特点。NGB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可同时支持广播、组播、双向交互和推送播存4种工作模式,具有广播和分组交换融合技术构建的扁平式网络体制。

在三网融合新政的规定下:播控权完全由广电方掌控,电信方仅负责传输和分发服务及用户端管理与计费合作。因此,在网络管理和控制方面,广电运营商在端到端强调全程管控的同时,对点播的视频内容和上网信息进行监管以及辨别归属地等;电信运营商的侧重点是端到端的网络管理、业务管理及用户管理层面。

下一代互联网(Next Generation Internet,NGI)应用示范项目已经将IPv6展现在公众面前,基于3G的移动通信和全光网络共同构建的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基础设施,以及下一代宽带信息网络基础架构的共同基础是TCP/IP协议。三网技术演进各具特色,2008年底,科技部和广电总局签署的《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以国家投入的形式推进广播电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下一代互联网则以国家发改委立项,各部委和企业共同出资的形式开展技术与应用开发;而下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则更多地是以企业投资和采购的方式(仅中国移动用于3G网络建设的投入即超过1500亿元)推进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随着网络基础协议的确定,各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必然产生融合和互动,而国家、企业、社会的投入也必将给网络融合带来更大的助力。2.三网融合结合点

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三网融合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目前更主要的是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就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的结合点。具体表现如下:(1)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得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这样一来,所有的业务在网络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或者“1”和比特流。(2)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为综合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带宽和高传输质量,成为三网业务的理想平台。(3)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都通过软件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4)最重要的是:统一的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将使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络中实现互通。人类首次具有统一的、为三大网络都能接受的通信协议,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3.动因是数字化和网络化“三网融合,本质上就是一场源自技术的革命,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演进,”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告诉记者,“这场革命的重点在视频领域,动因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带来信息业务的属性趋同,通过改革管理体制与之匹配;这场革命的手段,是承载与内容的管理相分离,即从传统的‘纵向分业’管理转为‘横向分层’管理,实现更富效率的体制设计。”“这是有线网络的最后一次发展机遇了,”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如是告诫全国有线领域的同仁,“要政策,国家给了;要机遇,国家也给了;能不能做好,就看自己的了。扪心自问,我们广电网络运营商的体制和机制、技术和平台、经营理念和执行团队、营销技巧和服务水平,是否准备好了呢?”1.2.4 宽带中国战略推动三网融合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2014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4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同时,三网融合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加大力度投入三网融合,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不少来自IT互联网行业的人大代表也纷纷针对三网融合的推进提出了议案。

三网融合在第一阶段确立的12个城市的试点中,克服了行业壁垒和合作障碍,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三网融合的试点进一步扩大,新增了42个试点城市,推进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型业务,这将使更多的用户享受到三网融合带来的服务和便利。

我国当前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宽带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一个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网络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战略选择。一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要求深化宽带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强化宽带网络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智能建筑等产业的深度结合,推进产业融合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深化宽带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的集成应用,变革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向柔性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求深化宽带在商贸流通、金融交易、生产服务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和网络化发展。二是推动创新性国家建设要求全面提升宽带能力。抓住当前新一轮技术变革机遇,激发国家创新活力,要求充分发挥宽带在科技创新中的协同平台作用,聚集和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加快对全球科技成果的学习利用,加速科学技术扩散和共享,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要求加快网络覆盖和普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基于宽带网络提供远程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延伸优质资源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宣传主流声音,弘扬先进文化,要求通过宽带网络汇聚民意民智。创造新型就业机会、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要求加大宽带业务普及和应用创新。四是构筑网络空间竞争优势要求打造安全可控的宽带网络。当前网络空间竞争形势日趋复杂,网络信息安全挑战日趋严峻,谋划长远、主动应对,要求加快建设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和管理支撑能力,实现网络空间的可靠、可信、可管、可控。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在国家层面得到提升和支持,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将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全国各城市将纷纷实施宽带提速、光纤入户工程,有了网络带宽支持,三网融合将加速。1.3 三网融合带动产业链发展

三网融合是产业链发展的必然和需求,三网融合的内涵和战略意义已得到巨大提升。站在国家层面的角度,三网融合也已经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它不仅对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对文化产业具有巨大作用,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具有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站在产业链的角度,随着国外产业融合的持续深入,以及国内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业内已达成共识,三网融合并非简单的电信网与广电网互相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也不是单纯的终端商对产品终端的升级、换代。三网融合正加速相关产业链的深入融合,大量新技术、新应用、新业务的出现,正促使产业链各方积极转型,谋求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角色。

网络运营商是三网融合最长远的受益者。运营商类企业(如歌华有线、天威视讯、电广传媒等)主要是依托于平台的建设,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将持续受益,带宽普遍不足,未来加大设备投入,网络前期需要升级,开支很大,受益实点靠后。对于已经完成数字化整转的网络运营商来说,可以立刻切入电信业务。三网融合的推进将有利于打通我国广电业的产业链,催生广电大产业,但在新环境下成功的创新将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业内人士表示,从通俗的角度来说,三网的融合带来的将是“三屏的融合”,而这将改变已有的收视习惯和模式,并因此带来新的技术平台及运营网络发展机会。

事实上,三网融合主要体现在业务上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将最终需要技术来体现。围绕着优化生态系统和优化价值链去形成内容分发、内容聚合等方面的技术公司,这也将会带来不错的投资机会。

三网融合更将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光纤通信设备制造商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均将受益。研究人士普遍认为,内容提供商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国内内容提供商中的上市公司屈指可数,因此有可能出现资金集中追捧的现象。三网融合将使内容服务市场从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内容服务商将成为市场主导。这一转变将对电广传媒、中视传媒等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利益。

长期来看,有线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条件和运营能力接近,关键在于谁能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内容或服务应用。2009年美国最大有线运营商COMCAST收购美国最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NBC(即内容提供商)就是一个佐证。在运营商对优质内容节目的争夺中,内容产业的版权收入有望大幅提升。1.4 三网融合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

三网融合在信息化建设的高效性、信息提供渠道的多样性、信息提供来源的广泛性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三网融合可以充分利用电信网络资源来传送各类视听节目,从而丰富网络信息内容;可以把电视机作为宽带终端,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服务。因此三网融合可以实现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同时向用户提供电视、电话、上网等多种服务,能够改善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可以解决信息化服务价格高、业务种类匮乏、服务质量跟不上等诸多问题,向消费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的信息化服务,有利于消除数字鸿沟,从而极大推动我国信息化的普及,为我国未来信息化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最终实现构建公平的信息社会的目标。1.4.1 三网融合将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广电业面临转型的重大挑战和变革。广电部门为了深入挖掘网络潜能、实现增值业务,希望通过广电网的数字化改造,尤其是有线电视网的双向数字化改造来实现对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的支持,从而获得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三网融合可以去除政策障碍,挖掘新的增长空间,加快广电业的转型。我国有着数目庞大的三网用户基础。整合不同用户的多种需要,满足并催生三网用户的新需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给相关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三网融合将创造融合型网络和终端的巨大市场需求,是推动我国信息通信制造业发展的难得的契机,有利于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增强我国未来在信息通信领域的竞争力。

三网融合是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的重要契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首先,三网融合将推动广电的台网分离、企事分开,并对信息内容的监管体制提出新的要求。其次,三网融合不但会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催生新兴文化产业,并推动其爆发式增长,从而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扩大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这将打破广电和电信分业经营的格局,推动文化产业的结构和链条发生历史性的重组,对文化体制改革产生巨大的动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网融合是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实现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时机。三网融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字、数字、语言、图片、影视等信息的保存和交换都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数字技术的采用可以使电话、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以数字方式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输、交换和分配。此外,固定和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为用户通过一个网络获取多种服务提供了可能。在未来的网络传送平台上,业务信息的种类将不再重要,电信、广电、互联网三网之间的业务边界日渐模糊。三网融合将为信息产业在网络、业务等领域的创新提供新的动力,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从而为我国信息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1.4.2 三网融合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力

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信息战略制高点,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或正在探讨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和政策框架;而在没有建立融合性监管机构的国家和地区,也加大了广电和电信业监管的协调力度,制定了促进融合的法律和政策。在实践中,世界各国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融合需要的、行之有效的监管经验和发展办法。例如,欧盟于2002年出台了《电子通讯网络与服务的统一监管框架》,统一规范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及相关的网络服务;2007年出台了《视听媒体业务指令》,对不同的网络内容进行统一监管。欧盟关于电子通信的立法宗旨是鼓励竞争,为创新型的公司提供市场机会,从而最终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廉、更多样、更优质的电信服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该结合具体国情,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市场机制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基础。一方面,广电和电信坚持市场化运作不动摇;另一方面,广电和电信企业可以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合作方式开展融合业务。三网融合走在前列的国家和地区,广电市场化改革都基本到位,而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也是三网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等多种形式提供网络融合业务,而无须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开拓新的业务。我国广电与电信企业需要在产业发展、利益共享、优势合作的前提下,加大在资本、业务等各个层面的合作,这仅限于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局部联合,远称不上产业融合。

三网融合业务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进行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非常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的争论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之关键是能否寻找到利润的增长点。例如,英国是三网融合体制最为彻底的国家,但是相对融合性体制,融合性业务发展仍然较为滞后,IPTV进展缓慢,手机电视业务正处于不断探索中。上海作为我国三网融合政策试点地区,虽然允许双向进入,但三网融合仍然受到实践的制约。与国内的市场形势不同,国外数字电视市场鼓励竞争,鼓励多种形式并存,IPTV、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检验出更合理的商业模式。因此,三网融合需要紧紧依靠市场机制。

三网融合虽然确实改变了广电与电信相互隔离的外部关系,但它们各自独立的内在特性依然存在。广电具有鲜明的二元价值目标,即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经营广电业务和经营电信业务规定了不同的准入条件。例如,美国在1996年《电信法》(第303条)规定:“如果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从事电信服务,将不必为提供电信服务获取特许权。”而该法对进入无线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业务的企业都规定了详细的许可条件。在监管机构分工中,电信或者网络监管机构/部门主要负责网络及其上面的传统电信业务监管;而广电或者媒体监管机构/部门主要监管内容,而不考虑是何种网络传输的。

无论是广电运营商还是电信运营商,IPTV、手机电视和VoIP等融合业务都已成为其新的增长点。随着3G的运营与4G的发展,流媒体等与广电内容相关的业务将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一方面,4G为三网融合提供了新的实现方式。由于带宽增加,终端不断创新,内容应用将更加丰富,手机电视业务前景将更加广阔。另一方面,在4G时代,我国主要的运营商将基本上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在同一市场运行主体经营之下,范围经济性将会越来越明显,统一广告、统一套餐、统一账单甚至统一号码等经营方式将会不断推进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在此背景下,4G将给我国三网融合的管制体制和政策提出新的要求。4G技术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好的基石,4G时代不仅能给运营商、终端与设备厂商、内容提供商等带来一个全新的市场空间,更能催生出一个个新兴的生态链,从而提升我国信息产业在国际的竞争力。

针对这些新兴的生态链,电信运营商与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双方运营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本引进、业务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优势,根据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的各种特性,围绕着广大消费的衣食住行创新并推广出全新的三网融合试点业务,这将加快三网融合的向前发展。1.5 三网融合给广电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三网融合对于广电产业是一个充满变数和博弈机会的时代,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广电产业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共同探讨的重要命题。

热议多年的三网融合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出台的方案对于三网融合到底能不能实施、广电的地位或竞争方位如何等问题也做了明确的回答。在时间表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三网融合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广电也由此感到巨大的压力和危机。

在不对称进入的格局中,广电可以做电信业务,可以争取电信牌照,电信在一些新媒体内容制作方面可以进入广电,但在主要渠道或主要传播路径中还是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在试点上也存在不对称进入。三网融合将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由此带来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业务层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这将促使一度出现运营瓶颈的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快速发展。

当前,广电行业面临三大挑战。(1)电信业向广电媒体业务渗透加速。广电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电信部门正借三网融合之势积极推进通信业发展,实现通信业转型,对广电媒体业务渗透加速,电信企业加快发展IP电视、4G新业务。目前,电信部门在网络视频领域取得局部突破。在三网融合新规定中,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造,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以及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和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受此策的影响,将有更多电信企业获准开展网络视频服务业务。电信和广电各有优势,但不可排除电信企业在网络音视频领域中会形成新的竞争实力,增加行业竞争变数。(2)互联网电视的普及加大监管压力。三网融合不单是内容和渠道问题,还有一系列产业价值链上涉及的设备供应和技术服务环节。家电企业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现已慢慢纳入到整个三网融合新媒体业务的产业价值链中。当前,家电企业积极开发电视机上网新产品,推出了具有上网功能并运行在虚拟专网上的电视机,互联网电视机加速普及,家电企业也在尝试以合作的方式开展互联网电视的业务。从这个角度而言,在信息与娱乐内容方面,互联网与传统电视在电视屏幕上的竞争已经展开。从用户需求来看,希望每一个终端都能享受到娱乐和信息服务内容,但广电主管部门涉及监管和内容分布问题,所以广电压力很大,如何开展新业务也是重要的命题之一。(3)民营新媒体企业抢占渠道及业务。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充足的市场运作经验以及其独有的客户终端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一些有实力的民营新媒体企业已在互联网服务布局、渠道占领、业务开发等方面形成了先发优势。目前国营的广电新媒体企业无法在当下的状态与之抗衡,就发展趋势而言,已经形成巨大挑战。民营视频网站是网络视频的先入者,经过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以及市场监管的清理,经历了内部的第一轮竞争,形成了少数几家网站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与大量规模较小的视频网站并存的市场格局。一些民营门户网站也加入网络视频业务的拓展,拥有海量用户的门户网站资金充足,在购买版权时比传统视频网站拥有更多发言权。门户网站的介入势必引发网络视频行业的重新洗牌。

但在这样的挑战变局中,广电依然有决心在这场博弈中取得先导权,掌握主动权。

机遇一:现行策略为网络整合争取了时间。现行三网融合策略为网络整合升级争取了时间,广电网络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在三网融合初期,广电争取时间,加快网络整合的步伐,有利于打破分散格局,实现全网互联互通局面,有利于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的改造。

机遇二:广电有向新媒体业务推进的新空间。三网融合给广电新业务发展争取了空间,广播电视正从传统业务领域向新媒体业务领域推进。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广电优势是内容资源的掌控,IP电视将迎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增值业务将要成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不只拘泥于网络收视费用。杭州华数在三网融合探索中走在全国前列,既有电信业务牌照,也有广电业务牌照,业务许可范围几乎覆盖所有电信和广电系统。它在提供基本数字电视业务基础上还开发了包括传输电子商务、游戏、教育等多种增值业务,有效延长了产业价值链,满足多种需求,实现了向多业务运营商的转型。某种程度上,华数志在打造中国的康卡斯特(COMCAST)。

在网络电视方面,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核心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网民基础互动平台,同时,非常可取的就是它的业务架构:一个主网加一个客户端加若干专业子网子台子站和多终端覆盖。从内容传输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业务构架可以将国际、国内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和事件以网络视听的形式快速报道和传播,也为全球用户提供了视频直播、点播上传、搜索分享在内的全方位网络视频服务。在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带动下,一大批各地的网络电视台纷纷开展了网络电视业务。国家广电总局影视工作要点中提出,“有条件的电台、电视台都要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1.6 三网融合催生广电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型

从现有三大网络监管与运营情况看,广播电视网主要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监管,由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市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有线电视运营商来经营,电信网主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监管,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来经营,业务范围涵盖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两大类。

在未来两三年内,三网融合“不对称进入”的格局中,广电由于内容优势和先期布局,将力争在网络音视频产业发展中掌握主导权。中央三台应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电台、电视台都要依托传统的广电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同时,考虑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使新兴媒体成为继广告、收视费、票房之后广电行业的第四大创收来源。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产业需求,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新媒体的管理政策,推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结合。从高科技角度来看,要利用创业板这一资本平台,全面加快新媒体产业升级,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三网融合时代,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也是压力和动力并存的时代,压力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变为动力,两者并不矛盾。广电人有危机感才有大发展,通过不断努力,中国广电产业定然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三网融合条件下迎来黄金发展的机遇期。

早期的三网融合研究集中在技术革新基础上的计算机、印刷、广播等产业的交叉和融合。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egroponte教授用3个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会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继Negroponte之后,又有许多学者对产业融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哈佛大学的Ottinger和法国的Nora与Manc分别创造了Compunctions和Telemetriqu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并把信息转换成数字后,将照片、音乐、文件、视像和对话通过同一种终端机和网络传送及显示的现象称为“数字融合”。Pool(1983)指出,“融合”是指过去由不同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一个媒体提供。

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产业融合问题的关注进一步深入。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举办了世界上第1次关于产业融合的学术论坛——“冲突的世界:计算机、电信,以及消费电子学”。国际电信联盟认为:“由于科技进步改变了内容与网络传输之间的互动关系,相关产业中各部门的关系亦随之发生变化,电信公司与广播或电视公司在服务以及技术层面,已经开始逐步地相互侵入彼此的市场中。”1997年,在加州伯克利分校举办的名为“在数字通信与监管制度之间搭桥”的会议上,对产业融合与相关的监管制度政策进行了讨论。这两次研讨会表明,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开始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全面关注。

美国学者Kevin Maney在《大媒体》一书中提出:传统大众传媒业、电信业、信息网络业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统一到一种新产业之下,这一方面会造成向内“崩陷”的效果,即所有企业都会投入同一个市场,不是与他人结盟,就是要和过去从未竞争过的对象竞争。他认为:“大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概念和传播方式,向人们提供包括通信、影视、音乐、商业、教育等内容覆盖面极广的全方位资讯和娱乐,包括上述资讯和娱乐所产生的全部内容、设备和过程。较过去的媒体而言,它容量大、技术要求高,大多采用现今最为尖端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从而投入资金大,跨行业多,当然也以更深、更广的方式介入人们的生活。

三网融合最大限度地推进了传媒产业、电信产业、电子消费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的进步,使得它们互相交叉渗透发展,形成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信息产业。从全局层面来讲,三网融合就是通过加速发展信息产业的所有相关支柱行业,来推进全世界信息化进程。

三网融合促使包括通信设备、终端业务、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等产业都受益,例如光端机行业将直接受市场拉动,有线和电信运营商必然会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绝大多数业务都是由厂商来开发,用户参与难度很大。而未来三网融合的业务内容有可能是从各种渠道引入的,其应用是由不同的人群设计开发出来的。因此,为了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三网融合的终端产品必须本着开放的理念来设计;未来的融合终端,软硬件平台统一并开放是大势所趋。而且,随着半导体的发展,机顶盒芯片的速度越来越快,承载业务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业务的创作已成为可能。在这种良性循环的产业态势下,可以预见三网融合产业的繁荣为时不远。

第2章 国际三网融合进程评价

在国外,三网融合业务已蓬勃开展,各国纷纷调整监管体制和相关立法来促进融合。对电信、广电及互联网产业的政府监管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政府监管经验,政府监管应该明确监管的目的是要保障消费者利益在企业竞争中最大化,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竞争环境。为推进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推进三网融合具有重大意义。2.1 国外三网融合中的各项融合措施

从国外三网融合监管的经验来看,融合监管是必然的趋势。各国都从监管政策和管理体制上进行调整,使长期形成的广播电视、电信和互联网分业监管的格局被打破。融合监管对促进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可采取三种方式:广电进入电信;电信通过IPTV切入广电;广电与电信业合作。这三种方式的核心都是通过逐渐开放来谋取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也符合三网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需要走向广电和电信的互相开放,实现合作共赢。2.1.1 三网融合中的管理融合

因为三网融合涉及传统的电信和广电的利益,所以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国外三网融合中同样十分重视监管,为融合产业发展扫清障碍,建立秩序。

管理的融合是三网融合的政治保障,这既包括组织机构的融合,又涵盖了法律政策的融合。各国在管理三网融合方面各具特色,这与各自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从总体上看,欧盟的组织机构融合较早,法律体系也最为先进,这与欧盟法律先行的理念有直接的关联;美国组织机构融合最早,但发展相对缓慢,受到联邦制的影响,中央的融合激励被各地方州政府层层抵制,因此发展速度不及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同为东亚国家,受到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三网融合的步伐较慢,政策措施也相对谨慎。其中,日本的机构已经融合,正在制定出台融合的统一管理的法律;韩国的管理机构仍是分离状态,但近两年出台了一些鼓励电信和广电双向准入的积极政策。2.1.2 三网融合中的机构融合

面对产业融合的趋势,打破电信、广电产业的传统界限,整合原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重新以功能作为职责分工的标准,应是最有效率的权力配置模式。1.美国

美国根据1934年颁布的《电信法》,成立了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监管机构的融合。根据职能设置,FCC有权对商业广播电视、电信进行综合监管。改革之初,电信业和有线电视业仍由FCC内部的不同部门分别管理,其中,由有线竞争局和执行局管理电信业,由媒体局管理广播电视业,如有重叠可通过通信业务机构办公室进行协调。随着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FCC不断调整内部的组织形式和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为应对三网融合的要求,FCC将内设的公共电信的监管机构与有线电视的监管机构合并,统一设立了一个“竞争监管局”。融合后的新机构将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统一纳入监管范围,统一政策,统一监管。FCC现行委员会根据职能进行分工,共有7个职能部门和10个办公室。

美国于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是三网融合进程的标志性文件,针对美国的电信业和广电业的混业经营模式,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是对广播电视、电信进行管理的独立监管机构。《电信法》中明确规定,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从事电信服务,不必申请获取特许权;特许权管理机构不得禁止或限制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电信服务,也不得对其服务施加任何条件;电信企业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有线电视系统以及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美国政府对三网融合态度从开始的禁止到现在的支持。目前,通过电缆和光纤传输信号的有线电视公司,借助其设备优势,纷纷进入电话和网络市场;电话公司则通过设施升级和兼并等方式开始拓展网络和电视服务。三网融合正朝着“语音+视频+数据+无线”的方向发展。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高速宽带接入在美国仍占主流,但是面临着运营商光纤高速宽带的冲击。美国目前的接入方式以cable modem为主,而不是像其他国家那样更多以DSL为主。从历史上看,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发展较早,相对实力还算比较强,有市场化运营和融资的能力;政策上看,政府推动(尤其是当地政府)也是一方面因素,2003年FCC决定大幅推动本地电信运营商“线路共享”、“网元非绑定”;2005年美国最高法院的一纸裁决,肯定了FCC对有线电视宽带连接服务归属于“信息服务”的分类,裁决指出,提供宽带互联网连接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无需向竞争对手开放它们的宽带接入线路;同时,地方政府反而限制电信进入IPTV,保护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采取非对称的方式,直到1996年才开始对称进入。

美国第一大有线电视公司Comcast早就有进军无线通信领域的打算,并从FCC拍得许多无线通信频段。当Clearwire合资公司进行筹建的时候,Comcast公司不失时机地对其参股,以作为进军移动通信领域的跳板。当Clearwire公司推出商用移动WiMAX业务后,Comcast公司作为Clearwire公司的MVNO,于2009年6月30日在波特兰市开始提供WiMAX移动无线上网服务,服务品牌为“High-Speed2go”。该服务可将高速移动上网、网络电话与有线电视这三种业务进行捆绑销售,月租金为150美元。现在Comcast公司提供的移动终端上网速率可达12Mbit/s,而经WiFi路由器连到因特网的下行最大速率为4Mbit/s,这种Metro数据卡业务月租费为49.99美元。同时该公司还推出另一种双模数据卡,可使移动终端连接到3G/4G网络,并可在Sprint的3G网络与移动WiMAX网络上自动转换,对用户提供12Mbit/s最大下行传输速率,Nationwide双模卡的月租费为69.99美元。该公司还有另外一种组合上网计划,即在Metro数据卡服务的基础上,搭配50Mbit/s速率的固定宽带接入服务,其月租费为106.99美元,服务对象主要是PC、上网本(UMPC)和口袋电脑(MID)等移动终端。目前,Comcast的有线网络可提供给用户50Mbit/s的下行服务,已经覆盖到了35个州,在2009年冬季Comcast推出了100Mbit/s的服务。Comcast和时代华纳公司已表示,双方已开始进行测试工作,让人们通过Web去观看更多电视节目。美国Cox Communications有线电视公司则在2008年10月27日对外宣布,推出在CATV网络上的无线捆绑服务,2009年已有能力向本网的三分之一用户提供有线电视、高速上网和网络电话服务。该公司把无线接入服务看做是今后业务成长的关键,在利用华为的设备开通了3G网络后,该公司预测会有2300万潜在客户。该公司还从FCC以5亿美元拍到了700MHz频段的一些频率,并将把这些频率用做建设LTE(4G)网络,2011年推出了LTE商用服务。2.英国

英国是全球“三网融合”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已经具备了较为科学、系统的“三网融合”政策体系和监管体制。虽然中英两国国情不同,信息服务业的行业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英国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了推进融合在法律政策制定、监管体制设计和产业发展推进方面积累的宝贵成功经验,对于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英国的电信服务在发展初期是处于垄断状态,全国电信网络和电信服务的运营权实质上只掌握在英国电信(British Telecom,BT)一家运营商手中,这种垄断局面一直持续到1981年。为了打破电信市场的独家垄断,引入竞争,英国政府于1981年制定了《电信法》,规定新进入的公司可以申请电信网络运营权。打破垄断后,“如何保护竞争”就成为了英国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鼓励竞争,繁荣市场,英国政府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

1990年,为了进一步打破由BT和水星公司形成的寡头竞争格局,英国发布名为《竞争和选择》的白皮书,决议终止寡头竞争局面,全面开放英国的电信服务执照。在此基础上,英国的电信服务市场得到空前地繁荣发展。在英国电信服务走向自由竞争的过程中,1984年版《电信法》的发布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该法明确:“取消英国电信(BT)在电信方面的特权;规定了BT的解体事宜;增加了BT解体后的最大成员数”。在1984年《电信法》颁布后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为了鼓励市场竞争,英国原来享有垄断权利的一系列公共部门转化为私有部门或至少在部门中引入了竞争措施。至此,“公平、自由、竞争”逐渐成为英国电信服务发展的主旋律。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英国的电信业监管政策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打破英国电信业的垄断,引入竞争,而对电信服务的界定一直都采用比较宽泛的标准,并未对电信服务提供商的公司背景、电信服务承载网络的技术体系等问题进行严格的限制。

英国电信作为英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现在不仅同时提供互联网、电话等通信服务,也开办了自己的网络电视频道;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进军网络,推出在线电视服务,凭借内容优势吸引了大批网络用户。英国通过新一轮的网络改造,现已统一成一个主干网。英国很重视在网络融合的过程中管理和引导,2003年,英国成立新的电信监管机构Ofcom,融合了原有电信、电视、广播、无线通信等多个管理机构的职能,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产业发展。同时,Ofcom不断完善修改电信监管规定,保障了市场竞争机制。

英国的广播电视服务监管是由管制到放松管制到自我约束。由于在发展初期,广播电视被严格地定义为“公共服务”,国家对广播电视进行干预的痕迹比较明显,对广播电视的监管力度即使是在传媒行业内部相比于报业也要严格得多。随着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服务形态的快速发展,英国开始逐步放松了对广播电视服务的监管。1984年颁布的《有线电视和广播法案》首先在很大程度上放松了对有线电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要求。随后,1990年《广播法案》的颁布推动了广播电视系统改革。虽然没有完全抛弃“公共服务”的属性,却全面放松了对私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要求。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英国在1996年颁布的《广播法案》中放松了对每家广播电视公司拥有的英国观众量不能超过15%的限制,以鼓励广播电视服务商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发展壮大。相比于广播电视,英国放松对于有线电视监管的步伐更快。1982年2月,信息技术顾问团发表《有线系统报告》建议尽早发展宽带有线电视网络,形成全程全网,报告还建议成立新的权利机构发放宽带运营执照。198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白皮书中,提出有线电视作为广播电视和电信的交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于同年向11个有线电视系统颁发了有线电视特许经营执照。到了1984年,《有线电视和广播方案》的发布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开放了电视,特别是有线电视市场。新成立的有线电视管理机构不仅在有线电视建台和节目内容方面没有独立广播局管理广播电视那样严格,为了鼓励私人投资,政府还相应放宽了对内容的管制。新的基于数字模式的电视发行方式在较宽松的框架下,由私人资本推动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英国政府对有线电视“以私人资本推动发展”模式的确定,导致英国有线电视不能像电信服务和公共广播电视服务那样得到大量的政府资金支持,因而发展缓慢。巨大的初始网络建设投资、不可预测的回报周期,再加上英国公共广播电视服务广受欢迎的程度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大量私人资本望“有线电视”而却步。3.法国

法国电信与广电的关系在历史上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两者存在交叉参与。这一点可以从法国电信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看出来。实际上,法国电信公司早就参与法国广播电视业,为其提供网络传输能力。1964年以前,法国实施以中央政府为主要角色对公共广播电视进行领导的国有公共体制,也就是政府主导下的国有公共体制。法国广播公司(其后更名为法国广播电视公司,简称RTF)依法垄断法国广播电视,归属法国政府,对政府信息部负责,由政府总理任免其负责人,并全面控制其新闻报道和节目安排。这一政府垄断体制在1964年结束,随后法国成立法国公共广播电视机构(ORTF,也称广播电视局),但ORTF跟法国政府之间依然存在默认的从属关系。

1982年,法国出台了《视听通信法》,随之成立传播视听委员会。根据新的法律,广播电视与政府关系淡化,政企分开。从此以后,广播电视公司成为社会性企业,开始引入市场竞争。

1986年,《通信自由法》出台,同年成立了“国家自由通信委员会”(有的也称之为“国家自由传播委员会”)。之后,1989年最高视听委员会(Conseil Superieur Audivisuel,CSA)成立。“国家自由通信委员会”和“最高视听委员会”的成立象征法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政府主导之下的国有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演变为国有社会公营广播电视体制,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向独立的国家广播电视行业行政机构主导的历史性转型。

首先,电信和广电在宽带接入上可以“并道”。近年,法国宽带用户市场发展非常快,法国宽带市场在欧洲排名第二,2005年底,法国电信市场上拥有950万宽带用户(ADSL,Cable,BLR)。法国宽带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当时的电信管制局的决策:发展宽带接入,开放传统电信运营商本地环路市场。这样,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ADSL传送电视。反之,CATV网也可以传送话音和文本。

另外,广电业务数字化为电信和广电的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会。2006年初,根据主管文化和通信的部长建议,相关部门草拟了一部《关于视听广播和未来电视现代化法律草案》,草案建议2011年11月30日之前在全法国实现广播数字化,与此同时,推进数字电视,并指出“未来电视现代化就是高清晰度电视和移动电视(TMP)”。电信监管机构ARCEP建议,TMP可以在地面无线电网播放,也可以在电子通信网上和在第3代移动网络及WiMAX网上播放。ARCEP还建议,电视内容应具有灵活性,以保证内容的创新和多样性的自由。由此可见,《关于视听广播和未来电视现代化法律草案》将进一步拓宽三网融合之门。

目前,三网融合在法国快速发展。电信市场研究机构Pyramid Research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到2014年,随着法国各运营商加快投资光纤网络,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除价格优势外,终端连接的便捷是消费者青睐三网融合服务的另一个原因。4.日本

日本具有融合的监管机构。2001年,日本政府进行机构改革,成立总务省。在管理机构方面实现了对电信和广电的融合监管。总务省下设信息通信政策局,统一负责制定有关广播和通信发展的政策;另设综合通信基础局,对通信与广播设施及相关业务进行监管。机构融合的支撑——承载与内容管制相分离,日本明确将广播公司分为“提供设施的广播公司”和“提供节目的广播公司”,将承载与内容管制相分离。总务省是日本通信与广电的统一管理机构。下属的信息通信政策局和综合通信基础局承担通信与广电管理职能。信息通信政策局主要负责制定广播和通信发展的政策,是日本ICT产业政策的制订者;综合通信基础局主要负责对广播和通信设施及业务的管理工作。

日本有线电视最初是为了解决边远地区收看电视困难以及大中城市电视信号受干扰的问题而开设的。1972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有线电视广播法》,此后有线电视纳入法制轨道,由邮电省负责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民间经营的大小不等的有线电视网共有6万多个,其中有的只转播节目,有的兼播自办节目。目前日本有线电视用户超过2000万,普及率约40%,其余主要为卫星电视用户、地面开路电视用户及互联网电视用户。

J:COM是日本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业务范围覆盖从北海道至九州的五大都市圈的部分有线电视网、高速互联网、电话等服务。自1995年创立之日起至2009年共经历了十余次整合,合并了近二十家公司,各项业务也随着实力的增强逐步壮大起来。由于日本的各家电视台并不负责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有线电视只是作为电视广播信号的一种手段而非主要手段,造成了日本有线电视网极其分散的格局,要实现大范围内有线电视网向多业务服务提供商转变必须将分散的小网整合为一张大网。J:COM引入MSO(Multiple System Operator,多系统运营商)概念,统一进行设备采购、节目购买,对旗下23家公司48家放送局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并于2005年3月在JASDAQ证券交易所上市。用户在进行业务开通、变更、解约等申请时由J:COM总部将请求分发至用户所在地域的子公司,由子公司负责具体业务的实施。由于日本不存在各项业务准入的限制,使得各运营商在开展多项业务时无需考虑政策是否允许。与此同时,日本的电信运营商也正在加紧固网改造的步伐,加速进行下一代网络的建设。5.韩国

韩国正由分散的监管体系向融合的监管过渡。信息通信部是电信业监管机构,下设通信管制局具体负责通信业监管,负责事前监管。韩国通信委员会(Korea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KCC)是通信部内半独立的电信监管机构,侧重事后监管。KCC管制权限有向独立电信管制机构转变的趋势。广播电视委员会是所有广播电视媒体内容监管的统一机构,负责地面广播电视、有线广播电视、卫星广播电视、有线转播运营和音乐广播电视的许可和核准等管理权。韩国的电信和广电监管部门与中国政府设置机制类似,也面临着具体政策上的相互制约。一般来说,文化部门与广电部门在内容管理方面基本保持一致,而通信部门更多从网络监管方面来审视问题。协调管制上的困难制约了三网融合的发展。2008年2月,成立的新的融合管制机构——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变革,统一负责韩国电视广播改变韩国融合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并借此繁荣新兴的媒体产业。2.1.3 三网融合中的法律融合1.美国

美国于1934年出台《电信法》,授权成立了统一的监管机构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但严格禁止双向进入。1996年,改革《电信法》,明确允许电信与广电运营商双向进入,都可以提供包括语音、视频和数据的多种业务。但由于美国的联邦制政体,本地州政府存在特许制度,电信运营商要提供视频业务仍需获得州政府的特许经营许可证。2006开始,美国联邦政府要求各州特许机构在90天内答复电信运营商经营视频业务的申请,在180天内答复新视频服务从业者的申请,以禁止各地特许机构以不合理的理由排斥相关从业者进入市场。

FCC作为独立的联邦行政机构对商业广播电视、电信进行管理。其组成的5位委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FCC由6个局和10个办公室组成。在广播电视行业的管制中,美国区分为联邦与各州的市政当局两级机构。联邦一级的FCC在广播电视管理方面具体的职责包括:(1)无线广播电台建台许可;(2)有线电视用于商业用途的频道容量的资费及相关程序条件;(3)有线电视节目内容监管;(4)有线电视运营商节目传载协议。

地方广播电视业务管理机构主要是经联邦、各州或地方法律授权行使特许权的政府机构。FCC管理有线电视时要与各州和地方政府协调。地方政府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1)有线电视系统建设之特许;(2)有线电视业务资费、特许费用;(3)服务设施及设备等监管事宜。

另外,一些专门的社会机构(如公共广播社团、广播管理委员会)也对广播电视行业有着监管权力和职责。

美国1996年开始实施新电信法,从法律上解除了对三网融合的禁令。1996年《电信法》的颁布增加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性,其最大特点是取消对各种电信业务市场的限制,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者互相参股,创造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以促进电信业的发展。由此,整个电信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性准入许可。美国的电信和有线电视的相互进入由FCC进行管制,并且负责颁发相关的许可证。

有线电视业务运营商进入电信业的相关规定为:有线电视业务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从事电信服务,不必申请获取特许权;特许权管理机构不得禁止或限制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电信服务,也不得对其服务施加任何条件;特许权管理机构不得命令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停止提供电信服务。

电信经营广播电视业务的许可规定为:有关广播电视业务的许可包括无线广播电台许可、有线电视业务许可。电信企业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有线电视系统以及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提供有线电视业务需要获得地方政府的本地许可证,通过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电视业务则不需要申请建立和经营视频节目分配系统的许可。

关于内容方面的管制为:美国对在互联网上传输的内容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实行不同的管制。对于互联网上的内容不严格限制,而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管理。美国政府不直接干涉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在这方面倡导进行行业自律。但是法律禁止在互联网上向未成年人提供不良节目内容。

美国1996年的《通信法》是一部融合的法律,对广播电视业和电信业的互相进入条件进行了规定,并且对之前不对称进入的规定进行了修改,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允许双向进入。并且以法律形式授权联邦通信委员会对广播电视和电信业进行监管。2.英国

英国现行的信息服务政策、监管体制充分体现了英国政府在“大融合”背景下制定的“公平、开放、鼓励竞争、消除垄断”的监管原则,对英国信息服务业和“三网融合”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英国现行信息服务政策、监管体系对英国“三网融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形成了独立、融合、统一的监管部门——Ofcom;(2)形成了促进融合、鼓励竞争的通信大法——2003年颁布的《通信法》;(3)形成了开放的业务界定方式;(4)形成了宽松的市场准入条件。

英国信息服务政策发展的脉络总结见图2-1和表2-1,从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英国信息服务政策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图2-1 英国信息服务政策发展脉络表2-1 英国重要信息服务政策一览

英国根据2003年颁布的《通信法》于2003年成立了行业主管部门Ofcom(Office of communication,通信办公室)。成立后的Ofcom替代了原有的5家相关行业的监管机构:独立电视委员会、广播标准委员会、电信管理局、无线监管局和无线通信局,负责对英国整个信息服务行业(包括广播、电视和电信业)的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分配,对所涉及的广播电视产业(含部分公共广播电视服务监管责任)和电信产业的发展进行监管,促进融合和开放,鼓励竞争,消除垄断,保证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除了融合和统一,“独立”也是Ofcom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为行业监管机构,Ofcom既不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是民间组织。Ofcom直接对议会专门委员会(该议会专门委员会同时负责贸工部和文化、媒体和体育部的有关事务)负责,而不需对内阁大臣或政府部长负责。财务方面,Ofcom只接受国家审计办公室的审计和监督,使Ofcom独立于政治,高度透明并具有延续性。政府无权干涉Ofcom的监管工作,仅在有关无线电频谱的国际事务中,Ofcom需和贸工部一起处理有关事务,如出席有关无线电国际大会等。3.法国

法国广播电视监管机构CSA是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享有政府授予的很大权利,包括人事提名、经费管理、政策提案、市场监督、监督惩处等,它统一管理包括公营、私营,全国和地方电视节目市场。单就监管职能而言,其职能包括:分配技术传送系统和确认技术标准;制订节目制作和播出规则;限定广告时间;确保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多元性;发放或吊销广播电视执照;规范市场和投资等;与相关机构的协调;执行纪律。

CSA和美国FCC的不同之处在于,CSA没有负责电信方面的业务,而多加了类似于BBC的Broadcasting Standard Commission的规范媒体的角色。CSA虽然是由政府编列预算作为经费来源,但却是完全独立的。

在法国,支撑三网融合的基本法律是《邮电法》、《电信管制法》、《视听通信法》和《通信自由法》。

作为电信根本大法的《邮电法》规定,公共电信运营商可以“建立和经营广播电视网络”。这里说的“广播电视网络”应当理解为广播电视传输。由于时代变迁需要,《邮电法》在1996年和2006年两次通过重大修改,现在改称《电子通信与邮政法》,它充分吸纳了欧盟指令基本精神,在市场准入方面,除了无线频率和电话号码需要个别许可证或使用权外,将长期实行电信市场准入许可证制度改为“一般授权”。新的电信提供者无需申请许可证就可以进入电信市场,广播电视业自然包括在其中。《电信管制法》是为了跟上欧盟1998年开放基础电信业务市场承诺而专门出台的一部监管法律。现在看来,法国的做法很独特,世界上像法国一样专门设立电信管制法的国家很少。《电信管制法》虽然总体上仍然是对《邮电法》修改的结果,但修改的重点突出了电信管制的系统性,全面包含了与电信有关的监管内容。《电信管制法》要求所有公共网络运营商“应当客观、透明、无歧视允许视听业务接入其网络”。这说明,电信法律要求电信网络对视听业务开放。《视听通信法》早在1982年就面世了,2004年对其修订,改称《电子通信及视听通信服务法》,同样具有浓厚的欧盟指令色彩。这就是说,视听服务市场比以前更开放了,在竞争环境下电信进入视听业不成问题。《通信自由法》是1986年颁布的,1996年及其后多次多处被修改。法律重点针对广播电视业,也同时涉及广电和电信两业的融合。主要内容有:规定开放新的通信业务,发展地面数字电视(TNT);淡化广电监管机构对频率资源的指定或指配,实行频率资源招标机制;经营广电业务必须获得相关部门或机构的许可;地方政府或团体可以建立或掌管辖区内的广电网络;电信运营商可以与广电企业以合作方式经营有线电视网;电信运营商在依法获得电信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单独经营地方有线电视网。

根据2004年7月9日第2004-669号法令,CSA负责监管广播电视业的活动的下游部分,即商业化、内容播放与信号传送两大块。商业化监管负责的内容包括技术条件和财政条件,如调解电视节目播放的分歧,调解各方间的数字电视付费信道的分歧,负责向发行者和运营商分配广播电视频率并向竞争委员会提出建议。内容播放监管负责的内容包括是否损害思想潮流和社会舆论的表达多元化、维护公共秩序、保护青少年等。信号传送监管就是对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监管。目前法国最大的公用广播电视运营商TDF公司的网络由Antalis TV公司、Towercast公司和Canal Plus公司共同合建,受CSA监管。按照欧盟定义,这个网络也是公用电子通信网。但在电子通信运营商之间出现网络分歧时,不管这个网络是否受管制,ARCEP有权进行调解。

在1996年以前,法国广播电视传输网60%以上由法国电信公司提供。甚至,法国广播电视商TDF曾经就是法国电信(FT)的一部分,只是TDF可以建立自己的独立网络,也可以租用法国电信公司的传输网络。

1996年,为应对市场开放的挑战,法国电信公司从股份公司改制为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分国外和国内两大部分。国内部分实行母公司和子公司体制。到1999年,在法国国内的40家子公司中,这些子公司按业务分成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和多媒体、CATV和数据通信4大块,而经营CATV和数据通信的子公司就有10家之多。由此可知,法国电信集团公司10年以前就可以经营有线电视业务,电信与广电在历史上有着不一般的联系。

前几年因政策调整,广电方面推进改革,网台分开,再加上受法律及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影响,法国电信公司从广播电视领域得到的利润很薄,不得不大步从该领域撤退。4.日本

日本在发展三网融合中注意到用户终端的融合和相关法律的融合。日本正在开发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在目前的日本,通信、广电和互联网仍是各有各的网络。在日本三网融合面临的难题是有关法律的重整。以日本广播协会为代表的广电产业和通信产业一直是各自独立发展的,要推动电信和广电融合时,必须打破条块分割,以创造一个电信、广电相关企业都能自由参与竞争的环境。在日本“i-Japan战略2015”中提到,2015年之前,固定网速率达到1Gbps,移动网速率达到100Mbps。

日本《广电经营电信业务法》旨在促进通信与广电传输设施的融合,放松了对CS(Communications Satellite,通信卫星)广播电视及有线广播电视使用电信设备的管制,使广电经营电信业务制度化。《促进开发通信广电融合技术法》目的是为了使通信与广电的融合技术,提供和普及电信业务,以通信、广电为特例业务,向通信、广电融合技术开发者支付补助金,以及调整通信、广电融合技术开发所必需的电信系统设施,制定必要的措施,使该设施为该技术开发者共同使用。

1989年,日本修改《广电法》和《电波法》,明确将广播公司分为“提供设施的广播公司”和“提供节目的广播公司”,并在《电信业务中的广电服务法》中将承载与内容管制相分离。2001年以来,日本对《电信事业法》等相关法律进行多次重大修改。例如,关于电信进入广电的相关法律有《电信业务中的广电服务法》、《电信业务广播法》、《电信事业法》;关于广电进入电信的相关法律有《广电经营电信业务法》;关于技术融合有《促进开发通信广电融合技术法》。随着日本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和IP化的普及。日本的通信、广电法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各类新兴业务的发展需求。日本总务省于2007年12月提出了建立综合法律体系的具体方案。根据总务省2008年版《信息通信白皮书》的阐述,日本政府决定制定“横向分割”的法律体系。该法案可以分为内容、平台、传输设施三个基本层面,其中传输设施又可以分为传输业务和传输设备两部分。日本政府期望建立世界上最先进的法律体系,将当前法律的“纵向分割”结构转换为“横向分割”体系,实现综合的一体化的相关业务法律制度。目前,日本信息通信审议会讨论并修订了《构建通信、广电综合法律体系方案》,并计划近日向日本国会提交正式法案。5.韩国

韩国的相关法律前期进展缓慢,近年来稍有改观。2008年出台了允许电信运营商提供IPTV业务的《IPTV业务法》,该法案明确提出韩国的广电公司可提供全国性的IPTV服务,但为防止对市场的垄断,其占有率不得高于1/3;KT等电信运营商可直接提供IPTV业务服务。新法案明确允许了电信运营商涉足视频服务。在视频服务领域引发了电信与广电运营商的全面竞争,极大地促进了韩国IPTV产业的发展。同年,韩国出台了《广播通信委员会组织法》,全面调整了广电业和通信业的传统体制框架,成立了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作为融合的监管机构,取代了信息通信部和广播委员会。此次监管体制的改革,将有望改变韩国新兴媒体产业相对滞后的现状,极大繁荣新兴业态。

韩国在建立了融合监管机构后三网融合进展逐渐加快。2009年之前,韩国的IPTV、DMB移动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广播一直没有进展,之后韩国信息通信部和广播委员会合并,成立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统一负责韩国的电视广播、通信和新传媒政策。新的管制机构成立不久,韩国三网融合总体比以前顺畅许多。

韩国电信运营商一直在为IPTV的商用积极筹备,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韩国IPTV发展滞后于全球发展速度。IPTV近期在他国市场表现得如火如荼,甚至全球有多家电信巨头开始了新的行动。韩国国会通过法律,允许电信运营商通过宽带网络提供电视节目服务,这将为包括KT在内的韩国固网运营商提供IPTV服务扫清障碍。目前韩国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80%,首都首尔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07.8%。正是由于良好的商业环境、优惠的政策支持以及积极的社会因素促使了韩国宽带取得了巨大成功,也为IPTV的平稳起步奠定了基础。同时竞争环境的压力也迫使韩国固网运营商不得不实施战略转型,如KT(Korea Telecom,韩国电信)集团的融合业务已经是其转型的核心。KT高层表示,新推出的MegaTV业务,即IPTV业务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活力。韩国另一家运营商Hanaro也推出了IPTV业务——HanaTV。为吸引客户,韩国电信KT与Hanaro电信都运用了捆绑盈利模式与灵活的价格策略,如对于打包使用宽带、IPTV和电话服务的用户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同时,两家公司还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使用户在最短时间内了解IPTV交互式多媒体的特性。而之前的市场调查表明,韩国电信84%的用户都愿意购买MegaTV服务。

技术融合是三网融合的基础。由于技术的引进和交流,各国三网融合的技术之间没有明显的壁垒,表现为总体趋同的特性。比较各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欧洲的宽带网络用户数量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考虑到人口因素,人均相对数量并不占有任何优势;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宽带用户数量较落后于上述地区,但总体上水平仍然较高。可以认为,目前三网融合快速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2.1.4 三网融合中的市场融合

市场融合是三网融合的根本目标。世界各国三网融合的市场体现在其市场规模和企业实力。总体上看,欧盟、美国的IPTV产业明显好于中、日、韩等东亚国家。

西欧是当前IPTV最活跃的地区。法国的IPTV市场由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加入而竞争异常激烈。Free公司已经完成了对ADSL2+网络的升级改造,现有用户的20%都已开通IPTV服务。尽管目前尚无视频点播服务,但随着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增加将很快推出。德国由于电视网络覆盖面广且大部分免费提供,致使电信运营商的IPTV市场开拓缓慢,点播电视是德国IPTV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比利时和荷兰的电信运营商网络覆盖面大,凭此优势大力推广网络视频服务,并且还将启动时移电视、视频点播等服务。与此同时,各国的广电服务商也推出了电信业务开展竞争。

美国IPTV的发展受到地方特许制度的影响,发展速度明显不如欧盟国家。电信运营商开展视频服务,要向多个地方政府申请,且特许经营许可证还要求从业公司向政府缴纳收入5%的营业税,大大增加了行业门槛,保护了传统广电部门。相信美国目前针对此种情况的政策改革将能部分改变IPTV进展缓慢的现状。

日本的基础设施完善而发达,IPTV市场活跃而行业竞争也相当激烈。目前,日本的宽带网络带宽已达到20~40Mbit/s,完全可以满足IPTV甚至高清电视业务的承载需求。目前IPTV市场主要被NTT,KDDI,Softbank,Poweredcom,Itochu等大型运营商瓜分。随着全新的综合监管法案的出台,日本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购买力将成为世界上相关业务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韩国宽带网络设施发达,具有发展IPTV的良好基础。但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的限制,广电运营商受到政策性的保护,不允许电信运营商进行IPTV服务的大面积推广工作。随着新法的颁布实施,相信相应市场将很快启动。2.2 国外三网融合模式

三网融合是一种重要的产业融合现象。随着信息化推进、网络快速普及和电子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三网融合的技术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弱化,为全面推动三网融合创造了条件。世界各国纷纷将三网融合作为提升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引擎,并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其中有许多成功的融合模式为我国的三网融合提供了重要启示。2.2.1 美国“三网融合”的竞争模式1.高速宽带业务的竞争

从美国“三网融合”的市场格局中不难看到,在“融合”过程中,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广播电视服务商,并非急于进入对方主营业务,而是在“融合”的中间地带展开激烈竞争,“高速宽带业务”正是这个中间地带。为争夺宽带用户,美国电信业与有线电视业都努力提高网络速度。电信业提供的宽带接入是用户独享的,而且品种繁多,如美国最大的本地电话公司和无线通信公司Verizon公司可以向用户提供768Kbit/s、3.0Mbit/s、7.1Mbit/s和50Mbit/s等多挡下行速率的服务,甚至还推出最高达100Mbit/s速率的下载服务。早在2008年,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商康卡斯特(Comcast)公司的宽带用户数就已与排名第一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比肩。

此外,宽带业务竞争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在于,不但下行速率要求高,而且上行速率也要求高。面对这种新形势,电信公司推出新的举措,如Verizon公司推出基于FiOS(用户光纤)网络的高速互联网服务,通过使用这项服务,用户可以用同样的上行和下行速率连接因特网。这种“对称速率”服务先后在纽约、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推出,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用20Mbit/s的速率上传和下载信息。2.跨产业融合的资本驱动模式“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在促使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同时,也促使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进行“跨产业合作”,以利用最短时间、最小投入实现“三网融合”。

一方面,有线电视公司凭借宽带业务进入电信市场,目前宽带接入及语音传输业务收入已经占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总收入的40%以上。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还在进一步尝试开展网络游戏、移动电话等新兴业务。而另一方面,电信公司则从IPTV(网络电视)切入广电,如Qwest公司和RTC公司(Ringgold Telephone Company)率先于2001年推出了IPTV业务,之后,多家电信运营商在2002年相继试水IPTV业务。从2004年开始,美国各大RBOC(区域贝尔电话公司,全美共有7家)都在积极部署基于光纤接入的IPTV业务。

康卡斯特(Comcast)也积极拓展多样化应用服务领域,如推出在线游戏Gamechannel、在线影像服务TheFan等项目。继2003年推出影视服务TheFan后,康卡斯特(Comcast)在2007年10月再推出OnlineVideo服务Fancast.net,进一步整合网络上的电影和电视剧内容,向内容领域整合方向发展。在巩固宽带市场地位的同时,该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网络全数字化改造工程,计划用1~2年时间,在有线电视行业内率先完成网络全数字化改造。

此外,美国信息产业领域出现了另一种融合方式——以资本运作形式进行的产业融合。电信公司(包括长途公司和本地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互联网公司等通过资产重组和并购,实现技术、资本和市场的互动前进。如以大众领域为优势的斯普林特(Sprint)以350亿美元收购了以企业市场为优势的Nextel公司,实现了双方业务的互补,合并后的Sprint Nextel公司成为新的通信业航母。再如,美国最大的有线网络运营商康卡斯特以540亿美元并购了美国最大的电报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合并后的公司在无线通信和企业电信服务领域占据全美领先地位。因此,可以说,未来美国电信业将经历资本重组与并购的快速整合。3.网络电视将改变美国电视服务的竞争格局

美国的IPTV存在不同类型,其中网站方式通过流媒体技术向观众提供影视作品,它的代表有AOL、Google、ABC和其他新兴科技公司等;还有一种是电信方式,通过宽带接入和机顶盒向用户提供服务。随着网络电视注入的强大生命力,美国加速了三网融合的步伐。网络电视的节目数量和用户数量都在飞速增长。通过机顶盒收看网络视频,成了美国人越来越接受的一种形式。到2009年第三季度末,美国最大电信公司AT&T的网络电视用户数达到了180万户。到2013年,美国有1550万家庭用户订购电信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网络电视服务。网络电视逐渐排挤传统的有线电视业,把传统的广播电视模式变为开放灵活和客户化的产品。4.高清电视正成为电视市场竞争热点

目前,美国已经有近二分之一的家庭拥有播放高清电视(HDTV)的电视机。现在美国卫星电视公司(DirecTV)已能够为其用户提供100个高清电视频道。康卡斯特(Comcast)和时代华纳公司也能够为大多数服务区提供100个左右的高清电视频道。康卡斯特(Comcast)在2008年第四季度基本用户流失了23.3万户,但由于其高清晰度电视频道订户增长了24.7万户,总利润还是取得喜人的成绩。高清晰度电视频道已经成为公司赚钱的法宝。AT&T在2007年增加了42个高清频道,此外通过一个名叫U-Bar的信息服务,用户在电视机上还可以查看新闻、天气、交通状况和体育赛事比分等。5.美国三网融合市场全业务运营借鉴

2009年美国付费视频市场规模为1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线视频台600亿美元,卫星电视台300亿美元,IPTV台40亿美元,有线电视占比60%左右,是最大市场主体。2009年美国近1.16亿家庭中拥有电视的比率约98.9%,其中6260万是有线电视用户,占拥有电视的家庭总数的54.7%,卫星电视用户达3300万,约占28.6%。IPTV用户数在560万左右,用户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不到1%上升至5%。从ARPU值来看,有线和卫星均在70美元/户左右,IPTV在50~60美元之间。美国在线视频用户维持快速增长,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显示2013年美国在线视频用户数达1.8亿户,占美国人口比重达56%,这同时也意味着接近75%的互联网用户会成为在线视频用户。美国在线视频产业日益繁荣并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观众规模、技术支持以及优质的付费内容3个因素的互相促进,将助力在线视频行业在未来蓬勃发展(见图2-2)。图2-2 2010—2015美国在线视频观众规模

观众收看付费视频的热情也日益高涨。Youtube、Yahoo!和Facebook的付费节目已经累积了数量可观的观众,还有一些新兴的网站,比如视频音乐网站VEVO,因其付费节目吸引了许多观众,从而获得一些顶级的广告赞助商。即便是最近出现的一些网络服务,如Netflix和Hulu,也通过其各具特色的内容保持市场的领导地位和品牌影响力。“观众规模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以及内容的可看性,给营销主管们带来了众多将品牌植入付费视频的良好时机。观众、设备和内容,是付费视频的三要素。”eMarketer资深分析师及作者Paul Verna如是说,“这种良好的势头会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但是有可能会碰到一些小挫折,比如版权问题、广告形式和收费的不正规、节目提供方的个人喜好、设备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对内容的限制。”

在互不准入阶段,有线电视在通过纵向整合实力有了长足发展,1996年《电信法》打破了限制,推动有线和电信市场进入全面竞争。有线、卫星和电信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兼并收购、技术改革、差异化竞争等使整个视频产业规模从2000年以前不到400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近1000亿美元。此间,有线电视用户数略有下降,但市场规模和户均用户收入(ARPU)均在增加(见图2-3)。图2-3 美国视频产业用户结构(有线/卫星/IPTV)及ARPU值对比2.2.2 加拿大融合业务管理模式

加拿大已经建立了融合的管制机构(Canadian Radio-televis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CRTC),对融合业务进行管理。从总体上来说,加拿大不存在政策壁垒和隔阂,电信和电视业务互相融合、互相渗透。1.统一的监管机构——加拿大广播电视电信委员会(CRTC)

加拿大广播电视电信委员会(CRTC)根据1968年广播法设立于同年4月1日,它遵循加拿大《广播电视电信委员会法》,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管理监督广播电视事业、发放许可证事务的机构,负责执行《电信法》与《广播法》,对全国广播、电视和电缆电视以及跨越省界的电信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委员会拥有规则制定权和许可证批准权,对电信和广播电视经营部门(包括节目)发放经营许可证,制定互联互通规则,保证公平竞争和普遍服务,协调各种纠纷,但不负责频率分配。CRTC每年经过通信部长向议会提出年度报告,在各地方设立必要的派出机构。2.三网融合的相关法律规定

加拿大三网融合相关的法律有:加拿大广播电视电信委员会的《加拿大广播电视电信委员会法》、《广播法》 以及《电信法》。

加拿大政府对三网融合的基本态度是:对电信与广电在未来的综合业务中孰优孰劣不作判断,只坚持政策上的开放态度,允许业务之间的相互融合,鼓励市场竞争,以实现对电信与媒体不同的公共政策目标。

加拿大广播法第9条规定由加拿大广播电视电信委员会(CRTC)对广播电视传输服务许可证设定等级、颁发许可证,并规定许可证的有效期为7年。同时还对所播放的节目内容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和限制。

1999年加拿大政府颁布《新媒体豁免令》,将“新媒体”定义为“利用因特网传播广播电视的媒体”,并规定利用因特网传播广播电视可以免于申请许可证。3.三网融合的市场现状

1)有线电视网经营政策放开

加拿大有线电视网的经营完全放开,电信和电视业务互相融合、互有交叉。例如,加拿大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罗杰斯传播公司(RC),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成功收购了加拿大唯一的全国性无线电话公司,其在加拿大拥有了750万有线电视用户,在美国也拥有了几十万用户。另外,加拿大宾馆饭店的电视机全部具有上网、听广播、玩游戏、点播电视节目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2)IPTV用户市场份额加大

在北美IPTV市场中,加拿大传统电信公司走在了前列,曼尼托巴电信(MTS)和萨斯喀萨温电信(SaskTel)已经在VDSL和ADSL网络中开通了IPTV业务,Telus和加拿大贝尔在2005年进入这一市场。从用户发展情况来看,到2004年9月份,加拿大电信运营商的IPTV用户数约有5万户,约占加拿大全部电视用户总数的2%,到2006年底,IPTV用户数达到25万户,用户市场份额约占到17%。

3)CRTC对手机电视业务放开

近日加拿大广播电视与通信委员会(CRTC)作出决定,不对手机电视业务实施监管,这将有利于推动加拿大电视领域的创新,而且也不会影响到广播公司履行《广播法》所赋予的各项义务。CRTC认定,由贝尔移动、Rogers无线、Telus移动与MobiTV公司联合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可以适用该委员会制定的原本适用于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的《新媒体豁免令》。无论是否经由互联网提供,手机电视业务都应被免于管制。4.加拿大三网融合经验参考

加拿大有统一的广播电视与电信业监管机构CRTC,并有关于机构职能的专门立法——《加拿大广播电视电信委员会法》,为三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以保障行业发展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力争把握融合带来的机遇,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和节省资源留下空间。

加拿大对融合方面的政策制定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更有利于三网融合的发展,有利于各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市场的竞争,有利于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存在政策壁垒和隔阂,电信和电视业务互相融合、互有交叉。

加拿大电信业与广电业实行的是不完全竞争性管制制度,就是由电信、广电管制机构和竞争管理机构共同对市场进行管制,采取政府指导与市场竞争并行的方针政策,可以说,加拿大的电信与广电市场已经逐步由垄断走向开放,这就更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有利于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2.2.3 英国三网融合实践模式

英国广电和电信相互进入模式都比较灵活,但融合性业务发展仍然较为滞后。在融合性业务中,IPTV进展缓慢。进入2007年以后,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英国IPTV市场开始加速发展。手机电视业务正处于不断探索中。1.业务合作模式

从目前英国提供的融合业务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广播电视企业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平台,电视运营商提供内容。例如,英国商业电视台IPTV和移动运营商“3”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在移动平台上开放在IPTV上热播的优秀节目;第四频道公司和Vodafone和Orange合作,专门开发移动电视频道节目。(2)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分别经营融合业务。前者(如固定电信运营商BT)开展IPTV业务,O2在牛津地区利用DVB-H技术提供TV业务等;后者BBC利用地面数字电视“自由收视”平台在全球推出一种移动业务,内容主要是新闻和体育节目等。(3)一个运营商提供多种业务(multi-play)。英国有线电视公司NTL&Telewest可以提供有线电视业务、电话业务和互联网业务。2.融合业务发展(1)IPTV业务。英国人口数量在西欧国家中位居第三,同时又是最成熟、最具消费潜力的付费电视市场之一。但是IPTV在英国一直发展缓慢。直至2006年11月,英国电信才推出BTVision业务。此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Tiscali、Virgin和Orange等运营商相继宣布拓展英国IPTV市场的计划,英国IPTV市场将会迅速迎来激烈竞争的局面。(2)手机电视。2006年初,英国的移动运营商Virgin移动联手BTMovio,O2联手Arqiva分别就基于DAB和DVB-H标准的手机电视业务进行了商用试验,并公布了试验的结果。总体来看,试验结果比较乐观。随着英国3G用户的快速增长,手机电视用户和业务量也将会进入快速增长期。3.英国三网融合经验参考(1)统一的监管机构和允许相互进入政策是三网融合的制度基础。信息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三网融合的基础,但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制度和体制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2)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是三网融合的物理基础。三网融合是典型的双边市场,有线电视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围绕宽带用户而展开的激烈的平台竞争。原先英国家用带宽相对较窄,并已经成为制约IPTV发展的重要因素。1~2Mbit/s的带宽只能支持标准清晰度电视频道和同步宽带互联网连接,不足以支持高清晰度电视等更高端的业务。(3)监管政策要考虑广电和电信的属性差异。三网融合确实改变了广电与电信相互隔离的外部关系,但双方各自独立的内在特性依然存在:一是广电具有鲜明的二元价值目标,即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二是英国对经营广电业务和经营电信业务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准入条件。(4)三网融合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机制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基础。英国早已经在电信市场上实现了竞争,还对广电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广电公共管理和市场运作区分开来。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等多种形式提供网络融合业务,而无需在不熟悉的环境内开拓业务。

英国三网融合的实践表明:融合仍然受到实践的限制。三网融合并不必然过渡到“三网合一”。在可预见的将来,有线电视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将在电信/电视业务的不同整合上展开激烈竞争,但是,没有一个平台能够在融合中让其他运营商处于绝对劣势地位。2.3 国外三网融合的立法发展

如果用一句诗文来形容三网融合推进的态势,“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最恰当不过了。在比对国际上三网融合的进程时不难发现,三网融合的政策和法律规定都相对比较完善,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等都通过法律对三网融合进行了详尽的规定,从而推动了三网融合的发展。2.3.1 美国三网融合的立法发展1.发展阶段

美国在三网融合方面的政策法律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的禁止跨业经营

1970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禁止电信与传播业相互跨业经营,其目的是保护新生的有线电视产业。1982年,美国独立电话协会提请FCC撤销跨业经营限制,被驳回。1983年,法院判决AT&T案,禁止电信公司进入信息服务业,这当然也禁止电信公司开展有线电视业务。美国国会于1984年《有线电视法》第613条明文为防止独占的区域性电话公司产生不公平竞争行为,妨碍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禁止电信公司跨业经营有线电视业。整个区域性电话公司分别提出诉讼,主张美国宪法增修第1条之“言论与新闻自由”,认为其电信服务网络,技术上可以提供影视节目给电话用户。FCC的主张是,公用电信事业本身拥有独占优势,禁令之目的在于促进有线电视产业的竞争,避免区域性电话公司独占,属于市场结构的监管,算是一种反托拉斯管制措施;禁令只是间接影响言论,而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监管。这一阶段,国会和FCC态度基本一致,都认为禁令有助于防止垄断的电信公司采用不公平手段排挤有线电视公司。

2)第二阶段:1990年前后,FCC建议废除跨业经营的禁令

1990年初,部分法院以时代变迁、全省有线电视铺设率高达九成以上、有线电视产业集中会阻碍其他新产业者进入有线电视服务市场机会为由,提出准许跨业经营反而会促进市场竞争,认为这样还有助于意见及言论自由、市场多样化目标的达成。FCC同样认为,有线电视产业经过纵向整合后已发生很大变化,应允许电信公司进入视频节目服务市场与有线电视产业竞争,以促进视频节目多样化,因而建议国会废除跨业经营的禁令。参众两院提出数个草案,并制定1992年《有线电视法》,但最终跨业禁令仍被保留。

1992年7月,FCC打算实行视频接驳政策,允许电话公司进行视频传输业务,前提是电话公司本身不拥有节目所有权。但该政策最终没有实施,这是因为美国上诉法院认为电话公司在所拥有的设施上传输节目是一种违宪行为。与此同时,尽管FCC认为取消禁令能促进视频节目市场竞争,但立法部门却仍相信跨业禁令能够促进视频节目市场竞争。

3)第三阶段:1992—1995年,电信公司与有线电视公司通过诉讼获得进入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