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思维导图: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8:48:33

点击下载

作者:白虹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思维导图: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图解思维导图: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试读:

前言

“思维导图”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大脑潜能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今,这一由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工具,已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的革命性思维工具,并成功改变全世界超过2.5亿人的思维习惯。作为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和21世纪全球革命性的管理工具、学习工具,思维导图的出现,在全球教育界和商界掀起了一场超强的大脑风暴,被人称作“大脑瑞土军刀”。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型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我们知道,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代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人类从一出生就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在使用思维导图后,大脑的资料存储就变得简单明晰,更具效率,也更加轻松有趣了。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之所以在学习、工作中分出伯仲,原因就在于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的不同。思维导图是彩色的,图文并重,这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思维导图是发散性的,这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全面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导图是无局限的,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充满想象,记录联想的过程,从而也激发更多创意。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思维导图的出现,都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思维革命。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人们更直接地接近和实现个人目标,更轻松地学习和记忆各类知识,更有效地支配生活,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更完美地规划自我。它除了可以提供一种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开发、项目企划、教育演讲、会议管理,甚至职场竞争、人际交往、自我分析、解决性格缺失等方面,也往往会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今天,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学校师生都在使用思维导图这项思维工具教学、学习;在新加坡,思维导图已经基本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用思维导图提升智力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名列世界500强的众多公司更是把思维导图课程作为员工进入公司的必修课,其中不乏IBM、微软、惠普、波音等世界著名的大公司。

21世纪的经济,无疑是以知识经济作主导,全民族智力的发展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人类历史越来越演变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要想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就必须提高人们学习、工作的能力和效率。思维导图正是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的超强大脑工具,它会在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融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可读性于一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介入广大学生和各行各业学习者的生活、工作中,用简明易懂的讲解和实用易学的心智图挖掘其创造潜能、思维潜能、精神潜能、记忆潜能、身体潜能、感觉潜能、计算潜能和文字表达潜能……解决各类疑难问题,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轻松、更富成效。

当全世界有超过2.5亿人认识到思维导图的巨大价值,使用思维导图并获益的时候,希望你也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第一篇大脑使用说明第一章 思维导图概述第一节 揭开思维导图的神秘面纱

思维导图由世界著名的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发明。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把我们大脑中的想法用彩色的笔画在纸上。它把传统的语言智能、数字智能和创造智能结合起来,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自一面世,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作为21世纪全球革命性思维工具、学习工具、管理工具,思维导图已经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家庭、教育、演讲、管理、会议等,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已经成功改变了2.5亿人的思维习惯。

英国人东尼·博赞作为“瑞士军刀”般思维工具的创始人,因为发明“思维导图”这一简单便捷的思维工具,被誉为“智力魔法师”和“世界大脑先生”,闻名世界。作为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超级作家,东尼·博赞出版了80多部专著或合著,系列图书销售量已达到1000万册。

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学习工具,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你的左右脑同时运作,将你的思维痕迹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极大地提高你的智力技能和智慧水准。

在这里,我们不仅是介绍一个概念,更要阐述一种最有效最神奇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推广它的使用范围,让它的神奇效果惠及每一个人。

思维导图应用得越广泛,对人类乃至整个宇宙产生的影响就越大。

而你在接触这个新东西的时候会收获一种激动和伟大发现的感觉。

思维导图用起来特别简单。比如,你今天一天的打算,你所要做的每一件事,我们可以用一张从图中心发散出来的每个分支代表今天需要做的不同事情。

简单地说,思维导图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更加有效地将信息“放入”你的大脑,或者将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来”。

思维导图能够按照大脑本身的规律进行工作,启发我们抛弃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改用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思考问题;帮助我们作出选择、组织自己的思想、组织别人的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脑力风暴,改善记忆和想象力等;思维导图通过画图的方式,充分地开发左脑和右脑,帮助我们释放出巨大的大脑潜能。第二节 让2.5亿人受益一生的思维习惯

随着思维导图的不断普及,世界上使用思维导图的人数可能已经远远超过2.5亿。

据了解,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如微软、IBM、波音正在使用或已经使用思维导图作为工作工具;新加坡、澳大利亚、墨西哥早已将思维导图引入教育领域,收效明显,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等知名学府也在使用和教授“思维导图”。

可见,思维导图已经悄悄来到了你我的身边。

我们之所以使用思维导图,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以下方面可以帮助你获取更多的创意:(1)对你的思想进行梳理并使它逐渐清晰;(2)以良好的成绩通过考试;(3)更好地记忆;(4)更高效、快速地学习;(5)把学习变成“小菜一碟”;(6)看到事物的“全景”;(7)制订计划;(8)表现出更强的创造力;(9)节省时间;(10)解决难题;(11)集中注意力;(12)更好地沟通交往;(13)生存;(14)节约纸张。第三节 怎样绘制思维导图

其实,绘制思维导图非常简单。思维导图就是一幅幅帮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使用说明书。

思维导图就是借助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因为这样才更容易记忆。

绘制过程中,我们要用到颜色。因为思维导图在确定中央图像之后,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它们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

颜色可以将一长串枯燥无味的信息变成丰富多彩的、便于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接近于大脑平时处理事物的方式。“思维导图”绘制工具如下:(1)一张白纸;(2)彩色水笔和铅笔数支;(3)你的大脑;(4)你的想象!

这些就是最基本的工具,当然在绘制过程中,你还可以拥有更适合自己习惯的绘图工具,比如成套的软芯笔,色彩明亮的涂色笔或者钢笔。

东尼·博赞给我们提供了绘制思维导图的7个步骤,具体如下:(1)从一张白纸的中心画图,周围留出足够的空白。从中心开始画图,可以使你的思维向各个方向自由发散,能更自由、更自然地表达你的思想。(2)在白纸的中心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因为一幅图画可以抵得上1000个词汇或者更多,图像不仅能刺激你的创意性思维,帮助你运用想象力,还能强化记忆。(3)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颜色。因为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你的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你的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此外,自由地使用颜色绘画本身也非常有趣!(4)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

我们的大脑是通过联想来思维的。如果把分支连接起来,你会更容易地理解和记住许多东西。把主要分支连接起来,同时也创建了你思维的基本结构。

其实,这和自然界中大树的形状极为相似。树枝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假如大树的主干和主要分支、或主要分支和更小的分支以及分支末梢之间有断裂,那么它就会出现问题!(5)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不要画成一条直线。曲线永远是美的,你的大脑会对直线感到厌烦。美丽的曲线和分支,就像大树的枝杈一样更能吸引你的眼球。(6)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所谓关键字,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或词,可以是名词或动词。关键字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这样才有助于回忆。

单个的词语使思维导图更具有力量和灵活性。每个关键词就像大树的主要枝杈,然后繁殖出更多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次级枝杈。

当你使用单个关键词时,每一个词都更加自由,因此也更有助于新想法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这种火花。(7)自始至终使用图形。思维导图上的每一个图形,就像中心图形一样,可以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如果你在思维导图上画出了10个图形,那么就相当于记了数万字的笔记!

以上就是绘制思维导图的7个步骤,不过,这里还有几个技巧可供参考:

把纸张横放,使宽度变大。在纸的中心,画出能够代表你心目中的主体形象的中心图像。再用水彩笔任意发挥你的思路。

先从图形中心开始画,标出一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粗线条。每一条线都代表你的主体思想,尽量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在主要线条的每一个分支上,用大号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当你想到这个概念时,这些关键词立刻就会从大脑里跳出来。

运用你的想象力,不断改进你的思维导图。

在每一个关键词旁边,画一个能够代表它、解释它的图形。

用联想来扩展这幅思维导图。对于每一个关键词,每一个人都会想到更多的词。比如你写下“橙子”这个词时,你可以想到颜色、果汁、维生素C,等等。

根据你联想到的事物,从每一个关键词上发散出更多的连线。连线的数量根据你的想象可以有无数个。第四节 教你绘制一幅自己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就是一幅帮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使用说明书,并借助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便于记忆。

现在,让我们来绘制一幅“如何维护保养大脑”的思维导图。

你可以试着按以下步骤进行:

准备一张白纸(最好横放),在白纸的中心画出你的这张思维导图的主题或关键字。主题可以用关键字和图像(比如在这张纸的中心可以画上你的大脑)来表示。

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比如你可以把你的大脑想象成蜘蛛网)。

使用多种颜色(比如用绿色表示营养部分,红色表示激励部分)。

连接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然后再连接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接着再连二级分支和三级分支,依次类推(比如“营养”是主要分支,“维生素”、“蛋白质”等是二级分支,“维生素A”、“B族维生素”、“卵磷脂”等是三级分支等)。

用曲线连接。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比如“滋润”、“创造力”等)。

多使用一些图形。

好了,按照这几个步骤,这张思维导图你画好了吗?第二章 由思维导图引发的大脑海啸第一节 认识你的大脑从认识大脑潜力开始

你了解自己的大脑吗?

你认为自己大脑潜力都发挥出来了吗?

你常常认为自己很笨吗?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很笨,没有别人聪明。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之所以没能取得好成绩、甚至取得成功,是因为只使用了大脑潜力的一小部分,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全部发挥出来。

现在社会发展速度极快,不论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如果我们想表现得更出色,那么就必须重视我们的大脑,让大脑发挥出更大的潜力。遗憾的是,很少有人重视这一点。脑半球的分工

我们的逻辑思考和创造性活动分别由不同的脑半球控制。脑的左半球控制我们对数字、语言和技术的理解;脑的右半球控制我们对形状、运动和艺术的理解。

其实,你的大脑比你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近年来,对大脑的开发和研究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注意,他们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新的科研成果。过去10年中,人类对大脑的认识比过去整个科学史上所认识的还要多得多。特别是近代科技上所取得的惊人成就,使我们能够借助它们得以一窥大脑的奥秘。

他们一致认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莫过于人的大脑。人类在探索外太空极限的同时,却忽略了宇宙间最大的一片未被开采过的地方——大脑。我们对大脑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而且可以肯定我们对大脑的研究和开发将会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初步认识一下我们的头脑——这个自然界最精密、最复杂的器官:

人脑由三部分组成,即脑干、小脑和大脑。

脑干位于头颅的底部,自脊椎延伸而出。大脑这一部分的功能是人类和较低等动物(蜥蜴、鳄鱼)所共有的,所以脑干又被称为爬虫类脑部。脑干被认为是原始的脑,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感觉信息,控制某些基本的活动,如呼吸和心跳。

脑干没有任何思维和感觉功能。它能控制其他原始直觉,如人类的地域感。在有人过度接近自己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受威胁或不舒服,这些感觉都是脑干发出的。

小脑负责肌肉的整合,并有控制记忆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各部分结构的成熟,小脑会逐渐得到训练而提高其生理功能。对于运动,我们并没有达到完全控制的程度,这就是小脑没有得到锻炼的结果。你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在不活动其他手指的情况下,试着弯曲小拇指以接触手掌,这种结果是很难达到的,而灵活的大拇指却能十分轻松地完成这个动作。

大脑是人类记忆、情感与思维的中心,由两个半球组成,表面覆盖着2.5~3毫米厚的大脑皮层。如果没有这个大脑皮层,我们只能处于一种植物状态。

大脑可分成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就是“左脑”,右半球就是“右脑”,尽管左脑和右脑的形状相同,二者的功能却大相径庭。左脑主要负责语言,也就是用语言来处理信息,把我们通过五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感受到的信息传入大脑中,再转换成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左脑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思维和判断的作用,即它具有学习的本领。右脑主要用来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它能将接收到的信息以图像方式进行处理,并且在瞬间即可处理完毕。一般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例如心算、速读等)是由右脑完成的。右脑具有创造性活动的本领。例如,我们仅凭熟悉的声音或脚步声,即可判断来人是谁。

有研究证明,我们今天已经获取的有关大脑的全部知识,可能还不到必须掌握的知识的1%。这表明,大脑中蕴藏着无数待开发的资源。

如果把大脑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一般人所使用的资源还不到1%,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剩下99%的资源被白白闲置了,而这正是大脑的巨大潜能之所在。

科学也证明,我们的大脑有2000亿个脑细胞,能够容纳1000亿个信息单位,为什么我们还常常听一些人抱怨自己学得不好,记得不牢呢?

我们的思考速度大约是每小时480英里,快过最快的子弹头列车,为什么我们不能思考得更迅速呢?

我们的大脑能够建立100万亿个联结,甚至比最尖端的计数机还厉害,为什么我们不能理解得更完整更透彻呢?

而且,我们的大脑平均每24小时会产生4000种念头,为什么我们每天不能更有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只使用了大脑的一部分资源,按照美国最大的研究机构斯坦福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所说,我们大约只利用了大脑潜能的10%,其余90%的大脑潜能尚未得到开发。

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假如我们能利用脑力的20%,也就是把大脑潜能提高一倍的话,你的外在表现力将是多么惊人!

或许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大脑远比以前想象的精妙得多,任何人的所谓“正常”的大脑,其能力和潜力远比以前我们所认识到的要强大得多。

现在,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内在潜力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如何去充分利用了。第二节 启动大脑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作为思维发展的新概念,发散性思维是思维导图最核心的表现。

比如下面这个事例。

在某个公司的活动中,公司老总和员工们做了一个游戏:

组织者把参加活动的人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扮演“领导”的角色,不过,大家的台词只有一句,那就是要充满激情地说一句:“太棒了!还有呢?”其余的人扮演员工,台词是:“如果……有多好!”游戏的主题词设定为“马桶”。

当主持人宣布游戏开始的时候,大家出现了一阵习惯性的沉默,不一会儿,突然有人开口:“如果马桶不用冲水,又没有臭味有多好!”“领导”一听,激动地一拍大腿:“太棒了!还有呢?”

另外一个员工接着说:“如果坐在马桶上也不影响工作和娱乐有多好!”

又一位“领导”也马上伸出大拇指:“太棒了!还有呢?”“如果小孩在床上也能上马桶有多好!”

……

讨论进行得热火朝天,各人想法天马行空,出乎大家的意料。

这个公司的管理人员对此进行了讨论,并认为有三种马桶可以尝试生产并投入市场:一种是能够自行处理,并能把废物转化成小体积密封肥料的马桶;一种是带书架或耳机的马桶;还有一种是带多个“终端”的马桶,即小孩老人都可以在床上方便,废物可以通过“网络”传到“主”马桶里。

这个游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便得益于发散性思维的运用。

针对这个游戏,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

大脑作为发散性思维联想机器,思维导图就是发散性思维的外部表现,因为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向四周发散的,其中的每个词汇或者图像自身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发散,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

我们应该明白,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自然和几乎自动的思维方式,人类所有的思维都是以这种方式发挥作用的。一个会发散性思维的大脑应该以一种发散性的形式来表达自我,它会反映自身思维过程的模式,给我们更多更大的帮助。第三节 思维导图让大脑更好地处理信息

让大脑更好更快地处理各种信息,这正是思维导图的优势所在。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思维导图可以让大脑处理起信息更简单有效。

从思维导图的特点及作用来看,它可以用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里。

比如,作为个人:可以用来进行计划,项目管理,沟通,组织,分析解决问题等;作为一个学习者:可以用于记忆,笔记,写报告,写论文,作演讲,考试,思考,集中注意力等;作为职业人士:可以用于会议,培训,谈判,面试,掀起头脑风暴等。

利用思维导图来应对以上方面,都可以极大地提高你的效率,增强思考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及提升你的注意力和工作乐趣。

比如,我们谈到演讲。

起初,也许你会怀疑,演讲也适合做思维导图吗?

没错!你用不着担心思维导图无法使相关演讲信息顺利过渡。一旦思维导图完成,你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就都呈现出来了。

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决定各种信息的最终排列顺序。一幅好的思维导图将有多种可选性。最后确定后,思维导图的每个区域将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标上正确的顺序号。继而将它转化为写作或口头语言形式,将是很简单的事,你只要圈出所需的主要区域,然后按各分支之间连接的逻辑关系,一点一点地进行就可以了。

按这种方式,无论多么烦琐的信息,多么艰难的问题都将被一一解决。

又比如,我们在组织活动或讨论会时需用的思维导图。

也许我们这次需要处理各种信息,解决很多方面的问题。当我们没有想到思维导图的时候,往往会让人陷入这样的局面:每个人都在听别人讲话,每个人也都在等别人讲话,目的只是为等说话人讲完话后,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活动或讨论会上,或许会发生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比如,大家叽叽喳喳,没有提出我们期望的好点子,讨论来讨论去没有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现场不仅没有一点秩序,而且时间也白白地浪费了。

这时,如果活动组织者运用思维导图的话,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活动组织者可以在会议室中心的黑板上,以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写下讨论的中心议题及几个副主题。让与会者事先了解会议的内容,使他们有备而来。

组织者还可以在每个人陈述完他的看法之后,要求他用关键词的形式,总结一下,并指出在这个思维导图上,他的观点从何而来,与主题思维导图的关联等等。

这种使用思维导图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1)可以准确地记录每个人的发言;(2)保证信息的全面;(3)各种观点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4)大家容易围绕主题和发言展开,不会跑题;(5)活动结束后,每个人都可记录下思维导图,不会马上忘记。

这正是思维导图在处理大量信息面前的好处,在讨论会上,可以吸引每个人积极地参与目前的讨论,而不是仅仅关心最后的结论。

利用思维导图这种形式可以全面加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人们的记忆、使信息井然有序,为己所用。

在处理复杂信息时,思维导图是你思维相互关系的外在“写照”,它能使你的大脑更清楚地“明确自我”,因而更能全面地提高思维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第四节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保护对象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大脑实在是太重要了。

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为我们人类创造了无尽的创意和价值……

大脑对人体是如此重要、如此宝贵,但它也很娇嫩,容易受到伤害:大脑只有1400克左右的重量,80%都是水;它虽然只约占人体总重量的2%,却要使用我们呼吸进来的20%的氧气。

大脑需要的能量很大,却不能储备能量,它每1秒钟要进行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消耗的氧气和葡萄糖分别占全身供应量的20%~25%,每分钟需要动脉供血800~1200毫升,而且脑组织中几乎没有氧和葡萄糖的储备,必须不停地接受心脏搏出的动脉血液来维持正常的功能。脑部受到的保护

脑部这个精密的器官受到1层脑骨胳(即颅骨)和3层膜(即脑膜)的保护。脑脊液处于脑膜的中间层和内层之间,当头部受到外伤时,脑脊液起到缓冲作用。此外,脑脊液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蛋白质,为脑细胞提供能量。脑脊液中还含有淋巴细胞,帮助脑抵御病菌的感染。脑脊液在脑和脊柱之间流动,并流经脑部的4个腔——脑室。

大脑需要通畅的血管,以供给足够的血液。若脑缺血30秒钟则神经元代谢受损,缺血2分钟神经细胞代谢将停止。

尽管每个人都有坚实的颅骨,像一个天然的头盔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大脑仍然容易受到各种外伤。50岁以下的人中,脑外伤是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脑外伤也是35岁以下男性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枪伤为第一位)。大约一半的严重脑外伤患者不能存活。

即使颅骨没有被穿透,头部遭遇外力打击时大脑也难以避免受到损伤;突然的头部加速运动,与猛击头部一样可引起脑组织损伤;头部快速撞击不能移动的硬物或突然减速运动也是常见的脑外伤原因。受撞击的一侧或相反方向的脑组织与坚硬而凸起的颅骨发生碰撞时极易受到损伤。

大脑每天都在为我们工作,不仅能有效地制作思维导图,还能轻松地为我们解决各种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维护、保养好我们的大脑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大脑不受伤害是头等重要的事情,特别要注意使自己的大脑不受外伤是保证你处于最佳状态的一个关键。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大脑,尤其在进行踢足球、滑冰、玩滑板、驾驶等容易伤及大脑的活动中小心谨慎,使它免受外力的侵害。

比如在运动中尽量避免碰撞到头部,在驾驶汽车时要系安全带,开摩托车时要戴头盔等。头部一旦受伤,要到正规的医疗部门诊治,不能因为没有流血或者自己觉得不严重而掉以轻心。

其次,保护你的大脑不受情感创伤的侵害。情感创伤就像身体创伤一样,能够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以及给大脑带来负面的改变。比如遭遇地震、火灾、交通事故或者被抢劫、枪击等以后,受害者的情感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心理治疗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大脑的功能就会受到伤害。

再次,保护你的大脑不受有毒物质的侵害。众所周知,酗酒、吸烟、吸毒对大脑有很大的毒害作用,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尼古丁和酒精。同时我们还要知道有很多药物对大脑也会起到毒害作用:比如某类止痛片、某类减肥药和抗焦虑药物等,所以我们在服药时要特别慎重,尽量减少药物对大脑的伤害。

据此,我们绘制了一幅保护大脑的思维导图:第五节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护大脑,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以及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要说来,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戒烟限酒等。

与之相反,如果我们的生活无规律——尤其睡眠不足,喜欢吃含有有害物质的垃圾食品和没有营养价值的快餐食品,很少参加户外活动,身体患病不及时医治,吸烟酗酒,甚至赌博吸毒,都会对大脑形成不利的因素,甚至造成损伤。只有保证大脑健康,才能让自己清醒思考,明白做事。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会影响大脑的健康呢?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用脑习惯和生活因素,对大脑智力和思维有着不利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懒用脑

科学证明,合理地使用大脑,能延缓大脑神经系统的衰老,并通过神经系统对机体功能产生调节与控制作用,达到健脑益寿之目的。否则,对大脑和身体的健康不利。乱用脑

这主要表现在用脑过于焦虑和紧张,或者是不切实际的担忧,对身体和大脑均有损害。病用脑

人在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时,继续用脑,不仅会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还会造成大脑的损害,而且不利于身体的康复。饿用脑

很多人习惯了早晨不吃早餐,使上午的学习或工作一直处于饥饿状态,自然血糖不能正常供给,继而大脑营养供应不足。长期下去,会对大脑的健康和思维功能造成影响。睡眠差

睡眠有利于消除大脑疲劳,如果经常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高,对大脑都是一个不良刺激,容易使大脑衰老。蒙头睡

很多人不知道蒙头睡觉的害处,所以习惯用被子蒙住头。实际上,被子中藏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被子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氧的浓度在不断下降,空气变得相对污浊,势必对大脑造成损害。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能保证大脑的健康,而且能有效地挖掘大脑潜能,顺利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在于提高对大脑智能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下去,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第六节 及时供给正确的“大脑食物”

大脑每天都在为我们工作,它需要不断地补充正确的“大脑食物”,因为大脑中有上万亿个神经细胞在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这些食物是大脑正常运转的保证。

一般来说,供给大脑低能量食物,它就会运行不力;供给高能量的食物,它就能流畅、高效地工作。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哪些是大脑所需的“大脑食物”。葡萄糖

大脑有个特点,就是它不能自己储存糖原。大脑在思考的时候会消耗大脑中的葡萄糖。实验证明,缺乏葡萄糖会影响大脑的思考和记忆能力。

要想大脑正常运转,就需要不断地给它供应糖原。大脑每小时需要消耗4~5克糖,每天需要100~150克的糖。当血糖下降时,脑的耗氧量下降,轻者会感到疲倦,不能集中精力学习,重者会昏迷。

这种现象容易发生在不吃早餐者身上。

新鲜水果和蔬菜、谷类、豆类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生理代谢过程正常进行所不可缺少的有机化合物。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维生素,人所需要的维生素主要从食物中获取。多吃蔬菜,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利于健康。

各种维生素对脑的发育和脑的机能有不同的作用。维生素C、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可以避免大脑功能受损。

维生素E非常重要,它可以保护神经细胞膜和脑组织免受破坏脑里的自由基的侵袭,是大脑的保护剂。

维生素A可以保护大脑神经细胞免受侵害。

维生素C被称为脑力泵,对脑神经调节有重要作用,是最高水平的脑力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可以提高约5个智商指数。

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坚果油、种子油、豆油、大麦芽、谷物、坚果、鸡蛋及深色叶类蔬菜。

对于学习者而言,维生素B1对保护良好的记忆,减轻脑部疲劳非常有益,学生及脑力劳动者应注意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较多,如面粉、玉米、豆类、西红柿、辣椒、梨、苹果、哈密瓜等。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脏、鱼类、海产品、奶油和鸡蛋等动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般是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鲜枣、橘子、西红柿、土豆、甘薯等。乙酰胆碱和卵磷脂

有关专家研究指出,大脑记忆力的强弱与大脑中乙酰胆碱含量密切相关。比如一个人在考试前约一个半小时进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可使人的发挥更好。实验也表明,卵磷脂可使人的智力提高25%。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蛋黄、大豆、鱼头、芝麻、蘑菇、山药和黑木耳、谷类、动物肝脏、鳗鱼、红花籽油、玉米油、向日葵等。

在这方面,胆碱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大麦芽、花生、鸡蛋、小牛肝、全麦粉、大米、鳟鱼、薄壳山核桃等。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大脑的基本物质之一,充分的蛋白质是大脑功能的必需品。

鱼是补充蛋白质的最好、最重要的健脑食品。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也对大脑起着影响作用。在海产品、豆类、禽类、肉类中含有大量酪氨酸,这是主要的大脑刺激物质;而在谷类、面包、乳制品、土豆、面条、香蕉、葵花籽等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虽然也是大脑所需要的食物,但往往在一定时间内有直接抑制脑力的作用,食后容易引起困倦感。矿物质

矿物质是调节大脑生理机能的重要物质,一定矿物质也是活跃大脑的必要元素。钠、锌、镁、钾、铁、钙、硒、铜可以防止记忆退化和神经系统的衰老,增强系统对自由基的抵抗力。许多水果、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比如缺铁就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延迟理解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损害学习和记忆,使学习成绩下降;缺钠会减少大脑信息接收量;锌能增强记忆力和智力,缺锌可使人昏昏欲睡,委靡不振;缺钾会厌食、恶心、呕吐、嗜睡;钙可以活跃神经介质,提高记忆效率,缺钙会引起神经错乱、失眠、痉挛;缺镁,人体卵磷脂的合成会受到抑制,引起疲惫、记忆力减退。

当你知道了我们所需的“大脑食物”之后,你不妨试着用自己的理解、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它画出来。第三章 风靡全球的头脑风暴法第一节 何谓头脑风暴法

美国学者A.F.奥斯本提出了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因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头脑风暴的目的是激发人类大脑的创新思维以及能够产生出新的想法、新的观念。

讲到头脑风暴还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英国的大文豪萧伯纳,他曾经就交换苹果的事情,提出这样的理论:

假如两个人来交换苹果,那每个人得到的也就是一个苹果,并没有损失也没有收获,但是假如交换的是思想,那情况是绝对的不一样了。

假设两个人交换思想,两个人的脑子里装的可就是两个人的思想了。对于萧伯纳的理论,A.F.奥斯本大表赞同。他认为,应该让人们的头脑来一次彻底性的革命,卷起一次风暴。

有这样一个案例:

美国的北方每年的冬天都是十分的寒冷,尤其是进入12月之后,大雪纷飞。这对当地的通讯设备影响严重,因为大雪经常会压断电线。

以往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没有一种能够成功,基本上都是刚开始有些效果,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战胜自然环境。

奥斯本是一家电讯公司的经理,他为了能解决大雪经常性的阻断通讯设备的数据传输,召开了一次全体职工的会议,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开脑筋,畅所欲言,能够解决问题。

他要求大家首先要独立思考,参加会议的人员要解放自己的思想,不要考虑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可笑抑或是完全行不通;

其次,大家发言之后,其他人不要去评论这个想法是好还是不好,发言的人只管自己发言,而评断想法值不值得借鉴的话,最后交给高层的组织者;

再次,发言者不要过多地考虑发言的质量,也就是自己提出来的想法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这次会议的重点就是看谁说得多。

最后,就是要求发言的人能够将多个想法拼接成一个,优化资源,尽可能的想出一个效果最为突出的解决办法。

说完规定之后,参加会议的员工便积极地议论起来,大家纷纷出招。有的人说要是能够设计一种给电线用的清扫积雪的机器就好了。可是怎么才能爬到电线上去,难道是坐飞机拿着扫把扫吗?这种想法提出来之后,大家心里都觉得不切实际。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通过上面提出的坐飞机扫雪想到可不可以利用飞机飞行的原理,让飞机在电线的上空飞行,通过飞机的旋桨的震动,把电线上的积雪扫落下来。就这样,大家通过联想飞机除雪的点子,又接着发散思维想到用直升机等七八种新颖的想法。就这样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参加会议的员工就想到90多种解决的办法。

不久公司高层根据大家的想法找到了专家,利用类似于飞机震动的原理设计出了一种类似于“坐飞机扫雪”原理的除雪机,巧妙地解决了冬天积雪过厚,影响通讯设备正常工作的问题,还很聪明地避开了采用电热或电磁那种研制时间长、费用高的方案。

从研发除雪机的案例可以看到,这种互相碰撞的能够激起脑袋中的关于创造性的“风暴”,也就是所谓的头脑风暴,英文是brainstorming。虽然其原意是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但是通过奥斯本的引用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实施。

中国有句古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对于那些天资一般的人,如果进行这样的互相补充,一样是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成绩的。也正是奥斯本的头脑风暴的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通过头脑风暴这种互相帮助、互相交流的形式,可以集思广益得到不同凡响的效果。

如果我们要用思维导图法来表示的话,头脑风暴法可作为核心词汇放在中间。接下来,作为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头脑风暴法按照不同的性质又可分成不同的类别。按照交流思想的形式可以分成: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

如果按照头脑风暴会议的处理形式分类的话,又可以分为直接和质疑的两种。前者是指在群体激发头脑思维的时候,仅仅考虑的是产生出更多更新颖的办法和想法,而不会去质疑或是否定某一个想法;而后者质疑的头脑风暴法,就是去之糟粕,取之精华,最终找到可行的方案和办法。

说到分类,又不得不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何解决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是指在多数人商讨决策的时候,由于个人心理因素的问题,往往会产生大多数人同意于某个决策而忽视了头脑风暴的本身。这样的话就会大大降低头脑风暴的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决策的质量。

而头脑风暴法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减轻群体心理弊端,从而达到提高决策质量的目的,保证了群体决策的创造性。

头脑风暴法的具体执行就是由相关的人员召开会议。在开会之前,与会的人员已经清楚本次的议题,同时告之相应的讨论规则。确保在相当轻松融洽的环境内进行。在过程中不要急于表达评论,使大家能够自由地谈论。第二节 激发头脑风暴法的机理

头脑风暴作为一种新兴的思维方式,它又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受到众人青睐的呢?通过奥斯本的研究发现,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因素:环境因素

针对一个问题,往往在没有约束的条件下,大家会十分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很热情地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中。而这种讨论通常是在十分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的。这样的话会更大限度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效果。链条反应

所谓的链条反应是指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往往通过一个人的观点可以衍生出与之相关的多种甚至创新上更加出奇的想法。这是因为人类在遇到任何事物的时候,都会条件反射,联系到自身的情况进行联想式的发散思维。竞争情节

有时候,也会出现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情况。那是因为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由于大家的思想都十分的活跃,再加上有一种好胜心理的影响,每个人的心理活动的频率会十分高,而且内容也会相当的丰富。质疑心理

这是另外一个群众性的心理因素,简单地说就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的问题,当某一个人的观念提出后,其他人在心理上有的是认同的,有的则是非常的不赞同。表现在情绪上无非是眼神和动作,而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提出与之不同的想法。第三节 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

首先我们具体说一说如何利用头脑风暴法举行一次思想交流的会议。1.准备开始阶段

我们要确定此次会议的负责人,然后制定所要研究的议题是什么,抓住议题的关键。

与此同时要敲定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5~10人为最好。等确认好人数和议题之后,就可以选择会议的时间、场所。然后准备好会议的相关资料通知与会人员参加会议就可以了。

在会议开始阶段,不宜上来就让大家开始讨论。这样的话,与会人员还未进入状态的情况下,讨论的效果不会很好,气氛也不会很融洽。所以我们先要暖场,和大家说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彼此之间有些交流沟通,不会显得生分。

在大家逐渐进入状态后,就可以开始议题了。

此时,主持人要明确地告诉参加会议的人员,本次的议题是什么。从明确问题到会后评价,头脑风暴法有几个阶段头脑风暴法

◆介绍问题

◆如组员对问题感到困惑,主持人对问题利用案例形式进行分析

◆指定一人在黑板记录所有见解

◆鼓励组员自由提出见解

◆会后以鉴别的眼光讨论所有列出的见解

◆也可以让另一组人来评价

这段时间不要占用得太多,以简洁为主。因为过多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大脑的思考。

之后大家就可以开始讨论了。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后,大家往往会有更多的关于议题的想法,但弊端是,有可能只是围绕着一个方向发散思维。这时主持人可以重新明确讨论议题,使大家在回味讨论的情况下重新出发,得到不同的方向。2.自由发言阶段

也叫畅谈阶段。畅谈阶段的准则是不允许私下互相交流,不能评论别人的发言,简短发言等。在这种规定之下,主持人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引导大家进入一种自由的讨论状态。

此外要注意会议的记录。随着会议的结束,会议上提出的很多新颖的想法要怎么处理呢?

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

在会议结束的一两天内,主持人还要回访参加会议的人员,看是否还有更加新颖的想法之后整理会议记录等。然后根据解决方案的标准,对每一个问题进行识别,主要是根据是否有创新性,是否有可施行性进行筛选。经过多次的斟酌和评断,最后找到最佳方案。这里说的最佳方案往往是一个或多个想法的综合。

除了头脑风暴法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种类似于这样的优势组合,下面我们就来看另外几种头脑风暴法,即美国人卡尔·格雷高里创立的7×7法、日本人川田喜的KJ法、兰德公司创立的德尔菲法。

而这些方法主要有以下过程:

首先从组织上讲,参加的人员不要太多,5~10人最好,而且参加者不要是同一专业或是同一部门的人员。

而这些与会的人员如何选定呢?不妨建立一个专家小组来进行选定,而这个专家小组不但负责挑选参加会议的人员还要监督会议。

选择参加人员的主要标准:(1)如果彼此之间互相认识,不能有领导参加,不能有级别的压力。应从同一职别中选择;(2)如果参加的人互相不认识,那就可以不用考虑同一职位了。但是在会议上不能够透露出来职位大小,因为这样也会造成与会人员的压力;(3)对应不同的议题,要选择不同程度的人员。而专家组的人员最好是阅历比较丰富,层次比较高的人,因为这样的话,会保证决策结果的可行性高。

下面就具体谈谈专家人员的组成成分:

首先主持人应该是懂得方法论的人,这样会更好地调动会议气氛;参加会议的人员应该是涉及讨论议题领域的专家,这样针对性就会很强;后期分析创新思维的人,应该是专业领域更高级别的专家,他们会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来客观正确地分析这些想法。最后可以决策最终可执行方案的人,应该是具备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专家。

为什么对于专家组的要求这么高呢?那又为什么不同能力的专家负责不同的事情呢?

这是因为在头脑风暴的会议上,与会者大都是思维敏捷的人。他们往往在别人发言的时候,心里已经开始想到其他的设想了。所以在这种高频率的情况下,需要这种专家的参与,并且能够集大家之长,得到更好的决策。

说完专家组了,再谈谈头脑风暴会议的指挥——主持人。

主持人的要求应该是从他自身敏捷的思维说起。主持人不但要了解和熟悉头脑风暴的程序以及如何处理会议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还要能激发大家对议题的兴趣,懂得多用些询问的方法,让大家有种争分夺秒的感觉。

此外,主持人还要负责开场时的暖场,鼓励与会者的发言,引导参加会议的人员往更远更广的地方开始发散的思维,因为只有这样,方案出现的概率才会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主持人的职责仅限于会议开始之初。

因为接下来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记录,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准备录音笔,尽量不落下每个细节。

收集上来的想法和观点就可以通过分析组来进行系统化的处理。

系统化处理的流程如下:(1)简化每一个想法,简言之就是总结出关键字进行列表;(2)将每个设想用专业的术语标记出关键点;(3)对于类似的想法,进行综合;(4)规范出如何评价的标准;(5)完成上面的步骤之后,重新做一次一览表。3.专家组质疑阶段

在统计归纳完成之后,就是要对提出的方案进行系统性的质疑加以完善。这是一个独立的程序。此程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将所有的提出的想法和设想拿出来,每一条都要有所质疑,并且要加上评论。怎么评论呢?就是根据事实的分析和质疑。值得提出的是,通常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设想,主要就是因为设想无法实现,有限制因素。而新的议题就要有所针对地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个阶段:和直接头脑风暴的原则一样,对每个设想编制一个评论意见的一览表。主持人再次强调此次议题的重点和内容,使参加者能够明白如何进行全面评论。对已有的思想不能提出肯定意见,即使觉得某设想十分可行也要有所质疑。借助心理成像法寻找物品

我们常常借助组合和心理成像法寻找我们很少使用的物品。例如,把潜水鞋和潜水镜放在纸箱里,然后把纸箱放在车库里的一个打气筒和旧轮胎旁。你可以把这些不同的元素联系起来创建一幅心理图像:气筒在为轮胎打气,潜水鞋和潜水镜靠在慢慢鼓起来的轮胎上。

整个过程要一直进行到没有可质疑的问题为止,然后从中总结和归纳所有的评价和建议的可行设想。整个过程要注意记录。

第三个阶段:对上述所提出的意见再次进行删选,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新考虑所有能够影响方案实施的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对于最终结果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

分析组的组成人员应该是一些十分有能力,而且判断力高的专家,因为假如有时候某些决策要在短时间内出来的话,这些专家就会派上很大的用处。

关于评价标准,我们先看个案例:

美国在制定科技规划中,曾经请过50名专家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举行了为期两周的会议,而这些专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于事先提出的关于美国长期的科技规划提出些批评。最终得到的规划文件,其内容只是原先文件的有25%~30%。由此可见,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质疑,最后找到一组可行的方案,这就是头脑风暴排除折中的方法。

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影响头脑风暴实施的因素还有时间、费用以及参与者的素质。

此处可作为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头脑风暴成功的关键是探讨方式以及放松心理压力等。要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才能有无差别的交流,思想碰击也就更大了。

首先,与会者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不要受任何因素的影响,从各个方面进行发散式的思维,可以大胆地发言。

其次,就是不要在现场就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评论,也不要私自交流。要充分保证会议现场自由畅谈的状态,这样与会的人员才能够集中精力思考议题,能够得到更多的想法。

再次,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评论,因为评论会抑制其他人的思维发散,从而影响整个会议的发展趋势。可能有些人会谦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一旦受到质疑,就会造成发言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更多的提议了。

最后,就是在头脑风暴的会议上一定不要限制数量。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在不评论的前提下都留到最后进行分析。这样数量越多,质量也就会提高,这是一个普遍的道理。第四节 头脑风暴法活动注意事项

参与会议的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要对整个会议进行初步的设想,对于你要参加的议题要有所了解。不要觉得你的发言就能得到所有人的赞同。(2)不要对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个人情绪,对每个人的发言都要公平,不要以个人的原因而去质疑或是指责别人的想法。(3)为了使与会者不受任何的影响,最好在一个十分安静的房间内举行会议,使大家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4)要对自己有心理暗示。你的提议不是没有用的,恰恰相反,也许正是你的提议成为最后的决案。(5)假如你的提议没有被选中或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也不要失落,不要去坚持。把它看作是整个头脑风暴的原材料。(6)在你思考了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你的脑力已经坚持不住了。你可以选择出去散步,吃点东西等,缓解自己的这种压力,从而整理思绪重新参与到团队中来。

最后,要学会记笔记,因为有些细节很可能在你听的时候就遗漏掉了,所以用笔记录是十分重要的步骤。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步。

以上即是进行头脑风暴法的注意事项,如果想使头脑风暴保持高的绩效,必须每个月进行不止一次的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思维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无论是对于学术主题探讨或日常事务的解决,都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

学会如何进行头脑风暴,可以帮助我们激发自身的创造力,把我们的最好的创意变成现实,并享受创新思维的无限乐趣,让生活更有意义。第四章 将常见思维运用到极致第一节 联想思维“学习是件特别枯燥的事情。”我们身边,很多人会抱怨学习无趣。“写作文的时候我老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也有很多人抱怨写出的作文空洞无物。那么,在抱怨之前,请先问一问自己:“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吗?”

一个人,如果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拥有了联想的空间,这好比为学习找到了一种强大动力,想象力能把光明的未来展示在人们的面前,鼓舞人们以巨大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学习。只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学习才会具有创造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便会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以想象力超群而著称。他在无线电还未发明时,就已经想到了电视,在莱特兄弟制造出飞机之前的半个世纪,已想到了直升机和飞机。什么坦克、导弹、潜水艇、霓虹灯等,他都预先想象到了。一幅关于《月亮旅行记》的插图

他在《月亮旅行记》中甚至讲到了几个炮兵坐在炮弹上让大炮把他们发射到月亮上。他想象在地球上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发射井,在井中铸造一个大炮筒,把精心设计的“炮弹车厢”发射到月球上去。他甚至选择好了离开地球的最近时刻,计算了克服地心引力所需要的最低速度,以及怎样解决密封的“炮弹车厢”的氧气供给问题。

据说齐尔斯基——宇宙航行的开拓者之一,正是受了凡尔纳著作的启发,推动着他去从事星际航行理论研究的。

俄国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青年时代就被人们称为“大胆的幻想家”,他把未来的宇宙航行想象成15步。值得惊叹的是,在齐奥科夫斯基做出这一大胆的想象的时候,莱特兄弟的飞机还尚未问世。

当时除了冲天鞭炮以外,世界上没有什么火箭,更加令人吃惊的是,许多想象通过近几十年的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即,随着火箭、喷气式飞机、人造卫星、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轨道站以及航天飞机的相继成功,齐奥科夫斯基的前几步都已基本实现。

其实,很多古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今天都已经成为我们司空见惯的事实了。“不是做不到,只是想不到。”事实证明,头脑中的形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深刻,我们的想象力就越强。因此平时要不断接触各种事物,使这些事物在你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就是你进行丰富想象的素材。

倘若你能正确使用你的想象力,你的作文就不再是干巴巴的记叙文,你的解题方式可能有很多种,此路不通另寻他路,你对历史也就不会毫无感觉。的确,很多学习上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头脑中能否想象的问题。

几个人一同看天上的云,有人看到的只是一片云,有人看到了一只绵羊,有人则看到一个仙女……画家开始在画布上勾勒出这些图像来,作家在作品中描述着他们的感知,演员们则把对事物的感知表演了出来,商人们在梦想中看到了它们——所有这些都是创造性地想象出来的。

锡德·帕纳斯在他的《优化你的大脑魔力》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很不错的练习。

他问他的读者们:“如果我说4是8的一半,是吗?”人们回答说:“是。”随后他说道:“如果我说0是8的一半,是吗?”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一说法(数字8是由两个0上下相叠而成的)。

然后他又说:“如果我说3是8的一半,是吗?”现在每个人都看到把8竖着分为两半,则是两个3。然后他又说到2、5、6,甚至1都是8的一半。能否看出这些关系来,就看你是否有想象力。

每个字母和每个数字都可能具有上百万种形状、大小、颜色和材料,事实上存在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你越是广泛涉猎的时候,你就越会是惊叹那些天才的想象力。

奥威尔的《动物农场》,甚至想象了一个与他不同时代的国家的面貌。想象力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发散思考。如果你以为想象力就是不负责任地胡乱联系,那你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图中女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她也许想到了与朋友在一起的情景,如上周末与朋友外出、第2天的曲棍球比赛等除了目前任务之外的任何事情。我们加工当前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对许多其他事情的思考对我们同等重要。

怎样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呢?这里有一些线索可以给你参考。

首先,我们要相信每个事物都可能成为其他所有的事物。在艺术家看来,每个事物都是其他所有的事物,艺术家的大脑是高度创造性的大脑,那里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自由想象是学习者最好的朋友。

可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就很困难。首先是因为有的人不敢放开自己的思路,政治的题目就一定要从政治的角度来思考,历史的问题就绝对不能从地理的因素来考虑。这样的头脑是很难有所创造的。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应该勇敢地走出去,到野外去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如此一来,外面的世界更有可能激发你的灵感。假如你读过《瓦尔登湖》,就能知道原来描述自然的文字能达到如此唯美的境界。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成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使书本知识和实践严重脱节,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利于想象力的发展。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越来越重视想象力的世界,你可以对想象力做有针对性地训练:积累丰富的感性形象

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以扩大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形象的储备。社会调查、参观、游览、欣赏影视歌舞、读书,都可以扩大形象储备。借用“朦胧”想象

不少科学家善于在睡意蒙眬的状态下思考问题。运用朦胧法,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一些原来意想不到的相似点,从而触发想象和灵感。融合想象与判断

合理的想象只有同准确的判断力一道才能发挥作用。丰富的想象力,既需思想活跃,又需判断正确。练习比喻、类比和联想

比喻、类比是想象力的花朵。经常打比方,可使想象力活跃。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