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23:15:08

点击下载

作者:周宗奎 等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网络心理学

网络心理学试读:

前言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地位。如何看待互联网对人的意义?如何理解网络空间对人的行为的改变?如何描述和预测人们在网络空间的感受和表现?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奥秘的心理学,必须深入探索人类在网络空间的各种个体和群体活动。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信息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服务,再到社交网络建构的形态升级换代过程,只用了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就在全球实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云计算、移动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融合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体系越来越强大,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互联网之于人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个体存在方式和社会群体生态。

网络技术与人类行为领域的结合,促使了网络社交、电子政商、网络金融、在线教育、网络医疗、网络游戏、共享服务等等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生活形态的产生。与人类文明史上的其他时期相比,人们在互联网时代的自我表露、娱乐休闲的方式更加多样,人际交往和互助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学习和研究活动更加便利,医疗保健活动也更加自主。随着网络生活史的延续,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开始改变人类个体的生活方式和群体的组织方式;尤其是,人工智能改变生活的趋势让大众充满期待,网络群体智慧的进步终将彻底改变人与技术的关系。

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世界,也是一个真实世界。网络空间已经从文本发展为多媒体甚至智能化空间,过去的人机互动已经转变为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使人们不同的思想意识得以跨时空交织融合在一起。网络空间这个新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充满了创造的机会,衍生出反映人类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新形态和新规律,包括相关的认知过程、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

例如,记忆的“谷歌效应”就是使用互联网的信息搜索功能为人的记忆方式带来的改变。信息搜索的便捷性让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所需的资讯,惯于使用信息搜索功能的人逐渐倾向于把互联网看作是自己记忆的一部分,人的记忆更加依赖于互联网这个储量丰富的数据库。当人们遇到难题时,更倾向于向搜索引擎求助;当人们觉得可以随时查到某些信息时,会更少去记住这些信息本身,而会更多地记住如何去查找这些信息。强大的搜索引擎所带来的便利正在改变着人们大脑的记忆甚至思考的方式。

人们在网络空间也会构建虚拟的自我,体验虚拟自我带来的社会效应。人们倾向于在网络上呈现积极的自我形象,如在网络上展现健康肤色等更有吸引力的照片,或下意识地暴露能够表现自己优势地位的信息,展示更受社会接纳的品质和特性。并且,男性倾向于展示自身社会经济地位,而女性则更多看重美貌。这些行为十分普遍,且在进化心理层面具有积极意义。网络改变了人类的自我,同时也挑战着传统的社会系统。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空间寻找择偶约会对象。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个体维持和拓展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时空便利性,使人们在心理上很容易将网络空间看作是自己的思想与人格的延伸。人们甚至会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可以轻易相通,个人思想之间的界线模糊了。而深度学习之类的技术则开始将不同个体和群体展现在各种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智慧以高效的方式提取并融合起来,储存在各种人工智能系统中。“群集智慧”正在成为人类智慧活动的新的形式,使人类获得强大的问题解决和行为组织能力。

互联网具备的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换功能和汇聚群体智慧的组织优化功能,使得人类可以展示新的行为方式。人类生活在一个“更大的网络,更小的世界”中。面对这样一个广阔自由的全新空间,人类个体的行为和心理会发生哪些变化?人类群体的行为边界会有哪些拓展?人际交往行为在可视化的社交网络中是否会呈现新的结构和形态?广阔自由的网络空间是否会诱发更多自我探索和网络人格类型的产生?“数字土著”一代的成长是否会面临不同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时代的发展任务和挑战?信息技术真的会让人类陷入“知道的更多而智慧却更少”的尴尬境地吗?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人类整体上的所谓“认知盈余”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类的幸福感?

当探索人类自身的心理学碰上改变人类自身的互联网,心理学家们所面临的其实是一种理解人类自身的历史性机遇。这意味着心理学需要并且能够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的网络心理与行为。

基于互联网与人类的关系,本书尝试提出“第三空间”的假设,认为网络空间是介于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之间的“第三空间”,因而人类在网络空间的存在具有不同于精神和物质空间的新的属性和规律。“第三空间”具有共享性、智能性和渗透性。这个空间实现了个体和群体智慧的汇聚与共享,其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网络智慧应用正在越来越多地完成人类的复杂信息加工功能,并且正在趋向于以一种无所不在的方式渗透到人类行为的各个领域中。

心理学必须从人类行为基本规律的层面探索网络为人类带来的改变。随着网络本身的不断进化,在人类众多相关领域发生的人的行为模式的改变将会是持续不断的,这种改变会将人类个体引向何处?会使人类群体具有更多的进化优势吗?网络空间的进化意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这类关于网络与人类基本关系的问题使得网络心理学成为充满挑战而趣味盎然的领域。

毫无疑问,人类进化得来的根深蒂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是稳定而普遍的。但是,网络空间的巨大影响也会反作用于人类个体机能、群体行为和文明进程,这种作用不能简单地被评判,而需要更多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

探索网络空间中人类新的行为存在的规律,正是网络心理学的使命所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心理学正处在迅速的成长中,并且必将成为心理科学发展的一个创意无限的重要领域。

本书试图构建一个网络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框架。总体上说,构成网络心理学的知识本体包括四个部分:网络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个体网络心理、群体网络心理和特殊网络行为。本书的写作体系可划分为这样四个部分,从网络心理研究基础(理论和方法),到个体心理(网络自我与人格,网络学习),到人际行为(网络交往)和群体行为(集群行为、集体智慧或称集群智慧),再到对不同社会活动领域的特定行为展开典型性的探讨(网络消费、网络道德、网络中的性、网络成瘾、网络心理咨询)。

第一部分“网络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第1至第3章:在本书第1章“导论”中,作者提出了网络“第三空间”的概念,试图界定网络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重构作用和价值;第2章关于网络心理的理论主要探讨了描述和解释网络心理的具体的“微观理论”,切入点聚焦在网络与人的关系上,因而并不展开讨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或“宏观理论”;第3章关于网络心理学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具有鲜明网络特点的“网络调查”、“大数据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三种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网络个体心理”包括第4章(网络自我:网络中的个体人格)和第5章(网络学习与认知)。网络自我呈现和网络学习两大主题毫无疑问是个体使用互联网的基本需求和行为表现,本书梳理了已有研究的基本进展。其实,个体行为视角的网络心理研究还有很多极有潜力的新领域,例如,关于网络人格的研究就有许多进展,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第三部分“网络人际和群体行为”包括第6章(网络中的社会交往)和第7章(网络集群行为)。互联网行业中热点的社交网站使用同样也成为了网络心理研究的重大热点。本部分其实涵盖了心理学的人际互动和群体行为两个层面的研究。社交网站的使用将网络中的社会交往和集群行为在技术上更为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因此本书也将网络互动行为和网络群体行为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

第四部分“典型领域的特定网络行为”包括第8至第12章(网络消费、网络道德、网络中的性、网络成瘾、网络心理咨询)。与基于心理学学科领域划分的视角有所不同,本部分的论述视角更多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本部分所涉及的五类网络心理和行为主题是当前互联网使用中公众关注度高、问题表现突出、知识积累很快、应用需求极大的典型代表。本书并未涵盖网络行为的全部重大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必将使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充满机遇和挑战。

本书的最后一章(第13章)试图从进化的视角探讨网络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技术进化与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的交互关系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宏大主题,具有远远超出心理学视角的哲学内涵和文化意蕴。本书的讨论仅仅只是提示我们对网络心理的关注必须着眼于人与技术的关系,植根于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

本书研究和写作工作历时3年,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1&ZD151)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参与写作的有周宗奎、刘勤学(第1、2、11章),孔繁昌(第3章),平凡(第4章),龚少英,王福兴(第5章),田媛(第6章),赵庆柏(第7章),魏华(第8章),范翠英(第9章),潘清泉(第10章),夏勉,孙启武(第12章),孙晓军(第13章)。周宗奎设计了本书的基本构架,提出了各章的写作原则和要点,并负责各章审改。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生衡书鹏、朱晓伟、张冬静、李俊一、孙丽君、雷玉菊,他们作为书稿的第一批读者,对书稿的改进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心分社彭呈军社长为本书出版提供的非常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周宗奎2017年7月24日1 网络心理学导论:行为的重构

1.1 心理学与互联网/2

1.1.1 网络:作为第三空间的存在/2

1.1.2 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行为重构的基点/3

1.1.3 网络空间的行为维度/6

1.2 发展中的网络心理学/7

1.2.1 网络心理学的发展历程/7

1.2.2 网络心理学的现状/9

1.3 网络心理学:机遇与挑战/10

1.3.1 网络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生长与超越/11

1.3.2 发展性的网络心理学研究/12

1.3.3 网络心理学的瓶颈与创新/14

1.3.4 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积极还是消极/15

1.3.5 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16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也在不断改变着人类的行为。蒸汽机这一伟大的发明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而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可以与蒸汽机媲美的互联网,更是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场影响人类生活的深刻变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现实世界中,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将人类分隔在各自的时段和空间里,人们以不同的节奏和智慧改变着世界。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分隔,使得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行业领域的人随时进行联结成为可能。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延展和普及,人类发展历程中一个崭新的信息互联时代已经到来。

与任何一项新技术一样,互联网的出现也遭到了质疑,不少学者对网络在生活中的深层次渗透感到担忧。即便如此,互联网从产生到全球化商业化的广泛运用,仅用了50余年的时间。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再到社交媒体,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在个人生活、公共事业、商业活动、科学创造等领域,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可谓日新月异,已经使互联网成为了以高创新和高潜力为标志的最具魅力的新行业、新工具、新思维和新动力。网络技术与生活内容的结合,使网络社交、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在线教育、网络医疗、网络游戏、网络婚恋等丰富多彩的网络行为方式得以出现。随着网络生活史的延续,互联网的大数据进一步改变着人类行为的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相比,网络时代个人的自我表露、娱乐、休闲的方式更加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助的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活动更为自由,医疗卫生保健活动也更加自主……网络技术仍然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人们对技术改变生活的态度已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充满期待。

40年前,米尔格拉姆关于“六度分隔”的实验曾经让人们震惊于世界之小;如今,克里斯塔吉斯基于网络联结的大数据提出的“三度影响力”使人们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网络,更小的世界”。在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世界时,人类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是否会发生变化?成长中的“数字土著”一代是否会面临和“工业土著”相类似的发展难题?当人际关系变成可视的社交网络呈现时,人类的交往行为是否会表现出新的特性?广阔自由的网络世界,是否会诱发更多的自我探索和人格发展?

当无处不在的心理学遇到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势必会激发出超越想象的火花。1.1 心理学与互联网1.1.1 网络:作为第三空间的存在

工具的使用对于人类进化的作用从来都是哲学家和进化研究者们在探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时最重要的主题。互联网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复杂、前景最广阔的工具,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它对人类文明进化的影响已经让每个网民都有了亲身感受,但是这种影响还在不断地深化和蔓延,就像我们认识石器、青铜器、印刷术的作用一样,我们需要巨大的想象力和以世纪计的时距,才有可能全面地认识人类发明的高度技术化的工具——互联网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全面超越了人类传统的工具,表现在共享性、智能性和渗透性三方面。互联网的本质作用体现为个人思想和群体智慧的交流与共享;互联网对人类行为效能影响的根本基础在于其智能属性,它能部分地替代人类完成甚为复杂的信息加工任务;互联网对人类行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正是由于其发挥作用的方式能够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地渗透。

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其著作《技术与时间》中,从技术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假说:“在物理学的无机物和生物学的有机物之间有第三类存在者,即属于技术物体一类的有机化的无机物。这些有机化的无机物贯穿着特有的动力,它既和物理动力相关又和生物动力相关,但不能被归结为二者的‘总和’或‘产物’。”(贝尔纳·斯蒂格勒,2012)互联网正是这样一种“第三类存在者”。互联网当然首先依存于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但是其支撑控制软件与信息内容的生成和运作又构成自成一体的系统,有其自身的动力演化机制。我们所谓的“网络空间”,也可以被看作是介于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之间的“第三空间”。

与物理空间相映射,人类可以在自己的大脑里创造一个充满意义的精神空间,并且还可以根据物理世界来塑造这个精神空间。而网络是一个独特的虚拟空间,网络中的很多元素,包括个体存在与社会关系,都与个体在自己大脑内创造的精神空间相似。但是这个虚拟空间不是存在于人的大脑,而是寄存于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物理系统之中。唯其如此,网络空间才成为了独特的第三空间。

网络心理学正是要探索这个第三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心理学正处在迅速的孕育和形成过程中,并且必将成为心理科学发展的一个创意无限的重要领域。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网络空间从文本环境转变为多媒体环境,处于其中的交互模式也从人机互动转变为社会互动,可以说,它已成为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人们不同的思想与意图交织在一起,它为人们提供了创造的机会,并且使网络空间成为了一个社会空间。在网络这个新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中,一定会衍生出反映人类行为方式和内心经验的新的规律,包括相关的生理反应、行为表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终端和网络覆盖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性,人们在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很容易将网络空间看作是自己的思想与人格的延伸。伴随着网络互动产生的放大效应,人们甚至会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可以轻易相通,甚至可以混合重构为一体。个人思想之间的界线模糊了,融合智慧正在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新的存在和表现形式,而这也正在改写着人类的思想史。

伴随着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网络本身的进化,在人类众多生产生活领域中发生的人的行为模式的改变将会是持续不断的,这种改变会将人类引向何处?从人类行为规律的层面探索这种改变及其效果,这样的问题就像网络本身一样令人兴奋,同时又充满了挑战。1.1.2 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行为重构的基点

从“第三空间”这一基本概念出发,网络空间为人在其中的存在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属性。作为新的行为发生发展的平台,网络空间展示出了与现实空间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表现(Piazza & Bering,2009)。对于个体的心理活动来说,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体现为基本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人际特性和自我特性,分别对应的就是网络空间的跨越性、非同步性、匿名性和去抑制性。从人的行为的属性来说,这四个特性也是网络与人的结合带来的人的行为的新属性,是人在传统的环境和空间中所不具有的。网络空间的四大心理特性是心理学研究在网络环境下重新审视和分析人的行为结构的基点。

跨越性

网络的跨越性主要是指网络中的行为和事件对空间距离的跨越,地理空间距离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力在网络空间被大大减弱。网络提供的便利的多媒体传递和共享可以让人们跨越地理空间上的阻隔、物理实体的障碍进行互动和连接,包括信息分享和交换、商品交易和情感联结。网络的跨越性使得个体可以忽略地理距离及物理阻隔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保持互动,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结识对于同一个主题或者事物具有共同兴趣的朋友。网络的跨越性带来的是沟通行为的便利性。只要个体连接进入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联系,获得信息、得到支持和帮助、购买商品、完成合作等。这样的便利性一方面扩展了个体的生活广度,使得个体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之前不太可能获得的商品、信息或者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个体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定位,使得个体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工作与生活的相关事务,让自我知觉的影响范围更大。网络的跨越性带来的便利性也是其能够迅速发展和渗透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同步性

对个人心理活动而言,非同步性就是时间上的跨越性。越来越便捷的网络沟通和存取方式使得人际交流可以实现充分的非同步性。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和互动,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但是网络的一大特性正是提供非同步性的交流沟通,通过邮件、论坛、个人主页、博客和各种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来实现。非同步性交流虽然部分不够及时,但是却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和可控制性。个体可以基于这一特性,随时终止沟通或者开始沟通;同时,它也给了个体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选择回应的方式,而不必担心可能因慌乱而出错,从而避免带来人际损害;非同步性允许个体同时与多个对象进行沟通,同一时间内开展多重社交。更重要的是,非同步性可以大规模积累不同时段个体提供的信息,信息分享和扩散速度也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从而以多种形式的大数据形成巨量的群体智慧。个体在心理上可以随时面对群体智慧的存在,提取信息或者贡献自己的创造。非同步性使得个体与人类智慧活动的关系得以改变,对于人类智慧的进化发展和文明活动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匿名性

匿名性是指个体在网络空间里可以隐匿自己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和身份信息、外貌特征甚至人格倾向(Young,1998),体现了人际互动的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特点。匿名性是网络在人际互动层面的一种独特属性。个体在网络空间中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个人特征,也可以控制何时及多大程度上表露自己的人格信息(Qian & Scott,2007;Viégas,2005)。比如,同一个人可以在给朋友的电子邮件中表露自己的名字,在个体主页或微博中贴出编辑过的照片,或者在论坛发帖时使用假名。相比于现实世界个人身份的唯一性和确定性,网络匿名性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探索尤其具有吸引力。青少年常常利用网络的匿名性来进行自我认同实验,这有助于其自我认同的探索和获得(Valkenburg,Schoutten,& Peter,2005)。同时,这样的特性对于那些在现实中因外在特征受到限制的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已有研究发现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可能受到一个人的身体吸引力和交往技能的限制。这些特征对第一印象有强烈影响,进而影响后续友谊的发展。但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使个体有选择性地呈现自身特征,从而有可能促进关系的建立(McKenna,Green,& Gleason,2002)。随着网络环境的进化,要求实名制的网络行为规范越来越多地被个体接受,但是这不会影响匿名性作为网络空间的基本心理属性对网络活动者的内在吸引力。

去抑制性

去抑制性是指网络空间对个体自我的心理活动具有去抑制的效果,这是网络环境带来的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自我控制层面上的新的特点。去抑制性是网络在个人自我层面提供的一种独特属性。根据Zimbardo(1977)的研究,抑制可以被定义为受约束的行为,它受个体自我意识和对社会影响的意识的控制,并会引发个体对公众看法的担心。根据这个定义,去抑制可以被描述为这些因素的缺乏;或从相反的角度,去抑制可以被视为公共意识的减弱,这将导致个体对他人看法的关注度的降低(Prentice-Dunn & Rogers,1982)。而网络环境中匿名之类的技术行为方式就会带来“去抑制效应”(disinhibiting effect)。这种特性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人们可能会利用它表现令人不快的举动或情绪,通常是辱骂他人或者实施网络欺负等行为;另一种情况是它可能让人们诚实而开放地面对某些个人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无法讨论的。网络连接的扩展,也就意味着个体在网络中的行为、言论和自我形象有可能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存在着潜在的大量的“观众”。由于去抑制性的影响,个体在网络中可能发表一些较为奇怪和独特的言论、呈现出比较标新立异的装扮、分享独特见解或者经历,甚至分享自己的生活等。这种网络上的“晒”和“秀”的展示性已经成为了网络行为的一个特点。

网络空间的上述四种心理特性,可以作为描述网络行为的基本维度。当一个行为被置于这个属性体系之中时,我们便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网络中个体行为的特点和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网络中行为的相互联系性。

除了跨越性、非同步性、匿名性和去抑制性这四大网络空间的基本心理属性之外,网络空间还有一些衍生的特性,如便利性、展示性、渗透性等,这使得网络空间内的个体行为更加丰富多彩。1.1.3 网络空间的行为维度

人们在网络空间内的行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划分。从网络行为依托的技术工具来看,网络行为包括形式多样的网络应用,具体来说包括使用电子邮件、信息导航、即时通讯、社交网站、个人网站、各类博客、网络游戏、网络电话等;从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内容来看,网络行为包括实现不同功能的行为,例如交际、搜索、娱乐、浏览、聊天、发表、学习、购物、约会、远程医疗等。早期研究表明(Barak,2008;Joinson,McKenna,& Postmes,2007;Valkenburg & Peter,2009):一方面,网络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格、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态度等;另一方面,网络行为对网络使用者的身体、认知、社交和情绪又有着各种各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其中,网络交往被认为是会对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个体产生复杂影响的行为 (Sheeks & Birchmeier,2007;Valkenburg & Peter,2007)。

Gosling和Mason(2015)在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心理学中的互联网研究分为三类:(1)转换性研究,指将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转换到互联网上,如在线调查;(2)现象性研究,指研究由网络激发的行为或者基于网络的行为,如对网络欺负的研究;(3)新兴类研究,指使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已有的主题,如对谣言的研究。通过这种分类可以清晰地看到互联网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特别是方法价值。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与心理学研究的关系,可以根据研究者看待网络的不同视角,将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种类型:基于网络的研究、源于网络的研究和融于网络的研究。“基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将网络作为研究心理和行为的工具和方法,作为收集数据和测试模型的平台,如网上调查、网络测评等;“源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将网络看作是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是依据传统心理学的视角考察网络使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如网络成瘾领域的研究、网络使用的认知与情感效应之类的研究,“记忆的谷歌效应”这样的研究是其典型代表;“融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将网络看作一个能够寄存和展示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独立的空间,来探讨网络空间中个人和群体的独特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以及网络内外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相互作用,这类研究内容包括社交网站中的人际关系、体现网络自我表露风格的“网络人格”等。这三类研究对网络的理解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但也可以有交叉。

这种分类其实是以互联网为依据对人的行为范畴的一种重构:首先,在网络环境中,人的行为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并被赋予新的属性。基于网络的研究是将网络作为工具,网络可以探查、监测、记录、分析个体和群体的各种行为,无论线上或是线下的行为,都成为了网络工具的客体和对象。通过这种第三空间的工具必然能够发现人类行为的新的属性。

其次,网络为人的行为增加了新的动因。网络是人类行为演化过程中全新的影响因素,能够全方位地影响人的行为,对人类行为自身的影响是普遍而深刻的,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人格特点、行为表现等领域无所不及。源于网络的研究是将网络当作一种人工化的行为环境和动因,探索网络对人的行为的深刻影响。从基本的语词加工机制(刘思耘,周宗奎,李娜,2015)到人际交往方式(罗伯特·郑,杰森·伯罗,克利福·德鲁,2014)再到群体智慧的无限可能性,网络正在改变着人类行为进化的进程。源于网络的研究正是要探讨这种改变的内在机制。

其三,网络空间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新的行为存在方式。网络空间生成并积累了全新的心理体验、行为方式、互动形态和社会过程,这些新的网络行为的存在极大地展现了人的潜能,拓展了人的生命形态,升华了行为的意义。融于网络的研究正是要描述并探索网络空间中这些新的行为的存在规律,为建构更好更符合人类需要的网络世界提供科学支撑。

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不仅需要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的参与,也需要信息科学、网络技术、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者的参与。在过去的起步阶段,心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心理与行为进行了探索。网络心理学的未来更需要依靠不同学科的协同创新。心理学家应该看到不同学科领域的视角和方法在网络心理研究领域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要理解和调控人的网络心理与行为,并将之有效地应用于网络生活实际,如网络教育、网络购物、网络治疗、在线学习等,仅仅依靠传统心理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容易产生误导。为了探索网络心理与行为领域新的概念和理论,心理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学者密切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将更有利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有利于科学的网络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1.2 发展中的网络心理学1.2.1 网络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所谓网络心理学,也称互联网心理学,是指对互联网使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心理学领域或心理学分支。网络心理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人在网络空间中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包括人与网络的互动关系。

1984年,Sherry Turkle出版了Second Life: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可以算是首次系统地对计算机技术和人类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此书中,Turkle就人类思维、情绪、记忆和理解访谈了儿童、大学生、工程师、人工智能科学家、黑客以及个人电脑拥有者。她首次探查了计算机一开始是如何影响我们对自我、对他人的觉知以及对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觉知的。

1985年,Elwork和Gutkin提出了计算机时代的行为科学研究,并有一大批研究者(如Lukin、Samuel、White、Roid、Moreland、Matarazzo)进一步对相关的研究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如Kulik等(1985)和Tombari等(1985)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将电脑应用于教育。与此同时,电脑使用与个体信息加工、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的探讨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同样也在1985年,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杂志创立,开始刊载计算机、网络与人类行为相关的研究论文,这标志着学术界对网络心理学的重视和认可。

时至今日,已经有超过20种学术期刊刊载了网络心理与行为的相关论文。其中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现在已经更名为Cyberpsychology,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杂志从1998年开始便大量地刊载关于网络、多媒体和虚拟现实对个体行为及社会的影响方面的论文。目前,该领域的学术论文的年发表量超过1000篇,其中不少论文相当具有影响力。Yan和Zheng(2013)用个体生命发展阶段来比喻网络心理学的发展,认为目前的网络心理学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原因是:一方面,这一领域在过去的20多年“儿童期”期间,已经发展出了基本知识和方法论基础,例如,现已有十多种学术期刊刊载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的论文,网络心理学已具备了从儿童期过渡到青少年阶段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网络心理学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作为一个学科研究分支,其理论和方法仍然在探索和建构的起步阶段。例如,目前在社会和行为科学的国际百科全书的4000条条目中,没有一条涉及网络行为。

目前,网络心理学已经开始进入较为快速的发展时期。同时,随着不少专门性的新的学术期刊的创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yber Behavior,Psychology and Learning),关于网络与人的互动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在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生产力创造的过程中必然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预见,在未来,网络心理学的发展会出现持续性增长的高峰,并顺利进入成年期。

在我国,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晚,因此,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起步也较晚。但是,国内互联网普及发展非常迅速,自1997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开始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通过全国大样本调查报告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和发展趋势,该报告后来成为我国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相关全国性报告,包括青少年上网行为报告、网络行为亚类报告的发布也日趋活跃(如《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发展报告》),这些均为网络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学术研究方面,2000年,相关研究者开始发表该领域的学术文章;2011年,我国首个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华中师范大学通过筹建论证;2013年,首届网络时代的心理学前沿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后每年一届的研讨会均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中国心理学会已正式筹建“网络心理学分会”。

在国内,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之一,总体上的研究趋势与国际上的研究趋势较为一致,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 早期研究焦点较为集中,主要聚焦在网络成瘾、网络欺负等问题行为,近年来才开始关注其他领域,如网络学习和网络利他行为等。(2) 研究方法较为偏向传统方法在网络新兴主题上的应用,对能够体现互联网独特性的新的研究方法还需要更多创新和应用。(3) 网络社交的心理学学术研究与网络社交应用的迅速增长不相匹配。国内的网络社交平台,用户众多且增加迅速,但由于社交网站的成熟度和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不够等原因,关于网络社交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同时也存在跨文化研究方面的困难。1.2.2 网络心理学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心理学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进行研究,越来越多的文章发表在心理学和相关学科期刊上,越来越多的相关著作在出版。近两三年来,一些主要的英文学术期刊数据库(如Elsevier Science Direct Online)中社会科学和心理学门类下的热点论文排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是研究网络心理与网络行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网民也开始寻求人类行为中这一相对未知、充满挑战的领域的专业可信的心理学解释。

在所有这些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有些研究领域格外受到了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其中包括:(1)网络成瘾、网络欺负等因为网络的迅速普及而出现的新型的问题行为,由于其在年轻一代中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存在独特的发生机制,因而引起了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Brenner,1996;Goldberg,1996;Block,2008;Liu,Fang,Deng,& Zhang,2012)。(2)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网络交易、网络色情等非常受欢迎的网络功能使用行为,其庞大的使用群体、巨大的市场收益和产业链条以及潜在的高危成瘾行为使其成为了目前网络使用行为中最受关注的行为;有关互联网使用的心理学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Gosling & Bonnenburg,1998;Kraut等,1998;Young,1998),后来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具体不同类型的网络使用对个体的影响,如社交网络使用对个体孤独感的影响(Kraut等,1998;Amichai-Hamburger & Ben-Artzi,2003)。(3)网络情境下的教与学,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与学的互动和行为得以扩展,并且发展出多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方式。网络中的教与学的过程存在哪些独特的特征、如何实现网络教与学的效果最大化、哪些因素可能会促进网络学习等问题均激发了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兴趣。(4)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拓展现有的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包括如何借助网络平台使得传统的心理咨询惠及更多人、如何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效果最大化等在内的研究课题均吸引了一大批的学者和实践者进行探索。

大数据和智能手机正在成为影响网络心理学发展的两大有力工具。个体基于网络的行为,包括在Facebook等网站上的社交行为、个体搜索数据而形成的领域热点、使用APP而形成的一系列行为均为网络心理学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数据。大数据的存在,使得心理学对实体样本数据的依赖得以减轻,并能够更加客观地呈现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甚至可以从一个更高层面对已有结果进行提取和组织。有研究者(Yarkoni,Poldrack,Nichols Van Essen,& Wager,2011)使用心理信息学(psychoinformatics)的方法,通过搜索神经影像学的关键词(疼痛、情绪)自动提取激活的相应适配词的研究报告,进一步自动映射到相对应的心理学术语并形成结果。在该研究中,自动合成的结果与3500个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结果十分接近。因此,大数据将有可能成为未来网络心理学研究新的突破中的有力工具。而智能手机的传感功能则能够侦探周围的环境(噪音、光线、周围的其他人员),记录下个体在线以及离线时的行为(身体活动、睡眠、对话、写作、网页浏览),并且提供及时的自动调节。这能够平衡网络中的大数据的偏差,并实现评价的流动性的期望。1.3 网络心理学:机遇与挑战

在网络空间中,基于物理环境的面对面的活动逐渐被越来越逼真的数字化表征所取代,这个过程影响着人的心理,同时也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已有的心理科学知识运用于网络环境时需要经过检验和改造,传统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可以得到加强和改进;另一方面,人们的网络行为表现出一些不同于现实行为的新现象,需要提出全新的心理学概念与原理来对其加以解释,进而形成新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两方面的需要就使得当前的网络心理学研究充满了活力。

但是,随着网络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一些学科基础性的问题突显出来:传统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体系能够满足复杂的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的需要吗?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能够在网络背景下得到适当的修改吗?有足够的网络行为研究能帮助我们提出新的网络心理学理论吗?大数据资源和方法能够为心理学研究带来哪些创新?在网络平台中的研究,能否满足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要求?这些问题都是网络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1.3.1 网络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生长与超越

网络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一大挑战。网络心理学的研究植根于传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生长而来;同时,网络心理学又因其具备新的方法、技术、资源和问题而大大超越了传统心理学研究。网络心理学为人类的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一方面,诸多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范式都可以移植到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之中,为网络心理学提供大量的研究课题和方法基础。事实上,现有的很多网络心理学的热门主题均来源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有一些变量甚至只是在传统心理学的变量名之前加上了“网络”二字,比如(网络)欺负、(网络)社会支持、(网络)自我表露、(网络)人际信任、(网络)自我效能感、(网络)利他行为、(网络)安全感、(网络)幸福感等等。所以,传统心理学的思路和方法是网络心理学研究主题和范式的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这些传统的研究主题在网络中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相应研究变量的测量以及对个体发展和适应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网络欺负为例,传统欺负存在明显的以强凌弱的特点,欺负者与被欺负者都存在于物理空间,比较明确。而在网络欺负中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的强弱关系变得更加模糊,而且被欺负者可能并不知道欺负者是谁,一个被欺负者甚至可以受到成百上千的人欺负。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广泛传播性,网络欺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被欺负者及其家庭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和变量移植到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变量的测量、数据的收集、变量的特点和影响后效、网络中相应变量的独特意义和价值都值得认真探索和思考。根据现有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文献和方法,对于网络心理研究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关系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首先,网络心理变量是否具有独特的“网络”属性和特点。比如在传统自我表露中,往往把自我表露的对象区分开来,包括对父母的表露、同伴(同性或异性)之间的表露等等。那么,网络自我表露是否有必要区分表露对象?区分表露对象有何作用?网络的匿名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对网络自我表露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其次,网络心理变量与相应传统心理变量有何关系。比如,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再如,网络幸福感是否真正存在?如果存在,所谓的网络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是否有较大的重叠和交叉?再次,网络心理主题和变量的测量是否可靠可信?现在,某些网络心理的变量的测量仅仅是直接在传统心理变量的相应测量条目前面加上“在网络环境中”等类似的字样,这样的测量方式究竟是否可靠和可信值得反思。

最后,网络心理变量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比如网络社会支持相较于传统的社会支持,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独特意义体现在哪里?

总之,传统心理主题和变量向网络心理研究移植既是网络心理学的机遇,也是探索和发现网络心理学研究独特价值的巨大挑战。研究者应该在厘清网络心理主题和变量的核心内涵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出“网络”的独特魅力、潜在特点及其影响。1.3.2 发展性的网络心理学研究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而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和群体作为行为主体也在成长中表现出变化和差异。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面对网络技术与行为主体的双重发展。不同特点的技术构成不同的网络空间,不同时代和年龄阶段的个体和群体也与网络空间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关系。

我们往往把从出生时就在网络环境中且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使用网络的群体称为“数字土著”,而把早期并没有接触网络,到某一个成长阶段再开始使用网络的群体称为“数字移民”。网络心理学大致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字土著的一代已经发展到青少年或者成年早期,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恰好是当今网络中最活跃的群体,也是最容易受到网络影响、最具有网络创造活力的群体。互联网的发展全面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网络作为一种环境也在塑造或改变着青少年。因此,探讨随着网络的改变,网络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发展性的网络心理学研究大致存在两种视角,其一是网络自身发展对人的影响,其二是网络对不同朋辈发展的影响。

网络从1.0到2.0以及现在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本身的进化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在网络没有变得普遍以前,个体可能会在网络这种新的所谓“虚拟”平台建构不一样的自我,而且个体线上和线下的社交圈子的重合度并不太大,这也为个体的网络身份和人格的探索及提升提供了便利。正如Turkle(1997)所述,网络是个体人格和身份探索的“实验室”。早期的一些研究者认为个体可以在网络中建立与线下不同的“网络自我”(McKenna & Bargh,2000;Turkle,1997)。另外,根据早期的社会呈现理论和社会线索减少理论(Short,Williams,& Christie,1976;Sproull & Kiesler,1986),那些在线下人格知觉中非常重要的情绪和其他信息线索在网络中要么大大减少,要么被大大修饰了。Culnan和Markus (1987)把这种现象称为线索过滤(cues filtered-out,CFO),该理论认为网络交往中的非言语社会信息的减少使得人际交互变成了一种去个性化的中介交流,个体之间对对方的察觉和意识减少(Parks & Floyd,1996;Walther,1996)。随着网络普及率的逐年提升,对很多人来说,线上交往只是线下交往的扩展和延伸(Correa,Hinsley,& Gil de Zuniga,2010;Gosling,Augustine,Vazire,Holtzman,& Gaddis,2011),线上与线下的区分可能变得越来越模糊,实际上个体可能并不会在网络中再建立和塑造与线下不同的人格和身份认同(Marriott & Buchanan,2014)。根据共同建构理论(Subrahmanyam,Smahel,& Greenfield,2006;Wright & Li,2011),青少年会在网络和现实中建构相似的自我同一性,个体的“线上世界”和“线下世界”在心理上是相互联系和一致的,线上线下是协调一致而不是相互分离的。因此,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个体的自我呈现和人格表达在线上线下是具有统一性的。

随着网络技术和时间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一些早期(如十年前)的研究结论或许并不适合如今的研究状况,甚至可能与目前的研究结论截然相反。比如社交网站的使用,早期的社交网站使用者可能用社交网站建立了很多新的人际关系,但总的来说,个体在社交网站中的朋友并不算太多,其并没有因为在社交网站中的投入而忽视线下的社会交往和发展。因此,社交网站的使用可能降低了个体的孤独感,提升了其幸福感(Valkenburg,Peter,& Schouten,2006)。随着社交网站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对社交网站的使用可能会变得比较被动,会因为线上的社会交往忽视了线下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此时社交网站的使用可能会降低个体的幸福感(Verduyn等,2015)。因此,对于早期的研究结论并不能盲目相信,对于现在的研究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几年或者十年之后也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对于网络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些相互矛盾的结论,或许可以从网络技术本身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网络对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的影响或许存在差异,对60后、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等的影响可能不尽一致。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通过文化提供的工具实现的。不同朋辈受到各自年代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于作为一种工具的网络技术的依赖和使用是存在差异的。比如Chang、Choi、Bazarova和Löckenhoff(2015)的研究以1000名18到93岁的Facebook使用者为被试,调查了他们平时的社交网站使用情况、网络社交圈子的大小和组成情况以及他们感受到的社会隔离和孤独的程度。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网络社交圈子逐渐缩小(社交网站上的朋友数越来越少),老年人社交网站上的朋友数量明显少于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在社交网站中总朋友的占比逐渐增加,老年人社交网站上的绝大部分朋友都是现实中的朋友,而年轻人社交网站中的朋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陌生人或者不是那么熟悉的人。更为重要的是,不管对于哪个年龄段,圈子越大,其社交网站中朋友数越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在社交网站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或者说社交网站中不熟悉的人越多),个体感受到的社会隔离越严重,心理越孤独。比较不同朋辈的网络使用的差异及其对他们发展和生活适应的影响是网络心理学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主题。1.3.3 网络心理学的瓶颈与创新

综合来看,国内外网络心理研究(尤其是国内)存在比较明显的瓶颈,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主题较为狭窄。关于一个主要社交网站的相关研究(Facebook Psychology)几乎占据了网络心理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在国内,网络成瘾一直是网络心理领域最活跃、最多产的主题。当然,对于这些领域的广泛关注也部分说明了其本身的重要性和社会的关注程度,而且这两个领域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但遗憾的是,网络心理领域研究主题的多样性不够,未来要形成网络心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仍需更多努力。

其次,价值取向较为单一。大量研究者主要关注网络媒体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成瘾、网络欺负等),鲜有研究探索网络媒体的积极价值和意义。众所周知,网络对人类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有积极的影响就有消极的后效。因此,一味地认为“祸出于网络”是没有道理的,研究者应该站在更加客观的视角探索网络的两面性。网络的两面性或许就像基因的表达一样,有显性也有隐性,对人究竟表达出哪一面,不在于网络本身,而在于人与网络的交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