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晕厥180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00:26:06

点击下载

作者:王成,杜军保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晕厥180问

儿童晕厥180问试读:

前言

1997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国内率先提出儿童晕厥诊断关键技术——直立倾斜试验的判定指标体系,开始了我国儿童晕厥的诊治研究。2004年起,在科技部和地方科研主管部门等专项基金支持下,北京、湖南、上海、湖北等地的多中心单位对儿童晕厥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先后创建了我国晕厥儿童多中心数据库;建立了全国儿童晕厥诊治网;举办了5次全国儿童晕厥学术会议;主编出版了《儿童晕厥》专著;颁布和更新了我国儿童晕厥诊断指南,提出了规范化、病因化、个体化的基本治疗策略,达到卫生经济学标准,以预防晕厥复发、降低死亡危险为主要目标。研究成果推广范围已覆盖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及美、英、日等国家,先后获得教育部及卫生部科技奖励、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成果奖励,使我国儿童晕厥研究和临床诊治整体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虽然儿童晕厥具有发病率高、容易忽视、反复发作、诊断困难、预后较好的特点,但是,经过20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有关该领域的基本知识亟待普及给相关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晕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组织国内专门从事该领域临床和研究的专业人员,根据各自的特长和临床遇到的常见疑问,以问答的形式撰写了本书。《儿童晕厥180问》内容丰富,知识新颖,语言精练,通俗易懂,涵盖了儿童晕厥概念、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等内容。可读性强,可供专门从事儿童晕厥临床和研究的医护人员、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规范化培训医生、患者及家属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撰稿人员阅历有限,文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恳请同道斧正。王成 杜军保2016年7月一般概念与分类1.儿童晕厥是怎么回事?

晕厥是指大脑血液供应不足,一过性脑缺氧所致的短暂性、自限性意识障碍,同时伴有维持机体姿势的自主肌张力丧失。通常发生在站立位时或从坐位突然站立时,患儿表现为不能维持站立姿势而倒地。若马上将患儿处于平卧位或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后,在较短时间就可恢复正常,通常呈良性过程,预后较好。晕厥时间常常为数秒钟至数分钟,若意识丧失时间长,可能会发生四肢抽搐现象。患儿意识恢复后,仍可存在面色苍白、全身软弱无力、不愿讲话或活动,或者有恶心、打哈欠、过度呼吸、心动过缓、头痛等。

简而言之,晕厥包括五要素:(1)意识丧失。(2)丧失自主肌张力。(3)发作相对迅速。(4)恢复是自发和完全的,通常非常迅速。(5)发病的潜在机制是大脑皮层短时血流低灌注。(王成)2.儿童晕厥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晕厥是由于短暂的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导致患儿不能站立而发生晕倒的一种症状。具有起病迅速、持续时间短暂、可自行恢复的特点,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急症,占儿科急诊量的1%~2%。20%~30%的5~18岁儿童至少经历过1次晕厥,女孩发病率多于男孩。其基础病因主要包括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占70%~80%,心源性晕厥占2%~3%,另外约20%的晕厥原因不明。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是由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调节异常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作为主要因素导致的晕厥,多为功能性疾病,其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为主,其次还包括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境遇性晕厥和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此类疾病发作前多有一些诱发因素,比如持久站立、环境闷热、精神紧张、情绪刺激、运动等。另外,患儿在发作前还可以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如头晕、头痛、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大汗、燥热、乏力、腹部不适或腹痛等;发作时意识丧失持续时间多在5分钟以内。目前直立倾斜试验是临床诊断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准“金标准”。

心源性晕厥是由心脏的结构或节律异常为主要因素导致的晕厥,其核心是心脏有效射血量减少或停止,导致心排出量不足,进而引起脑缺血而发生晕厥,是儿童晕厥的少见病因,但猝死风险较高,部分患儿有家族史或遗传倾向,应尽早查明原因,作出诊断和预防。(董湘玉)3.孩子为什么会晕厥呢?

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而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肌张力减弱或消失不能维持机体姿势而摔倒的一种病症。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女孩多见。部分患者表现为体位突然改变(如长久站立或卧位起立)时出现晕倒,患儿能自行恢复意识,可引起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起病前可有短暂头晕、头痛、眼睛黑矇、呼吸频率增快、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等先兆症状。

常见原因有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血流动力学类型。晕厥前往往存在明显的诱因(如情绪紧张、恐惧、闷热、长久站立,或因各种血管穿刺、拔牙等),避免这些诱因可以减少晕厥发生。心源性晕厥(如严重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相对少见。(王成 李艳)4.儿童晕厥的发病率是多少?

晕厥为儿童时期的常见急症,晕厥整体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受研究工作的年代、研究人群分布、年龄等因素不同而异,人群中晕厥患病率波动在3%~60%,儿童、老人及女性是高发人群。

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晕厥占急诊患者的3%,占住院患者的6%。18岁前15%的儿童及青少年至少有过一次晕厥经历。意大利帕尔马地区2005~2006年间,1~18岁儿童晕厥发病率为86.5/10万。医学生(平均年龄21岁)中39%至少有过1次晕厥经历,累计发病率女性是男性的2倍。

国内研究资料显示,4.7%的香港儿童与青少年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并且9%发生于15~17岁。不明原因晕厥患病率在长沙市中学生为28.87%,小学生为19.83%,高等医学院校15~23岁女生为29.1%。晕厥发病率在重点学校高于普通学校与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子弟学校,可能与重点学校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有关。(王成)5.儿童直立性高血压发病率如何?

由于各学者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诸文献报道的直立性高血压检出率也不一致。一般人群中儿童直立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健康飞行员中直立性高血压检出率为4.2%,青少年学生中直立性高血压(收缩压升高与舒张压升高)检出率为16.4%和20.5%,且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血压和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中直立性高血压检出率明显增加,直立性高血压患病率在75岁老年人群为8.7%,老年高血压患者为11%,糖尿病患者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2.8%比1.8%,P<0.01),在1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直立性高血压检出率为15.2%。我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发现,直立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6.3%。

国内报道,对晕厥、头痛、头晕、叹气儿童(2~18岁)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儿童直立性高血压检出率为23.84%,且男性高于女性(25.93%比21.63%,P<0.05),12岁以上组高于12岁以下组(28.05%比20.48%,P<0.01),提示儿童直立性高血压发病可能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王成)6.儿童晕厥会有哪些风险?

晕厥由于可以引起短时间脑血流供血不足致暂时性意识丧失而晕倒在地,容易引起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小儿晕厥是在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它可以突然发生,大多数表现为眼前突然发黑、晕倒和短时间的意识丧失,甚至发生抽搐、骨折、颅内出血、皮肤擦伤等,有的患者在发生晕厥之前可出现恶心、出汗、心跳变慢等。

晕厥发生原因很多:(1)气温变化:

夏天在天气炎热,或者在直射日光下站立过久,特别是体质较弱的孩子,由于体温调节障碍,会突然发生高热晕倒。冬季在温度过低的环境里停留时间过久,可造成机体代谢降低,体温逐渐下降,影响血液循环,致脑缺氧,从而发生晕厥。(2)心脏结构异常:

患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患儿,由于心脏搏出量降低,在运动和活动过多时,常发生晕厥。(3)心律失常:

如阵发性心动过速、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由于心脏排血量减少,引起脑缺氧,可发生晕厥。心源性晕厥可导致生命危险。(4)代谢性疾病:

幼儿低血糖可导致假性晕厥,一般多发生在起床后或起床的时候,出现晕厥或昏迷,甚至抽搐,并有多汗、四肢肌肉弛缓,如果喂一些糖水,很快就会好转。(5)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

有的人颈动脉窦对刺激过于敏感,在穿高领衣服急转头时,由于颈动脉窦的感受器受刺激会突然发生晕厥。

由于晕厥发生突然,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诱因或触发因素,减少或消除因晕厥导致的躯体意外伤害事件。(王成)7.儿童晕厥会导致哪些躯体意外伤害?

由于晕厥发作时意识丧失和肌张力降低或消失,常造成晕厥患者跌倒在地,引起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对于一些正处于特殊环境中的患者而言,晕厥发作常可引起严重躯体意外伤害,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痛苦。如成人在驾车期间发生晕厥可以引起车祸、多发性骨折、重要脏器外伤,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正处于运动中的患者,晕厥发作常可造成严重意外伤害。晕厥致躯体意外伤害大多较轻,只有极少数患者需住院治疗。晕厥患者的调查显示8.8%有明确躯体意外伤害史,晕厥致头皮、颜面部皮肤和躯干及肢体表皮挫裂伤者,需要到医院行局部清创处理,其余患者大多受伤较轻,不需特殊处理,因晕厥导致颅内出血者需住院治疗。

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患者以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居多,混合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次之,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最少。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患者及有躯体意外伤害史的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2.24∶1及1.71∶1,表明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发生的次数与晕厥发作次数存在明显相关。临床上,对诊断明确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实施早期干预,减少晕厥发作次数,将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事件降至最低限度。(王成)8.儿童晕厥的高发年龄是多少?

晕厥发病存在两个年龄高峰,分别为青少年和60岁以后的老年阶段,且女性高于男性。

国外资料显示,全丹麦范围所有户籍人口及各个医疗机构晕厥患者12年(1997~2009年)随访发现,晕厥发病年龄呈现20岁左右女性、60岁左右及80岁左右老人三个年龄高峰,且第三个高峰男性较女性提前5~7年,男性在75岁时晕厥发病率明显上升。所有人群在50~79岁晕厥发病人数最多(占35.7%)。2003~2007年全美国所有医疗机构的急诊患者显示,晕厥儿童中7~12岁占20%,13~18岁占80%,大部分为女性(占70.1%),而且以白种人为主(占70.1%)。

国内资料显示,长沙市中小学生中有过一次以上的晕厥发作经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率在12~18岁为28.87%,6~12岁为7.96%,平均发病年龄14.2±2.7岁,高峰年龄15~17岁,首次晕厥的发病年龄中位数是15岁,女生比男生发病率高。可见,儿童晕厥发病以学龄期和青春期为主。(王成)9.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晕厥?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5岁以上,青少年多发,高峰年龄为15~19岁。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于学龄期年长女孩,在12岁及以上年龄患儿中,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更常见。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多见于14岁以上的女孩,可能与月经初潮及相关激素水平的调控有关,但6~10岁患儿也可占到10%左右;与儿童密切相关的一种类型,称为发育性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发病年龄在14岁左右,常常伴随身体的急速发育,症状往往逐渐加重,严重时经常会影响其生活与学习,16岁时达高峰,此后症状会逐渐缓解,19~24岁左右时,80%的患者症状可完全消失。直立性低血压及直立性高血压多见于青春发育期,可能与此时期儿童体格快速增长,而神经发育相对落后,使神经、体液调节不完善有关。屏气发作发生于婴幼儿时期(多见于6~18月婴儿),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

境遇性晕厥及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于儿童时期比较少见,但咳嗽性晕厥于儿童时期常见于患有哮喘或喘息的患儿。排尿性晕厥多见于男孩,晕厥一般发生在晚上或睡醒后排尿时;梳头性晕厥多见于女孩,常常在患儿梳头、刷牙或吹干头发时发生。

儿童心源性晕厥可见于儿童任何阶段,但相对来说,其发病年龄较小。(董湘玉)10.儿童晕厥在什么时辰多发?

生物节律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它能使生物体更好地适应环境。晕厥发作呈现时间节律变化。由直立倾斜试验诱发的先兆晕厥易感性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22∶30~10∶30时间段发生率的敏感性是10∶30~22∶30时间段的9倍,提示临床上用直立倾斜试验来比较不同患者的反应以及比较同一晕厥患者治疗前后效果时应该选择24小时内相同时间段来进行。在早晨或夜间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其结果会取得更高的敏感度。

对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确诊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随访1年,晕厥发作根据1周中的每天以及每天中的三个时间段(6∶00~12∶00,12∶00~18∶00,18∶00~00∶00)进 行 评 估,发 现85.7%的患者有3次及3次以上晕厥发生,其中16%的患者晕厥发作超过5次。晕厥在早晨以及在每周的中期(周四,或周三~周五)发作的频率较高。晕厥的发作频率在每周的工作日(周一~周五)明显高于周末。年轻人的工作学习压力可能影响其对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易感性。

晕厥患者在各时间段晕厥多发生在上午。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组晕厥发作主要在上午,直立倾斜试验阴性组晕厥发作多在上午和下午,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在晚上多见,其他血流动力学类型以上午多见。上午发生晕厥男性多于女性,晚上发生晕厥女性多于男性。上午发生晕厥儿童多于成人,晚上及夜间发生晕厥成人多于儿童。年龄越小,上午发生晕厥频次越多,年龄越大,夜间发生晕厥频次越多。(王成)11.儿童晕厥有哪些血流动力学类型?

晕厥发作通常是在某些诱因或触发因素存在时,如长时间处于直立体位、或体位由坐位或卧位突然变为直立体位时,由于机体血液聚积在腹部和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患儿表现出心室强烈收缩的空排效应,激活位于左心室的迷走神经末梢机械感受器,引起交感神经活性下降,迷走神经活性增强,导致反射性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脑血流量降低,意识丧失,肌张力难以维持正常姿势而摔倒,导致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直立倾斜试验诱发或再现晕厥来明确血流动力学类型。

血流动力学类型有:血管迷走性晕厥(又分为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混合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直立倾斜试验阴性等几种。每一种血流动力学变化类型均有其判断标准。(王成)12.儿童晕厥如何进行病因分类?

儿童晕厥的病因主要包括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占70%~80%)和心源性晕厥(占2%~3%),目前另有20%左右患儿病因不明。目前儿童晕厥的基础疾病分为:①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混合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境遇性晕厥、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②心源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缓慢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异常或心肌病。③不明原因晕厥。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是由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调节异常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作为主要因素导致的晕厥,多为功能性疾病。其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为主,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5岁以上。但在婴幼儿阶段的屏气发作可能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特殊类型之一。

心源性晕厥主要是心脏有效搏出量减少或停止,导致心排出量不足,进而引起脑缺血。心源性晕厥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其虽然只是儿童晕厥的少见病因,但猝死风险较高,临床上不容忽视。(王成)13.儿童晕厥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儿童晕厥的常见病因主要分三类:(1)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

儿童最常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排尿性晕厥、排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等,因其与特定情景有关(如排尿、排便、咳嗽等),也称为境遇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和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在儿童中并不常见。(2)心源性晕厥:

突然发生的没有任何征兆或运动诱因的晕厥往往可能继发于心脏疾病。但在儿童中较少见。心源性晕厥的基础疾病主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心律失常时可因心排血量的突然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心动过缓时,心率下降可造成心排血量降低;心动过速时可由于心室舒张期缩短导致心脏没有足够的充盈时间而引起心脏每搏排血量减少,上述原因都会导致晕厥。(3)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晕厥:

神经系统疾病很少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晕厥。神经系统异常可引起其他形式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如癫痫发作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引起晕厥发作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窃血综合征。(姜寿元 周莹 姜竹青)14.儿童晕厥需要考虑哪些疾病?

晕厥是儿童时期的常见急症,病因复杂。主要的器质性基础疾病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血管迷走性晕厥则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它属于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范畴。晕厥反复发作常常使患儿在躯体及心理上受到明显伤害,有些患儿因此不能正常上学,甚至不能参加社会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具有高度猝死危险,患儿的父母也由此感到异常紧张。

在一过性意识丧失发作前存在某些诱因,如持久站立、精神紧张、清晨起床后体位变化以及环境闷热、剧烈运动等,往往提示患儿为晕厥发作。此外,在某些特殊情景下(小便、大便、咳嗽等)出现的发作,往往提示患儿为晕厥发作。在意识丧失前,存在晕厥先兆,如头晕、恶心、多汗等,也提示患儿为晕厥发作。直立倾斜试验可为明确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或直立性高血压导致的晕厥以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引起的晕厥提供客观依据。此外,由药物引起的晕厥也可通过病史询问得到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还可以发现一些疾病线索,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心脏杂音和心电图异常,如有发绀和心脏杂音则提示存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如果通过上述初步评价仍不能提示诊断,则可列入不明原因晕厥的范畴,对其病因进一步进行评价。

临床上易误诊为晕厥的疾病主要包括其他导致一过性意识丧失的基础疾病,如癫痫、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氧血症、过度通气导致低碳酸血症)、中毒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假性“晕厥”,但以上情况均不能产生短暂脑缺血。(王成)15.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怎样一种疾病?

晕厥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症,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从而导致患儿暂时性意识丧失、肌张力不能维持而摔倒的一种病症。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晕厥,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一种类型。指部分儿童在某些因素刺激下,自主神经调节失衡,过度激活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脏抑制,心率减慢,脑血流减少而导致晕厥。

临床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女孩多于男孩,表现为站立或坐位、卧位起立时突然晕倒,患儿能自行恢复意识,无神经定位体征。起病前可有短暂头晕、眼睛黑矇、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等先兆症状。血管迷走性晕厥常会复发,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疼痛、恐惧、持久站立、置身于潮湿闷热环境均可诱发晕厥发作,应注意防范。(李艳)16.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怎样一种疾病?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直立不耐受的一种类型,因长时间站立或从卧位、蹲位快速变为站立位而发生的一系列直立不耐受症状,其中主要包括包括头晕、头痛、疲乏、视物模糊、眼前发黑、憋气、心悸、胸闷、长出气等,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晕厥发作,上述症状在平卧后可以缓解。有些患者在精神恐惧、紧张或在闷热天气时发作。

患有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患儿常在平时就有头晕、头痛、乏力、心悸等症状,这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不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常常存在上述诱发因素,具备上面所提及的临床症状,并且在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时,10分钟内患者的心率比卧位时增加40次/分或心率明显增快,并达到诊断标准(这样的检查,需要在医院里进行)。医生常常需要排除其他显著影响心血管或自主神经系统的疾病或状态如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长期卧床、严重贫血、心肌炎或服用药物等。对于该综合征的定义,有专家认为具备上述直立不耐受症状的持续时间,至少应持续3个月以上。

根据我们进行的一项关于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为学龄儿童,其患病率可达6.8%左右。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主神经功能锻炼、保证每日液体入量和盐的摄入量以及药物治疗等。(杜军保)17.儿童直立不耐受是怎么回事?

直立不耐受是指因直立体位而发生晕厥、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悸等一系列症状,平卧后症状可以缓解。广义而言发生这些症状时身体可处于任何体位。

急性直立不耐受通常表现为晕厥,即因急性脑血流灌注不良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和肌张力丧失,不能维持机体站立体位而倒地,有时也可表现为晕厥先兆,并不出现意识完全丧失,发作间歇期患者通常能正常生活。多见于年轻、体质较弱的女孩,常因持久站立、体位改变、见血或环境闷热等引起。

慢性直立不耐受症状主要指经常发生不明原因头晕、头痛、疲乏、视物模糊、心悸、胸闷、叹气等,且相关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女孩多于男孩。

目前对直立不耐受的诊断主要靠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根据其血流动力学类型分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混合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直立不耐受儿童生活质量下降,心身健康会受到影响,部分患儿可能引起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王成)18.儿童晕厥有哪些触发因素?

儿童晕厥多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其发病机制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晕厥发作时大部分存在触发因素,包括长久站立,特别是在闷热环境、密闭空间或拥挤人群中长久站立;惊恐或疼痛,如静脉穿刺、预防接种、看到血液;饥饿、疲劳、睡眠不足、月经期、发热性疾病期间;剧烈运动后;过度换气与极度紧张;过度伸展、咳嗽;蹲位后快速站立;排尿或排便;快速失重(如“潜水员晕厥”);某些药物,如乙醇、毒品(但有别于中毒)等。

由于上述触发因素,诱发机体的Bezold-Jarisch反射引起交感神经活性下降,迷走神经活性增强,导致反射性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脑血流量降低,意识丧失,肌张力难以维持正常姿势而摔倒。

上述触发因素中,主要为持久站立、闷热环境与运动。由闷热环境诱发的晕厥女孩高于男孩,排尿诱发的晕厥则男孩高于女孩。(王成)19.儿童晕厥是否会反复发作?

大多数儿童晕厥会反复发作。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及心源性晕厥均有反复发作可能。65%~70%晕厥儿童就诊时发作次数在2次或2次以上,尤其未能及时避免引起晕厥的诱因,或在特殊场景下如恐血症等的强烈晕厥暗示。长久站立、突然体位改变及环境闷热等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常见诱因;运动、劳累及婴幼儿哭吵是心源性晕厥的常见诱因,均应该尽量避免。(刘晓燕)20.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晕厥?

儿童晕厥的病因主要包括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常见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心源性晕厥和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晕厥。

不同原因的晕厥发生时其表现并不完全一致。

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病前常有明显诱因,如疼痛、恐惧、看见流血、接受注射或小手术、天气闷热、拥挤场所、饥饿、疲劳等。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多为学龄儿童,起立后头晕或眩晕、胸闷、心悸、面色改变、视物模糊、倦怠、晨起不适等,这些症状在患儿平卧后减轻或消失。

心源性晕厥多为突然发生或运动诱发,往往继发于心脏疾病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长QT间期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肥厚型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晕厥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窃血综合征。(黄萍)21.儿童晕厥容易发生在哪些孩子?

儿童晕厥的病因多样,其中涉及的发病机制也多种多样,所以对于每一种晕厥类型而言,均有其好发的儿童人群。对于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而言,总体来看以青春期女孩容易发生,但不同类型的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也有其相对集中的人群。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容易发生在身材瘦高、较少运动的体弱青少年女性,亦常见于饮食较为寡淡的年长女孩,尤其是在较长时间站立,置身于拥挤、闷热的环境中容易发生。而心源性晕厥则常发生在患有结构性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病等)和心律失常的儿童。神经源性假性晕厥容易发生在既往有头晕、头痛、抽搐、高血压的儿童。(陈捷)22.女孩很多都有过晕厥,是一种病吗?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约15%的18岁以下的青少年至少发生过1次晕厥,其中以女孩居多。尽管晕厥在普通青少年人群中十分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晕厥就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实际上仍然是一种病理表现,因晕厥就诊的儿童占急诊科患者总数的0.9%~1.7%。

一般来讲,晕厥包括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和非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前者主要指由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障碍所致的晕厥,随着年龄增长,可能有自愈的倾向,其病程呈“良性”的过程,故又称为良性晕厥。这部分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境遇性晕厥等。后者主要是由于心源性疾病等原因所致的晕厥,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原发病的轻重。

另外,之所以将晕厥称之为“病”,还基于晕厥本身对于患者心理的巨大影响。即使是被称为良性晕厥的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仍可能因为反复晕厥发作,给处于心理发育关键期的儿童、青少年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甚至让他(她)们出现自卑、不愿交际、冲动、暴力等心理问题,严重者其危害性超过晕厥本身。因此,儿童晕厥不仅是一种疾病,而且是一类身心共患疾病,应引起每一位家长和儿科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陈捷)23.小儿饮食与晕厥有关吗?

小儿晕厥的发生与饮食有一定关系。若小儿饮食不当可引起低血糖、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从而诱发一过性意识丧失或者晕厥。

儿童不吃早餐、过度减肥控食、进食荔枝过多等可导致机体发生低血糖;其发作前可有虚弱、饥饿、恶心、虚汗、苍白、震颤、心动过速等表现,同时由于脑部低血糖,导致诸如头晕、乏力、昏睡、感觉异常、麻木、注意力分散等,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当低血糖伴意识丧失时极易误诊为晕厥发作,区别在于低血糖发作与体位无关,发作前驱期长,发作过程慢,发作时无大脑供血不足。小儿晕厥发作时,血糖正常,有发作诱因,如持久站立、精神紧张、清晨起床等,且先兆表现为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有出汗、恶心、过度通气等;晕厥发作时有大脑供血不足,肌张力不能维持,同时可以伴有心率、血压变化。

小儿饮食不当,如过度减肥控食、摄入水分过少、长期低盐饮食等不良习惯均可导致小儿电解质紊乱,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从而诱发晕厥。小儿低钾血症可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末梢血管扩张,从而触发低血压而引起晕厥;同时低血钾亦可诱发心律失常而发生晕厥。小儿低钠血症时可使其血容量不足、低血压而诱发晕厥;在饮食中增加盐和液体摄入量是血管迷走性晕厥非常有效的基础治疗措施;补充盐分也可提高晕厥反复发作儿童对直立的耐受性。儿童饮用高乙醇饮料、高胆固醇食品以及饮食过量均可造成餐后低血压,诱发直立性低血压而晕厥。(毛成刚 李自普)24.儿童睡眠障碍(如多梦、说梦话等)与晕厥有关吗?

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睡眠的异常表现。它可以由身体某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也可由疾病引起,能直接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及睡眠后复原程度。

儿童睡眠障碍多见于2~12岁儿童,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睡眠不安、入睡困难、夜惊、多梦、说梦话、甚至梦游等,一般不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意识丧失,因此不会直接引起晕厥;但儿童睡眠障碍可直接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及睡眠后复原程度,间接导致儿童白天时注意力不集中,头昏、头晕等自主神经调节障碍的表现,若同时有体位改变或者持久站立等诱因,严重者可晕倒或者晕厥。

此类情况多见于初中二年级、三年级和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一些学校或老师安排的作业过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度关注,心理期望值过高,造成孩子学习过度紧张,再加上体育锻炼不足,长期发展可造成孩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诱发睡眠障碍。合理调整生活习惯、适当心理干预等措施可纠正睡眠障碍,从而避免晕倒发生。(毛成刚 李自普)25.在学校不知道怎么就晕倒了,老师和家长都很紧张,该做哪些检查?该看哪个科?

晕厥症状往往给孩子及周围的人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建议应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详细询问孩子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卧立位血压测量及心电图检查,完成上述初步评价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导管检查及心脏电生理检查等进一步明确有没有器质性心血管病。如果病因仍不明确,但只是首次发生或偶然发生,进行随访即可。但对于反复性晕厥患者,以及无器质性心血管病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反复晕厥发作者,应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以明确病因。(卢慧玲)26.孩子半年前晕倒一次,之后一直没再晕倒过,现在有没有必要检查?以后还会有这样晕倒的情况吗?

孩子半年前晕倒过一次,之后没有再发作,为首次发生或偶然发生的晕厥,可长期随访,进行晕厥的最初评估,即进行详细病史询问、仔细体格检查、卧立位血压测量及心电图检查,若明确诊断可进一步行相关治疗,若仍为不明原因晕厥,则继续随访。

研究发现,约35%的患者在3年内会出现晕厥复发,其中82%的复发患者在晕厥出现的最初2年内发生。(卢慧玲)27.为什么人站立时间太久了容易发生晕厥?

人长久站立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最常见的诱因,这类晕厥常常发生于学生在升旗、军训的过程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地心引力无时不在,当人体站立时,人体的纵轴与地心引力的方向一致,由于引力对于人体血流静力压的作用,使脑血流量下降,300~800ml的血液灌注下肢,影响静脉回心血量,使心排量下降。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自主神经调节而维持血压和心率。心血管系统的神经支配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来调节。通俗讲,交感神经对心脏和血管起兴奋性作用,引起心脏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迷走神经则起抑制性作用,引起心脏收缩力减弱、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当长久站立后回心血量减少时,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引起加压反射,使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加、心脏收缩增强、心排血量增加,以维持正常的脑血流供应。

然而对于经常发生站立后晕厥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交感神经可能会过度的激活,导致心室的过度收缩(空排效应),并将冲动传至大脑中枢,使中枢“误以为”心脏兴奋性太高,发放指令给迷走神经来降低其兴奋性,从而“矛盾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心率、血压下降,发生晕厥。(石琳)28.为什么孩子刚站起来的一刹那会有点头晕?

人在蹲着的时候,下肢呈屈曲状态。这时下肢的血管受到挤压,血液不容易往下肢流动,下肢就会处于轻微缺血状态,时间长了还会感觉麻木。当久蹲后突然站起时,下肢血管一下子恢复畅通,就像猛然打开了闸门,血液会大量地往下肢涌去。人体的血液量是一定的,大量的血液涌向下肢,这样一来,头部的血液就不够用了,大脑也就一时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的供应,所以大部分人就会出现头晕、心慌、眼前黑矇的现象。在身体适应并调整过来后,大部分人的这种现象会很快消失,所以这种现象大都是正常生理现象。

此外,直立性低血压也是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突然变为直立体位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物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赵翠芬)29.经常发生晕厥,可能是得了哪些疾病?

晕厥病因多样,常见为心脏相关疾病所致的晕厥和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等,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晕厥最常见的病因,但晕厥发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还有一部分晕厥患者的病因(约20%)是无法解释或者不明确的。

心脏相关性疾病所致晕厥包括各种心肌病、重症心肌炎、肺动脉高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多有心脏病史,发病年龄小,运动可诱发,晕厥先兆不明显。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多于站立体位发生,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境遇性晕厥(包括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排便性晕厥、吞咽性晕厥等)、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石琳)30.何为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心脏疾病的原因引起的晕厥。是由于心脏排出的血量突然减少或中断导致脑缺血、缺氧而出现晕厥。一般症状较重,甚至出现猝死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家长要予以足够重视。

心源性晕厥可见于以下三类心脏疾病:(1)心脏血流不畅,排血受阻:

如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2)严重的心律失常:

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3)心脏收缩无力或者舒张受限:

如心力衰竭、限制性心肌病。

这些疾病都会导致心脏向主动脉射血量减少,使全身的血液供应减少,而脑部是氧消耗最多、最快的器官,会出现相应的脑供血不足的表现,从而出现晕厥。如果血液供应不能迅速恢复可能会进一步出现抽搐或猝死。因此心源性晕厥是危及生命的急症,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当患儿晕厥时伴有脉搏过快、快慢不等、摸不到脉搏或者晕厥发生不久即出现了抽搐,这时要高度注意是否存在心源性晕厥,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如果心源性晕厥在家中发作时应立即将患儿放置仰卧、头低脚高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于侠)31.心源性晕厥多见于哪些疾病?

在儿童心源性晕厥多见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血管结构异常等情况。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心肌离子通道病(如长QT间期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室性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血管结构异常包括肺动脉高压、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等。(杜军保)32.小孩记不得晕厥后发生的事情,这正常吗?

晕厥是指多种病因导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呈短暂性、自限性的意识丧失。发生晕厥的儿童通常只记得晕厥发生前的先兆症状,即头晕、恶心、呕吐、站立不能,随即就“不省人事”,醒来后问他(她)晕厥后发生的事情,多数患儿并不能准确回忆。

导致失忆的原因,是在晕厥发生时,大脑处于短暂的血液“断流”状态,意识丧失,大脑尚不能有效地接收外界信息,当然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记忆存储,所以就造成短暂的失忆现象。这是晕厥情况下的正常表现,这种失忆往往持续的时间较短。需注意的是,如果这种失忆现象持续的时间较长,甚至事后患儿记不起其在晕厥前和看起来“清醒”后发生的事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排除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陈捷)33.儿童晕厥是否都得有“晕倒”?

传统意义上的晕厥指的是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造成短暂性的意识丧失,多伴有晕倒。但随着对晕厥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各种病因导致的晕厥,存在脑供血不同程度的不足,有着脑缺血程度逐渐加深的过程,很大一部分患者可能并不一定都存在脑血液“断流”的现象,所以就不一定都有“晕倒”现象。就拿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来讲,其是儿童晕厥最主要的病因,表现为晕厥的患儿仅仅只占所有患者中的一部分,多数患儿表现为头晕、黑矇、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等,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接近晕厥”或“先兆晕厥”,但由于其发病机制与表现同晕厥现象一致,故临床上将这类患儿归为广义上的晕厥来认识。(陈捷)34.为什么会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Bezold-Jarisch反射有关。当正常儿童持久站立时,部分血液会积聚在下肢,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充盈量下降,为维持正常的脑血流灌注,人体会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最终可以保证正常的脑血流灌注。但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在长久站立位时,会引起较多的静脉血积聚于下肢,造成静脉回心血流量较健康儿童显著降低,心室的充盈血量明显减少,机体反射性的交感神经兴奋异常增高,心脏收缩力加强,引起左心室后下壁的相关感受器接受兴奋信号,冲动传至大脑中枢,反而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受到抑制,同时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升高,继而反常性地引起心脏收缩力减低、外周血管扩张,出现循环血量不足,脑灌注血流量急剧减少而发生晕厥。其他可能的发病机制还有如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神经体液因素异常、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异常、家族遗传倾向等。(沈杰)35.血管迷走性晕厥与性别有关吗?

晕厥属儿童急症,20%~25%男童及40%~50%女童至少有过一次晕厥经历,而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最常见的类型,通常表现为直立不耐受。研究表明,在调节血压方面,副交感神经反应能力女性强于男性,交感神经活性女性低于男性,这种生理学差异可能导致女性直立耐受能力要低于男性,这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的原因之一。

研究进一步发现,20岁以后青年女性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高于男性,而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主要手段。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通常存在多种或一种诱因,包括持久站立、体位改变、精神紧张、恐惧、闷热环境等,其中持久站立引起的偶发晕厥女性较男性多见,闷热环境也主要诱发女性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发病的关键因素是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精神、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着重要影响。比较而言,女性较男性更加容易情绪化,也就更容易受情绪影响而发生晕厥。因此,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女性高于男性。(李小明)36.血管迷走性晕厥与年龄有关吗?

血管迷走性晕厥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异常有关,而自主神经功能调节水平就存在年龄差异,儿童时期自主神经系统发育处于不断成熟过程,此时最易受生活方式、心理因素、体位改变、环境等因素影响引起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平衡失调,导致血管迷走性晕厥在儿童时期常见。青少年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并且颈动脉窦敏感性高,对血压变化反应较成年人敏感,易于出现晕厥,而老年人生理功能低下,心脏对α肾上腺素反应能力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弱,对直立体位产1生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反应迟钝。研究表明,青少年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高,随着年龄增加阳性率下降,中老年人阳性率略有增加。而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准“金标准”,因此,青少年患者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阳性率高。可见,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与年龄有关。(李小明)37.血管迷走性晕厥与体重有关吗?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不明原因晕厥最常见类型,发病的关键因素是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常见诱因包括持久站立、精神紧张、恐惧、闷热环境、脱水等。此类患者也可能存在多方面心理障碍,其中包括精神、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均有重要影响。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与体重有无关系?研究显示,成人低体重与低体质量指数者晕厥易感性增加,儿童体质量指数与晕厥易感性相关不密切。

但也有研究表明,对同年龄、同性别的人来说,体重偏重特别显得肥胖的人,直立耐受能力相对要差,对闷热环境的适应力、忍耐力也会差一些,肥胖者相对更加容易脱水造成血容量下降;另外,对某些肥胖者来说,特别是女性,如果存在一定程度自卑心理,会造成一些负面情绪,也容易诱发晕厥。因此,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与体重有关。(李小明)38.血管迷走性晕厥与文化程度有关吗?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案多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健康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包括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这是预防和减少晕厥发作的重要环节。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常见先兆,如虚弱、疲劳、视物模糊、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腹痛或头昏等,避免可能触发晕厥发作的诱因如长久站立、体位改变、情绪紧张、环境闷热、疲劳等,避免使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降压药等,青少年避免饮酒及含咖啡饮料等。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对健康教育的理解或依从性一般好一些,晕厥发作的机会则相应减少。因此,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频次与文化程度可能有关。(李小明)39.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有城乡或地域差别吗?

研究显示,长沙市中学生不明原因晕厥发病率表现出地域差异,重点学校高于普通学校与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子弟学校。地域差别主要体现在知识水平及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偏远乡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较差;但是偏远乡村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生活节奏相对较慢,负面情绪相应也较少,因情绪不良诱发晕厥的机会可能较小。

另外,夏天城市天气普遍较乡村闷热,而闷热环境也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的常见诱因,可见,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会存在城乡或地域差别。但确切结论有待于进一步大规模、多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李小明)40.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有季节差别吗?

季节差别指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差异,对人躯体及心理、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心理、情绪的变化也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有关的。

研究表明,闷热环境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而且可以导致晕厥反复发作。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发病比例分别为14.4%、47.8%、13.3%和24.4%,发病季节以夏季多见。

每个人应该都有体会,在夏天或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容易让人感到头晕、胸闷、心烦气躁,这种情况下身体容易脱水、疲乏,如果因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丢失增加而未能及时补充水盐,就可引起血容量和心脏的静脉血回流量减少,增加出现直立不耐受症状的风险,诱发晕厥。因此,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存在季节差别。(李小明)41.孩子因晕倒就诊时,应该向医生提供哪些情况?

孩子反复晕倒,家长往往都能及时携孩子就诊。而在就诊过程中,家长是否能提供准确的信息是寻找病因的关键问题之一。这是因为,晕倒是一种发作性的症状,孩子在就诊时往往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发作时的表现常常是最关键的诊断线索,因此医生的问诊和孩子晕倒发作时目击者的详细描述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多数家长没有医学基础知识,不能提供完整的信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么,哪些情况可能是医生希望了解的呢?或者说,如果孩子反复发作,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哪些情况呢?(1)发作诱因或情境:

即孩子都在哪些情况下发作过?越具体越好。比如“早晨起床后10分钟左右”、“安静坐于沙发上看书时”或“玩蹦蹦床剧烈跳跃10分钟后”等。另外,近期是否有感染或者生活和学习中有什么特殊事件也是值得注意的。(2)发作先兆:

即在“晕倒”或失去意识前孩子自己有没有不适感觉?有的孩子称之为“预感”。比如,有些孩子在晕倒前会有头晕、“看不清东西”、“眼前发黑”、身体发热、出汗增多、恶心、腹痛甚至呕吐等感受;而有的孩子发作十分突然,没有征兆。(3)发作时的表现:

比如是不是可以唤醒?脸色和嘴唇的颜色怎么样?四肢是瘫软的还是发硬,有没有抖动?有没有大小便失禁?发作持续多长时间?发作的频率如何?(4)发作缓解方式:

孩子如何好转的?比如平卧休息、去医院急诊用药或是经过了医生抢救等。(5)孩子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比如孩子平常的性格和近期的情绪变化,平素的饮食和饮水习惯等。(6)相关的遗传病史:

家族中是否有反复晕倒的患者,早年确诊心脏疾病的患者或者不明原因死亡的患者。

总之,以上提纲仅供家长们参考,如果能多提供一些上述信息,就可能为孩子的诊断提供多一些的线索,使孩子获得更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廖莹)42.孩子总晕倒,哪些情况更提示可能有生命危险?

孩子反复晕倒,家长的紧张和焦虑往往来自于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担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在导致儿童晕倒的病因中,确有一类病因可能威胁患儿的生命,即心源性晕厥。虽然心源性晕厥是儿童晕倒的少见原因,约占所有病因的5%以下,但是由于其可能的风险,是晕厥诊治过程中一定要关注的问题。那么,出现哪些表现可能提示心源性晕厥呢?(1)首次发作年龄小。一般5岁以前就有反复晕倒发作更提示心源性晕厥或者癫痫。因此首次发作年龄越小,越要注意除外心脏疾病。(2)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这些情况下,更容易诱发某些心律失常或者心脏突然射血减少而导致晕厥。当然,部分心源性晕厥也可以发生于安静状态。(3)发作时间稍长时伴有短暂抽搐发作或大小便失禁。抽搐和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可以见于心源性晕厥或者癫痫,需要仔细鉴别。(4)孩子本身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比如已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病或者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等,有这些疾病的患儿出现晕倒更可能是心源性晕厥。(5)既往心电图异常。(6)家族中有成员有早发的(30岁前发病)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心律失常)病史或者不明原因猝死(突然死亡)的情况。

如果反复晕倒的孩子伴有上述情况更可能是心源性晕厥,也就是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建议及早就诊明确病因。(廖莹)43.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醒不过来?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晕厥儿童的70%~80%,预后良好,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的、可迅速完全恢复的病症。因此血管迷走性晕厥本身并不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但因其通常发生在站立位或体位突然变化时,因此如身处有高危因素的环境中突发晕厥,则可能导致身体的意外伤害,甚至严重外伤而留下永久的后遗症及危及生命的可能。同时,反复发生的晕厥也会影响患儿的生活及学习,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血管迷走性晕厥本身虽然不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但对患儿、对家庭、对社会却有着很大的危害性。

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时,大多数患儿意识丧失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5分钟,甚至数秒钟后即意识完全恢复正常,未见报道出现醒不过来的病例。但如果因突发晕厥引起躯体意外严重受伤,则可能会有昏迷不醒、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沈杰)44.猝死性晕厥有何先兆?如何预防?

猝死性晕厥的临床特点是发生突然,短时间内(通常1小时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