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路标: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华美德故事·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21:53:34

点击下载

作者:王艳

出版社: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灵路标: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华美德故事·上

心灵路标: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华美德故事·上试读:

爱国奉公篇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黄河水养育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子孙,但它的肆虐、泛滥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传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经常泛滥成灾。滔滔洪水淹没了平原和丘陵,吞噬了庄稼和牲畜,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老百姓贫病交加、流离失所。

尧四处求访治水的能人,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们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但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让他试一试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办事果断, 但他只知道“水来土挡”,利用修坝堵截的办法来治水。但不久就被四处溃决的堤坝弄得焦头烂额。鲧治水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泛滥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严重。

舜继位后,面对奔流的洪水,同样束手无策。他征求各位首领的意见,问谁能治退洪水,首领们说:“非禹莫属,虽然他是鲧的儿子,但德行修养却和鲧不一样。禹做事认真,为人谦逊,俭朴善良,而且智慧超群。”舜当即决定派禹去治理泛滥的洪水。

为了治理洪水,禹各处选拔人才,然后率领他们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测量,慢慢地摸清了各处地形和洪水的特点。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汛期时难以通过大量水流;他还发现黄河河底泥土淤积,流水不畅。禹经过认真分析,改变了父亲的治水方案,提出用“导”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引洪入海。

找到解决方案后,禹率领治水大军向洪水滔滔的地方进发。在治水工地上,禹身穿破旧的麻衣,和大家吃住在一起。禹除了负起指挥的责任外,一闲下来就和大家一起挖泥运土。日子一长,禹和大家一样,脚被水泡肿了,腿上的汗毛被水泡得脱落了,连脚趾甲也泡烂了。可是他们仍日夜奋战在治水工地上。

一天,禹正带人由积石山一路疏通黄河河道而下,到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挡住了黄河的去路。禹看到黄河水疏通不畅,水位逐渐升高,就立即叫人将大山劈开一个豁口,黄河水立刻奔泻而出,至此畅通无阻,禹将此处命名为龙门。后世的人为追念禹,把龙门又称做禹门口。另外,还有一处大山,禹在那里凿了三道门,分别称它们为神门、鬼门、人门,这也就是今天著名的三门峡。禹的足迹可以说踏遍了黄河两岸,所到之处皆令水流畅通。

禹前后共花了13年时间治理洪水,黄河水终于被制伏了。其间,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为了治水,离开了新婚不久的妻子。后来,当他第一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时,妻子已经怀孕了,大家劝他回家歇歇脚,喝口水,他说:“时间紧,顾不上啊!”便谢绝了大家的好意,毅然带领大家向工地走去。

当禹第二次路过家门时,妻子则已经抱着孩子在哺乳。大家劝他回家看看孩子,禹却擦着汗水说:“还有好多事情急着要做,大水无情,耽误不得、来不及了。”

过了几年,他带领治水大军又路过家门口,这时孩子已经长大了,但还没见过父亲呢。大伙劝他回家看一看,禹抬头看了看天气说:“大雨要来了,治水要紧,我们还是快走吧!”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治水大军的决心。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在禹的领导下最终战胜了洪水,消除了灾难。心灵路标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治水的成功。“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美德,永远为华夏子孙称颂和怀念。

屈原投江殉国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天资聪颖、博闻强记、文采出众,并怀有远大的抱负,深得楚怀王的信任,被授予左徒的官职。屈原在任职期间,以楚国兴亡为己任,对内积极要求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并与齐国订立了齐楚联盟。

但楚怀王身边有一批旧贵族结党营私,腐败奢靡。屈原的政治主张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深深畏惧屈原的一腔报国之心及他渊博的学识。这些人认为只要有屈原在,自己的利益就无法维护,于是便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极力排挤屈原。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并贬迁了屈原。

屈原被贬后,楚国的保守势力得势,秦国趁机破坏齐楚联盟,派遣张仪到楚国去游说。张仪到了楚国,谎称许以楚怀王六百里地,蛊惑楚与齐断交。楚怀王听信了张仪的鬼话。

楚与齐断交之后,怀王马上派使臣去咸阳接受秦国的赏地。谁知张仪竟翻脸不认账,矢口否认有许地之事。楚怀王恼羞成怒,立即发兵十万攻打秦国,结果楚国惨败,死伤了八万多士兵,丢掉了六百里土地。楚国从此元气大伤。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很犹豫,不去,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可是楚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地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与秦国为敌,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到秦国去了。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拿土地来赎才能放他。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就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楚怀王在秦国被扣压了一年多,吃尽了苦头,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了秦国。

楚怀王之死,使屈原痛心疾首,悲愤难平。他力谏新任楚王——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楚怀王报仇雪恨。

屈原的谏言又遭到了亲秦派势力的仇视。他们天天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一怒之下,革了屈原的职,把他流放到湘江一带。

屈原满怀救国救民的愿望,却遭到了奸臣小人的排挤,他悲愤之极,对楚国政治的腐败痛心疾首。为了抒发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写下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诗篇——《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他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意志。他经常在汨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吟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屈原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理解他那愁闷的样子。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落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干净的;许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清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命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屈原反驳说:“我听人说过,刚洗过头的人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完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也不能让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冬去春来,屈原已在流放地度过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眼看着楚国国势日趋衰弱,他忧心如焚。屈原最不愿听到的消息传来,秦国攻陷了楚国的国都。昔日的大好河山,已是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弥漫的硝烟,逃难的人群。屈原的心像刀割一样痛。

就在这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身佩长剑,来到了滔滔的汨罗江边。过度的忧愤和操劳,已使他满头白发,本来就很清瘦的面孔变得更加憔悴,眼睛里闪烁着无法排遣的忧伤。他仰天长叹:“祖国复兴无望,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便抱着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了波涛滚滚的汨罗江。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里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就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盛着的米撒到江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米的竹筒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舟。后来,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据说就是这样来的。心灵路标

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者。屈原的爱国情怀,充分表现在他对故土文化的热爱和振兴国家的精神情感上。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兴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国家为念,不计较个人名利,在小人当道、自己遭排挤的情况下,依然痴心不改,时刻想着国家的安危。当国破人亡的厄运降临时,彻底绝望的他,绝不苟活于乱世,宁愿以死殉国。他的爱国情怀,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

苏武持节牧羊

西汉时期,汉朝与北方的匈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率兵进行反击,将匈奴逼退到大漠以北,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至此,大汉和匈奴互通使节。匈奴单于很不守信,常常扣留汉朝使者,这令汉武帝大为恼火,于是汉朝也不时扣押匈奴使者。

天汉元年,匈奴向汉朝求和。汉武帝就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接受任务以后,手持汉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护送之前被扣押的匈奴使者及大量金银绸缎等礼物出发到了匈奴,进见单于。

在苏武出使匈奴之前,汉武帝派卫律出使匈奴被单于扣押,卫律因无法忍受牢狱生活,便归降匈奴,在单于身边出谋划策,死心塌地。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是个忠于大汉的热血汉子,一直想找机会除掉卫律,以便回归汉朝。正好苏武到来,虞常原来跟苏武的副手张胜是朋友,就暗地里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表示很同情虞常的遭遇,想协助他完成计划,谁曾想这一计划被虞常的手下泄露,向单于告了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出同谋的人来。

经过严刑拷问,卫律才知道是虞常、张胜二人要定计害他。这时,张胜已觉得自己逃脱不过,就来拜见苏武,他把与虞常合谋的经过告诉了苏武,请求苏武帮他出主意。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他。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疾手快,夺去了他手中的刀,把他劝住,但大家都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却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过了一天,卫律提审虞常和张胜,并请苏武进帐旁听。当着众人的面,卫律杀死了虞常,以此来威胁张胜和苏武。张胜胆小害怕,当即下跪求饶,承认是自己与虞常同谋。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办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道:“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部下和满山的牛羊,让我享尽荣华富贵。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将来也会跟我一样,何必白白丢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朝的臣子,可你却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下令把苏武幽禁在地窖中,不给任何吃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这时,正值入冬时节,大雪纷飞,苏武在地窖中饥寒交迫,但却从未想过投降匈奴。饿了,他就嚼毡毛充饥;渴了,他就捧白雪止渴。

过了一段时间后,单于见苏武并没有投降的意思,就把他放了出来,又以封王赏地、美女金银诱惑他,苏武仍不为所动。

办法用尽的单于便把苏武送到北海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互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要长期监禁苏武的借口罢了。

遥远的北海,人迹罕至,枯草遍地,北风呼啸。苏武孤身一人,终日与那群公羊为伴。他生活得很凄惨,既没有粮食,也没有衣被。饿了,挖出野鼠储藏的草籽充饥;冷了,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但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使苏武的生命火炬顽强地燃烧着,他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趟“北海之行”长达19年,由于风侵雪蚀、忍饥耐寒,苏武早已从铁血硬汉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匈奴与汉朝议和,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朝,还谎称苏武已经死了。汉昭帝派使者去匈奴探听消息,才得知苏武被流放到北海,并未死亡。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千方百计地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朝使者,还为使者想出了一个要回苏武的妙计。

第二天,汉朝使者去见单于,按照常惠的计策对单于说:“匈奴既然要诚心跟汉朝结好,就不应该再欺骗我们。苏武明明没有死!有一天,我们的皇上在上林苑里射猎,射下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一条绸子,那是苏武写给皇上的一封信。信里说他在寒冷的北海牧羊,你们怎么说他死了呢?大雁能带信给皇上,这是天意,你们怎么可以欺骗老天爷呢?”

单于听后大吃一惊,担心汉朝皇帝怪罪,只好承认自己说了谎话,而后又说:“连大雁都被苏武的忠心感动了,难道我们连大雁都不如吗?”说完,他立即向汉朝使者道歉,并派人将苏武送回去。

几经周折,被匈奴扣留了19年的苏武,手持汉节,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苏武出使时是一个很强壮的青年,回来时却已是须发皆白。人们扶老携幼,含着热泪迎接这位坚贞不屈的爱国志士。心灵路标

苏武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作为出使匈奴的使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拒绝荣华富贵的诱惑,能够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忍辱负重,苏武的气节着实让人感动。苏武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优秀品质,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而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巾帼英雄冼夫人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众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爱国英雄,而人们熟知的巾帼英雄却屈指可数,梁、陈、隋时岭南的越族首领冼夫人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冼夫人,原名冼英,乳名冼百合,少年聪慧,自幼追随父兄习武,经历过多次部族之间的械斗,颇有男儿气概。后来又得到高人传授武艺韬略,不但能挽弓射箭,更深谙行军布阵之法。她还善于谋略,在父母家时已能抚循部众,深受本族人民的信赖。她的哥哥凉州刺史冼挺,仗着自己势力强大,常去邻郡骚扰掳掠,成为岭南一大祸患。冼夫人多次规劝,反复讲明利害,才改变了他的做法。

梁武帝初年,冼夫人嫁给高凉太守冯宝。由于当地越族首领不大听从汉族地方长官的话,冼夫人不辞劳苦协助冯宝在越族人民中间推行政令。她经常陪同冯宝审讯案件,首领犯了法即使是冼氏家族,也绝不姑息,一律依法惩办。因此,谁都不敢不服从政令,高凉被治理得很有条理。

公元548年,江南发生了“侯景之乱”。高州刺史李迁仕想乘机割据称雄。所以,他拒不发兵北上参加平灭“侯景之乱”的战争。不仅如此,他还招兵买马,扩张势力,企图起兵叛乱,以达到称霸广东的目的。

李迁仕为了争取冯宝和冼夫人的支持,就派人请冯宝去高州聚会,说有要事商量。冯宝正欲前往,冼夫人急忙出来阻拦,不让他去。冯宝很不解,便问为什么。冼夫人向丈夫分析了李迁仕的不良意图——叛变朝廷。她让丈夫装病推托,以保全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

冯宝听了冼夫人的分析后,没有赴约。没过几天,李迁仕果然打出反叛朝廷的旗帜。冯宝连连夸奖冼夫人料事如神,并向她讨教平灭反贼的良策。冼夫人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分析,只有智取才能将反贼一网打尽。冼夫人不顾个人安危,决定亲自深入虎穴。她带了十分丰厚的礼物,由1000多个士兵担着,假装恭恭敬敬地去拜见李迁仕,以赎上次不赴约之罪。李迁仕听说是冼夫人亲自前来,毫无防范地打开了城门。哪知这些士兵的长担子中都藏着兵器,出其不意地杀进城,占据了城门、府衙等要地,并接应后续部队陆续入城,很快就打败了李迁仕的分裂势力,维护了广东地区的安定和统一。

后来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冼夫人再次举起了平灭反贼的大旗,欧阳纥见冼夫人态度坚决,就胁迫冼夫人就范,诱捕了冼夫人的儿子冯朴。冯仆派使者回去禀告母亲。在这紧急关头,冼夫人义正词严地告诉部下:“我家忠心报国已有两代,不能为了儿子的安全而做出对不起国家的事。”她立即发兵守卫本境,率领越族各酋长接应陈将章昭达,对欧阳纥内外夹攻,叛军很快就溃败了。广东地区的统一和安定局面在她的努力下再次得以保全。

鉴于冼夫人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地方安定方面做出的贡献,朝廷封她为中郎将,于是她成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中唯一的女将军,当地群众也把她奉为“圣母”。

据历史记载,冼夫人大约活了80多岁。冼夫人机智勇敢、忠贞爱国的故事,长期以来在南方流传。而她的子孙们也相继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和民族团结尽心尽力,成为南朝梁、陈及隋与唐初稳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重要支柱,为岭南地区相对百年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爱国主义的典范。心灵路标

冼夫人是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名垂青史。冼夫人一生爱国爱民,她把一生的心血都挥洒在国家和民族事业上,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敬重。她的精神虽历经千年,却依然焕发出巨大的感召力。爱国爱民的精神始终是冼夫人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对维护社会安定、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她爱国家,也爱人民。因为她深知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以民为本”是她一生为之奋斗的出发点和归宿。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出生在河南汤阴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受母亲的言传身教,勤奋好学,爱读兵书,常常研读到深夜。他自幼喜欢习武,劳动之余,常常舞刀弄枪,挽弓射箭,年少时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岳飞的青年时代正值北宋末年,金朝统治者不断南侵。1126年,金军跨过黄河,直通东京。国难当头,早就渴望着有朝一日能为国家效力的岳飞应募从军。临行前,岳飞的母亲在儿子的背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字,让他时刻铭记报效国家,这更加坚定了他赤心报国、为国立功的决心。

岳飞参军后,一直坚持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国家而英勇杀敌,屡屡阵斩敌军大将。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大震。

32岁那年,岳飞就被封为清远军节度使,成为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齐名的中兴四将之一。

1140年,金朝撕毁和约,向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岳飞奉命率军迎战。他将手下的将领一一派遣出去抵抗金兵,自己坐镇郾城指挥作战。

金兀术从密探处得知郾城空虚,连忙抽调万名精兵直攻郾城,金兀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打仗惯用“铁浮图”(三骑为一组,人马都披铁甲,看起来好像铁塔一般)担任正面冲锋,另外,叫“拐子马”的骑兵队为左右两翼,担任侧攻。金兵的“铁浮图”和“拐子马”以往很少打败仗,这次金兀术也想以此取胜,一举消灭岳家军。

岳飞得知情况后,镇定自若。他教兵士们怎么对付“铁浮图”和“拐子马”,然后命令儿子岳云出城迎战。岳云挥舞着两个80斤重的铁锤,一路冲出杀向金兵。三两回合后,金兀术招架不住,立即放出“铁浮图”和“拐子马”,岳家军用岳飞教的方法,手执长刀、长斧专砍马腿。“拐子马”都是连在一起的,一匹马倒了另一匹马就无法动弹,刹那间人仰马翻,“铁浮图”和“拐子马”被打得落花流水。金兵尸横遍野,金兀术感叹地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这时,抗金形势十分喜人,各路大军捷报频传。正当岳飞要直捣黄龙府,夺取最后胜利的时候,秦桧、高宗一心求和,他们一面急令各路宋军撤退,孤立岳飞,一面又以“孤军不可久留”为由,勒令岳飞退兵。高宗一日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其南撤。岳飞知道要改变高宗的决定已经没有希望,长叹道:“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回到临安,立即陷入了秦桧等人设下的陷阱。他们诬告岳飞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逮捕下狱,又将其毒死。

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人们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修建了岳飞墓,并让用铁铸成的秦桧像永远跪在墓前。心灵路标

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他精忠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拼搏进取、奋发向上。岳飞一生胸怀天下以大局为重,他有一句名言“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其在出师北伐、满怀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写下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振奋的佳作。

文天祥一片丹心忠于国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初名云孙,字天祥。他从小在严父良师的教导和督促下刻苦学习、博览群书,20岁时即考中状元,后入朝为官,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

宦海沉浮十五年,文天祥一直为南宋朝廷披肝沥胆,每每遇到国家危急时刻,都挺身而出。可恨朝中奸臣当道,他们极尽栽赃陷害之能事,当朝皇帝宋理宗不明真相,罢免了文天祥的官职。文天祥失望极了,带着遗憾回到了家乡。

南宋王朝的统治越来越黑暗,昏庸无能的统治者逐渐把国家推向了深渊。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元。他集结大军南下,决心一举灭亡南宋。三年后,元军攻陷襄、樊两城,沿江东下。文天祥听说形势危急,就变卖家产充作军费,组织义军,入卫临安。有人劝他:“现在元兵长驱直入,您带了这些临时招募起来的人马去抵抗,好比赶着羊群去跟猛虎斗,明摆着要失败,何苦呢?”

文天祥泰然回答:“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道。但是国家养兵多年,现在临安危急,却没有一兵一卒为国难出力,岂不叫人痛心!我明知自己力量有限,却也宁愿以死殉国。但愿天下忠义的人,闻风而起,人多势大,国家才有保全的希望。”

这时候,元朝统帅伯颜已经渡过长江,兵分三路进攻临安。文天祥向朝廷建议,集中兵力跟元军决一死战。但是朝中很多大臣都惧怕元军,一味求和,文天祥势单力孤。

1276年,伯颜带兵占领临安,谢太后和皇帝赵㬎出宫投降,元军把他们连同文天祥等人押往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中途逃了出来,历尽千难万险,到了福州,与张世杰会合。

1278年,元军攻下潮州,文天祥又被俘虏。元朝丞相博罗派投降官员去劝降。文天祥对其一顿痛骂,骂得他们抬不起头,灰溜溜地走了。元朝对文天祥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他被戴上脚镣手铐,过着囚徒的生活。文天祥被关在牢房里,恶劣的环境只能折磨他的身体,却不能摧毁他的意志。

元军的主帅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要彻底消灭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被他们用战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零丁洋(今属广东省)。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当然拒写招降书,便接过纸笔,略加思索,挥笔写下著名的七律诗《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9年,元军攻破崖山,南宋灭亡。

元军灭掉南宋后,张弘范又劝降文天祥说:“现在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已经尽了。你如果用替宋朝做事情的精神来替元朝做事情,那么,元朝的宰相,除了你,还会有谁呢?”

文天祥气愤地说:“国家灭亡不能救,我已死有余辜,难道还能贪生怕死,改变心志吗?”

张弘范两次诱降,文天祥仍是大义凛然,誓不屈服。接着,文天祥被押送燕京(今北京),途中,他绝食八天,求死未成,元朝统治者又监禁了他三年,多次威逼利诱,他仍誓死不降,并在狱中写下《正气歌》,抒发自己舍身救国的强烈感情。元军上下都对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深感敬佩。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披枷带锁的文天祥面不改色,神色安然,他问身旁的人: “哪边是南方?”他没有忘记南方的祖国,朝着正南方拜了几拜说:“我能够报国的机会,也已经没了。”说完,从容就义。在场的人都为这宁死不屈的民族豪杰流下了热泪。心灵路标

做人要有气节,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爱国的问题上也是如此。文天祥中过状元,他可以给自己找个理由,照样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在他眼里,荣华富贵和民族气节相比,显得那么卑微!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一生的写照。他的这种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令其短暂的生命发出炫目的光芒,成为后人的表率。

子罕辞玉

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他位居六卿,但是非常能够体恤下层百姓。

公元前555年,皇国父被宋平公委任太宰一职,为了报答君恩,皇国父大献殷勤,要为宋平公建造一座楼台以供宴乐。子罕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因为此时正值农忙时节,如果大兴土木,一定会耽误农事。子罕请求建筑楼台一事至少要推迟至农事完成以后,但是宋平公并没有接受。

公元前543年,郑国遭遇饥荒,当年的粮食颗粒无收,郑国百姓苦不堪言。担任上卿的子皮根据父亲子展的遗命,把自己的粮食分发给郑国百姓,每户一钟,郑国百姓因此没有挨饿,得以保全性命,子皮也因此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极大拥护。

子罕听说这件事情之后,感慨地说道:“为官者应当多行善事,这是百姓所希望的。”不久,宋国也遭遇饥荒,子罕请示宋平公,希望宋平公能够拿出公家的粮食借给百姓以度饥荒,并发动大夫们也借出自己的粮食。子罕带领自己的家族借给百姓粮食,但是不要求百姓立下借据,也不打算要求百姓归还,他还以缺少粮食的大夫的名义借给百姓粮食。宋国百姓因为子罕的这种举措,得以安全地度过饥荒。

晋国的叔向听说这些情况后,说道:“郑国的罕氏(即子展、子皮的家族)、宋国的乐氏(即子罕的家族)肯定会长盛不衰,他们应该都能够执掌国家的政权!这是因为民心都已归向他们了。以其他大夫的名义施舍,而不是只考虑树立自己的德望名声,在这方面子罕更胜一筹。他们将与宋国共存亡!”

子罕体恤百姓,轻财重施,为官清廉,不妄取人财,把“不贪”当做宝贝。

一次,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想把它献给子罕,他带着美玉来到子罕家,声称这块美玉是自己开采石头时采出来的,并说自己是庸俗之辈,不会欣赏高雅之物,所以决定将这块美玉献给子罕。

子罕一见美玉,拒不接受。献玉者怕子罕不识美玉,就急忙告诉子罕:“我曾拿着这块美玉让玉器匠鉴别过,玉器匠经过仔细鉴别,断定这块美玉是真正的宝物,我这才敢冒昧地献露。”

子罕说:“我以廉洁不贪为宝,您以美玉为宝。如果您把美玉献给了我,那我失去了廉洁,您失去了美玉,咱们两人就都把自己的宝物丢掉了。与其使咱们都有所失,还不如您将美玉拿回,我把廉洁保持下来,这样,咱们就都拥有了自己的宝物,这不是很好吗?”

献玉的人叩头请求说:“小人怀中藏着美玉就等于藏着危险,如果您收下我这美玉,那么我也可以避免被人谋财害命的危险。”听献玉的人这么一说,子罕决定暂时替他保管美玉,让玉工雕琢后卖出,然后把卖玉所得的钱全部给了那位献玉的人。心灵路标

子罕“以不贪为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献玉者把美玉当做宝贝,而子罕则把不贪别人的东西当做宝贝。像子罕这样以廉为宝的好官,实际上拥有的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我们应该像子罕那样,以廉为宝,不让不正之风玷污我们纯洁的灵魂。

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

吴隐之,东晋濮阳鄄城人。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天资聪敏,尤其是操行端正,极有孝心,所以很早便获得了“儒雅之士”的名声。极受当时大司马桓温的赏识,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

为官时,吴隐之从不接受任何人的礼物。朝廷给他的俸禄除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之外,他还要接济生活困难的族人。为了节约开支,他处处精打细算,不仅平时很少吃肉,而且让妻子自己织布缝衣;在街上买了烧火的劈柴,也是自己背回家里。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吴隐之夫妻俩竟然连一床厚棉被也没有。

吴隐之的女儿出嫁时,谢石特地派自家人带着厨子和一些物品去他家帮着办喜事。来人刚进吴家大门,正好遇到吴家婢女牵着一条狗往外走。一问,才知道吴隐之连陪送女儿的钱也没有,不得不把看家狗卖掉去换几个钱。至于官宦人家喜庆之日的热闹场面,更是压根儿就没有。

吴隐之被提升为广州刺史后,依然一身清廉。

上任途中,经过广州城西郊的石门,这里有一处泉水,叫“贪泉”,原是离广州20里远石门镇的一股涌泉。过去,人们称之为石门水。据说,该泉水终年清澈见底,香气四溢,而且十分甜润。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说法:不论多么清正廉洁的人,只要喝了这泉水,便会顿起贪心,产生无穷的欲望,从而干出一些伤天害理的勾当。因此,该泉也随之被人改称“贪泉”。一些正直的人途经此地,大都绕道而行;也有一些人为了标榜自己,哪怕渴得口干舌燥也决不喝一口“贪泉”水。

吴隐之也久闻“贪泉”大名,但他认为:一个官吏贪不贪,关键在于心术正不正,与泉水毫无关系。因而他途经石门时,为戳穿那些邪说谎言,特地停船上岸,来到泉边,俯下身去,掬水而饮。随后,还赋诗一首,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诗的意思是说:许多年来,人们传说喝了贪泉的水便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我认为,假如让伯夷、叔齐那样品行高洁的人喝了它,一定不会改变初衷的!

吴隐之的这首诗,实际上是他当众发表的演说,也是他的誓词。

吴隐之在广州任职后,屋里的陈设极其普通。平时,他不沾酒肉,吃的只是蔬菜、干鱼;穿的仍是过去那些旧衣服。他还下令将前任刺史使用过的丝帐、帷幕以及各种贵重饰物统统撤除,一并归入国库中。

不久,一位下属发现他天天吃干鱼,误以为他爱吃鱼,便弄了些上等鱼来,还将鱼刺剔除,特地献给他。不料,吴隐之非但没有领情,还狠狠地批评了他,并将他撤了职。接着,他严肃地警告下属们:“大家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请吃,不受贿。以后不许此类事情再发生。否则,将严加惩处。”

吴隐之任满返乡时,连一点儿金银宝物也没有带走。他的夫人曾买了一斤沉香准备带走,吴隐之发现后将其扔到了河里。

吴隐之当官几十年,家中只有薄地数亩,茅屋数间。有人要送给他车马、给他另建府第,他都坚决谢绝了。因此,人们都说吴隐之是一个“处可欲之地,而不改其操”的好官。心灵路标

东晋时期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不少官吏不择手段,以权谋私,吴隐之却始终洁身自好,正气凛然,以畅饮“贪泉”的形式,证实自己的清正廉洁。如今,贪泉已涸,但吴隐之的精神随着他与贪泉的故事万古长存,警示后人。真正的清廉之士,不管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不管他手中有权还是无权,都是不会改变其操守的。

于谦两袖清风

于谦,字廷益,明朝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于谦自幼喜爱读书,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公元1421年中进士,后任御史巡按江西。

于谦身居官位,特别注意自己为官的节操,一直兢兢业业,廉洁守法。他为官清廉,不但自己从不受贿,而且也决不向别人行贿。

当时,朝廷内部政治腐败,大小官吏们贪污、贿赂成风。其中有一个叫王振的宦官,长年侍奉在英宗皇帝身边,深受皇帝的宠信,便慢慢地骄横起来,作威作福,以权谋私,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贪赃枉法,欺压忠良。于是在朝廷众官员之间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各地官员要进京办事,都必须先进见宦官王振,给他献上丰厚的大礼;如果不拜见王振或没有见面礼,那么所办的事情就必定不会一帆风顺,有的甚至会受到百般刁难,官爵更是难以晋升。

于谦对此却不以为然,每次进京办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不攀求权贵,但起码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绢帕等物,去送点儿人情呀!否则,人家会对你有看法,还会找你的麻烦。”

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风趣地说:“我的两袖只有清风!我当官是为国为民,不是为了某一个人。只要我为官清廉,认真做事,又何须担心他人?”众人摇头叹息,深为于谦担忧。

于谦看看忧心忡忡的众人,吟出一首《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麻菇、线香都是各地珍贵的土特产,明朝各地官员进京时,为了贿赂权贵和皇帝,便大肆搜罗这些珍品,而于谦却不屑于此道,他最在乎的是老百姓的口碑。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一身正气的精神风貌和廉洁形象。

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夕。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竭力劝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入侵者,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于谦也因此受到了军民的爱戴。

于谦办起公务来废寝忘食,经常顾不上回家。长期劳累使他落下了一身病,有一次终于病倒了。景帝派太监轮流前往探望。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便下诏赐给他一批生活用品,又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他。有人说景帝太过宠爱于谦,景帝却说:“他日夜为国分忧,不问得失,如果他去了,朝廷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呢?”

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再次掌握大权的明英宗,给于谦加上个“意欲谋反”的罪名,杀害了这位保卫北京城的民族英雄。据说,同时被杀害的都御史王文一直不停地争辩,于谦在一旁笑着劝他说:“争辩,有什么用处呢?”

于谦的遗骨像岳飞一样,被人偷偷保护起来,然后转移到杭州,大约是在两年后归葬于三台山。

成化初年,于谦的儿子于冕上疏申诉冤枉,得以恢复于谦的名誉。万历中,改谥为忠肃。心灵路标

于谦为官清廉,不随波逐流的品行至今为人称道,对后世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他年轻时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便是他高尚情操和献身精神的真实写照。于谦一生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忧国忘身,直到最后被害。若能像于谦这样为老百姓着想,时刻把老百姓记在心中,人民必然会永远传颂和怀念他。

聂豹清正无私

聂豹,字文蔚,号双江,江西吉安永丰人。他是明代有名的廉吏之一,名垂青史。

聂豹从小颖敏不群,老师见了都称他为奇才。但后来他的家境日渐落漠,父母甚至要忍痛把买米买油的钱拿出来,才能给他缴上学费。聂豹经常叹息道:“我不孝,怎么才能报得了父母过分劳苦的恩情啊!”同学朋友们知道他的境况后都纷纷解囊相助。聂豹不负众望,终于学有所成,考中江西乡试,次年中进士。而后,任直隶华亭县知县。

华亭县是灾害多发地区,百姓贫困,经济薄弱,地方官吏却贪得无厌。聂豹出任华亭县知县期间,该县正遭遇百年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但是有的地方官吏却勾结黑恶势力,借机敛财、贪污舞弊,百姓怨声载道。让人更加不能容忍的是,县衙的财务总管依仗其岳父是朝廷一品大官,伙同他人私吞应减免的税银,而几任知县都不敢得罪他。聂豹到任后便微服私访,摸清情况后,立即将这位官吏及同伙革职查办。

聂豹上任才几天,就有许多县吏乡胥推车扛包送来了厚礼,有的还在礼物中夹带许多白银。聂豹心想,这都是百姓的钱啊,这些贪官太嚣张了!

然而,面对这些厚礼,收还是不收?聂豹眉头一皱:“眼下要为老百姓办事,手头正缺资金,如今送上门来了,为什么不收呢?”于是聂豹收下了这些贪官污吏的礼物。而那些贪官污吏不明原因,心里还在想:这位新县令真厉害,要是他把这些钱送上去,岂不又可以升官发财了。在这些贪官污吏中还有使坏的,他们背地里恶人先告状,要把聂豹收钱的事告到京城。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聂豹在这个地方待不下去,他们就可以去掉这个升官的绊脚石了。

哪知,还没等状纸送到京城,聂知县便把行贿人员的名单和全部礼物公布于众,连一尺布、一块手绢也不遗漏,这事一时轰动了整个华亭县。

贪官污吏们这下子可傻眼了,不知道如何是好,正所谓求天天无路,求地地无门。果然,不出几天,行贿的大小官员都被革了职,贿赂的物品全都被拍卖掉,现金归入国库,不多不少折合白银1.2万两。

聂豹出任华亭县知县期间,水灾旱灾接连而来,灾情严重。面对艰难的局面,他一面将灾情奏报朝廷,一面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他不等不靠,动员全县人民捐钱捐物,还亲自带头将家中积蓄捐出,夫人在他的带动下,将身上佩戴的金银首饰也捐了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带动下,大小官吏们纷纷仿效。通过募捐,共得白银六七万两,很快缓解了灾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灾情,他亲自勘察情况,发现西边地势比较低洼,水常年排不出去,容易发生涝灾;东边地势较高,易发生旱灾。他访问民情,倾听专家和百姓的意见,大力兴修水利,疏通水渠,修复废塘,修筑堤岸,为当地百姓解除了缺水之苦,使3000多户逃荒在外的华亭人重返故乡。百姓们称聂知县是“华亭人的父母官”。

聂豹不但为官有道,更为人们称颂的是他对理学的贡献。聂豹推崇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他一生都以“致良知”为己任,清正廉洁,体察民情,为民办事,深受百姓拥戴。心灵路标

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最终克服困难,以达到最初的目的。”通常,能够坚持自己意见的人,都是有原则的人。而取得成就的,也多是那些有原则、坚持自己意见的人。聂知县也是一个有原则且爱百姓的好官,因而受到人们的爱戴。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山西永宁州人,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

顺治十八年,已经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朝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罗城刚刚归于清朝统治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

到达罗城后,于成龙才意识到现实情况要比想象的差得多。罗城地处边荒,遍地荒草,县衙既没有朱门粉墙,也没有大殿高堂,甚至连个土墙都没有。那是一座用荆棘围起来的院落,大堂只有草房三间,中间用土堆成方台,上面铺了一块木板做桌案,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农家小院,而身为一县之长的于成龙每天就在这里处理公务,接待百姓,慰问疾苦。缺衣少食使同来的五名仆人不久或死或逃,只剩下一个仆人不忍弃他而去。

他见那里的百姓生活贫困,就恳请上一级官员减轻当地的徭役,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他创办学校,抚养孤贫,勤于政事,尽除弊病,办案公正,一时间当地出现了安居乐业的景象。加之他爱民如子,因而当地的百姓尊称他为“阿爷”,家中的婚丧嫁娶之事都愿意与他商量。

于成龙除了朝廷给的俸禄外,从不动用官银一分一毫。他早晚都是喝粥吃咸菜,中午吃碗山西面饭,很少吃肉。当地百姓见自己的父母官如此清苦,于心不忍,就凑点钱物给他送去,甚至跪着恳求他收下大家的一片心意,但他坚持不要。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每到这时,于成龙总笑着说,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生活,吃喝方面用不了太多东西,还请大家把这些钱物拿回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比送给他还让他高兴百倍。无论百姓们怎么规劝他还是不收,众人只好怏怏离去。

有一次,于成龙的儿子从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来到罗城探望父亲,告知祖母病重,要父亲告假回乡探母。他从家乡带来了一只腊鸭,给父亲下酒。时值中秋,父子二人没钱买菜,于是将那只腊鸭割下半只,草草地过了中秋节。节后,于成龙请假获准,父子二人上路回家,但是盘缠不够,路上吃饭时没钱买菜,于是只好将另外半只腊鸭用来当菜。此事传回罗城,当地百姓深受感动,并称之为“半鸭知县”。

于成龙从知县一直做到总督,可以说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尽管他的官阶越做越大,但二十多年为官只身天涯,从来不携带家眷。在老家的结发妻子,与他阔别二十余年后才得以相见。他的住所很简陋,每天吃的是糙米饭和青菜,所得俸禄和奖赏,除了维持最低生活开销外,全部用来救济贫苦百姓。在江南做总督时,他每日粗茶淡饭,只以青菜下饭,终年不知肉味,因此被江南百姓称为“于青菜”。

于成龙清廉俭朴的节操为世人敬重,逝世后,他的家中除了简单的菜羹和破旧的衣物外,一无所有。南京城内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甚至为他罢市。每日手持香火去拜祭于成龙的百姓达数万人,连贩夫走卒、和尚道士也为他伏地而哭。

于成龙清廉节俭的事迹传到了康熙皇帝的耳朵里,康熙皇帝也为之感动,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心灵路标

于成龙无论官职大小、身处何时何地、面对何事何人,都能本着真诚关心百姓、切实改善民生的强烈责任感,敢于直面突出的矛盾,敢于触及难点,敢为别人所不敢为、不愿为,而决不因循推诿、明哲保身,其诚心施政、勇于负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执政爱民、一身浩然正气的清官风范,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无穷的思考。

明礼诚信篇

周幽王失信丢江山

西周末年,周幽王即位后不但不设法安定民心、挽救危机,反而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有一次竟然三个月没有上朝理政。这导致了灭亡的加速。

有个大臣叫褒珦,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周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珦关进大牢。

褒珦的儿子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于是就与母亲商量如何救出父亲。他们听说周幽王非常喜欢美女,于是在乡下找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取名“褒姒”,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周幽王。周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珦。

褒姒唇红齿白,眉清目秀,非常美丽,周幽王非常宠爱她,封他为妃,尽可能地满足她的要求。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心情闷闷不乐,没有露过一次笑脸。周幽王特别想看看这个美人笑一笑会是什么样子。可是,他想尽一切办法让她高兴,褒姒都好像无动于衷似的。于是,周幽王下了命令:有谁能让王妃笑一下,就赏他一千金。

周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石父,是个很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虢石父打算利用烽火台,博美人一笑。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一带造了20多座烽火台。

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互相看见。如果白天某处发现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如果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

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部队赶往京都,听候调遣。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很长时间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时候,咱们把烽火点起来,附近的诸侯见了一定会赶来,就会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起来。”周幽王听了这个计谋,万分高兴,决定一试。

一天,天气晴朗,周幽王带着褒姒登上骊山,登台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

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子也没有,只见周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喝酒看热闹,大伙儿都愣住了。

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大家辛苦了,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

诸侯们的这一阵奔忙,可把褒姒给逗笑了。她笑周幽王如此轻率行事,笑诸侯这样容易上当。褒姒一笑,周幽王高兴了,马上给了虢石父千金的奖赏。那些诸侯知道受了愚弄可气坏了,大骂一通后带兵回去了。

周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他得知周幽王废掉了王后和太子,非常生气,于是就设计向犬戎借兵,准备推翻周幽王。犬戎人兵强马壮,早有东侵之意,现在申侯主动借兵,自然乐于相助。

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点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还以为是天子与王后在嬉戏,全都按兵不动。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冲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赶来。犬戎兵到了,镐京的兵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不久就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杀了,还抢走了那个不展笑颜的褒姒。心灵路标

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诚信比黄金更贵重。诚信作为高尚的品格,可以给人们带来财富,赢得他人的尊重。诚实守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本。人无信则不立,一个人的信誉关系到他的生存,这是社会准则。人若是诚信不立,甚至是玩弄欺骗他人对自己的一片赤诚,那么,他就会像故事中的周幽王那样付出惨重的代价。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为商鞅。他曾是魏国宰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慧眼识珠,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希望能够任他为相,可惜魏惠王并没有重用商鞅。

当时,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要好好治理秦国。首先要做的事是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只要有办法能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做官。

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招纳有识之士,于是离开魏国,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重农业;奖励将士;要想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赏罚分明,才能使朝廷有威信,这样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很赞赏商鞅的主张,任命他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并对满朝官员宣布:“变法的事由左庶长负责,违抗他,就是违抗我。”

商鞅赢得了君主的信任,起草了一系列改革的法令,但是他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怎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呢?他冥思苦想好几天,最后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

商鞅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就赏谁十两金子。

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搬得动,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搬一根木头给十两黄金?咱可不去出这个风头。”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人们就这样看着、议论着,没有人肯上前去试一试。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没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大不了白忙活,又不是什么难事。”他说着,就真的把木头扛了起来,一直搬到了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商鞅站在城楼上对围观的人说:“你们都看到了吧,本左庶长说话是算数的。如今,我受国君之命,实行新法,为的是让秦国富强起来。今后,凡按法令办事者,都有重奖;违抗法令者,都会受罚。”

消息迅速从咸阳传向四面八方,国人纷纷传颂商鞅言出必行的美名。推行的新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信服。

商鞅命人将制定的新法令公布出来。新法令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或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大家都知道新任左庶长言必信、行必果,因此,对新法的执行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借助商鞅的改革,秦国渐渐强大起来,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心灵路标“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商鞅立木取信,他不是为自己树立个人威信,而是为新法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新法,从而自觉地去遵守新法。

蔺相如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秦王听说后,也想得到这块宝玉,便派使者带着书信来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愿拿出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不知赵王是否答应?”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呢?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于是有人说可以找蔺相如来商议此事,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一定会有办法解决。赵王就把蔺相如叫来,问他有什么好主意。

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会招来祸患的。”

赵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去以后,秦国如果食言的话,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玉璧,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应,赵国输理。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池来,那么秦国输理。我认为,宁可答应,让秦国担输理的责任。”

赵王确实也没别的好办法,就问:“那么派谁去秦国一趟呢?”

蔺相如回答说:“如果您手下没有合适的人选,那让我去吧。如果秦国真的愿意给我们十五座城池,我就把和氏璧给他们留下;否则,我一定把玉璧完好地带回来。”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秦王在别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和氏璧看了后赞叹不已,还把它递给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而且也没有归还玉璧的意思。蔺相如看了暗暗着急,这时,计上心来,他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儿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王听了以后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到和氏璧,退到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旁,怒目圆瞪,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许诺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送来,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就连同这块玉璧一同撞在这根柱子上!”说着,他真地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

秦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玉璧,忙命人拿出地图,将要交换的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知道他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于是对秦王说:“和氏璧不是一般的璧,赵王在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心换璧,也应斋戒五天,并在朝堂上举行隆重的接收仪式,我才敢把璧献上。”秦王无奈,只得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准备斋戒仪式。

蔺相如预料秦王并无割让城池的诚意,便嘱咐跟他一同来秦国的同伴,改扮成为老百姓,带着和氏璧,偷偷地走小路逃回赵国,把和氏璧归还给赵王。

到了第六天,秦王宫中热闹非凡,群臣奉召一早就集合在大殿外,各国到秦国来的使者也接到通知一起入宫,参加赵国把和氏璧赠送给秦国的仪式,同时也想看一看和氏璧究竟是怎样的稀世珍宝。

穿过群臣和各国使者的行列,蔺相如步入大殿,对秦王行了礼,然后大声说道:“秦国向来不重信用,我恐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已经命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了。人们都知道秦强赵弱,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如果真想得到和氏璧,请先把那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然后让使者随我去赵国取回和氏璧,赵国是不敢不给的。我知道我的行为有欺骗大王的罪嫌,如果大王要处我死罪,我也愿意接受,请大王仔细考虑一下,再作决定吧!”

秦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词,不便翻脸,只得说:“不过是一块玉璧,怎能因此而伤了两家的和气呢?”

结果,蔺相如被放回赵国去了。秦王此后再也没有提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的事。心灵路标

只有把别人的托付当作信任、当作责任、当作使命,并且以高昂的热情、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成就事业。这是一种美德、一种信誉,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与人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