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2:35:03

点击下载

作者:白晓娟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研究

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研究试读:

前言

专著的出版得到北京社科基金项目(14JDJGB038)的资助。全球经济进程的加快,既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优势,同时也给企业生存壮大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因此,企业必须有效地配置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将企业大部分资源投入到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企业核心价值活动中去,主攻战略核心业务,而将一些非战略性的、非核心的、不具备特殊能力的业务外包出去,交给第三方企业完成。竞争环境的改变促使我国企业必须集中优势要素和转变原有运作模式才能与之相适应。物流服务是生产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务外包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压力主要来自我国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物流成本,重要原因是部分企业对物流运营存在模式选择模糊及利益分配的矛盾等,造成物流决策的失误;同时专业化物流企业承接物流服务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物流需求。最终表现为企业物流服务需求没有转化为社会化的需求,而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受到制约。本研究以企业物流外包机理及运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物流外包作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形式,通过经济契约的方式将其物流业务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并与其建立长期的、互利共赢的增值运作模式,物流服务需求企业则可以集中精力打造自身的核心能力。本研究采用实证与规范、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通过调研和文献综述分析物流外包理论的发展路径及研究趋势,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识别物流外包组织形态及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稳定性,分析物流业务外包的形成机理和实现条件,提出企业物流外包价值网络理论框架及运作模式。同时结合实证企业进行了应用和分析,进而对我国企业物流外包提供决策依据和方法指导。本研究既有理论的创新,也有方法的创新,具体工作及成果如下:(1)阐述物流外包作为一种中间组织行为,与简单的市场购买行为及企业物流子公司内部一体化的区别。将中间组织理论应用于定义物流外包,即基于契约的物流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非股权关系的战略合作行为,其合作过程以满足物流服务需求为目的,同时以实现双方共赢为目标。(2)从物流外包价值链升级、物流服务系统创新和物流服务工程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物流外包的实现条件,体现为物流外包的治理机制、物流服务系统创新的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种形式,以及物流服务工程化内容。(3)构建物流外包价值网络理论框架,包括物流外包价值网络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研究了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价值网络的影响要素和设计要素,其中影响要素包括物流市场集中度、物流市场进入壁垒和物流服务需求差异化;设计要素包括战略及价值定位、稳定的联系及契约、实施条件及技术基础。(4)在企业物流外包价值网络运作模式的利益分配方面,结合夏普利(Shapley)模型对物流外包价值网络成员的利益分配方法,从资产投入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和创新能力因素考虑引入影响因子对算法进行修正,为物流外包价值网络的应用提供方法指导。关键词:物流外包;机理;价值网络;模式作 者2017年8月1 企业物流外包研究综述全球经济进程的加快,既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优势,同时也给企业生存壮大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因此,企业必须有效地配置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将企业核心资源投入到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企业核心价值活动中去,主攻战略核心业务,而将一些非战略性的、非核心的、不具备特殊能力的业务外包出去交给第三方企业完成。本章对企业业务外包、物流业务外包的理论基础、物流外包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总结和归纳,把握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以明晰企业物流外包的机理。1.1 业务外包研究的理论基础物流外包是企业业务外包的一种新形式。业务外包管理模式理论的创立源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与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业务外包管理模式的创立就是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价值链的方法将企业的经营业务拆分为核心活动和非核心活动,并采用社会分工原理将非核心业务分包出去,以集中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从事企业的核心业务,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1.1 分工理论亚当·斯密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劳动分工。理由有三:第一,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增进,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分工使每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工作转换时间等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第三,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能通过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简化和减少劳动的复杂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是针对生产领域,但也可以解释外包,因为外包最初就是从生产制造领域开始的。业务外包可以看作是劳动分工的延伸,是整个社会范围内合作与分工的产物。公司把部分业务外包给外部的服务供应商,使进行业务外包的公司和该业务的外包服务供应商都集中于占有绝对优势的业务,双方因而都享受到了绝对利益,并且简化了管理的复杂性,还有助于提高各自的专业化生产率。即如果自己生产效率不高,就外包给业务熟练程度高的人专门生产,在对双方劳动生产率都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实现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阿伦·杨格在《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考察了分工、交易费用和市场范围的关系,重新阐发了斯密关于分工与市场规模的思想。杨格认为,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市场的大小不仅由人口规模决定,而且由有效购买力决定,购买力由生产率决定,而生产率又取决于分工水平,因而得出分工取决于分工的结论。这一方面意味着一个动态机制产生了某种良性循环,使分工水平和市场规模不断提高和扩大;另一方面意味着分工的网络效应使市场大小与分工程度相互依赖。杨小凯认为,分工是交换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决定着知识的积累速度和人类获得技术性知识的能力,进而决定报酬递增;但协调分工又需要成本(即交易费用),分工的深化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抑制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交易费用的上升促使人们采用更高的管理手段或技术来提高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费用,进而深化分工。因此,分工经济性与交易费用增加之间形成两难冲突,在这个两难冲突中,“分工的深化取决于交易费用与分工收益的相对比较,呈现出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当分工的边际效益等于边际交易费用时,分工水平处于最优状态,而能否实现高水平分工则与交易效率有关。社会分工发展要求分工、交易规模都必须扩大。深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的增加可以通过提高交易效率来求得均衡。交易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解决由于空间扩大而产生的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促进社会分工的演进,带来更大的社会分工经济效益,从而促使新的产业形成和扩张。1.1.2 竞争战略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其学说核心主要有五力模型、三大竞争战略、价值链理论等。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一个有效且独特的分析工具,即价值链(Value Chain)。Porter(1985)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内部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这些价值增值活动中的每一种都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独特性、响应能力等外部表现有所贡献,企业正是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出色地开展这些价值活动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迈克尔·波特用价值链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各项活动,根据这些活动对企业利润和经营贡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等辅助性的活动。因此,企业应该根据竞争优势的来源,以及通过价值链分析,制定相应的非核心业务外包战略。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应当根据对内部竞争优势与劣势和外部的机会与威胁的深入分析或企业的价值链的分析,制定出正确的战略以强化自身在成本或差异化方面的竞争优势。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其竞争优势一般体现在研究与开发、生产与营销上,在物流的运作上一般处于劣势地位。然而,就全球竞争来说,物流越来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纷纷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从价值链的角度,企业应该将精力集中在价值链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某些专门技术或专长。价值链是指: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其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这些增值活动就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价值链的优势,然而一个企业不可能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都处于优势地位,因而寻求企业间的合作,以获得价值链上的优势互补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作为物流来说,在制造企业的价值链中,内部一般不具有优势,通过将精力集中在价值链中具有竞争优势的研发和生产等领域,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的整个价值链就可以得到强化,企业的顾客价值就可以得到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因此会得到增强。1.1.3 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竞争力问题始终是企业家和企业战略研究的重点,因为企业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990年,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认为所谓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而不是某一单个的技术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是指关于企业战略地位的基本资源,是一种稀缺的、难以模仿的、有价值的、可延展的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进行持续投资,而将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实行外包。企业外包非核心业务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质量,使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只有那些具有显著唯一性的资源才能称为企业的核心技巧,有关核心技巧的业务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优势,如果某项业务不是其核心业务,但它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很重要,那么可以把该项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从而让企业能够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创造核心优势,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核心竞争战略也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进而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理论还提出了“外包”(outsourcing)这个词。“外包”即把一些重要但非核心的业务职能交给公司外部的高级外包服务供应商去做,把企业内部的知识和资源集中于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上,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价值以满足顾客需求。这种新型管理模式的目的在于整合利用企业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核心竞争力方法回答了哪些业务对企业来说是真正重要的。一个企业的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企业应对本企业有清醒地认识,确定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将企业业务按照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即与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而分为两大类。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直接影响的、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产品或者服务应当留在企业内部,且需要加大在这些产品或者服务上的投入,不断加强改进;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无直接影响或者影响不大的产品与业务,则应采取外包的方式交给外部的专业组织来处理。1.1.4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由科斯首次提出的。在他看来,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相互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在市场上资源配置是由价格来调节的,而在企业内部则是通过行政命令来完成的。关于交易费用的定义,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就是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该理论认为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1.交易主体的行为(1)有限理性。交易费用理论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提出了有限理性的人,而不是所谓的“经济人”。理性之所以有限是因为理性的信息是有限的、不完全的、不对称的。(2)机会主义行为。人们理性的有限性,使得有些交易者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或某种有利的地位获得利益,称为机会主义行为。2.交易环境(1)未来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指未来不可预测性,由于人的理性有限,不可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因此在交易过程中要尽可能面面俱到,以防不测,这样交易费用势必增加。(2)市场不足。市场中没有足够的交易者,市场也缺乏可选择性,垄断的存在就会使非垄断的一方付出很高的协议代价,交易费用也会增加。3.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当一项长期交易形成后,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如果这些专用性的资产已经投入,而交易却被终止,投入的资产就会因全部或部分无法改变而损失。交易的频率就是从事某种同一交易的频繁程度,交易频率对交易费用的影响体现在某种固定费用能否得到补偿,交易越频繁固定的费用就越能得到补偿。科斯认为,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企业要想通过市场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就必须付出这部分成本——市场交易费用。另外,企业内部运行同样存在一定的管理成本。当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小于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选择内部生产,当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高,直至超过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则选择通过市场交易获取资源,这就是企业的边界的形成。可通过企业合并和纵向一体化来减少市场交易费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交易费用将同时增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包成了企业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选择。一方面通过外包使企业精简,进而减少内部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外包又减少了搜寻交易对象信息的费用。但是,交易成本与交易过程的特性是密切相关的。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过程的特性可以分解为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交易成本经济学是一种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来研究组织的比较制度理论。它对交易的结构——企业、市场和中间混合组织——进行研究,其核心是要实现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之和(总成本)最小化。决定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可分为两组:一是交易主体行为的基本特征,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二是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即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是用来衡量资产的专用程度的指标,即一项资产在不牺牲其生产价值的条件下,可调配用于其他用途的程度,专用性越高,转移障碍越大。不确定性因资产专用性的存在而具有意义,不确定性越高,适应性连续决策越重要。交易频率是指交易发生的次数,交易频率越高,分摊到每笔交易所承担的成本越少,可适当减少总的交易成本。不同性质的交易,按照总成本最小的核心原则,要求有不同的交易方式与其匹配。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物流外包,就可以根据物流交易的性质,选择合理的物流外包交易方式,使得企业物流的总成本最小。1.2 企业物流外包研究的理论概述物流外包是企业业务外包的一种形式。业务外包管理模式理论的创立源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加里·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指出,通过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增进,使每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同时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能通过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简化劳动的复杂性,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迈克尔·波特用价值链将企业的各项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等辅助性的活动。企业应确定核心竞争优势,采取相应的非核心业务外包战略。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优势,对于非核心业务可以外包给专业的公司,从而使企业能够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培养核心优势,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业务外包就是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价值链的方法将企业的经营业务划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利用分工将非核心业务分包出去,以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从事核心业务。物流外包作为企业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最近20年吸引了众多学者和业界人士的视线,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专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笔者通过对上述国内外文献的研读及分析,发现物流外包理论的演进过程遵循从交易费用学说到资源基础理论,最终到网络理论逐步演进的过程,并按照这三个理论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述评。1.2.1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物流外包研究在物流外包研究的文献中,一部分是基于威廉姆森(Williamson)和科斯(Coarse)的交易费用理论展开的。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组织之间的契约关系主要从契约视角、人为因素、交易费用以及实用主义方法论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契约中将会有缺陷、错误及遗漏等,受有限理性的约束,大部分人都会或在大部分时间都会遵守契约,但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利益关系的改变,就会有机会主义出现;违约的风险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遏制机会主义的保障机制来降低。威廉姆森(1985,2008)认为,交易的特征属性主要由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要素决定。资产专用性是指双方在签订契约之后需要对不可转换性资产进行投资,这种资产只能用于某个特定的交易;交易的不确定性的程度是与有限理性联系在一起的;交易频率是和声誉效应、设置成本相关的。下图给出了交易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与外包决策的关系。传统的经济学假设中,经济学家主要关注产品价格、需求和供给机制,而忽略交易费用。科斯(1937)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认为企业获得产品或服务是由市场交易费用决定的,并且企业内部交易也会产生管理费用。企业采取不同组织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包括:搜寻费用、度量费用、管理费用、信息处理费用以及不适应成本。企业通过市场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就必须承担市场交易费用,同时企业内部运行同样存在着管理费用。当企业的内部管理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选择内部生产;当企业的内部管理费用超出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则选择通过市场交易获取资源。另一种途径,企业可通过合并和纵向一体化来减少市场交易费用,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内部的交易费用将同时增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包成了企业一种新的选择,通过外包使企业机构精简,减少内部交易费用的同时又减少了搜寻交易对象信息的费用。外包的决策过程和交易特性分析国内的学者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对物流外包也展开了大量研究。孟祥茄(2004)从物流服务的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两个方面的不同组合,分析了物流外包所处的不同市场形势,并提出对应的发展策略。刘彦平(2005)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纵向一体化与物流外包边界问题,并从社会分工角度探讨物流外包的优势。卢志舟,郝玉龙和张仲义(2007)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提出了企业物流外包的边界条件,以及物流外包与资产专用性的关系。吴刚等(2008)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对反向物流外包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王淑云和王旭明(2006)在物流外包机理研究中提出物流外包是介于市场和层级之间的一种混合形式。孟祥茄(2008)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对物流外包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物流服务需求企业设计出的契约能够使企业在自身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标。1.2.2 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物流外包研究20世纪90年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其必须改变原有经营和管理思路。交易费用经济学在解释企业外包决策方面虽然获得了显著成功,但加里·哈默尔认为,交易费用经济学没有认识到企业有集中培育核心竞争力和积累战略资源的需要。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认为,企业是一系列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企业除了关注交易费用外,还需要考虑资源和竞争力方面的因素。企业如果想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确保拥有足够和优势的资源。该理论从企业的内部属性及其所处市场位置的关系出发,研究了企业内部资源与市场的不平衡是形成企业间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这种不平衡通过市场环境起作用,最终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格兰特(Grant)(1991)在企业决策理论中指出决策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该理论将企业战略、竞争优势、资源和能力相结合,作为战略制定的参考因素。企业的发展需要内、外部资源的共同作用来实现,企业可以通过外购或联盟的方式获得稀缺资源,而外包正是企业解决资源稀缺的很好途径。对于将物流管理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研究方面,博卢姆(Bolume),弗兰克尔(Frankel)和纳斯隆德(Naslund)(2007)认为,企业物流核心竞争力是指和竞争对手相比,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而企业物流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要人力和物质资源的交互作用,并且企业的资源状况将会影响企业物流外包的程度。企业有效执行物流外包战略的能力,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国内学者田肇云,张群和王淑云(2004)指出物流外包可以更好地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应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同时提出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四种战略选择。夏文汇(2007)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的物流能力进行分析,并归纳了物流外包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需求的特征、物流分销渠道的密度和产品的流通量。杨达(2008)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角度对物流外包进行研究,提出了影响物流与企业核心业务关系的指标体系。1.2.3 基于网络理论的物流外包研究随着企业物流运作形式的发展,大量涌现的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以及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出现,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这种发展趋势,学者及业界人士开始关注企业组织理论领域的网络理论。网络理论(Network Theory)主要研究组织间的网络关系,处于网络结构中的企业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或社会的纽带联系在一起,企业对于其他企业控制的资源具有依赖性,而且这种依赖性是相互的,企业可以通过互动及建立企业间中、长期关系来利用这些资源。企业间的这种关系会随着企业网络的发展而演变,且这种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紧密和相对稳定,同时这种关系是动态发展的。企业网络关系中的互动包括两个过程,即交换过程和适应过程。交换过程包括信息、产品、服务以及社交过程的传递;适应过程是指双方为了促进资源在网络中更好地分配,而对产品、管理系统以及生产程序的改进。网络理论的观点指出,专有资产所带来的优势决定了企业的存在,这种优势的大小依赖于企业和其他企业联系的密切程度。企业通过自有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把精力从关注内部资源开发转移到如何与其他企业建立关系上,以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最终这种长期的、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提高了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网络理论主要关注企业外部关系的形成,以及支持这种关系形成过程的组织结构和联盟形式。哈坎森(Hakanson)和约翰逊(Johanson)(1990)认为,通过企业间的互动,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基于技术、基于社会、基于管理和基于法律四种不同的联系形式;通过互动关系的建立,企业可以提升理解与管理企业内外业务的能力。组织学习理论为解释组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组织学习理论指出,企业与其他企业建立各种关系的目的是学习或吸收对方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该理论从组织学习的视角研究了第三方物流服务卖方和买方的关系;而传统理论解释组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或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认为企业间建立组织关系的动机主要来自降低成本、增强竞争优势等。关于企业间物流关系的大部分研究是从关系营销的视角来解释的。关系营销理论主要通过研究卖主和顾客之间的关系,找到了获得或保持住客户的途径,这些途径主要有调节营销、服务质量以及客户服务之间的联系。关系营销主要关注信任、承诺、资产投入、依赖、沟通以及忠诚等特性,同时通过建立与客户的关系、客户保留、树立好的口碑以及服务补救等产生作用。运用到物流外包领域,网络理论主要研究基于第三方物流或者供应链的企业战略联盟关系和不同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马士华(2000)从供应链管理理论角度研究了物流外包的战略联盟形式。高志军和刘伟(2009)指出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从物流服务分包商到物流服务需求方的链状结构,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心,以顾客的服务需求为动力。通过对以上文献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从交易费用理论到企业资源理论,最后到网络理论的物流外包理论发展进程中,每个理论都能从一定角度对企业的物流外包决策提供理论指导。交易费用经济学通过对不同交易决策的成本因素进行比较,可以对企业某项物流活动是否外包进行决策;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综合考虑了企业物流战略和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通过分析企业进行物流外包与企业培育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关系,进而确定企业的战略行动框架;网络理论以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为指导,将组织网络理论应用于物流外包决策中,网络理论从企业物流外包战略在整个企业供应链以及企业所处产业网络中的定位出发,指导物流外包决策,因而能够从新的角度诠释网络内企业间的物流关系,以及其对整个企业供应链和产业网络起到的推动作用。1.3 物流外包概念及内涵研究1.3.1 外包的概念及特点外包或资源外包是“Out Source Using”的简称。最早确切提出“外包”一词的是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1990),并由罗斯·佩罗(Ross Perot)发现了外包产业。外包依据转移活动对象的差异可以分为制造业外包和服务外包。如果转移对象属于制造加工零部件或某种组装、总装活动的就是制造业外包,又称为“蓝领外包”;如果转移对象是作为投入的服务性活动,是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则是服务外包,亦称“白领外包”。服务外包是指企业把原来在企业内部提供的非核心业务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服务水平合约”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目的。服务外包使原先通过企业内部协调组织的服务性投入活动,转变为通过市场合约方式联系的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存在及广泛应用,服务外包得到蓬勃发展。从美国到英国,从欧洲到亚洲,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把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能力上,而将其余业务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服务外包成为“发达经济中不断成长的现象”。目前,学术界对外包的理解并不一致,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描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外包研究所(Outsourcing Institute)指出,“外包”是一种通过有选择地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来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的企业重新设计。格里弗(Greaver)认为,“外包”是一个组织将内部重复发生的活动及决策权通过合同的方式转移给外部供应商的行为。海伍德(Heywood)认为,“外包”是将企业内部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职能连同其相关的资产,转移给一个外部供应商或服务商,由这个供应商或服务商在一段时期内按照一个规定的但受到限制的价格提供特定的服务。郑裕彤(Cheng Suan Soon)认为,“外包”就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战略性地使用外部资源来处理那些传统上由内部人员或资源完成的活动。理查德·邓恩(Richard L.Dunn)认为,“外包”特指把企业内部能完成的那些活动通过长期合约的形式交给外部组织。约翰·马里奥蒂(John Mariotti)认为,“外包”是从企业法律边界外的独立组织获取商品和服务,而不是自制或者由自己来完成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一种战略决策。亚瑟·安达信(Arthur Andersen)指出:一个业务实体将原来应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业务,转移到企业外部由其他业务实体来完成,这种行为就称为外包。外包就是通过将一些传统由企业内部负责的非核心业务转让给专业供应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的专业资源,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策略。卢锋(2007)认为,外包的特征内涵在于企业在保留特定产品的生产供应基本定位前提下,对生产过程涉及某些环节区段的活动或工作,通过合同方式转移给外部厂商来承担,即外包是在产出不变时,把部分投入环节转移到外部完成的管理方式或分工形态。企业外包出去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生产环节,也可以是某项服务,相应地前者就称为生产制造外包,后者称为服务外包。通过外包,企业将一些传统由企业内部成员负责的非核心业务以委托的方式,通过合同转让给专业的、高效的供应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的专业资源,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策略。西方许多学者都曾对外包下过定义,见下表。西方学者对外包的理解与定义外包是伴随着企业供应链的向外延伸,以及企业价值链的转移而产生的。通过对外包内涵和定义的分析,外包行为具有如下特点。(1)外包行为是企业在生产满足技术上和成本收益可分的前提下,根据利润目标或发展战略所做出的生产经营决策。外包的行为主体是企业,因此外包是一种企业行为。(2)外包行为反映的是发包方和承接方之间的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因此外包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是双方合作成败的关键。(3)外包行为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不同。外包要求发包方与承接方在产权上是相互独立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中,投资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所有权,被投资企业属于非独立法人,产权不分离。(4)外包与一体化行为不同。外包意味着对企业边界的超越,企业的一体化经营始终处于企业边界以内,而外包则超越了企业边界,利用了企业的外部资源。1.3.2 物流外包概念及内涵对于物流外包的概念,国外一般认为物流外包是指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合作形式。拉森(Skjoett Larsen)(2000)认为,物流外包可以被定义为单一交易、重复交易、合伙契约这三种物流关系形式。这三种关系包含了从一般的物流联盟到整个物流领域的全面合作关系。罗伯特·里伯(Robert.C.Lieb)(2004)认为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一般指的都是同一事物,并定义它为单一承包商基于合同提供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承包商提供至少两种以上的成捆或相联系的服务。对于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的定义,学术界尚未统一。里伯(1992)认为,第三方物流包括利用外部公司履行原本属于公司内部的物流职能,外部公司履行的这种职能可以包括整个物流流程,也可以仅仅是流程内的部分活动。第三方物流是处于供应链层面上的一种关系,物流服务供应商提供从基本到个性化的物流服务,这种关系既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目的是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在第三方物流中包含三对对偶关系,即货物卖方、货物买方和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三对对偶关系。但是实际生活中的第三方物流关系仅局限于货物卖方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或货物买方和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对偶关系。鲍尔索克斯(Bowersox)等(1989)按照物流服务卖方和买方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将物流外包关系从低到高分为以下五种形式:单一交易、重复交易、合伙契约、第三方物流契约和一体化物流服务契约。前两种是短期合作契约关系的交易导向型,价格是合作双方合作的重点;后三种形式类似战略联盟合作关系,战略共赢是双方合作的重点。国内学者则认为物流外包是指企业将物流业务交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的方式。王淑云和王旭明(2006)指出物流外包是指物流服务需求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杨达(2008)和季葆苓(2008)认为物流外包即制造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而将物流业务以合同方式委托专业物流公司运作的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何丽红和李丹(2008)认为物流外包是企业为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将其物流业务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运作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提供商保持密切联系,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马士华等(2000)认为,企业欲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企业自身与所处环境出发,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强调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充分发挥其核心优势,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这就是业务外包(Outsourcing)。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可以通过业务外包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物流外包的定义不统一,但都体现了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将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物流运作方式这一本质。国内外部分学者认为,物流外包就是第三方物流,笔者认为第三方物流侧重对物流运作模式的描述,而物流外包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行为,应该从物流需求企业的战略角度进行研究。1.4 本章小结物流外包是企业业务外包的一种新形式;物流外包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行为,应该从物流需求企业的战略角度进行研究。网络理论从企业物流外包战略在整个企业供应链以及企业所处产业网络中的定位出发,指导物流外包决策,因而能够从新的角度诠释网络内企业间的物流关系,并对整个企业供应链和产业网络起到推动作用。2 物流外包的中间组织识别及形成机理围绕企业物流外包的研究进行分析可知,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物流外包的某个或某些局部问题展开,本章将对物流外包的理论性研究做进一步补充。以下主要通过分析物流外包的中间组织特性,建立一个基于中间组织的概念区分框架,通过对物流外包概念的分析,指出物流外包出现的基础条件、必然性及其存在的稳定性,拟对纷繁复杂的表象提供一个本质的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物流外包出现之后的实现条件,为企业物流外包的拓展研究提供建议与指导。2.1 物流外包的中间组织识别2.1.1 中间组织的出现及识别1.中间组织的出现亚当·斯密提出市场是能够使国家财富最大化的支配力量。市场是生产组织最有效的机制,资源的有效配置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自动调节而实现。市场的优势通过信息处理方面的高效率和对主体的诱因激励体现出来,但是由于投机主义、持久的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以及较高的交易频率导致了交易成本上升,市场失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科层组织替代市场以更有效地组织生产。科层组织与市场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在企业的内部存在着一种权威(authority)关系,这种关系使得科层组织在市场失灵的时候能够有效地组织交易活动。科斯认为通过建立企业,一种生产要素(或其所有者)无须与那些同在企业内部与之进行合作的生产要素(或其所有者)签订一系列的合约(contract)。如果这种合作是由价格机制的运作直接完成的,则签订这一系列的合约就是必要的,这一系列的合约被一个合约所替代,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但是,科层组织也有成本,如存在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产生的代理成本。随着社会环境的动态演变,在市场与科层组织两种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之间,形成了大量稳定的中间组织。一般来说,中间组织的产生是由于市场与科层组织的失效导致,当引入一种机制能对市场与科层组织的失效进行弥补时,就能形成有组织的市场或有市场的组织。中间组织处于市场与科层组织的中间地带,产生于组织与市场的相互渗透,其内部既有市场的价格机制,也有企业的组织协调机制。中间组织的实质是通过引入合作协调,使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进而组织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经过合作协调改造的中间组织既克服了市场的缺陷,又克服了企业内权威协调的局限性。中间组织强调经济组织之间和经济组织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机制,目的是使各独立成员获利并保持战略合作关系。在中间组织内部既有企业内权威协调又有市场协调,同时又引入合作机制,这种新的协调方式促进组织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和协作创新。2.中间组织的识别中间组织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新流派——交易费用经济学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经过威廉姆森(1979,1985,1991,1996),张五常(Steven Chung,1983)等经济学家的发展和充实,已经广泛成为分析企业战略与组织等重要问题的指向性工具。交易费用经济学是以交易为分析的基本单位,根据制度的比较来研究经济组织的一种方法。各种中间组织的识别与区分和制度的比较有本质的相似之处,因此,交易费用经济学能成为区分中间组织的有效理论工具。3.交易的维度威廉姆森(1979)开创性地建立了交易维度理论,利用三重维度得出科层组织与市场之间存在着混合的组织形态,对这三种治理模式进行了形象的划分。虽然威廉姆森所言的混合规制与本文探讨的中间组织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是交易费用经济学以及威廉姆森的三重维度理论仍是分析中间组织概念区分的切入点。对中间组织区分的理论探索首先是建立在威廉姆森的三重维度交易框架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