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选聘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9:13:2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广东省选聘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2018年广东省选聘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 选词填空

一、考点精讲

(一)题型简介

1.题型特征(1)选词填空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能力。题干一般是一段百来字并留出空缺处的阅读材料,需要考生根据材料选出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从而使句子意思通顺,表达准确。(2)一般情况下,选词填空的题干阅读材料会设置1~3个空白处,而需要填入空白处的选项所给定词语一般包括实词、成语和虚词三类,因此考生需要对每个空白处所填词性进行判断并选出正确答案。

2.解题思路

选词填空重点考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近义词的辨析,也即注重对选项中近义词的区分,可以从两个方面攻克这类题:(1)结合语言环境,看语境中的空格上需要填入一个什么特征的词语;(2)辨析选项,看选项中给定的四个词语哪一个符合语境所需特征。

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确切的意义。对字义、词义的理解,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依靠具体的语境,才能把词义理解得准确、透彻。

(二)实词辨析

实词是语文词类中的一种,是指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重点。一般来说,实词包括概念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等几个方面。

1.实词概念意义辨析

实词的概念意义,是指反映人们对所称谓的事物的理性认识那部分内容。实词的数量较多,用法较灵活。因此,确定实词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就成为阅读材料的第一个难关。一般来说,几个近义词之间多带有相同的语素和不同的语素,相同的语素是它们意义相近的基础,而不同的语素则体现着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别。要正确解答实词填空题,首先需要辨析实词所包含的核心意思,这里主要讲解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程度、词义的指涉范围三种经常遇到的情况。(1)词义的侧重点

①在近义词中,有时词义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即彼此在共同意义基础上各有侧重。

②例如:“才能”、“才华”、“才智”和“才干”都含有“能力、特长”的意思,但“才能”侧重指办事的能力和对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才华”侧重指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能力、特长;“才智”侧重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才干”侧重指工作能力。

③在考试中一定要仔细辨析每一组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对近义词的侧重点进行认真的辨析,特别是对词语之间的相异词素,尤其要引起重视,同时,也要考虑到与这些词语相契合的语境。【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_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______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答案】B【解析】“遏止”着重于“止”,使停止,不再进行;“遏制”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使不发作,或者使不随便活动。使用清洁能源以及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并不能使环境恶化停止。“次序”指一个接一个的状态,一般指具体的事物;而“秩序”的词义范围包括“次序”,多指抽象的事物。而题中并不是说具体的事物。因此答案选B。(2)词义的轻重程度

①有些词语虽然意义相近,但语义轻重程度不同,这种区别会直接影响语句意思的准确表达。总的来说,有的词语指称或适用于比较重大的事物,有的则指称或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词语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

②如“轻视”、“鄙视”和“蔑视”这三个词都有看不起的意思。但是,“轻视”只是一般地看不起(不重视),“鄙视”有视为卑鄙的意思,而“蔑视”则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分量一个比一个重。

③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可以一方面辨析相近词语在语气或含义上的轻重程度,另一方面,仔细体会题干句子的语境是适合使用程度轻的词还是使用程度重的词。【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这所古老的建筑正当路口,______交通。要不要拆除,有关部门正在研究。(2)这种树的表皮可以一层层剥下来,做成精致的小盒子,并不______它的生长。(3)还有难于计算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与星星之间,浮游在宇宙空间里,______星光的通过。

A.妨碍 阻碍 妨害

B.妨害 阻挡 妨碍

C.妨害 阻止 中断

D.妨碍 妨害 阻碍【答案】D【解析】第一空,“妨碍”侧重于造成一定的障碍,程度较轻;“妨害”侧重于有损害,程度较重,根据题意应选程度较轻的“妨碍”。第三空,由“星光的通过”可知,选填“阻碍”最合适。因此答案选D。(3)词义的指涉范围

①表示同一事物的几个词中,有的所指范围大,有的所指范围小,这种指涉范围的差别,直接影响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②比如“事情”、“事件”和“事故”这三个词,“事情”泛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概括的范围最大;“事件”专指那些历史或社会上发生的大事情,范围要小一些;“事故”特指已经发生的意外损失和灾祸,范围最小。

③考生要仔细辨析词义与语境,避免出现“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情况;同时也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对象一定要与该词的指涉范围相契合,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现象。【例】失败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也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成功的实力,而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在心理上______了一种固定不变的看法,这种看法往往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某个目标。这种定式心理在很大程度上______了人的思维,也同时______了人们的创新脚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默许 囚禁 禁锢

B.默认 禁锢 囚禁

C.默许 禁锢 囚禁

D.默认 囚禁 禁锢【答案】B【解析】AC两项错误,第二、三空,“禁锢”主要用于抽象的事物,“囚禁”主要用于具体的事物,“思维”属于抽象事物,“脚步”属于具体事物。D项错误,第一空,“默认”有承认之意,“默许”有许诺之意,“看法”与“默认”搭配更合适。因此答案选B。

2.实词的色彩意义

实词的色彩意义是指词义因人们的主观感受,而表达出对该事物的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词语色彩意义的辨析可以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三个方面入手。(1)感情色彩

①人们在描述事物或谈论问题时一般都会持有一定的感情、态度、立场,或褒奖、肯定、喜爱,或贬斥、否定、厌恶。这些感情、态度、立场久而久之凝聚沉淀在词义里,于是便有了褒义词、贬义词与中性词。

②如“鼓动”、“鼓励”、“煽动”都有激发别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是“鼓励”的意思是劝勉他人,使之积极奋发,是个褒义色彩较强的词语,而“煽动”的意思是挑唆、怂恿,是个贬义词,而“鼓动”则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是个中性词。

③辨析近义词要把握它们的感情色彩或感情倾向性,从而明确其差异,选择和语境感情色彩或感情倾向性最为匹配的词语。选词填空中作者的感情或立场是已经确定的,应试者在做题时需要做的就是保证自己所填的词语在褒贬和立场上与句子其他成分所体现的一致。【例】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出现______的情感价值取向实属正常现象,我们充分尊重个人的情感选择。但是,过度______情感的极端自由、极端物欲,其实会给个人的幸福带来许多内伤。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林林总总  鼓吹

B.琳琅满目  渲染

C.纷繁芜杂  追逐

D.标新立异  强调【答案】A【解析】CD两项错误,第二空,由“极端自由、极端物欲”可知,所填词语应含贬义,“追逐”“强调”为中性词,不符合文中色彩。第一空,“琳琅满目”多用于书籍或工艺品,与“情感价值取向”搭配不当,“林林总总”指数量众多,与“多元”相对应。因此答案选A。(2)实词的语体色彩辨析

①语体色彩是指不同的词语适用于不同的语体风格而形成的风格色彩意义,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书面语具有文雅、庄重、严谨的风格;口语则带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口头语体是书面语体的源头,书面语体是口头语体的升华,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②如“老爸”、“老妈”比较口语化;“父亲”、“母亲”属于书面语。又如,“商量”比较口语化;“商榷”属于书面语。“告诉”比较口语化;“知会”属于书面语。

③应试者作答选词填空题时,如何从词语的语体色彩角度选择正确的词语呢?首先,要看文段的体裁。如果是公文、政论文、科技说明文或文艺散文,一般用书面语体。公文类语体用词比较规范、庄重,政论类语体的词语感情色彩比较强烈、逻辑性强,科技类语体的词语比较严密、规范,文艺类语体的词语则相对比较文雅、抒情。而记叙性的文字,语体比较生动活泼,就可适当运用口语词。其次看文字适用场合,如果文段选自一份政府间的外交宣言,则必然是书面语。最后还要看说话人身份,学者的语言与普通百姓的语言有着明显区别。【例】中国国家安全局将继续加强对铁路运营的监督管理,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其安全运营自控体系,确保安全运营;同时将加强与日方、德方______,______他们尽快解除对我国高精尖技术的封锁,保证我国铁路运行不再出现类似“7·23”那样的悲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协商 要求

B.商量 催促

C.磋商 敦促

D.洽谈 恳请【答案】C【解析】B项错误,“商量”比较口语化,用来形容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合适;“催促”不符合外交辞令的语言特点。D项错误,“恳请”是下对上的请求,不符合国与国之间交流的语境。“敦促”本身就是书面用语,比在普通场合使用的“要求”更符合材料的语意。因此答案选C。(3)实词的形象色彩辨析

①词语的形象色彩指某些词语具有能让人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上的联想的特点。

②如银装素裹、亭亭玉立、妙语如珠、柔若无骨等等;有些词语能给人一种空间感知,这就是词语的空间维度色彩,例如:弥漫、笼罩、亮堂堂、空荡荡。

③在解答选词填空题目时,一方面要从事物的形状、颜色、亮度、动作等进行联想、把握;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句子的语境,选择最贴切的词语。【例】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_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_,冬季银装素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姹紫嫣红  硕果累累

B.风光旖旎  充实丰盈

C.生机勃勃  琳琅满目

D.婀娜多姿  五谷丰登【答案】A【解析】第一空,题中“绿荫满枝”、“银装素裹”都含有颜色,故该处也应选一个有色彩感的词语,“姹紫嫣红”最合适。第二空,秋日用“硕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秋天丰收的颜色——金色。因此答案选A。

3.实词语法意义辨析(1)词义的搭配对象

①不同词语有着不同的搭配对象,对与之搭配组合的词语意义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搭配习惯往往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只能通过学习实践来把握;但有些词语的搭配意义及适用对象则存在着对应关严厉的态度系。

②如严格的要求,严厉的态度,严峻的考验,严正的立场,严重的问题这五组偏正短语都是固定搭配,不可混淆搭配。又如“积累”常与金钱、知识、经验、工作搭配。“积淀”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聚”侧重聚集起来,可以与“人力资本”搭配。【例】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西方工业社会______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______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扮演  欣赏

B.参与  感受

C.目睹  领略

D.经受  分享【答案】C【解析】第二空,能与“风光”搭配的只有“欣赏”和“领略”。第一空,“扮演”一般与“角色”搭配,“目睹”与“喜剧”搭配恰当。因此答案选C。(2)实词语境辨析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一般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前者指特定的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后者指存在于言语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答题时,考生应特别关注词语的内部语境,注意标注片段中与题干有关的信息,这其中就包含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特定感情色彩或表达风格相异的词语。具有重要意义的逻辑关系主要有:

①解释关系

解释关系指针对横线处的语词,其前或后的语境存在解释的语意,可以是“因为”、“由于”、“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等标志词以及冒号、破折号、括号等标点引导解释关系,也可以是举例解释,也可以只是单纯的文字解释。根据解释的意思,就可以概括出横线处的词义。

②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指横线处词语的意思与语境前或后某个词、短语或是小句子具有意思相近、色彩相同,或是语法功能一致的关系,横线处的词义根据并列部分的内容,选择词义与之相近的词语。

③相反关系

相反关系指横线处词语的意义与前或后语境的意思构成相反的关系,利用已知的语境的语意,选择与其词义相反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④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是指横线处的词语与其前或后的语境语意构成递进关系,若是横线处是对前语境的递进,横线词语就是前面语意的加强;若是横线之后的语境是递进语意部分,那么横线的语意则是对后语境语意的减弱。

⑤照应关系

照应关系是指横线处与其前或后的语境语意,看不出明显的解释、并列、转折或是递进关系,前或后的语境却有某种特殊的照应,横线处的词义就需要体现出照应的语意,这种照应可能是色彩的框定,也可能就是词义本身的框定,也可能是语法结构的框定。【附】常见实词近义词辨析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推断实词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关键,下面介绍一些常见实词近义词的辨析。

①窜改与篡改

a.窜改指文字上的改动。

b.篡改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也指曲解原意。

②扶养与抚养

a.晚辈对长辈,或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只能用“扶养”。

b.抚养有教养、爱护的意思,一般对晚辈、小孩。

③沉淀与沉积

a.沉淀指溶液中难溶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或指沉淀到溶液底层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如:情感需要沉淀,才能写出好诗来。

b.沉积指物质在溶液中沉淀后积累起来,如:文化沉积、历史沉积。

④功夫与工夫

a.功夫指本领、造诣;

b.工夫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

⑤精密与周密

a.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

b.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如:“这学期,我制订了周密的学习划。”

⑥摈弃与摒弃

a.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如:“高压高温试验是为了使这种物质摈弃杂质。”

b.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如:“他终于摒弃杂念,专心致志地做起了实验。”

⑦清静与清净

a.清静是没有声音、不吵闹,类似于安静。

b.清净侧重于没有受到打扰,可能环境并不安静,但由于没有人打扰,在吵闹声中照样可以耳根清净。

⑧化装与化妆

a.化装一是作假扮讲,一是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

b.化妆是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

⑨终身与终生

a.“终身”指一个人生命的未来、临终或直至生命结束,一般指个人之事,如婚姻是终身大事。

b.“终生”指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过去、现在、未来整个一生,一般指在事业上,如终生从教,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⑩必须与必需

a.必须是一定要这么做,有强调语气作用。

b.必需表示一定得有、是不可缺少的。

⑪勘误与刊误

a.勘误一般指文字、标点在校勘时的没有发现的错误需要加以改正;

b.刊误指内容、事实、数据等方面发生错误需要纠正。

⑫截止与截至

a.截止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了。

b.截至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某一天、某一阶段。

⑬经历与阅历

a.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

b.阅历指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

⑭谋取与牟取

a.谋取是中性词,指设法取得。

b.牟取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

⑮启用与起用

a.启用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

b.起用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起用”多与人搭配。

⑯界限与界线

a.界限是抽象事物的分界,如“思想界限”;

b.界线是具体地区的分界。

⑰溶解与融解

a.溶解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

b.融解多用于科技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

⑱委屈与委曲

a.委屈指受到不公平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感觉受冤屈。

b.委曲指曲折。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⑲实行与施行

a.实行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b.施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或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⑳合计与核计

a.合计指盘算,商量或指合在一起计算。

b.核计指核算(成本)。

(三)虚词辨析

虚词,是指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一类词。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考查虚词的题型固定为选择题,包括两种形式: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在后一种形式中,将实词和虚词结合起来考查的题型最为常见。

1.虚词的特点

虚词的特点需要考生注意以下三方面:(1)弄清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掌握易误用虚词的常见用法;(2)注意辨析易混虚词的细微差别;(3)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注意关联词语搭配使用的特点。

2.虚词辨析要点

虚词辨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熟悉词性,辨明其词性异同

不同词性的虚词,就有不同的语法特点和功能,考生只有熟悉了虚词词性,才能做到准确答题。如句子“他常常写小说,偶然也写写诗。”句中“偶然”是形容词,表示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用来形容“写写诗”显然不妥,应换用表示“间或”“有时”之意的副词“偶尔”。(2)对号入座,合理搭配

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决不能随意错位。

例如: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伙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如果一致,关联词语应该放在主语后;反之,则放在主语前。句中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他”,后面分句的主语是“大家”,二者不一致,所以,“因为”应调到主语“他”前面。(3)明确句子关系,利用虚词合理衔接

虚词作为语意连接的纽带,其作用在于通过衔接两个句子、短语或词语达到表明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目的,因此,在使用虚词之前,考生首先要明确句子之间、短语之间的关系,否则,可能出现关系混淆、关系颠倒或强加关系等错误。

例如: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句中“十天半月不下雨”“多年不遇的大旱”两种情况不可能在同一地方同时出现,所以不能使用表并列关系的“和”,只能用表选择关系的“或”,该句犯了“关系混淆”的错误。(4)不重不漏,合理使用

虚词的使用应切合语境的需求,如果滥用,往往会造成语意的累赘、重复,甚至破坏句子的结构。而虚词的脱漏会直接导致成分的残缺,甚至影响到语意的表达。

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句中“受……欢迎”是一个完整的表意结构,再用“所”就显得累赘。

3.虚词关联词辨析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对虚词的考查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句子的逻辑关系的把握,句子的逻辑关系通过虚词的链接得以呈现,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又是通过关联词连接起来的,因此,掌握关联词辨析的方法对于解答虚词填空题具有很大帮助。(1)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关系。

常见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等。【例】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有的群众观念淡薄,______做群众工作;有的对群众没有感情,______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经验,______做群众工作;有的明哲保身,______做群众工作。甚至还有一些人漠视群众疾苦,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站到了群众对立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会  不屑  不敢  不愿

B.不会  不屑  不愿  不敢

C.不屑  不愿  不会  不敢

D.不屑  不愿  不敢  不会【答案】C【解析】AB两项错误,“不会”是能力问题,不是观念问题。第四空,明哲保身是观念或态度问题,是“不敢”做群众工作,而不是“不会”做。因此答案选C。(2)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是指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见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有: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不要说)……连(就是)……【例】我喜欢雨,尤其______在雨天散步。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______,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总是感觉有点不够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钟情  陪衬

B.偏爱  衬托

C.迷恋  反衬

D.向往  烘托【答案】B【解析】C项错误,第二空,由“缺少了雨”,“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可知,这里是用雨进行衬托,但并没有从反面进行衬托的意思。而“反衬”表达此意。AD两项错误,第一空,“钟情”指感情专注或倾心,多形容爱情。“向往”指对某种事物或境界因爱慕而追求,渴望得到或达到。二者的程度都较重,不如“偏爱”契合句意。因此答案选B。(3)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是指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常见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有: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不过,只是,倒是等。【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有过之后如何待之。但有些人犯错后,不仅不忏悔,______连______的廉耻之心都没有,令人心寒。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却  基本

B.甚至  起码

C.甚至  基本

D.却  起码【答案】B【解析】AD两项错误,根据题意,从“不忏悔”到“连廉耻之心都没有”是一种递进关系,而“却”表转折。第二空,“起码”比“基本”更能表现出那种惊讶、愤慨的语气。因此答案选B。(4)选择关系

选择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常见的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等。【例】后人不思进取,面对纷繁万象,(  )动手,(  )动脑,反向古人处讨说法,特别是浅学而坚信之人,(  )以一己之见,硬坐为古人立言之意,(  )竟不求知而求不知,不积累知识而积累无知,直至痴人说梦的无上境界。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并非不  也非不  或  或

B.不止不 还不  要么  要么

C.无论是  还是  要么  要么

D.既不  也不  或  或【答案】D【解析】前两空承接“后人不思进取”,因此应填入的词表否定;且“动手”和“动脑”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前两空选择“既不……也不”。因此答案选D。(5)假设关系

假设关系是指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常见的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有: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等。【例】______不是以某种具体的工程应用为目的,______以揭开智力之谜为目的,______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不应当是模仿人的某项具体技能,______应当是具有充分的学习能力,______可以不从环境中,包括人和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任何具体技能的智能系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但是  所以  而  从而

B.如果  而是  则  而  从而

C.虽然  而是  但是  却  因而

D.如果  但是  则  却  因而【答案】B【解析】AD两项错误,结合语境和语意,根据题中的“不是……”可以推断下面应填“而是”表示并列关系。全句是为了某一目的而采用某种说法,应是假设关系,应选用“如果……”。因此答案选B。(6)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见的表示顺承关系的关联词有:首先……然后……,起先……后来……,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等。(7)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是指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常见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等。(8)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见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有: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等。(9)目的关系

目的关系是指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常见的表示目的关系的关联词有: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等。(10)取舍关系

取舍关系是指两者中有取就有舍,而选择多是从多个选项中进行最优选择。

常见的表示取舍关系的关联词有:与其……不如(毋宁、宁可)……,宁可(宁愿)……不(不愿)……,不是……而是……等。【附】常见的近义虚词辨析

①不论与无论

a.不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有“都、总”呼应。

b.无论: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如:无论如何。

②不免与未免

a.不免: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有时还可以作谓语。

b.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不能作谓语。

③分外与格外

a.分外:是说程度高。超乎寻常,有特别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b.格外:指本分之外,即一般范围之外,超出了平常,更接近口语。

④几乎与简直

a.几乎:表示相近、差不多的意思,着重强调两者相差甚微。

b.简直:含有表面好像不是,实质上就是的意思,强调程度比“几乎”深。

⑤恰好与恰巧

a.恰好:指正巧。

b.恰巧:指凑巧。

⑥索性与干脆

a.索性:表直截了当,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

b.干脆:指直截了当,办事爽快。

⑦屡次与一再

a.屡次:指多次,强调动作的次数。

b.一再:表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的重复。

⑧临时与暂时

a.临时:表当时,到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

b.暂时:重在表时间短。

⑨果然  居然  竟然

a.果然:含有表示结果和预想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

b.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到真会有这样的意思。

c.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常用于假设句,语气较重。

⑩忽然  突然  猛然

a.忽然:指动作变化快,出乎意料,特指时间短促。

b.突然:指动作变化快,出乎意料,有突如其来的意思,有时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

c.猛然:指动作变化快,出乎意料,特指来势凶猛,猛烈。

(四)成语辨析

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其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成语辨析题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选词填空的必考题型,一般的出题形式分为单独成语辨析和搭配实词、虚词辨析两种。

1.成语辨析的考点

一般而言,成语辨析的考点可以分为两类:(1)误用成语的类型分析

成语作为一种内含丰富又约定俗成的词语,其用法一般是固定的,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考生应该学会归纳成语误用的类型,因为考试往往会考查那些容易用错的成语。(2)成语所处语境的分析

一般来说,成语的意义比较完整,结构也比较固定,把握成语使用语境是选出正确答案的关键,这其实和实词辨析类似,成语只有在特定语境下才能表达其所具有的特定含义,这就需要考生针对特定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

2.成语误用辨析(1)望文生义

成语的望文生义指仅仅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其内涵导致的误用现象。由于成语的内涵是一个整体,不弄清楚其来源或成语故事内容是很难正确理解其全部内涵的。如:“他的这篇论文,中心不突出,论据不恰当,简直是不刊之论。”这句话将“不刊之论”理解为“不能够被刊登的言论或作品”,而实际上“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能够更改的言论”,形容言论不可磨灭。(2)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是指将本来用来形容A事项的成语用在了B事项上,由此造成的搭配不当、用错对象的现象。汉语中,很多成语的适用对象和使用范围都是约定俗成的,比较固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华山群峰耸峙,巍峨险峻,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句话将“鬼斧神工”一词误用,“鬼斧神工”一般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所能为,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物。(3)褒贬错位

成语中很多属于倾向性成语,也即成语的内涵带有或褒或贬的含义,这些成语都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倾向,如果考生不辨明成语的色彩,就很容易出现褒贬误用的现象。如:“谭嗣同愿意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两人似乎缺少些刚烈。”这句中的“始作俑者”本意是第一个制作用来殉葬的木偶、陶偶的人,现在用来比喻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说“谭嗣同”是“始作俑者”显然是褒贬失当。(4)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只有放在固定语言环境中才能表达出特定含义,用在另一个语境中就会出现歧义或搭配不当现象。考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成语从表面意思上说,是非常符合句意的,常常给人一种用的恰到好处的感觉。不过,结合上下文语境对其进行分析,会发现其实不合语境要求。谦辞和敬辞误用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如:“你放心,在这件事情上,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这句话中“鼎力相助”被误用,该词一般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5)语义重复

成语在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要和句中其他词语进行搭配。因此,考生应该注意虽然某些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容易出现与前后语段某个词语意思重复。如:“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本来就含有“笑”的意思,与后面的“笑”重复。(6)对象不当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专门指个体或群体,专指人或事物,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等等。如果不了解它们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语病。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其中“汗牛充栋”的指涉对象一般是书籍,这里误把用于书的成语扩大到人身上。(7)词性混用

成语由于词性和词义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有所不同。对成语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词语之间的不搭配。如:“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8)违背逻辑

在成语运用中会出现成语本身的意义非常准确,但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一致的现象,如此会造成句意前后矛盾、不合事实或不合情理等问题。考生答题时需要特别注意语句的逻辑关系与成语语意的搭配是否合适。如:“你这样漠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像个做父亲的吗?”句中“漠不关心”不能接宾语。

3.成语辨析技巧(1)解题点拨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那些比较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其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能够表示特定的含义,使用时是一个整体,不能断章取义,拆开来理解。很多成语是从古代故事或典故流传至今,所以它的用法不像现代汉语词汇,成语有其固定的用法结构和适用语境。考生只有了解了其来源才能熟练地运用,由于成语饱含色彩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炼的语言特色,凝聚了汉语中的精华,发展到今天,词条繁多,含义深刻,致使考生很难全部掌握,因此需要注重在生活中的积累,考试也多考与生活学习相关的成语。(2)解题技巧

①区分成语的本意和引申意

成语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除了它的本意以外,还可能产生其他的引申含义。例如“高山流水”这个词语,如果不了解它的本意,只从字面意思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对山水的一个表述,这就和它的本意大相径庭了。“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是讲述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著名琴师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故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②紧扣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贬词褒用,例如:“在学习上也是这样,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师心自用”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用在该句和语境不合适。褒词贬用,例如:“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不能用于犯罪分子。

③体会成语的具体语境

人物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说,成语也有谦辞和敬辞之别。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如果辨析不清,就会犯谦敬色彩混淆的错误。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分,有的词语有时态色彩和行业色彩,这些都要根据特定的语境来区别。

④遵循句子逻辑关系

由于成语意义比较独特,有着很丰富的附加意义,因此在使用时,还要注意成语在句子中的意义表达是否与整个句子在逻辑性上保持了一致。如:“在书籍的浩瀚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够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这一句子中的“事倍功半”显然用错了,“学会使用书目”应该是一种进步,不可能“功半”,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误用。

⑤记住部分成语的特殊用法

成语大多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时其在用法上也有着特殊性。如“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看见别人的脖子和后背,比喻能够赶得上或者比得上。一般来说,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或表示否定意义的反问句当中,否则就是错误的。如:“这家公司的雄厚财力是其他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说明:因村官考试真题很难收集齐全,且题型与地方公务员考试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故此部分真题中包含部分最新地考真题,敬请考生知悉并谅解,如收集到最新真题,编者会在第一时间补充更新,届时学员免费升级软件即可阅读!在此统一说明,后面不再单独批注。

1.如果仅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当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来打造,则与示范点建设的初衷______。(  )[2016年真题]

A.大相径庭  

B.不谋而合  

C.南辕北辙  

D.不约而同【答案】C【解析】空格表示“将农村示范点建设当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的行动与“示范点建设的初衷”不一致,方向是相反的,C项正确,“南辕北辙”表示行动与目的相反,符合文意。A项错误,“大相径庭”强调两个事物差别很远,大不相同,不能形容行动和目的的关系。BD两项错误,“不谋而合”、“不约而同”与文意相反。

2.干部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增长______,是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2016年真题]

A.才学  

B.才华 

C.才干 

D.才智【答案】C【解析】空格所填词语搭配“增长”,表示在实践中获得办事情的经验和工作才能的提升,对应“才干”。AD两项,“才学”强调的是学识,“才智”强调的是智慧,均不指工作才能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增长。C项,“才华”多指文才,通常搭配“展示”,和“增长”搭配不当。

3.农村电网______升级,事关广大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  )[2016年真题]

A.改造  

B.改线  

C.改变  

D.改良【答案】A【解析】空格所填词语搭配“农村电网”,和“升级”形成并列,指对不合理的落后的农村电网进行修改或变更,使其符合现有的需要,对应“改造”。B项,“改线”仅表示线路的改变,不包括其他设备的更换,表述片面;C项,“改变”通常和“行为”“习惯”搭配;D项,“改良”通常搭配“性能”“产品”。以上三项均不与“农村电网”搭配。因此答案选A。

4.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有人说靠组织培养,有人说靠自身努力。实际上,二者并不______。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进步既离不开组织培养,也离不开自身努力。(  )[2016年真题]

A.相关 

B.统一  

C.重复 

D.矛盾【答案】D【解析】根据空格后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成长既离不开组织培养,也离不开自身努力”,可知横线所填词语表示两者并不冲突和矛盾,D项符合语义。AB两项,“相关”“统一”与文意相反。文段强调两者关系密切而非“重复”,C项与语义不符。

5.随着国际反腐合作深化,外逃腐败分子难逃______的命运。(  )[2016年真题]

A.害群之马  

B.瓮中之鳖  

C.井底之蛙  

D.涸辙之鲋【答案】B【解析】空格表示“外逃腐败分子”在国际反腐合作深化的形势下必然会被抓获,这是他们逃脱不了的命运,B项,“瓮中之鳖”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符合文意。“害群之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涸辙之鲋”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ABC三项均不能表示腐败分子必然被抓的命运。

6.政府部门应该在社区治理中鼓励社区自治。假如政府部门在这过程中______,没有处理好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的关系,那么,最终所做出的决策就很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  )[2016年真题]

A.李代桃僵  

B.萧规曹随  

C.越俎代庖  

D.广纳良言【答案】C【解析】由文段“政府部门应该鼓励社区自治”以及后文“没有处理好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之间关系会引发社会矛盾”可知,文段鼓励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的作用,政府不能越权过度干涉。C项,“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能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符合文意。A项,“李代桃僵”是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B项,“萧规曹随”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D项,“广纳良言”意为充分吸收好的建议,均不能体现干涉、替代之意。

7.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______的工作十分繁杂,______的压力十分巨大。(  )[2016年真题]

A.承担  承载

B.承担  承受

C.承接  承受

D.承接  承载【答案】B【解析】第一空,“承担”是指承接、担当,应搭配自己本应完成的工作,与前文“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的内容对应准确;而“承接”是指承受、接受,应搭配别人委派给你的工作,与文意不符;“承载”,指承受支撑物体,与“工作”搭配不当。第二空,搭配“压力”。“承受压力”为固定搭配。

8.创新的目的不是发论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______科技的真功夫。让创新更紧密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把创新实实在在地______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是创新的要义所在。(  )[2016年真题]

A.发挥  转变  

B.凸显  催化

C.反映  转换  

D.彰显  转化【答案】D【解析】第一空,由文意可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体现出科技真功夫的特点。A项,“发挥”与“功夫”搭配不当。其余三项搭配均符合语义语境。第二空,使创新意识真正在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上发挥作用,即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化”。B项,“催化”意为促进、加速发展,体现不出由意识转化为具体事物的含义;C项,“转换”是指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往往是在同类事物之间进行,不适合于从理念到实物的转变。因此答案选D。

9.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将明礼知耻______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同时,应______古今中外礼仪礼教之精华,把明礼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2016年真题]

A.贯彻  融合

B.落实  吸取

C.贯穿  融汇

D.实行  继承【答案】C【解析】第一空,文段意为应该把“明礼知耻”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D项,“实行”不能与介词“于”搭配。其余三项均可搭配。AB两项的“贯彻”、“落实”都是通过周密的计划或措施来彻底实现或体现某种精神;C项,“贯穿”指穿过、连通,更能够体现出明礼知耻从头至尾都体现在核心价值观实践全过程中的含义。第二空,“融汇精华”搭配合理,体现出我们不断吸纳汲取众多礼仪礼教精华的特点,符合文意。因此答案选C。

10.______农业教育、______新型职业农民、______农技推广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将促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农村科技队伍的壮大。(  )[2016年真题]

A.发展  培育  强化 

B.加强  培训  建立

C.创立  培养  加强 

D.发展  培训  加强【答案】A【解析】第一空,C项,“创立”往往搭配基金、企业、事业等,一般不与“教育”搭配。第二空,从“新型”看出,应选择表现栽培、使人或事物成长的词。“培训”是传授知识技能等使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培育”是指培养教育,使其发育成长,符合“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成长的特点。第三空,“强化服务”为常见搭配。

11.发展没有局外人,谁也不能______,各级领导干部更是要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2015年真题]

A.置之度外

B.置身事外

C.置之不理

D.置若罔闻【答案】B【解析】所填词与“局外人”的意思相近,后面又提到了身先士卒,表示要亲力亲为,“置身事外”是指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符合语境。

12.当代大学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______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______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2014年真题]

A.乐于  善于

B.勇于  善于

C.乐于  易于

D.勇于  易于【答案】B【解析】AC两项错误,第一空,对应“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艰苦的一线是一般人不愿意去的,而大学生去一线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故使用“勇于”比“乐于”更为恰当。D项错误,第二空,“善于”强调擅长;“易于”强调容易,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空填“易于”不恰当。因此答案选B。

13.政府的行为对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______和示范作用,所以,政务诚信建设必须______,并且要抓实抓好。(  )[2014年真题]

A.引领  快马加鞭

B.指导  快马加鞭

C.指导  一马当先

D.引领  一马当先【答案】D【解析】BC两项错误,第一空,此空后一个“和”字,说明其与“示范作用”为并列关系。“示范作用”表示对别人有引导和指引的作用,为别人开一个先例,“指导”侧重指示、教导、指点;“引领”侧重“引导”有带头的意思。第一空是反应一种行为对另一种行为的作用,因此用“引领”更好。A项错误,第二空,前文说明政府行为对社会行为要有带头作用,要引领。着重强调“先”这一概念。“快马加鞭”仅强调“快”;而“一马当先”强调“先”,故只有“一马当先”能对应“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答案选D。

14.只有______勤俭节约,______铺张浪费之歪风______,才能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2013年真题]

A.厉行 提防 漫延

B.力行 防止 漫延

C.力行 防备 蔓延

D.厉行 防范 蔓延【答案】D【解析】BC两项错误,第一空,“厉行勤俭节约”是固定搭配。而“力行”突出个体行动,与“勤俭节约”搭配不当。A项错误,第二空,“提防”意为小心防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其后通常接具体的事物,与“歪风邪气”这类抽象事物搭配不当。

15.______生态文明是由人的问题引起的,______最终指向人的生存和发展,______,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对人自身的观念、行为作出深刻的检视。(   )[2013年真题]

A.因为 甚至 所以

B.虽然 并且 但是

C.由于 甚至 因此

D.既然 并且 那么【答案】D【解析】由句意可知,句一和句二之间是并列关系,前两句和第三句是第四句结论的大前提与小前提。第一空,“既然”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先提出前提;第二空,先提出假设,后用“那么”引起推论,符合句意。因此答案选D。

16.跟纸质出版界相比,网络文章发表之前无须经过身份验证、资格审查和学术评议等程序,这样就难免造成______、______的局面。(  )[2012年真题]

A.鱼目混珠 杂乱无章

B.鱼龙混杂 杂乱无章

C.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D.鱼目混珠 泥沙俱下【答案】C【解析】AD两项错误,第一空,“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句子并没有“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的意思,“鱼目混珠”不符合文意。第二空,“杂乱无章”指又多又乱,没有条理。“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者事物混杂在一起。句子强调的是网络文章好坏夹杂,并没有指出没有条理。因此答案选C。

17.在各种利益的______下,一批______的企业家把目光盯在了高科技产业上,看准了就一掷千金。(   )[2012年真题]

A.驱动 深谋远虑

B.诱惑 深谋远虑

C.驱动 深思熟虑

D.诱惑 深思熟虑【答案】A【解析】BD两项错误,第一空,“诱惑”多用于表贬义的句子中,与文段表达的积极的感情色彩不符。第二空,由“目光盯在……”可知,所填词语表达了企业家对市场的预知能力,“深谋远虑”中的“远”能够体现这一点。因此答案选A。

18.______一夜之间,南国一个贫穷破败的小渔村,______变成绚丽的大都市。(  )[2011年真题]

A.好像 骤然

B.仿佛 忽然

C.似乎 突然

D.犹如 猛然【答案】B【解析】D项错误,第一空,“犹如”只能作比喻词,而句中没有被比喻对象,不符合语义。A项错误,第二空,“骤然”指变化得很急遽,没有任何征兆,句中并非要体现这种急剧性。“突然”表示情况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突如其来,令人觉得很意外,一时无法应付;“忽然”表示事情很快地发生或变化,相比“突然”,令人意外的程度要小,更符合语境。应选择“忽然”。因此答案选B。

19.文化哲学已成为当代哲学领域的显学,______已经超越哲学领域,______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甚至是经济等领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2011年真题]

A.甚至 对

B.并且 在

C.乃至 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