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云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3:02:38

点击下载

作者:迟云志、迟利波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迟云志

迟云志试读:

前言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有着系统整体的哲学思想,内涵深厚的理论基础,行之有效的辨证论治方法,丰富多样的干预手段,以及注重临床实践的务实风格,既是中医药长期发展的宝贵历史积累,也是未来系统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医药的作用功不可没。当前,中国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度,确定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已将中医药现代化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但是,要发展中医首先是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准确把握中医药的发展精髓和深刻内涵,继承其宝贵知识和经验,并使其不断发扬光大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和共同责任。

继承包括书本经验的继承(前人经验)与临床经验的继承(现代人经验)两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是唯一的国家级中医药专业出版社,中医药出版社始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所要求的,要把中医药出版社办成“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交流中医药学术的阵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而不懈努力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编辑出版后,又策划了《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医家的遴选本着“著名”、“临床家”的两大原则。“著名”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为标准。“临床家”是指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有医疗特色与专长者。

本丛书正文主要分4部分,即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及年谱。

医家小传主要介绍医家经历,着重介绍从医的经历及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专病论治以中医的病证或西医的病名统医论、医话、医案几部分内容,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把与某一病证相关的医论、医话、医案放在一起,使读者对这一病证的经验有清晰全面的了解,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了解这一病证辨证、治疗的独特经验。

本丛书的最大特点是把笔墨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独特经验不厌其详、大篇幅地介绍,医家的用药、用方特点重点介绍,写出了真正临床有效的东西,写出了“干货”。

诊余漫话则主要是医家们的读书体会、用药心得等。

年谱则按照时间顺序,将医家经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逐年逐月列出。

本丛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现代著名临床家的临床经验,并介绍了其从医过程,是现代中医学术发展概况的反映,它带有浓浓的时代色彩。本丛书的编辑出版是对现代著名临床家经验的梳理,也为人们学习、继承乃至发展中医学术奠定了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专病论治与诊余漫话两部分。介绍了作者毕生的临床诊治经验和学术思想指导。作者针灸治病,通过四诊八纲,遵循整体观念的指导,结合具体病情,决定选穴、处方、手法进行施治,并且注重针药并用,尽彰显立竿见影之辨治效验。

本书适用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以及临床工作者参考。

本书由大连市人民政府资助出版

The published book is sponsored By the Dalian Municipal Government迟云志照片

医家小传

迟云志,男,汉族,于1931年生于山东省蓬莱市。1950年师从大连名中医刘学敏(其姐夫),先研学内科,后专攻针灸。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4年辽宁省卫生厅授予“辽宁省名中医”称号。

云志8岁始入私塾学堂,初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智名篇,苦读且能背诵之,继而研学“四书”经典。10岁某日,其母突感腹痛难忍,其父请本村乡医诊治未见效,又恳请一位土医生却遭拒绝,急得小云志泪流满面,手足无措。家人只得求人抬到镇上药局诊治,只见医生用针在其母肘窝和膝窝处刺出血,又在腹部扎几针,病情即刻缓解,回家吃完两付中药后就痊愈。云志亲眼目睹了小小银针的神奇效果后,暗自在心中萌生了“长大后,我一定要学医治病”的理想,树立了“只要有病人,我就给诊治”的个人抱负。

1942年,云志在乡办学校读书,退学后随叔父继续学习四书经典。1948年开始在家自学姐夫从大连寄来的《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医书,常手不释卷,字斟句酌,反复钻研,并小有收获,日渐显现出云志在医学方面的天赋。1950年,云志到大连广生堂医药社随姐夫侍诊临床,研学《医宗金鉴》之四诊要诀、杂病、妇科、刺灸等心法要诀和《针灸大成》《新针灸学》,并浏览历代医家名著,如《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灵枢经白话解》《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医林改错》《脾胃论》《丹溪心法》等,读后颇受感悟,在临床医疗、科研工作中有很大帮助,临床医疗水平亦得到不断提高。1952年,进入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中医联合诊所工作。1953年,参加由市卫生局举办的大连市中医在职卫生人员夜校学习3年。1954年,经市卫生局针灸考试合格颁发执业证书,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1959年,就读于大连工人业余大学中医班,学期两年半,攻读中医学院的教材,毕业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

1970年由国家卫生部派遣赴也门中国医疗队从事针灸临床工作2年,1973年赴阿尔巴尼亚中国针灸讲学组讲学1年,1985年再度赴也门中国医疗队从事针灸临床工作两年,1992年赴俄罗斯莫斯科讲学半年。

云志临床以针灸为主,临证重视辨证施治,讲究穴性针法。针灸治病,遵循整体观念的指导,通过四诊八纲,结合具体病情,决定选穴、处方、手法进行施治,注重针药并用,针、灸、药各有所长,不能偏废。对疑难杂症,不拘泥一方一法,而当针则针,可灸则灸,应用药则药,或者针药并用,或配药熨、熏洗、外敷及擦液等法施治。

云志擅长治疗面瘫、中风、郁证、缠腰火丹、疑难杂症等。如面瘫病,认为病机属于风和瘀、虚和瘀,为本虚标实证,治宜扶正祛邪,活血祛瘀通络为主。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需要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虚实整体观辨证选穴,如肢体出现软瘫期,以督脉和阳经为主,多经选穴;出现肢体痉挛硬瘫期,以督脉和阴阳经相配,阴经穴透刺阳经穴,以沟通阴阳之经气,使阴阳相济,恢复平衡。郁证,根据五郁中“木郁达之”为首的特点,从“郁”论治为主。缠腰火丹,其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故取背俞穴结合局部透穴针法治之。疑难杂症,常用自拟方外用药配合,应手取效。曾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975年,云志牵头组建大连市针灸学会,任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1979年,当选为首届辽宁省中医学会理事及辽宁省针灸学会理事。1981年,任中华医学会大连分会理事,之后曾任大连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顾问等职务。1985年被聘为大连市中医药讲师团讲师。

1978年,云志当选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连续当选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1978年,被评选为大连市劳动模范,并连续七次获此殊荣。1980年被评为大连市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并连续四次获评。1980年被辽宁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并连续三次获评。1980年被评为大连市优秀共产党员,并连续两次获评。1990年荣获大连市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称号。

云志性格内向,不苟言笑,喜爱读书思考、临床研究、观察病例、拜访前贤等。因常年忙于诊治病患,不能更细致地观察、研习,故其无隙持笔写作和著书,为此常感无奈和遗憾。其主要业绩1993年被收载入《现代名医大典》。

一、面瘫诊治经验

周围性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口僻”。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本病发病急速,临床表现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额颊部筋肉弛缓不收,面部麻木,眼睑不能闭合,口角歪斜等症状。亦有患双侧面瘫的,但少见。面瘫属于现代医学所称的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中医学典籍中对面瘫的一些记载如下:

(一)病因、病机及诊治的论述

《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这是对口眼歪斜一症较早的论述,继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是对邪气在脉络而引起的口眼歪斜的论述。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口眼歪斜辨》曰:“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歪斜。”以上简要指出了口眼歪斜的病因病机及症状特征。

针灸治疗方面,如《针灸甲乙经·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曰:“口僻不正,失欠,口不开,翳风主之。”又:“口僻,刺太渊。引而下之。”《针灸资生经·口眼歪》曰:“口僻歪,完骨主之。”又“承浆治偏风口歪”“承泣,治口眼歪斜”“地仓,治偏风口歪,目不得闭”“行间治口歪”。《针灸大成·卷八》:“中风口眼歪斜,听会、颊车、地仓,凡歪向左者,宜灸右;向右者,宜灸左。”《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口眼歪斜、中风:地仓、颊车、人中、合谷。”

以上是古代医家对面瘫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的论述,后世医家仍遵循之。

(二)辨证施治

面瘫由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中入络脉,气血瘀滞,使面部肌肉筋脉失养所致,风邪致病多属实邪,因此,认为本病属于风和瘀,虚和瘀,为本虚标实证。治疗宜扶正祛邪,活血祛瘀通络为主。故以辨证分型治疗,归纳如下:1.风邪袭络(发病初期,即急性期)

主证:突然发病,面部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皱眉蹙额运动消失,鼓腮口角漏气,口角向健侧歪斜,鼻唇沟变浅,肢体活动正常,瞳孔等大,眼球运动无障碍,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辨证:风邪袭络,经络闭阻,面部筋脉失养。

治则:疏风祛邪,通经活络。

治法:以少针浅刺法为主。取穴:先泻双风池不留针,攒竹、阳白、太阳、四白、地仓、禾髎、夹承浆,取患侧,合谷取健侧,手法泻。耳后及完骨穴处点刺出血拔火罐5分钟。待针刺2~5天时,面部有出现肌肉抽动(如眼睑、口角、面部等部位),此是风邪外出的表现,病情转归。针刺改为透刺,可一针透数经、数穴,沟通面部经脉之经气。手法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2.肝火气郁(发病初期)

主证:临床表现除有上述(风邪袭络型)表情肌瘫痪外,常伴有头痛,患侧耳内及耳后痛,耳鸣,听力过敏,口苦,舌麻,味觉障碍,耳郭疱疹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辨证:肝胆火逆,上扰面部,瘀滞脉络。

治则:清泻肝胆之火,祛邪活血通络。

治法:按照风邪袭络型方法治疗,风池(双)、翳风行泻法,完骨及耳后压痛点处点刺出血拔火罐5分钟。

若兼有耳后痛,泻完骨、翳风,在耳后找压痛点点刺出血数滴;偏头痛泻风池不留针,泻完骨,寻找偏头部的压痛点处点刺出血数滴;耳部出现疱疹,在耳尖及耳轮部点刺出血数滴;出现舌麻或舌前2/3味觉减退,针刺下关;若有下眼睑外翻或上眼睑下垂,在眼睑部位轻轻反复点刺不出血;泪腺分泌障碍多泪,由迎香穴上5分处透睛明;出现听力过敏或耳道痛,针刺听宫,翳风温针。3.气血虚弱(多见于恢复期或后期)

主证:恢复期基本同风邪袭络型症状,但病证逐渐恢复,而后期,由于患病日久,多见于患侧面部肌肉纵缓不收,口角向健侧歪斜,眼睑松弛下垂或闭合不全,流泪,或面颊、额肌、颊部肌肉下垂,口角流涎,皱眉、蹙额、鼓颊动作无力,常伴头晕,气短无力等症状。或面部板滞、麻木,遇风寒刺激面部有不适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气血虚弱,筋脉失养。

治则:补益气血,扶正祛邪,舒经活络,滋养筋脉。

治法:按风邪袭络型视病情加减选穴。若属于恢复期可加百会、足三里、三阴交。面瘫后期,在面部选穴以多针透刺法为主,加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行补法。针刺面部俞穴手法宜轻,透刺法出现针感时,采用小幅度轻轻捻转不提插,持续捻转数10秒钟或时间更长些,手法要轻巧,使病人感到舒适,出针时在耳后及完骨穴处点刺出血拔火罐5分钟。4.血瘀阻络(多见于面部外伤或脑外伤)

主证:口角歪斜,患侧面部肌肉纵缓不收,眼睑闭合不全,流泪,额纹及鼻唇沟变浅,面部板滞或麻木或隐痛。因外伤部位不同,其症状表现各异,一般患病初期多属实证,病日久多属虚证。

辨证:瘀血阻络,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则:辨证选穴,益气活血化瘀,调和面部筋脉。

治法:按风邪袭络型视病情加减选穴,虚证加足三里,三阴交行补法。实证加翳风,行间行泻法。出针时在耳后及完骨穴处点刺出血拔火罐5分钟。

以上四证型需辨证,随证加减选穴及运用恰当补泻手法。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切忌用不适当的刺激揉搓,否则会造成和加重神经恢复过程中的纤维之间粘连,产生联动现象。

本病治疗及时,辨证,选穴,手法运用恰当,很快可治愈。若误治,治疗不当等因素或病程日久,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可留有不同的后遗症。如面肌痉挛并联带动作,鳄鱼泪,面部板滞不舒等症。(1)面肌痉挛并联带动作

主证:除有面肌痉挛的症状外,每当闭眼时伴随口角不自主上提,或在露齿,鼓腮时,患侧眼睑发生不自主闭合。有的口角反歪向病侧,称为“倒错现象”。

此症多因面瘫日久,风寒之邪稽留面部经筋,属虚实夹杂型。治宜益气祛风散寒,舒经通络养筋止痉。选百会、合谷、三阴交、行补法;四白、瞳子髎、颧髎、完骨、太冲、行泻法。

配合外用药;防风20g,蝉蜕30g,鸡血藤20g,桂枝20g,伸筋草20g。

用法:水煎熏患侧面部,每日2次,1剂药反复用2天。

若属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治宜滋补肝肾,通络润养经筋止痉。选百会、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行补法,四白、瞳子髎、颧髎、完骨,行平补平泻。上两型出针时均在耳后和完骨穴处点刺拔火罐5分钟。

外用药同上方加黄芪20g,桑寄生15g。用法同前。(2)鳄鱼泪

主证:患者每在进食咀嚼时,可引起流泪现象。治疗按面部症状选穴,可加下关、攒竹透睛明、迎香上5分透睛明。

病案举例

病例一 风邪袭络

王某,男,52岁,1999年4月2日初诊,病志号1042。

主诉:口眼歪斜3小时左右。

检查:体质中等,左眼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腮口角漏气向右侧歪斜。肢体活动正常,瞳孔等大,眼球活动无障碍。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血压120/80mmHg。证属风邪袭络型面瘫。

辨证:风邪袭络,面部经络闭阻。

治则:疏风祛邪,通经活络。

治法:泻双风池不留针,攒竹、阳白、四白、太阳、地仓、禾髎、夹承浆,取患侧,合谷取健侧,浅刺,手法泻。留针20分钟。耳后及完骨穴处点刺出血拔火罐5分钟。

治疗经过:经1次治疗后,次日早晨发现左下眼睑及口角有抽动,面部有抽动感。针治第3次面部诸症明显好转,改为透刺法。手法平补平泻。经治疗8次,面部诸症消失,而告痊愈停止治疗。

病例二 肝火气郁

张某,男,57岁,1993年4月17日初诊,病志号1742。

主诉:患左侧面瘫1周。因遇事生气上火,4月11日出现左侧偏头及耳后痛,次日早晨发现刷牙漱口漏水,眼不能闭合,口角歪斜,即去市某医院静脉输液治疗5天未见好转,耳后及偏头痛影响睡眠。

检查:体质壮,左眼睑闭合不全,眼裂约2mm,不能耸鼻、皱眉、鼓腮动作,口角向右歪斜,额纹及鼻唇沟消失,左侧耳后及完骨穴处压痛,耳郭内有疱疹,味觉障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血压130/90mmHg。

辨证:肝胆火逆,上扰头面部,瘀滞脉络。证属肝火气郁型面瘫。

治则:清泻肝胆之火,祛邪活血通络。

治法:泻双风池不留针,完骨、头维、攒竹、阳白、四白、太阳、地仓、禾髎、夹承浆,取患侧,合谷取健侧,浅刺手法泻,留针20分钟。出针时在耳后压痛点处和偏头痛的压痛点处及耳尖耳轮均点刺出血数滴,完骨及耳后压痛点处点刺出血拔火罐5分钟。

治疗经过:治疗4次偏头及耳后痛症状消失,疱疹消,停止点刺出血。治疗6次出现患侧下眼睑及口角抽动,面部感觉舒适。改为透刺法,手法平补平泻,完骨穴处及耳后隔日点刺拔火罐1次。治疗10次眼睑能闭合,口角歪斜好转,共治疗25次面瘫诸症痊愈。

病例三 气血虚弱

于某,女,56岁,1994年5月17初诊,病志号1126。

主诉:患面瘫2个多月。初患病时西医治疗,效不显,后改为服中药及针灸治疗,病证逐渐好转,但效果太慢,仍未愈,今来求之针灸。

检查:体质弱,面色黄,右上眼睑松弛下垂,下眼睑外翻,流泪,右侧面部肌肉纵缓不收,鼓腮无力,口角向左歪斜,不能皱眉,额纹及鼻唇沟变浅,纳呆,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属气血虚弱型面瘫。

辨证:气血虚弱,面部筋脉失养。

治则:补益气血,扶正祛邪,舒经活络,滋养筋脉。

治法:百会行补法,攒竹、阳白、丝竹空、四白、太阳、地仓、颧髎、禾髎、夹承浆,取患侧。刺面部腧穴手法要轻巧,透刺法出现针感时,用小幅度轻轻捻转不提插。完骨行泻法,合谷(双)、中脘、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行补法。在上下眼睑轻微反复点刺不出血为度,留针20分钟。耳后及完骨穴处点刺出血拔火罐5分钟。

治疗经过:经治疗10次,上眼睑下垂去半,下眼睑基本不外翻,流泪减少,能做皱眉动作,面部症状均好转,胃纳尚可。针刺20次,右上下眼睑恢复正常,不流泪,额纹、鼻唇沟均出现,鼓腮稍有力。共治疗40次,面部诸症基本恢复,患者感到满意,而停止治疗。【按语】面瘫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面部而发生口眼歪斜。《内经》曰:“邪气所凑,其气必虚。”病例一,因感受风寒,体虚邪凑,客于面部络脉所致,属风邪袭络型。发病仅3小时来诊,由于来诊较早,按法治疗及时,针治8次痊愈。面瘫之病,诊治越早,治愈率就高,任何疾病,贵在早期恰当之治疗。病例二,因肝胆火逆,上扰面部致面瘫,患侧耳郭有疱疹,偏头及耳后部疼痛较重,系肝火气郁型(实证),此虽属重证,难治之证,发病5天来诊也算及时,辨证按法治疗4天疼痛消失,疱疹消,针治25次痊愈。病例三,系迁延两个多月,久治不愈之证,因邪气未尽稽留经络,完骨穴处及耳后部气血瘀滞,此因虚证夹瘀,气血虚弱,不能滋润筋脉,而经筋长期失于濡养所致,此属气血虚弱型,辨证按法治疗10次,症状明显好转,共针治40次面部诸症基本恢复。

周围性面瘫发病初期,多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面部的浮络——孙络,使面瘫症状逐渐加重,此时病位与病邪尚浅,正气未衰,病在络,宜少针浅刺行泻法,同时在完骨穴处和耳后部点刺出血拔火罐,祛邪为主,以速泻邪气外出,防止病邪内侵。待针刺2~5天时,多数患者面部出现肌肉抽动(如眼睑、口角等部位),此时是正气与邪气相搏,风邪外出,邪气盛势渐衰,正气逐渐恢复,属病情即将转归的表现。故针刺改用透刺法行平补平泻手法,扶正祛邪为主,调和面部经络。

面瘫发病初期来诊,一般治疗10~20次,即可痊愈。若处理不当,风邪可由孙络、络脉内侵经脉、经筋,导致气血瘀滞,使风与瘀在本病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如《素问·缪刺论篇》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又“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临证时首要辨证型,根据病因、病机及症状变化,一般采用在发病初期宜祛邪,恢复期宜调和,后期宜补益之治疗法则。另要辨虚实,除整体辨证分虚实之外,可参考在患侧医风、完骨穴处或耳后部有无明显压痛或偏头痛,一般痛则属实证,不痛则属虚证。对实证必须及时处理疼痛是关键。如现代医学所说的在面瘫急性期控制炎症,减轻神经缺血、水肿、变性,不使发展到神经完全受损是十分重要的。此为患部气血凝滞不畅,经络闭阻所致,速以压痛点处点刺出血通之,以活血祛瘀,疏通经络,通则不痛,使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可消除局部炎症、水肿,降低神经变性,而加速面瘫功能恢复。

面瘫恢复期按照辨证施治,治法恰当,很快可以治愈。面瘫后期,迁延数月,病久不愈,因邪气未尽稽留经络,使面部肌肉、经筋长期失于濡养而难愈、此多因虚证夹瘀,耳后部气血瘀滞所致,宜扶正养脉濡筋,温经散寒,祛邪活血通络法治之。周围性面瘫属“经筋”病。如《灵枢·经筋》篇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纲,下结于,上结于完骨”。足少阳之筋,“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颌,上结于”。足阳明之筋,“上夹口,合于,下结于鼻……阳明为目下纲”。手太阳之筋,“结于耳后完骨”。以上经文对面瘫病的病机、辨证、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经筋病大体可分寒、热两种,即属寒者筋拘急,属热者筋弛缓不收。在面瘫后期大部分患者出现患侧面部及耳后部拘急板滞不适等,所以面瘫病属寒居多。

经筋需受气血的濡养和受经络的调节,对面瘫后期在局部选穴的基础上,根据病证变化,辨证选取远端经穴。如百会、合谷、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内庭、行间等穴。运用适宜的手法,调整经络气血运行,滋润经筋,使面部筋脉有所养,加快面瘫功能恢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注意事项:面部要保暖,避免风寒刺激,切忌用冷水洗脸、漱口、饮冷食、冷水。保护眼睛,心情舒畅,不能生气和过于急躁,安心治疗,有利于加快恢复。

(三)口针治疗面瘫

本组系自1976年10月至1977年10月运用单法和双法观察病例。在运用口针、体针、体针加脉冲治疗机对面瘫病人进行了疗效观察,据资料统计的共有88例: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性47例,女性41例;年龄最小为2岁,最大为80岁,绝大多数为青壮年。

病程最短1天,最长15年,发病1个月以内来诊者最多;2例发病者在近期有感冒史,1例有脑震荡史,1例有外伤史,其他均为因受风寒侵袭所致;本组左侧面瘫41例,右侧面瘫47例。2.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病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例如:病程短者,采用单法治疗,病程长者,采用双法治疗,此外对30例病人采用了口针单一穴位治疗,我们对口针穴位暂命名为“面瘫点”。(1)分组:单法,单用口针或体针;双法,体针加脉冲治疗仪。(2)治疗原则及选穴:疏通面颊部的经气为主,取穴着重于手足阳明经,适当配合局部腧穴,并对症加减。

体针常用穴位: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颊车,阳白透鱼腰,四白透迎香,禾髎透人中,夹承浆透承浆,攒竹透上睛明,颧髎透下睛明、合谷。(3)操作手法:迅速刺入皮肤,慢慢捻转进针,进针到一定深度时,根据辨证运用手法。病程短者一般多采用泻法,病久者多用补法。留针15~20分钟,留针时再行针1~2次为宜。

患者初期每日针1次,恢复期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每针1疗程休息3~5天。

口针是口腔内针刺单一穴位治疗面瘫,其位置在上腭部分,令患者张大口,于患侧智齿后(舌面)向正中引一水平线,距智齿约1cm处取穴,用3寸毫针从同侧内侧门齿位置与正中线或15°角,徐徐刺入1.0~1.5cm深处,当针尖有触疏松骨质感时,病人即有不同的感觉(病人以手示意)即可出针。3.疗效观察(1)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

显效:症状及体征显著减轻,或较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好转:症状和体征减轻。

无效:经多次治疗后,症状及体征仍未见改善。(2)治疗结果:

从以上各组疗效对比表看,口针组30例,痊愈27例,占90%,显效1例,好转1例,无效1例,共占10%,平均治疗次数为17.2次,后3例未能坚持治疗;体针组41例,痊愈37例,占90%,显效4例,占10%,平均治疗次数为21次;体针加脉冲治疗组17例,痊愈14例,占82%,显效1例,占6%,好转2例,占12%,平均治疗次数34.3次,后3例因患病时间长,治疗时间亦较长。表1-1 各组疗效对比表

病案举例

薛某,女,52岁,1977年7月20日来诊,病志号1027。

检查:左眼睑不能闭合,流泪,左额无皱纹,鼻唇沟消失,耸鼻受限,口角向右歪,不能鼓腮,左口角流涎。

诊断:左侧面瘫。

经用口针单一穴位治疗10次,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按语】采用口针单一穴位治疗面瘫,有一定的效果。其优点:不留针,节省时间,操作简单易行。

口针治疗,在针刺时病人一般有如下感觉:(1)多数病例有患侧耳鸣。(2)发麻胀放射到耳后或面颊部。

从三组治疗效果对比来看,口针组治疗率是90%,体针组治疗率90%,而平均治疗次数,体针组比口针组多4次,至于体针加脉冲治疗机组,效果差些。我们初步认为,加脉冲治疗机的效果并不快,而且有的病例可遗留患侧肌肉挛缩和抽搐,所以初患此病不主张采用脉冲治疗机。

(四)中药热风疗法治疗面瘫

面瘫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一般运用针灸治疗效果尚好,鉴于有些患者尤其患儿惧怕针刺,为了探索新的治疗途径,能使病人既不痛苦,又能提高疗效,我们于1982年开始采用中药热风疗法治疗面瘫,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性51例,女性52例;年龄最小18个月,最大为70岁,绝大多数为中青年;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发病1个月内来诊者最多;发病原因1例因耳内肿瘤术后而致病,5例在近期有感冒发烧史,其他绝大多数病例是因受风寒侵袭所致;本组左侧面瘫41例,右侧面瘫62例。2.治疗方法(1)药饼处方及配制方法:

复方蜈蚣粉:蜈蚣50g,白附子40g,地龙40g,西河柳20g。

复方蜘蛛粉:蜘蛛50g,白附子30g,西河柳15g。以上分别研成细粉备用。

药液:用70%酒精500ml,加艾叶50g,浸泡1周,滤液400~450ml,备用。(2)临床应用:

采取分两组观察,一组用复方蜈蚣粉,二组用复方蜘蛛粉。治疗时将药粉用药液调成糊状,敷在应取的穴位上呈饼状,其形状为圆形,直径约为2.5cm,厚约0.15cm。敷药饼后立即用电吹风机急吹药饼,吹干即可。

一组取穴:颊车、鱼际。

二组取穴:颊车。

两组均取患侧

患者若有患侧乳突处疼痛用三棱针点刺完骨或压痛点出血,也可在翳风穴温针;兼有偏头痛针刺风池、翳风、合谷不留针。

疗程:患病初期每日治疗1次,病程较长的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1个疗程后可休息3~5天。3.疗效观察

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

显效:症状及体征显著减轻,或较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有效:症状和体征减轻。

无效:经多次治疗,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表2-1 两组疗效对比表

病案举例

病例一

王某,男,13岁,于1983年1月3日就诊。病志号1097。

主诉:1月1日发现嘴歪,喝水时右口角漏水,右眼不能闭合。

检查:右眼睑闭合不全,流泪,不能做皱眉、耸鼻、鼓腮动作,口角向左侧歪斜,额纹及鼻唇沟均消失,脉象弦略紧,舌质暗红,苔薄白。

辨证:因风邪侵袭,经络阻滞,而致口眼歪斜。

诊断:右侧面瘫(右侧面神经麻痹)。

治则: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法治之。

处方:颊车、鱼际,敷复方蜈蚣药饼。治疗11次,眼睑闭合良好,耸鼻、皱眉、鼓腮正常,临床治愈。

病例二

刁某,男,54岁,于1983年8月3日就诊,病志号1102。

主诉:7月31日早晨外出后发觉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口角歪斜,病情逐日加重。

检查:左侧眼睑不能闭合,眼裂扩大,蹙额及耸鼻时额纹及鼻唇沟均消失,鼓腮漏气,口角向右侧歪斜,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紧,血压140/90mmHg。

辨证:由风寒侵袭,经络阻塞而致口僻。

诊断:左侧面瘫(左侧面神经麻痹)。

治则:祛风散寒,温通经络。

处方:颊车,敷复方蜘蛛粉药饼。共治疗12次,眼睑闭合正常,额纹、鼻唇沟、口角均恢复与健侧相对称,临床治愈。【按语】面瘫,中医学称为“口僻”或“口眼歪斜”。如《灵枢·经筋》说:“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针灸大成》说:“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歪左泻右依师正,歪右泻左莫令斜。”这说明祖国医学对面瘫的病因、症状及治疗等有了充分认识,认为多因气血虚弱,营卫失调,加之风邪侵袭,经络为风寒阻塞所致。历代中医书籍大都把本病列入中风门中,为中风四大证候之一的“中络”。

在治疗方面应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为治则。我们采用的复方蜈蚣粉与复方蜘蛛粉多属此类之品。将药饼敷在穴位上,用电吹风机急吹药饼,有双重作用,即有腧穴治疗作用,又有药物治疗作用,使药力通过腧穴直达病所而收显效。处方中之蜈蚣《本草纲目》记载治“口眼歪斜”,用以通经络而祛风邪,白附子可祛风寒,地龙善于走窜,有通经活络,清热解痉之功。蜘蛛在《本草纲目》记载:“中风口歪,向火取蜘蛛摩偏急颊车上,候正即止。”西河柳有调节体温中枢,扩张皮肤血管的作用。因为面瘫多因风寒之邪侵袭面部,使经络受阻而致病,故选用以上药品。其中选西河柳意在透发宣畅,使面部皮肤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渗透力,便于吸收,以达到更有效的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目的。《针灸大成》记载:“中风口眼歪斜:听会、颊车、地仓,凡歪向左者,宜灸右;向右者,宜灸左。各歪陷中二七壮,艾炷如麦粒大,频频灸之,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为此,故选用颊车穴,此穴是治疗口眼歪斜之要穴,具有祛风活络,通利牙关之功。鱼际系手太阴肺经之荥穴,具有调理肺气,解热发汗利咽的作用。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关系,大肠之经脉入齿中,故选配此穴。运用中药热风疗法治疗时,病人都有面部舒适感,多数病例在颊车穴处有麻胀感,有些病例在患侧口角或上、下眼睑出现麻或抽动感,少数病例患侧面部有麻胀感觉。在颊车穴敷复方蜘蛛粉药饼,用电吹风机急吹之,上述感觉较为明显,本疗法简便易行,没有针刺痛苦,特别适合患儿。

二、中风诊治经验

中风又称“卒中”,是指发病急骤,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一蹶不振,或醒后伴有半身不遂,舌强语言謇涩,口眼歪斜等。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为主的症状,称为中风。

(一)病因、病机和症状的论述

中风证,首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下简称为《内经》。《内经》虽无“中风”病名,但类似中风的病因、病机、症状的记载较多。如《素问·调经论篇》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半身,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风论篇》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如《内经》还有“仆击偏枯,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痱风等论述。

综上所述,《内经》对中风是根据不同的病因、病理,出现不同的症状和疾病发展不同阶段,详细分类,定出病名。

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首创中风之病名。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又以邪中浅深,病情轻重而分中络,中经,中脏,中腑。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这种对中风的分类方法,有利于后人对中风的认识和疾病浅深,便于临床辨证论治。

历代医家遵《内经》《金匮要略》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治疗进行了探讨、研究、实践,也提出了各自的论点。如金·刘完素认为中风是“心火暴盛,肾水虚泛,不能制五志之火”。金·李东垣说“烦劳过度,清气不升而中者,正气自虚”。元·朱丹溪有“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之立论。清·叶天士认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二)针灸治疗的论述

针灸占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针灸起源于我国石器时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关针灸在中风的防治上,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很多记载。如《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阳受病发风篇下》:“偏枯,四肢不用,善惊,大巨主之。”又“偏不能行,大风默默,不知所痛,视如见星,溺黄,小腹热,咽干,照海主之,泄在阴,右少阴俞,先刺阴,后刺少阴,在横骨中”。《针灸甲乙经·寒气客于厌发不能言第二》:“暗不能言,刺脑户。暴暗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舌缓不能言,刺哑门。喉痛暗不能言,天突主之。”《黄帝明堂灸经》:“言语謇涩,半身不遂,宜于七处一齐下火,各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穴,二耳前发际,三肩井穴,四风市穴,五三里穴,六绝骨穴,七曲池。”

宋·王执中所撰《针灸资生经·中风》:“灸风中腑,手足不遂,其状觉手足或麻或痛,良久乃已。此将中腑之候。病左灸右,病右灸左。因循失灸废者,灸疮春较秋灸,秋较春灸,取尽风气。百会、曲鬓、肩髃、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等共十三穴。”又“灸风中脏,气塞涎上不语,极危者,下火立效。其状觉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麻,此将中腑之候,不问风与气,但依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壮,日别灸随年壮。凡过春秋,常以泄风气,素有风人,可保无虞,此能灸暴卒。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共十二穴。”又“阳陵泉、环跳、曲池,治偏风半身不遂。照海治大风偏枯,半身不遂。阴,疗手足偏枯,半身不遂”等。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八·初中风急救针法》:“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第一阳证,中风不语,手足瘫痪者,合谷、肩髃、手三里、百会、肩井、风市、环跳、足三里、委中、阳陵泉。第二阴证,中风,半身不遂,拘急,手足拘挛,此是阴证也。亦依治之,但先补后泻。”又“中风不省人事,人中、中冲、合谷。问曰:此病如何而来?以上穴法,针之不效,奈何?答曰:针力不到,补泻不明,气血错乱,或去针速,故不效也。前穴未效,复针后穴、哑门、大敦。”

上述巨著,仅是明代以前中医针灸典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都将中风的救治,列在显著地位,并详细介绍初中风(闭证、脱证)急救的具体方法,中风瘫痪的针灸辨证施治。这对后世医家研究、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机理和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辨证施治

中风的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若加之忧思、恼怒、嗜酒、房事不节等诱因,以致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或由肾阴亏虚,肝阳偏亢,阳升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形成中风。

临床上根据其病情的轻重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证型。视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同,一般可分为中络、中经、中脏、中腑四种类型。中络主要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或一侧肢体麻木。中经主要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中脏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昏仆,半身不遂或神昏不语,意识障碍等症。中腑主要临床表现是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志不清等。中络、中经都没有意识障碍,所以统称为中经络;中脏、中腑都有意识障碍,所以也统称为中脏腑。

中络、中经、中脏、中腑的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在治疗时要分清是闭证还是脱证。一般闭证比较多见,脱证比较少见。两证的症状性质不同,治则有别,必须详细辨证,运用综合疗法急救,决不能延误。在急救神志清醒后,称中风恢复期或遗留后遗症。1.中经络

主证: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神志尚清。多见舌苔黄腻,脉弦或见浮象。在中风中的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出血的轻症病人,可出现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治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取穴:百会、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太冲等穴选用。头针选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

随证选穴:若口眼歪斜加地仓透颊车;舌强语謇,可视舌下络脉若有粗紫者,金津、玉液点刺出血,哑门、中矩(位于口腔下颌骨内侧,口底与齿龈黏膜移行部之中线处)、廉泉均不留针,以通调舌络。若舌苔黄腻加丰隆、阴陵泉以化痰利湿。

操作: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胖瘦、病情来掌握针刺深度,初患中经络病,病邪尚浅,一般宜浅不宜深。针刺得气行手法,足三里穴行补法,其余腧穴均为泻法,取偏瘫侧。头针取偏瘫对侧,按头针常规操作。留针30分钟。出针后在背腰部督脉线和膀胱经线上拔火罐5~10分钟,每日针1次。

方义:百会为诸阳之首,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有升阳益气,扶正祛邪之功,可治阳分一切急症。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与阳脉之会穴,能疏通气血,散风祛湿,曲池能舒筋利节,调和气血,有走而不守的特点。肩髃、曲池二穴合用,治疗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外关为手少阳经之络穴,别入手厥阴心包经,八脉交会穴之一,又通阳维脉,能疏通经络,通达表里。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其性能升亦能降,有调和阴阳的特性。环跳为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可祛风散寒,疏通经络。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筋之所会,凡是筋病,皆可治之。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能升阳益胃,温中散寒,善补胃气之不足。悬钟为足三阳经之大络,又是髓之会,凡髓病皆治之。解溪有祛风化湿,扶脾和胃之功。太冲有平肝息风清热降火之效。

病案举例

邵某,男,69岁,1975年10月1日初诊,病志号1045。

主诉: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于1975年10月1日中午饮酒,饭后突然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即去某医院就诊。血压160/100mmHg,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投内服药回家观察。回家后邀我前去诊治。查体:患者体质中等,神志清,口角向左侧歪斜,右上肢伸屈抬举受限,下肢不能站立行走,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厚,脉弦见浮。证属中经络。

辨证:脉络空虚,风邪痹阻。

治则:逐风祛邪,舒经活络。

取穴:选头针运动区,感觉区,取左侧,留针30分钟,捻针3次,在留针时被动活动偏瘫肢体。体针取肩髃、曲池、内关、合谷、秩边、足三里、悬钟,取偏瘫侧,手法泻,留针30分钟。

治疗经过:头针捻第3次时,其儿子呼喊“快看,嘴歪正过来了”。我仔细一看,口角在向右侧缓慢的牵拉动,待片刻口角基本不歪,肢体无明显变化。10月2日,口角已恢复,右上肢稍能伸屈,下肢能站立。继续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5次,右侧肢体恢复正常。【按语】本病例发病后不到3小时就接受针刺治疗。在头针捻针第3次时,又亲眼目睹口角在缓慢的牵拉动作,待片刻人中沟已正,肢体恢复也比较快。这说明中风后及时介入头针治疗是有益的。2.中脏腑

主证:“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歪流涎。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又可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以实邪内闭为主,属实证,急宜开闭祛邪,治标为主。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证,急宜扶正固脱,治本为主。

在中风中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的重症,可出现中脏腑的临床表现。(1)闭证

辨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二便闭阻,肢体强痉。根据有无热象,又分为阳闭与阴闭。若偏于阳闭者,可兼见面赤身热,呼吸气粗,躁动不安,唇舌红,苔黄腻,脉象滑而数。若偏于阴闭者,可兼见面白唇暗,痰涎壅盛,静而不烦,四肢欠温。舌苔白腻,脉象沉滑而缓。

治则:开闭祛邪。取督脉和手十二井穴为主。

取穴:人中、手十二井穴、百会、内关、合谷、太冲、涌泉。

随证选穴:若偏阳闭者加泻曲池,其性走而不守,以清热引邪外出。泻悬钟以泻肝胆之火,引血下行。若偏阴闭者,加泻丰隆以降逆化痰。泻足三里以疏泄胃中之浊气,通调胃中之阳气。

操作:人中,用1寸毫针,在人中沟下1/3处进针,向上刺至鼻中隔,用泻法,轻微提插大幅度捻转,留针时作间歇运针。

手十二井穴及百会:用三棱针将每穴点刺出血,挤出血数滴,出针时不按穴孔。

内关:选1.5寸毫针,针尖微向心方向进针透外关,手法平补平泻。

合谷:选2寸毫针,靠第一掌骨边缘进针透刺劳宫穴,手法泻,留针时间歇运针。

太冲:选2寸毫针,针尖向心方向进针1.5寸左右,手法泻,留针时间歇运针。

涌泉:选1.5寸毫针,针尖向心方向进针1.2寸左右,手法平补平泻,留针时间歇运针。

方义:人中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督为诸阳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泻此穴以通调督脉,疏泻阳明之邪热,清热开窍,回阳救逆。手十二井穴点刺出血以泻其壅热,接通三阴三阳之经气,气血通而闭开。百会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会穴,为诸阳之首,内为元神之府。点刺出血,以清脑醒神开闭,苏厥逆。《千金要方》载:“风中脏,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下火立功。”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别少阳,通于阴维脉,八脉交会穴之一,有宽胸利膈行气散郁,宁心安神功能。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其性能升、亦能降,用于疏风通络,调和阴阳的特性。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太冲为足厥阴之输穴,肝之原穴,用于平肝息风,引血下行之特性。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能降阴火、通关开窍,疏厥逆。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2)脱证

辨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二便自遗,汗多,肢瘫舌痿。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

治则:补益元气,回阳固脱。

取穴:关元、神阙、人中、百会、足三里。

操作:关元,隔姜大艾炷灸,不计壮数。若灸至姜片干枯时,更换新姜片继续灸之。

神阙:隔盐大艾炷灸,不计壮数。灸时要观察病情变化,灸至汗收、肢温脉起为度。

百会:针尖向后刺入1.5寸左右,手法平补平泻。

足三里:进针1.5寸左右、手法补。可在针柄插约1寸艾灸温针。

人中:操作同闭证。

方义:关元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肾间动气之处,阴中有阳。能填精益肾,培补真元之气,回阳固脱之要穴。神阙位于脐中,脐为生命之根蒂所在,为真气所系,能通调脏腑。而本穴居于全腹正中,为阳居阴位。故用大艾炷隔盐或隔姜片重灸,能温纳真气,回阳固脱,开窍复苏。百会手法平补平泻,用以升阳益气,扶正祛邪。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用补法能补胃气之不足,升阳益胃,扶正补虚。

中风是一个急证、暴证,在脑卒中期需中西医结合积极进行抢救。

病案举例

王某,女,52岁,1986年11月3日初诊。

主诉: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于1986年11月1日早晨吃完饭后,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右半身瘫痪。西医给予脱水、降压、抗感染等急救措施。11月3日邀会诊。检查患者体质胖,神志不清、面赤气粗,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口角向左侧歪,右侧肢体瘫痪,无大便。血压190/110mmHg,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中风闭证(阳闭型)。

辨证:肝阳亢盛,气血上冲,夹杂痰火,闭阻清窍。

治则:平肝息风,豁痰开窍。

取穴:人中、手十二井穴、百会、曲池、内关、悬钟、太冲、涌泉均取双测。操作及手法同前闭证所述。头针:运动区,感觉区,取偏瘫对侧。留针30分钟。并投安宫牛黄丸,鼻饲每日1丸。

治疗经过:当针第1次留针约30分钟时,运针3次,病人叹息一声,继而启目看人。11月4日,神志稍清,血压170/100mmHg,余症同前。用前法治之加泻丰隆。11月5日病人神志清醒,大便解。症见口角向左侧歪,伸舌偏右,语言謇涩,右侧肢体瘫痪。血压160/90mmHg,舌质淡红,苔白厚,脉弦缓。改为辨证常规治疗。针刺哑门、中矩、廉泉,不留针。百会、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秩边、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取患侧,手法泻,留针30分钟。头针:运动区,感觉区,取偏瘫对侧,每天针1次。停服安宫牛黄丸。11月15日,口歪语言均好转,右上下肢能伸屈活动、胃纳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薄,脉沉弦,血压150/90mmHg。11月28日,诸症逐渐好转,搀扶可以行走。取穴:哑门、中矩、廉泉,不留针,百会、大椎、命门、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秩边、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手法平补平泻。头针:运动区,感觉区,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12月18日,口角正,舌不偏,语言清楚,可以在室内自由走动。又治疗1个月恢复健康,仍在国外工作。【按语】本病例是在也门医疗队工作时治疗的。病人在公寓突然卒中,由于病情危急,不能搬动,西医就地急救。经治疗病情未见缓解,故施针灸治疗。证属肝阳亢盛,气血上冲,夹杂痰火,闭阻清窍所致。病位较深,病情较重,属闭证的阳闭型。故急取人中重刺及百会、手十二井穴点刺出血,以清心泻热,调和督脉气血,豁痰启闭开窍。继泻曲池以清热引邪外出,悬钟、太冲平肝息风,引血下行,涌泉通关开窍,以苏厥逆。用此法治疗3天,神志清,大便解,诸症好转。则改为辨证常规治疗,经治疗3个月身体康复。

注:病人在能走时做脑CT检查为脑出血。3.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中风急性期经过急救处理,病情稳定后即进入恢复期。经过恢复期治疗,症状仍未消除,遗留各种病残,在发病后半年以上,为中风后遗症,亦称半身不遂。恢复期:多属本虚标实,而侧重在本虚,其虚可见气虚与肝肾阴虚,但以气虚为多见。应以治其本,宜扶正为主。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状仍在,多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应以标本兼顾,治宜益气活血,滋肾养肝,化痰通络。

后遗症期:中风日久不愈,多为气虚血瘀;或肝阳偏亢,脉络瘀阻;或风痰阻络;或肝肾亏虚,筋脉失养,临床需详细辨证选穴。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针灸治疗的主要治则相似。但中风后遗症常见有血脉症、语言症、神志症及大小便异常等诸多不同症状表现。在治疗时,必须遵循中医整体观,辨证选穴与对症选穴相结合,不应有所偏废。

中风后遗症临床表现多为偏瘫侧肢体肌肉弛缓软弱无力,称为软瘫。有些病人可出现偏瘫侧肢体肌张力亢进,僵硬,上下肢内收,握拳难张,临床表现为硬瘫。因此,针灸辨证治疗以软瘫期和硬瘫期为主。但仍需要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虚实整体观辨证选穴。

辨证治疗(1)软瘫期:气虚血瘀,血不养筋,脉络阻滞。症见半身不遂日久,偏瘫侧肢体弛缓软弱无力,气短乏力。舌质淡紫,或见舌质胖,边有齿印,脉沉细。亦称弛缓性瘫痪。

治则: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取穴:百会、哑门、大椎、命门、腰阳关、肝俞、脾俞、肾俞、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秩边、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昆仑、中脘、气海等穴选用。头针: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

面瘫:地仓透颊车,取患侧,头针运动区下2/5,感觉区下2/5,取偏瘫对侧,常规针刺法。

中风失语症:失语,或语言不清,流涎。多由风、火、痰交阻,客于会厌。取穴:中矩穴,刺入1.5寸左右,行合谷刺法,捻转泻法不留针,廉泉针法同中矩穴,哑门针刺0.5~1.0寸,得气后不留针,百会、通里、丰隆均用泻法,三阴交行补法。头针:选语言 Ⅰ 、Ⅱ、Ⅲ区,感觉区下2/5,均取双侧,常规针刺,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

假性球麻痹:主要临床表现是吞咽困难,饮食呛喉,流涎。多因风、火、痰,瘀阻滞经络,经气不通,上扰神明,客于会厌,闭塞舌窍。取穴:中矩、廉泉、哑门、针刺同中风失语症法;风池针刺用泻法不留针;若风痰阻络,泻丰隆、阴陵泉;肝阳上亢,泻太冲;气虚血瘀,补百会、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头针:运动区下2/5,平衡区,均取双侧,常规针法,留针30分钟,每日针1次。

神志症状:中风后临床常出现诸多神志方面症状。如表情淡漠,沉默寡言,记忆力减退,或哭或笑无常,或急躁易怒等。取穴:百会、哑门不留针、膻中、大陵、合谷、太冲。常规针刺均用泻法。膻中穴出针后拔火罐5~10分钟。头针:语言Ⅱ区,语言Ⅲ区,取双侧。常规针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肩臂痛:中风后常出现偏瘫侧肩臂疼痛,夜间痛甚,活动受限,有的患者因疼痛而肩关节不能活动,致使肩部肌肉萎缩,类似肩关节半脱位状态,亦称“偏瘫肩”。多因风寒之邪侵袭肩部,经脉气血受阻,致气滞血瘀。取穴:肩髃齐刺法,取3寸毫针透臂臑,肩内陵透肩贞。针刺得气后在上两穴针柄接G6805-2A电针仪,选择连续波,强度要使病人能耐受和舒适为度。配养老透内关,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出针后在肩部找明显压痛点拔火罐5分钟,每日1次。

大便异常:大便异常指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或活动较少,出现便秘,或有便意感而无大便,多因气血虚弱,或下焦阳气不足,肠道无力传送所致。治宜益气宽肠通便法。取穴:百会、支沟、上巨虚行补法,会阳、大肠俞针刺得气后通G6805-2A电针仪。留针20分钟,出针后大肠俞拔火罐5~10分钟。

小便异常:指中风后出现尿频、尿失禁、尿潴留,多因肾气不足,或湿热下注,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宜温补脾肾、通利州都之官。若肾气不足,取肾俞、三焦俞、次髎、会阳、三阴交,头针足运感区。若湿热下注,甚则出现尿潴留,取会阳、中 髎、膀胱俞,针刺得气后通 G6805-2A电针仪,阴陵泉、三阴交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

呃逆:(又称膈肌痉挛)呃逆多由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或阴虚阳亢,或正气亏虚所致。取穴:膻中、期门、内关、翳风。针刺得气后行泻法强刺激。若见阴虚阳亢,补三阴交;正气亏虚,中脘、气海补法。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出针后 膻中、期门拔火罐5分钟,呃逆重者可每日针2次。

操作:半身不遂患侧肢体软瘫,应采取多经选穴,故以仰卧,侧卧和俯卧位进行交替选穴针刺,以预防肢体痉挛迅速形成,因软瘫多为气滞血瘀,故针刺不宜泻。百会、大椎、命门、肾俞、足三里、中脘、气海行补法,其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手法(取偏瘫侧)。头针取偏瘫对侧,按常规操作。出针后在背腰部督脉线及背腰部膀胱经线上拔火罐5分钟。

方义:哑门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能清神醒脑,通利窍络,调和阴阳;大椎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会穴,能通一身之阳气,故能升阳益气,调和营卫,补法可扶正祛风散寒,泻法能清热祛邪;命门能培元补肾,引火归原,调和阴阳;腰阳关可祛下焦寒湿,强壮腰膝,疏通筋脉;肝俞有疏肝调气,补营血功效;脾俞为脾气转输之所,气血生化之源,有助运化,补脾阳,益营血之功;肾俞为肾气转输之处,能滋阴补肾中阳之不足,益精髓,强健腰脊;秩边可疏通经络,强健腰膝,祛风散寒;血海为活血之要穴,能祛风清热调和气血;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会穴,是肝、脾、肾三经之枢纽,能滋阴养血,补脾土,固肾清肝,因能滋其中、下焦之阴,故可用于阴虚阳亢;昆仑有舒筋通经,祛风健腰;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系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和任脉之会穴,凡腑病皆可治之,中脘为中焦之主穴,旁通四肢,有化食消痰之功能;气海意于生元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具有补肾虚、益元气、振阳固精之功效。(2)硬瘫期:肝肾亏虚,筋脉失养,风阳内动。症见半身不遂日久,或语言不利,头晕,耳鸣,舌质绛,苔薄白,脉弦细,则形成偏瘫侧肢体僵硬挛缩,亦称为痉挛性瘫痪。

治则: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养筋。

取穴:百会、哑门、大椎、筋缩、腰阳关、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肩髃、尺泽、曲池、内关、大陵、合谷、后溪、秩边、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丘墟、申脉、照海、行间等穴选用。头针: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

随证配穴:偏瘫侧手指不能伸屈,取合谷透劳宫或后溪透劳宫,行泻法;手腕下垂取阳池透阳谷行补法,大陵直刺行泻法;足内翻取申脉,跗阳透昆仑行补法,泻照海;足下垂取解溪透丘墟,飞扬行补法。其余兼症选穴同软瘫期治疗。

操作:半身不遂患侧肢体硬瘫,体位选择侧卧位和俯卧位交替选穴。采用阴阳经穴透刺法,以调和阴阳,使阴阳相济,恢复平衡。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