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源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9:33:17

点击下载

作者:陶憺庵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源流

伤寒源流试读:

前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水平和智慧,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承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所在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区域间互补协作的优势,并得到承担项目出版工作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力配合,全面推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网络体系的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使一批有志于中医学术传承与古籍整理工作的人才凝聚在一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本着“抢救、保护、发掘、利用”的理念,该项目重点选择近60年未曾出版的重要古医籍,综合考虑所选古籍的保护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400余种中医药古籍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全部古籍均按照项目办公室组织完成的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及《中医药古籍整理细则》进行整理校注,绝大多数中医药古籍是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整理面世。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则集中收录于各书的“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中。“既出书又出人”是本项目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形势严峻,老一辈逐渐退出,新一代普遍存在整理研究古籍的经验不足、专业思想不坚定等问题,使中医古籍整理面临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的局面。通过本项目实施,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培养队伍,提升能力,经过近5年的建设,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有效地稳定了研究队伍,为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开展和中医文化与学术的传承提供必备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本项目的实施与《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出版,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先生,我国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先生在百忙之中为丛书作序,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

由于参与校注整理工作的人员较多,水平不一,诸多方面尚未臻完善,希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许序

“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中”字者,以别于“洋”与“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在之举也。

前此,祖传医术(今世方称为“学”)绵延数千载,救民无数;华夏屡遭时疫,皆仰之以度困厄。中华民族之未如印第安遭染殖民者所携疾病而族灭者,中医之功也。

医兴则国兴,国强则医强。百年运衰,岂但国土肢解,五千年文明亦不得全,非遭泯灭,即蒙冤扭曲。西方医学以其捷便速效,始则为传教之利器,继则以“科学”之冕畅行于中华。中医虽为内外所夹击,斥之为蒙昧,为伪医,然四亿同胞衣食不保,得获西医之益者甚寡,中医犹为人民之所赖。虽然,中国医学日益陵替,乃不可免,势使之然也。呜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嗣后,国家新生,中医旋即得以重振,与西医并举,探寻结合之路。今也,中华诸多文化,自民俗、礼仪、工艺、戏曲、历史、文学,以至伦理、信仰,皆渐复起,中国医学之兴乃属必然。

迄今中医犹为国家医疗系统之辅,城市尤甚。何哉?盖一则西医赖声、光、电技术而于20世纪发展极速,中医则难见其进。二则国人惊羡西医之“立竿见影”,遂以为其事事胜于中医。然西医已自觉将入绝境:其若干医法正负效应相若,甚或负远逾于正;研究医理者,渐知人乃一整体,心、身非如中世纪所认定为二对立物,且人体亦非宇宙之中心,仅为其一小单位,与宇宙万象万物息息相关。认识至此,其已向中国医学之理念“靠拢”矣,虽彼未必知中国医学何如也。唯其不知中国医理何如,纯由其实践而有所悟,益以证中国之认识人体不为伪,亦不为玄虚。然国人知此趋向者,几人?

国医欲再现宋明清高峰,成国中主流医学,则一须继承,一须创新。继承则必深研原典,激清汰浊,复吸纳西医及我藏、蒙、维、回、苗、彝诸民族医术之精华;创新之道,在于今之科技,既用其器,亦参照其道,反思己之医理,审问之,笃行之,深化之,普及之,于普及中认知人体及环境古今之异,以建成当代国医理论。欲达于斯境,或需百年欤?予恐西医既已醒悟,若加力吸收中医精粹,促中医西医深度结合,形成21世纪之新医学,届时“制高点”将在何方?国人于此转折之机,能不忧虑而奋力乎?

予所谓深研之原典,非指一二习见之书、千古权威之作;就医界整体言之,所传所承自应为医籍之全部。盖后世名医所著,乃其秉诸前人所述,总结终生行医用药经验所得,自当已成今世、后世之要籍。

盛世修典,信然。盖典籍得修,方可言传言承。虽前此50余载已启医籍整理、出版之役,惜旋即中辍。阅20载再兴整理、出版之潮,世所罕见之要籍千余部陆续问世,洋洋大观。今复有“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之工程,集九省市专家,历经五载,董理出版自唐迄清医籍,都400余种,凡中医之基础医理、伤寒、温病及各科诊治、医案医话、推拿本草,俱涵盖之。

噫!璐既知此,能不胜其悦乎?汇集刻印医籍,自古有之,然孰与今世之盛且精也!自今而后,中国医家及患者,得览斯典,当于前人益敬而畏之矣。中华民族之屡经灾难而益蕃,乃至未来之永续,端赖之也,自今以往岂可不后出转精乎?典籍既蜂出矣,余则有望于来者。

谨序。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〇一四年冬

王序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古籍在存世的中华古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中医药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医的学术经验,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既是中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既是传承中医药的重要工程,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全面推进中医药的有效继承和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也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造福当今,嘉惠后世,福泽绵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马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自1958年始,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三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分别由齐燕铭、李一氓、匡亚明担任组长,主持制订了《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1—2000)》等,而第三次规划中医药古籍整理即纳入其中。1982年9月,卫生部下发《1982—1990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3年1月,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正式成立,保证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实施。2002年2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1—2005)重点规划》经新闻出版署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颁布实施。其后,又陆续制定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规划。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文化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专门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先后投入中医药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影印抢救濒危珍、善、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设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是继1982~1986年第一批、第二批重要中医药古籍整理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工程,重点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出版的重要古籍,目标是形成并普及规范的通行本、传世本。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特别成立了专家组,承担咨询和技术指导,以及古籍出版之前的审定工作。专家组中的许多成员虽逾古稀之年,但老骥伏枥,孜孜不倦,不仅对项目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把关,更重要的是通过古籍整理,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培养一批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促进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作为项目组顾问之一,我深感中医药古籍保护、抢救与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传承中医药古籍整理经验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看到了老中青三代的紧密衔接,看到了大家的坚持和努力,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相信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将来会越来越好,中医药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欣喜之余,以是为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校注说明

《伤寒源流》系清代医家陶憺庵所辑。陶憺庵,字之典,号石溪逸叟,湘西沩山(今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人,生活于清康熙年间。

根据《宁乡县志》对陶憺庵的记载,可知之典居二都,明翰林院检讨汝鼐子。崇祯(1628—1624)时,以廪膳生征入武昌濂溪书院,与熊钟陵(伯龙)、罗紫萝(人琮)、王昊庐、李共人讲求经史,书法清劲……。工诗古文字,尤精尺牍,著有《伤寒源流》行世,活人甚众。并著有《岳麓书院志》八卷,《沩山志》八卷,《陶瓶子史杂录》五卷,《冠松岩文集》等书。卒年89岁。

本书为注释《伤寒论》的汇集性著作。其原文宗成无己,编次依王肯堂之《伤寒准绳》,并删去平脉、辨脉、可与不可诸篇,辑为一编,分为源、流两集,

源集

叙次六经标本、传变、并合、在经、越经与汗吐下后诸证之原,以六经为纲,下分细目,各经之经络循行、主证、主脉,条目清晰;流集条分各证、经络归属、表里浅深、施治主方之要。另外,本书还专置“伤寒源流药方”一篇于后,除《伤寒论》原113方外,另集后世名方127首,注于诸证主治条下,并作方解,使因病检书者不至无方可用。该书编次条理井然,诠注理明义通,引经据典,采择诸家精辟之见,内容丰富,检索方便,不失为临证及学习研究《伤寒论》之重要参考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伤寒源流》原书刊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系作者自刊本。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61)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2007)记载,仅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有收藏,系国内现知珍贵孤本。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曾按原版影印线装发行,1999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湖湘名医典籍精华·伤寒金匮卷》中收录了由韩育明点校的简体横排版本。

本次校注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所藏之清康熙三十六年刻本为底本进行了系统整理。在校注过程中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注解伤寒论》《伤寒类证活人书》《伤寒蕴要》《伤寒证治准绳》等书为参校本。

1.原书书名前有“陶憺庵先生辑”,后有“同里后学校刻”等字,今皆删去。

2.将原书繁体竖排格式统一改为简体横排格式,并加上现代标点符号。

3.原书中的解释说明文字前有间隔符“○”,本次校注统一删除,并回行另起段。

4.原书脱文,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一一补入;无法计算字数者,用不定虚阙号“”补入。

5.为了适应格式调整的需要,表示版面位置的“右上”统一改为“上前”,“右”字统一改为“上”字。

6.原书不著目录,本次整理根据原文内容,提取主要标题,编排了新的目录,置于正文之前。

7.原书分为六卷,其中一至二卷为源集,三至六卷为流集,本次整理为使内容更加紧凑,直接分为“源集”“流集”两部分。

8.底本与校本不一致,而显系错讹、脱漏、衍文、倒文者,在原文中改正或增删,并出注说明。

9.底本中字形属一般笔画之误的,均直接改为正确的用字。如“日”与“曰”,“己”与“巳”,“人”与“入”,“赢”与“羸”等字。

10.底本中的异体字、古体字、俗写字,统一以现代规范字律齐。如“鞕”改为“硬”,“蚘”改为“蛔”。

11.底本与校本互异,但二者文义皆通,如校本之文有参考价值者,出校存异。

12.底本中的通假字,均出注,必要时引用书证加以说明。

13.底本中引录他书文献,如有损文义、属著者原误者,原文不改,出校说明。

14.底本中涉及的具体史实,如人物、地点、年代等记述有明显错误,原文不改,出校说明。

15.凡属难字、僻字、异读字,均注明字音。序

张长沙,圣于医,其疗伤寒,有方有法,垂慈万世。盖深体之而后知其圣,确验之而后知其恩也。夫百病皆能杀人,而莫速于伤寒;[1]百病皆须善治,而莫先于伤寒之治。故仲景一书,司命者不可不洞明其原委也。自世不贵医业,医者亦不自贵,大约皆取是以之代耕耳。[2]彼粗工庸妄毋论矣,即理义明通裒然学者,亦姑循途辙,未尝志在

[3][4]希圣而尽心于金匮之文也。夫仲景书传自汉世,诚错杂隐奥,历经往哲考辨诠注,亦既条理井然,乃今之习者犹苦其难,但守节庵六[5]书,以为道尽在是。及至临证,有与三十六方不合,便束手倚墙,[6]其去庸妄几何也哉!囊予避乱山居,值先安人多病,穷乡中无良工[7]可托,因发愤综涉岐黄言暨往哲诸论著,颇有所解,遂可不以刀圭[8]仰人。久之,专治仲景书,尤得其门户。间尝遇患此者,代俎议药,[9][10]不谬于金匮之法,辄应若桴鼓。予是以敬叹长沙之圣生人之恩[11]之厚,而窃痛病伤寒者之非死于病而死于医者之往往也。恻然不能忍,乃于山斋乘暇重披原论,参考诸家疏义,得其本末,盖可以指掌画地,告之人人而易了者也。因辑为一编,号曰“源流”。其源集则叙次六经标本、传变、并合、在经越经与夫汗吐下后诸见症之原;其流集则条分各症经络归属、表里浅深、施治主方之要。其诠注发明[12][13]一本陈无己原义,间参以一得之愚。而其胪列体例,则一依王肯堂之《准绳》焉。固未免前后繁复,盖不敢不详慎之也,亦肯堂所谓为因病检书而求治法者设,兼存之以自备遗忘也。姻友中杨子献廷、[14][15][16]汤子子宜,予甥易子尤士,及门许子虞中,胞与肫切,谓此[17][18][19][20]书不当私之箧笥,遽捐工资,倡同志集腋,购梨枣而授[21][22]之梓〇。德意实嘉,予不能止,姑听其置诸里中,俾业医明理义者,不至面墙束手,且家谕户悉,则自知屏远妄庸,免于夭枉人命,或亦广慈救害之一筏也欤!时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岁春分日湘西石溪逸叟陶之典自识

[1]司命者:指医者。

[2]裒(póu)然:出众的样子。

[3]希圣:效法圣人,仰慕圣人。

[4]金匮:原指金属的柜子,此处指重要的书籍。“匮”通“柜”,《汉书·高帝纪》:“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5]节庵六书:明代医家陶华(号节庵)所著之《伤寒六书》。

[6]安人:封建时代命妇的一种封号。宋代自朝奉郎以上,其妻封为安人。明清时,六品官之妻封安人。

[7]暨(jì既):和,与。

[8]刀圭:量取药物器具,此处借指医药。

[9]辄:总是,就。

[10]桴鼓(fúgǔ浮谷):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11]往往:每每,时常。

[12]陈无己:疑为“成无己”。成无己,金代医学家,著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

[13]胪(lú卢)列:罗列,列举。

[14]及门: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

[15]胞与:“民胞物与”之省,犹言泛爱一切人与物。

[16]肫切(zhūnqiè谆切):真诚恳切。

[17]箧笥(qièsì切似):藏物的竹器。

[18]工资:此指刻印之资。

[19]集腋:比喻聚集零散的财物。

[20]梨枣:旧时刻版印书多用梨木或枣木,故以“梨枣”为书版的代称。

[21]授之梓:交付印刷。梓,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

[22]俾(bǐ比):使。源集

六经证治

太阳经

太阳者,足膀胱壬寒水也,其标热,其本寒。其经起目内眦,上[1][2]头,连于风府,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行身之后。[3]专主表,是一身之纲维,为诸阳之主气,四通八达,贯五脏六腑之俞。邪从此入受病为先,故多传变。

太阳病

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其症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身疼,骨节痛。以其脉上连风府,故有头项腰脊强之症;以其本寒标热,故风寒邪中必发热而恶寒。

太阳脉

论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浮而缓者为中风,浮而紧者为伤寒。所以然者,风性解缓,寒性劲急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盖阳明胃受邪则喜吐,寒邪传里,寒郁为热则烦躁、脉数。故太阳病之传不传,见于脉之静不静也。

太阳中风

论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4][5][6]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7]

此即经所云“荣弱卫强”者是也。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荣气虚也。风并于卫则卫中邪实而发热,荣虚则汗自出也。卫虚则恶风,荣虚则恶寒,既荣弱卫强而恶寒复恶风者,以自汗出,肤[8]腠疏而亦恶风也。鼻鸣干呕者,此风拥气逆之显形,则又可据以辨中风之初症者也。桂枝汤和荣卫而散风邪,盖卫在脉外,中风则病在[9]脉之外,故但用桂枝解肌,毋侵动荣血,是为冬时中风谛当之剂。

太阳伤寒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

此寒伤荣也。寒并于荣,则荣中邪实而卫虚,故无汗而恶风也。荣强卫弱,血之所并为气虚,故气逆而喘。喘者,气不利也。麻黄辛热轻扬,专主发闭实之表邪。佐杏仁者,功在利气耳。其兼用桂枝者,邪居脉中,荣病内作,则并与卫气犯之,故兼桂枝以涤除内外之邪。此为寒令时发表之确剂也。

中风见寒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10]龙汤主之。若脉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筋惕肉,此为逆也。

此中风见寒脉也。浮为风,紧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风寒两伤则荣卫俱病,故见症如前。而以不汗出而烦躁为此证之辨,若无烦躁则麻黄汤证也。与青龙汤者,治荣卫两伤之邪,故合风寒并解之药。然此汤最为发汗之重剂,用之稍过则有亡阳之失。故经文即缀以脉弱汗出者不可服之戒,诚欲使后人审症而用之也。

伤寒见风

太阳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疼,此以风胜,故身不疼。中风者身重,此以兼风,故乍有轻时。而以无少阴证为辨,若发厥吐利,即属少阴四逆汤证矣。此亦荣卫两伤,故俱治以大青龙汤。先贤于此两症,每云不如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尤不如九味羌活汤加石膏、知母、枳壳,是在明慎者善察症而审用之耳。

项背强汗出恶风

[11]

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此中风表虚无他症而独项背强者,为风邪在经之初症也。以有汗,故去麻黄,而曰桂枝加葛根,所以别于葛根汤之有麻黄也。,[12]旧注音殊,作短羽鸟飞则引颈貌。或又云:按诗“赤舄”,注[13][14],絇貌。谓拘着舄屦,取自拘持,使低目不妄顾,以喻拘强[15]之义。要之以形容项背强,皆可以意譬耳。

项背强无汗恶风

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此中风表实也。轻可以去实,故用麻黄、葛根二物之轻,加于桂枝汤中,以发表中实邪。对证投剂,以无汗为辨耳。

以上太阳病始得之。惟此六证在表,为病在经。过此则病或传经,或始终在本经,或随经入腑,或入腑,或汗吐下逆证,为变多歧,各随其脉证而变通其治法矣。

太阳虚寒证附

论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

此邪中太阳虚寒证也。为病在本,宜温之。节庵陶氏曰:脉沉发热,以其有头痛,故为太阳病。阳脉当浮而反沉者,此里虚,正气衰微之所致。故用四逆救里,使正气内强,逼邪外出,而干姜、生附,亦能出汗而解,所谓补中有发也。

太阳病发汗后表未罢诸证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复热,脉浮数者,邪不尽也,可更与桂枝汤汗之。

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汗出而喘,为邪气壅甚。无大热者,邪盛于表也。故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散其邪。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荣卫俱虚也。汗后则荣虚,恶寒则卫虚,与芍药甘草附子汤,以补荣卫而和表。

发汗后,汗出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汗出不渴者,邪气不传里,但在表而表虚也。与茯苓甘草汤,和表助卫,汤中有桂枝故也。

发汗后,身体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汗后身体痛,邪气未尽也。脉沉迟,荣血不足也。脉沉者,荣气微也。与桂枝汤,以解未尽之邪;加芍药、生姜、人参,以益不足之血。

太阳病发汗后及汗出渐传入里证

论曰: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后脉浮数者,表邪未尽也。烦渴者,亡津液而内躁。此邪气渐入里也,故与五苓以和表润躁。其症同前,小便不利者,是表邪随经入本而为溺涩之证,亦主五苓散利之。

论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16]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17]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18]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此亦太阳本经病渐入里者也。伤寒五六日,当入里之时也。大便硬,似为纯阳结矣;脉细为在里,似阴结矣。而断其此为阳微结者,以脉细而有汗出等症,有表复有里,只可为阳微结也。故下文重以假令纯阴结数语,明其半在里半在外也。又以头汗出,申明此证之非少阴也,用小柴胡解半表半里之邪。尚不了了,则取微利而解。不言方者,不过大柴胡或小柴胡加芒硝微利之,以太阳经虽有下证,不可大下也。

太阳在经病失汗因致衄三证

论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麻黄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乃在表也,当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19]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汗,其人发烦目眩,剧者必衄,衄乃解。[20]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以上三证,皆太阳病在本经不传者也。上二证是当汗不汗,下一证是汗之不彻,故俱致衄也。盖可汗不汗,则邪无从出,壅甚于经,迫血妄行,衄出于鼻。鼻为肺窍。手太阳之脉,其支别者,从颊上[21]抵鼻,会足太阳之脉于目内眦,热久不解,连手太阳同病也。头痛目眩,皆太阳脉之经也。衄出解者,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汗即血也,衄则热随血散矣。桂枝、麻黄非治衄药也,乃发散经中邪气耳。节庵曰:衄分点滴成流,流者不须服药,少刻自解,当与水解。若滴不成流者,邪犹在经,须再发散。故有无汗而衄,脉浮紧,再与麻黄汤;有汗而衄,脉浮缓,再少与桂枝汤之论。然此二者,皆为脉浮而用也,用之必再三详酌。经云: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脉陷。仲景缀麻黄、桂枝于衄证之下者,此衄前汗药,宜列于当发其汗之下,以汉文用药诸方,皆缀于外条之末,如大青龙汤系于不可服之后,是其例也。且衄为热无寒,是以三阴无衄。经曰:少阴病,[22]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是名下厥上竭者死,非衄也。[23]然则治衄,自当于衄之本条,择诸凉血止衄诸方,审证而用,庶为不谬。此但发明太阳在经之病失治而衄,由衄而止,不复传经者如此。

太阳失汗随经入腑诸血证

论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

此为失汗而病不解,邪因入腑而热结膀胱也。如狂者,未至于狂,但不宁耳。太阳多血,热在膀胱,必与血搏。若血不蓄积,为热迫之自下,则热随血出而愈。若血不下,则血为热搏,蓄积于下而少腹急结,乃可攻之,与桃仁承气下热散血。《内经》曰: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当先治其外,后治其内也。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此亦失汗而阳邪随经入腑者也。六七日,邪气传里之时。脉微而沉,邪气传里之脉也。表证仍在,不作结胸而即发狂者,热结在膀胱,[24]知有蓄血也。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而血谛证见矣,故与抵当汤以下蓄血。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谛证也,抵当汤主之。

此亦太阳本经病随经入腑者也。二证皆失汗也。夫风寒在表,宜以汗散,失汗则阳气下陷以入于里,寒变为热,结于膀胱,故上下证同。其小便不利者,气滞而津液不行也。津液不行,复还于胃,胃者湿土,候在肌肉,湿热相合,必发黄也,茵陈蒿汤主之。小便自利者,气行而血病也。其经多血,必为蓄血,故主抵当下血散热。按:前后两如狂证,其用药有峻缓者。盖桃仁承气中焦药也,用之于前证,以其兼有表证,里证尚浅耳;抵当下焦药也,后证表邪入里,里证已急,故用之快峻也。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此亦热邪入腑而成蓄血之证。不用余药下之者,以无身黄、屎黑、喜忘、发狂等症,是未至于甚也,不可遽用抵当汤。然病在下焦已深,又非桃仁承气所能治,故以抵当丸下之。丸者缓也。

太阳循经传阳明证

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经曰: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此为太阳病不解,因转属阳明也。二三日阳明受之,故为循经传。大烦渴,脉洪大,经中热甚也,白虎加人参,和里润躁。[25]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葛根汤加半夏主之。

此即本经篇中颇欲吐者为传也。胃经受邪则喜吐。葛根汤,太阳表药也,加半夏以散阳明呕逆。此二证为初传经之候,举此以概循经传。若诸变证,自详本经。

太阳越经传少阳证

[26]

论曰: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此言太阳在经之邪,越经而传少阳也。盖未经吐下而脉沉紧,为传里虽深,未至入腑,犹宜和解,故用小柴胡汤。若已经吐下,脉沉紧者,此邪气入腑,为里实,宜大柴胡,兼表里而撤之。

太阳表病如疟证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伤寒八九日,则邪再传遍三阳欲入三阴之时也,此时不更传入阴则解。如疟者,发作有时也,寒多者为病进,热多者为病退。论曰:厥少热多,其病为愈。今热多寒少,为阳气进而邪气少也。不呕、清便自调者,里和也。寒热之发,邪气深,则发日远,日二三发者,邪气微浅也。邪少则脉微,今脉微缓者,知邪微缓也,故云欲愈。脉微恶寒,则表里俱虚,故不可更行汗吐下也。面有热色,身痒者,宜小汗之。桂麻各半,有发有敛,则汗不得大出矣。此篇自首句至寒少止,为自初至今之证,下文皆拟病防变之词,当分三截看:至欲愈也,是不须治;至吐也,是当温之;至末,是小汗之。[27]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此即上文如疟病当温之类证也。前脉微缓,尚未弱,故小汗之。此微而加弱,则又甚于前证矣,虽小汗亦不宜,故决云:不可发汗。然病在太阳,表证未罢,桂枝解表之药终不可无,但不令汗而已。

太阳汗过汗逆诸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成此证也。桂枝加附子助阳固卫,元气复而表里俱和矣。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汗多亡阳,故不可服大青龙者,服之则筋惕肉。此汗过亡阳,[28]用真武汤复其□,而太阳表证亦因之而解。[29]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30]桂枝汤,此误也。

此为象阳旦证。自汗,小便数而恶寒,阳不足也;心烦,脚挛急,阴不足也。阴阳气血俱虚,则不可发汗,宜芍药甘草附子汤调之。若误用桂枝汤攻表,遂有厥逆、咽干、烦躁、吐逆之变证。故经文于误汗者,先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得厥愈足温,次作芍药甘草汤益其阴,脚胫乃伸。若复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微溏之。若重发汗,及加烧针者,与四逆汤。此为救治逆者,先后施治之法也。阳旦者,桂枝汤加黄芩。前证与用此汤证相似,故云象阳旦证。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汗多亡阳,诸阳受气于胸中,阳不足,故病叉手冒心、心下悸,与桂枝甘草汤,以调不足之气。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汗者心之液,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发动也。肾之积,名[31]曰奔豚,发则从少腹上至心下,如豕突之状,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今脐下悸,是肾气发动,欲作奔豚。与茯苓桂枝甘草,伐肾邪,泄奔,助脾土。诸动气不可发汗,此尤为切忌。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汗者心液,亡阳则心气虚。心恶热,火邪内迫,则心神浮越,故惊狂、起卧不安。与桂枝汤解未尽之表邪。去芍药者,以芍药益阴,非亡阳所宜也。火邪错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阳气亡脱,加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

太阳中风,以火劫汗,两阳相熏,其身发黄,阳盛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身体枯燥,防己黄芪汤、栀子柏皮汤。

中风,阳邪也,火劫则两阳相熏,为阳盛在上,故衄。汗亡津液,故膀胱气不下化,小便难,成枯燥之症。防己黄芪、栀子柏皮,所以复阴阳之虚而润其燥也。[32]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腹满者,由汗过里虚,脾胃津液不足,气壅而为满也,与此汤和脾胃而降气。

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恶寒者,四逆汤。

汗多里虚,因成下利厥逆之证,而表热恶寒,亦阳微所致,故用四逆温之。[33]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血虚则筋急。汗多损血,不能养筋,故筋急,其背反张成痉也,用当归人参防风散,补血舒表。[34]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不得眠,欲得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此为太阳本经病不传者,但因大汗后胃中津液少,欲得饮水自润,故少与之,以和胃气,其病遂已,不复传变也。[35]

论曰: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此言脉之不可汗者。

咽喉干燥者,不可汗。淋家不可汗,汗之则小便出血。衄家不可[36]汗,汗出则额上脉陷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病人素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酒客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宜甘也。

此言病之不可汗者。

太阳病水气表里二证

论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主之。

此太阳水气表证也。水留于胃,故干呕而噎;射肺,故喘咳;停心下,故渴;入肠间,故利;蓄下焦,故小便不利、少腹满。与小青龙汤,发汗散水。水气内溃,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症,随症消息[37]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与小青龙汤。

按:青龙象肝之两歧,而主两伤之疾。大青龙主荣卫之两伤,此则主表不解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气,则非麻黄桂枝所能解散。咳逆而喘,为肺气逆也,故加五味佐芍药之酸,以收肺逆。心下有水气,津液不行,则肾气燥,故加半夏佐细辛、干姜之辛温,以散寒

水逆

气。故寒水散,津液通行,而汗出解矣。

本方增减有法,自当详症之有无,以为消息。[38]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此太阳水气里证也。太阳中风,既头痛胁痛尚在,而云表解里未和者,此痰饮与燥气壅于中焦,故见症如前。十枣汤逐水峻剂,有是病方用是药,然虚人未可轻用也。

水逆

论曰: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经云: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皆太阳经水逆证也,与五苓利其水饮。此即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之例也。

太阳吐证

论曰: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

此太阳里证吐药也。未经吐下者,为实邪郁膈,宜吐之以瓜蒂。但此为吐剂之猛者,虚人及亡血家禁用。其余吐虚邪者,见诸症中,并用栀子豉汤增损。

太阳吐逆证

论曰: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此为太阳病误吐而传阳明之证也。自汗出,不恶寒发热,一二日表邪尚寒,吐之则寒传于胃中,故饥不能食。三四日表邪变热,吐之则表热入胃中,故不喜糜粥,欲冷食。胃虚不停食,故朝食暮吐也。以其传阳明虽入腑,犹是阳经,故曰小逆。本经不言方,窃谓当治之[39]以阳明药,视证区画耳。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此亦太阳表病以吐逆而传阳明者也。吐而内烦,邪热在里,方虽未备,可以意通。

合病

论曰: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合病者,两阳经或三阳经齐病不传者,为合病。此上三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也。由太阳表未罢而阳明邪又至,两经热合于表,阳不主里,里气不和,风邪干胃,因自下利。气下而不止者,但利而不呕;气上逆而不下者,但呕而不利。故利者,与葛根汤以散风邪,呕者加半夏以下逆气。其喘满者,太阳邪多也,故用麻黄汤发之。[40]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此二经合病,以有少阳为在半表半里,故用黄芩汤和解。黄芩所以清少阳也,加半夏生姜者,亦为下逆气也。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腹满身重、口不仁、谵语,阳明证也。面垢,少阳证也。遗尿,太阳证也。三阳合病,表里有邪,故不可汗下。自汗出者,三阳中阳明邪甚也,故用白虎汤解之。三阳合病,脉浮大见关上,但欲眠,目合则汗,小柴胡白虎汤。

按:二阳合病,不言脉症,但言某经与某经合者,盖太阳头项痛、腰脊强、脉浮,阳明目痛、鼻干、不得卧、脉大,少阳胸胁满、耳聋、脉弦,凡遇两经病,一时同见,或呕或利者,即合病也。其三经病,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仲景不言症,非略也,以论包含已尽,不必再述耳。

并病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汗之不彻,转属阳明,续自微汗,不恶寒,大柴胡汤。若太阳证不罢不可下,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阳气怫郁在表,汗之不彻,其人烦躁短气,不知痛处,宜更发汗则愈,葛根汤。二阳并病,太阳证罢,潮热,手脚汗,大便难,谵语者,大承气汤。

并病者,一阳经先受病,又过一经,病之传者也。其证微汗不恶[41]寒,是太阳表罢初入里,故用大柴转药。若太阳不罢,并而未尽,是传未过,尚有表证,邪不得越,烦躁短气,犹当汗之。太阳证罢,并之已尽,是谓传过,阳明里证悉见,法当下之。是知传则入腑,不传则不入腑,与太阳阳明合病所以不同也。

太阳少阳并病,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心烦,生姜泻心汤、小陷胸汤选用。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不可汗,汗则谵语不止,刺期门。又云慎勿下。

此太阳少阳并,则并入少阳为多,故不可汗下。此盖越经传而且并也,故此证如结胸,邪在半表里间。前证犯下,邪留胸中,遂成真结胸也。

太阳腹痛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与小柴胡汤。

脉阳涩而阴弦,腹中急痛者,当作虚寒治之。小建中汤,温中散寒。若不瘥者,非里寒也,必由邪气自表之里,里气不利所致,与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以除传里之邪。

太阳下逆诸证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汗出而反恶寒,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42]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43]处无汗,剂颈而还,身必发黄也。

此太阳本经自病误下之逆证也。《伤寒论》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盗汗为邪在半表半里,则不恶寒。此头痛、发热、微盗汗,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发汗而反下之,虚其胃气,表邪内陷,故里脉出见。动数变迟,独浮脉不变,以邪结上焦,脉不得而沉也。外邪乘胃虚入里,膈中拒痛,此客气动膈也;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烦躁懊,阳气内陷,壅于[44]心下,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胸,以下结热。

按:丹溪于此证云:表未解而攻里,可谓虚矣。况得误下,其脉动数变迟,又曰胃中空虚,短气烦躁,虚之甚矣,尚可曰阳气内陷而迅攻之乎?彼阳明病脉浮,下后胃中空虚,心中懊,以栀子豉汤,吐胃中之邪。况太阳失下后明有虚证乎!夫为此论者,前人用心之谨也。合而考之,结胸由邪在胸中,处身之高分,宜若可吐。然所谓结者,邪气固结于胸中,为硬为痛,伤寒错恶结胸为甚,非苦寒直达,何以分解邪结耶?高者陷之,以平为正。结胸为高邪,陷下以平之,[45]故曰陷胸汤也。但此药实为快峻之剂。陶氏曰:陷胸汤丸,分浅深从缓而治之,不宜大峻。上焦乃清道至高之分,未可过峻,以伤元气也。然则或吐或攻陷,宜于临证时,更察脉症表里虚实,结之大小,审处用药,庶乎无一误再误之咎矣。不然,结胸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盖脉浮犹带表邪,未全结实也。若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则又以胃气将穷,药无所施,况可例试峻药以速其绝乎。按:结胸证,寸脉浮,关脉沉者可下。结胸脉浮大者,此表邪在也,非复桂枝柴胡可治,宜少待之,令表自解而后议攻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时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此汗之不解,不能消息表邪有无而辄与下之,致成结胸也。经曰:服发汗一剂,病症犹在,当复作本汤治之,至有三服乃解者。此言重发汗而下之,则不能待至再三,即用下剂,表之热邪,乘虚入里,故亦成结胸也。从心下至少腹满而痛不可近者,大结胸之状也。

小陷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邪之甚者,入里则成大结胸。邪之微者,入里则成小结胸。曰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而陷胸之大小分矣。至于寒实结胸、水结胸、血结胸,各有治法,详结胸本条,兹不赘。

论曰:太阳病,桂枝汤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此太阳本经病,宜汗而下之逆证也。《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苦以坚里,喘而汗出为里热,下利不止者,坚以黄芩、黄连之苦。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46]

此太阳病误下协热而利之证也。症与前证同,而用药有温凉之异者,前证脉促、喘、汗,为阳盛里热。此因数下之,里虚挟热而利,故用桂枝人参温里以止利也。

论曰: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此太阳误下而似结胸之证也。脉促胸满者,邪在里,与前脉促表未解者异也。胸满不得为真结胸者,以结胸之脉浮,此脉促也。桂枝汤去芍药者,芍药味酸,胸满见矣,恐成结胸,故去酸敛之味,单用辛甘发散邪气也。若微恶寒者,卫气虚也,方中加附子,以补卫虚。

论曰: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此脉症不可下而下之,逆证也。呕哕者,少阳病也。柴胡不中与者,以下后胃气大虚,不纳水谷,水入而呕,谷入而哕,柴胡汤所禁用也。证中有恶风寒,小便难,故属太阳标本之邪也,宜茵陈五苓散,利腑中邪热乃愈。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此太阳误下传太阴经也。协热而利,以热为本;协寒而利,以寒为本。故先救里用四逆,救表用桂枝。挟寒利为传太阴,挟热者当为传少阴也。

论曰: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此太阳本经病下后虚烦之证也。身热去而心结痛,为结胸。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为虚烦。此热客胸中,未结为实,散漫为烦,是以身热不去。热仍在表,故用吐剂,因高而越之。

凡心下支结,胸胁微满,俱各有证,治与结胸不同。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下后,但腹满而不心烦,则邪气入里为里实,但心烦而不腹满,即邪气在胸中为虚烦。既烦且满,则邪气壅于胸腹之间也。满则不能坐,烦则不能卧,故卧起不安。与栀子厚朴,吐烦泄满。

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此误下内陷之邪也。邪气入里而满痛者,其痛不常,故当以辛温之剂和之。若大实痛,必有燥屎宿食,须下之。此为里证,治各不同也。

[附]太阳病下后脉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丸药,所谓神丹甘遂也,不能除热,但损正气。邪反乘虚留于胸中而未入深者,则身热不去而微烦,与栀子干姜,吐烦扶正。

论曰: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汗下亡去津液,小便不利,更强与利之,是谓犯本,此所以禁利小便也。

论曰: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伤寒邪气自表而传里,留于胸中,为邪在高分,则可吐之。不经汗下,邪气蕴郁,以瓜蒂吐之,吐其实邪也。若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以栀子豉汤吐之,吐其虚烦也。少气者加甘草和胃,呕者加生姜散逆,此消息之法也。

太阳坏病

论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视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此谓太阳病误汗吐下之逆也。随证,如汗吐下后虚烦、结胸、痞气,吐后内烦、腹胀满等症,当随证而治。盖云医逆而坏之病,非如[47]《活人》所云异气为坏也。

[附]火邪

[48]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倒同不解,必清[49]厕同血,名为火邪。

此太阳经之火逆证也。火邪迫血下行,即以便血处治。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表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此证火邪迫血上行,即以吐血处治。

论曰: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针灸古法,非不神良,然谬误之害,夭枉亦速,后代罕得其传,顾可轻言灼艾耶。

阳明经

阳明经者,足胃戊土也,其标湿,其本燥。此经从鼻起,夹鼻络于目,下咽,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身之前。专主里,纲维于身,为中州之主,无所不受,六经之邪,皆能入之。但入谓之入腑,入腑不复再传矣。

阳明病

论曰:阳明受病,当二三日发,其证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有目痛鼻干之症;以其胃气逆,故卧不安,是为病在经。其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便实、不恶寒者,为病在腑。

阳明脉

论曰: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又曰: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长大而浮者为经病,长大而沉者为腑病。

阳明中风

论曰: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主里,脉迟、汗出多,固当责邪在里矣。然本经自中风而有微恶寒之症,是知风邪在表,亦与太阳中风义同,故用桂枝汤和表散邪。

论曰: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此阳明本经风气内攻之证也。论曰:阳明病,若能食,为中风;不能食,为伤寒。以胃为水谷之海,风,阳邪杀谷,故中风者能食;寒,阴邪不杀谷,故伤寒者不能食。咳者,风邪攻胃,胃气上逆,干于至高也。咽门者,胃之系,咳甚则伤咽,不逆不咳,则不伤也。宜四逆散加桔梗,散经中风邪。

阳明伤寒

论曰: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此阳明本经自伤寒而表实也。脉浮,无汗而喘,与太阳表实之证同,故用麻黄汤发汗,治例亦准之太阳。

论曰: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此阳明本经寒气内攻之证也。二三日呕咳而肢厥者,寒邪发于外也,故必苦头痛。若不呕咳,手足不厥者,是寒邪但攻里而不外发,其头亦不痛也。无汗呕厥而头痛者,真武汤去茯苓。

阳明胃虚不能作汗证

论曰: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以胃久虚故也。

太阳病身痒者,责其不能得小汗也,故用各半汤。此阳明病身痒如虫行者,责其胃虚不能作汗,宜小建中汤温里以祛风邪。

阳明本经病

论曰: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桂枝汤。

此阳明本经病证也。如疟者,寒热发作有时,是半表半里小柴胡证。按:少阳阳明合病,以阳明里多宜下,主承气汤。此晡热脉实,虽有如疟症,亦主里多,故亦主承气也。必脉浮虚者,为邪在经,故宜桂枝解表,或有用桂枝加柴胡者。总之以脉浮虚为谛当耳。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50]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胃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此亦阳明本经病也。阳病客热,初传入胃,胃热则消谷而欲食。阳明病热,当小便数、大便硬。今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者,热气散漫不为实也。胃中谷多,则阳气胜,阳气盛则热消津液,液消则水少,阴血弱。经曰:阴气不通即骨疼。热气散漫,不专着表,亦不专着里,故翕翕如有热状。阴不胜阳,故奄然发狂。若阳明蕴热为实者,自当下之。此散漫不为实者,必待汗出而愈。汗出则阳气衰,脉紧则阴气生,阴阳气平,两无偏胜乃愈。不需药而得汗出者,胜复之理,至时自解也。

阳明衄证

论曰: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此亦阳明本经表病也。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阳明里热,则渴欲饮水。此口燥但漱水不欲咽者,是热在经而里无热也。热甚于经,故迫血为衄,宜黄芩芍药汤散经中热而解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此亦阳明经表病也。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者,热在经也。阳邪杀谷,能食者亦邪热甚也,故助阳迫血妄行而衄,宜黄芩汤专解经热。

阳明病宜和解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