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快乐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7:18:30

点击下载

作者:烨子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登上快乐岛

登上快乐岛试读:

引子:快乐岛的故事

大海边,生活着一群年轻人。他们从小听着理想国的故事:在大海的彼岸有一个理想国,理想国的生活无限美好。他们怀着找到理想国的愿望,无忧无虑地长大。

在一个美丽的季节里,他们学成毕业。为到达理想国,他们组成船队去远航。在茫茫的大海上,他们意气风发地前行。

一天,他们航行到一个海上的“快乐岛”,由于能源耗尽,他们无法继续向前航行。为了寻找能源,他们登上了快乐岛。

然而,快乐岛并不快乐。岛上到处是石头、荒草、海潮消退后留下的沼泽地……这里除了恶劣的环境,根本没有现成的能源。小岛上的人在恶劣环境中繁忙地劳作,他们依赖对海上游人的贸易维持生存,他们必须用劳动换得海外的能源。

为了理想,船队的人们心急如焚,希望赶紧离开这个倒霉的地方,而他们又必须面对现实……他们充满了矛盾心情,无法安下心来劳动。而小岛上的人们却用诚实的态度、智慧的头脑勤奋地劳动着,他们在劳动中变得充实而快乐!

为了获得能源,船队的人们只好委屈自己学着小岛上的人那样去劳动。他们在劳动中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快乐!

不久以后,他们终于用劳动换得了足够的能源,得以到达理想国。在那里,他们功成名就,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美好的生活……

若干年以后,他们越发眷恋起曾经在快乐岛上的美好时光。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们相约到快乐岛相会。

看着熟悉的快乐岛,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源泉并不是岛上的物质能源,而是岛上得到的快乐,那种快乐成为他们一生受益的精神财富!第一章去岛上在一片荒芜中工作——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条件

快乐岛上资源贫乏,工作的环境相当简陋。他们只能用极其有限的条件去工作。当他们把身边看不起眼的条件的最大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时,就像找到了金矿一样,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时刻都有资源危机感

快乐岛上一片荒芜,人们一边工作,一边寻找着资源,他们彻底地失去了对工作环境的稳定感。他们深知,一旦没有了资源,他们的工作将无法进行下去,在快乐岛上的每一个人,时刻都有一种强烈的资源危机感。

工作中,当我们总是认为资源条件很充足时,就容易失去对资源条件应有的珍惜态度,就会经常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经常可见一些人为单位采购物品,只要有价格,买了就走,至于质量好坏,价格贵贱都无所谓。如果我们有了资源危机意识就大不一样,采购前可以先对市内的几家商场进行考察,做到心中有数。采购时,又货比三家,尽量少花钱为单位买进货真价实的物品。

作为公司的成员,无论资源条件如何充足,都应当时刻保持资源危机感,知道“资源总量并不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很少”!要意识到我们所能支配的资源条件的有限性。

杜邦公司有句名言:“尽量不要在地球上留下脚印。”即要尽量少用不可再生的资源,并将所有排放物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对环境造成伤害。杜邦公司到现在已持续发展了200多年。杜邦公司的经营理念体现了对地球资源条件有限性的认识,体现了对资源的危机感。

由此联系到我们今天的环境状况:我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有报道称,全国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的水环境退化,出现富营养化;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超出大气环境容量80%以上,酸雨区约占全国面积的30%。20世纪90年代末,草原退化面积已达62%……

自然环境之所以会形成如此严峻的局面,除了因为正常的能耗增长外,还因为我们没有资源危机感,总是认为国家“地大物博”——从上小学就知道:“我们的国家很大,有许多的高山、河流和城市。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因而对自己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心存侥幸,认为只是破坏了一点点,不会构成什么大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资源条件是有限的。从下面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预测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源紧缺的程度:

·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减少20%以上。

·从目前探明储量看,我国可采石油资源只能用到2020年。

·我国煤炭资源现有储量最多还能使用不到100年。

·铜、铁、锰、络等45种主要矿产,只有6种能够保证2020以前的需求。

……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拥有许多丰富的资源,但是当我们把我们的资源总量除以13亿人口之后,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就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了。

在上海市政协召开的一次关于“节约型社会”的讨论会上,一位政协委员说:“中小学教材一说到中国就是‘地大物博’,我看早就该改成‘地大物不博’。”我国现在资源非常紧缺,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人均资源拥有量就更少。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源瓶颈制约作用已逐步显现。急需我们形成一种资源匮乏的共识。

思科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在月初时都会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道:“您上个月电话费是××,您目前在公司的排名是××。”提示自己应该节约电话费了。在这样的邮件下面通常有个链接,告诉你应该如何减少电话费。思科和员工们在公司的提醒下增强危机感,把工作业绩建立在有限的话费开销上,该花10元绝不花11元,通过不断压缩开支去争取成功。

有一家国际性电脑公司,用很高的业绩要求来增加内部成员的动力;同时,不停地从一流的跨国公司那里挖掘优秀的人才。在该公司的员工可以看到“优秀的人才进来,没有业绩的出去”的循环,员工在公司的平均生存期只有七个月。每一个员工必须珍惜现在的条件,努力工作。该公司用残酷的流程使每个员工都丢掉对公司的非分幻想,就是为了增进员工的危机感,让员工在职期间能够卓有成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依赖资源条件。

公司的资源来源于国家,公司成员需要时刻保持对资源条件的危机意识。每一件事情到了我们手里,意味着珍贵的“资源”到了我们手里,对民族发展“命脉”的生杀予夺权力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的未来走向何方,始于自己今天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每一次用电、每一次用水、每一份文件、每一场会议……如果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地大物博”的观念,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改变吧!

只用必要条件做事情

在快乐岛上,人们深切地体会到“点滴之水汇成江河,颗粒之石积为高山”的道理。人们在做事情时总是只用最低限度的条件,尽量多地留下富余的资源条件,从而更长期地保证工作对资源条件的需要,支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只用必要条件做事情成为他们的信念,他们以此为要求,不断地改进工作,防止浪费的发生。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除了有些违法违规、贪污腐败问题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损失浪费问题。他认为,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他说,审计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我们的社会里,浪费随处可见。一些地方搞形象工程、做事情讲排场,不考虑财政实力,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浪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没有资源危机感,做事情不愿意只用必要条件做事情,或者没有只用必要条件做事情的思维习惯!

只用必要条件做事情,首先要在做事情时识别事情对应的必要条件,知道哪些是必要条件、哪些是不必要条件,通过改进,节省不必要条件。

延安时期,物质供应极度贫乏。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晚上开会学习就点一盏小油灯。他们非常注意节约用油:每当他们凝神思考问题时,就把灯捻拧小,待挥笔写作时再将灯捻拧大一点。

毛主席他们通过识别条件——灯油,发现不必要条件——灯光太亮用去灯油是不必要的灯油,因为凝神思考的时候主要用脑,灯光不必太亮,他们把灯芯拧小节省灯油——从而节省了不必要条件。

事实上,许多国际性大公司都在致力于把更高的利润指标建立在更低的运作成本上。

沃尔玛的年销售总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年利润额达到90亿美元,其销售总额超过了波兰的国内生产总值。沃尔玛不是国家,但是其经济实力相当于一个世界上排名第19位的庞大经济体。

在《财富》2005年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中,沃尔玛名列前茅,是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之一。很难想象的是,支持沃尔玛高效运行的不是奢华的场面,光鲜的外表,而是尽可能检朴的条件。比如:

·在沃尔玛66万平方英尺的总部,内部装修是灰褐色的,有些地毯破了边,其简陋程度常常让来访者认为自己走错了门。

·沃尔玛的许多业务都是在一间没有任何装修的餐厅里完成的,而经理与供应商的会面也是在一间光秃秃的屋子里。

·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的办公室被称为“像是在卡车终点站所能找到的那种司机休息室”。

·沃尔玛CEO斯科特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房间中几乎没有任何摆设。斯科特开一辆大众甲壳虫汽车,外出开会时为了节省起见,总是与人合住一个房间。

·沃尔玛的雇员们商务旅行时住的是两人间。

2002年,沃尔玛CEO李·斯格特和众多供应商在拉斯维加斯开会时,听到供应商抱怨说“跟沃尔玛做生意实在挣不到钱”,斯格特回答说:“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能挣到钱,但是我发现你们都住在BELLAGIO(拉斯维加斯最新最豪华的酒店之一),而我是住在我的表姐家中。”

沃尔玛人这样做并没有给企业的形象带来负面作用,因为他们只用必要的资源条件,在工作中积极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地影响供应商与顾客,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

丰田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作为世界性大公司,他们的节约却近乎“抠门”。比如,公司内部的便笺要反复用4次。第一次使用铅笔,第二次使用水笔,第三次在反面使用铅笔,第四次在反面使用水笔。

丰田公司的员工做事情只用必要的资源条件,而他们为保证汽车产品的质量,在原材料的使用上都完全货真价实,从而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他们做法很“不大方”,但没有被人轻视,反而被争相效仿和学习。

日立公司的节约精神闻名于世。在暑气逼人的炎热夏日,日立的工厂里不但没有冷气设备,甚至电扇都极少见。他们认为:日立工厂的厂房高三十米,又坐落在海滨,安装冷气太浪费了。厂里还规定用不着的电灯必须熄灭。午休时留在房间里的员工一律在微暗的角落里聊天。只有当有事时,他们才伸手拉亮荧光灯。在日立总部也是这样。有时客人已在办公室坐定,日立的职员才去拉灯绳开灯。看到这种节电精神,客人们都很吃惊。正是这种节约精神给日立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日本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打入欧美市场,与它在成本和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有直接的关系。日立人所追求的就是只用必要条件做事情。在工作中随时识别必要条件和不必要条件,把不必要条件节约下来。

工作中,如果我们有识别条件的意识,就会发现我们正在无情地浪费着这样那样的不必要的浪费。

有记者去采访一个宾馆的会议室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每开一次会,每人一份请柬、一份材料、一支铅笔、一个一次性纸杯、一瓶矿泉水……以参会人数为100人的标准为例,一场会议仅一次性用品的花费就达数千元!

如果会议组织者有“只用必要条件”的意识,那么就会想到,不一定每个人都很渴要喝水的,而且有的人带着茶杯,完全可以把矿泉水放在旁边,需要喝水的就给水喝,余下的就节约下来了。

只要随时关心浪费发生在哪些地方,真正从节省每一个看不起眼的不必要条件做起,对工作持之以恒地加以改进,就一定能陆续把不必要的条件节省下来,从而收到显著的效果。

贵州南风维修中心一名电工注意到,公司使用的照明灯大多是高功率的水银灯,全厂照明灯总安装容量达到100kw以上,实际有效使用仅需65%左右。如果全厂照明灯全部更换使用低功率、高寿命节能灯,每年照明电费会大大减少,还可以节约灯泡、灯头的更换费用,减轻主变压器的负荷。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公司每年因此节省照明电费数万元。

在生产加工中,要达到同样的作业目的,有一些加工程序是可以省略、替代或重组的。如果对资源条件加以识别,你就会发现存在着不必要的浪费。

工作中,公司通常会提供一定的条件支持,但任何事情在本质上都要求我们“只用必要的条件,不得浪费”,在保证工作品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

在戴尔,对各部门各分支机构采取的是双重考核标准,既要在业绩上完成市场平均增长率的三倍的指标,又要在运营成本上持续地降低。有了硬性的要求,戴尔的员工为了确保利润回报,努力地精打细算,工作相当节俭,一些国际公司的员工出差会住五星级酒店,而戴尔的员工却不会去五星级酒店消费。

节约也是创造效益,想必我们都知道节约的重要性,可还是很难做到身体力行。之所以不能做到,是因为总感觉资源很多,习惯了大手大脚,对一点点浪费显得不在乎。许多公司运营成本降不下来,相当部分的收益被看似平常的开销一点一点地蚕食掉了,如此一来,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工作中,要做到任何事情都不多花一分钱,时时精打细算。精打细算才能开源节流,在分分厘厘中守成最初的积累,积微成著。

唐朝魏征说:“求林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利润,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善于节流,注重经营与理财的经营者,才能获得大成功。

把独立工作能力放在首位

快乐岛上的人们生活在资源贫乏的环境中,他们深深地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和他人支持的可贵。他们认为,自己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却空无一人最可怕的事情,因而他们在平常努力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尽量不去耗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

在我们的工作中,应当把提高自身素质、特长和工作能力放在第一位。每个人都是精兵强将,都有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抵抗风险,胜任各种变化的团队。

在沃尔玛,当顾客问员工某种商品在哪里时,员工不仅能指出该种商品所在的部门位置,而且还能亲自带顾客去找到这种商品。沃尔玛之所以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员工的培训,就是为了留住每一名前来购物的顾客。这些工作能力都不需要太多额外的资本付出。相比较而言,国内的一些商家更喜欢动辄讨论资本运作、跑马圈地等等,其实他们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在一家公司的办公室内,电话声总此起彼伏,公司员工遇事习惯于打电话请示,要么是需要别人的帮助,要么是需要进行协调。在他们看来,有问题找公司出面是最省力的事。尽管大家都强调“团队精神”,但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

工作离不开对公司人际资源条件的依存,但公司成员之间互相耗费时间和精力,是对团队拥有的时间、精力总量的耗费。要节省他人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就要经常清查自己的工作中哪些事情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的,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努力克服依赖性,培养自主性。

有时,我们在工作中有类似的表现:认为上级应当提供全部支持;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应当指导或帮助自己;当需要自己拿主意时一筹莫展……这就是持有对他人的依赖心态所致。对此,就要努力地增加个人独立自主做事的能力。对于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应坚持自己做;对于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作为团队的成员,只有把独立工作的能力作为首要素质,才能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合作。

资源条件价值最大化

在快乐岛上,由于资源的稀少,人们总是用“最低限度”资源条件做事情。在他们的眼中,每一粒砂子都折射出无可限量的价值光辉,他们总是致力于用微乎其微的条件就把事情做成功。他们深知,资源条件越是趋向最低限度,就越要追求资源条件价值最大化。他们发现,在平凡的物质世界中,许多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物,也蕴藏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如果我们去用心地发现,就有无穷的乐趣。

在工作的世界里,各种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现在看不起眼的条件也可能蕴含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在长征过草地途中,有位老班长服侍三个伤员。没有了食物,他愁得整夜不眠,后来看到一条鱼跳出水面,就灵机一动,用缝衣针做了个鱼钩,把鱼钓鱼给伤员吃。后来,伤员得救了。看起来,一枚缝衣针没有多大的价值,但是,老班长决心要挽救三个病号,他用价值最大化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条件,于是,缝衣针的价值被他发现了。

希尔顿说,一块普通的钢板只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钉,就值3350.8美元,如果把它职称手表的摆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这形象地说明了任何现有的条件都可能包含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二战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二。”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了几十万人,父子俩却活了下来。

后来,他们来到了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回答是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生意越做越大,成了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

有一次,联邦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正在法国旅行的他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字。

纽约的许多运输公司暗地嘲笑他的愚蠢。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的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公司的起诉。就在一些人要看这个犹太人的笑话时,他开始请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块和木头加工成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他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的灰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三百多万美元现金。

在纳粹的奥斯维新集中营里,犹太人几乎没有任何条件支持他们继续生存下去,这对父子唯一拥有的就是智慧,他们实现了智慧的价值最大化,他们活了下来。父亲为了让儿子更好地活下去,要求他用价值最大化的眼光看待每一磅铜,结果他的儿子由穷人变成了富翁,甚至不可思议地把一堆垃圾变成了数百万美金。可见,只要能用价值最大化的眼光看待现有的资源条件,即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可能变成现实。

在20世纪40年代,瑞士工程师乔治·梅斯特拉从树林中散步回来,发现裤子上粘了很多带刺的小果。他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小果的芒刺上有许多小钩,钩住了布料纤维的环。于是,他开始了研制人造的钩环扣,做出了“拉链”。

梅斯特拉通过认识小果的芒刺的结构,做出了拉链,他的独具慧眼实现了小果芒刺的价值最大化。其实,人类许多杰出的成果,并非都诞生在富丽堂皇的场面中,很多是看不起眼的条件的结晶,是资源条件价值最大化的成果。比如:

·惠德尼靠小店里的几件不起眼的工具,发明了纺织机;

·贝尔用看不起眼的简陋器械,发明了电话。

·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工作本质上要求我们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满足市场和外部环境的需要,努力追求资源条件价值最大化。

在我们的工作中,当看到一个新鲜事物时,能不能当作一个当作一个美妙方案的开端?收到一件小礼物对自己有所触动时,能不能由此展开联想将其运用到产品的开发上来?当看到一则新闻时,能不能以此为契机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必要条件是资源条件价值最大化形成的条件,要做到资源条件价值最大化,就要做一个工作的“有心人”,要在面对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或者司空见惯的条件时,去想:“它的最大价值在哪里?”

资源条件集成化

在快乐岛上,如果人们在工作中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只能以浪费更多的不必要的资源为代价,那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因此,人们总是以资源条件的最大程度的有效使用为目的来确定行为,把做事情的行为与价值目标联系起来,通过对资源条件的有效控制来实现事情的价值目标。他们总是想法设法地聚集零星的、分散的资源条件,做到资源条件的集成化。

有一种织鸟,是以懂得编织技术出名的鸟类。它们常常集合许多同类的力量,合力来编织一所体积相当庞大的鸟窝。织鸟筑窝所用的材料,就是各种植物的纤维。它们把纤维首先盖—个大屋顶,然后再在大屋顶下面分别编织许多的鸟窝,好像我们在一幢大厦里分别建筑的许多厅堂和房间。一座鸟窝起码可以容纳三百只织鸟住在一起。

自然界的生物为了适应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极其珍视资源条件的有效利用。织鸟编织体积如此大的鸟窝,通过集合同类的力量和各种植物纤维来完成,体现了资源条件的集成化。

有一年,厄扎尔总理率领本国代表团赴瑞士参加国际会议。会议期间,他灵活地穿梭于其他国家领导人、银行家、企业家之间,并同他们举行会谈。在短短的3天内,瑞士银行就做出为其提供100亿瑞士法朗的为期19年的低息贷款的决定,世界银行和欧洲住宅基金会也分别同意为其提供4亿和1亿元贷款。

厄扎尔作为一国总理,给本国争取贷款有相当多的途径,如邀请有关各方参加专门为其举办的会议,或者专门成立一个争取贷款的机构,等等。但是,那样做无疑会浪费更多的资源条件。所以,他利用会议间隙与其他与会者接触,并说服他们为其提供贷款。在实现开会的目的之外,也获得了贷款。他之所以无需其他条件支持,自己就把贷款的事情办成了,是因为他做到了资源条件的集成化。

在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蔡来兴提出了“集成经营”的概念。蔡来兴委员告诉我们,借鉴现代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走集成经营的创新之路,是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看看下面的例子:

戴尔承诺“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定制电脑”,并且说到做到。戴尔的生产、销售、客户服务以及与供应商的合作都是在一系列标准化技术上进行的。戴尔让客户在其提供的一系列标准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再把客户的订单传至信息中心,由控制中心将订单分解为子任务,并通过与企业间的信息网将任务分派到上游配件制造商,各制造商按电子配件生产组装,并按控制中心的时间表供货。戴尔做到了每一个产品都按订单生产,产品从工厂直接送到客户的手中。

如果让产品经过批发、零售等多个流通环节再到客户手中,无疑会增加成本。戴尔通过建立标准化技术和成熟的网络,把客户信息、制造商等资源件的有效地整合起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戴尔的经营模式体现了资源条件利用的集成化,由此也带来了竞争优势。

在日本三洋家用空调机生产线,原来的热交换器组装流水线是需要一个员工把穿完管的热交换器装箱后,用手推车运送到涨管设备旁,然后由另一个员工操作设备涨管,再由第三个员工把涨完管后的热交换器搬运到另一条悬臂运输线上。他们发现,如此运作对人力有所浪费。于是,他们把热交换器组装线的传送带延伸到涨管设备旁,可以减少一个做运输的员工,又把涨管设备迁移到悬臂线旁,由涨管工人直接把热交换器送到悬挂臂上,又可以减少一个做搬运的员工。通过两次对工序进行的重组和合并,操作人员由3人减为1人。

在这里,三洋的管理人员通过资源条件的集成化,发现多用了2个人,通过改进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员浪费。

工作中,要做到资源条件集成化,就要充分利用公司内部和外部一切可用的知识、技术、物质等,对新旧资源条件进行不断整合,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使用效益。

比如,公司的资源常常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成员中间。一个人需要的情报可能保存在另一个人的文档中,一个部门的方案可能在另一个部门已经有过实践……为此,就要重视内部信息的沟通,可以利用内部局域网建设工作平台、论坛,各成员每天将自己的工作信息(新的计划、遇到的新问题、新的客户等)输入系统,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条件。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可见资源闲置的情形。比如,有许多时间是没有事务的时间,如果在这些时间里精力充沛而又无所事事,那么身边的资源条件就未加以充分利用。这时,完全可以做一些互相没有冲突的、与现在的事情相辅相成的事情。如浏览专业书报刊杂志,访问有关的网站,修正有待完成的作品,整理客户资料,文档归类,等等。

良好的习惯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是长期坚持这样做,无疑会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节省更多的工作开销,让所提供产品(服务)或创造的价值建立在尽可能低的资源条件上。

岛上的快乐

在我们的工作中,总是有着相当多的资源条件:组织条件、人际资源条件、物质技术条件、资金等,这些是我们所依恃的条件。

因为有了资源条件,动辄大笔地开销;遇到事情总离不开充分的条件支持;在没有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情不能作出决策,很难单独开展计划;如果上级对事情没有要求,就凭感觉做事;如果对事情有要求,凡事总是要等到有清晰的步骤、方法时才去行动;一旦没有了交待,就不愿意研究具体情况,随随便便就做出决定,或许下不负责任的承诺。

因为有了资源条件,工作起来拈轻怕重。有时,虽然对工资现状不满足,但如果想赚得更多,不是通过对本专业内有潜在价值的开发去实现,却总想着有没有什么捷径或者现成的机会,结果却并不能把握真正的机会。

因为有资源条件,把那些“小问题”不放在眼里,对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者无足轻重的顾客不屑一顾。因为自己是公司中较有资历的成员,就会认为后来的人没什么经验、能力,要么抱怨别人做得如何不好,一有机会就跟人过不去,芝麻大的小事总不会忘了要么嘲笑,要么刁难别人一番!

我们因此得到骄奢的快乐。

在快乐岛上,工作的条件简单明了,没有奢华的部分,能够培养人的工作能力,抵制不良恶习的侵蚀,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人们十分珍惜资源条件、人际关系,对人质朴、亲切,容易和他人沟通思想和感情。他们得到俭朴的快乐。

约翰·D·洛克菲勒是美国最著名的企业王朝的创建人,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出生在乡间,他的童年穷困潦倒,家境十分贫寒。后来,洛克菲勒聚敛了巨额财富。但他保持高尚的品质,且生活非常俭朴。他曾是美国的首富,但他拒绝奢侈糜烂的生活,他不喝酒,不抽烟,不贪女色,一心一意地盯着他们的事业。约翰·D·洛克菲勒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时时刻刻都在给他们灌输“一无所有”的价值观。为了不让他们知道父亲是个富人,他的几个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前,从没去过他的办公室和炼油厂。他把家虚拟成公司,称妻子为“总经理”,孩子们靠做家务来挣零花钱:打苍蝇2分钱,削铅笔1毛钱,练琴每小时5分钱,修复花瓶则能挣1元钱,一天不吃糖可得2分钱,第二天还不吃奖励1角钱,每拔出菜地里10根杂草可以挣到1分钱,保持院里小路干净每天是1角钱,劈柴的报酬是每小时1毛5分钱……后来,“洛克菲勒家族”拥有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垄断财团——美孚托拉斯。他们的家族世人瞩目,无人不知。

人类有一种真正的快乐源于对资源的危机感,认为自己一贫如洗,就会自动自发地奋斗,在奋斗中就会习得真正的快乐!

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个马褡子。这件文物是厚帆布制品,是董必武从江西瑞金参加长征出发时带在身边的。马褡子称得上是他的万宝囊,里面装着他酷爱的书,随时用的针头线脑和小布头,简单的行李和衣物。有时在行军中看到前面的人扔掉的破袜子,细心的董老会弯腰拾起来洗干净,装在里面备用。有一次一位红军女战士袜子破了,正寻觅补纳的布角,董老笑着从马褡子里把旧袜子掏给她,令她佩服不已。董老自己的袜子坏了,到了宿营地,就动手用破袜底补好。长征路上,伴随董老走了二万五千里的还有一双破胶鞋,行军中磨破了,也从马褡子里拿出旧布补了又补,一直用到陕北。1937年到了延安中央党校,他的马褡子里还剩下四只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旧袜底,但实际上他的马褡子却比原来还重了。原来,在路上有位老同志为了减轻负载,把一条破毛毯扔了,董老看到觉得扔掉可惜,估量了一下自己的行装,就把那条破毛毯也装到马褡子里带到陕北。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题写“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作为座右铭。仍然保持着革命年代的生活作风。董老得到俭朴的快乐。

当年,美国记者斯特朗在延安访问后,深有感触地说,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没有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革命前辈在延安只有俭陋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精神饱满,斗志高昂,同志间保持真挚的感情,他们得到俭朴的快乐。

传说中的古代圣贤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生活却十分节俭。尧、舜、禹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由于他们的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圣贤们得到俭朴的快乐!《左传》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骄奢,是邪恶中的大恶。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而把骄奢浪费看作一种恶行。在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靡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

俭朴的快乐是高尚的快乐。第二章去岛上在陌生的世界工作——最充分地符合要求

在快乐岛,人们在一片陌生的环境里工作: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场所、陌生的规章制度……而他们所做的产品必须销售给来自不同国度的陌生的游人,游人们有各种生活背景、文化习俗,他们抱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现实的情形与每个人的愿景完全不同,人们对世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感。当他们把事情做得完全符合要求,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众人的承认,他们也因此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尊重真实,尊重差别

面对快乐岛这个陌生的世界,人们首先要超越个人的主观臆测,尊重客观的情形,尊重真实,尊重差别。

英国哲学家培根把“追求真理,认识知识,信赖真理”看作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在工作尊重真实性,是一种高尚的人性精神。《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中载,齐景公问晏婴:“天下有没有最大的东西?”晏婴回答说:“有啊,在北海有一中种鸟叫大鹏,它脚踏浮云,背耸苍天,尾横天涯,跃饮北海,脖子与尾巴塞满整个天地,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景公又问:“那么有没有最小的东西?”晏婴说:“也有。东海里有一种小虫子,竟然在蚊子的睫毛里筑巢,在巢里产卵孵化,小虫子长大从蚊子的睫毛飞出去,蚊子竟然没有察觉,我只知道东海的渔民管它叫焦冥。”“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工作中的一切原来都是由客观之物构成的,大的很大,小的极小。

历史上,波斯帝国在正值鼎盛时期,随时准备推翻希腊的统治。不过,在于公元前480年爆发的萨拉米斯岛战役中,希腊海军司令西米斯托可斯凭借对海风的全面了解,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波斯舰队,使战争局势发生了扭转。有人说,希腊文明,乃至此后的西方文明之所以能持续发展,这与希腊和波斯战争期间双方力量的抗衡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希腊海军司令西米斯托可斯对海风这一真实情形的掌握功不可没!

家乐福是一家连锁零售企业,在其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市场的差异性。一位家乐福中国区区长检查天津的一家门店,他每走到一座货架前,都会问店长同一个问题,这个分类有没有天津当地的商品,如果店长回答有天津当地的商品,他便笑逐颜开,当有些分类中没有天津当地商品时,他又会流露出不悦的表情。家乐福这种彻底的本土化,就体现了尊重真实,尊重差别。

家乐福在开店时,非常重视当地商品的选择,在确定新店商品结构时,当地品牌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地的特色商品必须采购进来,而且这些当地商品会毫不犹豫的加入到高敏感商品的分类中去,对这些商品制定更低的零售价格。为了突出本地商品,家乐福有标准的当地商品标识,这些标识按照规定必须插在货架上,以提醒顾客迅速找到当地商品,加强了超市与周边顾客的沟通,使商品更加贴近当地顾客。

家乐福在选定商圈时,对某片区域内的人口规模和特征,包括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都要细致了解。为了划定重要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还要计算出不同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和密度,了解区域的交通和周边商圈的竞争情况等等。

家乐福在选址过程中,也很好的体现了家乐福对顾客服务的理解,这种理解的核心是对顾客群的细分,这不仅仅是以地理位置的细分,而是出于对顾客购物行为的细致分析。家乐福一般会根据商圈内的河流、街道、天桥、邮局、银行、竞争对手的门店等等因素,将目标商圈划分为很小的区域,这完全可以打破自然的居民小区,因为家乐福认为这些因素会导致居民有着不同的购买行为,比如有条河流可能会使河对岸的居民来这边购物显得不方便一些,自然他们购物的次数和人数会少一些,同样如果在某个区域中间有条比较宽的快速路,这会使对面居民感到过来购物比较麻烦,那么他们过来购物的次数和人数也会较少,又比如如果选址地点旁边有家邮局,那么商圈外的顾客就会多一些。其实只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一些,就会将商圈划分的更细致一些,商圈的细分就是对顾客的细分,选址过程就是努力找到有着某种单一共同点的居民群,也就是区分出有着不同购物行为特征的顾客群,然后才是分别对这些不同的细分顾客群进行调查和分析。

由于这些前期工作做到位了,就不会出现开了超市没有人光顾、定价不合理或者货架上的货品无人问津等问题了。世界上越大公司,做事情越是尊重真实,尊重差别。

所谓“在商场上,每一笔生意都是独一无二的”,成功的关键在于针对具体环境处置问题,而尊重真实,尊重差别无疑是最宝贵的东西。美国学者戴维·科利斯在《创建公司优势》一文中称,任何一种战略,即使其成就再辉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公司产生实效。那是因为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起点,都在不同的背景下运作,都有基本不同的资源类型。因此,并不存在一种能适用于所有跨行业公司的最佳解决方法。戴维·科利斯的观点体现了尊重真实、尊重差别的重要。

毛主席在工作中向来注重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检验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大革命时期,毛主席曾深入湖南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际、长沙等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著名的《湖南农村运动考察报告》。为进一步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纠正“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毛主席在赣粤闽三省之交的寻乌走访全县7个区21个行业,遍访苏维埃政府委员、前清秀才、区乡干部、乡村教师等上百号人,写出了近10字的《寻乌调查》。瑞金市党史办研究员曹春荣介绍,仅在1930年5月至1933年11月间,毛主席至少写出了11份调查报告:《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木口村调查》、《分田后的富农问题》……这些至今仍散发着科学求实光辉的调研作品,也是毛对中国革命苦苦求索的脚印。由于有了数十次的深入调查研究,几乎没有人能像毛主席那样清楚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和各阶级的状况。在他著名的寻乌调查中,毛主席指出:大中小地主和富农,共占全县总数的10.445%,却占有70%该县的土地。在兴国调查中,他又发现,兴国第十区地主富农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却占有全区80%的土地。通过一次次深入调查,毛主席不断深入地认识了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为为制定正确路线掌握了可靠的依据。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是毛主席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反复强调的观点,成为人们的信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调查”、“正确的调查”、“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尊重真实、尊重差别。

杰克·韦尔奇是通用电器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他被誉为全球第一CEO,从1981年入主通用电器起,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里,杰克·韦尔奇使通用电器公司的市值达到了45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排名从世界第10位提升到第2位,他所推行的“六西格玛”标准,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几乎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他本人也成为世界上最令人仰慕的商界领袖,CEO们争相效仿的偶像人物。

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作为GE公司总裁在长达20年的管理实践中所体现的一些管理细节,包括:手写“便条”并亲自封好后给基层经理人甚至普通员工;能叫出1000多名通用电气管理人员的名字;亲自接见所有申请担任通用电气500个高级职位的人员等。

杰克·韦尔奇认为,领导要通过员工调查及时得到员工的反馈,这样的方式有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进行的培训课上搞员工调查或者专门搞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企业政策方面的问题,如公司最近的政策是否符合他们的意愿,这种调查最重要的一项是:调查你从公司年度报告中读到的公司,是否是你现在所工作的公司。这样可以知道员工是否对公司满意。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应该把调查结果公开,让员工看到,让分析专家看到,让看高层领导到,让大家都知道企业出了什么问题。

杰克·韦尔奇认为,领导要随时对下属进行评价,做出评价对领导来说应无时不在,就像呼吸一样,领导的评价不仅要在分配股份红利时或提升谁的时候进行,甚至在走廊里碰到某个人的时候都要进行评价。

杰克·韦尔奇认为,领导要让每个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例如可以这样做:领导可以把对每个人的评价附在年度奖金袋里,坚持这样做会使你的下属知道他们如何去做,做什么,因为他们认真做会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

1999年,杰克·韦尔奇为推动电子商务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为了让领导层真正接受,他并非仅仅做报告、提口号,还做出了一个细节安排——让年轻职员充当资深管理者的互联网“小老师”,规定这些“小老师”每周花3到4个小时教年长的同事上网,学习研究竞争对手的网站。当然,韦尔奇也有自己的“小老师”。他认为这套真的管用:“就是这套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行动,帮我们克服了真正的障碍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一旦克服了恐惧,体验到电子商务的效力,我们便发觉把一家公司数字化和发展电子商务模式,比我们听的想的要简单多了。”如果韦尔奇仅仅任命一个负责电子商务的主管,能真正推动这项变革吗?

那些工作能力卓越的人常常是尊重真实、尊重差别的人,他们能取得出色的业绩很大程度归功于他们对工作一贯的认真、仔细。

在一个夏季,沃尔玛公司的一位管理者发现,在那段时间里婴儿尿布和啤酒的销量大增,这如果在一般的商店也许就会被忽略过去,但沃尔玛超市的管理者没有轻易放过这个现象。他们立即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且派出了专门的队伍在卖场内进行全天候的守候观察,最终弄清楚了原因所在。原来,购买这两个产品的顾客一般都是年龄在25—35周岁的青年男子,由于孩子尚在哺乳期,所以每天下班后他们都会遵太太的命令到超市里为孩子购买婴儿纸尿裤,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大都会为自己顺带买回几瓶啤酒。

沃尔玛的管理者立即针对此现象采取了行动:将卖场内原来相隔很远的妇婴用品区与酒类饮料区的空间距离拉近,减少顾客的行走时间。根据本地区新婚新育家庭的消费能力的调查结果,对这两个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再一次的调整,使价格更具有吸引力。向一些购物达到一定金额的顾客赠送婴儿奶嘴及其他小礼品。这些做法,该店的啤酒和婴儿尿裤的销售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不但大大提升了原有顾客的满意度,而且还吸引了商圈内其他竞争对手超市的同类顾客的光临。

成功的企业家时刻都在密切地关注着他们的消费者,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他们会知道一些十分精确的数字,比如全国平均每人每天吃几个汉堡包、几个鸡蛋,每人有多少时间花在做饭、吃饭上,因为他们明白这正是市场营销中必须弄明白的信息!一个人一定要尊重真实,尊重差别,清楚工作的状况,由此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抓住成功的机会。

竺可桢为了研究气候以及气候与各种生物的关系,从青年时代起,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天的气温、气压、风向、风力以及花开花落、候鸟迁徙的日期等逐一记录下来。建国初期,竺可桢家住在北海公园的东北边,他的工作地点中国科学院院部却在北海公园的西南边。为了观察方便,他从不坐小汽车,而是一直坚持步行上下班。不管刮风下雨、严冬酷暑,人们总是看到竺可桢,每天两次经过北海公园:早晨从北海公园的北门进,南门出;傍晚又从南门进,北门出。竺可桢每次经过北海公园时,都仔细观察物候的变化情况。他详细地记录了北海公园冰冻和融化、植物始花、燕子归来、布谷鸟初鸣等物候现象的日期。

就这样,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进行气象和物候的观察,从不间断。竺可桢用长期观察所获得的资料,绘制了一幅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的曲线,还写了一本内容丰富的《物候学》。

工作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内容和相关性质的现象组成的,要尊重真实和差别,就要尊重事情细小的变化,掌握真实的信息,而不能人云亦云,只看表面、概貌。长期坚持信息的连续性和积累,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真知灼见。

坚持真实性

史书记载,埃及的迪拉玛,被称为魔鬼城。从比东法老到兰塞法老的600年间,凡是走进小城的外地人,没有不上当受骗的。然而,自从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来到这里,这个说法就被打破了!他作为一个外地人,在小城住了一年,不但头脑和以前一样清晰,而且随身携带的东西一件也没有丢。这究竟是什么“奥秘”呢?

2300年后的一天,考古学家在迦勒底山脚下挖出了7块巨大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刻着这么一行字:“当你对自己诚实时,天下就没有人能够欺骗你。”这句话,正是古希腊哲学家留给后人的“奥秘”。对自己诚实,就是要求自己坚持真实性。

2001年1月,布什总统委任鲍威尔为国务卿。鲍威尔博学,极富机智和洞察力。鲍威尔之所以成为出色的领导人,原因之一是他不容易为表面的分析或舆论误导。鲍威尔尊重别人,但他知道,专家也会犯错。他相信,机构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质疑专家的意见。鲍威尔说:“我一向认为,为上司解决问题,要比为他们制造麻烦好得多。”而“粉饰太平”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一次跳伞训练中,鲍威尔当时是高级军官,在最后一次飞行前,指示队友检查降落伞自动打开的拉绳。几分钟后,他又命令大家各自检查一遍,并叫队友互相检查一遍。临跳伞的一刻,他又亲自检查了所有伞绳,结果发现一个中士的伞绳没有系好。鲍威尔在意小节,防止了可能发生的事故,顺利完成任务。

鲍威尔的出身、学历、仪表均极为平凡,但在国内却倍受美国民众推崇。这与他本人尊重真实、注重细节的领导风格也不无关系。他在担任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时,期间数次鹰派想发动战争,都因为他能够提出详实而精确的伤亡数字和代价而作罢。

一个人做事情,如果能坚持真实性,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长期如此,就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了。

2004年7月的一天,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出现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参加在这里召开的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在会上他把一本百科全书交给另一位物理学家普雷斯基,这并不是一份见面礼。1975年,霍金提出了“霍金辐射”理论,他认为黑洞向外发出极少量辐射,因此消失的黑洞可能进入了一个平行的宇宙。这一观点在理论界引起了极大争议,物理学家普雷斯基教授认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并打了一个小赌,赌注就是一本普通的百科全书。经过30年的潜心研究,霍金终于又有了新的发现。他说,他和其他科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黑洞不会吞没信息,黑洞只是看起来形成了,但接下来它会打开,并释放出那些有关其吞没的物质的信息。物理学上“信息悖论”这一巨大难题由此解开。这就等于推翻了自己过去的说法,但对于霍金来说,真理更为重要。

霍金的这一科学态度受到科学界的广泛赞许!许多人认为,要让一位世界科学权威公开承认自己的理论有错误,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英国一位作家为了编写《英国科学家的性格和修养》而采访达尔文。作家不客气地直接问:“你主要缺点是什么﹖”达尔文回答:“不懂数学和新的语言,缺乏理解力,不善于合乎逻辑地思维。”作家又问:“你的治学态度是什么﹖”达尔文又答:“很用功,但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一般说来,像达尔文这样的大科学家,科学成就的光环足以掩盖自己的缺点,在回答问题时,说几句轻描淡写的话,也没有人会产生异议。但达尔文却是坚持真实性的,他可以把自己的缺点也毫不掩饰地袒露在别人面前。

在美国西点军校,任何人到校的第一天,都会被要求脱光衣服拍一张“姿势照片”。这样做可以把每个人都放到平等的位置上,摆脱以前的所有东西,每个人都只剩下上帝所赋予的身体。西典军校的学生们被灌输了军校严格的道德规范:不许说谎、欺骗和偷窃,也不能容忍别人这样做。

坚持真实性是一种高尚的人性品质。一个人、一个团队,任何工作都需要坚持真实性。

一般人有一个人性的弱点,往往喜欢别人说真话,自己却不一定说真话;往往喜欢听针对别人的真话,却不喜欢听针对自己的真话。虚怀若谷,闻过则喜,真能做到的并不多。现实中,“报喜不报忧”是人们的常见病!有的人认为,领导者也有着一般人性的弱点,喜欢听好消息,不喜欢听坏消息,员工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有什么情况必经精心筛选后,再择其好话向上汇报。如果你明白工作是一个过程这样的道理,这样做无异于给这个过程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在某一天被引爆,其后果是“报喜不报忧”的成果所无法弥补的。

每一个人都应当要把敢说真话作为追求。真话不等于真理,但毕竟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说真话关键在敢于说出真相,并承担相应的后果。就像列宁所说的:“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人们不大敢说真话,要么是为尊者讳,要么是怕受到打击报复。听众若是小肚鸡肠,一听到真话就恼羞成怒,怎能形成说真话的氛围?每个人也要具有容人说真话的雅量。

在我们的工作中,只有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具有真实性,所作的汇报、对团队成员提供的信息也具有真实性,我们的工作品质才真实可信,人的品质才真实可信。

一个公司如果缺乏真实性,必然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做假账、贪污、操纵市场等等行为就是缺乏诚信的恶果。要把事情做成功,就要把诚信作为真正信仰的价值观,把信守承诺和严格履约作为基本的行事准则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工作中,要表里如一,实事求是,用信誉去兑现自己的职责。在同事之间要努力营造客观的工作氛围,以诚为本,以信立身,确立自身的信用形象。

当我们决意尊重事情的真实性时,就会不抱任何成见地、用公平的眼光去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是被我们误解的,或者否定的,很多东西只被我们看到了他的表象或一部分而已。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会发现本质的一面。

当一个人做到了坚持真实性时,就不会太在意个人的利益得失,不会拘泥于一时一事的成败,不会计较一点一滴的恩怨,而是服从于团队的目标、事业的大局、战略的远景,心胸坦荡,无所畏惧!

遵守规定

在快乐岛,人们深信一丁点混乱可能导致的难以承受的后果。为了保护共同的劳动秩序,各项作业严格按规定进行。岛上的每一个人都深知规定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规定,从而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规定性是事情属性。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比如烧开水要烧到100℃,如果只到99℃不再持续加温,是永远不能成为真正开水的。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是客观的要求,是一种规定,不是主观的个人意愿。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就要遵守各种各样做事情的规定。

许多著名企业对工作都有明确的规定,他们的员工也是遵守规定的典范。

麦当劳为了确保汉堡包的鲜美可口,对制作汉堡包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面包的直径均为17厘米,因为这个尺寸入口最美;

·面包中的气泡全部为0.5厘米,因为这种尺寸味道最佳;

·肉饼必须由83%的肩肉与17%的五花肉混制而成;

·牛肉饼重量在45克时其边际效益达到最大值;

·汉堡包从制作到出炉时间严格控制在5秒钟;

·一个汉堡包净重1.8盎司,其中洋葱的重量为0.25盎司;

·汉堡包出炉后超过10分钟,薯条炸好后超过7分钟,一律不准再卖给顾客;

·汉堡包饼面上若有人工手压的轻微痕迹,一律不准出售;

·与汉堡包一起卖出的可口可乐必须是4℃,因为这个温度最可口;

·柜台高度为92厘米,因为这个高度绝大多数顾客付账取物时感觉最方便;

·不让顾客在柜台边等候30秒以上,因为这是人与人对话时产生焦虑的临界点。

麦当劳的作业手册,有560页,其中对如何烤一个牛肉饼就写了20多页。在麦当劳,从原料供应到产品售出,任何行动都必须遵循严格统一的标准、规程、时间和方法,全球各地的顾客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不同时间,都能品尝到品质相同、鲜美可口的美式汉堡。风靡全球的麦当劳,在世界121个国家中拥有3万家店,每天,令人惊奇的吸引着世界上4500万人就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麦当劳员工遵守规定的结果。

做事情遵守规定,是保证工作品质的途径。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标准化管理,就是为了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准确无误,而不容忍主观上的随意性,从而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国际名牌POLO皮包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八针”的细致规格,20多年立于不败之地。

·九牧王西裤的品牌宣传:“5600人的共同努力,造就了一条。九牧王西裤的件用针分别为:锁边10462针,缝制针、凤眼330针,打枣500针,拉枣500针,拉耳800针,针钮160针,总计23000针。”这种宣传很鲜明地传达了此种西裤的品质。

·沃尔玛公司有一个著名的“三米原则”,要求员工无论何时,只要顾客出现在三米距离范围内,必须微笑着看着顾客的眼睛,主动打招呼,鼓励他们向你咨询和求助。同时,对顾客的微笑还有量化的标准,微笑时露出“八颗牙齿”。遵守明确的规定让服务更加亲切动人。

·在三洋制冷的生产现场,没有一个质量检查员,但却不会加工出一个不合格品。因为每一位员工严格遵守“质量三确认原则”的规定:确认上道工序零部件的加工质量,确认本工序的加工技术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确认交付给下道工序的产品质量。上道工序的质量存在问题,下道工序拒绝接收,不合格品就无法继续流转下去。由于员工人人不接受不合格品,不生产不合格品,不转交不合格品,从而实现了“不合格品流转为零”。

遵守规定的人从来不喜欢那种“大概”、“也许”、“可能”一类的话。对待大小事情,总是讲究准确性,以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而引以为豪。

爱喝啤酒的人都知道德国的啤酒最有名。品尝德国刚出罐的鲜啤酒,口感的确浓郁醇香,名不虚传。早在1516年,德国人为了保证啤酒的总体质量,就颁布了《啤酒纯度法》,规定了在啤酒里除了酵母、啤酒花、麦芽和水以外,不能添加任何辅料。快500年过去了,这部法规到现在还是德国人制造啤酒必须遵守的。德国啤酒一定要放到地下18米以下的地窖中发酵8周以上才允许上市。其它国家也向德国人学习做啤酒,可是他们对待自己的啤酒就没那么严肃认真了。比如日本给啤酒添加了其它新型添加剂,而且4周就可以和顾客见面了。德国人的遵守规定让人们得以喝到世界上最好喝的啤酒。

许多德国公司严格地制定工作标准,人们在工作中不仅非常严谨地遵守标准,而且力求超出已定的标准,总是希望通过超越标准的要求来突出优势。他们致力于把事情做到符合规定,从而制造出了让世人赞誉的优质产品。在第三届博赛尔—盖洛普世界产品全球民意测验中,德国产品的美誉度为35.1%,超过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等国。

今天,销售、服务都是围绕顾客的核心利益展开的,要能够满足这种要求,遵守规定至关重要。一个企业的优势不是体现在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能做的有多好,而是你万无一失的水平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便利之外还要绝对可靠。始终保证产品、服务质量的稳定,这才能够体现企业服务的真实水平,这样的服务,才是好的服务、才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很自然地这种能够严格遵守规定、保持服务质量稳定的能力也是企业的一种核心能力。

对于公司的员工来说,遵守规定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而且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被强加“不敬国家所奉的神,败坏青年”的罪名入狱,他在被判死刑后本来有机会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出监狱,但是他认为法律不可违抗,在狱中毫无怨言地喝下毒药。

在苏格拉底看来,规定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正如康德所说:“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心灵感到深深震撼。一是我们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尊重规定是一个人的信仰问题,与是否受到约束没有关系,与别人是不是尊重规定没有关系。

犹太人从小就接受《塔木德》的教育,深切地了解恪守契约的重要性。所以,犹太人信守合约的诚信可以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在做生意时,犹太人从来都是丝毫不让,分厘必赚,但若是在契约面前,他们纵使吃大亏也要绝对遵守。在犹太人看来,契约是他们存在的理由,如果不遵守契约就有灾难。因此,他们诚实地经商,不欺诈,遵守合同,因为诚实是最高的商法,平等地交易、公正地执行,可获得最多的实际利益。在全世界商界中,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是有口皆碑的。和犹太人订约,可以得到毋庸置疑的执行保证,犹太人一旦签订契约,不论发生什么问题,绝不毁约。

在我们的工作中,要定时检查自己的工作表现,如果发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规定,就要立即予以纠正。比如,当没有人在场、或没有人管理、或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惰性。你的思想必须要有相应的限制才能保持原有的动力,那就是严格地尊重规定。比如,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混浊局面”是我们滋生惰性的最佳时机,这时必须用相应的纪律约束自己,强制自己远离惰性。“无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有规定,才有秩序。如果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按个人的意愿行事,是非常糟糕的事情。遵守规定还要养成从小事做起的习惯,大事不糊涂,小事也不能马虎。大家都严格遵守规定,任何人如果违反,决不姑息纵容,让自己和别人都没有投机取巧的空间,集体的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各项工作才能做到有序进行。

尊重每一个人

在快乐岛,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的个性不同,思维习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每一个人都知道,只有对他人抱着尊重的态度,才能顺利地与他人一道共事和生活。

尊重人,是崇高道德的表现。法兰西皇帝拿破仑非常尊重他的士兵。他曾宣称:每个士兵的背囊中都有一根元帅的棒。可见,尊重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促使自己把优秀的人性、卓越的品质发挥到极至。

1966年4月1日,周总理到地震严重的河北慰问受灾人民,这天上午,王口公社和郭西公社的社员们齐集到广场,11时20分,周总理来到广场,登上一辆卡车,正准备向社员群众发表慰问讲话,突然发现现场的群众是迎着风口坐的,原来,当地政府考虑到周总理身体不好,希望总理在背风的地方讲话,而周总理要求大家向后转,然后让司机调转方向,开车到群众的面前,总理一个人迎着风而立,而群众则可背风听他讲话了。

周恩来总理是世人尊敬的领导人。他面对人们时,用“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有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来要求自己,不忽视每一个“细节”,就是出于对每一个人的尊重。越是受人尊重的人,越是尊重人的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