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1:19:0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教材精讲

辛素飞,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博士,已在心理学领域发表多篇核心论文。近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学考研相关课程培训工作,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心理学相关考试课程,具有深厚的讲课实践经历和网络授课经验,善于归纳总结知识点,在讲授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其中,深入浅出地将核心知识点透彻分析,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授课特点:提纲挈领,条例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考研真题解析

辛俊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硕士。现执教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讲授心理学课程,主讲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课程。参与多项北京市科研项目,对心理学专业课的知识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题思路。

授课特点:富有激情,思路清晰,善于总结解题方法并运用贴切的生活实例说明问题,引人入胜。

第一部分 教材精讲[视频讲解]

第一章 引 论[视频讲解]

一、实验与观察

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自然观察只能等待所要观察的事物出现时才能进行,或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观察;而实验方法则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它能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因果性的说明。

实验方法有如下的一些特点或优点:

1.实验者总是带着特定的目的去进行实验。这样,他至少知道他将要观察行为的哪些方面,什么时候去观察它们。也就是说,实验者规定了他将要研究的事物。

2.实验者设置的实验条件为他的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他可以在做好去测量和记录的充分准备时开始实验。这样,通过控制某事件的发生,他就可以使它重复产生,以便确信某种现象是不是前后一致。

3.实验者设定了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就可以重复实验,对他的结果做独立的检验。

4.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只改变某一条件,看实验结果是否就是这个条件引起的。

简要地说,实验方法可以“产生”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不到的。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心理学实验和它的各种变量(一)自变量

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可以分为以下4种。

1.刺激特点自变量

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例如,灯光与声音引起的反应时不同,强度不同的声音引起的反应时也不同,我们把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

2.环境特点自变量

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声、白天或夜晚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在记忆实验中,两组被试都在同一实验室学习,但在测验时,第一组被试在原来实验室进行,而第二组被试换一间实验室进行,研究者想要知道,不同的测验环境是否对记忆有影响。这可以说是典型的环境特点自变量。

3.被试特点自变量

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也都可以作为自变量。老年记忆的研究中常把老人的记忆与青年人的记忆作比较;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年龄、性别的选择十分重要。对于被试特点自变量,主试只作选择而不能改变它,这和主试可以任意调节声音刺激的强度是不同的。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当被试来到实验室时,他们在各方面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当主试对被试进行分组时,一组被试与另一组被试的差别便产生了。例如,研究者对三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是否对记忆有不同影响感兴趣。第一组被试对每次呈现的3个单字机械复述即死记硬背;第二组用每次呈现的3个单字造一句子;第三组对3个单字所代表的实物形象进行想象。应该注意的是,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都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而造成的。(二)因变量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

信度是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结果)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种因变量(或测量被试反应的方法)是不可靠的,它缺乏一致性。

2.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

当确定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时,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例如,在问题解决的实验中,你规定的因变量(反应变量)是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解决问题的多少。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因变量。当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且是按困难程度越来越难排列时,解决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量是有效的;但是,如果问题很多但非常容易,那么解决问题的数目就不能说明或测量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不过是说明或测量他的阅读速度罢了。

3.因变量的敏感性

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一类叫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且没差别时,就说实验出现高限效应。另一类是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且没有差别时,就说实验出现了低限效应。(三)额外变量或自变量的混淆

当我们在一次实验中确定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以后,就应该使实验的其他条件保持恒定,因为只有这样实验中的因果关系才能得到明确的说明。所以,额外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

额外变量的控制:

①排除法

②恒定法

③匹配法

④随机化法

⑤抵消平衡法

⑥统计控制法

三、实验范式

斯楚普测验(stroop test)就是一种实验范式。在斯楚普测验中使用一系列颜色词(红、绿、黄等),但词义与书写该词的颜色不匹配。例如,“红”字用绿色写,“黄”字用红色写等。实验中当要求被试尽快说出字的颜色时,被试常常自动地首先把字读出来了,这就是颜色命名的过程与读字过程的竞争。由于阅读是一种自动化过程,因此人们倾向于先读字,这样,字义的自动加工过程就干扰了有意的颜色命名的过程。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准实验设计[视频讲解]

一、准实验设计

1.单组准实验设计

2.多组准实验设计

二、时间系列设计

A.设计模式:01  02  03  04  X  05  06  07  08

B.引入实验变量X后,时间系列设计的某些可能的结果模型

三、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A.设计模式

X101  X002  X103  X004

B.数据的统计检验

两因素方差分析:2(实验处理)×2(实施顺序)

第一次施行  第二次施行

X1  01   03

X0  02   04

四、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A.基本模式

01   X   02

… … … … … … … …

03 04

B.主要缺点

选择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该设计的效度。

一般有两种数据分析方法可供选择。(一)t检验法

要计算的不仅有两组各自后测的成绩平均数02与04,还要分别计算出两组前测成绩的平均数01与03。对02与04的比较,要以01与03的比较作为基线。

对两组前测成绩的平均数作比较,以评价它们的等值性。如果01与03是等值的,则可以用两个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法,以检验两组后测成绩平均数02与04差数的显著性。如果对01与03比较的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不能直接对02与04进行比较,而必须用02—01与04—03这样的两组后测与前测平均数的差数进行比较。

五、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设计

A、基本模式

01  02  03  04  X   05  06  07  08

… … … … … … … … … … … … … …

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B、评价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基本上得到控制。

测验的反作用、选择偏差等因素是实验处理X的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该设计的外部效度

六、平衡对抗设计(轮组设计、拉丁方设计)

A、平衡对抗设计

实验中由于前一个实验处理影响后一个实验处理的效果,采用此设计可对实验处理顺序进行控制,使实验条件均衡,抵消由于实验处理先后顺序的影响而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B、轮组设计

在实验中,由于学习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存在,因而在实验方法上,使实验内容的先后次序轮换,使情景条件和先后顺序对各个实验组机会均等,从而排除这两种效应的影响。

七、非实验设计

没有真正操作自变量,但具有实验设计的某些特点,也可对因果关系进行尝试性探讨的研究设计(一)单组后测设计

1.设计模型

▪  X  O

例如:某研究者想要考察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测量学生的成绩。

2.设计的评价

单组后测设计最主要的缺点是没有比较和缺乏控制,不符合控制影响内部效度的大多数原则。除了实施的实验处理外,不能排除历史、成熟、选择等无关因素对后侧成绩的影响。

此外,很难对后测结果进行解释,也就无法推断实验结果O和实验处理X之间的因果关系。(二)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1.设计模型

▪  O₁ X O₂

2.数据处理

在单组前测后测中,对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通常检验实验组前后测成绩的平均数和后测成绩的平均数有无统计显著性差异,根据实验组人数的多少进行Z检验或T检验。

3.设计的评价

相比单组后测设计增加了前测,可提供被试的基线数据,可控制选择偏差的影响。

容易受到历史、成熟、测验的反作用、及仪器和统计回归及测验等因素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的影响。(三)固定组比较设计

1.设计模型

▪  X  O₁

▪ … … … …

▪  O₂

2.设计的评价

基本上能对历史、成熟因素进行控制,不会受测验、仪器的因素干扰;可能受选择及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3.数据处理

对实验组后测成绩的平均数O₁与对照组后测成绩的平均数O₂加以比较,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四)事后回溯设计

1.相关研究设计

O₁    O₂

相关研究是从一个被试组收集两个或更多个可测变量,并试图研究其间的关系,即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属于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或是无相关。

目的是为了说明在实验变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并提出因果关系可能存在的基础。

2.准则组设计

▪  C O₁

▪ … … … … …

▪   O₂

C表示按照一定的准则,代表一种经验的选择补充:实验设计的基本构成(考试)

基本构成

题目:中班人物画两种教法的实验

1.实验假设:用活动人教具进行一次性动态教学,其效果可能优于教师示范分步教学

2.实验被试:上海黄浦区汉口路幼儿园中二、中三班幼儿各30名

3.研究变量:(1)自变量——教学方法:分为一次性动态教学与分步示范教学两种实验条件,分别在实验班与对照班实施(2)因变量——在命题画作业中的得分。(3)评分标准:

形状(画出人的基本特征,五官俱全,描绘人的简单动作,形态有趣的为15分)

色彩(涂色均匀,配色恰当,色彩鲜艳为5分)

结构(能按主题画出简单的情节,主题突出为3分)

创作性(内容独创新颖为2分)

4.实验控制:(1)控制组间差异:被试幼儿入园时间均为半年以上,经同一天同一命题画基本基础水平测定,两组幼儿成绩无显著差异。(2)控制教材内容与教师因素的干扰:两班用同一组教材,并由同一位教师执教。

控制前一次测验中可能的偶发因素与教学效果的随机性判定:实验后50天再进行后效测验。(3)控制评分误差:所有测验按同一评分标准记分。

5.实验步骤:(1)基础水平测定:“正面直立人”。经统计检验,两组可视为等组。(2)教学实验:实验组观察活动人教具演示,并自己实践手、腿位置改变时的动态,在一次作业中教画走、跑、跳动作,共进行3次。对照组运用范例与示范,分3次教画走、跑、跳动作。(3)测定教学效果:对两组均进行命题画“我和好朋友在一起”作业测试,按同一评分标准记分。(4)实验后50天,在进行题为“大家一起玩”的命题画作业,按前评分标准记分。

6.实验结果:表1  两种教法效果比较(“我和好朋友在一起”作业成绩)表1说明,……,经t检验,两组之间的成绩差异…显著。表2  两种教法后效比较(“大家一起玩”作业成绩)表2说明, …… ,经t检验,两组之间的成绩差异…显著。

7.研究结论:(1)如果实验结果为p<0.05,则实验结论为用活动人教具进行一次性动态教学,效果可能比示范性分步教学更好,这种教学方法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如果实验结果为p>=0.05,则实验结论为用活动人教具进行一次性动态教学,效果可能不比示范性分步教学更好。

①被试间设计

②被试内设计

③混合设计

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视频讲解]

一、感觉阈限的测量

心理物理法主要用来对阈限的测量(一)两种阈限

1.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二)最小变化法

1.又称极限法、最小可觉差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最小变化法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

2.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

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每个系列的转折点就是该系列的绝对阈限。

3.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自变量是刺激系列。

刺激系列要按递增或递减系列交替呈现。递增时,刺激要从阈限以下的某个强度开始;递减时,刺激系列的起点要大于阈限的某个强度;一般应选10到20个强度水平。

4.为了使测定的阈限准确,并使每一刺激系列的阈限能相对稳定,一般递增和递减刺激系列要分别测定50次左右(共100次左右)、刺激应由实验者操纵。

5.为了避免被试者形成定势,每次呈现刺激的起点不应固定不变,而应随机变化。

6.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的反应变量时,要求被试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

当刺激呈现之后,被试感觉到有刺激,就报告“有”,当被试没感觉到有刺激,就报告“无”,其依据是被试的内省,而不是刺激是否呈现。

7.被试报告后,主试以“有”“无”或“+”“-”记录被试的反应,每个系列都需要被试作“有”到“无”、或“无”到“有”这两种报告,亦即,递增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有”之后,这一系列才停止;递减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无”之后,这一系列才停止,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系列。若被试者在这二类判断中有“说不准”的情况,则可以猜,但不可放弃。

8.在一个刺激系列中,被试者报告“有”和“无”这两个报告相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系列的阈限。

下表1是用最小变化法测音高的感觉阈限。表1

9.在极限法实验中,由于刺激是按一定的顺序呈现的,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给同一种判断的倾向,如在下降序列中继续说“有”或“是”,在上升序列中继续说“无”或“否”,这种被试习惯于前面几次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叫作习惯误差。(1)由于习惯误差在递增法序列中,即使刺激强度早已超出阈限,被试仍报告感觉不到,这就会使测得阈值偏高。相反,在递减法序列中,即使刺激强度早已小于阈限,被试仍报告有感觉,这就会使测得的阈值偏低。(2)与习惯误差相反的是另一种误差叫期望误差。它表现为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的倾向,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用递增法测定时,阈值就会偏低;用递减法测定时,阈值就会偏高。(3)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4)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

随着时间的进展,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而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

10.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1)其中一个是标准刺激,即刺激是固定的,其强度大小不变;(2)另一个是比较刺激又称变异刺激,即刺激的强度按由小而大或由大而小顺序排列;(3)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可同时呈现,标准刺激在每次比较时都出现,比较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以测定绝对阈限的同样方法与标准刺激匹配呈现。

11.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反应变量要求被试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一般有三类反应。(1)当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时,主试记录“+”;(2)当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时,主试记录“=”;(3)当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时,主试记录“-”;(4)当被试在比较时表示怀疑,可记作“?”。

12.确定差别阈限时先要求得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有:(1)在递减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2)在递增系列中最后依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3)在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4)不肯定间距的中点是主观相等点。在理论上主观相等点(或主观等点)应与标准刺激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称为常误;(5)取不肯定间距的一半或者取上差别阈和下差别阈之和的一半为差别阈限。

13.与用极限法求绝对阈限一样,在测定差别阈限时,也必须想方设法控制常误。除了要控制习惯和期望误差外,还要控制因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同时呈现所造成的误差(空间误差)或者因先后呈现所造成的(顺序误差)。(三)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通常由5-7个刺激组成,这几个刺激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

此法的特点是:根据出现次数来定阈限,即以次数的整个分布求阈限。

1.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到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2.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到200次;

3.呈现刺激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用以测量绝对阈限,即无需标准值,如用以确定差别阈限或等值,则需包括一个标准值;

4.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有、无或大、小)的次数。(四)平均差误法

平均差误法(或均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虽然它最适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和等值,但也可用以测量差别阈限。

1.具体做法:

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比较刺激也可由实验者调节,由被试判断。

2.测量阈限的三种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1)最小变化法的实验程序和计算过程都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但它会因其渐增和渐减的刺激系列而产生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2)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结果可以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加以处理,因而便于与其它测定感受性的方法进行比较。(3)在应用3类反应的实验程序时,被试的态度会对差别阈限值有较大影响。(4)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求等值,它的实验程序容易引起被试的兴趣,但对不能连续变化的刺激则不能用平均差误法来测其差别阈限。

二、信号检测论(一)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图1  信号和噪音刺激的感觉量分布图表2  信号检测过程中被试的判断(二)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1.有无法(1)这个方法要求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并规定SN和N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方式呈现SN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2)根据被试对呈现刺激的判断结果来估计P(y|SN)和P(y|N)。如图2图2图3  有噪音背景下的信号检测

•  信号、噪音分布

— 同一刺激感受不同

— 相等的正态分布

— SN和N刺激强度差别很小

•  判断标准右移

— 击中率、虚报率的变化

— 对应纵坐标的变化

•  判断标准左移图4  反应偏向(β)相同时两种敏感性(d)的情况

•  感受性/辨别能力

— A感受性高

• 两个分布距离较远

— B感受性低

• 两个分布距离较近

2.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1)人的感受性在短时期内是恒定的,判断标准却可时刻变化

信号出现的概率P(SN)

回答的奖惩办法(2)信号概率的影响

奖惩固定,P(SN)越大,判断标准越低(3)奖惩的影响

信号出现概率恒定:

惩少奖多,鼓励多说信号,判断标准越小,即β越小;

惩多奖少,惩罚多说信号,判断标准越大,即β越大。

3.等感受性曲线(1)当被试的反应方式或判断标准发生变化时,虽然击中率和虚报率也发生变化,但如果信号和噪音的差别不变,根据击中率和虚报率计算出来的SN分配和N分配的平均数的距离并不变化,也就是对于ROC曲线上的各点来说,d’是恒定的,所以ROC曲线又叫做等感受性曲线。(2)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图5  一组d’不同的ROC曲线

ROC曲线的曲率是由信号强度和被试的感受性共同决定的,而与被试的判断标准无关。

4.评价法

有无法只有一个标准,忽略了感觉强度的差别。(1)判断X2是信号的把握比X1大(1)判断X3是噪音的把握比X4大(3)有无法反应的把握程度无法反应,丧失了信息图6  评价法反应图示图7  图6解析

5.迫选法

信号与噪音连续呈现数次,然后让被试判断哪个时间间隔上是信号,哪个是噪音,而不是刺激一呈现就让被试判断,信号和噪音的排列是随机排列的。时间间隔可有m个,即连续呈现m个刺激,成为m择一迫选法。

迫选法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

三、心理量表(一)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

顺序量表

例:成绩排名

等距量表

例:摄氏温度

比例量表

例:身高(二)顺序量表的制作方法

1.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间接方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

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如共有10个刺激则可配成45对。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2.等级排列法

等级排列法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这个方法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三)等距量表的制作方法

1.感觉等距法

要制作一个等距量表,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感觉等距法。(1)特点:把两个感觉的距离分为几等份。可以同时分为几个等份,也可以用一次分成两个等份,最后分成几个等份的方法。(2)最简单的是二分法。例如R1和R5是两个不同响度的声音,且R5>R1。被试者的任务是:

①找出R3,使其响度正好在R1和R5之间也即R5-R3=R3-R1。

②再找出R4,使其响度正好在R3和R5之间,也即R5-R4=R4-R3。

③再找出R2,使其响度正好在R1和R3之间,也即R3-R2=R2-R1。

这样,利用三次二分法把R1和R5之间在响度上分成四分,即R5-R4=R4-R3=R3-R2=R2-R1。

这就得到了按等距变化的一系列刺激。把这一系列的刺激作为横坐标,把等响单位作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这就是响度的等距量表。

2.差别阈限法

差别阈限法(或差异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最小可觉差来实现。

具体地说,用任何一种古典的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并以此为起点,产生第一个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强度,以第一个最小可觉差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最小可觉差……。

这样测得许多最小可觉差以后,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绝对阈以上的最小可觉差数为纵坐标,画出的心理物理关系图就是等距量表。(四)比例量表的制作方法

1.分段法(1)分段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2)具体作法是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者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例如,2倍或1/3倍等。(3)每个实验只选定同一个比例进行比较,同一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当把所有的标准刺激都比较完之后,便可用与各标准刺激在感觉上成一定比例的相应的物理量值制成一个感觉比例量表。

2.数量估计法(1)数量估计法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2)此法的具体步骤是主试者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例如,一个重量,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例如为10,然后让被试者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把其他不同强度比较刺激的主观值,放在这个标准刺激的主观值的关系中进行判断,并用数字表示出来。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者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第四章 反应时间[视频讲解]

一、反应时的概念(一)反应时间(RT)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反应变量之一。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反应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二)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机体内部的进行是潜伏的,直至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为止。因而,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

二、反应时种类(一)简单反应时(A反应时)

是给予被试者以单一的刺激,要求他作同样的反应。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已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并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二)复杂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C反应时)是指被试对所呈现的多个刺激的某一个刺激进行反应,而对其他刺激不进行反应。(三)选择反应时(B反应时)

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四)简单反应时间实验

在一弱光照明的室内,被试端坐在桌前,面对一个屏幕,注视屏幕上的一个孔(通过这个孔可以呈现灯光)。事先呈现灯光给被试看看,让他熟悉这个刺激。桌上放一电键,指示被试当他听到预备信号时即将手指放在电键上,当灯光一呈现就立即按下电键。屏幕后是主试操纵仪器的地方,使用计时器来测量刺激到反应的时间。(五)选择反应时间实验

安排红和绿两种不同的色光刺激,有两个反应键放在被试面前,规定其用左右手指各放在一个键上,并用右手反应红光,用左手反应绿光,这是选择反应测量的典型示例。显然,在这一选择时间里包括了被试的辨别和选择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他必须在作出反应之前对不同刺激有所辨别,并作出不同反应的选择。

三、反应时技术(一)唐德斯ABC反应时间及反应时间相减法

1.唐德斯受天文学家关于人差方程研究和赫尔姆霍兹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研究的影响,于1868年在其“关于心理过程的速度”一文中,把心理时间的测定引入心理学,并提出反应时间的相减法。

2.它是一种用减数方法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唐德斯首先测定3种不同的的反应时间:

— A-反应时间:S1→R1

• 简单反应时,负责反应的认知操作基线

• 一个刺激,一个反应。例:灯亮-一个按键

— B-反应时间:S1→R1

S2→R2……

• 选择反应时。例:红光按A键,绿光按B键……

• 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应于刺激的反应数

— C-反应时间:S1→R1

S2

- 辨别反应时

- 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刺激,只有一个刺激要求有反应图1图2

3.反应时间的相减法最初是被用来测定某一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的。

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反应时间相减法的。

4.减数法的反应时间实验的逻辑(1)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的存在。(2)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数法反应时间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5.应用(1)心理旋转实验

①理论:心理旋转指单凭心理运作,将所知觉之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历程。当一个知觉对象不是以符合知觉经验的角度呈现时,人们可能是通过内部心理过程把这个对象旋转到符合知觉经验的角度加以辨认。

②假设:如果连续的心理旋转确实存在,那么有两个任务,它们之间除了被知觉对象需要心理旋转的角度不同外别无差异,那么两者的反应时之差应当就是心理旋转完成两者间角度差异所需的时间。

例如:RT60°-RT0°=从60°至0°心理旋转所需时间

具体过程

• 在这个试验中,库柏等取非对称性的字母或数字(J、G、R、2、5、7等)为实验材料,根据“正”、“反”以及不同的倾斜度,构成12种情况。

• 以R为例,如图3:

• 被试的任务是不管倾斜度如何,只要判明R字母的正的还是反的,并作出反应。图4  刺激倾斜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③结论:

字母倾斜程度越大,反应时越长。根据前面的实验逻辑,这个结果有力地验证了心理旋转过程的存在。也就是说,在我们每人的头脑里,都有事物的映象;人们都有心理的眼睛。(2)Posner的实验

Posner等曾设计过一个实验,运用反应时相减法来证实,短时记忆的信息除听觉编码之外,是否还存在视觉编码的问题。

他们在实验中安排了两种材料:一种是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如AA;另一种是形状不同但读音相同的两个字母如Aa。并安排了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同时呈现;另一种是继时呈现,时间间隔为0.5s、1s和2s。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间。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反应都是“相同”。图5  反应时是字母间隔时间的函数()(二)加法反应时法

1.在20世纪,斯滕伯格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间,提出了加法法则,称之为加因素法。这种实验并不是对减数法反应时间的否定,而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

2.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3.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的逻辑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4.加因素法假定,当两个实验因素影响两个不同的阶段时,它们将对总反应时间产生独立的效应,即不管一个因素的水平变化如何,另一个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是恒定的。这样称两个因素的影响效应是相加的。

5.加因素法的典型实验(1)斯滕伯格运用反应时相加因素法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阶段。(2)方法: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看一个数字(探测刺激)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判定此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做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者能否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间)。

6.斯滕伯格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1)识记项目的数量(记忆集大小)(2)探测刺激的质量(清晰和不清晰)(3)反应的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4)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7.四个因素分别对四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其作用

探测刺激的质量对刺激编码阶段起作用,识记项目的数量对顺序比较阶段起作用,反应类型对决策阶段起作用,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对反应组织阶段起作用。如图6图6  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短时记忆信息提取(1)改变测试刺激的质量,发现对一个残缺、模糊的刺激进行编码比对一个完整、清晰的刺激花的时间较长,而且对不同大小的记忆表影响相似,表明系列比较阶段之前存在一个独立的编码阶段。如图7图7  清晰度和项目数对反应时的影响(2)改变记忆表中项目的数量,得出记忆表大小与反应时间之间的线性关系,证实了系列比较阶段的存在。如图8图8  项目数对反应时的影响(3)分别计算Y与N反应,发现对不同大小的记忆表,都是N反应时长于Y反应时,表明了两种决定阶段的存在,即在系列比较之后,有一个被试选择反应种类的决策阶段,而且产生N反应比产生Y反应难。如图9图9  反应种类和项目数对反应时的影响(4)改变某一种类反应(Y或N)的出现频率,发现对两类反应产生同样的影响,提高任一类反应的出现频率,都会使这类反应的组织更为容易,从而使反应时下降。表明反应选择之后存在一个独立的反应组织阶段。如图10图10  频率和反应种类对反应时的影响(三)开窗实验

1.减数法和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难以直接得到某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并且还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确认。

2.如果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这种实验技术称为“开窗”实验,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

3.汉密尔顿(Hamilton)和霍克基(Hockey)的字母转换实验:(1)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即“I”。(2)“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4”的正确回答是“OIRG”,但这四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只作出一次反应。

4.“KENC+4”实验的具体过程:(1)四个字母一个一个地继时呈现,由被试者按键自行控制,被试者第一次按键就可以看见第一个字母K,同时开始计时,接着被试者按照要求做出声转换,说出LMNO,然后再按键看第二个字母E,再作转换。如此循环直至四个字母全部呈现并作出回答,计时也随之停止。出声转换的开始和结束均在时间记录中标出来。

5.根据这种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三个加工阶段:(1)从被试者按键看到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为编码阶段,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中找到此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2)被试按规定进行转换所用的时间即为转换阶段;(3)从出声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为贮存阶段,被试将转换的结果贮存到记忆中,有时还须将前面的转换结果加以复述和归并。

6.反应时间实验的要求

对被试反应的要求:(1)避免过早的反应以及其他错误的反应;(2)防止抢先“假反应”的措施。(3)反应数目要和刺激数目相等;(4)选择反应时实验的要点是务必使选择反应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相等,即每一种反应必须是针对同它相应的预定刺激而做出的;(5)若只有一个反应键,很难保证被试只做简单反应。

7.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权衡:(1)反应时实验有两个基本的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2)研究者注意到,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亦即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

这就是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

四、反应时的影响因素(一)外部因素(受刺激变量的影响)

1.刺激类型及接受刺激的感觉器官

例:听觉快于视觉,舌尖的不同味觉

2.刺激强度

例:刺激强度越弱,反应时间越长

3.刺激的时间特性以及空间特性

时间累积的作用,空间累积的作用

4.刺激的复杂程度

刺激选择数目越多,越复杂

刺激相似程度越低,越复杂

5.刺激呈现方式(二)机体因素

1.适应水平

适应是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器发生的变化。

例:不同光适应条件下,对同一光刺激的RT

2.被试的准备状态

预备时间太短,被试可能来不及准备;太长,准备状态衰退。

3.额外动机

例:奖惩

4.被试的年龄

5.练习

练习越多反应时越短;复杂刺激练习更有效。

6.个体差异

7.酒精和药物的作用

例:镇静剂、兴奋剂、致幻剂

第五章 视觉与听觉[视频讲解]

一、视觉系统(一)视觉巧夺

1.两个彼此矛盾的信息,一个用视觉接受,另一个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接受,这时被试者所反应的一定是视觉信息的现象。

2.视觉信息不仅是人的主要感觉来源,它甚至在人的感觉中占统治地位。例如,当视觉与触觉冲突时,视觉能“克服”触觉。(1)眼睛(2)视神经通路与大脑(3)神经细胞的感受野(4)特征觉察器的概念(二)视觉的感受性

1.光谱感受性(1)人眼不能看到所有的光线,人眼的适宜刺激即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400nm(纳米)*(视为紫色)到700nto(视为红色)。但是,即使是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受性也是不同的。(2)人眼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即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主要在白天发挥作用,它是明视觉的光感受器;杆体细胞则主要是在黑夜发挥作用,它是暗视觉的光感受器。如图1图1(3)J.E.Purkinje在1825年就已发现这种现象。他观察到,在日光下看起来明度相等的红花和蓝花,到了黄昏时,即光照度变弱时,两种花的色调都变淡了,但蓝花看起来却比红花显得亮些。这种现象,即当照度降低,使锥体视觉转到杆体视觉时,眼睛对光谱短波部分感受性提高的效应叫做Purkinje效应。

2.暗适应与光适应(1)当我们从光亮的地方进入暗处,开始的时候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但逐渐地暗处的物体看到了、物体的细节也看到了。换句话说,即我们眼睛的感受性在逐渐提高。这种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2)当人眼由暗处进入光亮环境,开始时我们也是什么也看不清,感到光线过于耀眼很不适应(这实际是眼睛感受性突然下降),过了几分钟,眼睛感受性由暗处的高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这种在光亮中视觉感受性很快下降的过程叫做光适应。

3.暗适应的测量方法

被试首先面对光亮的照明2-3min,然后关灯使眼睛处于黑暗中。从关灯的那一刹那起按一定时间间隔(开始间隔以秒计,几分钟后按分钟计,直到大约30min为止)不停地测量眼睛的绝对阈限。测量结果以时间为横坐标、阈限刺激值(为使眼睛看到光亮所需最小强度)为纵坐标作图,便可得两条暗适应曲线。

4.暗适应的实用价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利用红光可以保护暗适应(水平)的道理,让飞行员等需要很快进入暗适应状态的人员戴上特制的红色护目镜(可以透过620nm以外的红光,而不让620nm以下光线通过)在休息室等候,一旦需要,只要在黑暗中摘掉护目镜停留5min就可以完成暗适应曲线的最后一部分,使眼睛感受性达到最高的程度。(三)空间辨别

眼睛的空间辨别能力即视锐度表现为觉察目标刺激的存在以及辨别物体细节的准确性。例如,如果具有良好视锐度的话,我们就能够看见遥远夜空中的一颗星星,认出沿公路的交通标志或确认远距离飞机的机种等等。

1.觉察

觉察(detection)不要求区分物体各部分的细节,只要求发现对象的存在。在暗背景上觉察明亮的物体主要取决于物体的亮度,而不完全取决于物体的大小。

人们觉察明亮背景上的暗物体的能力是很强的,这种觉察主要取决于视网膜上刺激物的投影与其周围的亮度差别。所以,在明亮背景上觉察暗物体,主要是对比的辨别。

2.定位、解像与识别(1)定位(localigation)是觉察两根线是否连续或彼此有些错位的能力。(2)解像(resolution)是知觉某一模式具体元素之间分离的能力。(3)识别(recognition):认知不仅包括明度辨别还包括解象力及定位能力,可看作测量视敏度的综合步骤。视力表就是一种识别任务。

具体展示如图2图2

3.影响因素

照度水平、刺激物大小、刺激物与背景亮度的对比。(四)时间辨别

物理上闪烁的光在主观上引起的感觉介于闪烁与稳定之间时的频率叫做临界闪光频率,或临界融合频率,简写为CFF。

二、颜色视觉

颜色是人类环境的一个普遍特色,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看彩色电视,这说明颜色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颜色吸引我们的注意,给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颜色加强了物体表面的对比,促进了客体的觉察与区分,为再认客体提供了清楚的线索,等等。(一)颜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1.颜色的明度与其物理刺激光波强度一亮度相对应。所有的光,不管是什么颜色,都可以用亮度来表示它的强度。

2.颜色的色调(hue)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波长相对应。

3.颜色的饱和度(saturation)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纯度(purity)相对应。纯的颜色即高饱和度的颜色是指没有混入白色的窄带单色刺激的光波。(二)颜色混合(三)颜色理论

1.三色理论(又称杨-赫姆霍茨理论)

可以解释颜色混合的现象。三色理论假定只需要3种感受体就可以产生所有的颜色。我们把长、中、短波的3种感受器分别叫做L、M和S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色、绿色和蓝色光最敏感。

2.对立机制理论(四色理论)

对立机制理论最早由德国生理学家Hering于1864年提出,它包括3个独立的机制,每一机制由神经系统一对相反的颜色过程组成:蓝-黄、绿-红和白-黑的相反过程。每一感受体可交替进行两种彼此相反的感觉反应,但不能同时存在两种反应。(四)色盲

红色弱者不易分辨不饱和的红色,如果要求他(她)们辨别红色,那么红色光的强度要极高才行。绿色弱者则不易分辨不饱和的绿色。红色盲不能辨别红色,他(她)们将红与绿蓝相混淆。绿色盲不能辨别绿色,他(她)们将绿与紫红相混淆。而全色盲则没有颜色视觉,在他(她)们看来,彩色电影和彩色图画都是黑白的。

很多职业都只能由色觉正常的人来承担。在交通运输中,如果工作人员是色盲,由于他(她)不能辨别颜色信号,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事故。

三、听觉系统

听觉系统由耳、外周神经通路和听觉皮层3部分组成。耳的功能是把气体分子振动转换成毛细胞的神经冲动;神经通路把内耳单个毛细胞的神经放电转换成通往皮层的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听皮层的分析与左右脑半球功能定位有关。(一)耳的结构(二)外周神经系统(三)听皮层

四、响度与音高量表(一)听觉感受性

1.听觉的绝对阈限

声音要达到一定的声级才能被听到,这种最小可听声级听觉的绝对阈限,它是听觉的绝对感受性的表征量。

2.测量方法

被试在听功能较好的一只耳上戴上耳机;接受某个纯音刺激。

例如;一个刺激1000赫并且是在可闻阈以下的音;被试不可能听到它。主试慢慢地提高声音的强度;当被试第一次报告“听到了”;主试记下这个听觉阈限水平值。

3.人耳对声音的某一参量变化的最小可觉差(JND)被称为差别阈限(DL)

4.声强的差别阈限的测量方法:呈现两个刺激,让听者判断哪一个较强。(二)听觉掩蔽

1.对一个声音的感受性会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发生改变。

假定对声音A的阈值为10dB,由于声音B的影响使A的阈值提高到25dB,即阈值提高15dB。一个声音的阈值因另一声音的出现而提高,这种现象就是听觉掩蔽。

2.这里B称为掩蔽声,A称为被掩蔽声,25dB称为掩蔽阈限,15dB称为掩蔽量。

3.一个纯音引起的掩蔽决定于它的强度和频率,低频声能有效地掩蔽高频声,但高频声对低频声的掩蔽作用不大;最大的掩蔽出现在掩蔽声频率附近;掩蔽量随掩蔽声的增强而加大;掩蔽曲线的形状决定于掩蔽声的强度和频率。

4.根据掩蔽刺激呈现的时间不同,可以将掩蔽分为前项掩蔽和后项掩蔽。(1)前项掩蔽

在目标刺激物出现之前较短时间内,呈现掩蔽刺激物所产生干扰的实验条件称为前项掩蔽。(2)后项掩蔽

把在目标刺激物出现之后较短时间内,呈现掩蔽刺激物所产生干扰的实验条件称为后项掩蔽。

5.前、后掩蔽有以下一些特点:(1)被掩蔽声在时间上越接近掩蔽声,阈值提高越大。掩蔽常发生在掩蔽声级40dB以上。(2)掩蔽声和被掩蔽声相距很短时,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3)单耳的掩蔽作用比双耳作用显著。(4)掩蔽声强度增加,并不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

例如,掩蔽声增加10dB,掩蔽阈限只提高3dB。这和同时掩蔽的效果不同。

6.掩蔽声和被掩蔽声分别加于两耳产生的掩蔽称为中枢掩蔽。

中枢掩蔽的效果较小,比单耳情况下的掩蔽约小50~60dB。它的效果是对称的,而且受频率的制约,最大掩蔽效用发生在掩蔽声和被掩蔽声频率接近的条件下。(三)响度

1.声强超过听阈后,随着声强的逐渐增加,主观上产生由弱到强的程度不同的响度感觉。声强和响度虽有这种相关关系,但不可混同。声强是声音客观的物理量,而响度是主观的心理量。

2.通常采用等响曲线来表示声强与响度之间的关系。等响曲线反映出响度听觉如下一些特点:(1)响度级受声强的制约,声强提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2)频率也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3)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四)音高

1.音高是另一种听觉的主观心理量。当声音频率由低到高变化时,听觉便产生一种相应的由低到高的不同程度的音高变化。声音频率直接制约着音高,声强也对音高起作用。音高是听觉或心理声学的一个古老而又核心的问题,不同的听觉理论就是围绕着对它的解释产生的,至今还没有圆满的解决。

2.音高随着声音频率变化,两者间的关系可以用音高量表表示。这个量表的建立,采用过两种心物量表法:多分法和等分法。(1)多分法让听者将一可变纯音的音高,调到标准音高一半。再给标准音以不同的频率,直至包括整个可听范围的频率。(2)等分法是给听者一个高频声和一个低频声S1、S5,让他在两者之间调出3个音S2、S3、S4,使相邻两音,即S1和S2、S2和S3、S3和S4,S4和S5的音高的距离相等。两种方法所确定的音高量表很一致。(五)双耳听觉

双耳融合:两耳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声信号,无论时长、强度或者频率,都是互不相同的,但是我们听到的却是一个单一的声像。

五、空间听觉(一)在三维空间中听觉系统判别声源的方位决定于3个子系统:

1.根据双耳差别线索决定其水平位置;

2.根据耳郭引起的谱变化线索决定垂直位置;

3.根据强度、混响和谱成分等决定距离。(二)水平面的定位和空间分辨

水平面上的声源定位主要是通过双耳间的时间差和强度差。(三)垂直平面的定位的分辨率

在垂直平面定位的主要线索是耳郭引起的频谱线索。(四)距离知觉

对声源距离的判断,可供利用的线索很多:强度、频谱变化、波前曲率和反射声等。但其中有些线索,与对声波的熟悉和听的条件有重要关系。一般来说,声音的距离知觉不十分准确,常有20%的误差,尤其是听不熟悉的声源。

第六章 知 觉[视频讲解]

知觉(perception):

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

是只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一、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不仅是对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系中神经冲动的简单传递,而且也包括对视野中外部刺激的内部表征和意识。

知觉是从到达我们感受器官的刺激中抽取意义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知觉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一)直接和间接知觉

1.直接知觉(direct perception)

以Gibson为代表,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2.间接知觉(indirect perception)

以Gregory为代表,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3.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间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对立的过程。(1)自下而上过程(bottom-up,又称数据驱动过程,data-driven process),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2)自上而下过程(top-down,又称概念驱动过程,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认为,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二)意识和知觉

1.知觉过程中关于意识的关键问题是:

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否是在自动地、没有言语意识参与下进行的?

2.在确定意识和知觉的关系方面,虽然已有大量实验进行过尝试,但是,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研究意识这种内在的、隐蔽的心理过程的进行。

3.对于盲视的研究为意识和知觉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1)盲视是Weiskrantz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没有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scotoma)所产生的视觉能力。(2)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是对DB所做的研究。如图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