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明白的道理 (有些事现在不懂,到老就完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0:48:32

点击下载

作者:康书月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活得明白的道理 (有些事现在不懂,到老就完了)

活得明白的道理 (有些事现在不懂,到老就完了)试读:

前言

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年老时才会后悔,年轻的时候却很少反思。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年轻时受得挫折还不够多,总觉得拥有的时间足够长,平常的日子又太忙。如果人能够倒着活一遍,相信很多人会活得更明白,只有被失败打击过,深感时间不够从头再来的老年人,才会在反思中总结出很多道理。

其实,何必等到老了再来反思呢?反思提前几十年,道理知晓得更早,相信很多人的人生会完全不同。

要活得明白,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才会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而不是压抑和忍耐地过了一辈子,生活忙忙碌碌,却什么也没有忙出来。到了临终那一刻,觉得自己的生命很长,又好像很短,梦想、情感,很多事都留了遗憾,当时的顾虑太多,弹指一挥间,一辈子就过完了。

如果你这样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因为每个人的状况不同,虽然很想选自己最喜欢的那条路,但是现实总是不允许,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没有资本批评别人。

这话自然不错,但是并不能作为庸碌一生的托词,遵从内心的渴望不难,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如果你真的非常渴望,那么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为什么要跟着命定的“活法”走?真正征服命运的人从不相信命运,活出自己最独特的精彩,这才叫“活法”,否则只能叫做——活着。

仅仅是活着,这种状态在时下年轻人中太多了,活得没有方向,没有快乐,从来没有系统地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反思过自己的状态,仅仅是被生活推着走。

故事里一向都不缺乏道理。

有这么一位成功的商人,他从普通的小职员做起,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并且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绅士。当然,这样的例子没有典型性,因为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很多人给自己的理由就是——我不是最出色的那一个,最大的馅饼不会掉在我头上。

所以这个故事的意义不在这里。一天,这位商人走在街上,听到后面传来敲击声,他知道,这是位盲人用拄杖探路所发出来的,于是,商人停了下来。

盲人感觉到有人停下来,赶紧推销他的打火机,商人很受感动,认为一个盲人能够自食其力,是值得鼓励一下的,于是他掏出了100美元买下了这个打火机。

盲人觉得商人是位善心人,也许可以给他别的帮助,于是拉住他诉说起自己的悲惨遭遇:“我并非天生眼盲,而是在23年布尔顿的一次事故中受伤的。”商人愣住了,他问乞丐:“请问是那里的化工厂爆炸吗?”“您也知道这次爆炸吗?是的,那次事故非常可怕,逃命的人们全往门口冲。”盲人兴奋地回答,接着,他有点激动起来,“当时我本来是可以得救的,可就在我挤到门口的那一刻,一位大个子推倒了我,一边大声嚷着‘让我出去,我不想死’!就这样,他踩着我的背脊而过,我晕倒了,再次醒来时,整个世界就变暗了,这残酷的命运啊!”

商人冷冷地说:“你说的好像不是事实,23年前我也是布尔顿化工厂的工人,就在我冲到门边时,是你推倒了我,你说的那句话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盲人惊呆了,过了好一阵,突然发疯似地大笑起来,说:“你没逃出去,现在成了一个绅士,我逃出门外了,却成了一个卖打火机的瞎子,人生是多么有趣啊!”

商人平静地用拐杖敲敲地面,说:“其实我也是个瞎子,但是我不信命运,我只做我自己想做的事,记住,今天的路都是你自己选的。”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活法,盲人不可能真的天生爱好卖打火机,他也想出人头地,却没有做梦的勇气,觉得自己只配、只能卖打火机,所以也只敢卖打火机,别的人生他试都不敢试。商人在事故中受伤,也是一个眼盲之人,但是他喜欢经商,喜欢就去做了,所以无所顾忌地从一名小职员干起,结果他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即使他最后没有成功,他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起码有自己的梦想且为之奋斗过,起码不用在晚年流落街头,靠着别人的怜悯过活。

活得明白,说到底就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怎么做。有了目标,更要学会如何挖掘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所以,除了没做过的事,值得后悔的还有不智慧的行为,谈到这个问题,普通人都会心头一颤,很多恨不得重活一遍的事例,像走马灯一样掠过大脑。

人年轻的时候,往往经验不足,所以更加需要静心反思,犯错是无法避免的,无需对犯错本身耿耿于怀,更值得浪费心思的,是分析为什么会犯错,经验虽然不总是对的,但可以避免我们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不过,这些也都是“方法”,人活得明白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快乐。很多人活不明白的根源,是被生活的表象迷惑,工作、爱情、梦想,也许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想要的,即使得到,也感觉不到快乐。所以,人不能沉醉在一些自以为是的观念里,必须要跳出来仔细想想,最想要的是什么,这样才不会为了表面的虚荣,丢了真正的幸福。

奇妙的是,快乐的人活得就更加透彻,这两样东西是相辅相成的。活得聪明的人心怀坦荡,珍惜感情,因为他知道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功无法衡量,名利永无止境,幸福却触手可及。

我小的时候,过年拿到了一些钱,对孩子来说是巨款,从此我一心想凑个整数,换张大钱,这个念头毁了我整个假期,无时不刻不在计算零花钱的用项,直到我的外婆告诉我,钱之所以让人快乐,是因为能买到好东西,而不是这张肮脏的纸币本身。道理就是这样,我明明可以随时把钱花掉,买到喜欢的东西,却为了追求那个无聊的整数,浪费了假期,压抑了自己的喜好。

那些活得苛求自己的人,也就是这么活不明白。第一章忙碌不是庸碌,生活需要感受很多人活了一辈子,老年回忆人生的时候,居然没有什么温馨、快乐的记忆,所能记起的只有不停地奔波。诚然,这个社会弱肉强食,需要人们不停地拼搏,但有时候仔细想一想,是否过分夸大了残酷的程度。即使是忙碌,也不要忘记了生活的本义,人不是一架为了生存奔波的机器,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活着,而是有尊严有情感的生命体,生活之美,需要细细感受。抽时间跟朋友谈心

人生于俗世,都离不开友情。身体在世间奔忙,为生活,为理想,为未来,这期间不可能只是一帆风顺,我们会遭遇沟沟坎坎,内心在现实磨砺中,也随之疲累,麻木,苍老,空虚,浮躁。如果没有友情的滋润,便会继续走向萎靡,不再感知到生命的真美。

人是感情动物,身处在社会性的群居生物体系之中。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尤为重要。在千万人之中,我们遇见彼此志同道合的人,在遇见困难时,我们互相帮助,扶持,在郁结难舒时,相互倾诉,鼓励,在收获喜悦时,我们为对方喝彩,将对方的成就,视为自己的成就,将对方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

罗曼·罗兰曾说,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这世间,不论是谁,都需要友情来完整生命的过程,没有友情的人生就如同一棵果实无多的果树,并不能拥有多彩丰满的芬芳年华。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人皆知的。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然而,当他想到,被迫流亡到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常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能力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一家,从而使自己的朋友马克思这位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更促成了《资本论》的写成与出版。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尽管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从未终止过。马克思和恩格斯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

可见,能够以诚相待,以心相交的友情是多么可贵。

与朋友探讨一个问题,分享一本书,一部电影,思想交汇中,我们获益良多,快乐也良多。我们交朋友,更多是一种内心需要。当然这并不能排除,那种按需交友的人的存在。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种广交友的心态,并非不可取,只是如果把友情掺入大量的功利元素,那么你将很难体会到友情带来的真正快乐,你也很难理解友情的真正含义。

周华健在《朋友》中唱出友情真谛,令我感怀最深刻的却是那句——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快乐不再有。

我们总是说,人越长大,就越孤单,其实想想,这正是因为我们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了。

想想孩提时,一起做游戏,一块捉蜻蜓,摸鹅卵石的玩伴,想想榕树下一起阅读,一起做手工的邻家女孩,想想大学里一起讨论爱情和事业的室友,他们都曾是我们的好朋友,却都随着岁月河流的匆匆远逝,与我们走失。

静下心来回想下,我们有多久没有给朋友打电话?有多久不曾相约去远足爬山?有多久不曾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幸福喜悦,或者分担内心的郁闷忧伤?

我们自以为,自己长大了,羽翼渐丰,内心也强大到可以独当一面了。事实上,我们只是在追逐名利中,变得懒怠麻木了,从而淡漠了友情的存在。业绩做不上去,被上司批评时,我们同样会委屈,遭遇失恋,情人背叛,我们同样会撕心裂肺。在那个时候,我们很想找一个人来说说,或者只是抓住他,一起借酒浇愁也很好。可是却发现,手机里的号码,除了客户还是客户!

我们会说,工作真的很忙啊!忙得连三餐都吃得匆匆,不知味道!哪有时间联系朋友?

可是仔细想想,事实真的如此吗?

那些空闲的晚上,我们可以守着微博刷更新,可以目不转睛地跑到购物网上大肆秒杀,可以每集不落地追看美剧,也可以整夜不睡地打网游。一个人陷入生命的荒芜与热闹,已经淡忘了与朋友把酒言欢,勾肩搭背的畅快。在这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都市生活中,我们患上了这种看似热闹的心灵孤独症。正如此,更导致了我们内心空虚,感情脆弱,信任感缺失的心理现状,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去,令人的内心走向消极势利,很难接触一份真实的友情。

我刚毕业时,在一家工厂工作,工厂的老板曾当过兵,复员转业后,几经拼搏才有了现在的事业。老板非常有事业心,然而,他每个月,都会消失几天。后来,老板告诉我们,他在乡下买下一个大院子和几间房。每个月有几天,他和他的老战友们都会在那大院子里住上几天。那几天里,每天,他们都起得很早,一路唱着军歌,去爬山。他们自己动手做饭,洗衣,劈柴,种树,还帮当地的农民做农活,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军旅生活。

老板说,他和他的战友的友情是金不换的情义!老板说,在如今这个充满名利争斗的商场中摸爬滚打,他竞争,也算计,但他同时也经受良心的考验和人生的挫折。许多时候,他也感到孤独无助,但只要他跟这些老战友见面谈心,许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那日,听某位教授剖析孔子《论语》中的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他说,这并非是孔子抒发遇见朋友的喜悦之情,而是孔子对于身边没有一位可以与他促膝谈心,讲经论道的朋友而发出的忧心喟叹。

没有朋友的圣人如此悲凉,我们常人更是如此。为何不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个朋友?

事业总是做不完的,问题总是处理不完的,既然心累了,为何不停下你匆忙的脚步,抽出时间跟朋友谈谈心?

不要忘了生命的最初,我们每个人寻求的都只是那一双手臂的温暖与支撑,那么在这个行走的过程,就不要把自己置于孤冷的途径里,与那些真正懂我们,爱我们的朋友们走散了。

在白发苍苍之前,我们总该想明白一个问题,财富几何,名气几许,并非真正能令我们内心愉悦的原因。不论怎样的人生,拥有几位知己好友,在想谈心的时候,有人愿意倾听,那么,我们总会是幸福的。想做什么就马上开始

如果有人问我们,一生中可以做多少件事?一定有人在仔细地列数着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种种。其实不必那么麻烦,我们每个人在这世间,所做的事情无非有两件,一件是为他人做的事,另一件是为自己做的事。当然,这两件事情时而矛盾冲突,时而和谐统一。正因如此,我们在面临人生中的诸多抉择时,总会做出附庸大多数的决定,以为这样就对将来上了双保险。

然而,生活中,我们经历的很多不快乐,不顺心,压抑,郁闷,或者裹足不前,懒于改变的生活现状,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照自我内心来选择在这个世间的生存方式和生活内容。我们只是完成生存过程的机器,按照社会的普世标准和旁人的价值观念界定的庸常路线前行,而非创造和完满生活的主人。

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意识到了,却随口安慰自己,大家都是这样活着。正因如此,这一生中,我们很少真正为自己做一件事情。想想看,在选择职业的最初,心里有没有矛盾纠结?为了顺从家人的意见,为了顺应整个社会的就业潮流,为了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我们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再想想看,那些浑浑噩噩的平凡日子里,我们只是把每天都当作同一天来过,却还总是抱怨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给家人和自己一个美妙假期?

真正能取悦我们内心的只有我们自己,当我们放弃了这种权利的同时,也忽略了生活的本真面目。生活没有你想得那般无奈,无奈的只是人的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什么样的人生。甘于放弃自我想法和喜乐的人,只能甘于承受这种情境下缺乏乐趣和色彩的生活。

摩西奶奶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位普通农妇,她的双手被农活和家庭琐事占有,但她还会抽出时间以刺绣乡村景色为乐趣。直到她76岁那年,因为关节炎而不得不放弃她一直喜爱的刺绣。摩西奶奶77岁开始作画,却意外成为了闻名全球的风俗画画家。有一天,摩西奶奶接到一封一个自称30岁的人的来信,这个人在信中叙说着他内心的苦衷。这个人说他从小就喜欢写作,可是阴差阳错地从了医。他对自己的职业全无兴趣,很想改行写作,可同时又担心自己的年龄大了。摩西奶奶在回信中写到——“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哪怕你已经80岁了。”来信人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后来竟真地成了一位著名作家,他就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

也许你会质疑,并非每个人都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但摩西奶奶在拿起画笔之初,也从未想到过自己会获得这样的成功。事实上,摩西奶奶画画和她刺绣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喜欢。只是因为喜欢,这么简单的理由,我们很多人却都做不到。

因为,我们总会担心自己的想法遥不可及,或者生怕失败了被人耻笑。然而,不能经受失败和他人质疑的人,是无法突破内心桎梏和惰性的,这样的我们也只能依旧如故地面对每天不幸福不快乐的自己。试问,过着别人眼中成就或者满足的生活,就真地不会有挫折和失败了吗?当然不会。

那么,为什么不鼓起勇气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呢?哦!你会说,这不切实际。为什么不切实际呢?你会说,你已经三十岁了!你会说,你学东西慢!你还会说,你没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飘忽不定的事情上!条件不允许!可是扪心自问下你是不是在为自己的怯懦和懒惰找借口?

常听人感叹说,他小时候,画画很好,那个时候,家里穷,没有钱学画画。工作后,更没时间学。也有人说,他非常喜欢跳舞,可是最终做了一名厨师。

命运中充满阴差阳错,而这种阴差阳错,有很大程度,却是出于我们自己的“不作为”。有人会说,再等等,再等等吧,等工作稳定了,等生活无忧了,等孩子上大学了。可是我们真的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待吗?

有人曾精打细算过,如果按一个人有一百岁寿命来计算,一辈子就是36500天,如果再算上有一半的睡眠时间,那么,就剩下了,36500除以2,还有18250天。也就是说这18250天,包括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那么,再想想,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到一百岁,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所拥有的时间连这18250天都不到。这样算下来,还真是让自己冒出一身冷汗。那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却以各种原因,把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一拖再拖,真不知道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于等待?

我的一位记者朋友曾采访过一位英国籍的在读博士。这位博士原本在一家艺术学校教课,后来又在伦敦搞起了三维动画,而此时,他的许多同学都在好莱坞赚大钱,事业上都算得上小有成绩了。可是他,却在此时迷上了京剧,抛家舍业地跑到北京学习京剧。毕竟是成年人了,骨头已经长成,每天练习压腿,踢腿,下腰,拿顶,受了不少的罪。记者朋友问他,以他的条件做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遭这份罪?博士一脸诧异,因为京剧美呀!我喜欢呀!我想唱京剧啊!

因为喜欢,因为想,就去做,这才是我们追寻快乐,抵达幸福的最直接的途径。

非常喜欢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想做就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其实,只要我们拿出勇气去付诸实践,争取改变,那么很可能最终发现,这件一直盘亘在我们心中,很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其实并没那么的难。是的,许多时候,最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决定。

面对现实,我们可以再果决一点,因为时间不会等着我们,人生容不得蹉跎。我们能够真正做到真我的时间更是寥寥。

每个人的人生,都如同一场烟花,璀璨或者黯淡,终将会收场于平静。那么为何不为自己燃烧一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的生活会焕发更多令你欣喜与愉悦的契机。

即便失败又如何?你体验过,这一生便不会有后悔。用一次失败换得一次真实的自我,呼应一次内心的向往,这很值得。别怕跌倒,别怕被误解,嘲笑,相信自己,坚持你想做的。想做什么就马上开始,你将收获的远比你看见的要多。花时间充充电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诗人威廉·埃内斯特·亨利曾在诗中写过这样一句富有哲学意义的话——“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船长”。这位诗人之所以能写出如此直透人生真髓的话语,跟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诗人亨利自幼体弱多病,身患肺结核,他因病失去了一只脚,为了保住另一只脚,终身与病魔搏斗,不甘屈从于命运。“命运”这个词,我们每个人都会讲。年轻时,我们会在心中树立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笃信着与命运抗争,必能收获人生的成功。而当我们在社会实践的磨砺中,遭受种种不顺的情境,脆弱而自负的我们惯于把“命运”当作为自己减少负疚和推搪责任的借口。

工作几年,仍蜗居在当初的那个岗位上一动不动,我们会抱怨自己大材小用,听见的人也会劝说,这是命运的安排,并不是你做的不够好。也有人一遇见困难挫折就自暴自弃地说命运不公,为什么别人天生好命,自己却如何都走不出人生的困窘,做什么都举步维艰,一直在一条低潮的线路上,难以崛起。

然而,如此一味地把这眼前不顺利的一切都归罪于命运的作梗,这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应该仔细检讨自身,是不是太过急功求利,是不是太过自视甚高了,是不是没有意识到,自我的积累已经在实践中出现了难以应付的状况。

不论这种状况是否发生,一个人想迈向更高的平台,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就必须有更高的眼界,为将来多做些预备努力。这预备的努力,就需要我们适当地进修和学习。或许,有人会问,难道我们学到的还不够多吗?从小学到大学,还有些人读了硕士,读博士。或许还有人会说,在书本里进修不如在实干中积累经验。

这两方面的说法都有些片面。首先,我们不能总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与在工作和创作中所需的能力对等。有许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从前学到的知识并不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去,或者根本与工作无所相关。

记得在读大学时,有位教授曾对我们说,人在学校中学到的仅是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迅速学到更多。因此,人拿到一纸文凭,并不说明他已经有足够能力获得某个层面上的成功。

另一方面,实干确实能够积累经验,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而且需要个人的领悟力和学习力,如果你不满足于现在的职位,那么你仅仅依靠在职位工作中的积累,见效是非常慢的。实践出真知,相反而言,真知也可以领导实践更为顺利地进行。手脑相结合的武装方式,会行之有效地提升你的自我能力,有助于将来为你提升至一个新的阶层。

许多名人之所以获得学术或者文学上的成功这都脱离不了,一个终身学习的认识理念。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

看!能有所作为的人必定不是懒惰的人。所谓命运,所谓天分,不过是那些耽于懒惰的人自寻的借口而已。

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若要改变生活现状,若要提升职业前景就不能固步自封,要懂得充电学习的重要性。

曾认识一个十分乐观上进的前辈,行事作风上是非常标准的60后。印象中的前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抓起一样东西充实自己,有时是电脑设计,有时是法语日语,有时是与专业相邻的学科技术。

那天,前辈说了句非常语重心长的话,他说,学习本来就是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不要以为读了十几年书就什么都懂了,什么都会了,对于人的整个一生来说,那一点知识根本是不够用的。当时,我还很怀疑地问前辈,现在掌握这么多,如果以后用不到了,难道不会觉得白费力气了吗?前辈笑了笑说,是否用到,这个谁都说不准,但一个人如果不想落伍,就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毕竟,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等到机会来了,而你却没有那个能力胜任,那个时候后悔才是白费力气。

我问出这样的问题,正因为我自己内心存在一种自满的厌学情绪。事实上,我们许多人都有这种情绪,因为我们总是自以为什么都懂得,什么都会了,总是犯那种大事做不成小事看不上的错误。这种厌学情绪,正是因为我们内心太把自己已掌握的当回事,太容易满足于自我的现状,只会导致我们越来越不合时宜,失去向上攀爬的能力和机会。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管仲曾说过,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我们并不奢望成为圣人,但如果我们要做自己心想的事业,如果想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摆脱惰性和自满,适时适度地充充电,提高自我。

不以自己当下所知所能的自负自挟,才能真正走出一片崭新而高远的新天地。

那么实际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

第一,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个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之内,进行分段规划,划定我们每个阶段需要掌握的能力水平,例如,你是公司的翻译或者会计,你在本职范畴的能力是现在的水准,但如果你想五年后有一个上升能够做到本部门的管理层次,你就要想,作为一个管理者,可能还需要补充其他的知识。

第二,为了避免,学什么东西都浅尝则止,半途而废的情况发生,不如拉上几个好友一块进行充电。如果你要学的知识技能,实在没有“同道中人”,那么不如参加一些学习小组,接触一些与你有同样志趣的朋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鼓励,这样可以提高充电的效率,也更令自己对学习感兴趣。

第三,多利用网络来充实自己。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部分。而有许多人总是说,没时间学习,没时间看书,其实,这只是懒惰的借口。即便再没时间,也可以通过偶尔浏览网页,接触到最新的行业资讯与技术潮流等等,那么我们大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充电的“发力点”。在网上寻找一些空中教堂,这样学习时间宽松,还可以下载课堂视频到MP5或者平板电脑里,随时随地都可以充电。

第四,可以看看周围那已经走出过成功“升级”的案例,比如,你的上司,你的前辈,或者,做同行的朋友,他们能够升职,或者得到领导赏识,一定有他们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不如私底下多接触下,相互交流下,多揣摩学习,当然不要一味地“西施效颦”,要知道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来提升自我。

充电的方法与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学无止境”之心,并将它合理地穿插在你的生活中,丰富饱满你的生活,只要不是过分地将充电作为生活内容,而拖垮了你的生活质量,那么,充电将一定是件为生活锦上添花的事情,甚至很有可能为你将来的事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适时适度地为自己安排充电吧!思考行为的后果

英国剧作家乔治·萧伯纳在其作品《皮革马利翁》中写到,他为了让一位从小在贫民窟长大的女孩变成一位不折不扣的淑女,而要求女孩要像贵妇人那样去思考,要让自己的举止变得与贵妇人一样的优雅。书中的女孩并没有领情,那是因为她还不能够理解,思考对行为举止的影响。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要做出怎样的成绩,就不能抛开思考的作用。因为,思考决定行为。

机会和成功向来垂青于敢于思考和勤于思考的人,不懂得思考而一味地怀揣信念,向前冲,只会不断在行动中发生碰壁,更可怕的是,在碰壁之后的我们,仍无所顿悟,就最终会导致我们碰得头破血流,还是不明白错在哪里。

造成这种“无思考”型行动的行为,原因在于,我们在做事情之前,只想到了速度,并以为单靠速度便可成就效率,而忽略了,思考行为后果的重要性。提高行动的效率,首先要保证,我们的快行动并不是一通毫无策略和步骤的瞎忙和穷忙。如果只是一心想着,要“快干”,“多干”,就难免会造成毫无头绪的忙乱场面,结果往往不会是乐观的。不但如此,这并不乐观的结果,会对我们自身造成不良后果,而且还常常影响到其他人,比如,我们的上司,同事,合作伙伴,甚至因为一顿乱忙,造成的某个环节的错失,会影响整个计划的顺利进行。那么,恶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实施忙碌之前,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并勤于思考行动各方面的影响后果,就会产生很好的警示和预见效果,才令我们的行动和忙碌,会是有效的。

唐恩买了栋带有花园的房子。他刚一搬进去,就对院子进行了全面整顿,杂草树一律清除,并改种上自己新买的花卉。可是一天,旧房主来访,刚走进院子,就大吃一惊地叫道,“那些名贵的牡丹哪去了?”唐恩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把牡丹当成草给铲了!

一年后,唐恩又买了一栋房子,也有一个大院子,比上一栋房子的院子更杂乱。可是这次,他保持按兵不动。果然,冬天过后,那些看似是杂树的植物,在春天里开出了满树繁花,而那些在春天里,很像是野草的,到了夏天又成了锦簇,半年里都没任何动静的小树,在秋天里,叶子变得火红。直到深秋,朋友才真正认清出哪些是无用的植物,开始大力铲除,从而使得所有珍贵的草木保存下来。

可见,面对繁重的工作或者纷繁的环境和局促的压力,我们不能只是一腔热血,一片丹心,我们要让我们的思考先行,这样做,至少可以保证我们的行为不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后果。而有时,我们却属明知故犯。这因为,我们自认为,自己对事务和局面能够做到完全掌控,是我们太过激进,缺少冷静的态度。

保持了冷静,不急于求成,做出“退一步”的姿态,理性思考,才能促成我们理智的行为,不会由始至终地一错再错,将忙乱状态铺张得一发不可收拾。

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可能是第一个展示这种“退一步”策略效果的人。国王耶罗二世叫阿基米德测量他的新皇冠是否是纯金打造时,阿基米德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如果他想不出办法,他将很有可能被国王处死。而且,阿基米德不能融化或切开皇冠来检测其成分,因为这样会毁掉皇冠。而且皇冠是桂冠型,形状不规则。没有与之形状类似的东西可以用来比较。阿基米德在皇冠问题上思索良久,没有找到答案。有一天,阿基米德洗澡时,他注意到水面在他进入浴缸时会上升。他马上想到可以用物体进入水中溢出的水量来检测出物体的重量。

可见,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到思考行为后果,也是需要方法的。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冷静。正如前面阿基米德的例子。如果,他不能保持冷静,那么,当他发现,自己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时,就会对耶罗二世说,他不能做到,那么结果,很可能是他被砍头。如果,阿基米德不能保持冷静,又急于解决眼前的问题,那么他也有可能一着急,就真地会用毁坏皇冠的方法得到结果,那么最后,仍可能令耶罗二世暴怒,治他死罪。

第二,形成“先动脑,后动手”的行事顺序。古人说,三思而后行。在行动之前,多思量下,仔细思考各方影响,对于我们是有利无害的。

第三,除了以上两点,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有条理的工作和办事习惯,来规避那些“不计后果”的忙乱行为。这会令我们遇见问题时,不会只想到“去做”,还会想到“如何做”,以及“做的后果”。

或许一开始,要养成以上习惯,会令我们不适应,但只要我们尝试,经过实践磨练,便不会太难。这不但对于工作,还对生活的各方面,都将是很有益处的。

但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行动前的思考,也要有个度。想得太多,虑得太细,就会令行动犹豫不前,贻误最佳的行动时机,失去许多机会。思考到什么程度,并没有标准答案,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稳健的行为模式。关注自己的心情

生活在这个高度发达,物质丰富,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在我们周遭,似乎越来越难以寻找到真实的东西。真实的渴望,真实的喜悦,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表情。因为生存,事业和婚姻家庭,我们不可能永远“童言无忌”,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求符合成人世界的游戏法则。然而,长大的我们变得成熟,也变得懦弱,同时,我们也学会了隐忍,妥协,退让和伪装,渐渐地将真实的自我软禁起来。

苦痛一个人扛,委屈一个人受,眼泪和都藏在心底,甚至连我们身边最亲爱的家人,也不敢过多地透露。

成长中,我们丢失了生命中最原始的爱——自爱。以自我牺牲式的交际方式,来获得眼前看似和谐的一切,对别人总是唯唯诺诺,笑脸相对,对自己总是不满,失望和愤怒,根本笑不出来。

为了排遣压力和不快,我们去血拼,去彻夜狂欢,可这种排遣的效果,也只是转瞬即逝。回过头,我们还要用虚假的方式面对他人,开始虚假的对话,做着根本不情愿的事情。

为什么不说出来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不改变这种不自爱的交际方式?

因为你不好意思,因为你觉得这并非“以和为贵”的行为。你会说,人生在世,不能总想着自己,你需要养家,需要生存,需要与人为善,不得罪人,方能保存自身。所以,你说,心情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你得到了你得到的,保护了你现有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很忙,没时间关照自己的心情。

心情好不好真的不重要吗?我们就真地没时间关照自己的心情了吗?

全世界的医学专家指出,抑郁症已被列为危害人类的第五大杀手,紧随心脏病之后。抑郁症的危害在于,导致人们对生活失去乐趣,会使得大部分患者最终选择以自杀结束生命。更可怕的是,某一些抑郁症患者还会杀害他人,医学上称之为“利他性谋杀”。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和热情,同时还会觉得身边的人活在世界上也像他一样受苦受罪,尤其是他们的孩子、父母等亲人。因此,为了替亲人摆脱痛苦,他们会杀害亲人,最终自杀。

以上的资料并非骇人听闻的谣传,都是来自专业人士提供的信息。那么由此,我们就该清楚一点,关注和处理好个人心情,这并非小事,更非闲事,而是,蔓延至我们整个人生的要事。

我们每天睁开眼睛,开始关注房价,关注利率,关注黄金报价,关注行内新闻,关注老板脸色,关注拍档的闲言碎语,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心情。我们被众多欲望和压力所捆绑,忘记了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这真是本末倒置。

郁结难舒的状况持续已久,而不去想办法解决,疏导,会令我们心理出现轻微的病症,长期以往,便会致使我们形成偏激的人生观和扭曲的价值观,从而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我们的家人也将是一个严肃的负担。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他在任期间的政绩斐然,深得美国民心。当1972年他第一任期期满时,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他一定会成功竞选连任。而他此次的竞选对手,从阅历到声望,都远远比不上他。可这种情况下,尼克松仍旧十分不自信,因为他过去曾经有过几次失败的打击,而他这始终无法除去这一阴影。后来,他偷偷派人潜入了竞选对手的总部,在其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尼克松竞选成功,而同时,竞选对手大肆宣扬尼克松的“丑陋行为”。这一消息令全美人们震惊非常。后来,尼克松总统总想阻碍调查并推卸责任,他的行为和态度都令美国人民失望极了。终于,在选举胜出不久,尼克松总统迫于舆论压力而辞职。

一个人的成功,最坚实的基础莫过于健康正常的心理。倘若心理存在误区或者畸形,这个人的理智和才华必将大打折扣。事实证明,就连尼克松总统也没能幸免。

当“郁闷”,“崩溃”,“受够了”,开始成为我们的口头禅时,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自我逃避和麻木,该想想如何改变这个“不快乐”的状况。

压力无处不在。我们要如何排解压力,释放负面心情呢?

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当工作扑面而来,压力也随之而至,我们要想到的不要只是,困难啊,头痛啊,让热爱注入你的神经,不只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要试着想到,工作给予你的成长和能力。当你热爱一份工作时,再面对工作中所涉及的难题,比如,技能和人际等方面问题,你便会有活力地主动应对和处理,而不会只是被动地附和去给别人笑脸,来委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失去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

第二,应该交往一两位乐观向上的好友,带动自己从心情低谷中走出来。

第三,至少培养一个业余爱好。看书,画画,跳舞,无论动态还是静态的爱好,总能令我们心境得到舒展放松。

第四,体育锻炼。前奥运会轻重量级拳王文迪·伊甘上校曾说过,当肉体疲倦时,精神也会随之得到休息。当你烦恼时,多做些肌肉运动,少用脑筋,其效果会令你惊讶不已。文迪·伊甘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到周末,他会从事多想运动,跑步,打网球,或者到阿迪伦达克山滑雪。

第五,即便再忙,也要给自己一个沉思的时间。思考烦恼的来处,从自身和周边寻找原因,给自己建议。

尝试将上述五条做到若干,为自己的心情常做减法,帮助自己做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

生活中,我们需要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我们不能时刻任意妄为或率性而为,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就该总是屈意而为,让自己失去快乐的能力。

多爱自己一点,多关注下自己的心情,并及时采取行动来解决心理诟病,便可更真切地接近生活的快乐。

懂得如何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爱生活中的一切。第二章快乐生活,取决于个人选择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趋势:健身、钓鱼、郊游,很多休闲活动的主体人群都是老人,他们的脸上一般都是恬淡适宜的,反倒是年轻人,大部分是步履疲沓、满脸忧伤,仿佛人生没有任何快乐的地方。老年人为什么会找乐子?那是人年纪一大,就看透了,人生本来多波折,要是还跟生活拧着来,那么必定是愁苦半生。这个道理,实在不必等到老了才后悔领悟,从现在就开始吧。旧日伤痛无需记

生命中,有苦有甜,有伤痛也有快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们对于快乐的记忆总是轻浅转瞬,对伤痛的记忆却总是深刻持久,有些伤痛甚至成为我们的一生都无法抚去的阴影。

伏尔泰曾说,“快乐不过是梦,忧伤却是现实的。”要评价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快乐幸福,就要记下他所逃过的多少困苦磨难,而非记下他曾享受过多少欢乐。毫无疑问,我们获得生命,不是来享受,消遣和挥霍的,而是为了克服此生的苦难,在各种伤痛中成长和强大自我内心,完整这个真实的人生旅途。

回想一下,我们从幼年到少年,再成长为有独立行为能力和思想体系的成人,这个生命历程中,我们边走边看,边看边学。我们经历过许许多多伤痛的第一次。第一次摔跟头,第一次被欺负,被恐吓,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第一次喜欢上同桌,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理想,第一次清楚,爱一个人不是只为占有,更是希望他(她)幸福。

我们都有过许多受伤的经历,也学习着让自己成熟面对。只是有些伤,有些痛,迟迟未能卸下,它们像一个个包袱压着我们的背脊,令我们步履蹒跚,思维困顿,对生命产生茫然。有时,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会显得力不从心,总觉得喉咙里梗着一口气息,上不来,下不去!我们到底怎么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的眼界本该更加宽广,心境本该更加平和,对待事物的发展本该有一个淡定的预想。我们该懂得旧日的伤痛无需记忆,它们只是过去式,需要我们逾越和淡忘。

可是,面对积压的伤痛,我们却有了怯懦,总希望自己回到单纯蒙昧的孩提时代。“不想长大”是多少人的心声?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们穿越回一个个稚嫩幼童,被父母当作宝贝来宠爱,烦恼可以少少,伤痛可以少少,可这只是在逃避,在妄想,在自欺欺人。

人生没有假如,年华更不可倒流。我们更不可避开生命中的各种体验和际遇,拒绝成熟长大。

你说,你觉得好累,那是因为,你一直背负着昨日的负累。

试着想想,你能不能暂时对那些旧日伤痛,设置一个失忆按钮?或者暂时把它们寄存在一个距离当下远一点的地方?

这并非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是有些事情,并不因为你反复纠结,就能帮到你自己。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你体会到的伤痛,只是为了让你经历一种人生体验,学到一条人生真谛,这是获得,并非失去。如果你实在想不通,过不去,那么就试着强迫自己去忘记。

爱德华·伊文斯生长在贫苦家庭,为了生存,他做过许多职业。最初,他卖报,后来在杂货店做店员,随后,他又做了助理图书管理员,虽然工资微薄,他也不敢辞职。直到八年后,他才鼓起勇气开创自己的事业,竟然时来运转,用借来的50美元发展到一年净赚两万美元。可惜好景不长,他存钱的银行倒闭了,他不但损失了全部财产,还负债一万六千美元。

爱德华·伊文斯大受打击,他每天吃不下,睡不着,还生了一种怪病,医生诊断说,病因是忧郁过度。一天,他晕倒在街上之后,从此就只能卧床休息,后来,全身出现了腐烂现象,痛苦不堪。此时,医生告诉他,他只有两个星期的寿命了。爱德华·伊文斯大为震惊,他写好了遗嘱,等待死亡降临。可是后来,他选择放松下来,闭目修养,什么都不去想,结果过去了好几个星期,他居然没有死,而且还慢慢地恢复了胃口和体重。再过几星期,他能够拄拐走路了,六星期后,他又能重新工作了。此时的爱德华·伊文斯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前他年薪曾高达两万元,而现在能找到一周30美元的工作,他就很高兴了。爱德华·伊文斯说,“我的工作是推销一种挡板,我不再后悔过去,也不害怕将来,而是将全部时间、精力、热诚都放在推销工作上。”

爱德华·伊文斯的事业发展迅速。几年后,他已成为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长期雄霸纽约股票市场,位于格陵兰的伊文斯机场,正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但是,他如果没学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那绝不会有这样的成功。“生活在完美独立的今天”正是要求我们把“今天”当成“今天”来过,把昨天的种种PASS掉,把握住当下,活好当下,才是真正能唤醒我们内心能量的最佳方式,也是更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自我解放”的活法。

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皆是因为我们放不下旧伤。

佛法说,放下即自在。我们何以放不下?因为我们只将目光聚焦于过去,每行进一步,都在回顾,每行进一步,都在伤感。这样的前行,只能越走越累。

记得美国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告诉路人,他母亲常说,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我们可以规划未来,但却保证不了未来是什么样子。但只要,我们努力保证把眼前的每一天都过好,便是在把握未来。要过好“今天”,就要放下“昨天”,背负了太多包袱,脚步无法轻快自在。

当我们遭遇伤痛的时候,我们无妨学习下阿甘,像他那样看清楚眼前的路,勇敢朝前RUN!RUN!RUN!

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经不得浪费在回忆伤痛上,不要一味沉溺过去,学会善待今天的自我,打败昨天的自我,重建成熟的自我。

要放下伤痛,其实,对每个人来说,既艰难又容易。

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重新找回快乐向上的自己:

第一,试着将心态放平,将目标定得具体简单一些,每一天都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不要怀揣过多奢望和制定过大的目标,不对自己太过苛求,满足于眼前的每一步提高,脚踏实地地努力进取。

第二,尽量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不要把自己孤立,多想想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将注意力由自身转移到值得自己去关爱的人身上。

第三,不要接太繁重的工作,先让自己在业余时间里保持宁静,简单的生活模式。可以看看小说,写写博客,做做手工,还可以找一只花盆种棵生命力顽强的植物。

第四,不妨做做义工,去福利院照顾下鳏寡老人,或者去幼儿园陪着孩子们玩玩游戏。

第五,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出外旅游,感受不一样的风光风情,能让自己更看开一些,不必活得那么痛苦狭隘。

忘记伤痛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我们自身的长期努力,但只要我们肯给自己信心,并尝试努力,这并非难事。

当你卸下重重包袱时,你将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那个时候,你将嗅到自在的空气,那是生命赋予我们的权利。活好每一天,别让伤痛绊住你。小事始终是“小”事

我们常说,人生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这里的“不如意事”,其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可能因为在公交车上被人踩了脚而气愤,可能因为朋友约会迟到而跟朋友大吵一架,也可能因为午间吃的披萨比原来小了半寸而恼火,还可能因为同事的一句讥讽,而对自己在职场上的人缘大加怀疑,忍不住自卑起来。

生活本来就是现实而琐碎的,这就注定了我们所遇见的“不如意事”多半都是琐碎的。琐碎的小事会常常令我们的情绪失控,内心虚弱,自卑自疑。它时常葬送了我们一整天甚至许多天的好心情,更可怕的是,我们总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限放大,放大到一个尺寸足以掩蔽住那些真正重要的大事。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另一方面,这些小事经过放大之后,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后果,是完全超乎我们想象的。它可使我们失去处理事情的信心,在反复纠结中,令我们的头脑失去理智,陷入一个无法走出的思想困境。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吸血蝙蝠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它们喜欢攻击野马,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用尖尖的嘴吸血。而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摆脱吸血蝙蝠的吸食。吸血蝙蝠很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喝足,才满意地飞走。而野马往往会在暴怒中狂奔,而流血不止,最终,只得无可奈何地死去。

其实,动物学家们分析这一现象后指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远远不能令野马致死的,而野马的真正死因,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引起的失血过多。

不难看出,野马遭遇吸血蝙蝠,就如同人发生了那些“不如意”的小事一样,并非什么非死不可的灭顶之灾,而导致最终不良后果的,有大程度,是因为,我们像野马一样不够淡定,把小事过分看重,情绪失控,理智崩溃,行为慌乱,小事也演绎成了“大事”。很显然,吸血蝙蝠在心态上比野马健康,这就使得它每次吸血行动都完胜而返了。如果我们能够像吸血蝙蝠那样淡定从容,那么不但小事难不倒我们,大事也不会那么容易将我们吓趴下。

心态是否健康,对于一个人能否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健康的心态可以保证我们不被人生路上的小石子绊倒。而这世上诸多的“小事”,我们都该理解为预先的磨练。这种预先的磨练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中遇见“大事”时,更能稳健地迈过去。

所以,不要惧怕或者纠结这些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惧怕或者纠结只会加大困难的砝码,让自己在困难面前变得越来越渺小,失去对抗力。更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明白,人生并没有太多时间用于浪费在“小事”的执迷不悟上。

狄士雷里曾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

我的一位朋友平时做事情总是喜欢尽善尽美。有一次,她在家里宴请我们几个人,待我们刚入座时,她突然大叫道,“糟了!我怎么这么糊涂?!居然忘记把那套银餐具和银烛台从姑妈那里取回来!哦!我的记性真差!今晚的饭菜配上银餐具再好不过了!各位对不起!这一切都被我搞砸了!”那一次聚会,至始至终,我们都在极力让她忘记银餐具和银烛台的事,而她总是愁眉不展地自我抱怨着她的不周,没能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夜晚。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觉得那天的聚会,除了她执着地纠结于一个很小的问题之外,一切都很完美。是她自己过分计较,反而把气氛搞得不那么舒服了。

而我的另一位朋友吉米却截然不同。那次,我和吉米一同去云南自助游。我的一位表亲就住在不远的村子里,我准备去表亲家拜访,吉米说没关系,他可以自己游玩一天,然后在酒店等我汇合。就这样约定了时间,可是我却在返回的路上出现了问题,搭坐的货车在路上出了故障,坏在了路上。而那里位置偏僻,我根本拦不到其他的车载我回酒店,于是,我只好等待乡亲把货车修好,才能继续上路。

我赶到酒店时,已经比我和吉米约定的时间晚了三个小时,我跟他道歉,而他却一脸淡然,不但不怪我,反而安慰我说,在他等我的时候,他已经跟酒店服务员学会了好几句云南方言,而且,他还发现,在这附近的巷子里有很多手工作坊,他觉得,我也会有兴趣去看看。

对于吉米的豁达宽容,我深感意外,而且他竟连一句怨言都没有,这更令我十分不理解。

吉米却说,他这样不单是为我,也为了他自己。如果他一直纠结于我迟到这件小事上,那么,我们之后的几天都不会有好心情游览云南的美丽风光,品尝这里的风味美食了。而且,他刚才用等待的时间做了远比生气更有意义的事情。

听了吉米这番解释,我豁然开朗。

其实,仔细想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年华只减不增,那么,如果我们每天浪费在小事上的时间叠加起来,便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损失。它不但会影响我们做大事的心态和进度,而且还会直接地伤害到我们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调查案例表明,经常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患上抑郁症,强迫症,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甚至癌症的几率要比性格开朗的人高出许多。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试着把心态放平,放淡,不要将事事都看得过重,对生活有个统筹的规划,什么样的事情算是大事,什么样的事情算是小事,有一个粗略的梗概和一目了然的划定。这样,我们在遇事之时,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地认为出现一点不明朗状况,就觉得出大事了!心绪就烦乱了!烦恼就没完没了!

凡成大事者都不会太拘小节,太在小事上较真的人,只会将道路越走越狭窄,让心态越走越低迷,眼界也随之更加短浅,看不见真正需要拼搏和较真的目标。

放下该放下的,忽略该忽略的,为人生中真正的“大事”而努力。这才是我们事业成功和生活快乐的智慧之道。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生活中,我们总喜欢与别人做比较。比较事业,比较婚姻,比较财富,比较名气和地位,等等,凡是被认为能够标榜个人价值和幸福指数的事情,都被拿出来做比较。比较之后,我们的心境总是难以平静,陷入两种极端的思维。要么因为将别人比下去了,而洋洋自得,鸣鸣得意,觉得自己比别人活得更幸福,更有价值,荣耀感陡升。要么因为被别人比下去,觉得自己很不幸,很没用,整个人生都凄冷惨淡了。这并非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所该有的行为,而我们大多数人却经常如此幼稚浅薄。这是人性的天然弱点,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和虚荣心所造成的狭隘人生观。

事实上,生活过得好不好,活得有没有价值,并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也没有人有资格去评判别人的生活,这世上,更不存在哪个可被称为所谓的生活幸福标榜的人。

生活并非一张考卷,没有标准参考答案,别人成功的例子于我们,仅仅是起到借鉴作用,并不该被全盘接收为我们人生奋进的终极目标。我们应该借鉴的是别人的精神和心态,却不该将这种借鉴提升为一种“唯他论”的幸福迷信。

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就注定我们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

只有我们用心体会和珍惜,停止无谓的羡慕与哀叹,才能体会到更多的生活乐趣,抵制住内心的自卑感和虚荣心作祟,使我们的生活不受来自外界的比较困扰。

从前,有个年轻人外出办事,途中经过一片森林。他听说过这个森林中常有猛兽出没,不过他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于是就走进了森林。年轻人一边走一边想,虎啊,豹啊不会光顾我的,天底下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走了许久,年轻人已经望见了森林的尽头,而此时,四周依然静悄悄的,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于是他不禁放松下来,脚步也变得轻快许多。谁知道,正当他暗自庆幸的时候,一只老虎突然从树丛窜出,向他飞奔而来。顿时,他吓得魂飞魄散。为躲避老虎,年轻人急忙爬上了离自己最近的那颗大树。老虎见好不容易找到的猎物上了树,立刻愤怒地围着树咆哮起来。年轻人想再向上爬一爬,却被老虎突如其来的巨吼吓了一大跳,惊慌之下他一下子从树上掉到了虎背上。这次,他再也不敢松手了,只是死死地抱住虎身不放,而老虎则被从树上掉下来的这个人吓坏了,向前狂奔不止,企图把背上的人甩掉。

当年轻人骑着老虎一起冲出森林时,看到这一情景的路人非常羡慕地冲年轻人喊道:“哎呀,我好羡慕你啊!骑着老虎多威风啊!”

而骑在老虎背上的年轻人却苦笑着回答道:“我还羡慕你呢!你不知道我是骑虎难下啊!也不知何时才能从虎背上下来。”

看!其实,当我们对别人羡慕不已时,却不知他们也在羡慕着我们!

这就如同,有人羡慕某著名作家,却看不见,作家每天醒来都战战兢兢,深怕自己再也写不出世人喜爱的作品。有人羡慕企业家,却看不见,那些企业家每天忙于生意,在天上飞来飞去,没时间陪伴家人,还连肠胃都出了问题。有人羡慕亿万富豪,却看不见富豪是如何努力拼搏得来现在的事业的,更不知道,富豪的子女们为了将来得到更多的家产,在富豪的身前身后互相攻击,诋毁,令富豪头痛欲裂。

这世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具有两面性,阳光的和阴暗的。并不因为所谓的成功,财富,就没有烦恼,磨难和苦痛。当我们一心艳羡他人,慨叹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一事无成时,我们只是被对方生活中的阳光晃晕了头脑中的理智和淡定。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只有他自己知晓。而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需要我们再次为自己做出明晰而健康的肯定和判断。只有,意识到并且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我们才会活得真实,活得幸福。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身高只有145厘米,是个典型的矮个子,他曾为此懊恼,甚至绝望过。但他并没有一味地沉溺其中,而是扬长避短,以自创的幽默表情取胜,获得了许多客户的喜爱。想想看,如果原一平的思维一直停滞在与其他那些身材健美,容貌漂亮的推销员相比,那么他不但做不成推销,恐怕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人生中,我们所遭遇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遭遇下我们都做了什么。人生如同一局牌戏,手上的牌不是你能任意挑选的,但是要如何打出一张好牌却完全在你。正如原一平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给了我们什么并不重要,而在于我们要活出好的生活。

让我们能够活出好的生活的选择,并非只有一个,而世俗所推崇的那一个,也并非是你人生的唯一标准答案。只要你相信自己可以努力令自己变好,可以令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快乐。那么,你完全有权利去选择符合自己内心的那个答案。没必要去仿照别人的想法与选择。

电影《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中,伟大的智者邓不利多对哈利波特说过,“让我们展现真正自我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选择”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选择确立怎样的价值,怎样的重要性,如何度过一段有意义的人生,这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的操控。别人如何优秀,如何富有,都不能成为你。你是独特的,唯一的,是上帝的杰作。

我们该尊重自己的存在,尊重自己所努力营造的生活,它并非一团糟。懂得享受自己的生活,才能清醒明白,自己已经拥有了许多许多,自己真地不比其他任何人不幸福,不快乐。

这是你的人生,没必要与他人比较。享受自己的生活,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你觉得幸福,你便是成功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