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语事件结构表达式的认知对比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9:23:17

点击下载

作者:姚艳玲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日汉语事件结构表达式的认知对比研究

日汉语事件结构表达式的认知对比研究试读:

提要

认知语言学研究及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语言对比研究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研究是以日语为语料,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对日语和汉语有关基本事件结构及其表达形式、表达式的成立机制和认知基础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阐释本书的理论框架,第二章概述本书的目的、方法和课题。从第三章至第十一章为正论部分,最后第十二章是结语。

第一章阐述本书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说明本项研究遵循的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语义观和语法观,并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做出了界定或说明。

第二章概述本书的目的、方法和课题。本书探讨日汉语表达基本事件结构的语言形式,阐述日汉语事件结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间对应关系的异同。运用“行为链”事件认知模型对比分析日汉语及物性动词句式的认知辖域和语义范畴,阐明日汉语事件结构语言编码的机制和差异,从而揭示日汉语的认知类型学特征。

第三章基于事件认知模型,从认知突显的角度探讨了句法关系成立的认知基础,并对构成“行为链”能量传递关系的“及物性”概念按照构成要素的程度标准做出了规定。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及物性”在日汉语句法结构上的表达形式,论述了“及物性”强弱与日语句法表达形式的对应关系是相对化的,而汉语两者之间构成了相互对立的关系。

第四章着眼于事件结构的基本类型,分析了及物性的事件结构及其语言编码方式,并通过分析反映事件高度“及物性”的表达形式,考察了日语变化义及物动词句和汉语的“把”字句,对两个句式的典型事例做出了规定,并描写了这两个句式的句法和语义结构。然后依据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的理论考察了日汉语及物动词句式从典型事例向边缘事例发生语义扩展的程序,说明了范畴化中及物动词句式的扩展网络结构,以及日汉语及物动词句式扩展方式的不同。本书认为,在表达及物性事件时,日语更加重视因果链上起点的功能,将其当作始自起点的能量传递关系来认知。而汉语更加重视因果链上作为终点的动作对象的结果状态,形成以结果状态为焦点附加致使者的因果关系。

第五章探讨了及物动词句式语义扩展现象,选取了像“大水が家屋を押し流した。”这样的以非生物名词做主语的及物动词句。通过对原型主语语义扩展动因的考察,分析了非生物主语及物动词句的成立机制,说明了非生物主语及物动词句的成立以“非生物名词通过使用自身的能量使对象发生某种变化”的语义因素为动因,日汉语关于非生物主语认知方式的差异带来语言惯例化程度的差异,日语没有汉语惯例化程度高。

第六章作为事件结构的基本关系之一,重点关注和及物性事件对立的不及物性的事件结构和语言编码方式。考察了描写不及物性事件关系的日汉语变化义不及物动词句,分析了日语“有对自动词”与汉语“动补结构”的形成机制。认为在表示致使行为相关的下位事件的变化时,日语抑制使役主体,不反映在句法结构中,但汉语积极认知使役主体的作用并进行语言编码。由于这种认知方式的差异,日语只能从动作对象这一单一视点描写事件,但汉语可以通过使役主体和动作对象两个视点的转换展开描述。

第七章作为日语变化义不及物动词句式的语义派生现象,讨论了日语不及物动词以无标记的形式派生可能(“いくら押しても窓が開かない”)语义的问题。认为无标记可能句的生成机制在于表达由动作主体有意图的动作的结果产生了(或未产生)所期待的状态变化。

第八章作为日语变化义不及物动词句式的语义派生现象,从日语“语态”的范畴化角度讨论了日语不及物动词以无标记的形式派生被动(“町が空襲で焼けた”)语义的问题。认为无标记被动句的语义派生在于动词语义结构中包含了受到外部作用的结果而变成某种状态,即“(サレテ)ナル”的合成机制,同时探讨了日语-aru-自动词(“次郎が太郎に見つかった”)与-eru-自动词(“町が空襲で焼けた”)作为表达日语语态的形态标记共同具有使动作主体脱焦点化(defocusing)的功能。并阐述了日语“语态”现象以因果关系为动因从原型的单一事件向边缘的复合事件扩展的机制,揭示了日语的“语态”是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述认知突显的语法范畴。

第九章基于中日对译语料库的实际用例,对表达及物性或不及物性事件时日汉语间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了类型化,进一步揭示了以上各章所分析的日汉语表达同一事件时句法结构机制的差异。

第十章考察了位于及物性事件变化和不及物性事件变化中间位置的、具有“反身性”的事件变化及其语言表达式。以大量具体事例讨论了语义和形式不对应的日语带ヲ格名词的不及物动词句(“仕事を終わる”、“歩道を歩く”、“首を垂れる”等),分析了这种句式成立的语义及认知因素。认为其成立以ヲ格名词具有“对象性”和与行为主体之间的“一体化”为特征,指出句式“及物性”的实现以“主体性”“对象性”“控制性”这三个要素为动因。

第十一章考察了日汉语位移事件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将位移动词词汇化类型划分为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基础上,以日语带ヲ格的位移动词为中心,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日汉语位移动词词汇化类型和分布状况的差异。提出了日语多用路径动词,汉语多用方式动词的见解,并验证了日语属于“动词框架语言”,汉语属于“卫星框架语言”的类型学特征。

结语部分从事件框架分析和语言的象似性方面进一步指出了本书的理论背景和理论追求,并从认知语法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对分析结果在日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跨语言间识解方式的验证进行了展望。

本书以认知语法理论为分析的框架,从事件认知的统一视点重新描述和解释了日汉语表达事件结构相关句式的形成机制和动因。研究日语认知方式与句法系统的互动,对认知模式与日汉语的语言形式的对应关系作出了新的说明。本书作为运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手法的尝试,为日语语言研究及日汉语法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关键词:事件结构;认知语法;“行为链”模型;语言类型学;及物性

Abstract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es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employing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ies are among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s of contemporary linguistic researche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viewpoint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ith Japanese linguistic data, aiming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tudy on the basic event structure and its expression form, the mechanism with which the expression form holds and the cognitive basis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language.

This book is divided into twel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book. The second deals with the objective, methodology and issues of the book. The main body is from the third to the eleventh chapter.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states tha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 researches.

The second chapter sketches out the objective, methodology and issues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language form used to describe the basic event structure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language, and makes 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 of the event structure, semantic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The "Action-Chain" event cognitive model is used here to compare the cognitive scope and semantic category of transitive sent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therefore indicating the cognitive typolog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The third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event cognitive model, probes into the cognitive basis with which the syntactic relations ho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alience. It also makes provision for "transitiveness" that comprises of the energy transferring relation of "Action Chain"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the constructing elements.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basis types of event structure, making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ve" event structure and how it transfers into language, examines meaning-shift transitive sentences in Japanese and sentences with "把" in Chinese, makes provision of the typical cases of these two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gives description of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structures of these two sentence structures. This study holds that there exists notable differences in the way Japanese and Chinese language express transitive events.

The fif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semantic extension of transitive sentences. Sentences of the type like "Oomizu ga kaoku wo oshinagashita." ("The flood washed the house (s) away."), in which a transitive verb takes a nominal phrase referring to an inanimate being as its subject, will be examined, and its constituent factors will be analyz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research program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formation of a transitive sentence with an inanimate subject is motivated by the following semantic factor: "The nominal phrase referring to an inanimate being gives rise to some sort of change/transformation of its object by using its own energy." Concern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n the extent of how language is conventionalized caused by different cognitive modes of inanimate subject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Japanese is less conventionalized than Chinese.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concentrates on the intransitive event structure and how it transfers into language. It examines the meaning-shift intransitive sentence in Japanese and Chinese that describe intransitive event relations. In denoting the change of hyponymic event that concerns "causative event", the Japanese language would restrain the causative subject, which will not be found in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However, in Chinese, the causative subject is acknowledged and there is a language coding process. Due to this difference in cognitive mode, Japanese can only describe an ev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bject of action, while Chinese can make a description from two perspectives —— causative subject and object of action.

The seven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semantic derivation of the meaning-shift intransitive sentence of Japanese and the issue of whether and how the intransitive verbs in Japanese can derivate possible semantic content in unmarked form.

The eighth chapter explains how intransitive verbs in Japanese derivate a passive meaning in unmarked 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ategorization of "voice"in Japanese. The semantic derivation of the unmarked passive sentence lies in that the verbal semantic structure encompasses a certain state caused by the external influence. The morphological markers that express Japanese "voice" share one function in common——defocusing the agent. This chapter also elucidates the mechanism with which the "voice" in Japanese extends from a prototypical single event to a marginal composite event, with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as its motiva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voice" in Japanese is a grammatical category that indicates cognitive salience through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verbs.

The ninth chapter, based on real-life cases of Chinese-Japanese translation corpus, gives a typification of the expressions used to describe transitive events or intransitive events in Japanese and Chinese, and further reveals the difference of formalization mechanism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in expressing the same event, which has been made clear in the above chapters.

The tenth chapter examines the "reflexive event change", which comes between the transitive event change and intransitive event change, and its language expression. A lot of concrete cases('hodoo o aruku'; 'kubi o tareru'; 'shigoto o owaru') are used to discuss the intransitive sentences whose meaning and form are non-correspondent and which contains ヲ case.

The eleventh chapter examin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in expressing a displacement event. After dividing displacement verbs into verbs of manner and verbs of path, we focus on displacement verbs with ヲ case in Japanes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in displacement verb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We have verified that Japanese belongs to "verbs-framed language" while Chinese belongs to "satellite-framed language".

The conclusion further points out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pursuit of this study from the aspects of event frame analysis and language iconicit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sis outcome into Japa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verification of cross-language construal are also forecasted in this part.

This research is conduc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grammar. It tries to redescribe and expou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motivation of the sentences that express event structure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 cognition. In probing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gnitive mode and syntactic system of Japanese language, we give a new account of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mode and the language form of these two languages. This study, as an attempt to apply the methodolog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provides new methodology for Japanese language research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grammar.

Key words: event structure; cognitive grammar; "Action-Chain" model; language typology; transitivity第一章本书的理论框架:认知语言学的范式

本书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分析日汉语事件结构的表达形式。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句子具有特定的形式和语义,它所表达的是一个事件(event、事態)。特别是说话者如何解释这一事件对决定句子语义是非常重要的。本书围绕事件概念化的语言现象——即动词及其句法结构的语义尝试进行系统的分析。

第一章作为进入具体语言现象分析的前提,概述本书所依据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论述的重要观点主要以兰盖克(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为中心,综合山梨(1995、2009)、河上(1996)、赵艳芳(2001)、王寅(2006)等认知语言学研究基本文献的主张,并阐明本书所遵循的立场。1.1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观点1.1.1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

认知语言学从语言的各个层面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及其性质,说明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赵艳芳2001:前言Ⅳ)。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专门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都可以称为认知语言学,即广义的认知语言学。在这种广义的理解范围内,当承认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时,认知语言学可以被称为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即,它是语言研究的一个学派,代表了一种研究范式(沈家煊2006:总序Ⅰ)。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定义,本书认为它研究语言,属于语言学领域,作为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当代语言学中探求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能力之间关系的一个学科。基于以上观点,关于它的研究范式,本书的立场是:“认知语言学”通过研究认知机制,探寻认知理据,分析语言和认知机制之间的关系,从而细致描述语言的各个层面,深入解释语言现象产生和存在的理由。

赵艳芳(2001:11-12)在关于认知语言学性质的阐述中提到,要想对语言做到充分地描写,必须对语言现象做出解释。她认为认知语言学不仅仅对语言事实进行描写,而且致力于朝理论解释的方向迈进一步,揭示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

因此本书认为认知语言学首先需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描述语言现象,在此基础上再从认知机制角度来解释其所描述的语言现象,从而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能力与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它既需要描写语言,更注重解释语言。

兰盖克的认知语法的核心概念是语言的象征性。认知语法将语言所具有的形式(声音或文字)及由这种形式所表达的语义分别称为语音极(phonological pole、音韻極)和语义极(semantic pole、意味極)。认为具有这两点的语言是一种象征单位(symbolic unit、記号単位)(Langacker1987:76,转引自尾谷、二枝2011:33)。

如图1-1所示,象征单位由语义极和语音极构成,二者之间形成了对应关系。图1-1 象征单位的构成

认知语言学还认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和语义并不是任意地连接在一起,正像汉字的“一”“二”“三”、希腊数字的Ⅰ、Ⅱ、Ⅲ等文字的形状表示数量一样,二者之间具有象似性(iconicity、類像性、類縁性),是有其形成的理由才会如此表达。认知语言学将这种必然性称为动机(或理据)(motivation、動機づけ),在解释语言现象时注重阐释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动因和机制。

认知语言学最具特点的语言观可以说是采取了经验主义认知观的立场。由语言所表达的世界与它所描写的现实世界不可能是完全等值的。也就是日常语言概念体系的大部分不是作为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而是以语言主体的身体经验为背景,以主观性认知过程为中介构建起来的。这种认知能力自身并不只是日常语言的概念体系所特有的,而是来源于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换言之,在认知语言学范式内,所谓的跟语言能力相关的知识,不是作为自治性模块的语言知识,而是以一般的认知能力为动因,作为这种能力的体现来规定的。具体来说,日常语言的概念体系不是独立存在于语言主体之外的符号体系,它是以反映认知主体完形感知、记忆、信息处理等基于身体构造的认知能力和经验基础为理据,并以此为背景而存在的(山梨2009:3-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手法将日常语言的表达形式(无论宏观层级还是微观层级的何种要素)都规定为体现了语言主体对外部世界进行解释的认知过程,是存在于语言背后的主体认知过程动态发展的结果,是主体对外部世界概念化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认知语言学以“主观性”为基础研究语言,是基于以“主观性”为理据的语法观的语言学研究范式。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主义语言观和传统的客观主义语言观的区别可以由图1-2表示如下。图1-2 认知主义语言观和客观主义语言观的区别

客观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形式和客观世界之间是直接对应,而认知主义语言观认为在客观世界和语言形式之间由基于我们的经验而构建的认知世界作为中介,语言形式是通过认知的过滤而形成的。语言形式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语言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客观世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赵艳芳2001:33)。

本书基于以上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探讨日汉语表达基本事件结构的语言形式构成的理据和动因,分析日汉语句法结构由认知、语义等因素促动的过程和机制。1.1.2 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认知语言学研究以语义为中心,从语义的角度研究语言,以语义研究为基本出发点(赵艳芳2001:12;王寅2006:6-8;翟东娜2006:428)。而语义来自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对事物的认知的反映,即对世界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过程和结果。因此,语义本质上是主观的、主体的。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语义结构决定了句法结构。三者的关系可以如下图所示。

语义既然是人们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语义描写不仅基于外部世界的客观真值,还必须反映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这种语义观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也是运用认知语言学方法论进行语言学研究共同的立场。

池上译(1998:350)在解说Ungerer&Schmid所著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6)时指出:

ことばの意味の問題はことばによって指される対象自体に関わるものではなく,基本的にはことばを使う人間の主体的な意味づけの営みによる。(语义的问题与语言所指的对象本身无关,它根本上取决于使用语言的人的主观性认知行为。〔笔者译。〕)

同样,山梨(1995:3)也指出:

言葉は,人間の心のメカニズムに密接にかかわっている。言葉の意味は,外部世界に客観的に存在しているのではなく,われわれの具体的な経験を基盤とする認知の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を介して理解され動機づけられている。(语言跟人的心智机制密切相关。语义并不是客观存在于外部世界,而是通过我们基于体验的认知来理解并寻求理据。〔笔者译。〕)

例如:(1)the bird in the tree.“in”如果按其字面义是表示“内部”,所以这时应该理解为“树的内部”。但更一般的用法是指隐藏在树叶间、停留在树枝上的鸟,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内部”并不是基于跟树这种客观现象相关联而作出的判断,而是基于说话人主观性地创造出连接树梢顶端的轮廓状范围,并根据这种理解来判断为“内部”(池上译1998:339)。

再比如:(2)食卓に巻物をひろげる。(山梨1995:34)“(食卓)に”一般是指“(食卓)の上に”,即物体的表面,但,(3)机に座って手紙を書く。(同上)

除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被理解为“(机)の上に”,通常理解为“[(机)の前に]座って手紙を書く”。

如上所述,本书遵循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认为语义不是客观化的,不能将意义与指代对象等同起来考虑。语义反映了说话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主观化的,是概念化的。同只考虑句子真值条件的客观主义语义学截然不同,认知语法认为并不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客观内容才是“意义”,而是说话者对这一内容如何解释并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过程才体现为意义。正如Langacker(2008:30)指出“语义等同于概念化”(Meaning is equated with conceptualization),所以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才被称为“主观性语义学”(Subjective semantics)。

基于这种语义观我们必然认为在描写某种状况时由于认知主体对这种状况认知方式的不同,所选择的语言表达形式也会不同。例如,以下这组例句同样是看到还剩下半杯的酒却使用了不同的表达形式(山梨1995:9加以改动)。(4)a.まだ半分ある!

b.もう半分しかない!

这两个句子所描写的客观状况是相同的,但作为认知主体的说话者的认知方式(construal、捉え方、“识解”)却明显是不同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语言表达的“语义”除对状况客观描写的客观性意义之外,还包含认知主体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把握的认知方式。积极主张这一点可以说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法的最大特点(尾谷、二枝2011:36-38)。

山梨(1995:6)将前者的客观意义称之为状况层级的意义,将后者的主观意义称之为认知层级的意义,并做了如下的归纳:

状况层级的意义:(a)符号化之前的场景对应层级(b)客观真值地反映外部世界的层级

认知层级的意义:(a)反映视点、视角的层级(b)关于语言符号化方式的层级

根据以上规定,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对客观世界和认知方式及语言形式间的互动关系的描述可以如图1-3所示。图1-3 意义和形式的对应关系(引自尾谷、二枝2011:37)

语言由意义和形式两个方面构成,意义又可以分为“状况层级的意义”和“认知层级的意义”。“状况层级的意义”即使相同,反映说话者视点或视角的认知方式也有可能不同。假使采用了A的认知方式,就会选择语言形式A’,而如果是采用了与之不同的认知方式B的话,所选择的语言形式也会随之不同。因此认知方式对以语义为中心的认知语言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说话者对所感知的事件如何认知,并进行概念化的方式不同就决定了选择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

本书在对日汉语的动词及相关动词句式的语言形式进行分析时,采用认知语法的主观性语义观,探讨带来语言形式不同背后的认知方式的差异。1.1.3 认知语言学的语法观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与意义是不可分离的,语法实际上就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和符号化,不可能自治,要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王寅2006:8)。

同样,池上译(1998:344)在论述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时指出,语言存在两种基本的方向性:一是形式如果相同,意义就会相关联;二是形式如果不同,意义也会不同。

例如,“leg”(アシ)一词具有“人の脚”(人的腿)和“机の脚”(桌子的腿)的两种语义,通过联想可以充分地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因此,表现为同一形式[“leg”(アシ)]是有其充分理据的。

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不仅体现在词的构成上,在句法结构层面也一样具有这种相关性。也就是说编码为同样的句子结构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它意味着这样的表达式间具有某种语义的关联性。

例如,在表达“空间存在”和“所有”这两种状况时,经常会编码为相同的句子结构。(5)a.部屋には窓がある。

b.太郎には子供がいる。(6)a.John has two children.

b.The room has two windows.(池上译〔1998:345〕)(5)a和(5)b及(6)a和(6)b的对应显示着这两组概念之间在认知上存在紧密的联系。

关于形式和意义的另一个方面,即形式如果不同意义也会不同,池上译(1998:345)认为这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立场,现在不再有学者还会认为诸如下面的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单一形式和相当于这种表达的分析形式之间存在同义性。(7)a.Napoleon crossed this bridge.

b.This bridge was crossed by Napoleon.(8)a.John killed Bill.

b.John caused Bill to die.(池上译〔1998:345〕)

以上两组a、b句使用了不同的句子形式,不同的形式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或事件不同的观察方式,反映了突显的侧面不同。两个句子不是同义关系,而是表达了不同的意义。基于以上观点,本书的立场是:表达形式不同,即使是对同一状况进行编码,其对事件的把握方式是不同的,因此语义也是不同的。正如赵艳芳(2001:154)指出的,语言形式不是反映事物是什么,而是反映人把它看作什么。

认知语法注重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Lakoff(1987:491)认为认知语法主要就是要表明形式如何按照意义来表达的(转引自王寅2006:8)。语义是一种基于体验的认知现象,是身体与心智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与外界互动的结果,语义描写不仅基于客观真值,而且也必须考虑人的认知方式(王寅2006:8)。基于以上认知语言学的语法观,可以说语法也是由作为语音极的形式和作为语义极的概念之间构成直接对应关系的符号体系。名词、动词等语法范畴,主语、宾语等语法关系、构式等都可以规定为认知主体概念化的反映,是由形式和语义的惯例化关系构成的完形构造成分。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视点来看,日常语言的语法无论是词汇层级,还是短语、句式层级,都可以规定为由形式和语义的惯例化关系构成的完形构造成分的复合网络(山梨2009:7-8)。也就是说,在认知语言学的范式内,语法(无论是词汇层级,还是形态、句法层级)无论是从微观到宏观的任何构造单位,都可以规定为由语义极和语音极构成直接对应关系的象征单位的网络。

认知语言学的语法观与以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的形式化自治语法观截然不同,认知语法认为语素、词、名词、动词、主语、宾语等概念都是语言主体概念化认知过程的反映。总之,认知语法认为语义是语言的基础,语义存在于人的概念化过程中,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句子结构决定于语义结构,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的概念内容,也取决于这一概念内容是如何被观察、感知和理解的(赵艳芳2001:125)。综合以上观点,本书在描写句法结构等语言表达式时,以语义为基础,通过描述语义结构来解释产生不同表达方式的认知结构的不同,即我们对事物感知构造方式的不同。1.2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本节主要阐述本书对日汉语言事实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以下三小节均按照“认知科学的见解→认知语言学的主张→应用于本书中的立场”这一顺序来阐述。1.2.1 范畴化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感知和体验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事物数量庞大,我们无法去一一分别记忆它。但是,我们能将这些事物有效地进行分类,也就是说我们具有从事物中抽取某种相似性或一般性、认识事物间存在的共同之处并进行分类的能力。这种将外界事物进行归类的认知过程我们一般称为“范畴化”(categorization、カテゴリー化)(河上1996:27)。归类形成的产物即“范畴”(category、カテゴリー),属于某一范畴的事物称为该范畴的“成员”或“事例”(member、成員/事例)。范畴化是与我们的认知相关的非常重要的概念。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特征,必然要提到它所适用的范畴论。认知语言学否定将范畴规定为属性的集合、范畴成员均具有该属性的古典范畴观,主张适用原型范畴理论,即范畴被认为是由对范畴来说成为中心、典型事例的原型和在某个方面由原型偏离的边缘性事例构成的。

认知语言学以人的经验、认知、范畴化为语言研究的出发点,认为范畴化是人类思维、感知、行为和言语最基本的能力(赵艳芳2001:57-58)。这种能力在语言上的体现就称为“语言范畴”(linguistic category、言語カテゴリー)。认知语法中“名词”“动词”“主语”“宾语”等语法范畴既然是范畴,都能够基于原型理论进行分析。语言范畴如果按词性来分类,可以划分为“名词范畴”和“动词范畴”等。本书的考察对象是“动词范畴”,即将事件作为过程中的关系(過程(プロセス)における関係)进行范畴化(吉村2004:61)。

例如,名词“踊り”和动词“踊る”的区别在于,“踊り”是将跳舞的状态作为事物来概念化,而“踊る”关注的焦点在于过程和关系。也就是说,“踊り”并不考虑跳舞的动作或时间长短,就像看静止画面一样,将事件作为点状事物来进行概念化。比如,“踊りが好きだ”就只是指喜欢被称为“跳舞”的这项事物。而动词“踊る”则涉及作为动作主体的“舞者”,描写了在时间的经过中发生的事件,动作的连续性成为关注的焦点。“动词范畴”表达了“人”“动作”“对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按三者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这也是我们把握事件关系的基本模式。表1-1 “动词范畴”的基本类型(参照吉村〔2004:66〕制作)

完整的(A)“人-动作-对象”模式在语言范畴内表现为“及物动词句”(transitive verb、他動詞文),而体现部分关系的(B)和(C)模式一般表现为“不及物动词句”(intransitive verb、自動詞文)。“不及物动词”中当动作的对象做主语时称为“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非対格動詞);当动作主体做主语时称为“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 verb、非能格動詞)。本书的视角就在于考察事件模式和表达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对应类型,从关注“人”与“对象”相互作用的角度重点分析“及物动词”和“非宾格动词”的认知模式和语义结构。1.2.2 原型理论

范畴化认知过程还涉及原型的概念和理论。认知语言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在关于语言各个层面的范畴化问题上采用了原型理论的观点。古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划分基于客观抽取的意义属性,其边界是明确的。与此相反,原型理论则认为范畴的成员间存在程度的差异,其界限是连续的而且是模糊的。无疑,原型理论才能更恰当地描述外部世界,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式。范畴的最典型成员所具有特征的抽象性合成物或集合体(抽象的合成物もしくは集合体)被称为“原型”(prototype、プロトタイプ)。可以说,原型是该范畴的代表性成员(河上1996:32)。

我们对事物进行范畴化时,是以原型为核心在它周围定位各种各样的成员来对整体组织结构。按照这种观点,范畴的成员在成员共同特性这一点上并不全都是一致的。既有离原型很近的成员,也有偏离原型的边缘成员,成员的典型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different degrees of typicality)(河上1996:27、32)。享有更多共性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的和中心的成员,即原型;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原型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范畴围绕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建构,其边界依成员典型性程度向外扩展,形成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的范畴(赵艳芳2001:58-61)。这种以原型为中心进行范畴化、解析范畴内部结构的新的方法论就是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プロトタイプ理論)。和古典范畴观形成对照的是原型理论的特点在于认为范畴成员间在典型性上存在差异,范畴内部决不是均一的。原型理论能够更加接近现实来描述范畴的内部结构。

除事物以外,还有表示动作的范畴,由此产生了动词。世界是由事物和动作组成的,而动作又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对活动进行描述的语言中,名词和动词共现,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认知依赖性,由此组成了事件范畴(event category)(赵艳芳2001:66-67)。

构成认知语言学框架的特征之一就是在有关语言的各个层面的范畴化问题上,采取了原型理论的见解。原型理论在语言研究上的应用主要以认知语义学的词汇研究为中心,探讨词的多义性。作为跟本书相关的具体应用之一,在这里简单地概述一下关于及物性的观点。

河上(1996)引用Lakoff(1977)列举了规定典型及物动词句的如下性质:(9)

1.有实施某种行为的动作者;

2.存在承受变化的对象;

3.对象所承受的变化是由动作者引起的;

4.动作者有意识地实施其行为;

5.动作者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6.动作者对发生的事件承担首要责任;

7.动作者是能量之源,对象是其终点;

8.动作者的行为和对象的变化是时空上一致的单一事件;

9.动作者是单一的,确定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