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凭什么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20:20:26

点击下载

作者:付娜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犹太人凭什么赢

犹太人凭什么赢试读:

前言

纵观天下商界,谁最会赚钱?谁赚钱最多?唯犹太人是也。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受迫害最沉重的民族之一,同时又是一个群星璀璨、智者如林的伟大民族。他们是世界上的少数人,却掌握着世界上较多的资产;他们遭受了千年的凌辱,备受打击,四处流浪,却惊人的富有。他们天马行空,行为诡秘,让世人觉得神秘莫测;他们本没有什么资本,却最终处于财富的顶峰。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之一,而犹太商人又以其独特的经营技巧及众多的商家富甲天下之状,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本书通过对犹太民族生存、智慧、经商等多个领域的揭示,讲述生动的犹太故事,用大量的犹太名人经典案例,浅显易懂地阐释了犹太人成功的秘诀。

如果您希望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如果您希望拥有伟大的企业,如果您希望在金钱里找到对神一样的信仰,那么请翻开《犹太人凭什么赢》这本书,细细地品味它,让它带您去开启财富之门,开通成功之路!

第一章 烙印——记忆的民族

亚伯拉罕的信仰,埃及的奴隶生活,先知的言行,贤人的智慧,民族的历史与圣城耶路撒冷的关系,犹太人靠着“记忆”将这些继承下来,并告诉子孙过去所发生的一切。说犹太人是“记忆的民族”,是为了表彰他们记忆和继承历史的遗产。

犹太战争

犹太民族是一个聪明能干、英勇顽强、精诚团结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命运坎坷的民族,它的历史堪称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剧。

巴勒斯坦东靠阿拉伯海,西濒地中海,沿岸内陆是一片肥沃平原,平原以东和沙漠之间有许多丘陵高地,境内的约旦河从北向南流人世界上最凹陷的内陆湖死海,虽然气候比较干燥,但在西亚沙漠和丘陵较多的条件下,这里却是一块适于农耕的富饶之乡,是一块“流着乳和蜜的土地”。公元前2000年中期,一批塞姆族人移居此地,他们的语言称为希伯来语,自称以色列民族,后因建立以色列和犹太两个王国,故可称其为犹太人。这三个名称都指同一民族,现今使用时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希伯来主要用于其语言和文学;以色列多用于与政治、历史有关方面;犹太则指其民族和宗教。据《圣经》记载,老家在阿拉伯沙漠的犹太人曾浪游四方,两河流域的乌尔和尼罗河三角洲都曾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埃及曾受法老奴役,全靠民族英雄摩西率领他们摆脱桎梏,逃出埃及,后经西奈沙漠定居于巴勒斯坦。

公元前1012年,大卫统一以色列和犹太两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国势达到鼎盛时期。在其子所罗门统治时期(前972~932年),建成了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这时的以色列虽不能凭武力称霸,却也能以外交和经济联系而成为西亚南疆颇负盛名的繁荣之邦。但好景不长,所罗门死后,国家南北分裂,以色列定都撒马利亚,犹太仍以耶路撒冷为都。

由于埃及、赫梯已衰,亚述尚未兴起,两国对峙局面维持了200年之久。由于两国争斗,国王为政暴戾,阶级分化剧烈,人民痛苦不堪,犹太教得以诞生。当亚述帝国已成气候并大军压境之时,自闹分裂的两个小国便难以生存,从此开始了犹太人苦难的历程。公元前721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撒马利亚,灭了以色列,并掳走27290人。

南方的犹太国靠耶路撒冷的坚固城防虽幸免灭顶之灾,但仍臣服亚述。从此以色列民族不论南北皆不断处于外强铁蹄的蹂躏之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撤摧毁了耶路撒冷城,圣殿惨遭洗劫焚毁,犹太王被挖去眼楮,系上锁链,举族解送巴比伦,在那里度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囚徒生活,这就是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幸运的是,新巴比伦王国国运不长,公元前539年就被波斯消灭。波斯人急需拉拢人心进攻埃及,把犹太人送回巴勒斯坦,允许他们在耶路撒冷再建圣殿、恢复家园,遂使犹太人更加坚定了犹太教信仰,认为上帝确实照顾这个饱受苦难的民族。这一历史演变对犹太教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在苟存之际,犹太人把摆脱苦难的愿望寄托于宗教信仰;在奴役生活之中,借助上帝坚定回乡复国的信念和决心;在波斯人允许他们回归后更以此动员群众,维护民族生存。于是犹太教便成为犹太民族的护身符和汲取力量之源泉,至今犹太教的一些规仪仍然弥漫着历史的回声,如犹太婚礼最后一项必让新郎将一只酒杯猛摔于地,以纪念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和犹太人的流亡;每日晨昏祈祷之前必先念《圣经》诗篇第137首,以纪念巴比伦之囚;安息日及节日祈祷前先念诗篇第136首,以纪念重返家园谢神恩惠……这些都体现了犹太教信仰与民族生存之间的血肉联系。

对犹太人来说,可真是“苦海无涯”。经过亚历山大国王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辖和塞硫古王朝的统治之后,犹太人生息的巴勒斯坦地区又于公元前65年被罗马铁蹄所灭,犹太人的国家不复存在。罗马帝国设犹太省,对犹太人进行压榨和奴役。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官吏的暴戾无道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罗马在犹太省的总督弗洛鲁斯的胡作非为和暴行直接引起了公元66年犹太人的反抗起义。

犹太人起义的主力是城市贫民、中层市民和农民,狂热党徒杰罗特和短刀党徒西卡里领导了这次起义。起义军消灭了耶路撒冷城的罗马敌军和地方贵族,并占领城市。公元66年11月,罗马远征讨伐队和诸属国国王的军队均被起义军彻底击败,于是,尼禄皇帝派大将韦帕芗统领大军6万人征讨犹太起义军。公元67年,罗马军队侵入加利利地区,遭到6.5万犹太起义军的顽强反抗,未获成功。公元69年,韦帕芗当上罗马帝国皇帝,遂命其子再度全力进攻。公元70年4月,罗马大军围攻耶路撒冷城,为保卫这座圣城,起义军英勇战斗,作出了巨大牺牲,再度竭尽全力始得破城,接着便对犹太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的起义者不计其数,被卖为奴者达7万之众。据说整个犹太战争中死难者达110万,耶路撒冷古城横遭蹂躏,圣殿被洗劫一空,七宝烛台等圣物被运往罗马。罗马曾为纪念这次胜利建立了凯旋门。但是,起义军的反抗斗争仍未中断,即使在公元73年最后一座堡垒马萨达要塞陷落之后的数十年间,犹太人的起义仍不断发生。

由于罗马帝国推行高压政策,犹太人的反抗怒潮终于在131年汇成一次大规模起义。公元131年,哈德良皇帝禁止犹太教徒举行割礼和阅读犹太律法,要在耶路撒冷城建立罗马殖民地和罗马神庙,并把犹太人赶出圣城。犹太人面对国家被灭、圣城被占的严重灾难,忍无可忍,终于在“晨星之子”西门的领导下揭竿而起。起义群众多达20余万,他们占领罗马殖民地,杀死殖民者,攻城陷镇,势头迅猛。哈德良皇帝派大批军队疯狂镇压,以毁灭性的军事行动征伐3年,毁灭城市50余座、村庄近1000个,屠杀犹太人达58万。

此次犹太起义的壮举为犹太民族树立了斗争不息的榜样,也使罗马当局下决心斩草除根,不让起义重演。公元135年,耶路撒冷城被彻底破坏,遗址翻耕成田,有如昔日迦太基之毁灭。杀戮之后残存的人民多被掳掠为奴,整个巴勒斯坦田园荒芜,庐舍为墟。犹太人从此开始了背井离乡、流浪异地的长期的民族漂泊史。

犹太战争彻底暴露了罗马黄金时代的阶级本质,也树立了犹太人为保家卫国、捍卫自由和独立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典范。由于敌人的强大和凶残,犹太人起义终被镇压,但此次战争在军事学术史上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耶路撒冷和其他城市的防御和围攻战,为深入研究奴隶制时期夺取坚固设防城市的主要战法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另一方面,犹太战争再现了昔日迦太基毁灭的悲剧,从而把一场镇压起义的征讨发展到灭绝种族、铲除国家的极端战争,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踏上新大陆

犹太人的历史,就是移民的历史。犹太人的祖先4000多年前从两河流域乌尔国向西迁移到地中海东岸的迦南,3000年前建国定都耶路撒冷,屡遭巴比伦、古希腊和罗马人的镇压驱赶,被罗马军队屠杀150多万人,结束了在巴勒斯坦的千年历史,开始了两千年的民族大流散。

欧洲的迫害使一些犹太人逃到西班牙、荷兰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荷兰人1630年赶走葡萄牙人,在巴西建立了殖民地。犹太人在巴西享有宗教自由,一度曾达600余户。1654年葡萄牙重新控制巴西,天主教压倒重商主义,犹太人再次遭受宗教迫害和歧视,他们不得不再度逃离,一部分逃到加勒比和北美,但大部分人还留在当地,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虽然有人被迫改信基督教,但他们仍然暗中信奉犹太教。

1654年夏,一批犹太人从巴西东北部港口雷西菲伯尔南布科北上逃亡,在加勒比刚熬过加勒比海的惊涛骇浪,却又遭海盗抢劫一空,所幸他们被法国船“圣凯瑟琳号”发现,并将他们带到新阿姆斯特丹,就是现在的纽约。这批筋疲力尽的犹太人上岸的准确日期已无从考证,据荷兰文记载,总共一行“老少23人”5个字,日期是1654年9月7日。这天成为犹太人踏上北美大陆,揭开犹太历史新一页的重要日子。

当时新阿姆斯特丹的荷兰总督斯图凡山特是新派人物,但深受欧洲反犹主义的影响,不希望让犹太人来“骚扰新殖民地”,担心其他天主教等教徒也会效仿跟来。但出于人道主义,又不得不许可23人上岸,但严令他们必须老老实实,生老病死,一切自理,政府一概不管。这些幸存者中的一位犹太屠失列维,敢说敢为,成为领袖,保护着这小小犹太社团的男女老少。

最初,他们只许从事小本买卖和手工制作,不得建办事处和祈祷场所,只能在私人宅地举行犹太教仪式,直至1730年才在曼哈顿一个旧磨坊地基上建起北美第一个犹太教堂。

四次大移民

今天的美国是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约有六百万。第一代犹太移民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作出了同其人口数量极不成比例的巨大贡献,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在教育,新闻,出版,金融,商业,科技,艺术,政治和医学等各个行业中,不乏犹太人的领导者,他们在各行各业都颇具建树。

最初来到北美的犹太人在1654年到达新阿姆斯特丹。23个犹太人离开巴西来到此地,却在南美遭到迫害,但是他们对美国怀有很高的期望,想来开创生意,安顿家庭,信仰自己的宗教,但没有想到美国也有反犹主义。

以后的两个多世纪,犹太人数慢慢稳步增长。在早期美国,犹太人在有些州受到的歧视同在其他国家差不多。有些法律甚至限制他们从事商业和担任公职。但他们努力工作,逐渐赢得了邻人的尊重。

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美国出现了第二次欧洲移民潮,移民者多为德国犹太人,他们适应美国环境,积极宣传欧洲启蒙思想,很快便融入了美国的主流社会,向中产阶级发展。犹太人从1841年开始进入美国国会。

年轻的犹太人开始沿街兜售日用物品,这种销售方法给正在不断扩张的美国提供了迫切需要的生活用品;德国犹太人用马车拉着货物销售,成为流动售货亭,他们迅速在美国经济中争得了一席之地。从肩背手提开始,犹太人走家串户做小生意,攒足钱就开一个小店,赚了钱再开第二家,钱赚多了就开百货公司。等规模到了一定的程度,资金充裕,就向其他商业领域发展:食品包装、服装制作甚至投资银行。最后,纽约的制衣,首饰加工,出版,百货零售和金融等众多行业都被犹太人占据着主导地位。

由于俄国和波兰的迫害,更大的犹太移民浪潮出现在1881年。波兰是东欧犹太人最多的国家。沙皇歧视犹太人的法令和恶劣的生活条件迫使大量的犹太人移民美洲。这些东欧犹太人不像先前的移民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们仅仅是为了求得一个生存的机会。

和其他族裔的移民经历一样,到美洲的路程充满了艰辛。他们变卖家产,凑足旅费,先乘车到欧洲的港口,再从那里乘船横越大西洋到美洲。他们坐的是价格最便宜的统舱,挤在甲板下面,缺少淡水和食物。

1892年纽约艾利斯岛移民检查站启用,随后数百万的移民从这里进入美国。在旅途上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犹太新移民一上岸就被移民官员劈头吆喝,甚至推来搡去。医生认定这些人不是带菌者就是身体有某种毛病,官员反复盘诘,视同潜在的罪犯。好不容易从艾利斯岛出来后,这些移民便投奔到美国的各大城市。他们选择东部和中西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居住,比如芝加哥、费城、克里夫兰、圣路易斯、波士顿和纽约。这些城市有工作机会,但是生活条件恶劣。新移民实际上是住在贫民窟里,很多人拥挤在肮脏,狭小,黑暗的公寓里,工作条件更差。部分东欧犹太人学德国犹太人的创业经历,拉着沉重的小车挨家挨户兜售小商品,挣点蝇头小利。其他的则挤在潮湿闷热的厂房里缝制衣服,“血汗工厂”这个词就是从犹太妇女工作的车间里产生的。

住在城市贫民窟里的犹太人经历了各种想象不到的痛苦,但是他们尽量不让恶劣的环境影响他们的家庭生活。犹太风俗规定已婚妇女主持家务,男人负责宗教的责任和挣钱养家,女儿同儿子一样在血汗工厂打工,直到结婚后才辞工回家主持家务。

至20世纪初,约300万犹太人涌入美国,成为美国最大规模的第三次犹太移民浪潮。新移民重视教育,人口质量迅速提升,在各行业施展才干。

纳粹反犹狂潮带来美国第四次犹太移民潮,在1933—1945年期间,20多万欧洲犹太难民来到美国,他们中许多都是各行业的精英,为美国做了很多的贡献。

两次反犹浪潮

面对犹太人的崛起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美国许多新教富人把反犹与反共画等号,上世纪初美国出现第一次反犹浪潮。三K党宣称要把犹太人、黑人等少数族裔赶出美国。反犹者甚至把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也归于犹太人,还伪造了犹太人密谋统治世界的《锡安贤达议事录》。犹太人团结一致,反对歧视,维护权益,曾迫使汽车大王福特公开道歉。

受纳粹影响,美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第二次排犹浪潮,先锋是德裔美国人,当时美国的反犹组织超过100个。美国参战,加上纳粹大屠杀的震撼,舆论强烈同情犹太人,反犹遭唾弃。

虽然反犹偏见在美国至今仍有市场,但此后再也没有形成气候。这和纳粹大屠杀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实力和地位提高,足以遏制任何反犹浪潮。犹太复国运动的重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欧洲转到美国,美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由漠视到积极关注和介入,1942年5月纽约犹太代表大会通过了《比尔特摩纲领》,支持犹太难民在巴勒斯坦建国。

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犹太人总数已达600万。虽然不足人口的3%,但他们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舆论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控制,远远超过任何其他的族裔。

美国犹太人在科技文化领域群星灿烂,美国最有影响的200个文化名人中,一半是犹太人。100多名诺贝尔奖美国得主中,半数是犹太人。美国犹太人还占名牌大学教授近1/3,律师的1/4,大学生的1/5,还有爱因斯坦等大批著名科学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大媒体由犹太人创办,一大批著名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是犹太人。美国几乎所有大电影公司都由犹太人创建,如华纳、派拉蒙、米高梅等。还有许多犹太人大导演、影星。当代美国文学、戏剧、音乐等一流作家的60%也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经济金融界实力首屈一指,包括许多金融巨头公司老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金融大鳄”索罗斯、全球富豪榜第二的“股神”巴菲特等。犹太人不但控制了百货、服装业还控制了钢铁、石油、化工、军工、电子、餐饮和娱乐等众多行业。

犹太人从20世纪初开始担任政府部长、州长、市长等要职。基辛格曾任尼克松和福特两位总统的国务卿。克林顿政府有5位犹太要员,布什总统也有3位犹太幕僚。他们还担任多届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美国现有犹太人参议员10人,众议员27人,有200多个犹太组织,“美国犹太人公共事务委员会”是最强大的“院外集团”,对美国决策的影响举足轻重,任何总统都不敢忽视犹太势力。民主党上届副总统候选人利伯曼就是犹太人,就算犹太人有朝一日当上美国总统,人们也不会感到奇怪。

犹太人使美国成为以色列最亲密的盟友,一些美国人甚至认为,如果美国遇险,只有两个国家会全力援美,那就是英国和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兜里只有15美元的梅厄夫人到美国募捐,带回7千万美元和大量军火。靠美国犹太人支持,以色列才屡屡渡过难关,至今以色列仍每年从美国获得至少50亿美元。

美国成为犹太人的“天堂”,其中固然有美国崛起的外因,但最根本的还是以犹太教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才把流离苦难化为有土壤就萌发的动力。

伟大的民族凝聚力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犹太人的民族凝聚力大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个一度没有国家的民族,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寄居世界各地,竟然没被任何一个东道主民族所同化。

伟大的犹太民族大起义最终被淹没在血泊之中,刀下逃生的“迦南”人被迫离开“流着奶和蜜的家园”,流浪到遥远而又陌生的异乡。此后的两千年,他们没有国家,没有自己的政府,在世界各地寄人篱下,从事低等甚至下贱的职业,苟且偷生。

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家,他们在世界各地备受欺凌,生命财产没有任何保障,更谈不上尊严。到了20世纪上半期,犹太人更是面临灭顶之灾,除了美国和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整个欧洲在种族狂人希特勒的鼓动下都向犹太人举起了血淋淋的屠刀,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所有犹太人,都被暴力地赶进地狱般的集中营,驱赶进一列列的闷罐车,锁上铁门,旋开通往各个车厢的毒气管道螺栓……犹太人就这样成批成批地惨遭杀害。20世纪30年代初期全世界的犹太人有900万人,15年后只剩下区区300万人。如果不是美英两国给犹太人提供避难所,这300万人也会被杀得一个不留。

好几个世纪过去了,犹太人也下传了好多代。新一代的犹太人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是以色列人,没有忘记那个古老的家园——耶路撒冷。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当华盛顿和伦敦发生利害冲突时,昔日的不列颠人很少有人站在母国一边,“列克星敦”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犹太人正好相反,尽管他们的国籍是美国,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依然是耶路撒冷,他们对地中海东岸那个小国家的热情远远胜过对美利坚合众国。犹太人在美国只有500万人,却能使历届美国政府不敢冒昧疏远以色列。当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发生冲突时,美国总是坚定地站在犹太人一边。作为回报,以色列政府的民族情感也同样炽烈,甚至有点不可思议。

20世纪90年代初期,“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已被武力糟蹋得不成其为一个国家,饥饿和内战是它拥有的全部“财富”,每年都有上百万人悲惨地死去,侥幸活下来的人处境连动物都不如。在证实那些受苦难的人群中有数万犹太人之后,贾米尔政府策划并实施了一个命名为“空中堡垒”的行动——把那里的犹太人全部用飞机空运到以色列。这群黑皮肤的犹太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移居非洲,感染了“黑暗大陆”的贫穷、封闭和愚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营养不良且目不识丁,他们的回归对现代化的以色列来说负担将远远大于动力。耶路撒冷作这项亏本营生的全部动因恐怕仅仅是这群黑皮肤的人拥有犹太血统。

1948年,在“自由世界”(美英两国)的支持下,饱经忧患的犹太人在圣城耶路撒冷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划给他们的国土是一块真正的弹丸之地,如果把伊斯兰世界比作一个穆斯林的话,那块土地刚好只有阿拉伯人眼中的一颗钉子那么大。既然是这样一个不愉快的巧合,阿拉伯人的反感是可以理解的。那些联手起来曾在中世纪打着新月旗(古阿拉伯帝国的国旗),征服了整个地中海的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的后裔,本可把弹丸之地上不多的几个犹太人碾得粉碎,可他们很快就倒抽了一口冷气。那颗钉子硬得很,把他们的脚板都给扎穿了,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埃及、约旦、沙特六国联军倾全国之力也未能将其拔除。今天,在阿拉伯人眼中,那颗“钉子”简直成了中国神话小说里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震撼世界的民族

提起犹太人,人们立刻会想起纳粹集中营,那是犹太人在这个世界备受欺凌的血证。而犹太人拥有绝顶的聪明则不为人所熟知。(一)共产主义。

有人说共产主义是失意人的宗教,是嫁接在封建体制身上的老树新枝,发展中国家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说法固然有失偏颇,但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确实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失意之人。

19世纪中叶,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前排座位上,一个顶着狮子般大头颅的犹太人终日在那里伏案疾书,管理员认定这个人中了邪,因为他老是写个没完。这个犹太人一写就是十年,积起来的手稿足有十英尺高,这十英尺的手稿最终百川归海,汇成了一个陌生而又崭新的理论体系——科学共产主义。在19世纪的欧洲人眼中,犹太人是在百分之百地痴人说梦。

1917年11月6日,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一个小个子的俄罗斯人——犹太人的忠实信徒——弗拉基米尔·列宁指挥20万无产者冲进了冬宫,在地球上那个领土最辽阔的国度里建成了第一个信奉共产主义的国家。这一事件是划时代的,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一个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亲手竖起了一面五星红旗,把远东那个占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贡献给了共产主义。

犹太人,改写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史,左右着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灵魂。(二)原子弹。

如果哪一天人类疯狂到要自我毁灭,犹太人就给人类配制了通往地狱之门的钥匙。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高德沙漠区,随着一声震天的巨响,一个深紫色和橙色交织的巨大火球,向外扩散到一公里半。爆炸的中心发出炫目的光,像无数个太阳直射着,把方圆四百公里的天空照得透亮。强大的热气流以八百公里的时速海浪般地向外涌出,摧毁了十三公里以内所有突出地面的建筑。一柱白烟由爆炸的中心升起,在12000英尺的高空散开成一块硕大的蘑菇云。那些违令直视爆炸中心的人,即刻双目失明。

站在十公里外的几位享誉全球的核物理学家,被他们自己的杰作惊呆了。成功的喜悦是真实的一瞬,甚至来不及欢呼,接踵而来的由心底升起的厚重阴影,就像沙漠上空那块恶梦般的蘑菇云,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他们的身子在不自主地往下沉,往下沉……

原子弹的威力远远地超出了核物理学家的最初预料,原指望造出一种威力很强的武器来尽快结束战争,没想到把地狱中的“潘朵拉魔盒”打开了。

那几位科学家是奥本海默、费米和爱因斯坦,他们都是犹太人。他们的杰作宣告了原子时代的诞生,也宣告了人类的自我毁灭成为现实的可能。

半个月后,蘑菇云再度出现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上空,现代化的都市成了真正的废墟,二十万生灵瞬间见了上帝。随后,天空下起了黑雨,雨点有步枪子弹那么大,大地变成了黑色。整个景象一如圣经里描述的世界末日。正是广岛上空的那块蘑菇云,最终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章 自称——上帝的选民

犹太民族是个谜一般的民族,他们是世界上的少数人,却掌握了世界上庞大的资产;他们遭受了千年的凌辱,备受打击,四处流浪,却惊人的富有。他们本没有什么资本,却最终处于财富的顶峰。

犹太人遍及世界各地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犹太人,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和统计,而且并非所有犹太人都承认他们是犹太人或有犹太血统,在犹太人境遇不好的国家尤其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年初,全世界共有1325万犹太人,仍少于德国纳粹大屠杀前的1800万人。除495万人生活在以色列外,其余830万散居在世界各地。美国犹太人占犹太人总人口的一半,约有12%的犹太人生活在欧洲,在非洲和大洋洲的犹太人不到2%。

犹太人的足迹遍及欧洲。在希腊、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以及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苏联,都有大量的犹太人。犹太人在移居国处境艰难,他们总在寻找出路,哪里有更好的谋生机会,就往哪里迁移。以波兰为例,中世纪波兰的国王建教堂需要劳动力,就招募了大量的犹太人去当劳工,这就是波兰犹太人较多的原因之一。

法国犹太史学家尼古拉·桑热说,因为犹太人移居欧洲的历史很长,许多家庭在几代甚至十几代之前就成为欧洲人了,所以统计起来较难。但桑热博士还是给了记者几个数字:目前,法国约有犹太人60~70万,俄罗斯和乌克兰各为50万。

解体前的苏联是欧洲犹太人最多的国家,苏联解体后,法国便跃居首位了。此外,英国约有20万,德国10万,荷兰、比利时各3万。

经过一两千年的融合、通婚,犹太人在外貌特征上没有任何区别于欧洲人的地方。他们已是地道的法国人、英国人……区别在于宗教信仰,大部分犹太人仍信仰犹太教。由于历史和种族原因,欧洲很多犹太人从事商业和借贷业,其中的成功者进而成为银行家。欧洲最古老、最显赫的银行世家罗思柴尔德家族就是犹太人。在文化科技领域卓有成就的犹太人也不少,如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沙帕克、法国大画家夏加尔等。

今天的犹太人从生活背景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人——阿什肯纳兹和塞法迪。阿什肯纳兹(希伯来语意为德国)主要指散居在法国、德国和东欧的犹太人。塞法迪(希伯来语意为西班牙)主要指流散到西班牙、葡萄牙、北非和中东的犹太人。他们中既有金发碧眼的欧洲犹太人,也有黑发黄皮肤的亚洲犹太人和黑皮肤的非洲埃塞俄比亚犹太人。

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他们是一个色彩纷呈的群体:既严重分裂,又高度统一。严重分裂表现在他们在对犹太教信奉程度和对巴以争端等问题的政治观点上大不相同,甚至完全对立;高度统一则体现在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深切认同感,无论是生活在以色列还是客居他乡,只要大敌当前,犹太民族都会表现出立场的惊人一致性。

两千年来,犹太人浪迹天涯,几十代与异族混居,如今早已面目各异,但在精神上他们始终是犹太人。民族自豪感与宗教信仰融为一体,使散居犹太人对故土始终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犹太人流散期间,恰是基督教确立、传播和发展的时期,作为异教徒的犹太人,其境遇可想而知。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法西斯的大规模屠杀将对犹太人的迫害发展到了极致。逆境中的犹太人更是怀念故国,“明年返回耶路撒冷”成为每天祈祷的语句。今天,犹太人在举行婚礼时,还保留着新郎要用脚踏碎一只玻璃杯的习俗,意为提醒人们即使在最喜庆的时刻也不要忘记故国圣殿被毁的不幸。无论在哪里,犹太人都始终念念不忘耶路撒冷。

无处不在的智慧与足迹

“三个犹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决定世界!”“世界的钱,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这是对犹太人非凡智慧的盛赞。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的智慧是神奇的,举世绝伦。在常年的漂泊流浪中,在从未有过的大迁徙中,苦难和艰辛、饥饿和折磨、杀戮和欺侮……一切的不幸迫使着犹太民族不得不用智慧去生存,去获取一口果腹的饭、一丝遮体的衣。犹太人智慧的诞生是被迫的,是在屈辱中诞生的,但是犹太人的智慧无所不在、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文学、艺术等,一切的人类历史都印有犹太人的足迹。

从全人类来看,犹太人自称为“上帝的选民”,不是自大。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犹太人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伟人与名人,他们在各自领域作出了惊人的成就。(一)诺贝尔奖是全世界荣誉最高的奖项,这种奖项是绝对少不了犹太人的。到1984年为止,有98个犹太人获诺贝尔奖。其中,物理学30人,化学15人,生物医学5人,经济学7人,文学8人,和平奖5人。(二)宗教界。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宗教应推基督教,而人们所公认的基督教创始人是犹太人基督耶稣。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到处传教,主张用禁欲、忏悔等方法来拯救人类自己。后来,他为犹太人出卖,被罗马人处死。时过近两千年,他仍是世界各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堪称人类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在他的继承者中,最有名的属圣徒保罗,他也是个犹太人。此外,前面提到的犹太教之父摩西也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人物。尽管上述几人是否确有其人还难下定论,但他们的名字却是充斥世界。(三)哲学界。在公元前后的希腊时代,斐浴融和了犹太教与希腊哲学,他的学说对后世的基督教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穆斯林时代,本一迈蒙尼德(12世纪)又综合了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与犹太教,以理性来重新阐述犹太教文与律法。他为后世的犹太教思想作出了极大贡献。17世纪,斯宾诺莎“综合了唯理论与机械论”(《世界文明史》原文页码第645页)。18世纪的日耳曼启蒙运动中,戈特霍尔德戈莱辛与门德尔松是最突出的领袖,前者主张宽容的宗教思想,后者则按犹太人生活的实际情况修改了沿用已久的犹太教。在19世纪末法国的柏格森提出了20世纪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直觉主义。德国胡塞尔则在一次大战前后提出了另一个很流行的哲学流派——现象学。其他著名的犹太哲学家还有科学哲学巨匠波普与逻辑实证主义名将之一维特根斯坦。(四)思想家。最伟大的思想家莫过于提出一个庞大完备的学说体系并引发了波及全世界的社会主义浪潮的马克思,其次是精神分析学之父、影响遍及人文科学和文艺各领域的弗洛伊德。其余还应包括共产主义运动中著名的理论家伯恩斯坦,20世纪著名的法兰克福思潮代表人马尔库塞,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尔。(五)社会科学学者。最突出的有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二号人物大卫·李嘉图和大社会学家迪尔海姆。(六)政治活动家。英国著名首相迪斯累里,德国女共产党领导人卢森堡,苏俄著名政治家和理论家托洛茨基,美国当代外交家基辛格。两位教皇:著名的亚历山大三世和不太著名的安拉克列突斯二世。(七)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奇才济济:相对论创始者爱因斯坦、量子力学开创者波尔和波恩、原子物理学开拓者费米、创立电守恒定律的李普曼、测定光速的迈克尔逊、“李克”概念提出者之一的芬曼、提出量子电动力学公式的施温格、反质子发现者之一的西格晋。化学家也不乏其人:首次离析出纯氟并建立高温化学的莫瓦桑、染料合成研究的拓荒者拜多、氨合成法的创始人之一哈柏。生物医学家不胜枚举:近代化学疗法创始人之一埃尔利希,提出人类A、B、AB和O四血型的兰茨泰纳等。数学家中最著名的当代控制论的提出者维纳。

犹太民族所产生的各类名人中,以自然科学家居多,其次为学者与思想家。犹太民族还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体育运动员。除上述伟人外,犹太民族还为人类提供了半本《圣经》、伊斯兰教的思想来源和西方民主制度的一部分思想基础。犹太商人在中世纪和现代历史上为扫除欧洲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立下了汗马功劳。

直到今天,犹太人在世界政坛上仍然大放光彩。例如,曾出任尼克松和福特两任总统国务卿的基辛格;奥尔布赖特是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的国务卿,她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刘易斯·布兰代斯担任联邦最高法院法官长达25年之久。在美国仅以1998年选出的106个国会议员为例,就有犹太裔众议员23人。

时至今日,犹太人在各行各业的成就也丝毫不逊色:喜剧大师卓别林、著名诗人海涅、音乐大师贝多芬、天才画家毕加索等。美国的电影业几乎可以说是由犹太人开拓的,几乎所有大型制片公司的创办人都是犹太裔人,如华纳公司的华纳四兄弟;派拉蒙公司的阿道夫·祖柯;米高梅公司的刘易斯等。

不仅如此,在经济领域,犹太人有着更加骄人的成就。他们在世界各地赚钱,金融、钢铁、石油、化工、电子、餐饮、娱乐业等领域他们无不涉足。在美国,每4名富豪中就有1名犹太人,犹太金融家在美国金融界的实力首屈一指。格林斯潘这位犹太裔金融大亨,长期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索罗斯被称为世界头号“金融大鳄”。

自我挖掘,世上没废物

在一家有名的博物馆不太惹人注意的墙上,挂了一幅特别的画,题名“将军”。画上是一个人和一个魔鬼在下棋,图画中的人集合了所有的智慧在与魔鬼奋力拼杀。这盘棋,象征着人类在世界上的生活,所以比赛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获胜,双方均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令人遗憾的是,棋面出现的形势是:魔鬼将了一军,人类眼看就要落败了。有位特别的人来参观博物馆,看到了这幅画,并且深深地了解了画的涵义,激动地站在画前不肯离去,嘴里蹦出这样一句话:“魔鬼怎么能将人的军,会有这样的事情吗?”

他又凝视了许久,突然一跃而起,疯狂地大叫:“骗人,骗人!”“还有希望,还有一招……”

的确,魔鬼经常使人濒于毁灭的边缘,可是,人类经常都有最后的一招,那正是起死回生的一手,人类的希望就在这里。

貌似绝望的棋局还有解救办法,就是说,人类还有一步好棋可以走,走了这一步,人类就可以赢。

生命的天平,常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摇摆不定,只要加强希望的分量,就能保护生命,就可以使天平的指针倾向于人类的方向。

犹太民族正是凭借着这种生存意志,坚韧、自信、执著地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拜耳是德国著名的科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从小勤奋好学,进入大学是学习物理和数学的。毕业后,他觉得自己才21岁,还有潜力多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于是又开始攻读化学。由于已有了坚实的物理知识,学习化学进步很快,第二年(即1857年)他就发表了对甲基氯的研究论文,初步显示出他在化学研究方面的潜能。

1872年,他在斯特拉斯大学任教授,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智慧,开展对酞染料种类的研究,很快成为染料史上确定靛青性质和结构成分的第一位化学家。三年后,他进一步运用自己的学识和研究成果,研究出靛蓝的全部成分,并建立了著名的拜耳碳环种族理论。拜耳花甲之年,还继续自我挖潜,编写了反映他的研究成果的著作《拜耳科学成就》。可以说,拜耳的一生是研究挖潜的一生,硕果累累。

如同拜耳一样的犹太人颇多,如多面手贝拉斯科、科学家总统卡齐尔、商学兼优的瓦尔堡家族等。他们的共同点是善于自我挖潜,从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犹太人伯林纳没有读过大学,但他创造发明的技术比博士和一般科学家还多,他发明的电话受话器比爱迪生还早,他一生发明了许许多多的新技术新产品,被称为“美国最有价值的一位公民”。这都是他勤奋好学,善于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挖掘自己潜能的结果。

犹太人明白,人的经验和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的。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人不是生而知之,教而后知”。一个人因生活或工作经验不足、知识不够而招致事业的失败,千万不要失望和气馁,而应采取补救的办法,随时随地记你所当记的,学你所当学的。爱因斯坦虽然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但他同样感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他明白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仅数学这门学科,就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个领域都能费去一个人一生的时光。在创立相对论时,他深感自己的非欧几何知识不足,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是立志专攻非欧几何,补足这方面知识,最后终于创立了闻名世界的相对论。

不仅科学技术领域,经商也如此。许多商界巨子,都是因为不断地努力充实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一步步地攀登到最高的位置,最终走上发迹致富之路的。犹太人比奇特尔,从德国移民到美国时,一无所有,既没有资本,又没有专业知识。为了生活,他从事一些家庭维修业,如厕所、水喉、窗户的维修等。他没有经验,悄悄到一些工地观察别人怎么安装和建设,自己找有关的书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把自己的精力和潜能全部挖出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比奇特尔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工程集团,年收入达上百亿美元。

犹太人形成一种好学风气,他们宁可克制自己的游乐和忍耐艰辛,在充实本身的经验和知识上却大量投资,绝不吝啬。他们明白,工作经验和知识的充实,可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带动出来,成为事业成功的资本。

工作上的经验和知识,加上自身的潜能,是一个人的最宝贵财富,它引导你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是打开财富之库的金锁匙。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塔木德》指出:“生命有限,时光荏苒,只有奋斗不已,方能生生不息。”。所谓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在犹太人看来,我们总是在和别人赛跑,也在和自己赛跑,我们虽能掌控自己,却只能永远不停地问前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犹太人是颇具积极进取精神的,他们在任何场合、任何环境、任何时间都保持着寻求积极面的意识,这是犹太人成功的秘诀。当然,他们在正视积极面时,并没有忽视否定面,恰恰相反,他们敢于面对现实,绝无畏缩或自我陶醉。正因为犹太人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遇到困难总能设法把它转变为积极面,从而克服重重困难。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是属于那些不停奔跑的人。他们为了生活忙碌着,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如果停止奔跑,就可能被别人甩在身后,更可能因此而失掉积极进取的斗志,最终被社会淘汰出局。

正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许多犹太人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犹太人有个规矩,安息日不能工作,只能在家虔诚休息,学习典籍。可有个别商店的老板却照常营业,亵渎了安息日。一次讲道时,拉比对这些店主大加挞伐。可是,礼拜结束后,亵渎安息日最甚的一个老板,却送给拉比一大笔钱。拉比非常高兴。到第二周礼拜时,拉比对安息日营业的老板指责得就不那么厉害了,因为他指望这样一来,那个老板给的钱会多一些。谁知,结果拉比一个子也没拿到。拉比犹豫了好一阵子,鼓足勇气来到这个老板家里,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老板回答:“事情十分简单。在你严厉谴责我的时候,我的竞争对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只有我一个人开店,生意兴隆。而你这次说话一客气,恐怕下周大家都会在安息日营业了。”

这个商店老板,追求的就是一种垄断的有利条件,他付给拉比的那笔钱,不过是他安息日盈利的一小部分而已,这点费用要比采取其他招徕顾客的手法,如广告、惠赠、大减价等省时省力省钱得多,但这样一点儿小的竞争优势因为拉比的宽容也就失去了。

知难而进,逆流而上

人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犹太人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赢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然而,懂得从失败中学到经验和智能,这才是无可比拟的珍贵财富,只有坦然面对失败的人,才算真正成熟的人,在这方面,大概没有任何民族比得上犹太民族。

犹太女作家戈迪默无疑是犹太民族的骄傲。

她是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的第七位获奖者。然而,这份荣誉是她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得来的,这当中,她多次面临严重的挫败,但她从不放弃自己,也毫不气馁。

戈迪默于1923年11月20日出生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小镇——斯普林斯村。她是犹太移民的后裔,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来自波罗的海沿岸的珠宝商,幸福的家庭生活,启发了小戈迪默的无限憧憬和梦想。

6岁那年,她抚摸和凝视着自己纤细而柔软的躯体,梦想着当一名芭蕾舞演员,她从剧院里得知,舞台生涯,最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的情感,所以她报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剧团的行列。但事与愿违,由于体质太弱,她对剧烈的舞蹈动作并不适应,经常被一些小病痛纠缠着。久而久之,小戈迪默只好被迫放弃了这个梦想。

遗憾之余,这位倔强的女性暗暗发誓,条条大道通罗马,她终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然而,命运不但没有赐福给她,反而把她逼上更加痛苦的深渊。8岁时,她又因患病离开学校,中断了学业。夜晚,她常常流着无奈的泪,期盼着明天身体会好转,然而,天不从人愿,她只好终日坐在床上与书为伴。

某个明媚的夏日,心烦意乱又十分孤独的戈迪默,偷偷地走上了大街,她想从车水马龙的街上找到一点快乐。突然间,她被一块不大不小的木牌吸引,久久不愿离开,这木牌上写的是:“斯普林斯图书馆”。她欣喜若狂,早已将课本读熟了的她,最渴望的莫过于书了。此后,她迷上了这家图书馆,整日泡在书堆里。

图书馆下班铃响了,她却一头埋在桌子底下,等图书馆的大门确实锁上了,她才钻出来,在这自由自在的王国里,尽情而贪婪地吸吮着知识的营养。就这样,慢慢地,她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那稚嫩的小手拿起了笔,浓烈的情感化为文字写在白纸上。那年,她才9岁,文学生涯就此开始。出人意料的是,15岁时她的第一篇小说在当地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了。

当时,不认识她的人,谁也不知道这些优秀的小说,竟出自一位少女之手。

几年以后,戈迪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问世。优美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涵,触动了当时的文坛。戏剧界、文学界几乎同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位女作家。

像一匹野马,戈迪默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漫长的创作生涯,她相继写出10部长篇小说和200多篇短篇小说。惊人的产量,加上精致的品质使她连连获奖:她的《星期五的足迹》获英国史密斯奖,之后她意外地又获得了英国的文学奖。

她说:“我要用心血浸泡笔端,讴歌黑人生活。”满腔的热忱很快就得到报答。她的《对体面的追求》一出版,就受到了瑞典文学院的注意。接着,她创作的《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陌生人的世界》和《上宾》等佳作,轻而易举地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就在她春风得意、乘风扬帆之时,一个浪头伴着一个旋涡使她又几经挫折,瑞典文学院几次将她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每次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得奖。

面对打击,这位弱女子若有所失,她曾在自己著作的扉页上,沉重地写着:“内丁·戈迪默获诺贝尔文学奖”,然后在括号内写上“失败”两字。然而,暂时失落并没影响她对事业的追求,她一刻也没放松过文学创作。终于,她从荆棘中闯出了一条成功的路。

生命的天秤,常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摇摆不定。只要不放弃希望,永远就不会失去胜利的机会。

第三章 信仰——不灭的灵魂

犹太民族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没有国家、没有地域,他们为了自己能够生存和发展,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无数次的被驱逐和杀害,无数次的流亡与逃难,即使在种族濒临灭绝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没有被别的民族同化,并且在世界各地人才辈出,成为世界公认的最优秀、最聪明的民族。

苦难历史铸就独特信仰

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在未进入迦南之前,曾经历过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神信仰的早期原始宗教的历史。

对于以游牧为主的亚伯兰部落,自然界对他们最大的威胁是干旱少雨。没有水,牲畜无法存活,人也不能维系生命。可是,沙漠里没有河流,没有湖泊,也没有出水的源头,人们只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苍天。只要有雨水,人们就可以储存备用,牧草才能发芽生长,牛羊也不会被饿死渴坏。

在这种背景下,雨神便成了古犹太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他的名字叫耶和华。犹太人不敢直呼耶和华的名字,而称它为“阿特乃”,意思是“我的主”。直到今天犹太人仍然这样称呼他。

尽管耶和华很快成了古犹太人的精神支柱,但并非是他们惟一敬拜的神。同其他原始部落一样,古犹太人也崇拜岩石、山峦、树木、月亮与牲畜,特别是牛。

虽然希伯来人在迦南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但他们又面临着另一个重大的威胁,那就是被经济与文化远比自己先进的迦南人同化的威胁。

希伯来人的部落酋长亚伯兰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便开始寻求耶和华的帮助。当亚伯拉罕意识到耶和华可以给予他一种神圣的力量,凭着这种力量,他可以将犹太人团结起来,于是他想方设法将耶和华描绘为一个“万能的神”,到处宣传犹太人是耶和华的特选“子民”,应以忠诚来换取耶和华的恩惠。

有一天,耶和华对亚伯兰说:“我立你做多国之父,但你要向我保证:从此以后,你的名字不再叫亚伯兰,改叫亚伯拉罕,我要成为你和你后裔的神,你们必须世代的遵守和我的约定,……你们世代的子民生下来的第八天,必须接受割礼,否则必从民中剪降,因为违背了与我的约定。”

在犹太人的历史上,上帝耶和华同亚伯拉罕所订立的这个契约非常重要。它表明从此亚伯拉罕将成为一个被上帝拣选来为宇宙服务的民族创造者。强化这一契约的割礼仪式亦有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个被上帝拣选民族的圣化标志,二是加强了这个民族的宇宙因素。“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它表明希伯来人终将超越本部落的艰辛,融入世界。这个契约成为自称“契约民族”的犹太人特性的开端。

当时亚伯拉罕创立了一种朦朦胧胧的信仰,即崇奉耶和华为惟一的神主。那时,人类怕火、怕闪电、怕一切足以伤害他们的自然之物,于是幻想有一个掌握世界的“神”,与此同时,犹太人创立了神教,首先有了自己惟一的耶和华。亚伯拉罕建立起来的信仰,不仅把犹太人统一起来了,而且为犹太教奠定了民族基础。

把摩西十诫,当做行动指南

公元前1250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他们衣衫褴楼艰难的穿越在西奈的沙漠中,面临饥饿、干渴、疾病、劳累以及强敌追袭拦阻的威胁,不少人怀念在埃及虽被奴役但终究能维持生存的生活。于是他们的尊奉信仰开始产生动摇,以致在征途中摩西隐居修道时,有不少人乘机进行偶像崇拜。

为此,摩西不得不在西奈沙漠中停止行进,假托耶和华之命,对离经叛道的人发动了一场“清教运动”,以统一精神信仰。他声称耶和华在西奈山向他传授了十条戒律,作为耶和华与犹太人订立的约法。这十条戒律被刻在石板上,这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诫”:

一、除了耶和华之外,不可信仰别的神;

二、不可为自己制作和崇拜任何偶像;

三、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尊名;

四、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前6天做工,第7天歇息,任何工作都不能做;

五、孝敬父母者,福寿长久;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

八、不可偷盗;

九、不可作伪证陷害人;

十、不可贪婪他人的一切。

摩西让犹太人12个部落在西奈山下设立祭坛,宰杀牛羊,将牲畜的血一半倒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进行立约仪式。由此摩西初步创立了人类最早的神教——犹太教。“摩西十诫”不仅成为犹太教的基本教义,也是人类最早的法律之一,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此外,在西奈流浪行进中,摩西还采纳了岳父叶忒罗的建议,把犹太人分别组成1000、100、50、10人各级规模不等的社会行政单位,选择能人贤者出任千失长为各级行政首脑,协助摩西管理,结束了希伯来一直以来各部落混乱无序的状态。

摩西为争取犹太民族的独立和自由,确立了犹太人统一的宗教信仰,并促进了犹太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成为千百年来被犹太民族所尊敬和仰慕的第一人。

伟大的先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信仰的人物,这些人物既是一个民族的体现,又是一个民族的标榜。

在罗波安统治时期,希伯来王国分裂为北朝以色列和南朝犹太国。内部倾轨、外敌蹂躏,信仰危机日趋一日地加剧了两个王国的衰败。

公元前8世纪中叶,民族危机与日俱增,一批“先知”登上犹太政治舞台,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先知运动,犹太教历史上伟大的“先知时代”由此开始了。

先知是上帝耶和华在犹太人中选来传达他的意志的人;先知的一切话语皆真实无误。摩西是最大的先知,其预言是真实的。先知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敢于坚持他们所认为的真理。

先知们具有超凡的精力与智力,能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一切,他们警告那些面临灾祸的人,如果他们一再坚持违背上帝的教导,将会有何等灾难降临到他们身上。先知们富有追求正义与真理的激情,经常毫无畏惧地向国王或君王传达上帝的旨意,要求他们服从上帝启示给先知的律法。

在犹太社会中,任何时候任何人背离了至圣的中心理念,先知就会传达上帝的意旨,教诲式地警告犯罪者,即使国王也不例外。

在犹太人2000多年的流散中,他们之所以能保持高度的民族统一性,主要是先知的思想中闪现着民族的良知,这不但促进了犹太教的巩固和发展,而且使犹太人的生活有了规范,甚至对全人类的人性也有着很重要的贡献。

先知中最伟大和最为杰出的代表有:阿摩司、以赛亚、何西阿和弥迦。

先知的代表人物都从同一个基本观念出发,即一个上帝。一个唯一的创世主和士师——一个非神话的、非魔术的神——一个不屈从于命运和不受任何约束的最高意志。他们坚信必须维护和传播自己的信仰,要求人们遵守道德戒律。他们向犹太人传达上帝的预言和旨意:犹太民族要遭受亡国和流放之苦,但上帝不会忘记他的特选子民,历经苦难的犹太民族最终会回到上帝对他们应许之地,建立自己的国家。犹太人必须固守这一信念,否则就不可能获得拯救。

尽管先知们经历了犹太社会不同的动荡时期,看到了不同的历史事件,但他们都超越了各自的时代和历史事件,构筑了共同的宗教原则和伦理规范,这对犹太民族的信仰具有永恒的意义。

先知们用自己的智慧鞭挞着人们又启迪了人们,使犹太民族散而不亡,生生不息,同时也形成了犹太民族的信仰之源。

把犹太教立为国教

摩西带领犹太人历经40年荒漠飘零,终于又回到了迦南。在无数征战与辛勤耕作后,犹太民族重归纯朴并日渐强盛。公元前1028年左右,犹太人建立了统一的王国,大卫登上了王位。他不但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军事领袖,还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他的统治时期,王国的版图空前扩大,从地中海到幼发拉底河,从大马士革到埃及边界。

为了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统一王国,维护自己的统治,大卫大力扶持犹太教,将其立为国教,并建立了等级分明的祭司制度。

犹太教在大卫的大力扶持下,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犹太教就这样征服了自己的国度,成为全民的信仰。

犹太教历经几百年,经历了重重艰难,终于成为国教,迈出了征服世界的重要一步。

犹太教是一本财富的圣经,很早就引领犹太人走上了发家的道路,培养了犹太人财富的头脑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让犹太人具备了经商的全部素质,一旦得到机会,他们便从一名不文迅速地富有起来。犹太教里的千年智慧为犹太人日后成为商业巨子奠定了基础。

犹太教上说,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之民”,由于是上帝挑选出来的,因此犹太人具有极高的素质,拥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力。因此他们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成功能够超越其他民族。

犹太教一直在鼓励人应该注意发展自己的能力,强调个人的能力胜过一切,拒绝抹杀个性,他们主张运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甚至认为个人的能力可以影响和改变世界。《塔木德》里就有这样的故事:

有两个人,一位是以家世为荣的富足年轻人,另一位则是贫穷的牧羊人。那位富有的年轻人非常自豪,把祖先的荣耀和自己的富有向牧羊人炫耀了一番后,得意地看着牧羊人。牧羊人哈哈一笑说:“你是哪位伟大祖先的后代啊!不过你要知道,你可能是你们家族的最后一个人,而我肯定是我们家族的第一个人。”

这个牧羊人就是不看重传统的典型,他不为传统的背景和势力所束缚,他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他要推翻前人带给后人的影响,去创建一个由自己主宰的新天地。

这就是犹太精神。他们敢想敢干,崇尚自由,反对一切守旧的东西,更不会为一些僵化的观念和传统的做法拘束。年老的拉比总是鼓励年轻人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即使是冒险也是值得的。犹太教鼓励人们冒险,如著名的探险家哥伦布,他的祖先就是犹太人。

一位犹太银行家的儿子取得博士学位后,改信了基督教。这件事深深地刺伤了银行家的心,好在两个孙子经常来看他,他才略有些宽慰。

一天,银行家看到两个孙子在玩纸牌,便问两个小家伙在玩什么游戏。“我们在玩银行家的游戏。”孙子不假思索地说。

银行家一听,非常高兴:“孙子身上流的仍然是我的血脉!”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为了自己的发展,有些犹太人虽然加入了基督教,但是他们喜欢金钱、崇尚金钱的习惯却丝毫没有改变。

犹太人就是在犹太教的指引下,虽然没有国家,没有固定的家园,依然顽强的生存下来。

犹太人的圣经宝典《塔木德》

犹太人的富有和他们的宗教是分不开的,上帝特选之民的荣誉感激发着他们。犹太人是伟大的,他们改变了这个世界,而他们的精神来源则是犹太教。

说起犹太人的宗教就不能不说《塔木德》。《塔木德》从犹太教的三部典籍说起,第一部是《圣经·旧约》,还可以称做《塔拿克》,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圣经·旧约》的前五卷称为《托拉》(又称《律法书》、《摩西五经》),是其中最重要的著作;第二部《塔木德》,它对《托拉》及犹太教经文中的“613条戒律”逐一做出了详尽解释;第三部是《米德拉什》。除《托拉》外,这是犹太教中的三部典籍。《塔木德》是犹太教的第二部经典(希伯来语音译,意为“教导”,又称口传《托拉》,出自《申命记》第11章第9节:“你们将用它来教导你们的孩子”),其权威性仅次于《圣经·旧约》。对犹太教而言,《圣经·旧约》是永恒的圣书,而《塔木德》则是犹太教徒生活实用的经书,旨在给犹太人提供宗教生活的准则与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犹太民族通常被称作一个“商人的民族”,许多时候,又常被称为“律法的民族”,犹太民族的律法精神集中体现在他们的经典《塔木德》中。《塔木德》被看做是犹太教的基本法典,因为其中包括民法、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