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生讲点中华汉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21:31:48

点击下载

作者:快乐语文教研组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小学生讲点中华汉字

给小学生讲点中华汉字试读:

前言

汉字是我们从古至今使用的文字。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由于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我们的文化、科技和历史等得以记载,并流传至今。例如,我们熟悉的先秦儒学、两汉大赋、唐诗宋词、金元戏曲以及明清小说,无一不是用汉字写就的文明史诗……

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汉字还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无论是结构的匀称规则,还是形象的简约奇特;无论是读音的音韵旋律,还是字义的丰富深奥,这魅力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看着“笑”字,你可曾在眼前浮现出一个脸上满是喜悦的人?“哭”字一看就像流泪,令人悲伤。还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气势……

汉字的变化无穷无尽,那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多彩的解释与联想,促使我们为之动情,并发自肺腑地欣赏和赞佩,这便是汉字的独特魅力。那么,汉字起源于何处?有什么意义?在今天又是如何传承发展的呢?真正了解这些,无疑是我们解读汉字承载的文化信息、灵活运用汉字的必经之路。

本书是一部详细介绍汉字的起源、创造、演变及构成等因素的工具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最全面、最经典的汉字学知识。其中“汉字的故事”选取了几百个最常用的汉字,追根溯源,将汉字置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背景之中进行介绍,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习俗、饮食等领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品鉴经典汉字的韵味,感悟更多的民风民俗,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丰富知识与生活,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富有学识的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汉字世界吧,慢慢地翻阅,细品其中的馨香。编委会

主 编:张先勇 孔 涛

编 委:潘厚荣 王文娣 刘小多 雷 莹吴素红 张学琼 魏艳珍 冯 岩张振强 阎晓霞 刘 锐 林贵舟张映发 范海飞 吴国财 吴 娜戴 菊 吕广田 汪和平 张 妍贾梦婕 环 梅 孟祥鑫 杨小宝周 丽 赵阿利 钮红卫 张 明李 翠 李 群 张丰霞 孙永贞王 芳 黄爱林 沙小钰 李 琳周 霞 乔文生 孔燕萍 刘 颖孙志宏 徐英广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要学习汉字,首要问题是弄明白汉字从哪里来,即解决汉字的起源问题。历代学者致力于寻求答案,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结论性的说法,倒是流传着很多介于传说和事实之间的说法。这些说法虽然各成一派,却留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促使我们思考和探索。结绳记事

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地悬挂在一处,每根绳子上打着几个结,这看似某些人的无意之作,实际上却可能传达着种种信息。

传说上古时期,人们是依靠结绳记事的。即用几根简单的绳子,挽成一个个不同的结,再经过不同的组合,来表示不同的意思,把需要记忆或处理的事情记录下来。古书记载:“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说得已相当明白、具体了,据说这就是文字的起源。

具体来说,结绳记事是这样运用的: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打一个结表示“一”,两个结表示“两”,依此类推。在日常生活中,古人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对于依靠狩猎生存的古人,一个绳结代表一头野兽,两个绳结就代表两头,如此,等等。

近代作家鲁迅在《门外杂谈》里讲“字”的来历时,这样写道:“照《易经》说,书契之前明明是结绳;我们那里的乡下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紧要事,怕会忘记时,常常说:‘裤带上打一个结’。”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在浙东一带,农民请别人代办一件事情时常说这句话,意思是请对方不要忘记。

也许,我们的祖先也曾尝试过其他的记事方式,但相对而言结绳在当时算是最简便、最有效的记事方式了。正因如此,它最终成为人类早期使用时间最长的记事方式。虽然目前尚未发现结绳实物的证据,但是从遗存的绘画、陶器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绳纹的图案,这就证明了这一点。

从早期的结绳记事开始,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

然而,结绳记事也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例如,如果一个人要记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当他在绳子上打了很多结的时候,恐怕他想记的事情也就记不住了。而且,每个绳结所代表的具体事件只有记录者自己最清楚,别人怎么区别它们表示的是几个萝卜还是几根黄瓜呢?

也因为此,结绳记事同文字还是有根本区别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生相袭的,即结绳不可能直接发展成为文字,它只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这是语言学界的一种共识。随着人们传递和记载的信息复杂程度加深,结绳渐渐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最终被图画和文字取代。书画同源说

在有关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中,“书画同源说”是比较令人信服的。书画同源,就是说汉字起源于图画。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如《说文解字》中提到:“文者,物象之本”,《周易·系辞》中也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些表述本质上都是一个意思,文字是本于物象创制出来的。

汉字是为了记录和传递信息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使接受信息的人和给予信息的人想到同样的内容就够了。图画则是写实性的,很显然它所具有直观而确定的优点,在记录事件、事物和思考方面,二者结合就再好不过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元代大画家兼书法家赵孟頫,在一幅流传至今的名画上题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在这里,赵孟頫强调的是:绘画和写字都用同样的工具,并且都是以线条为主,故有“书画同源”之说。

说到“书画同源”,不得不提一个故事。

清将鲍超是曾国藩的部下,一次他在某地被太平天国军队包围了,围城的将领是陈玉成,外号叫“四眼狗”。鲍超想写信向曾国藩求救,但他不识字,只认识自己的姓,怎么办呢?他只好画了一张画。曾国藩打开一看,只见纸中间画了一个圆圈,圈里歪斜地写了一个“鲍”字,圈外画了四只狗。曾国藩看完以后立即明白了,鲍超让“四眼狗”陈玉成包围了,于是派兵前去解围。

汉字的起源和图画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中国文字学》中的一句话所说:“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有人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虎”。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上面说的“象”和“虎”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

不过,这也不能将图画文字直接称为“文字”。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没有固定的笔画,只要固定的形、音、义,缺一种,都不能算作文字,这一点任何人也改变不了。

因此,我们仍需要找到更为切实的汉字的起源资料。仓颉造字

概如前述,结绳记事和书画同源都不能正确地解释汉字的起源,但是这样的说法却留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这就是: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

的确,文字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个阶段有个前提,就是国家的形成和阶级的出现,社会有了明确分工,迫切需要产生文字,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时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据说黄帝想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传下去,想把当时人们的发明创造传下去,但他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于是就命令左史仓颉造字。

仓颉是如何造出字的呢?相传仓颉是陕西关中人(另一说山西临汾人),得到黄帝的命令后,他便手里拿着一支笔,骑着毛驴出发了。他跋山涉水去各地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并常常想着如何改善文字才能将事情记得又快又简单,让大家看得懂。一天,仓颉在河边看见一只大鸟留下独特的脚印,他高兴地大叫:“对了,让每一件东西都有一些固定的写法,这样不就行了吗?”于是,他开始观察鸟兽各式各样的脚印,分清和区别各种纹理的异同。鸟迹兽迹给了仓颉哪些启示呢?鸟迹兽迹有固定的形、固定的义、固定的音,这正是文字所需要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然而,鸟迹兽迹是自然形成的,局限性很大,还不能代表所有事物,必须得寻找另外的表现方式,发明创造一种能将固定的形、固定的义、固定的音熔为一炉的符号。这种符号还能够将鸟迹和兽迹的线条,转化为符号的笔画,显示出自然界及人世间所要表达的万物的外部特征,即象形文。这是仓颉造字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为创造文字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照它们的样子画出图形,造出许多字来。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仓颉造的字也就多了。仓颉把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并颁布全国。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推广普及应用起来了。

有关这一传说,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其中,《帝王世纪》中记载道:“黄帝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制文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记述得最全面:“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迒之迹(指鸟兽行走留下的痕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第二章◎汉字的字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后,在形体、形义上不断发生变化,才发展为完整的、成熟的文字体系。汉字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看似单调而简单,但却凝结着历史的精华,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从未间断。甲骨文

汉字的起源是一个未解之谜。说到汉字,不得不提到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是镌刻于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字形。

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甲骨文的发现也是十分偶然和富于戏剧色彩的。那是1899年的清朝,时任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的王懿荣因患疟疾买了一些中药,在买回的一味药材“龙骨”上,他发现有一些奇特的刻画痕迹,而且看似是人工刻上去的。王懿荣对汉字颇有研究,于是他大量收购药铺中的龙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认定这些刻痕是商朝使用的文字。

中华文明始于何时?以前人们多会上推到西周,“中国”一词最早起源于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不过,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一篇《殷本纪》中详细记载了商朝的历史,但由于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做印证,因此许多史学界的专家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但一些被发现的甲骨上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确证了商朝的存在,这正是中华文明有据可信的开始……

甲骨文的发现被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是近代中国考古的第三大发现(其他两大发现为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

其实,在甲骨文还未被确认以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农民在农田耕作时就不断地挖刨出古代甲骨。据说,一位患疥疮的村民没钱求医购药,就将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脓疮上,想不到流出的脓水被骨粉给吸干了。而且他发现骨粉还有止血的功效,几次之后顽症竟然治愈了。这一奇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说这是龙骨显灵,此后用小刀将甲骨上面的痕迹刮掉,以“龙骨”之名入药。于是,许许多多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当作药吃进肚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吞商史”。

为什么要将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呢?这是因为,商朝的统治者们大都迷信鬼神,在征伐、狩猎、祭祀、生育、做梦等事情时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然后,他们会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表示吉利,黑色表示凶险。

从发现至今,河南省共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发现单字4500多个,可释读者1682个,完全可释读,即今天人们仍常使用的字有1365个。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如今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基本是一致的。

甲骨文只有少数卜人、史官使用,而且刻写材料坚硬,书写很困难,也很费时间,所以流通范围较小。但它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画精湛,内容丰富,已经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可以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定型文字,也证实了汉字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金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因此也叫做钟鼎文。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在青铜时代,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金文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与甲骨文十分相近。但由于金文主要是用范模浇铸的,即使笔画写得很细,浇铸出来也会成倍地变粗,因此笔画看起来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并且,这时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安排。从形体结构而言,象形、会意字大为减少,形声字大增。

青铜器的制作大多有纪念价值,刻写者也较用心,不单单是写字,还会绘制各种花纹,使金文看起来就像装饰体一样。商周时期,青铜器已经被大量使用,动物纹为装饰主体,最风靡的是饕餮纹。什么是饕餮?据说很久以前,有一对龙夫妇共生下九个儿子,但这九个儿子的外貌都不像龙,性格、脾气、爱好也不大相同,其中第五个儿子叫饕餮。饕餮圆眼吊睛、血盆大口,面相凶狠无比,喜食人。古人把它的图纹刻在青铜器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借助其强大的力量,不被其他猛兽所吞噬。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两百多年时间。据记载,金文的字数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青铜器上的金文字数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但和甲骨文相比,其内容变化多样,更加丰富,有战争的记录、征战的因果、天子的册命、结盟的誓约、争讼的券书,同时也为统治者祭天敬祖和歌功颂德之用,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诸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代表性,这是出土的青铜器上最长的一篇铭文,共32行,497字。上面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而且,《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

随着后来青铜器的普及,金文被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着,并一代代地延续下去,不像甲骨文一样随着商朝的消失而淹没在尘埃中……从汉朝开始,金文已引起文字学家的注意,我国有系统的金文研究开始于宋代,以《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为代表,为汉字的完善和改革奠定了基础。大篆

西周晚期,金文被人整理成为一种新的样式,称为“大篆”。篆是传的意思,传播它的道理、规律,并且可以运用到无穷无尽的事情中。

相传,大篆为史籀所创。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为了方便文字的传播,他第一次改变上古的文字,在金文的基础上别创新体,有的相同,有的则不同。从此,官府便根据这些字制定成册,共有《史籀篇》十五篇,四字一句,编成韵语,作为教儿童识字的教材,并且成为当时的标准字体。《史籀篇》是中国最早的识字教材,经西周、春秋战国、秦代广泛流传,直至西汉末年还完整无缺。东汉初发现丢失了六篇,只存有九篇,西晋时期全书都丢失了。辑佚书以王国维《史籀篇疏证》最佳,是我们现今学习大篆的主要材料。

大篆是由金文演变而来的,所以很多字与甲骨文也很相似,属于象形文字。但是大篆比甲骨文所摹写的范围要广阔得多,象形程度也更高,所以古人常用“画”来说明大篆的用笔。但大篆的分布结构还没有规律化、固定化,如写一个“人”字,可以表现为弯腰劳动的人,也可以表现成跪着的人。

大篆是“中国书法之祖”,学过书法的人都应该知道,篆书比较圆滑,简洁明了,看着简单写起来难。不过,它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随实物画出的线条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关于大篆,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相传,北宋书法家章友直擅长写大篆,当时无人能及。有几位翰林院的篆字待诏(官名)都是术业有专攻,大篆写得也都不错。他们听说了章友直的事迹后都不太相信,于是便将章友直召到京城。这些篆字待诏对章友直说:“您的绝妙技艺我们很早就听说了,今天想当面领教领教您的笔法。”

章友直什么话也没有说,让人用数张小纸粘成两张大纸,只见他提起笔饱蘸墨汁,在一张大纸上纵横各画了十九画,顿时画出了一张围棋盘。接着,他又在另一张纸上画了十个圆圈,成为一个箭靶。那笔道的粗细疏密全都一样,丝毫不差。几位篆字待诏一看,心悦诚服,惊叹不已。

那些篆字待诏为何对章友直的技艺心悦诚服、惊叹不已呢?这是因为大篆讲究横平竖直,多半为圆或圆形的笔画,需有善于画圆的功夫。章友直正是通过画圈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篆书技巧,可谓精妙。

大篆的代表之作,一般认为是“石鼓文”。石鼓文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每块石头上刻着一组四言诗,计七百一十八字,记载了秦国君王游猎的事情。不过,有关它的时间却是各说纷纭,有人说是周宣王时代所刻,有人说是周宣王时刻的字,另有秦襄公、秦文公、秦德公、秦穆公时期等不同说法。小篆

大篆的字体结构比较繁复,后来秦人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

去繁就简,就是将繁体字进行简化,为什么这样做呢?原来,秦始皇南征北战灭了六国、统一华夏之后,疆域广,国事多,文书日繁,大篆由于文字写法繁杂不便应用。加上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有许多字各有不同的写法,管理不便。于是,秦始皇便命大臣们创新体文字。

提起小篆的创造,还有一段故事呢。

公元前221年的一天晚上,秦始皇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竹简奏折,愤怒地拍着桌子,急招丞相李斯。等李斯火速赶来,秦始皇丢出几卷奏折,大吼道:“我是统一六国的皇帝,每天要费心神地研究这些古怪的文字吗?!”展开竹简,李斯单从字形上就能分辨出它们的出处:楚国的字很有特色,每个字的周围都添加了许多不必要的修饰笔画,让那些字看起来如同一只只蜷成一团的刺猬,如他们的“鸟”字比其他六国多出三横;另一份是赵国的,他们每个字都有至少两个以上部首和一个偏旁;韩国的更过分,他们通过笔画的增减来表达时态变化……要想看懂这些奏折,就得学习六国的文字,这的确是让人恼火的事情。李斯左思右想,向秦始皇献了一条妙计:全国必须有统一的交际工具—统一的文字。秦始皇当即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并命令李斯去办。

李斯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呢?据说,他把当时各国的通用文字搜集起来,放大成一个个几何图形,然后从阿房宫施工单位抽调了一批几何学家,把他们关在骊山附近的一处保密地点,告诉他们这是某种建筑的设计图,需要去掉多余的点、线段与角,直到他们认为这个图形已经简单到可以用标准作图工具画出来为止。整个简化工程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很快,李斯手里就拿到一份简化字对照表,他把这种字命名为小篆。秦始皇看到这份简化字对照表,十分欣喜,亲自下诏在全国推广。

李斯为什么把这件工作交给几何学家,而不是汉字学者呢?原来,李斯认为如果交给学者们的话,他们会查阅大量的古籍经典,逐一进行考释与辨析,一系列音、形、义都不疏漏,每一个字都既要符合仓颉的原始用意,又要兼顾三代的传统。可想而知,到头来能简化多少呢?而几何学家则不一样,他们擅长作图,加上特有的严谨,可以将所有的字归纳为几种有限矩形和线段的组合。

小篆比任何一种现存文字都简洁,要比书写大篆平均节省大约三成的工作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汉字改革运动,也是汉字学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当时纸张还没有发明出来,小篆有的被铸造在铁器上,有的被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史料看,秦篆一般铸刻在铁器、度量器及货币上。

小篆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从流传下来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碑》、湖北云梦泽出土的秦代律令书和诏版、权量铭等,可以看出它的笔画只有“横”“直”“曲”三种,笔画均匀,结构方正,每个字大小一样,又整齐又漂亮,这已经是很标准的方块字了,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泰山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是泰山最早的刻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据考证,它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内容主要是“颂秦德”,至今仅存十字,但足见其笔画横平竖直,圆健似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结构左右对称,疏密适宜,实为珍品。隶书

随着国家的统一,信息交流更加频繁,文字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社会上层贵族,下层官吏甚至百姓也涉足其中。面对这种情况,虽然小篆与大篆相比已经比较简化,但端严规整的篆体依然费时费力,求易、求简、求快的要求日益强烈,这就促成了与传统正体文字有明显区别的俗体隶书的出现。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所作。相传,程邈曾是秦朝的一个小官,负责文书一类的差事,后来因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狱中。他在狱中度日如年,无事可做,便计划干出一番事业以求赦免罪过。该做什么呢?程邈了解到小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想到如果能创造一种容易辨认又书写快速的新字体就好了。于是,他在监狱中一心钻研字体结构,做起了文字学问来。

程邈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字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把大小篆的圆转改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经过十年的加工整理,终于创造出了三千个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字来。他把这一成果呈献给秦始皇,秦始皇非常高兴,不仅免了他的罪,还让他出来做官,提升为御史。由于程邈的官职很小,属于“隶”,所以人们就把他编纂的文字叫隶书。

秦朝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在汉字发展史上,人们把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称为“隶变”,隶变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字形结构变化的一大飞跃,是古今汉字的一个分水岭。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需要分析一下隶书和篆书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了。

俗体字追求草率随意,唯便是从,势必要冲破正体繁复的束缚,解散原有正体的字形结构和书写方式。隶书和小篆相比,在笔画上删除烦冗,进一步简化,有助于辨识和书写;不规则的圆转弧形变成了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了有角,从字形来讲全成方形或扁方形,几乎全部丧失了象形意味。

简单地说,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这是汉字发展的两大不同阶段。隶书和小篆是很容易区分的,判断某种字体是不是隶书,我们首先要看它是否有破坏篆书的结构?是否有失掉象形原意的地方?字形结构是否更丰富、更灵活、更智慧?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我们举几个例子。

这几个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形象逼真的象形字。在小篆中虽然已经比较符号化,但还是保留了一定的象形意味,如残存了“鸟”的爪子与尾巴,“燕”和“鱼”的尾巴,“马”的腿和尾巴;但在隶书中都变成了四个点,再也看不出原形了。隶书的“衣”和“舟”也一样,完全看不出它们原先像上衣和船的样子了。

隶书在秦代灭亡后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流行。随着纸张的发明和毛笔的改良,进入西汉以后又出现了新面目,轮廓由较方变为扁阔,横画长而直画短,就像“蝙蝠”一样。而且笔画中还出现了波磔。什么是波磔?这是书法上的叫法,左撇曰波,右捺曰磔,一撇一捺都拖着刻刀一样的长尾巴。汉隶是隶书中的成熟形式,至今仍然是很多人喜爱且经常使用的字体。

隶书的出现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捷,遗憾的是遗留下来的真迹很少见。1975年底,湖北省云梦县城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了一千一百多枚竹简,其主要内容为秦代的法律条文、文书告示之类,字径虽小,但隶书的面貌十分丰富:字形扁阔,笔画工整端秀,特别是其中的“波势”已初具规模。

隶书之后,笔法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者发展为章草,一者发展为楷书。草书

至汉代,隶书已经发展成熟,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后来,人们为了书写简捷就将隶书高度简化,又演变出了一种字体,即草书。草书写得很潦草,其主要特征是以点、线代替了很多不太重要的部分,并且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勾连和左右勾连,就像现在的连笔字一样。

草书的演化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

章草打破了隶书的方整、规矩和严谨,但仍旧字字独立,字形扁方,并且保留着隶书的波磔,笔画勾连呈“波”形,笔画的界限清楚,布局也比较匀称。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成为“今草”,今草是一种快写字体,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行笔自然流畅,字形十分简练。到了唐代,今草的运笔更加放纵,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常常任意增减笔画,一笔到底,字字相连,称为狂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

草书看的是笔势,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衔接顺承关系。写得好的草书,一般字的变化比较丰富。历史上的草书名作俯拾即是,像东汉草圣张芝的《冠军帖》《终年帖》;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论书帖》;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等,这些作品我们看了后就能体会到草书的韵味了。

草书虽然可以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写法简便,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乱写,其书写要求规范得法。有许多字差别极微妙,如一不留心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写成别的字,弄出笑话。例如,“剑”和“刽”,“者”与“昔”,“否”和“杏”,等等,这些都是草书中容易混淆的字。

相传古代有个叫杨永鸣的人,一天他想吃黄杏,四处寻找却哪儿都买不到,于是写信给岳父王先生请求代买。杨永鸣自认为能写一手草书,写起信来随意着笔,字迹潦草。王先生收到信后,只见上面写的是:请代买“否”和“汤水鸡”。

王先生到处打听,哪里都没有卖“否”和“汤水鸡”的,这让他伤透了脑筋。后来他仔细辨认,忽然想到可能“否”是“杏”,“汤水鸡”只不过是女婿杨永鸣的姓名,于是王先生买了几斤黄杏,又复信一封,托人带走了。复信的内容是:贤婿来信要买否,急得老汉满街走。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姓名变成汤水鸡,画虎不成反类狗。

以上是滥用草书的一个笑话,我们要引以为戒。

许多人认为草书在诸多字体中最简略,据此把草书也看成是楷书、行书的简化,这是一种联想和臆断。事实上恰恰相反,是先有草书,再有行书和楷书的,其中行书在东汉末始出现,楷书比行书还晚一些。公元2世纪初,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的序里就有“汉兴有草书”之说。

汉字发展到草书已经是十分完整、完美的了,但由于草书写起来难学难认,便逐渐失去了记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而仅仅作为汉字特有的一种书法艺术而存在,现在它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实用价值。鉴于此,草书很难再向前发展了,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的方向演进了。楷书

对书法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学习书法首先要从楷书入手。为什么要将楷书作为模范呢?因为楷书比较端庄,笔画清晰明了,容易掌握。

西汉时期,人们认为有撇捺的隶字好看,于是越写越长,慢慢地就厌烦了。尤其到了东汉,汉字数量已由西汉时的5340个增至9355个,大量的异体字、同音字、繁体字、简体字给书写带来了很多麻烦。书写隶书时,书写者必须正襟危坐,一笔不苟,速度很慢,汉字简便化的要求与日俱增。

汉末,人们消除了许多繁体字、异体字,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笔画的“波磔”改为平直,拖展的扁平改为方正。这种字体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字形端正匀称,有工整、美观的特点,一出现就受到了朝廷官吏和社会的青睐,正式确立了正统地位,所以也被称“真书”、“正书”。

自创始至今,几千年来楷书一直被沿用着。但关于楷书的创始人众说不一,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东汉王次仲所创。相传,王次仲从小倾心于写字。长大后,他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于是便日夜研究汉字,反复琢磨,后来把隶书改成一种简易实用的字体,即楷书。为此皇帝要给王次仲封官加爵,但他对此不感兴趣,三召而不往。皇帝大怒,下令囚禁王次仲。在押送的路上,王次仲变成一只大鸟飞走了。

王次仲创造楷书的神话传说听起来有些离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为变隶书为楷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在东汉末年,楷书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不过,严格地讲,王次仲的楷书有很多隶书的成分,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体势,和我们现在的楷书并不完全一样。

在楷书发展史中,钟繇无疑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虽不是楷书的创始人,却被誉为“楷书鼻祖”,甚至“正书之祖”。钟繇为什么能获得如此殊荣呢?原来,钟繇总结了一系列楷书理论,还将楷书的基本法则确定下来,他的楷书古雅浑朴、圆润遒劲、笔法精简、自然天成,使楷书彻底与其他书体独立开来。他的代表作《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是存世最早的楷书珍品,被誉为“天下第一妙迹”。

楷书到了钟繇手中已经基本成熟,之后许多人临摹练习,出现了不少楷书书法名家,如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王宠、祝允明等。我们要是想学习楷书,就学这些人的,找本好的楷书字帖,加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裨益终身。

顺便说一下,楷书有四大书体:欧体(欧阳询)、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派。欧体用笔稳健平实,字形虽稍长,但有疏有密,严谨工整;颜体横画细劲,竖画粗重,字形雄厚方正;柳体以“瘦劲”著称,用笔方圆兼备,体势劲媚;赵体笔圆架方,笔画舒展,飘逸娟秀。

选择楷书的哪一书体,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但学了一家就要一以贯之,不可朝三暮四,到一定水平再涉入其余也不迟。行书

前面我们学习了草书和楷书,接下来就该学习行书了。行书,是为了弥补草书的难于辨认和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而产生的。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快写字体。

为什么把这种字体称为行书呢?这是因为,行书在字的构形和点画形态上不都依循楷书。这种字体从字形结构到点画用笔都比楷书省简、便捷,同时在书写的字里行间经常表现出一种流动的形态。其中,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为了形象地说明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字体的不同,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说:“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举趣盖有殊焉”。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大体上讲,楷书像人正立不动,行书像人在信步行走,草书像人在快速奔跑,它们在举止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大体来说,行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行之中,字可以有大小不同的变化,字可以写得平稳端正,也可以写得倾侧偏斜;上下字可以时或顺势地连笔,其中允许有笔形的替换,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有如行云流水;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全文必须保持格调的一致等。

有关笔形的替换问题,或许不容易明白,那么就来看几个例子。图中“未”和“八”用点替换了撇、捺;“云”用点替换了短横;“惭”用点替换了“斤”的竖;“通”和“之”用横替换了横捺;“受”“波”用长点替换了捺;“文”用短撇替换了点,这几种替换在行书中都是常见的。

相传行书是汉代书法家刘德升所制,至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时盛行起来。王羲之自幼勤学书法,其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等脍炙人口,但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行书上,代表作就是《兰亭集序》。全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布局参差错落、点划相应、结构精致、气脉相通,写得极其自然潇洒,集中体现了行书的特点,被历代书法家推为“天下第一行书”。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欢《兰亭集序》,为了得到这本字帖的真迹,他派人到处寻找,得到后如获至宝,珍爱无比,甚至在死后还一再嘱咐后人把这本真迹殉葬,之后下落不明。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字帖都是别人临摹的。但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是研究行书的珍贵资料。

行书字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纵观漫长的汉字学,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普遍使用的一种字体。这正是因为它近楷而不拘,近草而不放,虽有连笔,但各自独立;比楷书书写快,比草书易于辨认的优点所致。第三章◎汉字的构成方式

汉字的构成方式,即造字之初,它是如何通过各种形体的结合、构造出一定的意义来的呢?从符号表意的指事字,到两字并一字的会意字,再到派生出来的转注字,通过分析这些构成方式,我们可以充分领略汉字学的博大精深。由于一个字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分析汉字的构成有助于我们了解字义,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书。象形字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象形字,据传是仓颉所造的字。这是一种模仿世界万物的形状外貌,把它们抽象成图案的造字方法,即许慎所谓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诘诎”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意思是,画成那事物的样子,笔画随着所表事物的外形特征弯弯曲曲。

早期的汉字大多是象形字,是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图画。但也并非只是单纯的图画,因为“象形”所表示的意义对象一定是看得见、有一定外形的具体名物,所用字形与意义对象在形体上也必须具有同一性。这表现在它很强调对象特征的突出,符号特性很明显,直观性强,便于识别。

事实上,象形字的“象”字本身,也就是动物“大象”的图画。原始人类把大象画出来之后,人们一看就知道是长鼻子的“象”。象是动物界中个体最大的,也是特征最为明显的,所以也容易画得比较“象”。由此,后来“象”字就发展为“像什么”的“像”,这正是象形字的意义所在。

关于象形字,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北宋时,王安石和朋友王吉甫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有时也巧对谜语。一天,王安石对王吉甫说:“我昨夜睡不着,作了一条字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你猜是什么字?”王吉甫也是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学者,他不直接回答,也作了一则谜语:“东海有一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王安石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猜中了。”

你猜到了吗?这两个谜语的谜底都是“日”字。故事中,“画时圆,写时方”的“日”字就是象形字,“日”像太阳之形,无论哪种字体的“日”字中均有一短横,学者们认为这一短横指太阳发光的黑子。从“日”字的构形,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太阳的观察十分细致,研究颇深。

除了“日”的象形字形象逼真之外,还有很多象形字也很巧妙。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圆的,可不能再画一个圆吧,由于月亮有弯月的时候,所以古人就用一轮弯弯的月牙儿表示月亮;“山”就像一座大山的样子,在一群山的中间有一座高高的山峰;“牛”字则突出了尖尖的牛角等,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述。

明代李汝珍的《镜花缘》中谈到“众才女尽欢结酒令”,其中就有关于象形造字的方法。书香道:“我说山字,像个笔架”;小春道:“我说伞字,就像一把伞”;紫芝道:“我说一个出字,像两个笔架”;印巧文道:“我说乙字,像一条蛇”……这则酒令说到的“山”“伞”“出”“乙”等都是明显的象形字。

有趣的是,至今许多汉字还留有象形,仔细琢磨就可以看出原形。例如,“哭”字,上面两口酷似眼睛,传神的一点恰似人的一滴眼泪,越端详越觉得它像个顽童在张口大哭;简化字“水”不是很像一条弯曲的河,两边是顺河而行的两条波纹吗?“喜”字不是很像人们张口喜乐的样子吗?

象形造字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但汉字里的象形字不多,《说文解字》里也只有364个。因为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象形”出来的,象形字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或没有具体形象的东西,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它是汉字造字的基础,为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条件。指事字

我们的祖先是极其聪明、富有智慧的,对于那些较为抽象的事物,没法或不方便用象形字画出来的字,他们便使用“指事”法来表现。所谓指事,就是以符号表示事物的意思,这就促进了指事字的诞生。所谓指事字,就是用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或表示某一概念的一种造字方法。

指事字的构成方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如“一”“二”“三”“上”“下”等,这类指事字不表示具体的事物,只是表示一些抽象的难以象形的概念。例如,有一个谜语说:“上不在上,下不在下,打一汉字”,其谜底就是“一”,它是地平线的一种象征符号;“三”则由三个“一”来表示;为了表示“上”,就在“一”的上面加个短横,明确指示“上”就在这个部位;为了表示“下”,就在“一”的下面加个短横,明确指示“下”就在这个部位。

另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这里的符号不独立使用,只参与构字。例如,树木的“木”字已有了象形,在“木”的树根处加一横,其字义是树的根部,这就是“本”;“刀”也是典型的象形字,怎么用文字表达刀口的部位呢?于是人们便在“刀”字最锋利的地方加上一点,指出那里是“刃”;“甘”字外形似口,中间一横表示衔着的甜美食物,这一横就是指示符号。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字虽然增加了提示性符号,但不一定就是指事字,例如“玉”字。造字时代,“玉”和“王”没有明显的区别。“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管的“王”的不二学说;在篆书中,“玉”字当时也用“王”表示,象征一根绳子串着几块玉。后来,为了避免将两者混淆,到了楷书阶段就用增加符号的办法加以区别了。这个点除了起区别作用,并不表示什么意义,所以“玉”字的点并不起指事的作用。

指事字的优点是造字方便快捷,只需加上指事的符号,便可创造一个新字。而且,指事字也比较容易辨识,正如许慎所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视而可识”的意思是一看就能识别它是什么事物,“察而见意”就是仔细考察会发现这个字的含义。

然而,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抽象的、复杂的、不能象形的意义,终究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真正抽象的意义既然无形可像,也不便单独表示出来,甚至很难“指点”出来,例如“休息”的“休”,“忍耐”的“忍”。所以,汉字里指事字比象形字还少,两字并一字的会意字便应运而生了。会意字

当象形字和指事字所造之字不足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汉语言时,我们的祖先想出了更巧妙的方法—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这样,造出的新字就表示一个新的意思。有趣的是,新字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由这种结构而成的字被称为“会意字”。

按照字形的构成,会意字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同形重复组字,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同样的字素重叠组成的字,例如从、众、林、森、比、双、多、聂、品、磊等字。其中,“从”,表示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有跟随的意思;“比”,表示两人十分接近,站在一起;“森”,三个“木”字组合在一起,形容树木很多,意为森林,等等。

另一种是非同形组字,就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字素重叠组成的字。例如,把“日”和“月”合在一起,太阳和月亮都能发出光亮,这就形成了光明的“明”;再比如“舒”字,“舍”是房子的意思,“予”是我的意思,组合起来的意思是“我在房子里很舒服”;“解”则表示用刀把牛角分解开。

有些非同形的会意字其造字之意十分巧妙,例如“盗”。“盗”即古代之偷,如何用文字来表示偷的意思?古人用“次”“皿”二字来表示。“次”表示张口流出口水之意,“皿”指盛放食物的器皿。好吃的东西是偷的对象,这是一种特殊的联想,可见古人造字时十分大胆率真,也颇具幽默感。

关于会意字,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次,宋代诗人苏东坡去一座寺里看望一位大师,刚步近禅房便闻到一股肉香味。原来该大师性情放荡不羁,入寺不戒酒肉。这天,他偷偷地煮了一锅狗肉,正躲在房里吃得起劲,一听到苏东坡来了便慌忙把狗肉藏了起来。

这一举动被苏东坡看在眼里,但他却假装不知情地说:“大师,我今天写了一首诗,有两个字一时想不起来是怎么写的,特来请大师指点。”“岂敢,岂敢”,该大师连忙说,“是哪两个字?但说无妨。”

苏东坡回答道:“一个是‘犬’字,一个是‘吠’字。”

大师不解了:“我以为是什么难字,这个‘犬’字的写法很简单,一人一点啊!”

苏东坡又问:“那么‘吠’字呢?”“也简单,‘犬’字旁边加个‘口’”,大师回答说。

苏东坡听罢哈哈大笑:“既然如此,那你快把藏起来的肉端出来,加上我这一口来吃吧!”

以上这则文史故事,是拿会意字开玩笑的,是不是很有趣?

这里还有一首《会意字儿歌》:“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木帛棉。人门闪,马门闯。心入门,闷得慌。合手拿,分手掰。人失足,跌下台。日一旦,女子好,少女妙,色丝绝。手木采,草田苗,丰色艳,衣谷裕……”此儿歌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会意字的构成部分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字,倒像一个符号。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古字的变形,现在我们叫它偏旁或部首。例如,“家”字上边的“宀”是古时屋子的象形,下边的“豕”是猪。那时候人们家中大都养猪,所以就用“宀”下有“豕”表示“家”。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所以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会意字不仅是字形的会合,而且是意义的会合,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使字义一看就懂,一想便知;二是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造字功能强,这就是会意字之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

不过,会意字也并非完美,它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很多抽象意义的字是没法会意的,如代词“我”、副词“很”;二是会意所表示的意义有时是含混、不确定、不准确的,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例如,“莫”是日在草中,表示“日暮”,怎么就不可以理解为“日出东方”呢?假借字

象形、指事和会意,这几种造字法都有相对的局限性,因此,构字变得困难重重。为了满足记载和传递信息等需要,古人们又寻求到了什么新的方法来构造汉字呢?告诉你,他们发明了“假借”,即借用已有的文字来表示语言中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思不同的字,所使用的字就叫做假借字。

为了形象地说明,以下略举几例:

我们知道,“令”字的意思原本是“号令”“命令”等,但因其读音与“县令”之“令”相同,所以就可以假借“命令”之“令”为“县令”之“令”;“长”字的意思原本是“长度”“长寿”等,但因其读音与“县长”之“长”相同,所以就可以假借“长度”之“长”为“县长”之“长”。

不过,假借字有两种不同的类型,表现为本无其字和本有其字的。

所谓“本无其字”,就是有些词本来没有给它造字,一开始就是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现代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这种情况,其字形与本义之间没有联系,书上一般也不指明,但是我们很容易识别出来。一般地说,比较抽象的方位名词、代词、形容词、助词、连词都是假借字。

例如,每个人都知道“我”,可是怎么造字呢?难!正好一种武器也读“wo”,于是就把这种武器的象形字“我”拿来充当;再如“西”,现在我们知道它是一个方位词,但它的本义是鸟巢,甲骨文是小鸟归巢的形状,表示日在西方而鸟栖。后来假借“西”表示方位,借用之后表示西方。“本有其字”的意思是,某些字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的字,也本来该用本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意义不同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一类假借字在秦汉以前的古书中极为常见,甲骨文和金文中更是如此,给我们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例如,《战国策·赵策》中有一句话是“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意思是地位很尊贵,却没有一点功绩;俸禄很优厚,却没有一点勋劳。在这里,“奉”本来也是一个独立的字,但它充当了“俸”这个同音字的假借字;《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并不是唱歌,而是表示“倡导”的意思,“唱”假借了“倡”,这样的假借现象在古书中屡见不鲜。

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找一个字来假借呢?其中可能有三种原因。一是与当时的字少有关,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二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的人没有修改;另一种原因是以某字代某字用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有一定的社会性,在一定的时期大家都习惯这样用。

不管怎样,假借字关键在“依声”,离不开音同或音近这条根本原则。如果两个字在读音上没有任何联系,那它们就不能假借。而辨别一个字是否是假借字,就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考虑其读音。如果根据字面意思讲不通,但从读音上却能与另一个能讲通意思的字联系起来,这就可能是假借字。

例如,《韩非子》中有一句话是“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按照常理“必”是“必须”的意思,但意思上根本讲不通。从上下文的意思看,这里的“必”是“尽”的意思;有没有读“必”的音又有“尽”的意思的字呢?有!这就是“毕”字,所以“必”在这里就是“毕”的假借字。

由上述可知,假借是一种造字手段,它虽然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使原有的字产生新的意思,字形还是一个,但是意思增多了。假借字的使用,突破了用固有的字和符合造字的方法,开辟了以语音为线索记录语言的新途径,扩大了汉字的应用范围,在汉字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掌握假借字的构成和辨析的方法,对我们学习和理解古文的语义有很大帮助。但我们绝不能利用假借法,凭主观臆断去假借。要知道,任何一个汉字都有广泛的社会性,任意地乱借,任凭同音同形而不同意义的字大量存在,势必影响到汉字的准确性,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困难重重。形声字

利用语音关系的“假借”带有局限性,于是我们的祖先又发明了形声字。形声字约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因此,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是汉字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形声字的特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形旁,代表字的意思;一部分为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对此,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以事为名,指用与事物相关的字来造字,表示新的意义,这是就形而言。取譬相成,指取读音相近的字表示新的读音,这是就声而言。

形声字的种类很多,有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例如,“和”字。“口”是形旁,表示“和”是口的动作。“禾”是声旁,表示“和”的读音;“毡”字,左边的“毛”是形旁,“占”是声旁,表示读音;又如“景色”的“景”字,上边的“日”是形旁,下边的“京”是声旁。

形声字通常好认也好记,因为一般可以很容易看出形旁和声旁,而且根据部首就能知道这个字是怎么读的。例如,“诰”,这个字不一定人人都认识吧?但仔细分析一下,左边的“讠”是“言”的简化,表示这个字的字义同“说话”有关,是形旁;“告”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同“告”相同或相近,应该念“gào”。这样,我们通过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就能识记和理解生字。

但是,形声字也有一些特殊形式,就是声旁或形旁仅占整个汉字形体的一角。声占一角的“旗”字由“方”“厂”“其”三部分组成,“方”是形旁,“厂”是特殊符号,“其”则是声旁;形占一角如“影子”的“影”,可拆为代表声旁的“京”字、“日”和象征毛饰的“彡”,这些都要熟练掌握。

形声字是一种形旁和声旁并用的造字方法,它既延续了象形、指事和会意造字法的图形示意,又顺应了假借字的发音要求,它的造字方法简单。选择一个同音或近音字做声旁,再配上一个合适的形旁,就可以造出一个新字来。这是古代一大空前绝后的发明创造,标志着汉字结构的成熟。

形声字看似很完整了,汉字再没什么分歧了。但还有一方面是很多人没有充分注意到的,那就是同一个声旁加不同的形旁、同一个形旁加不同的声旁,就是不同的字,有时候两个字的形体非常相似,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形近字。形近字这种细微的差别,很容易导致我们误认和误写。例如,“奔驰”的“驰(chí)”和“松弛”的“弛(chí)”;“推举”的“推(tuī)”和“脊椎”的“椎(zhuī)”,等等。

话说,一家乌鲁木齐的挂面厂在国外拉到了一个订单—价值十八万元的一千袋挂面。可他们在袋子上把“乌鲁木齐”错写成了“鸟鲁木齐”,就是错了这一点,结果使十八万元付之东流了,真是一点值万金。 

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这就需要比较识字法,就是把相近的汉字放在一起进行区别,找出不同的地方,然后加强记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