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0:48:3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武汉大学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武汉大学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9新闻传播学基础

新闻学部分

一、分析

二、简答题

1.请阐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15分)

2.结合当代案例,讨论媒介伦理的问题(15分)

三、论述

传播学部分

一、简答

1.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2.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的传播效果研究大大扩大了传播学研究的视野

二、分析

受众研究有多个角度,但是总体趋势是受众研究正在从传播者一方转向受传者一方,请论述受众研究发展路径和原因

三、论述

给出一段手机使用的数据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的使用与发展的理解参考答案2015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武汉大学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9新闻传播学基础

新闻学部分

一、分析

答:新闻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新闻真实体现为记者的反映与被反映的事实的一致性,是对事实存在的确认,给人们揭示的是事件的实在性,离开客观事实,新闻真实就无从谈起。它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范畴。(1)新闻真实虽然经过媒体的“把关”,但它是不依媒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是新闻的本性,是新闻本源被感受、被摄录的行踪,因此它首先属于客观范畴。这主要是指:

①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报道的真实,记者的真实认识来源于客观事实;

②新闻的内容是反映客观事实的具体过程,反映的全部东西和客观事实吻合,才会有全面的真实;

③新闻是记者意识活动的产物,但永远受事实第一性的制约。(2)新闻真实又属主观范畴,因为它是记者正确认识的结果。

①没有记者的采访调查、分析、综合这类主观行为,就无法再现事实的原貌。

②不同记者的认识能力有很大差别,对客观事实真实的把握程度是不一样的。

③对同一条新闻,不同的报道角度可以勾勒出不同的真实画面,这种差异有时不是失实的差异,而是真实的差异,取决于记者观察的方式或选择事实的原则不一样。

④真实是一种认识活动及认识的结果,因而它是主观领域里的概念。(3)新闻真实的主客观范畴表明,新闻报道包含主客观分离与统一的两种因素。

新闻不仅依赖反映对象而存在,还依赖记者这个认识主体而存在。记者必须在主客体之间寻求真相的极限,全力倾向事实那一面,才能真实地反映事实。(4)对新闻的真实性的要求

①新闻中不仅某个具体事实符合实际,而且反映全面事实的真相。

②新闻中的事件、人物、数字、思想观点以及细节都必须准确可靠。

③引文、史料及背景材料同样准确有据,同时要准确地报道全面事实及其相互联系。

孤岛上的所有成员处在一个相互交流,相互融洽的联系整体当中。在群体传播的组织内部,只有当相互流通的信息秉承基本的真实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

答:(1)自由主义新闻的含义

自由新闻主义又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是指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这一理论是在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新闻应该报道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而哪些观点有价值应该部分由公众决定而不仅仅由编辑决定。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历史的产物,总是与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相联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土壤中生存。(2)自由主义新闻的原则

17世纪哲学原理的发展构筑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哲学基石,从总体上说,以下一些哲学原理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理论前提。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自由、平等和民权思想起了巨大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它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进一步演变成了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依据。

①理性原则

理性至上是文艺复兴时提出的口号,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理性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而不是以上帝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自由主义的宣扬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启蒙主义者们在哲学上的追求是“构建理性”,认为受理性指导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②怀疑主义

怀疑是和理性联系在一起的,理性主义者多为怀疑主义者,就像专断主义常常和绝对的信仰相连一样。笛卡儿就主张,一个人必须在自己的一生中有一次对一切稍有可疑之处的东西加以怀疑,只有通过怀疑才能证明“我在”,才能找到认识和确信的确切可靠的根据。

③个人至上

自由主义的基础与出发点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最终的追求是个人的福祉与利益。个人主义的核心是本体论的个人主义,霍布斯认为,个人先于社会存在,个人是本源,社会是派生的。社会、国家是个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某种权利或利益而组成的人为的机构,除了个人的目的之外,社会或国家没有其他目的。

④自然法则

所谓自然法则指的是关于个人天然权利的观念。实际上,古代罗马法中的自然法就孕育着对普遍正义的信仰,英国政治思想家约翰.洛克将自然法从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则转变为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个人的自然权利,发展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的自然权利说,第一次提出“天赋人权”的概念,认为个人享有某些天赋权利,这些权利不因个人进入社会和政治实体而丧失,恰恰相反,政府执政的目的之一是保障个人这些自然权利不受侵犯。

⑤权力制衡

权力制衡理论是自然法则的延伸,为了保障个人权利,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近代,洛克的政治学说中也有关于分权的明确讨论。明确提出三权分立方案的是孟德斯鸠,他的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3)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

由于自由主义本身是一套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关系的理论,滥觞于自由主义理论的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个人、媒介和政府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媒介究竟是为保障个人权利服务,还是为实现国家权力服务?媒介为公民服务,还是为政府服务?所谓新闻自由,实际上是要求政府给媒介采访报道传播信息的自由,其实质是给人民以言论自由,因为媒介是人民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和表达意见的平台。由此进路出发,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有如下原则:

①媒介自发的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媒介应按自身规律运做,在自由市场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社会对媒介主要的控制手段是司法体系,不应有较多的其他控制,尤其是政府不应干涉媒介。

②监督政府权力的原则

与自发的原则相联系,在以自由主义原则为基础的国家,保障“每个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比维护集体的权利、政府的权力更加重要,媒介正是为保障个人发表意见的权利与言论的自由而构建的。从理论上说,政府是为大众服务并对大众负责的公仆,但这不能保证在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时,政府的目标不会与大众的目标冲突。为了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制止政府将权力的触角伸至公民权利的范围内,媒介有责任履行监督政府的职责。

③“意见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原则“意见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原则都是以约翰.密尔顿的主张为蓝本,集大成于约翰.密尔的《论自由》。其主要论点是,无论正确的和错误的意见,都应该让它们发表出来,新闻媒介应该成为一个各种观点自由讨论和交锋的“意见的自由市场”。

④客观性原则

典型的自由主义者的人格气质是宽容,不相信绝对真理,排斥霸道的、不讲理的做法。信奉自由主义精神的媒介同样如此,在“事实”与“价值”,“实然”(is)与“应然”(ought)之辨中理所当然地倾向前者。

二.简答

1.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答:新闻是指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1)新闻与舆论是有区别的,新闻不等于舆论。它们的区别如下:

①它们的定义不同。新闻是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舆论是公众的意见。

②传播特点不同。新闻传播是有组织的,是自为的;舆论传播具有无序性,是自发的。

③主体不同。新闻可以反映媒体或者记者的见解,是媒体倾向的反映;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是大多数人的看法。(2)新闻媒介与舆论之间建立起一种天然的、密切的关系。

在舆论从产生到形成并作用于社会的每个环节中,几乎都能看到新闻媒介的影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新闻反映并代表舆论。新闻媒介履行的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大众传播,舆论形成的自始至终,都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逐步从单纯的表达渠道变成为公众代言人,成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

②新闻引发舆论。舆论要形成,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即公众必须首先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信息,公众接受信息主要来自新闻媒介。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这是新闻媒介长期潜在的作用,也是影响舆论的一个最重要手段之一。

③新闻引导舆论。这种引导的主要体现: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总之,新闻媒介与舆论紧密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

2.结合当代案例,谈媒介伦理问题

答:媒介伦理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业务中设计职业道德、业务规范和社会责任的伦理问题。当代中国媒介伦理问题十分突出。(1)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媒体从业者的角色定位最终要以新闻作品的形式表现,耳目喉舌的意识形态角色、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社会公共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具体到新闻内容上,就要求既要满足及时性又要准确报道信息,还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不能忘记舆论宣传的职能,在新闻语言上还要新颖,具有吸引力等等,这些不同期待一旦发生冲突必然导致伦理失范。(2)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

①有偿新闻。是指采访者凭借自己所掌控的媒介资源,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向采访对象收取费用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活动。有偿新闻是当前媒介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许多媒体从业者已经把“有偿”当做理所当然的潜规则。

②虚假报道,是指媒体所报道的各类事实出现新闻要素5W或新闻细节与客观不符的报道。比如,陈永洲事件。

③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媒介产品在内容上表现为软性内容和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形式上强调故事性、刺激性,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戏剧化的新闻。

④媒介审判。“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要准确全面地报道犯罪事件,就难免会提供一些对罪犯(疑犯)不利的、带有记者个人倾向的事实,这些事实往往无形中就构成了对罪犯(疑犯)的有罪推定,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在“药家鑫案件”、“李刚门”等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媒介审判的现象。在这些案件中,甚至出现了“全民皆法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正。(3)媒介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①在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间接的、非面对面的,甚至是匿名的交往模式。在web2.0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人人都可以是媒体。增加了新闻控制的难度和虚假新闻、侵犯隐私等媒介伦理失范事件发生的几率。

②现阶段我国新闻伦理制度的不健全,并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新闻伦理制度受到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而被解构,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伦理制度尚未建立,导致一系列新闻伦理问题从转型期出现的伦理制度的断裂中产生。

③我国新闻体制的转型不是在市场经济磨合中的自然转型,而是一种行政性的强制转型。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相互矛盾造成产业属性宰制工具属性,经济利益宰制新闻活动的局面。在传媒市场化的经营中,新闻媒体的产业属性决定了它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去谋求自身资本的储备,实现资本与知本的相互转换,拓展市场竞争空间。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决定了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新闻媒体在操作方法、经营理念、运营模式以及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商业化的市场取向。(4)规避措施

①规避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要从媒介组织、媒介从业者和受众三个方面着手,以确保整个传播过程的规范合理。

②媒介组织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制度的建设是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合理的媒介制度才能将媒介行为纳入法制化的范畴。但是媒体也要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感,来规避媒介伦理失范事件的发生。

③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与追求效益最大化发生冲突时必然导致媒介伦理失范,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媒体从业者的基本利益,将媒体的营利行为引向合理合法的途径。

④媒体从业人员要提高自律能力接受他律的约束。对于新闻从业者工作中出现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丧失甚至违法乱纪行为等问题,要求从业者要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在新闻实践中,以新闻采集过程中面对的具体情况为现实依据,以不违背社会良知,不侵害公民的生命权、隐私权为行为原则。新闻从业者和媒体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应当承担一定的公民责任和社会责任,遵守道德伦理和行业规范。

⑤受众要发挥监督作用。在我国新闻媒体自身掌握着舆论监督的武器,除了法律和规章制度之外缺乏对媒体的社会监督,广大公众要主动承担起监督媒体的义务,对有偿新闻和虚假报道等违反媒介伦理的行为进行举报。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与审美意识,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

⑥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值得一提。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中,知识分子一直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知识分子所拥有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底层情结和民间立场,促发他们不仅要在专业领域现身,还要在公共领域中成为精神斗士,其专家或者学者身份具有权威作用、道德名人的偶像作用,这些人还可以解释新闻事实,提供理性意见,做为意见领袖平息社会纷争,展现显示思考和思想研究成果。

三、论述

答: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实际上无论是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还是新媒体,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对于报业来说,内容是本、品牌是魂。即使是业界的“渠道为王”新说,也不过是以内容为本,品牌为魂的经营方式的一种变化。(1)在夹缝中寻求改革之路

多种新的媒体形态的纷纷到来,着实让传统媒体吃不消。受到移动终端迅速发展的影响和强有力的冲击固然是传统媒体陷入困境的原因,但传统媒体自身质量的下滑与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自身的原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自我完善、不断探索、创新局面才是保持竞争力的根本。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介运行的逻辑,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改革是多方面的,既要成立传媒集团,调整、优化节目和内容,抓住受众和市场,也要在盈利渠道上多元化,不要过分的依靠发行量和广告收入。(2)借力新媒体,走融合发展的道路

新媒体具有信息发布和更新的及时性、群言性、开放性;传统媒体在信息的选择性以及内容的权威性、公信力和信息的原创性等方面的优势,是新媒体难以复制和克隆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所长。可见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融合发展,实际包括技术、盈利方式、传播模式等方面。如现在许多报纸媒体适时开通了博客、微博、微信,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良好的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受众的及时反馈来准确把握受众需求方向,同时通过信息推送等方式为受众提供更直接、更方便的信息接收渠道。(3)将优势放大,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媒体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受众提供周到的服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满足受众的需求就是占据市场和盈利的基本保障。传统媒体拥有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品牌和各种资源优势,有非常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和严格的新闻操作流程,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价值标准。到目前为止,传统媒体仍是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是新闻内容的主要、权威制造者和供应商,其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方面长期形成的强大社会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是新兴媒体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对于时政新闻等严肃性新闻,传统媒体更是处于垄断地位。(4)从内容为王到渠道为王,再到营销为王

越来越多的媒体重视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通过了解受众的有关信息更有针对性地设计版面和节目构成、安排节目时间、制作和播出节目,以求得版面和节目传播的有效达到率。很多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集团和一些报业集团,越来越渴望得到真实可靠的受众市场调查数据。而对受众真正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的是专业的调查公司,其主体是市场营销调查公司和广告、舆论调查业。媒体公司不惜重金从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手中购买报告,从而分析自身所处的媒体环境和受众需求和对自己的反馈,从而及时地改变媒体产品的生产,顺应市场的需求。

总之,收视率和发行量所标示的媒体影响力指标已经过于宽泛,无法真正反映节目和报纸版面的真正到达情况,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细分化的收视点和某一版面的阅读率。传媒市场调查业的繁荣反映出了媒体受众本位的意识和强烈的市场竞争观念。传播学部分

一、简答

1.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答:当今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传播现象及其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而这一系列影响,正是传播功能的具体表现。从功能释放的效应来分,大众传播的功能可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两种。大众传播的负功能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阻碍个人或社会正常发展的作用。因为这些功能,大众出阿伯体现出一种制度化的传播特点。大众传播的制度化传播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①经济原因。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体不断涌现。在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大环境下,绝大部分媒介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许多媒体通过刊登暴力、色情、娱乐等方面的消息,甚至制造假新闻,以争取受众,吸引广告。在利益的驱动下,媒体已开始利用新闻自由的幌子冲破大众传播道德的底线。

②政治原因。在当今社会,许多政治家和政治团体都意识到,在政治斗争中,媒体是“一件最强有力的武器”。通过媒体,他们可以迅速而广泛地向受众传播他们的信息。所以,许多政治家和政治团体通过媒体宣传他们的政治理念,抨击政敌的言论,有的还揭露政敌的隐私,甚至于利用捏造涉及对方的丑闻来贬低对方的公众形象。英国学者戴维·巴斯特曾说:在政府眼中,西方大众媒介“正像一个受到信赖的囚犯,良好的表现可以赢得某种特权,但被关押仍然是不可抹杀的事实”。

③社会原因。受众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只追求数量和效益”的态度,很少去考虑信息来源的渠道、信息是否正确等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受众从大众传播中获取信息的目的已不是“认知世界”,而是“娱乐身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受众对大众传播普遍存在一种“接受”心理,大众传播中所发出的错误信息有的可以满足受众的某些需要,所以有的受众会主动寻找大众传播中的错误信息,这就形成了大众传播负功能产生的温床。

大众传播的负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人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研究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大众传播的负功能现象,弱化负功能的作用,使大众传播成为传播人类文明的平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的传播效果研究大大扩大了传播学研究的视野

答:传播效果研究,主要是指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研究,它为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构成了它的一个主要领域。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的传播效果研究大大扩大了传播学研究的视野。从对大众传播效果的性质和影响力强弱的认识而言,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广播等媒介迅速普及和发展,人们对它们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寄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担忧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人们的行动。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子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是分散的大众在等待着接受信息,其间别无他物。随着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这种观点自然被人们抛弃。

②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魔弹论”的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

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研究等。这些理论或假说的主题、内容各不相同,但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

二、分析

受众研究有多个角度,但是总体趋势是受众研究正在从传播者一方转向受传者一方,请论述受众研究发展路径和原因

答:传播学中关于受众的研究分两个学派,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末,经历了多次转变。(1)受众的含义

受众最初指演讲的听众,后来也兼指观看戏剧、体育竞技的观众。1456年,德国人古滕堡在羊皮纸上印刷了《圣经》,使受众的意义有了实质性的扩张。信息通过机械几乎无限地复制,受众的数量大大增加了,受众也不再需要和传播者处于同一时空内。现在意义上的“受众”,是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的统称,是随着大众传播的产生而产生的。大众传播的“大众”,本意只是“大规模的”。但是,在西方社会学中,大众是一个有着严格界定和特殊含义的术语。对大众传播的受众的考察,首先就必须从对“大众”这个概念的考察开始。(1)受众研究路径

①对受众结构的研究

商业报刊时期,新闻媒介由少数几家大财团所有,自然要代表财团的利益。媒介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费,报刊的版面编排、广播电视的播出时段都要受到广告商的影响。为了让广告被更多的消费者看到,化钱更合算,广告商选择的是能拥有较大受众群的媒介。为了争夺广告收入,媒介就要追求受众数目,“多数法则”是媒介的金科玉律。出于媒介工业的需要,受众研究得到了重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报刊的覆盖范围(后来的广播电视的收听率、收视率)等数据。

②对受众行为的研究

但是传播学研究中的受众研究,无论是经验学派还是批判学派,都不是结构研究。传播学经验研究的主要传统,是行为科学的研究。这种研究致力于探索媒介发出的信息对受众的意见、态度、价值观乃至行为的影响,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使媒介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出于提高宣传效果的需要,受众研究作为效果研究的一部分,得到了重视。行为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如霍夫兰的劝服研究。

③受众的发现

在这些以受众为中心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要数“使用—满足说”了。这一理论把受众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作为信息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受众描绘成传播活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传播效果的反馈者、显示器。“信息寻求模式”认为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还是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在外界信息刺激后,受众决定是认可、回避还是加工。“二级传播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有再主动进行人际传播的可能,是社会舆论产生的中介。“社会参与论”认为受众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知晓权、参与传播活动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权利、对媒介的监督权等等。受众在传播中不是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是相当活跃的主体。人们对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完全可以称之为“受众的发现”。

④新的受众研究

受众的发现,导致了受众研究的新传统。对此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概括。比如说,新受众研究,受众研究的修正主义等。英国学者费斯克在《传播研究导论》(1985)中概括为“过程学派”向“符号学派”的转变。过程学派注重研究信息传播效果,侧重于传播者。符号学派则注重研究意义的产生和交换。它不认为“误解”是传播错误,而认为源自传播者和受众对本文的不同理解。对受众问题最感兴趣的批评方法,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是对批判研究的反拨和延伸。它起源于60年代的英国,90年代以来到现在,渐渐成为显学。

⑤霍尔的解码理论和莫利的研究

霍尔1973年提出不同文本解码方式的假说,它区分了三种解码方式:主控式解码,文本作者意欲表达的字面意思和言外之意成为理解的框架,解码的运作在文本的“主控符码”之中进行;谈判式解码:解码或多或少地是与“主控符号”谈判协商的过程;反对式解码:用替代的参照框架反驳讯息。决定因素的水平使文化研究中的受众地位并没有它们看起来的那样复杂。所调查的阶级话语能力和译码实践只沿着权力这唯一的轴心:在社会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表达的再生产。

⑥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民粹主义

近来的文化研究中的受众研究工作已摆脱了译码模式中阶级,意识形态的抽象倾向。这些研究试图克服译码模式中过于干瘪的决定因素水平。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回到话语分析或文本分析,关注人们“消费”电视的具体地点,把受众问题的范围扩大到闲暇活动和身份认同之间的陈述。有关阶级、社会性别、亚文化、解读形成过程、梦幻、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等问题的陈述,取代了形成主控意义所必需的再生产译码逻辑,成为研究质询的基础。

⑦对受众文化的研究

文化研究的理论焦点首先是信息,其次在受众与社会制度。(批判研究的焦点在社会制度,而不在受众与文本。文学批评的焦点在文本本身而不是受众。)几乎不用实验法,很少用抽样调查,但经常采用深度访谈。分析技术主要是语言叙述、解释,极少采用数据表达研究成果。(2)受众研究发展原因

①从新闻传播的构成因素看。传者和受者是新闻传播的两个重要因素,受众借新闻媒介发布的新闻获得信息,以此认识世界、适应世界。而新闻媒介,因能满足受众获得信息需要,因能有益于社会与公众,因能受到受众的信赖、支持而获得生命与源泉,得以生存和发展。传播与接受构成这种流动的整体,应当说是新闻传播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前提。

②从新闻传播的流通过程来看。新闻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一次传播过程的完成,当以从新闻信息源经过传播者到达接受者的传通为标志;传而不通是无效的传播。新闻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新闻传播活动走向深入的唯一途径。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要新闻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内容,并产生预期的效果。而现代新闻传播是双向的,新闻受众接受信息后必然会对其产生相应的反应:他们或赞成,或反对,或支持,或抵制……这些反馈的意见对新闻信息的再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从新闻传播的来源和效果来看,受众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是一种信息源。没有公众,新闻传播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受众的积极参与为新闻传播提供富的新闻素材。新闻来源于生活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新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而广大人民群众是新闻传播的潜在接受者,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资源作用。

三、论述

给出一段手机使用的数据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的使用与发展的理解

答: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并在与报纸、电视、广播、出版等传统媒体的不断交融与竞合中,对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方面而言,手机信息传播经历了由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过程。手机的通话功能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这也是手机最早的人际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业务的兴起使手机开始向大众传播媒介迈进,当前手机媒体已经成了新闻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但同时,它本身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为此,本文就手机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问题做一点初浅的探讨。(1)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特点

①手机媒体传播的实时性

手机的传播迅速及时,可以再瞬间传播到大量受众终端,可以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实现全世界的一体化,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畅通无阻的、在最大的程度上与他人沟通与交流。同时,凭借手机的“移动”随意性,使得手机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主流通讯工具,无论是在车站,还是在机场,无论是居家,还是旅行,处处都有手机的身影。此外,与传统媒介新闻相比,手机媒体在使用上的方便性更为明显。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新闻,省去了买报纸、打开电视、登陆网站的步骤。可见,手机新闻选择的或然率与传统媒介新闻比较而言,具有一定优势,更为快捷方便。

②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多样

3G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它为众多“手机达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手机也在逐渐的开发自己功能来替代传统媒体的一些记录传播方式,用户可以迅速在网上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大多数手机媒体用户选择手机报或手机电视作为获取新闻的渠道,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便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方面的考虑,他们把手机媒体当作忙碌生活的调味品,利用在公交车、地铁、电梯中的小段时间来完成对信息的获取。此外,手机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使传播与接受。那些具有突发性且时效性强的事件的传播,都能体会到手机媒体的优势。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必上网,也不必看电视,直接利用手机就可以直接迅速的通过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等了解到最新的情况。

③新闻信息互动效果明显

传统媒体通常缺乏与受众的有效、及时的互动,传播的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而手机媒体就可以突破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把与受众互动作为主要的方式,来多听听受众的心声,从而留住受众。近年来,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络,“短信平台”、“短信参与”的字眼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手机短信在运用上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暗示了手机媒体在提高受众参与、加强传受双方互动方面的巨大潜力。手机媒体自身在发布新闻信息的同时,通过鼓励受众以短信方式参与评论、答题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新闻传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加之手机媒体新闻信息内容更为丰富生动,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新颖的形式帮助手机媒体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2)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途径

①加大新闻传播的信息量

当前,由于手机体裁短小、语言简洁等特点所造成的手机媒体新闻信息内容的简略,已经成为制约手机新闻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要了解新闻事实的详细信息,单纯依靠手机媒体提供的浮光掠影般的“概况”,显然是行不通的。为此,对于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而言,要以内容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为不同的受众制定不同的信息服务,在内容上有所区别,有利于手机媒体争取受众。手机媒体只有在内容上下功夫,使自己发布的信息短、新、深,用有限的篇幅提供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信息量,才不会在新闻信息传播的战场上输给其他媒体。

②改善管理,发掘受众潜力

无论是经营还是管理,手机媒体只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发展思路和运作模式,才能更好地使自身的内部环境得以优化,整合自身资源,求得独立发展。为此,应该切实加强对手机媒体传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传播行为,保障其生存与发展。同时,吸引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短信评论,可以提高受众对所订阅的信息的关注程度,完善传播链条;鼓励受众发送自己拍的手机图片参与新闻图片的选登,既加强了传受双方的联系,也为手机媒体拓展了新闻来源的渠道。由此可见,每一种新闻媒体,只有充分地重视受众,切实地为受众服务,真诚地欢迎受众的参与,才能使其自身发展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③与其他媒体进行良性互动

手机作为新兴媒体,其业务开拓与普及仍处于起步阶段。手机媒体同样没有完全脱离其他媒体而成为独立自主的新闻信息传播载体。在信息来源方面,手机媒体离不开其他媒体的“信息支持”。因此,手机媒体需要与其他媒体的良性互动,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才是其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手机媒体与其他媒体的互动空间很大,但是,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它们之间互动合作所带来的好处都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报纸开设短信平台、广播电台在节目中设置短信互动话题、电视台开辟专门的短信通道供观众交流与互动等等,这些都可以认为是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的良好开端。(3)总结

总之,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现有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交流环境,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热点之一。手机媒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新生事物,它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里的作用也有待加强。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想要求得更大的发展和更多的生存空间,就应该直面存在的问题,弥补不足,发挥优势,优化管理和经营方式,争取更多的自主权,这样才能够帮助手机媒体开拓市场,增强其竞争实力。

2014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科目代码:807

新闻学部分(9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

1.公共媒体就是由政府管理的事业属性的机构,如人民日报、央视。

2.媒介融合就是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内容资源的共享。

二、观点(每题10分)

1.新闻报道与公共利益。

材料

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应该以严肃的内容,舆论监督商业机构和政府为主要内容,尽管收视率不高;一种观点认为,高收视率和发行率的新闻媒体比低收视率的更能满足公众的公共利益。

2.隐性采访与新闻道德。

材料

一种观点是,隐性采访更能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也更能伸张正义,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一种观点认为,隐形采访是欺骗行为,手段不正当目的也就是不正当的。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新闻价值是个有关关系的概念,正如食物的特点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新闻价值也要能满足主体的需要。评述当今社会中新闻价值的表现。

2.论述新闻的客观性和其专业化的路径。

材料

给了一个关于媒体批评11万人升国旗留下5吨垃圾的不爱国行为的文章。又给出了一段读者的反馈,表示读者的不满,指出是因为设施和各种不便的原因。传播学部分(6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

1.大众文化已经是过时的说法了,现在的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区别不那么明显,“面向大众的文化”的说法也不够恰当。

2.人们接受信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传播中的不确定性。

二、问答题(20分)

1.媒介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它没有使得全球文化走向多元化,反而变得同质化。

三、论述题(20分)

1.沉默的螺旋就是……论述在新媒体语境下这一理论的新变化特点和趋势。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科目代码:807新闻学部分(9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

1.公共媒体就是由政府管理的事业属性的机构,如人民日报、央视。

答:(1)公共媒体的含义

公共媒体是指由政府编列预算或公共基金提供资金,所成立、运作的非营利性媒体,这类媒体多半以制作和播放公共政策的讨论、文教艺术或知识性节目为主,目的是提升国民知识水平、促进民众参与政治决策。(2)公共媒体的特点

①公共性和公益性。公共媒体是现代社会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提供公共服务。公共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涉及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作为“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这要求传媒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坚持真实和客观原则,不得以虚假内容损害受众利益。媒介受宣传目标和公共性、公益性制约程度较高,主要目的是追求社会效益。

②非营利性。公共媒体多半不播出商业广告,因此运作经费除了来自政府之外,也接受个人或团体捐助,部分国家是向用户收取费用所取得。(3)公共媒体与政府管理的事业属性媒体之间的异同

①相同点:都具有公共性《人民日报》是国家党报龙头,中央电视台更是国家声音的集中发出者和国家形象的主要代表者。我国出于党管媒体的大背景下,《人民日报》和央视更是坚持以民为本的指导方针、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具有很强的公共性。

②不同点:独立性与非营利性

一方面,《人民日报》和央视的事业属性媒体受政府和政党的干预和影响较大,独立性受到质疑,而且民间基金的参与性不足,这是与国外的公共媒体存在差距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国的新闻事业是“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经营”,媒体需要自负盈亏,我国大众传媒走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注重经营,这与公共媒体的非营利特点也存在着差别。

综上所述,事业媒体具有公共媒体的某些性质,可以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认为公共媒体等于由政府管理的事业属性机构。

2.媒介融合就是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内容资源的共享。

答:(1)媒介融合的含义

我国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对于引入“媒介融合”这个概念功不可没。2009年,蔡雯教授与王学文提出,“媒介融合”包含三个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2)媒介融合的具体内容

为了更好地厘清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层面:媒介技术的融合、媒介业务的融合、媒介所有权的融合、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

①媒介技术的融合

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支撑的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所有内涵中最为本质的一点,是媒介融合的本质,它可细分为信息源融合、传输渠道融合、接收终端融合三个方面。

②媒介业务的融合

可细分为以下四方面:业务形态融合(承载着媒介信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多媒体形态,从而使信息内容的叙事性实现融合);业务技能融合;业务战术融合;业务战略融合。

③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指不同媒介在融合、兼并过程中实现的所有权的集中,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对较大型的传媒集团,充分整合媒介资源,降低媒介运营成本,增强信息传播效益,打造媒介整体与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国内外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所有权的融合是媒介主体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内涵中层次最高的。从广义上讲,媒介所有权的融合,既包括传媒领域内部各媒介机构之间的所有权融合,也包括传媒机构通过跨行业、跨领域发展,与其他领域内相关机构形成的所有权融合,如传媒业、电子产业、电信业等领域的所有权融合。

④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

包括规制法律的融合、规制机构的融合、规制行为的融合。(3)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四个:①业务形态融合,多媒体日益兴起;②市场融合,产品相互嵌入、多元组合;③载体融合,发行渠道的“合”与接收终端的“分”;④机构融合,更高层次的再分工。

因此,可以看出,媒介融合的内容很宽泛,并非仅限于指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内容资源的共享。

二、观点(每题10分)

1.新闻报道与公共利益。

材料

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应该以严肃的内容,舆论监督商业机构和政府为主要内容,尽管收视率不高;一种观点认为,高收视率和发行率的新闻媒体比低收视率的更能满足公众的公共利益。

答:(1)第一个观点是片面的。媒体的新闻报道的内容类型与媒体的定位和风格密切相关,不能一刀切。

从新闻性质和新闻理论的意义以及新闻与读者关系等方面看,可以将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①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严肃的,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受众在接受这些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效应。硬新闻的特点: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为人们的决策提供依据;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②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写得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受众的感官刺激的阅读、视听兴趣的新闻。如社会、体育新闻和娱乐新闻。受众在阅读时很快就会产生“即刻效应”。软新闻的特点是:它和人们当前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仅供人们一般了解和消遣之用;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属于延缓性新闻;其公开发表没有时间的紧迫性,耐“压”;讲究写作技巧,必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

综上,硬新闻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依据,故人类必须在硬新闻获得满足后才需要软新闻。以“硬”为绝对主体,适度适时硬中求软,是严肃主流媒体的选择;以“软”取胜,但不唯“软”是从,适时适量增加普通百姓关心的硬新闻,是通俗媒体占领市场的法宝。这样,软硬既分流,又兼用,是特定转型期中国媒介适应特定社会市场经济信息需要的、真正可行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所以,第一个观点略微片面。(2)第二个观点也是片面的。

该观点有过分渲染新闻娱乐化的倾向,所谓新闻娱乐化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严肃性的政治、法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新闻时,摒弃严肃与深刻,代之以煽情、搞笑或刺激的方式,将严肃新闻庸俗化、浅薄化甚至低劣化,而追求猎奇或感官刺激。其实质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经济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其总体特征是,使受众在接受新闻时只关注眼前际遇感受,满足离奇与感官刺激。其表现主要有:

①节目内容上,减少严肃新闻,以软新闻为主,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娱乐价值,使政治新闻节目娱乐化、社会新闻煽情化。

②取材范围上,关注的热点从国际政要的严肃新闻转向街谈巷议的软新闻,注重用平民化的视角和大众化的视角去报道新闻。

③表达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标题猎奇猎艳。

④节目包装上,多采取主持人明星化的策略,主持人风格偏激、另类,崇尚戏说和调侃的方式,非常注重现场感的营造。

新闻娱乐化的正面影响主要有:导致媒介产业的表面繁荣,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新闻更富有趣味性、人情味,更贴近大众,强化了新闻的娱乐消遣功能;传媒商业化、娱乐化运作,促使媒介真正树立起受众的观念,受众从中能获得娱乐化享受的感情期待。

综上,人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闻娱乐化的度:既要做到贴近受众,又不能一味迎合。如果大众媒介能在不违背其公益性和社会责任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娱乐功能,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还可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反之,媒介只为经济效益,置社会责任于不顾,迎合受众的低俗化需求,纵然一时的经济效益可观,但长此以往,媒介的公信力、权威性消失殆尽,其生存和发展壮大更无从谈起。

因此,第二个观点不完全正确。

2.隐性采访与新闻道德。

材料

一种观点是,隐性采访更能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也更能伸张正义,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一种观点认为,隐形采访是欺骗行为,手段不正当目的也就是不正当的。

答:(1)隐性采访的定义

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成立条件: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点不言而喻;采访事先未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2)隐性采访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①舆论监督是公众利用各种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现象、对国家公务员和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机制的重要一环,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

②隐性采访有利于获取正常渠道不能获得的信息,揭露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痛斥违法行为,抒发民意,表达民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隐性采访的使用凸显了新闻媒体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3)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①虽然隐性采访在舆论监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面临着伦理的考验。隐性采访涉及隐私权与知晓权的冲突与平衡。隐私权是指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知晓权又称知的权利、知情权、了解权,指公民有权知道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

②知晓权满足知晓欲和好奇心,但信息传播是双向交流的过程,传播活动的顺利完成以平等与尊重为基础,公民在行使自己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时,要以不侵犯他人隐私和人格权为前提,媒体也不能因为要满足受众的知晓权和保证报刊的发行量、节目的收视率而置被访者的感受、隐私和人格于不顾。二者的平衡十分复杂,它是动态的平衡,而非静止的;它是多样的平衡,而非一元化的。

③动态平衡体现为在不同时代场景、文化场景、政治制度、司法解释、伦理观念中,公众对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的隐私权的关切度、关心内容及方法与媒体涉入隐私权的深浅都不同。多样的平衡体现为由于涉及政治、法律、文化、社会风俗、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涉及权利配置、力量对比和价值选择,需要在各种利益关系和价值的权衡中做出判断,不能以简单化的方式对待。

④二者平衡有内在原则,即基于人的权益、关系和价值。具体包括:对于公众人物和卷入公共事件的人物的隐私,适用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优先满足公众的知晓权,以保证健全的舆论监督和公共政治生活。对于普通人的隐私,应采取人格权至上的原则,优先保护其隐私权,以保障自由、独立的人格的形成。

⑤在处理日常的传播权和隐私权的冲突问题时,采取“实际的恶意”原则来判断对隐私的侵犯是否成立。所谓“实际的恶意”原则要是指,明知错误仍然发表,或者出于对于事实真相的“贸然不顾”而错误地加以报道,即可判定侵犯新闻隐私权。

综上,如果隐性采访是为了公共利益,如偷拍地沟油黑作坊、卧底贩毒团伙等涉及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事件的时候,可以适当采取隐性采访的形式;但如果为了赚取收视率、发行量而出卖媒体的道德与良心,无下限跟踪偷拍明星私生活,这种隐性采访则不可取。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新闻价值是个有关关系的概念,正如食物的特点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新闻价值也要能满足主体的需要。评述当今社会中新闻价值的表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