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3:18:23

点击下载

作者:求鲤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林夕梦

林夕梦试读:

林夕梦

(爱情罐头条形码)作者:求鲤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7-05-09本书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林夕梦

楔子

一辆老式的绿皮火车在漆黑昏暗的隧道里“隆隆”地向前跑着,车身两侧无数看不清的怪谲的阴影向后呼啸闪过,被拉长的残影转而即逝不见。车前方隐约出现了一个亮点,那亮点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直到宛如探照灯般刺眼且硬生生迎面照来,在眼底弥漫成一片惨白的光亮……“倏”地一下,火车被这张着黑漆漆大口的怪物一下吐了出来,伴着余温未散的呼吸,沐浴在一片阳光的海洋之中。

火车的“鼻息”很重,急促却显得均匀,不知它是在渴望逃离,还是在渴望到达,抑或它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逃离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将会到达哪里,它只是拼命地吞噬着眼前的铁轨,将它们一格一格,一口一口地吃掉。这绿皮包裹着的巨兽任凭身体两侧无数双复眼对铁轨两旁飞速后退直至瞬息而湮没的人物景致视而不见……

已然到了深秋时节,但这铁轨两侧的山川树木还保持着今年最后的一缕苍翠,并不知道自己将在下一场冷雨后冷落成泥,大自然不姑息生死,决绝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花之落叶、树之枯枝、万虫之消声、百兽之匿迹。它曾经用一场雨水赠送给了万物生命,现在正打算同样用一场雨水将一切收回,大自然也是需要冬眠的。

铁轨不断地变换着样式,时而合并,时而岔开,缭绕在火车头前,肆意地摆弄着大地的分割线,切开平原、横跨河流、穿越山脉……宛如一条绿蟒在苍青色的平原、河流、山脉间梭行,乍看上去,它们颜色一致,浑然一体,但是人们都知道,火车不属于这里,火车里的人也从未属于过这里,他们在这里只是短暂驻足或者从未驻足过的路人。火车两侧的景致与生活,不论多么光彩且丰富,对他们而言,都不过是短暂的记忆,亦或根本没留下记忆。“你站在铁轨畔看风景,铁轨上的路人在火车里看你,你不曾记得那逝过的火车,他没有发现世上还有个你”,他们不曾是归人,他们永远是过客,转瞬即逝的过客……

这火车绿蟒身前是口中吐露出的信子,好似在探寻着前行的方向,努力地凭着不知道是嗅觉、触觉还是味觉在摸索着、选择着。但实际上它的方向早已有了一条命运预设安排下的轨道,一条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轨道,一条它只得沿着行走却无力更无心挣脱的轨道。任凭窗外的风景如何美好,对火车而言,不过是一些模糊且残碎的影像画面,它永远对此视而不见或见而不念,永远只能沿着一条它好像在自己努力寻求却冥冥之中早已有注定的轨道上追求、奔跑。这样的火车悲哀吗?远不够,更悲哀的是它一直以为是自己在掌握自己的人生,掌握自己前行的方向,并且他真的在为此而努力着。

透过玻璃,窗外的景色急速却平稳地移动着,远处青山延绵,一片片绿色相连接,密密匝匝地让人看也看不到边。近处低低矮矮的房檐,似乎是压低帽檐的路人,帽檐遮挡住的是一张张镌满了故事的脸。车内的人看窗外,转瞬即逝,甚至没有时间让记忆的画面定格成为清晰的图像;窗外的人看窗内,也只不过是那绿色巨兽众多复眼中一个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至于黑洞里的故事,恐怕已无人知晓,也无人关心。

真正的擦肩而过,或许是你连什么时候和谁擦的肩都不得而知。过客没有留下经过的足迹,身后的路上没有,心里的路上也没有,未来的路上,更不会有。“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在这里只能是一种聊以自慰式的嘲讽。火车与周围的景致擦肩而过,沿着自己命中早已注定的轨道奔跑,好像在一直向前,步伐飞快,实际上却只是一部人生活摆布,命运操控的机械罢了。火车如此,火车上的乘客亦然;又或者说正是每个乘客如此,才一起造就并发动了这个时代的火车巨轮,一旦开启,便“隆隆”地向前跑着,再也停不下来。

列车员推着小车在车厢内缓慢地走着,老套的叫卖词,在她嘴里吆喝得有气无力,不知是因为这午后食困所带来的慵懒,还是日复一日的工作所积攒下的职务的怠惰与腻烦,抑或面对着这个非客流高峰的时节,在略显空荡荡的车窗里,她实在对于销量和收入不抱什么期待吧。零零星星的乘客也多半眯着眼,或干脆用报纸盖在脸上小憩或假寐,全然由列车员从身边经过而不予理睬,甚至他们根本没注意到这个列车员——这个车厢内移动的“小火车”的存在。现实中与他们擦肩而过的人或事或许从未在他们的心里留下半点波纹的回荡,而在他们梦里泛起阵阵水纹的人也终将随着梦的退潮而终将消失不见,一切都不过如火车两侧的景致一般,如梦幻般模糊,似醒来后易逝。

Chapter 1

——“梦在这里开始,开始得是如此漫不经心,只让人隐约记得在开始的地方有一点模糊不清的光和同样模糊不清的斑驳的希望。这希望宛如萤火虫的星星点点的微弱光芒,如此微量的光,微亮,为两颗漂泊的心煨起一丝心灵停驻的余温,趁着一切还未凉的时候。” (《梦之记 第一章 梦之冀》)

急速前行的火车不仅穿梭于且割裂着如织的大地,车窗玻璃也切割着那暖意融融的阳光,移动的玻璃把阳光剁碎成七种颜色,用指尖轻轻地抚弄把玩着,筛选、过滤、萃取……把七色的光华以不同的角度分射向车厢内,让人觉得瑰丽无比,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或许人的肉眼是不配也无福消受这种美吧,它有时却又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只能不情愿地伸手去阻挡这份光线,暴殄天物般的将过分的美好隔在一旁,毕竟这种美只属于梦幻,而能欣赏直视的美才属于现实。

午后的阳光斜洒进车厢,在倚着车窗熟睡的姑娘的身上镀了一层谜样的金色,从头顶均匀地涂抹并延伸至发尾,经过阳光晕染的头发,色调由浓转淡,在承灵穴的周围还微微发暗,但到了两鬓和燕尾处,偶尔叉起的发梢呈现出淡黄色、白色,甚至透明色,仿佛是那玲珑剔透折射阳光的晶体,贮留下令人惬意的美好与温馨。姑娘的侧脸是那样的光洁,沿着脸庞看去,若不是有光线交错映在上面,形成斑驳的投影,流动的车厢带动了光影不断变幻着形式,都会让人误会那长发半掩的侧脸不过是那车窗玻璃的一部分。

相比于那姑娘在阳光下闪烁出金色光芒的头发,她身上那红底黑纹的大格子衬衫则仿佛是一个黑洞,将阳光结结实实地吸了进去,在她那成熟丰满身体的支撑下,透出饱满圆实的温暖,熟透了的石榴或是苹果一般,燃烧着青春的能量与渴望。领口间若隐若现的白皙与光洁,游走着均匀且平稳的上下滑动的气息,如同火车巨兽的鼻息一样均匀,一样平稳,但更透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温柔,朦朦胧胧之间令人不禁想上前去拥抱她,却不带半丝情欲的放纵。因为那份美,竟美得带出一份圣洁的光环。姑娘睡得很静、很甜,身上不明原因地隐隐透出的令人有点心疼的疲惫,或许是源自心底的疲惫,来自生活的疲惫,难以名状的疲惫。

坐在靠过道另一侧的青年眯着眼在看,不知道是在看窗外被流金般的阳光撒播粉刷过的景色入了迷,还是被靠窗姑娘婴儿般熟睡的安详神情所隐隐打动,毕竟那是一张宛如刚剥开的新鲜洋葱心一般白里透红的精致的脸啊!抑或在这一刻,青年只是单纯地放空了自己,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静静发呆,这邻座的姑娘只不过又是一个擦肩而过的对象,而他在自己心底的世界里相遇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我们所知道的,仅是青年望着姑娘的方向良久,然后嘴角泛起的一丝浅浅的微笑。在荡漾着午后阳光的车窗内,青年眼里依稀泛起萤火虫般微亮的光芒,不可名状的属于希望的光芒。

青年表情定格在嘴角浅浅上扬的瞬间,而随着眼角的逐渐沉重,嘴角似乎也由弯弯翘起的月牙,伸展舒缓开来,溶成一摊睡意。眼前的阳光渐渐暗了下来,随着越发沉重的眼皮缓缓合上了密不透光的黑色的帷幕,陷入一汪温柔的寂静。或许他是全身心地融入梦里,在萤火之光的引领下,去约会心底的那个人了吧。

火车继续“隆隆”地有节奏地呼喘着,那富有节奏的鼻息荡涤着人们在梦的湖面上涟漪翩跹,人们在火车上的梦湖里泛舟泛宅,在梦与现实交界的岸边徘徊流连。火车载着人们开启梦的旅程,驶向梦的彼岸。

Chapter 2

——“当你沉溺在梦的边缘,如何分得清是梦里还是现实?或者说,当你遇见如真似幻的现实美好时,如何能辨别出那不只是一场宛如镜花水月的梦?梦里的美好让人不敢相信?那你可曾敢于相信醒来之后的美好吗?醒后的残酷让你瑟瑟发抖,那噩梦里的不幸又何尝不是把你推回醒后的冰冷世界。” (《梦之记 第二章 梦之际》)

青年在睡与醒的边缘徘徊,身体在“隆隆”前行的火车里微微晃动。睡梦的潮水则将他的心一次次推上苏醒的岸边,又一次次地退潮,把它拖入梦境中央的漩涡之中。梦里雾霭连绵,眼前一切的景象都溶溶的泛着毛边,仿佛羽化的镜头或者晕光灯下的画面。远处仿佛有个人影,不,不是远处,似乎就是近在咫尺的眼前,但又看不太清,时隐时现。这个人影儿时而散发出古朴美的韵味,又时而流露出现代美的神采。古朴如云笼雾绕中西子浣纱、貂蝉月舞般美丽,现代似车水马龙的都市里一袭职业衣裙般干练知性。是水中的幻象,还是梦里的残影?青年说不清,只觉得耳畔传来阵阵“关关”的鸟鸣,眼前隐约婀娜着“苍苍”的蒹葭。而自己的身体只能任凭梦潮的推搡与拉扯,在梦里浮浮沉沉。仿佛是江上泛舟,随波逐流,舟身两侧的景色也随之摇曳摆动,“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小舟任凭浪花的抚弄,全无桨与舵地顺流而下,行到湍急处,竟不由自主地在浪尖摇摆跳跃起来。这小舟从何处来?又将往哪里去呢?或许应该从这活水的源头来,直到入海口去吧,又或许在半路缓流处停滞搁浅?在下一个急弯处覆舟翻船?既然不是自己弄桨使舵,这小船儿的命运又有谁说得清呢。小船无力地在水中漂荡,无力地承载着同样无力的舟上渡人的命运。水面上泛起波光粼粼,光影错落有致地在人的面颊上流转,让人想伸手去遮一遮那过分明丽的亮斑,梦的潮水再度涌起,把青年搁浅在了岸边那光影层叠的白沙滩上……

眼前明亮的灯光有几分刺眼,青年一只手半遮着双目,另一只手伸了个懒腰,筋骨的舒展扯开了他与梦的距离,拥入鼻息中的微凉的空气把他带回到了清醒的现实,嘴里还呢喃着那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分不清呓语还是独白。涌出口鼻的慵懒的气流,伴着渐渐睁开的略显惺忪却饱含满足的双眼仿佛在告诉人们刚才定然是一个好梦,梦里香甜惬意、妙不可言。

青年对面坐着那个姑娘,她安详地坐在那里,眼睛出神地望着窗外,玻璃上映出她白皙姣美的侧脸,在窗外流动的景色中模糊却又清晰,变幻不定的万家灯火映照出来的是姑娘精致的面颊,在霓岚烁动下好似时而忧郁荡起,时而浅笑轻露。就这样,窗上映着姑娘的脸,姑娘的瞳孔中映出了窗外的景色,窗与瞳孔交叠成一幅彼此呼应的画面,又共同构成了另一幅娟丽的图景。卞之琳的诗歌在青年耳畔被轻声吟诵,窗外升起了一轮明月。

青年看得不禁有些呆了,半晌方才回过神儿,这姑娘刚才不是坐在过道那一侧的吗?什么时候坐到自己对面了?心里升起的问号化作了额头皱起的纹理,隐逸着充满缘分的好奇,但只一瞬间,便又消融开去。纹理聚散波浪的表面下是一种能够亲近观察的愉悦,甚至窃喜。只是这种愉悦与窃喜,或许实在隐逸的太深,连青年自己也不曾意识到。姑娘分明是抓住了这一瞬间的微妙变化,看透了青年脑海中的如旭日般升起的问号,刚才沉思的表情融化成一个蜻蜓点水般的微笑。姑娘轻轻扬起一根手指,指了指过道斜对面,男孩转过头循着姑娘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相互偎依在一起的一家三口睡得正酣,气流的吞吐间间尽是亲情的温暖,便摆过头来,对姑娘微微颔首。两人未有半句言语的交流,只是彼此会心地相视一笑。

在这静默无声的短暂交流后,姑娘的眼睛又飘荡向窗外未知的远方,那些与她有关无关的人们,那些让她若有所失,却又若有所思的世界。姑娘在车窗外望见了什么?她又在思考什么呢?青年只看见车窗里映出的姑娘面颊的倒影,或者自己才是最望不穿,看不透,想不通的吧!青年眼角的睡意涌起,裹挟着一个既不那么真实也不那么清晰的现实回忆再度深深陷入了梦的湖泽,随着沉得越来越深,光线也愈发被阻隔在水面之上,睡眠的水面之上,眼前渐渐发黑,直至四周都变得漆黑一片。

Chapter 3

——“清醒的人渴望如梦幻般的美好,梦里的人希望美好有清醒后的真实感觉。那么世间最美妙的事,莫过于从美梦中慵懒地醒来后,发现自己现实中的生活就是刚刚梦里的延续。可惜的是梦潮每次将人们推送至醒的岸边,自己便匆匆退去,退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 (《梦之记 第三章 梦之继》)

梦里的“水中仙子”缓缓向青年靠近,在弥漫湖面的雾霭中,有些分不清她是“凌波微步”般轻踏着湖水飘荡而来,还是沿着岸边足尖点地,玉步细挪。只恍惚间觉得她在向自己靠近,甚至已经依稀可以微微望见她的眼角的一颦一笑,目光的摇曳流转。青年在梦里晃悠悠地向“仙子”走去,从脚踏水面的摇摆不定直到在微晃的火车中渐渐醒来,梦中的仙子模糊成了眼前光影谜样的画面,宛如隔着一层水雾看世界般不真切,梦湖晕起的水雾。青年用力闭了闭双眼,使自己彻底清醒了过来,再次睁开时成功对焦的双目定格在对坐姑娘那精致的侧脸上,分不清是过分的清晰,还是格外的精致,青年一时竟不适应,茫然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起来。“你到哪儿下?”青年想率先打破沉默,尽管用的是火车上陌生旅客之间最老套甚至有几分笨拙的寒暄与搭讪的言语,但终究不知何故,未能开口。唇齿欲开未开,似合未合,一张一翕之间青年自顾自地尴尬了起来,吞了一口又一口的口水,掺着那未曾出口便被咽回肠胃的字词。

姑娘的眼睛却始终望着窗外,好像那里有什么绝色美景紧紧地吸住了她的目光,使得她片刻舍不得挪开视线,生怕错过了什么。不难看得出姑娘似乎有心事,她在想着什么呢?是在吟思美妙的诗句,还是单纯欣赏流动的光景,抑或是回忆过往人生的点点滴滴?她是不是也是要去林夕古镇玩儿的呢?一串串好奇在青年的心湖里荡漾起层层水波,随着他眉头纹路的舒展而潋滟开去,幻化作耳畔呼啸的风吟与车轨间规律的碰撞与摩擦声。“林夕古镇……”青年一个人半低着头,望着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本书自言自语道。“嗯?”姑娘如雨点击,仿佛刚反应过来什么似的,把目光转回车厢内,打量着对面座位的青年,虽然已经对坐了几个小时,也有过一次无言的交流,但姑娘并未认真看过这对座的青年。仔细打量才发现,对面周身休闲装的青年衣着并不光鲜却得体而干练,一脸俊秀但面庞却又棱角分明,刘海微微下垂,半掩着额头。眉宇间不是那种那女生惊叫的帅气,却也让人越看越觉得舒服;没有多少岁月沧桑的印辙,却隐藏着一种饱满的成熟,一种源自于内心思考的成熟。尤其是眼神,晶莹的镜片后面透露出一种自信的光泽以及梦想的味道。至于自信到底是什么颜色,梦想究竟是怎样的味道,姑娘说不清,就像她说不清她在青年身上所感受到的气质一样。

目光所及,青年面前的桌上摆了一本书,简约的封面设计与素朴的装帧在这个充斥着繁花似锦、大有造成“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的当今书市并不起眼,甚至有几分寒酸。不过姑娘一言便认出了这本书,仿佛是透过书的封面看到了里面的矮纸斜行,又仿佛是透过里面的字句看到了自己心的倒影。正是那本《梦之记》!李俊方写的书,一本刚刚上市没几个月的小众读物,周围的朋友都没有人在关注这本书。她却对它爱不释手,一口气连续读了好几遍,还不断地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及自己的未婚夫来读,只可惜估计因为作者是新人,没什么名气,又听说写的是一个没什么故事的故事,是一片分不清散文还是小说的小说,所以朋友听后的态度多是敷衍地答应下,然后就不了了之了。这年头,要是你推荐给朋友一支绩优股或一场明星婚外恋的绯闻一定会围上一群人来侧耳倾听。推荐一本书?除非是孩子考试需要的教辅读物,或是署名马云写的成功学指南,否则一定是少有人问津,更何况是这种文艺、小资情调弥漫泛滥的作品。书里主要是借着一男一女去林夕古镇游玩的游踪为线索,描绘一场淡淡的如梦般的爱情邂逅。男女主人公在去往林夕游玩儿的火车上偶然邂逅,在一天一夜的结伴儿旅途中互生情愫,但因现实的压力而没有戳破这层暧昧的窗户纸,旅行结束后二人或被迫或自愿地回到自己原本的现实人生轨道……网上枯白的简介文字在姑娘脑海中忽闪而过,正如这忽闪而过的火车,这些害人的简介险些让她错过了这本书,还是种种缘分才使得擦肩而过成为驻足停留。小说绝不仅是讲一个故事,更不能沦为故事梗概,若只看故事,这百字不足的简介已然可以囊括其全部,但书中对于林夕古镇绝美风景的描摹,对那场似真似梦而爱情偶遇的刻画,对梦与醒、理想与生活、浪漫与现实的思考都能够恰到好处地击中她的内心,那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文字本身的香味儿也迷漾得她如痴如醉。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她才临时起意一定要在自己结婚之前来林夕古镇看看,追随者作者的足迹和游踪,沿着书中文字的轨迹,完成自己人生最后一次追梦的旅程,在书中寻梦,在林夕圆梦。怕只怕沿着最美的文字走进梦里,到最后却又不得不在条形码与价格的俗物中返回现实,不管了,无论如何也要走这一遭便是了。《梦之记》中一切场景、情节、思考都在姑娘脑海中蒙太奇般的闪烁而过,而姑娘这两三秒眼神的放空又都映在青年的瞳孔之中,他分明看见了姑娘目光流淌到自己带的书的封面上时那片刻的迟疑,“她莫不是看过这本书?她来林夕古镇,莫不是因为这本书?因为那句——”青年显然已经摆脱了睡梦无力地牵扯与初见时生涩的捆绑,思路渐渐活泼跳跃了起来。“如果有梦,请来林夕。”两个人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各自的声音都不大,但银铃般的清脆与磁性环绕的沉稳在空中相互跌宕,入耳时却字字清晰。二人抬头对目,四重目光交织在一起,彼此略显惊讶地相视了仅有短暂的半秒,却仿佛彼此是几十年的旧交故友,对对方的兴趣偏好、脾气秉性了若指掌一般。怪不得《梦之记》中说:“想最快地了解一个人,看他和你是否投缘,一定要看他最爱吃什么菜,最爱看什么书。”二人想到这,又各自笑成一团,笑得不再拘谨,而是带着一种天涯遇知音般的爽朗与开怀。姑娘笑得花枝微颤,青年嘴角则闪过一丝洋洋自得。“他也看李俊方的书?他也是因为那本书而去林夕古镇的吗?”姑娘满眼兴趣地又开始打量这个青年,欣赏着那种令她说不清道不明却心旷神怡的气质。姑娘眼里是一个有些谜样色彩的英俊青年,青年眼里则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倏!”火车又冲进一条隧道之中,周围的一切顿时黑了下来,青年看不清姑娘在看自己了,但他依旧在看着姑娘,或者说在看着姑娘所在的方向……过了几秒钟,火车又从隧道中喷射出来,出口渐强的隧道灯刺得人有些睁不开眼,半眯着双眼的青年眼前又出现了梦里那个朦胧模糊却比清晰更加令人难以忘怀的轮廓,只是这身影随着火车完全脱离隧道而散于湖泽,留下的仅是对面姑娘的身影。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又已经侧过脸去,出神地望着窗外。姑娘眼里满是灯火的余辉,但青年又分明看得出,姑娘的眼睛并没有流连在这斑斓的霓虹夜景,而是投向更远处的静谧的星空,那片她所憧憬的属于林夕古镇的星空,那片星空里,每颗星星都闪烁着那记录梦的文字的光辉。

Chapter 4

——“雨是快乐跳动的精灵,有着伸缩时间的魔法。它能让有些人或事在梦里得以暂时停留;也能够在这段在的时间里,让一些微妙的变化悄然间潜滋暗长。雨又是携带着悲伤的天使,那是天空滴下的眼泪,把梦湖里升腾起的水滴,一滴滴狠心杂碎在醒的岩石和沙粒上。” (《梦之记 第四章 梦之洎》)

不知什么时候,外面渐渐下起了雨,一反深秋时节原本应有的干爽的天气。雨水淅淅沥沥地在车窗上滴滴答答地敲打着,且留下纵横交错的股股水流,分割着窗外的世界,和映像中姑娘的脸。几股水流将车窗上零散的水滴勾连成一个整体,将远处天边及山脚下的星星点点融汇成令人温暖舒适的光晕。火车缓缓减速,在满是雨水的轨道上滑行着。在站台里不甚明亮的灯光的照耀下,“林夕站”三个字次第映入眼帘,只是这三个字并不像一般的火车站牌是整体一块,而是每个字分别独立写在一块正方形的牌子上,再各自用一根绳子挂在站台的天花板上,三个牌子坠成一列,组合出了火车所到达的站点的名字。在火车驶过的瞬间,车身两侧带动的气流推搡着三块牌子不住地左摇右摆,有时牌子被吹得横了过来,酿成了一个时有时无的“梦”——林、夕在一起就是梦,梦散了亦是林、夕。“嘈嘈切切错杂弹”,雨越下越大,仿佛是整条银河都倾泻而下,噼里啪啦地敲打车窗的鼓点很快就聚合成了水柱,化身成卡西莫多敲钟般猛撞玻璃。有时雨下得实在太急了,前一滴还没有来得及流淌下去,后一滴已然狠狠砸在了前一滴身上,结果是水星飞溅,残留下来的成为更大的一滴沿着光洁的车窗玻璃慢慢流下,划割着车窗的玻璃,在窗框下侧汇成了一股小溪。

车上的乘客渐渐骚动了起来,有的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下车;有的则开始抱怨、甚至咒骂这鬼天气下车没带伞该怎么走,未来几天的行程如果雨不停就全泡汤了云云;火车上推车叫卖列车员此时也似乎来了力气,大声地叫卖近乎叫喊与呼号,好像是要在这列车到站前发泄完自己一路上蓄积起来的所有能量才肯罢休,“风急天高猿啸哀”……“先生,不好意思,请让一让。”青年背后座位上传来两个人彬彬有礼的交谈。而本来的一句细若蚊蚋的礼让客套的话,被车厢里无数人千倍百倍地重复、无休止地放大,并交织得纷乱错综后,竟也形成菜场中讨价还价,口沫横飞的杂乱效果,“昆山玉碎凤凰叫”,让人身处其中而不由得耳膜刺痛,头晕目眩,心烦意乱,更何况那种原本就惹人厌烦的喧嚣与吵闹呢?“这或许是一种独特的和弦或复音,一种独属于人群的和弦与复音,或许这根本称不上和弦,只是声音无逻辑、无意义地叠加罢了。而这个世界上里又有哪个城市不是由这种繁复、庞杂的无意义碎片堆积而成的呢?每个细节、每句话似乎都满是儒家所说的温良恭俭让,但凑在一起,却是如此惹人厌烦。城市本身的多面性,使得人心也变得愈发复杂了。”青年心里天马行空地嘀咕着,好像在为今晚即将开始的写作打着腹稿。

心里,思维的湖水在波澜起伏,涌动着文字的水波;身边,汹涌的人浪,更是惊涛拍岸,“石破天惊逗秋雨”。车外雨声交错,车内乱成一片,两方互不相让,好像非要在到底谁声音更大上分出高下,不过没多一会儿雨声在一车乘客共同的努力下被让人似乎明白了雨水只能说“纷纷扬扬”,而人声才可以用“鼎沸”来形容。青年望了眼对坐的姑娘,只见姑娘微闭双眼,面带浅笑,似在养神,又好像坐着某种神秘的瑜伽修炼,进入了某种玄妙的精神境地。青年也放空心思,闭上双眼,脑海中原本混乱无序的图景渐渐在一片白光的擦拭下呈现出了某种真空的状态。时间的指针在若有若无地走着,从指向青年,转到指向姑娘,再回复到指着青年的方向。对坐二人的耳畔由嘈杂扰攘,渐渐安静了下来,一种源自心底的力量屏蔽了周围纷繁的人声,过滤出车窗外雨水的芙蓉泣露,珠落玉盘,“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雨丝织成的五线谱上仿佛奏着梵婀玲上的名曲,悠扬而婉转;雨滴击打着窗户,为这曼妙的音乐叩击着韵律与节奏;风也来凑热闹,在它的手中,雨成为了最出色的舞蹈家,在空中翩翩飞扬,打着旋转儿……外面的世界俨然成了一个音乐癫狂的盛会,青年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似乎也都随着窗外的节奏而跃动起来,偷眼看了看姑娘,从姑娘与自己泛起同样弧度的嘴角彩虹,青年知道姑娘对此有着一样的享受,一种最为纯粹的享受,享受那最为纯粹,不可言说的美。

闭上眼睛再仔细地听,在这肆意而充满激情的旋律里隐隐能分辨出一丝理性节律与克制的声音,“滴答、滴答”,青年手上的腕表在这场嘉年华中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他在为这场狂欢舞会做着倒计时的读秒,唱着一首挽歌。时间的指针走得不紧不慢,每划过一圈似乎都带有一种椎心泣血的痛。撕裂,连肉带血的无情地撕开,在下一圈轮转中将其匆匆缝合,然后再周而复始的撕扯,仿佛那个被锁在高加索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每日被老鹰啄食着肝脏,每日又将肝脏重新长好。青年原本高涨的情绪霎时变得低落,归于静默。他只觉得对面姑娘身体好像动了一下,眯眼观察,那姑娘正在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青年赶忙闭紧眼睛,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沉思。这种时候放任对方一个人去流泪才是真正的理解,一切宽慰的话语都不过是用理性的生硬乏味与陈词滥调破坏这略带悲伤的美妙,梦幻中的美好是不拒绝眼泪的,因为这时的眼泪是用心结晶出来的珍珠。

不对,细细分辨之下,这冷漠甚至到冷酷的时间的声音,在不断被另一种韵律所裹挟,这股韵律逐渐增强,透露着生命的热情与能量,把死气沉沉的暮霭,一下子奏得意境全开,楚天辽阔,“斜风细雨不须归”。是青年的心跳,还是对坐姑娘的心跳?他们分不清楚,总之是一股充满了青春与力量的心跳,一股如火焰精灵般热情的心跳,并且只有这样的心跳的节奏,才是对窗外大自然奏鸣曲最好的和声。

窗外的风揉搓着漫天轻舞飞扬的雨水,也推搡着青年渐渐进入梦的湖泽,又是湖上泛舟般无力,只是雨也随着飘入梦境,滴答滴答地“白雨乱珠跳入船”。舟楫没有驶向湖水深处,只是沿着湖岸且搁且行,时而顺水走上一段,时而轻触礁岩,原地打个转儿,青年在这舟石轻吻的瞬间再次悠悠地上了岸,仍一派天真烂漫地自以为还在梦里。

二人同时睁开双眼,相视一笑,笑容源自心底的默契,这种笑意浅浅却给予彼此最大限度的共感和宽慰。雨水有节奏地敲打出二人内心的共鸣与和声,在这欲炸欲裂的车厢内,姑娘刚才也听见了青年热烈的心跳,青年则听见了姑娘纯洁的芬芳。

窗外雨帘依旧。

火车也仍在铁轨上缓慢滑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hapter 5

——“文字是永远记录不清梦境之美好的,因为文字都是抽象而理性的,一旦理性,梦也就醒了,所以我无数次希望用自己笨拙的笔来描绘林夕的美好,和那场相遇时的心境,但发现能写出来的都是最粗疏的情感,细腻的部分永远无法刻画。细细想来,不能怪汉语的精度不够,而只能怪我所认识的汉语的美还不够模糊。” (《梦之记 第五章 梦之记》)

青年推开酒店房门,踱步进屋,把早已湿透的伞依靠着立在墙边,任由伞上残留的雨水成股地沿着伞骨和墙面流下。自己则如狮子甩头般的用力抖落发梢凝留的水滴,一如以往一般拒绝毛巾的擦拭与双手的抚弄。青年望了眼屋内家具的陈设,一张铺好的干净且舒适的单人床,一张小书桌,一把木椅,一盏台灯……从旅行包内匆匆换过一身干净的睡衣,泡上一杯热气袅袅的咖啡,坐在昏黄的台灯下,试图重温自己今天梦幻般的体验与感受,那浅睡中及醒时边缘的美妙体验,在卡布奇诺升腾而出的袅袅热气中寻找卡尔维诺所说的“轻逸”的感觉,努力想写出点儿什么。

半个小时过去了,青年面前原本洁白的纸张上爬满了歪歪斜斜,涂涂抹抹的令人分不清是字或画或符咒的东西:“在这个人满为患的城市中流浪、放逐,想想我每天与多少人擦肩而过,很多人你甚至在公交车上感觉得到他的鼻息,但是我们各自错综复杂的行走轨迹却始终没有交点,空间上的无限靠近,接下来就是时间上的无限远离。这就叫‘隔膜’,一直以为这个词用的很好,只有那么一层薄膜的厚度,却足以使每个人变得陌生而疏离。”

唉,老套而陈旧的表达,全无半点新意的陈词滥调罢了,青年略有沮丧地撕下了这张纸,团成一个小球,随手丢向身后。“应该做一点更深入的关于空间的思考,或许可以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是对人生存状态赋予一种距离的阐释,这样的思路才有能打破以前写作的窠臼,达到不一样的境地。”青年如是地想着。“有人说在路上只是一种过渡,起点是源泉,终点方是归宿;其实他们不懂,在路上才是常态,比起起点与终点,路上才是永恒。你与起点不过匆匆擦肩而过,从此渐行渐远,而那未知的终点到底是什么?没有人会知道,知道的人也没有机会说出,一切成了不可知的僵局。

现在的人们终日在路上疾步前行,丝毫不敢停步,生怕自己的一时懈怠错过什么,失掉什么?有时走得累了,稍微放缓两步,一种莫名的巨大的恐惧与担忧就悄然爬上心头,鞭策着你我继续不顾一切地加快步伐,向前走。”

笔到此处,青年也感觉到自己背后有人拿着皮鞭在逼迫自己继续往下写,但自己又本能地发自心底地产生一种巨大的抗拒与排斥的力量,内心备受折磨的青年的文思亦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死循环中,每一个文字都似乎被思想所绑架、奸污,无力挣脱,亦无力反抗。“我们的语言逻辑太强了,以至于我们不能无逻辑的思维。”海德格尔的箴言在耳畔振聋发聩地回响着,撼得青年只觉得脑子一阵阵发酥发麻。“是我们的思维逻辑太强了,以至于我们不能不带思维逻辑的表达语言。”青年愤愤地想着,权作回应与反驳。但当青年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却依然词句枯竭时,他奋力扯下了那张纸,那张满是文字的罗列与堆砌,却既看不见下笔的起点,也找不到落笔的终点的纸。青年懊恼地用力将它团成一团,甩到一边的地板上。面对着一张全新的纸开始继续写写画画,并念念有词:“时间是种很奇妙的东西,钟盘上的指针看似原地不断转着圈,却悄然间蚕食着你的生命。时针的转动仿佛为我们的生命一圈圈地画着年轮,不知哪一天,一切就将归于老朽。人活一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长到可以让你有机会做出选择,有所经历;短到机会与选择只有一次,经历过了便不能回头。”

时间滴答滴答滴走着,走在笔下,行在表盘,响在心里……还是不行,青年的文思又一次随着笔墨的流淌而逐渐减淡,直至消亡,裸露而出的是干涩的哲学思想的河床,如此丑陋不堪,龟裂地仰天张着嘴,仿佛那干涸而死的鱼。文思涌动到此凝滞不前,太阳穴两侧的血管隐隐发胀,一跳一跳地疼,一种思路阻塞所带来的心理与生理上的痛苦,仿佛钟表的指针在一圈一圈地给自己的大脑做着彻底的刮痧。青年用力地拉拽着头发,似乎想拔苗助长地从自己脑海里抽拉出条捋思路,未果之后再次将纸张揉碎,丢向身后。头顶墙壁上挂钟的分针又回到了原点,青年面前也是一张回到原点的白纸,脑海中亦是一张白纸。“笔下完全抓不住那细碎而微妙的感觉,所谓对于空间、时间、人生与爱情的思考,只是一种僵硬的已死的理性的裹尸布罢了。”青年忍无可忍,一把推开了桌上厚厚的一叠纸,落英缤纷,散落满地。桌上只静躺着那本名为《梦之记》的书,正是那本火车上他和姑娘同时脱口而出所引用的书,而此时他却对这本书毫无兴致,甚至有些厌烦。他“呼”地站了起来,抓起书本,倒扣着摔在桌子上,负气地走到窗边,双手拄着窗台,喘着粗气,地下一片狼藉。根本想不出什么好的思路,丝毫找不到半点灵感。心里明明有好多梦幻般美好的感受,却无论怎样都记录不清或表达不能让人满意,甚至让青年自己觉得自己是在糟蹋这份美好,亵渎这份神圣。原本自信的青年脸上露出一丝颓色,阳光满满的面庞蒙上了几许阴霾。

房间里静极了,静到青年可以清楚地分辨钟表的“滴答”声与自己心跳律动交错而相互呼应。听了一会儿,窗外响起了熟悉的声音,雨滴敲打玻璃,刚刚不知什么时候已然停了的雨在同样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再次下了起来,青年急切到甚至有几分粗鲁地拽开窗帘,挂环与横梁间摩擦出香兰凄厉的笑声。雨滴在窗玻璃上汇成股股水流,分别向下流淌,有几股中途交汇,形成更为粗壮的一支,以更快的速度向窗台奔涌而去。对面楼的灯火隔着雨帘,不甚清晰,但原本是呈星点分布的灯光在水与雾气的晕化下迷蒙开来,形成了一番不真实的光晕叠加的美感,的确不真实,因为透过玻璃,青年竟隐隐看见了火车上姑娘娟秀的面庞,那倒映在车厢玻璃中的面庞。到达林夕古镇的第一晚,青年就伴着这最后的一丝影像的记忆滑入梦乡,梦里,姑娘的面庞渐渐随着窗外光晕而变得模糊,“水中仙子”仍在那梦泽深处婀娜生姿。

或许青年根本不应该耗费心力于那看似玄妙的有关空间、时间或人生意义的思考;或许那雨中的幻象、梦里的佳人才是青年所期待的最美的诗;又或许真正的诗并不属于语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