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邓小平复出与全面整顿开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5:13:11

点击下载

作者:董文华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临危受命:邓小平复出与全面整顿开始

临危受命:邓小平复出与全面整顿开始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复出之前

●毛泽东说:“邓小平同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周恩来指示:“赣州离南昌较远,……将邓小平安排在赣州不妥,应在南昌市郊为宜。”

●邓小平向毛泽东表示:“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虽然已经六十八岁了……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工作七、八年,以补过于万一。”

周恩来指示安排好邓小平

1972年初,周恩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指出:

职工人数突破了5000万,工资总额突破了300个亿,粮食销售量突破了800亿斤,这3个突破是个警号,不注意解决就会出大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周恩来总需要几个助手啊!

此时,内政外交,还有亟待恢复的国民经济,千钧重担都压在日益消瘦的周恩来身上。

谁能帮助他撑起这个局面呢?周恩来想到了邓小平。

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在不久前参加陈毅追悼会上说过的话,开始为邓小平出来工作创造条件。

那是在1972年1月10日下午,毛泽东在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上,对陈毅的夫人张茜说:

陈毅是个好人。

毛泽东随后对着大家说:

陈毅是支持我的。

同时,毛泽东还提到了邓小平,并把邓小平和当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刘伯承并列在一起。

毛泽东说:

邓小平同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在场的周恩来听到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定性”后,周恩来知道,启用邓小平的时间不会很远了。

邓小平是在1969年10月20日,被下放到江西的。

那是在1969年10月18日,周恩来亲自给江西省打电话,是江西省办公室主任程惠远接的。

周恩来要江西安排邓小平夫妇的住处和“锻炼”的地方,并要他们办好后,报告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江西报上来的方案是将邓小平安排在赣州。

19日,周恩来又在电话中明确指示:

赣州离南昌较远,交通不便,而且又是山区,条件较差,将邓小平安排在赣州不妥,应在南昌市郊为宜。邓小平的房子应该是一栋两层楼的楼房,楼上他们夫妇住,楼下工作人员住。最好是独门独院,又能散散步,又比较安全。

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江西省安排邓小平住在南昌市郊望城岗原南昌步校校长的房子,人称“将军楼”,这是个二层楼,独家独院。

邓小平“锻炼”就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由陈昌奉亲自管理,严格保密。

陈昌奉是毛泽东长征时期的警卫员。

江西省在作出安排邓小平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蹲点劳动的决定后,立即着手物色一名邓小平的管理秘书兼警卫。

军区政治部干部处考虑的人选是黄文华。黄文华有个特点,就是对上级的指示绝对执行,机械而不语。

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点,黄文华便从一名普通的部队干事,被江西省军区选来,担任邓小平夫妇的警卫监护工作。

黄文华担任警卫工作后,不论邓小平走到哪里,他都不厌其烦地紧跟在后,相距几十米,一有情况,便可作紧急处理。

黄文华同邓小平一家一起生活好几天了,总是“喂”“喂”的,找不到主语。

有一天,邓小平从楼上走下来,主动对黄文华说:

你今后就叫我老邓,不要叫别的,这样还自然。“老邓”,这是一个可作多重理解的称呼。首先这是个最普通的称呼,也可当作一种尊敬的称呼,再说“老邓”是个中性称呼,即不算敌人也不作为同志,含糊糊,正好应用。

于是,“老邓”这个称呼便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修理车间叫开了。

修配厂分配邓小平当钳工,劳动活不重,只干半天。邓小平年轻时留法勤工俭学,干过这个活,所以很熟练。

工人们称赞地说:“老邓起码有四五级工的水平。”

劳动之余,邓小平可以读读书,散散步,在院子里侍弄蔬菜。

邓小平和卓琳每天从工厂劳动回来之后,便脱去外衣,挽起袖子,挥锄开荒,先后种了青菜、大蒜、葱、黄瓜、丝瓜、苦瓜和玉米。

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就帮着搓草绳子搭瓜棚,让丝瓜、苦瓜、南瓜、冬瓜的藤,沿着草绳攀上竹竿。

邓小平夫妇早晨起来在院子里散步时,总要看看菜地,看着自己种的黄瓜、丝瓜、苦瓜、南瓜开了几朵花。不到三四个月的时间,大部分蔬菜就可以摘下来吃了。

邓小平精心喂养的几只鸡,开始下蛋了。这几只鸡,仿佛通人性似的,一看到邓小平夫妇劳动回来,就咯咯咯地跟上前来,仰着脑袋,要求主人喂食。邓小平夫妇总是高兴地满足它们的要求。

有一天晚上喂食时,他们发现有一只鸡还没有入窝,邓小平夫妇找了好久,直到深夜才在一棵树兜下找到。

邓小平的清贫生活,给工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得他和工人在感情上更亲近了。

邓小平喜欢散步。散步时,他总是微低着头,迈着轻快的步子,深深地陷入沉思。他走路有个特点,喜欢把左手插入裤子口袋,右手作前后摆动,动作十分有力。有时,他又把双手插入裤子口袋,挺直胸部,大步流星地走。这种迈步的雄姿,使人感受到一种胜利的信念。

邓小平正是以老一辈革命家的顽强毅力,身处人生的低谷却依然从容,并坚强而乐观的生活和工作着。

毛泽东决心启用邓小平

1971年11月5日,在江西下放的邓小平和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的党员干部、职工们,一同听了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的传达。

这是邓小平自被下放以后,第一次享受听传达中央文件的“政治待遇”。在两个半小时听文件的过程中,他神情专注,一言不发。

拖拉机修造厂的厂长罗明,知道邓小平耳背,于是就让邓小平坐在前面,和县工业局长坐在一起。

邓小平身板挺直,两手扶在大腿上,两眼平视,眼睛有神,给他斟了一杯茶,邓小平也没顾上喝一口。

听了中央文件以后,工厂以车间为单位组织讨论,邓小平静静地听工人们讨论,没有讲一句话。

回到将军楼住所,邓小平对夫人卓琳说了8个字:

林彪不死,天理难容!

1971年11月8日,邓小平致信毛泽东。在信中,邓小平写道:

在传达前,我对林陈反党叛国集团的事一无所知,只是感觉到陈伯达出了问题。对林彪则是非常突然的。所以,在听到林陈集团那些罪该万死的罪恶行动时,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愤慨!

邓小平在信中,除了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关于处理林彪反党集团的决定,还汇报了自己两年来在江西的情况。

邓小平提出:

我个人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党做点工作,当然是做点技术性质的工作。我身体还好,还可以做几年工作后再退休。

在信中,邓小平还请求毛主席帮助安排好几个孩子。

毛泽东看到这封信后,对汪东兴说:“小平同志的信上讲了,他的事还要汪东兴管!”

毛泽东在信封上批示:

印发政治局。他家务事请汪办一下。

这封信对于邓小平的政治生命具有重大影响。此后,邓小平的处境开始有所好转。

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在出席陈毅追悼会,指出邓小平的问题还是人民内部矛盾。

1972年2月,中央通知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

1972年8月1日,邓小平在江西第四次听了关于林彪反党集团阴谋叛乱罪行报告的传达后,于8月3日再次致信毛泽东。

在信中,邓小平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对林彪集团的揭露和批判。

在信的最后,邓小平向毛泽东表示:

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虽然已经68岁了,还可以做些技术性的工作,例如调查研究工作,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工作七、八年,以补过于万一。我没有别的要求,我静候主席和中央的指示。

邓小平的信,通过中共江西省委送往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收到后,转给毛泽东。

8月14日,毛泽东在邓小平的信上批示的主要内容:

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

二、他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

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的。除此以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做过。

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

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毛泽东的批示,等于向全党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确凿无疑的信号,即毛泽东已经定下决心,要起用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了!

8月15日,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批示,并印制了若干份,给与会的政治局委员人手一份。

这次会议后,周恩来以中共中央的名义,通知江西省委,宣布对邓小平解除监视劳动,恢复党的组织生活,搞一些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形式的活动。

此后,邓小平到江西瑞金、景德镇,湖南韶山等地进行参观和调查。

毛泽东为邓小平创造条件

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首先,毛泽东委托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

在毛泽东的信任和支持下,周恩来受命于危难之际,抱多病之躯,以超人的毅力,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

其次,成立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的中央军委办公会议,负责军委日常工作。

1971年9月29日,毛泽东批示“同意”。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军委日常工作,中央已决定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同志主持,并筹组军委办公会议,进行集体领导。

10月3日,中共中央又发出通知:

中央决定,军委办公会议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同志主持,并由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同志组成,即日工作,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1月14日,毛泽东在接见参加成都地区座谈会的同志时,亲自为谭震林、陈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平反,使他们得以恢复政治名誉,并陆续出来工作。

此外,毛泽东在年初亲自参加了陈毅追悼会,并由周恩来致悼词。毛泽东在与张茜的谈话中,高度评价了陈毅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毛泽东的这些决策,为邓小平复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促使邓小平复出和重新工作问题上,周恩来呕心沥血,煞费苦心,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周恩来一直在寻找如何使邓小平早日出来工作的最佳时机。现在,周恩来终于看到了让邓小平复出的希望。

二、赣中之行

●只见发票存根上写着:邓小平等2人,交来伙食费0.64元,粮票6两。

●邓小平说:“你们在这里辛苦。过去毛主席在这里干革命穷,现在还是穷,以后会好的。”

●邓小平说:“农业机械化是个方向,你们还要研究农业机械化。”

邓小平走访清江樟树镇

1972年11月12日,这是初冬的一个星期天,天气显得很晴朗。天刚蒙蒙亮时,一辆灰色的“伏尔加”车驶出原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的大院,就奔驰在赣中大地上。

车上坐着邓小平。邓小平此行是经过中央批准的,他是要到井冈山、赣南、景德镇等地进行社会调查。这是邓小平被下放三年多来,第一次外出参观,因此,他显得精神特别饱满。

那还是在1969年10月18日,因为战备的原因,一大批老干部被“疏散”出北京。

原来,邓小平住在中南海自己的住处。10月20日,邓小平偕夫人卓琳到达南昌。

几天后,邓小平被“安排”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邓小平由一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改行”当了一位已过退休年龄的老钳工。

在邓小平出行的前几天,江西省委负责人黄知真来到望城岗,传达了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

安排邓小平去井冈山等地参观,并顺便到泰和县考察农业机械化。

邓小平欣然同意这一安排。

1972年11月12日上午,邓小平乘车途经素有“药都”之称的江西清江县樟树镇,参观江西盐矿和四特酒厂,实地了解工业生产的真实状况。

在10时左右,轿车驶进清江县招待所的小院内。

车门打开,第二辆车上下来的是穿着淡色中山装的邓小平和夫人卓琳。

走进二楼接待室后,邓小平选了个朝东的位置落座。

负责接待邓小平的是清江县委管生产的副书记陈祉川。

陈祉川向邓小平介绍县里情况时,只具体说了些工农业生产上的事。

陈祉川的心意,很快为睿智的邓小平所理解,他莞尔一笑,静静地注视着陈祉川。

听到偌大的清江县当年工业产值仅有2600多万元,邓小平眉头微微一蹩,轻叹一声,意味深长地对陈祉川说:“看来,你们县的潜力还大得很啰!”

简单谈完县里的情况,陈祉川随即陪邓小平去参观县城南郊的江西盐矿。

在盐矿,邓小平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欢迎。

这天,恰好是星期日,矿里五六百名轮休的职工,从清晨起,自动汇聚在通往矿办公楼的十分洁净的道路两边,等候着邓小平的到来。

原来,在头天傍晚,矿党委书记齐志亭、矿长王海清,接到省里关于邓小平第二天要来盐矿看看的电话通知后,这两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在兴奋之下,居然忘了上面有关保密的指示,就马上将邓小平来矿的喜讯,告诉了矿里的职工。而且,他们还亲自拿起扫帚,带领大家,奋战了半夜,把整个矿区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12日11时许,邓小平来了。

当看见矿里这么多人来迎接他,邓小平深为感动。他赶紧下车,向簇拥在他周围的神情激动的男女老少们,他举着双手,不断与大家打招呼,不断与大家点头,微笑,并亲切地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邓小平先后观看了江西盐矿的卤水库、平锅熬盐、盐仓和真空制盐车间。

江西盐矿建矿于1970年,条件十分简陋,邓小平看到矿上工人在简易工棚中,挥汗如雨,艰苦劳作,努力生产的感人场面,禁不住上前紧握着一双双工人的手,动情地说:

你们的精神太值得学习!

大家现在的工作很辛苦,以后实现了机械化,就好了!

江西过去缺盐,红军在井冈山时,就没有盐吃。

如今有盐了,老表有盐吃了,这非常好!

邓小平离开江西盐矿时,齐志亭代表全矿职工,送给他数小包精制食盐。

礼轻情意重。邓小平心头立即感到一股暖流,他郑重地收下了这份凝聚着全体江西盐矿工人特殊情意的珍贵礼物。

从盐矿回到县招待所后,邓小平的心情比刚来时好了许多。

在午饭前,在招待所接待室里,陈祉川问邓小平喝点什么酒。

望着眼前这名质朴的基层干部,当时很少喝酒的邓小平,立即朗声笑道:“到了樟树,当然是喝你们自己的四特!”

于是,两瓶冰清玉洁的四特酒摆上了桌面。

席上的话题,主要是谈四特酒。

邓小平一边细细地品尝着杯中的四特酒,一边饶有兴趣地向陈祉川等人询问着四特酒的历史渊源、酿造工艺及其特点等等。

在座的人因无一是酿酒内行,均答不完整,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凑着答案。有时都觉得自己的答案正确无误,竟还争执不休起来。

每到这时,邓小平就显示他所独具的宽厚长者的慈祥笑容。

陈祉川望着邓小平喝四特酒时,那有滋有味的神色,就忍不住问:“小平同志,您觉得我们这四特酒的味道怎样?”

邓小平端起酒杯,深喝了一口,打着手势,满意地回答:“很好,很合我的口味,名副其实,是酒中佳品!”

边喝边谈,边谈边笑。不知不觉间,邓小平已喝下3杯四特酒,卓琳也喝了大半杯。

邓小平喝酒时,只吃一点用面粉裹的油炸小鱼和两三样蔬菜下酒。

邓小平不但自己喝,还多次向陈祉川劝酒。邓小平慈眉笑眼,高兴地说:“这酒好,这四特好,你们年轻人要多喝几杯,多喝几杯!”

吃饭过程中,邓小平还提到樟树的药。邓小平说“樟树的药材很有名。……30年代,我在苏区时,便听说过‘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这句话,老祖宗传下来的宝物,可不能失传啊!”

饭后,邓小平不顾陈祉川等人的再三劝阻,执意按规定交了伙食费和粮票,表现了一位老革命家的廉洁风貌和高尚情怀。

只见当年的发票存根上写着:

邓小平等2人,交来伙食费0.64元,粮票6两。

这张发票的存根编号是0005776,发票存根的时间是1972年11月12日。

这张弥足珍贵的发票存根,虽已年深月久,但字迹却依然清晰如新。

邓小平多年前的樟树之行,后来却成为了樟树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直到多少年后,人们还津津乐道地谈起邓小平在樟树的故事,依然显得那么亲切和动人,好像又看到了邓小平的音容笑貌。人们就以这种方式惦记着邓小平。

邓小平走访吉安宁冈

1972年11月12日下午,邓小平一行到达吉安交际处,下榻在毛泽东在1965年曾经居住过的“一号房”。

交际处位于赣江江畔,门口是一条幽静的小街,吉安市名胜之一、南宋淳祐年间建成的“白兔书院”便在邻近。

邓小平与井冈山地委的同志在客厅里交谈起来。听到主人那纯正的山西口音,邓小平感到格外亲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太行山区。

邓小平询问遂川、万安、泰和等县,各有多少人口及其他乡情。

邓小平回忆起宛希先烈士,建国后第一任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和他在二野时的老部下张国华将军。邓小平不时地表露出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

地委负责人向邓小平介绍当地的情况,邓小平听着、思索着,感慨地说:“好多年没有出来了,这次出来什么都新鲜。”

当听到林彪企图篡改井冈山的历史时,邓小平两眼凝视着客厅门外的两棵大枫树,平静地说:“这是不可能的,历史还是历史,历史不能篡改。”

当晚,在吉安交际处一号房的灯光,直到深夜还未熄灭。

11月13日上午,邓小平来到永新县三湾村。

在枫树坪,三湾的群众惊讶地看着正在参观的这位宾客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一双旧黑皮鞋,身材不高,却很精神,偶尔流露出四川口音。

三湾的群众们越看越觉得面熟。

邓小平来三湾了。

昨天通知要来参观的原来是邓小平。

人们奔走相告,从家中,从地头,群众们自发地聚集到三湾招待所的大门附近。用期望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几年来已销声匿迹的邓小平。

邓小平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纯厚朴实的“老表”们。

虽然此时还是初冬时节,但在山区就相当冷了。可是这里的群众们仅仅穿着一条单裤,衣衫褴褛,而且大部分是自织的土布。

在望城岗工作时,邓小平从平日与拖拉机配件厂的工友们交往中,已经了解到老区的条件仍很艰苦,那里的群众生活仍很贫困。

今天,自己亲眼见到这些艰难的境况,邓小平的眼眶湿润了。他对曾经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区人民,至今还这样穷,这样苦,他心里感到十分地难过,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邓小平的心头。“伏尔加”车在永新至宁冈的公路上奔驰。

邓小平坐在车里,吸着烟,默默无语地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夹杂着小雨,使人感到格外地压抑。

邓小平深深地吸了一口即将燃尽的香烟,摇下车窗,把烟蒂扔出窗外,一阵冷风带着新鲜的空气,进入车内。

邓小平看到沿途的村庄,处处仍是当年的土屋,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更添一层陈旧。

在宁冈县茅坪,邓小平参观了湘赣边“一大”会议、八角楼等旧址旧居。这些旧址旧居,分布在与三湾相似的穷困的村庄中。

在参观毛泽东旧居后,邓小平说:“当时蛮艰苦,革命真不容易。”

邓小平看到在农舍的墙上,还保存着革命标语。宁冈县的干部忙向邓小平介绍茅坪有多少人家,有多少旧址旧居,这些革命标语是怎样保存下来的。“老表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卓琳突然问了一句。

宁冈县的干部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他们早已知道邓小平的认真是出了名的,也不愿对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说违心的话。

邓小平看到当地干部有难言之隐,于是平静地说:“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

邓小平还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们的党是好的,是有希望的;我们的人民是好的,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国家是好的,是有希望的。

在临上车时,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对宁冈县的干部说:

你们在这里辛苦。过去毛主席在这里干革命穷,现在还是穷,以后会好的。

望着盘山公路上远去的小轿车,宁冈县的干部们久久地站在原地,心里回味着邓小平说的话:

以后会好的。

邓小平初访井冈山

1972年11月14日,邓小平来到黄洋界。

邓小平站在黄洋界,眺望远方。井冈山那气势磅礡的云瀑壮观、雄伟,一会儿似铺天盖地的大潮,一会儿似涓涓的细流,变幻莫测,千姿百态。

井冈山,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谭震林、黄克诚、谭政、膝代远、何长工、萧克、宋任穷、陈正人等等,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功臣、邓小平的老战友,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到井冈山是邓小平多年的夙愿。

早在1931年2月,邓小平率红七军转战粤桂,进入江西,到达距井冈山百余公里的崇义县,这里已是湘赣根据地的外围地带。

因江西的敌情尚不严重,邓小平告别红七军的战友,转道赴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于是与井冈山失之交臂。

此后,邓小平又在中央苏区工作,却未能上井冈山。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到过江西,但因公务繁忙,仍未了却上井冈山的心愿。今天,他总算如愿以偿了。

邓小平忘情于这个初访的浮想中。“首长,这碑文上毛主席的手迹《西江月·井冈山》,不是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写的,而是郭老来井冈山后,在武汉东湖请毛主席手书,立碑时按主席手迹临摹的。”

讲解员的话,打断了邓小平的思绪。“哦。”邓小平将目光转向纪念碑。

在八面山,井冈山党委书记程世茂和几个井冈山外事办的年轻人,簇拥着邓小平爬坡。

一位细心的工作人员看到邓小平的腿有些不便,于是就砍了一根小竹棍给他。

邓小平高兴地接过竹棍,敲敲腿,风趣地对大家说:“我这一身零件除了这条腿,其他都是好的。”

在去双马石的小路上,一位年轻人听说邓小平是第一次上井冈山,便在路旁拔了一棵桔梗,介绍说:“红军当年在井冈山就是吃这个。”

邓小平接过这棵桔梗,递到鼻子前闻了一会儿。仿佛想起了过草地的情景。大草地的野草是无边无际,下面黑水弥漫,渺无人烟,气候变化无常。

许多红军战士倒下了,他们死于饥饿,死于疾病,死于误食毒草,死于沼泽之中。

邓小平追溯往事,严肃地说:“是的,这种草全国都有,红军长征时也是吃这个。有些麻口,这个既可以充饥,又可以解渴。”

年轻人都用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革命前辈,有的还情不自禁地把桔梗放进嘴里细嚼,品味着其中的甘苦。

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大小井、黄地、茨坪;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工艺美术厂;井冈山的许多历史遗迹和景点,均留下了邓小平的足印。

井冈山的群众得知邓小平来了,都十分地兴奋,想方设法要见见他。

井冈山地委也尽可能地为邓小平在山上的活动提供方便,在参观、食宿方面做了认真地安排。

池龙是泰和籍的老红军,1972年秋,池龙回到故乡。

邓小平视察时,池龙当时正住在泰和县院内的小客房里。

在11月17日这一天,池龙以军人特有的敏锐,感觉到今天来的住在小客房另一端的客人,决不是一般的人物,因为当晚泰和县保卫部,派出了两层岗哨。

这个大人物究竟是谁呢?池龙揣测着,他几乎一夜未眠。

18日的清早,池龙急匆匆地找到县委书记刘步山打听邓小平前来的事。

当得知是邓小平后,池龙激动地对刘步山说:“我要见他,我熟悉他。”

刘步山也是一位老同志,他很理解池龙当时那急切的心情。

刘步山先与卓琳商议了一会儿,随后又设法说服随行人员。而后,刘步山告诉邓小平:“首长,有一位老同志想要见你。”

邓小平一听,很爽快地说:“好!来,来,来。”

池龙一见到邓小平,就十分地激动。他立正敬礼后,上前紧紧地握住邓小平的双手,大声而亲切地说:“首长,我是红一方面军的,在长征时经常看到你,当时我是通信兵。”

邓小平仔细地端详着池龙,“哦,记起来了,是有这样一位小伙子。”

两人坐下来回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往事。刘步山也一声不吭地端起一把椅子,在门口坐下,不让别人来打断他们的谈话。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邓小平和池龙还在交谈。

当池龙悲愤地诉说他所受到的痛苦折磨后,邓小平冷静地对他说:“要他正确对待个人遭遇,不要纠缠于个人的恩怨,要振作精神,把眼光看远点。”“老首长……”

池龙被邓小平广阔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所感动,这位从枪林弹雨中闯出来的汉子流泪了。

考察农业机械化,是周恩来交给邓小平此行的任务之一。

邓小平深知周总理忍辱负重,昼夜操劳,真是鞠躬尽瘁。邓小平希望能为这位多年的战友加兄长,分担一点儿忧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1月17日,邓小平利用这次初访井冈山之便,来到泰和县。当时,全国农业机械化南方片现场会,在泰和刚刚结束。

邓小平首先到泰和县拖拉机厂,与厂里的干部交谈,询问小型拖拉机的生产情况。

木模、翻砂、刨、钳、金工、装配等一个个车间、一道道工序,邓小平都仔细地看了一遍。

随后,邓小平又去泰和县上田,观看农用水田插秧机操作表演。

连日来,邓小平在吉安地区走了几个县,十分劳累。可他不顾疲乏,踩着泥泞的乡间小道,特意走上田埂,就近看插秧机表演。

邓小平一边观看一边说:“插秧机这个问题,世界都没有解决,连日本都没有解决好,关键的问题是分秧不均。”

回到招待所后,刘步山询问邓小平看了农田插秧机操作后,有什么意见。

邓小平说:“农业机械化是个方向,你们还要研究农业机械化。”

当听说扩大规模难时,邓小平又说:“一件事总是由难到易。”

在泰和了解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之后,邓小平又决定再到农村去看看。像从前那样,他要和普通农民、农村基层干部摆摆“龙门阵”。

11月19日清晨,邓小平乘车离开泰和县城,直奔吉安市禾埠公社军民大队。

在禾埠,市、社负责人问:“首长,你想了解什么?”“主要看看农业。”邓小平简练地回答。

小会议室里,邓小平饶有兴趣地听着市、社、大队的介绍,当听到军民大队军民二队的粮食亩产是780斤,副业有养猪和做粉丝,邓小平用称赞的口气说:“这个小队不错,副业搞得不错,农业也不错。”

听完介绍后,邓小平又提议到田里、养猪场去看看。

邓小平在市、社负责人的陪同下,步行1公里,来到军民村。

邓小平径直走到村旁尚未收割的稻田旁,拈起稻穗仔细看看,点点头。

在大队猪场,邓小平问饲养员:“有多少头猪?”

饲养员回答说共有109头。

邓小平不顾气味重,一个栏一个栏、一头猪一头猪地数着过去。邓小平的认真劲又“倔”了起来。“怎么差了9头?”邓小平发现只有100头。

饲养员连忙说:“有1头母猪带着8头小猪在晒场上玩呢。”

听到饲养员这样解释,邓小平满意地笑了起来。

当地干部看到邓小平非常高兴,在临走时,向邓小平提出:“首长,以后请再来。”“有机会再来。”邓小平摇了摇手,告别了闻讯而来的群众,乘车而去。

1972年11月,邓小平历时一周的时间,先后走访了吉安、永新、宁冈、井冈山、泰和等县市,走访了他曾经十分熟悉的地方,他感到非常地动情,引起了他多少往事的回想。

不久,邓小平又去了赣南、景德镇等地。

在江西老根据地这块革命的热土上,老表们对邓小平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人们口口相传,很快地流传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邓小平又出来了。

人们急切地盼望着,期待着这一消息得到证实。

三、赣南之行

●邓小平笑笑:“不要紧。为什么有近路不走,还要走远路?中国革命的道路本来就是曲折的,不是笔直平坦的。”

●邓小平摆摆手,朗声说:“不要扶,我还可以干20年呢!”

●邓小平说:“应该说,现在比过去好了很多,……但和西方国家比起来,我们最少落后40年,还需要努力。”

邓小平走访于都会昌

1972年12月7日,邓小平离开赣南的兴国县,启程到于都走访调查。

邓小平一行到达于都后,一杯热茶刚喝两口,邓小平就提出:“走,看看去吧!”

于都县委副书记李方、郑惠,县公安局局长于学彦等,陪同邓小平夫妇先来到“毛主席在于都革命活动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跟兴国的那个馆一样,展览内容突出宣传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先后九次来于都的史迹。同时,还介绍了于都地方革命斗争历史。邓小平从头至尾,细细地观看。

参观完纪念馆,邓小平夫妇又乘车绕着于都县城转了一圈,参观了当年红四军政治部旧址管屋和毛泽东长征前夕旧居何屋。还看了长征出发时,红军夜渡于都河的渡口。

在去何屋的途中,邓小平朝车窗外指了指,问:“这里原来有城墙,现在怎么没啦?”

县里的同志告诉他:“这段城墙早拆除了。”

午餐时已是13时了。席间,邓小平兴致勃勃地说:“我记得你们于都弹棉花被的师傅很多。当时我在于都买了一床棉被,3斤重,盖了几十年,现在还在用。”

在座的同志听邓小平这么一说,很感兴趣,连忙告诉他:“于都不仅弹棉师傅很多,打铁师傅、补锅师傅也很多。弹棉锤、打铁锤、补锅锤,合起来称‘三锤’,在江南数省乃至台湾,都是出了名的。”

邓小平听了,不时地点头赞许。

15时许,邓小平怀着绵绵思恋,告别于都,赶往会昌。

傍晚时分,汽车驶入会昌城。

邓小平曾经在会昌县工作和生活了10个月。

会昌留给邓小平的印象太深刻了。40年前,他在这片红土地上施展过治党治军的才华,洒下过辛勤的汗水,留下过数不清的实实在在的脚印。

会昌县像接待贵宾一样,欢迎邓小平的到来。县委的主要领导,都前来看望邓小平,给邓小平敬酒。

县委副书记纪清林、韩道修,向邓小平汇报了全县的情况。

在汇报中,他们谈到会昌已经发现并开采了一个大盐矿,就在周田,离县城46公里。

邓小平一听,高兴地说:“好哇,明天去看看!”

邓小平在会昌当中心县委书记时,亲自体验过苏区人民缺盐的苦头。

那时,国民党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在毗邻苏区的白区实行油盐专卖,计口售盐。

苏区军民虽然想了许多办法,不惜流血牺牲,从白区购进一些食盐,但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大家只好到处铲地脚泥、挖老墙土,自己动手熬制硝盐。这种硝盐又苦又涩,吃多了容易生病。

邓小平当时也和大家一样:“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要是当年知道周田地下有个大盐矿,他说什么也会想办法把它开采出来。

现在听到周田办起了盐矿,邓小平当然想去看一看。

第二天早饭后,邓小平夫妇由会昌县委领导陪同,分乘4辆小车,前往周田参观。

前头引路的还是地区警卫黎新泉乘坐的“嘎斯69”。第二辆是“伏尔加”,车上除邓小平夫妇和黄文华外,还多了一位女同志,她叫徐加贞,是会昌县妇联主任,专门陪同卓琳。

徐加贞原想乘坐后面的车,是卓琳亲热地将她一把拉到了自己的车上。

汽车开出招待所大门,车上的邓小平瞧见对面的体育场人头攒动。于是,邓小平问徐加贞:“里面在干什么?”

徐加贞告诉他:“这几天正好我们县里开物资交易会。这是交易会会场。”

邓小平像发现了什么宝贝,欣喜地对卓琳说:“我们自进城后还没有逛过庙会,回来时去看一看。”他知道庙会是个热闹场所,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汇集在一起,是了解民情的好地方。

车到周田。邓小平和卓琳循着盐矿生产线看了一遍,还收下了盐矿赠送的一小袋细盐作纪念,没多作停留,就急着赶回县城。

回到县城,县里的同志对邓小平说:“我们先到老县委去看看吧!”“老县委”就是苏区时中共会昌县委机关驻地。它在会昌城内的孔圣殿旁。邓小平任会昌县委书记时,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

此时,老房子已拆除改建成县法院,只剩下一株四人合抱、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榕,依然屹立在那儿。

邓小平在县委领导陪同下,来到这个地方一看,连说:“这里都变了样呀,这棵大榕树还在!我住在这里时,经常在榕树下看书看报。”

县委的同志告诉邓小平:“旁边的孔圣殿还在。”

孔圣殿当时是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办公的地方。于是,邓小平又到孔圣殿看了看,并在那儿休息了片刻。

从孔圣殿出来,邓小平和大家一起来到县城体育场,参观交易会。

体育场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场内四周临时搭起数十个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