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贵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7:54:12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版2018贵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中公版2018贵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背试读:

前言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涉及内容广泛,知识点繁多,很多考生很难在短暂的备考时间内取得突破。考生要想在考试大军中脱颖而出,还需要踢好考试冲刺前的“临门一脚”。基于此,我们为考生推出了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事业单位教材。本教材由中公具有多年考试教学经验的老师倾心编写而成,是广大考生临阵磨枪的“磨刀石”,虽然只有“小身材”,却有“大容量”,方便考生随身携带,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复习,帮助考生节约备考时间,快速识记知识要点。考情导读指点

本书在每一部分设置了“内容导读”,此部分内容在总结贵州事业单位考试规律和深入研究真题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每一个学科的考情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备考策略,指导考生在总体上把握复习范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考生复习起来更有针对性,为后续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直击核心要点

为了帮助考生消除复习阻力,本书将知识点反复打磨,去粗取精,对常考内容和知识主干进行详细梳理,提取核心要点,以精练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考生,方便考生迅速把握重点,加深记忆,夯实理论基础,进而节省更多备考时间。突出重要考点

本书精心选取知识点,在重要知识点处标注了下划线,提醒考生这些知识点是特别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需要下功夫重点记忆。不仅如此,本书还对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成表格形式,使学习过程更轻松、更有效,考生对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和考查频率一目了然,能够把握考试内容,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复习核心考点上。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2017年5月第一部分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内容导读

综合近几年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来看,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部分考查题量较少,主要为识记型的基础题目。省情部分的考查内容多集中在贵州河流、时政文件以及行政区划等,个别试题常常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考查;国情地理部分,我国的自然环境、疆域和自然地理属于考查重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意抓住常考知识点,打牢基础,可以结合图表进行辅助记忆。另外,考生应该将基础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复习,以应对综合性试题。第一章贵州省情一、人文历史1.历史沿革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地层中蕴藏着各个时代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被誉为“了解和研究地球生命发展演化史的宝库”。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已发现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40多处。春秋以前,贵州黔东北地区属于荆楚,其余地区泛称南蛮。战国、秦汉时期,夜郎国崛起于中国西南部,贵州成为夜郎的中心。宋代,“贵州”作为地名始见于文献。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立行省。抗战时期,贵州成为支持全国的大后方,大量机关、工厂、学校内迁,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解放贵阳,贵州的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2.行政区划3.文化风情(1)民族民俗

尝新节:俗称“吃新节”,是安顺市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时间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

牛王节:亦称“开秧节”“祭牛节”“牧童节”。是安顺布依、苗、仡佬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布依族有的在农历“三月三”举行,有的在“四月八”举行。

石阡木偶戏:俗称“木脑壳戏”,又因与高台戏相对应而被称“矮台戏”。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是宋元时期杖头傀儡在贵州民间的唯一遗存。经典剧目有“二进宫”“长板坡”“过五关”“梨花招亲”“薛仁贵征东”等百余个,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2)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的代表性曲目有《蝉之歌》《大山真美好》《装呆傻》《松鼠歌》等。

德江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德江傩堂戏是集傩祭、傩仪、傩面具、傩歌舞、傩技、傩戏等为一体的独具魅力的原始剧种。其表演《关公斩蔡阳》《安安送米》《甘生赶考》《八仙庆寿》和傩戏面具堪称中国一绝。(3)文化名人

尹珍: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今正安县)人。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20岁到京师洛阳,拜儒学大师许慎为师,手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西南地区自此始有学校教育。

莫友芝:字子思,号邵亭,亦号紫泉,晚年号盹斐,贵州独山人。道光六年考取秀才,十一年中举人。莫友芝工书法,四体皆工,尤长于篆、隶。是清代中晚叶书体创变中有成就的大家之一。有《莫邵亭先生墨迹》印行。

王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1915年在舅父黄齐声的带领下,参加“反袁运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17年在黄齐声的带领下留学日本。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月七日成为中国的国耻纪念日,看着日本人举行庆典,王若飞等义愤不已,愤然离日回国。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4)茅台镇国酒文化

茅台镇国酒文化城以博物馆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贵州酒业的发展史。其具有汉馆、唐馆、宋馆、元馆、明馆、清馆、现代馆。二、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

地形地貌: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和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贵州是典型的山区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贵州还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气候: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暖湿润。

水文: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以南属珠江流域。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三、2017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12800亿元、增长10%,农业增加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20个贫困县、90个贫困乡镇摘帽,2300个贫困村退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范围内;城镇化率提高到46%,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4%,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2017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①更加扎实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②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努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取得新突破。③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努力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④更加扎实有力扩大有效投资,厚植发展优势夯实发展基础。继续抓好“5个100工程”建设。⑤更加扎实有力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加快发展新引擎。培育一批企业创新主体。⑥更加扎实有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⑦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增强新动力激发新活力。⑧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坚持铁腕治污。⑨更加扎实有力做好财税金融工作,为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保障。管好用好财政资金。⑩更加扎实有力加强社会建设,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第二章国情地理一、我国国情概况1.我国的疆域2.我国的岛屿

我国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大岛有3个: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按其成因可分3类:基岩岛、冲积岛、珊瑚礁岛。台湾岛和海南岛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基岩岛。崇明岛为中国第3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冲积岛。3.我国的人口与行政区划

我国的人口: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23个省,5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广西),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4.我国的民族与宗教(1)我国的民族状况

概况: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700多万人。超过4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2)我国的宗教

我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我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汉族以佛教为主,维吾尔族、回族多信奉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大多信奉喇嘛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5.我国的地势和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五种基本类型:山岭、高原、盆地、平原、丘陵。6.我国的山脉7.我国的河流与湖泊(1)主要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雪山。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中部,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约5500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河。(2)湖泊

我国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8.我国的气候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季风气候显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大、地形复杂,故有多样气候类型。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二、自然地理概况1.太阳

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主要成分为氢和氦。太阳大气层由内而外包括日核、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大气(1)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层由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愈强。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就是这个道理。

散射作用: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3)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

逆温:若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降低很慢甚至增加的情况,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3.陆地(1)地壳与地壳运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物质的一半;其次是硅,约占四分之一。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2)地震与地震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

震级: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

烈度:其大小同震级、震中距离远近、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

对于震级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其中,环太平洋地带集中了全世界约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是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4.洋流(1)洋流的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2)洋流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产生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特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北旱南涝”。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偏低,冬季易出现暖冬;华北地区汛期雨水偏少,夏季易发生酷暑及干旱;长江流域降水总体偏多,局部可能发生较重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的登陆个数均会比正常年份偏少。

拉尼娜现象:特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第二部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导读

分析近几年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可知,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题量较少,主要是概念性的试题,还有少部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考生在备考时应以识记为主,增加知识储备,并加强相关试题的练习。另外,考生还应该及时关注与事业单位相关的新政策文件等。第一章事业单位概况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现有事业单位类别: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的细分: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岗位的概念:岗位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岗位的分类: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岗位的设置原则: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公开招聘制度:

回避制度: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1)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2)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3)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

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和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要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聘用合同的类型:聘用合同的期限: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考核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是为了正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督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履行职责,对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及其他素质进行考察了解,作出客观评价,并为其晋升、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等提供依据的制度。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考核种类: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的种类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考核等级: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培训制度的原则: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和讲求实效的原则。

人事争议处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改革的目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改革的基本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

改革的范围: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改革的主要内容:(1)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3)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4)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5)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6)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第二章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规范: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家庭美德规范构成。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三、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受到重视和推行。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简易性。

社会公德的基本行为准则: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中,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四、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五、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范围内道德基本要求在不同的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①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②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③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规定了各行各业都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五项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贯穿于全社会共同职业规范中的基本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行为规范各有差别,但集体主义的确是各个职业领域所必须贯彻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因为集体是由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和组织系统联系起来的各种社会共同体。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组织、共同的目标是构成集体的三大要素。集体主义原则是正确处理从业者个人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核心原则。第三部分政治内容导读

政治部分是贵州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试题所占比例较大,但考查难度较低,主要考查考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对时政信息的了解。内容主要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考生在备考政治部分时,一方面,政治理论知识要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加深理解;另一方面,对于时政部分,平时应多浏览政府网页,关注一些重大时政新闻。同时,考生也可以通过微信扫描本书封底二维码,在“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中及时查看更新的备考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哲学概述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如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物质1.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和运动3.运动和静止4.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三、意识

概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从内容上看,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本质: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创造性活动;②意识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和选择方案,形成实践观念;③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④意识能够反映自身并控制自身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制约因素:①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②受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③受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四、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2.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这两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辩证否定: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的结果。

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没有辩证否定就无法达到质变的目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继承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而抛弃消极的已丧失合理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做法。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对否定的再次否定。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这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趋势。否定之否定与开始的肯定有着表象上的相似,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上升和前进,而事物实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我们既要对事物发展趋势充满信心,又要对发展的曲折性有充分的准备。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共同推动事物发展。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实践

含义: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特征: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自觉能动性。

主要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2.认识

认识的特性: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的两次飞跃:3.认识的真理性真理和谬误: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①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4.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七、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不同之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的。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人的活动(包括意识)总是在一定客观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人的活动的目的和意志是由背后更深刻的物质条件决定的;社会总趋势是不被个人意志和愿望决定的。

社会规律与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关系: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则会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八、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二者关系: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二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部分。二者关系: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革。

其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

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

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只能占其一。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交换的数量比例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实现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只有当私人劳动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他商品的交换时,私人劳动才转化为社会劳动。二、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的五大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货币流通: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由买者手里转移到卖者手里,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在不断运动。

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三、价值规律

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②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四、资本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价值增殖。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不同阶段,最后又回到它原来形态的整个运动过程。

资本循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种资本形式。其中第一、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五、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为了攫取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的剥削程度。

取得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而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会刺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剩余价值规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六、利润和平均利润

利润: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检验企业生产经营好坏、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利润是商品经济社会存在的一个客观经济范畴,是剩余价值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率: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理论揭示了工人受全体资本家剥削的事实,从而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经济根源。第三章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条件

时代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

社会条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阶级条件: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运动的发展。

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1.概述2.三者的关系(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它在这三个方面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2)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它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求。(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3.新民主主义社会

性质:过渡性。

经济特征: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特征: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同时部分地、初步地开始社会主义的改造。4.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物质基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壮大。

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

国际因素: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的支援。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是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是指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两翼。5.社会主义建设期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纲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文化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四、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