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懂的常用词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0:11:23

点击下载

作者:冯志远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必懂的常用词语

必懂的常用词语试读:

前言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为了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必须要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语文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习质量的好坏。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提高理解其他学科的能力”。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有这样的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成熟、长大,将来才可以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语文爱好培养”丛书,包括《必用的好词好句》《必懂的常用词语》《必用的成语经典》《必用的谚语荟萃》《必用的歇后语精选》《必用的古文名句》《必读的语文故事》《必学的作文描写》《必听的语文之谜》《必知的语文学家》十册,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选材严谨,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安乐窝

北宋时期,河南范阳地方有位文人叫邵雍。他知识渊博,涉猎广泛。他对《周易》这本书特别精通,认为周文王写的是“后天易”,而伏羲氏所著的是“先天易”。他对《周易》的研究超过了以前的水平。

由于他的人品与学问都很好,所以多次被人向朝廷举荐。当朝廷授予他官职时,他总是婉言谢绝。他平日常常是闭门不出,安心于读书和写作,潜心地研究学问,所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学者。

后来他搬到了京城洛阳。当时的一些名人像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人都很仰慕他,因此与他常有来往。他们常在一起饮酒赋诗,谈论读书作文,关系非常密切。

司马光等人还在洛阳城替他购置了田园与宅院,邵雍就定居在这里。他在宅院中栽上鲜花,种植树木,还种了一些庄稼。他在田园里春种秋收,以自己的劳动为生。虽然收获的仅能糊口,但他从不叫苦,只要有空,他还读书吟诗,自得其乐。

他安于这种自食其力的耕读生活,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叫“安乐先生”,并且把自己的住处取名为“安乐窝”。意思是自己非常满足这种看似清苦而内心安定、快乐的生活。“安乐窝”后来就成了一个常用的词。它常用来比喻舒适的生活处所,一般没有贬义。也有人把专门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称为经营安乐窝,这就带有贬义了,因此在使用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用。

跋扈

东汉顺帝的时候,有位大将军叫梁冀。他是当时皇后的兄长。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他既骄傲又专横,朝廷里的大小官员都很惧怕他。

顺帝死后,冲帝即位,梁皇后成了皇太后,梁冀更有恃无恐。凡是宫廷里的侍卫和皇帝身边的近臣,他都要安插自己的亲信。皇帝的一举一动,大臣向皇帝的奏报,这些亲信都向他报告。这样,皇帝完全被他所控制,成为他手中的一个傀儡。

不久,冲帝也死去了,梁冀更是大权在握。他迎立了刘缵为皇帝,这就是汉质帝。

汉质帝这时虽说还是个少年,但是很聪明,对梁冀的专权很有看法。有一次,百官上朝,梁冀也来朝拜。质帝看着梁冀时,两眼一动也不动,注视了很久后,很有感慨地说:“此人是跋扈将军啊!”百官听了,十分惊讶,梁冀也满脸通红,十分尴尬。尽管梁冀这时心里非常生气,但是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又无可奈何。

从此,梁冀对质帝就恨之入骨,他决心除掉这个不听话的皇帝。有一次,他就派宫廷中的心腹在食物中放毒,将汉质帝害死了。

质帝死后,他又凭借手中的大权迎立了桓帝。这时他的权势更是膨胀。他贪污受贿,大肆搜刮,竟积有家资三十余万,相当于全国当时租税收人的一半,成了最有势力,也最富有的大官僚。

桓帝当权以后,对梁冀的专权也越来越不满,后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就联合宦官发动一场斗争,把梁冀抓了起来,诛灭了梁冀的家族。梁冀一看大势已去,被迫自杀了。

汉质帝所说的“此跋扈将军也”后来就成了一个典故,也成了一个词语。“跋扈”中的“跋”音,是践踏的意思;“扈”,是侍从的意思。这词语的原意是践踏、欺压侍从人员。能够欺压侍从的人,一定是很有权势的。所以引申开来就是专指那种专横暴戾、欺上压下的情况,是个贬义词。如:专横跋扈,非常跋扈等。

跋涉

春秋时期,狄人攻进了卫国。卫懿公被狄人杀死,卫国灭亡,卫国的人民只好到处流亡。

这时,卫国公子顽的女儿、许穆公的夫人对祖国的灭亡十分痛心。由于许国弱小,根本无法去援助,因而她更加悲痛。

后来,在宋国的帮助下,卫国逃亡的难民在漕邑的地方被临时安顿了下来,并且拥立了新的国君,这就是许穆公夫人的哥哥戴公。

戴公在漕邑即位后,许穆公夫人就急忙赶到漕邑。她一方面为国家的灭亡而悲痛,哀悼懿公的被害;一方面与哥哥戴公共商复国的计划。然而想不到的是,许国害怕惹祸上身,竟急急忙忙派来了大夫,催许穆公夫人回国,她的行为根本得不到许国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加伤感。她想起国家的艰难,自己无力帮助,想起许国的这种态度,真是悲痛的情绪从心中涌起,于是写出了一首诗歌。她在诗中写道:“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就是:

奔驰吧,马车直向前方,

到卫国去吊唁卫侯。

策马奔向那漫长的道路,

我要回到漕邑的城头。

大夫跋涉前来劝阻啊,

我的内心多么的忧愁!

后来戴公采纳了许穆公夫人的主张,联齐抗狄,取得了胜利。在齐国的支持帮助下,卫国才慢慢得以复兴。“跋涉”这个词就是从许穆公夫人的这首诗中留下来的。“跋”是踏草而行,引申起来是翻山越岭;“涉”是蹚水而过。两字合起来,就是又翻山,又蹚河,形容旅途非常艰苦。现在这个词语还经常使用。如:长途跋涉,千里跋涉等。

白眼

三国时期,魏国有个人叫阮籍。他博览群书,崇拜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极为轻视礼法。他爱饮酒,喜吟诗,常与六个朋友在一片竹林之中饮酒赋诗,高谈阔论。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阮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人有明显不同的态度,这态度从他的眼光上就能表现出来。凡是与他志同道合、狂傲不羁的人,他就用青眼去看,实际上就是用黑眼珠去看。凡是所谓的礼俗之士,是他所厌恶的,他就用白眼去瞧,实际上就是对他们翻白眼,用这眼光表示自己对他们的鄙视与轻蔑。

有一年,阮籍的母亲去世了,一些人前来吊丧。有一个叫嵇喜的人,因弟弟与阮籍来往也前去吊唁。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阮籍见着嵇喜以后,不仅没有好的脸色,而且对他直翻白眼,使得嵇喜在众人面前十分难堪。他一气之下,便拂袖而去。原来阮籍认为他是庸俗之人,从心里就瞧不起他。

嵇喜的弟弟叫嵇康,也是崇拜老子、庄子之人,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听说自己的兄长受到阮籍的白眼后,并未生气,仍然带着酒、拿着琴去看望阮籍。

阮籍见到嵇康,异常高兴。他满面笑容地迎接,而且用青眼相视。对这哥俩儿,阮籍的态度完全不同,因而看他们的眼光也就完全不同了。

阮籍能用青眼、白眼来看不同的人,后来就传开了。这样,就出现了两个词语:一个是“白眼”,一个是“垂青”。

白眼,是指眼睛向上或向旁看,这样自然露出大部分眼白,形成白眼,表示对人的鄙视与嫌恶。如:受人白眼。

垂青中的“垂”是直视的意思,“青”即青眼,用黑眼珠看人。垂青就是正眼相看,表示对人的尊重与喜爱,引申为受人重视。如:受人垂青。

败北

楚汉相争的最后阶段,项羽大败。项羽的人马被刘邦的大军包围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楚军人数既少而且还严重缺粮,形势万分危急。每到夜晚,汉军又让士兵们大唱楚地的民歌,使被包围的楚军更是感到前途渺茫,军心涣散。

在这四面楚歌的一个夜晚,项羽也很悲伤。他在帐幕中一边饮着闷酒,一边思考着突围的方法。他喝着喝着,激动地对着跟随着他的美人虞姬唱了起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唱着唱着,不禁热泪横流。

项羽唱完后,决心带着仅有的八百人突围,于是趁着夜色向南冲去。直到天亮,汉军才发觉,赶忙派将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紧紧追赶。

突围后的项羽渡过了淮河,这时跟从他的人马已所剩不多。余下的100多人到了阴陵后又迷失了方向。他们派人向老农打听,一个老农欺骗他们,让他们往左逃跑,结果跑入了沼泽地中,骑兵根本无法前进。迫不得已又只好带着28人再向右突围。项羽估计这次是很难再脱险了,于是对跟随着他的28人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项羽的意思是:我起兵八年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七十余次,每次都胜利,没有失败过,所以才能称霸天下。言外之意,不是他不会打仗,不是他指挥不行,而是上天不偏向他罢了。说完后,他为了证实这失败不是他指挥失误、仗没打好,而是上天要使他灭亡,于是将28人分为4队,组织他们从四个方面突围,约好在东面分三处会合。布置完毕,他就大吼一声,跃马向前,冲了出去。包围他的汉军见楚霸王那副神态,吓得魂不附体,就像大树随风倒下一样,一下子就散开了。他很快就用刀劈死了一员汉军的将领,并且确实与剩余的人马会合。但毕竟力量太悬殊了,几十个人哪能抵挡得住大军的围攻呢!楚军终于全军覆没,项羽只得自刎而死。

项羽在总结他以前的战绩时,用了“未尝败北”一词。这“败”就是失败,“北”是两人相背的意思。因此军队打败仗,背向敌人逃跑就叫做败北。现在不仅可以指战争,也可以形容竞赛。如:

未曾败北,客队以二比三败北等,是书面语。

抱佛脚

传说古代,在云南省南部地区有一个小国。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信奉佛教,所以那个地方寺庙多,僧侣多,信徒也多。

有一次,一个犯罪的人正被人追捕,由于追得很急,犯人已无处可逃。眼看就要被抓到了,那犯人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最快的速度,拼命地跑,奔向一个寺庙。跑到了庙里,他赶紧跪倒在一尊大佛之前,抱着大佛的脚苦苦哀求。一边嘴里喃喃地念着,表示认罪和悔过;一边不停地磕头。追捕的人赶到了庙里,看到犯人泪流满面,额头红肿,还流出了鲜血,觉得他确有悔改之心,正在虔诚地忏悔,于是就将他赦免了,没再逮捕他。他就这样逃过了这次追捕。

这件事,后来就传开了,在民间便产生了一句俗语:“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与这句俗语有关的,还有这么一件事:

那是北宋时期,宰相王安石有一次与宾客们闲谈,谈起了关于佛学的一些问题。王安石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且官场坎坷,于是感慨地说道:“我老了,也该跟和尚去作伴了!”说完之后,就随口吟了一句:“投老欲依僧。”不料身旁的一位宾客却顺口接了一句:“急时抱佛脚。”王安石一听就笑了。他笑着说:“我这句可是古诗啊!”那宾客也毫不退让,也笑着说:“我这句可也是俗语呀!”众人一听,连连点头。

笑声中又有一位宾客说:“你们这两句各省去一个字也很不错。上句省去‘头’(实际上是‘投’字),下句去掉‘尾’(实际上是‘脚’字),就更有意思了。这样就变成了‘老欲依僧,急时抱佛’,岂不更妙?”大家一听,更是笑声不止。“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后来就成了一句民间的谚语。经过简化,“抱佛脚”也成了一个惯用的词。它原来比喻平时毫无联系,临时才慌忙恳求,后来往往比喻平日毫无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去慌忙应付的那种情况。

暴露

春秋后期,郑国有个大夫叫公孙侨,字子产。他博学多闻,很善于内政外交。执政以后,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当时晋国与楚国争霸,郑国处在两个强国之间,得罪哪一方都不好,因此在很多事情上都很为难。尽管这样,子产却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每次出使这些强国,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有一次,子产陪着郑简公出访晋国,不料晋平公并没有及时地会见郑简公,而且也不告知会见的日期,甚至让郑国君臣住在一个简陋的宾馆里。显然这是对郑国的轻视。

子产等人住下之后,对形势就进行了分析。子产果断地决定,让手下人马上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而安放自己的车马。

这事自然惊动了晋国,晋国大夫文士伯急忙赶到宾馆,他气势汹汹地指责子产未经允许而擅自拆墙的行为。

子产一听,就很有礼貌地作了解释。他对文士伯说:“你们大国要礼物,我们不敢怠慢。现在我们来贵国送礼,你们却不会见我们。也得不到命令,不知何时会见。我们不敢献上财币,又不敢让它日晒夜露。再说,你们招待我们的宾馆竟如奴仆的住所一般,门是那样地矮小,我们的车辆都没法进去,车辆进不去,这些礼物怎么保管呢?”

子产说到这里,稍停了停,接着,他用高昂的声音强调说:“礼物日晒雨淋了,时而干燥,时而潮湿,以至朽坏了或者被虫子咬了,不是更加重了我们的罪过吗?”

子产说完,又生气地反问道:“你说,我们不拆围墙,还有什么办法吗?你们究竟让我们怎么办呢?”

子产像连珠炮似的责问,义正辞严,把文士伯说得无话可答。

文士伯只好把情况报告给晋平公,晋平公也觉得理亏,于是就改变了态度,用隆重的仪式会见了郑国君臣,接受了郑国送来的礼物。

子产在回答文士伯的责问时,说了一句“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的话。这“暴露”中的“暴”,是“曝”的古字,表示晒的意思。“露”就是露水,引申为潮湿、湿润。“暴露”原来是日晒雨淋的意思,后来语义发生了变化。现在,“暴露”已经不是原义了,它表示的是显露、揭露的意思。如:暴露目标,暴露机密,暴露无遗等。

背诵

东汉末期,高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有个年轻人叫王粲,是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知识面广,文思敏捷,记忆力非常强。

有一次,王粲看人下围棋,下棋的人一不小心,把棋局弄乱了。大家都不知怎么办才好。王粲这时不慌不忙地说:“没关系,我能恢复刚才的棋局。”下棋的与看棋的人都不相信,用一块大手帕将棋盘盖住,让他在另外一个棋盘上再摆。等摆完了一比较,确实和原局一样,一个棋子都没有摆错。

还有一次,王粲和几位朋友一同去郊游。那天,风和日丽,花红柳绿,春意盎然。他们一边说笑,一边谈论着诗文,兴致都很高。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有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于是大家停住了脚步,上前观看。各人都默默地读着,有的在欣赏碑文,有的在思考品味。看完以后,大家就议论起来,顺便坐在道路旁歇息。

这时,一人突然问道:“各位仁兄,刚才大家都读了碑文,也觉得不错,不知谁记下来了?谁能把它再诵读一遍而没有差错呢?”众人听了,谁也没敢答应。那人又指着身边的王粲说:“王粲兄记忆力强,能背着诵读吗?”

王粲没有推辞,他点了点头,满有把握地说:“不妨试试吧!”

大家一听,很是惊讶,其中就有人不太相信,也有的非常好奇,于是大家都催促着他。

王粲站了起来,背对石碑,高声地诵读起来,从头至尾,一句不落。有时高亢,有时低沉,抑扬顿挫,缓急适度。当他诵读之时,有几位好奇的朋友,还特意立在石碑旁看着碑文,仔细地对照。他们极为惊异地发现,碑文虽然不短,但王粲背得句句完整,字字正确。

当王粲背完之后,朋友们确实都佩服极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由这事,后来就产生了“背诵”一词。“背”是背着,即不看原文;“诵”是诵读,要读出声来。“背诵”就是不看原文,只凭记忆,读出诗文的词句。

背诵也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有些重要的文章、佳句,有些重要的公式、数据、口诀等都应熟悉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到运用时就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笔耕

东汉时候,有个青年叫班超,他热爱学习,不怕劳苦,从小就有为国家出力的志向。

班超家里不富裕,为了维持生计,他曾去给官府抄写文书,经常抄得很晚很晚。有一次,因为抄写的时间太长,胳膊都累得很酸痛。这时他心里非常生气,觉得这么抄来抄去,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呢!一气之下,他将笔杆狠狠地一扔,长叹了一声说:“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长期满足于这种笔耕的生活呢!”他的感叹引起了同事们的哄笑。

面对着大家的哄笑,班超更生气了。他一字一句地说:“你们哪里会知道英雄豪杰的志向呢!”不久,他就到军队里去了。

当时,北方的匈奴常常侵犯边境,汉朝总是派军队出击。不久,班超就随将军窦固进击匈奴。由于班超作战勇敢,总是冲锋在前,所以得到了窦固的赏识,被派到西域各国执行外交任务。当时西域的一些国家既怕匈奴,又不愿疏远汉朝,所以采取的是两面应付的态度。这样使得外交工作十分艰难。

班超首先来到鄯善国,国王对汉朝来的使者十分尊重,也非常热情。但过了不多的日子,国王的态度就有了明显的变化。班超很快就察觉到了。他找了几个随员商量说:“你们发现国王对我们的态度变了吗?我估计一定是匈奴派人来了。国王由于受他们的挑拨,与谁结盟,正拿不定主意呢!”

接着,班超就找来一个服侍他们的人进行盘问,证实匈奴确实派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班超召集全部随员36人饮酒。饮酒中,班超故意激怒他们说:“咱们远离祖国到这里来,不就是要为国立功吗?现在匈奴刚刚派了人来,鄯善国王就改变了态度,他要是投靠了匈奴,把咱们送到匈奴去,那咱们就都完了。形势很严峻呀,大家看究竟怎么办?”

大家一听,非常震惊,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都很诚恳地说:“我们是生是死,都听您的指挥,您就作决定吧!”

看到大家都很齐心,班超冷静而坚决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咱们只有下定决心,直捣老虎的巢穴了!”他和大家商议好了奇袭匈奴使者的办法。

说干就干,班超带领36人趁着黑夜,在初更的时候,悄悄地来到匈奴使者的住地。其中10人带着锣鼓藏在了房后,其他人手持弓箭埋伏在房前。相约以火光为信号,一见火光就擂鼓呐喊。这时正巧的是,风起来了,狂风大作。班超就顺风纵火。一时间,火光冲天,锣鼓齐鸣,杀声、喊声响成一片。匈奴人这才从梦中惊醒,慌作一团。还没等他们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班超就带着人闯了进来。手起刀落,把匈奴派来的人全杀死了,连房屋也烧光了。

第二天,班超手持匈奴使者的首级去见鄯善国王。国王吓得面如土色。这样,他才下决心归服汉朝,派自己的儿子出使汉朝,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由班超的这些事迹,后来就产生词语“笔耕”。它是书面语言,原义是指以笔代耕,后来形容以写作或抄写来取得酬劳,作为谋生的手段。这词语现在还常用。如:笔耕不辍,伏案笔耕等。

壁上观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随后,出现了很多队伍。在这混乱的局势下,一些原来被秦国灭亡的六国贵族又重新占据一些地方,称起王来。一时间又形成不少的诸侯势力。

有一次,秦军包围了赵国的巨鹿,形势非常危急,各地诸侯也都派军队去救援。这些军队到达巨鹿外围,攻下十多座营垒之后,就都停了下来,不敢再继续前进,对强大的秦军采取观望等待的策略。

面对巨鹿危急的形势,楚怀王也派了一支队伍去支援,队伍的主将叫宋义,副将是项羽。项羽认为应该赶快去解除巨鹿之围。他见主将宋义害怕秦军,驻军不动,就很反感,并且催促宋义赶快进军。他的建议不仅没有被宋义所接受,而且还受到了训斥与威胁,愤怒的项羽就挥剑将宋义杀死,自己担任主将,统领着军队。

接着,他率领军队渡过了漳河,在渡河之后,凿沉了船只,毁掉了锅灶,只发给士兵每人三日的用粮。让士兵明白,只能前进,绝没有后退的余地;只有下定决心拼死一战,才能生存。当这支军队到达阵地前沿与秦军交锋时,个个以一当十,勇猛无比。他们呼喊着口号,向敌人扑去,喊声杀声震天动地。秦军哪遇见过这么勇猛的对手!顿时十分慌乱,溃不成军。

当项羽的楚军与秦军激烈战斗的时候,其他诸侯国的军队都站在自己的营垒上观战,看到楚军奋勇拼搏、斩杀敌人的情形,听到那惊天动地的呼喊,个个都吓得两腿战栗。他们也从来未见过这么英勇的军队,这么激烈的场面。

战斗结束了,项羽大胜,巨鹿之围解除了。当项羽召集各路援兵的将领时,将领们都畏惧得匍匐前进,他们低着头,不敢仰起头来看项羽。项羽的名字一下子就传遍了天下。

由这段史实产生了“壁上现”这个词语,有时也写作“作壁上现”。“壁”,是壁垒,就是古代军营四周防御用的围墙。“壁上观”就是别人交战时,自己站在壁垒上观看。这个词语常用来表示置身于事外,以坐观成败的行为。如:面对非正义的战争,我们应该态度分明,支持被侵略的国家,而不能作壁上观。

伯乐

春秋中期,秦穆公的时候,有一个善于识别马匹的人,姓孙名阳,字伯乐,后人都称他为伯乐。

这伯乐确实有一双慧眼,他可以从那些很不出众的马匹中挑选出良马来,所以非常有名,成为人们称赞的相马专家。

有一次,伯乐乘车外出,路过某地,看见一匹极普通的马正拖着车在费力地爬坡。那马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伯乐一见,顿时惊呆了。“这是一匹多么难得的好马啊!怎能让它载重,而不让它驰骋呢?”他自言自语地说。伯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赶忙走下车来,走到马的前面,用手缓缓地抚摸着马头,十分怜惜。不料,这匹马仿佛见到了知心人一样,低下了头,打着响鼻;接着抬起头来,大声地嘶鸣。这嘶鸣的声音震天动地,从这马嘶声可以判断出这确实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

后来,伯乐老了,秦穆公对他说:“您年岁大了,应该休息了。不知您家里还有没有人能接替您的工作?”

伯乐用低沉的声调说:“一般好马是可以从外形来鉴别的,但最优良的马就不能光凭外形了。它们似乎存在,又好像不存在;有时出现在眼前,有时又看不见了,真是变化莫测,难以掌握啊!要鉴别它们需要很高的水平。可惜我的子孙都没有这种水平。他们只能挑出一般的好马,很难发现那种最优异的马。”

在秦穆公的一再要求下,伯乐最后推荐了一位叫九方皋的朋友。

秦穆公后来接见了九方皋,并派他去寻找天下最优异的马。

三个月过去了,九方皋回来报告说,他已在沙丘找到了一匹黄色的公马,那是天底下一匹非常优秀的千里马。

然而,同九方皋一起去的人回来报告说:“那是一匹黑色的母马。”

秦穆公听到这情况后,非常生气。他找来伯乐,责问他说:“你推荐的是什么人呀!连马的毛色、雌雄都分辨不清楚,实在是太无能了,怎么还是识别良马的专家呢?”

伯乐一听,高兴地笑了。他告诉秦穆公说:“陛下,九方皋的能力胜我一千倍呀!我完全没有看错人的。他看马,只看马的风骨品格,而忘了马的那些表面特征。他只看他需要看的,而不管那些不需要看的。正是这样,他才能发现那些良马的最主要、最本质的特点哩!”

后来,经过骑试,那匹黑色的母马,确实是世上罕见的千里马。

由于伯乐很善于相马,所以后来人们就把“伯乐”这个人名当作一个词语。引申开来指那种会识别人才的人。人们常用这个词语来比喻那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人才的人。如: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我们都要善于做伯乐;要当好伯乐等。

草莽

春秋时期,有一年,楚灵王在州来地方打猎,并且检阅了军队,然后就驻扎在颖尾。接着他派了荡侯、潘子、司马督等人带兵包围了徐国,以此来威胁吴国。灵王自己又移兵乾豀,作为他们的后援。

那时,天正下着雪,气温很低。楚灵王戴着皮帽子,身上穿着秦国的用羽毛制的衣服,还披着一件羽毛披肩,脚上穿着豹皮鞋,手执皮鞭,很神气地走了出来。

一位叫子革的官员赶去朝见楚王。楚灵王接见了他。两人在交谈中,楚灵王问道:“从前,我们的先王雄绎和王孙牟等一起事奉周朝康王时,齐、晋、鲁、卫四国都分得了宝器,可是唯独我们楚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朝去,请求把宝鼎给我们,周天子会给我吗?”

子革回答说:“会给君王的。从前我们先王雄绎住在荆山的偏僻地方,乘着柴车,穿着破衣,处在丛生的杂草中,跋山涉水以事奉天子。当时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的物品啊!齐国国君是天子的舅父,晋、鲁、卫的国君是天子的兄弟,所以天子的赏赐,他们都有份儿,唯独我们没有。现在周朝和四国都顺服咱们,事奉您了,都听从您的命令,周朝难道会舍不得那只鼎吗?”

接着楚灵王又向晋国索要土地,还问诸侯各国会不会害怕楚国,子革都作了肯定的回答,哄得楚灵王非常得意。

其实子革是在玩弄阴谋、欺骗楚灵王的。楚灵王在人家的吹捧之中不能克制自己,终于遇上了灾难。

子革在回答问题时用了“草莽”这个词。“莽”,是密生的草。“草莽”就是丛生的草,如草莽连绵。后来引申开来又指民间、平民。如:身处草莽,出身草莽等。

侧目

战国时期,秦国越来越强大,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形势下,产生了两种主张:一种是主张六国都讨好秦国,这叫“连横”,以张仪为代表;另一种是主张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这叫做“合纵”,以苏秦为代表。张仪、苏秦这些人到处奔走,游说各国。历史上称他们为“纵横家”。

苏秦是洛阳人,他与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开始的时候,苏秦本是用“连横”的主张去游说秦国,但没得到秦王的重视,他的主张没被采纳。他穷困潦倒,只好非常失意地回到了家里。

家里人看到他失败而归,都不高兴。父母气得不跟他说话,妻子继续织布,也不理睬他。嫂子也嫌弃他,不给他煮饭。苏秦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又惭愧,又伤感。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读书。他把家里的藏书一本一本地找出来翻看,结果得到了一本叫《阴符》的兵书。他如获至宝,昼夜攻读,细心领会。一年之后,很有心得。于是他改用“合纵”的谋略去游说诸侯各国。

他首先去劝说周显王,可是周显王的官员都看不起他,所以受到了冷遇。后来,他到了赵国,对赵王宣传合纵的主张。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六国的面积、人力、财力,总的看都超过了秦国,只要联合起来抗秦,就肯定能取得胜利。一番话,把年轻的赵王说得心花怒放。赵王很赏识苏秦,便封他为武安君,授以相印,并赏赐黄金、璧玉、丝绸、锦缎等,还给了一百辆车供他使用。

苏秦获得成功后,信心大增,于是又到其他五国去游说。这五国也先后接受了他的主张。一时间,苏秦名声大振,成为“纵约长”,佩戴了六国相印。

有一次,当他坐着华丽的马车,带着随员再经过家乡洛阳的时候,各国都派人来相送,场面十分隆重。苏秦的全家人都万分震惊。父母闻讯后赶紧收拾房舍,安排酒宴,亲自到30里外去迎接。妻子见到苏秦后,都不敢正眼相视,只是斜眼偷看,支着耳朵偷听。嫂子见到苏秦更是吓得趴在了地上,爬行到苏秦的面前,连连磕头请罪(原文是“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葡伏四拜自跪而谢”)。看到这情况,回想那失意之时,苏秦感慨万千!

史书在记载苏秦经过家乡、妻子不敢正视他的神态时,留下了“侧目”这个词。“侧”就是歪斜地看,“目”就是目光、眼光。“侧目”就是斜视,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表示畏惧的神态,如:侧目而视。后引申开来,有时也表示愤恨的情绪。如:令人侧目等。

掣肘

春秋时期,孔子的一位弟子叫宓子贱,在鲁国做官。有一次,鲁侯派他去治理一个叫亶父的地方。宓子贱临行时却有后顾之忧,他担心别人会在他走了以后在鲁侯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向鲁侯辞行时,他故意表示:请鲁侯派遣信得过的人去亶父一同治理。鲁侯很痛快地答应了。

宓子贱到亶父后不久,举行了一次就职仪式。当地的文武百官都出席了。鲁侯派来的两个人自然也参加了。

仪式开始后,宓子贱就让鲁侯派的两个人亲自作记录。当两人执笔书写时,宓子贱又不时地“掣摇其肘”(时不时地碰碰他们的胳膊),使他们没法书写。而宓子贱对他们记录不好又加以责备。这样,使两人感到非常为难。

他们知道宓子贱是故意这样做的,于是就很快辞去官职返回都城,并向鲁侯汇报了情况。

听完汇报,鲁侯马上醒悟了。他感叹地对两人说:“宓子贱是用掣肘这办法来暗示我不应当牵制他,妨碍他执行政令、治理地方啊!”于是就没再派人去亶父,并且明确地告诉宓子贱说:“今后亶父就是你的地方,只要有利于治理,你就可以完全作主,大胆地干!”

这样,宓子贱得到了鲁侯的高度信任,他在亶父极力贯彻自己的主张,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治理地方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由这件事产生了“掣肘”这个词语,现在还经常使用。“掣”,是拽和拉的意思;“肘”就是胳膊。掣肘就是拽拉胳膊,引申为牵制别人的行动,往往用它比喻阻挠别人去做事情。如:他在工作中感到处处掣肘,非常艰难。见于《吕氏春秋》。

乘兴

晋朝的王徽之,字子遒,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也喜爱书法和绘画。书法刚劲有力,绘画也很有特色。他平日豪爽洒脱,而且酷爱自然风光。

他在山阴居住时,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那雪花纷纷扬扬下了一天,直到夜里才停止。

王子遒一觉醒来,怎么也睡不着。他干脆披衣起床,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他还起身走到室外,只见天空已经放晴,那白雪皑皑的原野茫茫一片,显得格外地辽阔,比起往日的夜晚,天空也显得格外地明亮。看着这雪景,他吟起左思的《招隐》诗来。吟着吟着,他想起隐居在剡(今浙江嵊县西南)的老朋友戴安道,并且立即决定去拜访他。于是急忙让人备船,并带着随从急匆匆地上了船。剡这地方离山阴并不近,船整整行了一个夜晚。他在船上一边欣赏江上雪夜的景色,一边饮酒吟诗,倒也非常自在。

第二天,天大亮以后,船才到达。王子遒下船后沿着积雪的道路艰难地行进,好容易才找到了戴安道的住所。

他走到戴家的门前,伸出手来就要叩门,突然又迅速地把手缩了回来。他在门口稍停了片刻,就转过身离开了。他沿着刚来的路往回走,一直又回到了船上。

在船上刚刚坐定,王子遒便命船夫开船回家,船又开始返航了。

随从的人非常纳闷儿,真不知道主人要干什么。于是忍不住问道:“大人,既然这么老远来看戴先生,怎么连门也没进就回去呢?”

王子遒一听,哈哈地大笑起来,他说:“我是因为雪景很迷人,乘着一时的高兴来的呀,现在兴致已经消失了,那当然要回去啰,为什么就一定要见到戴先生呢?”就这样,他并没有见到老朋友,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乘兴”一词就是这样产生的。“乘兴”中的“兴”,是兴致、高兴的意思。“乘兴”就是趁着一时的高兴。如:乘兴而来,乘兴而往等。

出山

谢安,字安石,是晋朝名人。他不仅聪明、沉稳、有学问,而且英俊、潇洒。因为年轻时就很有名气,所以官府多次征召他担任官职,但总遭到谢安的婉言谢绝。他常隐居在会稽的东山之上,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谢东山”。

后来,他弟弟因事被撤掉了官职,他这才萌生了下山的愿望。这时候,他已经40多岁了。朝廷这时又让他担任官职。正在他犹豫之时,他的朋友高嵩来看望他,开玩笑地对他说:“你总是违抗朝廷的旨意,躲在东山里不肯出山怎么行呢?大家都在说,谢安不出来,把百姓放在什么地位呢?老百姓又将怎样来看待你呢?”

虽然高嵩说的是玩笑话,但给谢安以很大的触动,他感到很是惭愧。

后来,谢安就被大将军桓温聘为司马,到了晋孝武帝时,职位就更高了。在北方前秦的苻坚发动大规模入侵时,东晋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时他被任命为大都督,准备应战。他善于运筹和指挥,终于使这一关系东晋王朝生死存亡的战役获得了大胜,巩固了东晋的政权,给北方的前秦以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从此,谢安的名字震动了东南西北。

因为谢安曾经较长时间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人们就把隐居而不愿做官的人称为“在山”;而把出来做官、不再隐居的人称为“出山”。现在“出山”这个词语的使用范围更广泛了。不一定专指做官,只要是原来不肯做某件事,后来改变了,愿意出来做某件事,就都可以泛指为“出山”。如:这件事还得请先生出山才行呀!

垂涎

从前,临江地方有一个猎人,有一次打猎归来,捉回来一只小麋鹿。这小麋鹿活泼可爱,猎人十分喜欢。

猎人家里养的几只大猎狗,看见这只小麋鹿以后,都贪婪得流起了口水。它们摇着尾巴,直奔向那只小麋鹿。它们想扑上去,好美美地饱餐一顿。

猎人一看,非常生气,他赶忙取出鞭子抽打着猎狗,以保护小麋鹿。

为了让小麋鹿不受狗的欺侮,主人多次对狗进行了训练,并有意识地把麋鹿放在几只狗中间,一边观察,一边训练,让麋鹿与狗接近。一段时间过后,猎狗不再欺侮麋鹿,它们能在一起追逐玩耍了。

几年以后,小麋鹿长大了,忘记自己是一只麋鹿了,而且认为狗类是自己的朋友,不会伤害自己。其实,猎狗只是害怕主人的皮鞭罢了,它们看着麋鹿总是情不自禁地要舔舔自己的舌头,暗暗地流着口水。

有一次,这只麋鹿跑出了家门,来到了大路上,正巧路旁有一群野狗在追逐嬉闹。麋鹿一看,非常高兴,也忙加入这群野狗之中,自以为这些狗也会欢迎它、尊重它。

可麋鹿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群嬉闹的野狗,见它来了,都停止了追逐,它们的目光都对准了麋鹿,都张着那流着口水的大嘴,一齐扑向麋鹿。顿时,只听得一声凄厉的惨叫,那麋鹿就被这群野狗撕成了几块,很快就被吃掉了。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垂涎”二字后来成了一个常用的词语。“垂”是往下的意思,“涎”,是口水。“垂涎”本义是因想吃而流口水。如:垂涎三尺,垂涎欲滴等。现在引申开来,比喻看见其他好的东西,自己很想得到它,不一定仅指食物,是一个贬义词。

打油诗

传说,唐朝有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很爱写诗。他的诗没有严格的格律,但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诙谐有趣。

有一次,天下大雪,纷纷的雪花让大地和江河覆盖上白白厚厚的一层,面对着美丽的雪景,张打油诗兴大发,张口就吟出了一首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很多人一听,就开心地笑了。

又有一次,也是大雪飘飞,整日不停,没多久,房上、地上又是白白的一片。张打油又诗潮涌动,他就随意在县衙门的一面墙上题写了一首诗: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铁锹的使铁锹。

街上的人围在一起观看,大家不停地笑。

县官老爷看见以后,十分生气,就赶忙查问这墙上的诗为何人所写,怎么竟写到县衙门的墙上。结果有人怀疑是张打油。于是县令派人将张打油抓了来。县官老爷一看那张打油的形象,就觉得可能性不大,就用怀疑的语气问道:“你也能写诗吗?”

张打油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能,能,我能写诗哩!”

县官老爷说:“那好吧,我就以南阳被围做题目,你就当场吟一首吧!”

张打油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马上开口道:“天兵百万下南阳!”

刚吟出第一句,就被县官老爷打断了。他赞扬说:“这句写得好,很有气魄!”接着张打油又吟出了第二句:“也无求援也无粮。”“往下说呀!”县官老爷催促道。“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县官老爷一听,忍不住扑哧一笑,在场的人也都笑了起来。

县令笑罢,挥了挥手,让张打油下堂,他就再没有追究这件事了。从此,张打油就更远近闻名了,人们都觉得他的诗好懂而有趣。

人们把张打油创作出的这类语言通俗诙谐、不受格律限制的顺口溜称为“打油诗”。“打油诗”后来就变成了一个常用的词语。有时它往往作为自谦之词,人们谦虚地把自己的诗称为“打油诗”。如:我哪会写诗呀,只不过是些打油诗而已。

大手笔

王珣是晋朝人,字元琳,是东晋名士王导的孙子。他文思敏捷,善于写作,20岁时就受到大将军桓温的器重,成了桓温的属官。这桓温是当时极有权势的人物。

当时的皇帝是晋成帝,喜爱读书,喜爱诗文,所以对王珣及一些文人也比较喜欢,有时也召他们来谈话。

有一次,王珣在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赠送给他一支特大的笔,这支笔大得如同房屋上的椽子一样。他梦醒以后,记得非常清楚。他觉得这梦很有些奇特,心想这究竟要预示什么呢?随后,他把这梦境向人家描述了一番,分析了一通,并且很肯定地说:“你们信不信?我觉得这梦很不一般。”他预言:“此当有大手笔事!”意思是这回该有很重要的文字工作。

没过多久,晋成帝去世,朝廷里要写悼词、祭文、哀册等很多的文字材料,考虑到王珣文笔好,而且平日又受成帝的信任、喜爱,于是就把起草这些材料的任务全部交给了他。这时人们都很惊奇,觉得他的预言还真是很准确。

其实,这不过只是一次巧合而已,并非他真的能凭着梦境做什么预言。

由这件事产生了两个词语:一是“如椽笔”,一是“大手笔”。两词的意思相近,且互相联系。“如椽笔”的本义是笔大如房椽,比喻文字之美、写作能力之强。“大手笔”是指能写重要文章的人。现在一般是指著名作家或重要作品。如:这篇文章脍炙人口,确实出自大手笔啊!他是我们单位的大手笔等。

丹青

苏武是汉朝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人,字子卿,在汉武帝时,奉命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单于(匈奴君主的称号)背信弃义,竟把苏武扣押起来。并多次威逼利诱,让苏武投降,遭到苏武的严辞拒绝。

为迫使苏武投降,单于先是派汉朝的降将卫律去劝降,结果卫律被苏武痛骂了一番。单于见苏武坚贞不屈,于是对他进行残酷迫害,把他囚禁在一个很深的地窖里,断绝了他的饮食。当时天正寒冷,苏武又冷又饿。在饿得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只好用地上的雪和毡子上的毡毛来充饥,这样坚持活着。

单于看苏武没有被折磨死,觉得很是惊奇,又把他流放到极寒冷的北海(现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这北海荒无人烟,苏武只好挖掘一些死鼠来充饥。就这样,他也绝不投降。

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就让他在冰天雪地里牧羊。苏武每天带着汉朝皇帝赐给他的符节,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苦,孤独地放牧着。尽管是在又冷又荒僻的野地里,但苏武的心里却时时想着祖国,时时激励自己:坚持到底,维护着汉朝的尊严!

后来,汉昭帝即位,朝廷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即双方友好,结为婚姻国家,这样双方的关系才得到缓和。

在这形势下,汉昭帝向匈奴提出放回苏武的要求,匈奴也只好答应了。

这时在匈奴还有一位汉朝的将军李陵。他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孙子,作战勇猛,善于骑射。在汉武帝时曾担任过骑都尉的官职。有一次,匈奴入侵边境,李陵主动请战。他带了5000人马出征,结陷入重围。虽然经过激战,但是寡不敌众,最后失败,李陵被迫投降。

汉武帝听说投降的消息后十分生气,一气之下,将李陵的老母和妻儿一家全都诛杀,连为李陵辩解的大臣也受到了严惩。这样,李陵就一直没法回国了。

李陵和苏武早就相识,当他听说苏武要被释放,即将归国时,就专门去为苏武饯行。在酒宴上,李陵十分感慨地对苏武说:“今足下归国,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这话的意思是:“您今天回国,在匈奴有名声,对国家有功劳,即使过去史书上所记的,图画上所画的,谁能超过您呢!”他对苏武是非常羡慕,又非常崇敬。“丹青”本来是两种可以制颜色的矿石。“丹”是丹砂,呈红色;“青”指雘(huò)青,呈青色。自李陵说“丹青所画”以后,它的意义就引申开来,变成了泛指绘画用的颜色,进而用它指绘画。如:丹青手(指画师),丹青妙笔,擅长丹青等。

刀笔

汉文帝时候,杨县(今山西洪洞县西南)人郅(zhì)都在文帝身边当侍从官,到景帝时,被提升为中郎将。他正直勇敢,又很有力气,对自己要求很严。凡是为私人谋利益而拉关系的信件,他一律不拆看。别人馈赠给他的礼物,他也总是谢绝。对皇帝也敢于直谏,对大臣中的问题也敢于当面提出,从不留情。正是由于他这样忠诚,所以很受景帝的器重,不久又升为中尉,掌管京城的治安。

郅都不畏权贵,对地方上的恶势力也敢于打击。有一年,济南地方有一户大姓,很有势力,亲戚相连有三百多家。这些人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十分狡猾,当地官员对他无可奈何。景帝就派郅都去任济南太守,让他去治理。

郅都到职以后,很快就用严刑惩处了这些人中的头领,一下子威震济南。其他的人都吓得两腿发抖,从此老老实实。济南地方的秩序很快好了起来。连邻郡的一些太守都害怕郅都,把他简直看成了上级官员。

郅都担任中尉以后,办事十分严格,执法一丝不苟。有一次,临江王到中尉府接受审理,郅都对他也丝毫没有什么照顾。

这临江王本是汉景帝原来的太子,他叫刘荣,因为刘荣的生母栗姬失宠,所以太子被废掉了,被封为临江王。后因宗庙的事犯了罪,所以交中尉府受审。这时,临江王想找刀、笔等书写工具,向皇上写信请罪,可郅都却禁止官吏给他,致使临江王自杀。这事后来被太后知道了,非常生气,一定要用严刑惩办他。开始郅都被免官回了家,最后还是按照太后的旨意被处死了。“刀笔”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刀”和“笔”都是古代书写的工具。没有笔之前,是用刀在龟甲、兽骨、竹简上刻字记事的,而且写错后,用刀子刮去错字。自从笔出现之后,才用笔书写在简、帛之上。后来就用“刀笔”来表示有关公文案卷的事情,引申开来,多指写状子的事,常含有贬义。如:刀笔吏,长于刀笔,刀笔老手等。

倒戈

纣王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也是一位有名的暴君。其实,他本人既聪明,又勇敢,而且有力气,有口才。可是只知享受,而且荒淫残暴,整天宠爱着妃子妲己,为所欲为。

纣王还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不停地建造宫殿。为了自己享乐,他竟造出了酒池、肉林,还修建了一个专门储藏财物的鹿台。

他的做法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而纣王就用严刑对待他们,把这些反对者用酷刑拷打。他还创造了一种叫“炮烙”的刑罚:在铜柱上涂上油,铜柱下用木炭去烧烤,把铜柱烧得通红,横放着,然后让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烫得犯人痛苦地喊叫,有的被活活烫死,有的被烫得掉到炭火中活活烧死。在犯人的惨叫声中,纣王和妲己却以此为乐,发出阵阵的笑声。

对纣王这些残暴的做法,一些大臣向他进谏。纣王的叔叔比干就是一位。尽管比干极力相劝,但纣王并不接受,为此,比干一连三天都没有离去。纣王对此非常生气,他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你大概是圣人吧!把你的心拿出来,让我看看!”于是命令武士杀死了比干,挖出他的心展览。

就这样,朝廷中的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劝他了。

纣王的倒行逆施,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后来他统治下的一个部落起来造反,这就是历史上的武王伐纣。

武王趁纣王把军队的主力派驻东南的机会,率领4万余人,兵车300余辆,向商朝的都城进发。

纣王在牧野急忙应战,因为他毫无准备,再加上他的军队多是被压迫的奴隶,早就恨极了纣王,哪里还有心思替纣王作战?所以当战鼓咚咚地敲响之后,这些士兵就赶紧投向了武王,而且拿着武器,调转方向,向纣王的军队进攻。就这样,武王的军队天天在壮大,纣王的军队就像那雪崩一样,迅速地瓦解了。

纣王的军队节节败退,最后一直退到了都城朝歌。这时候,纣王已经众叛亲离了,只好躲到他自己修筑的鹿台上,一把火自焚而死。从此商朝灭亡,武王建立了周朝。

纣王的军队在前线掉转武器反过来攻打自己一方的行为,历史上称为“倒戈”。“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实际上泛指各种武器。“倒”是倒过来,即掉转方向。“倒戈”就是把兵器倒转过来,常用它比喻战争中投降对方、反过来攻打原来一方的情况。

斗胆

三国后期,诸葛亮去世,刘备的儿子——蜀国后主刘禅信任宦官黄皓。他们整天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根本不考虑魏国进攻的威胁,形势与诸葛亮在世时大不一样。

这时蜀国统领大军的是姜维,他抵御着邓艾与钟会统领的魏国大军。

后来,钟会夺取了汉中,姜维只得退守剑阁。不久,邓艾又破了阴平,魏军直逼蜀国都城成都。刘禅及一般官员这时慌作一团,只好向邓艾投降。

姜维在剑阁得知后主投降的消息,大吃一惊,众将士也无比气愤,但考虑大势已去,无法挽回,难以进行抵抗。这时姜维心生一计,决定先投降钟会再说,等日后有机会时,再作恢复蜀国的计划。

投降魏国的姜维很快便得到钟会的信任。钟会常带着姜维出席各种活动,出则同车,坐则同席,有事就找姜维商议。姜维的一些建议,钟会也深信不疑。这样,使得钟会手下的人非常嫉妒。

邓艾与钟会原本就有矛盾,邓艾攻入成都,觉得是立了灭亡蜀国的大功,于是得意专横。加上司马昭想利用钟会的兵力以牵制邓艾,以各个击破,所以两人的矛盾更加尖锐。司马昭利用两人的矛盾,使钟会发动袭击,夺取了邓艾的兵权,这样钟会大权在握,威势更大了。这时候,姜维乘机从中挑拨,钟会打算以成都为基地进行反叛,让姜维为先锋。

当时魏军的将士对钟会重用姜维早就不满,当他们看到钟会要反叛的迹象后,都纷纷反对,并且团结起来杀死了钟会。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只得突围。尽管他左冲右突,但寡不敌众,最后被魏军杀死。魏军争着报仇,剖开了姜维的腹部,这才发现他的胆囊极大,大得简直像斗一般,这使得魏军官兵都很惊异。

由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叫“胆大如斗”,意思是胆囊像斗一样大,形容人的胆子很大。这成语经过压缩,变成“斗胆”一词。“斗”是名词,这里做状语,用来修饰“胆”的,意思是像斗一样大的胆。这斗是度量粮食的器具,一斗有十升。“斗胆”本是形容大胆,但后来往往是作为自谦之词来用的。如:我斗胆地说一句,您这件事确实是做错了!

镀金

唐朝时候,有位诗人叫李绅,他与当时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元稹等人来往密切。他有首叫《悯农》的诗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疾苦,流传很广,至今还传诵不衰。

李绅在唐武宗时担任过宰相,后来还当过淮南节度使。

有一年早春,淮南发生了春旱,人们都盼望着尽快下雨,可是天天都是万里晴空。有一天,天空阴沉,很快下了场中雪。春旱逢瑞雪,李绅作为地方官非常高兴,于是举行了一次聚会,邀请了一些人来赏雪赋诗。

当地有个年轻人叫章孝标,因爱写诗,多少也有了点名气,所以也参加了聚会。李绅很爱才,想试试这年轻人的水平。在这聚会上,李绅请章孝标赋诗,章孝标没有推辞,他稍稍思考之后,就脱口吟道:

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拂砌上寒条。

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这诗的大意是:雪花到处飞舞,窗上、台阶上、树枝上都覆盖着白白的积雪。下了一天的大雪,那红色大门里还没有超过一尺厚啊,这大概是被三军的喜气溶化了吧!

李绅听罢,觉得这年轻人文思还敏捷,语言也朴实,于是当众夸奖一番。宴会之后,还特意找到章孝标,鼓励他去京城赶考,并特地为他向主考官写了一封推荐信。

不久,喜讯传来,章孝标中了进士,还担任了校书郎的官职。

年轻而得意,章孝标有点儿飘飘然了,他自认为学问很不错,放松了学习,在长安的一段时间,水平并没有什么提高。

有一次,章孝标想去当时比较繁华的扬州游玩,更想借此荣归故里,好好在家乡炫耀一番,所以在出发前给家乡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并寄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这首诗是: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郡,为报诗人洗眼看。

诗的意思是说:我考中了,就像那铁器上镀了一层黄金一样。我很快要来扬州了,这次写信就是要让人们对我刮目相看啊!那洋洋得意的情绪洋溢在字里行间。

恰巧,李绅这时正在扬州当地方官,知道了这事,也看到了这诗。他觉得年轻人这种骄傲的情绪可要不得,于是提起笔来也写了几句: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诗句很通俗,最后两句是劝诫,十年考中一次,自己肚子空空,又何必还去炫耀呢!

章孝标看到这首批评自己的诗以后,想起李绅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想起自己的盲目自大,很惭愧。从此,他改变了态度,认真学习,谦虚谨慎,终于取得很大的进步。

后来,“镀金”就成了一个常用的词语。它的本义是在铁器和其他金属的表面覆盖一层黄金,使它呈现出耀眼的光泽。后来引申为用考试或出国留学等手段给自己谋取虚名,含有讽刺意味。如:出国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好好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绝不是为了镀金。

杜撰

宋朝的时候,有个叫杜默的人,他读过一些书,平日爱好写诗。他一日一日地写,越写越多,总认为自己很有才华,因此常常把诗拿出来让人欣赏。然而,只要是懂诗的人,一看他的诗,就禁不住发笑。因为他的这些诗,根本就不叫做诗。数量虽不少,但质量却很差,诗歌应有的格律他也根本不讲究,诗的意境就更谈不上了。他的诗只是按自己的意愿去写,做到字数整齐罢了。

对于杜默的这些诗,很多人都无法欣赏,有的人还讽刺他,将他写的诗称为“杜撰”,意思就是一种毫无根据、毫无规则的写作。

还有一种说法也与这个词有关。那是在汉朝的时候,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地方有个叫田何的人,他因为自己姓田,就认为自己是古代齐国国君田氏的后代,是从齐国迁徙到这里来的,于是就称自己为“杜田生”。他的这说法自然是毫无根据的,只是他自己的主观意愿,所以人们就叫他杜田或杜撰。“杜撰”后来就成了一个常用的词语。“杜”本是姓氏,在这个词中已经没有这个意思了,而是假的意思。“撰”,是写的意思。“杜撰”指假写的、假造的。现在一般用它来形容那种毫无根据地编造、虚构的情形,是贬义词。如:这件事完全是真实的,绝不是杜撰出来的。

端倪

春秋时期,有三个人是极好的朋友,他们是孟子反、子桑户和子琴张。他们主张超脱尘世,都不愿做官。因为志同道合,所以经常在一起讨论,一起游乐。

后来,子桑户死了。孔子听说以后,就派弟子子贡前去吊唁。子贡一进子桑户的家门就大吃一惊,因为他被眼前的情形弄糊涂了。只见子桑户的那两位好友孟子反与子琴张面对着遗体正鼓琴唱歌。两人一边鼓琴,一边高歌,互相应和着,一点悲痛的表情也没有。

子贡看到后,很不理解,心中很是愤怒。他压着自己的火气质问道:“好朋友不在了,你们不悲伤,反而在这里弹琴唱歌,真是太不像话了,这能算是有礼吗?”

不料,面对子贡的责问,两个人毫不在乎。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后,其中一人答道:“真正的大礼是不拘于形式的,我们的悲痛存在于内心,并非都要在外部表现出来。像你们这样片面地理解礼的儒生,根本就领会不了礼的真正奥妙,哪能知道礼的深刻含义呢!”说完以后,他们旁若无人地继续唱歌,再也不理睬子贡。

子贡把这情形报告给孔子,并请教说:“孟子反他们的这种做法能算符合礼吗?”

孔子回答说:“他们是超脱于世俗礼教的人,他们与大自然为伴,遨游于天地之间,不知道死生先后的分别,也不知道终结和开始的反复循环,无法了解它的头绪,他们不同于一般人啊!”

听了孔子的解释,子贡的怒气才渐渐地消失。“端倪”一词就是这样留下来的。“端”与“倪”都是开始、边际的意思,所以“端倪”一般就是头绪、眉目的意思。如:初见端倪,不露端倪,略有端倪等,是书面语言。

对簿

李广是汉朝有名的将领,他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从小练就一身高强的本领,很善于骑射。孝文帝时,匈奴常常侵犯边境,所以年轻的李广就从军参战。他在战斗中很勇敢,多次杀敌立功,被封为中郎将,后来还做了皇帝的侍卫骑郎。

他在抗击匈奴的多次战斗中受到了锻炼,成为一员临危不惧、胆略超群的猛将。匈奴对他的英勇善战非常害怕,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李广晚年时,仍在军中。他并不因为自己年纪老了而松懈斗志。有一次,大将军卫青率领大军深入沙漠,想与匈奴决战,李广主动请求出征。皇帝考虑李广年纪大了,没有答应,而李广却一再请求。这样皇帝只好封李广为前将军,听从大将军卫青的指挥。

军队出塞之后,卫青从俘虏的口中得知匈奴首领单于的驻地,立即做了战斗的部署,亲自带领人马去袭击,并令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会合后从东路出击。

李广对这种安排很有意见,他向卫青请求道:“我作为前将军,应当打先锋,而将军却只让我在东边绕行出击。我年轻时就与匈奴作战,直到老年才有与单于决战的机会,我愿意作前锋,与单于决一死战!”

但卫青认为李广已经年老,拒绝了李广的请求,坚持自己的意见。

李广心中十分恼怒,不得已只得服从命令,从东边出击。

由于没有向导,李广的部队在征途中迷失了道路,没能按时与大将军的主力配合。卫青虽与单于战斗了一番,但力量不及,使单于得机会脱逃,没能实现原有的部署。

战斗结束后,卫青派长史向李广传达命令,让他到幕府去接受审查,以核对没有按时到达的事实。李广对长史说:“各校、尉、士兵都没有责任,是我迷失了路,我负责,我去受审。”

李广回到自己的军营后,感慨万千,他回忆自己戎马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而今年过花甲,还受这种侮辱,很是气愤。于是一气之下,他拔出刀来,自刎而死。

李广的部属得知情况后,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极为悲痛,连附近的老百姓,无论老幼也都非常悲伤,他们对李广都十分同情与尊敬。“对簿”一词就是从这段史实的记载中留下来的。“对”是核对,“簿”,是古代的文书,相当于后来的起诉状。“对簿”就是古代根据文书来核对事实,引申为接受审讯,是书面语言。如:对簿公堂等。

扼腕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他的父母及家族不少人都惨遭杀害,他只身一人逃亡到燕国。秦王不罢休,用千金和万户侯的官位来悬赏捉拿樊於期。

樊於期到燕国后,被燕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早就痛恨秦王,所以对樊於期非常同情,并且待他很好。

秦国自然对燕国很不满,不断向燕国施加压力,扬言要进攻燕国。太子丹广泛招揽人才,想派勇士去刺杀秦王。

经过别人的介绍,太子丹找到有名的侠士荆轲,荆轲也接受了刺杀秦王的艰巨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荆轲认真地琢磨了一番,他认为必须带上秦王极需要的礼物,才可能受到接见。于是决定带上燕国的详细地图和他悬赏捉拿的要犯樊於期的头颅,以作为晋见的礼物。

荆轲把自己的想法报告了太子丹,可是太子丹一再犹豫,他实在不忍心杀害为避难而投奔他的樊於期。

在这种情况下,荆轲只好亲自去见樊於期。寒暄之后,他对樊於期说:“秦王对将军够残酷的了,灭了您的家族,现在仍不放过您,您打算怎么办呢?”

樊於期仰天长叹了一声,极为悲愤地说:“我一想起这些,就痛入骨髓,可惜没有报仇的好办法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