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大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1:32:34

点击下载

作者:马烈光、洪净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养生大要

中医养生大要试读:

前言

中医养生,凝聚了前人的养生智慧和经验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早在先秦时期的《老子》、《庄子》等典籍中就已有对养生的专门论述。创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黄帝内经》的问世,更是养生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内经》既是“医家之宗”,也是“奉生之始”,它充分汲取和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养生成就,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对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加之在我国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文人哲士、儒道医家,都直接参与了养生的探索和体验,产生了诸多精辟的养生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丰富了中医养生的内容,遂逐渐使其成为一门富有中医特色的独立学科。可见,中医养生是以中国古代的天、地、生、文、史、哲为深厚底蕴,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集各族各地域人民养生保健智慧为一体,融会了道、儒、释及历代养生家、医学家的养生体验和研究成果,有着博大精深的养生理论体系。由此更不难看出,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创造,是中国对于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伟大贡献,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带来的医疗卫生工作重心的前移,预防与养生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中医养生的价值更加凸现。为顺应养生发展的潮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端,认真总结和梳理出了中医养生的大要,编辑成书,并加入许多中医养生发展的最新成果,也借鉴和吸纳了一些现代预防医学的元素,使其内容更加贴合生活,切合实际。本书简于理论,详于实践。上篇主讲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从实践需求出发,对一些必须掌握的养生观念和原则作了简单阐释;下篇主讲中医养生的各种方法,本着“杂合以养,易学易用”的原则进行选择,内容基本涵盖了日常养生的各个方面。《黄帝内经》曾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希望通过本书,能为大家展示中医养生的“要妙”,引领大家了解中医养生的理论与方法。愿每位读者“学而时习之”,通过阅读与践行书中的养生知识,人人能“卫养得宜”,同登“寿域”!马烈光 洪 净2012年3月16日上篇养生之理第一章 概 说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与大自然进行各种顽强斗争的同时,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并在劳动与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产生了众多的养生观点和学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养生流派,创建了具有鲜明东方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的传统养生保健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事业和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当前,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医疗卫生工作重心的前移,养生的价值将更加凸现。

养生,在中国古代又称为摄生、道生、养性、保生、卫生等;针对老年人,则称为养亲、寿亲、寿世、寿老、养老等。“养”,含有保养、培养、调养、补养、护养等意;“生”,就是指人的生命。概言之,养生就是保养人体生命,是人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保养生命的一种主客观行为,是人类为了自身良好的生存与发展,根据有机体生命过程中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这种行为活动应与人相伴终生,贯穿于出生前、出生后,病前、病中、病后的全过程。

养生学以中国古代的天、地、生、文、史、哲为深厚底蕴,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集各族各地域人民养生保健智慧为一体,融会了道、儒、释及历代养生家、医学家的养生体验和研究成果,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养生理论体系。中医养生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和研究人体生长发育、寿夭衰老、生命规律以及如何保养身心健康、却病延年的中医分支学科。

中医养生,凝聚了前人的养生智慧和经验结晶,早在先秦时期的《老子》、《庄子》等典籍中就有专门的论述。尤其是创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黄帝内经》的问世,更是养生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内经》既是“医家之宗”,也是“奉生之始”,它广泛吸取和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养生成就,奠定了养生理论基础,建立了养生的科学理论体系,对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内经》以降,代有专著专篇,养生学逐渐成为一门富有中医养生保健特色的独立学科,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天文气象、预防保健、心理行为、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实为我国历代综合研究人体养生保健的科学总结。

中医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观点和方法隶属于中医学术体系。一些中医学的基本观点,如整体观点、辨证观点、正气为主观点、杂合以养观点等;一些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藏象、经络、气血、精气神以及阴阳五行等,都在养生学中有具体的应用。不仅如此,养生学对某些中医理论的应用还更加深入。例如养生学从整体观出发,认为人与自然一整体、人与社会一整体、人的自身一整体,坚信人类益寿延年与预防疾病的根本方法存在于大自然、存在于社会、存在于人体自身的调养,强调精神、情志、饮食、起居、气功、运动、时序、日光、空气、环境、针灸、天然药物等对养生的重要作用。这些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对人体不仅无伤害,能养、能防、能治,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全面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使人与环境和谐一体,而且简便易行,卓有成效,是人类却病延年的理想手段。

展望未来,这门学科无疑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将给我们带来健康幸福和社会的祥和。第二章 养生源流

数千年的中医药学史,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实践经验,记录着无数先辈对养生防病、益寿延年的大量探索,以及有关养生学的学术成就与业绩。从养生学学术与事业的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历史阶段。一、远古时期

养生学的发端,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原始社会,先民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他们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展开艰苦的斗争。旧石器时期,由于火的发明,改变了先民的食性,熟食便是食养、食治的伊始;同时,火的应用也是灸、焫、熨等疗法的起源。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已能磨制石器、骨器,而有砭石、石针的应用;先民长期采集、狩猎于森林之间,听百鸟之鸣,闻山间松涛之声,观飞禽走兽之姿,感于心,动于情,随而模仿之,便是音乐、歌、舞、导引的发端。二、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趋于瓦解,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科学文化进步很快,诸子百家总结各个领域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其中包括了许多养生保健的精辟论述。例如,《老子》认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韩非子·解老》认为:“神不淫于外则神全。”《庄子·刻意》则说:“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吕氏春秋·尽数》强调动以炼形,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诸子之说,是养生学有关调神、纳气、存精、炼形等养生理论的萌芽。与此同时,诸子对自然环境与人体关系的认识,为养生的“天人相应”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后,《内经》充分吸取了诸子百家有关养生的认识并加以发挥,奠定了养生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内经》首先确立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观点,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等却病延年的基本原则。将人体自身与自然、社会相联系,确立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并主张外避贼风,内守精神,中养形体,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动静结合、顺应环境、合于自然以养生防病。认识到养生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用治疗方法来解决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如何正确处理生活方式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内经》中广泛应用针刺、灸焫、气功、按摩、温熨,以及阳光、空气、饮食、运动、时序、色彩、音乐、香气等以却病延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秦汉魏晋时期

秦汉时期,由于帝王对养生长寿的热烈追求,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等在当时十分盛行,客观上促进了中医服食养生法的发展。此一时期,也有许多养生名家和名著出现。东汉王充《论衡》有养生专论,其对人体寿夭衰老的原因,持先天禀赋之说,颇有见地,指出:“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东汉张机《金匮要略》提出“养慎”之说,即外慎避邪风,内谨养正气,并有许多具体方法。华佗则强调后天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记载了华佗的观点:“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他创编的五禽戏,系模仿五种禽兽的神态与动作,结合导引、行气、吐纳等功法而成,能外练筋骨皮肉,内练精神气血,具有动静相兼、刚柔相济的特点,是一套结构严谨、动作简朴协调、易于推广的养生体操。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是重要的养生著作,主张用药物、炼丹之术以求长寿。晋代嵇康的《养生论》、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养生篇》、梁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都是此时期的重要养生著作,他们反对炼丹成仙之时弊,提倡长寿必须懂得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精气神,主张弃厚味、饮清泉、浴阳光、节色欲、服补药,要积极进取,认为养生不是苟且偷生。四、隋唐时期

养生方法在隋唐有很大发展。隋代巢元方所撰《诸病源候论》中有养生专论《补养宣导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养性》吸取了《内经》、老子、列子、扁鹊、华佗、葛洪等的养生思想与成就,是此期最具代表性的养生专著,其主要特点有五:一是重视陶冶性情,主张“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实际上是要保持情绪稳定,凡影响情绪稳定的因素都不介入,而且要“常念善,勿念恶,常念生,勿念杀,常念信,勿念欺”,要求多想积极的,少想消极的,以增强生命的活力。二是强调生活有常,做到劳逸有节制,起居有规律,寒温适度,顺应自然,避免任性和不良习惯。三是强调饮食有节,主张少食大荤厚味,宜清淡食品,不饥不饱,认为享受太丰是许多疾病和折寿的重要原因。四是主张动静结合,认为安居不动会导致经脉壅塞,要“摇动肢体,导引行气”,动静结合。他采用的“老子按摩法”和异域的“天竺国按摩法”,简便易行,几乎包括了全套“八段锦”的动作。五是重视药养,常采用牛乳、黑芝麻、黄芪、白蜜、枸杞等补养。他认为神仙之道不可致,唯养生之术可行,已从过去那种虚无缥缈之说中解脱出来,认识到长寿的方法,并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而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生活方式合理化的问题。他既言之,又行之,自己活了一百多岁,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寿星。五、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的养生著作很多,许多医著中都有养生专篇,一方面对以往的养生经验、成就进行整理、总结,使其更加系统化,另一方面,又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新经验、新知识,使养生学不断丰富和发展。如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养生篇》、周守忠《养生类纂》和《养生月览》、姜蜕《养生月录》、愚谷老人《延寿第一绅言》、陈直《养老奉亲书》,以及《苏沈良方》中的《问养生》、《养生说》等;金元时期,刘河间《摄生论》、邱处机(长春子)《摄生消息论》、忽思慧《饮膳正要》、王珪(洞虚子)《泰定养生主论》,以及朱丹溪、李东垣、张子和各自的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强调了“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的养生预防思想,深入阐述了精气神在寿夭衰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淡饮食、和喜怒、顺四时、练气功、护脾胃、保元气等方面亦颇多研究。其中,《泰定养生主论》提出从幼年就要注意养生,阐述了自幼及壮至老调摄有序的方法,实际已认识到,人体老变过程是在老年到来之前很早就开始了,颇有见地。此期,养生、练功成为社会风尚,连诗人陆游也在其《病后作》中记述了他的练功方法。六、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养生著作日益切合实际,多具有抵制唯心养生观的特点。例如,张景岳《类经》专列摄生类,他自己有关养生的见解在《治形论》中充分叙述,倡言“善养生,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把养形提到养生之首要,确为创见。赵养葵继承薛立斋、孙一奎之说,强调命门的重要性。龚廷贤《寿世保元》选载了不少抗衰老方药,如“长春不老丹”、“八仙长寿丸”等,提倡“诗书悦心,山林逸兴”,认识到诗词书画、自然风景等都具有养生的作用。高濂所辑的《遵生八笺》是一部养生专著,此书以尊崇生命为主旨,从八个方面论述和介绍了延年之术、却病之方,其内容之全面,资料之丰富,知识之广博,议论之详审,在同类著作中,实为罕见。清代,虽然养生学术进展不大,但著作较多,较重要的有曹慈山《老老恒言》、汤灏《保生篇》等。徐灵胎对人之寿夭独有见解,他在《元气存亡论》中认为,人之寿夭“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持先天决定论的观点。七、近现代时期

新中国建立以前,由于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全盘否定思潮的盛行,中医也横遭摧残,养生著作很少,理论和方法亦无多大进展。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养生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文献整理、经验总结、现代研究到社会普及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版了许多养生专著,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并且开设了养生康复专业,初步培养了一批传统养生专业人才。

纵观古今,养生学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代有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建立了丰功伟绩。今天,我们对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系统发掘、整理、继承、提高,必将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第三章 养生观念

养生的实践活动,必须以基本的学术观点为指导,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养生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漫长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一些公认的养生学术观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节 生命观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来源归根到底是由自然界的天地之气相合而成。我国古代先哲们对这一观点早有论述,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也不乏其述,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就人的个体而言,生命直接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又经后天精气的滋养而发育成人。生命观是人类对生命现象长期观察、思考所形成的。养生学的生命观是其对生命存在性质、生命活动特点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观和生命的运动变化观两方面的内容。一、生命的物质观

养生学认为,生命存在的性质是物质性的,生命由物质化生,生命活动是物质的运动。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三宝,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气是生命的动力,神是生命的主宰,精、气、神三者密不可分,三者协调统一,维持“形与神俱”的正常生命状态。

1.生命的物质基础——精 精,是构成生命个体的最基本物质,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这里的本就是根本、基础的意思。精根据来源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是生命形成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在人出生后才逐渐产生,来源于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从外界吸入的清气和脏腑组织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是生命持续的基础物质。

父母的生殖之精相搏结,是人体先天之精的最初来源,即《灵枢·决气》篇所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先天之精化生胎元在母体内发育而逐渐化生成人体,即《灵枢·经脉》篇所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先天之精在化生人体的过程中,一部分转化为脏腑之精成为人体脏腑组织结构功能的物质基础,一部分封藏于肾中成为生命活力的物质基础。人体生命形成之后,在先天之精所提供的生命活力的推动下,后天之精得以不断化生,同时在后天之精的滋养下,先天之精得以不断充盈,后天之精和先天之精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继续为人体脏腑组织的结构功能提供物质基础。精除了在功能活动中部分被消耗外,其余的精成为脏腑之精。如果脏腑之精充盈,盈余的精就下藏于肾去滋养封藏之精和化生生殖之精,随着肾精的盛衰变化而产生了生、长、壮、老、已的各种生命变化。

2.生命活动的动力——气 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是形成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秉天地的正常之气而生成,人的生命是由于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正常变化而产生的,如果天地间没有这种正常的变化,人的生命就不会存在。天地之气对人体生命的产生及延续的作用重点有一定的不同。《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可见人的生命要想产生和延续,必须依赖于“天”赋予人的自然界的清气和“地”给予人的水谷之精气。“气”具有无限的活力。人之所以有生命,是构成人体之“气”具有活力的表现。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取决于元气的盛衰存亡,新陈代谢过程的气化生理、生命的现象本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等等,都反映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3.生命的主宰——神 神,是生命的主宰,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神机,即主宰生命活动的机制,生命活动在内根于神机,在外则根于四时气候变化。正因为“神”是生命的主宰,所以《内经》一再强调人们必须要“积精全神”,才能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神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如《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讨论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指出了“神”的具体内容包括了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

神的产生及其所以能发挥主宰作用,是以精和气血为物质基础的,而气血又归属于广义之精的范围,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反过来,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运行等功能活动,又受神的主宰和指挥,所以《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指出当疾病发展到了形弊血尽的时候,治疗无效的原因,就是因为人的神不能发挥作用,说明了神对脏腑气血活动的主宰作用。

总的来说,精、气、神三者,虽然概念不同,但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三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就精和神的关系来说,神来源于先天之精,又依赖于后天之精的滋养,故《灵枢·平人绝谷》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可见精与神的关系是: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则神旺;反之,精衰则形弱,形弱则神疲。气与神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气是生命的动力,气能生神,神能御气,所以《图书编·神气为脏腑之主》说:“气载乎神”,“孰知气充乎体,赖神以宰之。”精与气的关系是:精为气的物质基础,气为精的生命力表现,二者密不可分,故习惯“精气”并称。所以精、气、神三者既是生命组成的三种基本物质,也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精充、气足、神旺是生命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二、生命的运动变化观

养生学认为,生命是天地运动的产物,生命体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个体,生命永恒地运动变化着,直至终结。

1.生命是天地之气运动的产物 《素问·天元纪大论》:“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指出了自然万物是在天地的运动过程中产生和消亡的。广阔无边的天空,是事物生化的本源基础,天地之气的运动是生化宇宙万物的根本。人作为世间万物之一,也是由天地之气运动所产生的。

2.生命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素问·六微旨大论》:“不生不化,静之期也。”指出运动变化是永恒的,唯有无限期的运动变化,才能生化不息;如果运动变化停止,生化就停止,生命也就随之而消亡。因此,生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

生命存在的物质性决定了生命运动的实质是物质的运动,即精、气、神的运动和互济是生命存在的保证。精是气、神的生化之源,精不仅能化气以推动机体的生命活动,还能生神以维持各脏腑功能的协调有序,因而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气对精、神有多方面的作用,人体的精包括血、津液等一切正常的液态物质,其生成和输布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人体之精不仅禀源于先天,同时也来源于后天的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而这些后天精微物质转变的过程始终都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只有精、气、神三者运动协调互济才能保证生命的物质基础充盛,使生命充满活力。

精、气、神的运动具有永恒性和有序性。精、气、神的相互作用贯穿于人之一生,三者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一旦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保持这种永恒运动的原动力在于人体内的“神气”,即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作用。精、气、神的运动发源于脏腑之内,受脏腑功能的直接调节,其运动之所以能保持永恒不止,也是由于脏腑功能的激励。脏腑功能随生命的存在而一直存在,而精、气、神的生成和运行都依赖于脏腑,脏腑的功能又反映于精、气、神的作用,因此,脏腑功能贯穿于人的一生的特点决定了精、气、神运动的永恒性。

精、气、神的运动有一定的时序性。人外应天时,故人之生命活动也随着天时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节律变化。由于人之生命活动根源于精,受气推动,反映于神,故人体生命活动的节律也反映了精、气、神的运动规律,具体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等。第二节 寿夭观

生、长、壮、老、死是有机体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养生学说的宗旨,不是追求“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而是却病益寿、“尽终天年”。所谓“天年”即自然寿数,古人认为“上寿百二十年,中寿百岁,下寿八十”,就是说,人的寿限可达120岁,这与现代研究公认的人类寿命110~150岁大致相同。享尽“天年”,自然衰老而死的称为“寿”;不及“天年”,早衰而死的称为“夭”。事实证明,能享受“天年”的人很少,年寿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因此,探索寿夭衰老的原因、过程与机理,历来就是养生学的主要研究课题。

对于这个问题,中医学早有专篇论述和深入探讨,形成了较成熟的寿夭观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先天禀赋

中医养生学认为,先天禀赋强弱,是人体寿夭衰老的决定性因素,并用体质说和命门元气说来阐释。

1.体质说 体质说认为,由先天禀赋因素所形成的体质特点,决定了人体的寿夭衰老。因为人体寿命之长短依赖于形体之强弱,只有五脏坚固,形气协调,血脉和畅,各部器官配合匀称,体质壮实坚强,才能长寿,反之则夭亡。而形体之强弱坚脆又决定于禀气之渥薄。所谓“禀气”,即来自于父母之精所化生的先天元气。此“气”的强弱优劣,对后代身体的发育成长及其性格气质类型,都将影响终身。这些论述在《灵枢》的《天年》、《寿夭刚柔》篇以及王充《论衡·命气》篇中言之甚详。无数事实证明,人之寿夭确与体质密切相关。据有关资料报道,1974年国外一批科学家研究了九千多个子女,结果证实:父母长寿的,子女也长寿。而由于“禀气”所产生的某些特殊体质或生理解剖学上的缺陷,往往直接影响到人的寿命长短。例如,有先天性心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人,过去平均寿数很少超过40岁,而患有法乐四联征的人,多数在20岁以前死亡。

2.命门元气说 命门元气说以明代赵养葵发挥得最为完美,他断言命门为“立命之门”,内藏元精、元气、元神,为生命活动的三大物质要素,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从而产生生命过程的各种功能,这个过程叫做“先天生后天”。在生命过程中,命门的精、气、神复得五脏剩余真精的不断补充和滋养,故命门元气其量虽小,但用之不竭,这个过程叫做“后天生先天”。任何原因造成精、气、神之形成障碍,生命也就衰退甚至夭亡。清代徐灵胎的《元气存亡论》、《肾藏精论》等篇的论述,则别有见解,对“元气”的性质和功用进行了深入论证,他认为主宰人的生死寿夭的元气,是“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故终身无病者,待元气之自尽而死,此所谓终其天年者也”。换句话说,人体生死寿夭取决于命门之功能。命门功能之强弱取决于元气之多少,元气之多少是先天遗传的,其量是恒定的。这意味着人的寿命极限是先天遗传决定的,人们只能在后天调摄保养,避免额外消耗,争取达到极限,而不能超越极限。由于先天所赋予每个人的元气之量不同,以及人们在后天生活中调摄保养的情况不同,便形成了寿夭的个体差异现象。命门元气学说以其能较为圆满地解释人体寿夭的先天原因,获得了历代养生家和医学家们的崇奉,并居于养生学说理论的主导地位。但就其实质而言,乃为体质学说的补充和发展。因为形成体质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元气”质和量的差异,命门只不过是“元气”贮藏之所而已。二、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是决定人体寿夭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生活方式、社会因素、地理环境、疾病损伤等。

1.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个人在饮食、起居、劳逸、嗜好、欲望等方面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适度则有利于健康,不适度则有损于健康,甚至导致夭亡。例如,饮食过饱则伤肠胃,过饥则使后天供给不足,偏食肥甘则生湿热,嗜咸则伤肾,嗜酸则伤肝,过劳有损形气,过逸则气血凝滞,过分的贪名逐利耗散心神,无节制的性行为直接损伤精气等等。总之,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寿夭的重要原因,这在《内经》和历代养生著作中阐述甚详。现代西方有一门“行为医学”,专门研究人类日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据报道,美国已有多家行为医学研究所,并开设行为医学课。他们提出,当前医学与其说面临慢性疾病的挑战,不如说面临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的挑战,而慢性疾病作为损寿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所致。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人体疾病寿夭的影响已是公认的事实,早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就有“往古人”和“当今之世”寿夭不同的对比分析,指出不同的社会环境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不同的欲望心境是产生众多疾病与寿夭不同的直接原因。明代李梃《医学入门》阐扬其义,指出:“何今之夭者多而寿者少耶?曰:饮食起居动作之间,安能一一由心所主,而无诖误哉!香醪美味陈于前,虽病所忌也而弗顾;情兴动于中,虽病且危也而难遏;贪名竞利之心急,过于劳伤而不觉。此古今寿夭相远者,非气禀之异也。”强调在社会习俗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精神情绪对寿夭的重要性。事实上不仅战争、饥荒、秩序混乱等社会因素可引起许多疾病与短寿,而且社会生活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不同,其寿夭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只有个别人活到30岁。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始以熟食为主,开始出现了50岁左右的老年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50岁以上的老年人逐渐增多。而现在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到70岁左右,世界上也出现了一些“老年国”。这些都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与知识水平提高有直接关系。不过,现在又面临营养过剩、环境污染、新的不良生活方式等问题。由于人们对社会因素影响的深刻认识,目前已形成一门“社会医学”,它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卫生等),保护人群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新兴学科,不少医学院校已开设了这门课程。

3.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影响长期作用于人体,形成不同的体质差异,也是影响寿夭的因素之一。古人认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元气不易耗散,所以多寿;东南地区,气候炎热,元气容易发泄,所以多夭。不仅如此,即使一州之内,也因地势之高下不同,而有寿夭之别。这是古代医家的观察结果,因为现代人改造环境的能力远远大于古人,所以事实上我国东南地区也不乏高寿者。但是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多发病、地方病,这是公认的事实。说明地理环境对人体有必然的影响,所以又形成一门“地理医学”,专门研究地理环境因素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4.疾病损伤 疾病损伤与寿夭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疾病促进衰老,衰老诱发疾病,两者难分难解。事实上,享尽天年,“无疾而终”的人是极少的。有人对65岁以上死亡的67例老人进行检测,发现都是由于疾病致死,更不用说那些因意外伤害所致夭折者了。不过,不同的时代引起夭亡的主要疾病是不同的,在古代以伤寒、瘟疫(急性传染病)为主,而现代则以一些慢性疾病为主。

此外,古籍中还记载过服金石峻猛药损伤精气造成短寿者,可称为医源性因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学家对寿夭原因的探讨,与一切神秘的“命定论”者格格不入,其对寿夭的研究与认识,是把机体与客观环境(自然、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与现代从个别器官、系统的研究比较起来,在思维方法上是大相径庭的。第三节 健康观

养生以保持健康、延年益寿为目的,因此正确的健康观是从事一切养生活动的基础。健康观是指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健康状态的认识,这是健康观的主体;二是对如何维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认识。本节着重讨论前者。一、中医的四维健康观

传统中医养生学对健康状态的认识相当深刻,一言以蔽之,健康就是“形与神俱”,具体则有四个维度,即《素问·上古天真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所包含的形体、心理、道德、社会的四维健康。

宋·程颐在《伊川易传》中说:“大至于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与人养生、养德、养人,皆颐养之道也。动息节宜,以养生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己及物,以养人也。”明确指出颐养之道包括养性、养形、养德、和谐环境、和谐社会等多方面。说明完美的健康状态是:自然环境良好,社会保障有力,人人的体质良好、心理正常、道德美好。

对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黄帝内经》的论述极为详细。整体而言,将人体视为复杂的阴阳结构体,《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就指出阴阳和调之人即为健康。具体来看,《黄帝内经》对人体各脏腑经络官窍气血精津液的正常生理状态都有论述。《黄帝内经》对心理健康,强调整体和谐,“志意和”(《灵枢·本神》);七情以“恬愉为务”(《素问·上古天真论》),皆要适度,“和喜怒而安居处”(《素问·上古天真论》);欲求适度,“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素问·移精变气论》);心理保持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素问·上古天真论》)。

对于社会健康,孙思邈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与人交往要始终保持谦逊态度,诚恳待人,宽以待人,“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生为善”,“为人所嫌,勿得起恨”,从而“自平其心”、“其德不孤”(《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对于道德健康,孔子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思想,指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雍也》),“仁者不忧”(《论语·子罕》)。孙思邈则指出:“性既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故养性者,不但药饵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

中医养生学这种四维健康的观念是超前的。现代医学对于健康的认识,在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才将道德健康纳入健康概念之中,形成了“四维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维健康”是近乎完美的,但实际上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完美的健康状态是难以达到和具体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这一概念将健康状态分为四个层次:

躯体健康作为健康的基础,可以用《辞海》中健康的部分概念来界定,即“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处于整个健康系统的底层,以“亚健康”作为底线,是大多数人可以达到的。心理健康,指个体无心理疾病,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心理健康作为较高层次的要求,居于其中,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社会适应性良好,指个人在对环境适应过程中,能充分发展身心的潜能,发挥其最大的能力而获得满足,情绪稳定、感觉愉快的良好状态。此是整个人类群体的理想,处于顶端,更少有人能够达到,但却是人类较为理想的健康目标。健康的完美状态,则包括社会公民的道德健康,个体在其所处社会中,能按社会准则规范自身行为,并拥有对人类很深的认同、同情与爱,能真诚地帮助他人,区分手段与目的、善与恶,进行有益于人类的建设性服务。

对于健康概念的层次,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健康概念所划分的每个层次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水平,每个层次都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界限。第二,对健康概念的分层,虽有层次高下之分,但上一层的健康并不一定以下一层为基础。例如,对于那些有残障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在其身体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能够发挥最大潜能,就可以归于健康的第三层;但由于他们受天生条件限制,无法达到这一层次的最佳状态,即身心健康并且社会适应良好。二、形与神俱的健康标准

如前所述,四维完美的健康状态是理想化的,因此中医养生学对健康状态,切实而形象地概括为“形与神俱”。其判断健康的具体标准,则如下:(一)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1.眼睛有神 眼睛是脏腑精气汇集之地,眼神的有无反映了脏腑的盛衰。因此,双目炯炯有神,是一个人健康的最明显表现。

2.呼吸微徐 微徐,是指呼吸从容不迫,不疾不徐。《难经》认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说明呼吸与人体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3.二便正常 《素问·五脏别论》说:“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是说经过肠胃消化后的糟粕不能藏得太久,久藏则大便秘结。而大便通畅则是健康的反映。小便是排出水液代谢后糟粕的主要途径,与肺、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小便通利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功能活动。

4.脉象缓匀 此指人的脉象要从容和缓,不疾不徐。“脉者,血之府也”,气血在脉道内运行,所以脉象的正常与否,能够反映气血的运行。

5.形体壮实 指皮肤润泽,肌腠致密,体格壮实,不肥胖,亦不过瘦。因为体胖与体瘦皆为病态,常常是某些疾病带来的后果。

6.面色红润 面色是五脏气血的外荣,而面色红润是五脏气血旺盛的表现。

7.牙齿坚固 因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而肾为先天之本,所以牙齿坚固是先天之气旺盛的表现。

8.双耳聪敏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说明耳与全身组织器官有密切关系,听力减退、迟钝、失听,是脏器功能衰退的表现。

9.腰腿灵便 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四肢关节之筋皆赖肝血以养,所以腰腿灵便、步履从容,则证明肝肾功能良好。

10.声音洪亮 声由气发,《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声音洪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

11.须发润泽 发的生长与血有密切关系,故称“发为血之余”。同时,又依赖肾脏精气的充养,《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其华在发。”因此,头发的脱落、过早变白,是一种早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肾精亏损。

12.食欲正常 中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饮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则是健康的反映。(二)精神心理健康的特征

1.精神愉快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可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七情和调,精神愉快,反映了脏腑功能良好。现代医学亦认为,人若精神恬静,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从而发挥对整体的主导作用,自能内外协调,疾病就不易发生。

2.记忆良好 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充盈,则精力充沛,记忆力良好;反之,肾气虚弱,不能化精生髓,则记忆力减退。

3.心态平和 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淫邪不能惑其心”,“不惧于物”,不为物欲诱惑所累,“恬淡虚无”,保持心神的宁静;“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至”,能够专注、理智地行事而避免后悔、愤怒的情绪。

4.适应良好 能“乐其俗”,热爱生活,且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节阴阳而调柔刚”,“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善于自我调节情绪,涵养性格,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自我调整,表现出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

总之,养生学以生命寿夭观为基础,运用权衡的认识论观点,以中正平和为标准,从整体观角度广泛论述了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道德健康。三、认识健康的思维模式

人在认识事物时,由于思维模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概念,对健康状态的认识也是如此。养生人应该学习和了解认识健康的思维模式,以便形成正确健康观。

人们在认识什么是健康时,往往以“疾病”为参照,因为疾病与健康密切联系,且疾病状态比健康状态更形象和具体。人们在以疾病为参照来定义健康的时候又有两种思维模式,即剩余模式和过渡模式。

1.剩余模式 这种思维模型认为:疾病与健康相互排斥,人有了病都不能称之为健康,健康的人不存在疾病。按这种思维模式,健康状态就是人的生命活动中没有疾病时的状态;看一个人是否健康首先看其是否有病,有病就是病人,无病就是健康人;如果要确定一个人群的健康状况,首先识别出其中的病人,余下的便是健康人群。

剩余模式是人们认识健康的常见模式,其不足之处在于:疾病与健康是生命存在的两种状态,但生命状态并不是非此即彼,以有无疾病来定义健康,显得简单化;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有限的,将那些没有发现疾病的人定义为健康人不妥;由于许多疾病并不能为个人所发现,个人健康状态就会被扩大化,削弱人们主动促进健康的积极性。

2.过渡模式 此种思维模式认为:疾病与健康是共存的,病人包含有健康的成分,健康人也含有疾病的因素;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绝对的疾病就意味着死亡,人一旦死亡就失去了疾病与健康赖以存在的客体,疾病与健康都将不复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的生命态波动于完全健康与绝对疾病之间,疾病与健康处在一个动态的消长过程中,疾病占主要位置而成为主要矛盾就为疾病状态,健康居主导地位时为健康状态。

过渡思维模式认识到生命是权衡自稳的,健康与疾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二者“此消彼长,此盛彼衰”;揭示了人体健康状况的相对性以及健康与疾病的辩证关系,是相对科学的思维模式。第四节 和谐观

养生学的和谐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方面。养生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合理调养,才能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和合的整体,皆由一元之气构成,受阴阳、五行法则支配,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如《吕氏春秋·知分》说:“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天固有衰嗛废伏,有盛盈蚠息;人亦有困穷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而不得不然之数也。”养生学吸收这一思想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也就是中医学“天人一体”、“天人相应”的观念。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和生物环境,人与此三者互相通应、息息相关。人们只有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中,与之协调一致,才能尽终天年。(一)天人一体

1.一元精气论 《老子》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宋钘、尹文学派将老子的“道”解释为一种物质的“精”,即最精细的“气”,所谓“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中医学吸收发展了这一思想成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天有精,地有形……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素问·五常政大论》),从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提出人和自然都是一元精气所化生,气是组成天地万物最根本的物质,宇宙的物质性统一于气之中。

对于宇宙的生成,《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坠未形,冯冯翼翼……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精者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详细论述了宇宙从无到有、由精气化生的全过程。

对于天地间生物的化生,《论衡·言毒》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指出万物是由精气化生,其生成的机理则是《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的“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即精气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轻清、弥散、剧烈运动着的细小而难以用肉眼看见的属阳的无形之气,二是重浊、凝聚、看得见摸得着的属阴的有形之气,两种气交合感应,氤氲而化生万物。

人作为天地间生物的一种,其起源也是精气,养生学据此形成了自己的生命观。张景岳作了进一步发挥,用于指导养生,《类经·摄生类》说:“故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精之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王矣。”说明了养生应抓住精气这一根本,设法保持精气、获得精气,使精气互生、形充神旺,就能延年益寿。养生学的一元精气论,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养生实践,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观念。

2.阴阳五行论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国语》指出:“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墨子》则指出:“五行无常胜,说在宜”。说明早在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的对立和依存是万物的共同特征;五行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五行有相胜的关系。时至战国时期,先哲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阴阳五行,使其意义和运用更加广泛。《管子·四时》“阴阳者,天地之大理”和《易经·系辞》“一阴一阳谓之道”,明确指出阴阳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法则和普遍规律。《管子》、《吕氏春秋》中已有五行与春、夏、长夏、秋、冬的相配关系,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按五行的特征归类万物,认识到了世间万物的普遍特性和整体性。中医学吸收发展了这些哲学思想,认为人和自然都以阴阳五行为法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天地之间有四时五行的变化,产生各种不同的气候,在不同气候下,一切生物有生长、发展、消亡的过程,五脏也有不同的变化,产生喜、怒、悲、忧、恐五志。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各有特点,但是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生长,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没有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有了机体的正常发育和生长;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是一年四季阴阳消长进退变化中产生出来的,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又是互相调节的,因为有了这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才有一年温、热、凉、寒和生、长、收、藏的阴阳变化。自然界的气候互相调节,以利万物的生长发育,并使整个自然界气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说明阴阳五行规律是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的共同规律,由此可见,天地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物之间通过阴阳五行变化的共同法则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万物一体,使整个自然界充满了一片生生息息、欣欣向荣的景象。养生正是在这个万物一体的环境下进行的。(二)天人相应

1.人与气候环境的相应统一 自然气候的运动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以一年为一个周期,则有春、夏、秋、冬四季;以一天为周期,则有清晨、正午、傍晚、子夜四时。随着天地阴阳的消长,气候又有风、暑、湿、燥、寒的改变。这种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等篇章中有详细的论述。人体在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身也会随之发生生理、病理的改变。在生理上,春夏之时,阳气与温热之气候相应而易发泄于外;秋冬之时,阴气与寒冷之气候相应而敛藏于内;“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病理上,一些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心脏病等,往往在季节交替或气候剧烈变化时发作或加重。这都说明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也必须依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医提出了诸多因时制宜的养生方法,如《黄帝内经》所说的“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

2.人与地理环境的相应统一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居住条件的不同,人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现象和生理病理也不相同。如东南方滨海傍水,人们喜食鱼蚌,人的腠理多疏松;西北方地势高、风沙大,气候寒冷干燥,人的腠理多致密。由于长期的环境作用和饮食的偏嗜,造成了各地区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特殊的地方病与多发病。人欲得长寿,就必须因地制宜,施以符合自己居处环境的养生方法。

3.人与自然生物的协调统一 自然界中,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人是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生物的基本特征在人体必然有所体现。因此人在结构和功能上和其他生物有一定的相似性,只是人类具有其他物种无可比拟的高智能——心神活动,从而使人类成为生物界的主宰。人与自然生物共生于天地之间,二者在顺应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对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的生存除依赖于气候、地理环境外,生物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自然生物为人提供了丰富的衣食资源,人的存在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然生物的无限制发展。二者在互利互用却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达到平衡,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统一体。人类只有在这种协调统一的整体中才能正常生存,一旦这种良性循环被打破,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甚至生命堪虞。这种失常现象在当今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养生亦要从与自然生物统一的角度出发而实行。二、人体自身的和谐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脉、骨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要想发挥出最佳的生命效应,有赖于人体各部分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功能上的高度和谐,这就是人体自身的和谐观。(一)五脏系统的和谐统一

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人体生命活动以五脏为“本”。五脏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它分别贮藏和主宰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神、气、血等重要物质和精神活动。五脏系统与外环境保持统一协调,系统内部各脏腑组织、形体器官按五行规律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养生术的实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例如:每一脏均对应一种情志,情志过激则会损害相应脏器,久之必然会加速人的衰老,甚至引起疾病,可以根据五行规律用相胜的情志纠正过度的情志刺激;五脏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每一脏各有其性味相应的食物,为使五脏功能协调正常,养生学强调膳食应五味调和,不可偏嗜。(二)形气、形神的和谐统一

形是指人的形体,气是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的总称,狭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里着重指狭义之神。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神气依赖于形体而存在,形体功能活动的正常以神气的充足互济为前提。

1.形气的统一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各项功能都由气的运动变化而得以体现,人的生长、发育、盛壮、衰老及至死亡都离不开气化运动。张景岳在《类经·摄生类》中有“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之说。气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作用,即推动与调控、温煦与凉润、防御、固摄、中介作用,这五个功能协调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但是,气也不能独立于人体之外而单独存在,气的生成及其功能作用,均离不开具体的脏腑器官。人体之气,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通过肺、脾、肾等脏器的综合作用将此三者结合而形成。各脏的生理功能正常并保持平衡,人体之气才能充沛;若各脏的生理功能稍有异常,气的生成及运化就会受到影响。其中脾胃尤其重要,所以,《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总之,形气的关系在人体内多表现为物质与功能的关系。达到形气的统一就是要使人体的物质与功能相互协调统一,从而使人的机体免受外邪的侵袭,长久地保持健康水平,最终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2.形神的统一 中医的形神关系实质反映的是精神与形体的关系。嵇康在《养生论》 中精辟地指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一方面,神随形生,神依附于形。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只能在人体内发生,不能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指出了神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并藏于心中,随着心的功能活动逐步衍生出更高级的精神活动,而人之神、魂、魄、意、志产生后又分别为五脏所主。因此人的各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不离五脏。健康的精神、正常的情志变化,必须有强壮的身体做基础。另一方面,精神情志对人体也产生反作用,影响着人的生理活动,甚至形体的发育。正常的情志活动能使人体气血和调,而突然、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一旦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调节范围,就会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或使已有的疾病加重。这是造成人体内伤病的重要因素,即“七情内伤”。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中就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所以,人体欲得健康长寿,必须保持精神与形体的统一和谐,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对人体产生影响,达到“形与神俱”的境界。由此可见保持形神统一对养生的重要性。(三)机体常、变状态的统一

精充、气足、神旺是保持人体的正常状态的基础。人身处天地之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机体精、气、神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从正常发生变化至失常,再调节复常的动态循环过程中。机体状态常变统一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也是生命力持续存在的机制。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养生学认为,疾病是机体变化失调状态的表现。当疾病初现,应立即采取多种养生调节措施以恢复正常;若未抓住时机,变化过极,机体不能恢复过去的正常状态,则应通过各种养生措施,建立新的常变统一,即“带病生存”的状态,这在许多慢性病和老年病中是常见的情况。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人除了有自然属性外,社会性更是其根本属性,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社会对人的影响从人出生时就已存在并发生作用,有时甚至超过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又以家庭对人的影响尤为深重。

社会环境中的工作环境和人的社会地位变化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如工业废物多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若因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到有害物质,则会使人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此外,多种传染性疾病均是通过社会中人与人的接触而广泛传播。社会地位的变化也对人体产生影响。《素问·疏五过论》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