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9:52:11

点击下载

作者:单志刚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知识经济概论

知识经济概论试读:

知识经济摘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江泽民

知识就是力量——弗兰西斯·培根

研究科技经济规律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路甬祥

第一章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意义

第一节 知识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我们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30年以来,在我国和世界各国都流行着诸如信息经济、智力经济、知识经济、后市场经济、高科技经济、高技术经济、高新科技经济、信息技术经济、数字化经济、新经济等等这些新概念,其意思都是为了说明我们人类社会将要走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

我们这里所讲的我们人类社会将要走入的“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不是我们现在一些人所理解的“我们人类社会将要结束20世纪,跨入21世纪”这样的自然时空观的概念,而是为了表明我们人类社会将要由“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这是我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和飞跃。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社会自产生至现今,从经济历史的发展演进过程来看,它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两个时期或阶段,现在我们人类将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或者是所谓的诸如信息经济、智力经济、后市场经济、高科技经济、高技术经济、信息技术经济、数字化经济、新经济的时代。

人类社会经济历史上的这一重大的、划时代的转变和转型,必然会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或早或迟地带来重大的、前所未有的变革。比如: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社会的组织结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等等文学的、艺术的、教育的等诸方面,以及国际间的经济、政治诸关系方面,都会发生重大的变革。因此,面对我们人类社会出现的以信息和高科技为先导的社会经济、思想和文化重大变革的到来,不仅科技理论界和经济社会科学界反应强烈,而且世界各国的政治界及其首脑们也都做出了强烈的反响。

从我国来看,早在1988年9月邓小平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当时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讲:“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革,……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随后在同年10月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中国必须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观点。这是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讲的,他说:“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也制订了高科技发展计划。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

江泽民也十分重视“知识经济”来临的问题。仅在1998年的一年中,就多次强调发展“知识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影响的问题。

1998年2月江泽民在批复中国科学院1997年10月写给中央的关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的批示时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金融风波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

同年4月江泽民在重庆视察时又指出:“一些发达国家现在开始发展知识经济,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在同年的5月4日,他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同年6月1日江泽民在会见中科院部分院士时,又特别强调说:“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

同时江泽民在1999年召开的“人代会”和“政协会”期间,也还从知识经济的实质角度明确指出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

另外,像美国、欧盟各国和日本、韩国、肯尼亚、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国政府,也纷纷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相继提出“科技兴国”、“知识致富”的倡导,并且相应地制定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战略措施。例如:

(1)美国政府,为应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到来,在高科技领域保持其领先的地位,克林顿政府便在里根政府1983年3月提出并实施的所谓“星球大战计划(SDI)”的基础上,又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了旨在全面促进美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并且,克林顿本人也积极宣传知识经济。由此,使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率先敲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

(2)欧盟国家,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到来,积极参与世界性的竞争,也在1985年7月制定和实施的所谓“尤里卡计划(西欧高科技合作计划或欧洲技术复兴计划)”的基础上,不断扩充其知识经济内容的含量,力求以“尤里卡计划”为轴心,建立和促进欧洲高科技开发研究与产业发展,直接带动西欧各国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的知识经济的兴起。比如:西欧在第三个(1990—1994年)、第四个(1995—1998年)和第五个(1999—2000年)《科研和技术发展框架》计划中,都强调“建立科技信息网络”,“大力发展信息和通信技术”,“增加基础科学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的经费投入”,“重视成员国的教育,实行相互承认学历”,并且在1997年7月和年底先后发表的《2000年议事日程》和《走向知识化欧洲》的两份报告中,反复强调“要加强欧盟的教育、培训和人才的培养”,要“将知识放在最优先地位”。

(3)日本政府,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到来,也在1986年12月制定并实施了它的《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其核心内容和目的是确立“政府、产业、学术界‘三位一体’的密切合作体制”,进行高科技的研究与应用的实施工作。并且它还要不断根据国内外经济、政治诸因素情况的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如自东南亚1997年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就把原先提出的“技术兴国”的战略,调整为“科技创新兴国”的战略。其意义在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强调科技创新,以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4)韩国政府,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在1984年就把原来制定的《韩国工业化》计划,进而修改为“走向2000年的‘GO—7’高科技发展规划”,其目的是为了跻身于世界科技先进国之列。但是,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韩国的“黑金政治当道,特权经济盛行,红包文化泛滥,贪污贿赂成风”,再加上高新技术主要依靠引进或仿制,自主创新的极少,从而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使其“GO—7”计划的实施成为泡影。

(5)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也制定了10个方面的措施:①采取“让税”政策,即公司免交部分税款,并把免交税款部分用于科研开发;②减少国立科研机构经费,促使将现有科研成果实现商品化;③政府提供资金支持高新技术的开发;④建立国营风险资本公司,为高新技术商品化提供资金来源;⑤成立“合作研究中心”,强化重点技术商品化;⑥成立“澳大利亚技术集团”,建立技术商品化中介机构;⑦支持大学科研机构兴办技术商品化公司,鼓励人才向企业分流;⑧成立半官方产业型公司,推进科研成果商品化进程;⑨建立技术工业园区,促进高科技开发及其商品化;⑩奖励科研成果,促使其尽快实现商品化。

(6)地处非洲的肯尼亚政府,在其国家还有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未完全解决温饱的条件下,也积极地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来临做准备,他们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工程建设。据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信息技术在新闻界已经广泛使用,全国的银行业务也已经电脑化,政府部门实现了电脑化办公,中小学校也实现了电脑化教学,工商企业也广泛使用了电脑,咖啡的拍卖也实现了电脑化等等,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肯尼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为了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尽快摆脱贫穷和落后。

另据有关报道,在此期间,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南非、马来西亚等国政府也都纷纷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采取了加速科技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和商品化的措施,如加速建立技术工业园区,支持大学科研机构兴办技术商品化公司,鼓励人才向企业分流,以及加速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种种措施,积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上述情况表明,在20世纪后30年以来,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了自己的身边,而且发展迅速,都想抓住这一机遇,发展自己。发达国家想利用这一机遇,掌握对世界经济政治的控制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想利用这一机遇,借助于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扩散效应,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尽快改变自己的贫穷和落后状况。总之一句话,就是当今世界上的一切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是次发展中国家都感觉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自己都是机遇与挑战共存,也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知识经济”的出现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第二节 知识经济兴起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知识经济兴起的作用和意义,国内外学者专家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有着多种的归纳,各有侧重,都有道理。我们认为,知识经济作为继人类社会“农业经济形态”和“工业经济形态”之后的又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来说,它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和到来,随着其深入的发展,也会像“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之后,把“农业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生产关系,以及在该种生产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给予改变一样,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随之所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该种生产关系之上的一切思想、文化等社会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也都会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因此,我们说知识经济的到来,必然对我们人类社会的生产、生存和发展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变革,不断改变着工业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社会秩序。从目前来看,其作用和意义主要可归纳为下述三个大的方面:

一、知识经济将推动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方式。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发展,必将会使人们现有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风俗习惯、审美情趣、舆论热点等思想文化意识诸方面都给予改变。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发生了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重大变革,从而使建立在这种新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思想文化及其意识形态必然要发生变革或改变。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其思想家、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家和未来学家等诸方面的思想文化的专家学者们,也将会创立出关于知识经济的思想文化体系,强化人们的思维的根基,构筑起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大系统。例如: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和智力成为了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人们将会改变现有的各自对社会财富、权力、地位占有的方式和拥有量的状况,使人们各自对社会财富、权力和地位的占有方式和拥有量与其所拥有的知识及其拥有量成正比。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经济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从事生产、工作和生活的空间,不仅包括陆地和海洋,而且也将会更多地进入太空领域,使我们人类开始跨入实施太空文明的历史新阶段。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学习成为了人们的第一需要,它将会改变现存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从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上来看,可以预见的主要有:教育手段将进一步智能化,高等教育必将普及化和产业化,教育网络化和学习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素质教育将成为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和主流。有的专家学者还认为,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教育也将会实行全球化的“大教育”,制定和实施全球性的教育计划。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在医学方面也会出现重大的变革,使医学将从延续了几千年的“治疗医学时代”和近百年的“预防医学时代”,进入到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体质和智力)的“保健医学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人们的个性充分发展成为了创新的前提条件,其城市建设也将会由现今的专业化城市(如化工城市、工业城市、文化城市、商业金融城市等)和大规模化城市,转变为小型化、综合化和更加人性化的城市。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公路”高度发达,通讯业将进一步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面发展,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真正成为“全球通”的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交通方面也将出现大变革,人类的交通工具不仅将不断大提速,使人类社会的交通运输进入高速度和安全的时代,而且人们的交通运输活动不仅在陆地和江河湖海,同时可以进入太空,实现陆海空立体式的交通通道和交通港。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市场经济活动可能不会消亡,但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速发展,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必将会出现目前还难以想象的空前的巨大提高,随之将会使人们的公有制观念、密切协作或合作的观念大大增强。

另外,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还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或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也将会进行“二次重组”,该种“重组”可分为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方面是世界将现存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大规模制造业为特征的国别经济时代”,过渡到“以依靠信息和高技术推动的全球经济时代”。把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使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另一方面是将会出现把现存的按国家经济实力划分“层次”的方式进行改变,即把当代世界划分为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次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划分经济关系的方式,改变为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和待发达国家这样四个层次的经济关系的划分方式。同时,世界各国将进入哪一个层次,也将是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变化而改变的。这种世界经济关系的划分方式,将会引起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重大变化,使世界经济政治出现新的格局,其将会更有助于知识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知识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里不仅是指社会经济在“量”上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质”上的飞跃。其主要表现是:

1.从生产方面来看。在工业经济时代,体力劳动在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发展生产主要依靠拼体力和增加资金的数量,其人的数量投入越多和资金投入越大,经济规模也就越大,国家或地区及企业为发展经济而进行着争夺劳动力和资金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和智力成为了社会的核心,知识和智力在生产中成为了主要因素,发展生产主要依靠人脑的思维与创新,经济的发展也主要依靠人才和无形资产投入的增加。据有关专家估计,在机械化初期,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是9∶1,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阶段,其“两者”比例是6∶4,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由于其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大大提高,其“两者”的比例则会是1∶9。同时,在知识经济的生产函数中,科技进步也将从外生的变量转变成为内生的变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知识或智力这种非物质要素会大大增加,其物质要素会相应减少,从而会使其知识或智力密集型产品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比重最大的产品。另外,在工业经济时代,市场竞争主要是围绕着企业规模、价格高低展开的,企业追求规模效益,成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或措施。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市场竞争则主要是围绕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或强弱展开的,谁先开发出新产品,先上市,由于没有竞争对手或竞争对手极少,必然是价高利大,效益丰厚,而那些过了时的旧产品将会被市场淘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意义将会不断下降,而企业也将会向有利于实现“创新”活动的小型化、灵活性方向发展。

2.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在工业经济时代,一般是以第二次产业为主,同时辅助于第一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当然就目前来说,世界上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现代化,还使第一次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其国民经济中是第一、二次产业并存,甚至第一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大于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很不发达。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一般要以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空航天、海洋等这类高科技产业为主,它们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同时,以教育、科研、文化、咨询等为标志的这类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业,必将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它们将渗透到物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成为知识密集型产品的重要内容。

3.从生产与消费形式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时代将会使生产与消费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等特点。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其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趋势会不断地加强,这一方面会使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走向知识化和智能化,人们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了解到比以往更为丰富和更为广泛的生活,促使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也会使企业通过信息网络获得更为丰富和广泛的市场信息,使企业更容易作出切合市场需求实际的计划。另外,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就业方式也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形式。在当今的工业经济社会中,工厂是劳动的场所,人们都需要按时集中上班、集中劳动、集中管理。而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劳动则不同,在人们以脑力或智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条件下,别人无法监督他人的学习、思维、推理创新的活动过程,同时学习也已成为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此人们便可在家上班,灵活上班(知识劳动时间由本人灵活掌握)。特别是随着全球网络的形成,人们还可以异地上班(本人在国内,就业在国外,或者本人生活在本地,就业在外地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转变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和消费形式。

4.从管理方面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和管理活动从其管理思想、管理内容、管理的方式方法都会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从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上来说,更加注重贯彻实施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贯彻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原则。从企业管理的内容上来说,由传统的对“物”的管理转向对“知识或智力”的管理为主,由注重财与物的节省和有效配置,转向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从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上来说,要注重构建对知识或智力管理资金的投入,要注重创造有利于对知识或智力管理的企业文化,要注重制定鼓励知识创新和转移的激励机制与措施,要注重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要注重建立起对知识管理的评估系统。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着“知识”及其“创新”来进行,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才能促使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5.从农业生产方面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生产仍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同现今的传统农业相比,会有着重大的区别。其主要表现不仅是农业的生产和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同时大农业会进一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农业将成为“工业化”农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实现全人类的“绿色工厂”的目标。仅从目前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趋势上来看,它所包括的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几个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使农业的生产活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其中基因工程目前被看做是最有潜力的项目,它可以直接改变动植物品种,甚至设计出新生物物种,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克隆羊”、“克隆牛”等,所用的就是基因科学技术。另外还有应用重组基因技术培育出的彩色棉花和彩色小麦等新的植物品种;并且还可以对植物的基因作适当改变,就可以使这些植物体中含有天然的杀虫剂,使害虫无法肆虐,这些都会促成“绿色食品”和环保的实现。同时,现今对细胞工程的研究也表明,采用植物细胞杂交可生产出“西红柿马铃薯”、“蘑菇白菜”、“芹菜胡萝卜”等复合型农作物新品种,这些同样起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作用。总之,农业生产知识化和工厂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的重大特点,它将使农业生产向前跨越一大步。

6.从工业生产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时代也并不消灭工业,但它将使传统工业成为高科技的工业和综合性的工业。所谓“高科技的综合性工业”,指包括智能操作工业、生物工业、隐形工业、环保绿色工业、太空工业、教学工业等这些新型工业所组成的知识经济的工业群体。它们可以高质量地服务于人类。这种类型的工业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未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指标。从目前的科技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是新能源和新材料科学技术,还有海洋和航空科技较为突出。例如,对新能源的开发方面,现在已有了新型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水能等新能源。据有关科技资料显示,运用新型核能技术,能从1000克的海水中提取3000毫克的氘,通过聚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使“海水变汽油”的新闻。另外,利用海潮发电和利用太阳能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也已成为了现实,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和改进太阳能发电及其贮存技术,以达到消除太阳能间歇性的弱点和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价格。又如,在新材料方面的开发,已经打破了传统材料只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局限,而是把材料的结构与功能结合为一体,并且正在进一步追求材料的更多功能。据有关资料表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们运用纳米技术加工出的信息记录材料,可使硬币大小的微型光盘存贮5个小时的信息,其画质影像信息的质量同我们所用的数字光盘单面仅贮存2个小时的光盘同质。另外,现在研制出的新型陶瓷材料,它比目前的合成金属材料更坚韧、更耐高温和腐蚀,而且密度却更小。人们可用这种材料制造人骨、航天器外壳、内燃机部件、坦克装甲等物件。再有,现在研制出的新超导材料,能使强电流通过时不发热,在1989年日本已运用这种新材料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超导计算机,其速度达10亿次/秒,而其功耗仅6.2毫瓦,使计算机的能耗量和电磁辐射都大为减少。还有现在已研制成功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可用于海水淡化,使生活在海洋环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饮用到高质量的淡水,为目前在海洋上工作的人员服务。从未来讲,该技术还可以为将来人们在海上建造“海上浮动工厂”、“海上城市”和“海底村庄”提供条件。再如,目前在海洋和航空技术的开发方面,也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内拓和外展提供了舞台。目前对海洋技术的开发,使人们深化了对海洋的认识。过去人们只把海洋看做是“概念领土”,而目前海洋科技却说明,在海洋中存有大量待人开发的矿产、食品和能源等目前陆地上已十分紧缺的各类资源,同时还有经济价值很高的锰结核矿、金属软流、热液床等陆地上稀缺的资源。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海洋将会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在航空科技方面,人类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进入外层空间至今,人们就不断增进对太空的研究和了解。现在已初步从理论上认识到了外层空间中蕴藏着相对于地面来说的高位置、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高洁净、微重力的资源,在月球上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它可能成为我们人类除陆地、海洋、大气层以外的“第四环境”。同时,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可以利用太空技术建立“宇宙工业园”、“宇宙电站”、“宇宙医院”、“宇宙农场”和“月球矿场”等,构成知识经济时代的太空产业。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可以运用“高科技的综合性工业”,一方面做到节省地球上现有的紧缺资源,更加合理地利用目前还算充足的资源,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展资源开发的新领域,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我们人类共同企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里所说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是指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开始到现代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为主要代表的适应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学理论。该种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为,社会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们对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诸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其生产成本价格就会相应提高,从而导致其收益递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萎缩,以致会达到经济增长的极限。该种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虽然也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仅把这一因素看作是外生的因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收益递减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规律的作用。

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的,以保罗·罗默为主要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或称“知识经济学理论”则认为,知识是创新的源泉,高新科技具有无限的扩张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实践已反复证明,知识或新科技是一种新生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中除了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外,还要加上“知识”这一生产要素。把“知识”作为内生的新生产要素加入到生产函数中,就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即出现“收益不是递减”而是出现“收益递增”的效果。又由于“知识”的本性具有能够在对知识的使用过程中,不仅不会被消耗(消失),而且会不断创造出新知识来的特点,因此在生产中对“知识”要素的投入,就又会不断增进对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这样人们就可以运用积累和创新了的知识创造出更为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产生出新的、改进了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由此,也就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可能性,即通过持续地增加对知识量的投入,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知识经济的出现,已经对现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许多重大方面都要修改、补充和完善。从其具体表现上来说,一些专家学者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稀缺性或有限性理论。工业经济的资源基础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绝大多数的自然资源具有稀缺和不可再生性。由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都是以此为出发点,论述对稀缺性或有限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问题。而知识经济的资源基础主要是知识或智力资源,该种资源的特征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无穷性和可再生性,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可见,在理论的立论前提上知识经济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2.收益递减规律理论。现存的传统经济学认为随着对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产品成本价格就会上升,从而存在着收益递减规律。但知识经济学认为随着知识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知识产品的成本却会随着产品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是使用其价值越大,收益不是递减而是递增。

3.经济增长理论。这是传统经济学中把生产要素中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的才能诸要素都看成是对增长起着可变作用的因素,由此阐述各生产要素的变量给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一般也主要分析资本和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杜撰出生产函数理论和经济增长模型,以此来说明经济增长的不同类型和模式。而知识经济学却强调知识、技术、信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要素,特别是保罗·罗默等人已提出的把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因素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使得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发生了危机。

4.资本决定论。该理论强调工业经济的主导因素是资本。而知识经济强调的主要因素是知识,以资本为中心的经济学将要向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学转变。因此,传统的资本决定论将被新的知识决定论所取代。

5.增长极限论或称经济增长极限论。该理论认为工业经济主要靠消耗稀缺的自然物质资源为主,从而经济增长存在着增长的极限。而知识经济主要依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或智力资源,从而不存在经济增长的极限,却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极限的悲观论将完全被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所否定。

6.产业结构理论。该理论主要是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阿·费希尔在1935年提出来的,其要旨是把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产业,即第一次产业:农业,第二次产业:工业,第三次产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理论自费希尔提出后,就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理论界也广泛使用“三大产业”的理论。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又形成了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一新兴的产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其作用也会越来越大,人们又要求把高新技术产业或信息产业作为第四次产业单独划分出来。从而使以三次产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理论将会向以四次产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理论发展。将来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也还有可能出现第五次产业和第六次产业之说。

7.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由于固定资产的更新,会使经济发展过程呈现出衰退、萧条、复苏、高涨这样的周期运动。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证明,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固定资产更新也随之加快,从而使传统的周期阶段特征模糊,已不能正确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过程。因此,人们认为,由于经济周期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也必须修改。

8.就业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减少,失业现象难以避免,而且失业人数还会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而增加。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的实践表明,技术进步的加快,并不会使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因为一方面是新的高技术产业的出现,本身就会吸纳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是某一项高新科技产业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出现,这也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由此,传统的就业理论也将会被修改。

9.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变动关系,因此“两低一高”的现象不可能出现。即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和经济高增长率不可能同时出现。而率先步入知识经济门槛的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事实却证明了“两低一高”现象却是可以实现的。这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并不适合于知识经济时代。

10.投资理论。传统的经济学认为,投资必须首先考虑安全可靠、风险小、回报高。而知识经济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一般都是风险大、回报高,即风险与回报成正比。传统经济学中尚未形成高风险投资理论,这也决定着传统的投资理论需要修改和补充。

11.分配理论。传统的分配理论只说明,在农业经济时代剩余产品主要按对土地的占有量进行分配,在工业经济时代剩余产品主要按对资本占有量进行分配,而缺少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剩余产品主要应该按对知识掌握的多少进行分配的理论。这也表明传统的分配理论应该进行修改和补充。

12.流通理论。知识经济时代流通方式的特征是网络贸易和电子货币充当流通的媒介或手段,这是同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由此,传统的流通理论也应发生变革,新的代表知识经济要求的流通理论将会逐步形成。

13.产权理论。西方传统的产权理论,只着重分析私有产权是使效率更高的实现条件。而知识经济时代使效率更高的实现条件是知识的共有性和共享性,即知识被更多的人所掌握其成本就越低,知识只有被更多的人共享才更有利于知识创新。由此,私有产权产生更高效率说的传统产权理论应该修正。

14.商品价值理论。在传统经济学中有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从当今知识经济兴起和发展的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并不能消除商品经济(在目前出现知识经济和可预见的未来来看是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将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知识价值论能否确立呢?这也是需要用新的商品价值论补充传统的商品价值论。

15.垄断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垄断会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导致生产和技术停滞,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保罗·罗默却认为垄断的力量,它给公司从事参与技术性研究提供了动力。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劳动生产组织上的创新等等一切创新的首创者和开发者,在一定时期内会处于垄断地位,并可以取得高额垄断收益,而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法)却保护这种垄断高收益。这种现实情况的存在,不仅没有导致科学技术发展的停滞,反而更有利于刺激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也更有利于消费者提高消费的质量。可见,传统的垄断理论已经不能全面正确地说明垄断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要修改和完善。

16.后发优势理论。该理论是现存的“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认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后发优势”,因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一条发展经济的捷径,可以节省大量的研究开发时间和费用。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开发周期缩短,产品换代步伐加速,“后发优势”会大大减弱,仅靠跟踪学习和模仿,不能自己创新,只能是永远落后。因此,“后发优势”论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否成立,也有待探讨。

总之,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发起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同时也呼唤着新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经济学的出现。

第三节 知识经济兴起的背景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为何在20世纪末期面世,即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机构在1990年明确提出“知识经济”的说法算起,尔后是我国的吴季松教授在1992年《国际社会科学》杂志(英、法、西班牙文版)中提出知识经济的实质是“智力经济”的概念,随后是1996年经合组织(OECD)把知识经济明确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至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的圣哈辛托社区学院发表演说中首次采用“知识经济”的提法作为知识经济产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

从知识经济产生的最宽泛的背景来说,它是工业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从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上说,即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成为第一或主要的生产要素,它又是人类对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表现。从知识经济是一个时代角度来说,它又是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产物。由此,目前仅在我国国内的理论界对知识经济产生或形成的背景说就有多种,他们各自从不同侧面和角度阐述知识经济兴起的背景,都对研究知识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力求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角度,阐述知识经济形成或兴起的背景问题。

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同“生产过剩”和“资源短缺”的矛盾,是知识经济产生兴起的根本原因

工业经济自产生以来的一个伟大功绩,就是通过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和专业分工创造出了巨额的物质财富,使人类告别了农业经济时代的物质“短缺”现象。但是,在工业经济创造出无比强大的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也遇到了“生产过剩”的无情困扰,特别是1929年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大危机,打破了工业经济可以无限扩张的神话。这也就表明了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工业经济增长是有限的。可工业经济增长的有限性,被来自两个方面的干扰掩盖了,一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凯恩斯的通过政府外部干预经济过程的反周期理论和政策掩饰了工业经济增长的局限性;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重建带来的巨大社会需求掩饰了工业经济增长会造成“生产过剩”的局限性,由此使人们不能真正地认清以大量耗费自然资源做支撑的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质。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方面是西方工业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史上前所未闻的“滞胀”现象;另一方面是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多种自然资源几近耗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我们人类未来的更为深刻的思考。这些人不仅包括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人们,而且也包括提出“增长极限”论的人们,因为他们都是忧思人类未来的智者。正是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保罗·罗默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时,才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才有美国克林顿总统在20世纪90年后期指出的“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其实质就是知识经济”。

二、知识革命的出现,是知识经济产生兴起的前提条件

知识革命又称知识爆炸,是指在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并且使科学与技术知识联为一体同时与经济活动密切结合形成知识产业的现象。它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涵盖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信息革命,也涵盖思想革命、文化革命、信仰革命和行为革命等诸方面的知识革命。可以说是对我们人类有史以来所积淀的知识实行了全方位的变革,并且有着重大的创新。

这次出现的人类有史以来空前重大的知识革命主要表现为:

1.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对当代人类的全部知识重新作出了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分类。比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们根据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需求,把人类的全部知识分为了4类:(1)事实知识;(2)原理知识;(3)技能知识;(4)人力知识。这里所说的由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引出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就是指信息技术、生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等,以及与上述高技术相应的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生命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空间产业、海洋产业、环境产业及其各种服务业。

知识体系上的这种结构性变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当代的科学技术革命与新产业革命的双向互动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科的理论性的知识(显性知识)与经验类的知识(隐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步提高。

经合组织(OECD)对人类知识的源于当代科技革命和高技术产业化要求的重新分类,有益于知识和知识活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高,也有益于促进知识与经济活动的直接结合,更有益于人们深化对知识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要素或第一要素的认识。

2.知识的数字化和编码化。这是知识革命的又一重要表征,它不仅使计算机有了自己的语言,同时也使机器有了自己的通用语言。这是自2000年前出现阿拉伯数字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革命。

知识的数字化和编码化,使“数字”又一次表现出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它加速了可用知识存量的增长速度和知识流量的流通或传播速度,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和范围,它成为了信息技术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知识活动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3.知识活动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知识革命的这一表征,目前已为广大世人所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现已日益渗入到知识活动的全过程,即知识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各个方面。这种信息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与开发、教育、大众传播媒介、计量标准体系、法制部门以及为创新进行投资的金融部门等社会经济领域和文化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同时,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全球网络的迅速形成和广泛使用,促使人类的知识活动达到高速度、大范围、高效率。这也就大大加速了知识与经济结合的速度,甚至使知识与经济融为了一体。由此也突显了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从上述知识革命的表现可以看出,知识经济的产生兴起是与20世纪后期出现的知识革命密不可分的,知识革命为知识经济提供了智力资源的支持。所以,知识革命是知识经济产生和兴起的必备的前提条件。

三、高科技实现了产业化,是知识经济产生兴起的物质技术基础

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存在,都要有与之相伴随的物质技术基础。比如,农业经济时代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人的体力(劳力)加手工工具;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人的体力(劳力)加机器;知识经济时代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人的智力加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又称高技术(美国),或称高新技术(中国),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对人类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的技术,如核裂变反应堆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第一代计算机的技术等,被人们称之为“新技术”。到了70年代又有一批新技术涌现出来,而这时涌现出来的“新技术”同以往不同的是科学与技术间的原有概念界限越来越模糊,于是人们(美国)把它称为“高科技”,到了80年代人们又把这类的“新技术”改称为“高技术”,并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在我国人们则把这类“新技术”,习惯地称为“高新技术”。

高科技或高技术和高新技术作为一个专用名词,有它特定的含义和特征,目前人们对它的特征归纳为:高智力、高效益、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这样几个方面。所谓“高潜能”,则主要是指高科技或高技术必须是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影响,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扩散性,具有很高的态势和巨大的潜力。由此,并不是说注入或增加了一些高技术的传统技术就是高技术或高科技,按照目前国际科技工业园的规范标准,只有当某项技术中超过了70%是由高技术组成时,其传统技术才能被称为高技术。总之,高科技或高技术,是指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上的技术,是对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意义或能够形成产业的新技术。

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之所以成为知识经济产生并兴起的物质技术基础。从理论上来说,高科技产生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没有高科技产业也就不会有知识经济的存在,或者也就不能称其为是知识经济。因为只有当高科技形成了产业,成为了物质生产活动中的支柱产业时,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高科技不能形成产业,只是把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也就不能把高科技转化为商品或产品,从而也就不能用来满足社会成员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就不能实现高科技的真正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它也就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动力,知识经济也就无法产生和存在。从实践上来说,从首先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经合组织(OECD)的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以“高新知识密集度的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据统计,从1981—1992年十年间,经合组织(OECD)各国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中,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增长为7.94%,而其他全部制造业的产值增长仅为3.35%。其中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5%以上,而汽车业只有4%。经合组织国家知识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已占其GDP的一半以上(资料来源:高起祥《知识经济问答》第11页)。

因此,我国有的专家(李京文)指出,所谓知识经济,是发达国家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快速产业化,导致其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高级经济形态。在这一新的高级的知识经济形态中,一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及其组合创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群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二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手段和产品日益高科技化,社会成员的需求和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传统基础物质产品的依赖性下降,比例不断降低;三是在消费结构中,知识性消费,如文化消费、信息消费、教育学习消费等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四是在社会资产结构中,无形的知识资产占资产比重日益提高并有居主导地位的趋势。

由上述内容可见,高科技或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只有高科技实现了产业化才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因此,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不仅是知识经济的标志,也是知识经济产生、兴起和赖以生存的物质技术基础。

四、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知识经济产生兴起的必备条件

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兴起之所以要以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必备条件,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理解:

1.从理论上来说:(1)知识经济是在工业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而工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也就是说,一方面是工业经济的产生或出现,它是要以生产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为条件的;另一方面是工业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这“两者”的互动,一方面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断推动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说,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表现。以智力经济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为标志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比工业经济更为先进的经济形态,它的产生和兴起必然是要以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必备条件。(2)知识经济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即知识经济时代。这也就表明它不是仅以某一国家的经济知识含量的高低为标志,而是应以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程度为标志。因此,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角度要求来说,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兴起也必须要以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必备条件。(3)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要依靠智力和技术等这类无形资产的投入,科学有效地利用人类社会目前现有的稀缺资源和开发新的富有资源,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些显然也离不开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4)知识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高技术产业和信息网络,而高技术产业的技术领域较之于传统的钢铁、机械和纺织等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开发范围。比如信息科学技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光纤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等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群体中全面领先,这也就需要技术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互联网或“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更必须是要以发达的世界市场为条件。

2.从实践上来看:知识经济的产生兴起正是在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巅峰时刻出现的。首先,从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历史来看。从1820年至1913年经济发达国家进行“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期间,世界商品贸易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1820年世界贸易出口量仅占世界产量的1%,可到了1913年这个比率就上升到了8.7%;但是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是以商品为主,技术贸易量占的比重极少。从1913年至1950年期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其世界贸易率不升反降。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恢复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专利许可证制度的实施,使世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世界贸易率由1950年占GDP的7%到1992年已上升到13.5%。而且这时的世界贸易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即技术贸易比重大大增长,数额增长迅速。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65年国际技术贸易为30亿美元,1975年增至110亿美元,1985年达到了500亿美元。从1975年至1985年的十年间,国际技术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6.3%,高于同期世界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2%的速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电子计算机软件贸易飞速发展,从1990年的11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2600亿美元,到2000年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达到了平均每五年增长一倍的速度(资料来源:李京文《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第82—83页)。据有关专家(李京文)指出,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20世纪后二十几年间,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科技和知识贸易的地位迅速提高,不仅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增加迅速,而且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且认为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经历了一个从“吨重型”产品(造船、机械、化工)为主,到“公斤型”产品(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器)为主,进而又变成“克重型”产品(微电子、新材料)为主的过程;这表明了知识在财富的创造系统中正在日益取代有形物质的地位。同时,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和升级,还可以带动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也成了国际间传播科技知识和科技成果的主要渠道。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知识经济产品兴起的时间是同世界技术贸易迅速发展的巅峰时间是一致的,即高科技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时期,“两者”是紧密联系着的。其次,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过程来看。知识经济的产生兴起也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巅峰时刻出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以说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过程。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所谓国际化、全球化、地区化和集团化等称呼,但其中的“化”,都指的是一体化,都有某种协议和共同遵守的规则。一体化在过去很长时期由于国际贸易不发展的原因发展很慢,只是到了二战后才发生了一次质的变化(在二战前它是帝国主义列强剥削、掠夺、奴役别国人民的手段),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国经济发展的快慢成败,在很大程度上看是否参与一体化和参与的程度,闭关自守则肯定落后。由于国家一直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在战后推动一体化加速发展中(如缔结关贸总协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长时间都把一体化称为国际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开始,特别是冷战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出现了又一次飞跃,一方面是宏观层次的国际化在世贸组织成立后进入一个新阶段,另一方面是体现微观层次一体化的跨国公司有了高度发展。从此,人们就更多地称为全球化或全球经济一体化。也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知识经济也开始产生并兴起来了。所以,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知识经济产生和兴起的必备条件。

第二章 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什么是知识经济的探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和政界掀起了高潮。在我国特别是江泽民在1998年2月4日对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所报告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传播,更是极大地活跃了国内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研究探讨。由此,对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也就出现了多种的理解和说法,本文主要对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理解进行归纳。

第一节 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形成过程

对于“知识经济”的定义,目前国内外的学术理论界和政界大都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所给出的定义为标准,即“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一定义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或智力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的一种经济形态;二是在知识经济的生产发展过程中,知识和信息可以形成产业,即主要以高科技产业的形式为基础存在的经济。

对于“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形成过程,国内外学者目前主要有三种认识:一是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信息经济”概念的提出至90年代“知识经济”概念的正式提出为标志;二是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使高科技日益产业化的大量涌现至90年代“知识经济”概念的正式提出为标志;三是认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和40年代“三次产业”概念的提出至90年代“知识经济”概念的正式提出为标志。本文认为“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与形成的过程,最早可追朔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和4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初步探索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不少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根据当时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走势,作出了多方面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其中英国的著名经济学教授阿·费希尔,在1935年出版的名为《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依据发达国家经济历史演进的产业结果和特征,首次提出了著名的“三次产业”的理论,即第一次产业:农业;第二次产业:工业;第三次产业:服务业。尔后,在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运用费希尔的理论进一步把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发展时序,划分为“三大部门”,即第一产业部门:农业;第二产业部门:工业;第三产业部门:服务业;并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社会的剧变》一书中,进一步提出“旧的机器设备将由新兴的‘知识技术’取代”的理论观点。另外,在1959年美国学者德鲁克也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

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是1961年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信息经济学》论文中,明确提出了“信息经济”的概念。

随后,1962年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F.马克卢普在他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并认为知识产业包括:(1)教育业;(2)企业的研究与开发(R&D)部门;(3)传播业(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4)信息设备;(5)信息服务业。他还在文献中指出,美国在1947年至1958年的十年间,知识产业平均以每年10.6%的速度递增,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两倍;到1959年,美国从事知识产业的劳动力已占全部劳动力的31.6%;195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29%来自知识产业。

另外,1968年美国的经济学家富克斯在他的《服务经济》一书中还提出了“服务经济”的观点。还有美国的E.F.丹尼森,他通过对1954—1959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中认为,技术创新和管理、企业组织的变革等这类“知识进展”的因素,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1%。

综上所述,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末期,学术理论界已对发展趋于饱和的工业经济走势,提出了诸多的经济新概念,但对于究竟是什么?却是不确定的。这标志着人们在努力探索着人类要从工业经济社会形态走出来,进入一个新的经济社会形态。

第二阶段,对知识经济概念的认识趋同和迅速深化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20年时间中,人们对知识经济的实质和主要特征的认识上趋于一致,即集中在“知识及其创新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或因素”,“信息和高技术或高科技是未来新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以及“知识产业”、“信息产业”和“高技术或高科技产业”诸方面。例如:

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S.库兹涅茨认为,知识存量的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被利用时,就成为经济总量高比例增长的动力和经济结构迅速变化的源泉。同时,美国经济学家华·罗斯托在他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认为,这将是一个“新的经济成长阶段”。另外,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Z.K.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一书中提出,我们面临一个“电子技术时代”。

1973年,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他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再次提出“信息和知识将是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变量”;并认为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和指导革新与变革;这反过来又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结构”。他还从五个方面概括了后工业社会的特征:(1)经济方面:以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4)未来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5)决策选择:创造新的“智能技术”。同时,在1979年贝尔认为他对“后工业社会”的提法比较含糊,建议用“信息社会”的概念来代替“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更为确切。

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博士发表了震惊西方世界的《信息经济论》,打破了由费希尔和克拉克创建的产业结构“三分法”理论,提出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四大产业结构的新分法及其计量方法。

1980年,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代表作《第三次浪潮》出版,在该书中大力宣传了“后工业经济”,提出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新经济是“超工业社会经济”,他指出:“我相信我们已处在一个新的综合时代的边缘。”在随后出版的《权力转移》(1990年)一书中,托夫勒认为,随着西方工业国家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的主宰力量将会由资本转向知识。在同年,法国记者和专栏作家让·塞尔旺·施赖贝尔也发表了《世界面临挑战》一书。该书作者认为,信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而又取之不竭的资源,而自然资源与能源在地球上却在日趋枯竭。并且在该书中直接用“信息社会”概念代替了“后工业社会”和“超工业社会”等提法。

1982年,同是未来学家的约翰·奈斯比特在他发表的《大趋势》一书中,从10个方面阐述了美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提出人类即将进入“信息经济”的社会。他在书中认为:“知识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驱动力”,“信息经济社会是真实存在的,是创造、生产和分配信息的经济社会”。并且他还把“信息社会”概括了四个特征:(1)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2)价值的增长不再是仅仅依靠劳动,而是要通过知识获得;(3)人们注意和关心的不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未来;(4)信息社会是知识密集的社会。

1983年,美国企业家约翰·霍肯撰写的《下一个经济》一书中认为,“物质经济”是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它是以大规模使用和消耗原料、资源和能源为基础,其特征是机械化;而“信息经济”则是减少产品和劳务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其中的智能和信息比重的经济。

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罗默发表了具有权威性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一文,明确指出了“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把知识直接列入生产函数,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他还通过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构建分析,指出了“创新知识积累可以创造出更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产生出新的、改进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通过持续增加知识技术的投入,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他还进一步提出“知识的投入可以通过它的溢散性特点,几乎在不用额外投资的情况下重复利用,便可以促进收益的递增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在1986年,罗默还借鉴阿罗在1962年提出的“从干中学”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与技术相关的知识效应对生产的外在影响(隐形或内隐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自80年代中期以后,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如卢卡斯和格鲁斯曼等人,也都持有与罗默相同的理论观点。比如,卢卡斯则在1988年开发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的模型,并以此来说明“技术和知识创新”可以使收益递增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又如,格鲁斯曼和赫普曼1991年则从研究与开发(R&D)的角度提出模型,分析了企业通过R&D的投入和参与,可拓展消费的多样性或产品的专业化程度,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这些理论,可以说都是美国“新经济增长理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日本学者界屋太一出版的《知识价值革命》一书中提出了要以“知识价值”取代“后工业社会”等概念的设想,并指出:“进入80年代以后,多样性、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出现,就是知识价值革命发生前的预兆”,“未来的社会是知识价值社会”。

1986年,英国的福莱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一文中,提出了用“高技术经济”的概念命名新型经济形态,并且强调“高技术经济”是“新型经济形态”的“产业支柱”群体的名称。

1988年,中国的世纪伟人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以及“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观点。

综上所述,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人们对知识经济概念的认识,不仅迅速深化,而且也已近成熟。

第三阶段,对知识经济概念的确立时期(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之所以成为知识经济确立的重要时期,其主要是人们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已不再是学者们的理论探讨与多种概念的并存,而是统一于“知识经济”这一种概念的共识上。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知识经济已不是“信息经济”、“高技术经济”、“新经济”、“后工业社会”、“超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等多种概念,而是统一于“知识经济”这一种唯一的概念共识上了。同时,知识经济概念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即知识经济概念不仅在学术理论界和科学技术研究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而且也得到了联合国组织、世界经济组织、企业界、政界及其要人诸界的关注、认同与肯定,并且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实际行动。从而使“知识经济概念”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概念一样,成为了划分人类经济时代的重要的又一新概念。其知识经济概念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类型和性质。

1992年,我国的吴季松教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132期撰文提出“由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支配的经济——智力经济”的概念,明确了知识经济的实质问题。其后他又在多种刊物和著作中对该观点进行论证和说明。

1994年,美国阿斯奔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建的信息探索研究所,在该所出版的《1993—1994年鉴》中,以《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本质》为总标题,发表了六篇从不同方面论述“未来信息社会”特征和本质的论文。在其第一篇题为《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地位:把信息转为行动》的论文中明确指出:“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正如资本和能源在200多年前取代土地和劳动力一样。而且,本世纪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由体力为主变为智力为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已变成信息密集型的经济,信息和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经济属性。”

另外,由C.温斯洛和W.布拉马在1994年合著的《未来工作:在知识经济中把知识投入生产》一书中,不仅明确点明“知识经济”的概念,还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了较完整的论述。同时还提出“管理智力”是获取和利用高价值信息的关键,也是知识经济形态下企业在市场取胜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而且还提出了“知识工人”的概念。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所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首次以国际组织文件的形式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并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在该《报告》的最后总结里说:“事实已使人们越来越清楚:知识是支撑OECD国家经济的最重要因素。”

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诸多公开演说中谈到“知识经济”,并且明确指出:“美国出现的新经济实质是知识经济”,“我们迈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着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等等诸多关于知识经济的观点。

1998年,江泽民在众多公开讲话中强调“知识经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并且明确指出:“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等等诸多关于知识经济的重要观点。另外中国科学院在1997年10月起草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在1998年又起草了《知识创新工程》的报告。

1998年,世界银行把《世界发展报告》1998年版改名为《发展的知识》,其主题就是强调要“以知识促发展”,并且在《发展的知识》中明确宣称“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是知识经济概念的确立时期,使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成为了我们划分人类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标志,它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划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知识经济理论上的探索就可以终结,而是为了说明今后在理论上的探索要在知识经济概念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深入进行下去,通过与时俱进地深化对知识经济形态的理论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经济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我们通过对知识经济概念的初步探索时期、认识趋同和迅速深化发展时期、最后确立时期这一提出和形成过程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概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人类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研究的重大成果。在这一成果中,既有学者们的探索,也有科学家们的研究;既有政治家们的敏感,也有记者们的宣传,直至国家首脑和国际组织的正式采用。由此,可以说“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是一个科学的概念。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内涵

按照经合组织(OECD)关于知识经济的定义,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说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要基本生产要素的经济,是通过对知识进行生产、分配和使用达到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经济。它不同于农业经济主要依靠人的体力和自然条件使物质财富缓慢增长的经济;也不同于工业经济主要依赖资本和技术,拼命耗竭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使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经济;知识经济乃是通过人类所创造的和运用的知识,不断地建立人、自然、技术的新平衡(动态平衡),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传统经济学相同,也同样研究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谁在生产?如何分配?如何消费?诸方面的问题。因此,正如研究农业经济要确切了解什么是“农业”,研究工业经济要确切了解什么是“工业”一样,研究知识经济也要首先了解什么是“知识”,以及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一、知识的涵义及其分类

1.知识的涵义

知识,从其词义上来讲可以称之为“知道”和“认识”了的意思。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定义“知识”。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牛津高级现代英语词典》中认为,“知识是在实践中接触到的信息,了解和懂得的事物”。《法语词典》中认为,“知识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知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这一定义说明了两点:(1)知识的来源,是人对社会实践的结果,先天就有的知识是根本就不存在的;(2)知识的本质,是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知识”作为人们认识的范畴,其认识的范围包括物质世界、经历世界和心灵世界三个方面的认知过程。又由于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知识的涵义,也就是人们(类)认识世界的过程的结晶与从事实践的思想、工具、手段及其创造未来的理想和设计的统一,是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这也就是说,知识涵括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即既有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有精神世界的认识。表现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反映与追求的思想和作品,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管理科学)。由此可知,“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其涵盖面十分广泛。

国内有的专家学者(吴季松)为了从知识经济学角度进一步把握“知识”的内涵,把“知识”划分为四个层次:

(1)外部客观世界中的原始的、未经组织的资料可以称为“数据”,它是外部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其存在不依赖于人类对它是否认识。

(2)作为外部世界中的客观事物的数据被人感知后,无论是自己感受到的(直接经验),是他人告之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的,都成为信息,信息就是最初的知识。信息一般是没有经过组织的,非系统、表面化的“数据”资料。

(3)人们在获得信息、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整理,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信息就上升为知识。目前,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及各种应用软件提供的内容,就可以称之为知识了。

(4)人们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由此及彼的递推,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就把知识上升到理论。理论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码表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软件开发就是对理论的掌握与运用。其知识层次的发展简示如下表:

2.知识的分类

人们(人类)为了认识和运用知识,说明各自要论证的问题,就对知识进行了多种的分类。

例如,我们上述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划分,就是对知识进行了大系统或体系的归纳分类,也就是把人类知识归纳为两大系统或体系中。这种归类划分,可以使人们在对知识的理解上简洁化。

又如,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把知识归纳分类为“生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两大系统。他说:“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773—774页)毛泽东对知识的归纳分类,是为了强调当时的延安青年要勇于投入到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洪流中去,要与工人农民等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结合为一体,完成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任。可以说也是对知识分类的一种非常精辟的阐述。

总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般把人类社会的知识划分为两大体系,即自然科学体系和社会科学体系。其自然科学体系中的知识,又可以细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类,除去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各细门类外的一切门类的知识,则归为社会科学体系中。但是这种分类法,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高科技产业化的强劲冲击,人们便开始把这些传统的基础学科,按照生产的需要进行了重组与分类,即形成了目前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管理科学诸门类。目前不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沿着这一新体系进行,而且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学科也按这一体系设置;甚至一些教育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中学课程的设置上也开始按这一新体系进行着探索了。

另外,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各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学科开始大量涌现出来。其表现为:一方面是社会科学开始大量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如:现代经济学大量使用数学的方法,不懂高等数学和运筹学、控制论等新的近代数学分支,已经很难成为一个现代的经济学家了;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也大量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得出规律;还有如技术经济学、数理语言学和决策科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是在同一门类中的各学科相互交叉与融合的现象也大量涌现,产生了许多新的交叉与界面学科,如:生物化学、海洋物理和工程力学等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又如:教育经济学、经济伦理学、商业心理学和工业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由上述可见,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无论是传统的基础学科,还是传统各学科的分类标准与方法,都受到了知识经济到来的挑战,使对知识传统的分类方式或工业经济时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知识分类的方式,已不大适用于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了。于是,人们开始探索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学科体系和分类方法。

目前最有权威性的对知识的分类方式,应当是经合组织(OECD)在1996年提出“知识经济”时,按照知识的性质对知识所进行的分类方法,把人类知识划分为四类,即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知道谁会做的知识。尔后,我国的知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吴季松教授认为,如果仅了解了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还只是处于人们运用知识的阶段,而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创新”。为了强调“创新”,吴季松教授又加上了两类知识,即知道什么地方和知道什么时间做的知识,知道是多少的知识。这样也就把人类知识划分为了六类,也就是目前人们认为适用于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知识分类法。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

这类“知识”是指关于事实现象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对从事任何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们认识事物或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你要讨论问题,就要首先了解这是什么范围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的范围确定了,才能谈得上知识。这类知识可以说是对同类信息的归纳后得出的结论,如果对于“是什么”知识的欠缺,必然会造成决策上的不确定性。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

这类“知识”是指客观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理性知识。它属于科学理论范畴的知识,它的产生和再生产需要专家学者或研究机构、大学来取得。这类知识是在确切了解了问题是什么之后,进一步对该事物或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后取得的理性化了的知识。这类知识能使人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理论知识,可以说是当今“知识经济”产生的基础。

(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

这类“知识”是指做某些事情或解决某些问题的技艺、方法、诀窍方面的知识。它属于“技术”范畴的知识,它对于从事实际生产活动或工作人员尤为重要。这类知识是在了解了事实和理论知识之后,在解决问题时必须要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如果不具备,也就不能对问题进行实际上的解决,所谓“知道是什么”和“知道为什么”也就成了空谈。

(4)知道谁会做的知识(Know—who)

这类“知识”是指涉及谁知道和知道怎么做某些事情或解决问题方面的信息知识。它属于“经验”范畴的知识,它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尤为重要。这类知识是在探索“怎么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必须要解决的,关于经验与判断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如果不具备,也就是说如果你找不到或不知道谁是相应的专家,那么也就很难提出或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对策。

(5)知道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做的知识(Know—where when)

这类“知识”是指在解决发生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的问题时所提出的具体方案方面的知识。它也属于“经验”范畴的知识,它是在了解了“怎么做”和“遇到了问题向谁请教”以后,要开始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在他人的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否则你就不能提出解决发生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的问题的具体方案,因为他人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即使与你所面临的问题极其相似,但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你必须有所创新,才能拿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如果你只是完全依照他人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行事,往往不能真正解决你在特殊情况下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6)知道是多少的知识(Know—quantity)

这类“知识”是指在解决问题时的定量化方面的知识。它也是属于“经验”范畴的知识,是在了解了解决问题的地点和时间之后,还必须要尽可能地定量化。因为定量化是确定一个事物本质的关键,所谓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成了谬误,就是指在区别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往往由于“量”与“度”的不同,使此事物转化为了彼事物或者说由此问题转变为了彼问题。因此,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定量了,才能使这一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由于此事物不是彼事物或此问题不是彼问题的关键在于“量”与“度”的不同,从而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定量化,也需要通过创新才能得到解决。

在上述六类“知识”中,其中前两类知识,即知道是什么和知道为什么这两项知识,一般都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图像和数字等知识载体表达出来,人们也就可以通过学习、传授的方式较为容易地获得。我们称这两类知识为“外显性知识”或称“编码化知识”。这类知识由于便于人们相互沟通,成为了共享知识。而后四类知识,即知道怎么做、知道谁会做、知道什么地方和时间做、知道是多少这四项知识,一般不易用文字、语言、图像和数字等知识载体表达出来,而主要是依靠人们的主观洞察力、直觉、预感或者人们的亲身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往往又是深植于人的头脑之中的、不易外化的知识。所以我们把这类知识称为“内隐性知识”或“非编码化知识”和“意会知识”。这类知识由于深植于个人的头脑、行为和经验之中,往往不便于人们相互沟通与共享,而恰恰是这类“内隐性”知识又是“创新”的源泉或起点,它对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对人实行“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挖掘这类知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知识的特性

知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同其他物质相比较,也具有自己的特性。根据目前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知识存在的无形性

知识的这一特性,是指知识本身既无形体,又无重量,也无色彩和味道的客观存在物的性质。

人们日常所感触到的无论是“隐形性”知识,还是“显形性”知识都具有上述的品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感触到的如科学、技术、信息、计算机、摄像机、文字、语言、书刊、影视等知识产品,它们只是知识的载体,而并非知识本身。总之,作为人脑产物的知识它既是无形的,又是客观存在的。

正是由于知识具有这一特性,使得知识不能直接度量,只能借助于人力资本和知识产品进行间接的“余值法”来度量,人们目前把知识或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或产品称之为“无形资产”。同时也正是由于知识具有这一特性,才使得知识的威力和价值深不可测。

2.知识使用上的不可消耗性

知识的这一特性,是指知识本身在使用过程中,永远会存在下去,是用之不竭的一种资源。

知识的这一特性,也决定了把它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过程中去,就会产生收益递增效应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效果。也正是由于知识具有这一特性,才使知识成为了永远是内生的、可再生资源。

3.知识的共享性或共同所有性

知识的这一特性,是指对知识本身人人都有享用的权力,不会被某个人或某些人所垄断。

知识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在对知识的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它可以同时供无穷多的人共同使用,而且对同一知识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也就越大,其成本也就越低。这也就为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全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有知识产权法来保护知识产权,但仍然不能消除知识共享性或共同所有性这一特性的内在本质要求。其原因在于其他人可以通过购得知识产权并使用该知识,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并不因出卖了该知识的产权后,就丧失了该种知识。

4.知识的可传播性

知识的这一特性,是指知识可以流传和扩散。

知识的这一特性,对“内隐性(形)”知识和“外显性(形)”知识都是适用的。隐形性知识可以通过“干中学”或特殊的教育方法而得以传播,显形性知识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而广泛传播。与一般物质、商品和劳务相比,知识传播得越广,其成本和价格也就越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越高(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今天,发展对外贸易、进行经济技术交流、引进人才、发展教育和建立互联网等,都是进行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

5.知识在运用上的互补性

知识的这一特性,是指各种知识或各学科知识之间在运用上存在着互相补充、互为强化的关系。

知识的这一特性,在“外显形”知识与“内隐形”知识的结合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引进的许多技术项目在使用过程中其效果不理想,究其根本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只注重对外显形知识(设备、图纸等)的引进,而忽视了对内隐形知识(技艺、诀窍)的引进。另外,知识的这一特性也可以从当今多学科相互交叉地大量涌现得以说明。

6.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创新性

知识的这一特性,是指人们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会使知识不断创新或创造出新的知识。

知识的这一特性,一方面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在社会实践的“干”中,能够实现对原有知识的创新,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会有所发明和有所创造;另一方面是表现为人们在进行知识的相互交流过程中,总会受到某种启发,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创新。

当然,知识具有创新这一本质特性发挥得如何,也还取决于政府、教育界、企业界、科学技术研究界等社会各界为知识创新活动所提供的客观条件。

三、知识与经济的关系

知识的源泉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又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知识与经济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人类无论是处在原始经济时期,还是处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期,还是进入知识经济时期,都是要把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之中的。可以说,人类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史,也就是人类对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的历史。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中,对知识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知识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着重大的区别。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表现即是知识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上的变化和替代,这种变化和替代,并不是说旧时代的生产要素消失了或不再被人们利用了,而是在生产要素的构成中,一种在旧时代并不存在、并不重要,或者并不具有独立意义的生产要素产生了,并且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有关专家考证,人类在原始经济时期,其主要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力,由于对知识积累得极少,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可以不计入。人类进入农业经济时期,其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劳力、土地和少量的知识,少量的科学技术知识被间接地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去,到了农业经济时期后叶,资本出现了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人类发展到工业经济时期,其基本的生产要素是资本、自然资源、知识和劳力;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知识被广泛地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活动能力,使科学技术成为了生产力,但是工业文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决定的意义上讲主要是得益于显形性知识;而大量的隐形性知识被排斥在主流知识论视野之外,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人类知识观不同程度地带上了唯科学主义和唯理主义决定论的色彩,也使得知识活动充满了浓重的贵族特权气息;在20世纪后半叶“后工业时代”出现的反科学主义、非理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批判浪潮,所针对的正是这一工业文明知识观的偏执倾向。而在知识经济时期,知识积累相当丰富,高科技迅速发展,超量信息应用于生产,数量巨大的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知识产业成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在这一时期,其生产要素的排序则是知识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力;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和人力资源取替资本和劳力排在了生产要素的第一位。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知识经济时期,隐形性知识将同显形性知识平等地被纳入人类知识的视野之内,甚至并被看作是显形性知识得以产生的原动力和源泉;可以说,对隐形性知识的重视和强调,是知识经济区别于工业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重视和强调隐形性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今提出“重视知识和尊重人才”、“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以及“强调素质教育”等这类命题的立论的基础,也是推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组织行为变革的根本性条件。例如,在推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方面,表现为把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了空前的地位,即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地区之间的竞争也是对人才的竞争,等等。在对组织行为和组织内涵的变革方面,以企业为例来看,现今人们对理想的企业的组织管理,已不再仅仅是把企业作为一个为着生产、营销和利润最大化而处理客观信息的组织,而是一种为了把员工的个人知识转化为由组织共享和放大,并进而创造成可为组织所固有的新知识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努力将员工的个人隐形性或内隐形知识最大化并实现创新的组织;显而易见,在这里组织已经变成了一种生产能够导致组织自身创新的组织形式。

总之,知识与经济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与发展,其知识与经济的关系也就越是密切,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将取代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人类经济活动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将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强。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知识的积累也会更加丰富,高科技会更为迅速地发展,科学技术等这类可编码的显形性知识与对创新活动具有重大作用的非编码的隐形性知识,将会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得到更快的发展。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念等也将会发生深刻的革命,知识生产将会更富有大众性,使无限多的人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马克思曾预言过的人对资本的解放和人对异化的克服,将会因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大大地向前迈进一步。

综上所述,对知识经济的内涵,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一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实质是以人的脑力劳动或智力为主要资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要支柱、以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为社会纽带的全球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是人类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之后的一个新的经济时代。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其指标体系

为了更为准确和具体地把握知识经济的内涵,还需要进一步了解知识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以及度量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这两个问题。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必然具有许多与工业经济不同的特征;又由于知识经济目前仅是初见端倪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正处于萌芽的状态,使得目前人们还很难以准确地辨认和识别,有些特征可以说还没有显现出来。由此,目前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特征为何,众说纷纷,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标准。就目前国内的相关文献来看,对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概括,就存在着二特征论、四特征论、七特征论、十特征论、十二特征论、三十特征论等等,其各具特色,有的高度概括,有的则具体细分,有的则侧重角度不同。本文综合上述诸家要点,对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九个方面:

1.从经济活动的生产要素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第一生产要素的经济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中,其经济活动虽然不能离开“知识”,但同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诸生产要素相比较,资本这一生产要素是处于第一位的,而“知识”仅是作为外在的辅助性的要素在发挥作用。

在知识经济中,其经济活动从目前来说虽然也不能离开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这些生产要素,但“知识”已作为首要的内生性的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重大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例如:在20世纪初期,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知识的贡献率占其他生产要素的比重是5%至10%,到二战前上升到20%,二战后达到30%至40%,而在20世纪后30年迅速上升到50%以上。从而使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末叶率先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门槛。

2.从经济活动的生产社会化手段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中,其经济活动的生产社会化手段,即社会各企业或经济单位之间、各国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相互联系的手段,或者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的实现手段,主要是把物质形态的交换作为相互勾通的手段来实现的,或者说是通过“物流经济”的手段(方式)来实现生产社会化的。

在知识经济中,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和企业或经济单位相互之间的经济交往联系,或者称生产社会化的实现,是以“信息化”作为主要手段来实现的。

所谓“信息化”,目前一般理解是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上的普遍化,或者称普遍使用信息技术作为经济活动的手段。

信息技术或称信息科学技术,是指对信息的获取(收集)、传递(传播)、处理(使用)等方面的技术。从目前来看,信息化的形式主要包括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人类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服务诸方面的活动,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处理或完成。这也是人们把知识经济称为“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

3.从经济活动的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

在长达200年的传统工业经济历史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由轻纺工业为主导型的产业结构,变革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型的产业结构。在其产业结构发生这种重大的变迁过程中,尽管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但是并没有使科学技术作为产业而独立出来,更没有使科学技术产业成为经济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而仅仅是把科学技术划并在“三次产业”中的第三产业之内,使它处于依附于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地位。

在知识经济中,其产业结构将是以高科技产业或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它将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而且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率先步入知识经济门槛的OECD各国的经济增长情况来看,目前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大都占国内生产总产值的50%以上。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把知识经济称为“高科技经济”或“高技术经济”。

4.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结构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是以“脑力或智力劳动”为依托的经济

在任何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劳动力都是构成经济活动的主体要素,但从劳动力自身的结构上来说,它是由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构成的。与此相应的旧的社会分工,也把劳动者区分为体力劳动者(劳动者以体力劳动为主)与脑力或智力劳动者(劳动者以脑力劳动为主)两大类型。

在工业经济及其以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其经济活动中都是以体力劳动者或劳动者的体力劳动的投入为主要资源的经济活动,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社会物质财富或物化劳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人们把这种经济习惯地称之为“劳力经济”。

在知识经济中,由于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成为了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它们都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由此,在经济活动中必然也就要求脑力或智力劳动的投入大量地增加,从而使脑力或智力劳动在社会物质财富或物化劳动中占有了较大的比重。同时,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而任何形式和方面的创新活动,也都必须首先是人的脑力劳动的结晶。可以说,任何的“创新”活动,离开人的脑力劳动都是不可思议的。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知识经济称之为“智力经济”。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出现的“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以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人数,大大地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阶层”人数,也都说明了知识经济是以“脑力或智力劳动”为依托的经济。

5.从经济活动中的企业生产方式来看,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生产方式,是以生产规模的“小型化或轻型化”和“个性化”、“多样化”的非标准化生产方式为特征的经济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中,其企业生产方式的显著特征是:规模“大型化”,生产“标准化”和“批量化”。并且凭借着此种特征,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市场,满足社会需求。由此又引出了“高能耗”和“强污染”等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后果,以及诸多的社会生存的矛盾。列宁当年在论述帝国主义的存在将会使战争不可避免时曾指出:“资本主义工业越发达,原料越缺乏,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生产原料的战争,将是不可避免的。”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其企业的生产方式之所以要向“小型化或轻型化”和“个性化”、“多样化”的非标准化方向发展,其原因:一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使生产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企业也就必须采用“船小好调头”的经营方略加以应对,从而使企业生产规模“小型化”;二是知识或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大都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附加值高的特点,从而表现为“轻型化”;三是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大大提高,其消费结构越来越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和新颖化,企业生产也必须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四是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与此相适应的企业创新的结果,必然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及其产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等“非标准化”。同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命力、开拓与占有市场的竞争力,也主要是取决于对其生产经营方式及其产品的创新能力,而不再是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产品的标准化、批量化,这也必然使企业的生产方式向“小型化”、“轻型化”和“个性化”、“多样化”等非标准化方向发展。

6.从经济活动中的投资形态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中,其经济活动中的投资,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资金、设备、土地、水、能源和原材料等这些有形资产的投入。并且这些有形资产投入的多少决定着经济增长的快慢和经济规模的程度,可以说这类有形资产在经济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中,其经济活动则是以知识、智力这类无形资产的投入为主,并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然知识经济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作为对高科技产业及其风险资金的投入,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知识和智力这类无形资产的投入,它也就不能称之为高科技产业。因此,知识经济是资产投入无形化为主的经济。目前美国的许多高科技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已超过了总资产的60%,同时也得到了较高的回报。例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始终保持近4%的增长率,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依靠信息和高科技产业带动的,而传统支柱产业(汽车、建筑、制造业)只占14%,其中汽车业仅占4%。又如,美国科技工业园中一些被称之为“小巨人”的公司又称中小型跨国公司,它们通过电子咨询、电子金融和电子贸易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一般人均年产值超过10万美元,取得了巨额的利润。

7.从经济活动的管理方面来看,知识经济的管理主要是实行“以人为本”和“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管理的经济形态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其管理的重点是围绕着生产而进行的对人、财、物的合理调配或配置,以谋求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数量上的增长)。

在知识经济中,其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实行以人为本位的管理和以实现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管理。这主要是因为,知识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企业或经济单位兴衰的关键所在;而知识创新的源泉又是来自于对人的智力的开发。由此,在知识经济中,对人的管理就不能像传统的工业经济中那样,把人同物一样当做可以由管理者任意调配的资产或物资,而应该是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机制,把每个人的各不相同的智力潜能开发出来,进行知识创新,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企业的共同的和谐的发展。

我们这里所说的“知识创新”,是指对知识研究与开发的最新成果。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知识创新”,不仅表现为研究过程中的某种“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成果,而且必须把这些“新发现”或“新发明”进一步开发出来,直接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去,能够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因素,才能称之为新知识或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这种概念,对管理者(尤其是政府和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极为重要,目前发展知识经济并不是说多培养了一些学历高的人,或者企业多吸收一些高学历的人员,就等于发展了知识经济,也不是说发表的所谓科研成果的论文和论著多了就是发展了知识经济,而必须是把科研成果开发出来同经济活动相结合,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新要素时,或者说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时,才能称之为在为发展知识经济做贡献。

另外,对于“知识创新”的内容,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资源、新人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这五个方面。在目前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条件下,对上述“五新”说的理解,一般是:(1)新产品,在目前知识经济的新产品就是知识产品,如软件、程序决策系统、专家咨询系统,还有品质大大优于传统农作物的基因农作物,等等这类高科技产品。(2)新技术,是指处于人类科学研究的最前沿的技术。在目前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技术,就是指人们目前讲的“高技术”或者叫“高科技”,如现今的环境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科学技术诸方面,都是目前的新技术。(3)新资源,目前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资源,主要是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源,如信息、知识、科学和技术等这类无形资产,都可称作是新资源。(4)新人才,目前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人才,主要是指以高科技术创业者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化人才群体。(5)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目前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科技工业园区。

8.从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运行系统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

所谓“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所引起的世界各国及其企业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合作与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的现象。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既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趋势,同时又与知识经济的兴起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出现了布满全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使得国家、企业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劳动、技术等经济活动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使得各国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明显。二是高科技术产业的开发领域十分广阔,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都不可能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空间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等诸方面都全面领先;同时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又会不断扩展出科技新领域,使科技新领域层出不穷,任何国家和企业都不可能垄断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各企业只能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发各自的技术领域。知识经济的这种开放性,也就要求世界各国、各企业间在互利合作、优势互补的条件下,谋求共同发展。因此,世界各国、各企业的经济运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必然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

9.从经济活动运行发展的目标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是“人与自然、技术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中,其经济活动的特点是,利用科技进步和驱使劳动力(体力劳动),尽可能多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资本利润最大化。极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人的异化现象(使人仅为经济增长而进行生产活动的现象、人成了会说话的机器为生产而生产的现象等等)的出现。

在知识经济中,其经济活动:一是建立在高科技产业基础之上,可以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富有的和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的自然资源;二是把“知识”这个可以不断创新的生产要素,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加放到生产函数中去,发挥着经济增长递增的作用。由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技术相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

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是指用来衡量知识经济标准的“量”化的体系。

由于知识经济现在还处于尚不成熟的初期,人们以现有的知识经济发展条件来定的“指标体系”,只能是作为理论上的一种探索,不可能完全准确与科学。从目前国内有关知识经济指标体系的文献来看,大都以经合组织(OECD)专家提出的指标体系为蓝本进行阐述。

根据经合组织(OECD)专家提出的初步的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下述几项内容:

1.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高科技产业创造的产值应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

2.在科研方面的指标,有两项:

(1)科研经费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工业经济后期的1%左右,上升到3%以上。

(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工业经济后期的40%,上升到80%以上。

3.在教育方面的指标,有两项:

(1)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以往的2%至4%,上升到6%至8%。

(2)一国劳动者的平均文化程度要达到中等专业学校的水平。

4.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求高科技产业所占比重,大约为65%左右。其中:(1)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生命科学技术产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3)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产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4)海洋科学技术产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5)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6)空间科学技术产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软科学(组织、管理等)技术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

总之,是要求上述各项的产值都要大大高于传统工业经济中相应的比值。

5.在劳动力结构方面,在知识经济中,要求在投入高科技产业的劳动力必须大大高于投入现代农业和工业中的劳动力。其具体指标是:(1)在知识经济中,用于农业的劳动力要占总劳动力的10%以下;(2)用于工业生产的劳动力要占总劳动力的20%以下;(3)用于高技术产业生产的劳动力要占总劳动力的40%以上。

此外,用于衡量知识经济的主要指标体系中,还有人口增长率、人均寿命、生活的业余时间、城市化水平、宣传工具的作用、社会组织水平、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等指标。与工业经济后期相比,知识经济中人口增长率极低,城市化水平会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时及工业经济时期的上升趋势转向下降趋势,宣传工具的作用程度巨大,社会组织水平会很高,组织程度极为复杂,估计人的平均寿命要在70岁以上,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很高。同时,也还有知识经济的生产指导思想和理论、生产的目标体系与价值观诸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如: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人、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系统平衡论”理论;而传统工业经济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则是“征服自然”和“社会财富论”。知识经济的目标体系是“人、科学技术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而传统工业经济的目标体系则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知识经济的价值观是“知识、创造”;而传统工业经济的价值观则是“金钱至上、竞争”。

总之,知识经济的上述指标体系,都是为了帮助人们从“量”的方面来把握知识经济的内涵,尽管目前它还不够十分精确和完整,但它对目前和今后的一定时期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知识经济同工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区别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三章 知识经济的运行过程

知识经济的运行过程也就是知识经济的生产总过程,它同一般物质资料的生产总过程相比较,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特点。

知识经济的生产总过程同一般物质资料的生产总过程一样,也包括:知识的直接生产过程、分配过程、交换过程和消费过程,这样四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运行环节。其中知识的直接生产过程是知识经济运行过程的起点,知识的直接消费过程是知识经济运行过程的终点,知识的分配和交换过程是连接直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中间环节。它们“四者”之间的相互辩证关系同物质资料的生产总过程是相同的,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即知识生产的数量与质量及其规模决定着知识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与质量及其规模。同时,知识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状况,对知识的直接生产过程又有着反作用,即知识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及其规模也会影响到知识的直接生产状况。

知识经济的运行过程同一般的物质生产总过程相比较,也有它的特点:(1)从知识生产的要素来看,虽然也是劳动者的劳动和相应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投入,但其投入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者的智力,即主要是指由特定的人才和技术的组合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其投入的生产资料主要是知识创新的体系及其相关的知识信息,即指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所等组成的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新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知识的创新系统及其相应机构部门和设施设备。(2)从知识生产的运行过程来看,其往往又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联系很紧密的或交融在一起的。例如,学术的研究成果往往会在交流(交换)过程中产生出新的创意;又如,在对某项新科研成果的使用、吸收和消化过程中,也会出现某种创新等等。(3)从知识生产的成果来看,其主要表现为专利、方法、工艺、诀窍等无形产品,同时也包括一些创新的高科技含量高的物质产品。

根据知识经济生产运行过程的上述特点,我们具体分析了解一下知识经济的直接的生产过程、直接的分配过程、直接的交换过程和直接的消费过程诸方面的具体形式、特点、内容要求及其规律问题。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直接生产过程

知识经济的直接生产过程,是指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创新或创新知识的过程,不仅在生产中的创新,而且在知识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创新,也都是属于知识经济的生产。同时,它也是知识生产要素结合的过程。

知识生产过程的特殊性,还在于它主要是通过人脑对原有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创新的过程。所以,知识的生产活动离开人脑的思维活动便无法进行。

一、人脑的思维过程

据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舍别尔教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人脑研究的成果认为,人脑是由5000多万种、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一神经网络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可称为感觉神经,即能够感受外来刺激,发出冲动的神经群;一部分可称为运动神经,即能够引起肌肉运动或腺体分泌的神经群。其“两大部分”神经体之间通过中枢神经形成相互交叉、相互反馈的信息传导系统,把接触收集来的感性信息通过推理加工的过程再现出来。

按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在人脑的主体之外存在着客体,即客观物质是第一性的,人脑的认识是第二性的。但同时人脑的认知过程又不仅只具有机械地“复制”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产生出联想、辨别事物,进行思维推理的功能。也就是能够制造出新的知识,具有创造性的功能。这种思维的创造性,一般要受到历史的限制,所以恩格斯曾指出:“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5页)

人脑的思维过程从理论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把外部物体或事件译成符号;二是通过推理(通过提出假说或通过计算)产生出新的符号;三是再把这些新的符号重新译成外界物体,形成新的知识和信息。这里要指出的是人脑的思维过程无论是处在哪个阶段,它都是对已有的信息与知识的加工过程。尤其是理性思维,比自动或直觉思维更为重要,它使人表现出创造性和生产出新知识。

人脑生产创新知识,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人脑对已有的信息与知识的记忆存储,再经过人脑理性思维的推理加工过程,达到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然后在这种“主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自己的行动,发现新的事物和认识它的本质,开发出新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中人脑对已有信息和知识的记忆存储是基础,人脑对记忆存储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理性的思维推理是关键。这是因为:一是从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这三种类型的记忆的转化过程来看,感觉记忆是对外界刺激转变为神经兴奋并传导到感觉缓冲器(人脑的一部分)中,经过选择进入知识系统的阶段,形成短期记忆。在短期记忆阶段,是把对外界的信息与知识进入感觉记忆后进行加工转变为有意义的符号,然后加以储存,形成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就是把上述两个阶段经过加工了的有意义的符号长期保留下来,形成人脑的信息与知识的仓库,以便于快速检索,它是人脑进行思维的基本信息与知识的来源。二是从人脑思维推理的过程来看,人在推理时要经过直接提取、系统推论、情景联想、组块储存等方式过程,与记忆发生联系,把感性认识的个别性、表面性和局部性,通过思维加工、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等一系列的推理过程,形成对原有信息与知识的理性认识,即形成一般性的、本质性的、全局性的、间接性的、抽象性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使人达到了对某一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它能够更加正确、更加深刻和更加完全地认识客观与主观世界,从而形成人对知识创新的能力。当然,在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转化关系的理解上,我们不能机械地划分为相互隔绝的两个阶段,在实践中实际上是人在感知客观世界时,就会产生理性认识的萌芽;这时的人就已经具备了许多理论知识,也就是说在感性认识阶段就有了理性知识的介入。同时,理性认识也不能脱离感性认识而思维,实际上人脑在感受信息与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时,也时常需要到感性认识中去核对校正,以便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相互交错的思维过程中,推理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最后把这种本质和规律借助于图形、音响、文字和语言符号,对理性知识进行解释和表现,实现知识的创新。

人脑在生产创新知识的过程中,它同物质的生产一样,也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知识生产的投入,主要是能够保证生产人员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以及基础文化知识条件。如生产人员要能够吃饱、吃好,能够安心从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同时还要建立一个较庞大的信息与知识库,才能生产出知识(产出)。但知识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较物质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更为复杂,其随机性较强。例如:有时有很多的投入,但产出却较少,甚至没有产出;有时没有增加投入,而却生产出比正常情况下多得多的成果,这在物质生产中是没有的或极少见的现象。知识生产之所存在着这样一种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对知识生产的能力,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环境、智力、专业、技术和学习研究的勤奋程度、组织管理的水平等条件,以及受个人的使命感、兴趣、爱好、灵感、好奇心等精神趋动因素的影响也较强。这也说明,知识产品的生产,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突发性。一般来说,对知识生产者单纯采用经济利益刺激的作用较小,有时甚至向他们提供再大的物质利益刺激,也不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

二、知识生产的方式

知识生产的方式,是指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它一般采取个体的生产方式和集体组合的方式进行。

在古代,由于科学知识不发达和专业分工不细,科学家大都为自然哲学家,他们往往是一些既懂自然科学,又是社会学家的“全才”。在这个时期,知识的生产过程大多采取个体生产的方式。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知识的迅速发展,各类科学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某一个人或一些人,已不可能再是通晓各门类科学知识的“全才”科学家了,他们各自只是知晓某一个或几个专业学科的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只能在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些专业方面创造专业知识,而某一专科的知识又很难形成以知识产品为中心的综合知识。因此,这个时期知识的生产就需要采用集体组合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在每个人或某一专业领域创新的基础上开展合作。近代以来,人们在对知识的生产上大多采用集体组合的方式进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生产中采用分工与协作的共同劳动方式,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生产力,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率,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性,并发挥出他的这种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366页)。在集体组合的方式中,又有知识生产者之间个人的合作形式,亦有采取企业来组合的形式。在当今,企业的组合形式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它通过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就能使集体的知识超过分散的个人知识的总和。同时,采用企业集体组合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生产,还可以避免因某一个人的中途离开,而使某项知识的生产活动出现停顿的现象发生。这是因为,在企业或组织单位内部,一种知识可以同时让几个人知道,其中一个人的中途离去,不会对企业或组织单位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

辨别“知识生产企业”的标准,在当今一般都是以知识对企业产品价值的贡献率是否超过50%的量来衡量。但是由于在单位时间内知识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大多于体力劳动,由此,在理论界一些人认为,在企业的人员构成中,只要知识劳动者达到30%到40%,就可称作是知识生产企业。并且还把知识生产企业划分为不同等级:当知识对产品价值的贡献率在51%至70%的区间内,称为初级知识生产企业;当知识对产品价值的贡献率在71%至90%的区间内,称为中级知识生产企业;当知识产品价值的贡献率超过90%,称为高级知识生产企业。

知识产品生产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各种不同专业的专门人才集中在一起组合起来的企业;另一类是把专业相同的专门人才集中在一起组合起来的企业,如各类设计院所和科技院所等等组织单位。知识生产企业还可以按“有形”与“无形”的标准来划分:有形知识生产企业,是指具有厂房、领导班子、组织系统、研究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后勤部门等这种类似于工业企业的知识生产企业。无形知识生产企业,是指一些由两个人或两人以上的个人成立一家公司,他们可以有一间办公室,也可以在家办公,通过互联网与在家里工作的雇员联系,下达任务,确定完成的期限,验收成果,支付报酬,然后通过向使用者或消费者出售产品,获得收益的知识产品的生产企业。从当今世界上的一些知识生产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实践来看,许多的知识生产企业都是首先从“无形企业”开始逐步发展成为“有形企业”的。其比较典型的如1975年由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创办的美国微软公司,在创立时仅有3名雇员,其产品也仅是一种;尔后,微软公司先后与IBM、苹果、日本NEC等公司合作,才使自己迅速成长起来,其产品也从1975年的一种增加到1995年的200多种,雇员也从3人增加到1.78万人,其收入也从1.6万美元增加到59.37亿美元,年均增长89.9%,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知识生产企业;比尔·盖茨也成为了世界首富人士。再如我国的北京联想集团,最初是1985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拿出20万元人民币作资本,让20余人“下海”办“三产”,在两间小房子内办起了计算机公司。他们的第一项业务是组装科学院购买的500台IBM计算机,发给各研究所使用,并由他们负责人员培训和机器的维修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个集团已经形成了拥有6个经营方向,即QDI板卡公司、集成系统公司、电脑公司、科技发展公司、工业投资公司和科技园,拥有了19家分公司,在海外设有21家分支机构,成为净资产16亿元,职工6000余人的典型的知识生产企业;尤其是在该集团的电脑公司的350余人中,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人员占20%,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80%,使其成了一家标准的知识生产企业。

从当今世界各国知识生产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无论是像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等采取科——工——贸发展的道路,还是如北京联想集团等采用贸——工——科的道路,他们共同的经验:一是企业中必须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他们既是创造新知识的源,也是吸收消化外来先进知识的流。没有他们既不能创新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吸收运用外来的先进知识成果。二是企业中必须拥有相应的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开发技术。如果没有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也就不能体现出开发技术。如果没有这三种技术形成的生产制造,也就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成本控制,就无从体现科学的新思想、新观念。三是企业中必须要确立经济全球化的理念,开展全球经营,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要适合当今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趋势,开展全球经营,积极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活动,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获取吸收知识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对产品应用情况的反馈信息,改进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等,使产品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增强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知识生产企业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在全球经营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各国的最优秀人才加入到自己的企业中来,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为创立和发展知识生产企业纷纷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众多科技工业园区,都是为了促进本国知识生产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根据世界各国开办科技工业园区的实践认为,形成科技工业园区必须要具备下述一些基本条件:

第一,科技工业园区要有知识做靠山,要形成技术创新中心,具有科技“孵化器”的功能。一般来说,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大都要依靠一所大学或一个科研机构才能建立起来。例如,没有斯坦福大学,就不会有旧金山附近的硅谷;同样没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就不会有中关村科技一条街。而且要把知识创新作为科技工业园的核心和灵魂,否则也就起不到科技工业园的作用。比如我国的台湾省在高新技术方面曾采取“不当第一而做快速追随者”的战略,目的是为了节约创新成本,发挥“后发优势”;但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仿制越来越行不通了,它们只好开始开发饭店、自行车车行和洗衣店等传统企业的软件。这一事例说明,科技工业园一定要把知识创新放在首要位置。

第二,科技工业园区要形成人才库,要具有各方面多学科的人才。一般来说,除了需要有专业研究人才和综合研究人才外,还特别需要市场开发人才,没有格罗夫等人就没有英特尔公司,没有盖茨就没有微软公司,没有柳传志就没有联想集团。这是因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市场开发人才的努力,产品就迈不出厂门,也就不能产生出经济效益,企业也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没有开发人才的努力,市场信息也就不能尽快地反馈到企业中来,其产品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改进与创新、更新换代,那产品也就必然会失去它的生命力。

第三,科技工业园区要设有风险投资基金。这是由于知识生产的创新过程风险很大,科技创新研究人员也往往是有知识而无资金,所以在各种投资中风险投资对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都有风险投资基金,它们以资金入股,科研人员则以技术入股,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在没有风险投资基金的地区,往往要由政府提供这种资金,或由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给予帮助,以便促进知识生产的发展。当然有些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采用引进外资的方法来解决。

第四,在科技工业园区要形成科技企业群。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只有一两家公司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大批公司。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各公司之间的竞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汇集各种人才,便于他们之间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五,在科技工业园区要建有一个新型管理机构。该管理机构要能够向入园的公司提供资金(特别是风险投资)、咨询、教育、信息和其他各种相应的服务。这是科技工业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另外,在对科技工业园区的地址选择上,最好是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和环境优美,能够与周围地区协调发展的地方。

我国现已建立了50多个科技园区,有些已基本上具备了上述条件,它们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有些则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一些科技工业园区没有知识靠山,没有技术创新中心,没有风险投资,一些科技工业园区为了钻国家对科技工业园区优惠政策的空子,重数量、轻质量,搞了许多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项目,不能起到和发挥科技工业园应有的示范作用;有些地区设立的科技工业园区数目过多,分工不明确,出现园区机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还有许多人把科技工业园区错误地理解为不受市场冲击的“经济保护区”,他们的企业入园后,不重视知识创新,不提高产品质量,竞争意识淡薄,使得一些公司活力不强,甚至有的出现连年亏损,也有一些管理机构把对科技工业园区的管理像对钢铁业、化工业、纺织业等传统产业那样进行传统方式的管理,条条框框很多,对企业鼓励风险尝试和宽容失败不足,激励公司所有职工的创业精神不够,还没能认识到科技工业园区与传统产业区在管理上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整顿,对达不到建立科技园区基本条件的所谓园区要实行关闭,才能更加有利于科技工业园的发展。

三、知识产品的类型

我们前面说过知识产品是无形的,由此很难把它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但同时各种知识产品在使用或消费中,最终会依附于某种物质或载体形态上,从而使知识产品由“无形”变为“有形”,形成可感觉的东西。目前我国的一些知识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根据这种“可感觉”性,把知识产品划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类,是纯学术知识产品。它主要是以各种论文和专著为表现形式,满足人们的学术需要。这类知识产品的共享性很强,需要对它实行保护,使他人不能盗用发现权、发明权和著作权,这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法律明文规定。但其所获取的经济利益在各国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在美国发表一篇论文不仅没有稿费,而且作者还要向杂志编辑部门交纳审稿费。目前在我国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出版编辑部门不仅不向作者收取审稿费,而且还会向作者支付一定数额的稿费;二是出版编辑部门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文章发表后,有的会向作者支付稿费,有的则不向作者支付稿费。出版一本发行量小或者较小的专著,作者要向出版社交付补贴费,这对于作者来说,其目的一是为了扩大知识的共享面,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第二类,是对制度、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成果。它主要是以各种战略、战术、方针、政策、预测、决策、规划、计划、规则等等方面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形式表现出来的,以满足社会各项工作的需要服务的。这类知识产品主要包括:

1.制度创新

制度可分为宏观的社会制度与微观的企业或组织单位制度等等。制度创新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增强社会的活力和提高生产力。这里我们仅以社会制度创新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社会制度创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新旧社会制度的替换;另一种是在某一种社会制度内的制度变革。

从新旧社会制度的替换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每次由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的变革,都会对增强社会活力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某一种社会制度内的制度变革来说,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都证明了,如果一种社会制度不进行制度的变革或称社会体制的改革,就会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停滞。例如: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它先由私人个体资本体制演变成股份经济体制,再由股份经济演变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体制,又由私人垄断演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资本主义制度内的上述体制或制度的变革,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所谓的“黄金时期”。再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内的体制或制度的改革来看,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20多年的实践,使我国的人均GDP从250美元增加到现今的1000美元,由温饱型社会步入了小康社会。

2.组织创新

人作为“社会动物”,从一出生就会生活在家庭这一组织内,以后便是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工作单位等组织中。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大小不一,现今最大的组织单位是联合国,最小的组织单位是家庭、班组和其他基层组织单位。有了组织,就有组织创新问题。

组织创新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例如:行政组织创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经济组织创新可以开发出新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军事组织创新可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等。

组织创新的起因主要有:一是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科技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社会与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等等,都会要求进行组织创新。二是工作效率低下是开展组织创新的重要原因。例如在1998年我国国务院进行组织机构的重大改革,它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需要,另一方面是为工作状况自身改革的需要。比如一个组织不团结、内耗严重,就需要进行组织变革。

组织形式可分为行政等级式、按照职能划分式、按产品划分式和矩阵式,每种组织形式都会有优缺点。以后三种组织形式为例来说,其各自的优缺点如下图表:

从上述三种组织形式来说,它们都是人们以往知识创新的成果,但各有其利弊。如果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吸收它们各自的长处,避免其短处,就还可以出现新的组织创新。但从理论上来说,无论人们如何创新出新的组织形式,都还会使新的组织形式有其优点与缺点并存。因此,人们在根据当今社会的现实要求以及知识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组织创新时,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组织创新的基本策略原则:一是要以人员为中心,进行组织创新。这就是要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在组织内部创造相互信任的气氛。二是要以任务为中心,进行组织创新。这就是要重新设计和安排好每个职工的工作。三是要以技术进步为中心,进行组织创新。这就是要改变完成任务的方法。四是要以结构合理化为中心,进行组织创新。这就是要重新安排职权、责任和决策程序。

3.管理创新

管理从理论上说是一门科学,从实践上来讲又是一门艺术,其内容很多。就目前来说管理科学理论的创新可以分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这三大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最早是1880年泰勒工程师通过在美国米德维尔钢铁公司进行“生铁搬运试验”,记录每个工人的每一动作和劳动时间,然后进行分析,选出最简练的操作方法来培训工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管理方法。他以这种试验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是1929年哈佛大学的梅奥教授通过在美国西屋电器公司进行“霍桑试验”,包括对车间的照明、继电器装配室、面谈和车床布线等诸方面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影响状况的观测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于1949年提出了行为管理理论。该种理论的要点主要是:①一个人除了谋求物质利益外,还很重视精神需要;②生产效率除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的发挥,而后者又主要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和单位人际关系的影响;③企业中除了正式团体外,还有非正式团体,后者是无形的组织形式,经常左右职工的行为;④职工除了注重物质激励外,还很重视感情、安全和归属感等精神激励。因此,管理人员不能根据自己的本性、爱好从事工作,而要重视人际关系,关心员工,同他们经常交流意见和感情沟通,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行为科学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或“创新”主要表现在将“经济人”改为“社会人”。管理者要调动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不仅要重视物质激励,更要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中,要提及的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表:

从上述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赫兹伯格把马斯洛的需求五个层次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归纳为激励因素;把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归纳为保健因素。这些都说明精神激励对人的积极性的发挥起着重大作用。

(3)现代管理理论。它是在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内容的扩大。除了继续重视降低成本、增加产出外,更加重视人的管理及其智力的开发,强调市场调研,把决策放在管理的首位。二是管理组织形式的多样化。除推出事务部制、矩阵制和立体制外,还不断改进职工参股的形式。三是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广泛使用系统分析、投资决策、线性规划、排队论、对策论、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等管理方法。四是管理手段的自动化。广泛采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从产品设计、生产组织、质量控制、物资管理、人事管理,直到用户调查、用户参与等等诸方面,都实现计算机化;特别强调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可以起到减少管理层次、节省开支、提高效率的作用。五是管理模式不断增加。现在几乎没有一家跨国公司是采用完全相同的管理模式的,IBM不同于英特尔,微软不同于NEC(日本),松下电器不同于日立公司,等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会形成多种管理理论的再生与创新。

此外,还有随着当今知识经济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美国茨维基教授又提出了网络管理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将研究所、企业、实验室、课题组和个人这些知识创新元素,通过网络组成纵横交错的矩阵,发现、支持、组合、更新创新节点,激励创新能力,使智力资源和各种网络为新节点服务;并且根据创新节点的需要,置换矩阵元素和转置矩阵,把若干最活跃的创新节点组成新的子矩阵,服务于创新活动。

第三类,是以物质为载体的知识产品。这类知识产品包括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劳动者的新经验和新能力,制造出来的各种物质产品。该种知识产品能满足人类对生产和生活的直接需要。这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环节在于:首先是要进行基础研究,开展试验,发明新的技术原理或技术;再进行应用研究,形成产品原型或模型;然后再进行开发研究,进行中间试验;在中间试验成功后再进行设计,建设相应的工厂和机器设备,购进原材料,培训人员,进行试车;最后生产出成品,向市场销售,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当然有些产品的生产过程环节可以少一些,如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过程环节可以少于工业。

第四类,是以文艺作品为载体的知识产品。这类产品的具体种类繁多,如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曲艺、小品、相声、音乐、美术、雕刻等等,它们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文化、娱乐需要。因为人类的精神需要一般可以分为学术、文化、工作和娱乐诸具体种类。

第五类,是以人体为载体的知识产品,即克隆人。克隆技术从原则上解决了无性繁殖的关键问题,为实现“工厂造人”克服了技术上的障碍,这是400万年前形成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一次人的生命革命,它可以满足自己“长生不老”的需要。这里之所以把克隆人技术单列出来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是因为它与克隆羊、克隆牛、克隆治病等等克隆其他的生物不同,其克隆羊和牛等这些知识产品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而克隆人既不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也不是满足其精神需要,而是为满足人体自身“再造”的需要。虽然现今欧盟通过了禁止克隆人的决定,美国也不许用预算资金开展这项研究,但在这些禁止之外,主张开展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还有很大的活动余地,可以说克隆人的出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即使将来联合国通过了禁止开展克隆人的研究与生产,人类也许会经过长期的努力,把克隆人的技术运用于克隆人的某些部位,如克隆人的肢体、克隆人的内脏器官等;也许将来人类为了加强对其他星球的开发和利用,克隆出适合其他星球条件所需要的“人”来。

四、知识生产的规律

知识的生产也就是创新,知识生产的规律也就是知识创新的规律。对于这一规律目前理论界正在探讨之中,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认识。就当前来说,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把知识创新的规律归纳为下述六条:

第一条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创新。这也就是说知识创新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只有继承前人成果才有发展创新。实践证明,所有科学家无一不是在认真、广泛、深入地学习掌握了前人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有自己的创新的。这一规律说明,不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就想成为发明家、科学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条是知识创新总是以人的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人类为了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使自己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才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使知识创新为自己服务。可以说,人的需要是知识创新的原动力。从知识创新的历史来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什么知识产品,科学家和劳动者就能将它们创造出来;地球上没有的物品和物种,只要人们需要,他们也能用化学的、生物的和物理的等等技术将它们创造出来;由于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源的有限性,才有科技人员和劳动者开发出许多节物、节能、节水的技术。当然人的需求是无限的,正如当人类创造出“矛”,必然要会制造出“盾”;当“盾”的功能超过“矛”时,又必然制造出新的“矛”来。人类需求过程中的这种“矛”与“盾”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推动着人们的知识创新活动。

第三条是知识创新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由于知识创新往往需要人脑的灵感,其成果的形成往往带有突发性,所以有些人就认为知识创新是偶然的。如日本学者堺屋太一曾说:“不见得所有的技术都是‘需要’这一社会性要求的结果。特别是那些成为改变社会全貌的契机的关键技术……常常是人们偶然的发明创造,这也有一点类似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突然性差异。”(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三联书店1985年中文版,第95页)这种看法是欠妥的。从哲学上讲,偶然性的背后总是存在着必然性。一种技术如果没有社会需求,就会变成无用的东西,人们也就不会努力去研究它了。就是一些能改变社会全貌的关键技术,在其偶然性的背后也有必然性。因为:一是关键技术的出现与人类的知识积累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例如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500—400年前的古希腊留基伯所提出的原子论,这中间又经过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和试验,才有了1945年的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二是只要有社会需要,这种技术迟早会被发明出来。三是就社会需要的某一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往往不是一个人在进行,而是多人都在研究。但是能够最先或最早把最终研究成果公布于世的往往是某一个人。这种现象在知识创新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某一个人刚刚登记了某项创新技术的专利后,仅过了几分钟就有另一个也来登记。这是时常发生的事。

第四条是知识创新的道路是沿着由综合到专业,再到专业与综合的并存的轨迹进行的。人类知识创新的历史证明,古代科学家大都是被称为“自然哲学家”的全才,他们的研究创新活动是综合性的;到了近代,出现了强调专业化的趋势,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由此也使许多科学家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专才,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知识创新;到了现代,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到来,知识创新存在着两种趋势,一是专业分工继续深化,使每个人,即使是有名的科学家,也只能在其专业的某个方面成为专家,使他对整个专业,尤其是对其他专业,成了“门外汉”;二是各种学科、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强烈,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这类学科可统称为软科学。这表明现代知识创新向着综合性发展,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他们为了知识创新的需要,也必须采用“联合攻关”的方式从事共同研究活动。

第五条是知识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按几何级指数增长。据有关专家乐观的估计,在1500年以前,整个欧洲每年出版的图书只有1000种,而当进入20世纪,仅在1950年就出版了12万种,也就是说图书出版的速度20世纪50年代的10个月就等于1500年前的100年;到了60年代中期,全世界每天出版的图书就有1000种,到了90年代又以几倍的速度高于60年代。知识创新的速度按几何级指数增长的原因:一是知识创新与知识创新手段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的关系。这也就是说,知识创新的速度越快,使知识创新的手段越先进越发展,而知识创新手段越是先进和发展,就会使知识创新的速度越快。“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状态。二是从商品经济角度来说,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比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多得多,由此使国家政府、集体和个人可以把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知识创新中来,这又使知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关系。也就是说知识创新越快,使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而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对知识创新的投入也就会更多,促使知识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总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发展,知识创新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第六条是知识创新的方向与国内外经济、政治及其军事形势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在苏联解体之后,冷战局面结束,世界形势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这时世界各国纷纷将军用技术转为“民用”,知识创新的重心也在从军用向“民用”转移,知识分布的“东”“西”差距在缩小,而“南”“北”的差距在扩大,全球原有的“东”“西”矛盾已经转化为“南”“北”矛盾。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直接分配过程

知识经济的直接分配过程,就是指知识传播到人脑的过程。这是因为知识只有通过传播才能扩散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和人的头脑中去。在知识的传播扩散的分配过程中,能用语言、文字、图形、数码等符号或信号表示的显性知识表现得最明显,而那些深藏于人脑中的不易用符号或信号表示的隐性知识则不易表现出来,所以知识传播,主要是指显性类知识的传播。

一、知识传播的形式和意义

1.知识传播的形式

知识传播按其载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形式。

(1)电子传播形式

这是以广播、电视、音像视听、电话、电报、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为载体的传播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知识传播形式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多。这些形式既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知识。

电子传播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快,适应了当今知识更新速度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要求,解决了很多人无法到学校去接受面对面的课堂教育的困难。这同时也使得电子传播形式所传播的知识数量不断增加,内容不断更新,传播面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无线电广播讲座到电视讲座,再到当今的网络教育,科技进步推动了知识电子传播形式的发展,而这种传播形式的扩大又为其技术的更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非电子传播形式

这是以邮政、书刊、图书馆、专刊、档案、咨询、文化馆、博物馆、展览会馆等为载体的传播形式。这种传播形式在过去及现在都发挥着知识传播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电子计算机及网络的开发、使用和普及,使这种传播形式又被输入了新鲜的血液——网络系统,使得它们能够在更小的空间以及更快的速度完成传播知识的任务。因此,在当今这种形式也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非电子传播形式。

(3)教育传播形式

当今的教育业很多都是利用电子和非电子传播形式集中进行知识传授的行业或产业。自人类有史以来,可以说教育一直是并且将来也会是最重要、最系统、最正规的知识传播形式。其最大的优点或特点在于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知识是双向流动的,并且知识的传播者在“传道授业”与知识接受者在“解惑除疑”的过程中,可根据知识接受者的及时反馈,使知识传播者及时调整知识输出的数量、内容和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之间双向的知识交流碰撞出新的知识点,成为知识创新的原点。

按照教育者的不同,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大部分。孩子出生后接受的是父母和家人的教育,当孩子进入教育机构后,家庭和社会必须与学校教育同步而行,否则学校教育将前功尽弃。也就是说,对人的教育活动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一般来说,对中学以下未成年人的教育,其家庭教育的方法、内容和方式,对他们的影响更甚于学校教育,而对大学生或成人来说,社会的文化氛围影响不亚于学校。如果仅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来说,其学校教育仍是知识传播最重要的形式。也正因为如此,在当今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各国也就更加注重学校教育,加大教育改革和教育投入的力度,以便造就一代高质量的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新人。这也是摆在我国当今教育发展面前的头等大事。

2.知识传播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如何在实现知识共享的分配使用中居于有利地位,获取较多的知识份额,这只能靠知识的传播。近些年来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都表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人力素质已经成为了生产函数的内在重要部分,即成为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在主要动力。同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越是高级化,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作用也就越大。在当今世界各国面向市场、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变革过程中,一个能够主动应变的、能够响应创新潮流要求的“教育+培训”的知识网络传播体系,才是提供合格劳动者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这个知识网络传播体系不断给劳动者以新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和完善机会均等的环境条件,才能为劳动者打开通向知识经济的大门,实现知识的共享。

在当今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在今后5年内由于缺少合格的熟练工人,估计GDP会少增长5%,相当于2000亿美元。例如,由于计算机日益复杂的原因,许多美国青年人不愿意学习这个专业,在1986年这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有5万多人,到1995年时降到了3.5万多人。美国国内计算机软件人员不够,就采用向国外“加工订货”的办法,招募这类人才,仅印度就有75%的软件人员在为美国服务。又如1997年美国缺少高级技术人才34.6万人,国内一时培养不出来,就采用“放宽签证”的办法,从国外引进人才。据估计1998年美国缺少高级技术人才6.5万人,1999年为9.5万人,2000年为11.5万人,大都采用上述两种办法,通过“引进”来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这就证实了这样一条规律,即人才越多,知识经济发展就会越快,就越是感到人才不足,形成了“良性循环”;反之亦然。为了使人才又多又快地出现,也只有靠发展知识传播手段才能尽快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在目前世界知识的分配是不合理的,少数人进入高等学府,学习先进的知识,而几亿文盲被拒之知识大殿之外。据统计,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只占有20%的信息和知识量;而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却占有80%的信息和知识量。信息和知识贫困将给发展中国家走上富裕之路带来新的障碍,发展中国家要摆脱信息与知识的贫困状态,就要大力发展教育扫除文盲,积极发展知识信息传播产业,同时发达国家要想真正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也应该把发展教育、传播知识放在重要地位。

二、学校教育系统

学校教育历来是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自然也是进行知识分配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学校教育系统除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设立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这类正规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必要方式和手段外,还包括当今迅速发展起来的成人教育、夜大、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班等等,也属于学校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学校教育的经验表明,要使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幼童成长为能够创新知识的人才,学校教育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接触、学习、领会以往的知识,继承前人的优秀知识遗产;另一方面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要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上升一步。在当今世界各国教育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面临人才激烈竞争的世界和知识经济兴起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要走在别人的前面,不仅在于有没有教育,更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教育,要以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重要的标准。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学校教育系统要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和社会未来的需要,调整知识结构,使知识教育结构与人才的能级结构相适应。所谓知识教育结构,依据现代教育的要求,学校教育系统要文、理、工并重,学校等级划分要比较科学,各类学校的分工要比较明确,特别是各类大学要办有自己的特色,使他们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改革教育和教学体制,培养出各具特色的多方面人才,真正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发动机和推进器。这是因为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各学校,尤其是各高等院校正如一个人不可能成为所有专业知识的“全才”一样,没有一所学校能够胜任为各行各业、各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科技工作培养人才,学校也必须要有分工,要各具特色。由此,学校教育系统内要建立起合理的知识教育结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以及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知识教育结构的调整。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起到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作用。所谓“人才能级结构”,是指不同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比例构成,它是人力资源中的主体结构,也是人力资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由于科技劳动的复杂程度不同,在一个科技系统中,需要有不同层次的人员在智能上的相互补充,以发挥整体优势所要求的。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需要具有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相互配合的问题。从教育系统来说,尤其是学校教育,应当尊重这一要求,实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要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需要,培养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人才。合理的能级结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宝塔型”的。具体来说,在一个科技部门或教育机构中,高、中、初级人才要配套,形成梯队。例如,在一个科研单位中,如果没有辅助人员,初级和中级科研人员不足,那么高级科技人员就会缺乏帮手,需要把一定的精力花费在一般性的事务上。这一方面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科技队伍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据国外的一些文献介绍,合理的能级结构,在基础研究机构中其高、中、初级研究人员中的比较合理的比例为1∶2.3∶3.7,在应用研究机构中较为合理的比例为1∶3.5∶5.8,在发展研究机构中较为合理的人员比例为1∶2.3∶8.1。这当然只是一个大致的比例,不同的科研机构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能级结构。学校教育系统也应该确定能级结构,在作为主体的全日制学校教育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少,就体现了一种“宝塔型”或称“金字塔型”的教育结构的特征。当然这种人才能级结构的模式,也同其他事物一样,是发展变化的。例如,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经济活动中的科技含量会越来越高,这就会使每一种工作中所需要的简单劳动会越来越少,而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需求会越来越多,由此会使能级结构呈现出新的型态。但是,无论社会和科技如何发展,以及市场对人力资源质量需求上如何变化,都需要一定的能级结构是不可改变的。要求变化的是我们的知识教育结构,要与人才的能级结构相适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教育系统,只有依据这一规律的要求,使自己的知识教育结构与人才能级结构相适应,才能在当今世界对知识的激烈竞争的分配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我国的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口文化程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也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具体情况见下图表:人口的文化水平 (%)

从上表的数字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同美国、日本相差不多,主要问题是我国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太多,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太少,在1996年我国的这个数字只占1990年日本的10.4%和美国的4.9%。这个数字表明,在同发达国家的比较中,我国在知识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教育系统要通过深化改革,使它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扩大教育范围和规模,提高教育的质量。根据我国当前教育的状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增加教育投入。我国现在对教育的投入偏低,是制约我国教育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我国对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在1996年只占GDP的2.4%;而在1992年加拿大对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占GDP的7.6%,新西兰占到了7.3%,南非占到了7.0%,伊朗占到了5.5%,埃及占到了5.0%。二是坚决实施义务教育法,消除我国的文盲和半文盲人数;同时要逐步延长受教育的年限,建立终身教育制度,使人“活到老,学到老”。例如美国的终身教授讲7年课后,带工资进修一年,去学习新的知识,这个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三是要扩大技术教育的规模,采用多种方式培训技术人员和在职工人。四是国家要继续抓好一批高质量大学的建设,使它们尽快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校,为知识经济培训高级人才,其他学校让地方和民间去办。五是要使各校具有特色,专业设置要与经济建设、市场需求,特别是要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六是要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作大事来抓。当然除了以上几点外,也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也需要抓好,例如我国在合并学校的过程中,应该是当合并的合并,而不是为合并而合并,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知名度不仅在于学校规模的大小,而主要的在于办学质量的级程高度。另外还有要处理好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扩大招生数量以来,在教育培养中注重质量的问题;还有如何采取新举措坚决打击买卖文凭和其他腐败行为等等诸方面的问题。

三、网络教育系统

网络教育方式,是在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先后使用电话、电报、电视、无线电等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在20世纪中后期由计算机单机走向联网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最新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出现,可以说它既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体现。

网络教育最初可以说起源于美国,1969年底,在美国国防部的资助下,加州大学、犹他大学和斯坦福研究院的四台电脑按照分组交换的原理连成了一个网络。在1993年美国政府又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尔后世界其他国家纷纷响应起而效之,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通讯革命”的浪潮,使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用户以很高的速度增长起来。据统计,从1988年开始,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一直以每年翻一番的爆炸速度在增长。网络的全球化为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方式和手段,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教育与学习,以及休闲与娱乐等诸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影响作用,它也将会成为改变我们的现实世界和创造我们未来世界的重要工具。

网络教育的出现,是知识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与学校教育相比,能使知识传播的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泛,它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威力和重大的作用。从某种极端的角度来说,各类学校在全世界只要办一所就够了,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从事学习活动。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体现知识的共享性,还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和节省教育资源。同时,网络教育与最早的无线电广播讲座,到后来的电视讲座,以及各种电化教学中所采用的录音带、录像带这些远程教育方式也是有着重大差别的。网络教育除了具有诸如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讲座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时间短、学习方便、不必再把受教育者集中到学校等特点外,最大的特点和优点是可以进行交流式的互动教育,即信息或知识不再是单方面从传授者输送给接受教育者一方,而是在这一自上而下传输知识的同时,把受教育者一方的情况和疑问又及时地反馈回知识输出者的终端器,从而进行及时的反馈和交流。它可以说为进行良好的普及教育和人们的终身接受教育提供了更优越的便利条件,每个人只要拥有一个网上连接的终端器,就可以随时接受教育和学习。在当今世界上,网络教育的发展不仅是人们直接接受知识教育的最便捷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取得知识分配权的最重要的条件。

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素质偏低,教育资源有限,这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由此,实施和发展网络教育方式,普及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是一种较好的办法。

四、知识经济的分配原则

知识产品的分配与物质产品的分配有着很大的区别:一是物质产品的分配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对于某种或一定量的物质产品被某人占用了,他人就无法占用,也就是我用了你就不能用;而知识产品的共享性特征的存在,却是我用不妨碍你用,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二是物质产品在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它是有限的;而知识产品却可以说是无限的。根据知识产品的上述两个主要特征的要求,可以说知识产品的分配原则,主要的是贯彻按需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知识的接受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获取各类不同质量与数量的知识。这正如在一个很大的图书馆里,每个人都可以按照各取所需的方式,寻找阅读接受各类不同内容的书籍一样。

知识分配采取各取所需的按需分配的原则,在其贯彻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或限制。这些限制条件主要是:

1.知识接受者个人的因素

这一因素主要包括每个人的天资、学习方法、勤奋程度、兴趣爱好和文化基础等方面的因素。

2.家庭因素的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一个人的家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不同,往往会影响到人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3.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是由于知识的接受者不仅要受家庭状况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状况的影响。例如,当今是社会分工很发达的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像古代人那样再成为集自然哲学科学知识于一身的“全才”,即使在今天的所谓“综合人才”或“复合型人才”,他们也只是了解或通晓几个专业的知识。这是因为专业分工对知识分配的意义在于一个人可以不必学习所有的知识,只需要集中主要精力学习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就可以从事知识创新的活动。同时,这也是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人的精力和生命的有限性之间矛盾的一条途径。由于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学习这种知识,就不能学习另一种知识,就其某一门专业知识来说,不仅很多,而且更新速度很快,每个人在其一生中不可能有精力学习和掌握世间所有的各专业的知识。

4.知识分配的程度要受到所受教育程度的很大限制和制约

一个国家和地区及其个人所能接受的知识分配程度,与他们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一般来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如,据美国SRI公司的一项调查证明,在互联网上的用户中受过大学文化程度教育的占了75%。

5.知识的分配与每个人的工作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会首先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掌握与自己工作性质相关联的知识。

6.知识的分配与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知识的分配过程中,往往更便于流向物质财富充裕的国家和地区及其个人那里去。例如:现今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向发达国家流动。又如,在我国当今突出表现在工程师、技术员等人才,从国有企业流向“三资企业”,我国后进地区的知识人才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以及向大城市流动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物质财富充裕的地方,更具备利于人们获取知识和发挥知识作用的条件。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直接交换过程

知识经济的直接交换过程,是指知识在所有者之间相互转移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物质经济的交换过程相比较,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它们的相同点表现在:当产品生产出来后,产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表现为外在的分离,它们在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后,到交换阶段实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相遇,进行交换。它们的不同点表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共享性的存在,学术交流中往往不存在着“等价交换”的原则,也不同于物质产品交换之间那种简单的钱与物的交易,知识经济的交换比物质经济的交换更为复杂。例如,在专家学者们共同召开的学术会议上,各种学术观点的相互交流,就很难说清楚他们学术观点的交换是“等价交换”。又如,在学校和网络教育系统中,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又可以从学生那里吸收到知识,师生之间在问答过程中实现的这种知识交换,也很难说是“等价交换”的。再如,对于能给社会进程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与影响的一些科学知识,更是难以用“金钱”来计量的。

知识产品从总体上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知识,一类是技术知识。由此,其产品也就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一类为科学知识产品,它可以表现为论文、专著、学术报告和讲座等形式;一类为技术知识产品,它可以表现为某种专业技术、诀窍、工艺等形式。这两类知识的创新,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进都具有重大的相同作用,它们在当今社会中,都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但是,它们各自交换的方式和目的却不大相同。科学知识产品类的交换,一般采用个人或社会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学术讨论会、学术报告和讲座、发表论文和专著的方式进行交换;这类知识产品,要么是没有什么直接的经济价值,要么是它的经济价值要在很长的时间以后才能实现,对于这类“纯知识”产品各国对它实行知识产权法加以保护,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科学知识发挥共享性的作用和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提高国家和科学家的声誉。技术知识产品类的交换,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大都要通过进入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交换;技术知识产品虽然本质上具有共享性,但是它的创新研制与开发过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成功的技术知识产品可以直接用于物质生产领域,会生产出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或增加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使技术产品的使用者将获得显著的,甚至是超额的利润。各国知识产权法对技术知识产品的保护,是为了在保护知识产品生产者的利益的同时,国家也可以从中受益。知识产权法一般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三大法系,它为保护知识产品生产者的利益提供了法律保证,具有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技术知识不断创新的作用,同时也为技术知识产品的交换活动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

技术知识产品的交换是本文着重分析的内容,它可以分为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两个方面。这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技术研究与开发同直接生产相分离所引起的。例如,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根据科学知识和原理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专门机构,如各种技术创新开发公司、科研院所、大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等。它们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专门生产技术知识产品。这些技术知识产品的具体形态可能是一种新的构思、新的图纸、新的工艺流程、新的配方,也可能仅仅是几个控制参数,当然也有一些技术知识产品具有实物形态,但它们也是某种新的知识、新的工艺方法等的载体或样品。要把这些技术知识产品成批量地生产出来投入市场,也还必须经由技术知识产品的购买者通过直接生产过程,才能实现,从而形成了对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关系。

一、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1.技术知识产品市场的特点

技术知识产品交换关系的实现,是与普通物质产品交换的实现一样在市场中形成的,这个市场被人们称作技术产品市场或技术市场。它是技术知识产品供求关系的总和,也是科研成果从科研领域转移到直接生产领域,即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一个过程。它与普通物质产品市场不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技术知识产品市场中的买卖双方都主要是厂商,即它的供给和需求都属于厂商的行为。不管这些厂商是个人发明者,还是大公司,其背后的驱动机制都可被看作是为了追求利润。所以,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在厂商之间所发生的交易关系。

(2)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者,即卖方在技术市场上出售技术知识产品后,并没有失去其技术,除专利外,技术知识产品可以多次出售;而技术知识产品的需求者,即买方对特定的技术产品只需一次性地购买一件,没有必要购买多次和多件。这也就是技术知识产品的卖方与买方之间的所谓“一对一”的交易关系。

(3)技术知识产品市场具有较短的时效性、较强的风险性和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技术知识产品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新的技术产品会不断取代旧有的技术产品,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技术知识产品市场会具有更短的时效性。同时,从事技术知识产品的发明创新也需要有投资,但是否能成功要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人才的多少、科学知识水平的高低等等。而当新产品被生产出来后能否被市场所接受和接受的程度如何,也都是一个不可确定的未知数。这些对买卖双方来说,都说明了技术知识产品市场是一个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市场。

2.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

现代技术知识产品来源于科学知识,并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也很大。技术知识产品的生产组织主要有个体发明者、合作发明组织、研究与开发机构等三个实体。由于技术知识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最需要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个体发明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协作越来越重要,由此使合作发明组织、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者在研制、开发某项新技术之前和在出售某项技术知识产品之前,都要进行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核算。核算成本的内容项目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成本、税赋成本和机会成本。在生产要素成本中主要包括:土地、厂房、设备、中间投入和劳动,如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书籍、纸张、能源,以及技术产品发明人员的工资、奖金等诸项内容。同时这些要素在目前又可以简单地划分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两大类,因此生产要素成本为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之和。税赋成本,是任何企业都有向国家纳税的义务,技术知识产品生产企业也不例外,它们之间只有税率高低的不同。机会成本,是由于技术和知识产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和劳动都可以用于其他用途而赚取利益,因此要损失机会成本。技术知识产品的生产还有其他一些成本项目,如风险成本、交易成本等。但生产要素成本、税赋成本和机会成本三项占的成本比重最大。因此,技术知识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指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技术知识产品生产厂商的利润核算,主要是指厂商(供给者)出售技术知识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之差额。

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者(厂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把其技术知识产品作为商品来对待的,因此它的供给状况也必然要贯彻价值规律的原则。在当今理论界,一些学者大都采用技术知识产品供给曲线的原理,来描述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状况。这种原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种是描述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关系的原理,即指对某一种具有特定用途的技术知识产品来说,它的供给曲线所反映的是技术知识产品供给的次数与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被人们称之为技术知识产品供给次数曲线。技术知识产品供给次数曲线原理,是假定某一件技术知识产品一旦生产出来,供给者厂商在市场上如能获得满意的价格,该厂商就愿意供给无数次。这里所讲的供给者厂商在市场上获得的满意价格,是指供给者厂商生产研制某种技术知识产品的成本价格+预期利润而形成的市场价格。反之,如果供给者厂商不能获得满意的价格,则对产品的供给次数形成递减的趋势,直至其市场价格低于或等于生产成本时,就会停止对该项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该种供给次数曲线图示如图3-1:图3-1

在图3-1中,其N为厂商愿意供给某项技术产品的次数,P为该项技术产品的销售市场价格,P0为供给者厂商满意的价格。在市场价格为P0或高于P0时,该项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次数(数量)是无限大的。在市场价格低于P0时,该项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次数(数量)就会递减,直至供给为0。例如,某一件软件技术知识产品,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如果供给者厂商制定的价格为每盘是1000元,则市场上需要多少,厂商就会供给多少次;反之,如达不到1000元的价格,厂商的供给次数就减少或停止供给。

另一种是描述技术知识产品的供给种类与价格关系的原理,即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