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宅好运好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3:33:45

点击下载

作者:孙三宝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宅好运好人生

好宅好运好人生试读:

前言

风水学在哲学上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与思想文化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风水学既依赖着技术生产活动,又是艺术创造活动。住宅是人们生存方式的物质表现,并显示出特殊的文化性质。因此,住宅除了居住和美观的功能之外,还应满足心理及社会文化功能的需要。住宅的风水学包括室外家居环境风水和室内家居环境,室外家居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室外家居环境风水应是地势高亢、地质结构坚固、台风暴雨时不会受水淹或山崩的影响;阳光充沛、空气清新,四周没有产生废气、噪音、光电热危害以及污染水源等公害的场所;交通方便。人是天地的缩影,所以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相关学说。自然环境对家居环境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人们依附自然,营造人类的生存条件;贴近自然,营造宜人的家居环境;利用自然,营造育人的环境文化。“人杰地灵”便是人们对风景秀丽、物产富饶、人才聚集的精湛总结。室外家居环境风水的人文环境应具有各种人际沟通、精神与物质供应的机能性强等特点,外在环境的人文环境还包括里仁为美、邻里关怀等。安居乐业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人们常说的“地利人和”,道出了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邻里关系是营造和谐家居环境的关键所在。室内家居环境风水则要求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空间宽敞。间隔和活动性能符合机能性及人体学,色彩协调柔和,家具耐用、舒适、安全,防火防盗设施良好,并拥有自我空间的私密性,以及主人的个别需求。在住宅的风水学中,室外家居环境风水是干,室内家居环境风水是支,切不可本末倒置。如果室外家居环境的条件恶劣,室内家居环境考虑得再周详也无济于事,甚至在发生意外时,一样难以幸免。一幢好的家居主体,就必须从室外家居环境风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直考虑到室内家居环境风水。因此,要真正做到完全符合条件,确实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但对于人生来说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大事。住宅作为家居环境的主体,它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其文化含量的多少是一个家庭文化修养高低的明显标志,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住宅风水学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进空间环境实现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特别是随着人的文化需求的不断高涨,对住宅风水学的研究必将成为多学科鼎力合作的热门话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住宅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是多层次的,人们在心理上对健康的需求在很多时候显得比生理上的需要更多。因此,家居环境的内涵也逐渐扩展到了心理和社会需求等方面。也就是对家居环境的要求已经从“无损健康”向“有益健康”的方向发展。健康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住宅不仅仅是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而是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降低噪音、建筑和装饰材料、采光、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入长期居住的健康性为本。所谓健康住宅是指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居住者生活。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住宅质量与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家居环境。住宅是人类繁衍生患的地方,是人们养精蓄锐的场所,对人们起着特殊的保护作用。因此,历来都有安居乐业之说。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通,感应天地。所以,建造或选择住宅时,一定要以科学辩证的观点,用心体会,细心观察,才能建造和选择到对身心健康有良好作用的藏风聚气、称心如意的好房屋。很多人希望挑得一所风水好的房子来居住,是希望自己的物业不但可以住得舒适,而且亦希望住得财丁两旺。大家也都知道人有运气之说,居家风水也不例外,俗语也有“风水轮流转”嘛!事实上,一个人的财富多寡是与福报成正比。有福之人自然能运用风水上的一些小技巧,来增加财运,提升生活的品质;以后天人为的努力,风水的调整,应可改善或增加一些财运。风水有时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运程,风水好的话,可以令一个人做起事来有事半功倍之效;风水不好,会影响阁下之财运、健康以及身边的人际关系。因此,风水配合得宜,往往对人生会有神来之笔,达至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章  风水学与人文环境风水学对人的影响风水学,实质上是基于农业文明的文化。人的一切活动要顺应自然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最高境界。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各家观点不同,但都主张和谐统一,也常被称为“和合文化”。道家讲人与自然的统一;佛家提倡人内心世界的调适;儒家主张人与人及社会关系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们深深地渗透在风水学之中。古代的民居、聚落以及园林都依赖于自然、顺应气候和地势等自然条件来进行布局。家庭是权力和教化的最小单位,人的一生至少有1/3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住宅的风水学是直接为人日常频繁所接触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最为密切的。人类文化的传递和人的观念的形成都起始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单位——家庭,而家庭又必须以住宅作为物质依托,住宅作为人类生存的四大要素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住宅是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场所。孟子云:“居可移气,养可移体,大哉居室。”意思就是说:攫取有营养的食物,可使一个人身体健康,而居所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黄帝宅经》中指出:“仔夏》云: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三元经》云:地善即苗茂,宅吉则人荣。”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也说过:“人造房屋,房屋塑造人。”这些都充分地总结了人与家居的密切关系。住宅即生活,设计住宅也就是设计生活。宅院空间象征着伦常人际关系,体现尊卑秩序,而诸侯、大夫的宅院标准是国家制度明文规定的。民居的布局、体量、色彩、材料等也都是依据于自然规律、社会礼制和宗教信仰。民居的中央设祖宗牌位或神像,采用物化为动植物图案所象征的吉祥观念,在室内外的石雕、木雕、砖雕和泥塑等装饰题材中加以展现,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居环境,用以追求吉祥如意。尽管很多都是相互模仿,但由于国土辽阔,各地风俗民情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借鉴。风水学植根于社会文化土壤中,它在倡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有着显著的社会文化功用。因此,不仅有着实用的功能,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千百年来形成的尊奉“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传统观念,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风水学,除了有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外,更依照数千年的经验作为准绳,其目的在于维护并创造人的现在和未来。这些理念都是建立在我国古代人本主义宇宙观的基础之上,不仅仅是消极地顺应自然,更要求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包括设计思想在内的许多思想理念和文化观念。以西方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设计思想、文化观念及其产品,直接冲击着原有的民族价值观念,使得现在很难从流行家居环境文化理念中寻找到民族文化传统的遗迹。不少人一旦拥有了自己的住宅,几乎把所有的积蓄全部倾注到家居室内的装饰上。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又是盲目从众,热衷于追逐缺乏文化的流行时尚,满足于“怕穷”而夸富显贵的心理需求,结果在家居室内环境文化上造成既无个性风格、又无文化品位的酒店风格。随着经济发展、居住条件的改善,也改变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人与人的关系上看,中国传统民居是以家长制为中心,长辈居上、晚辈居下、男左女右。这虽然反映了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但其中也包含对长辈的孝道以及男女长幼有别的合理因素。而现在的不少城市住宅(包括很多模仿城市住宅的小城镇住宅,甚至是乡村住宅),在设计布局上对外封闭,隔绝了邻里亲情,男女长幼在居室上的区别也模糊不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传统民居遵循风水学顺应自然、相融于自然。而现代的一些住宅则追求与自然隔绝的人造空间,拒绝自然空气和自然光,依赖于空调、灯光及纯净水。许多家居室内环境追求豪华气派,楼道及室外则杂乱无章。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看,风水学指导下的传统民居在二者关系上是协调统一的,人们把对皇天后土和各路神明的崇敬与对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临门的追求紧密地结合起来。现代住宅主要是满足人们所需要的物质享受,而精神生活的空间则几乎被电视、音响和电脑所占据,厅的面积越来越大,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只能维系在电视机或电脑显示屏上。而独立思考的空间、情感交流的空间以及阅读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少。风水学对人类居住的影响风水学认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居住的生活环境,家居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体质和智力发展均有重大影响。《阳宅十书》说:“卜其兆宅者,卜其地之美恶也,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若培植其根而枝叶茂。……择之不精,地之不吉,则必有水泉、蝼蚁、地风之属,以贼其内,使其形神不安,而子孙亦有死类绝灭之忧。”气候的好坏、水土的美恶的确对人类各方面影响甚巨,如在缺乏某种人体所需元素的地方,就往往流行地方性疾病。据流行病资料表明,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病区缺碘有关,克山病与病区缺硒有关,氟斑牙病是由于饮用含氟量过高的水引起的;又如某些微生物、寄生虫在某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易于繁殖和传播疾病,故在某些地区会流行某些疾病,如流行出血热则大多分布于湖泊、河湾、沼泽和易受淹涝的丰垦区,血吸虫病则流行于江南的湿热地区;而居住在陡崖和低洼之处,则会有滑坡岩崩和洪涝之害的威胁。反之,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则会促进人的发育以及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子孙昌盛”自合情理之中。风水学还认为,良好的家居环境不仅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为人们的智力发育提供了条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环境可使脑效率提高15%~35%,譬如明代时的江南地区,继承和发展了宋代的经济繁荣,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观,丰厚湿润的水土气候条件等,孕育了众多的文人志士。明代的200多名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江南竟占50%以上,出现了“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的繁荣景象。这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外,还与江南清秀的自然环境有关,那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在获得极大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使人类居住环境质量下降。对森林绿地开发过度导致了水土流失;对土地的不断蚕食滥用以及人口的失控,使不少发展中国家面临饥荒;大量的工厂夜以继日地向河流与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化学性污染物,城市“公害”日益加剧等等,对人类素质的不良影响正在深化。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环境问题,不得不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借鉴和发展科学的环境工程学,同时也要纠正人与自然关系的非正确观念,重提风水学,注意环境生态问题就是原因之一。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学是有关人们对自然环境选择与规划布局的概念系统。它通过人们选择和建立和谐的环境来调节人类生态。中国传统的人地关系机理追求的目标是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和谐。选择、保护这种和谐、协调的关系,就会给人们带来吉利、昌盛和鸿运。反之,就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人作用于自然环境,要因势利导,使后来的、人为加工于客观环境的地物与原先的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样才能产生吉利的后果。当前西方世界广泛地兴起了对中国传统科学与文化研究的热潮。这一科学潮流反映了当代科学的突变性和长足进步,迫切需要在更高阶段上向整体、综合性回归。因此,研究中国古代“究天人之际”思想体系的风水学,深入发掘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机理的科学思想,具有打开未来科学之门的重要价值。自然与人等价值论,是一种伙伴论,认为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要抛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主张承认人类以外的它物自然体的价值权利,和人类相比同等重要,各有尊严,即主体与客体有同等的价值和权利。该观点有不少可取之处,但太绝对化了,人毕竟还是主体,人类应努力寻求使自身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相一致的道路。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的法则从来没有为了人的利益而顺从人的意志而失效或暂停,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天性和非人的天性是从来没有被征服过,如生物的昼夜节律就是不能改变的。当然,人不仅是生物的人,而且还是文化的人,他并不像微生物、植物和一般动物那样仅靠改变自己的生理性状态消极地适应环境,还主要靠改善体外生态环境以保其生存,促其发展。问题在于人类改善环境的活动是否适度,正确的观点是既不能抛弃自然,又不能屈服于自然,在人与自然这个复杂的矛盾中,去把握一种动态的平衡,不去把世界分为人和自然两个部分,而是融为一体,人对自然的态度不是巧取豪夺,而是要参考社会生物学中的“适宜”策略,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规律和现象,使人类的生理和心理以及人类社会得以正常的发展。这样,我们就会“找出并开拓一条与大自然相一致的一种秩序。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开启这样一种伟大的自然力,我们的文化才能具有方向,我们的形式建筑,形式组织与形式次序才可能具有意义。我们才会再度明白这与自然协调的生命的丰富和和谐。”取得与大自然不变法则较相一致的生活方式。风水中的人地协调说人、地协调,在中国古代是以《易经》为代表的天人调谐说。这是一种整体、有机循环的人地思想。远在周代,由于农业的飞速发展,已经注意到发展生产与保护、协调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传西周初年,周文王就提出如果不爱惜自然资源,终有一天将“力尽而敝之”。自然环境会恶化、资源会枯绝。于是他提出“能协天地之胜,是以长久”,发展生产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基于这种保护动植物资源是保护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周文王在镐京召见太子发(后为周武王)谆谆告诫说:“呜呼!吾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卵不馔,以成鸟兽之长。畋猎唯时,不杀童羊,不天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不鹜;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这种谨慎保护生物再生产能力的思想,就是人地关系协调的思想。他的遗嘱中包含了保护自然生物繁衍的远见卓识。他反对掠夺式开发,反对开发性破坏,提出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他还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别种植树木、藤本、竹子、芦苇、水草等。他要求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以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作为“先王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齐民要术》一书也提出“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一种全面的观点,主张人要利用自然就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应该肯定,这种学说确实有很高的价值。风水学在实践中的科学应用不只是我们人类,即使是动物,也懂得选择适当的环境居住,因为环境与其安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动物,总会选择最安全的地方作为其栖息之处,而且该地方一定能让它们吃得饱并能养育下一代。像我们常说的“狡兔三窟”、“牛羊择水草而栖”、“鸟择高而居”等就包含着这方面的意思。人类经历风雨,在生存斗争和生存适应中不断进化。从栖身树林到蜗居洞穴继而搭木成屋。住宅从一开始就不只具有居住及避险的功能,大多数住宅都集避难、集物、储藏、寄情、生产、流通、交换等功能于一体。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也逐渐认识到,住宅如果完全没有封闭,就不能给人类以安全感并满足遮蔽隐私及上述诸功能的需要;然而住宅如果完全没有开放,就不适合常人居住而只能作为令人窒息的牢笼。在不断发展和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对待生态环境的认识,经历了“听天由命”到“人定胜天”,再到“天人合一”及人与“天”(太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样一段段曲曲折折的过程。如今,人们普遍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好的环境,避风向阳、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就能为人们提供空气清新、幽雅舒适的环境,从而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追求理想的环境,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人类的生产、生活系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制并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系统。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正是风水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如何对外在的环境系统进行选择,则是风水学的理论核心内容。风水学有着鲜明的生态实用性,庭院园林要与地形、风和水的运作相联系,风水学就是人类在居住选址、规划、建筑活动中,寻求阴阳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一门富含科学性的独特文化体系。1.风水学与选址风水学选址的原则包括:立足整体,适中合宜;观形察势,顺乘生气;因地制宜,调谐自然;依山傍水,负阴抱阳以及地质检验、水质分析等。这对于建筑、园林的选址,乃至村落和城市的选址及规划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1)村落选址。村落风水学的环境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形局完整的地理单元。如果用风水学来表达,那就是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中所称的:“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首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在旺门庭。”这在中国宗族文化最为珍贵的家谱史料中都保存了大量关于村落选址的内容便是例证。(2)城市选址。中国古代城址的选择十分慎重,它关系到未来事业是否兴旺发达,关系到族人与国家未来的前途与命运。古都选址也充满了礼仪规范和天人相应的文化意识。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受风水学的影响表现在:A.注重“脉络”的都邑形势。大小不同的城市,在空间尺度上对脉络形势也各有差异。B.注重水在中国聚落选址中所占的重要作用。水能聚气,特别是呈环抱状的水最能聚气。c.要求城市所处交往运输方便。D.必须具备安全防御的功能。风水学的典型模式要求后有镇山,左右有沙山护卫,前有碧水环抱,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防御的功能。这种风水学的模式也还隐含着风水穴的生生不息,实际上就是追求一个富有勃勃生机的生息之地。《易经》所称的“设险以守其国”是中国古代建置城市的主要目的,要达到这一点,将城市布置在依山靠水的地理环境中,显然十分必要,因为这样可以“就地之势”,使自然山水无形中构成了一道城外之“城”,从而收到“守者不出,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千而当万”的效果。我国大多数的城市位置可以说是在风水学理论指导下选定的。2.风水学与城市规划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的文化观念里,自然与人是相互感应并相通的,天、地、人这三大系统叫做“三才”,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机体。都城和国家都是这个机体的反映,所以强调城市规划布局与天文、气象的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建筑景观生态系统,这也就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原则。风水学对于选址的功能在于确定城市的外部环境,并对城市内部的空间进行组织,使其与周围环境和天文、气象和谐统一。风水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的重点布局与城市中轴线的确定上。享有盛誉的北京城是以它那规划严整的街市和辉煌壮丽的宫阙闻名于世。现代科学的进步,专家从航拍的图像中发现北京城有水、陆两条龙。一条是沿北京中轴线竖向起伏律动的陆龙,龙头在天安门,左脚为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右脚为社稷坛(今中山公园),龙身即为紫禁城、景山至鼓楼、钟楼。另一条是位于陆龙之西侧水平逶蜿多姿的水龙,龙头在南海,龙身为中海、北海至前海、后海、西海。水陆两条龙,一为屈曲流动,一为体正端重。两龙相伴,一曲一直,动静对比;阴阳相伴,有机结合;交相辉映,谐和有情。使得北京的城市空间格局呈现了既严谨有序、又富于变化的无限魅力,充分展现了风水学的伟大成就。古代北京城是风水学运用的杰出代表。整座北京城,是中国古代建筑、精神意识和艺术巧妙结合的一个风水学的实体展现,它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经过长期生活、奋斗而积累形成的知识、信仰、道德、习俗、法律、观念等等的综合体现。特别是明、清两朝代,更是按照风水学的理论原则,对北京城进行了整体风水调整,使其更加雄伟壮丽。(1)以宇宙为象征确定城市中心。“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也深受影响。地上的城市往往是天上的写照,从而使城市成为宇宙的象征。天上的紫微宫是北极星周围的一个星座,是人们心目中的宇宙中心。因此,在都城中心建有象征天象的紫宸殿或紫禁城。北京的紫禁城是典型的宇宙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它位于东、西和南、北轴线的交叉中心。宫城用“紫微”颜色装饰,象征着宇宙中心——北极星的光辉。整座城市的中心是皇城,皇城的中心是宫城,宫城的中心是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又是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其上的须弥台座九层台阶,象征着九重天,这一人间、天上的中心,也称“太极”,这里是阴阳调谐、藏风得水,生化万物的地方。为了把皇宫渲染上神圣的光辉,古代的匠师们借助风水学理论作为基础,在北京城的规划中努力把北京的紫禁城组织为都城的中心,以象征为宇宙的中心。(2)以主体建筑群构成城市中轴线。中国古代的京城建筑,往往以“先天八卦”之乾、坤、离、坎所象征的天、地、日、月,作为南北中轴线和东西中轴线两端(南、北、东、西)四正方位的象征。明、清两代的北京城之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就是按乾南、坤北、离东、坎西的方位来布局的。在南北中轴线上,皇城的南门为天安门、北门为地安门也是按“先天八卦”的乾南坤北的方位来规划的。以全城的主要建筑群构成中轴线,背靠祖山、主山,面对朝砂、案砂等山峰构成一组对景,以壮城之形势。北京紫禁城布置在全城的中心位置,背后的万岁山(景山)五峰丛峙(风水学中的主山),中峰处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又当南北两城墙之中,形成了全城的制高点,它使得全城堂堂正正,庄严而又匀称大方。建帝王居所的主体大殿在它巍峨实体的依托之中,以城市的中轴线控制了城市的规模和布局。(3)以水环抱金城。风水学的典型模式是要求北有靠山,南有弯环朝抱之水,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财源的象征,所以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尤为重视水的作用。或临水建城,或引水入城。总之,有城就必有水。位于北京紫禁城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都是向南凸成“金城环抱”状,以体现风水学中所谓“环抱有情”的意象。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财源滚滚的向往心理,还在客观上改善了城市空间布局。3.风水学与庭院布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以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具有独立起源的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散失和中断的古文明,时至今日依然充满着勃勃生机。究其原因:一是文字结构独特的中国汉字。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独立方块字,它比之拼音文字除了内涵信息量和新词汇容纳量大之外,持久和相对不变性也是汉字的一大特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一个汉字就是一段精彩的故事,而汉字的不同组合又可形成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词汇。尤其是组成的中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更是言简意赅、精妙绝伦,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每一诗句和一首诗词,则以其深邃的意境,耐人寻味。二是传承家族文化的中华民族祭祖传统。“国之大事,祀居其一”。这种经久不衰的祭祀活动,在民间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涌现了以家庭为核心的聚族而居,形成与自然和谐共处、邻里关系极为密切的聚落。增强了家庭亲和力、宗族之间的向心力,从而增进了全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文化独特的中国汉字和以其人,性自然而稳定的亲情,作为内圣外王的整体思想根基,使血亲的讲究上接文化的渊源,使家庭观念因此被扩充,被导向文化的意义,血脉的永恒与文化意义的永恒贯通一致。这一切,在传统建筑文化的风水学中得到充分地反映,就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庭院布局。正如乐嘉藻先生于1933年所撰写的《中国建筑史》所指出的:“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不同,其分类之法亦异。欧洲宅舍,无论间数多少,皆集合而成一体。中国者,由三间、五间之平屋,合为三合、四合之院落,再由两院、三院……合而为一大宅。此布置之不同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独特的庭院组合,虽然貌不惊人,但其庭院里面,却蕴藏着“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和极富变化的独特美学魅力。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指出:“我们的空间处理与欧洲系统不同,主要也在这种庭院的应用。”对庭院内各建筑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并赋予庭院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无限魅力,其根本所在是借助于风水学的理论指导。这种庭院组合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小到寻常百姓家,大到寺庙、书院、村落、城市以及其选址的四周山峦形态,大都以这种庭院布局为基本的共同基础,其区别仅在于规模、用料和精美程度不同而已。庭院组合的一般布局特点:(1)建筑物中围一院,以三合或四合排列。(2)以墙、廊联系或围绕建筑,成为合院,对外封闭。(3)在庭院的群落中,纵向有明显的轴线,横向则左右大体对称。厅堂居于核心地位,主要建筑物布量在中心主轴线上,附属房屋则位居次轴上,并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为原则,把对外的房间与下房放在前面。呈现了“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4)以庭院解决建筑的通风、采光、排水和交通等需要。(5)以檐廊和廊子组成网状交通系统,形成屋内交通系统。而不下雨时,即可建庭院。使人不论在廊下或露天都能与自然取得和谐共融。(6)以重重院落相套,向纵深与横向发展。纵深形成一进一院交互的关系,横向即形成一顺一跨院的关系,以满足不同规模的需求。风水学与中国古代建筑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是一种自发朴素的唯物论,并具有辩证的思想因素。“一阴一阳谓之道”是阴阳学说的精髓。阴阳五行,是我国人民所独创的一种学说,广泛地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风水学在各个方面都遵循这一原则,阴阳与五行是风水学的两个基本概念。1.阴阳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我国古代的皇宫宫殿的设置和命名,阶、台、亭、门、楼、堂的布局,甚至连宫门铜钉的数目都与“周易”象数有关。皇宫的中心,布政决策的殿堂往往称为“太极殿”,则取之《周易·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指“阴、阳”和“天、地”。天地相交,阴阳相配,于是生化万物。用它做主殿的名称,意味着天子权力之无限。北京紫禁城以“和”命名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取之于《同易·乾·象》所说的“保和大和,乃贞利”也即阴、阳和合滋生万物是为“和”。和谐则万事吉祥。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的命名也取自《周易》。“乾,天也”,“坤,地也”。乾清与坤宁是天地清宁、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的意思。《周易·泰·象》说:“天地交泰”意为阴阳交合,万物滋荣、子孙昌盛的意思。根据卦理运行以“阳气主导”为命脉的原理,“阳数设计”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基本设计手法,从造型到构造做法、从整体到细部以及梁架排列、斗拱出挑、门窗设置等,都必须先考虑按阳数形成等差的做法。中国古代建筑通过“阳数设计”的阳刚手法形成中国古代建筑阴柔和顺的美学风格。也就是“阳”的手法,“阴”的风格。营造用尺制度直接与数理有关,数字排列组织规律反映出审美规律,这种和谐的营造尺寸选择,并赋予深刻的哲学寓意,不仅影响了营造意识,而且又升华为建筑艺术的感染力,成为中国建筑独具魅力的表现特征之一。“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这是《黄帝宅经》用于说明建筑为介于天地之间阴阳之气聚集交汇之场所的一句名言,它站在整体辩证思维的高度,以宏观的视野道出了建筑的哲理内涵。在建筑中出现的数据,都是反映“阴”与“阳”的见证。明代北京都城,成凸字形,外城为阴,设城门七,少阳之数;内城为阴,设城门九,老阴之数。内主外从,故内用九外用七。依八卦理,变卦中老阳老阴可变异,少阳少阴不变。内用九为“阴中之阳”,合乎卦理。内城南墙,乾阳属性,城门取象于人,故三才具备。整个城市宛如一个小宇宙的缩影。全城中轴线从永定门一太和殿一鼓楼一钟楼依次为九里、五里、一里,全长共十五里,正合洛书中线“戴九履一”方位常数十五的理念,这条轴线寓意深远,控制了北京市的规模和容量。城市数形匹配,犹如八卦矩阵布列,和谐有序,气势非凡,宏阔博大,是世界城建史上罕见的奇迹。以“间”为基本空间单元的中国建筑,都为三、五、七、九阳(奇)数的开间。“阳数设计方法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礼记》等已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天子之堂九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等等。皇帝乃“九五之尊”,卦象喻为飞龙在天。其大朝的太和殿阔九间(不包丽侧的廊道)、深五间为最高规格。而王府的大门开间虽也都是单数,但只能是七间启三、五间启三及三间启一。九龙壁、九龙椅,81个门钉(纵9、横9)的大门,大屋顶檐角的9个兽饰,太和殿重檐四坡顶上的9条脊,紫禁城角楼的9梁18柱结构,紫禁城内总共房间数为9999.5间等等,都隐喻着“九五之尊”的含义。这些都是皇帝和皇宫的专用数据。运用富于哲理的数字进行奇巧构思,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十分普遍,天坛用数字进行的寓意设计,也是一个典型代表。天坛主体建筑的祈年殿,为向天祈祷风调雨顺,以求丰年的圣地。三重圆顶攒尖、殿宇坐落在三重圆形汉白玉台基之上,三三见九,高九丈九,此乃重九之复,阳极之数,均喻九重天,无尽之间。数形相配,意境油然而生,足见设计之巧思功力。祈年殿内空间的内环4根柱表示四季,外环12根金柱表示一年十二个月,12根檐柱表示一天十二个时辰,此双十二之和表示一年二十四个节令,全部柱数28根表示二十八宿。构架上36根枋桷短柱表示三十六天罡,72根连檐柱表示七十二地煞。对斗换星移的时光流转都作了详尽的表达,使得祈年殿宛如一座“时间的建筑”。天坛的另一重要建筑——圜丘,是为皇帝祭天之处,露天而设,坛而不屋,其建筑艺术表现力并不求其形,而在于面对空旷的自然环境,利用烘托渲染环境的手法及阳数的设计手法形成一个“阳性场”来充分加以展现。整个环圜丘台均采用奇数或日阳数、天数来进行精心设计。三层圆台利用重复天的母题造型,而各层台面铺石和栏板的数量则均以阳九为基数,头层台中心为太极石或日天心石,外九重扇面石,每重石板数按九的倍数增长,则一九、二九、三九……至九九之数,其余两层均如法推算。栏板的数量,上层为八“九”之数,72块;中层十二“九”,108块;下层二十“九”,180块,总数为360块,正是周天象数。坛的直径尺寸各层分别为九丈、十五丈、二十一丈,含“三三”、“三五”、“三七”奇数等差规律,计四十五丈,含“九五”之特义,喻飞龙在天,乃示八卦中乾卦的帝王之尊的爻题。在浓烈的天数氛围中可以想像到天人感应所赋予皇帝一个“天”的场所精神。可以说圜丘是一座“空间的建筑”。2.五行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风水学五行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北京紫禁城便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在色彩上,宫墙、殿柱用红色,红属火,属光明正大;屋顶用黄色,黄属土,属中央,土在《易经》八卦方位中因其性质浑厚适中,利万物生长,故利于四方。在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叫中央,表征利于四方,中央为黄色,黄色便成为皇帝专用色。皇宫东部的屋顶用绿色,东方为绿属木、属春,表征向上生发,是权力未来的继承人,故皇子居东,即“东宫太子”。西宫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西方为白,属金,金的禀性是凄凉,表征清净与苍凉稀疏,即“西宫太后”。皇城北部的北一门,墙色用黑,北方属水,为黑。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意为南方属火,不宜加木,火克木在此不利于木结构防火。中国建筑走上木构架建筑体系为主的发展道路,与阴阳五行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木,是自然生命力旺盛的表现,它承天之雨露,向阳而长,乘地之养育,人阴而生,即为阴阳枢纽。采用木材这种阴阳合德之实,是最为合理的选择,是理性主义哲学思考的又一必然结果,木材是一种可以再生的材料,因此也剧顺应自然的要求。按照易理八卦的含义,更可理解土木结合的内涵,土在易经八卦方位中因其性质浑厚适中,利万物生长,故利于四方,被置于中央。土对脾胃,中医上称为中焦。木的性质喜欢温暖,向阳,而东方为阳初生之地,所以木的方位属东方。按照易理思维,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能营造有利于人生存的“养生环境”,这也是“大地有机”说的必然反映。中国木构架结构,也是按照易学辩证关系形成的动变结构。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与基础、立柱和横梁的交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的柔性榫接,充分地体现了老子“以柔克刚”的内涵。3.形势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风水学立足于整体,尤其强调每一座建筑与周围环境是“点”与“面”的关系,点面和谐,才能使人“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大环境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形住于内,势住于外;形得就势,势得就形,形不欲行,势不欲止。”风水学的观形察势(也即形势说),就是风水学中的“形”与“势”要领的实际应用。就本质来说,就是运用建筑形体及其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如地形、地貌,山川植被以及光、色等等,进行空间组合,使其体量、尺度、造型形式以及质地肌理等方面大小、高低,远近离合、主从虚实、阴阳动静等变化,都能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感受效果上,特别是视觉感受效果上,引起审美的愉悦,并臻于艺术上的完善。而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论,也不外是有关这些空间组合处理技巧规律的概括和抽象。风水学的形势理论即是这种理论思维的内涵和特征。风水学的形势说中的形,是指近视的,小的、个体性的、局部性的、细节性的空间构成及其视觉感受效果。势,是指远观的,大的、群体性的、总体性的、轮廓性的空间构成及其视觉感受效果。传世较早的风水要著《藿雪氏地理指蒙》等指出:“远为势、近为形;势言其大者,形言其小者。”“势居乎粗,形在乎细。”“势可远观,形可近察。”“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形即在势之内,势即在形之中。”等等,言简意赅,概括性极强,内涵丰富深刻。风水学形势说的核心,除了定性地概括“形”和“势”这两个基本概念外,还定量地给出了“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规定,作为外部空间构成的尺度权衡基准。这是在把握了有关人的行为及知觉心理规律的基础上,极其准确凝练地给出的“外部空间模数”,与现代有关理论及相应分析成果十分契合,再次证明风水学的研究具有极其深邃的内在科学依据。在远景逾出千尺限外时,风水学的形势说还别具匠心地提出:“驻远势以环形”、“形乘势来”、“形以势得”的艺术处理。即在远景上,使一些个体性的百尺之形,或者因借山地形,或者倚靠大体量、大尺度的群体性空间组合作为底景,得到衬垫烘托,从而获得远视上宜人得体的空间艺术效果,不至于疏远空旷。这匠心独运,更显风水学之高明精深。风水学的形势说除了对远观、近观外,还对介乎两者之间的中景景观的时空动静感和相应艺术处理原则进行把握和阐发。当代建筑空间理论也充分证明其本质是十分精湛科学的。风水学的形势说在综合近景、中景和远景上的空间构成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处理原则:对千尺之势的大型空间组群,一方面,要从全局或整体上控制其具有特定性格或气魄;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以百尺之形为率,把整个空间组群划分成既各相对独立、互有差别而又有联系的多个局部性空间,巧妙地组织其中各单体及局部细节的艺术处理。这样,空间组群便能一气呵成地显现出性格鲜明有机统一的整体特色;而移行其间,在远、中、近的不同层次上,纷呈展现的形与势的时空转换,更能予人以一系列的不同感受,并引起情感变化,形成生动别致、连续不断的审美体验。风水学的形势说,其理论体系是在丰富的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掌握其一系列本质特性和内在规律,经过深刻的抽象思维而形成的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其严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可与现代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媲美。它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风水与建筑环境由于民间风水是在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功用又主要在于探寻人类的建筑环境,探寻自然天地及宇宙时序之间的亲和关系、亲和规律,所以人们很难找到民间风水不涉及建筑的例子,也绝找不出其违背“天人合一”意向的例证。风水在中国的盛行当起自晋代以后,在盛行中,风水发展出了“形法”与“理法”两大操作上有区别的派系。形法,注重于考察建筑四周风水结构以及建筑本身的布局安排是否“合一”于自然秩序。理法,则专注于从时间和空间上考察人体与地理气候、地极磁波变化的关系。风水因考察的对象不同而分为“阳宅相法”及“阴宅相法”两种。由于风水旨在“天人合一”,所以相阴宅与相阳宅都一样是为了求“合一”。阳宅相法与阴宅相法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但在理论本质上是一致的。风水理论与活动皆以“气”为中心,关于阴阳宅气法引出了诸如“天气、地气、阴气、阳气、风气、水气、死气、煞气、泄气、漏气”等范畴概念,而且在风水典籍中我们处处可见“气”与“宅”的论述。例如,“顺阴阳之气以尊民居”,“居处据坤灵之正位,脉络穴情,乘地气也,顺阴阳以开辟,水局门向,纳天气也”等等。这种种对“气”的领会无疑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气”的思想有关联的,也是“天人合一”思维的具体表现。风水不管是用来相阴宅,还是用来相阳宅,其相宅的主要内容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是在时间方面决定建筑动工兴建的年、月、日、辰;第二是在空间方面确定建筑修建的地点、方位、朝向及范围等。因为风水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求得家居建筑与山、水、天、地、人的合一对应。随着现代科学的发达,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符合了自然发展的规律,现代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从空间坐标证明了天、地、人相应合一的科学依据。一般来说,风水对传统建筑营事活动施加的影响既细微又广泛,大到城市乡村的建设、建筑的选址、房屋的立宅坐向、宅内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小到门、墙、路、院、天井、排水、采水、邻里、装饰、绿化及禁忌等等,民间风水均有自己的“合一”主张。风水甚至渗透到了宗教建筑领域,以至于道教宫观及佛教寺院塔庙在建设之前也要藉风水来探寻宝地。在具体建筑营构之前,风水师一般要求选址等方面经过觅龙(依地理山形之脉而确定其中最佳段脉),察砂(察考龙脉四周的小山、屏障),观水(审视宅基龙脉附近的水势),点穴(确定宅基的范围)等四个堪舆阶段。其中阳宅的理想建基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或“背水、面街、人家”。在自然环境恶劣、难寻风水宝地的情况下,风水主张通过“引水”、“植树、培补龙背砂山”等一系列补救手段来实现人与自然、天、地的合契对应。风水在取得自然地形三吉的同时,还很重视毗邻建筑在位置及向度上的彼此关系,忌讳背众而居,反对与众人的屋向相反。在房屋庭院绿化上,风水忌讳在大门前种植大树,认为大树立在门前既遮挡了阳气向屋内的进入,又对屋内阴气的泄出不利,从而导致阴阳失调。在立宅坐向及平面布局上,风水根据自然地形、地貌、水流方向及气候特征等,确定坐北朝南的“负阴抱阳”格局为最佳格局。明清北京四合院大门的朝向,风水术主张以离(南),巽(东南),震(东)为吉方,而东南为最佳。风水认为大门是气口,所以除居吉方外,还须朝向山峰、山口、水流,以便迎取自然之气。在某种意义上,门成了人、建筑与自然亲和交流的重要“关口”。在城市建设上,风水要确定城建的地址、水口、城门、南北中轴线、道路及城市中心位置等同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风水在长期操行运用过程中,由于受迷信传说、古代图腾巫术及道教的影响,产生了许多禁忌、巫术等观念,其中大多显得荒唐且牵强。如迷信门神,常以各种猛兽及历史传说虎将来图饰于门户、村落入口、街巷入口,以及门前常设有“石敢当”、“山镇海”等之类的石碑,用以《镇鬼消灾”。也有以太极图案、数字、色彩等特设于建筑部位上,以便“逢凶化吉”,达成天、地、人、建筑的合和相亲。由此可见,民间风水“天人合一”观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始终占有主导地位,所以,虽然其中有不少封建迷信的糟粕,但其精华是与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协调一致的。形势说对建筑形象的设计控制风水学的形势说,是从整体引发出来的对建筑形象的设计控制。先哲们总结长期经验,提出“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设计法则,认为对个体设计的形象视觉效应在30米(即百尺)左右最佳;对群体形象求其轮廓起伏动势的视觉效应即在300米(千尺)左右最佳。它们都有自己的尺度感和平衡范围。对于形与势的关系,古代还提出“以形造势”,讲究气的生动,富于变化。“以势制形”,强调秩序和谐,照应统一。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大多纵列构图,只要看看纵向建筑侧面的天际轮廓线高低起伏的律动变化,或登高临下横观纵览,那形势的辩证设计便可体味无遗,令人叹为观止。北京紫禁城的规划设计备受风水学理论的制约和指导,有关风水学的形势说在紫禁城大规模建筑群的外部空间构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紫禁城的整体立意,不仅极为注重“非壮丽无以重威”,竭力表现和强化其环境氛围的“九鼎之尊”。而且在艺术追求上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理性精神。构成规模恢宏、气势磅礴的紫禁城建筑组群的各个单体建筑,其外部空间构成的基本尺度,实际上也都遵循了“百尺为形”(这百尺折合公制,约为23~35米)的原则,则以23—35米为率来控制单体建筑的平面及竖向尺度,而没有以超人的尺度夸张来求取艺术上的威严。建筑高度的限定。紫禁城最高的单体建筑是午门,由于它是紫禁城的正门,是征伐凯旋献俘之际,皇帝亲御其门楼,有明确且强烈的镇压威慑作用,其自城下地平直到脊高也只有37.95米,九五之尊的太和殿,连同三层台基,全高也才35.05米,除此之外,紫禁城其余所有单体建筑的高度约在35米限下。建筑进深的确定。太和殿为最大,通进深33.33米,其余各单体建筑进深均在此限之下。建筑面阔的确定。紫禁城的建筑大部分通面阔均以“百尺为形”加以控制。只有在中轴线上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以及神武门和横轴线上的东华门、西华门、体仁阁、弘义阁等为了体现“居中为尊”,其通面阔超过百尺之度,但由于处在主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且均为对称建筑,其通面阔则都是按轴线两侧各控制在百尺之内的。如午门正楼通面阔为2米×30米;太和殿为2米×30米;体仁阁、弘义阁即为2米×23米,等等。近观视距的控制。如东、西六宫的绝大多数内庭院,通面阔,通进深都在35米限内。在紫禁城就连最为显赫的三大殿,自其三台迤南而至北端,自东而西,进深和面阔逐段划分,也均在此限之下。远观视距的构成。除东华门、西华门距离过大为仅有特例外,其余所有广场、街巷或相邻单体建筑间距,以及城台、城墙各段落之长,最大的也都在350米左右,以“千尺为势”作限定。正是由于紫禁城各单体建筑的平面尺度按“百尺为形”控制,近观视距亦以“百尺为形”而限定;远观视距则控制在“千尺为势”的限界之内,其间行程又遵循以“百尺为形”划分于“千尺之势”的空间构成原则。因此,构成了一系列最佳观赏视角及空间感,保证了近观、远观以及移行其间在“形”与“势”的时空转换中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紫禁城大规模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和由此形成的艺术氛围,具有震撼人心的气势魄力,极为壮丽恢宏,在远观时尤为显赫。这一创作意象充分展示了风水学在营造中国古代建筑鲜明特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形势说对规剃设计创作的影响以明、清两代的北京城作为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实例来看,整个城市,除了少量佛塔、佛楼,用以象征着“神的空间”并具有点景作用的建筑超过百尺之形的高度外,其他的均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尺度控制原则。如皇帝用于祭天典礼的天坛,其祈年殿,从台基到宝顶全高为31.78米,就正合清代营造尺(光绪间1营造尺=31.83厘米)九丈九尺九寸,而起着控制整个城市天际轮廓线作用最为高的城楼,钟楼和鼓楼的楼身高等皆控制在“百尺为形”之范围。在中国古代的园林中,大量建筑的体量小巧,式样素雅,布局活泼,极富人情味,但也有很多庙宇的佛塔、佛楼,其体量尺度则超越了“百尺为形”而居于园景的重要控制点或成为全园的构图中心。如颐和园的拂香阁、须弥灵境作为构图中心控制了万寿山和昆明湖,也控制了颐和园全园;以永安寺白塔向心敛聚着琼岛以至整个北海的景物,成为点式构图中心。这些庙宇属于“神的空间”,具有礼佛的作用,但在全园的规划中,既借其超然的体量尺度,来装点“人的空间”使其成为全园的主体。这种当空间围合尺度及远观视距逾出千尺之外时,风水学形势说所强调的“积形成势”、“聚巧形而展势”的处理手法,即可避免产生空旷的疏远感。从总体上,丰富了全园景物和功能内容,这是对风水学形势说的灵活巧妙运用。现代建筑对风水学的要求风水理论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正是基于这一追求,在风水理论及其实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也通过理论思维,汲取融汇了古今中外各门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以及宗教、民俗等等方面的众多智慧,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现代风水学。概括起来有十大原则。1.整体系统原则整体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在本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了。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风水学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决》中强调整体功能性,主张“阳宅须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骨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在旺门庭。”整体原则是风水学的总原则,其它原则都从属于整体原则,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风水学的基本点。2.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位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阑式竹楼居住。《旧唐书·南蛮传》日:“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阑。”楼下空着或养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徒。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中国现存许多建筑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湖北武当山是道教名胜,明成祖朱棣当初派三十万人上山修庙,命令不许劈山改建,只许随地势高下砌造墙垣和宝殿。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璞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3.依山傍水原则依山傍水是风水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和捕捞、采摘经济相适应。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依山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履盖着山坡,从山脚一直到山腰。长江中上游沿岸的码头小镇都是这样,背梳山坡,拾级而上,气宇轩昂。有近百年历史的武汉大学建筑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设计师充分考虑到特定的风水,依山建房,学生宿舍贴着山坡,像环曲的城墙,有了个城门形的出入口。以中孔城门洞为轴线,图书馆居中,教学楼分立于两侧。主从有序,严谨对称。学校得天然之势,有城堡之壮,显示了高等学府的弘大气派。六朝故都南京,滨临长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龙盘之势。其四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幕府山;东有钟山;西有富贵山;南有白鹭洲和长命洲形成夹江。明代高启有赞日:“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风水学与寺庙建筑佛教于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在这之前,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教、道教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地建造了千座寺庙、佛塔和石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佛教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其建筑传入中国后,受到风水学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阴阳转化”宇宙观的思想,刻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互相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面向庭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通透效果。中国寺庙建筑群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深山藏古寺”,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寺既藏于深山,自然也就成为深山的一部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而欧洲的教堂却与中国寺庙截然不同,都在闹市繁华之地。而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使人也有飘然欲升的意向,向上则暗示着上一层空间的存在,上一层空间也即“天堂”,人世是苦难的,只有天堂才是乐土,从而表达出天国与人间两个世界的对比。中国寺庙无论规模和地点,其建筑布局也遵循风水学的规划原则。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的轴线组织寺庙的平面方形空间,对称稳重整饬严谨。沿着中轴线,前后建筑起伏变化、起承转合,宛如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建筑之美就体现在融于自然之中,与群山、松柏、流水、殿落和亭廊相互呼应,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让人们获得和谐美的享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