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20:08:56

点击下载

作者:王兴平,石峰,赵立元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试读:

前言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近一个半世纪的设立、开发和规划建设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政治史,更是中华民族面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奋斗史,其中饱含着近代积贫积弱下的被动开放、忍辱负重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主动开放、自立自强。

今天,回望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以下一系列的巧合事件:

距今130年前,1884年,列强在华强设第一个租界——上海租界,外国人在华建设近代“产业空间”由此开端;距今120年前,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以及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华设立工厂,列强资本在华开设工厂、建设工业区的序幕由此拉开。

此后的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抗争、奋斗,历经曲折,重新掌管了自己的国门,建立了自己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空间系统。

距今60年前,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4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成形并全面付诸实施,包括洛阳涧西工业区在内的新中国第一批工业基地开始建设;距今30年前、距1884年整整百年之后的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确定收回香港,与此同时,面对新的世界发展潮流,中国部署在沿海建设对外开放城市和开发区,新中国主动开放、建设外向型工业产业空间由此发端,1984年成为中国开发区建设的元年。

2014年,是中国开发区建设30周年。“而立之年”的中国开发区,作为中国当代特色的新型产业空间,有力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承载了对外开放、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产业强国和实现“中国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城镇发展建设史的角度看,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在近一个半世纪内,产业空间承载、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一直充当着所处城镇当时的“新城市空间”的角色,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拓展,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史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国近现代新城市空间发展建设史的主体。当前,中国以开发区为代表的新产业空间正在进入有些学者所谓的“后开发区”时代,是继续发挥开发区的独特优势,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阶段发挥作用,还是退出历史舞台,以新的区域开发工具取而代之,抑或是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引导开发区“走出去”,成为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的载体?这些都值得我们从多方面加以研究。但是,无论如何,开发区模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模式,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也值得在理论上加以总结。

从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史的角度看,可以发现“市政建设”和“工业建设”是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的两个核心,特别是以工业建设为主线、面向经济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是贯穿近现代城市规划史的核心脉络,无论是洋务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工业发展服务是城市规划延续至今的中心任务。所以研究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和规划设计史,也就抓住了近现代区域与城市规划史的重要切入点,对我国当前的区域与城市规划史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填补空白的作用。围绕上述实践发展和学术研究提出的迫切任务,以时不待我的使命感和为“而立之年”开发区献礼的紧迫感,我们开始了本书的写作。全书从近代工业在中国的发展和近代工业产业空间在中国的建设写起,试图描绘出近现代130年间中国工业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和规划设计史,包括在全国、地区层面和城市、产业空间内部层面的空间格局、规划设计及其变化的路径和规律,以及形成这些空间规律的历史背景和机制。

全书除了第1章之外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2—4章)为产业空间发展史,主要对产业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段、不同空间层次上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第二部分(第5—7章)为产业空间规划史,对产业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段、不同空间层次上的空间规划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第三部分(第8、9章)为产业空间建设与设计史,分别从园区、厂区、建筑与景观环境等方面对产业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建设史和设计史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

全书由王兴平拟定提纲并进行统稿。初稿具体撰写分工如下:

第1章和第二部分(第5—7章)由王兴平教授执笔撰写;

第一部分(第2—4章)由赵立元博士执笔撰写;

第三部分(第8、9章)由石峰博士执笔撰写。

各章文责由对应的执笔者负责。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硕士生李迎成、冯淼、国子建和博士生徐嘉勃协助整理了部分资料或者处理了部分图件,在此予以致谢。

本书作为在有关城市规划史、工业史和相关城市建设志、规划志以及规划项目成果基础上汇集撰写的学术成果,对相关学术资料的著作者和提供者予以致谢。本书写作得到恩师南京大学崔功豪教授和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史学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百浩教授和董卫教授的大力指导、支持,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在此特致谢意。

必须说明的是,我虽然早有撰写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的想法,而且在参与协助筹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的工作之后更感迫切,但是限于其他事务干扰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在意识到2014年作为开发区“而立之年”已经近在眼前的紧迫感之后,才终于在2013年寒假开始动笔。7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除了一些必须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外,我谢绝了一切社会活动并放弃了诸多项目机会,集中了几乎全部精力“宅”在家中伏案写作。两位合作者石峰、赵立元博士在这期间也和我一样逡巡在书海之中、匍匐在案牍之旁,终于迎来了书稿的成书。但是由于时间短、水平低、知识有限和信息不全,书中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在2014年内出版以纪念中国开发区建设30周年,原计划开展的人物访谈、实物考察和实地探访等获取一手资料的工作没有来得及开展,导致书稿资料来源多为二手、三手资料,部分篇章“汇编”的色彩较重而立论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总结。敬请学界同仁予以批评指正或者提出意见,再版时将尽力完善和弥补这些缺憾。王兴平2014年7月31日于南京1产业空间历史研究概论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以此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生产活动,生产技术和需求不同,生产活动的空间也就有所不同。第一产业从其诞生至今,存在的历史最为悠久,但是其活动空间在广阔的自然空间中“面状广布”的格局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第三产业的历史仅次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剩余产品交换带来的商贸业、人类社会管理带来的社会管理与服务业等是其早期源头,“点状集聚”是第三产业空间的基本格局,也是城市得以产生的重要历史源头。第二产业虽然也伴随着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同步发端,但是在漫长的前工业社会时期,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并不能算作一个独立的产业类型,也没有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除了采掘、冶炼、制陶等之外,其产业空间呈现依托家庭作坊“散点”分布的状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产业活动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机器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也改变了产业空间的基本格局。以集中型、规模化的工业区为特征的工业空间逐步成为产业活动的主体,成为国家和区域、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核心空间。近现代工业化彻底改变了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区与城市同步发展的新时代逐步到来,并随着工业技术、组织模式的不断变革而变化。

当前,虽然后工业社会的序幕已经拉开,但是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还在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或者正在走向工业社会的旅途中,人类社会的后续发展也不可能告别工业的支撑。中国作为当下的“世界工厂”,在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传统落后的农业大国向超级工业大国的华丽转身,目前在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的舞台上正占据核心位置。梳理近现代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形成的产业空间的历史变化、发展演化以及规划设计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特征、规律,不仅对于促进中国自身的产业空间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世界产业空间历史研究和后发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1.1研究对象与内容1.1.1 概念界定“产业空间”作为产业及其关联的生产活动所占据的空间,既是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也是一种活动场所。“产业空间”的概念与“产业”和“生产”概念密切联系。“产业”是指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产业”有时专指工业,如产业革命;有时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文教卫生业等部门。“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将人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过程,其中服务产品的生产活动与其消费活动往往是一体化的,所以狭义的“生产”仅仅针对物质生产,与消费和经营活动相区别。产业部门和生产活动的性质不同,产业空间的作用和属性也会有差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农业与工业产业对空间资源的占有和使用特点不同。在农业产业中,空间资源的核心是其土地的生产力,空间作为一种核心生产要素投入并决定了产出的大小,而在工业产业中,空间资源的核心作用是作为一种生产活动的“场所”而存在的,“空间”本身并不具有生产力,而是作为一种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地理空间。农业产业与工业产业的“空间形态”也不一样,前者是区域性广布的,后者则是在特定地点集聚分布的。各类产业生产活动属性不同,其空间的占有、使用等也不同,必须加以区别研究。

本书针对“产业”和“生产”的狭义概念来界定所研究的“产业空间”(Industrial Space),是特指工业产业及其生产活动所占有和使用的空间,是承载工业生产以及相关活动的场所。从当前我国有关土地利用分类的角度看,产业空间大致对应于工业用地。“空间”具有多层次、多尺度的特点,“产业空间”也是如此。本书所指的产业空间按照一般地理空间的尺度分异,可以分为三个空间层次:区域性产业空间系统、城镇产业空间系统和具体的产业用地。其中区域性产业空间按照我国“区域”尺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国土及其次区域产业空间、省域及其次区域产业空间、市县域产业空间三个层次,形成如表1-1所示的产业空间类型体系。表1-1 产业空间研究的空间层次体系表1.1.2 我国近现代产业空间的历史分期

史书有多种分类方式,包括编年体、纪传体、断代史、通史、专史等。本书的研究属于专史的范畴,而且是工业史、城市史等专史之下更具体的门类史。史学研究以“历史时段”为主轴线展开,因此科学的历史分期是史学研究的关键。借鉴现有的有关产业史、经济史、城市史、技术史、学术史等类似史学研究的历史分期方法,可以发现大致可有以下分期模式:(1)社会历史分期的模式:按照当前通史和断代史普遍采用的、具有共识性的历史分期,中国的整体发展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对应于社会历史分期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中国的近代史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现代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产业业态、产业政策等均会有本质性的差异。(2)工业化演化阶段的分期模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工业化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一般会经历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向后工业社会转化期等。按照这一分期方式,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起点是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是随后的外国资本入侵带来的工业(以1843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设立墨海书馆进行印刷工业为开端)以及洋务运动的工业建设(以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为开端)、民族工业资本的发展(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为最早的近代民族工业)。工业化阶段不同,产业空间的性质、格局也不同。(3)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分期模式:按照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宏观产业政策的变化作为分期的基本依据。这种分期一般是先划分大的政治体制变化的分期和阶段,然后在同一政治体制下按照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的变化来划分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变化。比如先将中国的近代历史分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中国现代史分为过渡期、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在此基础上,在具体的政治体制周期内按照不同时段产业、区域政策的差异进行进一步划分,比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可以进一步按照每个五年计划的产业政策差异进一步划分具体时段。不同的产业政策阶段,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和规划设计导向均有所不同。(4)空间格局变化阶段性的分期模式:对于空间研究而言,可以按照空间格局变化的阶段性进行分期,比如宏观格局上按照经济地理原则可以分为不均衡布局阶段、均衡布局阶段、增长极地区率先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阶段等,在城市空间格局上按照城市地理原则可以划分为中心城市集中型发展阶段、边缘扩散发展阶段和郊区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等,不同的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格局阶段,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和规划设计都有不同的特点。

本书统筹考虑了上述不同历史分期的特点,在社会发展历史分期的近现代分期内,考虑到我国作为中央集权制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对产业空间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按照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差异和演化进行整体分期,在此分期内对每个阶段的工业化特征、空间格局变化等进行研究,确定的历史分期如下:

近代时期:指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段,进一步分为清末和民国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再按照产业发展的特点进一步划分不同时段。

现代时期:指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再按照产业发展的特点进一步划分不同时段。

总体上形成如表1-2所示的具体的产业空间发展建设与规划设计史研究的分期。表1-2 中国产业空间史研究的历史分期表

在研究的内容安排上,把专史的通史研究和断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对于整个历史时期按照专史的通史手法梳理其整体脉络和发展轨迹,选取“质变”性的典型时段,围绕特定事件,应用断代史的手法加以详细剖析,深入研究其特征、规律、机制和影响。1.1.3 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本书以“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发展建设与规划设计史”为具体研究对象,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工业产业空间在全国和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空间布局及其规划、在城镇等中观层面的空间分布及其规划、工业产业空间内部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利用及其规划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典型历史时段的空间发展和规划的基本特点、演化路径、基本规律和影响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产业空间内部的空间建设和与之相关的空间设计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发掘产业空间在空间环境和风貌特色、空间营建技术、产业建筑等物质环境的历史演进规律,对不同时代空间设计的思想史、观念史、方法史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现有产业史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较,本书针对产业空间而不是产业本身展开,是产业空间发展建设与规划设计史而非产业发展与规划史,因此“空间”是研究的主题和主线,就此而言,本书的研究以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的观点和范式开展空间发展史研究,以科学和技术学的观点和范式开展空间规划和设计史研究,以建筑学、景观学的观点和范式开展空间建设史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线索中,由于空间发展特别是宏观产业空间发展史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本书对这一部分以“编著”为主,而空间规划设计史研究史料虽然丰富但是史学研究成果比较缺乏,也是城市规划设计史研究中比较薄弱的专史,本书对这部分内容本着“著述”为主的态度,着力在详细检索和占有、整理各种史料的基础上,希望能够有所立论并在学术观点上有所创新。1.2研究意义与价值

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是以丝绸、茶叶、瓷器等为主的世界手工业制造强国。近代开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序幕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化的现代工业大国,逐步恢复了其在世界工业制造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表1-3、表1-4)。与之相伴的是,各类工业空间逐步成为区域、城镇的主导空间,引领了区域空间、城镇空间的重组、转型并牵引着区域其他资源的空间配置。表1-3 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表1-4 四大经济体购买力平价法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1970—2010年)

在中国工业全面复兴并正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的工业空间发展建设和规划设计史,不仅对于本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国际经济史和城市规划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可能为其他后发国家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全书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中国在近一个半世纪的曲折而辉煌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产业空间的宏观布局、工业布局与城市布局的关系以及工业产业空间的内部结构等进行全景式、系统化的梳理与总结,特别是全过程、全尺度地比较分析不同制度、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等背景下产业空间格局的不同特点和共性规律,以及得失成败的历史规律,提炼产业空间发展建设史与规划设计史中科学、共性的基本价值观、空间观和规划观,可以发挥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2)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经验和模式进行系统、深入的总结和研究,特别是对诸如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建设和规划、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发区发展与规划等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对诸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建设与规划、土地财政诱导下开发区的失控等教训进行系统检讨,可以为我国在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前、科学谋划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空间的布局和规划提供有益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3)对中国产业空间未来的发展建设、规划设计的基本趋势,结合历史脉络和规律进行轮廓性、趋势性的展望,对隐含在历史和现实发展各种未来的潮流和实践超前把脉和预先研究,按照空间史研究确立的有关基本史学观进行基本判断和评判,对积极的、能够科学引领未来产业空间发展和规划设计的实践和思潮加以褒扬,发挥史学研究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4)对中国经济史、城市史、产业史和地域史以及其他相关史志研究的有关“产业空间”史料和学术成果加以合理吸收,在此基础上突出“空间”主线,廓清产业空间在历史进程中、多个空间尺度上的基本演化规律,填补我国历史学科在产业和城市史研究中重“时”轻“空”的学科不足,填补相关学术研究空白,具有一定的史地结合的学术价值。(5)对我国产业空间发展建设与规划设计史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进一步确立“中国特色”产业空间的核心特征,另一方面明确与世界其他地域的共同性和可借鉴性,为后发工业化国家在产业空间布局和建设方面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既可以丰富国际产业空间史研究的成果,也对其他国家相关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价值。1.3研究综述

本书研究涉及产业空间的发展与建设史、规划与设计史,与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具有密切关系,目前的经济史、工业史、城市史、规划史和有关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中,均有与本书研究相关的成果。本书分为三大部分,针对不同空间层次,按照不同学科领域,遵循研究时间先后,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表1-5)。表1-5 综述基本逻辑表1.3.1 对产业空间发展史的研究

1)国外对中国产业空间发展史的研究

国外对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发展历史的系统性的研究较少,目前主要是在对特定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中有所体现,典型的如罗威廉对清末汉口的研究,鲍德威在研究济南近代化的过程中对商埠区历史的研究,托尔斯藤·华纳对青岛德占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研究。他们在研究城市建设发展历程的同时,对产业空间发展历史也有所涉及。

2)国内对中国产业空间发展史的研究

国内对近现代中国产业空间发展历史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工业史和产业发展史为主,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也有许多相关研究,此外在一些纪实性访谈中也有所反映。(1)对国土与区域层面产业空间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宏观国土与区域层面的研究著作中,经济史与工业史研究最为丰富。在国土层面,祝慈寿详尽撰述了近现代工业在全国的发展与布局-,严中平、汪敬虞对重要工矿业的全国布局情况亦有所涉及-,孙毓棠对19世纪后半叶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生进行了研究,王天伟将产业空间发展与布局研究的时间跨度拓展到当代;在区域层面,段本洛对近代苏南地区工业结构与布局、陈才等对东北工业区发展史、郭钦对湖南工业史分别做了研究。

地理学方面,戴鞍钢等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前全国近代工业的地理分布与特点,黄立人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业迁移做了梳理,董志凯等对“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在全国的布局及布点进行了详细考据撰述,袁为鹏勾勒了中国近代工业布局时间与空间的演变轨迹,谢放重点研究了近代民用工业在中国城市的分布。张利民对近代华北地区工业结构与分布、张守广对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布局、陈东林对“三线建设”时期的西部工业发展分别做了研究。此外,还有一些纪实性资料汇编,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亲历者访谈集。(2)对城市产业空间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中观层面的城市产业空间发展史研究以单个城市为主,侧重城市产业空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动因、变迁历史及对城市的影响研究。在城市建设史方面,董鉴泓解析了因近代产业发展而兴起的典型城市,李旭在西南地区城市发展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对重庆、昆明等城市的产业空间与城市互动发展有所体现,袁方研究了武汉工业区对城市的形成、布局与变迁的影响,类似的分别有对北京、天津、郑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