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流动人员子女适应性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20:26:57

点击下载

作者:黄爱玲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型城镇化——流动人员子女适应性研究

新型城镇化——流动人员子女适应性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新型城镇化——流动人员子女适应性研究作者:黄爱玲排版:KingStar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0-01ISBN:9787564151263本书由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一、问题提出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世界瞩目,社会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尤其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员流入城市或小城镇。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形成的城乡壁垒,我国的农民一直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种传统的城乡壁垒一旦被打破,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而产生“民工潮”现象。

近两次的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中国流动人员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显著的人口现象。2013年6月27日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报道,迄今为止我国约有2.6亿的流动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这其中三千六百万流动人口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乡村流向城市。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近期主要的工作任务。

2010年6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披露: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11亿。而他们的背后则是多达1500万的随迁子女,这意味着每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家庭在流入地的平均成员数为2.3人;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和长期居留趋势明显,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平均居留时间接近5年。携家属(配偶、子女、父母)一同流动的占66.4%。未来的3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并且人口继续向沿海、沿江、沿线聚集。

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11月,中国总流动人口达12107万,其中有19.37%的流动儿童不超过18周岁,达1982万;而其中868万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6—14岁儿童,占成年流动人口的40%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居住地与户口地分离且已离开户口地达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有3996万人为市辖区内人户分离,较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增长了81.03%,这些数据表明,流动人员近年来迅猛增长,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发展不均衡而导致劳动力由乡村到城市的大面积转移迁徙。表1-1 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跨省流动人口状况

根据各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如表1-1所示,比较2010年天津、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浙江各省级行政区的跨省流动人口,最多是广东省,达3128.16万人,增加规模接下来依次为浙江、上海、北京、福建和天津。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这主要是多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近年来,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迁移最突出的现象是人户分离。如图1-1所示,2011年,全国人户分离的(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71亿,比上年增加97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30亿,比上年增加828万人。图1-1 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流动人口图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6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5%。近三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以每年一千万的速度增长。未来3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数量也达到了不容忽视的规模。我们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0—14岁人口占16.60%”,初步计算出0—14岁的非市辖区人户分离的儿童数量为3657.7万人。更为详细的数据可以参考蔡昉主编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关于城市流动儿童的规模和结构,目前还缺乏详细的测算。我们同样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将年龄在0~17周岁的跨县(市、区)迁移到城镇的人口定义为城市流动儿童,并将抽样数据进行加权后,计算出中国城市流动儿童相当于城市本地儿童数量的10.42%,城市流动儿童占城市流动人口总数的12.55%。2005年中国总人口为13.08亿,儿童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25.82%,因此测算出当年度中国城市0~17周岁流动儿童的数量为1212万,其中14周岁以下流动儿童873万。在全部城市流动儿童中,农村流动儿童占78.74%,农村流动儿童占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的12.59%。城市流动儿童的年龄结构如下:0~5周岁组占28.17%,6~11周岁组占30.17%,12~14周岁组占13.73%,15~17周岁组占27.93%。其中,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流动儿童约500万。”

大量的流动人口影响了社会人口状况的分布,流动人员及其子女面临很多适应过程的困难。大量农民工从农村走入城市并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上会遇到许多问题。有些农民工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这类留守儿童就会长期与父母分离;有些父母将子女带在身边,跟随父母不断流动。流动儿童需要不断适应一个新环境,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的户籍制度,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流动儿童和其他非流动儿童相比较,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流动人员子女心理成长与学习、教育问题。

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流动人员及他们的子女,在流入城市的初期一般很难真正地融入城市,而只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接受着新兴的生活模式;但他们又脱离了农村,离开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环境,被动地按照新生活秩序生活。由于流动儿童的特殊处境,与其他非流动儿童相比,他们一般会面临更多在适应和融合方面的困难。流动人口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所以流动儿童也会长期存在。为了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和学习活动,有必要对其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做深入研究,分析影响流动儿童适应性的因素与条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管理措施,提高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总研究目的是:

1.构建流动儿童适应性、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的理论,建立流动儿童适应性的系统性结构模型;

2.探讨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3.编制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的心理问卷;

4.探讨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5.探讨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6.分析流动儿童语文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并构建有效教学模式;

7.调查了解流动儿童教育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教育对策;

8.提出促进流动儿童适应性的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对策。第二节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1.具有理论探索研究创新的价值。本课题研究,试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动儿童适应性(主要是指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理论和内在机制的系统性架构,丰富流动儿童适应性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研究的内涵,拓宽研究的广度,拓深研究的深度。通过探究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心理发展动力、心理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充实、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作出积极贡献。

2.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运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厘清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概念内涵,澄清学界对这两个概念及其维度结构的重叠、交叉或混淆,分析影响流动儿童适应性的因素与条件,把握流动儿童适应性与诸多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鉴于国内外研究对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概念界定的不一致,本课题研究拟通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编制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的心理问卷或心理量表,重新对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的概念进行界定,丰富国内外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理论的内容,同时也对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这个研究主题起到促进作用。

3.拓展教育学、学校管理学、家庭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深度。本课题研究,提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语文教学模式,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运行模式,拓展了课程教学论、学校管理学、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流动儿童从原居住地的农村流入城市,他们大多数人原来的学习基础比较差,教育资源薄弱,教育条件、师资力量都比城市更差。如何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学习状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需要引导流动儿童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方面作出调整,学校改革课堂教学、改进学校管理的措施,创设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是提高他们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的概念,创设宽松的家庭教育氛围,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是提高他们适应性的重要补充。本课题研究成果能够拓展教育学、学校管理学、家庭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深度与广度。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1.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情况,唤起国家政府、教育职能部门、社会和家庭对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关注,有利于政府以更加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和关注流动人员子女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解决流动人员子女的城市融合问题,并提高流动儿童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要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提高流动儿童的文化素质和适应性,减少流动人员子女生活、学习的后顾之忧,让流动人员安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建设社会。

2.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辅导帮助,促进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我们只有深入了解流动人员子女的适应性特征和内在机制,特别是在生活和学习适应性方面的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消除学生的不适应状态,才能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和学习之中,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助于深入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促进他们快乐成长。本课题研究考察了流动儿童在各种陌生环境或者逆境环境下的心理发展状况及其与其他心理学变量的关系,探讨影响流动儿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流动儿童的家长、学校教师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轨迹,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最终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4.促进社会稳定和实现教育公平。本研究结论从理论、实践研究层面都为促进社会稳定、教育公平做出积极的有益尝试,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流动儿童与其父母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流动儿童作为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流动儿童的教育也是流动人口工作的一部分。这不仅与《教育法》的实施及“弱势群体”教育公平的实现相关,还涉及能否顺利建设真正的和谐社会。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流动儿童跟随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若缺乏正确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其后果:一是流动儿童将来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子;二是流动儿童继续成为流动人口,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由于文化素质的低下,劳动力无法提高,继续从事社会底层工作,恶性循环形成流动人口阶层。政府不仅要长期继续改革,还要根据当前的实际问题作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因此探讨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实现教育公平。第三节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总体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为: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调查访谈,并且与心理学专家、中小学的一线任课教师进行讨论,分析考察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及其内部结构,初步确定其结构维度,编制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问卷,分别对两个问卷实施两次以上试测(初测和再测),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对正式问卷的信度、效度指标进行心理测量学标准的考察;考察获得良好指标后,再对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两者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深入探讨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与其他诸多心理学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全面把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状况和内在关系。

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者与本课题的实验学校(几所选定的小学和中学作为课题研究的合作学校)开展合作研究。学校根据流动儿童的实际能力、学习基础、适应性的不同程度,建立有针对性、体现个别化差异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手段、教育管理措施作为干预,学校文化环境为促进手段,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融入城市生活。

鉴于此,本研究设计的研究思路如下:

1.理论探索和结构维度架构。首先通过文献综述,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与流动儿童及其任课老师、心理学专家、学校教育专家的深度会谈,探讨建立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与学习适应性的结构维度,提出理论架构,建构流动儿童适应性的系统性结构模型。

2.编制调查问卷和量表。在以上结构维度的基础上,编制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与学习适应性的问卷,并进行初测和再测,最终形成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与学习适应性正式问卷,对正式问卷进行其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并做验证性因素分析,以确定正式问卷的有效性。

3.研究流动儿童适应性的内在关系。通过相关分析来了解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适应性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城市生活适应性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学习适应性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并做进一步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4.运用科学统计工具实证分析。运用路径分析的方法来检验,探讨哪些心理学的变量会对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起完全中介作用,或者是部分中介作用。

5.尝试实施有针对性、体现个别化差异的流动儿童教学模式。在实验基地的合作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学校根据流动儿童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分层次教学,以教学促学习,用引导促适应,让团体带个体,促进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和学习。

6.创设团结友爱、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和学校组织文化氛围,实施有效管理。通过改革教育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提倡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学校文化氛围,让流动儿童在流入城市感到家乡般的温暖,促进流动儿童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与学习生活。

因此,根据本课题总体的研究设计,针对流动儿童的适应性特点,确定研究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课题组成员分别到福州、厦门、泉州晋江、宁德福鼎、杭州、温州、浙江苍南等省、市、地二十多所学校,到流动人员比较集中的中学、小学调查,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入访谈,召开座谈会,与学生做一对一的个别访谈,了解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一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掌握第一手的翔实材料。

第二阶段:梳理文献,建构理论。

收集整理文献资料。通过查阅研究文献,了解国外、国内关于流动儿童适应性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新进展,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不同学术观点做梳理、归纳和概括。研究者初步建构关于流动人员子女,即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尤其是在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理论假设及系统性结构;并对两份心理问卷的维度结构做理论假设和建构。

第三阶段:编制问卷,施测验证。

通过文献查阅、多次进行半结构访谈及发放开放式问卷,收集并编制研究调查问卷的项目,编制《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问卷》、《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问卷》,先后抽取福建、浙江等省、市、地二十多所中学、小学,合计近10260名学生作为研究被试,深入探索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的状况及其与其他诸多心理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四阶段:教改实验,实证探讨。

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合作实验学校,尝试教学改革实验。合作实验学校的任课教师通过采用“树—养—学—促”(小学)、“推—拉—牵—引”(中学)的以教促学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针对小学、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流动儿童语文适应性的教学改革方法和途径。通过三年多的教学改革和追踪研究,做大量的实证调查和质性访谈,来了解教学改革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期后续研究继续改进。

第五阶段:成果汇总,概括总结。

研究者针对以上四个阶段研究中获得的调查数据、访谈结果、教改实验的效果做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和理论总结。通过对研究所获得的调查数据做统计分析处理,分析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与前因变量、结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促进流动儿童适应性的教育管理措施和教学模式,促使流动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模式的尝试实施,以及在校园文化管理方面的教育管理手段和形式内容的创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促进流动儿童适应性的理论和实践。第四节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心理测量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实验法。

1.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即搜集、分析与归纳、整理研究文献,通过现有的相关文献,从中提取信息,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了解,以达到研究目的的一种方法。本研究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整理相关理论和结论,并通过分析、论证文献,以确定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和研究的可行性。本课题研究广泛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并作充分梳理、概括。其中,国外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文献,还有相关已经发表的研究文献;国内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网上的论文。在中国期刊网上的检索项中以“流动儿童”、“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教育”、“流动儿童教育”、“农民工子女学校”等词为检索词,查询出从1994—2010年,中国期刊网共收录了220篇相关研究文献。还借助数字化图书馆和“google”及“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得网络资源,通过“人大复印资料”和“全国报刊索引”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从而比较全面地获得流动人员子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进展。

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指研究者通过采用结构性、半结构性或开放性访谈提纲,与受访者面对面地交谈,了解受访者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在确定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的研究内容中,通过多次访谈,明确流动人员子女(即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城市生活适应性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3.心理测量法。是指按照心理统计学和心理测量学的一系列标准和方法,设计问卷或量表,通过发放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一种方法。本研究中通过初测问卷,对学习适应性、城市生活适应性及其他相关主要变量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正式问卷发放,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4.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一种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或者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法,对教育对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和结论。本研究将对福州市、厦门市、福州闽侯县、宁德福鼎县、杭州市、温州市等地招收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几个公办中小学及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学校教师做调查访谈,收集信息和数据。

5.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针对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了解其特点及形成过程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以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杭州市等地招收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几个公办、私立的中小学校为个案单位,对学校的历史、环境等状况作了深入调查研究,收集个案信息和一些有说明性的数据。在流动儿童的群体中,发现和描述问题的现象和发展趋向,对调查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进一步论证研究假设,获得有价值性的研究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6.教育实验法。是指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通过适当地创设教育情境或者适当控制一定的教育条件、教育手段,引发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改变,从而分析、判断并把握学生心理行为发展特点与规律,引导学生的心理行为反映,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一般有两种类型:(1)纵向追踪实验;(2)横向比较实验。

纵向追踪实验,有点类似于个案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一段时间、乃至于长达几年的教育实验的追踪观察、研究,分析研究教育实验手段对被试的影响作用,以帮助研究者判断通过教育干预手段是否达到原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横向比较实验,则是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育实验比较,通过两种不同教育条件或教育情境环境的设置和控制,引发被试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反映,研究他们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在福州、厦门、福鼎、杭州、温州等地市先后选择了近二十所小学、中学作为教育实验的定点合作学校,对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做了横向比较研究。在福州仓山区的郭仔小学、福州二十中学等学校做了长达三年多的教育改革实验,通过追踪观察、教育实验研究,以期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适应性状况,探讨教育管理、教学改革手段、学校文化建设对流动儿童适应性的促进作用。第二章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综述第一节涉及本书的主要概念界定一、适应及适应性

1.适应

适应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生物学,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生物学上认为,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就是适应。遗传的目的是延续已经适应了的各种机能,是保持生物体的同一性,达到种族的延续。变异的目的是适应外界新的环境变化,适应新的环境。而应对这种新环境的适应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就促使了生物多样性。达尔文认为,物种适应主要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自然选择的实际效果是增强了物种的适应性。

心理学对适应的理解是源于并且高于生物学。虽然传统进化论的适应观影响着心理学界,但是,传统进化论的适应观存在很多明显缺陷。例如,将适应看成是有机体遗传的积累和改变,完全排斥个体层面上的认知因素。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随着生存环境发生变化而调节自身的身心状态来适应这种改变的过程称为适应。皮亚杰的“平衡说”理论认为:适应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通过顺应(accommodation)和同化(assimilation)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就是适应状态,个体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就是适应过程。

贾晓波则把适应定义为:个体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与自我发展的要求,使个体与环境达到一种平衡。江光荣认为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身体、心理的调整,而保持有效的生存状态的一种过程。

Anderson认为适应是发生在人与环境之间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状态。陶沙认为适应是在脱离原来所处环境,而进入新环境,个体根据新环境提出的要求,通过积极调整心理与行为,有效利用内部自我资源,达成和新环境的协调关系。

综合上面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书作者认为,“适应”在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是指个体通过调节自身,使个体达到环境的要求,是个体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匹配的过程。

2.适应性

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所表现出的一种适应能力。

我国学者对适应性做各种描述性或操作性定义的诠释。车文博主编的《心理咨询百科全书》认为,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变化中,其生存本能随着变化的能力。张大均(2000)认为:适应性是指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积极改变自身,使自身与环境达到协调的一种能力。郑日昌在1994年认为:适应性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或与周围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积极行为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能力。樊富珉认为,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对环境变化有积极的态度,自主调节以保持与环境的协调。许峰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看,适应性是个体为达到社会生活适应的一种过程,而形成相对应的心理与行为模式的能力。林崇德等人(2003)认为社会适应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改变自己的观念、行为方式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

鉴于此,本书作者认为,适应与适应性是有区别的:适应是有机体获得与外界环境匹配的一种过程;适应性是指有机体在与外界环境相匹配、相协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特点和生存发展能力,是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人类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的适应性,即个体在意识、行为和生理上表现出来的一种适应社会环境的心理倾向性和适应能力。“社会适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人们所做出的一种行为调适的过程。

总之,适应性是个体积极主动达成个体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和谐的、平衡状态的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个体适应环境与否的标准,是个体与环境达到和谐的必备能力。二、学习与学习适应性

1.学习

学习有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不断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这些经验得到不断强化,使得这些经验产生较持久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而巴甫洛夫认为的学习范围更广,他认为建立了条件反射,就算学习。狭义的学习是专指在学校中学生的学业学习。在学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教授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的,而且主要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希尔加德和鲍尔在《学习论》一书中,把学习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不能根据个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来解释的。加涅则更明确指出:学习是人的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仅仅的因为个体生长。学生的学习属于狭义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其学习是在教师教授下进行的认知和行为。朱智贤认为: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系统、有目的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行为,是一种社会义务。所以,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强调的是主体的能动性和学习效果的可验性。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同教育心理学家施良方(1994)的观点,给学习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为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

2.学习适应性

关于学习适应性定义,学者有不同的诠释和界定:国内研究中大都引自周步成教授(1991)主编的《学习适应性测验手册》上的表述,“学习适应性是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即学习适应能力”。其主要因素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等方面。而学者田澜将学习适应性界定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学习条件的变化,主动作出身心调整,以达到内外环境平衡并促进学习的一种能力”。

由此可见,学习适应性是个体的一种能力特征,与学习环境的变化有关,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研究者,如王滔认为,“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个体对学习活动充满热情,根据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可以具体地表述为:个体为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努力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符合学习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在这一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能力特征”。

鉴于以上各种表述,本书研究者认为,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或训练而获得,这种不断得到强化的经验产生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学习适应性是指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努力调整自我、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心理倾向,也是一种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等的适应能力,亦即学习适应能力。

因此,我们把学习适应性定义为:个体为了取得自身与学习活动的内外环境的协调,在主动调整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特征,包含学习个体、学习环境与行为改变三个部分。具体而言,学习适应性还表现为个体应当有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心理条件和实现过程。一般要经过“适应平衡状态的打破——学习需要动机的产生——学习诱因的作用——自我的积极调整——获得学习效果”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后达到学习适应的良好状态。

本书作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一种有特色的、主动建构的适应过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要求,使自我和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从适应的意识层面上看,学习是主动适应的意识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适应目的,有目的、主动的适应过程。所以学习是适应的一部分,而学习适应性就是主动适应过程中体现的能够积极主动地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倾向性,是个体一种能力的体现。三、城市生活适应性

1.生活适应性

广义的生活适应性是指个体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它是一种社会适应。狭义的生活适应性是能够适应新阶段的新生活及其新变化,具体包括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适应性是指生物体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所表现出的一种适应能力。美国学者Lukash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即融入环境、改造环境、离开环境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张锦涛认为社会适应包括内在个人心理和外在社会生活两个层面的内容。聂衍刚认为社会适应行为是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和回避的行为。

2.城市生活适应性与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

城市生活适应性概念,是一个时间的、渐进的、活动的过程,即生物体由原来的生活地域迁移到另一个生活地域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适应的过程。

我国学者对其内涵有不同界定。林崇德、杨治良等人认为城市生活适应是指当城市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改变自己的观念、行为方式使之适应所处的城市环境的过程。郭良春、姚远、杨变云(2005)指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指他们在新的环境下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它反映出流动儿童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程度。刘杨、方晓义、张耀方等(2008)则认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包含两个方面,即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贾晓波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或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的适应。

可见,流动儿童是从外在的行为和内在心理两个层次去适应城市的生活,它具体包括:(1)心理层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生活态度、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2)行为层面:新城市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及逐渐形成的行为习惯等个体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接纳程度和融入程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