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要断舍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22:21:05

点击下载

作者:山下英子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也要断舍离

孩子也要断舍离试读:

前言

我想让我的孩子考上名校!”

手捧本书的您,想必家里的孩子不久就要参加考试了吧。

即使并非如此,我猜您也比一般人更加关心考试、教育以及孩子的培养问题。

我也有个儿子,国立大学毕业,如今是独立的社会人。他参加高考那会儿,作为母亲,我也一度手忙脚乱。

我开展过一系列“断舍离”的讲座。通过与家长们交流,我得知孩子的入学考试、教育和培养问题,是眼下家长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这里,我想先强调一下:“断舍离”,并非单纯的“整理术”。“断舍离”要求人在面对事物时,自主思考,进而判断“要、适、快”。它是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

所谓“要、适、快”,具体指事物对于自己而言,是“必要、合适、舒适”,还是相反的——“不必要、不合适、不舒适”。参与实践者必须做到不依附他人,自主思考,自行决定取舍。

那么,为什么孩子的考试会和“断舍离”有关系呢——这其实跟2020年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体系大改革息息相关。

想必很多家长都已经知道了,2020年“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将被废止。

进入大学深造需要具备的能力,将会由以往的“记忆能力”转变为“思考能力”。在日本,这已然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了。

现在是2016年。换言之,现在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即将成为新考试体系的考查对象。所以,他们必须马上开始做准备。

诸如数学的“1+1=2”,抑或是历史中“年号”之类的内容,以往背诵“标准答案”的考试,本质上属于先掌握一定的技巧,进而解决问题的模式。但是,今后将导入的,是注重“思考”的考试。仅仅依靠补习班教授的解题套路,是对付不过去的。

为了应对这一考试制度的大变革,从幼儿、儿童到高中时期,我们的孩子不仅要背诵公式、标准答案和解题方法等大量客观知识,而且要形成“自主思考,自我创新”的能力,亲子关系也将变得极其重要。

不单是父母,还包括祖父母(如果是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甚至老师,大家不仅要让孩子记住正确答案和解题方法,更要引导孩子“自主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四五年之后,“考试优胜者”的实质将会发生巨大转变。简而言之,我们将会迎来一个不只注重“量”,同时也注重“质”的考试体系。所以,对于挖掘孩子的潜力,培养今后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断舍离”就成为了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

这是因为,通过“断舍离”的实践,孩子能够掌握一种至关重要的技能。这种技能能够让孩子去自发地感知、自主地思考、自行做出选择和决断。也可以说,“断舍离”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可供思考、想象、表达的选项。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实践“断舍离”。只有这样,孩子的思想才能得到整理,心情才能变得放松,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另外,对于父母而言,“断舍离”也能产生创新的乐趣,有助于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想要让孩子将来可以独立、顽强地行走人生,亲与子通力合作,不可或缺。

本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在于介绍“断舍离”,更是为了探究亲子关系的本质,介绍亲与子共同获得多彩人生的方法。

比起知识,孩子涉世之后更加需要的,既包含自主思考能力,也包含协调性等适应能力。父母们都是过来人,对于这种现实状况,应该不难认同。

考试,不过是人生的诸多十字路口当中的一个而已。但同时,它又是亲子相处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从现在开始,抓紧投入实践,着力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让孩子能够顺利应对2020年的入学考试制度大改革。假如在实践过程中,您能构建起和谐的亲子关系,于我而言,便是无上的欣慰。

那么,我们这就开始吧。

“断舍离”是绝佳的“思维”训练

如前言所述,“断舍离”不仅是整理术,同时也是一门舍弃术。

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分解“断舍离”来做出说明。“断”,是舍弃不必要的事物;“舍”,是限定喜爱的事物;而经过“断”和“舍”到达的境界,便称之为“离”。

吸收什么,断绝什么;保留什么,舍弃什么。

在自己的大脑中反复思考上述问题,然后做出选择和决断,由此得到的“离”,成就人的自尊心。

换言之,即理解自己,而后珍重自己。

通过直面一个个事物,反复进行“断舍离”,在此过程中自然养成“思考能力”。

直面眼前的物品,是“断舍离”的初级阶段。

对自己而言,这个东西“必要不必要”“合适不合适”“舒适不舒适”,反复对以上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感觉以及感性认识,然后做出选择。舍去对自己“不必要、不合适、不舒适”的,那么,“必要、合适、舒适”的自然就过滤下来了。“断舍离”,就是通过这样一连串的工序,对事物进行精简的一门“思维整理术”。

父母也可以通过“断舍离”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断绝什么,舍弃什么,保留什么——思考、选择、决断的不断反复,使得心脑都得到锻炼,进而成为一种培养自尊心的“实践训练”。

整理物品,可以锻炼思考能力

为了便于实践,“断舍离”可以先从眼前可见的“物品”开始,然后再升级到抽象的“思考”抑或“心情”。

整理好物品,让空间变得整洁,情绪就能得到调整,心情也会随之变轻松。

在这个良性的循环当中,很多锻炼思考能力的机会就会产生。

我们最先要培养的,是把物品当作起点的思考能力。要改善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让身处的环境舒适起来。

整理物品固然重要,但这绝非“断舍离”的根本目的。

以自己为判断的轴心,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舒心”,然后做出选择和决断。

如此,才能以自我为根本,构建起思考的体系。

为了锻炼思考能力,必然要以自我为轴心。换言之,即必须培养“自主性”。

当我们对物品实行“断舍离”时,无论如何,以“现在的自己”为中心,是最根本的前提。“还可以用”“太可惜了”等,是以物品为中心;而“过去经常使用”“将来也许还会用”等,又是以过去或将来的自己为中心。诸如此类的顾虑,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以当下的自我为中心,反复思考、选择、决断,思考能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鼓励孩子以自我为轴心,做最终决断

那么,要在亲子之间实行以自我为轴心反复思考、选择、决断的“断舍离”,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必须把握“断舍离”的根本原则——“由本人做最终决断”。

决定取舍的,只能是物品的所有者。也就是说,父母只有得到许可,才有权处理孩子的东西。

虽说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孩子的东西多半也是父母出钱买的,但是所有东西的主人,只能是孩子本人。

在父母看来,没有价值也不必要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恰恰就是不可或缺的、极其珍贵的。在现实生活中,亲子间这样的理解偏差并不少见。

判断一件物品是否有价值的原则之一,便是由物品的所有者自行决断。

我可以理解父母想要帮助孩子的心情。但是,无视孩子意志的“帮忙”,其本质上,只是大人的自我满足罢了。

为人父母,我们真正需要的,反倒是“袖手旁观的勇气”。

尽管起初会花费一些时间,但是,让孩子能以一己之力去思考、挑战,这才是最主要的。父母事先包揽一切,只会让孩子沦为“等待指示的一族”。

今后的考试,检验的是考生的思考能力,这也会为考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通过“断舍离”,孩子意识到必须以自我为轴心去创造机会,这样的实践,越多越好。

父母可以表达意见

孩子的思考能力,会随着父母的支持方式发生变化。

不合适的支持,不仅会妨碍孩子判断,还会对思考能力本身产生不良影响。

如此,非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在将来检验思考能力的考试中名落孙山。

站在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事情做思考、选择、决断,不仅不能锻炼孩子,甚至还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自尊心。

一个在内心深处都无法自我欣赏的孩子,是不可能带着自信去思考、选择、决断的。

不过,“妈妈(爸爸)认为不需要”。即便东西属于孩子,父母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如上看法。

但是接受与否,则必须完全由孩子以自我为轴心做决定。这一点很关键。

为人父母,往往容易向孩子强行灌输自己的意志。这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当中都认为,“孩子不成熟,相比之下,自己的人生经验更为丰富,做出的决定必然也更加正确”。

其实父母们不妨停下来,自我检讨一下,自我克制一次。

这样才能多给孩子们一些独立思考、选择、决断的机会。

强行要求孩子参与“断舍离”,这种行为也需要规避。

可以提议:“要不要跟妈妈(爸爸)一起尝试?”而是否参与,决定权要留给孩子。

只有坚持贯彻这个原则,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尊心和思考能力。

父母先行尝试

在日本有这样一句名言:“做给他看,解释给他听,让他亲自尝试,再给予赞扬,非如此不足以使对方投身实践。”相比之下,“断舍离”又稍稍有些区别。“断舍离”,更强调父母单方面的尝试。

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做”,而首先是“父母做”。父母们自己都不去尝试,却拿出来要求孩子,往往只会自食被反驳的苦果。“妈妈(爸爸)你不也没做吗?我才不要被你命令做什么‘断舍离’呢!”

孩子不听话,房间依旧凌乱,父母的焦躁持续滋长……一旦陷入这种怪圈,父母先以身作则,才是最可行的对策。不管怎么说,一边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宽以待己;一边严格要求孩子,严于律人。坚持这种做法,则一切都无法起步。

放眼四周,哪怕是客厅角落里随意摆放的一本杂志,我们都可以从它入手,付诸行动。

其实门槛儿并不高,实践起来也不难,关键就是迈出最先的哪怕是一小步。

父母淡定,孩子才能平和

想让孩子通过考试,最重要的,是先稳住孩子的心。为此,父母必须先做到淡定。

首先,父母们必须直面自己的物品,反复思考“现在的我需要这个吗”“现在的我适合这个吗”“这个能让现在的我舒心吗”,进而做出选择和决断。

取舍过后,置身于以自己为轴心“思考、想象、感觉、选择”得来的喜好之物当中,思想和心情自然就能变得舒畅。

父母要先于孩子,欣赏自己,使自己的自尊心得到培养。换言之,父母要先建立起珍重自己的思维模式,营造一个良性的循环。

如此一来,敏感的孩子自然会感受到父母的变化,进而考虑“要不我也试试吧”,从而被引导,自主实践“断舍离”。“断舍离”的第一步,既可以从客厅角落里散落的一本杂志入手,也可以从抽屉里的一支圆珠笔开始。无须规划时间,随时随兴,任意小事皆可。

只要这些“由微小实践确立起来的小小成就感”日积月累,“断舍离”就自然会成为一种习惯。那么,锻炼思考能力的训练,也会逐渐变成常态。

如上,在面对2020年大学入学考试大改革时,孩子们只要能构建起相应的思考能力,剩下的,就不过是在临近考试时采取具体的应试对策罢了。“思维能力”与“记忆能力”不同,并非小聪明小伎俩。前者考验的是更为广而深的力量。所以,如果从现在开始进行“断舍离”的训练,孩子将在几年后的应试中表现良好。

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虽说尽量不去侵犯孩子的领地,但是做父母的,仍然不免焦虑。“孩子的房间老是乱糟糟的,实在看不下去。”的确如此,相比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往往更关注别人的。

孩子房间里堆积如山的旧漫画杂志,在父母看来,不过是垃圾而已。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那也许就是一堆珍宝。

强行介入孩子与漫画杂志的关系,命令孩子“把那些垃圾扔掉”,或者干脆替孩子做主处理掉,这些都是不明智的举动。

这里不妨再赘述一遍:孩子的东西,终归属于孩子。做父母的,不要介入,不要入侵孩子的领地。

孩子难道不是归我所有吗?父母们最好以此为契机,打消这个错误念头。我们应当尝试宽容,认识到:尽管我无法理解,但是在我的孩子看来,那也许非常重要。

即便是同一件事物,每个人对它的感受,原本就不尽相同。

近来人们开始倡导“diversity”,即“多样性”。企业在录用人才时,也开始不问人种、国籍、性别、年龄等,以便可以圆融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同样,在“断舍离”的实践过程中,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要容许他人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父母自身要重新建立起多元化认知,接受与自我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做到比从前更轻松地应对人生、生活、工作、育儿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作为父母,假如我们可以展现出这样一种姿态,孩子的思考能力,必然也能受到一股积极力量的带动。

以“询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热情

父母切忌在孩子身上强加自己的意志;反之,应当先倾听孩子的心声。

不要迷信自己就是对的,而应当试着改变立场去考虑:没准儿孩子才是正确的。

你对孩子的真实想法不闻不问,孩子自然也不愿意理会你的看法。假如我们从来不把孩子的倾诉当回事,那么孩子必然也会叛逆:“我才不要听妈妈(爸爸)唠叨呢!”

经我指出,你也许会说“是这样的啊”“这一点我可以理解”。但是现实生活当中,父母们表现出来的,往往却是“办不到”。

其实,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的孩子。“妈妈(爸爸)觉得你的房间太乱了,你怎么看呢?”

不去灌输意见,而是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自主地思考、选择、决断。

也不要强求孩子给出合乎你心意的答案,而是征求孩子自身的想法——孩子自己想怎么处理。

要真正做到不侵犯孩子的领地,尊重孩子的感受。

总而言之,父母最首要的任务,是引导孩子自行思考并抉择。并且,通过对孩子的不懈守护,让孩子意识到,“原来我一直被尊重、被爱护着”,从而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数。

对孩子要爱屋及乌

假设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画好的画他都想留着,一张都不舍得扔。

作为父母,我们又很难要求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扔掉”。但是不扔的话,孩子又会把画丢得屋子里到处都是……

现在假设你是这个孩子的父母,正处于这种困境。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你最喜欢哪一幅啊?”

于是,孩子会做出选择:“嗯……这个吧。”

接着,你就可以对其做出相应的表扬:“这个啊,画得真好!妈妈(爸爸)也特别喜欢这个!”

真正做起来,可能有点儿居心叵测的意味,但这对孩子来说,会是一个有力的鼓励。然后,孩子会慢慢变得不再关注其他没有受到表扬的画,最后放弃保存它们的执念。

即使大量留存会很有负担,父母们也还是常常自欺欺人:“总不能扔孩子的作品吧。”但是,全部保存下来,就等于尊重孩子了吗?

父母这个时候更应当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帮助孩子做选择。并且,在孩子思考、选择、决断的过程中,父母要一直陪伴左右,这才真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然而然地,“催促其扔掉”这件麻烦事,最后也就无须再做了。

我家里一直摆放着一件装饰品,那是儿子小时候用黏土做的手工,是一只鸡。它虽然怎么看怎么幼稚,但却是我的“心头好”。而且我相信,在已经步入社会的儿子看来,儿时的手工一直被母亲珍藏着,比起难为情,他感受更多的,是幸福。

培养“审美意识”以提高学习能力

要提高学习能力,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培养“欣赏空间的审美意识”。“思考能力与审美意识”,乍一看,这个组合令人费解。事实上,稍加留意便不难察觉,“审美意识”与历来的传统考试不同,答案永远没有唯一。

直面事物,并且做到不苛求答案地反复思考、选择、决断,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断舍离”。假如孩子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受到快乐,那么思考能力就可以得到质的飞跃,对于今后的考试,孩子也可以应付自如。

所谓思考能力,是以自主性和人性的广度为根基的能力,它区别于单纯的填鸭式教育所培养的能力。

背诵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的确会是一个奏效的小手段。然而,一旦全面考查来临,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时,忽然之间,之前记忆下来的知识或者技术,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如前所述,即便是同一事物,亲与子对它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审美亦是如此。“虽然妈妈(爸爸)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感受。”只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之间存在差异,才能真正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

因此,审美意识也不能由父母强加给孩子。

孩子的房间,即便在父母看来如何地不堪,但是假如你因此对孩子发号施令,叫嚣“这个那个都没用,通通给我扔掉”,孩子的思考能力、自尊心、感受能力以及审美意识都得不到长进。

父母对孩子宽容,孩子才能将这份宽容惠及他人。这种宽容的实质,便是思考的宽容。换言之,即拓宽思维的空间。

思考“你自己的想法呢?”

通过“断舍离”,反复思考、选择、决断过后余下的事物,等同于自我的思考、感知和审美本身。

只有以自我为轴心去感受、思考、选择、决断,才能建立自信。因为这些无关他人,最终都得当事人自己承担责任。

在主张“断舍离”的实践过程中,也有很多成年人来咨询,问我“这个应该扔掉吗”,显然,这些咨询者,都没有做到以自我为轴心。

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我会反问“你自己的想法呢”,以便来者自行思考、选择、决断。

因为只有这样,当事人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描绘出思考的路线。哪怕是很小的一次尝试,也可以帮助其确立自我准轴。

直面自己的事物,重新审视自己与该事物的关联。

此时呈现在眼前的事物“对自己来说是必要还是非必要的”,对此做出思考、选择、决断。这一过程,检验的就是人的思考能力。“是否适用于现在的自己”,是“感觉”;“是否能令现在的自己舒心”,则是“感性”。我们需要左右脑并用,然后做出决断。

毋庸置疑,“断舍离”便是锻炼思考能力的绝佳训练。

整个日常生活等于天然的模拟考场

学习用心观察日常生活,与仔细思考当下,道理相通。

正因如此,父母应当给孩子展现一种享受“断舍离”的状态,从而引导孩子自发加入实践,而不是命令或者强制孩子也参与其中。

那么,孩子如何才能不断积累自行面对事物,并且自主思考、选择、决断的经验呢?我们大可以将整个日常生活,看作一个天然的模拟考场。这样一来,在日常中就可以开展训练了。

应试学习的入手点,居然在日常生活?想必大多数人都不曾考虑到这一点。

锁定报考院校很容易,但是如何着手应试,却是个大难题。为了适应接下来的考试体系,光是对着学习机,还远远不够。事实上整个日常生活,都可以充当我们准备考试的训练场地。

而能否实现在日常生活中训练的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方式。

起初,可以只是很小很小的一步。

如前所述,哪怕是从整理抽屉里的一支圆珠笔开始也无妨。“我要对整个屋子‘断舍离’!”如果一上来就好高骛远,结果往往会平添挫败。

与其这样,倒不如一步一步地积累微小的成功体验,先充分享受“断舍离”的乐趣。

越是临近考试,我希望大家越能注意积累生活中的小小成就感。因为这对于考试和“断舍离”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步骤。

日本的考试将发生巨变!

关于日本考试体系的大改革,这里再介绍一下。

2020年,东京将承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同年,日本也将废除“大学入学考试”。届时,孩子们想要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就必须从以往的“记忆型”考生,蜕变成“思考型”人才。

眼下是2016年。也就是说,当前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是这种新考试体系的考查对象。所以,打破传统观念,更新思想,刻不容缓。

面对这一巨大的考试改革,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的“背诵公式、正确答案以及解题套路”的学习方法了,而是必须让孩子们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进而形成独立的见解”。必须“自主寻求方法,用以解决问题”。必须建立起迄今为止几乎从未被强调过的——思考能力。

对此,困惑的与其说是孩子,倒不如说是家长们。毕竟孩子们并不了解以往的考试规则。即便是略微知道,也会因为不曾体验,而感受不到具体在哪个方面有所改变,因此反倒可以顺应现状,开展学习。

但是,家长们却不同。历来的考试规则,要么是自己儿时经历过的,要么是来自周围环境的耳濡目染。

可以说,家长们在学生时代的考试分数,几乎都是靠填鸭式的学习取得的。除一些特殊情况外,考试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

树立全球观,摒弃固有常识

“往空房子里面摆东西,和往已经堆满了东西的房子里塞新的东西,哪一桩更困难?”毋庸置疑,父母的意识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也不例外,还有祖父母也将面临一个巨大的考验,那就是:如何摒弃固有认知,转而吸收新的规则和价值观。

话说回来,为什么大学入学考试的考查角度,会从“记忆能力”转变成“思考能力”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将来必须具备在世界大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能力。日本的经济已经发展成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日企入驻海外也已经是常态。外加在前面的章节里也提到过的,社会对多样性(diversity)的需求日益提升,单纯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商业人才的要求了。

当然,知识依然是宝贵的。毕竟是先有知识,然后才能思考。但是历来我们所倡导的学习能力,过分强调知识了。

一个人即使在头脑里堆积了大量的知识,假如无法活学活用,依旧不能适应国际社会。

在潮流的驱使之下,长辈们倘若还是固守原有的认知,不能吸收新的规则和价值观,就无法为孩子们创造出有利于他们个性和能力开发的成长氛围。

“思考”是怎样的一种能力?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在提出具体方案之前,先来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才是“思考”的能力。

以往的考试,考查的都是“记忆”的能力,也就是检验我们到底掌握了哪些“正确答案”,和“得出正确答案的公式或者方法”。比如历史,只需背诵年号、人名等,将其准确无误地填进答题栏,即可得分;又比如数学,将数字正确排序,代入公式,记住这些解题套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即可;语文则要求我们写出考官设定的答案,如果提交的答案与出题者的期望不一致,则不得分。

例如语文中经常会有这么一问:“请回答此时作者的心情。”其实作者也许只是一边想着“好饿啊”,一边写下了这段内容也未可知。也许是因为逼近截稿日期了,所以不得不咬牙创作,强迫自己“抓紧完稿”。但是假如考生这样回答,则必定零分。

能够自主发散思维的考生胜出

以往的考试,其大前提是:试题都是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的。也正因为有标准答案,所以,“记忆”从来都是最有效的应试办法。

当然,背诵答案的“记忆能力”,今后依旧有其专属的价值。因为知识本身是非常可贵的,知识,也充当着思考的动力。然而,“考题都有标准答案”这个旧有的模式,今后势必会被推翻。我们的孩子,甚至可能需要自主地去发现问题。

以往的考生,只需要寻求事先设定好的标准答案即可。但是今后不一样,考生们必须从一个提问开始,展开自己独有的思考。

换言之,就是“从一个点开始”,利用拓宽视野的思维方式,进行登山式的思考,将思维“往一个点上汇聚”。新的考试,将会从这个层面来检验考生。

那么,要做到“从一个点开始”拓宽视野,需要的就不光是记忆的能力了。考生必须学会咀嚼问题,有时还得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深入作答。

此外,甚至可能还需要去感受问题的弦外之音,构建“自主发散”能力。

总而言之,所谓的思考能力,指的就是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让我们正面对抗“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持续迎战无法穷尽的各类问题。

随机应变,思考并解决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

当下的社会,处处要求我们应对“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不管是提升营业额,还是育儿,都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

想要解决眼前的问题,只能依靠自己的大脑,做到随机应变。

这不仅限于日常生活,就连去哪个公司就业,在那个公司做多久,要不要结婚,与什么人共度什么时间,等等,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可我们却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做出思考、选择、决断。

由此看来,我们反倒应该庆幸。日本的高考终于要被废除了,考查的能力也终于要从“记忆能力”转变成实用的“思考能力”了。

顺应大学入学考试的这一改革,小学、初中、高中所教授的内容,必然也会往培养思考能力的方向转移。当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们走向社会,今后的日本,也将不乏希望。

增强思考的力量

那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应该怎样培养思考能力,用以解决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并且持续应对无法穷尽的各种挑战呢?

具体的方法,便是“断舍离”。“断舍离”的初级阶段,就是面对一个物品,自问自答:“必要、合适、舒适”与否?

这里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一个物品是否“必要、合适、舒适”,因人而异。并且以前“必要”的东西,现在也许已经“不必要”了;将来的必要,也许正是现在的“不必要”。

面对一个个事物,自行思考过后做出取舍。实践“断舍离”,其实就是实践应对日常生活中没有标准答案的各种问题。

在此过程中,想必有的人会后悔“没扔就好了”;也有的人会感叹“这个居然还留着啊”。都没关系。过程本身,就能充当增强“思考力量”的训练,就能培养思考能力。“断舍离”的优点在于,只要你肯做,马上就能实践。“想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却不知从何下手。”假如你还在为此苦恼,那么大可以先从抽屉里一支沉睡的圆珠笔开始着手。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其实近在咫尺。培养思考能力的机会,也比比皆是。

于空间,除旧纳新

“断舍离”,尤其要讲求“除旧纳新”。

虽然说要剔除对现在的自己而言“不必要、不合适、不舒适”的事物,但这并不等于禁止入手新的事物。

将新的事物纳入自己的空间,反而是非常必要的。我本人就经常会因为购入或是受赠了新的物品,而兴奋不已。

只不过,我们不能没头没脑地冲动消费,或者因为免费,就一股脑儿地全盘接受。应当先判断它是否有助于自己心情的改善,再考虑入手。吃东西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人会因为“反正要排泄掉”,就什么都不吃。单靠营养补给品维持生命,会失去生活的色彩和情调。

要保持生命的健康,就得避免摄取令身体不悦的垃圾食品。我们应该摄入令身心都愉悦的食物,吸收能量,最后排泄掉废渣。“断舍离”的根本,就是要求我们在自己的空间和思维当中,也能实践如上的新陈代谢。

不因为“终有一日不再需要”而拒绝一切,而是在吸收新事物的过程当中,甄别并舍弃自己不再需要的种种。“断舍离”提倡人们通过反复地除旧纳新,让每一天都过得轻松愉悦。

心情也要新陈代谢

所谓“新陈代谢”的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物品,还适用于心情。

现在的你,大可以抛弃对自己来说“不必要、不合适、不舒适”的知识。倘若能从影响心情的负面回忆当中果断抽离,那就更好了。

接着张开双臂,迎接新的知识、思考方式、经历和遇见。如此一来,通过反复的新陈代谢,我们才能收获作为人类的进步,攀登成长的阶梯。

而说到这个阶梯,它的第一步,既可以是抽屉里本该废弃的圆珠笔,也可以是作为礼物已经不合时宜的钥匙圈,还可以是壁橱角落里被遗忘的T恤。

孩子凭借自己的思考、感觉和感性去面对事物,决定留下什么、舍弃什么。

由此保留下来的部分,其实就是当下孩子的思考、感觉和感性的物证。

当然,事后也有人后悔,认为不该将某些东西扔掉,但是这也会成为一个反面的教训。有了包含后悔在内的这些经历,孩子才能成为越发耀眼、越发有智慧的人。“通过直面事物,调适自己的心情”,这样的训练,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

需要指出的是,假如能在小学到初中这个时间段得到这种训练,孩子们将尤其获益。

面对事物,精简事物,由此甄别、选取真正重要的部分。这种能力,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珍惜,也可以间接引导孩子们遇见生命当中的贵人。

给孩子一个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空间

“通过直面事物,调和心情。”“断舍离”的这种思维,不可能在盲目的生活当中自然成形。

当然,也许有一部分孩子,会在累积了挫败之后自主地进行“断舍离”,但是这种情况极少。更为可行的,则是我们做父母的率先实践,尝试取舍自己的事物。家中有形物品的减少,孩子能察觉到。

尽管我们无法准确限定孩子尝试“断舍离”的时间,但是父母自身和家庭环境的变化,都会将信号传递给孩子。至少,相比空口白牙嚷嚷“叫你好好学习呢”,父母的以身作则,效果会好得多。

一种是充斥着废品和垃圾的空间,一种则是井井有条、四周全是心爱之物的环境,哪种氛围更有利于学习?

的确,有一部分被称作天才的怪人,他们更喜欢乱糟糟的房间,但是绝大多数人并非如此。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空间,才是最好的礼物。空间打理得井然有序,思考和心情就会随之变得顺畅,这便是一份更大的惊喜。

作为父母,这也是我们支持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最佳途径。

家长,你是否在利用孩子实现自我满足?

通过“断舍离”率先做出改变,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这种改变,可以从整理抽屉里的一支废旧圆珠笔开始。

当然,停留在这样的解释,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既然承蒙读者抬爱,各位因为操心孩子的考试和教育而垂青本书,那么接下来,我就有义务向大家进一步介绍,迄今为止我所见到过的“会对孩子的考试和教育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阅读了下面的内容之后,哪怕从家里的圆珠笔开始,你也可以实现最初关注本书的目的——帮助孩子顺利通过考试,甚至,还可以找到让孩子获得幸福的捷径。想必经受“断舍离”的事物们,也会因此而乐意配合吧。

接下来的这件事,很大程度上包含着我本人对育儿的反思。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是真的希望我的孩子幸福,才这么做的吗?还是为了满足自我,把孩子当成了工具?”试问有多少人可以拍着胸脯说:我纯粹是为了孩子!

假如此时你愣了一下,这才是正常的。因为,为了自我满足而要把孩子送入名校,并且丝毫察觉不到自己有问题的人,是不会有这种反应的。“你在说什么呢?我肯定是为了孩子好啊!”很多家长像这样完全蒙蔽真实的内心,并且对此毫不自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