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健康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22:27:05

点击下载

作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针灸健康指南

中医针灸健康指南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上、下篇及附篇,上篇主要介绍中医针灸的基本知识、经络腧穴、常用治疗方法和针灸适应病证等;下篇主要介绍头痛、腰腿痛、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肥胖等20种常见病的治疗方法;附篇主要介绍50个常用穴位的穴名、定位及主治病证,5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及部分国内著名的针灸医院和学术团体的相关信息。

本书力求突出中医针灸特色,以科学为基础,以普及为目的,语言通俗易懂,展示丰富的史料图片,从文化和医学的视角进行阐述,是将中医针灸理论知识、经络穴位相关外治疗法和针灸特色保健相结合的中医针灸科普读本,以满足百姓日常生活的保健需求。前 言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和肯定。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中医针灸”,进一步促进“中医针灸”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高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增进中医针灸与其他医学技术的沟通与交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写了《中医针灸健康指南》。

中医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医学是一门兼备人文与自然科学双重属性的医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哲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对生命及其与自然关系认知智慧的典型代表,为中华民族的防治疾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保健和治病的实践技术,也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如我国中医药古籍《本草纲目》,在18世纪到20世纪期间,被全译或节译成英、法、德、俄、韩等20多种语言文字,再版100余次,在世界广泛流传,被许多领域的学者关注和研究。

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把生命个体视为宇宙体系的组成部分,以阴阳平衡理论来比照生命现象,认为如果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或人与宇宙间的平衡被破坏就会发生疾病。中医针灸将生命个体看成一个小宇宙,经脉、络脉是联系人体内外上下的通路。经长期实践,人们发现了人体经络的特定穴位,总结为经络腧穴理论。其中12经脉对应于12个月,365个针灸穴位对应于365天;上、中、下三部诊法以及浅、中、深三部刺法,体现了天、地、人之间的有机联系。其上病下取、左病右取的选穴原则是中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

针灸的实践活动包括针刺法和灸法。针刺法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选择适宜的针具来刺激特定的穴位,采用“提”、“插”、“捻”、“转”或不同组合的复式手法来疏通经络,防治疾病。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灵枢》就载有9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和数十种不同的刺法。针具由特定的石质及铜、铁、金、银等金属制成,现代主要使用不锈钢针具。

灸法主要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种,前者用艾炷接触穴位灸灼,后者用细长的艾条热熏穴位,与体表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调节阴阳,获得人体的健康或平衡。艾炷和艾条由艾叶晒干碾碎成绒制成,具有易燃性、恒温性、燃烧持久性等特性。艾是具有特殊香味的植物,生长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视为具有祛除病邪的功效,一直被作为灸法的主要材料而使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根针,一把草,保你健康活到老”、“端午门前挂艾草,一年医生不要找”等谚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医针灸对民众生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体现其相应的可见度和认知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组织中医针灸专家进行审阅、补充和完善,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表示衷心感谢。《中医针灸健康指南》编写委员会2011年5月上篇基础知识一、中医基础理论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中医学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整体,生命个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人生存于自然界,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及地域环境的差异等都对人体健康和疾病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是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即“天人合一”。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因素和人文环境与人的健康和疾病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人与社会的整体性。中医学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和统一。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景图》

中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相互沟通,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相为用,在病理上互相影响;认为人与外界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人体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自身稳定的功能活动。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就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整体观念的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也是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通俗地讲就是“全盘考虑”。具体体现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即把人体某一内脏的病变与其他脏腑关联、与周围环境关联、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关联,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天地相应,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界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在这个自然界的大系统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界正常的变化规律,主动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的原则。2.阴阳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系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以标示自然界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也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中医以阴阳平衡理论解释生命与疾病,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或人与宇宙间的平衡被破坏就会发生疾病。中医防治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外调和,邪不能害。”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都有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属性,主要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就人体部位来说,躯壳为阳,内脏为阴;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就脏腑功能特点而言,脏为阴,腑为阳,即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心、肺为阳,因为其位于身体的上部胸腔之中;肝、脾、肾为阴,因其位于身体的腹腔。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此外,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可见,人体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而分类。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上所说的五行,不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五行属性归类表阴阳鱼

阴阳鱼又被称作“太极图”,图案呈圆形,象征了万事万物循环往复的运动状态,蕴含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与《易经》中所宣扬的阴阳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集古代的科学、哲学、医学理论为一体,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左侧的阴阳鱼为白鱼,头向上代表阳;右侧的阴阳鱼为黑鱼,头向下代表阴。一条反“S”形曲线横亘于阴阳鱼的白鱼与黑鱼之间,意为任何事物的阴阳双方都处于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并通过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运动方式,维持了事物整体的和谐统一。阴阳鱼的这种哲学思想,已经被广泛引入中医学的理论中。传统中医认为,人体只有维持了阴阳平衡,才能处于健康的状态;如果人体的阴阳失调,就会表现出各种病证;若是人体的阴阳完全决裂,便是死亡的先兆。日 月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不仅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日为阳,月为阴。古人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在五脏配五行的基础上,以比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联系五脏支配的五体、所主的五官,以及外荣于体表的特定组织,即五华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结构系统,从而奠定了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五行学说的归类理论,不但将人体的脏腑组织分属于五大系统之中,同时还将人体与自然界的相关事物或现象进行了五行的属性归类,如把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分别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事物横向联系,这就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较合理的解释,反映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性。例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万物滋生,生机勃勃,人体的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这就把人体肝系统与自然界的春生风木之气统一了起来,从而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动态的观念。3.中医治病讲究辨证

中医治病的过程叫辨证论治。证是指病证,是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论治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最后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这个过程就叫辨证论治,它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方面,既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

由于天时气候因素、地域环境因素,患病个体的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不同,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治疗疾病时就必须根据这些具体因素区别对待,即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制定出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等。如夏季阴雨潮湿,脾胃功能失调,易生湿邪,用药宜利湿。

中医重视个体化诊疗,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局部病变可影响全身,全身病变可以反映于局部,运用望、闻、问、切收集疾病信息,如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判断疾病的病因(风、寒、暑、湿、燥、火、痰、血瘀)、病位 (表、里、内、外)、病性(寒、热、虚、实),概括为某种“证”,确定治疗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在给外籍学员讲解脉诊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在辨证论治中,必须掌握病与证的关系,既要辨病,又要辨证。临床中常会因为病证关系的不同而用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所谓“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例如,水肿病,有实有虚,有因肺、因脾、因肾功能失调所致,所以治水肿的方法就必然不同,这就是“同病异治”原则的具体运用。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类型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候相同,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均属中气下陷所致,皆可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常说的“异病同治”。相同的证候反映着相同性质的矛盾,因而可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证候反映着不同性质的矛盾,因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4.中医的五脏六腑

古代医家根据“脏居于内,形见于外”的思维方法,对人体脏腑活动所表现于外的现象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逐渐积累了有关脏腑活动规律的知识,从而把这些生理、病理知识加以综合分析,将整个人体的功能活动按五行学说归纳为心、肺、肝、脾、肾五大系统,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的关系,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形成了特有的脏象学说。脏,古作臓,又作藏。脏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二是指五脏主贮藏精气。腑,古作府,有府库之意。腑多为中空器官,多与饮食物的贮藏消化有关。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按照脏腑生理功能的特点,可以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大类。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五脏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均由五脏化生并贮藏于五脏,并且越充满越好,不能过度耗散,古称“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是指五脏内充满精气,但不能传化水谷。六腑的功能特点是受承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人体摄入饮食物,在吸收水谷精微后,糟粕排泄到人体外,称为泻而不藏。六腑在进食后局部被水谷充实,但应及时传化,虚实更替,不能全部被充塞滞满,故称“实而不满”。奇恒之腑在形态上、生理功能上均有异于“六腑”,虽是中空器官,但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并且还具有类似于脏的藏精气的作用,“藏而不泻”,因而称为“奇恒之腑”。五行变化图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对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二、针灸基础知识1.中医针灸概说

中医针灸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与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或熏灼身体的特定部位,调节人体至平衡状态,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针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形成了独特的经络腧穴理论体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治病的方法,如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气功疗法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传统医疗方法,在中华民族的防治疾病中发挥了巨大的贡献。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针灸医学引入新的科学技术,逐渐形成了除毫针刺法和艾灸之外的其他治疗方法,如电针疗法、微针疗法(如耳针、头针、眼针、腕踝针)及相关穴位疗法等。

中医针灸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延绵数千年传承至今,不仅是一种保健和治病的实践技术,也是人类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医师给患者进行针灸治疗2.针灸的历史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产生的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腧穴和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其形成和应用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针灸的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及相关器具。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砭石”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是针法的萌芽阶段。《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这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灸疗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和应用后形成的,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这便是指灸术,其中还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古代砭石

经考古发现,砭石、石针、骨针、石刀、骨刀等是原始的外治工具,两面有刃,用于切开痈疡、刺络放血,也是我国针刺术的早期萌芽。扁鹊针刺图(局部拓本)

东汉画像石,1973年出土于山东省徽山县的两城山,原物藏山东省曲阜市孔庙。

图中刻石者将扁鹊神化为人面鸟身的形象,手持针形器物正为病人解除痛苦。自远古以来,鸟是人们的崇拜对象,把神医描画成鸟形,说明人们将其当作民族精神来敬仰,正是汉代人民把对神医的最高敬意变作艺术形象而流传后世的。

扁鹊,相传姓秦,名越人,为战国时期勃海郡鄚州(今河北任丘)人。他是医学史上第一个被列入史传的医学家。“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司马迁认为他是中医学脉学之祖,故在《史记》中采撷诸说为其立传。他精通内外、妇产、小儿、五官、针灸各科,特别在望诊和脉诊方面有高深的造诣。扁鹊不仅善于望诊、切脉,而且善于运用针砭、火灸、按摩、热熨、汤液等多种方法治疗各种病证,许多危重疾病经他治疗后往往能够逢凶化吉。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名望,为后人所敬仰。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医学相关文献,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这是迄今发现有关论述经脉学说的最早文献。它论述人体十一条经脉的循行路线、主治病证及灸治方法,为考察经络理论起源及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极为珍贵而丰富的史料。

魏晋时期,著名针灸学家皇甫谧将《素问》、《灵枢》、《黄帝明堂经》三部古医书中有关针灸部分加以整理,分类汇编,撰成《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的问世,使我国医学史上有了最早的、体系最为完备的针灸学专著,也标志着针灸学成为专门的学科,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唐时期,官方医学教育中开创和发展了学校式的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史上最为进步的时期之一。太医署的医学教育在设置、规模、制度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医学设医、针、按摩和咒禁4个科目,至此,在古代官方学校教育中,针灸作为独立的医学科目首次被提出,为针灸学的学校教育开创了先河。

北宋时期,著名针灸医家王惟一于公元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该书重新考订明堂腧穴,统一了腧穴的位置和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次年(公元1027年),王惟一奉旨铸造了两具中国官方历史上最早的针灸铜人——宋天圣针灸铜人,供针灸教学使用,对针灸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明代,著名针灸医家杨继洲以三针治愈山西巡抚御史赵文炳痿痹之病而名扬朝野。他编著《针灸大成》10卷,书中吸取了明代以前关于针灸学说的精华部分,搜集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治疗方法,是一部翻印次数最多、流传最广的针灸专著,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针灸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它的发展几经沉浮,有高峰也有低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其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杰出的针灸学家和重要的针灸著作。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针灸医家们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和养生方法,发明了多种针灸工具与操作技法,为我们留下了极具时代特征的宝贵遗产。针 具

A春秋战国时期的砭石(上)与青铜砭针(下)

砭石出土于河南新郑县郑韩故城遗址,其一端卵圆,可用以按摩,另一端呈三棱锥形,可用以放血,与《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圆针和锋针相似。青铜砭针于1978年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发现,长4.6cm,刃宽0.15cm,现藏于陕西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

B汉墓金针

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金针,河北省博物馆藏。

锋针1枚,长6.5cm,柄2.7cm,针身3.8cm,锋长0.4cm,三棱形,即今三棱针。

毫针2枚,长6.6cm,柄4.8cm,针身1.8cm,末端渐尖。针1枚,长6.9cm,柄4.7cm,针身3.2cm,末端钝尖。

C仿古摹制九针(商品)

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制造,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监制。

D不锈钢针具

20世纪80年代针具,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制造,中国针灸博物馆藏。《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灵枢》又名《针经》。《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的五百年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内经》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诸臣问答的形式记载,其中有相当大的篇幅是论述针灸内容的,构建了后世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传说《内经》为黄帝学派的医家所著。3.针灸治病的道理

针灸的作用原理体现在两个方面,“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它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产生“酸、麻、胀、热”等针感,这就是针灸所说的“得气”,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因为脏腑器官与体表经络相联系,而体表穴位受刺激后又可反过来作用于脏腑器官,它们之间的影响具有双向性,所以针灸治病的原理就是针灸穴位,通过经络调节相应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使之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病的目的。

近年来,通过多学科的通力协作,对针灸治病原理、经络实质、针刺手法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证实针灸刺激穴位下的肌梭或游离神经末梢,兴奋交感神经,使穴位局部生物电位增高,产生针感后,穴位处静电位明显上升,在经络线上出现电位波动,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具有调整作用,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科学家在研究针灸镇痛的实验中,认为针灸可以激发身体的自然止痛物质释放,从而缓解疼痛。针灸止痛的效果有一个迟缓发作效应,它们缓慢增加,甚至当取针后才会感到它的止痛效果,治疗几次后效果会更明显。这种效果在停止针灸治疗一段时间后会消失。此外,针灸还有抗炎、止痛、解痉、抗休克和抗麻痹的作用。国医大师程莘农在给弟子讲授针灸治病的原理4.针灸治病的优势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适应证广,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病证的治疗和预防;第二,疗效显著,具有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低;第五,副作用少或无,并可以协同他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都是针灸深受民众欢迎并沿用不衰的原因。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常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根据经络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针灸调和阴阳,主要是指针灸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这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如中风后出现的足内翻,从经络辨证上可确定为阳缓而阴急,治疗时采用补阳经而泻阴经的针刺方法,平衡阴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实质上是正邪相争的过程。正胜邪退则病缓,正不胜邪则病情加重。针灸可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扶正祛邪,既是疾病向良性方向转归的基本保证,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给学生讲授针灸治病的优势5.针灸能治哪些病

虽然针灸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它并不是包治百病,而是有一定的适应证的。针灸治病是通过穴位刺激人体经络系统或神经系统而发挥调节作用。一般而言,针灸对功能失调性病证的治疗作用比器质性疾病效果好,对运动、感觉障碍及疼痛性病证效果优越。针灸适应证主要集中在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精神行为障碍和皮肤病等,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面瘫、腹泻、慢性结肠炎、慢性前列腺炎、不孕症、睡眠障碍、痴呆症、荨麻疹和神经性皮炎等。2002年,我国针灸病谱研究小组证实,针灸对16类461种病证可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

针灸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防病保健,也就是中医讲的“治未病”。在《黄帝内经》中,称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所谓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达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保健针或灸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命门、神阙、气海、关元、膏肓、中脘、大椎、肾俞、脾俞等。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证,并向全世界推广。(1) 呼吸系统疾病

鼻窦炎、鼻炎、感冒、扁桃腺炎、急慢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2)眼科疾病

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眼、白内障。(3)口腔科疾病

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4)消化系统疾病

食道贲门失弛缓症、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缓解痛)、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急慢性杆菌性痢疾、便秘、腹泻、肠麻痹。(5)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的轻度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梅尼埃病、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关节炎。

1996年11月召开了世界卫生组织意大利米兰会议,提出64种针灸适应证,以适应针灸临床治疗和研究发展需要,并作如下论述:

采用类似针灸法或传统疗法随机对照试验过的针灸适应证有:戒酒、变应性鼻炎(花粉症)、竞技综合征、面瘫、胆绞痛、支气管哮喘、心神经官能症、颈椎病、运动系统慢性疼痛(颈、肩、脊柱、膝等)、抑郁、戒毒、痛经、头痛、偏瘫或其他脑病后遗症、带状疱疹、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阳痿、引产、失眠、白细胞减少、腰痛、偏头痛、妊娠反应、恶心呕吐、肩周炎(冻结肩)、手术后疼痛、经前期紧张症、神经根疼痛综合征、肾绞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扭伤和劳损、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紧张性头痛、戒烟、三叉神经痛、泌尿道结石。

有足够数量的病人为样本,但无随机性对照试验的针灸适应证有: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喉炎、背痛、胆道蛔虫症、慢性咽炎、胎位不正、小儿遗尿、网球肘、胆结石、肠道激惹综合征、梅尼埃病、肌筋膜炎、儿童近视、单纯性肥胖、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经痛。

有反复的临床报道,效果较快或有一些试验依据的针灸适应证有:便秘、缺乳、泄泻、女性不孕、胃下垂、呃逆、尿失禁、男性不育(精子缺乏、精子活动力缺乏)、无痛分娩、尿潴留、鼻窦炎。针刺治疗肩周炎三、经络腧穴1.经络是什么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内外,并能调节人体各部功能活动的通路。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分出的细小分支。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脉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脉行于人体深部,络脉则行于人体较浅部位。经络将人体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知识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对复杂的人体功能调节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国先贤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哲学思辨的产物。《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了有关经络的组成、循行分布、功能和经络病候以及临床治疗等理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是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血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其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对全身脏腑组织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经络系统在内部联系五脏六腑,外部联系筋肉、皮肤,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是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在内联系于胸腹,隶属于脏腑;在外分布于躯体,联系到体表所属的穴位,这是经脉的主要路线。

经络运行血气,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证候,具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治疗功能。经络知识是中医生理病理学的基础,是中医整体医学理论的具体体现,对人体的生存、疾病的形成以及保持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痊愈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隋唐年间,针灸医家甄权绘制了经络腧穴图(也叫“明堂图”),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络腧穴图谱。之后,药王孙思邈绘制了针灸史上第一套彩色人体经脉腧穴图,即《明堂三人图》。宋代医官王惟一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附有经脉三人图各一幅,并于1027年铸成铜人针灸经穴模型。自宋代始,历代都有经穴图、经脉图存世。标准针灸经穴挂图2.经络的作用(1)沟通脏腑,联络肢节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脉各属一脏或一腑,它们之间的络属关系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五官九窍通过经脉与脏腑联系起来;十二经脉通过循行全身,将经脉之气聚于筋肉关节,布散于皮部,将皮肤、四肢筋肉与脏腑联系起来;十二经脉按照一定的流注次序及衔接规律相互联系,并通过特定穴位与奇经八脉沟通,加强了经脉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的网络。(2)运行气血、抗御外邪《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要想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必须要有气血对全身各个器官的濡养滋润,而经络就是运行气血的通路,能将营养物质布散到全身。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它能调动全身气血,抵抗外邪,保卫机体。(3)感应传导

经络具有感应传导的作用,即当刺激一定穴位时,人体会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常沿着经脉循行路线向远端传导,这种现象称为“经络感传现象”,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得气”或“气至”。古代医家经过长期的观察,逐步总结出人体经络循行的分布规律,提出经络学说。(4)反应病候

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着络属关系,它不仅能运送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还能将脏腑病变反应到体表的一定部位,这个部位我们称为“反应点”。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在体表的相应部位可以出现压痛、结节、皮疹、脱屑、色泽改变等变化。古人正是通过对这些病理变化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了经络及其循行的规律。经络的这一作用,直到现在仍然指导着我们的临床。(5)调节机能平衡

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阴阳调和,即“阴平阳秘”,才能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进而没有疾病的发生。经络具有调节人体内外、上下、表里、脏腑之间的功能,即调节阴阳的功能。当疾病发生时,脏腑气血不和,阴阳偏盛偏衰,可运用中药、针灸等方法,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使原来亢进的得到抑制,原来抑制的得到兴奋,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机能协调。《正伏侧人及脏腑明堂图》

清武英殿版挂图,钱斗保修篆,钱松镜湖绘,刊于1731年,四张(85.8cm×24.5cm)。《正伏侧人及脏腑明堂图》共四幅,每幅图均另有独立之图名,即正人明堂图、伏人明堂图、侧人明堂图及脏腑明堂图,又总称为《铜人明堂图》。此种铜人图的撰年据其清代摹绘图题记,系元·滑寿氏所撰,于明代万历5年(1577年)经吴昆氏校正重刊者。到了清代,《正伏侧脏腑明堂图》衍化出四种刻板系统。3.腧穴知多少

腧穴是人体脏腑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有转输之意;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是人体疾病的反应点,也是针灸施术的部位。只有在一定的体表部位施术以疏调经脉气血,才能达到祛病健身之目的。“俞”在《说文解字》中有空木为舟之意,属运载之工具;“腧”字标明同人体形肉相关的转输流注,而腧穴则言明部位,因“穴”在象形文字中有空隙孔洞之意。“穴名”之“名”,《释名·释言语》曰:“名,明也。名事实,使分明也。”故而穴名与穴位并不相同,穴名是其功能事实的写照,而穴位则是其居之处所。将穴位联属在一定的经脉通路上,谓之为“经穴”,经穴是十四经脉之气输注出入的处所。《黄帝内经》认为人有365个腧穴,以应周天365日之数。如《素向·气穴论》曰:“气穴365以应一岁”,“孙络365穴会亦以应一岁。”《灵枢·九针十二原》亦曰:“节之交,365会。”由此可见,《内经》各篇关于人身腧穴总数的记载是一致的。但由于年代久远,相传多失,经残简缺,传抄遗漏,经穴脱落;加之有些经文只言穴位部位,不言穴名,且穴位的作用多重复论述,以致各注释家理解不一,难考其详。

从《黄帝内经》成书的春秋战国时期到《黄帝明堂经》成书的西汉末至东汉延平年代,其中时间差的上限约为650年,但穴位数的增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黄帝明堂经》收载的穴名数较《内经》中的163个新增186个,达到349个。此后,经历唐宋元明清历代,穴名总数逐渐向365个逼近。

腧穴的命名具有很积极的临床意义。如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穴,为神所出之门,而心藏神,该穴主神,故其主治为神经系统的疾病(神志病);再如足阳明胃经的“梁门”穴,为“纳粱(在古代,粱与梁相通)之门户”,内当胃脘,主治饮食不思,完谷不化。由之可以看出,穴位之名是有特异意义的,与穴位的位置和主治功能相关,如只采用穴位编号的形式,虽然记忆起来方便,但与其含义脱节,并不利于针灸学术的发展。

人体上的腧穴很多,古代曾有“以痛为腧”的概念,就是说可以把人体上所有疼痛的部位均当作是腧穴。我们现在一般将腧穴分为四大类,即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耳穴。(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即可以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共有361个,是全身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腧穴。其中,十二经脉的腧穴为左右对称的双穴(每侧309穴,双侧共618穴),而督脉、任脉的腧穴分别分布于前后正中线上,为单穴,共52穴。从十四经腧穴个数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腧穴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内经》最早记载了160个左右的腧穴名称,而晋代皇普谧的《针灸甲乙经》则记载了349个穴位,并且比较完备地记载了腧穴的位置和主治,清代的《针灸逢源》一书中收录了十四经穴共361个,并一直沿用至今。皇甫谧

皇甫谧,中国伟大的针灸医学家、史学家及文学家。皇甫谧通过对《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医书的综合比较,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删去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编写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乙经》或《甲乙经》,建立了较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宝库中的珍藏。该书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对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皇甫谧又有“针灸学鼻祖”之称。(2)经外奇穴

简称“奇穴”,指的是不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经验穴,它具有固定的名称、位置和主治功能。这些腧穴对某些病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即治疗作用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位于小腿外侧偏上部位的胆囊穴,主治各种胆囊疾患,如胆囊炎、胆石症等。当这些疾病急性发作时,往往就会在相应的经外奇穴上有明显的压痛或反应点。比如胆囊发生病变的时候,胆囊穴会有压痛、结节等。

之所以称这些穴位为经外奇穴,是相对于十四经穴而言的。但它并不是与以十四经为主体的经络系统没有任何关联,相反,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奇穴虽然分布较为分散,但很多却在十四经的循行路线上,与临近的经脉具有密切的联系。如印堂穴与督脉、阑尾穴与足阳明胃经等。《十四经穴彩绘图》

仿《十四经发挥》十四经穴彩绘图(部分),朱琏《新针灸学》第2版,1954年。《十四经发挥》为元代著名针灸家滑寿(伯仁)所著,刊于公元1341年(至正元年)。他发展了忽太必烈的《金兰循经》等著作的思想。其主要特点有二:其一,在经络理论的研究上,提出任、督二脉,循行于腹、背,都有重要腧穴,一前一后相互连贯,与其他奇经不同,故与十二正经同等重要,这在经络学说上有重要价值。其二,在《内经》理论上,通考穴位657个,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为后世腧穴学的考据奠定了理论根据,在腧穴厘定上有一定贡献。(3) 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敏感点”等,即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作为腧穴,进行针灸治疗。“阿是”一词首见于唐代《千金要方》中:“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现在,在临床应用的时候,也经常在病人感觉疼痛的部位按压,病人疼痛难忍或按压后感觉舒服,就会说“阿……是”,就可以在这些部位进行针灸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疗效。由此可见,阿是穴是没有固定位置的,在临床上多用于疼痛性病证。(4) 耳穴

中医学很早就对耳穴治病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特殊的部位分布于耳郭上,它既可以反映病证,又可以治疗疾病。因为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条经脉入走耳中或出走耳前。当脏腑或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郭的一定部位上出现压痛,或见丘疹、脱屑、变色等改变,而刺激这些部位,则可以治疗相应疾病。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一样,这与生物全息理论相吻合,而且数量很多。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穴位,它们也有非同一般的效果。例如,靠近外耳道边缘的口和食道两穴,有快速抑制食欲的神奇效果,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

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复制品),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明正统八年时,由于天圣铜人身上的穴名模糊不清,明英宗下令“仿前重作”而铸成一具新铜人,被称为“明正统铜人”。据清光绪间《太医院志》记载,光绪二十六年俄军曾于太医院掠走一具针灸铜人,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研究员的研究考证,这具铜人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官,即为“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国针灸博物馆对此铜人进行了复制。光绪铜人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紫铜,高182.6cm,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清太医院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建新署(今北京市地安门外东大街)时铸制了一具新铜人——清光绪铜人。该铜人由太医院苏秉钧、张庆云监制,铜人铸成后置于太医院“铜神殿”,1925年移交故宫。该铜人外形为一名身材高大健壮的青年男子,上身袒裸,腰下佩戴装饰,两臂自然下垂,赤足,立于长方形底座上,头顶上束有一小圆发髻,圆脸,大耳下垂,眉毛修长,略带羞涩的神态,给人以淳朴忠厚之感。整体上,该铜人透射出智慧的光芒。全身共标有357个白色穴名,穴位总数664个,穴位孔眼与体内贯通,无经络线。195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对清光绪铜人进行了仿制。4.腧穴是如何命名的

腧穴的名称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定的含义。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很广,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结合腧穴的分布特点、作用、主治等内容,赋予一定的名称。腧穴命名的依据及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利用天体地貌而命名。如:①以日月星辰命名的上星、日月、天溪、天府等穴;②以山、陵、丘、墟命名的承山、梁丘、大陵、商丘、丘墟等;③以溪、谷、沟、渎命名的后溪、阳溪、合谷、水沟、四渎等;④以海、泽、池、泉、渠、渊命名的血海、阳陵泉、天池、尺泽、涌泉、照海、经渠、曲池等;⑤以街、道、市、廊等通路或处所命名的气街、水道、风市、步廊等。(2)参照动植物形态命名

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的局部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鹤顶、鱼腰、鱼际、犊鼻、鸠尾、攒竹、禾髎等穴。(3)借助建筑物和生活器具形态命名

根据建筑物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如气户、气舍、天井、地仓、库房、天窗、紫宫、石门等;按生活器具命名的大杼、颊车、悬钟、缺盆等。(4)以人体部位来命名

按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巨骨、大椎、完骨、京骨、腕骨、横骨、脊中、乳中等;按人体内脏而命名,如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胃俞、膀胱俞等。(5)按治疗作用、生理功能命名

按治疗作用命名,如牵正穴治面神经麻痹,翳明穴治目疾,安眠穴治失眠,光明穴治眼病,龈交穴治齿龈肿痛等;按人体生理功能命名,如听会、承浆、承泣、气海等。(6)按阴阳命名

以“背为阳、腹为阴”和“外为阳、内为阴”的理论为依据,如膝下内侧为阴陵泉,膝下外侧则为阳陵泉;背部之“至阳”和腹部的“阴交”等。

由此可以看出,以比拟、象形和会意的方法而制定的穴位名称不仅仅是体表某一点的符号和标志,更有它广泛的内涵和形意,能使人顾名知义,顾名知理,顾名知位,顾名知用。明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对于穴位的认识以及穴名的记忆,甚至取穴的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帮助。膝下内侧的阴陵泉,膝下外侧的阳陵泉5.腧穴的作用

腧穴的作用与脏腑、经络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以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以防治疾病两方面。(1)反应病证,协助诊断

腧穴在身体有病的情况下具有反应病候的作用。如有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压痛过敏,有时可在第5~8胸椎附近触到软性异物;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可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以及局部肌肉的坚实虚软程度,并审其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的隆起、凹陷等来协助诊断。这就是《灵枢·官能》的“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以及《灵枢·刺节真邪》的“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的具体运用。近年来,在利用腧穴协助诊断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如耳郭中耳穴的测定,对原穴用导电量的测定,对十二井穴用知热感度的测定等,通过仪器对这些腧穴的测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协助诊断增添了新的内容。(2)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素问·五脏生成》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指出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之处所,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腧穴防治疾病的关键就是接受适当的刺激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和调,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腧穴在防治疾病方面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①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邻近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球后各穴,均能治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翳风、耳门诸穴,均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均能治疗胃病等。②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合谷穴,不仅能治上肢病证,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证,同时能治外感病的发热;足三里穴,不但能治疗下肢病证,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③特殊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可使心率恢复正常。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6.如何寻找腧穴(1)骨度分寸方法

将人体体表骨节之间的距离设定尺寸,用以确定腧穴的位置,这种方法叫骨度分寸定位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按这一标准自身测量。骨度分寸图常用骨度分寸表(2)自然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体表的自然标志为依据来定取穴位的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①固定标志:以五官、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定穴的标志。如肚脐中央为神阙穴,其旁开2寸定天枢穴。

②活动标志:以关节、肌肉、肌腱、皮肤等随着活动而出现的间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作为定穴的标志。如在耳前张口时的凹陷中取听宫,握拳在掌后纹头取后溪等。(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确定穴位的方法。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横指同身寸:指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手指同身寸四、经络腧穴相关疗法1.针具与针刺手法

毫针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种针具,由不锈钢制成,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毫针。用毫针刺入腧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叫毫针手法。现代临床操作时常见的手法有单手进针、双手指切进针、夹持进针、舒张进针、提捏进针等。

毫针的前身是“砭石”,《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刺痈脓、排脓、放血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针灸治疗的工具。古代针具除了砭石外,还有骨针、竹针。夏、商、周时代,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又有了金属针具,如青铜针,《内经》中记载的“九针”就是在青铜时代开始萌芽。春秋时代出现了铁器,冶金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自战国至秦汉,砭石才逐渐被九针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针灸名家扁鹊,经常用针刺疗法给病人治疗疾病,史书上记载他用针刺百会穴使虢太子起死回生。在山东济南市大观园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扁鹊像上,扁鹊被雕画成人面鹊身,手中举着一根针正准备给人治病。

随着针具的不断变革,针刺的方法也不断发展。早期在《内经》中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在补泻手法上提到了疾徐补泻、呼吸、捻转、迎随、提插、开阖等,为后世毫针刺法奠定了基础。唐宋时期基本继承了《内经》的针刺手法;金元时期《针经指南》创立了“针刺十四法”;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徐凤的《金针赋》对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作了系统论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针灸发展的早期历史已经被岁月尘封,诸多的器具、技法等业已逐渐销声匿迹。如《内经》记载的“九针”早已失传,其中的“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手法现代已很少有人能掌握其精髓,“烧山火”、“透天凉”、“苍龙摆尾”、“白虎摇头”等传统技法也越来越少地被现代针灸医生运用。各种家传的针刺技法、绝技也大多后继乏人,逐渐濒临失传、绝迹的危险,如程氏三才法、贺氏三通法等,这些手法需要保护和进一步整理研究。指切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贺普仁弟子在示范火针疗法2.怎样理解针刺得气

得气,古代称为“气至”,现代称为“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称为“得气”。《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

针灸治病靠的是针感和灸感,也就是“得气”。历代针灸学家都认为:是否“得气”及“得气”的程度,决定针灸效果的优劣。《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金针赋》则称:“气速效速,气迟效迟。”为了达到“得气”的良好效果,针刺手法各种各样。

针下是否得气,临床上可从两方面来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二是医生对刺手指下的感觉。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时,医生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持针的手亦感到针下空松、虚滑。元代窦汉卿在《针经指南·标幽赋》中,对得气时医生手下的感觉作了形象的描述:“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闭处幽堂之深邃。”针刺若得气,则针下感觉滞涩而沉紧,就像在钓鱼时鱼吞钩饵的感觉;如未得气,则针下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似在一个安静、空荡的房子里一样。

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古今医家无不重视针刺得气,得气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得气与否和疗效有关

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所以,针刺得气与否和针治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2)得气快慢与疗效有关

一般而论,针后得气迅速,多为正气充沛、经气旺盛的表现。正气足,机体反应敏捷,取效相应也快,疾病易愈。若针后经气迟迟不至者,多因正气虚损、经气衰弱的表现。正气虚,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慢,疾病缠绵难愈。临床常可见到初诊时针刺得气较迟或不得气者,经过针灸等方法治疗后,逐渐出现得气较快或有气至现象,说明机体正气渐复,疾病向愈。程莘农给学生演示行针以助得气(3)得气与补泻手法有关

针下得气,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灵枢·终始》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根据针下得气的不同,辨别机体气血、阴阳、正邪等盛衰情况,施以或补或泻的刺法。3.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应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电针疗法优点突出,不仅能代替人工行针,节省人力,还能准确地控制刺激量。

1934年,我国学者唐世丞等第一次在《针灸杂志》上发表了《电针手术及学理》的论文。20世纪70年代,用电针实施的针刺麻醉应用广泛,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期,随行记者亲身体验了针刺镇痛,并观看了针刺麻醉,被其神奇效果折服,回国后在《纽约时报》上详细介绍了针灸,从而在美国乃至全球引发了经久不衰的“针灸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针仪不断得到改进,但多在低频脉冲治疗仪的基础上变化,其波形均为疏密波、连续波、间断波,仅在脉宽、波形形状、强度以及组合上进行调整,人体容易对这种低频脉冲式电针仪产生耐受,从而降低疗效。近年来,为克服低频脉冲式电针仪的缺点,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在科技部和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下,与苏州华佗针灸用品厂研制出了“针刺手法针疗仪”,将名家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