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7:36:24

点击下载

作者:约翰•罗斯蒙德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可怕的两岁

可怕的两岁试读:

序言

养育孩子最难的一年就是孩子从两岁到三岁的那年。成功熬过这一年,父母就开了个好头,他们今后的生活就会顺利得多。但这并不是说这些父母将来就不会遇到问题,他们仍然会遇到问题,因为人类是问题最多的物种。容易兴奋激动的幼犬,一旦经过适当的训练就再也不会那么调皮了,但孩子不同,即使是教养得再好的孩子,仍会偶尔给自己的父母制造麻烦。孩子和幼犬的区别在于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有时会让孩子做出令人费解、恼火的事情,甚至是叛逆的选择。但如果在这关键的一年里父母开了个好头,他们就能够恰当地用爱与威信去纠正孩子偶然做出的错误选择(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面对犯错的孩子时能够保持冷静、意志坚定)。

按规律,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年,父母就应该着手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孩子两岁时,被称为“可怕的两岁”,因为孩子出生后往往就在家里享有一切特权,当父母开始尝试树立威信时,孩子会用他所有的情感力量对父母进行反击。孩子的反抗情绪就像一股风暴,任何曾经置身于这场情感风暴之中的人都可以证明,学步儿童(toddlers)的情感力量之强完全可与飓风相媲美。孩子不希望失去自己的各种权利,他要求永远享有这些权利,当不能随心所欲的时候,他就会进行非理性的反抗,就会愤怒甚至失控,这导致孩子两岁时被称为“可怕的两岁”。在孩子看来,两年来,他一直相信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是无所不能的,他才不会将这一切拱手相让。所谓“可怕的两岁”,会出现在某些一岁六个月的孩子身上,某些孩子也可能持续到三岁以后,但是任何孩子反抗力度最强的时候都是在两岁到三岁之间。

在这暴风雨般困难的时期,很多父母频频受挫、失去方向,失去自己的威信。在自我怀疑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在养儿育女的道路上曲折前行,试图想出办法去取悦他们的小暴君。问题就出在这里:他们尽力去取悦的是一个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的人,因为暴君是贪得无厌的。此外,我之前的研究发现,不该是父母来讨好孩子,而应是孩子去讨好父母。那些讨好孩子的父母犹犹豫豫、朝三暮四、屈服让步、大发脾气,更有甚者在这曲折的过程之中放弃、投降,而这样会把贪得无厌的孩子变成彻头彻尾的怪物。

我有很多照看学步儿童的经历:我的两个孩子是我自己带的,七个孙子孙女也是我带的。而且有很多学步儿童的父母向我咨询,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集到了很多的二手资料。我帮助他们熬过这极其重要的阶段,并尽可能使他们少受心理创伤。我把所有的经历整合在这本书中。孩子不时爆发的情绪就像地雷,本书就像是地图,引导父母安全穿过雷区。然而,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有些雷还是会爆炸,在那种情况下,站起身来掸掸土,运用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地保持优雅的姿态,继续有目的地前行。

永远都要记得,你是在和不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孩子打交道。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父母该做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想要父母做什么,而且孩子的大部分要求对他们自己并无益处。

你对孩子的期望(关乎他的未来)才是至关重要的。父母该对孩子怀有怎样的期待?这是个好问题。和父母们进行小组交流的时候,我让他们每人写两个词或短语,描述一下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在30年后成为怎样的人。每位父母的描述都不尽相同,如有责任感、工作勤奋、诚实、有道德、富有同情心、慷慨大方、谦逊有礼等。这是对孩子性格的描述,而非对成就的描述。我告诉他们,父母唯一的教养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性格,而孩子两岁的时候父母就该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实现这一目标。从那时起,父母所做的每件事都该朝着培养孩子性格的目标前进。一心一意地朝这个目标行进,从孩子两岁时就开始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培养,最终才能成功地让孩子独立。不能一心一意向这个目标行进的父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自己的使命认识不清,这会让他们走弯路。孩子的情感风暴袭来之时,父母能不能一心一意地前行,有没有那样的决心,决定了父母是成功地经受住这场风暴,还是被风暴刮倒。

但即使是最一心一意的父母也会犯错。在这方面,父母需要谨记两点:第一点,一定要一心一意,专注于你期望自己的孩子在三十岁时成为怎样的人,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错误并且避免不良后果;第二点,即使你在育儿过程中所做的决定不是最好的,那也比孩子自己做的决定要好,这点对两岁的孩子尤其适用。如果你希望成为一心一意的父母,就请记住以上两点。

把“可怕的两岁”转变为“可爱的两岁”,其中的奥秘就是理解孩子在这个重要阶段的发展本质及过程。

◆ 处于这一过渡期的孩子所做出的典型行为不能证明他反应过激。

◆ 作为父母,你的任务就是在孩子感知你和世界、与你和世界建立联系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

◆ 在这个转折时期,两岁的孩子不会乐于合作。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会遇到一些潜在且棘手的问题,充满爱意且坚定的管教方法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手段。

◆ 为了有效地教养孩子,你必须严于律己。

◆ 让孩子感到恐惧或沮丧的教养方式都不是好的管教。两岁到三岁过渡得好,就给亲子关系开了个好头。

◆ 父母应为日后管教孩子设定好的先例。

◆ 在这个极为重要的成长阶段,如果父母能优雅而自信地用巧妙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的事情就很好处理了。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帮助父母理解孩子在两岁这一重要阶段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帮父母一心一意地坚持教养目标,帮父母熬过这一艰难时期,帮父母应对还无法做出最佳选择的孩子,并为日后管教孩子设定良好的先例。我写这本书的原则是少一些理论、多一些服务,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实用性——像地图那样实用。我旨在帮助父母快乐地养儿育女,并使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同样幸福快乐,让孩子所做的每件事都能显示出自身的良好性格。好性格是从“可怕的两岁”培养起来的,真正的育儿也是从这时开始的。第1章 整体情况

新生儿第一次睁开双眼观察这个神秘的世界时,他的小脑袋里正进行着一系列活动,如果能够记录、解码这些活动,他很可能是在说:“哇!看看我做了件多伟大的事!”婴儿把早期经历与自身且只与自身相联系,因为他缺少任何其他的参照标准。在他看来,他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就是世界形成的那一刻,因此,睁开双眼的行为就是造物行为。在他看来,他主宰万事万物,一切都为他而存在、因他而存在。

瑞士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在描述婴儿的那种无所不在的自我中心感时,为其贴上了“自我主义者”的标签。“我是叱咤风云、有权有势的人物”,孩子的这种想法是他最初的现实建构。孩子出生头两年,父母和其他亲人对他有求必应,他们的回应就好像在证明孩子的这种想法是对的。饿的时候,他发出“我饿了”的信号,就会有人来喂他;懒得走路的时候,他发出“我累了”的信号,就会有人抱着他;想要别人注意他的时候,他大叫,马上就会有人来关注他。如此这般,无论是不舒服、不高兴,或者只是有点儿无聊,他都会发布命令,父母和其他亲人会马上前来执行。他坐在便携的“王座”(婴儿车)里,父母推着他到公共场所的时候,人们觉得他可爱,不断有人靠近他,蹲在他面前逗他,好像是在乞求他赏个笑脸,这更让他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在出生头两年,看到别人对待他的态度,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是大人物。和他比起来,其他人就如太阳东升西落般寻常,他才是第一且唯一重要的人。早在两岁之前,他就得出结论,那就是“我是世界的主宰”,他的幸福感就基于此。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世界是个超级大的地方。

在迎合孩子自我中心幻想的过程中,父母让他产生了一种持久且最为重要的认识:无论何时他都可以依赖父母。这种依赖的感觉就是信任。孩子在童年时期偶尔会遇上大风大浪,亲子关系中的信任会给孩子需要的稳定感,是孩子需要的压舱石。

大约在孩子两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引导孩子进行最为重要的转变,亲子关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他们从为人父母的第一季进入第二季(关于这一话题详见后文)。如果这一年的转变成功了,那他们就把“大人物”转变成了社会上富有责任感的一员。父母拒绝去迎合孩子的每种幻想,他们认为孩子该开始自己去做些事了。孩子想要一些东西,父母会让他等着,有时甚至会不加解释地完全拒绝他的要求。成长就好似一场游戏,在短期内,他们把这场游戏的名字从“你最大”变成了“我们最大”。孩子此时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他的幸福感就像他屁股底下的毛毯,父母猛地抽走这条毛毯,使他尊贵的屁股摔到了地上,这让他怒火中烧。他变成了蹒跚学步的小恶魔,变成了令人捉摸不透的小家伙,总是爱咬住给他喂饭的手。

对于“起义的仆人”(父母),学步儿童的反应在意料之中:他尖叫,拒绝与“叛军领导人”进行合作和协商,不认为他们有权利去完成他们的目标。父母说“坐下”,他就站起来。父母让他把玩具捡起来,他就是不干。如果父母拒绝了他的某个要求,他就躺在地板上,胡乱地挥舞双臂,发出断断续续的尖叫声。驯服孩子内心的小野兽,这是父母(和其他人)必须面对的。良好的开端

正如有的季节适宜耕种,有的季节适宜鱼和鸟迁徙,养育孩子也是分季节的,每个季节所包含的教养内容各有不同。

2010年,我曾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正统犹太教堂谈及“养育季”这一概念。我讲完之后,拉比(犹太大学者)告诉我,我所说的诸如此类的事在记录犹太文化的古代著作里就已经被证实了。事实上,据史料记载,在很多传统文化中,养育孩子是按本能的理解进行的,而这种理解与我的观念不谋而合:育儿是分季节的。

第一季,我称之为“服务季”,从孩子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期间,父母是孩子的仆人。这时孩子还不能自我服务,也不能预料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孩子这种全面依赖的状态要求父母把他置于注意力的中心,时时刻刻围着他转,就像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处理事务的部门工作人员一样。他们不但要满足他的基本需要,还要在他探索周围环境时保护他,以免他伤到自己。

从古至今,在所有的文化中,母亲在第一季时都是首席仆人。当然在个别家庭中例外(比如,母亲分娩后就去世了),但是在众多文化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特例。即便父亲很想参与到育儿第一季中,但他还是只能处在妻子繁忙的轨道之外,做她的育儿助手。父亲的职责是帮助他的妻子,在她疲惫需要休息时顶替她一下。众所周知,在育儿第一季的时候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夫妻关系就退居次要地位了,夫妻的角色从属于父母的角色。第一季的家庭图如下图所示。

婴儿或学步儿童并不会对他依赖的人心怀感激,父母能理解这点是很重要的。在孩子看来,他操纵全局,他的父母理应为他做事、让他感到舒适、满足他的愿望。更具体地说,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的母亲属于他,他对她有支配权。他的这种认知是从他每次发出很大的声响,母亲就会过来缓解他的不适得到证实的。在他看来,母亲训练有素,但就是总得时不时地提醒她自己是老大。

从现实角度出发,养育孩子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公民。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应避免被那些基本上不可信的儿童心理分析结果所影响。然而,有些母亲总是盲目地认为在孩子出生头两年,自己所做的事是绝对有必要的,但实际上她是在慢慢地培养一个“小怪物”。在错误的教养观念下,孩子的行为举止会越来越怪异。如果母亲一直停留在养儿育女的第一季,那么她极有可能培养出令人讨厌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最终会得出一个结论:母亲是围着他转的,世界也是围着他转的。养育季的变换

当孩子长到两岁,母亲需要重新定义自己在孩子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未来的一年中,她要经历一次蜕变。她慢慢卸下仆人的角色,开始担任权威人士的角色。她稳扎稳打地引领孩子与自己进入下一个养育季,即权威季。这一年是最为重要的一年,是在亲子关系中设定管教先例的阶段。对孩子的所有亲人来说,这个转变能否成功决定了对孩子的管教是顺利地进行下去,还是变得问题重重、压力颇大。

母亲在孩子三岁的时候采取“一心一意”的管教方式,这会让孩子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她。在他的生命里,母亲曾经是仆人,现在是令人敬畏的权威人物,这时她已经进入养儿育女的第二季。在这场转变中,母亲慢慢地将孩子移出她注意力的中心,将自己置于孩子注意力的中心。

想要完成这场转变并不需要什么魔法,你只要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就可以了。你要果断,善于管理,有坚定的目标。尽管你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但是你不必在意他是否赞同你的决定。你爱自己的孩子,知道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这就是现实。

关注父母,做父母让自己做的事是自己的职责;关注他,为他做事是父母的职责: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会明白这两者只能选其一。最终,他必须得出结论,选择前者,才能保证他从此以后可以学会一些规矩。在英语中,规矩(discipline)一词的词根是弟子(disciple)或学生。很显然,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学就不会有效率。同样简单的事实是,父母越关注孩子,孩子就越不关注父母,而且还会要求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注。错误的教养理论是绊脚石

对于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或者更早的年代的母亲来说,从第一季进入第二季不成问题。那时的母亲并不采用育儿专家给出的建议,她们就像祖先养育儿女时所做的那样,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情。现代的育儿理念传播者(我的意思是至少90%研究这一领域的人)让当今的母亲相信,好妈妈就应该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关注。在第一季的时候这当然完全正确,但是这些要求只针对育儿的第一季。在孩子出生头两年起作用的理念,在其他的养育季并不一定也能起作用。

与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或者更早的年代的母亲相比,当今的母亲给予孩子的关注可能要高出10倍。20世纪60年代之前,母亲能很好地看管孩子,却没有给予他们太多的亲子时光(60年代之后长大的孩子则认为大量的亲子时光是理所当然的),她即使有空,也只是偶尔与孩子互动。孩子长到三岁以后,传统的母亲期望孩子能逐渐自娱自乐、自己做作业、自主学习准备考试、自觉地去做家务、自己解决学校里的或与同龄人之间的问题等。但那时亲子关系很和谐,与当今常常出现焦虑、担忧的亲子关系截然相反。介入程度低的养育方式促进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介入程度高的养育方式给孩子太多权力,培养了他们的依赖性。育儿专家托马斯·戈登(Thomas Gordon)是《P.E.T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的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本书是最畅销的育儿书。人们接受了托马斯·戈登的观点,养育方式从低介入性转变成了高介入性。

戈登认为只有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他指的可不是第一季,而是永远以孩子为中心。他认为这种状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尊心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这在当时是全新的概念。美国父母并不知道,其实从弗洛伊德开始就有心理学家编造理论,出版一些缺乏研究性的专著了。但人们相信戈登的说法,毕竟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当时,几乎整个心理健康研究群体都迎合戈登的育儿新潮流,问题由此开始增加。

毋庸置疑,母亲是育儿资料的主要消费者。因此,母亲深信恰当的养育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关注孩子、经常表扬他们、尽可能多地与他们互动、为他们做事、和他们一起做事情。年长的女性本来可以告诉年轻的母亲这些理论是胡说八道,但是年轻的母亲已不再听长辈的话。从过去到现在,她们一直只听戈登这类人的话。事实上,戈登所描述的是个育儿理想国,亲子关系不受任何困难影响,因为在他的理论中,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家庭是民主的。戈登的宣传之词在改变美国育儿文化及家庭关系上起了作用。不幸的是,他的诺言没有实现,父母按他说的做,却适得其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戈登这类专家鼓吹全新的育儿范例之前培养出的孩子存在的问题较少,与之相比,当今的孩子存在的问题较多。高度介入的育儿方式可能听起来很温暖舒服,但由于它永远以孩子为中心,这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去理解,从三岁开始,关注自己的父母是自己的职责。三岁以后,他会感觉父母的培养方式依旧不变,就好像第一季永远不会终结一样。其造成的结果就是,比起生活在20世纪 50年代及更早的年代的孩子,当今的孩子更难以管教。这样的孩子,父母想引起他的注意都很难,就更不用提让他按父母的吩咐做事情了。

我写本书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助父母,更具体地说就是帮助母亲避免落入当今的育儿圈套,能够从第一季成功地过渡到第二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当今的母亲必须改变错误的育儿方式。我所要介绍的育儿方式并不是当今的标准方式,非常讽刺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心理教育革命席卷美国之前,这种方式很普遍。如今,要采用这种育儿方式,就要求母亲不被两种因素所影响:一是孩子对她的决定做出的反应;二是同龄群体对她的育儿方式所表现出的看法。这并不简单,但是正确的事通常不是流行的事,正确的路通常是充满艰难险阻的路。但就育儿方式而言,请相信我,这条育儿之路是获益更多的路。少有人走的路:如何成为“兼职母亲”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这个话题上来:完成最为重要的转变,实现母亲角色的转变,并在恰当的时间给孩子树立适用于未来的规矩。首先我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几乎只谈母亲,难道父亲不重要吗?不,他们当然重要。研究表明,有爱的父亲能为孩子生命中的方方面面——从学校表现到同伴关系——带来积极的变化。但由于在教养第一季中母亲肩负更多的育儿任务,因此,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孩子对母亲的看法。对于养育季的成功转变,父母应当肩负同等的责任,这一观点可能会更“正确”,但事实是,在孩子的生命中,这场转变必须由母亲发起,并且她要确保它能够顺利进行。当然,她需要丈夫做坚实的后盾,但最终的分析表明,这场长达一年的转变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她。我绝非要增加母亲的育儿负担,事实上,我接下来要介绍的就是母亲如何才能避免使养育变成负担。自此开始,为了进入育儿第二季,母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即便她必须拽着又哭又闹的孩子艰难前行。第一点

母亲必须明显减少为孩子做事的数量,一次少做一件事,逐渐将自己代为履行的职责分配给孩子。过去的几代母亲,她们都是从让孩子妥当地处理自己的大小便问题开始的。她们在孩子两岁前就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当然,现在依旧可以这么早就进行这项训练。在后面的章节中,我将会介绍如何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

教孩子如厕的同时,母亲还会教孩子自己取水(孩子处于喂奶的时期,还不能喝饮料,每餐之间喝的就是水)、自己拿餐间零食吃、自己穿衣、自己上床睡觉(孩子躺好后父母给他盖好被子)。她把责任委托给孩子,这是领导力高超的主要特征之一。母亲这时逐步进入权威季。采取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又可以慢慢转为“兼职母亲”,可谓一举两得。

从孩子三岁开始,育儿就应该成为兼职工作,这在当今的母亲看来是种革命性的思想,因为她一直深信真正的好妈妈是全职的。只要醒着,母亲就该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地围着孩子转。事实上,在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母亲们的想法与当今的截然相反。那时的母亲们认为,应该尽可能少地为孩子做事。我妈妈就是那么想的,这让我受益无穷。那些老派却非常明事理的母亲并没有试图去建立孩子的自尊心,而是努力教会孩子独立自主。不管怎么说,独立自主才是开启幸福生活大门的钥匙。还有一点值得家长注意,就心理健康状况而言,20世纪50年代的孩子要比今天的孩子好得多。本书将帮助当今的母亲用与她的曾祖母相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并享受兼职为母之道所带来的无尽快乐。第二点

母亲必须在心理和情感上与孩子划出界限,限制孩子过度接近自己。母亲在忙碌时,孩子不能在不必要的时候来打扰。母亲应要求孩子在大部分时间能自娱自乐。无论孩子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引导他去自行解决,当他自己无法处理时,父母再去帮助他解决。

如此,孩子的独立性以及他对母亲的尊敬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要知道,独立性是打开幸福生活大门的钥匙。一种关系之中如果没有界限,一方就会随心所欲地剥削另一方,并将其视作理所当然,简而言之,就是不尊重他人。我记不清曾有多少母亲到我这来跟我说,她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尊重自己。从他们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孩子的苛刻、任性、忘恩负义,好像觉得自己永远有权利对母亲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才不会让母亲不受干扰地做自己的事。

当今的亲子关系中,缺少界限是普遍现象,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有太多的育儿专家建议母亲,每当孩子想从母亲那儿得到些东西时,真正的好妈妈应该停下手头所有的事去关注孩子。我曾经看到一本流行的育儿杂志的封面上写着“你永远不该对孩子说的十句话”。这十句话包括:“我现在没时间理你”“我不在乎你的感受”“我不帮你,你要自己去做这件事”“你打扰到我了或别打扰我”。据这位作者说,以上每句话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困惑以及世界末日般的心理创伤。这多么可笑,我妈妈就对我说过这些话,但我长大成人后也没有什么古怪的性格。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些所谓的育儿专家是怎样否认母亲有权在亲子关系中划定界限的,是如何否认她们除了做母亲也有权享有私人空间的。不幸的是,此类胡言乱语却成为当今育儿文化的准则。因为读育儿杂志的父亲少之又少,所以,这些话只会给母亲带来困扰。第三点

在父亲的热心帮助下,母亲恢复了夫妻关系在家庭中首要且核心的地位。从仆人转变为权威人士,她将自己的角色重新转变回来:妻子的角色排在首位,母亲的角色排在第二位。她的育儿助手在角色上也发生了同样的转变:丈夫的角色排在首位,父亲的角色排在第二位。这些开心地回归婚姻关系的人,开始把精力更多地花在彼此而非孩子身上。他们更多地与对方而非与孩子交谈。他们每周有一次夜晚的约会,享受二人世界。在做育儿方面的决定时,他们会互相协商。婚姻关系是属于他们二人而非属于家里所有人的。他们成了兼职的父母、全职的夫妻,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

无可争辩的事实就是,没有什么比父母的稳定关系更能为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奠定坚实的基础了。这不是说这种关系就是完美无缺的,当然不是。没有哪一段婚姻不存在瑕疵,抛开瑕疵,夫妻二人应该共同经营婚姻。这不是说单亲家庭的父母不能抚养好孩子,在我七岁之前,我的母亲就是一位单身母亲,但她完全能够胜任。尽管如此,研究表明,同一个屋檐下,婚姻关系稳固的父母,他们养育的孩子在各个方面会发展得更好。所有亲人向前迈出一大步

通过完成这一转变,父母组成了一支统一的团队,而后引领孩子进入育儿的第二季,即权威季。下页图所示为亲子关系中第二季的家庭图。这个阶段孩子绕着父母转,父母是太阳,孩子是绕日行星。父母是孩子关注的焦点,因为他关注父母,并且父母表现得像权威人士,所以,他会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只是偶尔做得有些偏差),也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学规矩。

在这转变的一年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孩子的反抗行为,他想让第一季的日子永远继续下去。这怎么能怪孩子呢?谁不想要个仆人呢?孩子的反抗会很猛烈,可以持续几小时,非常可怕。如果母亲能坚持到底,孩子长到三岁的时候就会将母亲视为令人敬畏的权威人士。他曾是母亲关注的焦点,如今相反,母亲是他关注的焦点。母亲应该坚持让孩子去做越来越多的事情。这样,孩子就给了母亲时间,让她去做自己必须要做或想做的事,她也有时间把脚架在椅子上歇着了。她清楚明了地向孩子表明:妈妈与爸爸的关系高于妈妈与他的关系。

权威季就这样开始了。这个时期,父母的职责就是管理孩子,这样他会服从他们的管理,情愿做他们的“弟子”,同时将规矩内化,逐渐养成自律性,这对孩子学会负责地进行自我管理很有必要。最后阶段

第二季长达十年,从孩子三岁一直到十三岁。而后,第二次转变发生,父母和孩子进入第三季,即指导季。在传统文化中,青少年初期的成年礼都是在十三岁时举行,犹太人的成年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承认这时孩子已经修完第二季的课程,认为孩子能自我管理了。他不再需要父母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更确切地说,他需要的是父母的指导,帮助他获得本领,掌握如何寻找工作、如何平衡预算、如何规划未来等技能,以便日后走向独立自主的生活。下页图所示为第三季的家庭图。

及时、成功地进行第一、二季的转变,就能最大限度地确保第三季的顺利进行。如今有那么多的青少年叛逆、任性、喜怒无常、不讲礼貌、缺乏积极性,我深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的育儿方式停滞在第一季。母亲依旧是长期的仆人,父亲依旧是长期的育儿助手。为了弥补与妻子关系的缺失,父亲采取了一种新式的为父之道:试图成为孩子最好的伙伴、却不想这种模式只会造成家庭关系的异常。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美国孩子在第二季都是由一位仆人和一位伙伴养大的。不用说,这两个人都不能有效地管教孩子。所以,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当他的责任同他享受到的自由一样大幅增加时,他却对此毫无准备,于是开始以截然相反甚至是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不知所措。

有这样一种新的谬论:青少年之所以叛逆、任性等,都是因为他们头脑中产生的变化,这些行为无法避免。这纯粹是胡说八道。当然这对有些父母来说可能是种安慰,因为他们的孩子不负责任、目中无人、想和家里断绝关系,这种谬论让他们觉得孩子的行为与孩子本身无关。但是历史证据以及那些并不符合这种消极说法的美国青少年都可以证明,这类行为绝非不可避免。这类行为不是头脑中的变化在作祟,而是青少年时期之前缺少管教的结果。孩子变成这样,父母完全是自食其果。

坏消息是,太多的美国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行为举止还像学步儿童——乱发脾气、目中无人、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好消息是,通过阅读本书,你能采用最好的方式未雨绸缪。想在孩子青少年时期对他进行有效的管教,关键是在孩子两三岁时打好基础。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亲子关系的季节划分回溯

每当我跟听众论及这一关键性的转变,他们总会问:如果我的孩子已经三岁多了,对孩子我表现得还是像在第一季时那样,我还能弥补吗?会不会太晚了?

不会,还不算晚。事实上,让三岁以上的孩子实现补偿性的转变一般花不了一年的时间,通常为三到六个月。不过我们没有理由去延迟这场转变,因为拖延带来的情感创伤远甚于它所带来的任何益处。

2012年年底,我见到一位女士,她说自己曾经差点就疯了,但最终恢复了健康。她和我讲了她的故事。她二十五岁时当了妈妈。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周围的人群也都是中上层阶级,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她倾向于去相信那些成为新好妈妈的谬论,并对自己的育儿方式深信不疑,毕竟同龄人都是这样做的。孩子长到三岁时已经变成了她的全部,婚姻则变得可有可无。她对待丈夫的态度就好像他是个没心没肺、不值得相信的人,凡是与孩子有关的事,他都做得不对。她总是指挥他,在他管教孩子的时候干涉他。这种典型的故事我曾听过无数次。在她看来,丈夫在和孩子相处时没有顾及孩子的情绪。事实上,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他有时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这就是问题所在。但是作为母亲的她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却很仁慈,对孩子脆弱的心灵很理解、很敏感。也就是说,她其实根本没有真正对孩子施以管教,她只是乞求、请求、劝诱孩子,并试图和自己一手培养的“家庭恐怖分子”讲道理。

最终她的几个孩子完全不听管教。学校暗示说其中一个孩子有很严重的神经行为障碍。她告诉我,那个孩子表现出儿童躁郁症(childhood bipolar disorders)、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和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的特征,他们的儿科医生曾建议给孩子进行药物治疗。孩子们完全不在意她,兄弟姐妹之间总起冲突,家里常常一片混乱。她向我描述了她站在客厅正中央却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于是她开始上蹿下跳,像个疯女人似的尖叫的情形。而这种时候,她的孩子们却觉得很有趣。

有一天,她在企业联合电台上听到丹尼斯·普拉格对我的采访,在采访中丹尼斯大力推荐了我的《适当的管教,管出乖孩子》(The Well-Behaved Child,2011)一书,听了广播之后她就出门买了我的书,读过书后,用了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她的家庭生活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如今她的孩子们尊重别人、听话、彬彬有礼。她的家庭重归宁静,婚姻恢复原状。她的朋友向她咨询育儿建议,于是,她开始接受培训,即将成为我领导的教育教练队伍中的一员。(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请登录我的网站www.rosemond.com。)

陷入第一季的困境中,这位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当前很多母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她做了些顺其自然的事,就脱离了困境。顺其自然是最好的,传统、老派的育儿方式就是顺其自然。新育儿理念则不是这样的,如果它们推崇顺其自然,就不会给女性造成那么多的不安与压力了。答疑解惑问:现在我们意识到,女儿两岁的时候我们没能实现某些育儿目标。换句话说,我们一直抱持她是家中最为重要的人这一观点。后果就是,她四岁的时候完全成了小霸王。现在开始让她改变是不是太晚了?

答:不会,还不算晚。对所有父母来说,逆流而上确实很困难、很有压力,但这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您这样做是绝对有必要的,您越拖延,压力越大。下面告诉您怎样做。

◆ 花更多精力在配偶身上,而不要花太多精力在女儿身上。首先要扮演好丈夫、妻子的角色,然后再扮演好父亲、母亲的角色。不要做每件事都把女儿算在里面。要让她知道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不是三个人的。

◆ 表现得像个权威人物一样。记住,权威是一种态度,而不是将所有管教方式集于一身。结果确实重要,但如果教养态度不恰当,结果是不会长久有效的。

◆ 不要再让孩子陷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家庭福利之中,给她布置些日常的家务活。除了收拾自己的东西、保持房间整洁外,您还可以让她去做些其他的事,如摆放桌子、擦桌子、帮您把盘子放进洗碗机、擦地板、掸掉家具上的灰尘,甚至使用吸尘器打扫家里开阔的地方的卫生。把每种家务在纸上画出来,贴在冰箱上。如果希望她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那么将她放在对家庭有所贡献、需要对家庭负责的位置上是很有必要的。

◆ 不要纵容她一时的兴致。要学会对她说不,面对她的反抗时,要能保持自己的立场。记住,孩子对挫折的耐受力越强,她最终就越自立。

◆ 不允许孩子打断大人的谈话,这要从您和孩子谈话时开始练起,您说话时就不能让她打断您。大人的聚会就是大人的,不要把她加进来。要在她和大人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不要表现得好像她和大人没差别,只不过是个头小点儿。同样,孩子的娱乐活动和同伴关系,大人也不要掺和。为了让你们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您的女儿也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生活。问:我和丈夫听了您在夏威夷的讲话,其中大部分内容我们都很认同。然而,您把所有重点都放在不要让孩子成为家人关注的焦点上,这把我搞糊涂了。毕竟在短期内,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在我看来,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成为焦点对他没有坏处,而且有助于他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所以,这算得上什么大事呢?

答:孩子对成为父母关注的焦点一事颇为享受,但这种看似无害的纵容最终会阻碍孩子成年后获得幸福。这会加强孩子的情感依赖性,让孩子难以从中摆脱出来。事实证明,20世纪70年代初,家庭以孩子为中心成为惯例,从那时起,孩子成功地从家庭中独立出来的平均年龄显著上升。成为关注的焦点让人感到安逸舒适,试问谁愿意离开这种安逸舒适的状态呢?

让孩子成为家庭关注的焦点会带来以下问题。

◆ 他很难发现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给的。父母在他十八岁之前一直努力逗他开心,在这之后,他就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让自己开心了。

◆ 会明显延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时间。没有什么比成人(或孩子)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样子更令人讨厌了。而且,以自我为中心的成人永远无法自我满足,所以,他总指望别人来满足自己。

◆ 会让他认为从别人那里获得关注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些孩子沉溺于别人的关注之中,对关注的需求永远无法满足。

◆ 会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为了全家人好,家庭的中心应该是强大稳定的,家应该是能让每个人依赖的。唯一有足够力量占据这个中心位置的人就是成人。

◆ 会大大增加孩子不听话的可能性。如果您表现得好像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关注孩子,那孩子不关注您、不听您话的时候,就没什么可惊讶的了。

◆ 会让他有这种观念:既然家庭由他掌管,一旦事情出了错,尤其是父母之间起了冲突(虽然这在所难免),他就会认为那是自己的错。“我是家里最重要的人”,这种感觉的另一面就是“我是对家里影响最大的人”。负罪感就像是恶魔,潜伏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里。

以上所有问题难道都算不上大事吗?问:您说过家庭应该以大人为中心,不需要对孩子过分关注,不然会让孩子沉溺其中。那么怎样才算关注太多呢?

答:究竟关注是必要的还是过多的,我们没办法进行量化。简单地说,孩子在婴儿期和学步期需要很多关注,之后所需的关注持续不断地大幅减少。受人尊敬的发展心理学家、畅销书《从出生到三岁》(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Life)的作者伯顿·L·怀特博士(Dr. Burton L.White)曾说过,三岁孩子发育健康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孩子不会在不必要的时间要求成人来关注自己,而是能长时间地自我关注(通常至少能持续1小时)。如果受到父母的关注过多,三岁孩子对关注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另外,三岁孩子如果没受到足够的关注,他可能会很沮丧。处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的就是孩子受到的关注刚刚好,这样他能学会相信父母、又不过度依赖他们。

套用《传道书》中的说法,有时候您应该关注他,有时候您不应该关注他。如果您给予孩子的关注太多,那么孩子对您的关注就会太少。问:我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已经一岁零三个月了。从一开始我就想尽我所能,在我们之间建立起特殊的关系。具体点说,我既想做一位好父亲,又想成为他的好伙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答:我建议您不要抱持这种想法,因为它根本无法实现。这种尝试可能导致的问题将远比您现在能想到的要多。《传道书》中的说法在这里同样适用: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某段时间您的角色是父亲,某段时间您也可以跟他做朋友(但这要等到很久之后)。但是您不能本末倒置。在育儿这件事中,“本”指的是您的权威,“末”指的是您和孩子建立真正友谊的可能性。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行使您的权威,不要企图同时占据两种角色而使亲子关系变得混乱不堪,您才更有可能与孩子成为朋友。

既想当父亲又想当朋友,那您最终可能什么都当不好。行使家长的权威时引起孩子的不满是常事,您会担心这将破坏您与孩子之间的友谊,因此在处理问题时,您的立场就不坚定。您渴望和孩子做朋友,当孩子学会利用这一点时,他就会控制您。相应地,对孩子管教失败时,您就会做出非常不友善的行为,这不但会将冲突与困惑带入亲子关系之中,还会让您一直背负着内疚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可能在长大之后不是怨恨您,就是控制您,而这两者都不是建立友谊的基础。

简而言之,您越早行使您的权威,以后您和孩子之间的友谊就越坚固。要事第一,分清主次。问:我女儿现在已经两岁零九个月了,她但凡有事就让我帮她做。她爸爸一抱她,她就尖叫。 她爸爸一靠近她或是帮她弄什么东西,她就会跑开。她不肯亲他,不让他给自己掖被子,不让他帮着穿衣服,甚至不让他给自己端水。如果爸爸看着她,她就会对我说:“告诉爸爸别这么看着我!”这种情况是近一个月开始的,而且越来越严重。我们哪里出错了?该怎么办呢?

答:和孩子相处困难的情况并不少见。我见过很多“父亲排斥反应综合征”的案例,它们都带有相同的特征。

◆ 孩子在两岁左右开始出现这种问题。

◆ 对于父母双方,孩子偏爱的通常是母亲。

◆ 这通常是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因此,这个孩子不仅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而且是焦点中的焦点。

基于在研究生时期所学到的关于儿童发育的知识,大多数儿童心理学家都宣称“父亲排斥反应综合征”是因为与母亲分离而产生的一种分离焦虑。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原因很有可能是历史学家兼伦理学者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在1887年给高级宗教官员的一封信中所阐释的那样:“权力往往可能导致腐败,而极权必定导致腐败。”

您女儿觉得自己有权控制你们,尤其有权控制妈妈。两年半以来,您一直是她的首席仆人,而爸爸在那段时间有点儿像个影子般的人,女儿摸不透他、搞不懂他,也不知道怎么控制他。所以,她想要受她控制的人去执行她的命令,她当然会选您,不选爸爸,因为爸爸尚未受到她的训练。

显然,您觉得女儿之所以有要求,是因为她的一些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您一直这样想,这个问题就会继续恶化,您女儿的要求会变得越来越多。

您的职责就是把“掌管全家”的重担从孩子稚嫩的肩膀上卸下来,找个适当的时间,把事情向孩子说清楚:“宝贝女儿,从现在开始,妈妈不会每件事都帮你做了。爸爸会来帮助你,他会为你端水、帮你穿衣服、给你洗澡等。爸爸帮助你的时候,你可以尖叫,你可以躺地上打滚、乱踢乱踹、吐口水,这都随你,但不管怎样,都是爸爸来帮你。”

话不要讲得太啰唆,也别表现得像是在求她允许你对“施政方针”做出改变。谈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她的赞成,也不是为了听她保证自己会合作,而是清楚地提醒她一切都将不同了。

从那时开始,如果她想喝水,父母谁离水近谁给她端。如果父亲端给她而她不喝,那就是她的问题。父亲把水放在她能够到的地方,然后走开就行了。如果必须需要别人帮她穿衣服,父亲更方便去帮她,就父亲去。就算她挣扎尖叫,父亲无论如何也要坚定却不失温柔地帮她,母亲不能过去帮她。

谈到亲吻,父亲绝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强加在女儿身上。但如果他抱着女儿气氛正好时,就没必要在情感上有所保留,亲亲女儿也无妨。他甚至可以把这变成“偷偷亲你一小口”的游戏。小幽默通常有助于缓和这类局面。

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花些时间,但您的女儿会习惯的。最终,她的生活会好很多,你们的生活也同样会好很多。问:我参加过您的一期访谈节目,在节目中您提到:如果三岁的孩子总要求别人关注自己,那可能是因为他一生下来就受到太多关注了。我觉得这完全就是在说我儿子,他现在两岁零十个月。因为我以前做得太过了,所以,儿子布巴在家里成天跟着我,想让我和他玩,想让我读书给他听,让我帮他做这个、拿那个。只要我做自己的事,他就会打断我。我感觉我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除了当妈妈,就没有自己的生活了。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正如我在本章中指出的,“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越多,就越是合格的母亲”这种错误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女性,并让女性对此深信不疑。人们一直认为母亲无权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无权去追求个人的或者事业上的目标,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上班的妈妈会有很强的负罪感。她们很少对孩子说“不”,就算说了也不是认真的。

您已经陷入我所说的“妈妈困境”了。您花了太多不必要的精力在布巴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如果您想帮他变得更加独立,您必须开始控制你们之间的距离,必须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并让他明白——您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如果您忍受得了孩子的不满情绪(当然,我保证这情绪只是暂时性的),那么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 给他提供一些便利条件,让他自己去做一些事。例如,他总让您给他拿喝的,那您就每天早上把果汁或水放入小巧好用的壶里,把壶放在矮桌子上,教他自己倒着喝。(至于壶里盛果汁好还是盛水好,我觉得盛水更好,因为就算水洒出来也没关系。此外,水更健康,人体约60%的重量是水,而不是含糖的果汁。)

◆ 选出三件他总想让您帮他做,但他自己也能做的事。从杂志上找出能代表这三件事的图,把它们剪下来,贴在一张图画纸上,把孩子的照片也贴上去。这些都做完之后,您实际上就完成了一张海报。把海报贴在冰箱上,告诉孩子海报的含义:布巴会做这三件事,以后这些事他要自己做,父母以后不会再帮他做了。从那时起,每当布巴要求您做海报上的事,您就把他带到冰箱那儿,跟他说:“海报上的这事你自己能做,还记得吗?”

◆ 每天上午和下午都给布巴留出30分钟。有时间和他玩或者给他读书的时候,您就宣布:现在是“布巴时间”。把计时器设置为30分钟,告诉他计时器响的时候您就得停下来去忙自己的事(或者继续回去看书,诸如此类)。

一开始,布巴可能会对这些限制感到不满,但如果您立场坚定,他就会快速做出调整。第2章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瑞士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将儿童从出生到快两岁的这段时期称为感觉运动期(sensory-motor period)。他的意思是说,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总是如饥似渴地收集外界信息。他们总是动来动去,以获取有关外部环境的感官数据并对其进行编目分类。他们对环境的探索虽然随意却很广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头脑中并无蓝图,有的只是那种无法抑制的冲动,那种想要认识一切事物、了解一切事物的冲动。

在动来动去的过程中,婴儿所吸收的信息量大得惊人,但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信息。等到了两岁的某一阶段,他会意识到自己可以施展拳脚去做成一些事。就是说如果把他比作一辆汽车的话,他的导航系统突然从自动导航转变为自主驾控。在那之前,他是试图去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就像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转世一样。如今,他变成了实验家、小科学家,一心一意地去探寻事物运作的原理。

随着环境意识逐渐显露出来,学步儿童不再停留在只对周围环境感到好奇的阶段,而是开始有意识地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来解决一些问题。这种巨大的突破预示着皮亚杰所说的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period)的到来。这一时期,孩子开始通过反复尝试与犯错来获得根据因果关系进行思考的能力,从而对环境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举例来说:一岁零三个月的孩子看到厨房柜子上有一罐饼干,他会伸手去够,够不到,就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然后大吵大闹,直到有人过来助他一臂之力。几个月之后,这个孩子看到同样的一罐饼干,他会把椅子推到柜子边上,爬上椅子,自己拿到饼干。

随着思维的拓展,孩子的世界也变得更为广阔。令人兴奋的事物就好像虚拟的活动制造厂,只要眨眼的工夫孩子就沉迷其中。只要醒着,孩子就东走西走、忙个不停:碰碰这个、摸摸那个,每样东西都要沾手,或者爬到柜子、书架上,或者从自己的婴儿床或汽车座椅上爬出去。他们动作敏捷,总是快父母一步。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不”字。既然他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对他说“可以!可以!可以!”,那他为什么要接受“不”这个字眼呢?当然,周围的一切事物中不包括他的父母,因为他们总是在不停地说:“不行!不行!不行!”

由于自然规律所限,两岁孩子的身体发育与智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差距,后者先于前者。也就是说孩子的身体功能的发展尚未赶上心智技能的发展。两岁的孩子也许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去付诸实践。例如,在玩拼图的时候,孩子可能非常清楚什么形状的拼图应该拼在什么地方,但他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手将拼图放对地方。这种身心不一致的沮丧感,常常会以一种突然的、强爆炸般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这时有人试图帮孩子一把,他可能会更加生气。抛开受到的挫折不谈,他还是想自己亲手去做,就算失败了也比看着别人做成要好。这怎么能怪孩子呢?

大约在一岁半的时候,孩子会如醍醐灌顶般突然意识到“我”这个概念。这是个性和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开始去弄明白“我”是谁,开始对心理领地产生所有权意识。就像我们第1章提到的那样,他的领地并非是无边无际的,因此,他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对此他感到非常沮丧,却也不得不接受:“我”不过是沧海一粟,才不像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他必须明白独立自主和为所欲为并不是一回事。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任务是慢慢得独立自主,而父母此时的任务就是开始对孩子加以管教,让他适应社会生活。父母要设定合乎现实的预期,与孩子交流,对孩子进行合理的限制。随着孩子身体适应性、心理适应性的发展,以及孩子想要掌控环境的欲望不断增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告诉他这件事必须做、那件事绝不能做,不能碰这个、不能要那个。

孩子渐渐明白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他不能既独立自主又依赖他人。为了能够变得独立自主,他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的依赖。独立自主和依赖他人,究竟哪个更为有利,这很难决断。因此,学步儿童就是个矛盾结合体:上一分钟还很黏人,跟人搂搂抱抱,下一分钟就变得强人所难、目中无人。他这就是想鱼与熊掌兼得,我们谁不想呢?

以上的分析表明,两岁孩子做出讨人嫌的行为或许是生理发育因素导致的,比如说,孩子爬上爬下是为了获得攀爬能力;或许是心理社会发展因素导致的,比如说,父母试图去管教孩子并让他适应社会,孩子会有逆反心理。因此,孩子什么事情都插手、发脾气、不合作等是正常的,能够理解这点很重要。不幸的是,很多父母不理解,还会因此而严厉地惩罚孩子。孩子的某些行为的确需要被限制,但限制也要讲究方法。孩子的很多行为是想增进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因此,在限制孩子的行为时,注意不要抑制他探索的本能。的确,孩子必须明白父母才是家里的总指挥,但在让孩子明白这点的同时,不要压制孩子正在萌发的自我意识;也必须让孩子明白,不是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在让孩子明白这点时,不要损害孩子强势的个性。顺便提一下,有人觉得“个性强”一词带有贬义,但要是有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软弱的父母,那我倒想见见他们。我们应该祝福个性强的孩子,因为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在深入讨论之前,让我们花些时间,从生理发育因素和心理社会发展因素两方面来描述一下两岁孩子所具有的特征。

◆ 两岁的孩子好奇心很重,想弄清楚所有事物。因此,他们非常活跃,什么事情都要插手。

◆ 他们还没有形成挫折耐受力。因此,事情不如他们的意时——如别人没能明白他们的想法,他们想要什么东西却没得到,他们的眼睛与手指、头脑不协调时——他们的头脑可能瞬间就崩溃了,他们会号哭、会胡踢乱踹。

◆ 他们尚未社会化。因此,在情感爆发的时候,他们完全不会在意自己身处何地、会吸引谁的注意或妨碍谁。

◆ 两岁的小宝宝依旧认为自己是父母的主宰,同时也对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他们坚决不听从父母的指挥。

◆ 两岁的孩子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父母存在的意义就是关注他们、为他们做事。因此,他们给父母的关注少得微乎其微。逛商场时他们从父母身边跑开,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还会做出其他类似让人恼火的行为。

◆ 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技能在飞速地发展。因此,两岁的孩子爱问很多问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总爱自言自语。和别人说话时,他们通常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类谈话其实是孩子的自我独白,意义不大。如果你是这独白的听众,不要担心理解不了孩子在说什么(因为你根本不会听懂),也不要担心自己说的话没有意义。你只需要点点头,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就像词语接龙似的想到什么说什么就行了。这类谈话没有硬性规则,可以很有趣。比如:

孩子:我有一只泰迪熊。

父母:你就是我的泰迪熊。

孩子:对,我是一只泰迪熊。

父母:还是个小矮人。

孩子:我的泰迪熊还是个小矮人。

父母:你的小矮人累了吗?他需要睡一会儿吗?

正如我建议的那样,想到什么说什么就行了。谈话的目的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来回交流的过程。

◆ 随着思维的拓展,想象力也在拓展。两岁的孩子会虚构出各种各样的朋友,也会虚构出让自己惧怕的事物,并且他们相信头脑中的这些虚构的事物都是真的。

◆ 两岁的孩子想事事都顺自己的意。父母想把孩子举起来抱一抱,他们会推开不让抱。父母忙着做别的事时,他们反倒要父母拎起他们来抱一抱。

◆ 两岁的孩子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他们觉得父母肯定能读懂自己的心思。他们要喝牛奶,父母就会把牛奶端过去,他们却一边叫,一边把牛奶打翻在地。他们虽然嘴上说想要牛奶,心里想的却是橙汁。父母跟孩子道歉,然后把橙汁端过去,他们又把橙汁打翻,因为盛果汁的杯子用错了。当你换了杯子再端过去的时候,他又改变主意了,毕竟牛奶听起来也不错。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折腾。不过好在两岁的孩子一天能睡12~14小时,而且在哪儿都能睡着。但也有孩子几乎不睡觉。

简而言之,两岁是孩子的大好时光,但也可能是最讨人嫌的时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