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楼医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0:21:29

点击下载

作者:张鸣钟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岐黄楼医话

岐黄楼医话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岐黄楼医话/张鸣钟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382-7

Ⅰ.①岐… Ⅱ.①张… Ⅲ.①医话-汇编-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80055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岐黄楼医话

著  者:张鸣钟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382-7策划编辑:崔长存责任编辑:崔长存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自序

余之为医无所求,但愿汇中做正流。

致远钩深索精微,终身沉潜岐黄楼。

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笔者初学中医时写的一首自勉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倏忽半个世纪过去了。50多年来,在学习、临证、教学实践中,牢记初衷,潜心岐黄,每有感悟,辄笔录之,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已数十万言,总其名曰 “岐黄楼医学文集”。

俗话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网络虽是个虚拟的世界,有真有假,但世上自有真情在。要得到别人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诚恳待人者,人亦诚恳待之。弄虚作假,以怨报德者,毕竟是少数,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树林。使我深切感到有朋友的生活真好!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喜欢自己的人,亦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人类的需求既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博友们虽不曾谋面,然从博客 “倾诉”“倾听”的文字中,已得到了某些精神的需求。

我初学电脑,尚处于幼儿园小班水平。博客的建立、操作、发文与更新都是由好友、学生协助的。俗话说 “笨鸟先飞”,但对无纸化办公的现代工具电脑来说,我却是 “笨鸟后飞”。因起步晚,加之心不灵,手不巧,只好 “多飞”、多练、以勤补拙了。

著书不易出书难,半在人为半自然。

博学约取须精一,厚积薄发待机缘。

这是几年前我在百度博客 “玄珠阁”里,回答博友清风留言时的一首打油诗。她在 《号 “斋”名医琐谈》一文的评论中云:“以张老师的功力,也可出本医学书,以启后学。”我读后,深感愧然和欣然。遂留心整理自己多年来学习、应用、探究中医药学的感悟和经验,同时陆续发表在全国各地的医学杂志上及网易博客 “岐黄楼”里,亦期待机缘结集出版。

经网易博友蜻荷推荐,又与贵州中医何钱结为博友。何钱先生是贵州医界新秀,去年秋来郑州大学进修康复医学时,一见如故。课余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院名医馆与我学术切磋中,对我临证制方遣药,采用小方加味,对药相伍,一药多用,专病专药,味少量轻之法,颇感兴趣,并目睹药虽简而效甚宏。同时,还拜访了数位名老中医,博采众长。临别,谓收获甚多,不虚此行。

今年夏天,何钱先生在繁忙的诊务之余,将我博客的医学文章择要举荐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秋前夕,收到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与何钱先生发来消息,申报立项评审通过了。遂将 “岐黄楼医学文集”中历年所写的文章进行筛选、分类,汇编成书,书名 “岐黄楼医话”,发给出版社。

书名涵义:“岐黄”,中医学术之代名词;“岐黄楼”,是我的网易博客名,亦是我的书房名;“医话,是医家用笔记或短文等形式写成的临证体会、研究心得、传闻的经验,以及有关医药问题的考证讨论等。它没有固定的体例,内容也较广泛”(《简明中医辞典》)。

本书内容共分7类:第一 “医学正传”,载 《中国医学史歌诀》1篇,文中以四言歌括形式,简介了历代各科的名医名著及医学贡献。此文是参编中医大学生基本功训练丛书 《中医熟读背诵精选》所撰,置该书首篇,要求各专业学生熟读背诵。第二 “医学心悟”,载文16篇,乃读医之心悟,其中《中医名著名言选释》和 “朱丹溪 《丹溪心法》学习辅导”等篇,曾在 《中医研究》杂志连载。第三 “医学散墨”,载文25篇,是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医学杂论。第四 “医学心理”,载文10篇,评析古今医家医著,告诫临证诊治疾病,不仅要看 “病”,还要看生病的 “人”。第五 “医籍提要”,选载历代名医名著32部。文中简介了名医的生平、著作、书名涵义、学术特点及评价影响,使读者知其要而选读之。第六 “医案评析”,载文12篇,评析古今医案中的得失,供医者、读者阅读、整理验案时参考与借鉴,仅是个人愚见,并无贬人之意。第七 “临证笔录”,选笔者临证治验31篇,从中可知余临证制方遣药之大要,土单验方之简便验廉。其中温肺饮、玉桂汤、柴胡纵横汤、土茯苓汤等系自创新方,经数十年的临证应用,疗效颇佳,经得起实践与时间的考验。请医者、读者运用时,能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知常达变,切不可刻舟求剑,削足适履,以免偾事。

竹影轻拂陋室窗,月映砚池溢墨香。

一知半解书愚见,虽是碎石亦生光。

观明代医家周礼著 《医学碎金》、近代名医沈仲圭著 《医学碎金录》,而余之 《岐黄楼医话》只能说是 “医学碎石录”。《木鱼石的传说》中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医学碎石录”中的石头既不精美亦不会唱歌,那就给走岐黄之道的人,铺铺路吧。

本书问世,首要感谢何钱先生的热心推荐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认真指导;还要感谢跟我临证实习的袁成纲、杨雪、熊薇、李志红、赵新玉、杨振等同学,将手写稿制成电子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书中不妥之处,诚请同道、读者指正!张鸣钟2015年中秋于岐黄楼医学正传岐黄楼岐黄楼是吾书房, 活人之术里面藏。融贯古今备而用, 普救含灵有妙方。潜心秋月透窗来, 光明在桌上。凝神读灵素, 潜心研岐黄。明医岐黄有道勤为径, 桃李无言自成蹊。心性悟性与耐性, 不做名医做明医。淡泊挥毫潇洒千峰雨, 泼墨自如五岳云。读书清心脱俗气, 行医淡泊济世人。中国医学史歌诀中国医学 源远流长 民族瑰宝 世代传扬远古先民 聚生群处 医源实践 药关农牧传说伏羲 创制九针 神农尝草 岐黄论经夏商春秋 占卜祝由 医巫斗争 医占主流亚圣伊尹 创制汤液 秦医缓和 首论病因战国秦汉 四大经典 理法方药 体系健全内经成书 医理集成 扁鹊难经 阐发医理独取寸口 可诊诸病 仲景伤寒 六经辨证金匮要略 宏论杂病 功益后世 尊为医圣华佗麻沸 麻醉施术 创制五禽 延年益寿两晋隋唐 整理文献 医药学术 全面发展叔和脉经 确立脉象 阐述脉义 传播甚广针灸甲乙 皇甫谧著 针灸专著 现存首部杨上善著 内经太素 精通训诂 分类释注化学制药 葛洪炼丹 肘后备急 简便验廉陶弘景撰 本经集注 整理补充 药物种数巢氏病源 广论病理 博采兼搜 证治津梁新修本草 苏敬编著 国家药典 世界首部孙思邈撰 千金要方 德高望重 尊称药王王焘编著 外台秘要 集成汉唐 全部方书王冰次著 黄帝素问 补亡续断 灿然可观两宋金元 各科发展 学派争鸣 理新法鲜王惟一著 铜人图经 研制铜人 形象逼真唐慎微撰 证类本草 资料丰富 图文并茂庞安时著 伤寒总病 阐发病因 重视寒毒陈师文编 和剂局方 疗效显著 流传甚广钱乙直诀 精论小儿 幼幼之术 惠泽无数成无己撰 注解伤寒 以经释论 以论证经陈言三因 有方有论 洞晓病因 论因求治刘完素撰 宣明论方 倡论火热 善用寒凉张元素著 医学启源 脏腑辨证 创药归经张从正撰 儒门事亲 倡论攻邪 邪去正安陈自明著 妇人良方 重视气血 善调肝脾宋慈撰著 洗冤集录 审理死伤 法医必读李杲辨惑 外感内伤 创论脾胃 益气升阳王好古著 阴证略例 善用姜附 温养肾脾罗天益撰 卫生宝鉴 辨析病证 有理有验朱震亨著 格致余论 节食节欲 降火滋阴葛可久撰 十药神书 辨治肺痨 方良效速王安道著 医经溯洄 阐发医理 理论精粹王纶编撰 明医杂著 重视养阴 亦善温补明清医家 书多论广 崇尚温补 阐发温热戴思恭著 证治要诀 发挥杂病 精论气血虞抟撰著 医学正传 论脉法案 端本澄源薛己编撰 内科摘要 求本滋源 肾温脾葆万全撰著 医书十种 擅长儿科 精论养生汪石山撰 外科理例 倡治外证 以消为贵汪瓘编辑 名医类案 评议得失 前车之鉴楼英撰著 医学纲目 理明词畅 最有法度李时珍著 本草纲目 集药大成 纠偏正误方有执撰 伤寒条辨 研注伤寒 持论错简杨继洲著 针灸大成 荟萃精华 前后相承缪希雍撰 炮制大法 制药用药 论述详明王肯堂著 六科准绳 证治为主 论允方精孙一奎撰 赤水玄珠 论气论火 倡言温补龚廷贤著 寿世保元 摄生养性 言近旨远陈实功撰 外科正宗 辨治疮疡 多有发明武之望著 济阴纲目 妇产诸证 易于寻读张介宾撰 景岳全书 工于辨治 类释灵素赵献可著 赵氏医贯 阐发命门 两肾之间李用粹撰 证治汇补 选辑精论 皆明出处李中梓著 内经知要 选释灵素 质精量少吴又可倡 杂气致病 创论瘟疫 疏利分消汪绮石撰 理虚元鉴 论治虚劳 丰富全面傅仁宇著 审视瑶函 有文有图 眼科大全李廷昰撰 脉诀汇辨 阐释脉理 选录治验喻嘉言著 医门法律 论气论燥 有理有据张石顽撰 张氏医通 广论杂病 理验俱丰傅山女科 通俗易懂 先论后方 药奇法明柯韵伯著 伤寒来苏 扩大六经 辨治范畴张志聪撰 伤寒集注 持论气化 阐释六经汪昂编著 医方集解 阐释方义 简要实用吴仪洛撰 成方切用 汇释名方 制宜变通林之翰著 四诊抉微 倡言四诊 不可偏废尤在泾撰 伤寒贯珠 以法类证 提纲挈领程钟龄著 医学心悟 详论八法 深入浅出吴谦编撰 医宗金鉴 教学各科 流行广泛叶天士著 温热论治 倡养胃阴 术贯古今徐灵胎撰 兰台轨范 审证求因 寻本溯源陈复正著 幼幼集成 儿科证治 深切详明赵学敏撰 纲目拾遗 收录新药 厘正旧误沈金鳌著 伤寒纲目 以症类证 鉴别异同黄宫绣撰 本草求真 阐释药用 义明例新杨栗山著 寒温条辨 论析寒温 知常达变唐大烈编 吴医汇讲 刊载诸说 交流医学吴鞠通撰 温病条辨 三焦辨证 诸法融贯章虚谷著 医门棒喝 阐发医理 评议诸说疫疹一得 余霖编著 重用石膏 清瘟败毒薛生白著 湿热条辨 论治湿热 条分缕析陈修园撰 伤寒浅注 维护旧论 分经审证胡廷光著 伤科汇纂 收辑丰富 骨伤文献王清任撰 医林改错 活血化瘀 药简效宏郑梅涧著 重楼玉钥 切于实用 广论喉科林佩琴撰 类证治裁 立论用方 言简意赅王孟英著 温热经纬 汇论温热 详博明晰冷庐医话 陆定圃著 医门见闻 多彩丰富吴师机著 理瀹骈文 主用膏药 内病外治王旭高撰 医书六种 论治肝病 方法详精柳宝诒著 温热逢源 详论伏邪 清泄里热清末民初 中西汇通 有识之士 图存抗争唐容川撰 医经精义 首言汇通 精论血证张锡纯著 衷中参西 独创药物 中西并用张山雷撰 中风斠诠 融洽中西 发扬国粹恽铁樵著 群经见智 阐发内经 维护中医中国医学 博大精深 以史为鉴 继承创新医学心悟心悟医学须心悟, 仁术贯古今。难经识本义, 灵素发微深。金匮藏真言, 伤寒明理论。内外伤辨惑, 寒温条辨分。诸病探源候, 类证治裁新。成方要切用, 本草当求真。四诊能抉微, 八法知标本。衷中若参西, 万病可回春。中医中医治病个性强, 医者意也不一样。异病同治同病异, 皆有至理须推详。未知读书当阅五千卷, 学医须经十七师。青出于蓝胜于蓝, 常将已知探未知。心性 耐性 悟性——古代名医成才启示

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古今医籍,汗牛充栋,虽读到头白,亦难尽阅。故初学者,有望洋之叹;饱学者,“百岁仍多未了缘”。笔者在 《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及 《历代名医医案选讲》的教学中深切认识到,历代医家从初学到饱学,从无名到成名,皆由心性、耐性与悟性而获得成功。兹就愚见所及,浅述如下,供同道参考。心性——治学基础

心性,指医家的处世态度与治学主张。表现在性格、性情、情操、修养、医德诸方面。如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谦虚谨慎、仁爱悲悯、宽容豁达、诚信朴实、沉潜宁静、严肃缜密、立说全善、博施济众等,是名医治学成功的基础。

古人习医,有幼承家学、博通诸科者,如薛立斋、叶天士;有师承授受、名师高徒者,如朱丹溪、戴思恭;有科场失意、弃儒习医者,如张元素、杨栗山;有幼年失怙、发奋图强者,如皇甫谧、钱仲阳;有庸医误病、奋攻岐黄者,如方有执、黄元御;有亦儒亦医、良相良医者,如王肯堂、王节斋等。他们习医的原因虽异,从医的目的则同,都是为了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所谓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或 “良医良相,盖兼体之矣”。

古人多以字号和书斋,表达其心性与志向。如明末温疫学家吴又可,自幼喜医,淡泊名利,不入仕途,以 “淡斋”为号。当温疫流行,危害甚众,古无明训,诸医乏术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实地考察,“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撰著 《温疫论》,详尽阐发了温疫的病因、途径、部位、传变、鉴别、治则、方法、调理等独到见解,使温疫辨治有规矩可循,真乃性淡心志远,宏论益万世,“询堪方驾长沙矣”。耐性——识验积累

耐性,指能忍耐寂寞,执着追求,不急不躁,数十年如一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必须具备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耐性。

唐代药王孙思邈,从 “青衿之岁,高尚兹典”到 “白首之年,未尝释卷”,积八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撰成 《备急千金要方》,是因病治医、勤奋成家的典范。北宋儿科学家钱乙,“专一为业,垂四十年”,撰著我国现存首部儿科专著,倡五脏辨证与滋阴治法,被后世尊为 “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宋金伤寒学家成无己,是注解 《伤寒论》的第一人,他博极研精,深造自得,以经释论,以论证经,坚持不懈,老而弥坚。注书历时四十余年,在八十高龄时,其著作 《注解伤寒论》才脱稿。金代医家刘完素,研读 《素问》三十五年,“朝勤夕思,手不释卷”,撰著 《素问玄机原病式》,精辟阐发火热病机,首倡辛凉解表与泻热养阴之法,创立河间学派,成为金元六大家之首 (刘完素 “火热论”、张元素 “脏腑辨证论”、张从正 “攻邪论”、李东垣 “脾胃论”、王好古 “阴证论”、朱丹溪 “相火论”)。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实地考察,纠误补缺,历时二十七年,撰著我国药学巨著 《本草纲目》,被达尔文赞为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清代温热学家王孟英,以 “潜斋”为号,抱着 “必期有用于世”的治学态度,“足不出户庭者十年,手不释卷者永夜”,潜心研医,乐此不疲。他不为名,不为利,浮江泛海,救死扶伤,三十余年,以 《内经》《伤寒》之旨为经,叶(天士)、陈 (平伯)、薛 (生白)、余 (师愚)诸说为纬,加之个人识验,撰著 《温热经纬》。王氏是温热四大家中,温病学说的集大成者。悟性——继承创新

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历代名医的学术贡献看,多指医家的感悟、意会与灵感。隋唐名医许胤宗 “医者,意也”一语,是对名医“悟性”的高度概括。

古代医家认为,岐黄之道的奥妙,“未可以知识、言语、形象求也”,而必得之 “于会悟之中而得其解”。如金代常仲明 《伤寒心鉴》、元代朱震亨 《丹溪心法》、明代缪仲淳 《医学传心》、清代程钟龄 《医学心悟》等医学名著,他们的书名都表达了其经验结晶,皆是用 “心”去感悟、去意会而获得。

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东汉医圣张仲景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悟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创立六经辨证治 “伤寒”,脏腑辨证治 “杂病”。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 “带经而农”,边耕边读,“修身笃学”,精研针灸,悟出“依线检穴”的简便取穴法。唐代医家王太仆 “弱龄慕道,夙好养生”“精勤博访”,次注 《素问》,悟出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大法。宋代伤寒学家郭白云,博采补亡,深入析理,悟出 “冬不感寒而春自感风温之气而病者,亦谓之温”的新见。金代医家张子和远绍 《内经》、仲景,近宗河间之学,悟出 “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养生食补,治病药攻,独创 “攻邪论”。元代医家王安道精研医理,评析古法,悟出四气发病“以证测因”之说,更切合临床实际。明代医家张景岳精究医易,工于辨治,悟出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此说可与王冰之言遥相辉映。清代医家叶天士,广访名师,融贯各家,悟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升则健,胃降则和”,创立胃阴学说,既羽翼仲景之不足,又弥补东垣之未逮。

纵观历代名医治学,皆具善良的心性、持久的耐性和独特的悟性。他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殚心思忖,心领神悟,辨其是非,判其偏正,阐奥发微,致远钩深,洞彻病情,独抒己见,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学习古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以史为鉴,温故知新,对于后来者尤为重要。(《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历代名医热病治法选析

在我国历史上,热病曾多次流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历代医家在与热病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防治经验和独特的创见。兹就热病初期的治法作一选析,以温故知新,古为今用。辛温解表, 调和营卫

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 《黄帝内经》,在 《素问》“热论”“刺热论”及“评热论”等篇,记述了战国以前与当时的医家对热病的看法。认为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素问·热病论》),并以三阴三阳为纲,对热病进行辨治。主用针刺 “疾泻无怠,以通荣卫”(《素问·气穴论》),虽然 “专主经脉为病,但有表里之实热,并无表里之虚寒;但有可汗可泄之法,并无可温可补之例”,却已反映出那时对热病的防治大法。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其死亡者……伤寒十居其七”。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吸取当时的误治教训,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创立了六经辨证,“对伤寒初起,卫遏营郁者,用麻黄汤;卫强营弱者,用桂枝汤;表实里热者,用大青龙汤等法,以调和营卫,解表清里”,充实发挥了 《素问·热论》以三阴三阳为纲辨治热病的方法。由于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故可用于伤寒、热病及多种疾病。

仲景之书,虽经晋代医家王叔和整理撰次,因社会战乱、交通不便及诸师秘藏等,亦未能广泛传播。唐代医家孙思邈,直到晚年才见到。他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皆是吐下发汗后不解之事,非是正对之法。既说明桂枝、麻黄、青龙是治疗伤寒太阳病的主方,亦指出热病初期的治法至关重要,治之得法,表解证除,治不得法,变证迭起。他有感于当时对仲景之法,医人未能钻研,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石膏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遂一方面鸠集论中要妙,采取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之法,便于临证检索应用;另一方面根据当时热病的发病特点,自己的临证实践经验,以汗吐下三法为祛邪大法,在辛温解表方中酌情配伍辛凉、清里、攻里、温里、滋阴、益气、养血之品,使热病初期的治法,更丰富多彩,切合病情。对于 “时行温疫”,他首重 “辟温”,用屠苏酒、雄黄散等药以预防,治疗则针对证候表现,按四时五脏阴阳毒,确定病名,阐发病机,分别施治,总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

宋金时期,研注 《伤寒论》形成高潮,使仲景之学得以普及。然对天行温病,“医家一律作伤寒行汗下……枉死者过半”。北宋伤寒学家庞安时鉴于此,提出了寒温分治之法。他将四时自受乖气而成脏腑阴阳温毒者,在孙思邈论治的基础上,对五种天行温病 (青筋牵、赤脉、黄肉随、白气狸、黑骨温)进行阐发,化裁药味,确定方名,方用石膏、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佐以解表通里,养阴生津。其理法方药,既纠正时弊,又启迪后人。辛凉解表, 开发郁结

金元时期,兵燹战乱,热病再次多发与流行。俗医不求医理,固守 《局方》,用药辛热香燥,使患者未死于病,而误于药。刘完素目睹时弊,深为感慨 “病气热则除其热,寒则退其寒……岂可见病已热而反用热药”。遂深究《素问》之旨,探索运气变化,结合地理环境,注意生活习惯,辨析证候表现,认为六气多从火热兼化或转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病,故外感初起,多是怫热郁结,惟有用辛凉或甘寒以解表才是正治,倡用石膏、滑石、甘草、葱豉等辛凉甘寒之药,以开发郁结;表证兼有内热者,创制防风通圣散,以解表清里,从而使热病初起的治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明朝末年,饥荒战乱,疫病流行,医以伤寒之法治之不效。吴又可深入疫区,细心观察,推究病源,悟出杂气致病,为患不一,辨治关键在膜原与表里,创用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分消疫毒,使里通表和,热清症除,开创热病先里后表治法之先河。

清代中叶,温热学家叶天士,以仲景之学为本,河间之法为用,博采众长,师古不泥,结合临证实践,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治疗温邪在表,采用“辛凉散风,甘淡驱湿”之法。吴鞠通法承叶氏,融贯诸家,创立温病三焦辨证,提出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创用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重剂白虎汤等清表三法,使温病初起的治法更合理,更有效。

与叶吴同时代的杨栗山,论治温疫,则承袭吴又可之法。他认为温疫初起,有表证而无表邪,其治疗 “惟用辛凉苦寒,如升降、双解之剂,以开导其里热,里热除而表证自解矣”,极力倡导用升降散化裁,以升清降浊,解表清里,使热病初起的治法,别具一格。

乾隆年间,疫疹流行,危害甚众,医莫能治。余霖探究运气之变,诸家之说,认为疫疹乃感受疠气,淫热侵及肺胃,布散十二经所致。“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创用清瘟败毒饮,以清胃泻火,凉血滋阴,获效甚捷,使热病之治,又多一法门。辛温甘寒, 解表清里

自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创立后,对外感病的辨治,一直存在着经时对峙、经时参合与寒温统一的学术争鸣。其实,在热病多发与流行之际,对峙、纷争皆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临证,知常达变,大胆假说,找出病因,明析病机,确定治则,创新治法,助正祛邪,使邪去正安。例如石膏,经方时方皆用之,仲景则配麻桂等,治伤寒表实里热,可救伤寒横夭;孙、庞则配地黄等,治温毒五证,能免温疫枉死;河间则配葱豉等,治阳热郁表,开发郁结甚妙;又可则径用白虎汤,治疫邪散漫,以辛凉解散;杨璇则配升降散,以解散阴阳内外之毒;吴瑭则用白虎,以解散肺卫热邪;余霖则重用石膏,配犀连等,以清瘟败毒;张锡纯则配薄荷、蝉蜕,清解凉解,透邪外出;丁甘仁则配银翘等,以治湿温化热化燥。可见在辨治外感病中,无论伤寒、温热、湿热、温疫,都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胶柱鼓瑟。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提高,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生态失衡,竞争激烈,压力增大,杂气致病更多、更广、更急、更重。特别是电扇、空调、暖气等电器的广泛使用,夏天则屋外炎热、室内凉燥,冬季则屋外寒冷、室内温燥,人在此气交之中,加之生物、社会、心理诸因素,就外感病初期来说,内有郁热,外受风寒者居多,故单纯的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很难取效。

现代名医施今墨云:“外感热性病多属内有蓄热,外感风寒,治疗时应既解表寒又清里热,用药时表里比重必须治当。余治此类病有七解三清(即解表药味和清里药味之比例为七比三,余此类推)、六解四清、半解半清、四解六清、三解七清之说,虽属个人杜撰,但在临床中亦示明表里比重关系至切,较为实用。”施氏之说,并非 “杜撰”,而是当前外感热病初期 “寒包热”的最佳治法。然清热之药,宜选甘寒之品为好,慎用苦寒,以防凉遏化燥伤阴。(《中医研究》2004年第1期)“风从火化, 湿与燥兼” 考释

张从正是刘完素的私淑弟子,攻邪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远则取法乎 《素问》《伤寒论》,近则独宗于刘完素,以善于 “汗下吐三法赅尽治病”称著医林。惟其 “阐发河间六气病机,尝有 ‘风从火化,湿与燥兼’之论”,初学者,多疑惑不解。兹就我们的教学体会,略陈管见,与同道共勉。

张从正的代表著作 《儒门事亲·标本运气歌》云:“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从本湿上坐;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张海岑 《儒门事亲校注》认为 “题目 《标本运气歌》之 ‘运’,当以 ‘中’为是”,遂改为 《标本中气歌》。

张氏 《标本中气歌》所论内容,出自 《素问·六微旨大论》:“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标本中气,是以阴阳六气的理论说明人与天地形气相感的一种规律。“标”,就是标识或标志。

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分别代表火、寒、燥、热、湿、风天之六气,故称三阴三阳为六气之标。“本”,就是本气。风、热、火、湿、燥、寒本身是六气变化的本气,故称天之六气为本。“中气”,就是 “中见之气”,即与标气互为表里之气,也就是在本气之中可以见到的气。标本之气,各有其阴阳寒热的不同。人生存在气交之中,因天地有非常之变,感而成病。在疾病传变过程里面,也会与六气有相应的变化。清代医家姚止庵 《素问经节解》释云:“三阴三阳上禀于六气,是六气者,所谓本也。本立于上,而阴阳与之相应者,见于一表一里之中。惟所见者,为阴阳之表里,乃人之脏腑,所谓六气之标也。”例如:“少阳者,手经之三焦,人身之相火也。然人身之有相火,非即始之于人也,盖由天有火气治之于上矣。火气治于上,少阳三焦应于下。三焦者,相火之表也,有表必有里,厥阴心包中见焉。中见者,表里之间之谓也。”余可类推。

对于 “中气”,方药中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进一步释云:“中气为与本气相关或相反的气。少阳火的中气为厥阴风,阳明燥的中气为太阴湿,太阳寒的中气为少阴热。反之也是一样,厥阴风的中气为少阳火,少阴热的中气为太阳寒,太阴湿的中气为阳明燥……为什么本气之中,又可出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中见之气呢?原因之一是:六气变化到一定限度,常可向相反方面转化。例如热可以向寒的方面转化,寒也可向热的方面转化……湿可以向燥的方面转化,燥也可向湿的方面转化……风可以转化为热,火借风威;火可以转化为风,热极生风……原因之二是:六气本身也有个盛衰和有余不及的问题。热气有余是热,热气不及便是寒;寒气有余是寒,寒气不及便是热……燥气有余是燥,燥气不及便是湿;湿气有余是湿,湿气不及便是燥。”

张氏 《标本中气歌》所论内容,还本于 《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标本,所从不同……气有从本者,有从标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六气与三阴三阳,既有标本中气的区别,又有相互从化的关系。对此,北京中医学院 (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 《内经讲义》释云:“寒、热、燥、湿、风、火之间,标本不同,所以从化关系也不同。有从本者,有既从标又从本者,有既不从标又不从本而从乎中见之气者。少阳、太阴所以从本者,因少阳本火而标阳,中气为厥阴风木;太阴本湿而标阴,中气为阳明燥金。二者都属于标本同气,故从本化,而中气也就从本气之化。少阴、少阳从本从标者,因少阴本热标阴,而中气为太阳寒水,太阳本寒标阳,而中气为少阴君火。二者均为标本异气,中气和标本之气有水火阴阳的悬殊,故本标中气都不能同化,所以两经病气的变化有从标从本的不同。至于阳明、厥阴之所以从中气者,因阳明之中气为太阴湿,燥从湿化;厥阴之中气为少阳火,木从火化。所以二者均不从标本而从乎中气。”“风从火化”,与张氏原话 “风从火断”,文字稍有出入。从字义看,“化”是变化,“断”是判断。从病机讲,二者文义相同。风与火热的关系,刘完素认为风属木,木能生火,故 “火本不燔,遇风冽乃焰”。反之,病理上的风,又每因热甚而生。其云:“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凡言风者,热也,热则风动。”所以,风与火热在病变过程中,多为兼化的关系。风邪为病,刘氏创防风通圣散,一以祛风,二以泻火。标本兼顾,一举两得。张氏继承其说,提出 “风从火断汗之宜”,并在 《儒门事亲·汗剂》把防风通圣散列为首方,是有理论根据的。后世民间流传 “有病没病,防风通圣”之说,可见此方功效之大,影响之广。“湿与燥兼”,张氏的原话是 “燥与湿兼”。“兼”,从字义看,指 “同时具备或涉及”;从病机讲,是 “相兼同化”。湿与燥的关系,清代医家周学海《读医随笔·燥湿而形同病》释云:“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亢甚皆见火化,郁甚皆见湿化,郁极则由湿而转见燥化。何者?亢甚则浊气干犯清道,有升无降,故见火化也;郁则津液不得流通,而有所聚,聚则见湿矣;积久不能生新,则燥化见矣。”所以,他认为:“燥湿同形者,燥极似湿,湿极似燥也”;“燥湿同病者,燥中有湿,湿中有燥,二气同为实病,不似同形者之互见虚象也”。刘完素认为燥病多由 “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而致,其性 “同于风火热”,易相兼为病,治法 “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湿病多因 “火热怫郁,水液不得宣通”而致,反之 “积湿成热”,二者亦可相兼为病,治疗主张用 “辛苦寒药为君”。张氏根据经旨,变通师意,结合临证,提出了 “燥与湿兼下之可”。他认为 “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对燥热内结,腑气不通者,首选调胃承气汤寒下;湿热蕴结,二便不通者,首选八正散凉下;燥气独盛,胃肠干涸者,首选神功丸润下;湿气有余,烦渴肿满者,首选五苓散利下。

从 “六气标本,所从不同”看,火与湿病最多。少阳从本化火,厥阴从中化火,太阳、少阴亦能化火;太阴从本化湿,阳明从中化湿,燥气不及与湿气有余,皆为湿病。所以,张氏认为:“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此说对后来的朱震亨影响很大。他在 《格致余论·序》中云:“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于是提出了著名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创立丹溪学派,从而与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齐名,并称金元四大家。

以上可见,“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张从正对六气病机的认识和攻邪祛病的主要方法。(《河南中医》1996年第5期)中医名著名言选释【原文】“凡久病之后,或大便一月不通,不必性急,止补其阴,使精足以生血,血足以润肠,大便自出。”【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陈士铎 《石室秘录·末治法·论大便不通》。肾主五液,开窍于二阴,津液盛,则大便调和。凡久病体虚,损伤气血阴精,肠道失润,大便燥硬难行者,不可徒泻大肠。法当补肾水,生阴血,使精充血润,便自畅通。药可酌选熟地、元参、当归、川芎、麻仁、大黄、桃仁、红花、蜂蜜等味。【原文】“见利水而水益多者,补肾为先;见散邪而邪益盛者,助正为急。”【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陈士铎 《石室秘录·失治法》。水性润下,赖气以动。因外感内伤,致水湿停聚、正旺邪盛者,攻下逐水,使邪从二便去。若利之复来,须责之肾。肾主水液,肾阳衰微,不能化气利水,当温肾助阳,气化则水行。其他发汗、健脾、降浊、化瘀诸法,亦可辨证选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凡外感六淫,辛温发汗,辛凉清解,邪不散者,当辨阴、阳、气、血之虚,扶正以解表。【原文】“肺乃娇脏,可轻治而不可重施。”【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陈士铎 《石室秘录·抑治法·论肺火》。肺居胸中,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易受邪侵,不耐寒热,故称娇脏。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肺位最高,药若过重,则过病所。【原文】“大汗势必用补气之药,以救亡阳之症。然而过用补气之药,仍恐阳旺而阴消。服数剂补气之后,即宜改用补阴之品。”【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陈士铎 《石室秘录·重治法·论大汗》。汗为津液,由阳气蒸化阴精而出。津能载气,汗出过多,气随津脱,故须补气,以防亡阳。然汗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大汗伤阳,亦伤阴。故补气之后,尤须滋阴,使阴充阳秘,汗自复常。【原文】“肾中之水,有火则安,无火则泛。欲抑水之下降,必先使火之下温。”【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陈士铎 《石室秘录·抑治法·论肾火》。此语宗明代赵献可 《医贯》。肾为水火之脏,内藏元阴元阳。水为阴,火为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火为水之主,水为火之源。阴阳一气,水火不离,相互制约,互为依存。水有火温,安而不泛;火有水涵,平而不亢。若肾阳 (火)衰微,水泛为患,益火之源,水即输化。【原文】“癫狂者,分心肝之热极;痫症者,寻痰火之重轻。”【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刘一仁 《医学传心录·病因赋》。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癫;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狂;卒仆吐沫,目吊肢搐,移时乃苏为痫。癫狂多因七情内伤,肝胆气逆,心火暴张,扰乱神明所致。痫证则由脏腑失调,痰浊内聚,气机逆乱,蒙蔽清窍而发。【原文】“嗳气皆由于痰火;咽酸尽为乎食停。”【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刘一仁 《医学传心录·病因赋》。嗳气,古称噫气,多因肝胃不和,积滞蕴蓄,痰火冲逆于上所致,证有虚实。咽酸,又称吞酸,多因肝气犯胃,食停胃脘,湿热蒸变,郁遏胸咽,酸味刺心,治分寒热。【原文】“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刘一仁 《医学传心录·病因赋》。人之患病,必有其因,因之不同,症亦各异。医者临证,审察内外,辨证求因,正确施治,定能中的。【原文】“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刘一仁 《医学传心录·病因赋》。医乃精微之道,不容浅尝问津。学必沉潜专一,方能探其秘要。就方药而言,组方如正音,皆有严格法度,遣药如派兵,在精不在多。方药之施,既要对症,又要把握时机,有的放矢,箭不虚发。律:古代音乐中正音用的一种竹管。机:弓弩上发射箭的机关。【原文】“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刘一仁 《医学传心录·病因赋》。百病皆生于六气,出自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证莫逃乎四因,本于明代王纶 《明医杂著》。此两语尚见于清代程曦 《医家四要》。百病之生,原因虽多,无非外感内伤两端。外感病邪,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淫)。内伤致病,有气、血、痰、食四因。六气有谓风、热、湿、火、燥、寒,亦有谓风、热、暑、湿、燥、寒。根据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可知火、热、暑三者,实为一气。【原文】“药不贵繁,惟取其效。”【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刘一仁 《医学传心录·用药传心赋》。药为病设,不得已而后用。用之有利,亦有害,中病则止。名医治病,用药不过数味,亦有百药不治之症,而一物足以疗之者,是药不贵繁,惟取其效。【原文】“麦冬生脉以清心,上而止咳;天冬消痰而润肺,下走肾经。”【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刘一仁 《医学传心录·用药传心赋》。麦冬与天冬,皆入肺经,同为甘寒清润之品,以滋阴润燥为用。主治燥咳痰黏,劳嗽咯血等症。其所异者,麦冬复入手少阴心经,清心降火,与人参、五味子相伍,名生脉散,能益气生津。天冬兼走足少阴肾经,滋肾助元,与生地、人参相合,名三才丸,善滋阴养血。【原文】“白芍药治腹痛——补而收——而烦热上除;赤芍药通血瘀——散而泻——而小腹可利。”【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刘一仁 《医学传心录·用药传心赋》。芍药,两晋以前不分赤白,自南北朝陶弘景始分之。以后各家咸谓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白芍与赤芍,性味皆苦,微寒,入肝经,有 “止痛”之功。其所异者,白芍味酸,兼入脾肺,偏于养血敛阴柔肝,能于土中泻木,治血虚腹痛。赤芍活血通经破积,能行血中之滞,治血瘀腹痛。【原文】“五气之郁,因病而郁者也;情志之郁,因郁而病者也。”【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郁病论》。原出明代张介宾 《景岳全书·杂证谟·郁证》。五气之郁,即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的木、火、土、金、水五运之郁。天地有五运之郁,人身有五脏之应,郁则五行失其本性,气血滞而不通。凡病之起,多由乎郁。因病而郁者,始于外感六淫;因郁而病者,始于内伤七情。【原文】“治脏先治腑。”【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小肠主病》。治脏先治腑,是脏病治法之一。五脏藏精,六腑化物,阴阳相对,经脉络属,气能互通,病能互移。故脏病可治腑,腑病可治脏。如心有实火,移热小肠,可见小便短赤,灼痛尿血;小肠有热,循经扰心,可见心烦不寐,口舌生疮。治心火上炎,用导赤散,使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即属治脏先治腑之法。【原文】“胃为水谷之海,转输旋运,生化不穷,故治病先讲胃气。”【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胃经主病》。饮食入口,容纳于胃,与脾配合,腐熟水谷,升清降浊,转运精微,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灵枢·海论》喻胃为水谷之海。胃气,即指脾胃纳化功能,又泛指人体正气。胃气盛,化源足;胃气伤,诸病生。有胃气,疾易愈;无胃气,病难疗。故临证辨治,必须先察胃气、顾胃气。【原文】“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气病论·引王应震语》。亦见于明代张介宾 《景岳全书·传忠录上·论治篇十·引王应震语》。气,是物质与功能的泛称。天地万物,气正物和,气化物生,气盛物壮,气变物易,气弱物衰,气乱物病,气绝物死。气之在人,既为生化之本,又为百病之源。平、病、诊、治,皆关乎气。故医者临证,必须识气。【原文】“治心火,必用导赤,以心为君火,无直折之理,但当通利小肠,则心火自降。”【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小肠主病》。心火,是心功能的代称。心经火邪,有虚实之分。心经实火,由五志过极,六气化火,嗜食辛辣引起。若上炎下移,口舌生疮,溺赤涩痛者,用导赤散,脏病治腑,引热下行;若扰乱神明,迫血妄行,烦热不寐,吐衄便秘者,用泻心汤,苦寒直折,泻火解毒。心经虚火,由久病失调,劳心过度,耗伤心血 (阴)所致,用补心丹,滋阴养血,清热安神。虚实不同,治法各异,不能忌苦寒直折,而概用导赤一方。【原文】“妙药难医心上病。”【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郁病论》。心上病,古称心疾,或情志之病。多由情意隐曲,所愿不遂引起。人为万物之灵,具有极其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情志异常,扰乱气机,耗伤气血,损及脏腑,导致诸病。选用疏肝理气、养血安神、豁痰开窍、活血祛瘀等药,虽有一定疗效,然欲彻底治愈,还须针对病因,因人制宜,分别采用以性胜情、劝说开导、移情易性、暗示解惑、顺情从欲、气功导引等心理疗法。故曰 “妙药难医心上病,心病还须心药医”。【原文】“痰之所生,无不由乎脾肾。脾恶湿,湿胜则为痰;肾属水,水泛亦为痰。”【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痰病论》。人之气道,贵乎清顺。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房劳过度,皆可使脏腑不平,升降悖逆,气血瘀滞,变生痰饮。五脏之中,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肾主水液,藏精纳气。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则水饮停聚,酝湿生痰;肾精亏损,命门火衰,则水失蒸化,上泛为痰。故脾肾一虚,其痰必多。【原文】“痰为百病之母。”【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痰病论》。痰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由内外感伤、津液壅逆、气血浊败、蒸变而成。咳吐上出,有物可见者,为狭义之外痰;隐蕴于内,流动难测者,为广义之内痰。内痰为患,变幻百端,凝滞胸膈,聚积胃肠,流注四肢,皮里膜外,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喘咳、呕利、嘈杂、眩晕、怔忡、惊悸、痛肿、麻木、癫狂、寒热等疑难怪症,皆痰所致。故有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之说。【原文】“精亏则血亦亏,而七窍不灵矣。”【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血病论》。精血同源,均为水谷精微所化。精血互化,精能生血,血能生精,两者皆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开窍目,心开窍舌,脾开窍口,肺开窍鼻,肾开窍耳 (二阴)。精血充盛,五脏气和,则九窍通利,感觉灵敏。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若房室不节,疏泄过度,精亏则血亦亏,精血亏乏,五脏失养,则诸窍不灵。【原文】“血本阴类,其动者,皆由于火。”【释文】此语出自清代顾锡 《银海指南·血病论》。引自明代张介宾 《景岳全书·杂证谟·论血证·论证》。血,属阴主静;气,属阳主动。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常动者,因于气。若外邪不解,火郁于经;五志过极,气郁化火;纵饮无度,火起于胃。则火迫血妄,内渗外溢。血妄动者,由于火。【原文】“气之性,善升而易散,育与固,养气之妙法。血之性,善降而易凝,和与温,养血之妙法。”【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石艺医话》。气源中焦,上输于肺,宣发布散,充身卫外。活力强易逸脱;动之甚易耗散。故言其性善升而易散。血为气之守,气得血载,升降出入,继而有常。故养气之法,要善于培育阴血,固摄阳气;不妄作劳,静存守中。

血源水谷,下藏于肝,和调洒陈,养形营内。如水灌溉,无微不至。故言其性善降。血之运行,赖气推动,气弱阳虚,则易瘀滞。故养血之法,要善于和畅血脉,温养阳气;食饮有节,运动调中。【原文】“上损宜治下,下损宜治上。”【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管见刍言》。损即虚损,亦称虚劳,乃气血空虚、脏腑亏损之证。肺气虚损为上损,肾精虚损为下损。上损治上,益其肺气;下损治下,益其肾精。然虚损之病,因多证杂;虚损之治,法难执一。肺肾相通,精血互化,上损及下,下损及上,又当上损治下,下损治上。若肺损气不化精,精因气而虚者,须补气以化精;肾损精不化气,气因精而虚者,则补精以化气。【原文】“外感、内伤为证治两大关键,然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两言可尽之也。”【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管见刍言》。引自明代方广《丹溪心法附余·内伤》语。百病之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证因虽杂,不外两端,一为外感,一为内伤。外感者,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之气,侵入肌表、口鼻,致营卫不和、邪毒散漫;内伤者,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常、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使脏腑损伤、气血亏耗。外感多实证,祛邪为先,治以发散清解;内伤多虚证,扶正为主,治以补益滋养。医之治病,能明辨内外,补虚泻实,使邪去正复,为辨证论治两大法则。【原文】“补,戒急授而骤壅;伐,戒亟夺而峻利。”【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摄生杂话》。补,即补法。补方之制,补其虚。虚者,正气虚。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久病之后,气血、津液、阴阳损伤。虚证宜补,当善用补。盖正虚如家贫,非旦夕能富、能复。故病属于虚,宜治以缓。若急切盲投滋腻之品,中焦壅塞,纳化不及,则反生胀满而缠绵难愈。

伐,即攻法。攻方之制,攻其实。实者,邪气盛。实证,多由外邪袭入,或内脏失调,气、血、痰、食积聚壅滞。实证宜泻,法分轻重。邪实如贼盗,必开门急逐驱出。故病属于实,宜治以速。然实证有微甚,痼疾无速效。若概用蛮攻、峻下,必戕伐正气,邪未去,而变证蜂起。【原文】“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石艺医话》。火性炎上,从阴则降;水性润下,从阳则升。天地之间,水升火降,万物生化,蕃莠华实。人身之水火,即阴阳气血。心居上焦,主火为阳;肾居下焦,主水为阴。心中之阴 (血),濡润心阳,则心火下降,以资肾阳,温肾阴。肾中之阳(气),温化肾阴,则肾水上升,以济心阴,濡心阳。阴阳相交,水火互济,神安精藏,生机蓬勃。若肾阳虚衰,肾水下凝,温补肾阳,水化则升;心阴不足,心火上亢,滋养心阴,火平则降。【原文】“坎中阳能生,离中阴能降。”【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石艺医话》。坎、离,卦名。卦,即八卦,乃我国古代占卜之术,出自 《易经》。八卦由阴 (--)、阳(—)两种线形组成,具有丰富哲理。其中坎为水,离为火。坎水属阴,阳居于中;离火属阳,阴藏于内。阳主乎升,阴主乎降,坎中阳升,离中阴降,阴阳相交,水火互济,则万物生化。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易同源而相通。卦象与藏象,其中肾为坎水,心为离火。水火互藏,升降相因,心肾交泰,则精神充沛。【原文】“小便之于汗,俱为津之所化,是同出而异名者也。”【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解》。从津液生成、输布、排泄,可知汗与小便,皆为津液所化。食饮入口,胃纳脾化,清升浊降,精微之气,上归于肺。浊中之清,宣发布散,外出肤腠则为汗。清中之浊,经三焦水道,下降于肾,肾阳蒸化。浊中之清,上腾于肺;浊中之浊,注入膀胱而为尿。汗与尿,名异源同,故汗多忌利尿,恐阴从下竭;尿多禁发汗,虚阳从上亡。【原文】“治肝虚者,直补其肝,以御外侮;治肝实者,先实脾土,以防滋蔓。”【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 <金匮>上工治未病一节辨》。引自清代尤在泾 《金匮要略心典·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注语。肝藏血,以阴为体;主疏泄,以阳为用。肝之病,血亏、阴伤多虚证;气郁火盛、寒湿热邪犯之,多实证。肝气虚,易受邪;脏邪盛,能传变。故治肝虚,当直补阴血,本气充,邪不侵。治肝实,须防木旺乘土,故先补脾,脾气实,木难犯。然肝之虚实,关乎它脏,治法尚有滋水涵木、养血濡肝,以治肝虚;清金制木、泻肝实脾,以治肝实。肝病最杂,治法甚广,凡补、养、滋、柔、缓、和、敛、镇、搜、舒、散、化、平、泄、疏、抑、清、凉、泻、温肝诸法,应明辨虚实寒热,灵活选之,以养肝体而理肝用。【原文】“司人性命者,岂仅粗知经络、药性、脉诀、汤头,遂可云胜任哉!”【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医宜博览论》。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病人生死安危,皆在于医。故古称医为 “司命工”。医道宏博,医理精深。凡为医者,当熟读 《内经》 《难经》 《伤寒》 《金匮》 《本经》 诸典;通晓阴阳、五行、运气、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方药、针灸、摄生诸说;博采医经、经方、伤寒、河间、攻邪、易水、丹溪、温补、温病、汇通诸派,切忌粗知医理,浅尝辄止,妄自尊大,草菅人命。【原文】“邪达则痧透,痧透则烂自止。”【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烂喉痧论》。痧指喉痧,又名烂喉痧、疫喉痧。冬春之际,疫疠流行,邪入口鼻,郁于肺胃。咽喉为肺胃通路,疫毒上冲,则疼痛肿烂;肺主皮毛,胃主肌肉,疫毒外发,则痧疹隐现。治以辛凉透表,泄热解毒,滋液养阴,使疫毒外达,痧疹透发,热清液复,则诸证自趋痊愈。【原文】“治疫之法,总以毒字为提纲。”【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认疫治疫要言》。疫指瘟疫,乃感受疠气、疫毒肆虐之疾。发病急骤,病情严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治法甚多,如辛凉、辛寒、甘寒、苦寒,解表清里;或疏利膜原,分消走泄,芳化利湿;或攻下腑热,荡涤瘀积;或清营凉血,豁痰开窍,息风镇痉;或滋液养阴,益气固脱等。当明辨症之表里、虚实、轻重、兼夹,及时选用,使毒解热清,则正复病愈。【原文】“命门者,人身之真阳,肾中之元阳是已,非另是一物也。”【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命门说》。命门,内寓真火,藏精舍神,为人体生化之源、生命之根。其形态、部位,古今医家,众说不一。大致有:①睛明 (《灵枢·根结》);②右肾 (《难经·三十六难》);③心包 (明代李梴 《医学入门·脏腑赋》);④肾间 (明代赵献可 《医贯· <内经>十二官》);⑤动气 (明代孙一奎 《医旨绪余·命门图说》);⑥脑垂体(宋知行 《新中医·考古问今探命门》1980年第2期)。肾间命门说,受到后世赞赏。命火即肾阳,亦称真火、真阳、元气、元阳。功能温百骸、养脏腑、充九窍、主生化。从临证实践看,补命火,即温肾阳。命门虽极重要,然非独立脏器。【原文】“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辨脾胃升降》。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通降浊阴,下行为顺;脾主运化,转输精微,升发清阳,上奉为贵。二者同属中焦,升降相因,通达上下,斡旋脏腑,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若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则浊阴上逆,清阳下陷,膨胀飧泄,诸病由生。故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调治脾胃之病,当明升降之理,察失调之因,辨乖逆之症,精燮理之法。使胃纳脾化,清升浊降,则化源足、体康泰。【原文】“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释文】此语出自清代唐笠山 《吴医汇讲·摄生杂话》。脾胃属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