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先波中医基础讲课实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2:34:38

点击下载

作者:冯先波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冯先波中医基础讲课实录

冯先波中医基础讲课实录试读:

中医师承学堂冯先波中医基础讲课实录冯先波 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冯先波中医基础讲课实录/冯先波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8(中医师承学堂)

ISBN 978-7-5132-1913-6

Ⅰ.①冯… Ⅱ.①冯… Ⅲ.①中医医学基础 Ⅳ.①R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91887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三河市双峰印刷装订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3.75 字数158千字2014年8月第1版 2014年8月第1次印刷书号 ISBN 978-7-5132-1913-6*定价 35.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前 言

一位有名的老中医从教授“中医基础”的实践中,曾总结出一条宝贵的经验,做了形象逼真的比喻:“学中医好像龙摆尾。”意思是说:学中医基础课大多在初次接触中医理论的时候,原先没有或很少接触它,讲解时恰恰要提到许多中医的术语和名词,解释清楚它们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引证许多例子的,往往是因为一句话、一个词,就要引申出一大篇道理,好像是龙头稍一活动,龙尾就要摆几摆,其摆尾的幅度要比头大若干倍。尽管如此,听讲的人仍在似懂非懂之间徘徊,原因是此时对中医的理论体系和说理方法,尚未完全适应的缘故。即使当时弄清楚了,其印象也是不深刻的,时间久了,记忆力随之淡薄了,待到接触临床时,回忆基础理论尚有生疏之感。只有在接触临床实践的时候,复习基础理论,理解得才为深刻,最容易记牢,可以说此时学一遍比开始时学十遍的收获还要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诚如读者指出的:“基础理论是为临床课奠定基础的;临床课是在基础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起来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这是毫无疑义的。因此,本书重点放在直接为临床诊疗服务的辨证章节。

本书不仅讲解了如何进行辨证,而且提出了如何才能抓住辨证的要点,目的在于使主导思想明确,对主症的辨析有条不紊,从而抓住疾病的主要方面,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对相近类似的病情也作了必要的鉴别诊断,这样,既学会了辨证,又学会了必要的鉴别分析,这是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掌握并熟记辨证诸章的内容,并能够很好地将它运用到临床诊疗实践中去,那么,对于内科疾病的诊疗就无多大困难了。对于初学中医的同志说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走得好,站得稳,对进一步深造,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照顾到西医学习中医的同志和基层与社区医生的需要,把常用的方剂附于书后,以便学习和诊疗时查阅参考。但是,我历来不主张机械地照抄照搬原方,因为人体素质各异,疾病是复杂的,变化是多端的,原方不可能恰恰适用于具体人的病情的。因此,应狠抓辨证。只要辨证准确无误,治疗法则符合病机,在熟悉中药性能功用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自己选药组方,如此则针对性更强,疗效更显著。当然,对初学中医的同志来说,要求马上做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所以还是将常用的方剂附于书后,供参考。

本书在成书过程中,仍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广采诸书的优点,选编成篇。凡是引用前人著作的,都以现代语言作了解释,便于初学中医学的读者理解,有些地方还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加以说明。是否恰当,有待读者指正。

本书引用他人的著作较多,有的注明了出处,有的只列出书目,谨表谢意和歉意。本书成稿时,承贵州省中医研究所给予审阅。很多中医前辈还对本书提出了极为宝贵的意见和热情的帮助。对此,特表示深切的谢意。冯若水2012年冬第三版、1976年冬第二版、1972年夏第一版第一部分 审证求因抓主症——病因病机辨证概 论

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是错综复杂的,摆在医生面前的,往往是一堆毫无头绪的症状,仅仅承认这些客观症状是不够的,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产生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什么性质,病理机制又是怎样,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施以有效的治疗,这就是“治病必求于因”的道理。

中医在辨别审查疾病的时候,总是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寻找致病的原因。也就是说病人或医生,能够明确指出致病的原因是何种病邪,如外感病中的伤寒(狭义)的病因为感受了寒邪;温病则是温邪为害;内伤诸病也可以找到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这就对于直接针对致病因素予以治疗提供了依据和方便,只要解除了致病原因,疾病即可治愈。

而有的时候,病人只对医生叙述一些感到痛苦的症状,却不能指出致病因素是什么,处此之际,医生的责任就更加重要了。既要客观地承认这些使病人感到痛苦的症状,又要从这些具体的症状中寻找出发病原因,然后施以正确的有效的治疗。

还有一种情况,病人告诉医生一些症状后,也指出病变在何处,或发病原因,可是,经过医生详细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却与患者所叙不同。如以眩晕为例,病人感到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之中,病人以为病变在头目,医生却要凭借伴随眩晕出现的兼症,分别出是由于风,还是因火;或为痰抑或为虚等不同的病因病机。按照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奏效方佳。倘分不出风、火、痰、虚便无法治疗。纵然勉强予以针药,势必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被症状所左右,疗效肯定是不会令人满意的。如果病人仅仅叙述所感到的痛苦,却要求医生去寻找致病原因,就叫做“审证求因”。这是中医独特的诊疗方法。“审证求因”固然要以患者所叙述的症状为依据,但必须结合四时气候的变化,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等多方面的情况,把内外各种因素有机地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致病原因。如夏至以后才能称之为暑病,夏至以前则称温病。秋季出现的燥邪用事,客伤人体称之为秋燥。生活起居不慎,饮食不节也能导致许多疾病;情志不遂多为肝气郁结,化火的来源等等,反之,可以从病因的性质,特点去推敲分析疾病的性质,这就是“证”和“因”反复印证的过程,倘离开了具体症状和产生症状的具体条件,盲目地寻找致病因素,无异于“痴人说梦”。况且“审证求因”的精神实质是唯物而辩证的,绝不是由医生去凭空猜测或虚构而成的,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的。

诚然,病邪是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疾病的有害因素,但它仅是发生疾病的一个方面,而疾病的发生与否,还要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状态如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因病机辨证并不是中医辨证的唯一方法,必须和后几章辨证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尤其需要落实在脏腑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全面地分析疾病的病因和病机。第一章 八 纲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证候分类的纲领,又是归纳分析复杂症状的方法,是直接为治疗服务的。临床出现的许多症状,都是正邪相争的反应,如何从中抓住它们的关键,使纷纭的症状条理化,从而进一步看到整个病情发展的趋势及其归宿,确定疾病属于八纲中的某一纲,这是辨证过程中的初步工作。全面了解疾病主要靠“四诊”;确定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法则需依靠“八纲”。因此,在辨证过程中都是把四诊八纲合称并用的。只有用四诊八纲去详推细敲病情,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中医认为,任何一种病症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的。疾病的分类,不属阴便属阳。病变部位不在表则在里。病情性质不寒即热。正邪的盛衰不虚便实。八纲中每一纲都有它的典型证候,可以独立存在,但这并不是说八纲之间毫无联系,相反地,它们有着无偶不立的依存关系。无阴证也就不会有阳证;没有表证也就无所谓里证;没寒便无热;有虚才能有实。如寒象占据显著优势时它的性质就属寒;热象占主要地位则为热症。人体有异,病邪不同,临床上表现出来的证候,也是十分复杂的,往往是几者并存,多种互见的。如里虚寒的附子理中汤证;里实热的承气汤证。表实的麻黄汤证;表虚的桂枝汤证等等。由表入里,由里达表,寒热交错,虚实互见的病例是屡见不鲜的。因此,要求我们随着疾病的演变,机智灵活地运用八纲,准确无误地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八纲中阴阳二纲尤为重要,它可以统领其他六纲。阴可以统领里、虚、寒;阳可以统领表、实、热。任何症状的显现都是阴阳失调的结果,只有立足于阴阳二纲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任何症状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并由此深入认识人体或疾病发展趋向等具体情况。总之,既要根据立纲分析,又要综合归纳,这就是八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阴 阳

阴阳为八纲之首。一切疾病的性质总括起来可以分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型。任凭临床证候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阴阳偏胜或阴阳偏衰。辨证时首先分别属阴抑或属阳,然后再进一步区分表里、寒热、虚实,层次分明,易于深入辨析疾病。《素问》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阴阳本来应该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一旦这种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阴偏胜了必然要累及阳,阳偏胜了就要影响到阴。当正气未衰邪气太盛之际,阳胜则表现为热,阴胜则表现为寒。如果正虚邪盛时,阳虚则表现为外寒,因阳气衰弱不能充分敷布于外,故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因阴虚不足以颉颃正常的阳,故热生于内。阴阳偏胜或偏衰时所产生的病理变化是复杂的,如热极时出现手足厥冷的“真热假寒”,此时热为疾病的根本真实情况,手足厥冷却是迷惑人的假象。相反,身热而欲得厚衣重被的“真寒假热”,此时因阴邪太盛逼阳外越而出现的假热。这两个例子都是物极必反的结果。处此之际,病势危重,生死在反掌之间,倘辨证乖谬,或疏忽大意,就要被假象所迷惑,而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疾病发展到此种阶段,辨别阴阳显得尤其重要。只有掌握住阴证和阳证的本质,才能够“去伪存真”。因此,历代医学家对阴阳二纲都非常重视。《素问》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张景岳说:“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纪,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可一言蔽之曰阴阳而已”。这种认识疾病的思想方法,很值得我们初学者重视的。一、阴证和阳证1.阴证

凡精神萎靡,声音低怯,面色晦暗,目光无神,动作迟缓,身冷畏寒,近衣喜暖,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苔白滑,脉沉迟者即为阴证。总之,凡人体机能衰退,正气不足而产生的退行性病变,都可以列入阴证范畴。2.阳证

凡精神亢奋,甚至烦躁谵语,声音粗壮,面赤,发热口渴,气粗,去衣喜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短少,苔黄燥,脉数大有力者属于阳证。也就是机体机能亢进,抵抗力强,正气充足,邪气又盛的进行性炎性病变,都可以列入阳证范畴。

应该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是典型的阴证和阳证。可是,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是“阳中有阴”或“阴中有阳”的表里、寒热、虚实混杂在一起的,需要详细辨认。有的病表现为阴虚而阳不盛,或阳盛阴不虚;或阴虚而阳盛,或阳虚阴亦虚的。治疗时应本着“补不足,泻有余”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阴阳的性质是可以转化的。如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表示病情恶化;阴证也可以变为阳证,表示病情好转。总之,既要认识阴证和阳证两大不同性质类型的疾病,又要明了阴证和阳证的真伪和阴阳混杂并现,以及阴阳的转化等多方面的情形。二、真阴不足和真阳不足

真阴不足即为阴虚;真阳不足者为阳虚。肾为先天之本,足与不足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强弱虚实,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真阴不足和真阳不足指的是肾的阴阳不足。1.真阴不足

虚火上炎,面白额红,唇若涂丹,舌红而干无苔,口燥咽干,头昏目花,耳鸣腰痛,肢软无力,骨蒸盗汗,噩梦遗精,手足心热,脉细数无力。2.真阳不足

面色白,唇舌色淡,口中淡,喘咳身重,自汗头眩,不思饮食,肢冷便溏,或五更泄泻,阳痿精冷,两足痿弱,脉大无力。

真阴不足和真阳不足的病理机制可参阅肾病证候中的有关部分。治疗当补其不足为原则。真阴不足者可大补真阴,不能戕伐阳气;真阳不足者只能大补元阳,不可伤害阴血。这就是历代医家所谓:“补不足而不可诛伐无过”的意思。三、亡阴与亡阳

亡阴和亡阳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危险证候,倘辨证错谬或延误抢救时机,就可能立刻招致死亡。当此之际,务求辨证的准确无误,当机立断,进行有效的抢救方可转危为安。一般多出现于高烧,大汗,大吐,大泻,失血过多的情况下。1.亡阴

肌肤热,手足温,畏热气粗,渴喜冷饮,汗热味咸不黏手,舌红无津,脉洪大无力。

汗和血或胃中之津,肠中之液俱属人体阴液范畴。凡大热、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都能直接伤耗阴液。为什么会出现肌肤热,手足温呢?因为原先容于机体之热依然存在的缘故。渴而喜冷饮者,欲借冷饮直折其热。汗咸为耗伤真阴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汗。脉洪大为热邪所致,阴分既伤,故重按无力。舌红为热,舌干燥无津者为津液被伤不能上承于舌。以上是因大热、大汗造成的亡阴。至于大吐、大泻、大出血造成的亡阴,则未必有肌肤热,手足温的见证,脉象当为芤。2.亡阳

恶寒肢冷,手足冷凉,冷汗出,味淡微黏手,气微弱,口不渴而喜热饮,脉数而空,或细微欲绝,舌白润。

阳气亡失,寒生于内,阳气不能充分敷布四肢,温煦肌肤,故手足冷而身恶寒,汗液冷而不温。口不渴者为内无邪热。不渴而喜热饮者欲借温汤之热力以助衰惫的阳气。脉数为欲绝前的反常现象,空为脉无根,俱为败坏的恶兆。既已亡阳,阳不能附于阴而运行脉中,因而脉呈现微细欲绝之象。舌白润者为阳虚不能化津所致。

总之,亡阴者因阴虚而阳显得相对亢盛,故有热象,实际为阴虚而阳不旺,因此,治疗用药不可用寒凉攻伐阳气,只宜壮水以配阳。亡阳者根本在于阳虚,而阴相对的偏盛,故表现为寒象。治疗只宜壮火不可诛伐无过之阴。又因为阴阳互根,凡阴液耗伤者,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故亡阴者阳气也随之消散,亡阳者阴液亦必受到损伤。由阴损及阳或由阳损及阴,仅是先后主次的不同。治疗上是宜补不宜泻为共同的原则。四、阴厥和阳厥

厥为四肢冷而不温。因内脏虚寒,阳气不能布达四肢而出现厥冷者为阴厥。若因内热壅遏,阳气郁而不伸,四肢反而见冷者为阳厥。其机制可参阅寒热真假辨证的有关部分。

阴厥比较容易认识,因为它有一派寒象,一般不致误诊。阳厥证状比较复杂,“真热”往往被“假寒”所掩盖。必须详细追问病史,细心辨认真假才能得知真情。

总之,中医诊断是要综合全部证候,反复观察,分析,比较,辨别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才能确定疾病的属性。阴偏盛者为阴证,阳偏盛者为阳证是正常的现象。至于阳虚阴盛,阴虚阳盛,阴阳俱虚,阳极似阴,阴极似阳等等反常现象为“常中之变”。识“常”才能达“变”,这是医生必须具备的辨证观点。表 里

表里是鉴别疾病部位浅深、演变顺逆的二纲,在伤寒和温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就一般而论,病在表者,病势浅而轻,治疗较易。病在里者,病势深重,治疗较难。同时可以借表里审查病势发展的趋势,判断预后的顺逆吉凶。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它独特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由表入里者为由浅入深,由外向里,由轻转重,为逆,表示病情转为严重。由里出表者即由深出浅,由内达外,为疾病向痊之证,为顺,为预后佳良的征兆。还有一种半表半里证(见《辨证》章有关部分)。在审查表里时要紧密与寒热、虚实四纲结合起来。这是前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倘若不明白表里,就无法测知病势的浅深,传变的顺逆,必然要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发生误治而造成“坏病”。一、表 证

表证即指外感诸证,发生在人体浅表部位。

表证的共同症状是: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俱痛,有汗或无汗,鼻塞流涕,脉浮,苔薄白。

外邪侵犯肌表,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外邪犯肺,肺气不得宣畅,故有头痛、鼻塞和流涕现象。正邪相争于表,卫气被遏则发热恶寒或恶风,身痛。寒邪束表则无汗;卫气不固则自汗。浮脉主表,苔薄而白,说明邪在表,病势尚轻。1.表寒

发热恶寒(发热轻而恶寒重),头痛无汗、项强腰痛、骨节痛,苔薄白、脉浮紧。

寒为阴邪,性主凝闭,阳气被遏,不能卫外,故恶寒甚于发热,头项强而痛。腠理闭塞,汗不得外泄则无汗。寒邪侵犯经络,故见腰及骨节痛。脉浮者为邪在表,紧者为寒,苔薄白亦为邪在浅表。2.表热

发热恶寒(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汗出或无汗,口渴,脉浮而数,苔白舌尖红。

邪袭于表,卫气被郁,开合失常,故见发热恶寒。热邪属阳故发热甚于恶寒。热邪上于头则头痛,正邪相争于表,欲借汗驱邪外出,故汗自出。热邪最容易伤阴,故有口渴,但和里热亢盛之大渴引饮者不同。脉浮主邪在表,数为热,苔白为表,舌尖红为热所致。3.表虚

恶风、自汗或汗漏不止,脉浮缓,舌质淡。

肺气不足,腠理疏泄不能密固,因此阴液易于外泄为汗,甚至汗漏不止。腠理不密,皮毛不固,稍遇风则感形寒。脉浮主表,缓为虚。舌质淡为正气不足。4.表实

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脉浮而有力或浮紧,苔薄白。

寒邪侵犯肌表,卫阳被遏,故发热恶寒。寒主凝闭,腠理闭塞,故汗不得外泄,故无汗而身作痛。脉浮者为邪在表,有力者为正气不虚,抗病能力强。脉紧者也为寒邪在表。苔薄白为邪未入里,仍属表。二、里 证

里证为人体内脏腑发生病变后的表现。里证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有为外邪内传入里者,有脏腑本身发生病变者,均称为里证。1.里寒

肢冷畏寒,腹痛便溏,恶心呕吐,不渴,脉沉迟,苔白滑。

里寒阳虚,不能温煦肢体,故畏寒肢冷,此与表寒的恶寒机制不同。里寒的畏寒是只寒不热。中阳既虚,不能运化水谷故有便溏。寒生于内,气滞血凝,气血不得畅通,寒邪攻伐内脏则发生疼痛,此种痛以得温而后减为其特点。寒邪阻滞中焦,胃失其通降之性,故见恶心呕吐。吐物必无酸苦。口不渴者因内无邪热,脉沉主病邪在里,迟者为寒。苔白而滑者为寒湿不化之证验。2.里热

发热汗出,口渴引饮,不恶寒反恶热,目赤唇红,小便短赤,甚者神昏谵语,脉沉数,苔黄舌红。

邪热入里,里热蒸发,故见发热。阴液随热外泄或热迫津泄为汗。不恶寒者为内无寒。反之,恶热者为内有郁热。热邪既盛,汗出又多,津液消耗太过,所以口渴。喜冷饮者欲借冷折热。火性上炎故见唇红目赤。倘邪热久羁,深入营血,则心神被扰,所以发生神昏谵语等精神症状。脉沉为邪在里,数为热。舌红苔黄俱为热邪内蕴的结果。3.里虚

气弱声低,头昏肢冷,倦怠厌食,泄泻遗精,脉沉弱,舌胖嫩,苔淡白。

肺气不足,不敷正常所需,平时感到气短,故声音低怯,懒于说话。气血既虚,不能上承于脑,故见头昏。阳气虚不能敷布四肢,故见四肢冷。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故有厌食、泄泻的现象。纳食既少,生化无源,故生倦怠。肾气亏虚,精关不固,故见遗精。脉沉主病在里,弱为气血虚。舌淡而胖嫩为气血不足的必然结果。4.里实

便秘,腹胀痛拒按,发热汗出,谵语发狂,脉沉实有力,苔黄厚。

邪热入里,与有形之物相结聚,故生便秘。腹内既存有形之燥屎实邪,轻者胀满,重者作痛,实邪未去,按压反助邪势,因此病人腹痛拒按。邪热内郁故发热。热迫津液外泄则为汗。热邪稽留不去,久则深入营血,扰及神明,蒙闭清窍,轻者谵语,重者发狂难制。脉沉主病邪在里,实而有力者为邪盛正不衰,是正邪激烈争斗的必然结果。三、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即病邪不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介于表里之间。所以它既有表证的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又有里证的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目眩、苔白边红的表里互见的证候。其病机可参阅《辨证》章中伤寒病分类的少阳证。

辨别表里时应注意表里俱实,表里俱虚,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表实里虚,表虚里实等混杂互现的情形。当表证未罢而见里证时当考虑由表入里,或表里同病。如先有里证后有表证,当审查是由里达表还是新增加的表证。查清楚后才能正确诊断,施以有效治疗。寒 热

寒热二纲主要是辨别疾病的性质,以决定用药的温凉。凡由寒邪引起或因机体机能衰退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叫寒证。由热邪引起或因机体机能亢盛产生的一系症状称之为热证。寒证多虚,热证多实。一般辨别寒热多从口渴与否,二便如何,四肢的温凉,舌苔脉象等方面的变化入手。单纯的寒证或典型的热证是容易辨认的,但寒热的部位有深浅不同,上下有别,危重病人的寒热又有真假之辨,故需详细审查。一、寒证与热证1.寒证

手足冷而不温,恶寒,面色苍白,口不渴而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而不甚臭,苔白,脉迟。

寒为阴邪,性主凝闭,阴盛阳必衰,阳气不能敷布于四肢,温煦肌肉,故有恶寒,手足冷而不温。中阳虚弱,气血化生无源,气血不能养于面,故面见苍白之色。内无邪热,故口不渴。然病属阳虚故欲借热饮以助衰阳。阳衰不能蒸化水液,故尿多而清长。阴寒偏盛,清阳不展,犹如灶中无火,不能蒸化,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故大便稀薄而不甚臭。苔、脉俱为寒象。2.热证

发热恶热,口渴喜冷饮,面赤烦躁,大便黄,黏而臭,便秘或自利灼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热为阳邪,正邪相争,故见发热而恶热。热邪耗伤津液,故口渴。思冷饮欲借冷胜热。阳明经循面上,阳明有热,故见面赤。热扰神明则发为烦躁。热结于肠中,故粪色黄黏而臭。热与粪结则生便秘,热随粪出则灼肛。热邪耗伤津液,尿液为之浓缩,故小便短赤而涩少。苔、脉俱为热邪所为。二、病所部位

寒热必须有所依附才能表现出它的特性。寒热一般可依属于表、里、上、下、气、血、脏、腑等不同部位。表里已在表里二纲中予以阐述;脏腑则在《辨证》章中提到过。气为五脏六腑所共有,也可在《辨证》诸节中找到,现仅就上、下、血三者分述于下:1.寒在上

饮食不化,脘痛吞酸,苔白舌淡,脉虚软。

脾胃虚寒,功能减退,运化无权,故不思饮食以减轻脾胃的负担。强食入胃也无法被充分腐熟,食停胃中久腐作酸,导致胃脘隐隐作痛。舌淡为气血不足,色不荣于舌。气血虚寒则脉虚而软。2.寒在下

便溏痛泄,阳痿遗尿或遗精,肢寒足冷,苔白,舌胖有齿痕,脉沉细弱。

肾为胃之关,肾阳不振犹如灶中无火,不能腐熟水谷。关门不固,清浊不分,故有泄泻。肾阳不足,精不秘藏,故见阳痿、遗精或遗尿。阳虚不能温养四肢,故形寒足冷。舌胖有齿痕为阳虚水泛,脉沉主里,细弱俱为虚象。3.寒在血

寒入血中则血滞而不行,经络不通则作痛,一般多以痹证的形式表现出来,入于脏腑则有脏腑寒的证候,可在《辨证》章中查阅。4.热在上

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痛,发热,口渴,苔黄,脉数。

热为阳邪,其性属火,火性上炎,上扰清窍,故见目赤头痛。里热消灼津液,故有口渴。肺胃之热上冲咽喉,则生肿痛。苔、脉俱为热证。5.热在下

腰足肿痛,大便秘结,小便混浊黄赤。

湿热下注,壅塞经络,经络不通则作肿作痛。脾、胃、肠中津液被伤则生便秘。热积膀胱,热随尿出,故尿液黄赤浑浊,尿道有灼热的感觉。6.热在血

热在血主要表现为热邪迫血妄行的各种出血证和神志病,可参见温病证候分类热入营血的有关部分。三、寒热的真假

当疾病发展到十分严重的阶段,往往出现许多奇怪的反常现象,也就是纷纭复杂的假的现象掩盖了真实的本质,这就是平常说的物极必反。在这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医生绝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而应该排除那些混乱复杂的假象,找出真实的本质来,对症下药。为了初学者易于掌握,现将假寒真热和假热真寒分别叙述如下:1.假寒真热

假寒 手足厥冷,自汗呃逆,身卧如塑,六脉细微。

真热 气喷如火,咽干口臭,舌生芒刺,渴欲冷饮,谵语太息,喜凉恶热,心烦胀满,按之痛甚,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秽臭异常。

乍看前者似乎是一派寒象,细审后者却发现典型的热象。粗枝大叶者当然只见寒象,而被假寒所欺骗,用四诊仔细检查便真相大白,疾病的本质也就暴露出来了。

四诊检查所见分述于下:

望 面色晦滞,但目光炯炯有神,唇红焦裂,神志昏昏,但形强有力,扬手掷足,舌苔虽白厚但干燥,或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舌质红。

闻 气热声粗,声音洪亮,口臭喷人,大便臭秽异常。

问 口渴引饮喜冷,身寒而不欲近衣,小便红赤,大便燥结,粪出灼肛。

切 脉有明显的滑数之象,或脉虽沉但按之有力,胸腹灼热,按之蒸手。2.假热真寒

假热 身热面红,口渴喜冷,手足躁扰,言语谵妄,脉来洪大。

真寒 身虽热而欲得衣被,口虽喜冷但不欲下咽。手足躁扰而神志清醒,言语虽谵妄但声音低怯,脉虽洪大但重按无力。

四诊检查所见分述于下:

望 两颧色红如妆,嫩红带白,唇色淡白,有时烦躁,但精神萎靡,形态倦怠,舌淡而滑,舌虽干而质淡,苔虽黑而滑润。

闻 气冷息微,言语无力,大便无热臭气。

问 口虽渴,索水至前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身热反欲得衣被,小便清白,咽喉虽痛而不肿。

切 脉虽数但重按无力,或细微欲绝,胸腹初按似热,久按则不热也不灼手。

总之,寒热二纲是为决定疾病性质而设。进一步则需辨别寒热所在部位,满虚属实,以便用药直达病所,或因势利导,使温凉轻重恰如其分。更要鉴别寒热的真假,排除假象,抓住实质,施以正确治疗。虚 实

虚指正气虚。正气不足者为虚证。实指邪气实。邪气有余者为实证。此处所说的虚实就是邪正盛衰的关系。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分,邪气有盛衰之别,用药有补泻之异。辨别虚实的目的除了解疾病演变过程的邪正盛衰消长情况之外,还直接关系到治疗应用什么方法,用攻法还是用补法。“虚者补之”即是扶正祛邪;“实者泻之”即祛邪安正。如果不明白虚实,攻补便失去目标。应该坚决反对“虚虚”、“实实”。“虚虚”即虚证用攻伐削克之法,造成诛伐无过,重伤正气;“实实”即实证用补涩之法,致使火上加油,当为医生之大忌一、虚证和实证1.虚证

凡生理机能衰退,体虚久病者虚证较多。如形体消瘦,声低气短,食饮减退,精神萎靡,视物模糊,听觉减退,舌净无苔,舌体胖嫩,脉细弱无力。

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有因先天禀赋薄弱不足者,有因病后失于调理,或久病迁延失治,正气耗伤而致虚者,先天不足者责之于肾;后天不足者多责之于脾。若详细区分则在《辨证》章中脏腑分类中已经述及。2.实证

凡邪气亢盛,体质强壮,生理机能旺盛,抵抗力强,邪气激烈相争者实证居多,如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气粗声高,恶寒发热无汗,腹痛拒按,精神兴奋,苔厚质腻,脉实有力。

形体强盛,一般病邪不能造成危害,只有病邪特强时侵犯机体,正气起而抵御,两强相遇,自有一番激烈争斗,故有一派邪气有余的实证表现。二、阴阳气血之虚实

虚实表示正邪消长。病势进退盛衰的不同情况,既可以从整个人体观察,也可以从五脏六腑的变化加以区分。因于《辨证》章中就五脏六腑的虚实已经阐述,此处仅就全身情况如阴,阳,气,血的虚实加以叙述。1.阴虚

颧红唇赤,口干咽燥,五心烦热,骨蒸盗汗,乱梦遗精,咳嗽痰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不能济阳,虚火妄动,故有颧红唇赤。阴液亏虚,不敷所需,津液不能上承,故有口干咽燥。津液本已亏虚,又为虚火所劫,虚火逼阴外泄为汗,故见五心烦热,骨蒸盗汗;虚火妄动,扰乱精宫,精关不固,故有乱梦遗精。肺阴亏耗,故咳嗽痰少。肺络致伤则见痰红。津液不能上承于舌则舌红而干。脉细为阴血虚,数为热,故细数为虚热。2.阳虚

面色晦暗,舌淡唇白,声音低怯,神疲萎弱,肢冷便溏,饮食不化,二便频数,阳痿早泄,肢冷不温或腰以下冷,脐以下不仁。舌淡白无华,脉弱无力。

脾虚不能化生精微,食少则气血生化无源,故见面色晦暗,舌淡唇白,神疲萎弱,面色无华。肺气不足则声音低怯,懒于言语。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故肢冷。便溏为脾肾虚弱的必然结果。肾阳虚则水液无法气化,故小便清长而频数。肾阳衰微,不能鼓动阳事,或一触即泄。腰以下冷为阳虚不能温煦。脐下不仁为而少难以养润所致。3.气虚

面色萎白,目无精采,倦怠无力,食不知味,懒言少动,动则气喘,或头昏自汗,大便溏泄,脱肛或子宫下垂,苔淡白,脉微。

气虚和阳虚有共同之处,可参阅《辨证》章中肺脾二脏中虚、寒二项的有关部分。4.血虚

面色无华,唇爪苍白,毛发黄脆,肌肤枯涩,或筋脉挛急,头昏目眩,心悸怔忡,急躁多怒,心烦失眠,肠燥便艰,舌微红而干,脉细。

血虚与阴虚的证候,机制有共同之处,唯增心、肝二脏证候。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心不安宁而心悸怔忡。心火独盛则心烦不眠。肝血不足,虚阳上亢,上扰清窍,引动心火,故急躁易怒,头昏目眩。发为血之余,筋脉为肝所主,肝为藏血之脏,血不足势必影响到毛发、爪甲、筋脉,使之发生变异。

实证因病邪犯及脏腑部位不同,见证颇异,可参考辨证章中有关记述,此处不另立题目。三、虚实的真假

关于辨别虚实的真假,张景岳说的最为透彻:“虚者宜补,实者宜泻,此易知也。而不知实中复有虚,虚中复有实。故每有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大实之病,反见羸状,此不可不辨也。如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则每多身热、便秘、胀满、虚狂、假斑等证,初看似为有余之证,而其病因实为不足,又如外感之邪未除,而伏留经络,食饮之滞不消,而积聚于脏腑,或郁结逆气,有所未散,或顽痰瘀血,有所留藏,久病至羸,外面似乎不足,不知其病本是实证,仍当治其根本,不可为其外证所惑”。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用不着多作解释。虚实的真假与寒热的真假同属一种道理。凡遇到此种情况,必须全面分析,如体质的强弱,疾病的新久,细审其证,详辨其脉就可以去伪存真。一般说,凡脉象真正有力有神者,虽证候表现出虚象,其实多为实证。凡脉无力无神者纵见实象,也多属虚证。这就是“舍证从脉”的意思。虚症见虚脉为脉证相符,随着病情的好转,脉象有所起色为相称。若脉证不相称者就要考虑到脉证的取舍,因此,张景岳说:“凡脉证有不相合者,则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矣。”

总之,八纲中每一纲都有着自己的特性,可以代表一系列的典型证候。但证之于临床更多的情况是几者并现。如表证中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里证中有里寒,里热,里虚,里实。又有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或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错杂互见的情况。一般是虚与寒多同时存在,实与热多同时显现。因此,八纲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截然分开。第二章 六 淫风病辨证

辨风病时首先要了解风邪的特点:风邪“善行而数变”,发病迅速,游走不定,变化急骤;“其性轻风飏”,易伤人肌表和高位;“风为百病之长”,容易与其他邪气合并为害。而且风病分内风和外风。外风一般由外界风邪直接客伤人体所致,病变多在人体表浅部位,内风则是某些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风”病,如“肝风内动”,“血虚生风”,“热极生风”,多与心、肝、肾和痰有密切关系,其实和外界之风没有什么关系,只是由于发病急骤,病势危重,宛如狂风暴至,故以风形容。一、外风辨证1.伤风

主症主脉:恶风发热,无汗或有汗,头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声重,痰多泡沫,脉浮。

此证为外感风邪,客犯肌表,营卫失和所致,即平素所谓“伤风”、“感冒”。2.风邪袭络

主症主脉:突然口眼斜,目张难合,泪涎横流,咀嚼不利,食滞腮颊,或汤水自溢,或兼有恶风发热,肢体疼痛,苔白,脉浮滑。

正气不足,络脉空虚,腠理失密,风邪乘虚入内,引动痰浊,阻塞经络,经隧不利则发为上证。兼有表证则恶风发热,肢体疼痛,脉浮等表证。

治法:祛风化痰。方用牵正散加味,同时配合针灸治疗。

此证即颜面神经麻痹(面瘫),因其发病急骤,与感受风邪有关;病后对风特别敏感,好像颜面是被一阵狂风吹歪似的。该证没有其他神志证候,不同于风中内脏,故列入外风之中,但应与中枢神经性病变相区别(见内风辨证)。3.破伤风

此证虽为外风,属外科范畴,从略。附:风痹(荨麻疹)

风痹具有瘙痒难忍,走窜不定,忽隐忽现的特点。其中有因风热者(多伴有风热表证);有因风寒者(多伴有风寒表证);有因血虚生风者。因于风热者为风热扰血,或血热生风(在表),特点是遇热奇痒;因于风寒者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特点是遇寒冷则痒甚;因于血虚者则有血虚见证而无表证,为血虚风邪乘之,走窜皮肤,奇痒难忍。

治法:风热扰血者宜疏风清热解毒。方用银蝉汤,或消风散。风寒营卫不和者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加味。血虚生风者当养血凉血兼佐祛风。方用生四物汤加疏风药。即“治风先治血”的意思。二、内风辨证1.风中脏腑

主症主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舌强语謇,痰声辘辘,肢体强痉,两手固握,牙关紧闭,半身不遂(闭证),或目合口开,手撒遗尿(脱证),苔白滑腻,脉弦滑而数。

肝阳上亢,引动肝风,气血上逆,痰火壅盛,蒙闭心窍,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肝主筋,血虚不能养筋,肝之刚强性格毕露,故筋脉挛急,肢体强痉,两手固握,牙关紧闭。倘正气衰弱,阴阳离决则目合口开,手撒遗尿。风引痰升,心开窍于舌,痰浊阻滞经络,故舌强语謇,语言不利。痰浊阻于气道,被气冲击,故辘辘有声。苔滑腻为痰浊内盛,脉弦为肝脉自旺,滑为痰,数为肝热心火鼓动所致。

治法:闭证先投至宝丹辛凉开窍,然后平肝潜阳,熄风豁痰。方用羚羊钩藤汤化裁。脱证则急需固脱,益气回阳,方用参附汤依证加减。2.血虚生风

主症主脉:唇甲淡白,头晕目眩,肢体震颤或头摇不定,心悸少寐,甚则口眼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淡,脉细弱。

阴血不足,不能荣养脏腑,上承于面,故唇甲颜色淡白无华。血不养心,心无所主,神不归舍,故心悸少寐。血虚不能濡养清窍,故头晕目眩。肝血不足,筋失所养,故肢体发生震颤,头摇摆不能自制。风喜扰上,风阳夹痰走窜经络,阻塞隧道,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血不能荣舌则舌淡;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则见细弱之象。

治法:滋阴养血。方用四物汤加味。风阳亢盛者平肝潜阳、化痰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此证多见于贫血或大失血之后,或大汗、大吐、大下伤及阴血者,是风从内生。辨证时应在“肝血不足”四个字上下工夫。治疗以补血为主要法则,“治风先治血”此之谓也。风阳夹痰者(高血压)则宜分别缓急,标本兼顾,在治肝的同时,予以化痰通络。风为四大难症(风、痨、臌、膈)之一,病情变化多端,虚实夹杂,颇为棘手,辨证时需格外细致,治疗时要非常谨慎,庶可挽救危亡于万一。稍有鲁莽,立招殃变。3.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者有一派邪热盛极之象,可见温病辨证,气营两燔和邪入心包的证治。

外风和内风还可以分出一些类型,不一一列举。在辨别风病(四肢抽搐震颤,肢体不遂,口眼斜,舌强语謇)时,一定要分别清楚是内风还是外风,风邪侵犯什么部位,以及虚实性质,可以结合后几章有关内容学习。治疗原则:外风宜散,内风宜熄,佐以祛风化痰。三、风病兼病辨证“风为百病之长”,容易与其他致病因素合并为害,辨证时不但要注意风邪的固有特点,还要结合他邪的特性,以及邪侵部位,把疾病的性质和发病部位密切联系起来,就能得出比较完整的概念了。1.外感风寒

主症主脉: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体痛而喘、脉浮紧。

寒为阴邪,最能伤人阳气,阳气被伤必然有恶寒怕冷的感觉,是寒邪束表,卫气不得外达的缘故。加之寒主凝闭,性主收引,所以寒邪束于肌表时就引起经脉收引,腠理闭塞,因之出现头项强痛,体疼无汗。寒邪被郁无出路,犯肺则致肺气不宣而作喘;邪犯肌表则脉浮;寒邪郁闭卫阳则脉见紧。治疗方如麻黄汤。兼症则兼顾之。至于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诸证,都是为伤寒的变证而设。2.外感风热

主症主脉: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脉浮数。

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风热上扰,则见头痛;风热之邪侵犯肺道,则咳嗽咽痛、口渴;风热之邪犯肺卫则脉浮数。治疗方如银翘散、桑菊饮等。3.风温

是温病学中以风邪命名的疾病,春季阳气升发,温暖多风,最易形成风热病邪,若此时起居不慎、寒暖失调,使外邪侵入则发为风温。风温在发展过程中有顺传和逆传两种情况。顺传指肺卫之邪不解,内传气分。逆传指肺卫邪热,逆传心包。具体可分出许多类型以下几型:(1)邪袭肺卫型风温症见发热微恶寒,咳嗽,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或桑菊饮等。(2)热在胸膈型风温症见身热心烦,口渴尿黄,或便秘或胸脘痞满,苔黄,脉浮滑数,治宜清热凉膈,化痰开结,方用栀子豉汤、凉膈散或小陷胸汤等。(3)邪热在肺型风温症见身热烦渴,咳喘胸闷,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宣肺,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等。(4)热在阳明型风温症见壮热心烦,口渴,汗大出,苔黄燥,脉洪大,治宜清热生津,方用白虎汤等。(5)逆传心包型风温症见身热神昏,舌謇肢厥,脉细数。治宜清心开窍,方用清宫汤等。(6)内闭外脱型风温症见身热昏愦,汗出气短,倦卧肢冷,脉细微。治宜清心开窍,固脱救逆,方用安宫牛黄丸合生脉散等。4.风湿

风湿是风邪与湿邪合并为害的疾病,既有风邪特点又有湿病的见证,其中又分为在表、在皮肤和在里三种类型。(1)风湿在皮肤多以疥癣、湿疹的形式出现,具有搔痒和水样渗出物为特点,属于外科范畴,从略。(2)风湿在表

主症主脉:头痛而重(首如裹),全身骨节酸痛,走窜不定,微肿,汗出恶风,气短发热、苔白腻,脉浮濡。

风性轻扬,最喜扰上,湿性重浊黏滞,最能伤下。风夹湿上行,扰于头则头痛沉重如被布缠紧缚(此为夹湿的特点)。风湿侵犯人体肌表经络,经气不得畅通,故全身关节疼痛。风性善行,故痛能走窜不定。湿胜则微肿。腠理不固则自汗,腠理郁闭则恶风发热而无汗。苔脉俱为风湿合邪的特征。

治法:祛风除湿。方用羌活胜湿汤,冀其发汗则风湿俱去。(3)风湿在里

主症主脉:腹痛,肠鸣,泄泻清水,苔白腻,脉濡细。

脾喜燥恶湿,风湿入里则中阳受困,运化受阻,腹痛,肠鸣;脾为风湿所困,不能运化水湿,故泄泻清水。苔脉俱为风湿合邪在里的特征。方如平胃散加减等。5.风水

主症主脉:面目浮肿,继而四肢全身皆肿,来势迅速,肢节疼痛,小便不利,恶寒发热,或见咳喘,苔薄白,脉浮紧。

水气内停,风邪外袭,风水相搏,风性扰上,故水肿起自头目。风性善行,故迅速扩展至全身。风水壅遏经隧,故肢节疼痛。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风邪在表,营卫失调,故发热恶风。风水犯肺,气失宣降,故咳嗽气喘。苔脉俱为表邪所为。

治法:祛风行水。方用越婢汤加减,所谓“开鬼门”,借发汗而消肿。

急性肾小球肾炎初起多为此证。辨证应抓住水肿起自头目,迅速发展到全身的风水相搏的特点。其他水肿则无此迅速。6.风寒湿痹《素问》:“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此证为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人体,流注经络,致使气血不行,经络不通而产生疼痛。轻者仅有肢体关节疼痛苦楚,天气变化时加剧。重者疼痛剧烈,关节肿大,反复发作,甚则影响关节的运动功能,造成残废。风寒湿三种邪气同病之中有所偏胜,表现的形式也就有所区别。但三者是无法也不可能截然分别开来的。辨证时要有所侧重,治疗时照顾虚实就可以了。现按行痹、痛痹、着痹的分类法,叙述于下。(1)行痹

主症主脉: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以腕、肘、膝、踝为多发部位,关节屈伸不利,或兼有表证,苔白,脉浮。

风寒湿邪留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筋脉失却濡养,故屈伸不利。风性善行,故游走不定。风邪束表,正邪相争则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苔脉为风胜的表现。

治法:祛风渗湿,散寒通络。方用防风汤加减。

此证多为风湿初起的表现,以游走性疼痛为特点,是辨证时应该抓的重点部分。(2)痛痹

主症主脉:肢体关节痛有定处,痛势剧烈,犹如针刺,得热痛减,遇寒加重,关节屈伸不利,苔白,脉弦紧。

寒为阴邪,性主凝闭。气血凝涩,经脉不畅,故痛有定处,痛势剧烈。热能胜寒,寒减则经脉稍通,故痛减。遇寒则内外二寒合邪,寒气益盛,故疼痛加剧。寒性收引,故关节屈伸不利。寒为阴邪,故痛处不红不热。脉紧为寒,弦为痛,苔白也属寒。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用乌头汤之类化裁。

辨证以疼痛剧烈而固定,得温痛减,遇寒加重为重点。病人自觉痛处经常冷而不温,即使夏天也惧风畏寒,故多着护膝或衣物固护。(3)着痹

主症主脉:肢体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手足笨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阻滞气血,气血流行受阻,故肢体关节疼痛虽不甚,而感到特别沉重瘛胀,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有时见有肿胀。苔脉皆属湿胜的表现。

治法:祛风利湿散寒。方用薏苡仁汤加减。

人体素质有异,风寒湿邪各有偏盛,所以证候也就有所差异。然总不外乎腠理空疏,营卫不固,邪气乘虚而入,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畅,气血滞涩,痹而不通的缘故。所以在治疗时要时刻顾及正气的虚弱,调和气血营卫。在此基础上按照病邪性质立法遣药。笔者习惯用独活寄生汤随症加减化裁,补中寓攻,效果尚佳。然而,痹证缠绵,反复发作,甚为痛苦,对久病人络者宜加入虫药搜剔络道。对关节变形,影响运动功能者,在补虚的基础上除用活血祛瘀、搜剔络道的药物外,还要加入治痰的药物,奏效方佳。

此外,尚有风火相煽,风火牙痛等,此处省略不叙。

总之,在风病辨证时,固然要紧紧掌握住风邪的特点,更不能脱离开脏腑辨证的基础。辨外风要着重与寒、热、湿,痰合邪以及所侵部位;辨内风则要时刻与肝和血联系起来,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心中了然,运用才能自如。寒病辨证

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性主凝闭,收引、疼痛。寒有内寒和外寒的区别。外寒多因感受外邪或过食生冷,既可伤人体表,也可深入脏腑。内寒则是由于人体阳气虚弱,失却温煦之性造成的,所谓“阳虚则寒”。外寒和内寒是可以互为因果的,如素体阳虚者易被寒邪中伤,外寒入内也能伤人阳气而形成内寒。

外寒多与风、湿合邪,轻者伤人体表、经络;重者可深入脏腑,伤损阳气,阻滞气血。单纯的外寒则为伤寒(狭义)。有一种是伤寒中的重型即所谓“中寒”,是由于寒邪太盛,直接中伤脏腑,或素体阳虚复被寒邪中伤,阳气被寒所郁闭,症见突然战栗,面青吐泻、腹痛,肢身冰冷,手足挛痛、蜷卧不动,昏迷僵直,舌白滑,脉沉细迟或脉伏沉微欲绝。

治法:逐寒回阳。方选四逆汤之类加减。

内寒是阳气衰弱,不能胜阴,寒从内生,多为脏腑本身的阳气衰微所致,症见面色苍白、畏寒喜暖,手足冰冷,腹泻,脉沉细迟,苔白。

从上列证候可以看出,属于全身寒象有:形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喜暖畏寒,痰涕清稀,尿清而长,便溏如水或完谷不化。局部寒象则为受寒部位出现冷痛。内寒多与虚同现。由于邪犯部位不同,见证随之而异,可以结合脏腑辨证,凡属寒或虚寒者,其病理机制是相同的,因此,不另分型叙述。只要掌握了寒邪的特性,结合寒侵部位、轻重、表里、脏腑就可以辨证论治。另外,寒有化热的可能,寒郁久化热后则性质已变,即按热处理。暑病辨证

暑病是季节时令病,以夏至为划分时间界限,即“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为阳邪,属火热之类,易伤人阴津,故以壮热、烦渴、多汗,发病迅速,传变快为特点。又因暑季多雨潮湿,或因暑邪下逼,地湿上蒸易与暑气合邪,所以,暑病多夹湿。一、伤 暑

主症主脉:壮热烦渴,头痛恶热,汗出烦躁,面赤气粗,或吐利交作,四肢无力,小便短赤,苔白腻或黄腻,脉浮数或芤。

暑为火热之邪,燔灼阳明,所以病初即见壮热、烦渴、恶热。暑热上蒸则头痛面赤。暑热内蒸,逼津外泄,故烦渴多汗,呼吸气粗,恶热。暑邪夹湿秽,扰动胃肠,故呕吐泄泻。暑热伤津,汗出过多,故小便短赤涩少。热盛汗多,伤及气津,故脉芤而浮数。暑热夹湿则苔白腻,暑热重则苔变黄腻。

治法:清热益气生津。方用人参白虎汤加减。二、中 暑

主症主脉:猝然昏倒,神志不清,身热肢厥,烦渴气粗如喘,出冷汗或无汗,脉洪大或滑数。

本证多发于盛暑之际,或在烈日下劳作,冒暑远行之人极易发生。暑热之邪闭塞清窍,故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热蒸逼于里,不得外泄,故身热烦躁,呼吸气粗如喘状。暑热郁闭气机,伏而不伸,故四肢反见厥冷,此为“热深厥深”的热厥。此证即日射病。

治法:清心开窍。方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并配合针刺。苏醒后予以清气祛暑之剂。三、暑 温

暑温即暑天的温病,发病与感受暑邪有关,具体可以分出许多类型,辨证时需结合暑病特点,治疗用药注意到清暑益气渗湿就行了。张凤逵对治暑温的原则是:“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不必用下”。乃是临床遵循之法。无论如何,治暑不可止汗,以免邪无出路,留郁于内,变生他病。四、暑病兼病辨证1.暑湿困阻中焦

主症主脉: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脘痞身重,脉洪大。

暑湿合邪,侵袭足阳明胃经,暑热炽盛,故身见壮热。暑热伤及气津,汗多夺阴,故烦躁口渴。暑热内蒸,逼津外泄,故多汗。热能伤阴,汗又伤阴,阴分大伤,故尿短赤涩少。湿邪困阻于脾,运化失健,故脘腹痞满。湿邪黏滞重浊,不易速去,留滞体内,客于肌肤,故身肢沉重困倦。暑湿之邪鼓动气血,故脉洪大。

治法:清热燥湿。方用白虎加术汤。

此为热重湿轻,暑必夹湿的轻证。2.暑湿弥漫三焦

主症主脉: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便溏、尿短、咳嗽痰红,舌红、苔黄滑、脉洪数。

暑湿内阻,热蒸湿腾,邪热颇壮,故身热、面赤。暑热之气,上壅清窍,故耳聋。暑湿之邪,侵扰于肺,气失肃降,故胸闷咳嗽。暑湿伤络则痰中带血。暑湿郁阻中焦,气机不畅,故脘腹痞满。暑湿入肠,清浊不分,故大便稀如水。暑湿入于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赤涩少。舌红为暑之证,黄滑为湿夹热。脉洪数皆为暑热所为。

治法:清热利湿。方用三仁汤,清宣上中下三焦的暑湿。

此证所指的下焦当为大小肠和膀胱,并非肝肾。3.暑兼寒湿

主症主脉: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形拘急,脘闷心烦,舌苔薄腻,脉浮濡。

夏日畏暑,贪凉饮冷,致使暑邪被寒湿阻遏、寒束肌表,营卫不和,经气不伸,故头痛而身热,恶寒无汗。湿阻气机则脘腹闷胀。暑湿内阻则心烦。苔脉为暑夹湿的见证。

治法:解表散寒,化湿清暑。方用新加香薷饮。

此外尚有暑邪伤及心、肝、肾、营血、气津等不同类型。可参阅温病辨证有关部分内容。湿病辨证

湿为空气中湿度过大或经常接触水湿,或湿从内生,久而久之可因湿而致病。湿为阴邪,重浊黏滞,伤人阳气,阻遏气机,不易速去,病程较长,易侵犯人体下部,并且往往影响到脾胃的功能为特点。湿邪留滞体内可以变生水肿或痰饮。湿得温易化,得阳宜宣,所以治湿病多兼用辛温或芳香之类的药物。湿邪的成因有内、外之别,临床上也多分为外湿和内湿两大类。一、外湿辨证

外湿多因阴雨连绵,或久处雾露潮湿的环境,或水上作业,淋雨涉水都可以成为湿病发生的条件。外湿多由体表肌肤侵入,浅则伤人体表筋脉,流注关节;重则深入脏腑。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有异,因此,湿邪不但可以直接与风、寒、热合邪为害,而且也可以化寒或化热。如素体阳虚者易于寒化。阳气有余者可以热化,用药不当也可促使湿邪的转化。

主症主脉:恶寒头痛,身热不扬,汗出不解,首重如裹、胸闷,口不渴,或身体疼痛难以转侧,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痛有定处,头汗出,皮肤潮润,脉濡缓,苔白腻。

外湿郁滞肌表,清阳被遏,故头痛沉重如裹,以重胀为主,痛则次之。这就是《内经》说的:“因于湿、首如裹”的意思。湿邪郁表,卫气不宣,热为湿遏,不能充分外达,故恶寒而身热不扬(病人自觉身热,按其肌肤则不显著)。汗虽泄出而湿邪未去,仍与热胶结,故汗出而热邪不解去。湿阻于里,气机不畅,故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苔白腻。体内有湿邪留滞,故口不渴,或渴不喜饮,或渴喜热饮,欲借外热之力化湿邪。湿性沉重,客于肌表则身体困重无力。此时湿邪重而未化热,故见一派湿阻气机之象。湿邪侵入经脉则以“着痹”的形式表现出来。湿邪压抑脉道,故脉见濡缓。

治法:宣化渗湿。方选藿朴夏苓汤。治表湿郁阻气机。“着痹”的治法见前有关章节。二、内湿辨证

内湿的成因多为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或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嗜茶成癖,或因其他原因损伤脾胃,致使健运失常,不能运化水湿,故湿从内生,由于湿邪所犯部位不同,见证亦异。1.湿阻上焦

主症主脉:头胀头重,胸膈痞闷,小便涩少,苔白腻,脉濡。

湿性重浊黏滞,阻碍气机,清阳不升,故头重胀痛。湿阻于内,阻遏清阳,上下不通,故胸膈痞闷胀痛。湿邪留滞,水湿不运,气化受阻,故小便涩少。

治法:芳香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或三仁汤之类加减。2.湿阻中焦

主症主脉:脘腹胀满,饮食不化,恶心呕吐,口黏时有甜味,便溏下利,四肢沉重,小便涩少,苔白腻而厚,脉濡。

湿阻中焦,气机被遏,升降失常,故脘腹胀满,饮食不化,或恶心呕吐。湿性黏滞,湿邪胶着不化,影响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故口中黏腻时有甜昧。湿滞脾胃,运化失职,下走大肠则便溏下利。水湿留滞肌肤则四肢沉重,困倦乏力。脾为湿困,浊气不能运化,则苔白腻而厚。湿胜则脉濡。

治法:苦温化湿,常用连朴饮加减。3.湿注下焦

主症主脉:足肿,小便淋浊,大便反快,或作痢疾,妇女则为带下。苔白腻、脉濡。

湿性重浊趋下,水湿浸渍,故足肿。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不利或变生淋浊,带下。

治法:淡渗利湿。方选茯苓皮汤。

内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离不开脾不能运化水湿这个基本条件。所以辨证时的重点应在脾。治法纵有化湿、燥湿、利湿的不同,而健脾运湿则为共同的基础。内湿之病,虽然分上、中、下,临床见证却难截然分开,仅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一般都有小便不利,脉濡,苔腻的见证。所以,时刻都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三、湿病兼病辨证1.风湿

见风病辨证。2.寒湿

见寒病辨证。3.湿热

由于湿热所依附的脏腑部位不同,见证各异,可参阅后面有关章节。4.湿温

湿温是温病学中包括多种类型的疾病。只要注意到湿为阴邪,发病缓慢,病势缠绵,易发白,病程较长,不易速愈等特点,治疗时也比其他温病困难的特性。湿为阴邪,温为阳邪,二邪合病,颇为棘手。治湿宜温化,而温化会助长温热之势,治热宜用阴柔或清热,清则易使湿邪冰伏不解,所以治湿温多用宣化淡渗之法,因势利导,故难速效。其他辨证施治则与风温相同。5.暑湿

暑湿即暑病中兼寒湿之证。从略。燥病辨证

燥即干燥的意思。作为致病因素讲:一是指空气中湿度减低而中伤人体;二是指体内精血津液枯少而导致的各种疾病。前者为外燥,后者为内燥。不论什么原因形成的燥邪用事,却是以伤耗阴津精血为恶果的。温病学为秋燥立有专章。在治疗上“育阴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运用。从此,对燥邪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