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人文读本(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国学基础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4:11:11

点击下载

作者:曾军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人文读本(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国学基础课)

国学人文读本(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国学基础课)试读:

以学养德(代序)

本书是2012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民办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模式探索”(编号2012450)的成果之一,是我们尝试推行国学人文通识教育的读本。

国学者,中国固有之学也。其最大特点就是以学养德,始终将知识传授与德性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礼记·学记》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学业有成,既是指离经、敬业、博习、论学等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类通达的智慧,也包含辨志、乐群、亲师、取友等社会交往中培养的强立不反的德性。在现代学术分科的大背景下,诵读国学经典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

知识是人类经验智慧的结晶,是智力成果的累积,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现代学科体系强化了知识性学习的重要性,其精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令人惊叹。与此同时,德性因素却从知识性学习中逐渐淡出并失去影响力,知识教育与德性培养逐渐剥离,其结果必然是德性修养的普遍缺失。知识的创造和利用缺乏有效的道德控制,会导致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群体在观念及行为上的偏差。个体的心灵无处安顿,整个社会的幸福就没有希望。知识性学习与德性培养如何才能并行不悖?儒家“以学养德”修养身心的理论与方法,也许可资借鉴。

一、“以学养德”的思想内涵

知识学习的目的是涵养德性。以学养德,就是通过学习唤起并强化个体自身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自律,进而影响他人。施于个体称“养性”,惠及他人为“教化”。儒家修养体系中,知识学习的目的是立德,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在这样的儒学视野下,一切知识都包含着德性因素,学习知识的同时就能逐步涵养德性。儒学之“德”不是外在于人的道德准则,而是对人固有的善的本性的发现和弘扬并惠及家国天下,是个体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态进程。所以说儒学是“为己之学”,成己才能成物,内圣而外王。

德性必须通过学习来涵养。与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认识不同的是,儒家主张通过积极地学来促进道德的提升。孔子强调学对德性有修正作用:“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学”不仅能够避免仁、知、信、直、勇、刚等品格流入弊端,还能为其提供深厚的学养,提升其道德境界。孟子肯定学习对德性修养和道德教化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判断是非、深刻认识和有效施行。荀子认为外在的学习过程可以导向内在气质的转变,“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可见修身需要学习。“学”是个体修养内在精神气质的重要途径,是成就自我的必由之路。儒者个人的学习又是推行社会教化的前提,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学养因而成为儒家智识者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

二、“以学养德”的修养方法

儒家之学,可谓学、习并行,内、外兼修,循序渐进。就其修养内容与阶段来说,有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章句序》),即普遍知识和基本行为规范的学习;有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同上),即事理学习与理性思考。就其修养方法来说,向外包括知识性的“学”与实践性的“习”,向内包括反躬内省、自得与体悟。小学“学”文字、声韵、训诂,从经学典籍中接受熏陶;“习”洒扫、应对、进退,从日常行为中悟入。大学“格物致知”,“学”穷理尽性,“习”之达于政事。所有这些都以培养个体的优良德性为旨归,具体有以下三点。

一是在知识学习中涵养。“学”最早的义项是“效”,就是模仿、效法的意思。儒家特别强调古圣先贤的道德典范意义,认为他们是最好的效仿对象。但古圣先贤已逝,退而求其次,可以通过诵习记录圣贤精义的文献典籍来揣摩、效仿,对照圣贤之语,“切己省察”以修正不足。儒家所说的知识学习包含六艺等基本技能和六经等文献典籍,以诵读研习经文句读为起点,至善不迁为大成。这种学习是全面的身心培养,让学习者在愉悦中养成向善、崇美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体人文道德素养。知识所包含的是人类共同的真善美与公平正义的原则,经典既然为学习者提供了正确的典范,诵习经典则可以敦促学习者正心诚意。通过读书时时诵习圣贤义理,接受熏陶,就可以“管摄此心”,使“此心不走作”,避免学习者受邪曲思想影响而偏离道德轨道。无论是朱熹还是陆九渊都极为肯定读书对于德性修养的“存养”之功。所以,通过知识学习,道德仁义无时无处不在地滋养着学习者的心灵,知识性学习最终落脚于完善自我。

二是在师友行范中默化。古圣先贤较为遥远,良师益友则是身边的榜样。儒家提倡“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在师友的引导之下随时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习者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处于良好的道德氛围之中,诱发个体的向善之心,使人良善的天性获得呵护培育。具体而言,要“里仁、以友辅仁、友其士之仁者”,乐多贤友,还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如此师友的德性品行就尤为重要。孔子再三强调:“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并指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学习者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道德精神自然彰显。

三是在意义信仰中践行。为了在知识学习与德性修养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儒家从理论层面来建构以学养德的学理基础,主张通过学习、认知天理来认识、确定、强化德性修养的信念。首先,强调性善,在道德情感上建立德性修养的基础。孟子的收放心、正人心、存心养性等主张奠定了内圣的理论基础。其次,强化认知,培养个体的道德判断力。格物致知通过穷究物理与天理,来提高学习者判断是非的能力。道德判断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学习和修养,使之转化为学习者的主观意愿。最后,建立信仰,自觉践履。强化认知之后,就能够自觉地树立道德信仰,确定学习方向,凭借信仰的热忱持续涵养德性。这就将知识从外在的导向转变成个体习惯与内心要求,并落实于日常生活及政事的践履上。

三、以学养德的当代启示

纵观儒学被普遍信仰的时代,以学养德的观念是一以贯之的。儒学实际上成为一种培养德性和完善人格的学问,引导着社会普遍的道德追求。近现代以来,儒学被现代学科体系拆分,德性修养目标因缺乏具体的学科载体而无所附丽,以学养德的整体性功能被分化。现代学科教育在专门之学上培养了许多学有专精的人才,却忽略了对人的身心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知识与德性的悖离,已经成为现代知识教育难以突破的瓶颈。

环顾当下,知识领域已出现了很多需要从道德维度进行检讨的问题。例如,学术剽窃和造假,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急功近利,制造伪学术成果,鱼目混珠,扰乱纯净的科学殿堂。又如,学术泡沫的大量产生。这些伪成果缺少实际的科学含量,不能为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任何推动作用,却炮制出了一片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假象,混淆视听。再如,专家大量出现,公共知识分子匮乏。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怀普遍淡化,甚至严重缺失,功利性目的成为主导。还有学术腐败、山头主义,等等,道德精神的最后一片净土——知识界已被攻城略地。这些都显示出当下道德危机的严重程度。理应为人类至善添砖加瓦的知识,如今成了物欲和利益的顺从的仆人。知识领域出现这些问题,显然是一些知识分子的道德出现了偏差。知识没有道德护航,人类的生存权益就会受到侵害。

而以学养德思想,正是在一切知识之中发现并弘扬人文道德,射箭不在于技艺的精准而在于“射求正诸己”,音乐的功用不在于娱乐而在于“致乐以治心”。以学养德的目标是良好人格的养成,是精神成人。所以,儒家以学养德思想的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始终以人为主体,始终凸显人性的尊严和道德的价值;在知识传承中,始终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始终强化人的社会责任。这些正是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却又被现代学科教育所忽略的人文素养。是故,以科学态度守护人文精神,以渊深学识滋养优良德性,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必需,也是人类前进的必然。

国学经典是民族精神传统的凝聚,是国人灵魂的故乡。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我们从《周易》《礼记》《论语》《孟子》《老子》《荀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曾文正公家书》几部经典中选取了适合大学生诵读的若干章节,分为“明德、劝学、修身、尊亲”四篇。编辑此读本,是希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传统的窗口,一片文化的土壤,为其播下读书的种子。通过诵读经典,体认古代仁人志士不断提高修养、磨砺自身的精神品格,激发我们见贤思齐的渴望。曾军2013年6月识于武昌寓所

明德篇

大学

《礼记》【题解】《大学》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代大儒朱熹(1130—1200)作《大学章句》,对《大学》的篇章次序进行了调整,并补写“致知在格物”章。此处遵从朱熹改后的顺序。朱熹认为《大学》篇共有经一章,传十章:传十章的前四章统论纲领旨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二程(程颢、程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都认为从《大学》篇可见古人为学次第,学者必由是而学。朱熹非常重视《大学》,一生不断修改对本篇的解释,直至去世前几日还在反复斟酌,时间跨度四十余年。朱熹的《大学章句》与他的《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一起,合名《四书章句集注》,取代五经,成为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影响极其深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乾坤二卦

《周易》【题解】古人称伏羲氏开始画八卦,至夏朝《易》称《连山》,殷曰《归藏》,然而其书久已失传。周文王作《卦辞》,谓之《周易》。周公作《爻辞》。孔子为之作《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谓之《十翼》,是为《易传》。《易》本是古代卜筮之书,它不可能是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它经历了阴阳概念的产生,八卦的创立,重卦,卦爻辞的撰写等阶段。《周易》中包含着深奥的变易之理,是我国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周易》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卦排列而来。在各卦的卦形符号体系中,“阳”用“—”表示,称为阳爻,“阴”用“--”表示,称为阴爻。六十四卦各卦均由六爻组成,据爻的位置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二、三、四、五和上,爻辞中“九”表示阳爻,“六”代表阴爻。各爻的称谓由表位置的“初”“二”等和表阴、阳的“九”和“六”两部分组成。乾卦、坤卦是《周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卦,其中体现的刚健进取、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直方大的精神品质,对中华民族文化品格影响极深。乾(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坤(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为仁由己

《论语》【题解】《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文前的数字是指本段选自《论语》的第几篇第几章,均依据杨伯峻《论语译注》,后类此。《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到西汉时期计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仁者爱人”,孔子之学又被称为“仁学”。此处选取了《论语》中孔子论仁的有关章节,体现了孔子仁学的丰富内涵。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尊礼崇德

《论语》【题解】孔子尊礼崇德。他倡导“克己复礼”的用意在于:用外在的礼约束个体的言行,从而涵养内在的德性。此处选取了孔子论礼与德的几个章节。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谦退之德

《老子》【题解】《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历史上为《老子》作注者甚多,最早的注解是《韩非子·解老》,后来重要的有晋王弼的《老子注》和西汉河上公的《老子章句》等。《老子》五千言,篇幅不长,论述精辟,意义丰富,思想深邃。老子在书中提出了作为万物本源的“道”的哲学观念,并直面现实社会,将这种天道用以指导人道,包括修身、治国等各个方面,主张俭朴收敛,虚怀若谷,谦下不争,无为而治,教诲君王少私寡欲而清静无为,循守大道而顺其自然,进而实现社会和谐与天下大治。他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道家理论体系。这里选了《老子》的部分章节。老子以“不争”、谦退的态度,表现出一种宽广、包容的大智慧。上善若水(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说善(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启,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上德不德(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大音希声(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玄同(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祸福相倚(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不争之德(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天网恢恢(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有余补足(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性善

《孟子》【题解】本文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孟子章句》。《孟子》一书本为儒家“亚圣”孟子(前372—前289)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集中记录了儒家思孟学派的思想观点和实践活动。南宋时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进行章句注解,即《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从此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权威教材,其影响更加巨大。《孟子》全书三万五千多字,共分七篇十四卷,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又分上、下。全书对“心性”“修身”“仁政”“王道”等问题都有精彩讨论,行文气势磅礴,充满思辨,情绪感染力强。朝夕研读之,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思想、品性、文学、历史等各方面素质。文前序号均依据杨伯峻《孟子译注》。心之四端【题解】本文选自朱熹《孟子章句》卷三《公孙丑上》第六章。在此段选文中,孟子集中阐述了儒家“心性”说的基本理论。人心天生具备四种“善端”,这正是人“性善”的源头。人最终之品性修养乃至社会国家之安定,都应从此源头处做起。

3·6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性之辩【题解】本文选自朱熹《孟子章句》卷十一《告子上》第一、二、三、四、五章。此段选文是孟子阐述儒家“性善”说的经典篇章。他通过与告子的辩论从“性”与“仁义”的关系、“性”字的含义、“性”与“人性”的关系、“仁义”内在还是外在等各个方面充分阐明了“性善”论的主要内容。通过较为通俗的论辩,不仅让道理深入浅出,而且出现了比喻、反诘、诱导等各种方式,显示出孟子超群的论辩才华。

11·1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11·2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11·3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11·4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欤?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11·5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求放心【题解】本文选自朱熹《孟子章句》卷十一《告子上》第八、十一、十二章。此段选文阐述了儒家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求放心”。既然人心中本有善端,则若不能为善,是丢弃了“本心”——“放心”。道德修养即是要将此“放心”找寻归来。

11·8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11·11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1·12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求仁【题解】本文选自朱熹《孟子章句》卷十一《告子上》第十八、十九章,卷十三《告子上》第三、四章。此段选文阐述了儒家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求仁”。包括“仁胜不仁”需要坚持,“求仁”应“反身由己”而非向外由人,以及由“亲—民—物”爱的对象的扩展道理。

11·18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1·19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3·3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13·45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知性知天【题解】本文选自朱熹《孟子章句》卷十三《尽心上》第一章、卷十四《尽心下》第二十五章。此段选文阐述儒家“心性”说的中心观点——尽心知性知天。“人心”“人性”之高贵正在于其与神圣之“天”相通。

13·1“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4·25(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不苟

《荀子》【题解】荀子(前298—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周、秦之际,名重一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弟子,事迹略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孟子倡言性善,专法先王,崇尚王道,重义轻利;荀子倡言性恶,兼法后王,王道与霸道并重,义利兼顾。一般认为孟子属内圣之学,荀子属外王之学。荀子的学说在儒者中流传很广。荀子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起初,荀子的作品以单篇流传,有三百二十三篇,西汉刘向校书的时候,将其整理校订,编辑成书,定为三十二篇,十二卷,当时称为《孙卿新书》。后来杨倞为其作注,将其编为二十卷,才更名为《荀子》。《不苟》是《荀子》的第三篇。荀子提倡君子之所作所为,应当以正当性原则,“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只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荀子强调诚,认为“君子养心莫于诚”,强调“诚心守仁”“诚心行义”“致诚”是荀子修养论的根本。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故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诗》曰:“物其有矣,唯其时矣。”此之谓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故曰:君子能则人荣学焉,不能则人乐告之;小人能则人贱学焉,不能则人羞告之。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谓矣。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能以义屈信变应故也。

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悫而法;见由则恭而止,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理,忧则静而理;通则文而明,穷则约而详。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知则攫盗而渐,愚则毒贼而乱;见由则兑而倨,见闭则怨而险;喜则轻而翾,忧则挫而慑;通则骄而偏,穷则弃而儑。传曰:“君子两进,小人两废。”此之谓也。

君子治治,非治乱也。曷谓邪?曰: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故君子者,治礼义者也,非治非礼义者也。然则国乱将弗治与?曰:国乱而治之者,非案乱而治之之谓也,去乱而被之以治。人污而修之者,非案汙而修之之谓也,去污而易之以修。故去乱而非治乱也,去污而非修污也。治之为名,犹曰君子为治而不为乱、为修而不为污也。

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势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

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