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4:32:26

点击下载

作者:李南方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继发性高血压/李南方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9332-0

Ⅰ.①继… Ⅱ.①李… Ⅲ.①继发性疾病-高血压-诊疗 Ⅳ.①R54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30217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继发性高血压

主  编:李南方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332-0/R·19333

策划编辑:赵慧楠

责任编辑:孙雪冰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序

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最常见的慢性病。由其伴发的心、脑、肾及血管损害,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主要病因,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特别是继发性高血压,积极纠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不但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而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所造成的负担。

继发性高血压,顾名思义,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当原发疾病根治以后,这种临床高血压的表现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对继发性高血压的明确诊断和治疗可以使这些患者免遭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同时摆脱终身抗高血压治疗的烦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新疆高血压研宄所在近十五年的高血压科研与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大量诊治继发性高血压的经验。作者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经多次讨论,历时3年,于2014年初完成了《继发性高血压》一书的编写。《继发性高血压》是一本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的综合性参考书,内容涉及内外科领域多种高血压相关的疾病。本书以临床实践为主,阐述继发性高血压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内科医师早诊早治和管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有助于对基层医师的教育,提高对继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通过大家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提高和日益发展的临床诊断技术,尽可能做到针对病因的治疗,更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继发性高血压》不仅适用于心血管专科医师,对其他医疗、卫生、保健等专业人员也有参考价值,很值得大家学习。2014年5月前  言

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我们知道高血压可分为原因不明、发生机制不清的原发性高血压和有因可循、病因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传统观念认为继发性高血压仅为5%~10%。但是,随着人们对高血压病因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致高血压是最为重要的继发性高血压,至少占成年高血压患者的3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仅有一部分合并有低钾血症,约占普通高血压患者的5%~15%。应该说所有的高血压都是有原因的,所谓的原发性高血压,那是我们还没有认识或还没有能力认识导致高血压的原因;高血压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的临床表现,是许多疾病病理生理过程中共同的中间环节;不同的高血压个体或人群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可能不同,同一个个体又有可能同时存在有多个升压机制。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往往隐匿而复杂,涉及心血管病、内分泌疾病、肾脏病、睡眠医学、精神心理疾病等多个学科,在各个学科中又处于边缘状态,由于临床分科细致,使得继发性高血压检出的报道例数与实际患病情况极不相称;而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的检出和针对病因的治疗,不仅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和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还可以根治高血压、大大减少病人长期治疗的医药负担;我们可以预想包含病因治疗在内的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才是高血压治疗的更高领地。

为此,我们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在长期从事继发性高血压诊断与鉴别、先后检出许多继发性高血压病例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和文献,并结合我们自己临床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撰写了这本《继发性高血压》,该书共计三篇二十九个章节。第一篇为高血压的机制及基础研究,涵盖七个章节,重点介绍高血压的形成及体液、神经等相关调节机制,为理解继发性高血压各疾病中高血压的产生机制奠定基础。第二篇继发性高血压总论,包括八个章节,从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分类及鉴别诊断的思路入手,详述临床医生如何通过对患者的病史特点、体格检查和基本实验室检查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从而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专科检查以获得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的诊断流程。第三篇系继发性高血压的各论,计十四个章节,详细描述了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其他肾脏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神经源及心理精神疾患导致的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性及外源性高血压,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近百种疾病的特点,特别是导致高血压机制以及规范化的诊治流程。旨在通过此书提高临床医生对继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认识。

尽管我们全体编写人员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继发性高血压实在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编写的过程更让我们感到自己对继发性高血压认识的肤浅和知识的有限,书中一定有许多错误和不足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历经近3年的努力,此书终于搁笔;借此,让我用最真诚的感激之心,向长期以来给予我和我的团队许许多多的关心、支持、鼓励和帮助的人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向长期以来与我携手并肩、甘苦与共,又为此书的编撰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心血的同伴们表示诚挚的敬意!李南方2014年5月 于乌鲁木齐Table of Contents第一篇 高血压基础及机制研究 第一章 血压的形成、调节及测量第二章 体液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第三章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第四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高血压第五章 内分泌代谢异常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第六章 血管活性物质与高血压第七章 基因变异与高血压第二篇 继发性高血压总论 第八章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思路和筛查策略第九章 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病理机制第十章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第十一章 肾功能检查第十二章 继发性高血压影像学及血管造影评价第十三章 动态血压及运动血压第十四章 多导睡眠监测及其数据分析第十五章 继发性高血压的基因诊断第三篇 继发性高血压各论 第十六章 肾实质性高血压第十七章 肾血管性高血压第十八章 其他肾脏疾病与高血压第十九章 内分泌性高血压第二十章 神经源性高血压及精神心理疾病与高血压第二十一章 心脏血管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第二十二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第二十三章 药物性和外源性高血压第二十四章 结缔组织病与高血压第二十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与高血压第二十六章 女性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二十七章 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第二十八章 难治性高血压第二十九章 其他类型继发性高血压插图第一篇 高血压基础及机制研究第一章 血压的形成、调节及测量第一节 血压的形成(一) 与血压有关的概念、定律

1.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系统共同组成的基本封闭的系统,简化模型就是泵和管道。其中管道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而心脏既是动力来源也是两套系统的连接点。心脏推动血液流动,并使其保持一定的压强,称之为血压。

2.血管

封闭的血管系统是血液流动的约束体,按功能将血管分为以下几类:弹性储器血管、分配血管、前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静脉血管、短路血管。其中,大动脉主要发挥弹性储器作用,是血液的缓冲池,使心脏间断的射血变成为血管系统中连续的血流,并能减少每个心动周期中血压的波动幅度;前阻力调节血流的阻力和所在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对血压的影响最大;后阻力血管决定毛细血管血压以及体液在血管内和组织间隙内的分配;毛细血管是血管内血液和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静脉是容量血管,在血管系统中起着血液储存库的作用;短路血管主要负责调节体温。

3.血流(blood flow)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一系列物理学问题属于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的范畴。血流动力学是流体动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血液作为一种液体,在一般情况下也遵循流体力学的一般原理,但血液循环是一个密闭管道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血液是一种含有血细胞和胶体物质的非理想液体,故其动力学有其自身特点。(1) 血流量(blood flow):

是指一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血管截面的血量,又称容积速度,常用ml/min或L/min来表示。血液能在血管内流动,是因为血管两端存在着压力差。根据欧姆定律,在稳恒条件下,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势差成正比,与一异体电阻成反比。这定律同样适用于血流动力学,即在一定条件下,血流量(Q)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P)成正比,与血流阻力(R)成反比,即Q = △P/R

泊肃叶定律:Poiseuille研究了液体在管道系统内流动的规律,指出单位时间内液体的流量(Q)与管道两端的压力差(P−P)以12及管道半径(r)4次方成正比,与管道的长度(L)和液体的黏滞性(η)成反比,可用下式表示

该公式即为泊肃叶定律(Poiseuilles law)。由于上述两式左边相等,右边消去△P,即可得到血流阻力R。(2) 层流和湍流:

流体力学根据流体的流动方式将流体分为层流(laminar flow)和湍流(turbulent flow)两类。在层流的情况下,液体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都一致,与血管的长轴平行;但各质点的流速不相同,在血管轴心处流速最快,越靠近管壁,流速越慢。因而可设想血管内的血液由无数层同轴的圆柱面所构成,在同一层的液体质点流速相同,由轴心向管壁,各层液体的流速依次递减。泊肃叶定律适用于层流的情况。当血液的流速加快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湍流,此时血液中各个质点的流动方向不再一致而出现漩涡。在湍流的情况下,泊肃叶定律不再适用,血流量不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而是与压力差的平方根成正比。关于湍流的形成条件,Reynolds提出一个经验公式,即

式中V为血液在血管内的平均流速,单位为cm/s,D为管腔直径,3单位为cm,ρ为血液密度,单位为g/cm,η为血液黏滞度,单位为3dyn•s/cm,也称泊,Re为Reynolds常数,无量纲。一般当Re数超过2000时,就可发生湍流。由上式可知,在血流速度快,血管口径大,血流黏滞度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湍流。在生理情况下,心室腔和主动脉内的血流是湍流,其余血管系统中的血流都属层流。但在病理情况下发生血管狭窄时,局部血流加速,其下游可出现湍流,并可在相应的体表处听到杂音,故临床上用血管杂音来推测是否存在血管狭窄。(3) 血流阻力: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血流阻力(resistance of blood flow)。血流阻力的产生是由于血液流动时因摩擦而消耗能量,并转变为热能,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压力逐渐降低。在湍流情况下,血液中各个质点不断变换流动方向,故能量消耗较层流时多,血流阻力也较大。血流阻力一般不能直接测量,需通过计算得出。在层流状态下,血流量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与血流阻力R成反比,可用下式表示:

如果比较上式和泊肃叶定律的方程式,则可写出计算血流阻力的方程式,即

这一公式表示,血流阻力与血管的长度和血液的黏滞度成正比,而与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由于血管的长度变化很小,因此血流阻力主要由血管口径和血液黏滞度决定。对于一个器官来说,如果血液黏滞度不变,则器官的血流量主要决定于该器官阻力血管的口径。当阻力血管的口径增大时,血流阻力将降低,血流量就增多;反之,当阻力血管的口径缩小时,血流阻力则增大,器官血流量就减少。机体调节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配就是通过控制各器官阻力血管的口径而实现的。(4) 血液黏滞度(blood viscosity):

是决定血流阻力的另一因素,全血的黏滞度为水的4~5倍,血液黏滞度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血细胞比容:一般而言,血细胞比容是决定血液黏滞度最重要的因素。血细胞比容愈大,血液黏滞度就愈高。

2) 血流切率:在层流情况下,相邻两层血液流速之差和液层厚度的比值,称为血流切率(shear rate)。匀质液体的黏滞度不随切率的改变而改变,这类液体称为牛顿液(Newtonian fluid),是理想液体。血浆属于牛顿液。非匀质液体的黏滞度随切率的减小而增大,这类液体则称为非牛顿液(non-Newtonian fluid),全血就属于非牛顿液。当血液在血管内以层流方式流动时,红细胞有向中轴移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轴流(axial flow)。当切率较高时,轴流现象更为明显,红细胞集中在中轴,其长轴与血管纵轴平行,红细胞移动时发生的旋转以及红细胞相互间的撞击机会都很少,故血液黏滞度较低。在切率较低时,红细胞向中轴集中的趋势被红细胞相互间的碰撞所对抗,血液黏滞度则较高。当血流速度很低时,红细胞有发生聚集的趋势,此时血液黏滞度将明显增高。

3) 血管口径:血液在较粗的血管内流动时,血管口径对血液黏滞度不发生影响。但当血液在直径小于0.2~0.3mm的微动脉内流动时,只要切率足够高,则在一定范围内血液黏滞度将随血管口径的变小而降低。这一现象称为Fahraeus-Lindqvist效应,对机体有明显的益处,可大大降低血液在小血管中流动的阻力。

4) 温度:血液黏滞度可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人体的体表温度比深部温度低,流经体表部分时黏滞度会升高。如果将手指浸在冰水中,局部血液的黏滞度可增加2倍。(二) 血压定义

血压(blood pressure)是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单位面积的侧压力,或者说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强,单位是千帕(kPa)或者毫米汞柱(mmHg),两者换算关系是1mmHg = 0.133kPa。在循环系统内,可以测动脉血压、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血管压、心室腔内压力等,如果无特殊说明,血压就是指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由于管径不同,循环系统内各处血压差异很大,通常血压是指肱动脉的压力(人们习惯说“压力”,按照国际标准化命名应该称作“压强”)。(三) 动脉血压的形成

血流的动力来源于心脏,心脏泵血产生血液的动能和势能,动能推动血液流动,势能对抗外周阻力(peripheral resistance)。动能的可观测指标就是流速,势能的外在表现就是血压。由此可见心脏泵血是血压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血压的动力来源。其次,必须有约束血液的管腔,即封闭的血管系统,有其提供外周阻力;另外,必须有一定的循环血量,保证血管是充盈的。考虑到心脏泵学是脉冲式的,所以血管必须有一定的弹性,特别是连接心脏的大血管,它就像一个能量缓冲池,心脏收缩时弹性血管存储能量,使血压不至于上升太高,心脏舒张时弹性血管释放能量,使血压不会降的太低,维持血液持续流动。最后是单向阀,对动脉血压影响较大的是主动脉瓣,对全身循环系统来说还应当包括其他的心脏瓣膜和静脉瓣,它们一起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以免做无用功。(四)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如上所述血压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心脏泵血、外周阻力、血液充盈、血管弹性等。凡是能影响血压形成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1.心脏泵血

心脏射血量和射血频率对血压的影响最大。常用的心脏射血量的指标是搏出量(stroke volume),即每搏射出的血液量。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搏出量增加则收缩压增高,故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搏出量的多少。心率增加时心脏的收缩期变化不大,舒张期缩短明显,故舒张器流向外周的血液量减少,舒张压增高,收缩压也升高,但不如舒张压增高明显。所以心率增加,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减小,心率减慢,脉压增加。

2.外周阻力

阻力主要来源于小动脉和微动脉。外周阻力增加,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增高,但舒张压增高更明显,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硬化、狭窄和痉挛是造成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是高血压的病理基础。眼底动脉可以很方便地显示全身小动脉的情况,用以评价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

3.血液充盈

动脉系统大约占全身血容量的20%,静脉系统占全身血容量的75%,毛细血管占全身血容量的5%。平均循环充盈压:当心脏停搏,血液停止流动,动脉压降低,静脉压升高,当两者数值相等时即为平均循环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大约7mmHg左右。平均充盈压与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有关。正常情况下,两者是相互适应的,平均循环充盈压不变。但在病理情况下,如大失血时,循环血量不足,平均循环充盈压降低,血压降低,出现休克;过敏性休克时,血管床扩张,血管系统容量扩大,平均循环充盈压降低,血压降低,出现休克;摄入钠盐过多,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醛固酮过度分泌,造成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放血疗法和利尿剂的降压原理就是减少血容量。

4.大血管弹性

心脏射血是间断地或者说是脉冲式的,而外周血流却是连续的,中间的转换有赖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由于外周阻力的存在和大血管有弹性,当心脏射血时,大约只有1/3的血液流向外周,2/3的血液暂时储存在大血管,并形成一定的压力势能,当心脏舒张时,血管弹力推动血液继续流动。这样一方面缓冲了血液的流速和压力,减少了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差值;另一方面使脉冲血流变成连续血流。大动脉弹性减低,脉压增大,最常见于老年动脉硬化。

5.主动脉瓣

正常情况下,主动脉瓣在心脏的收缩期开放,在舒张器关闭,其单向开放性,保证血液只能由左心室流向升主动脉,而不能反向流动。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射出的血液部分又返回左心室,造成心脏做无用功,且脉压变大;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是主动脉瓣狭窄,血液不能顺畅地通过主动脉瓣射向主动脉,造成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

6.其他

除了个体差异外,性别和年龄对血压也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更年期前,女性血压水平较同龄男性低,更年期后两者无明显差异,女性高血压往往在更年期起病。年龄与血压成正相关,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逐渐升高,所以高血压病又称为老年病。另外,血压还有昼夜节律,全天血压值整体趋势呈勺型,上午6~8时及下午4~6时各有一个高峰,晚上8时以后血压逐渐下降,凌晨2~3时达到最低值。如果人为或者病理原因干扰睡眠,血压节律发生变异,血压将会升高。血压还与季节有关,夏季血压较冬季低,可能与气压、气温有关。(五) 测量方法

根据测量方法不同,分为直接测压和间接测压,直接测压就是经动脉穿刺进入动脉内用压力探头直接测血管内压力;间接测压就是用袖带加压阻断动脉血流,间接用袖带内压力反映动脉压。(六) 正常值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力增高,在收缩中期达到最大值,此时的动脉血压称为收缩压。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舒张末期动脉血压将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pulse pressure),简称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可以通过血压曲线面积的积分来精确计算,粗略估算公式,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 + 1/3脉压 = 1/3收缩压 + 2/3舒张压。

一般说的动脉压是指主动脉压,因为在大动脉中血压的落差较小,方便起见,通常将上臂测得肱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为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平均动脉压接近100mmHg。一般健康成人血压小于140/90mmHg,当前各国依此为界点判定成人有无高血压。第二节 正常血压的生理调节

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各器官组织的代谢水平不同,对血流的需要也不同,机体内的神经和体液机制可以对心脏和血管的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各器官和组织对血流的需要,协调地进行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配。血压调节指机体通过神经性和体液性调节机制,使血压改变,从而提供给机体及各器官组织的血流与不同代谢需要和适应,以保证各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进行。对于心脏来说,主要是改变心率及收缩力,从而改变心输出量;对血管来说,是改变它的口径;主要改变微动脉的口径引起外周阻力的变化,改变微静脉与静脉的口径导致回心血量的变化,改变特定器官的口径,以引起循环血量改变或血液的重新分配。一、 体液调节

在参与动脉血压调节的体液因素中,有些是通过血液携带的,可广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有些则在组织中形成,主要作用于局部的血管,对局部组织的血流调节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儿茶酚胺、抗利尿激素以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等。(一)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1.经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近球细胞合成和分泌一种蛋白酶称肾素。血浆的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血管紧张素Ⅰ。后者在血浆和组织中尤其是肺血管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下水解,产生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在血浆的组织中的氨基肽酶作用下水解,成为血管紧张素Ⅲ。血管紧张素Ⅲ脱去一个氨基酸生成六肽的血管紧张素Ⅳ。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可在脯氨酰肽链内切酶和脯氨酰羧肽酶作用下形成Ang(1-7),继而在氨基肽酶和中性内切酶作用下生成AngⅣ。AngⅢ缩血管作用较弱,但能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释放醛固酮。以上所述的过程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

RAAS在维持体液平衡和调节血压中起重要作用,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RAAS是很重要的因素,而AngⅡ又是中心环节。AngⅡ的升压机制包括以下几点:(1) AngⅡ可直接促进全身微动脉收缩,使血压升高。也可促进静脉收缩,使回心血量增加。(2) AngⅡ作用于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上的突触前AngⅡ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增多。(3) AngⅡ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一些神经元,使中枢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降低,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加强;并促进神经垂体释放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因此,AngⅡ可通过中枢和外周机制,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4) AngⅡ可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后者可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并使细胞外液量增加。(5) AngⅡ可使下丘脑通过神经垂体释放血管升压素,引起口渴感,增加饮水,且血管升压素在生理浓度情况下只具有抗利尿效应,从而减少尿液生产,增加循环血量。(6) AngⅡ还直接作用于肾脏,使肾血管收缩,且出球小动脉收缩较入球小动脉更明显为主,故流经肾小球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滤过分数下降,导致皮质血流增加造成对NaCL重吸收增加,使尿液生成减少,体液量增加,这也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图1-1)。图1-1 RAAS升压机制

2.RAAS新成员

最近研究发现了这一系统的许多新成员,包括糜蛋白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Ang(1-7)]和Apelin血管紧张素受体样受体(或称血管紧张素受体AT1相关的受体蛋白)等对血压的调控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 糜蛋白酶:

大量研究发现,糜蛋白酶广泛地存在于心血管系统,是心脏和血管AngⅡ生成的主要酶。人心脏(>80%)和主动脉(>60%)的大部分AngⅡ是由肥大细胞糜蛋白酶介导产生的,并且糜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和组织蛋白酶G等丝氨酸蛋白酶生成AngⅡ比ACE的效率更高,特异性更强。在正常人主动脉大多数AngⅡ生成(82%)是糜蛋白酶依赖性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局部AngⅡ形成增加,而且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动脉大多数AngⅡ的生成(90%)也是糜蛋白酶依赖性的。因此,RAS中的糜蛋白酶在调控血压,参与心肺血管重构,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血管紧张素(1-7):

Ang(1-7)是RAS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作为一种血管舒张因子可能参与了ACEI降压作用和靶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认为,Ang(1-7)是ACE羧基末端区域的抑制剂,与AngⅡ具有反向调节作用。Ang(1-7)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利钠利尿,抑制心肌肥大,抑制VSMC、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氧化应激,刺激纤溶酶原活化因子抑制剂-1生成和血小板聚集,并作为一个抗炎症因子发挥作用,在体内外均有拮抗AngⅡ的活性。此外,Ang(1-7)还可通过依赖一氧化氮(NO)机制,在局部激肽和AT受体参与下,2减少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发挥对血压的中枢调控作用。有研究者认为,Ang(1-7)可能是一个内源性AngⅡ抑制剂,因此建立了RAS血管紧张素肽活性的“两臂学说”:生化轴线“臂”表示ACE降解AngⅠ生成AngⅡ经典公认的升压过程;另一个“臂”表示依赖于ACE2活性的从共同前体AngⅠ生成Ang1-7的抗高血压过程。两者共同参与血压的调节。(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

ACE2是一种Ⅰ型膜内在蛋白,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在心脏、肾脏、视网膜、子宫、胎盘和胃肠组织中高度表达。ACE2与ACE分子结构十分相似,两者在金属蛋白酶的催化区约有42%的同源性,不同的是ACE2仅含有1个催化区。与二肽酶的ACE不同,ACE2属于羧肽酶,仅在其底物C-末端脱去单个氨基酸。水解部位多位于脯氨酸和疏水氨基酸之间。ACE2的活性可被乙二胺四乙酸(EDTA)抑制,但不被经典的ACEI缩抑制。研究发现,ACE2与ACE在功能上存在相互平衡。ACE与ACE2之间的关系一旦失衡,将使体内血压改变。在ACE2相对缺乏状态,AngⅡ作用占优势,可以导致血管收缩增强,引发高血压。而ACE2表达充足时,Ang (1-7)舒血管效应与AngⅡ缩血管效应势均力敌,体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当ACE2过表达或其活性过度增高情况下,可能引发低血压。ACE2基因在维持心血管功能和血压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ACE2和能通过直接对抗ACE与AngⅡ作用、促进Ang(1-7)的生成、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增加NO释放等多种途径实现其对血压的调控作用。(4) 血管紧张素受体AT1:

相关的受体蛋白(putative receptor protein related to the angiotensin receptor AT1,APJ),或称血管紧张素受体样受体(Apelin)是一种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oGPCRs)。oGPCRs是指尚未找到天然配体的或不清楚内源性配体物质的GPCRs。它具有降低血压、减少ADH释放、促进摄食饮水、促进细胞增殖迁移、调节中枢与外周免疫功能、调节垂体激素释放和生物节律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成熟Apelin肽、preproapelin与AngⅡ、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序列和组织分布部位极为相似,从而使Apelin-APJ系统与ACE2、RAS(AngⅡ/AT1受体)紧密联系起来,推测Apelin具有稳定血压和平衡水电解质等生理效应。(二) 儿茶酚胺

人体产生的儿茶酚胺主要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三种。交感肾上腺能神经是通过其末梢释放的NE作用于心脏和血管的受体而发挥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取决于心脏、血管平滑肌上α、β受体分布的情况。α受体分布在几乎所有的血管平滑肌,α受体激动后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心肌主要是β受体,骨骼肌和肝的血管上以β受体为主,β受体激动后可使12血管舒张,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NE主要激活α受体,Ad可激活两者,但对α受体的作用不如NE的强,对β受体作用远比NE的强。

多巴胺除可作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前体物质外,还可以在机体单独作用,通过其受体发挥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多巴胺受体分为D、D类两个亚家族。D类受体(包括D、D亚型)与刺激型G12115蛋白(G、G)偶联,刺激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D类受体(包xsolf2括D、D、D亚型)与抑制型G蛋白(G、G)偶联,抑制腺苷酸234xio环化酶、调节钙离子、钾通道活性。刺激D类受体可通过扩张血1管、利尿排钠、调节肾脏和血管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对血压水平发挥一定的作用。

最近对D类受体研究发现,D受体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24挥重要作用。D受体在视网膜、心脏及肾脏均有表达。在大鼠肾4脏,D受体mRNA在皮质集合管(CCD)和髓质集合管(MCD)上4皮细胞表达丰富,并发现D受体可抑制血管加压素介导的钠重吸4收。大鼠肾小球旁器细胞、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中,亦有D受体mRNA表达。在外周血管,D受体主要在动脉外膜和外中膜结44合处表达,尤其是肾脏入球和出球小动脉,运用免疫染色技术发现肾脏失神经支配后,D受体在血管中消失,提示D受体在血管前结合44处表达,这与其发挥对血管的调控作用有关。肾脏D受体通过影响4肾脏的多种生理效应参与对血压的调节。在大鼠肾皮质集合管,D4受体可拮抗血管加压素和醛固酮介导的水钠重吸收;在兔肾皮质集合管,D受体亦可抑制钠转运;多巴胺D受体在肾小球旁器和集合管44细胞也有表达,其活性改变可影响钠水代谢,上述研究提示D受体4通过调节肾小管钠水重吸收功能影响血压水平。Bek等研究发现D受4++体可抑制ATR的表达和功能、抑制Na-K-ATPase活性,从而发挥调1节血压作用。(三) 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即血管加压素(AVP),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及室旁核分泌的一种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储存并释放入血。ADH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它是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的ADH受体而发挥作用的。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生理情况下调节ADH释放的重要因素。在正常情况下,ADH主要起抗利尿作用。但在失血或其他伤害性刺激导致血容量减少或血压降低都可以刺激ADH释放增加,进而使血管平滑肌收缩,来维持动脉血压。ADH对血管平滑肌收缩作用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①直接激活V1受体AVP能直接作用于V受体,结合后与Gq/11偶联,激活磷脂酶C 1(PLC),使4,5-二磷酸肌醇水解为1,4,5-三磷酸肌醇(IP)与二3酯酰甘油(DAG),这些第二信使激活蛋白激酶C(PKC),使肌浆网2+2+2+中储存的Ca释放到细胞质中,同时Ca储存的空虚又刺激Ca通2+2+道开放引起更多细胞外Ca进入细胞,从而引起细胞内Ca浓度升+高,导致血管收缩。②抑制ATP敏感的K通道(K)血管平滑肌ATP+细胞的膜电位在调节动脉血管张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K通道的开+2 +放使K大量外流,导致细胞膜超极化,电压门控Ca通道关闭,2+Ca进入细胞减少,从而引起血管舒张以及传统血管加压药的血管收缩作用减弱。③抑制NO的产生Umino等研究AVP对一氧化氮(NO)及可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应用白细胞介素(IL)-1β和脂多糖(LPS)刺激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NO,发现亚硝酸盐(NO的一个稳定的终产物)含量在注射AVP后明显下降,iNOS mRNA表达及蛋白质合成均降低,并且发现此抑制作用发生在iNOS mRNA转录水平以前,能被V1受体拮抗剂及PKC抑制剂所逆转,而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和PKC激动剂则不能。因此,AVP能通过激活V1-PKC通路抑制iNOS mRNA转录,抑制细胞因子诱导的NO产生,从而引起血管收缩,提高MAP,其机制详见图1-2。(四) 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血管内皮在调节血流和血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已证实,血管内皮能生成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或收缩。

1.血管内皮生成的舒血管物质

血管内皮生成的舒血管物质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rostacyclin)。(1) 一氧化氮:

体内的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NO synthase,NOS)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最终生成NO。目前已知有3种一氧化氮合酶的亚型。第1种亚型称为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第2种亚型称为可诱生型(iNOS),主要存在于激活的巨噬细胞。第3种亚型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许多生理和化学因素可刺激NO的合成。图1-2 抗利尿激素升压机制

NO在维持血管张力的恒定和调节血压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①NO是一种很强的舒血管物质,能降低全身平均动脉压、控制全身各种血管的静息张力、增加肾血流量等。其机制可能是NO激活血管平2+滑肌内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升高cGMP浓度,降低游离Ca浓度,使血管舒张。②NO还具有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的作用,在高血压的发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的结构与功能最先被破坏,而NO能抑制氧自由基产生,防止白细胞、血小板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聚集,抑制血管增生,起保护作用。(2)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

PG是一族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其前体是花生四烯酸或其他二十不饱和脂肪酸,全身各部的组织细胞几乎都含有生成PG的前体和酶,因此都能产生PG。PG主要分为5类,分别命名为PGA、PGB、PGC、PGE和PGF,其五元环的共同特点是8和12位侧链都互为反式。环氧合酶(COX)是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COX将花生四烯酸氧化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化物PGG和PGH;PGH在前列腺素合222酶(PGIS)的作用下合成PGI;在血栓素合酶(TXS)的作用下合2成TXA。PGI和TXA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PGs代谢产物。近年来大222量研究发现,TXA具有很强地使血小板凝聚和动脉收缩作用,而2PGI,则有很强地抑制血小板凝聚和舒张动脉作用,两者作用恰恰2相反。目前难以测定,TXA及PGI实验中常用其代谢产物TXB和6-222酮-前列腺素F1a反映其水平。TXA/PGI系统在维持血管紧张性方面22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正常情况下,二者的代谢、消长维持着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维持着血管平滑肌一定的紧张性,见图1-3。

PG调节血压的机制有以下几点:

1) 通过影响肾血流动力学而调节血压:PG能调节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PGI与PGE能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其扩张血管的作22用,而PGF具有缩血管作用。2

2) 影响肾素的释放调控血压:PGI和PGE可促进肾素分泌,22PGE还可以扩张肾血管。

2图1-3 PG的调压机制

3) 调节水盐代谢:PGI可促进水钠排泄而减少血容量,降低血2压。

2.血管内皮生成的缩血管物质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多种缩血管物质总称为内皮缩血管因子,代表为内皮素。

内皮素(endothelin,ET)由21种氨基酸组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白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亦可产生部分ET。人及哺乳动物体内有ET-1、ET-2、ET-3三种异形肽,其中ET-1活性最强。ET是至今为止所知的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缩血管肽类物质。目前认为,内皮素对血管的作用可能是先短暂降压,后持久升压,当内皮素与血管内皮细胞接触后,先作用于ET受体,引起短暂的血管舒张,随后即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B上的ET受体,通过磷脂酶C,使二磷脂酰肌醇水解为三磷酸肌醇和A2+2+二酰甘油,进而促使基质网释放Ca,大量Ca内流,从而导致血管平滑肌强烈收缩。ET还具有促进AngⅡ释放的作用,而AngⅡ浓度升高又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更多的ET,呈正反馈调节,使缩血管效应更强。(五) 脑钠肽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利钠肽类的一种肽类激素,在人类的心脏组织中BNP的含量远多于脑组织,在房间隔、房室瓣、主动脉、肺动脉壁等处也有发现,BNP在左右心房的含量最多,其中右心房含量约为左心房的3倍,心室内BNP的含量约为心房的1%~2%,心房储存的BNP远多于心室却分泌的量很少,致使外周血中60%的BNP由心室分泌。BNP是较早发现的心源性激素。

BNP与血压有关的机制包括以下几点:

1.降低血压 对交感神经系统的拮抗作用,舒张血管平滑肌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也可使搏出量减少,心率减慢,故心输出量减少。

2.利钠、利尿和调节循环血量 对RAAS的拮抗作用,选择性+舒张肾动脉,提高肾血流量,并抑制肾内髓系统对Na转运,从而表现出强大的利尿、利钠作用,其作用为呋塞米(速尿)的500~1000倍。

3.BNP还具有对抗内皮素和交感系统等缩血管作用。

综合以上三点,BNP在利尿的同时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减少循环血量,使血压下降。(六) 缓激肽

血管内皮可产生缓激肽,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是一个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参与了许多方面的功能活动。激肽是一类具有舒血管活性的多肽类物质,它是由体内血浆、腺体中的激肽释放酶释放到周围组织,激活激肽原,产生一个十肽的血管舒张素,血管舒张素再脱去一个氨基酸,变成缓激肽。缓激肽具有强烈的舒血管效应,它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在循环血液中,血管舒张素和缓激肽参与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使血压降低。它还可促进血管内皮释放NO、PGI、ATP等。2(七) 组胺

组胺(histamine)是由组氨酸在脱羧酶作用下产生的。许多组织尤其是皮肤、肺及肠黏膜的肥大细胞中含组胺。当组织受到损伤或发生炎症和过敏反应时,均可释放组胺。它具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并引起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漏入细胞间隙,导致局部组织水肿。二、 神经调节

血压的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血管运动中枢及心血管反射等来调节的。(一) 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系统的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心迷走神经。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支配心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胸段(T~T),在星状神经15节或颈上和颈中神经节更换神经元,换元后的节后神经纤维组成心脏神经丛,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右侧的心交感神经纤维主要支配窦房结,作用是引起心率加快;左侧的心交感神经纤维主要支配房室交界,作用是加强心肌的收缩力。

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维胆碱能神经元,其末梢释放递质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节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胆碱能N受体结合,引起节后神经元兴奋。节后神经元为肾上腺能神经元,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它主要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房室交界处的传导加快。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支配心脏迷走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节前神经纤维下行进入心脏,与心内神经的细胞发生突出联系。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心室肌只有少量的迷走神经纤维支配。右侧心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占优势;而左侧迷走神经则对房室交界的作用占优势。但与心交感神经相比左右两侧心脏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的差异不如心交感神经支配的差异显著。右侧迷走神经主要影响窦房结,左侧心迷走神经对房室交界的影响较明显。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引起心率减慢。心房及收缩减弱、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3.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明,心脏中存在多种肽能神经纤维,如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阿片肽(opioid peptide)等。这一事实说明这些肽类递质可能参与对心肌和冠状血管活动的调节。如VIP对心肌有正性变力作用和舒张冠状血管的作用,CGRP有加快心率的作用等。现在已知一些肽类递质可与其他递质,如单胺和乙酰胆碱在同一神经元内共存,并共同释放,但目前对分布在心脏内的肽能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二) 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人体绝大多数血管平滑肌都接受自主神经的支配,它们的活动是受神经调节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上很少有神经纤维分布,其舒缩活动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影响。支配血管平滑肌的神经纤维可分为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纤维。

1.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

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又称为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其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胸、腰段的中间外侧柱内,为胆碱能神经元;节后神经元位于椎旁和椎前神经节内,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平滑肌细胞有α和β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后,可血管平滑肌收缩;与β受体结合后,则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能力比与β受体结合能力强,因此缩血管纤维兴奋时主要引起缩血管效应。

机体内多数血管仅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单一神经支配。在安静状态下,交感缩血管纤维持续发放低频率(1~3次/秒)的神经冲动,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维持一定的血压。当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增强时,血管平滑肌进一步加强;而当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降低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程度减弱或使血管舒张。

2.舒血管神经纤维

机体内大部分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只有少数器官(如骨骼肌、消化道、外生殖器等)的血管既接受交感舒血管纤维的支配又接受副交感舒血管纤维的支配。一般情况下,舒血管纤维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不大。(1)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支配骨骼肌的微动脉。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血管平滑肌上的M胆碱能受体结合使血管舒张。这类神经支有在情绪激动或剧烈肌肉运动时才发挥作用。(2)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只分布在少数器官的血管。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也是乙酰胆碱,与血管平滑肌上的M胆碱能受体结合使血管舒张,此作用对外周阻力影响小,只对所支配器官血流量起调节作用。另外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所致的轴突反射,也对引起局部微动脉扩张,使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三) 心血管中枢

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各种神经反射来实现的。在生理中将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为心血管中枢,既往的研究已证实,延髓及脑桥下三分之一部分的网状物质在血管活动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此部分称为血管运动中枢。此部分将副交感神经发出的冲动由迷走神经传入心脏,同时将交感神经发出的冲动经脊神经和外周交感神经传至几乎所有的动脉和静脉。

1.血管收缩区

位于延髓头端腹外侧部,它们的轴突下行至脊髓的中间外侧柱。神经元兴奋时能引起心交感神经纤维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紧张性活动。

2.舒血管区

位于延髓尾端腹外侧部的神经元。它们兴奋后可抑制该部神经元活动,使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血管舒张。

3.传入神经接替站

延髓孤束核的神经元接受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和心脏感受器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信息,并发出冲动至延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以影响心血管活动。(四) 心血管反射

中枢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

1.压力感受器反射

压力感受器主要位于颈部、胸部的大动脉管壁中,在这些压力感受器中,最重要的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它们的适宜刺激是对动脉的机械牵张。在一定的范围(60~180mmHg)内,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血压、动脉管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当动脉压突然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其传入延髓中枢的神经冲动频率明显增多,使延髓头端腹外侧部神经元的紧张性降低,从而使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传出冲动减少,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2.化学感受器反射

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有特殊感受装置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当血液中化学成分改变时,如缺氧、CO分压升高、H浓度2等升高,这些感受器兴奋,故称为化学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兴奋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至延髓孤束核,引起延髓内呼吸神经元和心血管活动神经元活动的改变,致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脑和心脏血流量增加,而腹腔内脏和肾脏血流量减少。

化学感受性反射平时对心血管活动调节作用并不明显。只有在缺氧、窒息、失血、血压过低和酸中毒等情况下才起作用。

3.心肺感受器反射

在心房、肺循环中的大血管壁上存在着许多感受器,总称为心肺感受器。这些感受器类似于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等压力感受器,但由于起处在循环系统压力较低的部位,故又被称为低压感受器。低压感受器在维持血压稳定、减少血压波动幅度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低压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经迷走神经进入中枢。其适宜的刺激为机械牵张和化学刺激。大多数心肺感受器兴奋时引起的效应是使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和尿钠排出量增加。

4.中枢缺血反应

当脑血流量明显减少以致脑部营养缺乏时,血管运动中枢可对缺血直接作用,引起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性显著增高,外周血管强烈收缩,血压迅速升高,此即中枢缺血反应。其机制目前认为与中枢缺血引起脑内细胞代谢产物堆积,如CO、乳酸等其他酸性代谢产物刺激2血管运动中枢所致,中枢缺血反应主要在某些应激情况下发挥其调节作用。

总之,人体血压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多种机制参与的过程,但主要仍然是依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的。第三节 血压测量方法及原理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管壁的压力。它既是生命的体征,也是反映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的生理参数,同时也是诊断高血压的唯一指标。因此,血压测量就成为临床上必然的、频繁的、常规的和非常重要的一项体检项目。一、 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史(一) 直接血压测量技术

直接血压测量技术也称有创血压测量技术,它是人类最早建立的一种血压测量技术。早在17世纪解剖学始祖William Harvey就发现“血液是在一个关闭系统中循环着”,1733年,英国生理学家蒂芬·黑尔斯(Stephen Hales)为一匹14岁的母马施行了左腿动脉血压测量术。该血压测量术的建立,不仅标志着直接血压测量技术—导管术的开始,而且开创了人类血压测量的先河。他首先将马的左腿动脉进行结扎,然后在距离腹部约7.6cm处进行了动脉切开术,紧接着将预先准备好的鹅的气管的一端插入切口,另一端与铜管连接,铜管的另一端与一支长玻管相连接。当动脉结扎被打开时,动脉内的血液迅速流入外接管道内,血柱高达2.5m,并随马的心脏搏动而上下波动。蒂芬·黑尔斯依据玻璃管内血柱的高度和波动情况监测到了马左腿动脉血压值及其波动情况。但此血压测量方法需要较长的玻璃管,操作非常不便。1828年法国物理学家吉恩·伦纳德·麦瑞·泊肃叶(Jean Leonard Marie Poiseuille)设计出了“U”形汞压力计,汞的引入大大缩短了血压测量装置中玻璃管的长度。同时,泊肃叶还将mmHg规定为血压的计量单位。1847年,德国生理学家卡尔·弗雷芮克·威廉·路德维格(Carl Friedrich Wilhelm Ludwig)在泊肃叶的基础进行了血压测量装置的改进,他在“U”形压力管内装上象牙浮,并在浮子的上方连接了一根羽毛管,后者可以在一个转动的鼓上画线,不断记录血压的变化。该记录方法成为实验生理学方法学的一大进步。目前,此法在一般急性动物实验中仍广泛使用。1856年,巴黎外科大夫菲屋瑞(Faivre)率先把直接血压测量技术应用于人体血压测量,但因患者无法接受技术带来的创伤性等原因,人体的直接血压测量技术在当时未被广泛接受。直到1950年,直接血压测量技术才真正被临床所接受。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血压测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原始的压力计管和描波器已被先进的传感器和复杂的电子系统所取代。直接血压测量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而可靠的技术。(二) 间接血压测量技术

间接血压测量技术也称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它的研究早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但比较完善的人体间接血压测量技术和装置的出现是在19世纪80年代初。1881年,奥地利医师撒母耳·齐格弗里德·卡尔·里特·万·巴斯克(Samuel Siegfried Karl Ritter von Basch)发明了一套用于人体血压测量的无创血压测量装置。该血压测量装置由装满水的橡胶袋、充满水银的压力球以及一个中空的直立的玻璃管组装构成。测量血压时,操作者用橡胶袋压迫被检测者的桡动脉,同时触摸其桡动脉的搏动,并观察玻璃管水银的高度。当桡动脉波动消失而后再次出现时,记录水银柱的高度,以此测得桡动脉收缩压的大小。1896年,意大利医生西匹恩·里瓦·罗克西(Scipione Riva Rocci)发明了用缚带压迫动脉指压法测量收缩压的方法,是将充气的袖带与汞流体压力计连接起来测量血压的方法,在这之前有些人曾用各种方法间接测量人的血压均未成功。西匹恩·里瓦·罗克西用没有伸缩性的材料包绕一条宽约5cm的橡胶带后缠绕受检者上臂一周,通过附着在橡胶带上的橡胶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压迫血管,内直到不能触及桡动脉搏动,然后边指压桡动脉边释放袋内空气,边放气边观测汞流体压力计,直至桡动脉搏动再次出现时记录水银柱的高度,以此方法,他测得了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西匹恩·里瓦·罗克西的发明被美国著名外科医师Harvey Cushing 1901年访问意大利时发现,遂将这种携带方便可在床边使用血压计带回美国在手术时使用才得到广泛流传。西匹恩·里瓦·罗克西的这一发明成为血压测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同年,德国病理学家冯·雷克林霍森(Von Recklinghausen)发现,在使用臂带充放气测量血压的过程中,随着外压力的下降,臂带气囊内会出现一个振荡波,其幅度与人体血压相关。这就是目前电子血压计设计广泛采用的振荡法的技术原形。1905年俄国外科医师尼古莱·谢尔盖维奇·科洛特考夫(Nikolai Korotkoff)改造了西匹恩·里瓦·罗克西的血压计,他在圣彼得堡皇家陆军医学院的学术会议上报告了用听诊方法测量收缩血压和舒张血压的论文,这种方法经过一百多年仍广泛地应用到现在,在医学和临床检测方法中有着不朽的功绩。尼古莱·谢尔盖维奇·科洛特考夫1874年生于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毕业于莫斯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