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创新:创建特色大学的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9:19:34

点击下载

作者:汪泓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改革与创新:创建特色大学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与创新:创建特色大学的理论与实践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互联、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兼备的学术专著。科学地界定了特色大学的基本内涵,揭示了创建特色大学的基本规律。本书对我国地方性工科高校创建特色大学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研究了地方工科大学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揭示了制度创新对于创建特色大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国外和我国香港特区的部分高等院校创建特色大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内容丰富,案例翔实,分析精彩。

近年来,创建特色大学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选择,本书对地方工科院校创建特色大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第一章 创建特色大学的基本理论与规律

创建特色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项实践活动。它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并遵循客观规律。创建特色大学的基本理论与规律是地方工科大学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的重要思想基础。牢固把握创建特色大学的基本理论与规律,将使地方工科大学的战略目标更明确,对接社会更无缝,实践模式更有效,办学特色更鲜明。1.1 创建特色大学的背景与意义

创建特色地方工科大学是时代的呼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地方工科大学创建特色大学的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地方工科大学创建特色大学的社会基础;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地方工科大学创建特色大学的时代背景;现代科技革命是地方工科大学创建特色大学的重要条件。

创建特色地方工科大学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提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

1.高等教育大众化

1973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他认为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依次经历“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三个阶段。(1)

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将毛入学率作为划分高等教育不同阶段的关键性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与学龄人口之比(大多数国家采用18~22岁人口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

依据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的国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时,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超过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

2.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高等教育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根据《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提供的统计数据,自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至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4.2%(见图1.1)(2)。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图1.1 2003—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高等教育多样化特征

马丁·特罗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呈现出不同特征(见表1.1)(3)。表1.1 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与特征注:此表根据马丁·特罗著作的日文版《高学历社会的大学》(天野郁夫等译,东京大学出版社,1976年)翻译整理而成。

从表1.1我们注意到,马丁·特罗描述的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呈现出质的变化,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从“同质性”发展到“多样性”。也就是说,高等学校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需求,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性办学模式,呈现出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格局。不仅传统的高等学校依据学生生源的变化,开始调整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更加注重办学特色。而且出现了一批新型高等学校。如英国的多科型技术学院、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德国的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美国的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等。这些高等学校突破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们呈现出更强的办学活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它们培养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受到了社会普遍欢迎。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客观上要求地方工科大学选择多样化发展道路。而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又推动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1.1.2 市场经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1.市场经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增强,社会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获得极大改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对人力资源和科技服务的巨大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大规模扩张刺激下,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快速步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

2.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客观需要

人力资源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的种种不相适应的方面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之间不相适应。改革开放前,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人才资源配置是通过国家计划实现的,高等学校规模小,毕业生数量少,国家计划分配毕业生,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然而,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受到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制约。以往那种高等学校人才数量少、规格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就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数量多、规格多样化的高级人才的需求。

其次,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单一化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主体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样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等教育具备多元化的社会功能。因此,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应当选择多元化的办学模式。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单一办学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功能多元化的要求。

最后,高等教育缺乏竞争机制,与市场经济多元化竞争不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等学校展开多元化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必须考虑办学效益,考虑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考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然而,我国高等学校的传统办学模式,并没有真正引入竞争机制,更是缺乏多元化的竞争机制。1.1.3 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集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信息、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和配置,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多,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种趋势,是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为追求最大收益而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开发、生产和营销的必然结果。当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通过集结成为特色产业集群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谓“产业集群”是在某一区域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聚集组成的有机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采用集群模式。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所指出的“集群的因素支配着当今世界经济版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4)。

2.经济全球化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

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出现了区域经济特色化的趋势。如美国的硅谷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州的葡萄酒产业区等都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实现了产业集群,成就了当今世界“中小企业王国”。日本东京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成为日本“机械工业的共同根基”,被誉为“亚洲硅谷”的印度班加罗尔是利用产业集群发展软件业,迅速获得全球性强大产业竞争优势的典型。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浙江特色工业产业区、广东东莞的制造业基地等都呈现出旺盛发展的生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特色化趋势,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适应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需要的人才。1.1.4 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力推动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知识爆炸性增长,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即现代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等。

2.现代科技革命的新要求

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大学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高等教育是金字塔式的精英教育,大学成了远离社会经济中心的“象牙之塔”。新科技革命不断深入,要求大学进入到社会的中心,尤其是要求地方性高等学校,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形成对接地区产业的办学模式,为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各类适需人才,提供满足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1.1.5 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5)十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批分类指导的文件和实施方案。如1993年国家提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1995年启动了“211工程”。1998年12月国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正式提出建设“985工程”。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本地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引导学校明确办学思想,找准学校的定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办学基础和社会需要,建设品牌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教育部将用政策导向等多种手段,形成一批在不同类型高等学校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学校”,从而导出在一般本科院校中创建一批特色示范带头学校,即“特色大学”的概念。国家“分类指导”原则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给地方本科院校创建特色大学打开了全新的制度建设空间。

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只招收了108.4万名本专科生,各类高等教育招生总数只有215.8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9.8%。1999年,按照科教兴国战略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经济发展形势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国家决定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招生人数2001年达到480.7万人,2004年为701.1万人。2005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已经达到475万人。2008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进一步达到550万人。全国各个省市涌现出了许多高校园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政府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政府通过行政指令或鼓励措施,推动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高等学校要合理分工,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的导向性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高校办学的特色化。近年来,我国各级教育管理行政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重新定位学校发展,推动高等学校大内涵建设,这些都体现了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正在发挥推动高等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作用。1.2 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特色化1.2.1 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传统的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学术型高级专门人才。在精英教育目标引导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以学科为背景,课程体系侧重于传授基础理论。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培养学术型高级人才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但是学术型高级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是有限的,社会经济发展更需要大量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的专门人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毛入学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如果仍然延续精英教育的办学模式,就必然出现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和文化教育传统与西方国家很不相同,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在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也出现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多样化特征。当然,中国高等教育在具体发展路径和办学模式方面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同于西方国家,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未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前,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6)当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呼声更高,中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特征更为显著。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当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设置不同专业和课程体系,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一句话,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走多样化发展之路。1.2.2 中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市场经济多元化主要是指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即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框架下,存在着多元的经济主体,多元主体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中国高等教育要支撑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就要能够以多元的发展战略应对市场多元主体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不仅是其积极应对挑战的发展之路,也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现代高科技发展需要引领科技发展的精英人才,推动现代科技发展。另一方面,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现代产业,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

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规格多元化,这就推动了高等院校本身的层次、类型及其培养目标发生明显的多样化。以高等工程教育为例,现代科技发展一方面导致高等工程教育层次与类型产生多样化;另一方面导致工科类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不断细分化。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战略表现为:(1)办学定位的多元化。要求高等学校打破单一学术型的办学定位,结合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办学层次。(2)办学模式的多元化。要求高等学校打破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大批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3)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要求改变传统的单一高等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4)资源筹集的多元化。要求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和多元化的经费来源。

总之,不同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工科大学依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的发展定位,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1.2.3 中国高等教育的产业聚焦战略

区域经济特色化要求高等学校聚焦地区产业。地区产业集群化和特色化,为地方工科大学创建特色大学铺垫了产业背景。地方工科大学通过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广泛互动,通过聚焦地区产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更直接、更有成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通过培养聚焦地区产业的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引领与支撑区域经济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果说少数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引领国家经济与产业”发展方向,那么,大量地方性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的主要职能则是“支撑区域经济与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内产业集群和特色化产业发展趋势,使该区域的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地方性大学依托区域经济和产业,实现学校与区域社会经济的互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独特的人才培养规格,地方性大学办学特色就得到鲜明体现。1.2.4 现代学科技术呼唤工程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使科学和技术越来越融合为一体,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又懂得技术的工程型人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呼唤地方性高等学校发展现代工程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层次与类型的多样化已经清楚地反映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7)根据这种分类,高等工程教育主要有三个层次,即相当于我国“专科”层次的第3级第1阶段工程教育(分类号554)、“本科”层次的第3级第1阶段工程教育(分类号654)以及“研究生”层次的第3级第2阶段的工程教育(分类号754)。高等工程教育的类型则主要分化为两大类,即研究型和应用型(或称实用型),如图1.2所示。图1.2 工程技术人才的类型与规格

现代科技发展除了导致高等院校的层次、类型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还要求高级人才的业务素质必须适应时代提出的新要求。美国工程院于2004年年底发表的《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提出了未来工程师的九大关键特征(见表1.2),这对于我国培养新时代的工程师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表1.2 未来工程师的九大关键特征

现代科技发展对于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工程教育,以及多规格、高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提出的客观要求,给创建工科类特色大学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只是单类型、单规格的,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势必一致,从而谈不上所谓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即便社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规格的,如果各高校的办学方式依然趋同,造成“千校一面”,也不可能有办学特色。因此,现代科技发展所导致的对于多类型、多规格高级人才的需求,只是为各高校采取错位发展或差异化发展战略,在细分化人才市场上展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必要条件,真正促使各高校创建特色还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我国科技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的善于实施“二次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工程技术型人才。我国经济发展中,通过“二次创新”发挥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地方性工科院校培养大批具备“二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我国现代产业发展的呼唤。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产业发展要求地方性工科大学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性高等学校积极发展高等工程教育。1.3 中国高校创建特色大学的历史考察1.3.1 历史的回溯

中国高等教育与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右学”、“辟雍”,或汉代的“太学”,其培养目标是有学识的官吏;也有学者认为,应追溯到宋代的“书院”,其培养目标是德智兼备的通才型儒生。不管是殷商时期,还是汉代或宋代,那时的大学教育封闭于社会经济,所培养的高级人才是单一的、未分化的,还根本谈不上人才的培养规格。

1.现代高等教育的诞生

近现代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从此西方的高等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被全面引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所联系,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京师大学堂还是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书院式学堂”(8)。按照现代教育的分类标准,那时的大学只是培养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型人才。

1904年1月颁布的《癸卯学制》,作为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被付诸实行的学制,从制度上规定了大学除了培养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型人才外,也要培养近代中国走“强兵富国”的工业化道路所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如《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规定,“高等工业学堂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授以高等工业学理和技术,使之将来可经理公私工业事务及各局厂工程师或充当各中等工业学堂教员和管理员为宗旨”。

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在1912年至1927年的民国北洋政府期间,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先学日本、后学美国的改革运动。1912年10月,由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种。以文、理两科为主,须文理两科并设;或文科兼法商二科,或理科兼医农二科,方称大学。”(9)中国大学的职能除了科学研究外,开始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但是,当时凡是称得上大学的,其类型主要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高等教育

1927年至1949年国民党统治期间,中国大学全面推行美国模式。1929年7月颁布的《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的教育宗旨是“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机关分为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和研究院四种。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必须具备三个学院以上者,才能称为大学;大学的设立分为国立大学、省立大学(或市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由于旧中国的社会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尽管在此历史时期中国办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如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等,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是有限的,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地方性特色大学尚未形成。

3.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各类高级人才的需要,也由于受当时的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抛弃美国模式,改学苏联模式。1952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调整后的大学类型主要分为综合大学(设文理学科)和专门学院(按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等学科分别设置)两种。“院系调整”后的高校办学模式适应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使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加集中,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更为明确。然而,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办学缺乏自主权,高校服务于社会经济的方式是被动的,因而,在整个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大学谈不上具有办学特色。即便个别重点大学因为拥有优势学科而存在一定的特色,这些特色也是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塑造形成的,而不是由于大学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经过自身的努力,积极创建和凝练形成的。

4.改革开放与高等教育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全面改革。高教模式在总体上从苏联模式复归美国模式,并吸取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长处,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积极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办学;调整专业设置,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建立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后称“产学研合作”)等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大学的办学面貌,使教育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得以确立。

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加快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1993年推出“211工程”计划,即面向21世纪集中力量办好10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1998年5月,中国又推出“985工程”计划,以期为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然而,这些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仅仅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理念与现实相适应。担负起面向区域经济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许多地方性大学,由于游离于“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外,其发展得到抑制,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1.3.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

当跨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地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一大批地方性大学在政府支持与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大规模扩展办学外延。然而,不少地方性大学不适当地把定位目标也瞄准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与“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同台竞争中,由于其办学模式缺乏特色,发展遇到瓶颈。

为了解决中国大学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所遇到的新问题,在政府层面和学校层面上出现了一些对策,如实施高校教育评估,在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和“特色项目”指标中引导各高校创建特色大学;各大学通过制定发展定位规划,确立创建特色大学的理念与目标,并在实践中落实各种可行措施。这些对策有助于特色大学的形成。

客观上来说,在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中国已经诞生了一些特色大学,我们不妨称为“传统特色大学”,它们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凝成的。我们认为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通过积极创建将形成一批“现代化特色大学”,这些大学有别于“传统特色大学”。我们认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战略,发展一批与“211工程”和“985工程”相对应的“现代化特色大学”是有必要的。1.4 特色大学的内涵与基本特征1.4.1 大学“办学特色”

1.大学“办学特色”的定义

大学的“办学特色”,在许多研究文献中也称为“大学特色”,对这一概念给出的定义也很多,不少定义大同小异。经整理与归纳,我们认为比较典型的定义有以下三种。(1)教育学学者孙孔懿认为,“办学特色是指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教育品质”(10)。(2)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认为,“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11)。(3)在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特色项目”的注释中有一个关于“办学特色”的比较权威的定义,认为“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且得到社会的公认”(12)。

我们认为,所谓“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特定社会经济环境和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或创建形成的独特的优质内涵与风貌,是有利于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能够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与发展,在与教育相关的各类竞争中,始终保持与其他学校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2.大学“办学特色”的特质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在题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中比较详细、全面地阐述了大学“办学特色”的五个基本特质。(1)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一所大学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如果一所大学与其他大学没有区别,就不能构成特色。当然,区别本身并不等于特色。只有当这种区别成为被广泛认同的优势,且这种优势达到其他大学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时,才构成一所大学的特色。(2)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换言之,大学“办学特色”绝非是一朝一夕被贴上去的标签,也绝不是靠广告宣传和媒体炒作的产物。人有“人格”,国有“国格”,校有“校格”。大学“办学特色”是构成大学“校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对大学进行形象包装的工具。(3)大学“办学特色”集中地体现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独有的学科优势,并具有以此确立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那些对学校发展或整个学科发展缺乏连带、辐射功能的“办学特色”是缺乏意义的。(4)大学“办学特色”必须在与社会的密切互动中形成,大学“办学特色”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对科学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的大小。离开这一指标,谈大学的“办学特色”也是没有价值的。(5)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具有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校情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其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学科专业、制度规范、师资水平、教学方式与研究模式等,其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认为,“办学特色”除了具有上述五个特质外,还包括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与比较优势。在经济界与企业界,人们常用“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说法来描述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现代企业的管理行为与经济行为。在教育界,虽然学校与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竞争、教育成果与科研成果竞争方面没有现代企业那样激烈,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尤其是对于数量众多的地方高等院校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各类竞争也比较激烈。如优质生源竞争、优秀教师竞争和科研经费竞争等越来越激烈,学校必须有核心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概括起来,大学“办学特色”的特质至少有六个(见表1.3)。表1.3 大学“办学特色”的特质

3.大学“办学特色”的特性

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杨德广教授在专著《教育新视野新理念》中全面地归纳了大学“办学特色”的七大特性(13)。(1)特色的原创性。特色是高校质量的生命线,是创造与创新的结果。特色的内容必须具有原创性,并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特色的形成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造过程。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是不可能形成特色的。(2)特色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另一所高校的鲜明个性的外在表现,是“办学特色”的最根本属性。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要有鲜明个性,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人新我奇”。(3)特色的优质性。优质性是指学校在办学的某些方面在质量上优于其他学校的特性,这是大学“办学特色”的本质特征和决定性因素。“人无我有”只是一种潜在的特色,是大学办出特色的条件之一。“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才是特色。大学“办学特色”虽然以独特性为基础,但是并非独特的东西均能成为大学的“办学特色”。(4)特色的稳定性。“办学特色”是一个不断累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特色的形成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历史过程,是从传统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并作为未来发展的基础。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不是自封的,必须得到社会认可。所以大学“办学特色”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5)特色的实践性。“办学特色”不会自然生成,也不可能依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总结和提高的结果。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如果离开了实践,只会纸上谈兵,就不可能形成特色。(6)特色的导向性。大学“办学特色”反映了校长和教职员工在办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它一旦形成,就会对办学主体和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像一块磁铁,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向最能体现和突出“办学特色”的领域和项目汇聚。正是这种吸引力,使得大学“办学特色”在配置教育资源上具有导向功能。(7)特色的多元性。大学特色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不同大学具有不同特色;同一所大学同时可以在物质形态、精神形态、组织形态等多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我们认为,“办学特色”除了具有上述七个特性外,还包括特色的发展性和特色的博弈性。特色的发展性是指“办学特色”的内涵必须与时俱进,动态地变化、更新与发展;特色的博弈性是指创建与保持“办学特色”的策略必须视竞争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唯有不断创新与调整战略,才能长期地确保“办学特色”的独特性、优质性和稳定性等基本特性,从而始终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概括起来,大学“办学特色”的特性至少有九个,参见表1.4。表1.4 大学“办学特色”的特性1.4.2 特色大学的基本内涵

1.特色大学的定义

特色大学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含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段宝岩认为,特色大学大概有三种不同的语意:特别类型的大学、有特色的大学和办出特色的大学。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国家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需要,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涉及农、林、水、地、矿、油、电、化、建、交等各个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许多行业高校被称为特别类型的大学或特色型大学(14)。

特色大学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建设地方特色大学的战略思考》一文的作者孙勇认为,“特色大学是指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的、优质的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的高等教育机构”(15)。简言之,特色大学就是指有办学特色的大学。根据这一定义,一些办学历史悠久,在传统上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一流名牌大学也是特色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可谓特色大学。从广义上理解特色大学,我们可以将特色大学理解为具有“办学特色”的大学。

然而,我们所述的特色大学具有特定含义。特色大学是指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学校的一个办学层次,是指不同于培养学术型精英人才的一流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学校。

由此,我们认为,特色大学有两方面特定含义:第一,是指学校在具备现代化大学所必备的基础设施、科研教学装备、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等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中,以创新为导向,努力创建形成的独特的优质内涵与风貌。第二,是指一所学校与区域社会经济高能互动,贴近市场,与企业紧密合作,更多地着眼于未来,能够与时俱进,面向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及时应对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各种挑战,能够始终保持与同类学校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与比较优势。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给出特色大学的定义: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并且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具有相对稳定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办学理念,依托现代产业和地区经济,在办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某一方面,具有特色鲜明的体制、机制和运作方式的高等学校。

2.特色大学与一流大学的区别和联系

特色大学与一流大学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如果特色大学是广义上的,那么凡是称得上一流大学的,都具有一定的办学特色,所以一流大学肯定是特色大学。反之,特色大学未必是一流大学,如美国的一些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都办得很有特色,可以说是特色大学,但都说不上是一流大学。因为,一流大学必须是在相同的某一比较范围内的所有大学(至少是同类型大学)中综合指标名列前茅的大学,而一些大学的综合指标虽然不一定名列前茅,但同样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特色大学。所以从逻辑上来说,特色大学是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如果特色大学是狭义上的,特色大学与一流大学的关系就变得复杂起来。特色大学既不是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狭义上的特色大学,即“现代化特色大学”,一部分可以成为一流大学,也有相当一部分未能成为一流大学。

然而,目前中国的一流大学通常指那些纳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名牌大学。而特色大学如果是狭义上的,特指那些虽然未能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计划,但是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由此,特色大学成为与一流大学相对的、没有交集的两类大学。

在我国特色大学大多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脱颖而出的、具有鲜明的现代办学特色的地方性大学。它们基于社会对多元化(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大学的自身条件或比较优势出发,采取科学、理性的发展战略,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办学目标,构建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高等学校尽管历史较短、社会知名度较低,但在不少方面由于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它们提供的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受社会欢迎,得到社会的优质评价,这些地方性特色大学在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3 特色大学的基本理念

特色大学的基本理念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地方性高等学校如何创建特色大学的最基本的办学思想观念。它是特色大学的灵魂,是形成特色大学的基石。特色大学的基本理念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成的集体智慧,然而,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对于创建特色大学又是至关重要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汪泓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化、高等院校能级的多元化以及培养人才规格的多元化。当今社会除了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精英人才以外,还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奉献精神、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21世纪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16),也是现代化特色大学的重要任务。这一理念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建什么样的特色大学奠定了基础。关于如何创建特色大学,汪泓教授认为“产学合作教育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中国第一个实践“产学合作教育”的大学,在多年来的实践中取得了为社会广泛公认的成绩。“产学合作教育”成为该大学创建特色大学的重要方式之一。1.4.4 特色大学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区别于我国正在建设的一批高水平的一流大学,现代化特色大学具有特殊含义,应该体现以下特征:(1)具有相对稳定并体现时代特征办学理念。(2)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尤其是要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独特的办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3)具有一套支撑独特的办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体制和机制。(4)具有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5)独特的办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长期办学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且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势。1.4.5 特色大学的分类标准

在我国,狭义的特色大学是指相对于一流大学,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性高等学校。特色大学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1)根据办学定位分类:行业类特色大学和区域类特色大学,例如,中国石油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以行业命名的大学属于行业类特色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苏大学等高等学校属于区域类特色大学。以上两类大学,它们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依托某一行业或依托某一地区产业,这些学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带有鲜明的行业或地区特色。(2)依据办学模式分类:综合类或多科型的特色大学和单科型的特色大学。例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海关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属于单科型特色大学;重庆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就属于综合类或多科型的特色大学。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我国许多单科型高等学校都纷纷拓展成为多科型高等学校,这是有待于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3)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工程型人才的特色大学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特色大学。例如,湖南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都属于培养工程型人才的特色大学;我国新建设的许多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属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特色大学。1.5 创建特色地方工科大学的理论探索

在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界,有关创建特色大学,虽然已经在实践层面上形成潮流;但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领域,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我国的高等教育专家与学者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只是在理论研究方面持十分慎重的态度,他们大多把分析问题的焦点对准大学的办学特色。一些著名学者在有关创建高校“办学特色”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并提出许多建设性观点。这里我们重点考察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和杨德广关于“大学的特色”、“办学特色”和“特色型大学”等的理论与观点。

潘懋元教授对于创建特色大学有一些重要思想,并对于特色大学中的一类所谓的“特色型大学”有比较系统的理论阐述。1.5.1 大学的特色

潘懋元(2007)认为,形成特色对于高校十分重要。目前虽然在普通高校中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又在高职中推行100所示范性高校。但是这里的关键是高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也可以是第一流的特色大学。

潘懋元以湖南的吉首大学为例,认为吉首大学尽管在综合实力、知名度等方面在湖南无法与中南大学比,更无法与湖南大学比,但它是一所非常有特色的大学。有两大特色是全国其他高校不可取代的。第一个特色是湘西的少数民族。湘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体育、音乐、艺术等,不仅在中国有影响,在世界上也有影响。第二个特色是湘西的动植物,有许多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因此吉首大学的生命科学院很有特色,它的特色就是研究这些动植物,为湘西经济发展服务。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吉首大学的定位是立足湘西,为湘西老百姓服务,为湘西脱贫致富作贡献。吉首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成果,中国前总理朱镕基称赞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如高职高专学校都想专升本,升本之后想获得硕士点,获得硕士点又想取得博士点。博士点取得后想竞争“211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竞争到手后想竞争“985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之后,想办成清华、北大那样的大学。潘懋元教授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高校的分类混乱,定位很不明确,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问题。

潘懋元(2007)根据联合国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主张将中国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多科性或单科性应用型大学或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专业硕士(学位或文凭)→专业博士(学位或文凭)或进入研究型博士;(3)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技能型):专科(副学士学位或文凭)→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专业硕士(学位或文凭)。

第一类型有传统大学模式为依据,需进行现代化改造;第三类型的定位,理论上已比较明确,实践上尚须解决社会和办学者的认识。第二类型情况复杂、门类繁多、强弱悬殊、高低不一。既有精英高教,也有大众高教;既有全国重点大学,更多是地方院校。而且,长期受第一类型的影响,重理论轻应用。

潘懋元认为,每一类型都应该有重点高校,都可以成为知名的学校。问题在于找准自身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战略。

由此可见,潘懋元首先充分肯定了形成办学特色对于高校的重要性;其次他认为大学办出特色的关键性前提是正确地定位,其中,学校类型、层次的定位尤为关键。1.5.2 特色型大学

潘懋元(2008)认为,所谓特色型大学,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特色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密切联系的大学,其目标是依据普通院校本科办学的基本规律,围绕学科建设,针对行业、岗位与技能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专业性高级人才。(17)

特色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设置、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有明确的就业去向、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行业对应、相对稳定的科研领域以及善于经营的学校管理等方面。特色型大学面向经济发展需要,根据行业特点设置应用性学科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学术、技术和职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依托行业实现产、学、研结合,培养具有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潘懋元对于特色型大学的定义与描述,我们认为,特色型大学与本课题提出的特色大学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特色大学不仅仅面向行业,还面向区域经济,服务面向比特色型大学更宽广。特色型大学的“特色”,虽然带有“独特性”、“稳定性”等基本特性,但未必有“优质性”、“发展性”和“博弈性”等特性。特色型大学与特色大学的联系在于,特色型大学由于有长期为行业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传统,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因而它们更容易办出特色,成为特色大学。

潘懋元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我国组建了一批特色型大学(单科性或多科性的工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型大学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但是,发展特色型大学,不是简单地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而是在综合基础上提高和深化,在综合基础上凸显行业特色。(18)

关于特色型大学的地位与作用,潘懋元教授有以下论述:

1.特色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的职业不断诞生,新的要求不断增加。这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还需要大量能将成熟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特色型大学的毕业生大多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他们为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表明,特色型大学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本、专科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点,以行业为依托,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着力点。

2.特色型大学有利于教、学、研相结合

特色型大学教学的突出特征就是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把实践教学过程当作消化理论、强化应用、拓展知识、锤炼技能的过程。通过教学计划的安排,有组织地进行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特色型大学办学的一个主要特色。相对而言,特色型大学更有条件实施实践教学,有利于加强与行业的多种形式的、灵活的全方位合作。

3.特色型大学有利于学生就业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是结构性失业。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甚至学非所用,造成学生就业难等问题。而特色型大学由于其办学面向特定行业,人才培养过程注重与行业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学生在入学时就基本上有较为明确的职业定向。因此,毕业生较容易实现社会需求和个人愿望的最佳结合。从用人单位的情况反馈来看,特色型大学培养的人才较受欢迎。特色型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的灵活性、人才培养上的独特性、科学研究上的应用性,都充分显示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这证明特色型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5.3 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杨德广教授对于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办出特色?怎样办出特色等与创建特色大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比较完整与系统的论述。(19)杨德广教授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办出特色的必要性:(1)适应国家与社会的需要。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各类人才。我国急需培养三类人才,即“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百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不能以同一种办学模式,培养单一类型的人才。高校必须采取不同的办学模式与发展方式,办出各自的特色。(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学校与学生都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即使办学没有特色,也没有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与学生都面向市场。由此,只有那些办出特色的高校才有竞争力。办出特色成为高校赢得市场的关键。(3)适应“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需要。在前些年的高校扩招中,由于忽视了宏观调控,缺乏人才预测,存在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招生现象。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趋同化”现象严重,个性与特色不够。在“精英教育”阶段,人才稀缺,不存在就业难问题。而“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多了,毕业生要面向社会的各行各业,高校必须有特色,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4)适应学生缴费上学的需要。现在大学生是缴费上大学,因为高教规模扩大了,国家不可能全部承担办学经费。既然是缴费上大学,而且毕业生就业竞争很激烈,因此学生十分关注学习内容和毕业出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工作,他们一定会选择出路好的、有特色的、适应自己需要的学校、专业和学习内容。高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5)满足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的需要。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推动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产生多元化趋势,由此必然带来多样化需要,对高等教育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只有实施多种办学体制、多种办学模式、多种办学层次、多种办学特色,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的需要。(6)充分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有效性。任何一所学校,其资源总是有限的,即使是重点大学或名牌大学,其所占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各校必须从实际出发,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和项目上。如果分散力量,搞平均主义,不可能确保重点,也就不可能办出特色。1.5.4 高校如何创建办学特色

杨德广教授认为,要创建高校的办学特色,首先要明确以下三大基本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整体设计和局部突出相结合的原则;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然后,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方向,有选择、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创建以下八个方面的特色:(20)(1)办学理念的特色。办学理念是指怎样办学校、办什么样的学校的理念。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办学理念是灵魂。办学者要在弘扬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升华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化广大师生对学校的高度认同感,从而为创建办学特色产生强大推动力。(2)目标定位特色。大学发展目标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大学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以及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体系。学校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因而目标的定位是打造大学办学特色的前提。全国几千所大学,各自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环境肯定是不同的,这为办学特色的多样化提供了展示空间。(3)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与专业是高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以专业为载体,而学科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高校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