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西航 动力蓝天——一个老国企的“文化涅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1:33:34

点击下载

作者:《文化西航 动力蓝天》编委会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化西航 动力蓝天——一个老国企的“文化涅槃”

文化西航 动力蓝天——一个老国企的“文化涅槃”试读:

打造思想上强劲的“中国心”

欣喜地读到了《文化西航 动力蓝天》这本书。该书总结了中航工业西航进入新时代后开展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中航工业西航是一个从事航空动力研制的企业。中国航空工业要想真正成为我国大国地位的一张靓丽名片,除了必须能够自主研制先进的飞机机身外,还必须能够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动力和世界一流的机载设备与系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以吴大观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航空人,艰苦奋斗,历经磨难,终于探索出了一条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强劲的“中国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认为,要打造好航空发动机这颗强劲的“中国心”,首先必须打造航空人思想上强劲的“中国心”,这颗“心”以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为宗旨,以“敬业诚信,创新超越”为理念,以“两融、三新、五化、万亿”为发展战略,高举科学发展的大旗,放飞思想,激情奋斗,创新超越,永无止境,再造航空工业的魂与魄,这是我们航空人的共同使命。

我始终认为,企业文化是最高层次的管理,即思想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众多的族体系所构成。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其体系的复杂就更为明显。中航工业的集团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重塑集团魂魄的文化使命,准确把握集团各个成员的文化定位,大力提升思想领导的文化能力,积极创新独具特色、运行高效的文化模式,精心塑造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形成统一的宗旨、统一的理念、统一的精神、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统一的愿景、统一的战略、统一的形象、统一的品牌,举旗塑魂,缔结同心,全力打造具有典型航空人品质、航空人性格、航空人气派的新时代中航工业集团文化。《文化西航 动力蓝天》是中航工业西航文化的寻梦之旅,是创造性地开展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成果。书中介绍的中航工业西航的文化实践,是整个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建设实践的一个缩影。中航工业西航用它的实践,特别是用近3年多来他们在基本投入并没有大的增长条件下,企业销售收入却翻了一番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文化建设的力量,生动地诠释了实践创新的魅力,生动地展现了中航工业集团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特别是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文化耕心”工程,创造性地建立西航文化建设推进模式,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所有这些都会为中航工业开展集团文化建设带来一股强劲的春风。我很希望大家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你一定可以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启迪与思索,有助于你的工作。

我希望,中航工业的企事业单位都立刻积极行动起来,像中航工业西航那样再造魂魄,担当起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先锋的重任。再舞红旗,冲锋陷阵,用文化的“导航仪”、“发动机”,推动中航工业的科学发展,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努力奋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2010年8月

绪论 文化的力量

变革之路的启示

“如何使老国有企业(国企)焕发青春?”曾经是而且目前依然是许多人、许多老国企孜孜不倦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1978年起步,中国国企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回顾30多年的国企改革历程就会发现,前进的道路波澜起伏:1978~1986年的国企经营层面改革,1987~1992年的国企所有权改革,1993~2004年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2005年以来又开始深化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内部改革。在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国企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革——承包租赁、清晰产权、建公司制、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兼并重组、搞股份制等。应该说这些变革手段对国企改革和发展,帮助国企度过难关、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也应当看到,国企改革30多年的种种变革手段,关注更多的是国企运行硬性指标的变革,可以把这个时期的变革看做为针对国企这个有机体实施的外科手术。为了保障国企健康运行,实施“外科手术”是必要的,但“外科手术”不可能也不应是国企改革的全部,更为重要的是调理变革——重塑“魂魄”,这是国企这个有机体焕发生机必不可少的重要改革内容。也就是说,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企原有的价值观念与管理模式必定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必须对国企的文化进行变革。如果不能伴随着国企的“外科手术”实施企业文化的再造变革,重塑国企的“魂魄”,“外科手术”成功的概率将大大下降,甚至会导致国企走上失败之路。因此,针对国企开展企业文化变革与建设,已经成为国企改革必经的涅槃之路。“海尔”和“联想”的成功、“华安”的复活、“长虹”的闪烁,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航)也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西航人在经历了各种改革手段之后发现:只有依靠企业文化创新的力量,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老国企才能够真正脱胎换骨、涅槃重生,才能焕发出不断涌动的青春活力。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何谓文化的力量?西航人认为:人世间的事物,除了在硬件上存在价值外,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性价值上也存在很大的附加值,这是因为事物都存在于特定的空间里,也就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中,从中提炼出一个全新的理念,并将之返还到这个氛围中,不但可以增加事物的附加值,还可以使得这种特定文化氛围愈加强烈。这就是文化软实力,也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种族是否能生存下去,不仅仅在于其血统姓氏是否延续,更主要的是这一种族的“特征”文化能否“延续”下去,如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因此,中航工业刚一挂牌,林左鸣总经理就组织成立了集团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提出了集团宗旨和理念。文化的力量不是表现为风扫残云、摧枯拉朽的刚力,而是潜移默化、滴水石穿的柔力。文化像气像水,于无声处显神威。天下最柔和的莫过于气,天清地宁之时,谁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谁也不在乎它的作用,但它却始终默默无闻地发挥着柔和者的本能。天下最软弱的莫过于水,风和日丽之时,它行走山谷,居低就洼,任人利用,它始终自然无争地发挥着软弱者的本能。水和气是再柔弱不过的了,但是,天下万物的生存无不受它们的影响。

文化决定能不能走路,有没有路可走。文化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当然,文化也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在创造企业虚拟价值的同时,也实现着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强有力的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金科玉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和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理念上。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竞争已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竞争。企业的竞争,将会成为企业文化的竞争。

文化决定兴衰

人的存在就是文化的存在。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人类存在。文化不只是点缀气氛,它能深入灵魂,影响到人的性格气质。牛仔文化造就美国人的崇尚力量,儒家文化造就中国人的重视规矩和秩序。一个社会,只有其文化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胸怀博大、博采众长的文化强国必定会是世界强国,文化若病弱无力,很难想象国家会强盛有力。文化影响企业生命力

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无形的比有形的重要,软件比硬件重要。这不仅是经济时代的特征,也是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作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长期发展的自然结果。林左鸣总经理在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建设推进会上明确指出:“发展需要文化,文化支撑发展,没有文化底蕴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和长盛不衰的,无数成功企业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句话叫“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这预示着一个文化竞争时代的到来。今后,文化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和智慧之源。

文化影响企业生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经济中,同样的物质产品经过文化赋值会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这种竞争力,任何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同时,随着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拉动着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这种生产在社会生产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人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的文化力,第一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这六种“力”,也可以叫六种功能,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导向功能、纽带功能和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这六种力量、六种功能,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

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是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必须回答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如果不重视企业文化,企业就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文化根基动摇,精神支柱坍塌,再强的企业也会垮台。

当然也不能说,缺少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一定不能够取得成功,但可以断言,没有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会缺少持久发展的动力,注定不会长期成功,注定不能够成为做大、做强、做久的“百年老店”。西航开展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打造西航文化,就是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情感意志和行为规范,这是维系西航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这也已经成为西航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西航文化是中航工业集团文化的延伸。它是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在西航的落地实践,是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宗旨和理念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西航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体现了中航工业集团文化的价值要求,它根植于中航工业集团文化,与中航工业集团文化息息相关、血脉相承;它归融于中航工业集团文化的宗旨、理念内涵的统领之下。

但西航人也明白,西航虽然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企业,有光荣的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传承,但也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西航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行。西航现在的文化体系就是西航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西航文化是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实践的结果,是在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西航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是西航塑造价值品牌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和张扬员工文化个性的表现形式的总和,是我们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实践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西航文化实践体系包括文化理念体系“十个三”和文化实施体系,它的构建将成为西航独有的DNA,是我们十分珍贵的、独特的、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没有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持续经营的文化力量源泉就可能逐渐枯竭。不用说培育百年企业,即使是已有的辉煌也会泯灭。文化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企业持续增长的力量却只能从优秀的企业文化中获取。适宜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壮大的作用不可估量,因为它对企业员工有着无穷的驱动力。这正如林左鸣总经理所言:“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集团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先进价值观体系,促进集团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统一集团意志,凝聚发展力量的必然要求。”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进程已经表明,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动力,更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

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因时代的不同各不相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硬件的较量已经逐渐开始淡化。20世纪60年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在于技术,70年代在于管理,80年代在于营销,90年代在于品牌。继技术竞争、管理竞争、营销竞争、品牌竞争之后,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将在于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创新也由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转变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决定性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为企业装上了一台功率强大的发动机,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将一盘散沙碎石凝聚成坚固的混凝土。企业通过文化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其自然而然地融合于团体之中,员工的行为和思想模式也因此自然而然地与文化要求保持一致。文化是调动和组织员工最有效的手段,是员工归属于企业的界限和标准,是企业产生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扩张力的源泉,这就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正是这种无形的、深藏于人内心的力量,正是这种不消融、不磨损、绵延不断的精神动力,正是这种不需文档传递,不用人为操作、监督、检查,难以被复制的特点,使企业文化被归结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必然会走向衰亡。西航通过不断深入宣贯中航工业集团文化,打造西航文化,耕心塑魂,丰富和完善特色文化,从而为西航“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化决定方向

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是哲学概念上永恒的问题。企业文化的建立对解决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可或缺。林左鸣总经理指出,一个企业能够长盛不衰,表层的因素是能够与市场的需求同步,与市场的变化俱进,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开放的、融合创新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金钱会消失,权力会被剥夺,制度会被破坏,企业家会老去,而唯有价值观体系是可以持续长久的。企业文化就有这么强大的力量,他能决定我们走什么路,往哪里去。文化决定行动的路径

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否则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员工的思想就可能成为一盘散沙,就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一定要依据总体发展战略来建设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的作用,把广大员工的热情引导到实际工作中去,推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形成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是一个“内化”过程,“内化”成熟即产生一种强大的规范力,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动准则,继而产生一种持久的推动力,促使人们积极地去实现既定目标。近年来,西航文化在规范员工行为方面已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各项工作中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说,企业文化标明了方向,企业的发展路径非常清晰。虽然企业文化不是具体的生产经营战略,但它却指导着各项战略、计划、措施、规定等的制定。文化决定管理的理念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它能够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和理想聚焦在企业的目标和理想上,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减少企业内部的摩擦和内耗,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培养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团队精神;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内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维护企业的声誉;能够以内在的价值观念、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约束企业员工的言谈举止,规范企业行为,从而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一旦将文化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则文化又是一种理性管理手段,它是企业实现功利目标的一种理性选择。比如,在战略上规定了企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理念上确定了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价值观上明确了企业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企业文化是源于实践而又超前于实践的概括,不断地实践、提炼、升华,生产者就会在生产活动中练就出新的品质,造就出新的力量,形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语言、新的观念。文化的训练有素,必然带来人的行为的训练有素。

管理的方式与文化总是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先推行文化创新。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变革约束创新的思维、观点。中航工业提出“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要在新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彻底的管理变革,将企业管理理念化,这就涉及到深层次的方面,要求企业必须创新,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因此,西航的领导者提出:一定要对西航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上。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按中航工业集团文化推进会的精神,从政治责任和时代精神上激扬西航人的文化使命,从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上把握西航文化定位,从战略全局和价值提升上打造西航文化品牌。

中航工业林左鸣总经理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把握大局的能力,确立目标体系的能力,协调一致的执行能力,提供理论支持的能力,善于科学判断的能力,构建保障机制的能力。中航工业副总经理高建设在集团文化推进会上也强调要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文化思维能力和文化管理能力。这几种能力的完善和提升,实际上也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对路径和方向总体把握能力的提升。要完成的使命是企业战略性系统思考——企业向何处去?产品要向哪个方向升级?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是什么?核心能力是什么?关键业务领域是什么?未来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什么?文化深入骨髓,才能再造魂魄。

西航文化变革是一次重要的革命,是一种有利于西航各方面可延续下去的行为模式的变革。西航文化变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量变来实现质变,为企业发展塑造一种全新的行为模式。

文化决定发展

文化决定思想意识,思想意识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在中航工业集团文化推进会上,林左鸣总经理提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迫切需要创新的一流文化的支撑”,而关键之处就是思想意识。文化建设要转变观念

人们常说“胸有成竹”,“成竹”要靠文化来培育,靠思想来浇灌。如果人们的头脑里想的是一个鸡窝,就是把全世界的金砖都摆在面前,也只能垒一个“金鸡窝”;脑袋里想的是长城,就是用土,也能建立一座万里长城。所以,提升能力的关键还是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模式,而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模式转变的基础,则需要有文化的积淀。

西航发展50多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当然是很大的成绩,但西航文化理念体系的形成,西航人思想观念的变化、思维模式的转变、观念意识的变革,并将这些融入西航的生产、经营、科研各项活动中,才是更大的成就,因为,这是西航发展壮大的魂魄。如果说企业的设备、厂房、产品是硬件,那硬件只是体肤,而文化是灵魂,没有灵魂的体肤不外乎行尸走肉。文化理念体系的落地生根,融入西航人的血脉,自觉地成为西航人所有活动的根基才是最最重要的。所以,转变思维观念首先就是要注重建设新型的企业文化。文化建设要落地生根

西航文化的构建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西航人在推进实施中认识到必须避免“嘴上说一套,行动又是一套”的做法。造成企业文化实施推进中出现一些问题,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缺乏特色文化建设“执行”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不要眼高手低,这就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特色文化的建设中,一定要强化执行的意识和力度,不能把文化建设开端当成结束,一定要把文化理念体系升华为西航员工的共同意识。二是缺少推进机制与执行机制的支持。要逐步建立科学的推进、执行机制,建立相应的培训与激励系统,不断促进特色文化的推行工作。

当前,虽然西航文化理念体系已经形成,但是还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地落地。

西航人对文化落地提出了自己的标准,所谓文化落地,就是实现“四化”:(1)要使西航文化内化于心。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员工学习特色文化,真正触及心灵,消化于内心,演化成为一种自觉思维和意识。(2)要使西航文化固化于制。文化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要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将意识和行动统一到西航的战略导向上来,就必须通过制度机制建设来规范员工,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西航的制度要求,从而形成高度的统一和规范。(3)要使西航文化外化于行。意识决定行动,要让每一位员工真正认识到企业特色文化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转化,更重要的是要严于律己,认真实践,逐步形成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行为。(4)要使西航文化显化于物。须注重细节、注重环境、注重人文、注重用户、注重社会、注重股东,最终将西航的价值创造和员工价值创造与国家、社会、中航工业、广大投资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西航已经发展了50多年,世界在变化,国家在变化,中航工业也在变化。一切都在变,西航怎么办?天变道亦变,不能老盯着过去,要多考虑现在,多考虑未来,不变化就会被淘汰,西航要有大的提升,最终依靠的就是西航的核心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要西航苦练内功,即继续打造西航文化,依靠西航文化的力量,形成其他人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西航人清醒地认识到,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西航文化,是决定西航能走多远的根本之道。

西航用自己50多年创新文化的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文化耕心铸魂的实践,又一次为老国企的涅槃重生、焕发青春,进行了有力的诠释。

路在何方?路就在开创企业特色文化建设的脚下。第一章红旗飘扬——西航文化溯源

半个世纪,一面红旗。在中华几千年的煌煌历史长河里,50多年的时间只是浪花一朵。

然而,对于古城西安人们熟悉的“红旗厂”即西航而言,却因其非凡的气魄、手笔、胆识、智慧、激情、境界、科学、团队、资源、文化,绘制了一面独具特色的中国航空动力红旗。

思想的海拔决定创新的高度。

重新检索西航半个世纪以来的足迹,一幅优美的画卷得以呈现,一条上扬的轨迹得以诠释。

50多年来,在无时不在的变化、阵痛、博弈、发展中,在全球一体化的大势下,西航人的步伐,一步比一步更精彩、更经典。

如果目光可以穿越时空,那么,站在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高度鸟瞰,西航,是一面旗帜。

这里,是中国飞机“心脏”的诞生地;

这里,曾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零部件的研制和生产;

这里,曾填补了共和国一个个空白,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个奇迹。

……

倘若时光倒流50多年,人们不会想到,西航正以其创新发展的稳健构筑了中国航空动力的平台。

倘若时光推进50多年,人们定会发现,西航以其“打造国际一流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的坚实实践,矗立起一座丰碑。从历史到现在,从梦想到现实……中厂门夜景

西航纵横捭阖,屡展宏图。在红旗下集结——光荣奠基

1958年8月1日,西安北郊渭水之滨,西航创业者在徐家湾的荒草滩上打下了第一根桩基,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坐落在西北的中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企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在这里诞生。从此,多少岁月尘封的日历,多少熟悉或者陌生的背景,多少历久弥新的足迹,多少挫折的低吟和成功的欢呼,都在这里汇成了激越、磅礴的乐章;从此,铮铮的誓言和无悔的承诺,跨越半个世纪的时空,成为轰鸣长空的不朽之音,都在这里写满了生生不息的生命信号和孜孜不倦的使命与梦想。集结,为着中国的航空工业

当时的西航,对外称为红旗厂。它犹如一面红旗,一面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红旗,召唤着祖国的优秀儿女,从四面八方集聚到渭水之滨,开始了为祖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发展而奋斗的征程。航空工业是战略性产业,是世界大国争夺21世纪军事斗争的“制高点”,是尖端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升级的重要引擎,集中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被公认为现代工业的皇冠。而最能体现航空工业“高、精、尖”特点的,又非航空发动机莫属。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要让流动的空气经过几米长、直径不到两米的发动机产生几千千克力甚至上万千克力的推力,是一件极难之事,其设计和制造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能够独立研制,因此,航空发动机被人们誉为航空工业这个皇冠上的“明珠”。党、国家和人民交给西航人的任务,就是在徐家湾这块土地上,建成中国自己的航空发动机生产研制基地,建成中国的航空发动机生产线。从那时起,一次又一次集结在红旗下的西航人,都清楚地在自己的心底刻上了一个永久难以磨灭的印记——我在为中国能够自己生产航空发动机而奋斗!

西航,西航人,从他们集结在红旗下开始,从西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他们所肩负的使命,那就是“航空报国”;就注定了他们与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兴衰、与中国飞机的研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命运。他们的理想与梦想,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他们的喜怒与哀乐,甚至他们生命的延续,都统统融入了这块土地,融入了这面红旗,融入了带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飞上蓝天的航空发动机里。这种使命感,在自我激荡着、放大着。在它的激励下,一切由此而产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无不带上了它的印记,释放着它的情怀,形成着巨大的力量。

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西航刚刚开始建设不久,苏联撕毁了合同,撤走了专家,刚刚诞生的中国航空发动机企业遭遇了第一次寒潮。然而,西航人没有退却,他们高举起红旗,开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在他们的拼搏努力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在西航诞生、发展、壮大。

50多年来,西航人魂系蓝天、呕心沥血,从涡喷发动机到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从第一代发动机到新一代发动机、从陆用发动机到舰用发动机、从航空动力拓展到航天航海动力,托起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座座丰碑。

50多年来,西航依靠科技创新,以掌握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强军富民、世界进步提供强劲动力。西航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核心、技术攻关为主要形式、二级工程技术专家为技术带头人,产学研合作、激励机制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了知识产权、专利推进工程,知识管理、标准化战略等,取得了技术工作成效。

50多年来,西航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和部件生产,参与我国所有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研制了第一台大型轰炸机发动机、第一台重型歼击轰炸机发动机、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心机、第一台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燃气发生器。目前,西航拥有多种航空科技生产资源,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试车台、国家认证的国内一流理化及无损检测实验室、国内最先进的叶片精锻生产线、世界一流的盘环中心、国内最先进的精铸生产线、国内一流的喷嘴加工中心、国内一流的发动机长轴加工中心等。

一个现代化的航空发动机的物质基础在这里生成、发展。航空报国,西航历史发展形成的文化核心基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伴随着西航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诞生,一种独特的西航意识也自然而然地诞生了。这些思想意识的诞生,都和这条产业链的发展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思想意识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理念。最初诞生的思想意识中有一些最基础的,又往往是伴随这条产业链整个寿命周期而不断发展的思想意识,这就是深深打上了产业链印记的核心文化基因。

归纳起来,西航当时产生的思想意识和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其他企事业单位产生的思想意识有很多共同之处,这就是后来形成中航工业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这些思想意识可以概括为“六种精神”。(1)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一种白手起家、励精图治、锲而不舍、成就大业的图强精神。这种精神是构建在“天当房、地当床”,“北大荒”上建成红旗厂的历史基础之上的。西航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跨越,都饱尝艰辛、充满艰难、历经艰险。西航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艰苦创业是西航,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传家宝。(2)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西航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开拓的历史,虽然从仿制起家,但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走自行设计的创新之路,一直是西航也是我国航空科技人员的不懈追求和主要实践。在攻克涡喷系列发动机等型号研制的战斗中形成了“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精神,就是这种开拓精神的真实写照。(3)自力更生的自强精神。由于军用航空技术的政治敏感性,其关键技术长期被封锁,航空发动机更是被封锁的重点。发展我国的航空工业必须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西航在自身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对自力更生精神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那就是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争取和利用一切可能的外援。(4)大力协同的团队精神。发动机工程项目是团体项目,最终的成果是整个产业链的“团体冠军”。西航的一切成果,都是产业内外大力协同、和谐发展的结果,大力协同发展航空,不是相关行业、相关企业自发性质的团结互助、互求互需,而是基于国家利益基础上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是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都必须共同遵守的法则,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具有规律性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5)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航空发动机产业作为一个高技术领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管理规律和专业学科规律。严谨求实的精神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综合,体现了对科学的尊重,在严谨求实精神的感召下,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发展,历经曲折坎坷,最终取得成功。(6)献身航空的敬业精神。献身航空就是航空报国。献身航空的敬业精神是航空工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振兴航空工业的力量源泉,是航空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航空工业战线上的具体体现。几代西航人,以献身航空的坚定信念,用敬业爱岗的实际行动,在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建树了振兴共和国航空事业的不朽业绩,为巩固国防、壮国威军威做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彪炳史册的光辉篇章。

这“六种精神”的核心基础和灵魂,就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也是日后西航文化的核心基因。

50多年来,一大批怀着强烈报国之志的西航人,不断地在红旗下集结,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执著信念埋头苦干,自力更生,创新开拓,为建成一个接近当代国际水平的、以研制生产大中型航空发动机为主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做着不懈的努力。立足航空工业,牢记“强军富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祖国赋予西航人这样的神圣历史使命,从集结在红旗下就已经开始,并持续至今。所有这些,都为形成今天的西航文化奠定了基础。他们当年播撒下的神圣的精神之种,日后必定会开出灿烂的文化之花。在红旗下成长——蹉跎岁月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风暴。正处在成长中的西航航空发动机产业价值链,与中航工业大多数企业的价值链一样,遭遇了环境巨大变化下价值链重构的考验。西航人在巨大的变化中认识着自己,努力把握着西航价值链的方向。西航的文化意识,也在这些激烈的博弈中,由自发走向自觉。改革,催生西航思想创新

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军委对世界形势做出了科学判断: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世界以和平发展为主。为此,要求国防工业要积极支持、参加国民经济建设。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部分国防工业企业的订单大幅下降,西航面临军品任务萎缩的不利局面。企业向何处去?西航人创造性地提出“夯实基础促发展”,按照“统一领导,集中决策,分层经营,分灶吃饭”的十六字方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施“大船化小船”,“走出徐家湾,参加大循环”,“找米下锅,维持生存”的经营战略。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不断完善内部经营承包制,形成大小并举,定向与自揽相结合的三级民品生产新格局。为了保证西航民品的市场地位,又专门成立民品开发处,使得西航在产品开发上有了长足发展,对保持公司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举措,对维持企业生存,跻身国民经济建设,探索民品发展之路,稳定航空骨干队伍,保证职工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为西航未来发展保存了实力,也为西航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为西航发展摸索了一条依靠自我、抓住市场机遇、发展非航空民品之路。正是在这次“突围”中,西航人形成了“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非航空民品开发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时侯,西航还要不要发展航空发动机?面对主价值链发展方向的重大抉择,西航人再次坚持了“航空发动机制造是西航的主业,是西航的神圣使命”的道路。他们抓住新机研制契机发展航空动力,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与航空发动机共命运,与国家共命运,靠每一个西航人艰苦卓绝的工作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响应国家发展航空事业的召唤,抓好新机科研这一西航人的本行。

西航人又一次在西航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聚力量,聚焦新机。

他们发挥连续作战的作风,昼夜奋战、奋勇拼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完成某型发动机多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其工艺性能和制造技术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差距。到1994年,西航的航空发动机发展轮廓已经明确,形成几条更高水平的专业化生产线,始终保持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的技术优势。在中央领导的关心、重视及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西航试制成功“秦岭”发动机。2007年12月,凝聚着中国几代航空人心血与汗水的“秦岭”发动机通过生产定型审查,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为西航十几年的努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坚持自力更生,但绝不闭关自守,向国际先进航空工业企业学习,是改变西航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国际化一直是西航坚持的发展方向。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利用斯贝发动机引进时期的设备基础和外语、技术等人才优势,在三机部的指导下,在中航技公司的支持下,西航人面对军品订货量陡降的现实,坚持从“航空为本”的战略高度,认识到开发国际航空工业转包生产的重要性,积极开发与航空产品工艺相近、技术相似的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西航人再一次迈出了国门,与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合作建立了亚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技术中心。通过该中心的建立,又一次更深层次地打开了西航人的眼界,构筑了西航人学习国际先进航空工业技术的新渠道,增强了西航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奠定了西航外贸转包生产的坚实基础。在随后的十多年中,公司先后承接了英国罗尔斯·罗伊斯(罗·罗)公司、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普·惠)公司和美国GE公司等世界著名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订单,并逐步与之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30多年的国际合作中,西航人积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制造技术。通过学习,西航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了质量工作程序,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同时,由于外贸转包与军品生产同样需要极高的质量意识,西航在外贸转包生产过程中,提炼形成了具有西航特色的质量文化,形成了视质量为生命的西航质量文化。

所有这些改革,都在促进着西航人的思想,积淀着、凝聚着、衍生着、成熟着西航人的文化理念。几代西航人,通过不懈的努力,积极探索着适合西航发展的思想理念,为西航文化从自发走向自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觉醒,初展西航文化之旗

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一航)积极推进集团文化建设,西航文化的大旗开始徐徐升起,高高飘扬。

2001年10月,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西航领导班子向全体西航人发出了“不断改进”的号召。“不断改进”开始催生了许许多多的改革措施。“不断改进”意味着要树立全新的客户观,为广大用户提供最精良的产品;意味着更具创新意识;意味着善于思考,勇于行动;意味着激情进取,志在超越。在“不断改进”的指引下,西航开始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员竞聘上岗;开始了强化计划管理和MRPⅡ的实施。在“不断改进”的指引下,西航以一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拉开了西航文化建设的大幕,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下发了专门的文件和相关规定,提出了建设的相关要求。为了促进以6S管理为核心的一流环境建设,还组建了“红帽子队”,巡视监督,实行严厉的奖惩制度。通过一流环境建设,一个面貌崭新的西航呈现在人们眼前。一位记者写道:“如今,漫步西航,一幢幢职工住宅楼鳞次栉比,新铺的砖路干净平整,草坪如茵,花草茂盛,树木葱茏,经过粉刷的厂房焕然一新,生产现场各种物件摆放整齐,标示醒目。‘一流环境’让西航变美了,让人看到了希望,广大干部职工对西航更有信心了。”

随后,西航又以树立标杆,开展比标活动为抓手,开始了企业文化的深入推进。他们建立了标准,通过评选,首先树立了“一流环境建设”标杆、“型号攻坚”标杆和“质量文化建设”标杆。总结标杆单位的经验,大力开展“比学赶帮”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逐步形成。走进生产车间,你会看到整齐醒目的集团文化宣传标语悬挂在墙壁上,中国一航及西航的质量价值观、质量行为准则清晰可见。西航生产线上呈现出“提供精品、不瞒报缺陷”的浓厚质量文化氛围,加上有利于型号攻坚和质量保障的奖惩措施,确保了产品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在西航轰轰烈烈地起步了、深入了。

一个企业,不管是否认识到,它都存在着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在默默无闻地发挥着作用。不认识自身的企业文化,不自觉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通常被人们称为是处在文化自发阶段。只有在认识了自身文化,把握了自身文化的特点和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的时候,人们才将之称为处在了文化自觉阶段。

西航“不断改进”理念的提出,标志着西航文化的初醒;而西航大力开展“一流环境”建设,更标志着西航文化的觉醒。我们已经看到:西航企业文化建设的大旗在徐徐升起!在红旗下奋进——激情燃烧

2006年,中国航空工业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关注下迅速发展。这次发展给西航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被赋予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加之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诸多管理中的问题,西航面对着从未遇到过的机遇与挑战。面对严峻形势,西航清醒地选择了更高地举起企业文化的大旗。红旗指引,西航人的激情被点燃、燃烧!西航在红旗下奋进。快、变、新,西航文化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2006年,西航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他们强烈地意识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唯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扎实实抓好管理,夯实基础,抓实抓细,求快求变求新,西航才能求得生存、求得发展。面临“十倍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管理手段的变革很难做到完全与时代同步;此外,企业的业务活动涉及方方面面,企业管理制度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职工行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可以弥补企业管理制度变革的缺失。

董事长蔡毅敏锐地捕捉到企业文化这一管理手段的作用,他认为,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企业希望永葆生机,蓬勃发展,就必须有文化的支撑。他站在文化思维的高度,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让独具西航特色的企业文化引领着企业的发展,成为西航大发展的DNA和原动力。在他的力主下,西航的“文化耕心”工程开始了!随着管理创新实践的推进,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全新观念。为贯彻执行好中航工业发展战略,他们提出了必须“求快、求变”的思想要求,随后又增补了“求新”。为了生产安全,保障产品质量,他们提出了“爱自己、爱集体、爱产品”的理念。为促进思想的放飞,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敢思敢想、爱思爱想、多思多想”。为突出管理重点,提出了“三必”……这些产生于生产实践中的全新观念塑造着全新的价值观。从“西航软实力、员工软实力、产品软实力”核心价值的形成,到“敢思敢想、爱思爱想、多思多想”心智模式的提出,从“认真第一,‘聪明’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结果第一,‘理由’第二”执行法典的确立,到“大安全观、大人才观、大宣传观”系统思考的逐步树立,让创新的思想更加具体。在西航领导班子的大力推动下,特色鲜明的西航文化理念体系日趋完善,随着“耕心工程”实践的深入与拓展,西航对自己的文化理念体系再次进行了精心定位和整理,开展了理念体系的梳理与再造,形成了以“十个三”为主要内容的西航文化理念体系。他们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整理规范了西航文化理念体系的表述,定义了他们的内涵,使得西航文化焕发出多彩的光芒。

具有特色的西航文化理念体系,必须转化成广大西航人的行动,才能产生巨大的效能。西航大力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并将2009年确立为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在西航的“落地实践年”,对西航文化实施“工程式推进”。仅此一年就开展了五大工程。(1)文化宣教工程。西航在近年来开展文化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完成了内网《宣教纵横》文化教育平台的改进,建立健全了有效的传播系统,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贯彻工作,例如公司内网、电视台、广播站、《红旗报》等,还以制度手册、文化展板、宣传标语等方式大力进行宣传。特别是组织专门团队,编写了专门教材,针对各单位工作实际开展了“地毯轰炸式”培训宣贯,公司领导带头宣讲,使得西航文化理念体系深入人心。(2)文化产品工程。西航从打造系列文化产品入手,出版下发了《爱自己、爱集体、爱产品——西航员工创新观念文章》、《创新西航 动力无限》等各类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西航干部员工的文化素养。(3)文化氛围工程。西航以特色引领、思想留痕为指导,打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西航文化路、高端思想文化路、特色文化墙等相继亮相,丰富多彩的发动机文化长廊、铸造知识文化长廊、文化展板等也应运而生。特色文化理念等标语悬挂在醒目的地方,各类文化氛围的营造工作,使得各单位思想留痕、现场见容、特色有型、文化浸润、互利共赢。例如,铸造厂文化长廊,从我国青铜器时代铸造工艺的发展开始,展示了世界铸造技术的演变和发展,演绎了当代精铸技术的精湛,他们所传递的文化元素启迪员工,以艺术创造的态度进行产品的制造。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受到职工欢迎。(4)主题活动工程。西航坚持文化融入中心工作,使得文化建设与西航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紧密结合。融入实践,亮点纷呈。例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举办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展;开展“三老四严”管理运动;开展班组建设;等等。这些主题活动既弘扬了文化理念,也张扬了单位特色。(5)和谐生活工程。西航坚持以人为本,出台了一系列“安心、舒心、开心、放心、宽心、暖心”的新举措。如育才举才、人才添彩,出台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建立了各类人才选拔的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各类工作的开展;大力开展福利工程,做到职工年收入增长幅度不低于10%;建设文明高雅社区,和谐美好家园;建立“扶危帮困”机制,连续多年开展“希望工程”。

几年来,西航文化建设一直坚持了“五做到”:一是铸魂——着眼于西航意识形态建设,用特色文化为西航铸魂。把先进文化熔铸于西航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坚定员工的理想信念。二是育人——着眼于西航的发展之本,用特色文化为西航育人。努力用特色文化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三是塑形——着眼于西航的战略需求,用特色文化为西航塑形。把特色文化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提高西航竞争能力;把特色文化融入生产科研经营之中,打造西航的品牌形象;把特色文化融入到西航的社会活动中,展示西航风貌,提升西航的社会形象;把特色文化融入西航的管理之中,增强西航的凝聚力,展现公司的整体形象。四是传播——着眼于西航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用特色文化为西航扬名。把西航的品牌和核心价值观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五是强本——着眼于公司的基础建设,用先进文化为西航固基,从而达到强本的目的。为适应更加激烈的竞争,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对外打造品牌,增加信誉度,拓宽经营,做大市场;对内理顺关系,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增强后劲,做到强西航生存之本。彰显效果,西航文化催生企业新气象

西航文化建设给西航带来了文化氛围的新变化,西航人的思维、行动模式、工作作风等也相应改变。西航文化新气象新变化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高度关注,各级领导来访多次表示赞赏,并在行业内及时传递西航文化创新的经验。军方客户对西航转变观念后带来的能打硬仗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办事态度和重视效率质量的精神表示感谢,驻厂空军、海军、二炮及行业内兄弟单位纷纷发来感谢信,表示要与西航并肩作战迎接更大的挑战。地方政府和周边企业、兄弟单位也对西航文化关注有加,多次前来访问取经。社会媒体也频频关注,纷纷刊发、转载西航创新文化建设的经验文章,提升了西航的声誉、扩大了西航的品牌效应。航空科技,引领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50多年来,航空报国的理念引领西航人魂系蓝天、呕心沥血,先后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为多种飞机提供了强大可靠的动力,托起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一座座丰碑。在西航文化的引领、支持下,西航全体员工众志成城、闯关夺隘、主动求变、创新发展,仅2008年全年西航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3项,其中一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24项专利技术或专利申请号,另有10项专利获得授权,西航科技进步成果创历史新高。

西航开创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陆用和舰用的先河,航空发动机改型的轻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研制成功,缩短了中国燃气轮机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完全自主设计和制造燃气轮机的国家之一。西航首台国产化某型燃气轮机已通过技术鉴定,并且成功列装于大型驱逐舰,完成了国际水域护航任务。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多年来,西航以其良好的交付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而企业文化的不断渗透、良好的外部形象以及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也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圆满完成阅兵保障任务

2009年10月1日上午,举世瞩目的建国6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整齐的国产化战鹰编队呼啸着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世界为之惊叹,国人为之自豪——中国战鹰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的国威,也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随着最后一架参阅战鹰安全着陆,西航建国60周年阅兵服务保障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西航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阅兵保障任务

自接到阅兵保障命令起,西航就把这次任务当作一项神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中航工业和中航工业发动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层层落实。西航多次召开阅兵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全体干部职工全力协作,发扬西航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会打硬仗的优良作风,确保阅兵保障任务万无一失。广大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按照西航服务保障的原则,即一切为“天字一号”任务让路,一切以“零缺陷”为标准,一切以“外场需要”为号令,一切以“阅兵保障任务”为重,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快速反应,抓实抓细,打了一场漂亮的阅兵保障攻坚战,向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寻招找术,管理创新,成果获大奖显神威

2009年初,从《第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会》上传来消息,西航申报的《提升大型航空制造水平的精益管理》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这是西航成立50多年来首次获得这一奖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航文化建设在管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让奋进的西航人信心更足、干劲更大。

近年来,西航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根据航空发动机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对自身管理粗放、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等弊端,以广义精益管理理论为依据,借鉴同行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紧密围绕“均衡生产、高效产出、低成本运营”三个精准管理目标,通过实施组织变革等六大方面管理创新,提升了航空发动机制造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成果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导向性,不仅对军工企业如何提高生产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于其他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

如果说管理创新的成果足以让西航人引以为荣的话,那么,机关业务处(部)“精编优化”工作的开展及公司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推出的纲领性文件的举措则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也为人才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管理工作的扎实推进使西航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公司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推出的纲领性文件的举措,则实实在在地让西航人眼前一亮。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建立健全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西航人才开发、管理和保障机制,西航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和《西航集团公司特殊人才管理办法》,打通了人才成长的通道,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三老四严”管理运动开展过程中,西航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的原则,着眼内部、查找问题、完善不足、改进创新,将“三老四严”管理运动和发动机的科研生产工作相结合,使这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搭建融资平台,拓展金融市场,航空动力跃上新高度

2009年11月20日,是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动力)成立一周年的大喜日子。一年来航空动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公司的销售收入稳步增长,员工的收入不断提高,企业进入了调整发展的“快车道”。盘点航空动力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每个人的心里都会觉得无比激动和自豪,相信这一份激动和自豪将永远激励西航人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为把西航建设成令股东满意、客户成功、员工自豪、国人羡慕的现代化企业而努力奋斗。

要实现西航的使命与梦想,必须打造融资平台和核心竞争力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融资平台的建立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此,西航在做好前期大量而又细致的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搭建西航融资平台,在这种背景与环境之下,航空动力呼之欲出,这让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西航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